三上写字教学计划(精选6篇)
三上写字教学计划 第1篇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坐姿。能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笔顺及间架结构。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能使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教学老师示范,讲解书写技巧。学生书写,老师具体指导。时常督促写字姿势。学生互评写字水平,交流写字经验,激发写字积极性。鼓励购买字帖,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收集书法家的故事及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调动书写兴趣。结合板报,展出学生优秀作品,鼓励认真书写。本班学生写字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一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本课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同述笔顺。5 学生书写生字。6 教师检查指导。7展示评比。
第 二 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展示评比。
第 三 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 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 四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 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课
第 五 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 六 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 七 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 八 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 九 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 十 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 十一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十二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十三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学生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十四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自己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十五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2 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十六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自己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十七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要写的生字。
学生自己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十八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自己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十九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自己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第二十课
教学要求:能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
端正书写态度,增强写好字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自己分析字的笔顺、结构。3 学生口述笔顺。4 学生书写生字。5 教师检查指导。6评比展示。
三上写字教学计划 第2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大青树下的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4、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3.学生写字。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b.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c.配乐朗读这一段。
2.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学生开始上课了。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3.朗读有关句子,想象句子描述一幅情景?
a.这所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3.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四、作业
人教版三上《找骆驼》教学设计 第3篇
1.掌握“骆驼、忿忿、详细、不紧不慢、究竟”等词语和“跛、驮、啃”等生字;会有感情地熟读课文,熟读成诵。
2.通过朗读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课文前后两部分老人说的关于骆驼的话之间的语言转换,体会细心观察,感受推理逻辑,学会用“因为……所以……”表达因果关系。
3.通过扩写最后一段话,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享受语言思维的成果。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找”:先写提手旁———猜这个字跟什么有关,再写“戈”,读。用什么找?找一样东西,光靠手是不够的。
2.“骆驼”:写、读。轻声。形声字,古人造字的时候用了马字旁,骆驼是像马一样的大型哺乳动物,比马大,所以古人有一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3.找骆驼。
二、初读,整体感知,建构学习任务
1.《找骆驼》是一则阿拉伯故事,一共378个字,讲的是一个聪明的老人的故事。这则故事,也只有聪明的人才读得懂。那聪明的同学们可知道,学这则故事,我们要做哪些事呢?(板书: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知道谁找骆驼,怎么找的,结果怎么样。)我们学语文,不仅要读懂,还要学说话,学写话。会说会写,才是有用的语文。
2.初读课文:下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己先把课文读通顺,再把生字词语圈出来,看看能不能记住这些生字词语,明白不明白这些生字词语的意思。(请一位学生重复要求———听的训练)
三、课文学习
1.字词教学
(板书分两次呈现:忿忿、详细、不紧不慢、究竟;驮、跛、啃)
(1)你知道哪些词的意思?
理解“详细”:(呈现句子:“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谁对什么事情知道得很详细?哪里告诉我们很详细呢?(读老人和商人的对话)
理解“不紧不慢”:读句子,穿插学习“驮”———人是背,马是驮;“跛”———形声字;“啃”。
(2)那些不懂的,怎么办呢?(联系上下文理解)
忿忿:通过读句子理解。
究竟:换个词(到底),联系朗读训练理解。
2.朗读教学
这个故事讲商人最后找到了骆驼,文章中写的什么内容是最重要的?
(1)对话。让学生自己先练读,注意老人和商人说话的语气,再交流指导朗读。
着急:“老人家,您看见一只骆驼了吗?”
不紧不慢:“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
“那我可不知道。”
忿忿:“别骗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
(2)老人家见过那只骆驼吗?他为什么知道得那么详细呢?
朗读句子:“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式训练)
我知道那只骆驼左脚有点跛,是因为……
我知道那只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是因为……
我知道那只骆驼缺了一颗牙齿,是因为……
我不知道那只骆驼往哪儿去了,是因为……
3.说话写话
(1)果然。
朗读句子: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词语理解:给句中的“果然”换个词语。
(2)句式训练。
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他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他知道自己的骆驼肯定在这儿走过,因为他的骆驼(左脚有点跛),(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还缺了一颗牙齿)。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四、结课
三上写字教学计划 第4篇
一、PEP三上新、旧教材比较分析
通读新版教材,并进行新、旧教材对比分析后,本人发现新版教材有如下特点(变化):
1、更加重视字母教学。原来只在三下、四上教材中断断续续的反复出现,对起始阶段学生的单词整体认读负面影响。我校早在2007年,就调整了字母教学的时间,在学习英语的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认读与朗读字母,在第二学期要求学生书写过关,以便学生可以“做作业”。新版教材把字母教学安排在三年级起始教学阶段,回归到了外语学习的本真,这样能有效促进单词的快速认读能力的提高,学生中不会产生诸如elephant和eleven的读音混淆了;字母、字母音、音素三位一体,单词表中注上音标,符合国情,给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选择。
2、重视字母、单词的书写教学。从起始年级开始学习书写,能有利于小学中低段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整体感知,有效克服单词认读混淆严重的现状。从小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3、强化认读要求:每个单元中都新增了字母或单词的认读版块(Read and Count; Read and match)。从教材高度,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切实体现新课标的认读要求。
4、精简内容:每单元的编排淡化了A、B、C三部分界限,但仍保持每页的上半部分为重点内容;C部分只保留下story time部分,故事内容或多或少有所改编,个别篇幅作了替换,可读性、故事性、情境性、趣味性更强;每单元只保留或调整为一首歌曲(除第一单元,另有字母歌),原来有两首;Recycle复习单元从6页减少到4页,烦琐的评价也删了,修改后 “遇梯子上,遇蛇退后” 的游戏更符合此类的游戏趣味,更具可玩性;
5、降低难度:词汇表中的关键词突出,而且以名词为主,减少其它词类单词。词表中词汇量从125个减少到64个,对话中的有些单词只要求在句子中整体理解,暂时不要求个别理解。增加了常用表达法的中文注释,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句子的整体理解。P.49中的Let’s do中删除了show, cut, pass, make, smell的短语,增加了 open, close的短语,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数数NUMBERS贯穿六个单元中的,并在U6中小结学习。
二、使用PEP三上新教材教学建议
1、加强朗读和认读。养成开口大声朗读的习惯,现在仍有一部分学生不敢开口读给别人听。重视学生对单词和习惯表达法句子的认读(中文意思理解),这是符合国情的英语教学,不要片面理解外语的习得性输入,不要片面理解“全英文”课堂教学。重视“听磁带”和朗读背诵的有效输入。 “30+10”模式的课堂教学十分钟巩固环节中可以着重朗读等训练。
2、利用并创设高效的情景开展课堂教学。避免过多的、重复的甚至无效的游戏活动。
3、开展小组合作。通过4-6人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全体学生参与听、说、朗读训练的机会;在课后,在新课上完的几天后或单元学习完成后,由学习小组组长检查过关,能有效养成学生“开口”习惯。切实减少并消除“被遗忘的角落”。
4、争取并组织好每周两次的英语早读课。组织学生领读、齐读等,有效克服“回家朗读作业”完成情况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5、处理好字母、单词拼写、音标教学的时长、时机、深度。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对教材、小英教学、高年级中小学衔接的理解,可以采用“先集中、后分散”或“先分散、后集中”灵活开展教学。
字母发音和书写教学是三年级第一学期的重点之重点,是学生今后可续性学习的关键和基石。当前,小学三年级学生大多参加过各类校外英语培训,教师们反映字母发音错误的面广人数多,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定势费时、费力。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多花时间、多花功夫,在吃透教材和把握学情的前提下,教材中每个单元只出现5-6个字母的新授内容,页面底下呈现一排26个字母表,采用“小步子、重纠音、求准确、多循环”的策略。第一单元的字母歌可以延迟教唱,可以听歌听音,暂不开口唱,以防止一些学生错误发音的反复负强化,直到纠音工作全部完成后才可以准确地唱字母歌。字母发音的纠正可以通过字母音的分解拼读来呈现,让学生清晰地听、清晰地拼读、清晰地模仿。小学生字母书写教学中的笔顺也要十分强调,特别是i,f,g,k,t,p,u等的大小写。
是否在字母教学的同时,渗透字母的音标拼读?分解字母的音素进行拼读有助于养成对单词发音的分解,从而有益于初步形成“音形对应”的单词观。新教材中,是否可以要求学生记住(一部分)单词表中单词的拼写了?什么阶段要求学生音标拼读过关?需要大家思考。小学语文在一年级的两个月里,完全掌握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并能熟练拼读,是否英语音标要比汉语拼音要难?!据了解,早在四年前,上海一些学校就已要求学生在四年级时音标及拼读过关了。
三、结束语
诚然,学科教材专家尚且能对自己所编的教材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从而课标质量和教材质量不断更新、不断优化,新修订的 PEP三上教材更加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更加符合以三年级为起点的小学外语学习的规律,昭示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之路不断走向成熟!在这样的大好背景下,我们一线教师在新课标、新教材的指引下,就没有理由不与时俱进,没有理由不更新教学观念,没有理由不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理由不去追求教学质量的优化!
苏教版三上写字教案(毛笔部分) 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短横与长横的形态,学会其用笔法。2.学习写带有横的汉字“豆、至、大、寺”。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与铅笔执笔法。
4.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增强学生学书法的兴趣。教学重点:短横与长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快慢、轻重、徐疾、提顿等节奏在书写中变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上课前,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
听到这个开场白以后,所有的小朋友,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我身上。
当我把蒙在手上的布揭掉,原来空空如也的手中神奇的出现一叠漂亮的自制的书签时,小朋友们惊讶地张开了小嘴,“哇!”
我知道小朋友们已经被我彻底征服了。
我把其中的一张书签送给坐得最标准的那位小朋友后,说“想不想让老师再来变一点什么?”“要„„”回答是那么响亮,那么同一。
当布被揭掉后,一个月饼盒展现在眼前。
“是月饼吗?”打开,“哦„„”是沙子。
失望写在了小脸上。
“别小看这沙子,它可比月饼珍贵多了。”
我讲起了欧阳修小时候,锥划沙的学习故事。
原来这样啊,这确实珍贵。“谁想来试一试?我要把这个机会给最守纪,最聪明的孩子”孩子们马上坐得端端正正了。
“想知道欧阳修在这个沙盘上写的第一个字吗?”
引入了课题
二、文化体悟,笔法练习
我出示了用王羲之的《初月帖》做背景的田字格,上面写着一个“一”字。
谁来说说这个一是什么形状的?
“长长的„„”
“有点弯,有点翘。”
“两头粗一点,中间细一点”„„„„„„
孩子说得八九不离十。
“想知道它是怎么样写出来的?看老师来写。”边示范,边讲解。“写横就像开飞机,降落——滑行——刹车”,“按一下,稳一点,顿一下”„„
“伸出你的双手,跟老师一起写。”“慢一点,稳一点,再慢一点” “降落——滑行——刹车”,“按一下,稳一点,顿一下”„„
让孩子一遍一遍书空,体会写横划时的轻重、快慢、提顿等节奏的变化。
“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把横的轻重、快慢写出来了吗?谁愿意接受这个检验?”举手的不多。
“老师把我的后背留给检验的那位同学,可以写在我的背上。”我蹲下了身子,砰!砰!小手马上就像雨后的春笋了。
“按一下,稳一点,顿一下”„„随着我的口令,孩子的手指在我的背上缓缓的移动,一丝的轻重快慢的变化都那样的清晰,真的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你想试一试吗?你想试一试吗?谁还想试一试?”“我!我!我!我!”
“好!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我们同桌试一试,写一写,可以写背上,也可以写在手心。”
“接下来我们要写一个一字,这可是我们一(4)班的小朋友这一生中写的第一个字,我们一定要郑重,好了,把我们的心先静下来,闭上眼睛。”
“听音乐,跟着老师的口令吸气,呼气„„”
边说便给孩子分发一个田字格的小纸片。
“好,睁开眼,拿起铅笔,认认真真的写下我们的第一个字。”
学生认真地写„„
“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大礼,我要把我们的第一个字永久的保存下去,把你的字贴在这个田字各的“一”上,用我们小小的一写成一个大大的“一”。”
“每一个小朋友的一是那样的渺小,但是我们二十六个小朋友写成的一就组成了我们班这个温暖强大的集体„„”
三、情趣演绎,触类旁通
“其实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他吗?”
拿出了准备好的青蛙玩偶,套在手上。“小青蛙早上吵着闹着要来见我们小朋友„„咦,它怎么哭了?让陈老师来听一听。”我把头俯在青蛙的嘴边,静静地听,小朋友们也竖起了耳朵。
“哦,原来这样啊,还是让小青蛙自己来跟小朋友们说吧!”
“今天早上,我急着想来见大家,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本来要送给大家的两个字掉在地上,散了一地,现在我把它们东拼西凑在一起,也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怎么办呀,呜„„”
“小青蛙谢谢你,别哭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一定能帮你找出正确的那两个字,大家说是不是?”“能!”
我把六个写在田字格里不同的“二”和“三”贴在黑板上。
“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找一找那两个书法家写的字?”
“我来,我来,我来„„
几个小朋友上来指认,对书法艺术的结体、线条的质量美感都有了初步的映像,也都认得差不多正确。
“其实,书法家写的时候,已经在背后做了暗号,大家来看一看,前面的几个同学说得对不对。”
我把贴着的字揭下来,找出了正确的那两个,重新贴在黑板上,同时送出了礼物。
“找一找,这两个字中出现了一个什么新的笔画?”
“短 横,”
“短横是什么形状的?”„„,书空练习,相互练习„„
“轻-重”,“快-慢”„„
四、指导书写“豆、至、大、寺”
第10课 短横
教学目标:
1.了解短横形态,学会其用笔法。
2、学习短横在字中的运用。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与钢笔执笔法。
4、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增强学生学书法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2.讲书法家故事《欧阳修画沙练字》。
二、复习检查:
复习书写姿势和钢笔执笔法。
三、新授:
1.揭示课题,明确本课任务。2.学习横的写法。(1)认识横的形态。
投影显示短横与长横,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其异同。
短横:劲健,左低右高,由细到粗。
长横:舒展,略呈弧势,由粗到细。(2)学习用笔法。
先引导学生由形态推理出用笔法:
短横:起笔轻,行笔按笔,收笔回锋。行笔速度由快到慢。
接着老师投影示范书写,学生观摩。
然后学生练习,先跟着老师书空练习两遍,再在课本中进行描红临写练习三遍。
师巡回指导。3.练习横的应用。
(1)对例字进行分析:短横在例字中的用笔与空间结构特点。(2)老师投影示范书写难写的例字:。(3)学生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
1.投影展示典型佳作与病例,先由学生点评,再师作小结。2.每位学生自评。
(五)小结:
1.短横的形态与用笔法。
2.表扬书写中表现出色(写法掌握得好及学得用心)的同学,激励其他学生上进。
第11课 垂露竖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垂露竖及字的写法。
2.认识目标:通过观察垂露竖的形态特征及带有这种竖的字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达标证书”
2、上节课,咱们学习了横的写法,也认识了几种不同形态的横。其实,竖也有不同的形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和学习一种竖。
二、新授
1.垂露竖的认识。
〈1〉出示垂露竖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可用投影也可用放大的卡片)提问:从外形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并板书课题。
竖的尾部象垂着的露珠的竖,叫垂露竖。2.写垂露竖。
〈1〉老师示范书写,让学生仔细观察垂露竖的写法。提问:从写法上和老师的运笔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后领会书写的要领。
教师小结:书写垂露竖时,是逆锋起笔、顿笔、中锋行笔,就是在收笔处如同学们所说不一样。大家通过通过练习来体会一下。〈3〉学生试写两遍。
在学生练习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如书写垂露竖时,上下两头不能过于夸张写的太粗。要做到行笔流畅,笔画匀称,美观。
3、字的写法。
〈1〉出示要描写的字:环、件、倍、佳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读贴,然后讨论写这些字时要注意的地方。提出书写起来有困难的字集体学习。
〈2〉汇报质疑,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确定重点突破内容。
根据学生需要,教师范写指导。〈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让学生自由选择两个字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双姿)〈4〉作业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
三、课堂练习。(听音乐练习)
1.继续写完本课的字。要求:要先观察,认真读贴弄清字的各笔各画分别在米字格中什么位置上及笔画的粗细,再动笔描写。2.教师巡视,提醒双姿,指导书写。3.小组互评。
四、自我评价共同提高。
1.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一下,让大家为你提一些宝贵的意见? 2.展示优秀作业,由学生点评
五、课外作业
在家每天把这四个字写一遍。
第12课 悬针竖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垂露竖和悬针竖及带有这两种竖的字的写法。
2.认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垂露竖和悬针竖的形态特征及带有这两种竖的字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达标证书”
2、上节课,咱们学习了垂露竖的写法,其实,竖也有不同的形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悬针竖。
二、新授
1.悬针竖的认识。
〈1〉出示悬针竖让学生仔细观察外形。(可用投影也可用放大的卡片)提问:从外形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并板书课题。
竖的尾部尖尖的象缝衣针的竖,叫悬针竖。2.写悬针竖。
〈1〉老师示范书写,让学生仔细观察悬针竖的写法。提问:从写法上和老师的运笔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后领会书写的要领。
教师小结:书写悬针竖时,是逆锋起笔、顿笔、中锋行笔,就是在收笔处如同学们所说不一样。大家通过通过练习来体会一下。〈3〉学生试写两遍。
在学生练习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书写悬针竖时,尾部出锋不要太急,行笔与收笔之间要过度自然。总之,要做到行笔流畅,笔画匀称,美观。3.字的写法。
〈1〉出示要描写的字:干、降、即、抖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读贴,然后讨论写这些字时要注意的地方。提出书写起来有困难的字集体学习。
〈2〉汇报质疑,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确定重点突破内容。
根据学生需要,教师范写指导。〈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让学生自由选择两个字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双姿)〈4〉作业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
三、课堂练习。(听音乐练习)
1、继续写完本课的字。要求:要先观察,认真读贴弄清字的各笔各画分别在米字格中什么位置上及笔画的粗细,再动笔描写。
2、教师巡视,提醒双姿,指导书写。
3、小组互评。
四、自我评价共同提高。
1、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一下,让大家为你提一些宝贵的意见?
2、展示优秀作业,由学生点评
五、课外作业
在家每天把这四个字写一遍。
第13课 撇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指导掌握“撇”的不同写法以及撇在字中的间架结构安排,使学生写得更加匀称美观。
2.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撇”的运笔过程,指导含“撇”字的结构安排。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看吗?出示钢笔书法作品欣赏,背景音乐《渔舟唱晚》。
2.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3.同学们说出了老师的心声,我也希望自己能写出这样漂亮的字来,那要怎么样做才能把字写好要呢?复习写字姿势。
头正身直两脚平,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长,笔杆微微向后斜。拇指不能盖食指,两肘平放一条线。本子放在正中间,左手按本右手写。
二、学习新笔画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汉字是由一些基本笔画组成的,要想把字写好,练好基本笔画是基础。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新笔画。它呀,特别调皮,经常变着样子让大家搞错!想知道它是谁吗?它呀,就是撇!(板书:撇)
2.出示带有撇的生字:同学们,你能从这些字中找到今天的主角吗? 丢、爬、派、诉、质、季、乎、尤
3.找到这些撇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撇,你有什么发现?
其实,撇还有很多兄弟,而这两个撇只是其中的两个。它们虽然长得很像,但他们的名字可不一样,一个叫平撇,一个叫竖撇。
撇是斜的,斜是美的,斜是有动感的。这使我想起“风吹着杨柳„„”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撇从左上往左下运动形成的极富动感的线条,不就是杨柳,不就是小船吗?
4.那怎样把撇写好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让我们先来看看平撇的写法。5.学习习近平撇及“丢”字
(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我们在写这个笔画的时候要注意:平撇,平撇,顾名思义,就是要写得平一点。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把它写得平而短,撇出的时候要快、要有力度。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教师再次范写,可以边写边说,边喊口令:
1、2。强调一个顿笔。)
(2)请同学们举起你们的手来和老师一起写一写。(书空)(3)下面请大家在作业纸上自己描一描,写一写。
(4)要把一个字写好,光把一个笔画写好够不够?是的,我们要把它放到一个字当中去,和整个字融为一体,并且写好其他笔画才行。那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来写一写呢?好,我们来试试!
(5)出示:丢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丢”:第一笔为平撇,写得短而平。上部书写时注意笔画间布白均匀,横画上横长下横短。下部撇折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要写得稍长一点。B师根据学生发言随即范写。C学生自由书写。
D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和学生一起来评一评。
6.我们学会了平撇的写法,那竖撇对我们来说就简单多了!不信,我们一起去看看。(1)竖撇和平撇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知道它们的一点区别。竖撇,顾名思义,就是要先竖再撇的,中间有一个竖的过程。
(2)师范写竖撇,问:你还能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平撇书写时要快一点,而竖撇在书写时要慢一点。如果说平撇是需要两步就能写好的话,竖撇需要几步呢?3步,喊口令:1、2、3。(3)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自己写一写。
(4)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看来,老师要拿一个难一点的字考考大家了!看看,这下哪些同学学得最快,写得最好!(5)出示:“爬”
A请你仔细观察,找到“爬”字中的撇,再仔细看看,应该怎么写这个字?
B说一说:第一笔为平撇,写得短而平;第二撇为竖撇,长而取弧势;第四笔捺要写得长一些。右边的“巴”写得小一点,竖弯钩的弯钩不要写得太长。C教师边说要领边范写。然后学生自己写一写 D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和学生一起来评一评。
三、自己练练
1.同学们,刚才你们写得真认真!值得表扬!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写字比赛好不好?看看谁写得最认真,字写得最漂亮!不过,在写之前小博士要提醒一下你们,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2.学生一起读小博士信箱的内容。3.学生练习
4.写好之后,自己评一评,在自己认为好的字的右下方打上小五角星。出示评价要求:
(1)字有没写正确?(2)字写得是否整洁?
(3)笔画中的撇写得怎么样?(4)其他笔画写得好不好?
(5)整个字的间架结构是否合理?(6)整体感觉怎么样?
四、读故事,谈收获
1.看到大家写得这么认真,写得这么好。但是,同学们,要真正写好字靠一时的努力,够吗?我想读了这个故事或许对你们有所启发。
2.读故事,谈体会。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3.是啊,这些书法家们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同学们不一定都能成为书法家,但是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持之以恒,一定会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同学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4.同学们,老师就把这八个字送给大家。让我们大声把它读出来:认真练习,持之以恒。
第14课 长撇平撇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撇”的2种不同形态,能根据笔画形态说出它们的笔画名称。2.通过例字的书写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撇”的2种笔法,能把“周、月、册、新、升、和、手”写得正确、端正。教学准备:书写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竖”的两种写法,在田字格内书写“
十、上、土”。
二、认识“撇”
1.出示2种”撇”,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同时引出课题。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撇”。“撇”的笔法变化较多,根据行笔方向、笔画长度或弯度不同,有“平撇”、“竖撇”、“短撇”、“长撇”之分。让学生给这些撇分别找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特点的名称,并说说理由。“平撇”:短而稍平。
“竖撇”:起笔时取“竖”的笔法,然后缓缓向左下方撇出,弯度要自然。“短撇”:也称“斜撇”,起笔后向左下方出锋,根据不同的字略有长短。“长撇”:长度和弯度要根据字形结构需要而定。
3.书写指导。先让学生试写一遍各种撇,想想该怎样写好各种撇画,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无论哪种形态的“撇”,书写时起笔都要重顿,收笔出锋要稍快而有力,才能写出锋尖。)范写,让学生说说每一撇的起笔和收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
4.例字指导:(仔细观察每个笔画的书写位置。)
⑴“千”:写法同前课“干”字,只是第一笔用“平撇”,第三笔“竖”用“悬针竖”。⑵“升”:第一笔“平撇”的位置在左上格,起笔靠近竖中线;第二笔“长横”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撇”从“平撇”中心起笔,先取“竖”的写法,行笔穿过长横逐渐向左弯,缓缓撇出;第四笔“悬针竖”要写得停而直,起笔略高于“平撇”,收笔出锋略低于“竖撇”。
⑶“生”:短撇在左上格起笔,撇尖穿过横中线;三横间隔要均匀。
⑷“左”:横长,在上半格居中;“长撇”于竖中线起笔;短竖靠近竖中线且略斜。(采用换笔画的----长撇换竖撇,进行为人谦让教育。)
三、学生书写
教师强调书写笔顺要对,少用橡皮擦,最好不用也能把字写好,以让他们早日养成习惯
第15课 点
教学目标:
1.了解点有左点、右点、长点之分点的写法。
2.比较三种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的不同点的写法。3.学习书写这三种点及带有“点”笔的几个字。教学重点:
1.点的写法比较左点、右点、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2.学习书写带有“点”笔的几个字,注意运笔方法及间架结构。教学准备:笔、墨、纸、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书法作品,点的写法激发学习软笔书法的兴趣。表扬前几节课中表现认真的同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今天呀我们学习“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点写得最漂亮。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二、学习“点”的写法 1.出示三种点,它们是一家三兄弟,长得很相象。请你仔细来观察,怎样才能分得清?
学生观察后说不同:左点、右点和长点 2.师教写“左点”
(1)师边范写边强调要点:起笔露锋,行笔笔锋偏左,边行边按,收笔藏锋。
(2)生再随师一起练写
(3)小组评议
(4)师评:左点注意不要写成“粗头”
(5)生再练写
3.同样方法教学生学写“右点和长点”
(1)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评议
(3)注意长点用笔方法与右点相同,只是形态较长
三、毛笔字书写指导
1.小黑板出示:念、六、净、心 2.仔细观察,看谁的眼睛亮!
(1)这几个字都有点,分别是什么点呢?
(2)请生回答
3.师范写,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注意左点不要写成粗头
4、生练写 5.评议
6.出示“点”字
(1)这个字由几个点组成?分别是什么点?
(2)生观察后回答
(3)师范写
(4)生练习写
(5)评议:最后一笔右点不要写成“凹腹”;左边三点的大小要有变化 7.生练习书写其它几个字 8.讲评
第16课 提 教学目的:
1.了解提有斜提及平提两种。
2.学习斜提和平提的用笔方法,体会不同。3.练习书写带有提笔的几个字。教学重点:
1.了解斜提、平提的形态特点。
2.通过练习体会斜提、平提运笔的不同。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笔、墨、纸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点的写法 2. 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3. 板书课题:提的写法。
4. 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了解提的基本形态,学写“提”
1. 出示小黑板,看看这两种提笔有何不同? 2. 认识斜提和平提,体会各自形态特点。3. 师范写“斜提” 4. 生说说运笔特点,5. 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评议。6. 同样方法学习习近平提的写法
7. 评议学生作品,注意平提运笔与斜提的不同。8. 指名上台写,集体评议。
三、生练写
四、互相评议
五、毛笔字书写指导 1. 带有“斜提”的字。
出示小黑板:泊、壮、持、城
(1)观察这几个字的共同特点:都带有“斜提”(2)师范写,生观察师的运笔方法(3)生练写。
(4)集体评议:运笔方法、间架结构。(5)同样方法生练写 2. 带有“平提”的字。
(1)出示小黑板:站 妇 红 珠 驼(2)用同样的方法练写这几个字(3)评议:运笔方法、间架结构。
三上写字教学计划 第6篇
1.读通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能根据填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懂课文, 明白布鲁斯王子在第八次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读通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1.板书课题:第八次。读好课题, 提醒学生该重读哪个字。
2.揭示学习任务:
今天这节课, 我们要读通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要读懂课文, 明白布鲁斯王子在第八次取得成功的原因。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清晰的学习目标作引导,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的动机, 并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整。】
3.学生自读生字, 读不准的字多读几遍。
4.分组出示生字词, 请学生指读词语。
①侵略 打仗 受伤 信心 招集 抵抗 (一类字词语)
②磨坊 几乎 结网 (多音字词语)
③欧洲 苏格兰 布鲁斯 (地名和人名)
5.学生自读课文, 努力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尽可能读得有感情。
6.创设情境, 读好句子。
刚才我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几只“拦路虎”, 瞧, 它们在向我们示威呢!谁来消灭它们? (出示句子, 请学生朗读。)
①他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 不断地唉声叹气。
②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 无意中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
③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 又被风吹断了。
④可蜘蛛并不灰心, 照样从头干起, 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⑤经过激烈的战斗, 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7.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 “拦路虎”终于被我们消灭了!看来, 只要努力, 就有希望, 就能成功!下面我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 仔细听, 指出读错的地方。
【设计意图: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初读课文的基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设计的操作程序是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 最后再读好课文, 每一步都有目标, 每一步都有要求, 把难点各个击破, 层层铺垫, 水到渠成。读课文如果一味地机械读, 肯定枯燥乏味, 因此, 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 点燃学生读书的热情。比如:“这几只‘拦路虎’在向我们示威呢!谁来消灭它们?”学生面对这样的挑战, 一定会激情迸发, 跃跃欲试, 争先恐后。】
8.完成填空,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 () (谁) 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 连打了 () 次败仗, 几乎失去信心。后来在 () 的启发下, 决心干第 () 次, 终于 () 。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之后, 对课文做整体感知,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是课标对中段学生明确提出的要求。借助一道填空题, 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 降低了难度, 学生能较为轻松地完成。】
二、读懂课文, 达到理解、有感情
1.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布鲁斯吧。 (出示课文第二小节)
①指名读。
②从布鲁斯王子不断的唉声叹气中, 你猜猜他会想什么。
(我怎么老是失败呢?后面的仗怎么打呀?我对不起国王和人民啊!)
③知道了布鲁斯的内心是痛苦的、郁闷的、担忧的, 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把这一小节读好的。 (指名有感情朗读)
◎朗读评价预设:“我看到了一个痛苦不堪的布鲁斯!”“我听出了布鲁斯的绝望!”“我听出了布鲁斯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我看到了一个对胜利几乎失去信心的布鲁斯!”“我听出了他在为国家担忧啊!”
【设计意图:想象是感悟的催化剂, 能激活思维。学生通过想象, 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 脑中浮现出形象来, 再通过脑中的形象来品味语言, 这样学生悟得深, 读得好。“唉声叹气”这个词反映了布鲁斯的情感正处在低潮期, 抓住这个关键词让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 说说布鲁斯此时会想些什么, 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布鲁斯的内心世界, 与其同呼吸, 共命运, 为他而忧, 为他而悲, 产生情感共振, 为读好课文奠定情感基调。】
2.几乎失去信心的布鲁斯躺在木板上望着屋顶, 默默无语, 忽然他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那是怎样的一幕呢? (出示课文第三小节)
①学生自读。
②谁能把这令人感动的一幕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朗读指导:要突出“丝断了、网破了、结了断、断了结、结了七次、并不灰心”等词。)
③你感动吗?为什么?
3.其实比我们更感动的是布鲁斯王子, 他看到这幕之后又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课文第四小节)
①师范读。
②从“感动”这个词中你想象一下布鲁斯心里会想什么。
(蜘蛛能干第八次, 我为什么不能呢?难道我还不如蜘蛛吗?说不定我干了第八次也能成功的。)
③学生表演读这一小节。
◎朗读评价预设:“我没有听出布鲁斯王子的感动”———提示学生要重读“感动极了”这个词;“我还没有感受到布鲁斯王子下的决心很大”———提示学生要重读“第八次”这个词;“我还想看到布鲁斯那种激动、振奋的表情和动作”———提示学生朗读的时候可以加上合适的表情和动作。
【设计意图:学生只有循文入境, 方能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感动”这个词是布鲁斯王子情感变化的转折点, 抓住这个词让学生展开想象, 让学生第二次走进布鲁斯的内心世界。这次学生看到了一个恢复信心、重整旗鼓的布鲁斯, 为他而喜, 为他而贺。理解了文本, 加上朗读后的即时评价, 学生一定能做到以声传情, 读出感觉, 读出味道, 读出情趣来。】
4.心动不如行动!布鲁斯又做了什么? (出示第五小节, 生齐读)
◎朗读评价预设:“‘四处奔走、招集、动员’这三个词语可以读得干脆有力些!”“不错, 我听出了你在为布鲁斯的成功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5.课文学到这儿, 你能说说布鲁斯王子在第八次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
(热爱自己的国家;屡败屡战, 坚持不懈;失败了不灰心等。)
【设计意图:语文的教学目标常常模糊, 不具体, 不清晰。学生究竟有没有真正把课文读懂?课堂上应该要有测评。让学生说说布鲁斯王子在第八次成功的原因是对学生有没有读懂课文最好的检测与评价。】
三、读写名言, 深化认识
1.出示词语, 让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写一两句话表达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信心 成功 灰心 失败
2.组织交流学生写的句子。
3.学生读背名言。
①失败乃成功之母。
②有志者, 事竟成。
③最可怕的敌人, 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④100次跌倒, 101次站起来!
4.小结:同学们, 在人生的道路上, 失败是暂时的, 挫折是难免的, 祝福每个同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