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练习题及答案(精选6篇)
税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1篇
练习三及答案:
一、案情:2001年6月20日,A县地税局查实某建筑企业5月份采取虚假的纳税申报偷税20万元,依法定程序分别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补缴税款20万,按规定加收滞纳金,并处所偷税款一倍的罚款。该企业不服,在缴纳10万元税款后于6月25日向市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地税局于收到复议申请书后的第8天以“未缴纳罚款为由”决定不予受理。该纳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向人民法院上诉,又不履行。县地税局在屡催无效的情况下,申请人民法院扣押、依法拍卖了该企业相当于应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了税款、滞纳金和罚款。
问:1、该建筑企业的行政复议申请是否符合规定?为什么?
2、A县地税局、市地税局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有哪些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
答:1、该建筑企业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规定。根据《税收征管法》第88条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补税、加收滞纳金决定有异议的,应先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税务机关的罚款决定不服可直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故该建筑企业应在缴清税款及滞纳金或提供担保后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单独就行政处罚一事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市地税局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的理由不能成立。根据《税收征管法》第88条的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市地税局以“未缴纳罚款”作为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理由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3、市地税局超出法定期限作出不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规定,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因此,市地税局于收到复议申请书后的第8天才对复议申请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是不合规定的。
4、县地税局申请强制执行有误。《税收征管法》第88第3款规定,对行政处罚税务机关可强制执行,也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税款及滞纳金应按征管法的相关规定自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不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案情:某从事生产的个体工商户杨某,2001年3月1日领取营业执照并办理了税务登记。但杨某一直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同年6月1日,主管税务所对杨某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认定杨某取得应税收入未申报纳税,共计应缴纳税款6000元。该所当即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补缴税款6000元,加收滞纳金500元,按《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2款规定对未申报纳税行为处以未缴税款50%即3000元的罚款。
问:请指出该税务所执法中的违法问题,并说明原因。
答:1、程序违法。该所在作出3000元处罚决定前未下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告知纳税人的违法事实及享有的陈述、申辩权和听证权利。《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规定,对个人罚款超过2000元的应履行告知听证程序。
三、案情:A县某餐饮部属承包经营,该县城关征管分局接群众反映,该餐饮部利用收入不入帐的方法偷逃税款。2001年5月25日,分局派两名税务干部(李某与钱某)对其实施检查,税务人员在出示税务检查证后,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但没有线索,于是对餐饮部经理宿舍进行了搜查,发现了流水帐,经与实际申报纳税情况核对,查出该餐饮部利用收入不入帐方法,偷逃税款50000元的事实。5月28日,该分局依法下达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拟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30000元罚款的决定。5月29日,下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5月30日,该餐饮部提出税务行政处罚听证要求。6月5日由李、钱二人和其它一名干部共同主持了听证会,经听取意见后,当场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并要求听证所花费用由餐饮部承担,并将决定书当场交给餐饮部代表。在没履行义务的情况下,该餐饮部于7月5日就30000元罚款一事向县地税局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县地税局以纳税人未缴纳税款及已超过法定复议期限为由不予受理复议申请。7月6日,餐饮部依法向县人民法院起诉。
问:指出该分局及县地税局在该案处理过程中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答:1、检查时未履行法定程序。《税收征管法》第59条规定,税务人员实施检查时应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该案中税务分局既未下达稽查通知书,也未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2、税务人员超越权限行使检查权。《税收征管法》规定,税务机关可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货物存放地进行检查。但没有赋予税务人员对纳税人住宅的检查权。
3、5月29日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合法。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可在接到行政处罚通知后3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税务机关不能在法定申请听证的期限内下达处罚决定书。
4、对纳税人处30000元罚款超越职权。《税收征管法》第74条只赋予税务所(征管分局)2000元以下的行政处罚权。
5、李、钱二人不能主持听证会。《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6、听证结束当场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属行政越权行为。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第19条规定: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将听证情况和处理意见报告税务机关负责人。然后才可作出决定。
7、要求餐饮部负担听证所需费用不合法。《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8、县地税局对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的理由不成立。一是《税收征管法》第88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地税局按《税收征管法》
第88条第1款规定,以未履行纳税义务作为复议前置条件是错误的;二是餐饮部的复议申请未超过法定期限,《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规定:税务行政复议应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后60日内提出。
四、案情:据群众来信反映,某房地产开发企业自1997年成立以来,采取向商品房购买者收取的居民住房调节基金不入帐的手段,偷逃国家税收。根据这一线索,某县地税局于2001年5月17日对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实施税收专案检查。经查实,居民住房调节基金属房地产开发公司在销售商品房时额外向购买者收取的商品房价外费用,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停止收取。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在1997年至1998年期间,共取得居民住房调节基金收入150万元,全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帐户中,未作商品房销售收入处理。根据我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和《税收征管法》第63条的规定,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这一行为已构成了偷税,于是县地税局依照法定的程序,对该房地产开发公司作出了追缴偷税税款和加收滞纳金,并处偷税数额80%罚款的决定。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对处罚决定不服,依法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法院审理,认为县地税局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处罚决定无效,决定予以撤销。
问: 人民法院为什么要撤销县地税局的处罚决定?
答: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上述违法行为到2001年5月17日为止已超过了2年,超出了法定的追究时效,所以人民法院要撤销县地税局的这一处罚决定。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税务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但是《税收征管法》第86条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违法行为,虽然超过2年未被发现,但是并没有超过5年,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可以处罚,而且《行政处罚法》也明确规定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这一税收违法行为没有连续状态,即从1997年开始,到1998年底结束,按照从行为终了之日(1998年12月
31日)起计算,到2001年5月17日止未超过5年。所以,县地税局可以对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这一偷税行为做出补税、加收滞纳金和罚款的决定。
五、某市税务机关税务干部王某、李某在对M公司1999年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以大头小尾虚开发票的手段进行偷税,偷税数额为7000元。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补缴所偷税款,征收滞纳金,并准备依法对其偷税行为按所偷税额处以4倍的罚款。在履行了告知程序后,该公司第二天即要求举行听证会。税务机关接受了这一请示,并在规定期限内由王某主持举行了听证会。
听证会上,双方激烈争辩,听证主持人认为M公司法定代表人态度不好,不能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当场决定对其偷税行为按其所偷税额罚款5倍。税务机关当场开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经宣告后交给企业法定代表人,并当场收缴罚款5000元,其余罚款限期缴纳。就此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税务机关的行为违背了《行政处罚法》的什么原则?
(2)该税务机关举行听证会存在哪些问题?
六、2000年某地税局接到一封群众来信,举报该县公民李某偷逃个人所得税问题,县地税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查明李某1999年取得多项收入,在没有法定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下,没有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在经过告知、取证程序后,县地税局于2000年1月10日送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限期缴纳税款、滞纳金,并处以2倍罚款。李某对税务处理决定不服,于2000年3月13日向市地税局申请行政复议。但是,直到2000年3月15日市地局仍未作出复议决定,李某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李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吗?为什么?
(2)如果可以诉讼,李某应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税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特征的是()。A.强制性 B.无偿性 C.稳定性 D.固定性
2.税收法律主义也称法定主义、法定性原则,税收法律主义可以概括成几个具体的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法律主义具体原则的是()。A.课税要素不变原则 B.课税要素法定原则 C.课税要素明确原则 D.依法稽征原则
3.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对于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这符合税法基本原则的()。A.税收法律主义原则 B.税收信赖合作主义 C.税收公平主义 D.实质课税原则
4.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这一规定体现了税法适用原则的()。A.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D.法律优位原则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法的效力范围的是()。A.税法的空间效力 B.税法的时间效力 C.税法对人的效力
D.税收法律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法司法解释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 B.国务院对税收行政法规的解释 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作出的共同解释
7.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判案依据的是()。A.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
B.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作出的共同解释 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 D.财政部作出的行政解释
8.根据税收法律关系的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国家是真正的征税主体
B.税务机关的征税权可以行使,也可以选择放弃
C.税务机关通过法律授权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征税主体 D.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9.下列选项中,不会引起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是()。A.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B.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纳税人不能按时如期缴纳税款 C.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 D.某些税法的废止
10.下列与纳税义务人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B.在代扣代缴关系中,代扣人是真正的纳税人 C.在代收代缴关系中,代收人是真正的纳税人 D.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
11.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下列关于税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税目代表征税的深度
B.税目包括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
C.消费税、资源税、营业税都有列举税目的税目税率表
D.实行列举税目的税种,凡列入税目的都征税,未列入的不征税
12.下列关于累进税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复杂,但累进程度比较缓和,比较合理 B.目前我国只有土地增值税适用的是超率累进税率
C.当计税基数是绝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质上就是超额累进税率 D.目前,累进税率的几种具体的形式在我国都有运用
13.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个人取得的稿酬所得,规定在适用20%税率征税时,按应纳税额减征30%,这个税收优惠政策属于()。A.税基式减免 B.税额式减免 C.税率式减免 D.免征额减免
14.下列关于税收程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税务登记是整个征收管理的首要环节
B.纳税申报是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的税务管理制度
C.税款征收是税收征管的目的,是税收征管的出发点和归宿 D.因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未缴或少缴税款,税务机关可以在5年内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立法主体的是()。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D.省级人民政府
16.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法律的是()。A.《个人所得税法》 B.《营业税暂行条例》 C.《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D.《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17.关于税务规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税务规章规定的事项在内容上必须是税务机关业务范围内的事项
B.税务规章与其他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由国务院裁决 C.税务规章与税务规章解释具有同等效力 D.税务规章都是在公布后立即施行
18.税收执法必须符合合法性原则,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执法合法性原则的是()。A.执法主体法定 B.执法手段合法 C.执法内容合法 D.执法程序合法
19.税收司法必须符合独立性原则,下列关于独立性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法院在审理税务案件时,必须自己做出判断
B.税收司法机关在行使司法权时,可以受到行政机关的干涉 C.法院审判权的行使不受上级法院的干涉 D.法院在体制上独立于行政机关
20.税收司法概念的关键点在于()。
A.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能否行使国家司法权力 B.税务机关能否行使涉税处理权
C.谁能够行使国家司法权处理涉税案件 D.涉税当事人能否享受一定的救济权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人居民身份判定的一般标准的是()。A.管理中心标准 B.总机构标准
C.主要营业地活动标准 D.习惯性住所标准
22.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非居住国得到税收优惠的那部分所得,视同已纳税额而给予抵免,不再按本国税法规定补征,这种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叫做()。A.税收饶让 B.税收抵免 C.税收减免 D.免税
23.下列国际税收抵免方法中,适用于同一经济实体即总、分机构之间的税收抵免的方法是()。A.直接抵免法 B.逆向抵免法 C.追溯抵免法 D.间接抵免法
24.转让定价税制的管辖对象是()。A.一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 B.一般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交易 C.一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 D.公司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税法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B.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习惯法 C.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权利性法规 D.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
E.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2.下列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A.税收法律主义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另一方面课税只能在法律的授权下进行 B.在没有正常理由的情况下禁止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是税收公平主义原则的体现 C.对关联方交易实行预约定价安排体现的是税收法定主义 D.对关联方交易实行预约定价安排体现的是税收合作信赖主义
E.防止纳税人不正当运用转让定价制度减少计税所得体现的实质课税原则
3.下列选项中,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的有()。
A.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 C.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E.实质课税原则
4.在处理税法对人的效力时,国际上通行的原则有()。
A.属地主义原则 B.属人主义原则
C.属人、属地相结合的原则 D.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E.属地和属人主义原则在本国范围内分地区使用的原则
5.税法的解释按照解释权限划分为()。
A.字面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E.扩充解释
6.《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将劳务报酬所得解释为:“劳务报酬所得„„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这个解释属于()。这个题目重新出或者再斟酌
A.字面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E.扩充解释
7.税法与行政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下列关于税法与行政法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税法体现的是单方意志,行政法体现的是双方意志 B.税法具有经济分配的性质,并且是经济利益由纳税人向国家的无偿单向转移,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备的
C.税法与社会再生产,特别是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全过程密切相连,不论是生产、交换、分配,还是消费,都是税法参与调节,其联系的深度和广度是一般行政法所无法相比的
D.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并且是以货币收益转移的数额作为纳税人所尽义务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少数义务性法规也不涉及货币收益的转移
E.在税法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是国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是行政相对人
8.下列选项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特点的有()。
A.主体的一方只能是企业 B.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 C.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D.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E.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9.下列选项中,属于税务机关职权的有()。
A.税收检查权 B.税收征收权
C.依法办理减、免税 D.代位权 E.撤销权
10.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由于某一法律事实的发生,使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发生变化。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有()。
A.纳税人自身的组织状况发生变化 B.税法的修订 C.某些税法的废止 D.纳税主体的消失
E.税务机关组织结构或管理方式的变化
11.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下列关于计税依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计税依据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 B.车船税的计税依据是车船的吨位 C.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所得额 D.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总是不一致
E.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
12.目前,我国使用的税率有()。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全额累进税率 E.超额累进税率
13.目前,我国使用定额税率的税种有()。
A.城镇土地使用税 B.车船税 C.耕地占用税 D.房产税 E.资源税
14.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税额与课税对象呈正比例关系。在具体运用上,比例税率分为()。
A.产品比例税率 B.行业比例税率 C.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D.有幅度的比例税率 E.分类分项比例税率
15.根据减免税的分类,减免税分为()。
A.法定减免 B.税基式减免
1C.税率式减免 D.临时减免 E.特定减免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税收程序法主要制度的有()。
A.表明身份制度 B.回避制度
C.听证和时限制度 D.按期纳税制度 E.职能分离制度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收确定程序的有()。
A.税款征收 B.税务登记 C.账簿、凭证 D.纳税申报 E.税收保全
18.根据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自2001年5月1日起,对欠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日征收欠缴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B.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造成的未缴或少缴税款,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的追征期是3年
C.对于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造成的未缴或少缴税款的,不用再追征滞纳金 D.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造成的未缴或少缴税款,特殊情况下追征期为5年
E.纳税人有应当退还的税款的,如果纳税人没有欠税,可以将应退的税款和利息,留抵下期应纳税款
19.下列选项中,属于税收保全措施的有()。
A.扣押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 B.扣押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
C.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其他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D.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E.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其他机构冻结纳税人的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20.税收执法的特点有()。
A.具有单方意志性 B.具有裁量性
C.具有被动性 D.具有效力先定性 E.具有合法性
21.下列关于税收司法的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税收债权重要的保护制度包括税收优先权、税收代位权和撤销权 B.税务刑事处罚是税收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 C.税收刑事案件的审判由检察院行使
D.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所有债权
E.欠税纳税人如同时又被行政机关罚款的,税收优先于罚款。
22.国际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国家税收独立性原则 B.国际税收分配公平原则 C.国家税收主权原则 D.国际税收中性原则 E.国家税收公平性原则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目前世界上税收管辖权的有()。A.来源地管辖权 B.收入地管辖权 C.销售地管辖权 D.居民管辖权 E.公民管辖权
24.判定自然人身份的一般标准有()。A.住所标准 B.时间标准 C.国籍标准
D.习惯性住所标准 E.意愿标准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转让定价制与所得税制密切相关,可以看作是完整的所得税体系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B.国际税收协定按涉及的主体划分,可以分为双边税收协定、单边税收协定和多边税收协定 C.税收协定具有高于国内税法的效力
D.在国际税收实践活动中,缔结的国际税收协定大多数是单边税收协定
E.转让定价的调整方法包括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和利润分割法
26.税法作为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税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关于中国税法发展变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 B.秦汉时期实行了“租庸调制” C.唐朝中期实行了“两税法” D.明朝实行了“一条鞭法” E.清朝实行了“摊丁入亩”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2.【答案】A 【解析】税收法律主义可以概括成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依法稽征原则。3.【答案】C 【解析】税收公平主义是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当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等时,以其获得收入的能力为确定负担能力的基本标准。4.【答案】D 【解析】法律优位原则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法律优位原则在税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处理不同等级税法的关系上。5.【答案】D 【解析】税法的效力范围表现为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选项D体现的是法律适用原则中的法律优位原则。6.【答案】B 【解析】选项B:属于立法解释。7.【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行政解释,行政解释不可以作为判案的依据。8.【答案】B 【解析】税务机关行使的征税权是国家法律授予的,是国家行政权力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制力,并非仅仅是一种权力资格。这种权力不能由行使机关自由放弃或转让,并且极具程序性。9.【答案】B 【解析】引起税收法律关系消灭的原因主要有: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纳税义务因超过期限而消灭;纳税义务的免除;某些税法的废止;纳税主体的消失。纳税人因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不能按时如期缴纳税款的,可以申请延期纳税。10.【答案】D 【解析】选项AD: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责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两者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选项BC:在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关系中,负有代扣义务和代收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只是履行代扣和代收的义务,而不是真正的纳税人,真正的纳税人是实际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比如单位为职工发工资,要履行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此时,个人所得税真正的纳税人是职工个人,单位只是履行代扣代缴的义务而已。11.【答案】A 【解析】税目代表征税的广度。12.【答案】D 【解析】根据税率累进依据的性质,累进税率分为“额”累和“率”累。额累和率累按累进依据的构成又可分为“全累”和“超累”,也就说累进税率一共四类: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计税率、全率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目前我国对于全额累进税率和全率累进税率都没有运用。13.【答案】B 【解析】对于个人取得的稿酬所得,在按照20%的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以后,再按照应纳税额的30%减征,即只征收70%的税额,这是税额式减免。14.【答案】D 【解析】因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未缴或少缴税款,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不得加收滞纳金。15.【答案】D 【解析】选项D:地方人民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16.【答案】A 【解析】选项BCD:都属于税收行政法规。17.【答案】D 【解析】选项D:税务规章一般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8.【答案】B 【解析】税收执法合法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法定、执法内容合法、执法程序合法和执法根据合法。19.【答案】B 【解析】选项B:税收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0.【答案】A 【解析】税收司法概念的关键点在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能否行使国家司法权力。21.【答案】D 【解析】法人居民身份判定的一般标准包括:管理中心标准、总机构标准、资本控制标准和主要营业活动地标准;选项D属于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中的特殊判定标准。22.【答案】A 【解析】所谓税收饶让,又称为饶让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非居住国得到税收优惠的那部分所得税,特准给予饶让,视同已纳税额而给予抵免,不再按本国税法规定补征。23.【答案】A 【解析】适用于同一经济实体即总、分机构之间的税收抵免的方法是直接抵免法。24.【答案】D 【解析】转让定价税制的管辖对象是公司集团内部的关联交易。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DE 【解析】选项B: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是习惯法;选项C: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2.【答案】ABDE 【解析】选项C:对关联方交易实行预约定价安排体现的是税收合作信赖主义。3.【答案】ABCD 【解析】选项E:实质课税原则属于税法的基本原则。4.【答案】ABC 【解析】税法对人的效力在国际上通行的原则有三个:一是属人原则;二是属地原则;三是属地、属人相结合原则。5.【答案】BCD 【解析】选项BCD:按照解释权限,税法解释划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选项AE都是属于税法按照解释尺度的不同的划分。6.【答案】BE 【解析】选项B:按照解释权限划分,《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由国务院负责解释,是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选项E:按照解释的尺度划分,该解释是对劳务报酬所得这几个字的扩充解释。
税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3篇
一、“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1.降低企业可抵扣成本。在“营改增”的政策落实后,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就发生了变化,“营改增”之前企业的成本包括含税的价格,在政策实施后,企业的成本就是减去进项税以后的成本。仅对于这一点来说,特别是小企业而言,在进行贷款抵押时,可贷款金额就会缩小,影响企业的发展规划,其经济利益就会降低,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重债务负担。
2.减少企业收入。“营改增”的政策落实后,不仅企业的成本计算方式发生了变化,企业对收入的计算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在政策落实之前,在计算收入时是全部的收入,而在政策实施后,在计算利润时要进行价税分离,要把税费的部分减去再计算剩余的利润。
3.影响企业利润核算。企业利润的形成是通过成本和所得的收入决定的,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以获得利益为基本导向的,企业的员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帮助企业获得利益。在营改增政策落实后,企业计算利润的标准就发生了变化,比如,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收入一定,这部分收入中是没有包含增值税的,在这项政策落实之前,销售所得的收入都是含有增值税,在政策落实后,在计算利润时就形成了较大的差异。
二、税收策划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税收的策划,它对企业的
长期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税收策划在我国的范围内属于合法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因为税收策划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内容涵盖的也比较多,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我国在税收策划方面的起点比较低,一直发展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必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现状,不断总结问题并进行改进。
1.税收策划的特点。(1)目的性。在对税收进行策划时首先离不开一定的目的,对税收进行策划首先就是为了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的减少税收负担。由于企业的发展类型不同,所以在税收策划的选择方面也是不同的,但是基本上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就是企业可以在多种纳税的方案中,选择一个税收比较低的方案,另一种方式就是税收的金额相近的情况下,按照时间的先后来进行选择,企业一般都会选择比较靠后的时间,这样可以给企业充分的发展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通过从事经营活动,还可以获得一些经济利益。所以在选择纳税的方式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需要来进行选择。(2)合法性。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改革,很多企业为了减少税收,偷税、漏税的行为越来越多,为了自己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这种行为就严重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事实上这种方法长久来看会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其自身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又是对国家政策的一种无视,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企业必须要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缴纳税收,认真履行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义务。
2.税收策划是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环节。虽然税收策划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但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税收策划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经营环节。合理的税收策划既可以为经营者减轻税收负担,又可以为国家实现税收政策的完善做贡献。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不仅要精通经营策划,还要精通于缴税。
3.加强税收策划的方案。(1)正确把握税收策划。税收策划的目的就是方便企业财务管理,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筹划的内容应该包括业务过程、业务环节、税收法律知识、涉及的税种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什么内容等等。企业制定税收策划的原则并非仅仅停留在某种意义上的“节税”,而是长远角度的利益最大化。正确认识税收策划,有助于企业合法经营,走上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在税法的保护和支持下,企业才能顺利发展。在税收策划过程中,要注意深入分析和研究税法、税种等相关法律,避免因为把握不当而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和问题。(2)增强税收策划人才的专业化。我国的税收策划相比发达国家来说企业较晚,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有专业的人才对税收进行策划。合理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要通过培养专业的人才,对收税进行仔细研究,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纳税方案。
三、总结
通过上文的分析,国家在进行“营改增”政策落实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对大型的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发展的契机,不会产生太多的不利影响,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面临着一些困难,比如在融资的问题上就会收到限制,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不足,就会形成较大的债务压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实行“营改增”政策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一些不利因素的产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我国的税收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其中“营改增”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营改增”政策使得很多大型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而很多小型企业却增加了负担。税收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对保持经济发展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税收策划的几点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税收策划
参考文献
本期练习及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4篇
1. 薄铁片铁2. 磁化S(南)3. 地北4. 指南针不指南北 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5. C 6. C7. B8. C9. B10. B11. C12. 如图1所示.13. 如图2所示.
14. 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火星表面,观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15. 可将铁屑撒在种子中,搅拌均匀,使铁屑吸附在杂草种子上,然后用磁铁吸附,将带有铁屑的杂草种子从混合种子中吸出来.这里利用了磁铁吸铁的性质.
《电生磁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流的强弱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 铁芯通断电电流的强弱电流的方向强
2. N负变大3. B4. B5. B6. B7. C
8. 如图3所示.9. 如图4所示(提示:两通电螺线管相互靠近的两极均为N极或均为S极,磁感线方向不同).10. (1)小磁针(2)让小磁针跟导线AB平行,且在AB的下方(3)若小磁针转动,导线AB中有电流,若导线AB不动,导线AB中没有电流11. (1)图略.提示: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或左端)与开关左端相连(2)B(3)N或北(4)①右(左)变小(变大)②变大(5)越强多(少)强(弱)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通电导体(或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切断电源2.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 3. B4. B5. A6. C7. D8. D9. A10. C
11. (1)线圈匝数(2)观察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 (3)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随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增强(4)A、C12. (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
(2)如下表. (3)①铁芯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②将大小不同的铁芯分别插入同一线圈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观察这个线圈两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磁生电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磁感应机械2. 切割磁感线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电磁感应加快摇晃、增加线圈匝数或更换磁性更强的永磁体等
4.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 B6. D7. 猜想:与磁体插入的速度有关(或与磁场的强弱、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设计:将电流表和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不同的速度先后两次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进行比较.
8.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2)①转速②导线长度③磁性更强的磁铁
《电与磁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 S负 N2. 电机械换向器(或换向片)3.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4. 鸽子是否靠地磁场来导航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5. 调换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 发电机6. 动圈式话筒、发电机电风扇、动圈式扬声器7. L2右
8. C9. C10. C11. D12. C13. B14. C 15. B16. D17. 如图5所示.18.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2)电流(3)线圈停在平衡位置19. (1)磁性强弱(2)a、b(3)b、c (4)电流相等
财政税收法习题及参考答案2 第5篇
2单项选择题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甲公司的下列收入中,属于免税收入的是()。
A、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
B、固定资产出租收入2万元
C、国债利息收入2万元
D、转让财产收入80万元
答案:C
2.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税,适用的税率是()。
A、12%
B、15%
C、18%
D、20%
答案:D
3.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对于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货物,其适用的政府采购方式是()。
A、公开招标方式
B、邀请招标方式
C、竞争性谈判方式
D、单一来源方式
答案:B
4.增值税中,零税率适合于()。
A、来料加工
B、图书
C、出口货物
D、自来水
答案:C
5.作家李某取得稿酬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其缴纳个人所得税应当适用的税率为()。
A、20%
B、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C、15%
D、3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20%
答案:B
6.交通运输企业的营业额为()。
A、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
B、实际取得的营业额
C、收取的运输劳务费
D、收取的各项费用
答案:B
7.关于税务登记的下列表述中,符合税收法律规定的是()。
A、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无需办理税务登记
B、事业单位无需办理税务登记
C、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制日期60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D、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银行开具基本存款账户时必须出具税务登记证件答案:D
8.根据我国营业税法的规定,下列不同行业中,适用3%的比例税率计征营业税的是()。
A、服务业
B、金融保险业
C、娱乐业
D、建筑业
答案:D
9.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和管理的税种是()。
A、城市建设维护税
B、消费税
C、增值税
D、契税
答案:A
10.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的()。
A、进货额
B、销售额
C、成本额
D、利润额
答案:B
1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化妆品的消费税率应当属于(A、定额税率
B、比例税率
C、累进税率
D、差别税率
答案:B
12.下列不征收增值税的项目是()。
A、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
B、缝纫业务
C、融资租赁业务
D、贵金属期货业务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1.下列消费品实行定额税率的是()。
A、黄酒
B、白酒
C、汽油
D、柴油
答案:ACD。)
2.下列税种中属于价外税的有()。
A、关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增值税
答案:AD
3.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区别表现在()。
A、课税对象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做的规定,计税依据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做的规定
B、计税依据从质的方面对征税的规定,课税对象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的规定
C、课税对象是指征税的标的物,而计税依据是对标的物据以计算的标准
D、在从量计税中,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一般是不一致的答案:ACD
4.下列税法解释中可以作为法庭判案直接依据的是()。
A、立法的事前解释
B、立法的事后解释
C、行政解释
D、司法解释
答案:ABD
5.我国现行税制中采用的累进税率有()。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超率累进税率
D、超倍累进税率
答案:BC
6.在国际税法中,最具影响力的税收协定范本有()。
A、联合国范本
B、伦敦范本
C、OECD范本
D、中、美税收协定范本
答案:AC
7.以下属于税法特征的是()。
A、多层次性
B、规范性
C、技术性
D、经济性
答案:ABCD
判断题
1.消费税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时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其中包括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税款。
答案:错误
2.事业单位无需办理税务登记证。
答案:错误
3.我国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答案:正确
4.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机动车,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售价超过原值的,按照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答案:错误
5.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额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答案:正确
简答题
简述税收三要素。
答案:
①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是税法的基本要素,可分为法人和自然人。
②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是征税的标的物,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的主要标志。是税制的基本要素。
税收练习题及答案 第6篇
第一章 税收内函
一、填空:
1、税收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影响的前提条件:一是 经济条件,即私有制的存在,二是 社会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2、我国税收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第一阶段是 萌芽期,第二阶段是 发展期,第三阶段是 嬗变期,第四阶段是 过渡期,第五阶段是 成熟期。
3、税收发展的里程碑是 初税亩的实行。
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在税收管理中提出了“ 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 ”的税收管理模式。
5、税收的征收主体是 国家,征收客体是 单位和个人,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税收征收的依据是 法律,凭借的是 政治权力。
6、税收的三个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7、税收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一是自由纳贡时期,二是承诺时期,三是专制课征时期,四是 立宪课税时期。
8、税收主体税种变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以古老的 简单直接税
为主的税收制度,二是以 间接税
为主的税收制度,三是以 所得税
为主的税收制度,四是以 所得税和间接税并重的税收制度。
9、税收征纳形式体现为力役、实物、货币 等。
10、夏代出现了国家进行强制课征的形式 贡,到商代演变为 助
法,周代又演变为 彻
法。
二、简答
1、税收的定义: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答:税收是国家依据其社会管理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预定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和费的区别:
答:税收属于财政范畴,实行强制性征收,是国家整体利益的集中体现,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执行。而费则是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经济原则,主要体现地方或部门利益,一般依据地方或部门性文件执行,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税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答:
一、充分发挥税收的收入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二、进一步完善税制,加强税收调控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依法治税推进和谐税
第二章 税收原则
一、判断:
1、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的“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 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2、收入弹性是指税收收入必须具有随国家财政需要变化而伸缩的可能性。(对)
3、一般说来,消费品税具有经济的和法律双重弹性。(× 一般说来,消费品税较少具有法律弹性。)
4、当税收弹性小于1时,表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并且税收参与新增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有上升趋势。(× 当税收弹性大于1时,表明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5、税收收入在满足国家财政需要的同时,必须兼顾负担的可能,照顾经济承受能力,做到取之有度。(对)
6、税收的增长略高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大体是符合于收入适度这一要求的。(× 税收保持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同步增长,大体是符合于收入适度这一要求的。)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7、平等课征的公平价值表现为税法在法律适用上的平等。(、×平等课征的公平价值表现为国家在税法中制定什么样的标准征税对纳税人来说才是公平的。)
8、从税收实践角度分析,提高税务行政效率,关键在于控制行政成本。(对)9、21世纪的税收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税制。(× 21世纪的税收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税制。)
10、税收弹性系数被定义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即税收收入增长量与经济增长量之比。(× 税收弹性系数是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
二、单选:
1、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是(C)A 公平、效率、适度、法治 B 财政、公平、效率、法治 C平等、确实、便利、节约 D平等、明确、有度、节约
2、税收的首要原则是(A)
A 财政原则B 公平原则C 效率原则D 法治原则
3、政府财政充足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B)A 税收负担能力的可能性B 税收收入形式的规范性 C 税收收入比例的稳定性D 税收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4、税收调节作用往往是利用(C)来实现。A 收入弹性B 经济弹性C 法律弹性D 政策调整
5、税收弹性系数的合理区间是(D)A
0.6-1.0 B
0.6-1.2 C
0.8-1.0 D 0.8-1.2
6、量能课税就是要求税收实现(B)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A
横向公平B
纵向公平C
征税公平
D
绝对公平
7、税收程序法定原则更为关键和更为侧重的是(C)A
强调税收程序要素均须经法律加以规定 B
强调征纳双方均须依法定程序行事 C
强调征收机关要依法行政 D
强调纳税人要依法纳税
8、纳税权利本位主义表明,(C)是国家征纳权力配置和运作的目的和界限。A 征收机关权力 B
征收机关义务 C
纳税人权利
D
纳税人义务
9、税收额外负担是征税所引起的(D)A
税收行政成本增长 B
税收经济成本增长 C
市场调节效率下降 D
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10、税收效率原则不包括(A)A
资源配置效率
B
行政效率 C
经济效率 D
生态效率
11、税收生态效率是人们在21世纪对(B)在当代的理论创新。A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B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C
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法治原则 D
税收效率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12、“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原则中体现税收公平思想的是(B)A
简税制
B
宽税基 C
低税率 D
严征管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三、多选:
1、税收原则包括(ABCD)
A 财政原则 B 公平原则
C 效率原则 D 法治原则
2、税收财政原则的内容包括(ACD)
A 收入充裕 B 收入均平
C 收入弹性 D 收入适度
3、从财政原则出发,要求税制设计要(ABD)A 着眼于广开税源,采用复合税
B 选择税种应考虑课税对象能否提供丰富税源 C 强调国家定税要有常规
D 调整税目和制订减免税政策应考虑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4、收入弹性一般包括(AC)两个方面
A 经济弹性 B 公平弹性 C 法律弹性
D 需求弹性
5、从一般经济学意义上说,衡量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有(BC)A
明确原则
B
受益原则 C
能力原则 D
普遍原则
6、税收公平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
普遍征税
B
平等课征
C
量能课税
D
监督征纳
7、税收行政成本包括(AD)A
政府为征税而花费的征收成本 B
政府为征税而花费的管理成本 C
纳税人为纳税而耗费的核算成本 D
纳税人为纳税而耗费的缴纳成本
8、控制税收行政成本主要通过(CD)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A
合理调配资源
B
加强内部管理
C
降低税收成本 D
优化税收成本结构
9、税收经济效率的要求是(ABCD)A
税收“额外负担”最小
B
保持税本 C
通过税收分配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D
税收政策目标与整个经济政策一致
10、坚持税收法治就要坚持以下基本理念(BCD)
A
坚持税收执法责任本位主义
B
坚持纳税人权利本位主义 C
坚持税收法定主义
D
坚持税收司法主义
11、坚持纳税人权利本位主义,具体要求税收执法中应(ABCD)A
建立税收执法责任制度体系 B
构筑严密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 C
创新税收执法监控和考核手段 D
实施公正的过错责任追究
12、税收法定主义的内容概括为以下原则(ABD)A
课税要素法定原则
B
课税要素明确原则 C
税收程序明确原则 D
税收程序法定原则
四、填空:
1、结合税收理论和实践发展,我们可以从财政、社会、经济、管理 四个方面把税收原则归纳为“财政、公平、效率
和法治”。
2、斯密税收四原则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对 税收政策 方面的基本要求。
3、税收的财政原则基本含义是指政府征税时,应兼顾 需要 与 可能,做到取之有度。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4、收入充裕是指税收收入必须基本满足政府的财政需要,方能履行政府 社会管理 和 公共服务 的职能。
5、通常认为,国民生产 是税本,国民收入 是税源。
6、我国在税制和税收政策的选择运用上应实行 效率型 兼顾公平的原则。
7、税收生态效率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有学者把体现税收生态效率的税收称为 节约资源、绿色税收。
8、纳税人权 在税收政策法律体系和税收法治实践里处于核心和主导的位置。
9、坚持纳税人权利本位主义,就要求税收执法实现 权本位
向责本位 的转变。
10、税收征收机关的课征不但须满足程序的合法性,而且不得 越权 或 滥用裁量权 对税收事项任意处理。
11、税法通过司法 得到很好的实施保障,贯彻税收司法独立 和税收司法中立
原则,使税法实施有坚强的后盾。
12、衡量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的受益原则,是根据纳税人从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
中受益的多少,判定其纳税的多少和税负是否公平。
五、简答
1、什么是税收原则?
答:税收原则一般研究政府对什么征税、征收多少、怎样征税,是政府在设计税制、实施乘法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2、税收效率原则的基本含义?
答:税收效率原则是税收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要求征税过程本身效率在征收和缴纳过程中耗费成本最小;二是经济效率,就是征税应利于促进经济效率提高,或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3、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间的联系?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答: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一,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如果税收活动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GDP的增长,尽管是公平的,也是无意义的;二,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尽管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前提,但失去了公平的税收也不会提高效率。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性要求政府在税制设计时要二者兼顾。
4、什么是税收法治?
答:法治的基本就是强调平等,反对特权,注重公民权利的保障,反对政府滥用权利。税收法治原则是指国家税收要通过税法来规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办事,依率计税,依法纳税。
5、纳税人权利本位主义的含义?
答:纳税人权利本位主义的含义就是纳税人义务设置服务于本质(纳税人权利——公共产品享受权)的实现,征纳机关权力的运行也服务于本质(纳税人权利——公共产品享受权)的实现。
第三章 税收与宏观调控
一、填空题
1、政府运用税收手段,可以调节
宏观经济总量,可以调控经济结构。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税收对经济结构的调节重点是对
产业结构的调节。
2、税收的超额负担是指政府税收导致纳税人的福利损失大于政府
税收收入收益,从而形成税外负担,引起效率损失。
3、国际上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指标是:
基尼系数,其取值在0~
1之间,数值越高,贫富差距越大。
4、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
或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倍数。
5、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宏观经济不稳定,微观经济无效率,社会分配不公平。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二、简答
1、税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1)纠正外部经济;(2)平衡产销供求;(3)调节级差收益;
(4)有益商品和有害商品的税收引导。
2、目前我国提高税收正效应,提高经济效率的现实选择包括哪几方面?(1)提高效率要体现在税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2)提高经济效率,税收政策要重点关注生态环保产业发展;(3)提高经济效率,税收政策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
3、促进社会公平的税收政策中主要有哪几种?(1)累进所得税是调整高收入者的有力工具;(2)税式支出是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的有力措施;(3)遗产税是削弱财富过度集中的重要策略;(4)社会保障是转移支付的主要资金来源。
第四章 依法治税
一、填 空
1、法治
与税收有着天然、本质和密切的联系。
2、依法治税
是规范政府与纳税人行为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依法治国在税收中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含义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税收法制建设是依法治税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4、依法治税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根本目标是税收法治。
5、税法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所谓税收关系,是因国家组织税收收入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具体可以税收经济关系、税收征纳程序关系、税收监督保障关系。
7、税法的特征包括税法的经济性、税法的政策性和税法的技术性
8、税收法律关系是指国家和纳税人 之间,在税法所调整的税收活动中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是国家政治权力介入私人经济生活的税收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和体现。
9、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为国家、税务机关和纳税人。
10、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各种 权利和义务 共同指向的内容。
11、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税收权力(权益)、物、行为。
1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主体特定性、内容无偿性和权利义务法定性。
1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是税法体系的核心。
14、税收法律规范的不同位价依次为:宪法性税收法律规范、税收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税收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15、纳税人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16、征税对象(征税客体)是各个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
17、税率有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固定)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18、税收优惠按优惠目的可分为照顾性和鼓励性。按优惠范围可分为区域性和产业性。
19、税法的效力范围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效力。
二、简答题
(一)简述依法治税的基本内涵。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答:所谓依法治税,作为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通过税收法制建设,使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从而达到税收法治的状态。包含以下内涵:
1.明确了依法治税与依法治国之间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部的关系。2.突出了依法治税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即税收法制建设。
3.指出依法治税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和根本目标――“税收法治” 4.将“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置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之前,突破了二者的传统排序,表明了依法治税的重点在于前者。
5.表明了依法治税和税收法治二者间的关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状态。
(二)简要回答税法的应然效力和实然效力?
答:税收的效力包括应然效力和实然效力,指的是税收法律规范本身所应具有的对税收行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以及税法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税收行为的指引力及其效果的总称。税法的应然效力是指合法的税收法律规范一经颁布,就本性地具有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 对税收行为的约束力和控制力;税收的实然效力即税法的实效,是指税法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实施过程中所实际产生的对税收行为的指引力,所起到的实际效果。
(三)税法构成要素有哪八项内容?
答: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工其他组织。2.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税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
3.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是计算税额的惊讶。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4.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简洁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5.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6.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场所。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7.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的一种免除规定,它包括减免税、税收抵免等多种形式,其实质内容是免除纳税人依法应当履行的纳税义务的一部分。8.法律责任,是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因违反税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第五章 各税种知识简介(上)
一、填空题
1、关税是对进出口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可分为进口和出口关税两种。
2、我国增值是于1979年开始增值税试点,1994年全面推行。
3、根据抵扣范围不同,增值税通常可分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和“收入型增值税”三种。我国自2009年起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4、我国将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大类 5、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统一降低至3%。
6、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7、增值税实行凭国家印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款进行抵扣的制度。目前正在推进的“金税工程”,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管好增值税发票。
8、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规定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纳税人。
9、消费税是价内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
10、营业税主要是对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征收的一种货物与劳务税。
11、营业税税目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3%,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5%,娱乐业5%-20%。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12、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即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13、自2009年起,营业税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地点按劳务发生地原则确定调整为按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原则确定
14、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15、车辆购置税是对有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车辆购置税实行从价定率的计税方法,税率为10%。
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 = 计税价格×税率。
16、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计算增值税并不需要计算出增值额,而只需要计算出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两者相抵,便可计算出当期应纳税额。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7、消费税是价内税,计税依据与增值税税基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征消费税具有很重要的财政意义。
二、多选题
1、货物和劳务税主要包括的税种有(ABC)A、增值税和消费税B、营业税C、车辆购置税和关税
D、资源税
2、现行增值税征收范围主要包括(ABD)A、销售货物B销售劳务、C出口货物 D进口货物
3、增值税的税率主以下几种(ABCD)
A税率为17%。B税率为13%:C税率为0%;D税率为3%。
4、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一般而言,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ABCD);
A、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B、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C、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D、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5、营业税条例还规定了代缴义务人,营业税扣缴义务人为(A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受让方或者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B、建筑业务分包的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
C、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以受托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扣缴义务人 D、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扣缴义务人。
6、下列项目免征营业税(ACD)
A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B残疾人员创办的服务企业;
C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D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
7、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为(BC)A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2000-5000元; B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C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1000-5000元; D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200元。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8、个人购买住房转让的主要税收政策为(AB)
A、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B、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C、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
D、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9、下列劳务不得减免营业税的有(CD)
A、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牧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
B、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 C、中小学校收取的赞助费、择校费收入; D、境内保险机构为进口货物提供的保险产品。
10、下列营业税纳税地点正确的是(BCD)
A、纳税人提供运输劳务应当向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B、纳税人转让无形资产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但是,纳税人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C纳税人销售、出租不动产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D、纳税人提供的建筑业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三、计算题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1、某织布企业本月购买60万元原料,其中购进50万元原材料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已通过税务机关防伪税控系统认证,发票注明税款为8.5万元),10万元取得普通发票;支付运输费10万元,取得交通运输发票(已通过认证)。
本月销售棉布情况是:销售产品(棉布)一批,价款120万元,其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发票注明价款100万元,注明税款17万元,开具普通发票3张,累计销售产品收入23.40万元(含税)。计算该企业本月纳增值税。计算如下:
销项税额=17+23.40÷(1+17%)×17%=20.40(万元)进项税额=8.50+10×7%=9.20(万元)应纳税额=20.40-9.20=11.20(万元)
2、某集团公司兼营运输、建筑、房地产、金融等业务。2008年7月发生下列业务:
(1)承运一批出口货物运输业务,全程收费50000元,运抵边境时改由国外运输公司承运,支付其承运费20000元。
(2)承接一项装饰工程作业,工程所用原材料及物资、动力价款共计150000元,全部由对方提供,公司收取装饰费用40000元。
(3)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当月融资进口一台设备租赁给某企业。租期2年,设备完税价格为500000元,已纳关税100000元。增值税102000元;运抵租用企业的运输费用10000元,安装调试费40000元;应收全部租金为1200000元,当月收到租金5万元。
(4)销售商品房20套,每套售价200000元,由于价格偏低,经纳税评估和税务约谈,纳税人同意按成本利润率操心计算并调整计税价格。经核实,其商品房开发成本平均每套为180000元,适用成本利润率为10%。
(5)将一块闲置土地使用权转让给郊区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获得转让收入800000元。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6)将原3000000元购买的办公楼转让,获得转让收入6000000元。试计算该公司当月应纳的营业税税额(假定不考虑其他税收)。解答:
(1)该公司应纳交通运输业营业税:(50000-20000)×3% = 900(元)(2)应纳建筑业营业税:(150000 + 40000)×3% = 5700(元)
(3)设备租赁成本:500000 + 100000 + 102000 + 10000 + 40000 = 752000(元)应纳营业税:[50000-(752000÷2÷12)] ×5% = 933.33(元)
(4)销售商品房计税价格:180000×20×(1 + 10%)÷(1-5%)= 4168421.06(元)应纳营业税:4168421.06×5% = 208421.06(元)
(5)转让土地的使用权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免征营业税:(6)转让办公楼应纳营业税(6000000-3000000)5%=150000元
该公司应纳营业税合计:900 + 5700 + 933.33 + 208421.06+150000= 365954.39(元)
第六章 各税种知识简介(中)
个人所得税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世界范围看,个人所得税制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属于(BA.综合所得税制
B.分类所得税制 C.混合所得税制
D.源泉扣缴税制
2.我国对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标准是(D)。A.习惯性住所标准
B.时间标准
C.永久性住所标准 D.习惯性住所和时间标准)。17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3.在我国境内无住所,但居住满1年而未超过5年的个人,适用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是(C)。A.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外所得纳税 B.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纳税
C.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中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资、薪金纳税 D.不负有纳税义务
4.下列各项所得中,适用于加成征税规定的是(B)。A.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稿酬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8.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按月计征的,由扣缴义务人或纳税人在次月的(B)内缴人国库。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10.对于县级政府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应(A)。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免征个人所得税
C.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D.适当减征个人所得税
11.计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时,不允许所得税前直接扣除的是(A)。A.业主的工资
B.按规定缴纳的工商管理费,个体劳动者协会会费、摊位费
C.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而支付的费用 D.个体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财产保险、运输保险
12.个体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其收入总额扣除的比例是(C)。A.2‰
B.3‰ C.5‰ D.10‰
1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必要费用的扣除是指(C)。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A.生产、经营成本
B.收入总额的20%
C.按月扣除2000元 D.从收入总额中扣800元或定年扣除20%
14.个人进行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最高可为(D)。A.30% B.3%
C.80% D.100% 15.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C)。A.每年收入额 B.每季度收入额 C.每次收入额 D.每月收入额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若个人发表一作品,出版单位分三次支付稿酬,则这三次稿酬应合并为一次征税 B.若个人在两处出版同一作品而分别取得稿酬,则应分别纳税 C.若因作品加印而获得稿酬,应就此次稿酬单独纳税
D.个人的同一作品连载之后又出书取得稿酬的,应视同再版稿酬分别征税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临时离境不扣除天数,在一个纳税中一次离境不超过的天数是(C)。
A.60
B.50
C.30
D.90 18.下列所得中应计人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的是(A)。A.职工的加班费补贴 B.独生子女费补贴 C.托儿补贴
D.按国家规定的误餐补助
19.下列项目中,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有(B)。A.民间借贷利息
B.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C.在商店获得的中奖收入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D.本单位自行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20.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缴纳方法是(D)。A.代扣代缴 B.按月纳税
C.按季纳税 D.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21.两人以上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计税方法为(A)。A.先分、后扣、再税
B.先扣、后税、再分 C.先分、后税 D.先税、后分
22.演职员参加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报酬,应该(B)。A.不纳税
B.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月计算纳税
C.按劳务报酬所得按次纳税
D.按劳务报酬所得,1个月合计纳税一次
23.工资、薪金所得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终了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行业是(C)。
A.高空行业
B.高温行业
C.采掘业
D.保险业
24.李某和刘某二人共同承担一项装修工程,共获得装修劳务报酬6000元,因李某工作时间长于刘某,二人协商李某分得3800元,刘某分得2200元,则二人分别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A)。A.600元和280元
B.608元和352元 c.659元和381元
D.624元和306元
25.计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项目是(D)。A.定额扣除800元
B.定额扣除800元或定率扣除20% C.财产原值
D.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26.个体户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允许计提折旧的是(C)。A.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D.房屋
27.国内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在一家日报上连载两个月,第1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2000元;第2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5000元。该作家两个月所获稿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B)。A.728
B.78C.812 D.868 28.税法规定,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当其在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其纳税地点的选择应是(D)。A.收入来源地
B.个人户籍所在地 C.税务局指定地
D.选择其中一地
29.下列项目中,按照规定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c)。A.邮政储蓄存款利息500元
B.个人取得的体育彩票中奖收入9000元()C.国有企业改制支付给解聘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收入2000元 D.在校学生因参与勤工俭学活动而取得的劳务收入 4000元 30.下列表述中,符合个人所得税规定的是(B)。
A.个体工商户从联营企业分回的利润应并入其经营所得一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B.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C.个人合伙企业支付给投资者的分红,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D.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生活费用允许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31.下岗职工从事下列社区居民服务项目,不得享受有关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的是(C)。A.家庭清洁卫生服务
B.养老服务 C.出租车接送学生服务
D.婴幼儿教育服务
32.下列表述符合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是(A)。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A.实行核定征收的纳税人,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B.无论是否设置账簿,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在取得收入次月7日内申报预缴,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C.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仅适用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但未设置账簿的企业
D.2001年5月1日以后发生的应税行为,如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由扣缴义务人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并由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3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33.下列表述不符合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是(D)。
A.个体工商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其提供合法的凭证或单据,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在其收入总额的5%o以内据实扣除
B.个体工商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无法收回的账款,应由其提供有效证明,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按实际发生数据实扣除
C.个体工商户计税时,允许扣除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开发费用 D.个体工商户各种来源的财产租赁所得均应按财产租赁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34.沈先生2008年3月按市场价格出租自有居住用房,每月租金2000元,并缴纳有关税费110元,8月份对房屋进行维修,发生修缮费1050元(有合法证明),修缮费由沈先生承担。2005年沈先生上述收入应纳税所得额(D)元。A.1970
B.1090 C.1050 D.290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A BCDE)。A.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B.个体工商户
C.在中国境内有所得的境外人员
D.在我国有讲学收入的外籍个人 E.个人独资企业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2.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包括(ABC)。A.个人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B.个人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C.个人按月、按次取得的工薪性质的所得 D.利息所得
3.下列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有(ABCD)。A.从事设计取得的所得
B.从事审稿业务取得的所得
C.从事翻译取得的所得
D.个人担任董事职务取得的董事费收入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包括(ACD)。A.提供专利权取得的所得 B.提供稿件取得的稿酬所得
C.文字作品手稿原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所得 D.提供非专利技术的所得
5.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有(AB)。A.时间标准 B.住所标准
c.公民标准
D.经营、工作地标准
6.下列各项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减除费用的有(AD A.股息、利息红利所得 B.稿酬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偶然所得
7.下列各项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有(ABD)。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保险赔款 D.利息 8.下列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的有(ABC)。)。23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A.财产租赁所得 B.财产转让所得
C.稿酬所得
D.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9.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每月减除费用2000元的有(AB)。A.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B.工资薪金所得
C.财产转让所得
D.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0.对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有(AD)。A.股息、利息、红利所得 B.稿酬所得 C.工资、薪金所得 D.偶然所得
11.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义务人有(ABCD)。A.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B.取得了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C.多笔取得属于一次劳务报酬所得的
D.取得了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税款的
12.在计算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下列税金可以扣除的有(ABD)。A.营业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 C.增值税
D.土地增值税
13.如果个体工商业户发生经营亏损,则(AD)。
A.允许用下一的经营所得弥补 B.不允许弥补
C.可以无限制弥补 D.允许弥补,若下一所得不足弥补的,允许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14.计算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不得在所得税前列支的项目有(ABD)。A.各种赞助支出
B.个体户业主的工资支出 C.财产保险支出 D.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15.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D)。A.劳务报酬所得按月征收 B.劳务报酬所得按次征收
C.如果在同一活动中,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则应合并各项所得统一纳税 D.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1月内取得的收人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16.计算财产租赁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项目有(ABC)。A.按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扣除800元或20%的费用 B.教育费附加
C.有效凭证上的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D.财产所有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7.财产转让所得中可扣除的费用有(BC)。A.必要费用的扣除,即定额扣800元或定率扣除20% B.财产原值 C.合理费用 D.所计提的折旧
18.符合个人独资、个人合伙企业费用扣除规定的有(AC)。A.投资者工资不得扣除 B.投资者费用一律可以税前扣除 C.投资者发生的生活费用不允许扣除
D.个人投资举办两企业的,投资者的费用可以分别扣除
19.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属于(AD)。A.独立劳动所得 B.非独立劳动所得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C.消极所得 D.积极所得
20.下列所得应纳入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ABC)。A.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所得 B.个体工商户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的收入 C.经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行医而取得的报酬
D.从事属于农业税范畴的种植业、捕捞业,并已缴纳了农业税的所得 21.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在于(AB)。A.独立劳动与非独立劳动的关系 B.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C.积极所得与消极所得的关系 D.经常所得与偶然所得的关系
22.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而不满5年的个人,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包括(ABC A.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薪所得 B.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中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薪所得 C.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劳务报酬所得 D.来源于境外的外国银行支付的利息
23.符合个体工商户扣除费用规定的有(BCD)。A.每月800元 B.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 C.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损失
D.消费税、营业税
24.下列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有(AD)。A.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B.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C.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D.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所得)。26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25.对个人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B C)。A.个体工商户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可以税前列支 B.资本性支出不允许税前列支
c.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部分不允许税前列支 D.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可税前列支
26.下列项目中,免纳个人所得税的有(ABD)。A.退休工资 B.驻华使馆的外交官员所得
C.残疾入员所得
D.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
27.下列工资、薪金所得中,可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计征方法的有(ABC)。A.采掘业 B.远洋运输业 C.远洋捕捞业
D.航空业
28.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纳税方式有(ABC)。A.本人直接申报纳税 B.委托他人代为申报纳税 C.邮寄申报纳税 D.电话申报纳税
29.有下列所得的演职员,应在取得报酬的次月7日内,自行申报纳税的包括(ABCD)。A.在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性质所得的 B.分笔取得属于一次报酬的 C.扣缴义务人没有依法扣缴税款的 D.主管税务机关要求其申报纳税的
30.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纳税人包括(ABCD)。
A.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登记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B.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登记成立的独资、合伙性质的私营企业 C.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登记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D.经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批准成立的负无限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的其他个人独资、个人合伙性质的机构或组织
32.关于个人取得稿酬纳税时“次”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D)。A.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同另一次稿酬所得征税
B.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取得的所得应合并为一次所得征税 C.同一作品出版后,添加印数追加的稿酬应视同另一次所得征税 D.同一作品分次付稿酬应当合并为一次所得征税
E.同一作品在两处同时出版、发表取得的稿酬应合并为一次所得征税 33.下列各项中,可以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所得是(AC)。A.外籍个人按照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外出差补贴 B.残疾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C.个人举报违法行为获得的奖金 D.孤老人员、军烈属的所得
E.个人转让自用8年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38.个人取得下列所得,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AB)。A.军人的转业安置费 B.外籍人员的探亲费 C.职工加班费补贴 D.参加有奖销售获得的赠品 E.财产转租收入
39.在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可以直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项目有(CD A.被没收财产损失 B.融资租赁费用)。28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C.工商管理费 D.外币结算的汇兑损失 E.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
40.在计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时,不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项目有(CDE)。A.经营租赁费用 B.新产品开发费用 C.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
D.投资者的家庭支出 E.各种赞助支出
三、计算选择题
1.某从事会计教学的王老师在2008月工资为2100元,同年7月份校外讲课取得报酬3000元,在教学之外,王老师还在一家公司兼职担任会计工作,月工资1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备注:现在工资扣除标准为2000元)(1)王老师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A.54 B.60
C.136 D.161(2)校外讲课劳务报酬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A.205 B.480 C.440
D.420(3)兼职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10
B.40 C.7
5D.105(4)王老师2006共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元。A.600
B.576
C.6ll
D.616 1.(1)B
(2100-2000)×5%×12=60(元)(2)C
(3000-800)×20%=440(元)(3)B(1000-800)×20%=40(元)兼职收入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纳税。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4)A
60+440+40=600(元)
2.张某从2008年3月开始退休,按规定每月领取退休工资900元,在该纳税中,两次外出进行装修活动,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元,另一次为46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张某2005年的退休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600 B.O C.60
D.80(2)张某两次取得的劳务报酬共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1056
B.976
C.1160
D.1000(3)张某2005共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976
B.1060 C.1080
D.1160 2.(1)B(2)B
(2000-800)×20%+4600×(1-20%)×20%=976(元)(3)A 976+0=976(元)
3.某公司为其雇员甲负担个人所得税,2008年6月份支付给甲的工资为4400元,同月该公司还支付给新来的雇员乙工资2800元,但说明不为乙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公司还须代扣代缴税款。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雇员甲应纳税所得额为()元。
A.3600
B.2676.47
C.3947 D.3100(2)该公司为雇员甲代付的个人所得税额是()元。A.415
B.375
C.276.47 D.400(3)该公司代扣雇员乙的个人所得税是()元。A.55
B.101 C.400 D.80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3.(1).B
(4400-2000-125)/(1-15%)=2676.47(元)(2)C
2676.47×15%-125=276.47(元)(3)A
(2800-2000)×10%-25=55(元)
4.2008年5月起,某甲为A公司职员,A公司派其到B公司工作,在B公司工作期间,A公司每月支付甲工资800元,B公司每月支付甲工资28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B公司支付每月工资时应代扣的个人所得税是()元。A.175
B.55
c.120 D.125(2)A公司支付每月工资对应代扣的个人所得税是()元。A.0
B.160
C.60 D.55(3)甲每月两地的工资合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元。A.135 B.235 C.120
D.150(4)甲每月自行申报应补缴的个人所得税是()元。A.25 B.40
c.55 D.80 4.(1)B
(2800-2000)×10%-25=55(元)(2)D
800 ×10%-25=55(元)(3)A
(2800+800-2000)×10%-25=135(元)(4)A
135-55-55=25(元)
5.某个体户2008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收入总额为119200元;(2)产品成本40000元;(3)各项费用支出为15000元;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4)税法规定的允许扣除个体工商户的生计费用为每月2000元;(5)缴纳营业税5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个体户2006年应纳税所得额为()元。
A.100000
B.45000 C.60000
D.35200(2)该个体户2008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元。A.28250 B.6310
C.14250 D.9250
5.(1)D 119200-40000-15000-5000-2000×12=35200(元)(2)B
35200×30%-4250=6310(元)6.某演员2008年12月到一市进行文艺演出,取得收入8万元,按规定将收入的10%上交其单位,并拿2万元通过有关部门捐给希望工程。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演员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元。A.64000
B.57600
C.72000
D.80000(2)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应扣除的捐赠额为()元。A.17280
B.20000 C.19200
D.24000(3)该演员的劳务报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10096
B.8100 C.9300 D.11200 6.(1)B
80000×(1-10%)×(1-20%)=57600(元)(2)A
57600×30%=17280(元)(3)A
(57600-17280)×30%-2000=10096(元)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7.某作家于2008年8月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取得稿酬4万元,2008年10月又加印取得稿酬6000元;2008年12月到2009年4月期间该长篇小说在某报纸上连载刊登,共取得稿酬18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作家的出版稿酬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元。A.7360 B.9200 C.5152 D.6160(2)取得报刊连载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2016 B.3600
C.2880
D.2612 7.(1)C(40000+6000)×(1-20%)×20%×(1-30%)=5152(元)(2)A
18000×(1-20%)×20%×(1-30%)=2016(元)
8.一美国公民在我国境内已住满5年,2008年2月其收入如下:(1)在中方企业担任职务,月薪8800元人民币。
(2)从境外其派遣单位取得工资,月薪折合人民币26825元。(3)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000元。
(4)取得回国探亲费折合人民币80000元。请计算该外籍人员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
(1)该外籍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元。A47
5B.6331.25
C.4331.25 D.4806.25(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元。A.240 B.0 C.400
D.200(3)取得的探亲费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元。A.16000
B.18600 C.0
D.17200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4)该外籍人员2月份共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A.22571.25
B.66000
C.4331.25 D.6571.25 8.(1)B
(8800+26825-4800)×25%-1375=6331.25(元)(2)A
(2000-800)×20%=240(元)(3)C(4)D
6331.25+240=6571.25(元)
9.某合资企业中方职员月薪3600元,另领取800元住房补贴及其他补贴200元,2008年6月从事中介服务,获得中介费1200元,已投保电视遭雷击损坏而获得保险赔偿收入2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职工6月份的工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A.175
B.205 C.265
D.295(2)该职工的中介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80
B.240 C.60
D.0(3)保险赔款所得应缴纳的税额为()元。A.400
B.0
C.240
D.120(4)该职员当月共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A.285
B.415 C.325
D.345 9.(1)C
(3600+800+200-2000)×15%-125=265(元)(2)A
(1200-800)×20%=80(元)(3)B(4)D
265+80=345(元)
10.某中国公民在2006年lO月份取得工资收入3000元,其中包括独生子女补贴100元;因投资股票在34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当月从上市公司分得股息1000元;在该月卖掉另一城市其父母留给他的房子一处,取得转让收入120000元,而该房屋原价为60000元,卖房时支付有关税费6000元,广告费3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民2008年10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11
5B.65
C.440 D.120(2)该公民10月份股息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100 B.160 C.200
D.40(3)该公民10月份的财产转让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22200
B.12000
C.10500
D.10200(4)该公民10月份共计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10365 B.10515
C.12305
D.12315 10.(1)B
(3000-100-2000)×10%-25=65(元)(2)A
1000×50%×20%=100(元)(3)D(120000-60000-6000-3000)×20%=10200(元)(4)A
65+100+10200=10365(元)11.中国公民甲在一家实行年薪制的企业中任职,甲每月领取基本工资2600元,结束,根据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全年取得效益工资40000元,又因担任其他公司董事职务而取得董事费收入20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每月领取基本工资时应预缴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155 B.35 C.0 D.105(2)甲的效益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5875 B.6000
C.6825 D.6250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3)甲董事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3840 B.3200 C.4000 D.3600 11.(1)B(2600-2000)×10%-25=35(元)(2)A
40000×15%-125=5875(元)(3)B
20000×(1-20%)×20%=3200(元)12.李某退休后于2008年3月起承包了一家饭店,承包期为1年,按规定李某1年取得承包收入50000元,此外李某还按月领取退休工资,每月600元,作为饭店承包人,李某还按规定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1年来取得扣缴手续费1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005年承包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A.9550
B.10750 C.7870 D.6750(2)退休工资、代扣代缴手续费应纳税款为()元。A.O B.200
C.140
D.250(3)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为()元。A.9550 B.7870
C.8070 D.9750 12.(1)C(50000-800×12)×30%-4250=7870(元)(2)A
退休工资、代扣代缴手续费应纳税款为0。(3)B 0+7870=7870(元)
四、判断题
1、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项目有11个。(√)
2、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法定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月1000元。(×)
3、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是农历正月初一至腊月三十日止。(×)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4、企业(扣缴义务人)向本单位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时,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向外单位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时不扣缴个人所得税。(×)
5、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可享受5年免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照顾。(×)
6、农民销售自产农产品所取得的所得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7、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时间应是次月7日内。(√)
8、个人将其应纳税所得全部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可不承担缴纳个人所得税义务。(×)
9、居民纳税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当分别计算应纳税额。(√)
10、布朗先生因公于2002年1月1日被其所在的英国公司派到中国工作1年。2001年布朗先生回国休假两次,共30天;去其他国家出差三次,共25天,则在计算布朗先生在华居住时间时可以扣除其五次离境的时间。(×)
11、个人取得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只包括现金和有价证券,而不包括实物。(×)
12、某歌星取得一次劳务报酬收入2.4万元,对此应实行加成征收办法计算个人所得税。(×)
13、中国某作家周某所著一本小说于2003年8月通过一美国出版社出版,并获得该出版机构汇来的稿酬3000美元。因周某为中国居民,则这笔所得应作为来源于中国的所得。(×)
14、李某承包某单位商店,按承包协议中规定,其向发包方每年支付承包费10万元后,一切经营成果均归李某所有。对李某取得所得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5、张教授七月份在某大学就环保问题进行演讲,获演讲费3000元;同时,他又为一家企业从事税收咨询活动,获得咨询费5000元,则张教授应缴个人所得税1240元。(√)
16、个人取得数月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能将奖金平摊于每个月计税。(√)
17、在我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税.(√)
18、对出售自用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以后1年之内按照市价重新购房的个人,可以视其重新购房的价值全部或者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19、个体工商户与企业联营而分得的利润,免征个人所得税。(×)
20、个人从工资中实际缴付的各类保险基金、住房基金,可不计入个人当期工薪所得征税。(×)
21、钱先生有两处住房,2002年他将其中一处居住15年的房屋卖掉,取得收入20万元。这笔所得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22、某个人独资企业是查帐征收户,2003年其生产经营收入50万元,实现应纳税所得10万元,投资者以4万元捐赠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社会公益事业,这笔捐赠额可以据实扣除。(√)
23、纳税人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应分别在各处收入来源地申报纳税。(×)
24、张某于98年11月分别购买了5年期国库券和中国铁路建设债券,2003年11月进行兑付,分别取得利息3000元和2000元。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张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00元。(√)
25、在我国境内居住满1年未满5年的外籍人员属于居民纳税人,应就来源于境内外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由谁支付都应向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26、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款的,应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的税款、滞纳金、罚款。(×)
27、一位中国公民同时在两个单位任职,从A单位每月取得工薪收入1100元,从B单位每月取得工薪收入9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其应纳个人所得税已由单位负责扣缴,个人不需申报缴纳。(×)
28、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股息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收入额减去20%的费用。(×)
29、从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需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处地税机关自行申报纳税。(√)
30、企业年底以实物形式发放给单位职工的奖金,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企业所得税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答案:C)
A国有企业
B私营企业
C合伙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2.A公司2008取得以下收入:销售商品收入200万元,其他企业使用A企业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物支付100万元,获得股息收入100万元,其他企业租用A公司的固定资产支付200万元,转让无形资产收入100万元,A公司2008取得的租金收入总额是多少(答案:C)
A100
B200 C300
D400 3.企业所得税法所称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按照(答案:A)确定收入额。
A公允价值
B重置价值
C历史价值
D原始价值
4.以下哪个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答案:C)。
A个人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D居民个人
5.下面哪个不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答案:D)。
A国有企业
B外商投资企业
C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D私营合伙企业
6.下面哪项收入应该征收企业所得税(答案:A)。
A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C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收费
D财政拨款
7.甲企业2008实际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为100万元,该公司按照(答案:D)万元予以税前扣除,该公司2008的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
A60
B100
C240
D20 8.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哪项不得扣除(答案:C)。
A缴纳的营业税
B合理分配的材料成本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C企业所得税税款 D销售固定资产的损失
9.下面哪项固定资产可以提取折旧(答案:A)。
A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C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D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10.企业纳税发生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答案:A)年。
A五年
B三年
C十年
D不能弥补
11.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答案:C)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A利息 B折旧
C成本 D管理费用
12.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依照(答案:B)的规定计算。
A按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 B按税收法律、法规
C按上级机关的指示
D按有资质的中介机构
13.企业的下列收入中,哪个是应税收入(答案:D)
A国债利息收入 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C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D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14.甲公司2008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实际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支出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为200万元,该公司应按照(答案:A)万元予以税前扣除。
A150
B200 C100
D50 15.某公司外购一专利权,使用期限为6年,该公司为此支付价款和税费600万元。同时,该公司自行开发一商标权,开发费用为500万元,则专利权和商标权所支付的费用,该公司应当每年摊销费用合计为(答案:B)万元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A100
B150 C110
D183.33 16.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答案:B)进行分摊。
A公平交易原则
B独立交易原则
C方便管理原则
D节约成本原则
17.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答案:B)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A管理费用
B利息
C生产成本 D损失
18.居民企业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答案:B)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A分别
B汇总 C独立
D就地预缴
19.某企业于2008年5月5日开业,该企业的纳税时间为(答案:C)
A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B2008年5月5日至2009年5月4日
C2008年5月5日至2008年12月31日 D以上三种由纳税人选择
20.企业应当自月份或季度终了之日起(答案:B)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A10
B1C7 D5 21.企业所得税法从(答案:C)起施行。
A2007年3月16日
B2007年10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8年7月1日
22.企业所得税法公布前批准设立的企业,依照当时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答案:B)年内,逐步过渡到规定的税率。
A三
B五
C二
D十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23.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答案:B)扣除。
A全额 B加计
C减半
D加倍
24.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其合理方法不符的是(答案:A)
A可比受控价格法 B再销售价格法
C成本加成法
D交易净利润法
25.《实施条例》中规定对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的次年(答案:D)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
A3月1日
B4月1日
C5月1日
D6月1日
26.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表叙中不正确的是(答案:A)。
A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5‰的部分准予扣除
B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
C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规定标准内准予扣除
D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27.某企业于2008年7月5日开业,该企业第一年的纳税时间为(答案:C)。
A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B2008年7月5日至2009年7月4日
C2008年7月5日至2008年12月31日
D以上三种由纳税人选择
28.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固定资产可以提取折旧的是(答案:A)。
A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B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C未使用的机器设备 D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29.某企业2008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租赁费500万元,租赁期为5年,请问2008该公司应税前扣除为(答案:C)。
A500 B50
C100 D250 30.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者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安排的,税务机关有权在该业务发生的纳税起(答案:D)年内,进行纳税调整。A三 B五
C二
D十
31.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答案:B)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32.居民企业取得下列各项收入中,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条例规定应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所得税的是(答案:C)。
A国债利息收入 B财政拨款
C居民企业持有其他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10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D300万元的技术转让所得
33.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有关企业所得税税率说法不正确的是(答案:B)。
A居民企业适用税率为25%
B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适用税率均为10%
C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税率为20%
D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中国境内的所得适用税率为10%
34.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答案:A)%的部分,准予扣除。
A1
5B20 C40 D60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35.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答案:D)扣除。
A全额
B减半 C加倍
D加计
36.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关于收入确认时点正确的是(答案:A)。
A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B租金收入,按照承租人实际支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C接受捐赠收入,按照签订捐赠合同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D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被投资方作利润分配账务处理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37.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是(答案:B)。
A3年
B4年
C5年
D10年
38.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规定,下列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是(答案:D)。
A牲畜、家禽的饲养 B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C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D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39.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是(答案:B)
A2007年2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B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C2007年2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D2007年4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4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人是(答案:A)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居民企业不包括非居民企业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二、多选题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AB)。
A股份有限公司 B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C个人独资企业 D合伙企业
2.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分为(CD)。
A本国企业 B外国企业
C居民企业 D非居民企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有(AB)。
A20% B25% C30%
D33%
4.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CD)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A未使用的房屋、建筑物 B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C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D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5.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其中包括:(ABC)
A企业生产的成本、费用 B企业的税金、C企业的损失
D赞助支出
6.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ABD)A税收滞纳金 B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C法定比例范围内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D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7.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但是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折旧扣除:(BCD)
A所有的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C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D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8.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但下列(ABCE)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A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B自创商誉
C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D开发无形资产时未形成资产而发生的费用
E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9.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AB)的规定计算纳税。
A税收法律 B税收行政法规
C国家税务局的规章 D税收地方性法规
10.企业的下列(ABC)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A财政拨款 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C国务院规定的不征税收入
D国债利息收入
E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11.企业的下列(ABD)收入为免税收入。
A国债利息收入
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C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居民企业从非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权益性投资收益 D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E国债处置收益
12.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的有(ABCDE)。
A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B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C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D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13.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BC)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A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B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C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D赞助支出
14.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场所包括(ABC)。
A管理机构
B营业机构
C办事机构
D营业代理人
1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企业提供(ABC)取得的收入。
A专利权
B非专利技术
C商标权
D土地使用权
16.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ABC),应当视同销售货物、提供劳务。
A捐赠 B偿债 C赞助 D在建工程
17.企业所得税法中所称“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组织:(ABCDEFG)
A依法履行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
B从事公益性或非营利性活动
C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D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
E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F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
G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
18.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ABC)
A经济林
B薪炭林 C产畜
D家禽、役畜
19.企业的下列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ABC)
A开发新技术 B开发新产品 C开发新工艺
D受让新技术
20.视同机构、场所的“营业代理人”的必须同时具备条件是(ABC)A接受外国企业委托的主体是中国境内的单位或个人
B代理活动必须是经常性的行为。
C代理的具体行为,包括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存、交付货物
D接受居民企业委托的中国境内的单位或个人
21.下列属于居民企业的是:(ABCD)
A注册地与实际管理机构均在中国
B注册地或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其一在中国
C作出和形成企业的经营管理重大决定和决策的地点在中国
D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22.实际管理机构是指企业的实际有效的指挥、控制和管理中心,是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主要标准。据新税法规定对下列哪些方面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ABCD)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A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
B是指对企业的人员
C是指对企业的账务 D是指对企业的财产
23.企业所得税法所称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ACD)
A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B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权投资
C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债务的豁免
24.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收入总额。包括(ABCDEFG):
A销售货物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转让财产收入;
D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E利息、租金收入;
F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G接受捐赠收入
25.下列关于固定资产确定计税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有(BC)。
A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应以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B自行建造的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C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以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D融资租入的如果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以该资产的市场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基础
26.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摊销并扣除的长期待摊费用的范围(ABCD)。
A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B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C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D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27.下列长期待摊费用的折旧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BC)。
A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B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C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D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5年
28.关于投资资产的成本叙述正确的是(BCD)。
A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
B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不得扣除。
C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
D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
29.下列关于借款费用税前扣除正确的是(BCD)。
A企业在建造固定资产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较长的,其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予以资本化
B借款费用是否资本化与借款期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C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长期借款费用,一律计入开办费,按长期待摊费用进行税务处理
D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30.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ADEF)
A未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 B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C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D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E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F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31.下列各项中企业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有(AB)
A吸收投资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B因转让土地使用权补交的土地出让金
C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而形成的商誉
D企业的研究开发过程中的研究费用
32.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ABCD A种植花卉
B种植茶
C海水养殖
D内陆养殖
33.下列哪些项目可享受三免三减半优惠:ABD A海水淡化
B沼气综合开发利用
C安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