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数学类基础课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3
1

数学类基础课范文(精选12篇)

数学类基础课 第1篇

一、地质工程专业数学类基础课重要性分析

《高等数学》可以培养工学类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 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线性代数》是计算技术的基础, 同系统工程、优化理论有着密切联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性的学科, 学习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够培养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提高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开拓石油石化工作者的眼界, 为其提供智力支持。中国石油大学 (以下简称我校) 地质工程专业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扎实的地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 能从事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地质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成绩分析的必要性

考试成绩是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状态的体现, 翔实的分析数据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成绩分析的反馈, 给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正确有效地运用成绩分析的数据, 能够考评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学、督导效果, 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 增强学习效果, 对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低年级数学类基础课程的学习水平对高年级课程的学习影响很大, 韩继伟副教授对不同性别、年级、院系的专业课成绩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得出了高年级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比低年级学生要高, 女生对数学的认识高于男生, 专业课成绩高的学生数学认识水平高。

三、选取课程进行分析

以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地质工程专业2010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教育统计学中相关性原理, 分析数学类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成绩的相关性, 为学校教改提供建设性依据。

提取《高等数学 (Ⅰ、Ⅱ)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三门数学类基础课, 与9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的成绩, 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与双变量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根据数学类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成绩描述分析 (见表1) , 可以看出各门课程成绩分布合理, 可用于相关性分析。

从表2中不难看出, 数学类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成绩均呈正相关 (S<0.01) 。由此说明:数学类基础课考试分数高的学生, 专业基础课普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可以定量地表明数学的重要性, 这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提高数学和其它课程学习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提示人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并抓好数学类基础课的教学。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专业基础课与《高等数学 (Ⅱ) 》相关系数明显大于与《高等数学 (Ⅰ) 》的相关系数, 对比《高等数学 (Ⅰ) (Ⅱ) 》 的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 (Ⅱ) 》更强调对学生立体思维模式的培养, 这正与地质专业需求的较强空间想象能力相契合。

同样从对思维培养要求较高的石油地质学课程成绩来看, 其与各类数学基础课相关系数普遍较高;对于需要较高计算能力和地质建模的《地震勘探原理》与各类数学基础课具有相似的特征, 且相关性多数大于其他课程。这都表明数学类课程的学习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知识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地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 数学类基础课是大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组基础课程, 学习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习。2010级地质工程专业学生成绩分析结果说明学生的数学类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均呈正相关。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根据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加强数学类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数学类基础课 第2篇

高职高专非理工类《高等数学基础》教学的探讨

本文就高职高专非理工类专业《高等数学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作 者:黄顺发 胡勇军 吴秋明  作者单位:江西,景德镇高专,景德镇商校,3330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G71 关键词: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数学思维  

数学类基础课 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 数学课程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教改建设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24-01

一、引言

在我国数学已经是全民教育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要经历近十几年的数学学习,但是近年来,在对工科、经管类硕士研究生的数学基础课教学中发现,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通过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试图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现状分析

我校面向工科、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开设了《数值分析》、《统计计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和《多元统计分析》四门数学公共基础课,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中任选一门作为学位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几方面的问题:

(1)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适应能力差。由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加,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畏难心理,加之由于学时的限制以及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特点,使得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对基础知识差的学生造成了学习困难、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不佳的状况。

(2)教学思想和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研究生数学基础课的教学观和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存在着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现象:以科研和论文为主的价值取向淡化了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和学习的重要性,误认为课程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修满学分,从而忽视了数学基础课程学习对科学研究和论文的基础性作用。

(3)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尽管数值分析、统计计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和多元统计分析作为数学公共基础课开设,但它们本身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涉及到大量的计算,而这些计算往往要借助于专业的软件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而教学中缺少相应的上机实践环节。

(4)缺乏课堂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目前研究生期末考试分数是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唯一依据,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介绍在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实施的做法和认识。

三、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在以往在研究生数学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推理、轻应用的倾向,由于工科、经管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科、经管类研究生学生的数学基础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加强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教学,淡化繁杂的公式推导及定理证明的教学原则,同时强调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体会去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多元统计分析中,讲授维沙特分布、霍特林分布和威尔科斯Λ分布三个重要的分布时,就采用与一元统计分析中x2分布、t分布、F分布三个分布对应比较,简化推理过程,着重强调应用原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数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课程在研究生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能检验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动手能力与研究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对数学知识需求和学习能力提高的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一方面开展案例式教学,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介讲解聚类分析方法时,引入利用汽车的参数指标对不同品牌的汽车进行分类的案例教学,就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引进常用数学软件的学习,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合理利用数学软件进行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将MATLAB软件引入到数值分析、统计计算、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的课程中,将SPSS统计软件引入到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中,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的,融合现代计算方法,通过讨论和上机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3.改革教学评价方法

首先改革研究生数学课的考试内容,要求试题既要检测研究生对数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掌握的情况,又要测试研究生能力和素质高低;其次改革评分方式,将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课外上机实践、创新型小论文等纳入学业总分,实行多种考核评分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案,改变用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

4.开展研究生数学建模活动

近年来开展的了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为研究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校的研究生参加此项活动。我们积极组织、鼓励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对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给予奖励。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于研究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历练,使学生完成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变,从中找出差距与不足,提高了研究生对数学的学习的兴趣,意识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增强了研究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从知识性教育转向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工科、经管类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本着“淡化数学理论, 强化应用教学, 注重软件学习”的原则, 在教学中强化数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深化现代数学理念的培养,全面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良贵,杨文强. 关于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与改革的若干探索[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 (1):71~74.

[2]周永正,古云鹏.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内江科技, 2015(1):121~122.

[3]王继昌.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传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96.

[4]岳建海,孙玉朋等. 试论工科研究生数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118~122.

[5]何德忠.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8~30.

[6]张春蕊,郑宝东. 对理工院校研究生公共数学课程群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 高教论坛, 2010,(10): 91~92.

作者简介:

数学类基础课 第4篇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渐由以前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独立学院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高校的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转型, 应该及时转变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本文结合我校开展的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论述了应用型基础类课程建设中教学改革与建设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1 师资团队建设

除了常规的师资团队建设以外,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针对每位青年教师的特点制定了培养方向。使得我们的青年教师在入职初的几年, 尽量从事一门课的教学工作, 避免陷入贪多不烂的教学怪圈。

我们还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 即为每个青年教师配一位导师, 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培养。同时, 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 加强同事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 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 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和学生沟通, 和同事交流, 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全面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师资水平, 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除了实行导师制以外, 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 定期召开教研活动, 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 多媒体课件比赛等活动, 支持青年教师走出去, 多参加高等数学研讨会, 增加教学实践的机会。

2 课程结构与知识体系

(1) 构建应用型数学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校的专业设置呈多元化趋势, 这对数学类基础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精简学时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实现课程的小型化、分散化以及多元化。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通常相对薄弱, 抽象化的理论知识成为他们学习的障碍, 严密的理论推导并非是他们知识结构所必需的, 相反的还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的结构, 并弱化其理论推导。

在教学内容体系结构方面, 我们本着“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对其内容进行了重组和改造, 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使其既吸收了传统教学内容系统完整、理论严谨、简明扼要等优点, 又扬弃了自我封闭, 远离学生, 启发性不够, 应用性不强的缺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针对我校的特点, 结合专业实际, 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在知识内容的选取上弱化其理论性, 突出其应用性。例如, 虽然极限收敛等概念是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灵魂, 但我们重在学习如何将其作为微积分、级数等基本工具, 新体系淡化了理论的复杂性, 而重点强调新的计算技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是在案例及习题的选取上突出其应用性。在例题和习题中, 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多选择一些与专业同步的知识性应用题。例如, 最值问题中的最小成本、最少材料、最大利润、最短线路、最优选择等问题;经济问题中的成本、产值、利润、效益等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保险、储蓄、分期付款等问题。

通过对教学内容体系结构的优化, 加强了对学生应用意识、兴趣、能力的培养, 使深奥的数学理论不再枯燥、抽象,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与专业教学改革紧密结合。

我校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是十分明确的, 那就是通过学习高等数学, 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熟练的运算技能, 为学生学习其它专业类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就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订相关的课程大纲和评价标准。由于高等数学的教学大纲只有文科和理科两种, 这就需要针对学校的不同专业建立相适应的课程评价标准, 它的作用相当于具体的教学大纲, 但是它又比普通的教学大纲更具灵活性。

各个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不一样,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重点, 所以课程评价标准一旦建立, 则将促使教师因不同的专业需求而对数学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 经济管理专业在导数的应用中则应侧重于曲线的单调性、凹凸性以及利用如何导数分析边际问题和弹性问题;而土木工程专业则应侧重于学习曲线凹凸性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导数来分析曲率的相关问题。与此同时, 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 从而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1) 改革教学方法。

(1) 强化案例教学。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与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案例, 同时将数学建模的思想也融入到教学中, 使得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利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 采取双向互动模式进行教学,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学生自学、自讲或讨论的方式进行, 教师用很少的时间进行点评与总结, 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 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 分层次教学。我校以前一直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 使得学生的个性、特长受到严重的影响, 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利的。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进入学校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 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为此, 我们2009年以来开始对本校的高等数学实行全方位的分层次教学, 即教材分层次, 教学内容分层次, 教学班级分层次。教材分层次就是把高等数学本专科分层次, 不同类别层次的高等数学课程, 采用不同的教材。土木、电气、经管类学生因培养目标不同, 课程评价标准不同, 导致教学内容不同, 因此我们采用在同一教材中教学内容分层次的方法进行教学。

以上提到课程评价标准使得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有所针对性。但是总的来说, 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所有的知识点都涉及到, 而且有的毕业生中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 也有一些希望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鉴于这些情况, 我们增开了相关的公共选修课, 让选修课程包括了所有的高等数学内容, 这样使得部分学生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同时又解决了部分学生考研的问题, 还丰富了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学生的业余生活。

(2) 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1)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要想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就需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去, 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我校开展的多媒体数学教学包含了网上课堂教学、在线试题库、数学天地、辅导答疑、专升本专栏、考研专栏、学习论坛等栏目。我们将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教案、电子课件、考研真题、专升本试题、习题及答案、现场教学录像等网络资源上网, 并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持续的深化。通过这个网络教学平台, 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 考试考核方法改革。

建立试题库既是实行教考分离的先决条件, 也是进行考试方法改革的必要条件, 同时它还是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由于以往的考试模式单一, 学生经常在期末考试前进行突击学习, 死记硬背, 考试结束后就基本忘光了, 未达到考试的目的。事实证明, 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很难进行自主学习, 所以我们计划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以及考核力度, 并修改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标准。

首先, 实行以随堂小测验为主的平时成绩评定标准。平时成绩的评定由作业情况、出勤情况、小测验三部分组成。由于小测验的试题和期末考试试题全部来源于在线试题库, 这样就能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身学习情况的自测, 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

其次, 期末考试成绩取消绝对分数而采用相对分数。即是说, 将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进行适当的调整, 使各分数段的成绩比例更为合理, 从而避免由于命题的偏差, 或者是由于教师传授较深、较前沿的知识过多而导致的成绩不合理的情况。 (比如我校外聘教师讲授难度普遍较高) 我们更多的强调成绩排序的作用, 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绝对分数太低, 对学生毕业, 找工作以及留学等产生影响。

4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建设项目。现在国内的许多高等数学优秀教材, 未必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例如, 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的教材, 因为主要是针对全国的工科院校, 所以该教材的知识体系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 部分内容就显得比较抽象难懂。同时该教材的知识面比较广, 对于我校的学生而言, 则不一定完全合适。经调研发现, 因为独立学院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 所以目前还没有适合独立学院的优秀教材。所以, 我们编写了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高等数学教材。

该教材在汲取国内外各种版本同类教材优点的基础上, 还将编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有益的经验融入了教材。本着“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整体优化, 强化了高等数学数学与专业课程的联系, 使之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以适应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在教材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提高题, 通过此方法可以满足部分考研学生的需要。

以上是我们近年来在加强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部分成果, 其中有些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总结、提高, 以便广泛的应用于基础类应用型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欣.浅谈高职高等数学动态教学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9) .

[2]吴立炎.应用视角下对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审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 (5) .

[3]吴相君.培养中职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08.

[4]宋立温.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3) .

学生冲刺基础类练习 第5篇

“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再查()画,第六笔是()。在字 典中有几种解释: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 ②锅 ③正当;正在,在“春秋鼎盛”词

中选第()种解释。写出四个带“鼎”字的四个词语(7)通过这次报告会,使我们懂得了不少的法律知识。(用修改符号修改)。

2、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的规范,美观。(4分)chãn jìn shǔn xī gān lín 我们()在书的海洋里,()着知识的(),感

bï dà jīng shēn

受着人类文化的()。

3、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2分)

A、引擎.(qíng)联袂.(mâi)泊.船(pî)B、湍.急(tuān)阐.明(shàn)天堑.

(qiàn)C、破绽.(zhàn)怯懦.(nuî)颤.动(chàn)D、恬.不知耻(tián)提.防(dī)蹂躏.

(lìn)

4、下面词语中,四种声调齐全的是()(2分)

A、百折不挠 B、百感交集 C、百花齐放 D、百思不解 E、花红柳绿

5、填反义词组成成语。(3分)

推()出()拈()怕()开()辟()

瞻()顾()化()为()()尽()来 填上动物名(4分)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中,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如果孩子从小扬起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无畏的(),如果孩子沐浴在友谊的春风中,他便成为快乐的()。

7、电视、报纸、杂志的广告可谓是形形色色,但有些广告用语却窜改了汉语正规用法,请你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5分)

(1)某山地车厂广告词:骑乐远穷()

(2)某洗衣机广告词:闲妻良母()

(3)某电脑广告词:码到成功()

(4)某感冒药广告词:快治人口()

(5)某制衣公司广告词:百衣百顺()、句子大变脸(7分)

(1)发挥想象,补充句子。(4分)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了。她提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是一座金字塔,C是未满的月牙儿,D是一把竖琴,Z是_____ _____,F是_____ ________。

(3)用“骄傲”的不同含义造两个句子:

(4)叙利奥觉得自己要这样做。(变成双重否定句)。

(5)从那块琥珀 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缩句)

9、补充。a.聪明一世。b.道高一尺。、课文回顾。(11分)a、《将相和》一文中,“将”指是 ;“相”指的是。课文依次写了_____件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事物,都是她幻想的。因为她缺少、、、、。这样的描写更突出了小女孩的,引起人们对她的,对黑暗社会的。这篇课文是 国 写的。c、中国 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或轻

于。”这句话是课文《 》中的。句中“固”的意思是。“或”的意思是。“于” 的意思是。

1、看拼音写词语(10个词,每个1分)(10)

líng lì hǎi ōu sù xiàng mí màn cōng lïng máng lù xiāo sǎ

()()()()()()()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每个1分。共3分)

给.予gěi()jǐ()仿佛.fú()fï()湖泊.pō()bï()

3、照样子写成语(每个0.5分,共4分)翩翩起舞 活灵活现

4、选词填空(每空1分,共4分)精华 精美 精彩 精心 ①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丝织品就源源不断地输运到许多国家。②杂技团的()表演,看得观众赞不绝口。③这几句话是这篇演说的()④老师对假期的社会调查进行了()的安排。

5、填字组词,选择恰当的填入括号中(9分)余音绕()妙笔生()引人入()美不胜()雅()共赏 独()匠心 巧()天工 脍()人口 ①小作者真是___________,写出的文章构思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②音乐会上既有__________的流行音乐,也有__________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_____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③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感情色彩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词句填空。(4分)(1)聪明 狡猾 再()的猎物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2)果断 武断 “上刺刀!”„„打完了,连长()地下达了命令。

(3)突然 偶然 有些()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4)启示 启发 你也许能从这件事情中得到()。

2、按要求改写句子(每句1分,共10分)

(1)缩句 日本鬼子的一排炮弹轰轰轰地在八个女战士身边炸开了。

(2)改为陈述句 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3)改为第三者转述的话 海娃放开嗓子说:“没有错,我走过的—是条近道。”

(4)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使句子具体生动 春天的雨很小。(5)改为夸张句 大厅里安静极了。

(6)改为双重否定句。这次会议非常重要,爸爸必须参加。(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张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

(8)改成引述句。鲁班告诉师傅,他叫鲁班,是从鲁家湾来的。

3、积累(6)

(1)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学期的课内外阅读让我们读了几篇外国小说如__________的《 》,我还读了三国曹植的一首诗,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悲愤之情,我还了解到是居里夫人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为科学作出巨大贡献;我还从文言文《学弈》中学到了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1.看拼音写词语(4分)

fěi zhān liú yàn bù rǔ huái shuî()翠()仰()览()语 恐()侮()徘()闪()2.比一比,再组词。(8分)辩()

诲()

钧()

潮()

辨()

悔()

钓()

嘲()

爆()

拌()

铺 pū()正 zhēng()

瀑()

伴()

pù()zhâng()3.查字典。(5分)

“藐”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

法,应先查(),再查()画。“藐”在字典中的解释有(1)小;(2)轻视。

“藐视”一词中的 “藐”的意思是()。4.用关联词语填空(4分)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不忘记大众的福利,()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人类()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5.按要求写四字词语(至少四个)。(4分)

⑴描写人物外貌的: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⑵描写自然景物的: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⑶写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⑷形容很专心的: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6.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⑴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我被值班的同志叫醒。(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缩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秋天的田野是丰收的季节。(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7、积累展示:(8分)

(1)李明仗着自己聪明,动不动就骄傲自满,这时你会用这样的话来劝告他:

。(写一句本学期学过的格言警句)(2)我国有许多传统的佳节,请写一首描写传统佳节的古诗:

。(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

(4)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

;我也茫茫然跟着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

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的 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

时,他又从

的 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10.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6分)

⑴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相煎何太急? ⑶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⑸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⑹_________________,初闻涕泪满衣裳。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Jiān áo dǎo mãi yōng sú juàn liàn bào zào()()()()()diǎn yǎ fǔ mō chú chuāng juān kuǎn chōu yē()()()()()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4分)

养尊处.优()居高临.下()

秉.烛夜游()精益.

求精()

3、在下列词语错误的字下面划横线,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如果没有错别字,就在后面的括号里打“√”。(4.5分)

雕粱画栋()微波鳞鳞()不落窠臼()浴血博杀()蜂至沓来()世外桃园()得高望重()津津乐道()脍治人口()

4、请用其他的动词代替下面词组中带点的“打”字,不要重复(6分)打.电报 打.鱼 打.酒 打.井 打.柴 打.锣 打.手势

例:发电报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在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入句中横线上。(8分)

①()无虚席 ②各()己见 ③蜂()而至 ④鱼()而入 ⑤标新立()⑥见微知()⑦司空见()⑧()不安席(1)只要你(),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2)今天我们学校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文艺表演,观众从四面八方)。

(3)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他(),夜不能寐,终于给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4)课堂上,同学们(),大胆发言,难题终于被解决掉了。

6、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居里夫人经过艰苦的研究,发现了镭。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献身科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用关联词把两句话连为一句话)

(2)桂花的香味很浓。(改为夸张句)

(3)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激流中。(改为比喻句)

(4)汤姆带哈克再次来到洞中寻宝,终于在一个刻有十字记号的大岩石下,挖出了乔埃埋藏的那些金币。(缩句)

(5)跟好朋友分别,心里舍不得。(改为感叹句)

(6)您不是常说要老实做人,认真演戏吗?(改为一般陈述句)(7)“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反问句)

(8)博物馆里展出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9)起风了,树叶沙沙作响。(改为拟人句)

(10)妈妈对我说:“今天我去你奶奶家,你自己做饭吃。”(改为间接叙述)

7、默写积累。(12分)

(1),时鸣春涧中。

(2)洛阳亲友如相问。

(3),万马。,降人才。(4),又送君归去。。(6)老舍先生说养花的乐趣就是:,。既,又。(7),望窗外已是新春。

(8)“

。”学习就是要做到知行结合;老师常以“

。”来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个性;写作要做到多方位观察,多角色描写。望着壮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

。”这个诗句;看着眼前美丽的西湖美景,我情不自禁地吟道:“

。”

(9)鲁迅一生与旧社会、国民党作斗争,为人名做牛马,这正印证了他说过的话。

(10)当你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会想到“,”这几句诗。当你换了一种思路,解决了一道难题时,你会想到“,”这句诗。

(11),何人不起故园情。(12)珍惜自然资源。

(13)我们爱我们的民族。(14),不能动人。

8、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5分)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地球是无私的,她慷慨地向人类提供矿产资源。()(3)老虎的一声吼叫,震得那山岗也动了。()(4)云的变化任谁都意想不到,你看:一会宛如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又似口吐火焰的麒麟„„()(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二、口语交际

六年的学习让你掌握了不少的知识,考考你的综合能力。(5分)

我漫步在校园里,校园的景色真美呀!请写出两个描写景色优美的成语:(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我发现一棵小树苗被风倒了。一向顽皮的我忙蹲下来把手伸向小树苗。值日老师批评我把小树苗弄倒了,不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我忙解释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老师听了我的解释不但向我表示歉意,还奖励我一个任务:设计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理解。(30分)

1、阅读《穷人》选段,回答问题。(6.5分)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 没有人 上帝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 久久地坐在床前

1、请在最后一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 安全; B安装; C安定。在文中应取()。

2、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1分)

自食其果()心神不宁()

3、在这段文字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地说明桑娜把西蒙两个孤儿抱回家后心情的词,并用这词造句。(1分)

4、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0.5分)

①话没说完。②人物在思索表示矛盾不安的心情。③表示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5、用”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为什么忐忑不安?(1分)

6、”他会说什么呢?......嗯,揍我一顿也好!“这里的”他“是指,桑娜为什么会说”揍我一顿也好“?(1.5分)

2、《詹天佑》片断(6分)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jùn)①______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miǎo)②______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到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他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yǐ)③_______。

(1)在这段文字拼音后的横线填上合适的字,然后解释三个字的意思。(3分)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文中的“这条铁路”指的是从______到_______的一段铁路,简称_____铁路,这是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_________铁路干线。(2分)(3)文中“这件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下列几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不解之迷 随遇而安 千钩一发 拔苗助长 B、同心协力 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 买读还珠 C、川流不息 调兵遗将 志高气扬 汗流浃背 D、全神贯注 心悦诚服 神机妙算 张冠李戴

2、下列几组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改正缺点

改进方法

改造生活

改善沙漠 B、精美的图案 精密的仪器 精湛的技术 精彩的表演 C、发扬传统

发扬风格

发扬成绩

发扬水平

3、读读下面各组词语弄清之间的关系,与例子不是一类的一组是:()例:动物 爬行动物 蛇 眼镜蛇

A、学校 高级中学 初级中学

B、食物 副食 蔬菜 黄瓜

C、人 女人 女青年 女共青团员 D、植物 农作物 粮食作物 小麦

4、在下列各句中,填上合适的不同的表示数量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一()老奶奶拄着拐杖,一()青年夫妇挤下人行道,一()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一()坏蛋,骂骂咧咧地走过来,一()巡逻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一()敌人冒着炮火冲了上来。

A、位 对 帮 群 股 队

B、个 双 群 位 队 撮 C、位 对 群 队 股 帮

D、位 对 群 帮 队 股

5、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A、人不可以向命运挑战吗? B、人不是不可以向命运挑战的。C、命运要被人挑战。D、人不能不向命运挑战。E、人怎能不向命运挑战?

6、缩写正确的一句是()

科学家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A、科学家进行了分析。B、科学家分析。C、科学家根据条件。

7、认真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做题。

①远望田野,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迎着风不住地点着头。②在这明媚的春天,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生机。③树丛下,小河欢笑着向前奔流。④几只蜜蜂在树丛中嗡嗡地叫着,鸟儿唱着歌儿飞向天空。⑤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桃花含苞,柳树抽芽。⑥太阳火辣辣的,好像要把一切熔化了似的。

⑦大地苏醒了,春天来了。

这七个句子中有五句是写的同一内容,正确的是()

数学类基础课 第6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机械类专业 基础课 教学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通常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实践性,对于学习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学习意志不强的技工院校学生而言,学起来很困难。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乐学是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想学

大部分技校学生学习目的并不明确,对所学专业、将来从事的职业一片茫然,学习浑浑噩噩。部分学生片面地认为来技校就是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对理论课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机是当前技工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这门课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具体做法是在绪论课及每次课堂导入时,借用工程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在机械制图绪论课中展示实际生产图样,假设学生要按照图样生产零件,让学生自己在读图中提出问题。再如,在公差与配合课程中展示减速器,让学生动手拆装,感受轴上零件不同的配合形式,指出各自的区别及应用场合。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学习,激发学习热情,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正确的理论知识指导下,实践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二、因学定教,让学生能学

常有教师反映:“一个知识点讲了不只三遍,可一旦应用,学生仍是不会。”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学生没有用心听讲,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基础差,有些学生连四则运算都搞不明白,让他们在工程力学中运用导数、积分求解明显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学情适时调整教学重难点,突出实践应用,减少理论分析、推导,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一些深奥难懂的知识,可以用生活化的语言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例如,工程力学求解内力是用“切(假想切开)——代(用内力代替切开的另一半)——平(列平衡方程)”三步法,针对进行受力分析时,学生容易“多力”“少力”的现象,可编如下顺口溜:“分析对象先隔离,已知各力画正确,接触点面要找全,约束反力上面画,不多不少展笑颜。”生动幽默的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一见便知,过目不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低年级学生生产实践经验少,感性认识不足,逻辑思维较差的现实,可以利用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机械基础课中,讲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时用三维动画演示就解决了因感性认识不足而引起的理解困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机械制图中,讲解相贯线、截交线等知识时,用实物讲解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直观简单。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内容,例如,各类配合、轴承的拆装,采用实践教学更为恰当,通过动手实践,既有效掌握了课堂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专业基础课不再是纸上谈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枯燥讲解变得生动易懂,易于学生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会学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当前,技工院校大部分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作业,一旦离开老师就变得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采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归纳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专业特点,还应多安排实验实训,采用现场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学

技校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长期被批评、被否定,自信心严重不足,即便有疑问、有困难也不会主动开口。教师平时应多观察、了解学生,及时排解学生心中的苦闷,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给予后进生肯定,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让他们在融洽、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五、小结

技校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习惯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毛病,但只要教师能适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能打破传统进行创新,能走进学生的心灵,长此以往,教学效果不但会有量的积累,更会有质的飞跃。

技工类机械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第7篇

一因材施教, 突出教学主体

因材施教是一种众所周知的教学方法, 其含义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情况、学习兴趣的差异进行不同内容、进度、目标的教学, 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从而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发展。技工类的学生, 通常来自不同的地域, 教育水平也不尽相同, 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在对技工类机械基础课进行教学时, 因材施教可谓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但要做到因材施教并非易事, 就技工类机械基础课的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质量, 本人略谈浅见。 (1) 是否对每位学生的情况了然于胸, 是因材施教成败的关键。一般而言, 技工类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 了解每位学生的功底, 对整个教学工作都将起到曲突徙薪的作用。掌握了每位学生的知识盲点, “对症下药”, 方可起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之后再循序渐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 进行因材施教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虽然技工类机械基础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难易程度都比大学的要求要低, 但技工类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 所以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游刃有余, 能够举一反三, 才能让学生能够听得懂, 学得明白。 (3) 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 是进行教学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机械基础这门课一直以来采取的是闭卷考试, 这种方法方便易操作, 但它存在的致命漏洞就是过于死板, 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公式。这样的“人才”与现代社会的需求格格不入, 这种考试制度急需改革。改革后的考试制度应该从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考察学生, 采取灵活的考试形式, 不拘一格。

二紧跟时代步伐, 实现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了。尤其是在机械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机械结构方面的内容, 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原来的教学中, 机械基础类课程的教学需要用大量的教学挂件、模具和实物, 上课比较费事。利用多媒体教学, 课件中存有大量的各种机构、零件的图片, 并且可以任意旋转, 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 更加形象生动, 丰富多彩。还可以插入动画, 用动画演示各种机械的构造, 工作的原理, 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直观, 气氛也更加活跃, 学生听课也更有兴趣, 更容易理解, 克服了传统教学上存在的许多缺点。机械基础类课程, 要求学生具有液压传动、工程力学等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而技工类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 有些知识需要不断补充, 若要大量的板书, 更换机械挂图, 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在相同的时间内讲授更多的知识。有些技工类院校, 教学条件还跟不上, 尤其是实验室, 这就导致很多实验课没办法进行授课。而用多媒体教学机械基础类课程中的一些实验:如“扭转试验”“典型零件的传动性能分析”“基本平面机构设计及运动学、动力学实验”等, 均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开展模拟实验, 可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 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 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方面, 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理论结合实际, 开展实践教学

机械基础这门课跟现实生活联系相当密切, 学生单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是不够的, 因为学习这些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实际生活, 所以开展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技工类学校的学生大多是高中毕业生, 之前很少有人进过工厂, 更没有见过机床, 因此在机械基础这门课开始上课之前, 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工厂的实习车间里参观, 让学生对各种生产设备、车床有一种初步的认识, 这对以后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 也要组织学生参观一些见习车间。比如讲到“轮系”时, 可以组织学生到见习车间参观, 教师对车床进行拆装实践, 学生观看, 这样学生更容易明白车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还对“轮系”这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对以后的学习也会产生推动作用。实践教学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 但通过实践教学, 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四结束语

综上分析了技工类机械基础课程的几种教学方法, 有值得学习之处, 也有需要完善之处, 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启示, 希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探索, 提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践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对技工类人才的要求更高、更苛刻。因此, 技工类院校要更加努力改善教学方法,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摘要: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技工类学校的专业课, 它是学习技工类其他专业课的基础课程。本文主要介绍了技工类机械基础课的几种教学方法, 希望对各位教学机械基础类课程的教师有所帮助与启示。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技工

参考文献

[1]刘慧玲、李玲.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21) :75~77

[2]张娜.利用直观教学和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浅谈“机械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师, 2011 (23) :55~57

[3]王春梅.浅论归纳法在《机械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时代, 2011 (12) :255~256

[4]徐馥.浅谈《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J].中国包装科技博览, 2011 (15) :263

[5]张国龙.试析《机械基础》教学中学习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 2011 (78) :224~225

[6]孙维汉.项目化教学背景下《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3) :114~116

浅谈电工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 第8篇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引入, 专业课教学模式已有所改进, 但基本上没有摆脱“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写, 学生记”的教学模式, 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器”。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课堂“填鸭”式灌输上, 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 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需求和潜能, 忽视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创造力, 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 不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为突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 我认为应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学会学习;以教师为主导, 重视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环境。其过程可概括为四个字“疑、探、导、练”。

“疑”即为质疑。教师创设问题和探索情境,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启动思维的开端。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 怀疑是发现、设想、思考的动力, 创新的前提。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所以启发学生发现疑点、提出矛盾、提出问题, 要比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提出难题更为可贵。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始于苹果落地的问题) 。电工类基础课一般通过举证电类自然现象、生活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 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使思维活跃, 开拓起来, 无拘无束, 充分发挥才智, 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创新的探究之中。例如, 在教授《电工学》中有关磁场性质的课时, 可用实物演示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设计实验过程:〈1〉磁铁靠近大头针和小木杆;〈2〉通电与不通电导体周围放杂乱无章铁屑;〈3〉直线电流、环形电流产生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场力作用;〈4〉切割磁力线时产生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5〉发电机产生电;〈6〉旋转磁场带动鼠笼型转子旋转等等。学生直观看到种种现象时, 自然而然会在头脑中生出疑问:“磁体为何吸引大头针不吸引小木杆?电、导体、磁场, 有什么关系?导体为什么会自动移动?学生急着要搞清楚怎么回事, 渴求解决问题, 思维闸门被打开, 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感性认识, 学生将要进行的学习、创新活动也就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质疑形式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 教师引导学生总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 “学贵有疑”只要新课伊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 拨动其思维之弦, 那么定能开拓学生的思路, 激进学生创新的波澜!

“探”即探究。给学生留一个空间,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等方法去积极进行探索、去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环节, 要求教师为学生准备好有结构的实验材料,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兴趣地、自主地开展、观察实验, 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找规律、概括特点, 引导学生走自行探求解决问题的道路。一般可先提出启发性问题, 从验证实验入手, 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设计, 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下学生的实验步骤和观看到的现象。例如在教学《电工学》中电磁感应一课或《电工基础》中有关电磁感应一章时, 必须通过实验导出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的楞次定律的实质:感生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如图一, 我们给学生提供一条条形磁铁, 一个空心的筒形线圈, 一个灵敏检流计, 若干根导线。这些材料一下吸引学生注意力, 同学们跃跃欲试, 此时, 教师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 观察磁铁与线圈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适时用简笔画形式填写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一

然后, 再引导学生判断Φ原变化趋势和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Φ感方向, 最后通过比较归纳出Φ感变化趋势。至此, 被认为授课重点、难点的楞次定律就迎刃而解了。当然,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 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归纳自己的观点 (此时的观点可能是不成熟;也可能不正确) , 但他们却经过了思维探索, 这个过程是不能代劳的, 否则学生无法学会思维, 不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即导学。实际上, 导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 它包括导察、导思、导议、导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现象的设置, 观察的方向, 问题的提出、解决的思路, 讨论的主题, 问题的解决, 操练的步骤等等, 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教师是参与者, 应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 同时作为指导者, 又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断起促进和调节作用, 使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对学生的观点要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既使是正确的, 也要追问一个为什么, 同时征求其他同学还有无不同看法?学生的思维这时往往会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呵护, 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提出错误观点的同学, 不要一棍子打死, 要及时“点拨”和“引导”, 要分析其错误的根源, 纠正错误, 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 这样学生记忆会更深刻。教学就是要善于启发诱导, 要诱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是推着学生走;要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

“练”即练习。练习是一个反复使学生养成习惯, 发展创造性学习与思维能力的教学过程。俗话说:“师傅引进门, 修行在自身”。老师在课堂上主要是把方法传给学生, 掌握好与不好, 关键在学生本人,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后设法让学生多练、多实践,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及时检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 教师根据检测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制定补救措施。因此“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既使学生积极思维, 增强能力, 当堂巩固知识, 又及时发现问题, 对症下药。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讲授中的几点体会 第9篇

一、通过实验演示解决难以理解的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讲低碳钢拉伸试验时, 我事先准备好几根竹条, 然后将竹条慢慢用力使之弯曲, 然后再逐渐加力, 直到最大弯曲处的纤维发生断裂, 再一次稍加用力弯曲, 一直使中心部位断开。通过观察此过程, 我们会看到竹条变形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此应力――应变曲线图, 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道理, 这个道理对于我们学习《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等学科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也通过这个道理, 学生们知道了钢筋工挟八号线时怎样使用钳口更省力的道理, 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上来了。在讲授圆轴扭转变形时, 我利用班级的扫帚把当教具, 通过对帚把的扭转会观察到这样一种情况:由线绳组成的矩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而心部的中层并没有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越往外应力越大, 通过这个演示, 学生们理解了汽车的传动轴为什么做成3只纸鹤被减数, 也看得见飞走的1只减数, 还看得见看看还剩几个。接着又让学生自己动手, 把事先准备好的3个圆片拿出来, 从中去掉2个, 看看还剩几个。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 他们不仅把这些抽象的算式比较形象地印在脑海中, 而且学的高兴, 理解透彻, 记得牢固。

四、教学内容生动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就要空心的。通过实验演示, 将难以理解的问题弄清楚了, 他们也感兴趣了, 老师讲课当然也更省力了。

二、理论知识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讲授《金属工艺学》中齿轮的热处理部分的内容时, 我想到了吃锅煲肉时的口感, 那就是外焦里嫩, 而我们齿轮也是如此, 要求心部的韧性、塑性好, 而表面需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 这就要求齿轮的预备热处理是退火或正火, 满足心部的性能要求, 然后再采取最终的表面热处理:渗碳、淬火和低温回火, 这样就满足了齿轮的使用性能要求。

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

在讲《工程力学》中关于平面受力分析问题时, 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天, 某一屠夫丢了一块肉被乌鸦、乌龟、狼这么三个动物发现了, 他们同时争抢这块肉, 问谁能得到这块肉, 那么大家就会想, 乌鸦会飞定是向上拉, 乌龟住在水里定是向河里拉, 狼住在陆地只能在沿水平方向拉, 那么这个问题既可能是平面受力问题, 也可能三维空间受力问题, 三个动物按某固定方向拉时就可以合成一个力。通过对肉受力图分析, 我们就比较容易地解决力的合成问题, 力的平衡问题, 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液压与事物的特点, 在教学中, 我设法给教学内容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如:运用顺口溜, 编小故事, 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用减法表示的事例。如:妈妈给我买了3支红色铅笔, 我用了一支, 还剩一支, 算式是2-1=1, 使学生比较明显地算出题的答案。这样, 是学生在非常有趣的情景中, 逐步获得抽象的数学知识。

五、积极评价, 提高兴趣

气动》一书中的液流连续性原理时, 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班暖气进水管细些, 而回水管粗些, 这个道理是水在流经无分支管路时, 流量处处相等, 而流量仅和流速和有效截面积有关, 显然进水管细些, 流速自然提高了, 热水很容易进入暖气片里, 那么回水管粗些, 保证了暖气中的热水不至于立刻就流走, 从而热水可以及时将热量散发在室内, 通过这么一解释, 再提出一系列问题, 学生学习自然就感兴趣了, 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使用幽默语言, 活跃课堂气氛

抽象的专业基础课只凭讲, 那是不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 因为这些课程内容的本身是枯燥无味的, 讲授过程中, 老师可以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言, 来烘托课堂的气氛, 可以多看些赵本山等名人的小品, 把它有机地转化到课堂上来, 比如说当学生对某道判断题判断不准时, 我就会说:“有点乱, 咱们重新缕一缕, 看谁喊的对”。中国的语言极其丰富, 既有外延又有内涵, 看你怎么去想, 又怎么掌握好火候。

总之, 要想讲好专业基础课, 必须注重实践, 多联系生活中的实例, 做到既把教学任务能生动、形象地完成了, 又让学生学到真知识、真本领, 只有做到这样, 才是称职的教师。

工程师

前提下给他们吃偏碗饭, 增加知识的难度, 一次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在课堂上多提问, 给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个别辅导;对学习进步的学生, 及时表扬,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

数学类基础课 第10篇

现代课程理论一般将课程评价方法分为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方法是指将复杂的专业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通过定量分析和比较推断课程成效的一种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方法将课程评价建立在客观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准确描述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为课程设置和改革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因此,目前量化评价方法已成为课程评价领域的主要手段之一[1]。

机械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时序一直是机械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难题,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要培养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军队需求的机械专业技指复合型人才,需要对课程体系的系统化﹑知识点的相互衔接补充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置,达成高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资源的目的。目前,军队本科院校的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内容陈旧,与装备信息化建设脱节,且课程改革力度不大。

针对上述问题,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2],直观、深刻地展示基础课的“基础作用”,同时也为军校机械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给予了量化数值支持。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教学探索,构建适合军队院校机械专业的新型教学平台。

1 理论依据

典型相关分折(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揭示两组变量之间的相互线性依赖关系[3]。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研究一部分变量与另一部分变量相关关系的问题。例如,在工厂里,考察产品的q个品质指标(y1,y2,,yq)与原材料的p个品质指标(x1,x2,,xp)之间的相关关系;学员的阅读速度、阅读才能与数学运算速度、数学运算才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各科成绩与本科阶段些主要课程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等等。

一般地,为研究两组变量x1,x2,,xpy1,y2,,yq之间的相关关系,常采用类似于主成分的思想,步骤如下:1)找出第一组变量的某个线性组合u=a1x1+a2x2++apxp,2)并找出第二组变量的某个线性组合v=b1y1+b2y2++bqyq,3)将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的问题化为研究两个变量uv之间的相关问题,目标是使uv的相关达到最大,称这种相关为典型相关,基于这种原则的分析方法就是典型相关分析。

1.1 典型相关分析法数学模型

x=(x1,x2,,xp)′和y=(y1,y2,,yq)′是两组随机变量,且V(x)=∑11(>0),V(y)=∑22(>0),Cov(x,y)=∑12,即有

V(xy)=(11122122)

其中:∑21=∑′12。

典型相关分析研究的是,x的线性函数u=axy的线性函数v=by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a=(a1,a2,,ap)′,b=(b1,b2,,bq)′

uv的相关系数Cov(u,v)=Cov(ax,by)=aCov(x,y)b=a′∑12b (1)

V(u)=V(ax)=aV(x)a=a′∑11a (2)

V(v)=V(by)=bV(y)b=b′∑22b (3)

所以,uv的相关系数

ρ(u,v)=a12ba11ab22b(4)

由于对任意非零常数k1和k2,有ρ(k1u,k2v)=ρ(u,v),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结果重复,限定uv均为标准化的变量,即附加约束条件V(u)=1,V(v)=1,也就是a′∑11a=1,b′∑22b=1。于是,问题归结为在约束条件a′∑11a=1,b′∑22b=1下,求aRpbRq,使得ρ(u,v)=a′∑12b达到最大。

1.2 问题的求解

α=1112a,β=2212b,于是αα=1,ββ=1。利用柯西不等式,有

(a12b)2=(α11-121222-12β)2(αα)[(11-121222-12β)(11-121222-12β)]=β22-122111-11222-12β(5)

m为∑12的秩,则

rank(22-122111-11222-12)=

rank(11-121222-12)=rank(∑12)=m (6)

从而,非负定矩阵22-122111-11222-12有m个正特征值,分别记为ρ12≥ρ22≥≥ρm2<0,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分别记为β1,β2,,βm,其余q-m个零特征值的单位特征向量分别记为βm+1,,βq,且T=(β1,β2,,βq)是正交矩阵。因此,由上述不等式和谱分解定理有

(a12b)2kβi=1mρi2βiβiβ=i=1mρi2(βiβ)2ρ12i=1m(βiβ)2ρ12i=1q(βiβ)2=ρ12βi=1qβiβiβ=ρ12βΤΤβ=ρ12ββ=ρ12(7)

若取α=α1=1ρ111-121222-12β1β=β1,则

这里ρ1是ρ12的正平方根。所以,当取a=a1=11-12α1b=b1=22-12β1时,ρ(u,v)=a′∑12b达到最大值ρ1(显然ρ11)。称u1=a′1x,v1=b′1y为第一对典型相关变量,称ρ1为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经理论推导a1,a2,,am为∑11-1∑12∑22-1∑21的相应于ρ1222,,ρm2的特征向量;b1,b2,,bm为∑22-1∑21∑11-1∑12的相应于ρ1222,,ρm2的特征向量。当取a=ak,b=bk时可以验证a′∑12b=a′k∑12bk=ρk,这时ρ(uk,vk)达到达到最大值ρk,称它为第k个典型相关系数,称ak,bk为第k对典型系数。

2 实例分析

选取我院2006级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兵合训35名学员的成绩为例,应用数理统计中的典型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该专业所设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继专业课的相关影响。数据分组、变量名称以及代码如表1。

运用1.1方法,将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表2-表4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前述理论基础,令矩阵

A=∑11-1∑12∑22-1∑21,矩阵A的迹等于1.6693。

它的前三个特征值ρ12=0.7036,ρ22=0.4835,ρ32=0.0436之和等于1.2307,已占全部特征值的74%,因此只取前三个特征值,取3对典型变量进行分析。

矩阵A的前三个特征值ρi2(i=1,2,3)及规格化特征向量ai(i=1,2,3)列于表5。

由公式bj=1ρj22-121aj计算出专业课程的前三个典型变量的系数bj(j=1,2,3)[4],结果列于表6。

对得到的数据分析结论如下:

J1) 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第一对典型变量

专业基础课程典型变量:

U1=-0.3948x1+0.2865x2+0.2518x3-0.1910x4-0.8137x5

专业课程典型变量:

V1=0.0819y1-0.5782y2-0.0777y3-0.3662y4+0.1398y5-0.2091y6

U1和V1的相关系数是0.8388,可见,第一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变量U1对第一专业课程综合变量V1影响较大。而在第一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变量中,主要起作用的是x2(电工学),x3(工程力学);在第一专业课程综合变量中,主要起作用的是y5(机械装备设计与计算)。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电工学和工程力学对后继专业课程中的机械装备设计与计算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见,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计算类课程学的好,专业课程中的计算类课程也会学的好。

2) 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第二对典型变量

专业基础课程典型变量:

U2=0.1008x1-0.8613x2-0.2937x3+

0.2594x4+0.3072x5

专业课程典型变量:

V2=0.2560y1+0.6187y2+0.3208y3-

0.5121y4-1.0290y5+0.3045y6

U2和V2的相关系数是0.6953,也就是说,第二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变量U2对第二专业课程综合变量V2仍然存在较大的影响。而在第二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变量中,主要起作用的是x1(画法几何),x4(机械制造基础),x5(机械原理与零件);在第二专业课程综合变量中,主要起作用的是y1(内燃机),y2(液压传动),y3(机械装备底盘构造),y6(毕业设计)。由此可知: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画法几何、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原理与零件对后继专业课程中的内燃机、液压传动、机械装备底盘构造和毕业设计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众所周知,内燃机、液压传动、机械底盘构造等课都是以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原理与零件课程为基础进一步深入的。依据相关性分析,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机械类课程诸如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与零件等对后继的机械专业课和毕业设计有直接的较大的促进作用。

3) 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第三对典型变量

专业基础课程典型变量:

U3=-0.2429x1+0.5996x2-0.7222x3+

0.2445x4+0.0150x5

专业课程典型变量:

V3=-0.6809y1-0.1112y2+0.5044y3+

0.0778y4+0.0519y5-0.0851y6

U3和V3的相关系数是0.2088,即第三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变量U3与第三专业课程综合变量V3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在第三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变量中,主要起作用的是x2(电工学),x4(机械制造基础);在第三专业课程综合变量中,主要起作用的是y3(机械装备底盘构造)。因此: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电工学和机械制造基础对后继专业课程中的机械装备底盘构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本专业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金属工艺学,并有一周课时的金工实习。在实习实践中,学员有机会在实习工厂直接接触各类机械装置,这使得学员对各类机械装备或装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为学员学习后继专业课程机械装备底盘构造打下好的基础。

3 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要搞好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我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员成绩中,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画法几何、电工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与零件对后继的内燃机、液压传动、机械装备底盘构造、机械装备设计与计算、毕业设计等专业课程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影响。考虑到数据选取的局限性,得到上述分析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或许有所误差。但总的来说,专业基础课程是与后继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为适应当前军校转型建设的需要,要全面考虑课程设置,内容安排等问题,既要办出专业特色,又要兼顾全面发展,为培养满足军队需求的机械专业技指复合型人才服务。

摘要: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画法几何、电工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与零件对后继的内燃机、液压传动、机械装备底盘构造、机械装备设计与计算、毕业设计等专业课程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影响。

关键词:典型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典型变量

参考文献

[1]赵锐,胡炳仙.评价方法与德育课程实效化关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2):93-95.

[2]覃惠芳,孙小红.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教学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3):31-32.

[3]王学民.应用多元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冰”类人格基础与糖尿病 第11篇

我喜欢生活上的井井有条,如每个杯子摆放的位置,摆放成什么角度。别人都说我做事情过于追求完美。但是在生活上,我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理想的方式,我认为这是对生活的一种热情。

上个月的一次体检,医生说我患上2型糖尿病。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很大,每天沉浸在恐惧和担忧之中。患病之后,我潜心研究糖尿病,做任何事情都以糖尿病为中心。我从书中得知,糖尿病要严格控制饮食、多运动。为了控制好疾病,我严格要求自己,每餐只吃几根蔬菜、几片水果。有时饿得头晕、心慌也坚持运动锻炼。三个月下来,去医院复诊时医生说我的病情控制得不理想,诊断为经常性的低血糖。自那以后,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每天精神乏力,失眠,甚至出现厌食的情况。

“冰”类人的极端思维

在我们身边,存在一种“冰”类性格的人,就如本案例中的主人公。“冰”类人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代表,这类人的性格内向,多愁善感,遇事不愿意向别人诉说,追求完美,缺少变通和灵活性,故经不起刺激和压力。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容易遭受失眠、厌食、体重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等问题的困扰。

“冰”类人的这种不良心理状态,往往会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疗效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焦虑、沮丧、抑郁的心理状态会加重糖尿病,引发各种并发症;另一方面,糖尿病又可加重患者心理障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在心理学研究里,这种心理发展方向我们称之为极端思维。具备这样思维素质的人,内心如孩童般的极端状态。遇事容易内归因,埋怨自己,自责内疚,情绪堆积在内心无法释放。

“以点盖面”的极端人格特质

在本案例中,从这位老人的极端思维及做法可以看出,她属于“以点概面”的极端人格特质。老人在被诊断为糖尿病后,严格控制饮食,对疾病过度关注,导致情绪过于焦虑和紧张。虽然凡事以糖尿病为中心,但由于忽略了关于糖尿病的科学治疗措施和合理饮食安排,从而导致低血糖频发、营养不良和精神萎靡等。

事实上,我们知道糖尿病只是心理内部活动的一个“点”,而患者却因为这个“点”的存在,而影响了生命的“面”。

案例中的老人应学着接受糖尿病这个“点”已经来到我们的内心,与“点”和平、科学地相处,正视“点”的来临,同时还应知晓生命的“面”的存在,让“面”更为宽广。“点”和“面”同时存在,才能达到心理状态和情绪更加稳定,同时,对糖尿病的稳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认识糖尿病

作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中老年人,应当认识到各种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可能危害。把控制不良情绪,作为预防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患上糖尿病者,平时应在控制饮食、接受药物治疗以及适量运动的基础上,忌怒、戒愤、远忧、不急不躁、以乐为本,注意保持良好心态和稳定的情绪。这些都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和争取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杨洁)

专家简介

基础类课程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第12篇

1 认真筛选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中职院校学生往往形象思维能力较强, 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偏弱。这就要求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下,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各专业的具体需要, 优选教学内容。虽然基础课程的面向的是各专业学生, 具有普适性, 但是具体到各专业, 对基础课的需求还是不一样的。因此, 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采用“针对具体专业确定教学内容”的方式, 使得每个专业的教学内容都不一样。但这种方式麻烦, 不易操作。也可以采取“公共内容模块+各专业需要内容模块”的方式确定教学内容。另外, 根据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操作性人才这一特点, 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也要突出实践性内容, 使学生由传统的学知识为重点转变为学知识和练技能紧密结合, 增强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教育者认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也已经在课堂教学方法上, 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研制和开发优质的基础课网络教学软件, 把教材、教师的教案、上课的课件、习题等与课程相关的课程资源挂到网上,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的根据需要进行预习或复习, 这样就使45分钟的课堂时间被拓宽和延长了。其次, 充分利用强大计算机技术开发课件。通过处理, 把抽象变为具象, 变静态变为动态, 将微观变为宏观, 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提高教学效果。第三,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适合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的选取与课程有关, 也与教学内容有关。就职业教育而言, 应该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 除了传统的讲授法之外, 对于易产生模糊认识的知识可采用讨论法实施;对实践性强的内容采用情境化教学, 对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的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等等。

3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职业学校学生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外, 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同时, 基础课将来是要给相关的专业课作支撑的, 因此, 教师要清楚本课程中哪些内容是专业课程中哪些内容的支撑, 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深刻了解本课程的知识之外, 还要了解本专业后续相关专业课及相邻专业的知识。除此之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极其迅速, 现代教育理论也层出不穷, 这些也是基础课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的。总之教师只有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

4 健全督导机制, 提高过程管控的力度

过程管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而教学督导是过程管控的重要手段。目前, 各院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一般都实行教学督导制度, 而督导的方式也基本都是多级督导。具体的说, 就是采用院、系、室三级督导制度。学院、系成立专门的督导组, 根据教师的具体的任课情况, 实施不预先通知的听课。一般每门课听2-3次, 然后根据打分标准和教师的具体表现给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判。教研室领导也随机跟班听课, 同样给出评判。最后三级督导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种不定期的随机听课制度, 会给教师一定的压力, 促使教师认真备课, 认真讲课, 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导向, 督导不是为了检查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负责程度, 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因此, 督导人员听课后, 不是以批评的口吻指出不足, 而是要以平等的态度与教师进行沟通,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帮助教师发扬优势、弥补不足, 有效提高授课水平。

5 细化质量评价标准, 提高教学质量评判的科学性

目前, 各院校教学质量成绩的评价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督导成绩 (由院、系、室三级督导成绩按一定比例给出分值) , 二是学生评教成绩。两部分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权作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授课质量的高低, 但相对比较片面。应该进一步的细化评价的标准, 以期对每名教师的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有效。一是扩大督导内容。不仅包括课堂教学, 还应将教师对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设计的执行情况、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 教学纪律的遵守情况等都纳入督导范围。二是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将教师自我评价纳入评价范畴。教师的自我评价有助于教师在内心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业绩, 明确自己在教学中哪些方面达到了要求, 哪些方面尚须改进和提高, 从而有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三是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评教的效度。比如可以通过加强引导, 避免学生受感情等因素的影响, 做到评教的客观公正;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评教时机 (比如都安排在每门课程结束前进行) 和区分课程 (比如分成理论课和实践课) 类型评教, 保证评教的公平性等。

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也非常多, 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 合理制定有效措施, 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从优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优化教师知识结构、健全督导机制、细化质量评价标准五个方面归纳了提升基础类课教学质量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从而更好的发挥对专业课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教学质量,中职院校,课程

参考文献

[1]王大为.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价值工程, 2012 (2) :212-213.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