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留样范文(精选14篇)
食品留样 第1篇
食品留样,是预防师生食品中毒的有效措施,是检验是否是食物中毒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品留样制度。
一、各餐厅出售的饭菜、食品,必须在出售前30分钟搞好,等待留样采集员进行留样采集,并指定专人协助留样采集员完成采集工作。
二、各餐厅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00克,某些样品应有适量的汤汁,分别盛放在已消毒的样品采集盒中。
三、样品在专业的留样冰箱内保留的时间不少于48小时。食品留样冷藏冰箱,工作温度应控制在摄氏5℃度左右,并保持冷藏冰箱内外卫生清洁。
四、留样采集员要对每餐的留样情况进行记录,并认真填写《食品留样记录表》,各餐厅负责人要在《食品留样记录表》对应栏目内签字。
五、留样的热菜、热饭必须冷却凉透后方可放入冷藏冰箱。
六、冷藏冰箱每周应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消毒液的使用按使用说明进行。
七、留样的食品超过保存期限应及时处理,不得二次食用。
八、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它食品。
九、各餐厅负责人和负责留样的采集员负有直接责任。
十、饮食服务管理中心对各餐厅留样工作负有检查监督责任。
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1、学校食堂为师生提供的每样食品,由专人负责留样。
2、每餐留样的食品,按规定留足100克,分别盛放在已消毒的餐具中。
3、留样食品取样后,立即存放在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4、留样食品冷却后,用保鲜膜密封好,并在其外部贴上标签,标明留样日期、时间、品名、餐次、留样人。
5、将贴好标签的留样食品按秩序存放在恒温冰箱内保存。
6、做好每餐每样留样食品的记录,包括食品样源、食品名称、留样时间、目测样状等,以备检查。
7、留样食品一般保存48小时,进餐者如无异常,即可处理留样的食品;如有异常,立即封存,送食品卫生安全部门查验。
8、食品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物品。
9、卫生监督小组及监督管理员不定期检查留样工作,发现未按要求留样,将对责任人进行工作失职处罚。
食品留样 第2篇
为切实落实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就餐人员的身体健康,根据食物中毒防制要求,特对餐饮食品留样事宜规定如下:
1、设立专人负责各餐次菜肴留样,对当餐供应的所有菜肴,必须做好留样,以备查验。
2、建立留样登记制度,每餐菜肴必须按餐登记清楚。
3、配备专用留样冰箱,将留样的菜肴及时存放在专用冰箱内,温度在0 —6 0C条件下保留48小时。
4、每份菜肴留样不少于250克,置于经消毒后有盖(或保鲜膜)的容器内。
5、每餐留样要标明:留样日期、餐次、留样人。
6、留样菜不得再继续食用。
学校食品准入制度
第一条 为保障全体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是本单位为加强食品安全的自律制度,本单位及供货单位及个人必须遵守,不得违反。第三条 本单位与优质农产品生产地、食品质量合格的生产加工单位和管理规范的批发市场、大型批发商建立购销挂钩关系,明确供货主体对供货产品的质量责任,建立优质食品进入学校的快速通道,保障入校食品的安全。第四条 本单位与供货商建立购销挂钩关系,双方签订合同,在合同中订立产品质量保证及对不合格商品的召回、退货、赔偿和解除合同的条款。第五条 本单位在与供货单位及个人签订合同前考察其是否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以增强履行合同的法律保障。第六条 本单位在建立准入的基础上,还应建立、执行食品进货检查验收等制度。
第一幼儿园
山西食品产业打响特色食品品牌 第3篇
近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山西省食品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要重点扶持一批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 培育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食品品牌, 将食品工业打造成为山西省新的支柱产业。
打造百户销售额亿元以上的企业
“十一五”期间, 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双轮驱动下, 山西省食品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 食品工业体系更加完善,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共有328家, 直接从业人员约7万人, 总资产约360亿元, 汾酒集团、水塔老陈醋、古城乳业等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 白酒、啤酒、食用油、醋、乳等主要食品产量分别达到11.2万吨、35万吨、22.04万吨、53万吨、46万吨, 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74亿元, 比2005年增长183%, 年均增长23.1%。
未来几年, 山西省食品工业正处于由以简单初级加工为主的发展阶段向现代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资本化运作的过渡阶段, 产品升级步伐加快, 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 已具备了加速发展、再上台阶的条件。“十二五”规划发展重点目标为:扶持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品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带动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 培育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食品品牌, 将食品工业打造成为山西省新的支柱产业。
《规划》预计, 到2015年, 粮食等资源就地转化率进一步提升, 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到了1000亿元, 年均增长达到21.7%。山西省将通过实施资源整合, 组织结构明显优化。到2015年, 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户以上, 超30亿元的企业达到2户以上, 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 亿元以上的企业达百户以上。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引导重点行业发展
龙头企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其对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影响、号召力是不言而喻的。但现实情况却是, 山西省的食品龙头企业规模并不大, 乃至缺乏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超过80%的企业为规模以下中小企业, 仅有汾酒集团1家进入中国食品工业百强。
因此, 作为提高山西省食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之一,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也是“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 就是要推进一批具有规模、品牌优势, 带动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 通过联合、兼并、重组整合区域资源, 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生产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强强联合, 提高食品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
除此之外, 在重点行业发展方向与布局方面, 《规划》从传统食品产业、特色食品产业、现代食品产业出发, 提出了3项重点任务。
第一, 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壮大规模、做强品牌、提升竞争力, 做大做强酒类、食醋、乳品等以知名品牌为支撑的三大传统食品产业。
第二, 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整合、合作开发、重点扶持, 促进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 做精做细小杂粮加工、肉类加工、特色食用油加工、干鲜果蔬加工、功能食品等以浓郁地域品牌为支撑的五大特色食品产业。
第三, 通过进一步优化整合, 培育龙头企业, 提高产业规模, 促进产业聚集, 培育壮大饮料制造、淀粉制品、方便食品等以规模化深加工为特征的三大现代食品产业。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建立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向食品工业渗透和融合, 为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食品工业、实现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和机遇。一大批成熟、可靠的新技术的转移和应用, 将大大改变传统食品工业的内涵, 推动食品工业向高科技、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 加速食品工业由粗放型向创新、高质、高效、低耗、节能和无污染方向转变。
“十一五”以来, 山西省食品企业加大科研和技改投资力度, 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目前, 山西有1家食品企业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4家食品企业获省级技术中心。
为此, 《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 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重点食品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化试验基地, 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国外知名科研机构、大企业开展技术协作, 加大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
《规划》明确, 到2015年, 科技贡献率大幅提升, 食品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40%左右, 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初步建立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家。
确保食品安全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近几年来, 食品安全倍受关注, “十二五”期间, 强化食品质量安全依然是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十一五”期间, 山西省食品行业在严格执行国家系列食品安全标准的同时, 结合实际, 先后制定了《山西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食醋生产企业生产环境基本卫生规范》等相应的规范条例, 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正式启动, 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 食品企业基本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食品企业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 产品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规划》明确, 要健全食品安全体系。到2015年, 基本建立起符合国家食品安全体系要求的食品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法规体系、控制技术和检测技术体系、食品安全认证体系、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 以及比较健全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食品生产环节监督抽查合格率超过97%。
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第4篇
2001年4月,农业部启动了一项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专项工作———“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旨在用8到10年时间,基本解决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先期将京、津、沪和深圳四市确定为试点城市。近期对京、津、沪和深圳等四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城市的抽查结果表明,这四个城市蔬菜质量安全方面的合格率为89.2%,较“计划”实施前有了大幅提高。
如果说无公害食品是为解决绝大多数人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话,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则是更高标准下的产物。绿色食品涵盖了有机食品和可持续农业产品。分为A级和AA级绿色食品。AA级绿色食品吸收了传统农艺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对应的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级标准对应的是限制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的可持续农业产品。AA级绿色食品在现有绿色食品中的比例只占到一成左右。A级绿色食品允许限时限量限品种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化肥农药。
食品留样制度 第5篇
一、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超过100人的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的一次性聚餐,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应留样,食品留样须有专人负责。
二、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专用冷藏设施中,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
三、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并记录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
四、食品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物品
五、留样工具应做到每个样品一个工具,避免重复使用。
食品留样相关制度 第6篇
根据国家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规范》的相关法规、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及时查明食物中毒事故原因,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实行食品留样制度。
凡属下列情况时,应对食品进行留样。
(一)配送的集体用餐;
(五)各类集体聚餐等宴会,超过100人者。
对餐饮、厨房、食堂等行业食品留样制度要求:
1、大型宴会、重要接待,厨房每样食品都必需由专人负责留样;
2、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00g,分别盛放在己消毒的餐具中;
3、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4、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或加盖),并在外面标明留样时期、品名、餐次、留样人;
5、食品留样必须立即密封好、贴好标签后,必须立即存入
专用留样冰箱内;
6、每餐必须作好留样记录:留样时期、食品名称,便于检查;
7、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时间到满后方可倒掉;
8、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
9、留样的采集和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配备经消毒的专用取样工用具和样品存放的专用冷藏箱。
10、留样的食品样品应采集在操作过程中或加工终止时的样品。不得特殊制作。对于餐饮单位,不同食品品种分别用不同容器盛装留样.防止样品之间污染;留样容器应专用并经消毒确保清洁、样品应密闭保存在留样容器里。对于配餐企业,可以直接在配送好的集体用餐盘(份)中采集,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最好达到250g。
11、留样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及时存放在5℃左右的冷藏条件下,保存48小时以上.不得冷冻保存。
12、原则上留样食品应包括所有加工制作的食品成品,并做好留样记录和样品标记,每份样品必须标注品名、加工时问、加工人员、留样时问(xx月xx日xx时)。其它情况则可根据需要可由卫生监督机构或餐饮单位自行决定留样品种。
13、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提供留样样品,配合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处理工作,不得有留样样品而不提供或提供不真实的留样样品.影响或干扰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14、大型宴会、重要接待,厨房每样食品都必需由专人负责留样;
15、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00g,分别盛放在己消毒的餐具中;
16、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17、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或加盖),并在外面标明留样时期、品名、餐次、留样人;
18、食品留样必须立即密封好、贴好标签后,必须立即存入 专用留样冰箱内;
19、每餐必须作好留样记录:留样时期、食品名称,便于检查; 20、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时间到满后方可倒掉;
食品留样操作规范 第7篇
[只看该作者]
Post By:2014-11-26 23:26:00 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菜肴烹调完毕后,凡批量供应菜肴,需由专人采留样品1份。
1.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00g,分别盛放在己消毒的餐具中;
2.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3.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或加盖),并在外面标明留样时期、品名、餐次、留样人;
4.将贴好标签的留样食品按秩序存放在恒温冰箱内保存;
5.做好每餐每样留样食品的记录,包括食品样源、食品名称、留样时间、目测样状等,以备检查;
6.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h,时间到满后方可倒掉;进餐者如无异常,即可处理留样的食品;
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第8篇
根据国家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规范》的相关法规、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及时查明食物中毒事故原因,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实行食品留样制度。凡属下列情况时,应对食品进行留样。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活动;
(二)外国政府代表团的访问活动;
(三)市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大型会议;
(四)配送的集体用餐;
(五)经贸洽谈会、糖酒会、博览会、运动会等大型活动;
(六)婚丧嫁娶及各类集体聚餐等宴会,超过100人者。
对餐饮、厨房、食堂等行业食品留样制度要求:
1、餐厅为顾客提供的每餐、每样食品(包括中锅菜、小炒)都必需由专人负责留样;
2、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00g,分别盛放在己消毒的餐具中;
3、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4、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或加盖),并在外面标明留样时期、品名、餐次、留样人;
5、食品留样必须立即密封好、贴好标签后,必须立即存入
专用留样冰箱内;
6、每餐必须作好留样记录:留样时期、食品名称,便于检查;
7、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时间到满后方可倒掉;
8、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
9、留样的采集和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配备经消毒的专用取样工用具和样品存放的专用冷藏箱。
10、留样的食品样品应采集在操作过程中或加工终止时的样品。不得特殊制作。对于餐饮单位,不同食品品种分别用不同容器盛装留样.防止样品之间污染;留样容器应专用并经消毒确保清洁、样品应密闭保存在留样容器里。对于配餐企业,可以直接在配送好的集体用餐盘(份)中采集,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最好达到250g。
11、留样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及时存放在5℃左右的冷藏条件下,保存48小时以上.不得冷冻保存,并每天做好温度记录。
12、原则上留样食品应包括所有加工制作的食品成品,并做好留样记录和样品标记,每份样品必须标注品名、加工时问、加工人员、留样时问(xx月xx日xx时)。其它情况则可根据需要可由卫生监督机构或餐饮单位自行决定留样品种。
员工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第9篇
一、职工食堂每日每餐供应的每样食品必须留样;
二、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00g,分别盛放在己消毒的餐具中;
三、留样食品取样时,必须在熟食区进行;
四、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五、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或加盖),并在外面标签上标明留样时间、品名、餐次、留样人;
六、食品留样必须立即密封好、贴好标签后,必须立即存入专用留样冰箱内;
七、每餐必须做好留样记录;留样时间、日期、餐次、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人,便于检查;
八、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时间到后方可倒掉;
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第10篇
食品留样,是预防师生食品中毒的有效措施,是检验是否是食物中毒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品留样制度。
一、每餐坚持饭菜留样,并在留样容器盒上标明菜名、日期、时间等。
二、饭菜留样应留足数量(不少于200克),储存于专用冰箱,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左右。
三、每天坚持由管理人员指定专人分别进行留样,并按《食品留样情况登记表》进行逐项登记。
四、饭菜留样必须坚持48小时。
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第11篇
为保障宾客饮食安全,为有效查处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可靠依据,根据《食品卫生法》等法规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必须食品留样,制定食品留样制度。
一、留样工作由专人负责,专人操作,专人记录。留样食品应使用专用器具,留样冷藏柜由专人管理。
二、留样食品范围为每日经厨房加工后的所有主副食品,不得缺样。
三、餐饮单位须购置与留样食品数量相适应的冷藏设施及留样工具,留样容器要大小适宜,便于盛放与清洗消毒。冷藏设备要贴有明显的“食品留样专用”标识。
四、留样主副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放入专用器皿中加盖,并在外面贴上标签,标明编号、留样时间、餐别、餐名、留样量、消毒时间、销毁时间、留样人等,并按早、中、晚餐的顺序分类保存。
五、每种主副食品留样量不少于100g,并分别盛放在己清洗消毒的专用留样容器内。冷藏温度为0-10℃,留样时间48小时以上。
六、留样的主副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避免污染。
七、建立完整的留样记录,由餐饮负责人或留样负责人保管。留样记录至少应保存12个月,以备查验。
八、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或根据其它情况需要,卫生部门将依法对留样食品进行卫生学检验。
九、留样柜内严禁存放与所留样品无关食品或物品,留样食品不得混入用餐食品中。
学校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第12篇
1、设立专人负责各餐次菜肴留样,对当餐供应的所有菜肴,必须做好留样,以备查验。
2、建立留样登记制度,每餐菜肴必须按餐登记清楚。
3、配备专用留样冰箱,将留样的菜肴及时存放在专用冰箱内,温度在0 —6 0C条件下保留48小时。
4、每份菜肴留样不少于100克,置于经消毒后有盖(或保鲜膜)的容器内。
5、每餐留样要标明:留样日期、餐次、留样人。
学校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第13篇
1.重要接待活动、学校食堂、配送的集体用餐等供应的食品成品都必须由专人负责留样;
2.每个食品成品品种留样量不少100g,按品种分别盛放在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
3.每次留样必须作好留样记录,详细记录留样时间、餐次、食品名称、留样数量、留样人等;
4.取祥工作完成后,应将留样食品及时存放在专用的、具有冷藏功能的留样冰箱(柜)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
餐饮业食品留样要求 第14篇
(一)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食堂)、超过100人的建筑工地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重大活动餐饮服务和超过100人的一次性聚餐,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应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