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一小德育特色工作汇报(精选3篇)
石城一小德育特色工作汇报 第1篇
家 校 合 作 创 特 色
齐 心 协 力 促 发 展
石城一小德育工作特色介绍
石城一小创办于1940年,已走过了77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是石城县办学最早、最具活力的公立小学。石城一小人在这里播种理想,耕耘希望,为千万莘莘学子的梦想,拼却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百千重。学校现有64个教学班,学生4469人,教职员工199人。学校以“诚”文化为主题,以“城”强校、以“诚”修身、以“成”报国。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放眼学校未来发展,着眼学生文化底蕴积淀,着力营造书香氛围,倾力打造“两香校园”(书香、墨香)。一年来,学校喜事连连,捷报频传,学校被评为赣州市文明校园、赣州市三八红旗集体,承办全省教育信息化现场会;学生参加省、市、县学科比赛成绩喜人,其中全县小学生知识能力比赛,6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几乎全部包揽3门学科的前两名;特别是刚刚结束的全省机器人比赛,我校刘宇杰和刘耀文同学以660分的好成绩获得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了更好的让学校教育更具魅力,实现教育全方位、教育全员化,让优秀的家长朋友参与到学校管理、服务、保障的各个方面,补充学校教师工作的局限性,我们成立了近800人的优秀家长义工团队。他们每天为学校的许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监督和帮助,得到了家长、老师、学校、学生的高度认可,也值得全县各类学校推广发扬。
一、家长每天进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源自现代教育理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和家庭、社区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落实中央会议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究竟怎样立德树人,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想家长进校当志愿者,这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适应石城教育现状。我县教育在进入新的3年发展阶段,教育局提出了走好教育新长征,打造“三个升级版”工作思路。围绕这个教育目标,我校积极构建智慧校园平台,打造文化校园和“两香校园”。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有现代化的学校教育,如果脱离了社会的支持协助,教育也不是完美的,还存在着许多学校所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一定要和社会、家长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实现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才能成功。
(四)凸显学校品牌特色。从整体上看,家校合作是我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的需求。家校合作是我校德育体系构建中的一颗珍珠,缺了它,我们就无法串成实用且漂亮的项链。第二,“诚”文化内涵发展的需求,“众志成城、至诚大成”的校园核心文化需要家长走进
校园学习领会,才会懂得教育孩子,同时才有能力向社会宣传。第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需求。要想立足教育之林,必须要有扎实的根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创新的育人理念和做法,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家长每天进校的组织和动员
(一)构建“六个一”合作模块。第一、构建一个组织管理模块。第二、构建一个宣传培训模块。第三、构建一个制度保障模块。第四、构建一个常规工作模块。第五、构建一个项目合作模块。第六、构建一个评价反馈模块。
三、家长每天进校的工作任务
1、督教、督学。邀请家长进校做7件事:巡、听、谈、问、督、查、评。具体内容包括:
(1)巡:巡查校园卫生和学生课间活动情况。(2)听:听老师上课,了解学生听课。
(3)谈:谈学校管理和对孩子教育的困惑,共商解决办法。(4)问:问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问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与教师达成共识,以促学生发展。
(5)督:督查老师上课。如老师是否有迟到或早退等现象,上课的方式方法。
(6)查:检查老师的到岗和上课情况,检查学生的文明行为情况。(7)评:评议学校管理中的优点和不足,协商改进办法和措施。
2、助教、助学。
(1)维护学生上学放学时的安全。学生在上学和放学期间家长志愿者在校门口维护秩序,安全护送学生上学放学时过马路。(2)家长开办课外兴趣班,如书法、美术、健康医疗等。(3)参加学校升旗仪式,听学生国旗下的演讲。(4)参加学校举办的田径运动会或者社会公益活动。(5)共同组织防震减灾消防演练工作。(6)参与学校生活民主会议。(7)举行大手拉小手活动。
四、家长每天进校的成效
(一)学生方面:
1、家长在校园里巡查,发现地上的垃圾便弯腰拾起,学生看到后也不再乱扔垃圾了,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家长护卫队的成立,使学生课间、上学、放学时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也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教师方面:
1、家长听课,老师上课不敢马虎敷衍,课堂井然有序。
2、家长巡查,班级的管理得到了监督,班主任在班务管理方面不再怠慢。
(三)学校方面:
1、以“第三只眼”对学校的管理进行监督、评议并及时提出相应建议,使学校管理更加到位,做到精细化、人性化。
2、更多地理解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一些创新作法,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少了一份埋怨。
(四)家庭方面:
1、为自已的孩子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2、增加了家长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3、家长懂得了如何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品行。
(五)社会方面:
传递正能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德育工作结硕果)
(1)成功创建“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
(2)2016年被赣州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评为“文明校园”。(3)2017年3月被评为赣州市三八红旗集体。(4)石城县第二届灯彩艺术节上,“荷韵”获第一名。
(5)陈勋泉被评为石城县莲乡最美校长、温岚评为最美教育服务人、孔畅评为最美学生。
五、家长每天进校的感悟
开展家校合作,目的不是寻求特色与亮点,而是调动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位孩子,把责任传递给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家庭,使他们多一份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担当与贡献。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也是德育的最终目标。
石城一小德育特色工作汇报 第2篇
一、学校基本概况
奎屯市第一小学始建于1950年3月。1975年命名为“奎屯市第一小学”。2011年市一小由乌苏街56号迁至阿勒泰街10号,现学校占地面积4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477平方米。有45个教学班1898名在校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0人,占在校生总数3.3%。教职工131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3%。
近几年,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艺术为龙头,以语数外为基础,以体育和科技为双翼的教学特色,努力让一小的孩子收获的不仅是扎实的知识、多样的能力,更重要的终生受益的品格、习惯和信念。
二、德育工作主要做法和特色
㈠立足课堂教学,德育和课改同行。
2008年自治区德育示范校复验后,针对督导团提出的指示意见,我校确立了德育工作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同行的工作思路,重点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促使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1、突出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遵循“三贴近”原则,紧扣时代脉膊,在教学中落实 “三维目标”,使学生在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受到思想熏陶。
2、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目标多元化:涉及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每一方面又设立了层次目标,层层递进,以此促进学生不断挑战新目标;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学生自评、同伴评、家长评,提高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如《市一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各类百星评比,激励学生比学赶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㈡开展实践活动,形成德育特色。
1、坚持主题教育,增强爱国和民族团结意识。
针对督导团提出“实践活动要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努力形成学校教育特色”的指导意见,我校坚持主题教育,唱响爱国主义和民族大团结主旋律。
⑴坚持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根据不同时期的德育工作重心,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由校长和大队委结合身边的事例情理相融地进行演说,进一步深化师生的爱国教育。
⑵坚持每日新闻播报。每天上午大课间,下午午读前,红领巾广播站进行“10分钟新闻联播”,激发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兴趣。
⑶坚持红领巾广播站普及经典红色歌曲,做到人人会唱国歌、队歌、校歌及红色歌曲。通过师生参加市红色歌曲合唱比赛,升华爱国情感。
⑷坚持每周的主题班队会。立足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实际,开展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民族团结教育为重点的专题教育活动。
⑸坚持每月主题板报与主题手少报。做到有主题,有评比,有展览,有总评。
⑹坚持道德主题实践活动。3月学雷锋助人为乐教育,4月的法制安全教育,5月的民族团结教育,6月的珍爱生命教育,9月的尊师教育,10月的爱国主义教育,11月的“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教育,12月的“诚信、守纪”教育等。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达到主题教育的目的。
⑺坚持校园节日的举办。如“诵读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等。让学生在节日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强化道德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通过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目前,我校的德育已经呈现出内容鲜活、形式多样,过程扎实,效果明显的喜人局面。
3、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孩子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为此学校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 生在体验中快乐、健康成长。走上街头开展“小小交通劝解员”活动,在体验辛苦的同时,学会自律;走进敬老院开展“爱心行动”活动,在体验爱的同时,学会宽容;走进社区捡拾白色垃圾,在体验坚毅的同时,走向成熟。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适应社会,为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奠定基础。
学校通过实践体验系列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孩子们的道德认识,升华孩子们的道德情感,提升孩子们的道德行为。
㈢校本课程,彰显校园特色文化 ⒈环境课程“无声胜有声”。
走进一小,教育方针、校风、校训格外引入注目,报告厅、新教育展厅、大队室各具特色,书法长廊、科技长廊、艺术长廊、处处风景独好。“教师风采”令人骄傲,各类“小名星”闪亮登场,师生作品精彩纷呈,名言警句触人心弦。班班有亮点,组组有阵地,每个细节都渗透着人文关怀。
⒉艺术课程
根据一小艺术教师整体素质高,奎屯金三角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确定了“以美育德”的指导思想,构建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现初步形成了德艺双馨的良好局面。学校各类艺术社团就是雏鹰学艺、放飞梦想的地方。百人合唱团、舞蹈团、葫芦丝班、电子琴班、书画班在全疆、全国少儿艺术大赛中频频演绎精彩。
⒊书法课。
为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传承中华文化,学校申报了自治区十二五书法教育课题,《小学书法写字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子课题,通过写字课题的实践,学生离浮躁远了,离潜心近了,立字树人,由写美的字到做美的人,在陶已塑人的墨香中,学生逐步由墨香到心香,我校连续三年被评为“自治区写字课题先进实验学校”,现已被评为全国写字课题示范校。
㈣构建德育网络,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学校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协调,大力开办“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辐射作用,把德育思想融入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社会实践的各 个环节;把帮助家长整体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育人方法作为德育工作上台阶、上层次的重要方面;借助媒体加大宣传,争取外援,唱响主旋律,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长年聘请法制副校长、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积极推行“家校联系单”,开展教育教学开放日、“我是社区小主人”实践活动、“亲子读书”实践活动、家长学校报告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让家长走进学校,学校走向社会,诸多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提高整体育人功能。
㈤依法治校,畅通民主监督渠道
1、完善教代会制度。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坚持学校重大决策,必须由教代会讨论通过。
2、对重大而又敏感的问题实施“阳光操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创“政通人和”局面。
3、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
健全教师申诉制度,对教师来信来电来访,认真调查研究,尽快给予答复。同时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坚持评教活动,实行师徒之间、教师个人与教研组考核“捆绑制”、奖励“四倾斜制”,“一票否决制”。同时正面激励、引导为主,重奖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团队、“温馨之家”,用团队精神激励每一个人自觉规范言行。
4、加强法制教育,增进学生法规意识。
针对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弱,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①立足课堂,渗透法制教育。②发挥党团队作用,开展主题活动、演讲赛等。③聘请法制副校长开办法制讲座。④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近几年来,学校无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5、完善保护机制,保护学生权益。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加强演练,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维稳值班,保持警钟 长鸣,长期坚持应急演练出成效,在3月29日一次地震中,因疏散及时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积极推动家长、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与监督。每学期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全部予以公示,构建和谐的教育氛围。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思政处、督导组的多次诊断、指导下,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不断强化德育工作,促进各项工作不断上新台阶。近三年一小在各项评估、比赛中又获得了一个个新桂冠:全国德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全国写字课题先进学校,自治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自治区首批德育工作示范学校、自治区写字课题先进单位、自治区课改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模范教工之家、自治区爱国卫生红旗单位,伊犁州教科研先进单位、伊犁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奎屯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奎屯市平安校园。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系统工作。是一门艺术性科学。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真正使学校德育工作成为有灵魂的、不空洞的、整合的、生活的、共鸣的、通情的创新德育,就需要我们具有全局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在继承的基础上与现实结合,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追求独特性和多样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善于变通,做到思路开阔。我们将提升理念创新方法,搞好新时期德育工作。
总之,正是因为有了明确的德育理念,有了科学有效而富有活力的德育措施,才使得我校德育工作不断取得成绩,今后,我们还将一如既往突出德育这个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真抓实干,常抓不懈,顺应发展,不断创新,力争使学校真正成为具有改革、实验、示范特点的优质小学。
石城一小德育特色工作汇报 第3篇
鲁昕指出,中职学校德育要突出实践特色。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创新德育形式,改进德育方法和手段,通过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管理和服务等多种途径实施德育,丰富德育活动,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很有意义的中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竞赛活动要不断丰富内容,加强制度设计,提高参赛作品质量,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鲁昕强调,职业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进一步瑞正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腰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强化素质教育,做到“做事”与“做人”的高度统一,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娴熟的职业技能。
颁奖会上,广东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浙江衢州中专、北京求实职业学校、福建晋江职业中专、湖南汨罗职业中专、安徽宁国职业高中分别就参赛情况进行交流。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教育部有关司局、中华职业教育社、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亚龙科技集团等赞助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