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牛子宫内膜炎(精选12篇)
乳牛子宫内膜炎 第1篇
1临床症状
1.1临床型乳牛产犊后21d内, 子宫会异常变大, 并有恶臭气味的红棕色的液体从子宫排出, 还会伴有其他症状, 例如产奶量下降、毒血症等, 体温异常 (高于39.5~41℃) ;或者产后21d内, 全身并无其他症状发生, 只是子宫会异常扩大, 阴道内会检测到由子宫排出的脓性物质;或产后21d后或更长时间内, 阴道内会检测出子宫排出的多于50%脓汁的排出物;或产后26d, 阴道内检测出50%脓汁和50%黏液的排出物。通常伴有呼吸急促, 脉搏跳动加快, 食欲不振, 精神萎靡, 弓腰塌背, 发情异常等症状。
1.2亚临床型不会出现临床型症状, 可通过对乳牛子宫内膜细胞的检查, 对早期乳牛子宫内膜炎进行诊断。具体方法:用细胞刷顺时针沿着子宫壁转动, 采集样品并制作成细胞抹片, 固定好后进行染色。在400倍显微镜下观察, 取100个细胞计数, 计算出粒性细胞占其中的百分比。诊断标准:产后20~33d, 中性粒细胞大于18%;或者产后34~47d, 中心粒细胞大于10%, 就可以确诊为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
2诊断
乳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一般可以根据上述临床症状, 再结合病史调查即可做出诊断。
3治疗方法
3.1治疗原则增强母牛的机体抵抗力, 尽快消除炎症, 使子宫技能获得恢复, 加强子宫的血液供应, 防止感染继续扩散, 排出子宫内积液并消除子宫感染。
3.2临床型治疗方法
(1) 冲洗并灌注子宫, 用0.9%的生理盐水, 2%的苏打, 5%的葡萄糖液, 0.5%的来苏儿, 5%的氧氟沙星, 0.1%的高锰酸钾, 制成溶剂, 对子宫进行2~3次反复冲洗, 导出洗液, 第2天再进行一次冲洗。
(2) 冲洗完成后, 将200万U青霉素, 3g甲基尿嘧啶, 5g鱼肝油, 100g5%苯胺鱼肝油乳剂混合均匀, 全部灌入子宫, 隔48h后再灌一次。
(3) 中药疗法。中药成分属于纯天然物质, 其中有多种有效成分, 中药疗法有很好的抗菌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毒素含量低, 同时具备治疗药物与营养药物双重疗效。因此, 国内外专家对中药疗法都表示非常大的兴趣。
中药复方:60g益母草, 30g当归, 30g熟地, 30g制香附, 25g的丹皮、白芍、川芎和柴胡, 碾成细末并使用开水冲调, 等温度合适后进行灌服, 连续使用3次即可治愈。
中药提取物:将蒲公英、黄芩、黄连、红花、当归等中药进行提取和精制, 制成灭菌水溶液, 给患病乳牛进行注射, 每次注射20~40m L, 1次/d, 连续使用3~6d, 疗效很好, 且不会影响乳牛的产奶量。
3.3亚临床型治疗方法中药疗法。茯苓, 黄芪、党参各取50g, 60g当归, 川芎、红花、陈皮、桃仁、荆三棱各取30g, 60g益母草, 用水煎2次, 去掉残渣, 等温度合适后进行灌服, 1次/d, 连用5d, 即可治愈。
中药对治疗乳牛子宫内膜炎有重要作用, 还可防治乳房炎、胎衣剥离不开等病症。
4综合防治措施
4.1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乳牛的抵抗力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 提高乳牛的饲养条件, 由于乳牛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不同, 因此, 饲养者应根据如乳牛的生长阶段制定出不同的、科学的营养水平, 应特别重视如牛的哺乳期与怀孕末期的饲料的营养均衡, 使乳牛最佳的生理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搞好如牛的个体卫生和饲养环境, 保持一个干燥的环境, 将粪便及时清除掉, 定期进行消毒。夏季的通风与冬季的保暖措施必须到位, 定期清洁饲养工具, 对产后母牛加强护理, 保证产后母牛营养充足, 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等手段使母牛早日恢复正常的子宫机能。
4.2加强消毒在进行人工授精与检查生殖道时应做到无菌操作, 在配种、疾病检查时, 对手臂、检查器械和输精器进行严格消毒;授精时动作应准确、轻柔, 方法运用得当, 避免母牛受伤;分娩时, 必须保持产房的卫生, 助产工具和人员必须进行消毒, 严格遵守产房制度, 避免母牛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受到感染。运用正确的助产方法, 动作切忌粗鲁, 防止给母牛产道带来伤害。
4.3早发现, 早治疗乳牛子宫内膜炎通常发生于产后2周, 而且是急性疾病。如果该病能够及时治疗, 就不会加重或转为慢性。所以, 饲养者必须加强对产后乳牛子宫状况的观察, 一旦发现有初期症状, 立即进行相应防治措施, 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定期对乳牛进行子宫内膜炎的检测, 及时治疗。如果有治疗效果差或长期治疗不好的乳牛, 则应坚决淘汰。
5结束语
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 第2篇
(1)流产前、产前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及时发现生殖道急、慢性炎症并予以治疗,防止流产后或产后细菌上行感染。
(2)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流产手术或分娩。手术时或接生时消毒不严格是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的重要原因,应予以重视。
(3)产后或流产手术后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不洁卫生纸巾,卫生巾及时更换,并且禁止房事。
(4)作为孕妇,产前应该定期到指定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接受孕期卫生指导,积极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慢性疾患,增强体质。
(5)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产后注意饮食调养,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营养食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在恶露未排净时多取半卧位,以便于恶露的排出。
犬子宫内膜炎继发腹膜炎的诊治 第3篇
某病犬体重 15公斤,9 岁龄。病犬不久前产仔后患有子宫内膜炎,一直拖拖拉拉诊治,未完全痊愈。近日,病犬精神沉郁,呕吐,食欲减退、少饮甚至废绝,体温为 39℃,呼吸浅、快,脉搏急速,其腹部肿大,病犬拒绝触摸其腹部,行动拘谨。
2.诊断
犬患有子宫内膜炎。另抽取腹腔穿刺液进行李凡他试验:试管内加满蒸馏水,加 1滴冰醋酸混合,向酸化蒸馏水液面上滴1~2滴穿刺液,有白色云雾状物自上而下沉至试管底,呈阳性。说明穿刺液中含大量蛋白质,为炎性渗出液,再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初步确诊为犬子宫内膜炎继发腹膜炎。
3.治疗
首先控制原发病,而后控制继发感染和制止渗出为治疗原则。
(1)控制原发病。用药前,将病犬的外阴部和器械、工具进行常规消毒。因天气较凉,为了避免应激,用 30℃左右的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灌注,反复冲洗,直到排出物清亮后,注入清宫消炎混悬剂 0.2克,间隔15天重复一次,共冲洗用药3次。同时静脉注射甲硝唑注射液0.5克,每天1次,连用3天。
(2)控制继发感染。使用抗生素消除全身炎症,控制感染。复方氯化钠200毫升,加入25%维生素C注射液2毫升,头孢拉定1克,静脉滴注,每天 1次,连用3天。
(3)制止渗出。进行腹腔穿刺,排出炎性渗出液后,腹腔内注入用0.2%普鲁卡因注射液20毫升稀释的青霉素,消除腹腔炎症要从根本上制止渗出。
(4)治疗期间适量饮用含多种维生素的糖水,少吃含盐分的食物。
采用以上综合疗法,病犬精神状态和饮食会逐步好转,子宫排出液清亮,腹膜肿胀消除,恢复健康。
4.总结
(1)建议在平时注意营养平衡,多饲喂富含营养的犬粮,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子宫内膜炎如不及时治疗,炎症易感染扩散。当体温超过39.5℃时,为了避免引起感染扩散而致病情加重,应避免使用冲洗疗法,可静脉注射 5~10国际单位促产素,促进子宫收缩,排出子宫内容物。
(3)引起腹膜炎的原因很多,其中腹腔及骨盆器官炎症的蔓延,如肠胃炎、肠梗阻、胰腺炎、子宫炎等,均可继发腹膜炎,应注意犬的日常护理,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治疗。
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体会 第4篇
1 临床症状
1.1 急性子宫内膜炎
病牛表现食欲不振, 泌乳量降低, 弓背努责, 常做排尿姿势, 从阴道排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或污红色恶臭的渗出物, 卧地时流出的量更多, 严重时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 反刍减少。直肠检查1个或2个子宫角变大, 收缩反应减弱, 有时有波动。阴道检查可见子宫外口充血肿胀。
1.2 慢性子宫内膜炎
发情周期不正常, 屡配不孕, 从阴道排出浑浊带有絮状物黏液, 直肠检查可发现子宫角增大, 当分泌物积聚时, 触摸时轻微波动感, 冲洗回流液浑浊, 其中夹有絮状物。
1.3 隐性子宫内膜炎
生殖器官无异常, 发情周期正常, 但屡配不孕, 有的母牛在发情时流出的黏液略带浑浊。
2 诊断
根据分娩史、阴道排出分泌物的性状及直肠和阴道检查结果, 并结合临床症状不难做出诊断。
3 治疗
3.1 冲洗子宫
使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用导管进行冲洗, 2~3次/d, 每次反复冲洗直到回流液清亮为止。
3.2 子宫内灌注药物
子宫内药物灌注在子宫冲洗后进行, 在清除了子宫炎性分泌物基础上, 利用抗菌素、防腐剂等对子宫进行保护性治疗, 起到抗炎、消毒、抗感染的作用, 往往收到满意的效果。常用药物如下。
3.2.1 抗生素:土霉素与红霉素配合, 土霉素与新霉素配合, 青霉素, 四环素等抗生素。
3.2.2 碘制剂:
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 可用鲁格尔氏液 (5%复方碘溶液20 m L加蒸馏水至500 m L) , 5%碘酊注入子宫内20~50 m L, 对脓性和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疗效。
3.2.3 磺胺类:
常用磺胺油悬混液, 磺胺10~20 g, 石蜡油20~40 m L, 灌注子宫内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
3.2.4 鱼石脂:
10%鱼石脂液10~20 m L, 对坏死性、坏疽性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
3.3 全身治疗
在子宫内膜炎和其它产后感染时, 常需进行全身性的治疗, 尤其是恶露明显化脓和子宫内脓性分泌物较多时, 应大剂量应用抗菌素, 并配合强心、补液, 纠正酸碱平衡, 防止酸中毒和脓毒败血症, 静脉注射5%~10%葡萄糖并补液, 补充维生素C, 肌注复合维生素B及钙制剂。
4 讨论
4.1 病因分析
胎衣滞留是母牛发生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造成子宫黏膜损伤, 宫埠蒂受伤, 均为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创造了条件。员工不按操作规程输精, 不就进行输精, 或插输精管时用力过猛, 为病原微生物入侵创造了机会。
产犊后饲喂过量的精料或是添加催奶药物, 盲目催奶, 沁乳过多, 致使生殖系统营养不能及时补充, 也可导致子宫内膜炎发生。牛舍阴冷潮湿, 卫生环境差, 易引起子宫内膜感染而发病。
4.2 治疗的基本原则
促进子宫内炎性渗出物的排出, 消除或抑制子宫感染, 增强子宫免疫功能, 加速子宫的自净作用。
4.3 预防措施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第5篇
症状:
(1)盆腔区域疼痛:约有40%病人主诉在月经间歇期间有下腹坠胀痛、腰骶部酸痛。
(2)白带增多:由于内膜腺体分泌增加所致。一般为稀薄水样,淡黄色,有时为血性白带。
(3)月经过多:经期仍规则,但经量倍增,流血期亦显著延长。仅有极少数病人由于大量流血而引起贫血,可能由于内膜增厚及炎症充血所致。不规则出血者不多见,有时偶可出血数小时或持续1~2天即停止。
(4)痛经:较多发生于未产妇,但严重痛经者极少,可能由于内膜过度增厚,阻碍组织正常退变坏死,刺激子宫过度痉挛性收缩所致。
体征:
(1)轻度炎症病人,双合诊可无异常情况发现,故临床常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人在100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中作病理组织检查,发现11%为子宫内膜炎。
(2)若有子宫积脓,则子宫呈球状增大,柔软,甚至可在耻骨联合上方中线处扪到肿块,压痛。如分泌物能间断地通过颈管排出,窥器检查时可见到血性脓液,奇臭。常有急性阴道炎并存。
2.急性子宫内膜炎
(1)症状:
起病较急,有恶寒甚至寒战,发烧(38~40℃),脉搏加快,全身无力,出汗,下腹疼痛甚剧,下坠,腰酸。大量血性、脓性或水样白带,并有臭味。产后感染则恶露呈泥土色。
(2)体征:
猪子宫内膜炎的综合控制 第6篇
1.发病原因
子宫局部受到的细菌感染是造成子宫内膜炎的最主要的发病原因:
母猪产仔过程中出现阴道损伤或者污染的现象都会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母猪产仔过程中难产时一旦出现胎衣不下、子宫脱除甚至胎衣碎片残存的现象都会加大子宫内膜炎的病况,另外,子宫弛缓时出现滞留也是重要的发病原因。
人工授精时出现消毒不严的状况也会导致其发病,公猪的生殖器官或精液有炎性分泌物以及配种时生殖道黏膜受到的机械性损伤都会导致发病。
母猪的过渡瘦弱会导致降低的抵抗力,进而会使卵泡激素大幅度下降以及黄体激素明显增多,这样一来会增大致病因子。
母猪一旦出现便秘的现象便会增大难产的几率,这是由于粪便在肠内残留时间过长挤压产道的原因,同时,粪便的长期残留会增加母猪体内受到细菌感染率。
在细菌容易存活的季节里一定要注意环境卫生和消毒问题,消灭一切可能诱发疾病的隐患。
2.临床症状和预后
2.1急性子宫内膜炎
母猪在产后或者在流产后是急性子宫内膜炎的高发时期,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母猪的体温明显升高、鼻盘干燥、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以及时常伴有排尿动作的状况,阴道内流出带臭味的红褐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甚至夹有胎衣碎片也是临床症状的一种,预后可继发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或转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2.2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几天、流产后、断奶后发情时以及配种后这四个时期,慢性子宫内膜炎主要分为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以及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這三种类型,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以及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具体临床症状大致相同,都表现为体温时高时低、食欲不振以及精神萎靡的状况,并且发情期也会出现不规律的状况。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不具有明显的特征,虽然发情期较为正常但是会出现屡配不孕的现象。
2.3而具体特征总结如下: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排出卡他性分泌物,亦即发情时排出的液体量较多,黏液中含有絮状物。
慢性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从阴门中排出稀薄污白色粘液,有时混有脓絮。在尾根、阴门下角常粘有灰白色脓痂。病情加重时就转化为脓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阴门中排出恶臭而脓稠的脓性分泌物,卧下时较多。在尾根、阴门下角有白色或污褐色脓痂。
2.4预后
母猪一旦出现子宫积脓、积水的现象以及由子宫内膜炎引起全身性败血症便会很难治愈,但是一定要秉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避免母猪出现屡配不孕和习惯性流产的状况。
3.治疗方案
(1)隐性和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强力宫康Ⅰ号混悬剂子宫灌注, 隔天1次, 连用2~3次。
(2)慢性卡他脓性子宫内膜炎: 强力宫康Ⅲ号混悬剂子宫灌注, 隔天1次, 连用2~3次。
(3)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强力宫康Ⅱ号50ml用10倍生理盐水稀释后冲洗子宫,然后子宫灌注强力宫康Ⅰ号混悬剂1支,隔天1次, 连用2~3次。或子宫灌注强力宫康Ⅲ号混悬剂1支, 隔天1次,连用2~3次,促进排出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
(4)急性子宫内膜炎: 强力宫康Ⅱ号溶液50ml用10倍生理盐水稀释后冲洗子宫, 然后子宫灌注强力宫康Ⅰ号混悬剂1支,隔天1次, 连用2~3次,或子宫灌注强力宫康Ⅲ号混悬剂1支, 隔天1次,连用2~3次。促进排出子宫内的炎性分泌物。同时采用肌注、静注抗菌药物等全身疗法。对有严重全身症状的病猪, 严禁冲洗子宫, 应作对症治疗。
4.综合控制方案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控制应采取全方位的措施进行预防,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下文对此进行的总结。
时刻注重养猪栏舍的卫生,通风工作一定要做到位,避免粪便内的细菌飞散。
接产时严格执行卫生规程对母猪进行接产工作,严格注重消毒工作。
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疫也要严格到位起来,杜绝一切疾病隐患的存在,避免母猪出现流产或者死胎浸润诱发子宫内膜炎的现象发生。
重视起母猪围产期保健工作。
5.子宫护理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避免母猪引发子宫内膜炎的几率
(1)原则:提高子宫收缩力,兴奋子宫腺分泌,加速子宫净化,促进子宫复旧。
(2)措施:母猪产后1d,子宫投入强力宫康Ⅲ号栓剂1粒。
(3)投入栓剂时注意,胎衣排出后方可投入栓剂。产仔时如果使用了缩宫素,子宫收缩严重,则可24h后投入栓剂,以免掉出。投药枪插入深度必须在25cm以上,确保送入子宫体中部。本品与油性栓剂不同,缓释长效,在子宫中7d以上方可溶解完。
6.体会
产后子宫护理方法探讨:
(1)有的采用产后全身肌肉注射方法进行子宫护理,全身肌注作用广泛,对全身其他感染有效果, 其药效维持时间短,一般半天到一天,长效制剂最多48h,并且因子宫器官特殊, 药效不易到达子宫局部。而子宫局部用药,作用局限在子宫内,当药物剂型为栓剂或混悬剂, 由于含有缓释剂,药效维持时间可达3~7d以上,并且能起到净化子宫、修复子宫损伤的作用。根据笔者临床实践认为作为产后子宫护理,局部用药的效果要好得多。
(2)长期以来, 猪场采用子宫冲洗来预防和治疗子宫炎,药物多采用高锰酸钾溶液、露它净等刺激性消毒防腐剂。这种方法用在牛上是可行的,但用在母猪上就值得质疑,因为母牛和母猪的子宫结构完全不同,前者短,后者长,灌进母猪子宫内的消毒防腐剂是很难回流出来的, 残留在子宫内的消毒防腐剂对子宫黏膜是强刺激物,对子宫黏膜必然造成损害;实际使用时,人们往往对消毒防腐剂的剂量掌握不准,对子宫黏膜的损害就更不可避免。笔者曾在临床上对使用刺激性溶液进行产后护理的猪做过解剖,发现有约20%的猪有子宫坏死现象。所以建议慎用溶液剂( 尤其是刺激性溶液剂),而采用栓剂作子宫护理。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第7篇
1 临床症状
1.1 慢性型发病较长, 无全身性反应, 从阴门外流出脓性或粘性液体, 发情周期、发性、排卵均正常, 但屡配不孕, 配后流产, 阴道内有少量浑浊液体或发情时从子宫内流出粘液。直肠触诊:子宫角增粗, 子宫壁变厚, 子宫颈比正常时要粗。
1.2 慢性卡他性型病牛发病周期、发性、排卵均正常, 但是屡配不孕, 或配后流产。阴道内有少量浑浊的液体, 或发情时从子宫内流出粘液, 子宫角增粗, 子宫壁变厚, 变硬, 弹性降低。
1.3 慢性化脓性型病牛发情周期不规律, 甚至不发情, 食欲明显减退, 精神沉郁, 弓背举尾, 阴道内有淡黄色或黄褐色的粘液, 直肠检查子宫体明显增长, 有波动感, 压迫可流出大量恶臭脓液。
1.4急性型发病较急, 伴有全身性症状, 表现为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 精神沉郁。从阴道内流出私液和粘液或血液, 含有坏死组织的分泌物, 有腥臭。直肠检查:子宫壁厚, 子宫角也增厚, 手压有痛感。常伴发坏血病, 易造成淘汰或死亡。
1.5 急性粘性脓性型多发于产后5~15 d, 恶露排除时间延长, 转为粘性脓性分泌物, 臭味不显著。阴道视诊:子宫口开张, 粘膜潮红, 有炎性分泌物。直肠触诊:子宫角复旧差, 收缩反应弱, 子宫壁增厚, 蓄积液增多时有波动感。全身症状轻微, 食欲减弱, 泌乳量减少。
2 病因分析
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由自然环境中存在的非特异性细菌引起,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比较复杂, 国内外报道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出现频率均不一致, 其中以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报道最为常见, 其次还有放线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等;此外, 某些特异性病原微生物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沙门氏菌、胎儿弧菌、牛鼻气管炎病毒、牛腹泻病毒等;牛体和畜舍环境卫生不良;人工授精、分娩、助产、阴道检查时消毒不严格, 感染病原微生物, 或操作不当, 损伤子宫内膜, 子宫弛缓、流产、胎衣不下, 恶露蓄积, 子宫脱出等均可引发子宫内膜炎。
3 诊断
当发生子宫内膜炎时, 如果病变轻微, 一般很难确诊, 尤其在患隐性子宫内膜炎时更是如此。一般情况下, 产后子宫内膜炎, 根据临床症状及阴门排出的分泌物即可做出临床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 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发情时分泌物的性状、阴道检查、直肠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按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日粮配方。尤其应重视处在干乳期和怀孕后期奶牛的日粮平衡, 尤其要加强维生素以及Se、等微量元素的量和Ca、P等矿物质的供给。
搞好环境卫生, 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牛舍, 产房应经常清扫和消毒, 保持清洁, 干燥的环境, 夏季加强通风, 冬季注意保暖, 用具应定期严格消毒。
4.2 规范人工授精操作规程
人工授精要严格遵守兽医卫生规程, 对输精用的输精器、手套等物品要严格进行消毒, 彻底消毒母牛外阴部, 避免生殖器官感染。输精时, 动作要轻柔和规范, 避免损伤子宫或阴道。
4.3 加强围产期管理与保健
围产期奶牛应注意营养的平衡与供应, 临产前2周奶牛应转入产房单独饲养, 并进行健康检查, 产房、产床应清洁卫生, 严格消毒。在奶牛临产时要注意严格消毒, 并做好接产的准备工作, 难产奶牛助产时操作应规范, , 防止产道损伤和感染。产后奶牛应加强护理与保健, 以尽快恢复体力。要注意观察奶牛健康状况。根据身体情况制定相关的保健措施。
4.4 定期检查、及早治疗
产后奶牛常发生温和子宫内膜炎, 大多数奶牛能清除病原微生物, 但免疫水平低下的奶牛易患子宫内膜炎, 多在产后2周内发生, 且多为急性病例, 如患牛不能及时得到治疗, 则易造成炎症的扩散, 从而引发多种炎症或转化为慢性炎症, 此外, 随着子宫颈口的收缩等产后生殖器官及其功能的恢复, 也会给炎症的治疗增加难度, 因此, 产后奶牛必须密切观察子宫的发展状况, 本着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的原则, 以避免错过理想的治疗时机。
5 治疗措施
5.1 西药疗法
当子宫炎无全身症状时, 一般采用子宫局部用药。通常用下列药物中的一种:土霉素粉2 g;四环素粉2 g;金霉素1 g, 青霉素80~100万U;青霉素100万U和链霉素0.5~1 g, 溶于蒸馏水100~200 mL, 一次注入子宫。每日或隔日1次, 直至排出的分泌物量变少而洁净清亮为止。
对慢性及其含有脓性分泌物的病牛, 可用卢格氏液, 或0.1%高锰酸钾液, 或0.05%呋喃西林液, 或3~5%氯化钠液, 冲洗子宫。卢格氏液配制方法:碘25 g、碘化钾25 g, 加蒸馏水50 m L溶解后, 再加蒸馏水到500 mL, , 配成5%碘溶液备用。用时取5%碘溶液20mL, 加蒸馏水500 m L, 一次灌人子宫。碘溶液具有很强的杀菌力, 用时由于碘的刺激性, 可促脑子宫的慢性炎症转为急性过程, 因而可使子宫粘膜充血, 炎症渗出增加, 加速子宫的净化过程, 促使子宫早日康复。
对于子宫蓄脓症的治疗, 可用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 一次向子宫腔内注射2~6 mg, 能获得良好效果。
对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 禁止冲洗之宫、以防炎症扩散。为了消除子宫内渗出物, 可用药物促使子宫收缩, 并向子宫腔内投入土霉素胶囊。
5.2 中药疗法
5.2.1 蒲公英30 g、银花藤20 g、益母草50 g、当归20 g、川芎l0 g、草血竭20 g、土人参30 g、萆薢20 g、香附l5 g、黄柏l0 g、车前草30 g、夏枯草40 g、大红袍20 g、下奶果20 g、甘草l0 g, 汤剂服用。
母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第8篇
1 治疗原则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牛自身抵抗力;应用抗菌消炎药物, 防止感染扩散, 同时清除子宫腔内的炎性渗出物, 并促进子宫收缩。
2 病因与临床症状
2.1 胎衣不下是引起产后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
母牛产后超过12小时胎衣未能自行脱落排出, 即称为胎衣不下。该病若不及时治疗, 经2~3天后, 胎衣滞留在子宫内腐败分解被吸收, 患牛可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奶量减少, 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此外, 胎衣不下时剥离不净、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造成子宫粘膜损伤, 均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创造了条件。
2.2 人工授精操作失误。
与人工授精有关品改员不按配种操作规程输精, 配种器械和母畜外阴部消毒不严格或不消毒, 在直肠检查后不清洗外阴就输精, 输精时手捏子宫颈太重, 粗暴输精等不合理操作, 为病原菌侵入子宫创造了条件。
2.3 饲养管理不当。
养殖环境差, 特别是牛舍卫生条件差, 母牛在分娩时易感染, 或产前母牛外阴和尾部清洗不干净而感染;饲养管理粗放, 饲料单一, 缺乏钙盐及其它矿物质和维生素, 致使母牛体质下降, 造成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增高。
子宫内膜炎根据病情的急缓和临床症状的轻重, 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三种。
(1)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母牛, 因分娩和助产时微生物入侵子宫而引起子宫黏膜发生急性炎症。母牛表现不食, 体温升高, 出现弓腰、努责及频频排尿姿势, 阴道流出的分泌物呈褐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 有腥臭味。
(2) 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是由急性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发展而来的, 是母牛常见的不孕的主要原因。
(3) 隐性子宫内膜炎。症状不明显, 发情周期也正常, 但屡配不孕, 有时虽受孕也会造成胚胎死亡或早期流产。母牛是在发情时才排出量较多、稍浑浊, 有时带有絮状的脓性分泌物。
3 推荐几个治疗方案
方案1子宫冲洗法。本法对子宫积液或积脓等局部病变疗效较好。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0.1%的复方碘生理盐水和0.1%的普鲁卡因溶液冲洗子宫, 然后再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1次/天。或用0.1%高锰酸钾溶液200毫升, 注入患牛子宫后按摩子宫, 促使冲洗液排出, 1次/天, 连用2~3次 (视炎症程度) 后, 再用青霉素320万单位, 链霉素100万单位, 用100毫升蒸馏水稀释后注入子宫。
冲洗完毕后, 再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药物, 进行局部治疗。注意在注入药液时的温度应保持在35~38℃, 让病牛呈前高后低、站立姿势。对慢性病牛, 可配合使用50%葡萄糖500毫升、5%氯化钙300毫升、40%乌洛托品60毫升, 混合静注。
方案2子宫灌注法。本疗法对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炎均有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为了预防产后子宫感染, 可以起到较好的疗效。用青霉素400万单位, 金霉素150万单位溶于40~50毫升注射用水中, 或用0.1%~0.3%的环丙沙星及恩诺沙星溶于50毫升注射用水, 催产素100万单位, 直肠法注入子宫内, 以促使胎衣尽快排出, 1次/天, 连用3~5天。
中药灌注可用川芎、黄芩、当归各50克, 白芍、赤芍各25克, 加水1.5kg, 煎汤, 用4层纱布过滤, 挤净药液, 去渣, 再用滤纸过滤2次备用。治疗时, 先用35~38℃的30%灭菌硼砂溶液反复冲洗子宫, 至回流液清澈为止。然后注入上述煎剂100~150毫升。使用前需加温至35~38℃, 一般用药5~10次即愈。或用苦参、黄柏、益母草、龙胆草、穿心莲各等量, 泡制成清膏, 每毫升含原药3克, 每头牛每次子宫注入35毫升。
方案3全身疗法。对体温升高、全身症状严重的病牛, 需要使用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药物及大剂量补液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疗, 促使全身症状好转, 待体温下降以后再对局部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青霉素160~200万单位, 金霉素100万单位及磺胺嘧啶0.05~0.1克/千克体重, 混合肌肉注射, 2次/天。若为产后胎衣阻流, 则应配合垂体后叶或麦角新碱50~100单位, 肌肉或皮下注射, 2次/天。
方案4洁尔阴原液。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0%浓度, 注入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牛子宫内20毫升, 间隔一周再用1次, 连注3次。粘液脓性较多的子宫内膜炎, 可用5%~10%鱼石脂溶液100毫升, 或用1∶2~4碘酊石蜡油溶液30~40毫升, 向子宫内注入。
方案5中药疗法。近年来, 由于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为了减少药物在畜体内以及动物产品中的残留程度, 运用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已成为一个新的治疗趋势。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排毒去脓等作用, 也能对机体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具体方法为:当归60克, 川芎45克, 桃仁30克, 元胡30克, 香附45克, 丹参60克, 益母草90克, 三菱30克, 红花20克, 甘草20克, 黄酒250克, 灌服, 隔天1剂, 连用3剂。或用益母草120克, 香附、蒲黄各80克, 当归、黄芩、黄柏各70克, 郁金60克, 升麻50克, 黄芪40克, 水煎灌服;或用白术、山药、党参各100克, 柴胡、白芍、苍术、陈皮、车前子各80克, 炒芥穗60克, 甘草30克, 水煎, 候温灌服。
方案6自家血疗法。自家血疗法是能提高动物机体自身免疫能力的治疗方法, 增强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 强化机体的生化功能和病理反应, 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具体方法为:在颈静脉上1/3到中1/3交界处, 剪毛、消毒, 抽取血液40~60毫升, 加入抗凝剂, 直肠法注入子宫内。二次注入时要等上次的吸收完全之后, 这样连续3~4次。为增强疗效, 通常配合0.2%的普鲁卡因, 效果更好。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第9篇
1 发病原因
难产, 由于分娩时过度的刺激和接生时的粗暴动作, 造成子宫和阴道粘膜损伤, 激发炎症促成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胎儿过大造成子宫内膜创伤, 感染而引发。
子宫脱时由于污物污染而引起子宫内膜炎。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时, 采用手术剥离时损伤和感染。
奶牛发情, 由于技术人员操作不当, 由器材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
2 主要症状
奶牛产后时常有污物从产道排出, 混浊, 有异味, 时有块状、絮状物排出, 恶臭味, 病牛时有表现呻吟, 恶露不尽, 尾根和臀部污染, 发情频繁, 没有发情规律每隔7~10天发情一次, 分泌物混浊, 持续时长, 有时可持续一周以上, 直肠触摸, 卵泡发育不良, 不排卵或排卵滞后, 有时卵泡发育正常, 输精后不孕, 连续数次输精均不能受孕。病牛体质逐渐消瘦, 被毛焦躁无光。
3 预防
对妊娠后期奶牛加强饲养管理, 增加运动量, 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和矿物质饲料, 增加维生素的投喂, 特别是维生素A和D。
做好奶牛难产的接产卫生, 防止粗暴接产, 杜绝产道创伤。
对于体弱多病, 较瘦弱孕牛要加强饲养管理, 卧地要平整, 尽量保持牛体前低后高的卧姿, 防止子宫脱和阴道脱。
胎衣不下进行剥离时, 注意防止损伤和感染。
输精员要对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毒, 对配种器材每一次都要严格消毒, 对牛外阴部位也要彻底消毒, 杜绝污染。
4 治疗
对较重病例首先采取洗净消毒的办法:用3%双氧水50毫升灭菌用水50毫升混合子宫注入, 间隔十分钟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最后注入20毫升乳炎特诊加50毫升生理盐水 (所用药物, 药温应在40℃左右) 。每隔一周用20毫升乳炎特诊加50毫升生理盐水灌注一次, 连续应用3~5次, 即可痊愈。
轻度感染子宫内膜炎的奶牛, 首先用2.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 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注入宫炎康一号, 每周一次, 连用三次。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第10篇
本站于2006年从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引进50头法系长白、大约克种用母猪,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相继配种并产仔。但在产后几天内,猪群陆续出现急性母猪子宫内膜炎,经过及时治疗,均已治愈,恢复正常生产。
现将本站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1 症状
患猪常卧地,不愿站立,频尿,阴门流出大量褐色、灰白色有腥臭味的黏性分泌物,躺卧时排出较多,严重者呈污红色或棕色。部分母猪伴有体温升高、鼻盘干燥、食欲减退或废绝等严重全省症状。
2 治疗
(1)对没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的母猪,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冲洗子宫 (160万IU青霉素15支,100万IU链霉素2~4支) 。首先要用温热的 (大约40℃左右) 生理盐水先冲洗子宫,注意输精管在插入母猪阴道时一定要轻,以防损伤阴道或子宫造成再次感染。另外,向内推生理盐水时要间歇进行,以便让脓血水顺输精管流出,待流出液体不再浑浊后,拔出输精管。间隔10~15min后将配好的高浓度抗生素推入子宫,此时要将输精管高高抬起,以防药液倒流。1次/d,连续清洗3~5d,重症患畜可上、下午各1次。(2)对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的母猪,在全身症状消失前严禁冲洗子宫。要先采取对症去热抗炎综合治疗,待全身症状消失后,再进行子宫的冲洗。
3 预防
养猪生产应本着防重于治的原则,对于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3.1 把好配种关
在母猪配种过程中,应尽量推行人工授精,减少自然交配。人工授精过程中,要规范操作,精液瓶、输精管一定要消毒后方可使用。输精时一定要清洗母猪的外阴以防污染物随输精管进入。
3.2 把好生产关
母猪进入产房前,产房要进行彻底冲洗、消毒,接产用具也应严格消毒,避免引起产道感染。(1)在母猪分娩前用1%高锰酸钾清洗阴户,在母猪分娩结束时注射3ml催产素或1ml律胎素,以保证子宫内残余物排尽。(2)分娩后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有阴户流脓现象,应及时选择1%盐水、0.02%新洁尔灭或0.1%高锰酸钾溶液用子宫洗涤器冲洗子宫,1次/d,每头母猪200ml/次,等到阴户排出的液体透明无脓时,再向子宫内一次性注入240万IU青霉素和100万IU链霉素。(3)人工助产前,应将手及用具逐一用0.05%消毒威或0.1%新洁尔灭浸泡。分娩结束后再向子宫内注入青霉素160万IU和链霉素100万IU,防止在助产时产道受损感染。(4)对子宫内膜炎发病较轻的猪,在所有母猪分娩结束后注射160万国际IU青霉素进行预防处理。
4 体会
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第11篇
【摘要】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一种较常发生的产科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很多,本文就近几年治疗子宫内膜炎的常用药物作一综述。
【关键词】子宫内膜炎 药物 治疗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常发生的一种产科疾病,它是一种炎症仅局限于子宫内膜的病理过程,中医又称带下症。美国农业部2007年公布的全美奶牛疾病调查报告显示因子宫内膜炎等原因造成的奶牛不孕症的发病率已经达到12.9%,造成的经济损失近2.5亿美元。我国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0%以上,严重影响了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病因
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为原发性和诱发性。原发性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日粮营养不全,维生素、矿物质等比例失调;土壤中镁、锰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代谢紊乱、母牛内分泌失调都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重要诱因。
此外,其他疾病如难产、胎衣不下、死胎、各种产后代谢性疾病等均可诱发子宫内膜炎。配种操作规格不严、饲养管理不科学,畜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2.治疗
2.1中药治疗
2.1.1乳剂
宫炎清乳剂(复方黄柏乳油液:以黄柏、连翘、苦参、蛇床子等组成),通过临床试验表明,该乳剂对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为83.33%,有效率为95.83%,并能增强奶牛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血清中NO含量,减少其细胞毒性。[1]
纳米乳又称微乳,正作为一种药物载体被广泛关注,它能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减少药物在体内的酶解,提高子宫内膜对药物的吸收,孙红武[2]等主要研究了盐酸小檗碱中药单体有效成分的纳米乳制剂,部分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作用,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1.2栓剂
何海健[3]等采用宫炎消栓(益母草、红花、桃仁等)对子宫内膜炎患牛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其有效率为87.5%。弓素梅[4]等用益母生化栓(益母草、当归、川芎、桃仁等)经直肠给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试验表明,其治愈率为95.2 %。
2.1.3散剂
国内学者采用“益母生化散”治疗子宫内膜炎,临床试验表明,对产后子宫内膜炎奶牛的治愈率为95.24%,并且对母牛产后恶露、胎衣不下、子宫复旧不全、血瘀等产后疾病均有显著疗效。
李呈敏等报道,用“孕宝”(益母草、黄芩、大黄、赤芍等组成)对慢性卡他性病牛的治愈率为98.64%,有效率为100%;对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为78.8%,受胎率达63.48%。
2.1.4子宫灌注液
胡元亮[5]等研制了新促孕液(括黄柏、红花、益母草、淫羊藿、黄芩、黄芪等)用于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对子宫内膜炎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能改变血液流变学,促进子宫运动,对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有显著疗效。李德昌等用苦参、川黄连、黄芩、黄柏等制成苦黄液,取药液500ml用导管注入子宫内,共治疗患牛21头,其治愈率为85.7%。其他的子宫内灌注液还包括宫净、宫炎宁、清宫消炎混悬液等等,临床应用治疗子宫内膜炎都有一定的疗效。
由江苏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制的清宫消炎混悬剂,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制剂对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较易使子宫内粘液性和脓性物质排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4%。
2.1.5泡腾片
泡腾片是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碱金属和构栋酸或酒石酸之间起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新剂型,体积小、投药方便、起效迅速,药物崩解后会产生大量泡沫,增加药物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更好地发挥作用,泡腾片在治疗体腔黏膜炎症方面有其他制剂不可比拟的优势。
范春然[6]等将由苦参、川黄连、黄芩和黄柏组成的传统中药苦黄液,制备成苦黄泡腾片,建立了苦黄泡腾片的质量控制标准,为工厂化生产该药物和临床上大量应用该药物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奠定了基础。临床上有将土霉素泡腾片用于产后母牛的报道,但尚未见关于中药泡腾片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面的研究,其实际应用效果仍有待考察,因此,开发抑菌作用较好的中药泡腾片可以替代土霉素泡腾片,用于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2.2抗生素治疗
据谷新利[7]报道,应用双抗(青霉素、链霉素)、灭菌注射用水在子宫内的渗出液排出后,注入子宫内每日一次,结果发现,治愈率达80.7%。LeBlanc选用VE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疗效。Catherine[8]等应用甲硝唑在剖腹产奶牛术后进行预防,取得较好效果。李建生[9]等采用青、链霉素子宫灌注法治疗隐性子宫内膜炎,治愈率达88.9%。
2.3激素疗法
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炎也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是比较理想的药物。这类药物有PGF2和氯前列烯醇、芬前列林、前列他林等。有学者采用三合激素(丙酸睾丸素、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每天一次,连续三天,有效率为80%。
2.4生物疗法
罗国琦等[10]报道,利用乳酸杆菌冻干剂治疗卡他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其治愈率分别为77%和63%。杨为荣等用溶菌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冯忠贵[11]根据阴道杆菌能产生乳酸,抑制病原菌生长的原理,筛选阴道正常细菌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
3.结语
目前国内外关于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报道较多,引起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较复杂,临床治疗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情进行综合评价,选用合理的治疗药物,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中药复方乳剂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药效及其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硕士论文,2008.
[2]孙红武,欧阳五庆.盐酸小檗碱纳米乳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J].中草药,2007,38(10):1476-1480.
[3]何海健,兰新财.宫炎消栓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兽医学杂志,2007,(3):3-5.
[4]弓素梅.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药栓剂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5]孔祥峰.中药新促孕液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6。
[6]范春然.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中草药复方泡腾片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8.
[7]Stephen.J.LeBlanc,Todd F.Duffield,Ken E.Leslie et al.The Effect of Prepartum Injectioitamin of Vitamin E on Health in Transition Dairy Cow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2,85:1416—1426.
[8]Catherine Pitt,MD,Luis Sanchez-Ramos,MD,and Andrew M.Kaunitz,MD.Adjunctive Intravaginal Metronidazole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cesarean Endometr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Obstetrics&Gynecology 2001,98:745-750.
[9]李建生,梁庆周,刘宏亮等.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对症治疗[J].河南畜牧兽医,2003,
(10):27-28.
[10]罗国琦,张敬礼,袁逢新等.乳杆菌制剂在防治母牛不孕症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7):27-28.
[11]冯忠贵.筛选阴道正常细菌治疗奶牛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预防兽医专业硕士论文,2004.
王强 (1980—),男,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系,学历:本科,初级兽医师。
王福荣 (1986—),女,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自考本科。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诊治 第12篇
1病因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产房卫生条件差, 管理不当, 自身抵抗力低;临产母猪的外阴、尾根部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时术手、器械消毒不严格;胎衣不下, 腐败分解, 恶露停滞等。另外, 阴道炎、子宫颈管炎、子宫弛缓、子宫脱出等都可继发子宫内膜炎。
2症状
根据病理过程和炎症经过可分为急性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通常在产后1周内发病, 轻者无全身症状, 发情正常, 但不能受孕;严重的伴有全身症状, 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等表现, 患猪出现弓腰、举尾、努责及排尿姿势, 不时从阴道排出大量混浊或棕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 有腥臭味, 内含絮状物, 常附着尾根, 形成干痂, 若子宫内蓄积渗出物时触之有痛感。
3诊断要点
3.1阴道内经常流出脓性分泌物, 有时含血液或假膜, 卧地后流出更多, 常弓背努责;慢性子宫内膜炎经常从阴门内流出少量稀薄、污白色或混有脓液的液体;隐性子宫内膜炎多无外表症状, 仅见发情时子宫排出的分泌物略微浑浊, 屡配不孕。
3.2阴道检查, 可见子宫颈略微开张并伴有浑浊的分泌物排出, 触压子宫有波动感和轻微疼痛感。
3.3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及流产后, 表现为黏液性及黏液脓性, 体温迅速升高,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或废绝, 有些病例全身症状不明显;慢性子宫内膜炎常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但病畜逐渐消瘦, 性周期紊乱, 有的多次配种不孕或者妊娠后发生隐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4治疗
治疗的基本原则:促进子宫内炎性渗出物的排出, 消除或抑制子宫感染, 增强子宫免疫功能, 加速子宫的自净作用。
4.1冲洗子宫疗法治疗原则是清洗子宫, 消除炎症, 冲洗子宫疗法是治疗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方法。先用0.1%高锰酸钾或0.9%生理盐水 (36~40℃) 冲洗子宫, 冲洗时应注意小剂量反复冲洗直至回流液清亮为止。在充分冲洗之后, 再向子宫内投入抗生素药物。慢性子宫内膜炎冲洗时1次注入冲洗液100 m L左右为宜, 过多会继发子宫弛缓。
4.2子宫内药物灌注疗法子宫内药物灌注是在清除子宫炎性分泌物的基础上, 利用抗菌素、防腐剂等对子宫进行保护性治疗, 起到抗炎、消毒、抗感染的作用。常用药物有: (1) 抗生素:青霉素160万IU和链霉素100万IU, 用生理盐水500 m L稀释后灌注, 每5天1次, 连用2次。 (2) 碘制剂:对脓性和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可用鲁格乐氏液 (5%复方碘酒溶液20 m L加蒸馏水至500 m L) 20~50 m L, 5%碘酊注入子宫。 (3) 磺胺类:对慢性子宫内膜炎常用磺胺油悬混液, 即磺胺10~20 g, 石腊油20~40 m L, 灌注子宫。 (4) 鱼石脂:对坏死性子宫内膜炎用10%鱼石脂10~20 m L灌注子宫。
4.3全身治疗恶露明显化脓和子宫内脓性分泌物较多时, 应加大剂量使用抗菌素, 并配以强心, 补液, 纠正酸碱平衡, 补充维生素C, 肌注维生素A、D、E合剂及静注钙制剂。
5典型病例
病例1 2014年5月, 荔波县玉屏街道办事处时来村杨某的1头母猪怀孕3月, 因调换圈舍驱赶时不慎摔倒导致母猪当晚流产12头胎儿, 次日母猪不吃食。临床检查:母猪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至41℃, 拱腰, 常努责, 卧地做排尿姿势, 从生殖道排出大量灰红色有臭味的黏液性分泌物, 卧地时排出量较多, 常混有胎衣碎片。根据临床表现确诊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先用0.1%高锰酸钾500 m L用导管注入子宫, 导出药液。然后用38℃0.9%灭菌生理盐水100 m L冲宫1次。最后用青霉素160万IU和链霉素100万IU溶于蒸馏水30 m L, 1次注入子宫。隔天再冲洗1次。同时肌注:强效阿莫西林1 g, 30%安乃近20 m L, 每天2次, 连用3天。1周母猪康复。
病例2 2014年3月, 荔波县玉屏街道办事处某养猪场3头能繁母猪表现精神食欲正常, 体温不高, 行动自如, 发情正常, 但屡配不孕。临床检查:母猪阴部周期性有黄白色黏液流出, 并粘附在阴户周围。确诊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治疗:先后用0.1%高锰酸钾500 m L和38℃0.9%灭菌生理盐水100 m L冲洗子宫, 导出药液。然后用青霉素160万IU和链霉素100万IU溶于蒸馏水30 m L, 1次注入子宫。5天再冲洗1次, 连冲3次。同时肌注:华神强效金针1瓶 (每瓶含青霉素400万IU) , 30%安乃近10 m L, 每天上、下午各1次, 连用6天。1个月后母猪恢复健康并配种受孕。
6预防措施
6.1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合理利用饲草、饲料资源, 提高母猪的营养水平是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 提高繁殖能力最根本的措施。对产后子宫内膜炎的猪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6.2搞好猪舍环境卫生在临产和产后应对母猪阴门及周围环境消毒, 保持产房和厩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刷拭猪体, 保持猪体清洁干燥。春夏季节注意杀灭蚊蝇, 减少蚊蝇和其它昆虫传播疾病和对母猪的骚扰。
6.3控制产前产后感染
6.3.1避免过早配种, 减少难产的发生。独立产房, 定期消毒, 母猪分娩前对分娩环境和母猪外阴等处仔细消毒, 科学助产, 防止产道损伤。如发生分娩助产时产道损伤, 产后恶露异常等应及时正确治疗。
6.3.2在母猪生产中应重视怀孕后期和产后母猪的日粮平衡。临产前2周应转入产房实行单独饲养, 并进行健康检查。产后母猪尽快恢复其体力, 增强抗病能力, 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或葡萄糖酸钙, 在产后24~48小时应向子宫内灌注抗生素1次, 以防产后感染。
6.3.3产后1周应注意产床、母猪外阴及后驱的卫生, 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猪舍、产房要经常打扫和消毒, 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夏季通风, 冬季注意保暖, 用具定期消毒。
6.3.4避免配种和子宫灌药的污染。人工授精和子宫灌药时, 对器材、人员手臂、母猪外阴要严格消毒, 以防引起母猪生殖道感染。输精管通过子宫颈褶皱时动作应缓慢, 以避免损伤子宫颈或子宫黏膜而引起子宫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