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有啥传统的礼仪习俗(精选11篇)
羌族有啥传统的礼仪习俗 第1篇
新年
在新年前夜(12月31日),和朋友与家人午夜共同庆祝节日是个传统,然后一起唱苏格兰诗人Robert Burns所写的民谣“Auld lang syne”,此外女王都会发表新年祝辞,教堂会在除夕夜做礼拜。狂欢会一直持续到新年的第一天,而且许多人也会许下一个“New Year’s resolutions”,期许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达到新的目标或是改掉之前的坏习惯。
按照英国人的风俗,新年的第一个客人将预示着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
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
新年前夜在亲友家做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英国煎饼日
通常是2月或3月的一个周二。煎饼节也叫做“忏悔日”(Shrove Tuesday)。这一天其实是基督==--教会在基督受难日前40天的“封斋日”开始前的最后一天,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是--教的传统节日之一。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会庆祝这个节日,不过当属在英国最为盛行。封斋期内一些虔诚的教徒会定期“守斋”,纪念耶稣基督的死。在古代,人们会在“忏悔日”把家中的“美味”食物清除或用罄。由于以前鸡蛋和糖、黄油都属于较为难得的“佳味”,因此,人们会利用这些原料制成薄煎饼享用,后来成为了英国的一个传统。
当然,现代社会物资大大丰富,鸡蛋和牛奶都不在封斋期的斋戒范围之内了,但虔诚的信徒们仍会立志在此期间戒食某种特定食物,比如巧克力或是酒等,宗旨是必须放弃自己的最爱之一。于是人们仍会在这天吃煎饼,而且花样翻新,你可以在饼上加糖浆或是果酱,也可以铺上喜欢的水果等等,既能做正餐又可以当甜点。
这天,各地还会举行别开生面的煎饼赛跑活动(Pancake Race)。煎饼赛跑需要参赛者每人拿一个装着薄煎饼的长柄平底锅,在奔跑过程中要把这个薄饼翻面若干次(次数在比赛之前设定)且不让薄煎饼掉出来,最先跑到终点的人就是赢家。
耶稣受难日
复活节前一个星期五。受难日是耶稣为世人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死的日子,这是纪念耶稣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也称为“圣周”)中最为重大的节日。整个一周的主题围绕耶稣基督的受死和复活。
节日习俗
元旦(NewYear’sDay):
1月1日。每年此时女王都会发表新年祝辞,教堂会在除夕夜做礼拜守岁。元旦新年一般是圣诞节庆祝活动的延续。不少英国人会在圣诞节前开始一直放假到新年过后。在伦敦,一个已经实行多年的做法是在除夕提供免费公共交通,方便人们迎接新的一年。在子夜将临之际,不少人会聚集在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河畔的议会大楼前等候“大笨钟”敲响1月1日零时零分的钟声。不少人会带备香槟酒,举杯迎接新年。
在苏格兰爱丁堡市的古老城堡下的公园中,人们也会聚集,庆祝新年的来临。在苏格兰,庆祝新年的活动称为Hogmanay,是苏格兰一个非常重要的庆祝活动。
情人节(Valentine’sDay):
2月14日。每年的2月14日是所谓的情人节(Valentine’s Day)。现在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热切期待的一天,让他们有机会可以同心上人共庆良辰。不过,这个日子其实本来是教会中的一个圣人的纪念日,纪念圣瓦伦丁(St Valentine)。这位圣人据信是一个公元3世纪的人物,他后来在罗马殉道。有传说说,他生前曾经极力协助一些有情人成眷属,因此他的纪念日被用作所谓的情人节。
无论此说是真是假,不少英国人都会在这一天发情人卡给心上人,但是,英国的传统是,发卡人不得在卡上签名或者留下任何可以显示自己身份的印记,以免遭遇厄运。
母亲节(Mother’sDay):
四旬斋(Lent)期间的第四个星期日。人们在这天会赠送贺卡和鲜花等答谢母亲的养育之恩。英国的“母亲节”与美国的完全不同。在美国,5月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但是,英国的所谓“母亲节”是在--教会的耶稣受难前的“封斋期”内的第四个星期日。据悉,按照古老的教会传统,这一天是信徒回到他们本来所属的教堂(mother church)的一天,因此,所谓“mother”,本意不是母亲,但是,到了大约17世纪中,人们开始把“mother”也包括了人们自己的母亲,后来就演变成现在的所谓“母亲节”。
习俗
伦敦的星期天,商店都停止营业,所有的戏院和大多数电影院也都关门。由于伦敦人都喜欢在星期天出城往远足。
英国,送礼时最好送较轻的礼品。由于所费未几就不会被误以为是一种贿赂。英国人也象其他大多数欧洲人一样。喜欢高级巧克力、名酒和鲜花。对于饰有客人所属公司标记的礼品,他们大多并不欣赏。
饮茶,是英国各阶层人民都喜爱的茶,几乎可称为英国的民族饮料,特别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爱好现煮的浓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
下午茶在乡间,也叫荤茶,或饱茶,喝茶时附带吃鱼、肉等菜肴,代替正餐。
英国还有五时茶,是有亲阶级妇女的社交活动,与其说饮茶,不如说约朋友下午五时茶叙,见见面,谈谈心,相当于欧洲大陆妇女们的咖啡招待会。
英国人见面时不爱讲个人私事,而爱谈论天气,否则会受以冷遇。
在英国翘大拇指是拦路要求搭车之意。
在英国,假如戴口罩上街,人们会以为是传染病者跑出来了,也许还会有人叫救护车
羌族有啥传统的礼仪习俗 第2篇
古巴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uba),简称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的一个岛国。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古巴一名,因印第安人的领袖得名。有“千岛之国”、“世界糖罐”、“世界甘蔗国”、“安的列斯的珍珠”的美称。黑人占23%,其余为印欧或非欧混种人,还有华侨2万多人。首都哈瓦那就有192.4万多人。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国语为西班牙殖民地,独立后受美国保护,1961年与美断交,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1960年9月28日与我国建交。
古巴产量仅次于印度、巴西,居世界第3位,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年产量一直保持在5000-7500万吨之间。1981年种植面积已达172万公顷,产量达7359吨,原糖出口达707万吨。古巴糖是称霸世界的拳头产品。1985-1986年度糖产量达850万吨。
按照古巴的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保守式样西装。拜会政府机关,必须先订约。居民大多数信奉天主教,宗教对他们的生活习惯有较大的影响,如:忌讳“13”这个数字,更忌讳13日星期五这一天举行娱乐活动;婴儿出生后要举行洗礼,并给其取教名;习惯过复活节、圣诞节、狂欢节等。还有一种奇趣的习俗,即在每年的新年除夕,按习惯每人必须要准备一碗清水,等午夜的时钟敲过12下后,每人就各自将准备的那碗清水到室外去以表示去旧迎新。
经济机构都是国营,各个贸易组织无在外贸部统一领导之下。和古巴商人打交道,你得有恒心、有毅力、有耐心,才做得成买卖,古巴官员对外国人还算友好。在谈话时,宜避免谈及你所代表的公司的业务以外的事务。古巴人会要求你打折扣。还价甚厉害。兑换古巴币,一定要到指定的官方兑换处办理。在古巴,别给对方礼物这被视为非法行为。对方如招待你餐,一定是一群人在公共店进行,不会是一对一在旅舍密餐,注意禁止对军事设施、政府机关拍照。少谈古巴的内政与外交问题。
古巴人在饮食上习惯以吃欧式西菜为主,一般以爱吃烤、煎、炸制的菜肴者居多。他们的口味喜清淡,不喜油腻,以猪、肉为主要食品,也受吃鱼以及各种味食品。他们还爱咖啡、可可、红茶。但须注意的是,他们一般不太爱吃肉和海味。圣诞节的传统菜肴是串在烤肉签上的。古巴盛产热带水果,居民一般将芒果、菠菜、柑橘等切成块,加大量的糖掺和着吃。
烟草是古巴的传统经济作物,著名的“哈瓦那雪茄”,驰名世界。古巴各某某都出产烟草,但是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烟草产地在比那尔德里奥某某的埃塔巴亚堆地区,这里烟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是制作哈瓦那雪茄的主要原料。古巴的烟草和烟草制品年产量约5万吨,大部分供出口。
海关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烟25支,或烟草1磅、酒2瓶。本国货币禁止出入境。外币不限,先申报数额,届时可携回。美元旅行支票在古巴不通用。不妨购买加拿大币或英镑作旅行支票使用。
每年1-5月、10-11月,最宜前往古巴访问。6-9月节日较多。勿饮生水,只瓶装水,水果须彻底洗净、削皮才可食用。
羌族有啥传统的礼仪习俗 第3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源地为阿坝州的羌族、汉族男女学生共120名;其中羌族男、女生各30名,汉族男、女生各30名。
1.2方法
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数据,并计算其体质指数(BMI);被测者填写运动项目喜好情况调查问卷。为保证采集信息的准确性,所有受测者在自愿并乐意的前提下进行测试并独立填写调查问卷。
1.3统计学处理
体质指标采用Excel 2003录入数据,并导入spss18.0进行分析;对所测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测定数据均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项目喜好情况采用Excel 2003录入并统计分析。
2结果
2 . 1羌族大学生身体形态情况
注:▲:与汉族比较P<0.05。
如表1,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生源地同属阿坝州的羌族与汉族男女生的体质指数均值都在正常范围内;依据国际通用体质指数(BMI值)标准,羌族与汉族男女生的体质指数均值都属正常范围(正常:18.5~23.9),并且接近人体理想体质指数22。羌族、汉族男生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羌族女生较汉族女生的身高、体重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地区的羌族女生身高明显高于汉族女生,同时,体重也较汉族女生更重;但羌族、汉族男女生的体质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 2羌族大学生肺活量及指数情况
如表2,依据《标准》,羌族、汉族男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都偏低;羌族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处于及格水平(及格:55~66),而汉族男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为不及格。羌族、汉族女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也偏低,均只在及格水平(及格:43~53)。经独立样本T检验,羌族、汉族男女生分别在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方面虽然互有高低,但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 3羌族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
如表3,依据《标准》,羌族、汉族男生的柔韧指标坐位体前屈均值分别属于优秀和良好水平(优秀:19.8~23 cm;良好:12.5~18.9 cm);体现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测量均值都为及格水平(及格:2.14~2.35 m)。羌族、汉族女生的柔韧指标坐位体前屈均值都属于良好水平(良好:11.3~17.7 cm),立定跳远为及格水平(及格:1.58~1.76 m)。经T检验,羌族、汉族男生及女生的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分析与讨论
3 . 1羌族学生的体质特点
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体现学生体质的三个方面[2]。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重两项指标,身体机能包含肺活量和台阶实验两项指标,而运动能力观测指标较多。身高、体重是反映身体形态的必测指标,也便于获得体质指数,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且方便易测;肺活量体重指数的主要意义在于体现受测者的有氧代谢能力;坐位体前屈反应柔韧素质,立定跳远综合体现了学生的下肢爆发力与弹跳能力。因此,该实验选择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作为测试指标,进而获得了体质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两项指标。
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在先天遗传与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特征,包括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3]。人的体质受遗传、年龄、性别、饮食条件、地理环境、体育锻炼、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羌族人由于长期聚居与藏彝走廊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质,即身体健壮,身材普遍较高[4,5]。这一观点得到了何颖新等学者的证实[6]。因此,从传统意义上讲,羌族人的体质总体属于优秀或良好水平。
为减少客观因素如饮食条件、地理环境、体育锻炼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对观测结果的影响,该次测试对象选择生源地同为阿坝州的羌族、汉族学生。结果显示,同区域内的羌族、汉族男学生在体现体质形态指标上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并且体质指数显示羌、汉两族男生接近理想体质标准;同时,羌族女生的身高、体重值明显优于同区域的汉族女生,且两族女生的体质指数同样接近理想体质标准。这说明藏彝走廊独特的生存环境塑造在了该区域生活的人们健康的身体形态,即与我国人口体质的第三类特征吻合[7]。在身体机能方面,羌、汉两族的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分别比较,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参考《标准》,我们可以知道测试对象的身体机能情况并不理想,总体水平偏低,在及格与不及格之间分布。虽然有学者提出测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反应身体机能的合理性值得商榷[8],但就目前的测量手段看,它依然是反应人体身体机能情况的最经济和方便的测量方法。并且这种方式被广泛认同,并作为《标准》的必测项目。肺活量反应人的有氧代谢能力,肺活量体重指数反应了肺活量与体重的相关程度。因此,可以判定该区域的羌族、汉族大学生有氧代谢能力普遍较差。在身体素质方面,坐位体前屈体现下肢的柔韧性,立定跳远体现下肢爆发力,从测量结果看,同区域的两个民族学生在柔韧、爆发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并且柔韧素质都在优秀或良好水平,爆发力的评级较低。综上,羌族大学生的体质情况可简要归纳为:体型标准、有氧耐力差、柔韧性好、爆发力差的特点。
3 . 2羌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体质的要求
羌族传统体育项目分12个类别,分别是智能、踢打、投掷、托举、体能、竞速、和中、制胜、角力、技艺、游戏、跳跃;其代表项目分别是:金骨牌,拍球、吆牛牛,开当铺、甩皮封、梭杠,举石锁,仰卧抱杆起,跳背篼、赛马,打窝、骑射、丢窝窝,摔跤,扳手劲、扭棍子、推杆,武术、莎朗、耍龙灯、拳下翻身、秋千、爬天杆、翻杠子、锅庄,五马跑四角、刁鸡、逗瓜,撑锄把、逃背关[9]。在这些羌族传统体育类别中,除智能、和中两类对参与者不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外,其它项目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如:甩皮封、梭杠、举石锁、扳手劲、爬天杆等项目需要参与者有强壮的上肢和爆发力;仰卧抱杆起、拳下翻身、翻杠子等要求参与者除有强壮的上肢外,还要有较强的腰腹力量;跳背蔸、赛马、骑射等项目要求参与者的自身机智与灵敏外,还有专项技术;莎朗、锅庄这样的项目需要参与者有标准的体型与一定的柔韧性。而据试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羌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适宜参与的民族传统项目仅有莎朗、锅庄、秋千、推杆等只需要良好体型并具有表演性的项目,而不是高大魁梧的身体。显然,这样的身体素质是不适宜进行摔跤、骑射、举石锁、扳手劲等项目的。
3 . 3扬弃羌族传统体育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羌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但研究表明[10],这些体育项目在羌族地区的开展现状并不频繁。大部分羌族人参加这些传统项目的不是为健身,通常这些项目是在羌族传统节日中进行的,参加这些项目往往带有表演性或出于商业需要。这些节日活动几乎都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进行的,群众自发开展这些活动的情况甚少。羌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生产生活特征,场地器材简单、简便并散落于民间,不利于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开展[11]。并且羌族传统体育本身亦来源于羌族先民的生产、生活,而今生产、生活方式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原本的羌族传统体育发生发展的环境也因地震的破坏而改变了模样。如今再要求羌族人民继续按照多年以前的生产生活方式过日子是不现实的。所谓的“原生态”只是都市人对“他者”的幻觉。传统民族体育在信息化时代的剧烈冲击下必然会在某些方面发生变迁,保护和传承这些民族传统体育,不是“新瓶子装老酒”,而是遵循其内部的“演绎法则”与认同智慧,保护其内在的传衍机制。而今,羌族青年们向往现代都市生活,沐浴着信息化时代的光和热;亦无须向羌族先民一样强健体魄、戎马生涯来捍卫自己的家园。所以羌族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中的爆发力差、耐力差的特点不是偶然。因此,对羌族传统体育的扬弃是明智的选择。扬弃不是抛弃,而是让精华的东西与时俱进,保持鲜活的生命力[12]。
从历史角度来看,许多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都在随时代的进步而发生了变化,但只要其精神内核和信仰层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形式上的变化实际上是其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变化”是为了更好地保留和发展。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因素的考量下,扬弃羌族传统体育,就应当把独特性和具有其民族代表性的东西作为保护重点,并集中精力研究可以促进保护成果的各项指标[13]。可以欣慰的是,细数羌族传统体育项目,许多项目在现代运动项目中能找到其影子。如:举石锁、扳手劲,对应现代运动中举重、扳手腕;同时许多项目并不专属于羌族,如:骑射、武术、耍龙灯、秋千在我国广泛流行;一些项目现在世界上也很流行,如:赛马、摔跤、仰卧抱杆起;而开当铺、跳背篼、打窝、丢窝窝等项目在现代体育游戏中也有它们的影子,只是称谓有别而已。经上述分析与综合,真正能够代表羌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并具有保护价值的则是莎朗、羌族锅庄、推杆三项。而恰好这三项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跳莎朗、羌族锅庄不仅仅是羌族重要节日的表演项目,也是羌族地区各级学校的保留项目,同时推杆在羌族人民的节日或生活中亦广受欢迎[14,15]。
4结语
羌族传统特色美食中的设计文化 第4篇
羌族是中国民族中一支古老民族,发源于岷江上游,是最早创造游牧文明的民族之一。羌族的饮食与其地域因素息息相关,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羌族美食以“就地取材”为主,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主要有玉米、小麦、土豆、荞麦、蔬菜等。用这些材料烹饪的美食风味朴实自然。较为典型的羌族主食有金裹银、银裹金、各式馍馍、洋芋糍粑、搅团等。蔬菜有自种的和山野菜,野菜主要有核桃花、香椿、青蕨等;尽显天然质朴,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何谓美食?我们常说“色、香、味、美”俱全,称之为美食。但羌族传统美食与其他美食不同的地方在于,羌族传统美食不仅能体现食材本身的“美”,同时也传扬了其文化“美”。
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与近年来流行的分子美食类似,是通过改变食材的分子结构,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食物。当下有许多美食家对其进行研究,希望借此烹饪出别出心裁的美食。其实这样烹饪的方式在羌族很早就出现了,“洋芋糍粑”便是其中的代表。
“洋芋糍粑”是以土豆为原料的羌族特色小吃。在选材上大有讲究,主要选用羌族海拔两千米以上的高山土豆。将其煮熟后去皮,待到土豆都晾冷后放入石臼或木臼中用杵用力舂;直到土豆舂成粘稠的土豆泥,再进行加工。羌族传统做法是以高山野菜“飘带葱”腌制的酸菜为主要配料,一起熬煮。随着现代人口味的改变,也出现了“油炸洋芋糍粑”等吃法。
“洋芋糍粑”的制作较为复杂,一般宴请宾客时才制作;且多人参与,场面极为热闹。这也是羌族传统美食中设计最为精巧的部分。大锅的洋芋煮熟后热气腾腾,羌人们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剥洋芋。由于舂糍粑需要很大的力气,所以大家轮流舂,其余的人则在一旁打气助威,整个过程及场面都显得其乐融融。
“洋芋糍粑”选用普通的粗粮,在羌族人的创造下,呈现出不同的口感。配以本地野菜制作的酸菜加以烹饪,不仅饱含本地特色风味,在色彩的搭配上也相得益彰。给人以视觉与味觉上的美感。不同于其他美食的是,“洋芋糍粑”体现了一种羌族人的待客之道,让客人参与到制作中,除去了漫长等待食物的过程,将食物制作的本身变为一项共同娱乐的项目,从而传达出主人对招待客人的精心设计与思考,不仅给客人味觉、视觉上的享受,还赋予了一种娱乐的体验。
金裹银、银裹金
羌族的“金裹银”与“银裹金”是羌族传统主食中的上等主食,在重大节日、喜事或招待贵客时才制作以款待客人。“金裹银”主要是由普通大米与玉米粉混合制成。将大米淘洗后掺入极细的玉米粉在甑子上蒸熟后即可食用。“金裹银”与“银裹金”取决于掺入玉米粉的多少;少一些的呈浅金黄,即为“银裹金”;多一些的呈金黄色,称为“金裹银”。
在羌族地区玉米产量远大于大米的产量,所以在羌族地区大米是非常珍贵的,在米饭中加入玉米,不但可以节省大米,且在口感与视觉上都相得益彰。营养也更佳丰富。“金裹银”与“银裹金”体现了羌族人在传统美食中无限的创造力;在立足于民族的具体情况下对食物进行加工改造,并从色彩搭配、食材搭配、营养搭配等角度考虑后烹煮的“金裹银”也是羌族人民待客之道的又一体现。
核桃花
核桃花,羌语“核德喇叭”,是羌族野菜的代表,也是羌族的一大特产。核桃花为每年四月初采摘,处理后直接晾晒干,作为脱水野菜以备食用。核桃花的烹饪主要有凉拌、炒肉两种。烹饪前将和桃花在清水中浸泡后用沸水小煮10分钟,然后捞出晾冷,以备使用。核桃花色泽较深,所以羌族人在配菜上多以青椒、红椒相配,红红绿绿使整个菜肴色泽更佳,配菜的搭配也使核桃花制作的菜肴更佳美味。
羌族核桃花的制作,不仅合理利用了本土资源,还注重颜色的搭配,其烹饪方法能够很好的保留核桃花的营养成分,野菜的风味更是别具一格。
太阳馍馍 、月亮馍馍
“太阳馍馍”是羌族的传统礼俗食物,一般在羌族传统民俗活动中,羌族人都要烤制以敬日月诸神。在一些节日庆典上,羌族人也会制作与族人共同分享。“太阳馍馍”的原料主要以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为主,将面揉好后擀成圆形面饼,再用木片或竹筷在面饼上刻画图案;为了节省时间,也有用带印花的木板压印的。印好后,放入平底锅烤熟即可。“月亮馍馍”与“太阳馍馍”的制作方法如出一辙,只是形似月亮,故而称其为“月亮馍馍”。
羌族的“太阳馍馍”体现了羌族人对礼俗食物的设计,将对诸神的敬畏与感恩之情赋予食物。使食物精神化、艺术化的情怀是羌族传统美食文化的精粹。
结语
在食材的设计中,羌族人“粗粮细作”,注重外形的美化。在搭配上,羌族人考虑营养与健康的同时,还注重色彩搭配。在食物的体验上,客人的感受与体验是羌人最为看重的,他们通过设计,在呈现美味的同时给人以娱乐的体验。羌族人通过对于美食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将羌族文化传达给世人,这是羌族传统美食文化的体现,也是羌族人待客之道的体现;展现了羌族人热情好客的性格与喜爱分享美食的特点。羌族人通过对于传统美食的精心考虑与设计再经制作,将羌族文化,在食物中得以发扬。所以羌族的特色美食中传达出的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多的是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CYS15211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第5篇
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那它有哪些规范的礼仪姿态呢?
礼仪姿态
古代行拱手礼,身体和手都不动。现代行拱手礼,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上而下,或内而外,有节奏的晃动。
1:左手掌心平张,向下压住右拳(此手势又叫“拱”)正对胸口不高于颚不低于胸平臂,行礼此乃“王者对揖”、“时揖”、“平揖” ;
2:平辈行礼左手手心向内贴于低于胸口直身行礼,此乃“土揖”、“下揖“ 上位者还礼;
3:双手平伸指间交错,左手在外,两掌心向内,双臂前伸如抱一环,举手至颚,欠身行礼,此乃“天揖”、“上揖”,最适合向长辈行礼;
4:以此手势直身举手过额,此乃”帝揖”,过去为祭祀用礼,后来被用来向皇室和宰相行礼;
5:双手抱拳(注意 只有这个才是两手抱拳),左手抱住右手,平身行礼,此乃”武揖“,为周朝军礼,后为武者专用。
常见的手法就这五种当然还有”侧揖“ 、“旁三揖”、“旅揖”。
阿联酋的传统习俗和礼仪 第6篇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he united arab emirates),简称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端。由七个小酋长国联合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玛角、阿治曼、富查伊拉和乌姆盖万,素有“油海七珍”之称,总面积为8.5万平方公里。人口162万,近年来人口增长极快,原因是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后,大量移民进入该国谋生,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公共语,做生意、买东西都可以用英语交谈。
首都阿布扎比(abu dhabi)某地意为“有羚羊的地方”。该某地人口20多万,建有现代化油港,有国际机场同世界各国通航。阿联酋的当地名称萨赫尔阿曼,意即阿曼(指今阿曼苏丹国)的边缘平原。各酋长国的统治者掌握宗教与世俗权力,为各国的宗教和政治领袖,穆斯林的沙里亚法庭掌管全国的全部法律事务,伊斯兰教事务与宗教基金部掌管一切宗教事务。
在阿拉伯帝国时期,这里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中心。18为英国的“保护国”。1968年2月,阿布扎比、阿治曼、迪拜、富查伊拉、哈伊玛角、沙迦、乌姆盖万、巴林、卡塔尔的酋长在迪拜举行会议,达成建立阿拉伯酋长国联邦的协议。巴林、卡塔尔先后于1971年8月和9月宣告独立。同年12月,阿布扎比等6个酋长国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2年2月,哈伊玛角也宣布加入。
阿联酋现政府实行联邦制。联邦宪法于1971年7月18日签订。7酋长共组“最高委员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任免内阁。另设一联邦咨询议会,由各部酋长派代责联合组成。1984年11月1日与我国建交。阿联酋有丰富的石油资源,1988年全年原油出口收入100多亿美元,使这个一向以捕鱼为主要收入的贫穷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1980年人均收入3万美元,1984年人均收入为2,3万美元,均居世界各国之首。
根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商务礼俗,冬天访问宜穿保守式样西服。须访政府办公厅及大公司须先订约会。参与政府机构的投标时,非得通过当地的代理来进行不可。另外,要设立公司时,也需有当地的担保人ponsor)出面才行。签证的取得,通常是由当地的客户,也就是所谓的.担保人拍发电报,凭电文在机场取得签证,和其他中东地区国家的商业习惯相同,在阿联酋做生意,你得谦虚有礼并有耐心,销售姿态务必要低。本地商人不喜欢与你派驻在沙特阿拉伯或其他邻透国家的商务代表谈判,他们愿直接和制造厂商打交道。
当地公司进口项目繁杂,有时一家公司同时独家代理两个互相竞争的商品,你可细心查询一下,当然,为了节某某成本,你也可以在阿联酋指定一家独家代理进口公司。最好在这个某地场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禁穿有星星图案的衣服。当地无论是商人,还是一般百姓,都希望价格便宜,也特别注重牌子,不是那个牌子的货他往往掉头就走。购物时,他一看牌子不对,顿时就会失去了兴趣,在阿联酋,某些商品,受到当地商人的变交称赞。如“三环牌”锁,“白鸽”牌拖鞋等。在阿联酋,商品能否销得出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牌子。
有关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 第7篇
贴福字的讲究是老祖先们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该贴到什么位置都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出来,绝对不是哪个人随便一说。“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根据“福字”的大小,该贴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记住。“
倒福”斗方,要坐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做“福入厅堂”,但一家只能贴一个,如果贴多了,叫做“重蹈覆辙”不吉利;
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贴一个,须座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
门福必须是正福,门外贴“倒福”会让一家有一种流年不顺的感觉,所以门福必须要正福。另外还有抬头福,旺财福等都要各归其类。
传统中式婚礼礼仪习俗 第8篇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英国传统节日习俗礼仪 第9篇
元旦(NewYear’sDay):
1月1日。每年此时女王都会发表新年祝辞,教堂会在除夕夜做礼拜守岁。元旦新年一般是圣诞节庆祝活动的延续。不少英国人会在圣诞节前开始一直放假到新年过后。在伦敦,一个已经实行多年的做法是在除夕提供免费公共交通,方便人们迎接新的一年。在子夜将临之际,不少人会聚集在伦敦市中心泰晤士河河畔的议会大楼前等候“大笨钟”敲响1月1日零时零分的钟声。不少人会带备香槟酒,举杯迎接新年。
在苏格兰爱丁堡市的古老城堡下的公园中,人们也会聚集,庆祝新年的来临。在苏格兰,庆祝新年的活动称为Hogmanay,是苏格兰一个非常重要的庆祝活动。
情人节(Valentine’sDay):
2月14日。每年的2月14日是所谓的情人节(Valentine’s Day)。现在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热切期待的一天,让他们有机会可以同心上人共庆良辰。不过,这个日子其实本来是教会中的一个圣人的纪念日,纪念圣瓦伦丁(St Valentine)。这位圣人据信是一个公元3世纪的人物,他后来在罗马殉道。有传说说,他生前曾经极力协助一些有情人成眷属,因此他的纪念日被用作所谓的情人节。
无论此说是真是假,不少英国人都会在这一天发情人卡给心上人,但是,英国的传统是,发卡人不得在卡上签名或者留下任何可以显示自己身份的印记,以免遭遇厄运。
母亲节(Mother’sDay):
四旬斋(Lent)期间的第四个星期日。人们在这天会赠送贺卡和鲜花等答谢母亲的养育之恩。英国的“母亲节”与美国的完全不同。在美国,5月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但是,英国的所谓“母亲节”是在会的耶稣受难前的“封斋期”内的第四个星期日。据悉,按照古老的教会传统,这一天是信徒回到他们本来所属的教堂(mother church)的一天,因此,所谓“mother”,本意不是母亲,但是,到了大约17世纪中,人们开始把“mother”也包括了人们自己的母亲,后来就演变成现在的所谓“母亲节”。
传统节日
月1日 新年New Year’s Day
12月31日,在新年到来之前,传统的庆祝活动往往会持续到半夜。新年的第一天是全国假期,所以大家一起尽兴到天明也毫无负担。全英各地区都会举行狂欢派对:不仅伦敦的跨年烟火久负盛名,苏格兰爱丁堡的hogmany也可谓全国最盛大的派对之一。
小科普:Edinburgh’s hogmany 爱丁堡新年。Hogmany即苏格兰语中跨年庆祝活动的统称。每年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跨年庆祝活动,包括音乐会、王子街派对、纪念维京人的火把游行等。
2月5日 中国新年 Chinese New Year
英国各地的城市会用小吃排档、舞龙舞狮、放烟火等活动庆祝中国新年。
2月14日 情人节 Valentine’s Day
为纪念支持情侣结合的神父圣瓦伦丁,在英美,2月14日被称为圣瓦伦丁日。现在不仅情侣间,亲人朋友间也会庆祝这个节日,大家会互送巧克力糖果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
3月5日 忏悔日/松饼节 Pancake Day
松饼节一般是2月或3月的某一个星期二。乍暖还寒时候,走在英国的街巷,常常会闻到松饼飘来的香气,法式松饼浇上各色水果酱汁拿在手上也是一种温暖。
相传,人们在耶稣受难日前40天开始斋戒,斋戒前人们将家里余下的鸡蛋、面粉混合做成松饼食用,日久天长便形成耶稣受难日前的41天吃松饼的习惯。由于受难日是根据犹太历计算,所以每年松饼节的日期并不固定。
3月17日 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
3月17日的圣帕特里克节也是爱尔兰的国庆日,又称“绿帽子节”。这一天全世界的爱尔兰社区都会举行纪念活动,与爱尔兰接壤的英国各个城市更有自己的庆祝方式!童鞋们把自己装扮上爱尔兰的国庆绿,来一杯地道的都柏林Guinness黑啤,和朋友们一起融入绿色的海洋吧。
4月21日 复活节 Easter
复活节包含两个公共假期,分别是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受难日这个的传统节日通常是以晨祷和圣餐为纪念。与此不同,春分后第一个星期日耶稣复活,复活节由此而来,这一天也标志着春天的开始。由于彩蛋象征生命的延续和开始,复活节彩蛋(巧克力蛋)也成为了这一节日的传统美食,每年三月超市货架会被各式各样的彩蛋淹没。此外,丰盛的羊肉火腿大餐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
4月22日的星期一也因复活节而放假
5月6日 五月初银行假期 Early May bank holiday
5月第一个周一,一日休息
5月27日 春季银行假期 Spring bank holiday
5月最后一个周一,一日休息
6月21日 夏至日 Summer Solstice
在英格兰古老的巨石阵庆祝一年中最长的一天夏至日。据传,站在巨石阵面对东北方看着太阳如同炙热燃烧的烈火缓缓升起,那样壮美的景象能给所有观日者带来无比信仰。
6月下旬 格拉斯顿伯里艺术节 Glastonbury Festival
英国的6月意味着夏天的音乐节正式开启。不仅全英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节之一--格拉斯顿伯里艺术节将迎来它多达十七万的追随者,从威尔士的No.6音乐节到苏格兰的T in the Park,到草根音乐节风靡英伦三岛,有太多聆听音乐的机会集中在这个充满节日的六月天里。
8月5日 夏季银行休息日 Summer bank holiday(苏格兰地区)
圣诞节前的最后一个银行休息日,好好利用吧!
8月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艺术盛事,每年八月超过五万表演者会齐聚爱丁堡,在三周时间里为大家带来三千余场各类演出。这个演出季汇聚边缘艺术节、军乐节等多种活动,涵盖脱口秀、戏剧、艺术展、马戏烟花等精彩纷呈的展现形式,被誉为世界最大艺术节之一。
8月24-26日 诺丁山狂欢节 Notting Hill Carnival
位于伦敦的诺丁山狂欢节通常在八月下旬的银行休息日进行。作为欧洲最盛大的街头狂欢节,每年有超过两百万的狂欢者齐聚诺丁山,大家可以一边享受着街头的加勒比美食,一边和着风情浓郁的加勒比音乐观看激情四射的游行队伍徜徉而过。
8月26日 夏季银行休息日 Summer Bank Holiday(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
夏季银行休息日,一日休息
8月24日 曼彻斯特平权游行 Manchester Pride
每年同志骄傲游行都会遍布英国的各大城市,尤其在八月下旬的银行休息日,成百上千人会汇聚曼彻斯特城市中心,宣传性文化多样性并争取平权。亮丽多彩的游行和持续长达72小时的聚会将横跨整个周末。
10月 贝尔法斯特国际艺术节Belfast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
贝尔法斯特国际艺术节包含戏剧、舞蹈、古典音乐、电影数字艺术、文学等多种形式。官方称其是具有文化交流及教育意义的综合性活动。它也是北爱尔兰地区最具国际水准的平民艺术节。
10月31日 万圣节Halloween
万圣节起源于古老的凯尔特宗教,但现代的庆祝方式在英国变得越来越流行。穿上万圣节的道具服装尽享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夜晚,大家都十分期待偶遇巫婆、怪兽和僵尸。更有孩子提着南瓜灯跟你叨念“trick or treat”。
11月5日 盖伊福克斯之夜 Bonfire night
这个节日是为纪念盖伊福克斯密谋炸毁国会失败。1611月5日,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因不满国家施行新教改革,谋划用火药炸。
纪念歌谣:Remember, remember the fifth of November, The gunpowder, treason and plot, I know of no reason, Why gunpowder treason, Should ever be forgot.
12月23日 光明节Hanukkah
光明节为纪念以色列人反抗希腊侵略而设。每年,为庆祝这一节日,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会点燃全欧洲最大的连灯烛台。
12月25日 圣诞节Christmas Day
英国全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十二月伊始,当人们搭好圣诞市场,点亮圣诞树就标志着节日已近。当聚会、礼物、肉馅饼、圣诞布丁纷纷登场时,最重要的12月25日就来到了!
英国重要节假日一览
12月26日 节礼日Boxing Day
源于中世纪圣诞节前教堂门口放置的募捐箱,在圣诞后的第二天箱子被打开,钱款会发放给穷人。现在演变为购物节,圣诞后商家会大幅度打折促销,等待购物的人们早早就在商场门口排队等候,蜂拥而上的场景不亚于美国的“黑色星期五”。
春节的习俗
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午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
羌族礼仪科普知识 第10篇
羌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重情义,讲友好,注重礼尚往来。且在羌人的一生中,有生育礼仪、成年礼仪、婚礼和葬礼等习俗。在礼仪民俗中的色彩运用上,同样没有离开羌族的代表色。
1、挂羌红,亦称“挂红”,是羌族的一种传统礼俗。
羌族人民在重大节庆活动和各种典礼中,都喜用红色,以示喜庆和吉祥,由此衍生了挂红的习俗。挂羌红是羌族传统的最高礼仪,亦是最具羌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化。凡应邀做客的贵宾、喜结连理的新人、凯旋归来的英雄、管辖一方的头领以及人民敬信的神祇都要挂羌红。给老人生日祝寿时,贺者也要给寿星挂羌红。羌红为6尺(有的为9尺)长、1尺宽的红布或红绸条。挂法是男左女右,即男从左肩斜挂于右胁下方并挽一小结,余下的顺垂在右下方,女的则相反。给神祇不是挂红而是献红,即将羌红平放在白石神的前下方。挂羌红表达了羌人对对方的尊敬、热爱和欢迎。
2、婚礼,羌语称为“舌得布”。
在羌族的人生礼仪中,婚姻被视为十分重要。其婚俗从说媒到结婚须经一系列复杂的程序。结婚是特别喜庆的大事,处处呈现出热烈、欢快、吉祥的气氛,都与红色有极大的关联。现从涉及色彩的角度作些介绍:
媒人通称为“红爷”。有的地方,红爷到女家提亲时,要拿一对三角形的`小白旗,如果女家答应这门亲事,就收下小白旗。
报期,即通报拟定的婚期。红爷和男家人到女家报期时,礼品中黑、白帕子,绣花围腰必须要有。
婚礼前,男女两家都要在神龛上挂神衣,即挂用木刻板印刷的红、蓝两色纸莲花等图案,意为办喜事了,为家神换新衣,以祈纳结纳禄(吉祥如意)。
婚礼前一晚,吃过晚饭后男方家举行挂红仪式,称“开挂”,即给新郎挂羌红,由老少母舅先挂,然后老少姑孃、家门亲戚依次再挂。挂羌红时要吹奏唢呐(吹喇叭),有的还要吹奏羌笛。
新娘离家前夜,要举行“花夜”,女家摆干盘子,寨子中的姑娘们(姊妹会成员)到新娘家给新娘送上自己挑绣的围腰,或衣裳,或衣料等,亲戚族房也要送礼。姑娘和妇女们喝酒、吃干盘、唱《花尔纳吉》,并给新娘梳头结发戴银簪子。母舅带来一斗青稞、一块红布、开一坛咂酒,为新娘祝福。母舅将红布交给接亲的人,撒些青稞,接亲的人用红布接住,表示发旺。
新娘穿一身红衣裳。新娘坐的轿子用红色包装,条件好的人家用全红色的,一般的也要用红布搭在轿身上。接亲送亲的姑娘、妇女也是红衣红裹脚打扮,形成了红色的送亲迎亲队伍。新娘出门时,放礼炮(土铁炮)三响,鞭炮齐鸣,唢呐齐奏。释比站在大门口举着一个插有三角小白旗的麦面馍馍,让新娘在馍馍下面走出大门,意为保住了金银财宝、五谷六畜。
到了男家大门,新娘下轿止步,由男家娘舅或长辈给新娘头上搭一块红盖头。门口两侧有两人分别端着插有三角形白纸小旗的馍馍和用红纸装饰了的酒壶。释比作法事、诵经,向新娘头上撒青稞或豌豆,在礼炮和唢呐声中进大门至堂屋。
拜堂,一些地方叫“周堂”,是婚礼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和形式。新郎身着黑色或蓝色长衫,头戴博士帽,帽两侧插雉羽,身挂羌红,新娘着红衣搭红盖头,在司仪(叫礼先生)的唱诵中拜天地、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新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之后,入洞房,洞房也用红色装点,红的被面、红的枕套、红的腊烛
最后,要谢红爷,送给红爷的礼品有腊猪肉、点心、瓶酒等,还要送7尺红布。
3、成年礼仪。
羌族男子在成年之际要行冠礼,这标志着行冠礼者已经成年,因此,冠礼是羌族男子人生的一个新起点。释比主持冠礼仪式。释比先对受冠礼人的房屋进行打扫,以禳除不祥。亲属围火塘(锅庄)而坐,受礼者着新衣。释比宰羊杀鸡作为牺牲(7)向天神还其曾许之愿,然后手持杉杆(其杉杆顶端有纸制人类始祖像)向白石跪下,拜祭天神、山神等神灵。受冠礼者亦向人类始祖像跪下,释比将始祖的赠礼白公羊毛和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围系在受冠礼者的颈部,以示始祖关怀与命根有系。释比唱诵经典,叙述羌族历史与史诗,以祭祀家神,并灌输本民族的精神与情感。
当晚,受冠礼者还要在自家屋顶祭仓神等神灵,由受礼者的母亲主祭。在屋顶的白石神前,所用白羊要挖心,将其献给神灵,而黑羊则要宰杀。
4、葬礼,羌语称为“勒伊补”。
羌人对于死,有客观的认识,明白“死”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所以,他们对年老死亡并不恐惧,而把年满六十岁后死认为是喜事,即有白喜事之说。
从死者停止呼吸、报丧、入殓、出行(殡)、入土(或火化)有一系列的过程。死者一停止呼吸,,儿女们一边派人向母舅、家门和亲戚报丧,一边立即扯白布制孝衣,马上披麻戴孝,从头到脚一身白。除了突发的死亡外,年老的人在世时就备制有枋子(棺材),并涂刷成黑色,如用土漆漆刷,则忌用桐油,认为桐油会断子绝孙。入殓,即将死者穿戴衣服,伸直仰卧于枋子内,盖棺后停放在灵堂中,枋子前置白底黑字灵牌。入殓后根据释比择祘的日子,需停棺三至七天。这期间,母舅、姑孃、家门和亲戚前来垫纸(奔丧悼念),母舅、姑孃们要各牵羊一只。释比做法事,杀羊为死者引路,称为“引路羊子”。杀的羊必须是纯白或纯黑的。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扯孝帕,孝帕是生者对逝者的永久的祭奠,所以茂县黑虎乡的白头帕有“万年孝”之说。孝帕是死者家为孝子、老母舅、少母舅、老姑孃、少姑孃、家门和亲戚所扯,计划必须周密无误。正孝的孝帕长1丈2尺,意为长孝,其他的一般为6尺,均为白色棉布。在理县桃坪乡一带,亲人去世后,家属、家门和亲戚中的妇女要戴白线做的线耳坠,叫“孝耳坠”,羌语称为“雪尼玛尔”。这种孝耳坠是用白线扎的,约1寸长,小手指粗,下垂一方散开,似流苏状。有的只戴几天,下葬后的第三天在坟前与钱纸一起烧掉。有的则要戴三个多月,在百期绕纸时一并在坟前烧之。丧期中,邻居、亲友都来帮助料理丧事,每户要送白面大馍馍,一对腊、三柱香,有的还送粮食、白酒和白布。
下葬前一夜叫“大夜”,母舅摸黑将枋子盖盖好后,举行悼念死者的活动,释比念经击鼓做法事,祈求亡魂保佑家人和寨子安宁,众人跳丧事莎朗,唱丧歌,跳羊皮鼓舞等。
出行(殡)在刚天亮时,母舅在房顶上为死者开路,众释比在持神杖的释比的指挥下,一边敲击羊皮鼓,一边舞蹈;青年男子们肩抬枋子,在“嗨杀、嗨杀”呼声中出行,孝子举着长6尺宽1尺的白布坟标,家门族房打着白纸旗跟在后面。
入墓穴前,释比杀鸡宰羊,以其血绕墓穴淋撒一圈。枋子入穴后填土堆墓,释比做法事,羊皮鼓队(8至12人)跳皮鼓舞为死者送行。一切完毕,男人们髙呼三声:“哎苟啊!苟啊!苟啊!”此时呜枪放炮,烧纸敬酒,大家也在墓边喝转转酒。之后大家回寨在死者家吃宴席。
羌族有啥传统的礼仪习俗 第11篇
阿曼,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全称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它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输出通道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陕。东南临阿拉伯海,依山傍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波斯湾沿岸各产油国所输出的石油,占世界市场的60%,其中大部分经过这条海陕输出。阿曼全国面积30.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600公里。阿曼一词意为“宁静的土地”。
阿曼全国人口765万,居民几乎都是阿拉伯人。他们还保留着氏族部落关系的残余。在国内有100多个部落,每个部落由谢赫(长老)掌握宗教与世俗权力。外国人占居民总数的10%。其中有俾路支人、伊朗人、印度人、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人等。大部分外国人居住在马斯咯特等城市和港口。绝大多数(约占99%)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以上属伊巴德教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阿曼人大都会讲英语。首都马斯喀绔(Muscat),扼守印度洋通往波斯湾的门户,在1970年以前,城市街道狭窄,房屋简陋,现已建设成为海湾地区引人注目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是古代中国和阿曼贸易的重要港口。
17世纪中,推翻葡萄牙统治建立王朝,18世纪末,英国侵入成为阿曼的实际统治者。19,阿曼分为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两部分。1955年马斯喀特苏丹国攻陷阿曼伊斯兰教长国。1970年8月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现政府为君主专制,由世袭之苏丹统治。无宪法、无政党。设有国民参政会。1951年与英国签订友好通商条约,结束英国的控制。1982年与南也门签订关系正常化协定。阿曼不课征所得税、食品税,主要财源依赖石油收入。1978年5月25日与我国建交。我国和阿曼自古就有交往。公元8世纪,阿曼航海家艾布阿比达曾远航到我国广州,明朝郑和曾率船队,两度访问阿曼。
阿曼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考古学家认为,早在公元之前40,阿曼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炼铜技术。阿曼的铜器非常有名,畅销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公元7~15世纪,阿曼海上贸易十分发达,西到非洲,东到中国。
阿曼大约有70%的居民从事农业,最重要的作物是椰枣,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的一半左右。椰枣树用途很广,它的果实是阿拉伯人的主食。枣仁压碎以后,可以做家畜的饲料。阿曼的游牧居民和山区居民,喂养山羊、绵羊和骆驼,沿海水域的渔业资源相当丰富。阿拉伯纯种马与阿曼骆驼闻名于世。还出产红、白两色的棉花和玫瑰花、茉莉花等香科。在当前阿曼的经济收入中,新兴的石油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政府的收入几乎全部来自石油,阿曼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在8亿吨以上。
阿曼多山与沙漠,生活条件十分艰若,因此,牛、马、羊、驴与骆驼便成了这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阿曼人爱牛如命。阿曼男子喜欢身佩饰刀,如果男子不佩刀,会被视为有失体面。按照阿曼的商务礼俗,冬天访问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拜会政府官员及大公司须先订约会。此地商界气氛和其他中东国家类似彬彬有礼及耐心等待是秘诀,个人之间的情谊非常重要。销售姿态必须低。千万别派驻在沙特阿拉伯或其他邻国的商务代表到阿曼去淡生意,对方希望直接和你(制造商)谈判。
阿曼人的商业习惯,重要事项要写成书面材料,最好以电报、直通电话加以确认。做不到的事情要明白地表示“不”。然而,尽管事先没有约会就前去拜访,也可堂而皇之地请求面谈。握手时要城恳、有感情。此时可以勾腕搭肩以表热诚(只限于男性的场合)。谈话时目光不要左顾右盼。在当地讨价还价很盛行,他们的商情来源很多。一旦签了代理合约之后,就不要轻易地中止,这一点要注意,还须注意,代理合约若不到工商会议所、工商部去登记的话,有时就没效力。端出阿拉伯咖啡来请客时,一定要接受,用右手持杯一口一口慢慢地喝,不要的时候则左右摇手示意。若不了解这点的话,他们会一直站在那里一个劲地继续为你倒咖啡。
阿曼人的禁忌,用餐时不要用左手,在别人面前,不要用食指或中指比划。注意,和女性交谈、亲近女性、或拍摄女性照片都不行。在当地,砍伐树木也在禁止之列。在斋戒期间,不要在众人面前吃东西或袖嫡。不能在伊斯兰教寺院里照相。不要赞美女性或她们的装饰品。不能吃猪肉。不要持有以色列产品或赞扬以色列。他们对水的价值观念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耍提及地下泉水的卫生问题。
到阿曼商务旅行注意,对所携带行李的检查相当严格。海关免税香烟1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0.25膀,禁止携入任何酒类。不能携有任何淫秽杂志、黄色书刊入境。无任何货币管制。在吃及娱乐方面由于宗教的影响,都极其有限,对这些生活方面的东西事先心理上要有所准备。到内陆去旅行时,要准备车辆,充分准备食物、饮水。只能饮瓶装水,蔬菜、水果务必洗干净。须注射天花及霍乱预防针才能入境。
夏季时,强烈阳光直射,最好准备帽子。眼镜框最好不要用金属制的,容易传热。阿曼气候炎热、干旱,受热带气团的控制,大部分地区属于酷热干旱的沙漠气候。白天酷热,夜间相当凉爽,降水极少,是世界上少有的干旱国家之一,水贵如油,当地人不用鞋拨子,因为他们只穿便鞋,冬季有虐蚊,要准备一点药物,身体状况不佳时,最好暂且不要去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