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结直肠癌性梗阻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3
1

结直肠癌性梗阻(精选7篇)

结直肠癌性梗阻 第1篇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结直肠癌,急性梗阻

结直肠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 7%~47%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急性梗阻, 70%梗阻的肿瘤位于左半结肠及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1], 往往需急症手术治疗。如果不治疗易导致肠管坏死、穿孔, 出现感染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为避免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等并发症, 通常临床上分期完成手术。1986年LELCUK等首次报道应用结肠镜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急性乙状结肠梗阻患者, 以解除患者的梗阻症状, 完成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手术[2]。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 经结肠镜置入肠梗阻减压管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治疗中, 通过预处理使急性肠梗阻得以缓解, 经充分引流及肠道准备后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3]。回顾性总结我院2007年12月~2013年3月52例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采用经结肠镜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治疗技术和传统治疗的处理情况, 旨在探讨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外科临床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12月~2013年3月52例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 经腹部平片、腹部CT或纤维电子结肠镜确诊, 病程2~8 d, 中位数4 d;所有病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导管减压组和常规治疗组。导管减压组26例, 男12例, 女14例。年龄21~92岁, 平均65岁。常规治疗组26例, 男14例, 女12例。年龄37~88岁, 平均6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病变部位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器械

Olympus CF-H260AZI型电子结肠镜, Philips500 m A X线透视机, 经肛门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套件 (日本Create公司) , 包括导管丝、造影导管、钳道用扩张管、狭窄部扩张用扩张管、减压导管和Y腔接头等部分组成。其中减压导管长100 cm, 导管内径0.8 cm, 导管前端有气囊 (用于固定) 、单向补气阀门和多个减压侧孔。

1.2.2 导管减压组

清洁灌肠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在发现狭窄后在结肠镜直视和X线引导下利用活检钳道将导丝越过狭窄部位, 经扩张管扩张狭窄部位后, 沿导丝插入减压导管, 直至气囊部分越过狭窄部位后向气囊内注入30 m L灭菌蒸馏水, 置管成功即可见粪性肠内容物引出, 并经造影或腹平片证实肠梗阻导管位于梗阻近段。置管成功后减压冲洗方法:第1~3天, 0.9%生理盐水100 m L, 每3 h冲洗1次;甲硝唑注射液100 m L, 2次/d, 总量为1 000m L/d;3 d后根据患者梗阻症状解除后引流物量的情况, 逐渐增加0.9%生理盐水的冲洗量, 总量至2 000 m L/d。每次冲洗完成后夹毕引流管15 min后予以敞开引流;间隔3~4 d左右复查腹部立位平片, 待导管引流液较为清亮和影像学显示梗阻完全消失, 肠管恢复正常大小时限期手术治疗。

1.2.3 常规治疗组

患者入院后予常规治疗, 如禁食、胃肠减压、补液, 观察超过24 h梗阻症状不缓解则急诊手术, 术中根据患者肿物大小、肠壁水肿情况、梗阻程度决定行结肠造瘘或一期切除吻合;入院后梗阻如有缓解则行肠道准备限期手术。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比较导管减压组

①置管后患者腹痛、腹胀的缓解情况;②腹围:测量脐水平腹部的周径;③导管减压引流量 (引流量=引出量-冲洗量) ;④梗阻近端肠管的最大横径:摄腹部立卧位X片, 立位片观察液气平面数量, 卧位片观察肠管的扩张程度, 测量梗阻近端肠管的最大横径, 每3 d复查1次。

1.3.2 比较导管减压组与常规治疗组

①手术方式;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③总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两组计数数据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导管减压组置管前后腹围的测量结果和梗阻近端肠管的最大横径采用配对t检验, 总住院时间采用成组t检验, 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导管减压组26例均经电子结肠镜成功放置肠梗阻导管并实施引流, 均无大出血, 穿孔等操作并发症。26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2~5 d因导管滑脱再次置管。经结肠镜放置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后24~48 h左右, 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 腹部张力降低, 腹围明显缩小, 差异有显著性, 具体见表2;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自72 h起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饮食, 置管5~6 d后基本可以停止静脉输液, 恢复流质饮食, 肠内营养;导管减压引流量在前2 d为负值 (即冲洗量大于引出量) , 第3 d开始引流量逐渐增加, 维持在300~1 200 m L/d左右;术前复查腹部平片, 与减压治疗前相比, 液气平面减少, 肠管扩张程度减轻, 肠梗阻征象基本消失。X片示梗阻近端结肠最大横径明显缩小, 差异有显著性, 具体见表2。手术中证实梗阻近段结肠肠腔口径恢复正常, 肠壁无水肿或轻度水肿, 肠道准备满意, 均达到一期肠吻合要求。导管减压组26例患者, 手术方式为结直肠癌根治, 一期吻合, 无1例造口或二期手术治疗。本组减压引流治疗时间7~14 d。

常规治疗组26例患者经禁食及胃肠减压治疗肠梗阻症状无缓解, 均行急诊手术治疗, 并酌情行预防性小肠造口或近端结肠造口。24例患者3个月后二期手术造口回纳, 2例直肠癌患者因身体条件差, 难以耐受再次手术而终生造口。

两组患者均没有吻合口漏、腹腔脓肿、围手术期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导管减压组术后恢复顺利;常规治疗组患者3例出现伤口感染裂开, 1例出现造口周围炎。两组病例总住院时间比较[导管组vs常规组: (25.92±1.72) d vs (30.92±1.44) d, P<0.05], 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 以中老年人发病率高, 很大部分患者以癌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癌性肠梗阻的发生是一个隐匿的过程, 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出现误诊或漏诊, 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患者往往发生急腹症后才至医院就诊, 肿瘤多属晚期, 部分甚至有了其他脏器的转移[4], 这类患者常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 由于结肠为储粪器官, 肠腔内细菌繁多, 且左半结肠血供差, 肠腔小, 发生梗阻后梗阻远、近端肠管周径差异很大, 一期切除吻合常有吻合口漏的可能。同时由于机械性肠梗阻的存在, 多数病例术前一般存在水电解质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 感染中毒症状严重, 无法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等使手术风险增大, 直接影响了根治性手术的施行。传统外科处理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手术方式为一期肿瘤切除结肠造瘘 (hartmann术) , 二期造瘘回纳, 这种手术会给患者造成二次手术的创伤, 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 且使患者恢复期延长, 费用增加, 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 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增高。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医师主张术中行结肠灌洗后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 但由于灌洗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腹腔污染的机会, 术后吻合口漏、腹腔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左右[5], 因此一期吻合方法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少[6], 有学者主张一定要谨慎考虑一期吻合的安全性和风险性, 建议加做保护性近端结肠或末端回肠造口术, 旨在转流粪便, 利于吻合口愈合[7]。因而本研究中常规治疗组手术患者, 均行预防性小肠造口或近端结肠造口, 需二期手术治疗, 从而使总住院时间延长, 总住院费用增加, 部分患者甚至丧失了二次手术的机会。

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85%需要急诊手术治疗, 其预后较择期手术差的多[1], 急诊手术的死亡率在17%, 而择期手术的死亡率只有7.7%[8]。故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时, 外科医生需要紧急处理的仅仅是缓解肠梗阻。因此, 如果可以用非手术的方法缓解肠梗阻并改善一般状况, 就可以变“急诊手术”为“限期手术”, 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 这显然是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最理想方案。同时有研究表明术中肠道的清洁程度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的重要影响因素[9]。近年来, 有多种方法推荐使用, 包括金属支架和肠梗阻导管。作为结直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的术前治疗, 金属支架的有效性已被很好地证明[8], 但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如穿孔发生率3.8%, 支架移位11.8%, 再梗阻率7.3%[10]。而肠梗阻导管作为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一期吻合手术的术前准备简单易行, 将梗阻导管置入梗阻近端, 起到冲洗引流的目的。导管易弯曲, 较金属支架放置容易, 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适用于脾曲以远的结肠梗阻。且费用相对低廉, 只有金属支架的1/4, 有利于临床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结肠镜置管减压有较高的成功率, 本组26例均成功放置肠梗阻导管, 避免了急诊结肠造瘘手术, 接受了限期内一期切除和吻合手术治疗。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肠道准备均清洁满意, 其中2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 无1例中转开腹。而对照的常规治疗组26例患者, 均行急诊手术治疗, 并行预防性小肠造口或近端结肠造口。因此, 术前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作为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时缓解梗阻的过渡治疗手段, 使术前检查和肠道准备得以完善, 为此类患者接受微创治疗提供了可能性[11], 部分改变了这类疾病的手术治疗模式。

本研究中26例肠梗阻导管置入引流患者, 置管过程中无并发症, 置管减压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明显缓解, 肠鸣音恢复正常, 能够有效自主排气;5例经5~6 d的置管减压后腹围均降至正常, 有效地缓解了由于腹腔内高压可能造成的严重并发症[12], 并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创造了条件;梗阻部位近端结肠基本恢复正常, 术中探查也发现梗阻近端结肠无扩张、水肿;提供“出口通道”, 所有手术患者均能按常规方法进行术前肠道准备。

因此, 术前经结肠镜置管减压的意义不仅是缓解肠梗阻和清洗肠道, 更重要的是赢得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的时间, 进而达到实施一次根治性手术的目的, 有利于手术操作, 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减低总费用和缩短住院治疗周期, 且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经结肠镜置入肠梗阻导管作为一项新的技术, 它的成功放置需要普外科医生、消化内镜医生和放射医生密切配合。多发肠管狭窄、合并腹膜炎、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是置管的禁忌症。置管前, 应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判定梗阻所在的部位, 务必在结肠镜和X线下确认导丝的位置后才能置管, 否则有可能穿透水肿的肠壁将导管置入腹腔内引起出血、结肠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保守治疗过程中, 应注意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的变化警惕肠缺血、穿孔的可能。导管减压组26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2~5 d因导管滑脱再次置管。因而最好采用右侧卧位或斜坡卧位, 以减少对气囊的压迫, 并注意导管的脱出、破损和阻塞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冲洗开始后随时观察患者腹部情况, 有无腹痛、进行性腹胀的症状, 观察导管内引流物的颜色, 判断引流接口是否堵管, 及时疏通管道。引流不畅使用负压吸引时不要吸力过大, 以免将肠黏膜吸附到导管侧孔上。墙壁中心负压一般调节为0.02 m Pa[13]。本组冲洗过程中未出现进行性腹胀, 亦无腹痛发生。同时, 在经结肠镜置入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过程中, 笔者发现减压治疗后患者腹围显著缩小, 腹壁张力减小更为明显, 但导管减压引流量在前2 d为负值 (即冲洗量>引出量) , 第3 d开始引流量逐渐增加, 维持在300~1 200 m L/d。考虑可能与前2 d结肠冲洗稀释干结的大便有关。减压时间上应根据梗阻程度而定, 本组减压引流治疗时间7~14 d, 以患者清洗引流通畅并无明显粪渣后3~4 d为宜。为减轻肠壁水肿, 可给予高渗盐水 (3%氯化钠溶液) 冲洗肠腔, 术前2 d还可经导管灌注肠道抗生素。

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体会 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77例,男49例,女28例,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1岁;Duke B期10例、C期48例、D期19例;其中直肠癌14例、右半结肠癌21例、左半结肠癌34例、乙状结肠癌8例。排除术后30 d死亡及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全组均采取手术或介入治疗:急诊手术21例,限期手术48例,介入治疗8例。Duke B期10例、C期48例均行I期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45例、姑息切除13例,D期19例其中行姑息切除2例、近端肠造瘘术5例、肠短路术4例、金属支架术8例。

2结果

全组随访1~5年,5年生存率为35.1%。77例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生存期随访结果如下:①手术方式:根治性切除;随访例:45例;生存期:小于一年的 2例、1~2年的 13例、 2~3年的2例、3~4年的 4例、4~5年的 1例、5年以上的 23例。②手术方式:姑息切除;随访例:15例;生存期:小于一年的 5例、1~2年的 4例、 2~3年的1例、3~4年的 0例、4~5年的 1例、5年以上的 4例。③手术方式:短路或造瘘;随访例:9例;生存期:小于一年的 5例、1~2年的 3例、 2~3年的1例、3~4年的 0例、4~5年的 0例、5年以上的 0例。④手术方式:介入支架;随访例:8例;生存期:小于一年的 5例、1~2年的 3例、 2~3年的0例、3~4年的 0例、4~5年的0例、5年以上的 0例。

3讨论

MBO患者的治疗方案取决于以下因素:梗阻程度、原发疾病、肿瘤临床分期、总体预后、后期抗肿瘤治疗的潜在可能性及患者的健康状况。而结直肠癌引起的MBO通常发病急且重,高龄者居多,术前难以做好充分准备,如何在术前、术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需在疗效、预后、生存质量三者间取得平衡。

是否手术取决于患者的多方面,包括年龄、营养状况、体力状况、伴随疾病、后期抗肿瘤治疗、心理保健及社会支持[2]。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综合分析来帮助术前、术中决策:①依据一般情况判断患者是否能耐受手术,APACHEII评分系统是建立在12项医学实验及慢性并发症和年龄基础上,在入院后24 h内可进行严重程度评价。虽然APACHEII评分系统临床应用比较复杂,但它对患者一般状态提供了客观评价,对是否手术、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认为APACHEII评分>8,手术存在巨大风险;②肿瘤的临床分期对术式选择有决定性。本组能行肿瘤I期切除的多为Duke B、C期,而D期患者绝大多数只能行短路或造瘘手术。 对于右半结肠癌肠梗阻行I期切除吻合术,目前国内外观点已趋一致[3]。随着吻合器、肠外营养的广泛应用,我们认为只要患者条件允许,尽量争取行I期切除吻合术。③恶性结直肠梗阻患者放置金属支架有助于术前肠道清洁、提高肿瘤I期切除率,尤其为高危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满意的缓解症状方法。恶性结直肠梗阻患者放置金属支架的成功率为80%~100%[4],许多患者放置支架后获得了持久的症状缓解。放置支架后临床梗阻症状缓解率约为88%[5]。

对于结直肠癌并发MBO的治疗有效性评估应着重于症状的缓解及生活质量,而不是生存率。我院对于危重患者放置金属支架,这样即能缓解症状又可提高肿瘤I期切除率。

摘要:目的 探讨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77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Duke B期10例、C期48例、D期19例,I期切除吻合60例,其中根治性切除45例、姑息切除15例,近端肠造瘘术5例、肠短路术4例、金属支架8例,5年生存率为35.1%。结论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术中决策需在疗效、预后、生存质量三者间取得平衡。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梗阻

参考文献

[1]Ripamonti C,Brucra E.Palliative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bowelobstruction.Int J Gynecol Cancer,2002,12(2):135-143.

[2]刘剑.老年人结肠癌并梗阻38例诊治体会.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11):734-736.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0.

[4]Nash CL,Markowitz AJ,Schattner M,et al Colorectal stents for themanagement of mailgnant large bowel obstruction.Surg Endosc,2007,21(7):1101-1103.

结直肠癌伴梗阻微创技术的应用观察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将由腹膜炎体征的患者排除在外。其中有22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1.2)岁;梗阻时间在5~15d之间,平均梗阻时间为(10.2±1.8)d。有12例患者为升结肠癌,3例患者为降结肠癌,2例患者为乙状结肠癌,33例患者为直肠癌。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平均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梗阻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创手术(主要是支架植入技术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具体方法为:首先,结肠镜下将肠管支架植入患者体内,从而对其梗阻进行治疗。X线监视下经结肠镜过直肠癌狭窄段至结直肠近端插送超滑导丝,将交换导管引入,两者交叉插送,到位后将超滑导丝退出,将软头超硬导丝引入,将交换导管退出,将双腔导管引入,将水溶性造影剂注入[1];然后,对癌灶狭窄段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定位标记后将双腔导管退出,沿着超硬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置入器插入,当支架上端在癌灶狭窄段近端2.0~3.0cm以外时,对支架进行缓慢释放[2];最后,将导丝和置入器退出。将支架置入将梗阻接触之后1~3周,运用支持治疗使患者的一般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并进行充分、彻底的肠道准备,然后在合适的时间给予患者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手术[3]。手术之前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保持8~12mm Hg的气腹压力。在选择体位时严格依据手术方式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4]。

1.3 观察指标

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1~2年的随访,达到了100%的随访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n(%)]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用率表示计量数据,用t检验组间比较,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有12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达到了48%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4例,达到了16%的病死率。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达到了72%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7例,达到了28%的病死率。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进展期结直肠癌常会发生急慢性肠梗阻,传统的分期施行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说具有较大的创伤,且不利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5]。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进步,国内逐步运用记忆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伴梗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该手术方法对患者具有较小的创伤、较快的见效速度、较强的重复性,安全有效,同时能够将患者的生理状态排便功能有效保存下来,从而消除了患者由于肠造口造成的心理负担[6],因此在临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总之,结直肠癌伴梗阻微创技术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并且对患者具有较小的创伤,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伴梗阻微创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伴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8%和16%,对照组分别为72%和28%。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伴梗阻微创技术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结直肠癌伴梗阻,微创技术,支架植入技术,腹腔镜手术,应用

参考文献

[1]范朝刚,李国立,王绪林,等.辅助治疗性营养支持对胃癌致消化道梗阻病人新辅助化疗的作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4):232-234.

[2]王树彦,陈宗祐.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短期疗效比较[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1):92-99.

[3]李国新,梁耀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应用及其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3):186-190.

[4]李沛雨.直肠癌病人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14(1):52-54.

[5]顾晋.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9):703-706.

高龄梗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第4篇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梗阻,外科手术

结直肠癌的癌性梗阻是一种慢性梗阻, 也是常见的外科腹症之一, 约占结肠梗阻的25%~55%[1], 其病程不明显, 当出现典型梗阻症状时, 病情已非常严重, 高龄患者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临床处理非常棘手。结直肠癌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 肠内有很多细菌, 肠道明显扩张, 手术污染严重, 术后有并发症。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6月-2012年2月共收治结直肠癌200例, 其中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33例 (占9%) 。现就外科治疗的相关问题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12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结直肠癌患牙200例, 男123例, 女77例, 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 (73.27±41.31) ,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黏液血便和便次增多等临床症状, 其中临床检查80例有腹部压痛, 70例合并贫血, 50例触到腹部有包块, 梗阻部位:回盲部20例, 结肠肝曲25例, 横结肠5例, 升结肠19例, 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交界部68例, 结肠脾曲13例, 直肠50例。病理类型:腺癌130例, 黏液腺癌30例, 未分化癌40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胃肠减压, 纠正水电解质混乱, 强力抗生素应用, 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或感染性休克, 相应的营养支持, 同时禁饮、禁食、抗感染。200例患者进行X线腹部平片检查, 其中, 76例行B超检查, 29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95例行钡剂灌肠摄片。根据B超检查、钡剂灌肠摄片、纤维结肠镜检查等分析, 术前确诊穿孔35例, 梗阻部位165例。应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1~2 d后, 梗阻加重或无明显缓解行手术治疗, 一期切除吻合40例, 其中左半结肠术中肠道灌洗32例, 前切除8例 (术中灌洗) , 方法:当检测确认为结肠病变后, 对已经发生病变的部位近端进行钳夹、结扎, 然后将离断之肠管近端置于切口外, 并将左、右对半结肠梗阻病例切除及末端回肠造口置于Foley管中, 并用温生理盐水持续灌洗, 直到结肠断端温生理盐水清亮为止, 然后灌入适量庆大霉素和甲硝唑缝合造口。70例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 (术中灌洗) , 80例行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中肠道灌洗。40例行一期近端结肠造口、肿瘤切除, 10例肿瘤无法切除行单纯结肠造口。

2 结果

自2007年6月-2012年2月, 200例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后, 178例术后恢复顺利, 梗阻得到改善出院。其中一期结肠切除造成切口感染11例, 造瘘口周围炎8例, 并发肺部感染3例, 经抗感染、引流等治疗后痊愈。本组患者中, 未有死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11.0%, 详见表1。

3 讨论

3.1 术前诊断

有关研究报道, 65%结肠梗阻的病因是癌肿[2], 结直肠癌引起肠梗阻是癌症的晚期症状, 由于病程不明显, 当早期患者出现有长期性便秘、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时, 往往被误认为是肠炎、痢疾等而忽视了大肠癌。老年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通常表现为: (1) 老年患者反应较差, 对平日便秘习惯不重视, 导致病期延长, 病情加重, 当出现典型肠梗阻腹症时, 来院就诊往往到了晚期, 因此应对50岁以上、病程长、保守治疗1~2 d失败、无明显诱因肠梗阻的患者高度警惕癌性梗阻。 (2) 高龄患者随着年龄不断增加, 其他疾病也随之增多, 手术承受力较差, 在临床上处理非常棘手。因此检查出现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的高龄患者时, 首先要想到结直肠癌的可能, 结合腹部X线、B超检查、钡剂灌肠摄片、纤维结肠镜等检查及时确诊病情。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 开展的三维内镜及表面, 更能清楚的显示隐性病因, 有具诊断优势[3],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 医师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发生梗阻后有低位小肠和结肠梗阻的表现, 结合众多仪器的诊断, 患者的病情容易确诊。

3.2 术前处理

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多营养差、病程长、水电解质紊乱。因此在患者入院后行胃肠减压, 纠正水电解质混乱, 强力抗生素应用, 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或感染性休克, 相应的营养支持, 同时禁饮、禁食、抗感染等术前准备对于安全渡过手术期, 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3.3 手术时机

结直肠癌的癌性梗阻是一种慢性梗阻, 也是老年人肠梗阻常见原因, 由于病程不明显, 导致大部分结肠癌患者在伴发急性或慢性梗阻后才就诊。梗阻性结直肠癌易导致肠壁缺血坏死、肠管严重扩张, 出现穿孔、休克。因此对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积极治疗, 应尽快剖腹探查[4]。如果患者完全性结肠梗阻或并发腹膜炎、疑肠绞窄者, 保守治疗后无缓解, 且情况加重时, 应及时进行手术。本组患者中未出现死亡情况, 皆是由于对患者施行手术的时机较好。但术后并发症严重, 对此应积极治疗, 处理好肺部感染、冠心病、糖尿病等并存疾病。

3.4 手术方式

梗阻性结直肠癌26例的诊治分析 第5篇

关键词:结直肠癌,梗阻,诊断,手术

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多为老年人, 其病情危急, 死亡率甚高。常在慢性梗阻基础上急性发作, 肠道扩张明显, 肠内细菌多, 手术易污染, 术后并发症多。对病情严重, 病变复杂患者, 特别是左半结肠癌, 手术方式更难决策。本文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05年至2009年经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26例, 旨在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治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 男15例, 女11例。32~86岁, 平均64.1岁, 其中60岁以上患者15例占57.7%。全组病例均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入院, 发病时间12h~7d, 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 均伴有不同程度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完全性肠梗阻12例, 不完全性肠梗阻14例。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及分期肿瘤位右半结肠8例, 其中升结肠5例, 横结肠3例;左半结肠14例, 其中降结肠5例, 乙状结肠9例;直肠6例。本组26例中高分化腺癌9例, 中分化腺癌15例, 低分化腺癌1例, 粘液腺癌1例。肿瘤分期Dukes B期8例, C期1 2例, D期6例。

1.2 治疗方法

26例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或抗感染等保守治疗, 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1~3d后, 行手术治疗。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提高吻合口愈合能力还适当辅以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手术方式:13例患者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右半结肠7例, 左半结肠4例, 直肠2例;一期切除肿瘤双腔造口术4例, Hartmann手术3例, 因为肿瘤无法切除、远处转移或一般情况差行捷径手术或造瘘术6例。

2 结果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 肺部感染2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肠道霉菌感染1例, 围手术期死亡1例, 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其余25例康复出院。

3 讨论

3.1 诊断

鉴于65%结肠梗阻的病因是癌肿[1], 依据脓血粘液便及结肠梗阻症状和腹部平片可初步得出梗阻性结直肠癌诊断。但由于 (1) 患者常忽视肠道症状, 医生也没有详细询问; (2) 10%~20%患者回盲瓣下叶缺如或不健全使结肠内容物和气体反流入回肠, 小肠呈不同程度扩张, 导致20%~40%结肠梗阻X线立卧位平片误诊为低位小肠梗阻[2]; (3) 初诊医师忽视肛门指检和结肠镜检查, 常延误结、直肠癌的诊治。因此对老年人不明原因的低位小肠梗阻, 若能除外术后粘连和嵌顿性外疝, 首先应考虑结、直肠癌梗阻, 低压稀钡或泛影葡胺灌肠、电子纤维结肠镜及CT检查对明确梗阻病因和部位都各有独到之处, 起到相得益彰效果。若情况允许, 无肠坏死和穿孔证据, 急诊低压碘水灌肠常能显示梗阻部位及其性质。

3.2 治疗

(1) 右半结肠癌梗阻术式。 (1) 单纯盲肠造口术适于癌种广泛转移而不能切除或体质差不能受较大手术者; (2) 单纯回肠末端造口术适于既不能切除肿物, 肿物距回盲部较近, 盲肠相对固定又无法拉向体外造口者; (3) 回肠横结肠内引流术适于肿物无法切除, 体质较好者; (4) 一期根治术适应于肿块较局限, 并能切除, 患者一般情况好能耐受较大手术者。 (2) 左半结肠癌梗阻术式: (1) 姑息性结肠造口术适于癌肿不能切除或体质差不能受较大手术者; (2) 一期梗阻近侧肠造口二期行根治术适于一般情况差, 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而肿瘤可切除者, 但患者需经多次手术痛苦并增加经济负担, 故本组有2例采用此术式; (3) 一期肿物切除肠吻合加近侧横结肠造口减压术适于肿物可切除, 但考虑术中发现梗阻近端肠壁水肿肥厚、肠腔扩张明显, 一期吻合发生吻合瘘可能性大, 行预防性减压术, 虽也需二次手术, 但肠造口术闭合操作简单、创伤小。但只要肠吻合技术过硬, 有把握不发生吻合口瘘一般不作预防性横结肠造口; (4) 一期根治术适于肿物无广泛转移, 可切除, 体质较好可耐受较大手术者。 (3) 直肠癌梗阻术式; (1) 单纯造口术适应于肿物较大, 或位置较低、广泛转移, 不能切除肿物、患者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 (2) 肿物切除远端闭合近端造瘘术适应于肿物位置较高, 可切除, 但患者体质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 (3) 一期根治性手术适应于肿物可切除, 患者体质较好可耐受较大手术者。 (4) 肿瘤处理。结直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时, 切除肿瘤能解除肠梗阻病因, 又能达治疗目的。只要患者条件允许, 切除肿瘤是达到疾病根治唯一途径。资料显示, 一期切除肿瘤吻合者其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并不明显高于分期切除吻合者。且5年生存率比分期切除高一倍[3]。我们认为不论右半还是左半结肠肿瘤都应争取一期切除肿瘤。只有在患者一般情况较差, 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或肿瘤广泛转移时才考虑分期切除肿瘤或直接造瘘。在切除肿瘤时应遵循无瘤原则及肿瘤根治原则。

参考文献

[1]陈之白.现代外科治疗学[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7:188.

[2]喻德洪.现代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40.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3例,女25例,年龄34~79(平均55岁)。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占57例,占74%。晚期病例比较多见,Dukes分期:A期11例,B期9例,C期43例,D期17例。老年人较多。

1.2 手术方法

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术中肠道灌洗,找到肿瘤并仔细切除肿瘤后,近端结肠腔内塞入直径2.5cm的排水管,排水管要求通畅,接口用线绑紧排水管的另一端,套入大塑料袋中,于阑尾根部切除后,吸净血液,结扎出血点,置入导尿管扎紧荷包固定后,导尿管接温灌洗液灌洗,一般灌洗10000m L左右,再灌入甲硝唑溶液500m L后拔管,检查有无出血点,修整断端,再行吻合器吻合,术中严格遵循无瘤操作。

2 结果

右半结肠47例I期切除后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无切口裂开,左半结肠I期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3例,切口裂开1例。

3 讨论

3.1 关于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

文献报道结肠癌合并结肠梗阻的发生率8%~31%[1],这个数字偏高,成人结肠梗阻中22%~56%由结肠癌引起。结直肠癌合并急慢性肠梗阻临床上因为患者疼痛剧烈,腹膜炎体征比较重,表现为急性腹膜炎发作,常常来不及检查肠镜而在紧急手术中得以确诊。笔者认为,诊断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必须检查的项目有肛诊检查、追问病史、术前纤维结肠镜及腹部CT检查。这些检查非常重要,因为这些检查有助于了解梗阻部位及原因,对于是否手术及选定何种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如果遇到经常有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首先考虑到结肠癌的可能,因为老年人可同时伴发多种疾病,极易掩盖结直肠癌的症状和体征,容易造成误诊或延误诊断。这一点应特别注意。

3.2 关于临床表现

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是大肠癌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由于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一旦达到完全梗阻阶段,出现疼痛剧烈,腹膜炎体征比较重,表现为急性腹膜炎发作等典型肠梗阻表现时,临床非常难于处理。大肠癌致肠梗阻是大肠癌的常见并发症,是大肠癌晚期症状之一,因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易被忽视,临床上处理非常棘手,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外科治疗,直接影响预后。大肠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多数可同时伴发其他疾病,常因身体素质比较差、反应慢,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较轻等原因不易被早期发现。对老年患者如有排便习惯改变、痛性便血史、大便带血、不明原因的进行性消瘦、乏力、体质量减轻、低热、肛门坠胀不适以及自己扪及腹部肿块等有表现时要高度警惕,应立即行常规直肠指诊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于急性大肠梗阻突然发病并有明显的低位肠梗阻表现,在排除了嵌顿疝、术后粘连后,要考虑到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可能,应立即行X线、低压稀钡灌肠、电子肠镜检查,予以确诊。

3.3 关于治疗大肠癌导致的肠梗阻多呈闭襻性肠梗阻,易造成肠壁血供障碍,引起坏死、穿孔及腹膜炎。

大肠癌致肠梗阻时的治疗原则为切除肿瘤,解除梗阻,争取对癌肿进行根治性切除[2]。术前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有:胃肠减压、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应用有效抗生素、积极处理伴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手术以分期手术为主,主要原因有:结肠内细菌多,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梗阻近端结肠扩张水肿与梗阻远端口径相差悬殊,血液循环较差;吻合口易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病死率高等。分期手术的不利因素有:患者多次手术承受巨大痛苦、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增加了癌肿扩散及种植的机会、二次手术易失去根治手术时机、造瘘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及心理负担等[3]。实践证明,患者全身情况好,无严重并存病,病变局限,肠管血运好,水肿轻,只要具备这些条件,施行期Ⅰ期半结肠切除、吻合是安全可靠的。

3.4 关于手术术式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一般年龄比较大,情况较差,晚期多见,合并病较多,原则上明确诊断后在做好一切手术准备的条件下,应立即手术,合并腹膜炎的更应该紧急手术,处理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左半结肠癌梗阻术式有:姑息性近侧结肠造口术,适用于癌肿不能切除者,此术式是保护性手术方式;Ⅰ期梗阻近侧结肠造口减压,二期根治切除适用于一般情况差,手术耐受差,组织水肿严重,癌肿未广泛转移者,此术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右半结肠癌梗阻术式有:单纯盲肠造口或回结肠捷径手术,适用于癌肿广泛转移而不能切除者,此手术需做到彻底;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手术,适应于一般情况可,能耐受手术,肿块较局限。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以Dukes C、D期比较多。临床上根据患者情况,尽尽量作根治切除术,确保不留癌灶,术中严格做到无菌操作,对于已侵及浆膜层者,关腹前应以43℃,蒸馏水加52FU, 110液浸泡10mm以上, 以防止癌细胞脱落。术后应选择合理的最佳治疗方案, 抗感染, 加强营养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防治合并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键是应早期行腹腔灌洗、化疗、全身静脉化疗及免疫治疗。总之, 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在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较好时, 术中充分灌洗,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严格掌握适应证等[4]。保持吻合口无张力, 是可以做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的。

摘要:目的 探讨术中肠道顺行灌洗在结直肠癌合并急性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北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78例, 术中均实行肠道顺行灌洗, Ⅰ期肿瘤切除吻合率100%, 其中姑息切除者16例。结果 治愈78例 (100%) , 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2例 (256%) , 伤口感染6例 (7.69%) 。结论 术中肠道顺行灌洗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易行, 能大大提高Ⅰ期肿瘤切除吻合率, 降低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急性肠梗阻肿瘤切除术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487-493.

[2]许晋彦, 李伟.手术治疗57例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师, 2009, 45 (21) :14.

[3]官禹.急性肠梗阻98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6) :73.

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58例诊疗体会 第7篇

摘要:目的 为探讨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8例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资料, 结果显示, 60岁以上患者45例 (77.6%) , 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 (10.3%) , 死亡2例 (3.4%) 。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 其中5例有2种以上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4例, 切口感染5例, 切口裂开4例, 吻合口漏2例, 死亡2例。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证,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结直肠癌,梗阻性,诊疗

参考文献

[1]董新舒, 徐海涛, 王平, 等.915例直肠癌并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 28 (2) :136-138.

[2]朴大勋, 朱安龙, 姜洪池, 等.左半结肠癌至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J].中国实行外科杂志, 2007, 27 (8) :640.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