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饮用水(精选11篇)
城市生活饮用水 第1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采样和监测方法
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样来自张掖市6县区 (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肃南县、山丹县、民乐县) 供水公司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监测方法、采集、保存、运输, 按GB/T5750-2006标准执行。
1.2 检测项目
出厂水检测感官指标5项 (色度、浊度、肉眼可见物、嗅和味、p H) , 一般化学指标10项 (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固体、氨氮、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挥发性酚类、耗氧量、铁、锰) , 毒理学指标11项 (六价铬、铜、铅、锌、镉、汞、砷、氟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氰化物) , 消毒剂及副产物指标6项 (余氯、溴酸盐、氯酸盐、次氯酸盐、氯仿、四氯化碳) , 微生物指标3项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 共35项。末梢水检测感官指标5项 (色度、浊度、肉眼可见物、嗅和味、p H) , 一般化学指标4项 (氨氮、耗氧量、铁、锰) , 消毒剂指标1项 (余氯) , 微生物指标3项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 共13项。
1.3 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
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 [1]进行检测, 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2]进行结果判定, 有一项指标不合格, 则判定为水样不合格。
2 结果
2.1 20082011年张掖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
20082011年共监测出厂水48份, 末梢水848份 (35项指标48份、13项指标800份) 。出厂水合格48份, 合格率100.0%;末梢水合格828份, 合格率97.6% (见表1) 。
2.2 20082011年张掖市6县区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
20082011年检测5县城市生活饮用水出厂水各2份 (35项指标) , 末梢水各18份 (35项指标2份、13项指标16份) , 甘州区城市生活饮用水出厂水2份, 末梢水122份 (35项指标2份、13项指标120份) (见表2) 。
2.3 20082011年张掖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比较分析
(1) 感官指标比较。所检测的共896份出厂水、未稍水水样的色度、浊度、肉眼可见物、嗅和味、p H均合格。
(2) 一般化学指标比较。检测的共896份出厂水、末梢水水样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固体、氨氮、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挥发性酚类、耗氧量、铁、锰均合格。
(3) 消毒剂及副产物指标比较。检测的共896份出厂水、末稍水水样的余氯、溴酸盐、氯酸盐、次氯酸盐、氯仿、四氯化碳均合格。
(4) 毒理学指标比较。检测的共896份出厂水、末稍水水样的六价铬、铜、铅、锌、镉、汞、砷、氟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氰化物均合格。
(5) 微生物指标比较。检测的48份出厂水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均合格, 848份末稍水菌落总数合格率97.6%,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00.0% (见表3) 。
3 讨论
通过对张掖市20082011年共896份城市生活饮用水检测得出, 张掖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消毒剂及副产物指标及微生物指标中的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均合格, 出厂水的菌落总数合格, 末梢水的菌落总数不合格20份。出厂水合格率高, 末梢水合格率低。究其原因, 可能是供水管网破裂或采样不规范。张掖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来自深层地下水, 检测结果显示, 外部环境对张掖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影响较小, 城市生活饮用水安全。但从末梢水合格率低, 部分末梢水菌落总数不合格情况来看, 张掖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存在水性传染病发生的潜在风险,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监测, 严格采样程序, 加强采样供水公司管理, 做好饮用水源的保护和消毒工作以及供水管网检查、日常维护和清洗消毒工作, 确保供水和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金银龙, 鄂学礼, 陈西妍, 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全国29城市饮用水水质报告 第2篇
2014年,全国发生过多起自来水安全事件。据《瞭望东方周刊》不完全统计,仅在2014年1~4月全国范围内曝光的自来水问题事件就高达十余起,平均下来几乎每周一起。尤其是2014年4月的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将饮用水水质问题再度置于聚光灯下。
“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为了解城市饮用水水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在全国选取29个大中城市进行水质检测。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18个城市是直辖市或者各省省会;深圳、苏州、宁波、无锡、青岛、大连、厦门7个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此外,本次检测还特别抽取了位于湖南省的衡阳、邵阳、娄底、郴州4个城市。
众所周知,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开采历史长达2700多年。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有色金属开采与冶炼提速,经历了数十年的开采后,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巨大隐患,成为全国典型的重金属污染区域。因此,湖南地区的城市饮用水水质值得特别关注。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本次检测共选取20项能直观反映水质的检测指标。本次检测共选取水样89个,所有水样均由公开招募的50多名志愿者采集,采样容器由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统一提供,采样严格按照检测机构要求进行,并在样品规定的保存时间内送至当地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本次检测的发起单位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下属的一个专项基金,成立于2013年4月9日,是取得合法公募资格的公益基金。这个基金致力于披露水污染、遏制污染蔓延,希望通过跨界合作来探索和建立一个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的体系,配合支持国家治理污染的行动。
2014年11月~2015年1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历时3个月对全国29个大中城市的居民饮用水水质进行取样检测。检测遵循当地取样当地送检的原则,所有水样采集工作均由当地志愿者严格按照检测要求进行,水样采集仪器由检测机构提供,采集完的水样即时送往独立第三方机构检测。
本次检测水样均取自各城市居民区,为民众日常生活所用的终端水,共计抽取有效水样89个。检测共选取了20项关键指标,包括总余氯、PH值、浊度、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耗氧量(CODmn)、铜、铁、TDS(溶解性固体总量)等10项感官指标和化学指标;硝酸盐、氟化物、铅、镉、铬、汞、砷等7项毒理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2项微生物指标以及1项有机指标TOC(总有机碳)。
检测结果显示,29个城市中15个城市(详见表一)的20项饮用水指标全部合格,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52%;14个城市(详见表二)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的情况,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48%,其中长春有4项指标不合格。
超八成水样余氯含量不达标
氯是一种能够有效杀菌的化学物质,被广泛用于饮用水的后期杀菌处理中。余氯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去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剩余的氯量。
余氯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一类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本次检测选取的指标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管网末梢水中的总余氯含量要大于等于0.05mg/L。“氯是在出厂水中加入的,主要是为了去除自来水管道中的细菌等物质。只有水中残留的氯含量在0.05以上,才能理论上保证管道里的水被有效杀菌。”住建部城镇供水组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占生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在23个有效水样中,只有4个水样的总余氯量达到国标要求,其余19个水样均不合格,占总数的83%。这19个总余氯含量不合格的水样分别来自济南、长春、郑州、武漢、西安、无锡、南京、哈尔滨8个城市。
其中,长春的两个水样总余氯含量分别为0.04mg/L和0.03mg/L;郑州的三个水样总余氯含量分别为0.039mg/L、0.037mg/L、0.064mg/L;西安的两个水样总余氯含量均为0.02mg/L。而济南的4个水样总余氯含量只有0.005mg/L,仅为国标要求的1/10。
更有甚者,包括武汉、无锡、南京、哈尔滨在内的4个城市的8个水样检测结果显示,总余氯含量为0,即未检出。“如果终端水中未检出余氯,就证明管道水中的氯已经消耗完了,这就无法保证水质安全,会导致自来水管道里的细菌增长。”王占生说。
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常务所长赵飞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余氯含量不达标带来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一旦突发水污染事件,一些传染性强的病菌就会通过管道进入每家每户,可能导致流行性疾病的暴发。”
不过,她也强调,氯并非万能,只能杀灭水中的常规菌群,对于一些特别的细菌并无作用。比如在美国自来水管道中发现的军团菌,就对氯有很强的耐受力。“氯不是加得越多就越安全。氯与水中的有机物结合能够产生消毒副产物,而大部分的消毒副产物具有致癌、致突变的特征,对人体有危害,并且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慢性过程,不易被发觉。”
四城市水样浊度超标一倍
“对于民众来说,浊度是个很重要的感官指标,因为这是肉眼可见的东西,能够最直观评判水质的好坏。”赵飞虹说,饮用水中的悬浮物一般是泥土、砂粒、微细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浮游生物、微生物、胶体物质等。
nlc202309041154
浊度
是指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及折射系数等有关。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饮用水的浊度不能大于1度。本次检测结果显示,89个水样中83个水样符合国家标准,占总数的93%,其中64个水样的浊度更是为0,即未检出。如果按城市统计,29个城市中的25个城市该项指标合格,占总数的近九成。
当然,29个城市中仍有4个城市浊度超标。长春和哈尔滨的各两个水样、娄底和郴州的各一个水样等共计6个水样的浊度均为2度,超标1倍。
“浊度也会影响杀菌。浊度越低,杀菌效果越好。浊度高的话细菌、病毒就不容易被杀死,因为细菌病毒可以钻到这些体积比它们大的悬浮物里面,相当于给它们提供了一个保护。”王占生说,悬浮物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去除,如果超标就证明水处理技术不过关。
不过,王占生也强调,这一指标与地域性有关。在上述4个浊度不合格的城市中,长春和哈尔滨都赫然在列,而这两个城市同属东北地区。“在冬季,东北地区的水温比较低,温度低会导致水里的黏滞性增加,使得一些悬浮物不容易沉淀,这就加大了悬浮物去除工作的难度,浊度就容易超标。”王占生解释说。
在本次检测的化学指标中,耗氧量(CODmn)是被众多专家提及次数较多的一个指标。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饮用水的耗氧量不能超过3mg/L。本次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水样的耗氧量均符合国标要求,合格率为100%。
耗氧量
从水质监测的角度来说,耗氧量是指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也称化学需氧量(锰法),以CODmn表示,又称高锰酸钾指数。它指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将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折算为氧表示(O2,mg/L)。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主要是有机物,因此耗氧量能间接反映水受有机污染的程度,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总量的一项综合指标。
不过,其中也有一个特别的城市——天津。天津7个水样的耗氧量指标虽然都在国标范围内,但却是89个水样中最高的,均在2mg/L以上,最高的达到2.82mg/L。
“有机污染物对人体有很多潜在的危害。虽然国标的限值在3mg/L,但是一旦饮用水耗氧量超过2.5mg/L,就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偏高,需要提高警惕。”王占生说。
根据他的研究,常规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只有30%,而臭氧活性炭等深度处理工艺能达到50%~60%。“这个指标也能很直观地反映出各地采用的到底是常规处理工艺还是深度处理工艺。”
七成城市氟化物含量偏低
在本次检测的6项毒理指标中,氟化物和砷是仅有的两个存在超标水样的指标。
氟化物指含负价氟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从致命毒素沙林到药品依法韦仑,从难溶的氟化钙到反应性很强的四氟化硫都属于氟化物的范畴。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饮用水中的氟化物含量不能超过1.0mg/L。在本次检测的81个有效水样中,77个水样、26个城市的氟化物含量符合国标要求,占到水样总数的95%。当然,其中也有4个水样的氟化物含量超标。
长春两个水样的氟化物含量分别为1.9mg/L和2.7mg/L,分别超标一倍左右、2倍左右;银川两个水样的氟化物含量分别为1.49mg/L和1.29mg/L。
“氟化物对人的牙齿有很大影响,含量低了会有蛀牙,含量过高也会对骨骼有影响,尤其是对儿童的发育影响较大。”王占生说,中国目前有3000多万人长期饮用氟超标的水。
在王占生看来,氟化物超标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国家对于氟化物的控制非常严格,一般氟超标的地区自来水厂都配备有专门的氟处理工艺,并且氟超标多存在于地下水中,但中国大多数城市的饮用水源都是地表水,所以这个指标很少有问题。”他的推测是,上述4个超标的取水点很可能使用的不是市政供水,而是小区自打井的水。
一位要求匿名的饮用水研究专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饮用水国标中对于氟化物含量不能超过1.0mg/L的规定不太合理。以美國为例,其在2011年修订的饮用水国标中明确规定,饮用水中必须含有氟,且含量必须保持在0.5mg/L~1.5mg/L之间,才能保证健康安全。
“美国经过50年的研究发现,如果水中的氟含量低于0.5mg/L,儿童长期饮用就容易得龋齿;氟含量超过1.5mg/L就容易引发氟板牙,如果长期喝可能导致氟骨症,严重的会造成骨头畸形。”上述专家说,中国很多地方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含量低于0.5mg/L,这对于儿童的正常发育有影响。
本次检测结果也显示,81个有效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低于0.5的有58个,占总数的72%,包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大连、宁波、郑州等多个城市。这其中,广州、衡阳、哈尔滨、昆明4个城市的6个水样氟化物含量甚至为0,即未检出。
另一个存在超标情况的毒理指标是砷。在87个有效水样中,只有长春的一个水样砷含量超标,达到0.02mg/L,是国家标准限值砷含量(0.01mg/L)的2倍。
“砷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物质。国际上得出的结论是,水中砷含量一旦超过0.004mg/L,长期饮用会引发心脑血管病。如果砷的含量过高会诱发皮肤癌。”赵飞虹说。
nlc202309041154
一水样细菌总数超标17倍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饮用水中细菌总数不能超过100个,总大肠菌群则不能检出。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包括广州、厦门、重庆、银川在内4个城市的5个水样细菌总数超标。其中,广州一个水样的细菌总数为250个,厦门两个水样细菌总数分别为160个和180个,银川一个水样的细菌总数为358个。最严重的是重庆,该地一个水样的细菌总数高达1781个,超标近17倍。
在总大肠菌群方面,银川的两个水样也都出现超标情况,分别为10个/L和7270个/L。
“这两个指标都属于微生物指标,业内关于细菌总数的争论比较多,这个指标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没有,因为水中的细菌有好的、也有坏的,不能一概而论。”王占生说,相比之下,大肠杆菌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赵飞虹说,总大肠杆菌群是一个统称,其中包含大肠埃希氏菌、粪大肠菌、耐热大肠菌等三种强致病性、强传染性的病菌。“像银川的总大肠菌群太多,风险很大。如果用户去喝生水,那得肠炎之类传染病的几率很大。”她建议,如果饮用水中发现总大肠菌群,需要近一步确认属于上述哪种大肠杆菌,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指标是TOC。TOC是指总有机碳,反映的是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与耗氧量有异曲同工之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饮用水TOC的數值不能大于5mg/L。本次检测的结果显示,所有水样TOC数值均符合国标要求。
不过,仍有专家对此持保留态度。上述要求匿名的专家说,TOC在中国最早的饮用水国标中并没有,是修改后增加的,最初的限定值是1mg/L。“随着工业污染的加剧,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不断增加,如果仍然保持1mg/L的要求,那很多地方的饮用水都是不合格的,所以现在国标把这个数值放宽了。”
“实话实说,TOC限定在5mg/L风险太高。按照国外的研究,TOC大于1mg/L都是有问题的。”上述专家说,很多有机污染物都属于环境激素,进入人体后会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损害人体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长期作用可导致人类生殖系统癌变率增加和不育夫妇增加。
本次的检测结果显示,在30个有效水样中,TOC数值大于1mg/L的有23个,占到总数的77%,最高的达到3.1mg/L。“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是巨大的,且种类还在不断增加,所以饮用水在这方面的控制应该是越来越严格,而不是越来越松。”上述专家说。
城市生活饮用水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样品来源于本市4个市政出厂水、40个市政末梢水、5个自备水源的出厂水和末梢水、12个二次供水监测点, 共监测264份样品。水样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1]。
1.2 检测方法
水质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1.3 监测项目
对本市4个市政水厂的出厂水、40个末梢水、5个自备水源和12个二次供水监测点的水质进行监测。出厂水每年做562项全分析检测1次, 每季度所常规指标检测1次, 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按每季度所有常规指标检测1次。全分析检测项目: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游离余氯、p H值、总硬度、挥发酚类、氯化物、浑浊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耗氧量、肉眼可见物、臭和味、色度、铁、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氟化物、氰化物、汞、砷、硒、硝酸盐、铅、铬、镉、铜、铝、锌、锰、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乐果、二甲苯、六六六、对硫磷、敌敌畏、氯化氰、滴滴涕、甲基对硫磷、甲苯、硼、苯、钼、银、锑、镍、马拉硫磷、硫化物、钠、氨氮、乙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等56项。常规分析检测项目: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游离余氯、p H值、总硬度、挥发酚类、氯化物、浑浊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耗氧量、肉眼可见物、臭和味、色度、铁、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氰化物、汞、砷、硒、硝酸盐、铅、铬、镉、铜、铝、锌、锰、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氯化氰等33项。
1.4 评价方法
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2]。
2 结果
2.1 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
2012年本市生活饮用水共监测264份, 其中市政供水 (出厂水和末梢水) 监测176份, 合格176份, 合格率为100.00%;自建水厂 (出厂水和末梢水) 监测40份, 合格40份, 合格率为100.00%, 二次供水监测48份, 合格40份, 合格率为83.33%。
2.2 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不同水样类型监测结果
长春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市政水厂监测结果:出厂水检测16份, 检测指标56项;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监测160份, 检测指标33项;感官性状、化学指标、毒理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自建水厂监测结果:出厂水和末梢水各检测20份, 检测指标为33项, 感官性状、化学指标、毒理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监测结果:二次供水检测48份, 检测指标33项, 感官性状指标合格率为83.33%, 化学指标、毒理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100.00%;不合格监测指标为浑浊度。见表2。监测结果表明长春市城市市政供水和自备水源水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但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 还存在着一定问题。
2.3 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指标结果
2012年本市市区生活饮用水每份市政出厂水监测指标56项, 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自备水源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监测指标33项, 不合格项是感官性状指标浑浊度, 见表3。
3 讨论
2012年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共监测264份, 监测结果表明本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情况良好, 城市市政供水和自备水源水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但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 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监测指标为浑浊度, 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单位有相当部分无必要的防护措施, 水箱清洗消毒不彻底, 有的水箱容积过大, 排水管距离池底过高导致死水造成的。
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3,4], 水质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广大居民身体健康和安全。因此, 应加强各种水质的监测频次, 尤其应增加长春市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加强监督、监测力度, 卫生部门应定期对水质进行检验, 做好水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的培训, 以预防和控制饮用水突发事件的发生[5]。增强人们的饮水卫生安全意识, 装备储水容器, 加强供水管网的清洗消毒及日常维护, 确保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3]Craun GF, Calderon RL, Wade TJ.Assessing waterborne risks anintroduction[J].J Water Health, 2006, 4 (Suppl 2) :3-181.
[4]Cassady JD, Higgins C, Mainzer HM, et al.Beyond compliance en-vironm ental health problem solving,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andriskassessment to prevent waterborne disease outbreaks[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2006, (8) :672-674.
生活饮用水安全小常识 第4篇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成人体内水分约占60%左右,如果水分减少到原有体重的20%,人就无法存活。人要维持生命,每天要从食物中摄入大约2升水,学会科学喝水能够帮助我们健康长寿。
下面几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不良饮水习惯:
一、每日饮水量不足。有人认为不渴就不用喝水,其实,人体内细胞不断进行代谢、排除废物、散发热量都会损失水分,因此保持人体每日水分摄入与排出平衡十分必要。当饮水不足时,身体内缺水程度严重者会引起血循环渗透压增高,若这时水分补充不及时,细胞内液的水则流向组织间液产生细胞内脱水。要是等到口渴时再喝水,表明体内失水已经严重,因此我们应养成随时主动饮水的习惯。
二、饮料水等同于饮用水。许多人不爱喝水,而喜欢喝带气、带甜味、带酸味的饮料。其实饮料不能代替饮水,饮料不但容易造成厌食与厌水,长期下去会造成营养缺乏症,而饮用过多酸性饮料会使机体血液呈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且肌肉内乳酸堆积多,容易产生疲劳感,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并容易患感冒、龋齿、牙周炎等多种疾病。
三、生饮自来水。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生饮自来水有营养,尤其是在夏天喜欢图方便,对着自来水龙头拧开就喝,很容易感染痢疾、伤寒、霍乱等肠道疾病。
四、经常饮用纯净水。纯净水是通过天然矿泉水加工、除菌而得到的水,几乎不含有任何杂质和微量元素,作为日常饮用水,它的价位较高,难以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另外,长期饮用不含有任何养分的纯净水,可能会由于各种元素缺乏导致疾病,轻者会吃不香、睡不着、浑身乏力,重者会神经紊乱、骨质疏松、贫血等。
全面应对城市饮用水安全的挑战 第5篇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安全的饮用水是城市居民生存的基本需求。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地区城市饮用水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年四五月间,甘肃兰州、湖北武汉、江苏靖江等城市因饮用水受到污染而被迫停水,再次敲响了城市饮用水安全的“警钟”。
我国水资源匮乏、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是城市饮用水安全面临的直接挑战,而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促使城市也必须加强饮用水安全应急处理的能力建设。目前,我国城市水量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情况并存。水量型缺水一般受限于自然因素,可以通过跨区域调水解决;而水质型缺水多由人为因素引起,往往形成“水缸有水没法喝”的窘境,因此水质型缺水更难解决。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认为,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认为,城市水治理不完全是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战略思维问题。因此,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用新理念、新方法去探索。
开源节流并举、树立“节水优先”的理念、提高用水效率,是解决水量型缺水城市饮用水安全的重要途径,可采取加强再生水回用、优化雨水利用、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实行阶梯水价等措施。
全面加强污染源防治,把“源头控制、减少排放”置于首要地位,构建生态优良的城市水环境,树立“节水”、“洁水”并重的观念,是保障水质型缺水城市饮用水安全的基础条件。具体措施有:因地制宜地制定污水排放的标准,发展城市绿色经济,注重城市生态建设,加强水源地保护等。
城市生活饮用水 第6篇
关键词:桂林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
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 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健康。桂林市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均来自桂林的漓江, 经由桂林市自来水公司采用消毒剂处理后, 通过输水管道送到千家万户, 其水质质量尚未见报道。笔者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1], 于2010年1-4月对桂林市东、南、西、北、中5个不同区域共10户居民家庭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进行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岛津UV-2450紫外分光光度仪;GR-20电子分析天平;pHBJ-26酸度计;H.H.S21-6电热恒温水浴箱;GZX-DH-电热恒温干燥箱;SX-1008型程控箱式马福炉;GHP-9270细菌培养箱。
1.2 试剂
硝酸银标准溶液 ( 0.014 00 mol/L) ;硫酸亚铁铵;三氧化二砷混合磷酸缓冲液;四硼酸钠缓冲液;铂-钴标准比色液;碳酸钠溶液 (10 g/L) 及各考察项目中所需要的试剂等。
1.3 方法
1.3.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按照国家标准GB/T 5750-2006要求进行操作[2], 清晨采集水样 (取水样时先打开水龙头放水2 min) 。分别采集10户居民家庭中的管网末梢水, 接入洗净及消毒过的塑料瓶和玻璃瓶中;另分别采集5户居民家庭1 d中5个不同时段的水样, 备用。
1.3.2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3]
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检查包括色度和浑浊度等4项。经检查, 10个采样点的水样色度均为5度, 无臭、异味和肉眼可见物。物理指标中考察了水样的pH值及溶解性总固体。
1.3.3 无机物非金属指标[4]
硫酸盐:采用硫酸钡烧灼称量法, 量取200 ml水样置烧杯中, 按生活饮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项下操作与试验。氯化物:硝酸银容量法, 精密量取水样50 ml, 置三角烧瓶中, 作为试验液;另取50 ml纯水, 作为空白对照液,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项下操作与试验。
1.3.4 金属指标[5]
铁:采用二氮杂非分光光度法, 所有的玻璃器皿使用前均用稀硝酸浸泡除铁。取水样振摇均匀, 精密量取水样50 ml置100 ml比色管中, 作为样品管。另取100 ml比色管8支, 分别加入铁标准溶液 (10.00 μg /ml) , 0.00、0.25、0.50、1.00、2.00、3.00、4.00、5.00 ml, 各加纯水至50 ml, 作为标准试验液系列管;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项下操作与试验。取铁标准试验液与水样试验液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从曲线上查出样品管中铁的质量, 计算。
1.3.5 毒理学指标[5]砷:
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精密量取水样50 ml置砷化发生瓶中, 另取发生瓶8个, 分别加入砷标准溶液 (1.00 μg /ml) 0.00、0.50、1.00、2.00、3.00、5.00、7.00、10.00 ml, 各加纯水至50 ml。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项下操作与试验。取砷标准试验液与水样试验液在51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从曲线上查出样品中砷的质量, 计算。
1.3.6 微生物指标[6]
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采用平皿计数法及多管发酵法, 取在无菌状态下采集的水样, 按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项下试验。
2 结果
不同区域10份水样水质检测结果见表1、表2。
注:不同时段的水样为:1.清晨水样;2.放水1 min后水样;3.放水2 min后水样;4.中午11点水样;5.下午5点水样。
所检测的水质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 水质为弱碱性, 未检出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仅检出一些杂菌, 分析菌落总数偏多的原因是被检用户因用水量少而引起一些杂菌生长, 家中随时用水者则菌落总数为0。
3 讨论
在被考察的10户居民家中的水样中, 所用供水管材分别有钢塑管、塑料管和镀锌铁管, 检测数据反应并无明显差异;表明管材材质对水质的影响较低,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人们习惯清晨用水时都会打开水龙头放水数分钟, 认为夜间可能析出可沉渍于管道的附着物, 通过放水将沉积物排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末梢水水样的采集时间也有所要求。经对其中5户居民家庭在1 d中收集到5个不同时段的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及氯化物进行检测比较, 结果表明以清晨水样中的被检指标偏高, 但检测数据低于标准规定。因此, 笔者认为如果从节约资源、节约用水的观点出发, 完全可以直接取水使用。
漓江是桂林市的生活饮用水水源, 桂林市供水公司对生活饮用水水源实施卫生管理,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活饮用水的卫生保障体系;同时, 在市政府的重视和倡导下, 桂林市民有自觉保护漓江的意识, 为防止污染源进入江河作了大量的环境保护工作。本次调查表明, 桂林市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良好, 可放心使用。
参考文献
(1)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 .
(2) GB/T 5750.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S) .
(3)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S) .
(4)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S) .
(5)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S) .
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方法探讨 第7篇
1 我国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的标准和依据
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颁布于2006年12月29日,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共涵盖水质指标106项,其中有机物指标30项、农药指标20项、微生物指标6项、放射性指标2项;另外,考虑到氯胺、臭氧、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广泛使用,新标准增加了对这些消毒剂及其副产物的控制要求;与此同时,对部分健康危害较大的指标,如铅、镉等提出了更严格的控制要求。该标准修订中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标准,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的相关标准,根据国际饮水标准发展趋势,增加了部分水质指标,安全限值更加科学,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标准的国际接轨[2]。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3]是我国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方法的指南,该标准中包括了水质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的检验方法,涉及到了容量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理化检验技术。
2 我国生活饮用水常用理化检验技术
我国现行常用的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技术主要包括:①容量法。如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生化需氧量、氯化物、碘化物、亚氯酸盐、臭氧等指标均采用容量法进行检测。②重量法。如生活饮用水的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石油均可采用重量法进行检测。③分光光度法。其是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的常用技术,如生活饮用水中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采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和二氮杂菲萃取分光光度法;氟化物采用氟试剂分光光度法和双波长系数倍率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氰化物采用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和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硫酸盐采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冷、热法);硝酸盐氮采用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磷酸盐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硫化物采用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碘化物采用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和高浓度碘化物比色法;铜采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和双乙醛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锌采用锌试剂-环己酮分光光度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锰采用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甲醛肟分光光度法;银采用巯基棉富集-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砷采用二乙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和锌-硫酸系统新银盐分光光度法;硒采用二氨基联苯分光光度法;汞、镉、铅和四乙基铅采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等。④原子吸收法。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金属指标,如生活饮用水中的铁、锰、铜、锌、镉、铅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而钠、铝、铜、铅、银、镉、钼、钴、镍、钡、铊、钒等则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⑤离子色谱法。该技术可以同时分析生活饮用水中的多种阴离子,与经典的化学分析法和其他仪器分析法相比,离子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生活饮用水中的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氯酸盐、溴酸盐、氯酸盐等指标均可采用离子色谱法。⑥液相色谱法。该技术可用于生活饮用水中的半挥发和非挥发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如生活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甲萘威、草甘膦等指标均可采用液相色谱法。⑦气相色谱法。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如生活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丙烯酰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脂、乙腈、丙烯腈、丙烯醛、环氧氯丙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氯苯、二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二硝基苯、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氯丁二烯、苯乙烯、三乙胺、苯胺、二硫化碳、松节油、苦味酸、六氯丁二烯、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马拉硫磷、百菌清、溴氰菊酯、灭草松、敌敌畏、呋喃丹、毒死蜱、七氯、六氯苯、五氯酚、三氯甲烷、三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甲烷、三氯乙醛、乙醛、二氯乙酸、三氯乙酸、2,4,6-三氯酚等指标均可以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两种检验技术具有检出限低、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可同时测定多元素等优点,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元素分析方法,生活饮用水中的铝、铁、铜、锌、钠、锰、镉、铅、银、钼、钴、镍、钡、钛、钒、锑、铍、铊、硼、砷、硒、汞等元素均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进行分析。
3 小结
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熟练掌握正确的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方法,对保证饮水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水平,探讨生活饮用水的理化检验方法及其重要性。方法:对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的标准、依据和常用的理化检验技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我国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的标准和依据主要包括《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②我国生活饮用水常用的理化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容量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结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熟练掌握正确的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方法,对保证饮水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理化检验,检验标准,检验方法
参考文献
[1]朱春梅.简析饮用水水质检验[J].中国科技博览,2013,(3):219.
[2]张岚,王丽,张振伟.饮用水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简介[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0):182-184..
当前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分析 第8篇
关键词: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对策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形成的集群式的生活方式就形成了城市, 而城市作为人类政治文化以及经济科研的发展中心,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支撑作用。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 城市的建设规模以及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不得不让人们开始注意的是, 城市饮用水问题。水是生命的基础源泉, 是人们生存的命脉, 而新世纪人们所面对的最突出的问题便是饮用水问题。从战略角度对此进行研究, 可以看出想要真正解决城市饮用水问题必须立足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从而可持续的利用水资源。
一、城市饮用水使用现状分析
(一) 水资源短缺日渐严重。我国虽然地大物博, 很多资源也都极为丰富,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同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比, 我国的人均占有量仅为1/4.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刺激以及促进,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较快,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速度也同样逐年上升,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城市用水量也不断加大, 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 水资源的短缺不仅仅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产生影响。
(二) 地下水出现严重的超采现象, 地表水的污染使得人们已经无法直接使用地表水, 但是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又必须用到水, 且需水量不断的增加, 因而人们就想水资源你的利用转向了对地下水的应用。由于对地下水的开采量过大, 因而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地表的开裂以及沉降, 很多地区的地面出现塌陷, 路基和房屋出现损毁。并且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导致了地表水的入渗性加强, 地下水由此受到了地表水的污染。
(三) 自来水浪费严重。我国北方气候变化较大, 而且城市供水的设施性对陈旧, 因而很多管道的渗水漏水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造成了水资源你的浪费。为了有效降低生活成本, 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 必须对基础设施予以改造。
二、污染来源分析
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点源污染, 另一种则是非点源污染, 而水源地的污染大多都是非点源污染。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对于水环境污染的防治都较为重视, 但是其治理重点主要在末端治理, 即污染物的排放治理上, 而没有予以非点源污染以足够重视。
(一) 暴雨等自然天气的影响。暴雨的侵蚀现象会对地表造成破坏, 暴雨径流是坡面地表受到暴雨的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 受到暴雨的冲刷, 土壤颗粒以及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会随之迁移。若是暴雨的强度超出土壤能够承受范围, 即超出土壤入渗能力, 那么坡面径流就会由此产生。
(二) 农用化学物质的影响。由于人类的繁衍, 人口的不断增加, 使得人们在土地产品的要求上不断地提高。我国的土地资源已经开始超强度开发, 而为了保证土地生产水平能够满足更高的要求, 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就成为了必要的途径。而农业生产必然离不开谁,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城市饮用水所使用的水源上游往往都是农业耕作区。而农业耕作区所使用的农药以及化肥, 必然会影响土地中的化学物质含量, 继而影响城市用水质量。
(三) 生产企业的超标污物排放。从我国开始着力发展工业生产后, 工业产值的比重卡是增加, 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高污染高浪费的基础之上的, 由于很多企业的河北简陋, 无法有效利用资源, 并且对于生产中的污物排放处理不达标, 因而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这种污染不但会加大治理工作的难度, 同事也会造成污染符合的加大。
此外人类化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的迁移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水也是造成饮用水水源质量变差的影响因素。
三、保护对策
(一)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研究长期以来, 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防在点源的治理上, 对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当前必须转变观念, 加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研究, 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适应性强、精度高、理论性好的非点源污染符合定量计算模型, 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水源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方法。要坚持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原则, 加强节水和水污染防治,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 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法规系统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要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的各项法规、条例的建设, 使水源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在管理体系上, 处理好统一监督管理与协同监督管理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实力还难以全面控制水污染的情况下, 更有必要对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生活饮用水源采取严格措施加强管理。
(三) 充分发挥高科技作用。要利用知识创新工程改革旧的农业耕作方式, 建立生态农林体系。利用遥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为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水源保护的适时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应用先进的生物遗传技术, 构建具有特殊降解基因的菌株, 去除水中有毒、有害有机物。
(四) 加大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 强化公众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 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让人民群众懂得保护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五) 基础建设的加强。水源工程是保证城市饮用水源管理的重要基础, 因此对于骨干性的工程必须予以严格控制, 提高其调蓄能力。从而加强居民引用水的安全性, 提高可靠性, 通过对非饮用水水质的标准放宽政策, 降低城市非饮用水使用成本, 实现城市用水的分质供水。对于城市自来水浪费现象, 必须从供水设施开始抓起, 由于老旧的供水设施往往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并且城市污水的排放也没有经过相关的处理, 直接排放的污水必然会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必须予以加强。
参考文献
[1]张晓光, 王强, 刘慧, 李慧.大连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模型[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2) .
[2]陈圣浩.中国“水域型”小城镇环境特色营造——湖北省黄石市还地桥镇鱼水旅游开发环境艺求初步规划[J].小城镇建设, 2003 (02) .
农村生活饮用水的调查分析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概况
新洲区地处大别山南端, 长江中游北岸。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有沙河、举水河、倒水河等河流担负着全区的灌溉排涝和生活用水的重任。总面积1 500.66平方公里, 总人口97.56万人, 其中城区人口21.60万人, 农村人口75.96万人。全区现设9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2个农场、1个管理处, 共有589个行政村、48个居委会, 自然村4 743个, 32 0328户。现有大中型水厂20个, 小型集中式供水站416个, 覆盖269个行政村, 日供水量2.38万吨, 供水人数为39.79万人 (含城区人口) 。多数农村居民以分散式供水为主, 有大口井3 010口, 压把井79 613口, 机井9 898口, 供57.77万人饮用[1]。
1.2 水质分析的采样与调查要求
集中式或分散式供水水质监测采样时, 水源水样品选择性能稳定、不易吸附预测组分、杂质含量低的材料制成的容器保存。出厂水和末梢水采用灭菌玻璃瓶保存。采样后用封口胶封口, 放入冷藏箱保存和运输。调查时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对各类供水类型进行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区589个行政村57.77万人中完全管网覆盖有80个, 占13.6%;部份管网覆盖171个, 占29.0%;无管网覆盖338个, 占57.4%。
其中大口井供水71236人, 占12.33%;压把井供水421 935人, 占73.0%;机井供水84 567人, 占14.6%。大口井平均井深约20 m, 压把井、机井平均井深约8 m。表明新洲区农村居民以分散式的浅层地下水供水为主。井的周边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源, 如厕所、污水沟等。
2.2 所采集的地下水720份水样中, 大口井18份, 压把井697份, 机井5份;毒理学、微生物和化学指标不合格件数为503份 (69.9%) 。
集中式供水采水样130份, 毒理学、微生物和化学指标不合格件数为43份 (33.1%) 。感观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以浑浊度、锰含量超标等为多见。检测结果表明, 在检测的15项指标中除p H值、硫酸盐、氟化物外, 其他12项指标均有超标现象。主要超标指标有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浑浊度、锰、硝酸盐、铁、色度等[2]。集中式供水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地下水, 主要原因是部份集中式供水有过滤、净化设施和消毒措施。而多数农村居民的饮用水质量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存在饮用水安全问题[3]。所有水样检测结果见表1、2。
3 讨论
为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 降低饮用水健康风险, 应优先考虑管网延伸覆盖。现阶段为了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饮用放心水, 必须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保护意识[4]。有关部门要科学规划, 既要加强现有集中式供水的管理, 扩大集中式供水管网覆盖面, 又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解决农村居民的安全用水问题。
摘要: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 对新洲区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进行监测。结果 通过检测发现, 农村居民饮用水存在健康风险。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 扩大安全用水人群才能确保农村居民健康。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武汉市农村居民饮用地下水水质调查报告[R].武汉:武汉市疾控中心, 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2006.
[3]李宏, 余前锋, 唐作文, 等.江夏区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供水情况及水质检测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21 (3) :101-102.
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技术探讨 第10篇
摘要:生活饮用水的水质问题不容忽视,而只有提升了水质检验技术,才能有效提升水质的安全质量,满足人们日常的饮水需求。为此,本文就将从水质安全评价方面着手,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技術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检验技术
水是人们生存下去的主要物质基础,安全健康的饮用水则是确保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各个领域出现的污染问题逐渐加重,而且对水源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情况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而且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质检验可以说是保障用水合格的主要举措之一,因此必须对水质检验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
一、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评价方法
1、现代水质污染的变化及检验注意事项
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经过了几次修订改革,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检测指标增加到了106项,水质检验方法就有300个之多,这为现代化的水质检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以前的水源状况下工业污染对其影响较小,对生活饮用水的处理主要就是去除其中的细菌病毒,使其浑浊度能够符合要求,而现代社会发展中,水资源的主要污染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机物污染以及微生物的污染等情况逐渐严重。在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安全评价过程中,需要先对影响水质的污染物进行浓度数值的限制,例如对那些致死率较高的或者对人体健康有着明显的损害的高毒性质的污染物进行检验,这种类型的污染人体可以产生直接的反应,在饮用水水质检验中绝对不可以超标,比如砷、汞、氰化物等。
2、低浓度污染物及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
在生活饮用水中通常还会存在一些浓度较低的污染物类型,在水质检验中不能准确的检测出来,在对其进行限值时也会比较困难,部分低浓度污染物质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或者是直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这些污染物质的含量达到一定限值的时候,就很容易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比如四氯化碳、毒死蜱等物质,一旦在水质检验中发现这些类型的低浓度物质超出标准值就需要对饮用水进行进一步的检测,直到水质中含有的物质含量达到正常范围才能正常供水。具体检测的方法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是否含有毒死蜱等物质,再结合气相色谱特有的灵敏性与高效性,对水样的分配系数进行多次分配,然后再通过相应的检测仪器,得到对应的色普图,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质量。
另外,在生活饮用水中还会经常的检验出一些种类的化学物质,对这些化学物质的管理原则是在其含有浓度与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才需要对物质采取限值处理,饮用水中含有的一些低毒性或微毒的污染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这些物质是允许微超标或实行限幅超标的,但是应该维持在饮用水的已有的化学物的浓度范围之内,不能超过,比如硝酸盐、溴酸盐等化学物质。可以通过离子色谱法来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变化,首先需要在桶装纯净水、自来水中选择水样,然后再对水样进行分类:未曾加热、加热到沸腾、加热后放置一天,然后对每个样品进行测定,求取它们的平均值后再进行检验。
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质量控制
1、水质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人力资源因素
生活饮用水质量控制是减小和控制误差的措施,通过对有证参考物质检验结果的偏差来评价工作的准确度,通过重复测定之间的偏差来评价工作的精密度,将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减小到一定的限度,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在水质检验的实验室阶段,检验人员是其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工作者的素质和自身能力水平将对实验室的检验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实验室需要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使其符合具体的检验工作与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在水质检验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应该是通过正式渠道聘任或者签约的人员,而且还要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认真的根据实验室相关规范进行检验操作。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者制定完善的岗位规范以及任职资格评价机制,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与教育,使不同职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具备与其工作相符合的操作技能以及签署检验报告、评价检验结果的能力,实验室的管理者则需要对整体的实验工作开展负责,保证水质检验的结果真实有效。
2、水质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环境与仪器设备因素
设施与环境是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工作的重要基础条件,为确保水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实验室需要配置相应的设施条件。对检验过程中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实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保障实验室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对于实验室中水质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以及标准物质也需要加强管理,它们是实验室工作的主要的物质资源,也是使检验工作能够达到质量要求并且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的重要基础条件。实验室的标准物质则指的是具有一种或者多种足够均匀以及好确定的特性值,可以对实验室中的各种装置进行校准,对评价工作提供测量标准,这些物质需要具备比较均匀、准确的特点,对其中任何的特性都不能舍弃。所以,实验室应该对这些标准物质的采购以及验收、使用和保管等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交给专人按规范进行存放与保管,超过有效期的以及稳定性产生变化的标准物质都不能继续使用,还需要定期的对这些标准物质开展核查工作,确保其处于校准的良好状态,确保其量值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生活饮用水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
水质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会受到检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情况的直接影响,为了得到最为准确的检验结果,实验室检测人员需要对使用的方法中计算公式进行正确的概念理解,确保对数据的计算以及转换不存在差错,对计算得出的结果也要进行严格的校验与复核。如果检验使用的是计算机以及自动化设施,则需要建立与执行计算机数据相关的控制程序,使得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候不会发生丢失的情况。对水质检验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检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且对其中可能会造成不合格、不满意的各个因素进行排除,最终得到最为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与结果。具体可以采取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等方法及借助外部力量比如参加国内实验室认可机构组织的力量,来提高验证活动以及实验室机构检验的可靠性。
三、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的发展方向
微生物主要含有病毒、细菌、真菌等,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它也是生活用水散播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规范的完善需要不断增强微生物检测水平。进而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的散播情况进行直接的控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微生物中的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加强探索的力度。在生活饮用水中出现毒害物质超标属于较为常见的现象,比如机动车辆、工业、废旧电池等排出的铅的量逐渐增加,生活饮用水中的有害杂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持续的威胁,因此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有害杂质进行调解,尤其是对饮用水清理过程中使用的氯气与游离氯剂的使用具有的副作用进行严格密切的操纵,在消毒剂产生的副作用方面加强相关的科学分析。另外,对不同地区的水质检验目标也应该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检验标准,有针对性的提升本地的水质状况。
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在当前阶段污染问题逐渐加重的情况下,人们的日常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安全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而且突发的水污染事件也经常发生,水质情况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质检验是生活饮用水监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该不断的提高检验技术,确保检验信息数据的真实和可靠,为确保人们的引用水安全使用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玉敏. 浅谈饮用水的水质检验[J]. 吉林农业,2011,11:246-247.
滦县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 第11篇
2008年滦县辖区内共有各类学校149所, 各校生活饮用水供应方式主要分为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为了解滦县各类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 全面掌握影响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质量的主要因素, 笔者对滦县各类学校生活饮用水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为科学制定学校生活饮用水安全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按照分层抽样原则, 抽取滦县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学校各13所和41所作为监测点校, 共抽取样品54份。
1.2 方法
1.2.1 采样及检验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确定采样点, 每个采样点采集末稍生活饮用水5 500 mL, 按规定进行现场处理后送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2006) 进行检验。检验指标包括:感官性状指标 (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 , 一般化学指标 (pH值、硝酸盐、总硬度、铁、锰、铜、锌、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 , 毒理学指标 (氟化物、砷、铬) 和微生物学指标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耐热大肠菌群) 。
1.2.2 评价标准
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进行评价, 每个水样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为水样不合格。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 各种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共检验学校生活饮用水样品54份, 合格36份, 合格率为66.7%。其中集中式供水学校水质样品13份, 合格12份, 合格率为92.3%;分散式供水学校水质样品41份, 合格24份, 合格率为5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6, P<0.05) 。
本次监测每份样品检验指标21项, 共检验1 134项次, 不合格指标31项次, 不合格率为2.93%。不合格指标主要为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 占不合格 项次的83.87% (26/31) 。集中式供水学校共检验微生物指标52份, 合格51份, 合格率为98.08%;分散式供水学校共检验微生物指标164份, 合格139份, 合格率为84.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62, P<0.05) 。
3 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 滦县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学校生活饮用水合格率仅为66.67%, 分散式供水学校水质检验合格率低于集中式供水学校。因此, 学校饮水安全是滦县各学校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特别是分散式供水学校是今后学校改善饮水安全的重点。
在本次水质检验指标中, 微生物指标是检验不合格的主要指标, 是造成饮用水不合格的主要因素[1,2,3], 特别是分散式供水学校水质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远低于集中式供水学校。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原因有:集中式供水学校生活饮用水由滦县自来水公司统一供给, 饮用水在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沉淀、过滤、消毒处理, 并经出厂检验合格后经密闭管网统一配送, 对保障饮用水卫生质量起到关键作用;而分散式供水学校饮用水自地下水源取出后直接供学校使用, 未经上述程序处理, 特别是不经消毒或消毒程序不规范, 达不到杀灭病原体的效果, 从而使水质中有害微生物残留, 微生物指标检验合格率低, 水质卫生质量差, 致使学校饮水安全存有隐患。
针对上述情况, 为彻底消除学校饮水安全隐患,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各学校应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供给安全的重视程度, 加强供水管理, 健全学校供水制度; (2) 加大学校供水设施投入, 特别是分散式供水学校, 应加大对饮用水处理设备设施的投入, 特别是加大对饮水消毒设施的投入, 以达到饮水消毒效果; (3) 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采用集中式供水, 从而保障学校饮水卫生质量; (4) 加强饮水从业人员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规范水质处理程序; (5) 加强水质检测, 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并确保实施, 以保证学校水质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蒙进怀, 秦景新, 唐嘉, 等.2006年柳州市郊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现状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25 (4) :356.
[2]宋迎春.江西省部分城镇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学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25 (11) :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