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初中语文复述教学浅谈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7
1

初中语文复述教学浅谈(精选9篇)

初中语文复述教学浅谈 第1篇

初中语文复述教学浅谈

刘忆丰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

摘 要: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性的培养。复述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在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已有所开展,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总结复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凭多年教学经验,针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望与广大教学工作者分享,以便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关键词:复述教学;初中语文;方法探究

复述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逻辑性有较大帮助。所谓复述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将原有的课文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复述。通过复述教学,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语文成绩,因此其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复述教学的内容

复述教学包括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综合性复述以及艺术性复述等。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以简要复述和综合性复述为主,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养成思考与总结的良好习惯。在复述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的语文能力将课文内容进行合理复述,由此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复述教学的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是进行复述教学的重要保障,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的复述教学法。

(一)课前

课前指的是上一节课结束和下一节课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若合理利用,会为课文的正式讲解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讲一个与本节课课文相关的故事。初一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言文《狼》,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讲述的故事类型可以是《聊斋志异》中的其他故事,或者是之前看过的关于狼的电视节目,也可以是看过的关于狼的一本书,学生都可将其中的内容以复述的形式与老师和同学分享。

(二)课中

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将传统教学法与复述教学法相结合,创造出一个高效课堂。教师可以以划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例如《皇帝的新装》)的情景进行表演,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后

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也不止于课堂,许多教师认为下课了就算“学完了”,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即可。新课标不仅要求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学习只是日常教学的一部分,课后既是预习新课的最佳时间,又是巩固旧知识的科学时间段。因此,对学生课后自主复述所学文章内容做出科学引导,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综上所述,复述教学法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提高复述教学意识,把控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应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以便更好地进行复述教学。

初中语文复述教学浅谈 第2篇

李春梅 冯 超

(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二中学)

在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都会出现“复述”教学的词汇。所谓的复述教学指的是通过语言的重复来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和记忆的过程。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复述方法的使用。无论是对现代文的学习还是在古诗文的学习中,通过对故事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事情进行相关的串联之后的复述教学来使学生对现代文有更好的理解以及对古诗文有更好的记忆。复述的主体是学生,并不是老师对课文以及古诗文进行的分析。只有学生对文章可以进行简单或者是详细的复述,才能掌握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才能使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复述教育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复述可以分为详细复述以及简单复述,所以在对文章进行复述的时候要求也是不同的。在进行详细复述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握好文章的主要语句,再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以及润色,将文章的主要意思用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对于简单的复述,要求学生应该对原文有充分的了解之后,将原文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的概括,在复述的过程中,注意文章所要表达内容的主次,在复述的过程中,适当地对文章进行概括和删除。要想搞好复述的训练,需要学生有积极的热情来进行完美的配合,所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

二、复述教学的方式方法

在复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语文中留白的使用。很多课文中都会出现用省略号来代替作者要说的话的情况,而省略号后面的话大多数都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调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复述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留白对学生进行复述锻炼,通过对留白的无限想象来丰富原文的思想,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由于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年代情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在复述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转变的引导。其次,在指导学生复述的时候,要抓住重点的词汇,让学生对文章中重点的词汇以及语句进行复述,学生通过选出的词语进行相应的串联,不仅使学生对文章有充分的理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语言文字上的训练。

复述课文:语文教学的应有方式 第3篇

师:这篇神话故事家喻户晓, 最初就是众口相传, 一传十、十传百, 经过不断加工而成的。现在我们也来做一个传播者, 练习复述课文, 将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复述课文也要讲究方法, 你认为有哪些方法?

生:这篇课文内容很长, 可以先理清故事描写的顺序, 归纳出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师:好主意!这位同学告诉我们要理清故事的线索, 这样就能把长课文读短。

(出示填空题, 师生共同讨论, 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并加上小标题:十个太阳害人→后羿射九留一→多人拜师习武→嫦娥藏起仙药→嫦娥智斗逢蒙→嫦娥奔向月亮→后羿追赶嫦娥→人们企盼团圆。)

师:一篇将近800字的课文, 经过大家这么归纳, 只有48个字, 有利于我们记住故事内容。这真是一个好方法!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认为复述课文要将课文读熟, 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师:有道理!熟读课文是复述课文的基础, 现在大家用这种方法练习复述课文中“后羿射日”这个小故事。

(学生自由练习, 再指名复述。)

生:远古的时候, 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 晒得大地直冒烟, 老百姓实在没办法生活下去了。后羿是个力大无比的英雄, 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于是, 他登上了昆仑山顶, 运足气力, 拉满神弓, “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 你可不能危害百姓了, 每天必须按时升起, 按时落下, 为民造福!”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 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 学习武艺。

师:你认为她复述得怎样?试着评一评。

生:她的声音很响亮, 我们听得很清楚。

生:她很大方, 一点也不紧张。

师:评得好!复述课文时神态要自然, 声音要响亮, 举止要得体。

生:她的声音有高有低, 讲到后羿“运足气力, 拉满神弓”时, 还配上了动作。

师:这样更能引人入胜, 真是抑扬顿挫, 绘声绘色!

生:我觉得可以加入一些想象, 比如十个太阳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 可以具体说一说。

师:好建议!这样更能表现出后羿的伟大。复述课文时加入自己的想象, 是一种创造性复述。课文中, 嫦娥为了不让仙药落入逢蒙之手, 是怎样巧妙地和逢蒙周旋的呢?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进行复述。

(出示:晚上, 逢蒙手提宝剑, 迫不及待地冲进后羿家里, 说:“_____”嫦娥心想:“_____”于是, 她急中生智, 说:“______”逢蒙却怎么也不相信, 开始翻箱倒柜, 四处搜寻。) 于是, 她急中生智, 说:“”逢蒙却怎么也不相信, 开始翻箱倒柜, 四处搜寻。)

学生先试着填一填, 再自由练习, 最后指名复述。

生:晚上, 逢蒙手提宝剑, 迫不及待地冲进后羿家里, 说:“快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想:“仙药落在这种奸诈贪婪的坏人手里会危害老百姓的。”于是, 她急中生智, 说:“你想要就自己找吧!”逢蒙却怎么也不相信, 开始翻箱倒柜, 四处搜寻。

师:你们认为他复述得怎样?

生:他展开了想象, 加上了人物的对话。

生:他还加上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内容更具体。

师:你们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赞美他人是一种美德!

生:老师, 我有不同意见, 有个地方不够合理。

师:大胆说出来!

生:“嫦娥急中生智, 说:‘你想要就自己找吧!’”这句话与后面句子有些矛盾, 前后不连贯。

师:你认为可以怎么修改?

生:可以这样改———于是, 她急中生智, 说:“早晨出门时, 后羿将仙药带在身上了!”逢蒙却怎么也不相信, 开始翻箱倒柜, 四处搜寻。

师 (面向刚才复述的学生) :你认为他修改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这样修改确实好多了, 符合当时的情景, 前后更连贯!

师:多么谦虚的孩子! (掌声) 下面, 请大家抓住主要内容, 舍去次要内容, 适当加入想象, 练习复述整篇课文。

(生自由练习, 再指名复述, 最后组织评价。)

回顾这一教学片断, 笔者展开了反思。

复述课文, 不应被师生遗忘

关于复述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的阅读或口语交际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 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目标第3条)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学段阅读目标第5条) ”;“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第三学段阅读目标第7条) ”。尽管课标这样明确指出, 但扫描我们的语文课堂, 复述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特别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中更是难见踪影, 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缺失。其实, 复述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和积累,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系统、连贯的言语能力。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和台湾教师的联谊活动, 台湾教师讲话全不用稿子, 现场发挥, 很家常化, 但感觉发自内心;我们讲话则习惯于念稿背稿, 一本正经, 但多是漂亮套语, 无涉心灵。为何如此?除了文化背景的差异之外, 关键原因是缺少锻炼, 没有这个能力。因此, 复述能力应从小开始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落实复述课文的训练, 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

复述课文, 应体现方法指导

成功的学习需要正确的方法。复述课文是一项综合能力, 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策略, 训练让学生逐步做到自信地说 (从容镇定) 、有序地说 (线索清楚) 、有重点地说 (细节精彩) 、有智慧地说 (创造发挥) 。复述离不开记忆, 但不等于背诵, 不是照搬原文, 而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创新。训练学生复述课文, 应体现方法的指导。本片段教学主要体现三点:一是通过概括, 帮助学生理清叙事线索, 把握故事梗概, 将长课文读短;二是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 舍去次要内容, 进行一般性复述;三是利用课文空白点, 展开想象, 改组课文, 进行创造性复述。教师这样指导, 便于将复述训练落到实处, 让学生在复述中学会复述。

复述课文, 评价不能被忽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复述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复述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复述”练习,可带领学生认真学习课本,在语言表达训练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复述”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复述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同时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等,为作文写作提供基础。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有效开展复述教学,提升学生复述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清复述类型

复述根据目的和要求不同可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综合性复述和艺术性复述五类。

1.详细复述要求学生用课文语言进行复述

复述语言源于原文语句,同时又经过一定处理,一般将原文复杂的长句变成简短的短句,将书面表达变成口头语言。同时学生不能遗漏课文中生动的词汇。这样既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是一种锻炼,又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材。

2.简要复述则是简要概括原文主要内容

此种复述既能把握原文主要内容,还能层次和重点分明,能够真实展现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框架。在对原文处理过程中,要保留原文重点语句,去掉不重要的部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具体要求,并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灵活使用复述方法。

二、理清复述教学过程

我们要认清复述教学的规律,据此并结合实践,做好以下几点:

1.确定复述材料

并非所有课文都适合做复述内容,复述的材料需要具备内在条件和因素,不同的复述类型选择的复述内容也各异。一般复述材料包括:所有课后练习中需要复述的课文;语言生动、情节丰富、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的课文。

2.确定复述要求

复述教学之前,教师应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复述的要求一般包括:正确传达课文、有主有次、取舍分明;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规范;认真大方等。一般复述内容不同复述要求也不同。

3.掌握复述的技巧

首先要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中心;根据课文内容写提纲;提纲为复述提供依据。根据复述内容确定提纲类型,包括详细和简单提纲、全文和段落提纲;寻找重点语句以及关联词,作为复述的关联节点;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和表达。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复述教学的重要性,灵活运用复述教学方法,提高复述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复述教学浅谈 第5篇

【摘要】:复述课文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复述课文的方法,有利于今后的教学。学生能熟练复述课文,至少说明他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对部分内容记忆了,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了,敢于站在同学们面前表达了。

【关键词】:复述课文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由此可见,复述课文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复述课文呢?复述课文,就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它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用新的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通过“口头”或“笔头”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它不同于简单地、机械地背诵原文,也不是介绍课文大意。复述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掌握、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的一种重要手段。

复述课文一般有一下几种方法:

一、抓关键词语的方法:

最佳单的方法就是连接每一段的段意。可先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再把概括出的意思连缀起来。如果没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则先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明确每一段的段意。然后将段意连贯起来。(所谓关键词语,就是点明中心或对文章的上下内容起重要连接作用的词语。)其次是列成小标题。即把文章按层次或情节列成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都是文章内容的一部分,然后围绕小标题有层次地进行复述。这样就降低了复述的难度。

二、板书复述法。

利用板书复述。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提纲挈领地在黑板上写的文字或画的图表。它是“知识的浓缩”,能明文路,揭重点,显联系,示内涵,同时又是课文的缩影。在新课教学接近尾声时,学生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记忆。此时让学生按照板书的引领复述课文内容。降低了复述的难度,学生不至于丢东忘西。

三、提纲复述法。

运用提纲复述。为了让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做到说话连贯,有条理,有顺序,引导学生编写提纲,然后让学生按照编写的提纲复述课文。如复述《詹天佑》,指导学生列出提纲:文章大致写了三方面内容:

1、勘测线路。

2、开凿隧道。

3、设计“人”字形线路。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复述了。在这一编写过程中,学生无疑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主要的是理清了课文的文路,分清了主次,把握了重点。而编写的提纲则成了学生复述的“谱”,心中有了“谱”,说起来就“八九不离十”了。

四、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创造性复述是指改变文章的叙述人称或叙述顺序,发挥学生的合理想象和联想对课文进行的复述。创造性复述要求较高。它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让学生经常练习创造性复述,有利于发展创新能力和提高读写水平。

1.改变体裁。

比如将课文中的古诗改用散文的形式进行复述。在复述时,要着重描绘诗歌的意境。如复述古诗《钱塘湖春行》时,要想象出“春色满钱塘”的景象,进行具体的叙述:从游览的地点说到初涨的湖水、远天的垂云;从莺燕衬托春意到地面上的绿草如茵春花似锦;从游不

够的湖东景色到最钟爱的白沙堤。景出来了文意自然体现。

2.改变人称。

如《蟋蟀的住宅》,复述时可以改用第一人称;以蟋蟀的身份去复述。

3.补充情节。

《去年的树》一文,写鸟儿对大树的真挚情谊,是学生体会“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在指导学生复述的时候让学生补充故事情节,使复述趣味性增强,有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5.刻画人物。

主要是具体讲述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如复述《穷人》时,可以抓住文中桑娜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丰富和完善人物形象。

学生能熟练复述课文,至少说明他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对部分内容记忆了,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了,敢于站在同学们面前表达了。一堂语文课让学生做到这些,你还用愁你教的语文成绩不高么?

论小学语文复述教学的实施 第6篇

复述,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语文训练,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贯穿始终,如第一学段(1~2年级)“口语交际”中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如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中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口语交际”中要求:“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再如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中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口语交际”要求:“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从《课标》的这些要求来看,复述主要出现在“口语交际”、“阅读”板块中,它着重培养学生对文本采集、记忆、加工、运用的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语言习惯、敏锐的语感,以及正确的思想。

在本文中,“复述”指的是对文本的复述,具体来说是学生在理解、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用已有的语言材料、言语形式按一定的要求,通过口头语言把文本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它不是背诵原文。教师要尽可能地用好复述,培养学生扎实、灵活的复述能力,而这项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掌握熟悉复述的要求、掌握其方法,通过复述将书面语言内化,并记忆其中的重点词句,习得其言语表达形式等,最终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服务。因为复述是一项综合性的语文活动,所以它能有效准确地反映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熟知程度,让教师能及时得到反馈,为下一步教学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复述训练在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频度不高,在当前课堂中,因为精读课文等环节占据了教学的大多数时间,教师安排训练学生复述的机会少、时间短,于是这个教学流程在常态课中被教师压缩精简、甚至弃而不用,最终导致了复述的形式化,使其成为了可有可无的空壳子,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复述能力的逐渐养成。而学生缺少了扎实的复述训练,就会影响语文学习的最终效果,使得“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变成空谈。

复述能为学生搭建学习、运用文本之间的桥梁。扎实培养好学生此项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感受文章的表达方式、技巧,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树立远大理想。

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环节,复述其实不是单调无味的枯燥任务,而是能够像和阅读一样充满多姿多彩的魅力。可在为数不少的课堂教学中,复述的确被抽象成了对文本内容的机械处理,加上教师使用的手法也较简单,复述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这些问题主要体现

在:

1、对用于复述的文本材料不加选择。对学生来说,他们眼下所学的课文中,有的篇幅长内容多,有的结构复杂,有的句式纷繁,有的语言生涩,如果不考虑实际学情和年段学习要求,教师就按照主观臆断简单判断,不能有机选取其中的内容,整个儿的就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复述,无疑是平白增加了难度,打击了学生们宝贵的积极性。这样,复述的作用不仅体现不出来,还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2、对学生复述质量的期待值过高。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复述作为贯穿小学六年的综合性训练,自然是循序渐进式的渗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此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它是在学生磕磕碰碰中成长起来的,每个学生学情不同,掌握也是快慢不一的。如果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复述内容已经是学过的了,给学生几分钟准备就行了,那对学生来说完全就是匆忙上阵,难以应对了,这样的结果无外乎教师恼火,学生受罪。

3、对学生复述缺少方法的指导。课堂上常见教师布置复述任务,难见教师解释要求、传授方法。如果是在低中年级,恐怕不少学生对复述是什么都摸不清,此种情况,谈何效果?语文教学、学习的复杂性体现在同一个任务在不同学段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课标》内容来看,复述就是如此。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根据要求给学生提供具体、有效的方法,那复述环节就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连贯性。

4、对复述环节的整体把握有所欠缺。如果一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整体,那么,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复述环节就是一个小整体。我们不能把它弄得虎头蛇尾甚至是有头无尾。例如有的教师在学生复述过程中难以忍受他的断断续续,就急匆匆、火冒冒地直接给他补充,有时听不惯学生复述时不断的“嗯”、“呃”,直接打断阻止甚至批评呵斥,还有的在复述结束后,直接进入下个环节教学而没有对刚才的复述点评、指导。这样草率收尾,等于是白白浪费了复述时间。

5、复述的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课改一直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放到了主体位置,可是在复述过程中,这一切又回到了“解放前”:教师布置复述任务,学生准备复述,教师点名复述,学生“被复述”,教师宣布复述结束。学生又一次成了听话的小羊羔,话语权重新落到教师手里。不仅如此,连最起码的思考过程也在教师发号施令中被无声无息地蒸发了。于是,学生在按部就班中死板地重复课文内容,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积累、再运用则毫无接触。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就可避免无效复述,进而让复述真正落到实处,成为扎实的语文综合训练项目。

1、有的放矢,选择合适的复述题材。

每一次复述都应有明确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那么,所学课文的特点就是“的”。例如课文中刻画人物语言的内容丰富、生动,那么复述训练就着重说好人物语言。再如描写景色的句子精彩纷呈,那着重点就落在好词好句上。一段时间训练下来,学生所得就很丰富了。总之,复述的目的最好贴近教学目的,复述的题材最好能够吻合文章特点,尽量避免训练过程游离课堂教学中心。

2、因材施教,分层设置复述要求。

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状态、能力的差异,教师必须要正视。“因材施教”是体现教师智慧、展现教学风采的最好途径,更是帮助学生学有所得的必要条件。复述训练的要求最好能灵活多变以适应学生,如让学生自己选择:根据整理出来的标题式提纲复述;根据提纲和关键词句进行复述;去掉关键词句进行填空式复述。教师可以利用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来辅助进行训练,同时辅以争星、评优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3、授人以渔,引导学生完成复述。

复述方法并非就只能用在此项活动中。复述作为综合性语文活动,其方法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如阅读过程中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如听别人说话后能准确扼要地转述等。因此,方法的传授显得尤为必要。那么,复述有哪些方法需要让学生掌握呢?首先让学生明白必须要熟读文本,“熟读”是对文本的反复朗读、正确理解,能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其次要把握写作顺序,如叙事性文章可以抓住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人物出场顺序等,如写景类文章可以抓住地点转换、季节更替等,如议论文可以抓住作者提出的论点(道理)、证明论点的正反论据(事例)、论证的关键句子(分析道理的内容);再者要牢记重点词句,最好是能够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的词句,如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排比句等。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教师还可引导他们看清、用好书上的插图,以此形象化图示为台阶,逐步熟悉复述。

4、谋篇布局,以学生为主体,精心预设复述过程。

上文说过,应当把复述当成一个既依附于课堂教学又可抽取出来的教学整体来看。因此,我们要设置导入环节,让学生在情绪高涨的、满怀期待的、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复述情境,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由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复述内容,对于复述方法的传授,可以是教师“因地制宜”引导讲解,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必须要说,哪些内容需要删掉,当然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创造方法、体验过程。另外,对复述结果要及时评价反馈,最好能让学生自评自议,达到“好的地方大家学,错的地方大家改”的效果,同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及时发现,在紧要处加以点拨引导,使学生在每一次复述中有所得,有所思。

此外,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复述的形式,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软环境。

根据文章特点,有的可让学生详细地复述。学生在练习时尽量用上文中的语言,旨在锻炼记忆力、掌握书中的语句、培养准确的表达方式,还可以起到复习课文的效果。

而有的文章则需让学生概括地复述。我们知道,课本中的文章在结构的安排、内容的组织上都很精妙,让学生感受、学习都大有益处,这种复述方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综合能力。

有些文章则可让学生想象性复述。这种复述主要是让学生填补文章中的“留白”,把作者言而未尽之处首先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加以想象,进而用语言表达出来。它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可以说是对文章的再创作。教师可以在学生联系之后安排小练笔,把说过的内容写下来,达到进一步锤炼语言的目的。

另外有些文章可以让学生这样复述:改变人称,如《珍珠鸟》一文,就可以让学生模拟珍珠鸟的语气来改变课文叙述方式来进行复述;改变体裁,如将《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诗歌改成散文的形式来复述。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吃透文本练习表达,也是为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语言魅力,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的复述方法 第7篇

【摘 要】为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在语文课程上的复述水平,并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提高他们写作、口语交际以及阅读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的复述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复述方法

这里所说的小学语文课复述指的是通过教师的启迪和引导,以自己本身的交际能力及语言材料为基础,突破原有的逻辑来根据自己的意识进行加工形态,并以书面或者口头等形式来展现出的复习教学的策略。

一、续写课文,留白的精彩,复述别样美丽

复述形式有很多种,其中对原有的课文进行续写以及对教师设计的课文“留白”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复述形式。在一方面,读写、叙述课文内容本身就是复述活动的一种,需要学生运用想象力、思维创造力并符合原文内容的创造性活动;而在另一方面,学生们只有充分的理解、掌握原文的脉络关系、大概内容以及作者所融入的感情,才能够很好的对课文留白进行生动、完整及有效的补充,对课文进行延续前,学生们需要对原文在脑海当中进行结构化与逻辑性的梳理,这一过程其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特殊的复述课文。所以,为了达到有效的提升课文复述所能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的提高学生阅读、口语表达以及写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小学的语文教师要做到足够掌握教材,甚至是吃透教材,挖掘出隐藏在教材中的所有空白,用课文当中的“意犹未尽”和“疑点”等来为突破口进一步激发出学生们对于课文复述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述《爱茹茉莉》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一种如同茉莉般平平淡淡却有无私真爱的感情,文中的妈妈只不过是“煮了一碗水饺”,而爸爸每天都拿着茉莉花去守着住院的妈妈,并没有送玫瑰花之类的东西,这样伟大、真挚的感情使长大后的作者深受感触,发出至心的赞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所以,作者以纯白的“真爱”为引,为学生们布置了以下的课文复述任务:孩子们,通过你们所掌握的认识水平,你们现在的年龄,并以本文中的思想感情为基础,谈谈在你们心中的真爱是什么样子的,再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值得你去爱的东西有哪些。虽然将这一任务以作业的形式来设计的,但学生们若想真正的体验真爱,了解真爱,并去寻找生活当中的真爱,就需要他们充分的掌握本文中的感情,这能够使学生可以对原文进行记忆和回顾的同时为他们创造出了留白的机会,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续写课文的兴趣。

二、变化其神韵,改编原有文体,复述多种可能

每篇文章的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同时也是作者的意识与感情的结晶与沉淀,让学生们学习、阅读及理解那些文章,其最主要目的在使他们能够和作者达到心灵和文本间的交流及沟通,去了解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寄托,并掌握其独特的写作方式,把这些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利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因而,若想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课文复述的效率,就需要让他们能够合理的、科学的运用已有的这些文章来认识经验,以自身的知识基础和库存来对课文的文体做出改变,运用自身熟练地方式把那些曾学过的文章生动的、想象的再现出来,例如,把“通过讲解员的身份来讲解的文章”改编成为“通过讲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或者直接改编成一个故事等等文体转化的方式来复述及再现文章的感情与内容。

比如,在学习《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主要是采用记叙文的形式对主人公桑兰的微笑着面对一切、坚强不屈的精神与品质做出了介绍,让学生们思考和学习。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这篇文章改编成为励志的故事,讲述给身边的人,看看自己讲的故事能否感动到别人;也能够把桑兰的队友看成是自己,若现在需要将你听到的和看到的上报与国家体育总局中去,那么你将如何去做等等的方式,转换文体的过程中进一步的认识文章的情调与内容。

三、演绎味道,表演的再现,复述其精气神色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还是小孩子,喜欢玩、反对束缚、崇尚快乐的心理让他们时时的保持着警惕,对于那些枯燥、乏味的学习提不起半点兴趣。因此,课文复述需借助一定的媒介或表演形式,让复述的本质内化于各种有趣的表演之中。比如,用“表演小品”的方式来让他们展示出文本的内容,以愉悦的状态将感情表达出来,同时也能够通过“歌舞剧”的方式来将文本内容融入进去,以“推销介绍和讲故事”等等的方式来进行文章的复述。

比如,在讲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文章的时候,这篇文章本身的形式是独幕剧,文章中主要刻画出了春秋鲁国宰相公仪休的清正、廉洁的品质。文章主要是通过各个人物间的对话来展开的,笔者为能够让学生们可以理解并掌握独幕剧的特色及形式,感受公仪休优秀的品质,设计出了一堂展演课;把班里的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自己选出服装设计师、演员定位、导演及配乐师等的角色,在结合本片文章来进行演出,能够适当的增加一些故事和环节,但不可以偏离与历史现实与精神,给学什么一周的准备时间,在课外进行演练,到时在课程上进行最后的展演。

总而言之,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以留白复述、表演复述以及变式复述等的策略来对学生们复述课文的能力和意识进行培养,在一方面可以锻炼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好的与别人进行交流;而在另一方面,可以对课文的内容和所涉及的知识尽心巩固,让他们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文章的脉络与结构,增强其阅读的效率,使他们能够在潜意识中把“会说”转变为“会写”,有效的提高其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秀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有效性教学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10)

复述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第8篇

一、让学生变个时态复述

英语是一种强调时态的语体, 它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等不同的时态动词的表达方法都会完全改变。学生在英语写作时, 有时掌握不住时态的应用方法, 他们常常会把几种时态混合在一起使用, 使英语句子出现语病。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一个句子换个时态进行复述。学生通过复述时态, 可以理解原本句子时态的使用方法, 在更换时态时, 学生又需要自主的摸索另一种时态的使用方法, 通过复述, 学生同时掌握两种时态的使用方法, 它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 其中有一段材料为:“Even colleges think promoting gender equality on campus is essential, they should not try to accept equal numbers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every subject.Because obviously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natural talents which differ greatly.And students, boys and girls, develop different abilities and skills before going to college.Considering that everybody grows up i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we still stress that education on campus should address gender differences at any time.”这段材料是以现在时的方法强调男女有别造成的教学待遇的差别,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段话改成过去时。学生通过更改句子, 能学会这段长句中陌生的词汇、了解现在时应用的特点, 并思考过去时的应用结构。

二、让学生更改主体复述

英语在描述的时候, 由于主体的不同, 表达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英语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 男性与女性的差别, 不同的主体会时动态也同时更改。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 有时分不清楚主体的区别, 在应用时把主体和动词随便配套。英语的主体和动词的配态具有规律的变化, 学生如果能熟练的了解主体的应用方法, 日后就会形成英语语感。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改变主体的办法复述来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比如教师给学生一段英语材料:“When we are in high school and are prepar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Nothing could divert our attention from studies for 3 years.But when we enter into college, we usually spend one term to get attuned to the new campus.Most students as sophomores give up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on studies like in high school.They lead a busy lives of play not study academic performance for their whole junioryeap.And you will find that they finally feel curious about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employment for fheir lives and that is vicious circle.”这段材料是谈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感慨, 它以复数的形式描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变它的形式, 用单数的形式表示。学生在更改单复数的时候, 就能理解到复数的配套规律与单数配套规律的差别。如果学生能长期的受到这种训练, 日后学生自然就能了解主体的配套用法。

三、让学生更改语句描述方式

更改语句描述方式的形式有很多, 比如典型的更改语句描述方式的方法为缩写。这种复述方法由于学生已经拥有英语原材料, 学生学习写作时几乎可以照搬原句中的单词, 所以它比让学生原创作文的难度要低。由于它的难度比较低, 所以应用这种方法学生会愿意稍微尝试一下英语写作。

实际上让学生更改语句描述方式的方法有很多, 教师只要认真挖掘可以找到很多方法。现以一段英语对话为例:

A:“Over there, look!That’s the college library.”

B:“Oh, what a huge library it is!Books are my most favorite.Books to me are what air is to life.”

A:“Same as me!I’m sure both of us could enjoy ourselves with more fresh air there, because there is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in the library.The library is well stocked with rare books, I heard from juniors.”

B:“That’s wonderful!Is the library open all the day?”

A:“No, it isn’t.The lending section opens from 9:00am to 4:00 pm, but reading rooms will stay open until11:00 pm even on weekends.”

B:“But first of all, I hope to apply for a library card and get it as soon as possible.”

A:“Don’t worry about it.Our department will make all necessary arrangements within 3 days.

B:“I could wait!But I want to borrow books right now!”

小学语文复述教学的策略探寻 第9篇

小学语文复述教学言语实践表达本位“成功的语言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布鲁姆语)。”复述教学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行文顺序,清晰而连贯地叙述文中人物、事件、情节等内容。复述教学的开展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品质的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复述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并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亲睐,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如何将复述教学落到实处呢?结合以下课例,笔者尝试对复述教学略谈一二。

一、在分享中培植复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维持学生的复述热情,让学生喜欢复述,积极主动地复述,对培养学生复述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片段回放:卧薪尝胆】

师:(课件出示:古代兵器——“钺”)认识吗?这是古时候打仗用的兵器。在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春秋战国时代,有这样权力的被称为“王”。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关于两个王的故事,叫——(指板书)

生(齐):卧薪尝胆。

师:在《卧薪尝胆》中有两个“王”,一个是?(板书:夫差)另一个“王”是?

师:想听这个故事吗?你们平时是怎么听别人讲故事的呀?

生:我喜欢坐在桌边,双臂趴在桌上听。

生:我眼睛都緊紧盯着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时候,我最专心了。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听故事。老师不妨先讲讲这个故事,就请大家用自己最享受的姿态来听吧。

师:(讲述《卧薪尝胆》)今天我们就学习讲讲这个故事,更希望大家以享受的姿态来听别人讲故事。

授课伊始,师生间轻松的对话,一下勾起了孩子们对故事的向往。教师娓娓道来讲故事,维持与呵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理解课文,为复述课文注入情趣;“以享受的姿态听故事”,更让老师示范性的课文复述目标明确,触动学生本能的需求,从而引起阅读的期待,他们对课文复述的兴致将不言而喻。

二、在互动中渗透复述要求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期。他们需要在“操习”他人的语言中模仿、迁移,习得自己的语言。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在复述训练中模仿、迁移、创造,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针对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不妨这样做。

【片段回放:卧薪尝胆】

师:故事学完了,让我们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来讲讲吧!

(老师请5位同学走上讲台)

师:同学们,你们就是想听爸爸妈妈讲故事的孩子,希望他们讲得怎么样?

生:我想听生动的故事。

生:我喜欢别人讲故事时加上动作。

生:故事一定要讲得流畅,生动,让人听得明白,受感动。

师(对讲故事的同学):大家的要求你们要努力做到哦!你们几位对在座的听众有什么要求吗?

生:我希望坐在下面的同学要安静地听故事。

生:我讲故事时,不要随意打断我的讲述。

师:别人讲得精彩之处,可以报以热烈的掌声。看看谁赢得的掌声最多!

5位同学根据提示分5段复述故事。

师:同学们,第一轮讲述结束了,你最喜欢谁的讲述?引导学生评价。

这节课妙在以讲故事、听故事的方法来贯穿整个教学。复述前对学生的复述要求,对听众的倾听要求,在学生的互动中逐渐清晰、明朗;复述后同学的互评中又巧妙地凸显复述的要求,这些都无需老师越俎代庖。老师的点拨之语中融入的对学生的关怀,人文素养方面的,讲述技巧方面的,真的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在诵读中积累复述语言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小语教材中所选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熟读成诵,充实语言库存,复述时语言的丰富性便水到渠成。

【教学片段:三借芭蕉扇】

1.复述前,闭上眼睛听一听课文的配乐朗读,让课文中的锦言佳句,精彩部分,鲜活人物在头脑中一一闪现;

2.有目的出示幻灯图片,仔细观察每一组图画,依据板书,将课文中精彩的一幕幕与之一一对应;

3.教师根据图画、板书提纲示范讲“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

4.根据以上提供回忆的线索,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

教师帮助学生在诵读中理清文本思路,层层递进,这样的复述训练才有法,才有效。对于这类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的课文,教者指导时要强调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复述,加强语言积累。可以用循序渐进的策略,从少到多,积少成多地记忆,先复述一部分,再渐次增加;也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回忆,学生详细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复述的过程;还可以用图画、课文提纲、板书的形式提供复述线索等。

四、在编演中活用复述材料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对于那些物鲜明、情节生动、故事性强的文章,如《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等,还可以结合表演开展复述教学。

【教学设计:三顾茅庐】

(一)简单复述,内化语言

1.引导讨论,用上“仰慕、急切询问、冒着风雪、下马步行、恭恭敬敬、赶紧下拜、三顾茅庐、辅佐”等词语,简要复述。

2.总结课文,交流课外搜集的《三国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其人其事,加深对人物认识。

(二)重组信息,创编剧本

1.学习本单元剧本范例《公仪休拒收礼物》,以大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以课文为素材,根据课内外探究所得,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编写课本剧。写后师生讨论,评议,修改。

2.布置各组课外任务:(1)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如马蹄声、风雪声、敲门声、过渡音乐等;(2)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3)设计演出服,准备道具;安排好导演、演员、剧务,课余时间排演。

(三)表演入境,求活求趣

表演前,组织讨论,细心揣摩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甚至心理等表演细节,以便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演完后,根据各组表现,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

孩子天生就是表演家,“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曹禺语)。”结合表演复述课文,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又进一步拓展了复述课文的教学方式,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喜不自禁,小舞台上常有大发挥。这样的复述内容是丰润的,能力训练是鲜活的。

相关文章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精选6篇)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第1篇计量经济学复习笔记CH1导论1、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

3
2025-09-18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精选7篇)激流三部曲 第1篇一、封建社会下男性的悲哀小说主人公觉新贯穿于《激流三部曲》的始终, 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

1
2025-09-18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精选8篇)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第1篇如何围绕生产抓党建,带职工队伍一.坚持以开磷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思想开磷核心价值观...

1
2025-09-18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精选9篇)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第1篇微微艺术学校画展串词及发言稿王枭丽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1
2025-09-18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精选14篇)近期工作计划101 第1篇在计算机语言中,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础;在数学语言中,十进...

1
2025-09-18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精选8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第1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一、警察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警察体育是人民警察学校教...

1
2025-09-18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精选8篇)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第1篇实习报告学生姓名:赵承鹏学生学号:20072130专业班...

1
2025-09-18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精选8篇)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第1篇关于察哈尔汽贸城建设用地指标的申请报告前旗政府:察哈尔汽贸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

1
2025-09-18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