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红松的栽培技术论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3
1

红松的栽培技术论文(精选10篇)

红松的栽培技术论文 第1篇

隶属于松科的红松, 是一种常绿的乔木。它的历史非常悠久, 并且珍贵。它的树干挺拔直立, 干围在4米以上, 高达40米的红松并不少见, 枝干茂密葱茏。它适合在土壤PH值在5.5-6.5之间肥沃的微酸性砂壤土中生长, 并且喜欢温和湿润, 凉爽宜人, 光感度高的气候条件, 所以东北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其生长。红松本身轻并且软, 纹理直、材质细致、耐腐蚀性高, 具有极高的价值, 故而珍贵。

2 红松的价值

2.1 经济价值

红松的特性决定了它的经济价值。一棵红松从栽培到最后的成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红松的寿命也很长, 大概六、七百年。它四季常青, 树干粗壮挺拔直立, 纹理清晰、结构细腻、材质轻软、不易变形而且颜色美观、耐腐力强, 所以它可以应用的范围极为广泛, 极具经济价值。

2.2 观赏价值

无论是幽境的山居野舍, 还是繁华都市的街边绿化都可以见到红松那挺拔优美的身姿, 令人赏心悦目。

2.3 环保价值

因为具有良好的质地, 所以对于水土保持有不可比拟的效果, 环保价值高。

3 栽培技术

3.1 采集种子

珍贵的红松, 种子缺少也是必然。无性系种子园的建立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但目前还没有结出很多果实。现阶段可选择30年生以上的红松母树林、红松无性系种子园、红松种材兼用林内的优树生产的种子作为种子来源, 依照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 每年的十一左右开始采种为最佳。将根植健壮、生长资质比较好的天然林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采种时使用。因为有较好的球出种率, 球果的选择在人工林采种中应该重视起来, 为了保证种子质量和树苗的优质高产, 应该筛去不饱满的小粒种子。当种子的含水量降到10%时结束晾晒, 储存才可进行。越冬混沙埋藏法;快进催芽法;种冰沙混合埋藏处理法;种冰沙混合埋藏处理法是常见的种子处理的方法。

3.2 适时播种

在土壤的选择上, 应该以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微酸行的沙质壤土为最佳。一年要有两次的翻土, 春翻的同时还要对土壤进行消毒 (使用量为浓度为1-3%硫酸亚铁2.5公斤一平方米) 。春翻深度10-15cm, 秋翻时在18-24cm为宜。

在施肥上, 要具体问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的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

在催芽上, 红松的种子外壳比较坚硬, 通水和透气性都不好, 种子的成分中还含有发芽抑制剂, 会导致发芽困难, 所以催芽是播种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就应该考虑播种事宜。在时间的选择上应该适时播种。东北属于比较寒冷的地区, 春季的温度比较低, 所以在播种时间的选择上也应该特别注意, 过早过晚都不利于红松的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 当地下浅表层的温度在8℃以上时就视为比较事宜的播种期, 每亩的每亩在200-250公斤。苗床保持较高含水量、苗床表面细致平整是必要的, 播种后进行必要的镇压, 这样可以使种子能够与土壤完全接触, 用高于种子数2倍的沙子覆盖在上面, 然后浇灌上足够量的水即可。

3.3 必要的田间管理

浇灌:发芽期间苗床保持湿润有利于种子快速出土, 所以适当浇灌是必要的。

追肥:为了保持红松良好的性能, 促进其健康生长, 及时追肥是2-3年生留苗圃地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3.4 冬季管理

耐寒虽然是红松的本质属性, 可是红松比较怕干旱。北方的冬季恰好比较干燥。窖藏苗木是北方通常所用红松冬季管理的方式, 可以在春季时比较及时的提供林木。苗子窖的覆盖物在窖内温度下降到0℃才可以拿开, 开始放苗, 以便适应外部的温度。

3.5 移植

(1) 造林地选择:选择平地或坡度小于25度的山地, 土壤性质的微酸性砂壤土。 (2) 苗木选择:选用7~9年苗龄的红松, 并且经过两次换床的实生苗木。苗木标准为:地径大于0.8厘米, 苗高大于35厘米, 主根长大于20厘米, 侧根系大于20条。要求主干通直, 顶芽饱满, 色泽正常, 无病虫害, 主根、侧根系、主干、侧枝无损伤。 (3) 栽植:在土壤解冻时进行。解除苗木包装, 撤除苗木根部包装物, 将苗木栽植在已做好的穴中, 根系要舒展, 扶正苗木, 同时, 均匀施入每穴0.25公斤的硝氨、磷肥料, 分层填土, 用脚踏实, 浇透水, 再盖上2厘米厚的树叶或杂草进行保墒。 (4) 幼林抚育:为了可以为红松遮荫, 并且让红松可在农作物所施的肥料中吸取一部分营养。红松大苗栽植完后, 在距苗木50厘米以外的行间间作高粱或玉米等高杆农作物。除草时采用人工除草, 不应该使用化学除草剂。 (5) 鼠害防治:由于鼠害是是母树林里常发生的灾害, 因此可在每年4月上旬和10月下旬施入鼠药进行防治。

4 红松松籽经济林的栽培

4.1 砧木及松籽丰产母树选择

北方地区一般红松嫁接砧木选择樟子松、红松。红松松籽丰产母树选择30年以上的红松人工林或天然红松母树林。

4.2 红松接穗的采集与保存

红松接穗采集时间, 一般在2月份进行。采集后的接穗及时放在低温下保存, 一般保存在0℃以下的地方, 一层接穗一层雪 (冰) , 可摆放4-5层接穗, 雪 (冰) 保证接穗正常含水率, 又降低温度。

4.3 红松嫁接

目前红松嫁接的方法主要采用芽接法和贴接法。在北方地区嫁接时间一般5月下中旬, 采取髓心形成层贴接的方式嫁接。选择接穗粗度与砧木嫁接部位粗度比例为2:3, 顶芽饱满的接穗。嫁接时把接穗修剪长度7-8厘米, 顶芽下部留6-8束针叶, 在针叶下方嫁接刀沿着60°角圆滑切向髓心, 沿着髓心劈开, 一刀完成, 使切面平滑。砧木在离顶芽1厘米左右, 摘除嫁接部位的全部针叶, 沿着形成层削去一条树皮, 切口长度略长于接穗切口, 深度以露出乳白色形成层, 不伤木质部, 下部留0.3厘米长的树皮。把削好的接穗与砧木上的切口左或右对齐, 接穗下部插入砧木0.3厘米的树皮内, 上部略长于接穗切口, 用带弹性塑料条从砧木切口以下0.5厘米处开始向上缠扎, 松紧适度、绑扎严实, 打好结。

4.4 红松嫁接幼树管理

红松嫁接后, 一般20天左右红松接穗顶芽开始膨大, 30天左右开始高生长, 此时进行剪砧。剪砧方法为两剪法, 第一剪在砧木上接口下边0.5厘米处, 剪掉砧木顶梢, 第二剪在第一剪下方0.5厘米处入剪, 深度为总粗度2/3, 并不剪掉, 形成盖, 防止砧木流脂。

5 结束语

红松是珍贵的树种, 它的栽培技术也是其能否高产优质的关键所在, 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开阔思路, 积极研发、不断创新红松的栽培技术, 使其能够更多更好的生长, 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更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

摘要:红松是我国比较珍贵的树种之一, 自身具有极高的价值, 普遍生长于我国东北地区。红松的栽培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了红松的栽培技术, 希望能够为林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意义。

关键词:红松,价值,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王金华.红松栽培技术及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 2013 (18) .

[2]张磊.浅谈红松丰产栽培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9) .

营造红松综合果园的技术方法 第2篇

【关键词】营造红松综合果园;嫁接技术;配置整地;果树选择

经济林经营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特点,故被称为铁杆庄稼。由于沾河地区气候寒冷,抗寒果树品种少、开发年限短,仍然处于小面积栽植状态,其他面积尚不到林地面积1%,根本没有形成寒地果树带。就目前果树栽植技术落后的状况看,所栽培的果树品种抗寒力弱,质量差,栽培技术落后,栽培面积尚未形成规模,产量低。栽培后经济效益不佳。近几年由于红松种子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引起栽植坚果红松林的兴趣。对此笔者认为应选择高产结实的红松与抗寒、优质、见效高的果树共建综合果园。

沾河地区虽然地处寒冷地带,但是地产果树的生产潜力也很大,据不完全统计适宜种植红松果树的低价林、速生丰产林地、退耕还林地、荒山、荒地面积较大,其中可种植高产果树用地的土地也很多。具有栽植果树土地资源外,还有山区气候好的潜力。

红松树高大,树冠宽后,结果期长达百年,它可作为果树的天然屏障,保护果树免遭风、冻、干旱等灾害。而果树生长快,由此又为红松幼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促进它的生长和发育。果树结果早,成熟早,见效快两类树木共组合果园各有其长处,具有互补性。

1.选择嫁接、砧木、接穗和果树品种及土地的利用

红松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山脉及小兴安岭,其树干通直,材质优良,出材率高,易加工,耐腐朽,工艺价值很高。树脂、树皮,种子也有广泛的用途。红松种子含油率为25%,种仁含油率为70%以上,松籽油是实用和工业的油料,松籽为食用干果,并能出口国外换取外汇。红松属半阳性树种,幼树耐庇荫,对大气温度较敏感,湿润度在0.7以上生长良好,在0.5以下生长不良。深根性,常生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上。红松虽然对其栽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嫁接技术的成功运用,用樟子松为砧木嫁接红松,可以有效地利用樟子松耐寒、耐旱、耐瘠薄的优良特性,克服红松实生苗沙地造林难以成功的障碍。嫁接红松比实生的提前结实。另外完全克服了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高的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嫁接成活率高,嫁接红松无明显病虫害,尤其是不感染对樟子松造成严重危害的松枯梢病,可有效地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防护效益。选用优质红松结果枝同樟子松进行异砧高枝嫁接,樟子松树高在1.0-1.5m,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方便、生长健壮,密度900-1100株/h㎡的樟子松人工林,采用高枝嫁接的方法改建成红松无性系果林,使红松果林的结实期由20年缩短至4-5年。果树采用抗寒型树苗应用矮化技术进行处理。如果把红松树象果树那样施肥、中耕修枝等经营措施十几年就可挂果。果园初期也可在果树和松树中间利用手扶牵引旋耕机进行翻耙整地种植黄豆、饭豆,利用农药虎威、拿朴净进行田间除草这样既省去了抚育又增加经济效益。黄豆根瘤部分疏松了土壤又无形中给松树果树增加了营养。红松综合建园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2.配置与整地

高枝嫁接红松与果树隔行交替或一行红松两行果树。红松株行距为3m×6m;果树为3m×6m。穴状整地:穴面积直径80厘米,深40cm-60cm、可以换土,改良土壤结构,也可修成梯田,防止水土流失。培育好的松树容器苗也可按株行距为3m×2m,果树为3m×6m进行栽植。

3.砧木的培育

砧木培育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造林地直接培育砧木,即在造林地按设计时的株行距栽植砧木,一般每穴栽植3株,待定植的砧木生长到能够进行嫁(5年生左右)进行嫁接。另一种是在苗圃地培育砧木,选择2年生健壮的樟子松苗,装入较大的塑料容器袋中,袋中的营养土要有三分之一的有机肥,以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待容器苗生长到5年生左右时进行嫁接。第一种培育砧木的数量大,速度快,较为经济划算,但嫁接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林相往往不整齐。为了避免上述缺陷,采用一穴3株定植砧木进行嫁接,待成活后,去掉另外2株,即可使林相保持整齐。采用容器袋培育砧木进行嫁接,虽然速度较慢,但由于苗木集中,便于管理,且一次造林就能成功,因此,多被采用。

4.接穗的选择、采集、储藏

砧木的年龄是按照接穗的粗度而确定的,因为砧木和接穗的直径配合比是决定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接穗应选择中壮龄林母树中,上部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枝条。穗条长8-12cm以上,每10个穗条为1捆装入塑料袋中,每个塑料袋装10捆,然后放入适量的积雪或碎冰,封好后,运输到储藏地点进行储藏。储藏方法是挖深2.0-2.5m,长、宽视穗条多少而定的窖,底部铺上积雪或碎冰,一层接穗,一层积雪或碎冰摆放好,在最上一层接穗上面盖上碎冰后,再用锯末覆盖在上面,防止积雪或碎冰溶化。

5.嫁接

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进行嫁接,根据嫁接时期的不同,可采取两种嫁接方式。

5.1四月中旬,在头一年生长的老枝上嫁接在优林树冠顶部的雌花枝,接穗的粗度应大于0.6mm,用高枝多头髓的形成骨贴接砧木高度达1.2米-1.6米。

5.2五月中下旬,当砧木当年生枝条伸长到15cm以上时进行嫁接。无论在老枝还是在新生枝上嫁接,方法都是取3月份储藏的接穗,去掉接穗下部的针叶,靠近顶芽处留2.0cm长度的针叶,穗长6-8cm,用嫁接刀将接穗剪口处削成马蹄形,从接穗的底部沿髓心向上切至距顶芽2.0-2.5cm处。砧木去掉针叶后,用刀从下沿形成层向上切削,长度应与接穗切口长度一致。然后将接穗与砧木贴严,用塑料条绑紧。30-45天接穗彻底成活后,距接口2cm处去掉砧木顶梢,以促使接穗快速生长。翌年4月初,解除塑料带,剪掉对接穗生长有影响的枝条,使接穗完全代替主枝生长。一般在当年生枝上嫁接,比在老枝上嫁接成活率要高出20%-45%以上。

6.枝嫁接

在1.2-1.6m人工林里,技术人员试验中采用了多种砧木,进行了多组合的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2针一束双维管束的樟子松为砧木同5针一束单维管束的红松嫁接,成活率高,亲和性良好特性要互补。红松主要优点是木材质量好,综合经济价值高:缺点是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早期生长慢。所以,选择的砧木应是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树种。根据以上原则,选择了抗逆性强的树种樟子松作为组合设计的首选树种。

7.果树优良品种的选择

红松树种的嫁接育苗技术 第3篇

1.1 土地和苗木准备

在作垅前施足底肥。底肥和土壤混拌均匀后开始作垅, 垅底宽60cm, 在合垅前, 施入二铵20kg。

不论用2年生苗移植, 还是3年生苗移植, 必须注意, 起苗后立即移植, 尽量减少苗木假植时间。移植前做好苗木分级。如果在外地购苗, 装车前用方便袋将苗根包好以防风吹失水。运输过程中一定要使苗木处于湿润状态。苗木运到圃地后应立即假植, 假植期间每天浇1次水, 使苗根湿润即可, 不能水量过大。

1.2 移植方法和数量

移植要在早春土壤解冻后顶浆进行, 要注意苗根保湿, 做到随起苗、随选苗、随分级、随移植。移植用苗一般为3年生播种苗, 移植前进行苗木分级:Ⅰ级苗苗高15cm, 地径0.45cm, 根系长≥18cm:Ⅱ级苗苗高10~15cm, 地径0.35cm, 根系长≥18cm。移植要做到不窝根、不露根、栽得正、踏得实, 移植后要及时灌水。

移植采用大垄双行, 3年生苗移植株行距10×10cm, 每2.2万株/667m2。2年生苗移植, 株行距7.5cm×10cm, 每3万株/667m2。Ⅰ、Ⅱ级苗分开移植。

2 接穗的采集与贮藏

2.1 接穗采集

采条在预先选定的优树及种子园无性系分株上进行。在春季树液流动前采集, 一般在3月中旬以前进行。采集部位:剪取优树树冠中上部的外围枝, 这一部分的枝条生长健壮, 一年生小枝较长, 适合做接穗, 用芽接法应选择顶芽饱满的枝条。采条数量:人工林中的优树一般每株采15~20个枝, 每个枝上带有2轮轮生枝, 这样每棵优树可以采摘80~100个穗条。

2.2 接穗的运输和贮藏

枝条运输和贮藏的好坏直接影响嫁接成活率和嫁接苗的生长。采条地点与贮藏地点相距较远需要长途运输时, 应把枝条装入塑料口袋, 里面放入少量雪和湿锯末, 把口袋扎紧, 装入木箱后运输。

枝条贮藏用冰窖。采条的前一年秋挖好形似菜窖的贮藏窖。宽2.0~2.5m, 深1.5~1.8m, 长以枝条多少而定。挖好后不搭盖。在采条的前几天往冰窖内放冰, 冰层厚30~50cm, 然后搭盖。留一个进出的窖门, 把枝从塑料口袋中取出, 成捆立放于窖中的冰层上, 然后把窖门盖严。在嫁接的前几天把窖门打开, 让内外空气流通。

3 嫁接技术

3.1 芽接法

(1) 接穗的处理:选择与砧木主枝顶端粗度相等的接穗, 在芽下2cm处剪下, 去掉所有针叶, 用单面或双面刀片, 剪掉侧芽, 留一个顶芽, 从芽的基部开始削成双面楔形。 (2) 砧木的处理:把砧木顶芽平头切下, 将砧木从中间劈开, 切口略长于接穗切口。 (3) 结合与绑扎: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 两边对齐, 使接穗的切口完全插入砧木, 然后用塑料条从下切口以下约0.5cm处开始进行螺旋式绑扎, 绑扎时要把切口完全密封。 (4) 嫁接90天以后解带, 最晚不能超过第2年春季树液流动前。

3.2 贴接法

(1) 接穗的处理:保留靠近接穗顶芽的8~10束针叶, 其余针叶摘掉。摘叶时, 沿着针叶生长的方向摘, 否则接穗的表皮易撕掉。然后用双面刀片从保留针叶着生部位以下约0.5cm处斜切, 刀片与接穗上端约呈60°角, 切入的深度为接穗直径的一半, 而后扭转刀片, 沿髓心纵向切开。 (2) 砧木的处理:摘去砧木嫁接部位的所有针叶, 沿着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削去一条树皮, 砧木切口略长于接穗切口。 (3) 结合与绑扎:将削完的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左右对正, 砧木切口的上下略长于接穗切口, 使接穗与砧木靠紧, 用塑料条从下切口以下约0.5cm处开始进行螺旋式绑扎, 一直缠到接穗针叶着生部位, 再加缠2圈, 作一橹扣。 (4) 嫁接后90天左右解带, 同时剪掉砧木主梢和部分生长过旺的侧枝。

3.3 不同的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及苗木质量的影响

芽接法从第一次嫁接成活率就较高, 到6月5日以后嫁接成活率开始下降, 而贴接法从一开始成活率较低, 到5月12日成活率开始提高。根据观察, 采用芽接法时在苗木顶芽生长1cm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嫁接开始时间。而贴接法在苗木高生长停止时开始嫁接为最佳开始时间。

参考文献

[1] 卢学义.北方林木育苗技术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2] 辽宁红松果材兼用林育苗技术规程 (试行) .辽宁省林业厅.2004

红松种子种子库贮藏管理技术 第4篇

【摘 要】对红松种子入库前的准备工作、入库及出库的要求进行了说明,重点对种子库库房管理的环境条件进行了阐述,总结出红松种子种子库贮藏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条件,从而确保了红松种子的优良品质,延长了贮藏年限。

【关键词】红松;种子;种子库;贮藏;技术

红松种子的结实有大小年现象,一般五年一大收,三年一小收。为了满足生产上年年用种的需要,必须在丰年多采收种子,贮藏起来,以丰补歉。为了确保红松种子的优良品质,延长种子的贮藏年限,鹤北局于1990年4月建成了种子库,经过这些年对红松种子的贮藏,我们总结出红松种子种子库贮藏管理技术。

1.种子库的基本情况

种子库属于削平半个山而成的半地下库,面积为754平方米,共有四个号库,年贮藏种子150万公斤。有晾晒场和荫棚,面积分别为1000平方米和360平方米。有干燥、净种、检验设备;有测温测湿仪器、容器;有防火、防鼠、防鸟、灭虫、灭菌设施;有脱粒机、卷扬机、苫布和运输工具。

2.入库前的工作

2.1种子的选择

入库的种子一定要选择达到形态成熟的种子。鹤北林区红松种子的采种期,一般为每年的9月15日,林业局发布公告,与采种户签订合同,要求采种户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种,从而确保了成熟种子的入库,杜绝“掠青”种子的贮藏。

2.2晾晒

入库前,对采集的种子进行晾晒。如果当年秋季收集的种子未经晾晒就入库,到了第二年4月初,应选择晴天把种子倒出库,放到晾晒场进行晾晒。在晾晒过程中勤翻动种子,并用低恒温烘干法(103℃±2℃)测量种子的含水量,当种子含水量达到8%—10%时,就可以入库。

2.3净种

种子采收后必须进行净选分级。生产中我们使用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的卷扬机,它是红松净种较理想的机具。使用卷扬机净选种子时,种子要经过晾晒,这样净选分级明显,去杂效果好,种子破碎率也低。经过卷扬机净选的红松种子净度可达到96%以上。

2.4包装

净选完的种子,用麻袋或聚丙烯编织袋盛装,并缝口,每袋装50公斤。

3.入库

(1)入库种子必须按国家标准GB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进行抽样、检验。

(2)入库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GB7908—1999的规定:红松种子的净度为96%—98%,生活力为75%—90%。种子含水量为8%—10%。

(3)种子入库时间,红松种子秋季成熟,最迟在次年4月底前,选择晴天在傍晚或清晨分批入库。

(4)入库种子必须附有种子采收登记表和标签,并及时填写种子入库验收报告单。

(5)种子入库时必须填写贮藏作业表、库存种批号明细帐和库存树种明细表。

4.库房管理

(1)库房环境条件的管理。

入库的种子是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都直接影响种子的生命力。为了做好种子库的管理工作,必须对种子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的进行调控,才能确保子生命力的稳定性。

1)温度。

红松种子种子库干藏年限4年时,贮藏温度不高于5℃,贮藏期间含水量控制在9%—10%;干藏年限3年时,贮藏温度不高于15℃,贮藏期间含水量控制在8%—9%;干藏年限2年时,贮藏温度不高于23℃,贮藏期间含水量控制在8%—9%,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生命活动很微弱,有利于种子生命力的保存。种子库内的温度通过致冷设备进行调控。

2)相对湿度。

为了控制空气的相对湿度,有效地贮藏种子,经过干燥处理,入库状态良好的种子还必须贮藏在干燥的环境中,通过使用除湿设备来控制种子库空气的相对湿度。贮藏一个季度,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贮藏二、三年的,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45%;多年贮藏的,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25%。

3)通风。

一般来说,气温上升季节,气温高于库温,种子库以密闭为宜;气温下降季节,气温低于库温,应进行自然通风。此外,还要根据天气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开启门窗进行自然通风:

①库外温度、湿度都低于库内可以通风。

②库内外温度相同,而库外空气相对湿度低;或库内外空气相对湿度相同,而库外温度低可以通风。

③在库外温度高而湿度低时,或温度低而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库内的绝对湿度再决定是否通风。

④气温上升季节,如果库内温、湿度明显高于库外,也可利用早晚低温低湿时间开启门窗,或上午开西窗,下午开东窗,多开北窗,少开南窗,也能收到一定的降温散湿的效果。

(2)库房必须保持整洁。

(3)种子全部出库后,要彻底清扫库房,堵塞洞、缝,并且每年种子入库前三天用硫磺、甲醛与高锰钾按克数与毫升数2:2:1的比例混合熏蒸消毒,闭24小时后,再通风2—3天。

(4)码垛时,要有利于通风和人身安全,便于管理。垛底垫木方,离地面不低于15厘米。垛与墙壁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小于60厘米。垛高一般不超过8袋,宽不超过2袋。

(5)库房、堆垛设有明显标牌,种子应按种批堆放。

(6)红松干藏种子的库房要保持干燥。高温高湿季节,要降温除湿。

(7)入库半个月内每天检查记载温度、相对湿度、霉变虫害情况,若未发现异常,半个月以后,每隔10天检查一次。若发现异常要针对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8)每个季度进行种子品质的检验,对生活力明显下降的种批,应及时上报处理,并记载种子贮藏期间品质变化情况。

(9)入库、出库、倒垛、晾晒时要查对标签,防止混杂。

(10)每一个季要核实帐目,帐、物、卡要相符。发现不符,及时上报处理。

(11)库存的种子重量自然损耗率,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不得超过0.5%;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不得超过1%;时间在18个月以内的不得超过1.5%;时间在18个月以上的不得超过2%。

(12)库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发热、生潮物品以及化肥、农药,不得混放影响种子质量的物品。

5.出库

(1)种子出库必须经过检验,并随附林木种子质量检验证和种子采种登记证。

(2)出库的种子,用双层麻袋或聚丙烯编织袋包装完好并带有原标签。

(3)种子凭出库证出库,严格核实,防止发错。

【参考文献】

[1]张运山,钱拴提主编.林木种苗生产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红松幼苗时期的管理技术 第5篇

1 水肥管理

水的管理主要是灌水。红松在种子发芽期间, 要及时进行灌水, 以保证苗床处于湿润状态。灌溉采取少灌、多次的方式进行, 这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当种苗出齐且子叶完全展开后, 苗木进入生长期, 此时, 适当增多灌水量, 减少灌水次数。在苗圃地铺设灌溉网道, 或使用喷灌机, 便于控制灌溉, 适时适量[1]。此外, 如果秋季的雨水过多, 需进行排水, 防止水分过多引起当年生的新芽再生长。

肥的管理主要是追肥。对于苗龄2~3年的留床苗, 要进行及时追肥。施用氮肥为主, 时间以5月上旬为宜, 追肥不宜过迟, 量也不宜过多, 否则将引起徒长或当年新芽在秋季再生长。注意施肥后及时对苗木进行浇水清洗, 以防受害。为促使苗木木质化, 可以在7月施用钾肥。

2 除草

红松幼苗时期必须进行除草, 以防止杂草对苗木的养分产生竞争威胁。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一般采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效果较好的药剂为40%除草醚乳粉, 施用量为1 g/m2。试验证明, 这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除草费用。具体方法为:播种后即可进行第一次喷药, 经过40d, 再进行第二次施药。注意在第二次施药前拔除拔净残存的大草, 然后及时进行松土铲蹚[2]。

3 越冬管理

苗木越冬管理主要是防止生理干旱, 对叶片喷施增温剂。

防止生理干旱主要采用覆土方法。秋末冬初土壤结冻前夕, 打碎步道上的土, 将其压在苗床上, 覆盖住苗木的颈部, 然后将苗向一边倾倒, 再压上约10 cm厚的土, 将苗叶全部盖住, 之后轻轻压紧, 以不透风为准。

增温剂喷施到叶面上以后, 具有不透水性, 能够控制叶面的水分蒸腾, 达到防止苗木干枯的效果[3]。具体使用方法为:调配增温剂至适当稠度, 于土壤将结冻时喷洒叶面1次, 春季土壤化冻前再喷施1次。

4 病害防治

红松幼苗时期易感染的病害主要有红松疱锈病、猝倒病、根朽病等。

4.1 红松疱锈病

红松疱锈病的发生与立地条件关系密切, 一般容易发生在阴坡、半阴坡的上陡下缓或地势低且潮湿的地方。因此, 采用红松幼苗进行造林时, 要尽量避免选择湿润或排水不良的地块[4]。造林后, 及时抚育。幼龄林郁闭后, 及时进行修枝、间伐, 改善林内卫生状况。对于已经感染红松疱锈病的幼龄林, 要在秋季及时清除染病植株和病原菌轮换寄生的茶藨子属植物。

4.2 猝倒病

猝倒病主要有种腐型、梢腐型、猝倒病型和立枯型[5]。防治方法主要有:

A.选择好育苗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切忌将土壤黏重之前种蔬菜、棉花、瓜类的地块作为苗圃。

B.选种及其处理:选好良种, 并进行浸种催芽工作。

C.播种处理:要适时播种, 并在播种时对苗床进行药土处理。可采用苏农6401可湿性粉剂、敌克松、五氯硝基苯代森锌合剂 (1∶1) 等药剂按一定的比例与干燥的细土混合, 配置药土。也可使用碾碎的硫酸亚铁 (施用量为225~300 kg/hm2) 。此外, 播种后要及时揭去苗床上的覆草, 以保证及时排水或灌溉, 从而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

D.治理:幼苗发病后, 可以在天气晴朗、土壤干燥时进行施药处理。可选择的药品有苏农6401可湿性粉剂、敌克松500~800倍液、1%~3%硫酸亚铁溶液等。

4.3 根朽病

根朽病病菌子实体伞形, 东北俗称榛蘑。苗木受冻或发生地下虫害、兽害后, 其生长衰弱, 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一般幼树被侵染后2~3年就会死亡。其防治方法为:对中心病株和病区做到及早发现, 通过采收子实体来消灭侵染源。对于染病的幼苗, 要及时连根挖出烧掉。

5 虫害防治

危害红松幼苗的虫害主要有红松球蚜、松梢象虫。

红松球蚜是红松幼苗时期的主要害虫, 主要危害幼苗的新叶和嫩梢, 严重影响其高生长。红松球蚜一年发生3代, 可于5月上中旬第一代若虫开始集中危害新梢时进行施药治理。可采用的药剂有40%乐果乳剂800~1 000倍液、50%对硫磷乳剂3 000倍液。此外, 还要对红松球蚜的天敌食蚜虻、异色瓢虫等采取保护措施, 进行生物防治。

松梢象虫主要危害红松苗木的主梢和侧枝顶梢, 影响其高生长和材质。其防治方法为采用40%乐果乳剂100倍液对主梢和侧枝顶梢进行喷施, 这对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也可采用砍除被害枝梢的方式进行防治, 效果也比较显著。砍除时间为每年5月以前。

参考文献

[1]冯长荣.浅谈红松苗嫁接经营管理技术[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1, (35) :76.

[2]刘玉达.浅谈红松育苗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12) :345.

[3]朱长青, 范艺嘉.谈红松育苗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 (08) :46.

[4]苗凤祥.红松苗木培育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07) :47.

浅谈杨树与红松的混交技术 第6篇

1 红松、大青杨的特性及其生长规律

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规律, 是我们营造混交林的主要理论依据, 现将两个树种的主要特性简单分述如下。

1.1 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规律。

红松是东北东部山区主要的乡土树种之一, 是组成这一地区顶极群落的主要成分。红松喜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暗棕壤, 其幼年阶段生长缓慢, 具有较强的耐阴性, 需要一定庇荫,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耐阴性逐渐减弱, 对光的要求逐渐加强, 并且生长速度加快。在具有一定的郁闭度并适当调节其大小的情况下生长最好。

1.2 大青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规律。

大青杨也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乡土树种之一。耐寒、喜湿润, 在山的中下腹排水良好, 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好, 不耐庇荫, 要求必须有充足的光照。大青杨的生长高峰来得比较早, 10年以前高生长速度最快, 连年生长量达到l米以上, 10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胸径生长在6-15年生长最快, 连年生长量可达1厘米以上, 以后逐年下降。一个轮伐期只需25年左右。

2 大青杨、红松混交的理论分析

2.1 树种特性分析。

从树种特性看, 大青杨属早期速生树种, 20-25年即可成材, 其树高、胸径和材积都达到高峰, 可进行采伐利用, 红松幼年生长缓慢, 随着年龄的增加, 20年以后生长量迅速提高。二者混交, 可以取长补短, 获得较大的效益。

2.2 生长条件分析。

从生长条件上看, 两个树种都喜欢生长在土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 常常伴生生长, 大青杨喜光而红松幼年需要庇荫。因此, 更新初期形成混交林既能满足各自的生态习性, 又不至于产生相互竞争。当红松生长速度加快, 对光的需求加强时, 恰好到了大青杨的采伐期, 正好进行采伐, 调节了郁闭度, 使红松得到解放。由于两个树种的速生期相差较大, 特别是红松前10年生长特别缓慢, 对养分的需要量较少, 二者在营养需求上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2.3 生产经营分析。

根据生产经营情况来看, 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 纯林与混交林中大青杨生长情况相近, 红松在立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在树高、胸径等方面, 混交略低, 但相差不大。由此可见, 如果对大青杨密度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 不但不会影响红松的生长, 而且能得到红松、杨树双丰收的效果。

总之, 红松与杨树的混交, 无论是从理论上, 还是从实践中都是可行的。

3 杨树与红松混交方式及密度

确定混交的方式和密度, 主要应从树种的生态习性, 生长规律, 营林措施, 轮伐期, 产品规格等方面来考虑, 既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于树木的生长, 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林地生产力, 还有利于各项生产作业的进行及管理。

3.1 混交方式。

根据树种的生态习性及生长规律来看, 不宜采用带状或团块混交的方法, 因为这两种方式不利于红松的侧方庇荫, 使红松处于全光下, 而且不利于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 应该采取行间混交的方式, 即把红松栽植在相邻的四株杨树交叉线的交点上。为了提高保存率应采用植生组栽植法, 采用杨树大苗和红松1次栽植、1次定植的办法, 这样, 红松基本处于侧方庇荫, 而杨树因生长迅速, 很快占据空间, 进入速生期。

3.2 密度确定。

根据材种的要求及树种的特性, 杨树人工林应采取3米3米或6米6米的株行距。过密林木生长不良, 郁闭早, 间伐材价值低, 过稀长时间不能郁闭, 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蓄积量也较低, 且会混生大量的其它天然阔叶树, 对经营管理极为不利。

4 经营效果的分析

4.1 木材产量。

从木材材质方面, 杨树生长迅速, 树干挺直, 而且生长期短, 可在20年左右获得每公顷200立方米左右的木材。同时, 由于杨树生长迅速, 枝少干真的作用, 可改变红松裸地栽植易分叉的现象, 提高红松材质质量。

4.2 生态效益。

红松人工整枝的技术要求及方法 第7篇

1 人工整枝的意义

人工整枝是一项重要的幼林抚育措施, 不但能够加快林木的高生长, 而且通过整枝可以消灭木材的死节, 减少活节, 增加木材中的无节部分, 提高树干的圆满度, 增加优材率, 提高木材等级, 生产出工艺价值较高的等内木材。

2 人工整枝的理论基础

自然整枝、林木分枝习性及其生理是人工整枝的理论基础。正确的整枝技术, 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一般情况下, 林木下部枝条枯死的原因多是幼林郁闭后, 林木冠下部位枝条由于受到上部枝条的遮蔽, 受光不足, 因而衰退并逐渐枯死。

枝条的枯死与林分密度有直接的关系, 林分愈密自然整枝愈早, 枯枝的直径也比较细, 这时若是利用人工整枝相对容易, 也省工。在同一林分内, 优势木的枝条较粗, 自然整枝慢, 而被压木则相反。枯死枝条的脱落是由于生物、物理和化学等综合因子促成的, 真菌和昆虫寄生于枯枝结节处也是决定腐朽脱落的因素之一, 温暖潮湿的气候也是加速枝条脱落的重要条件。而树种的生理习性更是影响枝条脱落和速度快慢的内在因素。一般来说, 针叶树种, 特别是云杉、红松因枯枝含树脂量多, 不易腐朽脱落, 因此自然整枝不良;而阔叶树则相反。枯枝粗细也影响其脱落速度, 枝条越细, 越易脱落。有些树种的枯枝分段脱落, 另一些树种是一次自然从基部完全折断, 但很少能自树干表面平整脱落干净, 往往要留一个残桩, 枯枝脱落后的残桩为树干所包围而形成节子。其生长过程是:树干形成层不断向外分裂韧皮部, 向内分裂木质部, 把树皮向外推移, 当形底层位置移到和枝条脱落处 (折断面) 同一水平面上时, 树干形成层就会向切口表面延伸, 逐渐把枯枝脱落面 (折断面) 封闭起来。多数针叶树种如红松、云杉被包的残枝基部经常有3 cm~5 cm直径面积的树脂浸渍, 起到保护作用, 防止腐朽菌侵入树干。由于枯枝基部聚积了大量的树脂, 阻止了虫菌危害树干, 从而能起到保护作用, 但同时也使树干形成了疤节, 影响了木材质量。

3 人工整枝的技术方法

根据自然整枝原理, 人工修除林木下部的枯枝或弱枝, 是人工整枝的唯一方法。对于以红松用材林为培育方向的, 可通过合理的人工整枝抚育措施, 能延长树木主轴 (树干) 的长度, 从而培育出无节高干良材。人工整枝红松林的选择, 首先要在土壤比较肥沃、地位级较高的已郁闭的幼林及郁闭度在0.7以上的林内进行, 因为地位级高的林分, 整枝后林木生长恢复快, 在较短时期内可培育成无节良材。调查资料表明, 红松更新造林后, 一般到15年生左右, 平均树高4 m左右, 保存率达到50%以上, 每公顷尚有2000多株林木, 冠幅面积单株达到4 m2~5 m2, 其郁闭度达到0.7以上, 此时一般都出现二轮枯死或濒死枝, 应进行人工修枝。整枝不是对所有的林木都进行, 而是对生长旺盛、树干和树冠没有缺陷、枝条发达有培育前途的林木整枝。人工整枝开始的林龄随树种习性、立地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而异, 在立地条件好、林木棰长较快的地方, 整枝林龄宜早。整枝应进行的次数和年限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多数针叶树是在第一次整枝后又出现了1轮~2轮死枝, 一般需间隔4年人工整修一次枯枝。红松的人工需整枝次数需4次~5次, 需20年左右, 人工整枝到树干高在7 m~8 m即可停止。整枝的强弱程度, 一般用整枝高度与树高比或用树冠的长度与树高比 (冠高比) 作为整枝的常用指标。对于红松用材林, 头两次可人工修去树高的三分之一以下枝条, 后两次或后3次可人工修去树高的三分之二以下枝条, 保持冠高比为三分之一。

整枝的季节, 一般是在晚秋或早春, 树液停止流动或尚未流动之时, 既不影响林木生长, 又能减少林木变色变质。早春3月是红松人工整枝的大好季节, 修枝后不久树液才开始流动, 切口容易愈合。调查发现, 位于村屯附近的红松中幼龄林, 由于大部分底部枝条都被居民砍去或用镰刀勾断作引火柴, 枝条断处残留桩长达5 cm~15 cm, 残留桩部位在1年~2年内, 每年夏季都流出很多松脂油, 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为了防止不合理的整枝, 对居民点附近的红松中幼龄林更应主动及时整枝, 这样才能达到培育无节良材的目的。

人工整枝使用的工具多数是用快斧或砍刀, 方法是把不超过2 cm粗的细枝1次砍断, 2 cm以上的较粗枝用手锯拉断, 要靠近树干处平砍或拉断, 切口要平滑, 不偏不裂, 不削树皮, 不带皮, 不留桩, 切口面积较大, 但愈合较快, 而且可减少虫害和预防腐朽。

红松育苗技术 第8篇

1 选地、整地、施肥

红松育苗宜选用富含腐殖质, pH值为5.5~6.5的弱酸性沙壤土。红松育苗整地, 通常在秋季进行, 应先平整土地, 之后深翻细耙。秋翻有利于消灭病虫害和提高土壤疏松, 有利于翌春适时播种、做床, 通常翻地深度为20cm。结合整地施足底肥。

2 做床

红松幼苗生长比较缓慢, 需要精耕细作, 促进苗木生长。通常多采用床间步道60cm, 高床育苗, 床高15~20cm, 床面要平整。

土壤消毒基本使用赛力散或五氯硝基苯, 加细沙200~300倍, 施药量2~3g/m2, 撒于床面, 与床面土均匀混拌。西力生和五氯硝基苯以1∶3混合施用, 施药量10g/m2, 均匀混土, 播种后覆土。

3 播种

a.播种时间 红松早播为宜, 早播可以减少日灼危害, 延长苗木生长期, 提高抗病能力。通常多在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播种。

b.种子准备 应先做好种子检验, 鉴定发芽率和优良度, 发芽率80%、千粒重450g的种子。红松种壳不易通气和透水, 坚厚且含有发芽抑制剂故胚发芽较困难, 所以在播种前务必进行催芽。

c.播种方式 按播种量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 用木磙镇压, 把种子压入土中, 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之后覆沙, 覆沙厚度以种子的2倍为宜, 最厚不超过1.5cm。覆沙要厚薄一致, 均匀, 不露种子。覆沙过厚, 出苗晚, 幼苗纤细易死亡, 致使缺苗断条。覆沙后马上镇压1次。

4 苗床日常管理

4.1 浇水

播种后马上浇水, 每日应多次少量, 以接上潮土为准。全光育苗需水量大, 尤其是在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期间, 要注意做好浇水工作。幼苗出齐后, 发现针叶红尖或淡黄色, 应大量浇水, 否则幼苗易遭日灼害而枯死。雨季要做好排涝工作, 以防苗木烂根, 做到外水不侵, 内水不积。

4.2 除草、松土

除草时应做到“除小、除早、除了”。当表土板结, 要马上疏松表土, 以避免影响幼苗生长量。在操作上应防止过深碰伤苗根, 损害苗木, 松土深度1~2cm为宜。松土宜在浇水或降雨后进行。

4.3 追肥

在幼苗生出1~2个侧根时, 进行第1次追肥, 之后每隔10~15d追1次, 每次追腐熟人粪尿375~450kg/hm2。施肥后都必须马上适量洗净、浇水, 水不足, 不利于苗木吸收。

4.4 病害防治

a.烂皮病 烂皮病主要危害长势衰弱的红松, 病菌多数从长势衰弱树木的梢部或枝干部的伤口侵入, 母树林最常见, 使受害干、枝枯干死亡。发病部位树皮表面大多呈黑色粗糙状, 侧枝受害后枯死向下弯曲, 针叶由绿变成红褐色, 逐渐枯黄脱落。防治方法: (1) 注重幼林抚育, 增强树木的抗病力, 促使树木生长健壮。 (2) 在5月初, 用50%蒽油乳膏和2度石硫合剂5∶1的乳剂进行喷干和涂刷患部。

b.立枯病 红松立枯病主要分为地中腐烂型、茎叶腐烂型、根部腐烂型3种。它主要是由镰刀菌和丝核菌两种病菌造成, 病菌寄宿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中越冬, 春季随着土壤解冻开始进行活动, 在种子播种后开始发芽、出苗时就开始向幼苗侵入, 造成病害发生。有伤或是生长较为衰弱的幼苗非常容易受到感染, 立枯病的发病时间有较长的周期, 能够达到3个月, 从开始播种直到8月中旬都会不断出现病苗。防治方法: (1) 在进行育苗时, 要尽可能的不选择潮湿、低洼以及排水不好的土壤。加强苗圃轮作工作, 用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 (2) 播种前必须要先进行催芽处理, 之后才能进行播种, 使种子在土中的存留时间尽量缩短。出苗之后要及时进行浇水、除草、松土, 使苗木能够健康生长, 使抗病力得到有效增强。 (3)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 使其抗病力降低。 (4) 发现病害苗及时清除, 将其从圃地中带出烧毁。

5 移植

红松苗生长缓慢, 在圃地留植3~5年才可用于造林。为了增加根系数量, 对2年生苗要进行移植, 以提高造林成活率。移植苗木在起、选、包、运、植的操作过程中, 要保持苗包及包内苗木湿润, 并要注意通风, 避免风吹、日晒, 防止发热和风干, 假植过程中要每天浇水一次, 保持湿润即可, 不可水分过大。

长白山退化阔叶红松林人工恢复技术 第9篇

关键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人工恢复;退化

项目基金:长白山退化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性技术试验示范(编号:20130206001SF)

中图分类号: S71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39

在我国的长白山地区,拥有很多的植被,例如云杉、冷杉、红松等,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主要有苞叶杜鹃、越桔、笃斯、长牛皮杜鹃及各种苔藓地衣。但是近年来,很多的阔叶红松林开始出现了退化的状况,使得更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生态问题。人工恢复技术能够让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并有助于其他生态问题的解决。

1 人工恢复技术概述

人工恢复技术是指通过人为的技术力量,将一些固有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長白山上退化阔叶红松林的应用中,主要是指通过人为的抚育、择伐和补植来让这些树木的退化情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也让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改良。这一技术在运用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保证这一技术的科学利用[1]。

2 人工恢复技术在退化阔叶红松林中的应用

2.1 人工诱导异龄阔叶红松林技术的应用

2.1.1 抚育改造方法 人工恢复技术在使用的时候,首先是将异龄的阔叶红松林的退化现象进行有效的改善。在目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出现了很严重的退化现象,其中很多的异龄林的退化现象尤其严重。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首先应该进行抚育的改造工作,对林中一些生长不良的树木进行伐除,再对树林中的一些生长情况比较好的小树苗进行有效的养护,主要是在长白山上的一些直径大约在30~60厘米的红松进行抚育养护工作,还要在山上栽植一些新的红松树苗,保证这些树苗的健康成长[2]。

2.1.2 择伐改造方法 择伐的改造方法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恢复上也经常使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将树木上层中所有的成熟程度过大的红松树木和一些具有病虫害、生长迟缓、保护缺失的树木进行砍伐。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一些比较珍贵的树木和小径的林木进行栽种。在栽种完成之后,还要对林中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清理,这样才能让种植的过程更加合理,从而让退化的情况能够有效的缓解。

2.1.3 补植改造方法 补植改造的方法也是相关技术人员经常使用的恢复方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长白山中的一些比较残破的疏林地和生长较差的树木要根据其不同的生长特点,再进行补植的工作,主要是包括局部的补植、整体补植和均匀补植三种方式。由于长白山的面积比较大,所以在补植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增加补植的数量,从而让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2.1.4 幼林的抚育方法 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已经在近年来种植了一些阔叶红松的幼林,这些幼林在生长的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抚育的保护,具体来讲应该在每一年都进行一次养护工作,从而让给很多的幼林能够缓解退化的生态危机[3]。

2.1.5 上层抚育间伐的方法 使用这一人工恢复的方法能够让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幼林能够通过投光的方式来进行抚育,首先是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的一些没有培养价值的树木进行全面的伐除,并且还要将一些具有生长潜能的树木进行保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被保留的树木数量不能过多,而是要能够符合树林中的树木承载量,如果数量一旦超过了能够承载的数量,就会让退化的现象加剧。

2.2 人工诱导同龄阔叶红松林技术的应用

2.2.1 皆伐改造的方法 皆伐改造的方法主要是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退化程度比较严重的树林中,是将其中很多没有利用价值和没有培养前途的树木进行全部伐除。这样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恢复技术工作的效率,也为之后的种植抚育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4]。

2.2.2 间伐开始的时间 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进行间伐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其经济因素和实际的情况。由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很多的林木在生长的时候都出现了“竞争”的情况,所以也让他们的生长受到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相关的管理人员在确定间伐时间的时候,就对其中的树木的年增长量和直径长度进行了充分的考量,并且制定了比较合理的方法。具体来讲,是将树木的冠形变化动态进行充分的计算,并且对树木的分化状况和郁闭程度进行了考量,再进行间伐的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恢复技术的应用,让长白山上的阔叶红松林退化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也让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具体运用这一技术的时候,还应该将这一人工修复技术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全面的优化,这样才能让人工恢复技术能够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当中,从而在整体提升环境上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赵中华.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

[2]张晓亮.透光抚育对长白山“栽针保阔”红松林群落结构与土壤碳储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

[3]梁宇,许嘉巍,胡远满,常禹,布仁仓.长白山阔叶红松林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0,05:1097

-1104.

[4]刘哲强.凉水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昆虫群落结构及生态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

红松幼林嫁接技术 第10篇

首先、接穗的选择:嫁接穗的选择尤其重要。早期休眠嫁接, 最后要利用贮藏的接条做接穗, 这种休眠状态的越是充实的幼嫩组织, 伤愈能力越强, 越利于愈合。枝条有较强的抵抗力。红松接穗的采取, 选择种子园长势好、结实能力强、健壮的母株外围阳面的、生长良好的一年生枝条。一般在嫁接当年3月中上旬树液开始流动前采取。取其上第三、四蓬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 枝条粗度一般在6~9毫米左右, 接穗的采集一次不宜过多, 以保护好优良母树。接穗采用低温冷藏法。接穗采集后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窖中, 下垫50厘米的冰块, 上面用冰块覆盖, 窖内温度控制在零下5摄氏度, 使接穗始终处于休眠状态。同时, 注意保持水分, 避免风干, 窖口封好。

其次、嫁接前的准备工作:春季树液开始流动, 就要做好嫁接的准备工作了。首先, 将塑料 (聚氯乙烯) 裁成两厘米宽, 二十五厘米长的塑料条备用。单面刀片、酒精备用。取出枝条, 剪取接穗, 接穗长20厘米左右, 以保持接穗的水分供应。

第三、嫁接时间:红松的嫁接时间可在4月中旬左右, 树液开始流动时期 (属于小气候型地区的, 如清原县湾甸子镇, 如果嫁接过早, 容易受冻害, 影响嫁接成活率。因此嫁接的最佳时期应该在五、一前后) 。

第四、嫁接方法:选择林龄4~6年的新植幼林。首先对接穗进行精选, 选择顶芽饱满健壮、未萌动、未风干、不脱水的接穗, 剪取10厘米左右, 并完整保留接穗针叶, 放入容器中备用。注意保湿, 避免日晒、风干。接穗与砧木粗度一致为好。否则, 接穗的粗度不宜低于砧木粗度的2/3。先将砧木顶芽以下5厘米左右的针叶顺向去除。然后去除嫁接穗周边的针叶, 芽周边的针叶顺向去除, 使芽露出, 再去除苗尖端的针叶, 使苗的芽露出。将接穗削成楔形, 长度1.5~2厘米。要一刀削成, 切忌反复进行。接穗削好后再进行砧木处理, 再从芽的基部向上2毫米处平头切下顶芽, 然后沿砧木髓心部向下切开, 长度略大于接穗楔形长度 (切时要轻、慢, 避免伤到手指。如果伤到手指, 用酒精清洗, 然后包扎) 。将削好的楔形接穗插入砧木切面处, 做到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结合。用塑料条由下至上进行绑扎 (绑扎的速度不宜过慢, 否则树液流出将影响嫁接效果) , 露出饱满顶芽, 要保证不透水, 不透风 (单面刀片被树液粘住时, 用酒精清洗干净, 以免影响嫁接) 。

第五、注意事项:嫁接时暂不要剪去砧木周围的侧枝顶芽。嫁接后受人畜破坏、天气干旱等其它因素影响, 使接穗损坏、枯萎、死掉的, 因砧木主枝不能再进行嫁接, 在第二年可利用长势良好、生命力强的侧枝再进行嫁接。

第六、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的芽孢稚嫩, 很容易遭到破坏。因此, 严禁牲畜进人林地, 严禁在接后的林地内进行其他作物栽植。嫁接成活后, 可将绑扎的塑料条松动, 但不要立即去除绑扎的塑料条, 以避免冬季暴雪雪压或春季山风过大而伤害新芽。经过一年的生长, 新芽有了抵抗力, 第二年春天即可去除塑料条, 并剪去砧木侧枝上的顶芽。嫁接成活后, 砧木侧枝的生长量大于接穗的生长量, 为促进接穗的主枝生长。每年春节要进行一次修剪, 剪除影响接穗主枝生长的侧枝顶芽。在结实后, 要进行促进结实的修剪。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