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恢复影响论文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3
1

恢复影响论文范文(精选12篇)

恢复影响论文 第1篇

现在的都市人, 要面对很多的竞争和压力, 工作强度也很高, 所以疲劳就常会在不经意间来到你的身边。不同性质的疲劳, 应采取不同的休息方式来消除, 否则就不会渐小, 甚至还有可能使原来的疲劳加重, 影响健康。同时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标志。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 疲劳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的恢复。当然前一次疲劳没有消除而新的疲劳又紧接着产生, 积累起来就会过度疲劳, 不利于身体锻炼, 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而即使有效地消除运动型疲劳显得格外重要。

一、结果与分析

1、体力疲劳

体力疲劳是由过分劳累后, 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乳酸增多导致的肌肉疲劳, 表现为四肢乏力、肌肉酸疼, 但精神上毫无痛苦, 甚至还有几分惬意。

消除体力疲劳的最佳方法是睡眠, 临睡前洗个热水澡或用温水泡泡脚, 会是疲劳消除得快一些。在睡眠时, 全身物质代谢减低, 神经细胞可借机吸收各种营养物质, 为苏醒后神经活动准备充足能量。充足的睡眠可使人迅速消除疲劳, 保持充沛的精力。

2、脑力疲劳

脑力疲劳是之长时间用脑, 引起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 而出现大脑疲劳感。其主要表现为头昏脑胀, 食欲不振,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等。

消除脑力疲劳的主要方法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积极的休息。可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但锻炼的强度不宜过大, 时间也不易过长。

3、病理疲劳

这种疲劳又是并不需要副多大的体力就产生, 有一种心力不足的虚弱感。这是由于你体内的某些器官发生故障, 产生于分泌紊乱、失调所致。

要消除这种疲劳, 关键是治好疾病。有些人虽未发现局部器官病痛症状, 却经常出现疲劳, 这就是有可能是病症即将出现的先兆, 需到医院认真检查。

4、精神疲劳

这是现代社会疲劳症中最复杂的一种疲劳。最主要是长期超负荷运行形成慢性疲劳, 精神压力过大也是重要原因。不幸的是, 这种疲劳往往被人忽略。精神疲劳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失眠。做不连贯的梦, 在恶梦中惊醒, 辗转不眠甚至彻夜难眠等等。一般人喜欢用安眠药对付这些问题, 其实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二、促进恢复过程的措施

1、活动性休息指体育课或训练课

进行过程中, 机体疲劳时所做的轻微放松练习或更换运动练习。谢切诺夫在1903年进行测力描记实验中发现, 右手握测力器工作到疲劳后, 以左手继续工作来代替安静休息, 能使右手恢复的更迅速更完全。他认为, 在休息期中来自左手肌肉收缩时的传人冲动会加深支配右手的神经中枢的抑制过程, 并使右手血流量增加。近来的研究还证明, 与安静性休息相比较, 活动性休息可使积累乳酸的消除快一倍, 有人试验, 让5名受试者以150%VO2max强度在自行车功量计上进行60s运动后, 紧接着以30%VO2max强度踏车20min进行活动性休息与20min的静止休息相比较, 乳酸的消除显著加快 (P<0.05) 。

2、整理运动指运动练习结束后所

做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 目的是使人体由紧张激烈的肌肉活动逐步过渡到安静状态, 促进体力恢复。如果在激烈活动后骤然停止, 就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 减少心输出量, 致使血压下降造成暂时脑贫血, 会引起一系列不良感觉, 甚至“重力休克”。另外, 实验证明, 进行整理活动还可加速乳酸的消除。做整理活动时量不要大, 尽量缓和、放松, 使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3、睡眠睡眠是生命活动所必须的,

在睡眠时感觉减退, 意识逐渐消失, 机体与环境的主动联系大大减弱, 失去了对环境变化的精确适应能力, 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通过睡眠精神和体力才能得到恢复, 睡眠有障碍时常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活动失常。因此, 睡眠对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成人每天需要睡眠79h, 儿童少年睡眠时间比成人长, 老年人睡眠时间相对较短。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人在长时间活动状况下, 机体内部能量逐渐耗减而产生疲劳。在疲劳状态下, 生理和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往往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和机动能力。也就是说, 疲劳状态直接也人的健康和劳动效果密切相关, 比如在疲劳状态下, 因单位肌纤维的收缩力下降, 运动速度和准确度随之下降, 疲劳时心理发生的变化也往往造成工作能力下降等。

2、建议

(1) 平时加强身体体能训练。

(2) 合理负荷。负荷一般不应超过体重的1/3, 最多不要超过体重的45%, 尽可能根据体力状况。

(3) 适当休息。休息的时间运用动量和海拔高低而有区别。海拔越低或走平地时, 一般情况下, 行走50min应休息10min。无论有无疲劳感都要休息, 这是避免疲劳的最佳方法之一。

(4) 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一般情况下, 每日要保证8h睡眠。

(5) 充分的营养、合理的膳食。补充能量的方法是多吃蔬菜, 适量补充蛋白质、糖和脂肪, 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 不可暴饮暴食。

恢复影响论文 第2篇

对酸化的UASB反应器,加碱调节pH对系统恢复运行基本不起作用.采用出水循环、回流搅拌的方式将使甲烷菌一直处于高浓度挥发酸抑制的`状态,而采用相对静止的运行方式,可使甲烷菌在局部区域降低挥发酸浓度,使局部甲烷菌快速增长,产气速度不断增加,有利于酸化UASB的恢复运行.

作 者:覃婵 黄惠芳 作者单位:覃婵(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农垦局,广西,南宁,530022)

黄惠芳(广西农垦局,广西,南宁,530022)

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后恢复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产后康复仪;子宫复旧;泌乳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378-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越来越重视追求健康,由单纯的治病发展到治疗、康复、保健及预防一体的综合卫生需求。作为特殊人群的产妇,则更需要产后及时恢复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但由于妊娠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改变,以及刚分娩的疲倦或其他社会因素,致使大部分产妇产后处在焦躁、紧张等易激惹状态。产后康复治疗仪能够加速产妇乳汁产生,提前分泌乳汁,提高泌乳量,疏通乳腺管,降低哺乳的痛苦,调节体内环境,避免发生尿潴留,从而达到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2年3月-2012 年 7月住院分娩的产妇 600 例,年龄 20 -37 岁,平均 30. 5 岁,均为初产单胎,无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及妊娠并发症。其中剖宫产150 例,阴道分娩450例,新生儿体重在 2.23-4.81 kg,平均3.08 kg,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0例。观察组采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采取自然恢复,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子宫复旧情况。年龄20-35岁,平均27.6岁;2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孕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对产妇的子宫复旧、乳腺管通畅、乳汁分泌情况、产后疲劳恢复、促进产后排尿进行观察。

1.3 方法 观察组的产妇均在使用前征求产妇及家属的同意,产妇在分娩之后24h 内使用康复仪,2 次/d,一次30min,联系应用3d。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产妇仰卧于病床上,将2 条专用电极分别与4 条连接线插牢,在治疗片上均匀涂抹耦合剂,将其紧密粘贴于双侧乳房上,刺激强度由低到高逐渐加大至产妇耐受为止,在此过程中告知产妇治疗部位会有针刺发麻感觉。治疗后马上进行对婴儿的哺乳。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母乳喂养指导,鼓励产妇让婴儿多吸吮,按需哺乳,不进行催乳治疗。促进子宫复旧,预防产后出血方法同上,治疗片紧密粘贴于产妇骶尾部和肚脐下部,每次30分钟。

2 结果

2.1 催乳常规治疗效果 观察组24h治疗2次的共300 例,其中 1 次有效的 180 例,2 次有效 220 例,总的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 24h 出现乳汁增加或奶胀的 230 例。

2.2 产后疲劳恢复治疗 观察组24h 内治疗 1次275 例,2次的23例,当中产后排气 266 例,腰痛、腰酸减缓 257 例,疲劳减缓269 例,且 1 次见效。

2.3 子宫复旧治疗 观察组产后 24h 治疗 2 次,其中 1 次有效 268例,2 次有效32例,2 次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 24h 内子宫底有明显下降为 157 例。

2.4 乳腺管不通治疗 观察组中乳房淤块有 67 例,乳汁较难吸出 233 例,经治疗 1 次有效 75例,2 次有效 186 例,3 次有效49 例,总有效率为 100% 。

2.5 促进产后排尿治疗 观察组 1 次有效 207 例,治疗 2 次有效 70 例,治疗 3 次有效 23例,总有效率 100%。

3 结论

3.1 孕妇分娩后,母体生理心理发生较大变化,产时体能消耗大,加上妊娠期和分娩期紧张焦虑,容易造成产妇生理功能不协调,进而发生乳汁分泌不足、子宫复旧不良,少数发生产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等[2],严重影响产妇康复和新生儿抚育。产后康复治疗仪通过电极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低频脉冲刺激,调节人体内环境以及局部护理作用而达到产后康复治疗的效果。

3.2 产后康复治疗仪通过电极对产妇乳房内部进行刺激,产生比婴儿吸吮的强度高出 5-10 倍[2]的刺激,促进泌乳素及催乳素的分泌,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块淤积,使乳腺管通畅。同时促进子宫恢复,对预防产后大流血有一定的作用[3]。

3.3 孕期及产时精力和体力大量消耗,产后需要很好休息,产后康复治疗仪将电极板置于产妇骶尾部,通过低频电流刺激,改善局部肌肉酸痛,疏通经络,缓解疲劳,能够帮助产妇体力恢复。

3.4 由于产妇在分娩时抬头下降,持续压迫膀胱,使膀胱粘膜肌肉水肿、充血,充盈压减弱,尿道口水肿,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影响产后排尿。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可改善微循环,减轻膀胱充血水肿,促进膀胱肌恢复功能,使产妇尽快排尿。

3.5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和必须的食品,爱婴医院的宗旨之一是推进母乳喂养。产后康复治疗仪的使用对产妇提前下奶,减少乳房肿块,减轻产妇疲劳等有明显作用,起到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的作用,为巩固爱婴医院提供保障。

3.6 隨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物理康复指导起着重要作用,单纯依靠医疗治疗的观点满足不了患者的要求,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日益暴露,开展早期床边康复治疗已是发展趋势[4]。本实验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物理康复有机结合起来,对产妇早期进行床边无创、无副作用的物理治疗及心理疏导。有利产妇产后康复,使产妇产后排尿、子宫复旧、产后疲劳恢复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减少了产后出血,使产妇舒适、情绪稳定,有效地促进乳汁分泌,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因此产后康复治疗仪使用体外贴膜,对身体无创,使用后可减少药物或不用药物治疗,减少药品开支。同时一机多用,操作简便,疗效确定,可以加强产科的治疗手段,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丽谦,产后康复仪在促进产妇康复中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1,9( 3) : 4703.

[2] 谢晓琴,产后康复仪在促进产妇康复中的临床研究[J].健康必读杂志,2010,7( 7) :81.

[3] 和歆琼.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36例[J].中华临床医学月刊,2009,19(3):93-94.

[4] 王晶霞,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康复的影响[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4(26):150

作者简介:

失业率影响美国经济整体恢复 第4篇

经济学家之所以对就业问题意见不一,因为他们对影响就业的因素持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因素包括美国经济潜在的健康问题、欧洲金融危机影响、华盛顿的财政政策以及劳动力参与率的波动。

经济学家史密斯认为2012年平均失业率为7.8%,2013年为6.4%。后一个数字接近于充分就业,估计在5%~6%,这是在工资膨胀加剧之前失业率的最低值。史密斯预测,2012年经济增长率为3.9%,2013年为4.5%,史密斯表示,企业即将在投资和雇佣方面花费大力气,因为“如果企业想保持竞争力,必须有最新、最好的设备和最好、最聪明的人员。”

夏洛特市富国银行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约翰西尔维娅却并不那么乐观。他预测2012年失业率为9.2%,2013年的失业率为9%。对于欧洲可能带来的影响,西尔维娅比史密斯更担心,主要是通过这两个地区相互交织的金融体系带来的影响。虽然他支持华盛顿更加清廉的财政制度,但他担心削减赤字的短期影响将是抑制需求,从而影响增长。西尔维娅说,对工人们来说,更为糟糕的是,公司扩大产值而不依靠增加雇佣工人。他说,“我们正在增加更多的资本,其作用超过增加劳动力,而且我们在改变我们所生产的东西。这对我们的社会来说是一个挑战。”

最有可能的是,失业率将降至史密斯的看涨预测和西尔维娅的看跌预测之间。失业率大幅下降并不总是好消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下降。失业率的计算,是通过将所有向政府调查员报告找不到工作的所有人员数相加,然后以劳动力中的所有人数即那些已经被雇佣或正在积极找工作的人数相除。因此,如果人们放弃寻找工作,他们不再算作失业,失业率就会表现出下降趋势。2011年11月份在失业率改善中约2/3来自退出劳动力,因而退出了失业的计算,只有1/3是因为实际创造的就业机会。

“降低失业率如此困难的原因是,新人不断进入劳动力队伍,而已经工作人员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减少了雇佣新员工的需要。为了降低失业率,经济增长速度应足够快,以克服三重挑战,即不断提高的生产率、不断增长的人口以及经营状况改善和雇佣前景好转时工人重新回到劳动力队伍中所带来的挑战,”科罗拉多州行动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英格伦说道。

恢复影响论文 第5篇

海水入侵对生态影响及恢复措施研究--以山东昌邑市为例

海(咸)水入侵是一种缓慢性地质灾害.它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主要为超采地下水)的影响,滨海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地下淡水与海、咸水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高矿化咸水沿含水层逐渐向内陆侵染,造成入侵带内水质恶化、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或过程.昌邑市是我国海(咸)水入侵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水量的急剧增加,以及连续多年的干旱少雨,地表水严重不足,大量超采地下淡水资源,诱发了严重的成水入侵灾害.

作 者:辛良杰 张祖陆 Xin Liangjie ZHANG Zulu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刊 名:小城镇建设英文刊名: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年,卷(期):“”(12)分类号:F1关键词:

恢复影响论文 第6篇

【关键词】良肢位;脑卒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94-02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1]。致残和致死率较高,幸存者中均会遗留有各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对脑卒中后Brunnstrom 1、2期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②患者Brunnstrom分期为1或2期;③病程≤6个月;④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和肺部感染;⑤自愿接受治疗且填写《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肺等疾病;②年龄≥80岁。将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2~74(54.8±7.9)岁。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43~70(54.3±5.4)岁。两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 治疗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

1.2.2试验组联合良肢位摆放[2]:(1)患侧卧位:患侧肩前伸、肘伸直,手心向上,患肩一定处于前伸位。患侧下肢髋关节稍微屈曲。枕头稳固支撑后背,保持体位。(2)健侧卧位:躯体正面与床面保持直角,背部垫枕,保持体位。患侧肩关节屈曲100。,上肢伸直,手指伸展。患侧下肢垫枕,保持屈髋、屈膝位。(3)仰卧位:患者面部朝向患侧(防误吸),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肩关节下垫枕,肩关节外展,伸肘,前臂旋后,腕背伸和伸指,拇指指向外方。患髋垫起防止后缩,患腿股外侧垫枕头防止患腿外旋。下肢伸展,应避免用枕头在膝或小腿下支持,因为前者导致膝过于屈曲,后者可引起膝过伸或对下肢静脉产生不必要的压迫。每2 h为患者更换良肢位摆放的正确体位,并据年龄、营养状况、耐受程度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1.3 疗效评价于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情况。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

4周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x2=8.329,P=0.040。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试验前,两组患者组间比较t=0.719,P=0.475。4周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t=2.131,P=0.037。结果如下:试验组试验前26.0±7.7,试验4周65.6±7.5;对照组试验前27.2±5.4,试验4周61.6±6.8。

3 讨论

良肢位摆放主要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早期注意并保持床上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或减轻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患者处于Brunnstrom 1期时,患侧呈现弛缓状态,此阶段不仅不能运动,还会导致关节半脱位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甚至由于长时间异常体位造成肢体的痉挛模式[3]。患者进入Brunnstrom 2期后,患侧上肢屈肌及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出现并逐渐加重。因此,良肢位摆放对于Brunnstrom 1、2期患者尤为重要。同时良肢位的摆放可防止偏瘫肢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关节挛缩、足内翻、足下垂、失用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4]。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良肢位摆放对于Brunnstrom弛缓期和痉挛期患者对抗痉挛和诱发分离模式的效果显著。良肢位摆放时需根据患者情况定时转换,因受紧张性颈反射影响,应尽量减少仰卧位的时间。同时,教导患者家属良肢位摆放的方式和原理,可保证良肢位摆放的质量和时间。

在脑卒中Brunnstrom 1、2期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应抓紧最佳康复时机,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尽早地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晓萌, 王璐, 吴立娟.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低于3级中的应用[J]. 健康大视野, 2011, 2: 103.

[2] 邱金凤, 龚桂平, 杨美玖. 良肢位摆放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 安徽医药, 2012, 16(12): 1902-1904.

[3]李敏.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良肢位摆放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0): 590-591.

恢复影响论文 第7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4年10月-2007年

10月期间接受择期胃癌根治术的患者, 共59例, 男35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为 (53±12) 岁, 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成2组, PCEA组31例, PCIA组28例。

1.2 麻醉方法与监测

全部患者在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 进行无创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监测。2组患者均采用全麻的麻醉方法, 2组均以咪唑安定0.05~0.06 mg/kg、丙泊酚、芬太尼4~6μg/kg以及万可松和阿托品等诱导, 术中以安氟醚吸入、芬太尼镇痛和肌松剂维持麻醉平衡, 术毕以新斯的明和阿托品对抗肌松剂, 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后送PACU观察。

1.3 镇痛方法

PCEA组硬膜外穿刺为T9~10, 向上置管, 注射镇痛药首量前未向硬膜外使用药物进行术中麻醉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在硬膜外管上接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 注射药物为0.2%布比卡因和0.01%吗啡的混合液。PCIA组术前未进行硬膜外穿刺, 手术结束前30 min在静脉内置管上接镇痛泵行术后镇痛, 注射药物为0.03%吗啡溶液。所有患者均选择负荷量-背景输注-PCA的模式, 镇痛持续时长48 h。PCA泵的设置:负荷剂量6 ml/h。均使用英国佳士比 (Graseby) 9300型泵。

1.4 观察项目

2组患者均在术后4, 8, 24, 48, 72 h进行随访并记录: (1) 患者年龄、性别、麻醉时间、手术时间。 (2)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及进食流质时间。 (3) 术后疼痛评分:按休息运动时疼痛情况评分标准, 即0无痛;1休息时无痛, 运动时轻度疼痛;2休息时间断性疼痛, 运动时中度疼痛;3休息时持续性疼痛, 运动时重度疼痛。以5次随访评分的数学平均数作为疼痛评分值。 (4) 术后恶心或呕吐的发生率 (人次/总例数) 。 (5) 手术后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表示, 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

2 结果

2 组患者一般情况 (年龄、体重、性别构成) 、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差别无显著性 (P>0.05) 。PCIA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及进食流质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大于PCEA组 (P<0.05) 。见表1、表2。

注:2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11.1447, P<0.01。

3 讨论

肛门排气是腹腔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志, 肛门排气后即可拔除胃管, 进食流质饮食, 进食促进胃肠手术患者全面恢复, 减少住院时间。据统计, 术后75%~100%的患者要经历中度到重度的疼痛, 尤其在术后24 h, 适当的术后止痛如PCEA和PCIA均能降低患者的氧消耗, 减少手术后的心肺并发症[1]。但术后镇痛可能对胃肠功能的恢复产生影响。

有报道认为术后硬膜外镇痛能促进胃肠蠕动, 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在用局麻药和吗啡进行硬膜外镇痛时, 发现猪的结肠排空时间明显缩短, 而未行镇痛的对照组排空时间则较长[2]。进一步研究发现, 是硬膜外使用局麻药而不是吗啡使术后肠麻痹恢复[3]。对接受结肠切除术的患者的随机研究发现, 硬膜外联合全麻的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明显比单纯全麻组快。其机制一方面在于硬膜外麻醉阻滞了内脏交感神经, 使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因而胃肠运动加速。另一方面因为硬膜外镇痛有效地减少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交感神经反射, 抑制了应激反应, 从而能有效地减少内源性阿片肽及儿茶酚胺的分泌, 减轻了术后胃肠功能抑制状态[4]。相反, 静脉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等有提高胃肠平滑肌和括约肌的张力、使消化道的推进性蠕动减弱的作用, 不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5]。同时静脉内使用阿片类药还可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并发症, 增加胃肠道内张力, 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 胃肠手术后, 使用PCEA不但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同时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小, 适合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Tsui SL, Lo RJ, Tong WN, et al.A clinical adult for postoperative pain control on1443sugical patients[J].Acta Aanesthesiol Sin, 1995, 33 (3) :137~148

[2]Schnitzler M, Kilbride MJ, Senagore A.Effec to epidural analgesia on colorectal anastomotic healing and colonic motility[J].Reg Anest, 1999, 17 (3) :143~147

[3]Bredtmann RD, Herden HN, Teichmann W, et al.Epidural analgeas in colonic surgery:Result so far an 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J].Br J Surg, 1990, 77 (6) :638~642

[4]贾乃光, 罗来葵, 赵俊, 等.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对人体血浆cAMP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 1985, 65 (1) :30~33

恢复影响论文 第8篇

关键词:肛门部手术,恢复影响,护理干预

由于肛门局部的解剖因素,肛管和肛门周围皮肤神经丰富,感觉敏锐,对疼痛极度敏感,结扎内痔后易引起淋巴及静脉回流障碍形成水肿,进而加重疼痛[1];手术损伤、药物刺激、异物刺激、水肿感染、便秘等原因均可引起疼痛,加之患者担心大便时疼痛而不敢进食,抑制排便,均可加重疼痛。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开始感觉切口疼痛,24h内最为剧烈。同时由于患者术后焦虑不安、害怕、高度注意等各方面的影响亦可加重患者对痛觉的感受。导致患者对手术及术后排便的强烈恐惧感。恐惧可导致患者对疼痛、大便时出血的耐受力降低,引起肛周括约肌长时间痉挛形成恶性循环而加剧疼痛、出现尿潴留,并刻意控制大便、不敢进食等,而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本组对45例该类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0例,为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肛门部疾病住院患者。依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干预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8~67(38.3±13.1)岁,病程0.5~21(5.9±5.7)年;对照组41例(45例中因故提前出院而脱离观察),男22例,女19例,年龄25~74(39.9±14.1)岁,病程0.5~20(5.6±5.8)年。纳入标准:诊断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肛门疾病的诊断标准,如痔、肛瘘、肛裂、肥大乳头和息肉等。排除标准:有严重并发症及全身性疾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其措施包括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术后饮食及活动指导、康复训练等。

1.2.1 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接受理解能力,术前向患者仔细讲解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手术及麻醉方式、术中配合、术后保持正常排便、首次便后及时坐浴换药的意义、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置方法等。同时对患者最关心的术后疼痛、出血、排便时机、伤口换药及如何尽快恢复排便功能等问题给予耐心详细的解释。介绍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住院及随访情况。使患者既懂得相关知识,又增强接受手术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信心。

1.2.2 饮食指导

术后当宜进半流质或少渣饮食,次日改为普通饮食,并合理搭配食物。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禁刺激性或辛辣、油炸食物;少吃生冷食物,防止腹泻。7~14d痔核脱落期内不宜吃纤维素较多的食品,防止粪便过多或排便次数增加而导致切口继发出血;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3000mL/d)为防止便秘可多吃蔬菜、水果,也可冲服蜂蜜或每晚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使大便松软润滑以利排便。

1.2.3 肛门护理

手术后1~2d应控制大便,其后1次/d为宜,嘱患者养成晨起排便的习惯,以便坐浴后及时敷药,促进伤口愈合,应保持粪便稀软成形,避免久蹲、用力过猛,每次排便时间不超过20min,以免引起肛缘出血。熏洗也是手术后治疗的方法之一,湿热刺激可使皮肤和患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全省血液淋巴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熏洗前患者应排空大小便,先以蒸气熏洗患处,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时,将整个臀部置于盆中浸泡20min(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温水坐浴、盐水坐浴和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中药创面消毒、中药洗剂等)。术后首次排便后先用温水或药液坐浴,再进行创面消毒敷药和更换敷料,每日换药纱条必须放入创面底部,使肉芽组织由下向上生成,避免形成桥式愈合,增加患者痛苦。肛门部血管丰富,手术创面开放,患者以侧卧位较为适宜,及早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避免长期站立或坐位以及增加腹压的体位和动作,以免引起疼痛出血,延缓伤口愈合。

1.2.4 术后活动与休息指导

(1)术后平卧2h,以预防原发性出血。(2)2h后采取自动体位。(3)保证睡眠与休息,为促进伤口愈合创造条件。(4)控制疼痛。放松及意想,分散注意力及调整心境,都能让精神和身体达到一种松弛的状态。从而减轻疼痛。这种疗法不是要取代止痛药,而是要与止痛药物相结合来控制疼痛。所以让患者适时地服用止痛药也是很关键的。

1.2.5 康复训练与恢复期随访

(1)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腹肌和盆底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肠蠕动和肌张力,促进排便。(2)每日做主动收腹运动或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数次。有助于改善排便和排除排便恐惧心理。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排便时间,最好是早餐后,因此时胃--结肠反射最强。即使无便意也定时蹲便,逐渐形成规律。(3)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和坐位,指导患者常做缩肛运动,而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避免痔疮复发。(4)患者术后7~10d可出院。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合理调节营养及休息。保证睡眠,避免重体力劳动。(5)1个月后复查,半年后随访,有异常及时就诊。

1.3 护理效果评分

采用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自制术后评价表对两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量表内容包括术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二便是否通畅(术后1~3d)、对术后出血的认识等4个方面进行评定(0~1分为良好),见表1~表3。

1.4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耐受良好率、对便血的认识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排便通畅率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表6。

3 讨论

手术后疼痛、出血可致患者生理功能紊乱或失调,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对痔疮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与指导,可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从而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提高其对术后疼痛、便时疼痛、出血等的耐受力,明显减少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2]。入院后,患者及其家属渴望了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渴望尽快恢复健康。医护对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不但使患者感受到亲切的关心和帮助,而且可使其在精神上,心理上获得安慰,减轻心理负担,改善机体功能及情绪。对本组肛门疾病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综合护理干预后,相关的知识及指导使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从容应对,干预组患者术后排便通畅率、疼痛耐受力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

参考文献

[1]Maruiml,吕厚山.Corman Colon Rectel Surgery[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8.

新式剖宫产对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 第9篇

相关的临床实践报道和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1]:新式剖宫产对产妇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效果。很多学者都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和临床尝试, 结果证明这一方式有益于产妇术后恢复。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新式剖宫产对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 选取了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院治疗的30例产妇, 对实施新式剖宫产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分析。现将相关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院治疗的30例产妇, 年龄22~37 (28.36±11.54) 岁。孕龄36~43 (37.21±2.12) 周。所有产妇均无盆腔炎及腹部手术史。

1.2 手术方法[2]

新式剖官产手术即在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下 (大约2cm) 切开皮肤, 切口呈横弧行切开, 长12~15cm, 于切口中间向下切开皮下脂肪 (2~3cm) 达筋膜层, 再将筋膜层切开2~3cm长的小口, 钝性剪开筋膜, 将腹直肌分离以暴露腹膜, 在腹膜上剪小口, 然后撕开腹膜, 将子宫下段暴露, 腹膜返折上1~2cm处切开子宫下段全层, 并向两侧撕开约10cm, 将羊膜刺破。常规娩出胎儿胎盘, 并将宫腔清理干净。选用l号华利康可吸收线将子宫肌层及子宫浆膜层连续缝合, 认真探查双侧附件, 用同线将筋膜层连续缝合, 选用4号丝线将皮下脂肪缝合。选用3号针将皮肤缝合, 并用Allis钳钳夹2min。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24h, 并静脉滴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2结果

手术时间25~50min, 平均35min;出血量12~500ml, 平均220ml。肛门排气时间12~48h, 平均18h;住院时间4~7d, 平均5d。

3讨论

新式剖宫产术相比较传统手术来说, 其特点较为明显[3,4]:在实施新式剖宫产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切口一般情况下是横切口, 瘢痕较小, 从而能够很好地控制孕妇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同时, 横切口与皮肤纹理相吻合, 比较隐蔽和美观。另外, 在切开孕妇子宫下段的过程中, 可以有效地避免对孕妇膀胱的刺激, 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

结合国内外相关的临床实践报道[5,6], 在实施新式剖宫产术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确定手术切口长度的时候, 应根据孕妇个体的差异情况科学的进行选择, 不要过短, 从而给胎儿娩出造成困难。 (2) 在实施手术治疗前, 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相关教育和沟通, 使其能够在手术中配合医师和护士, 从而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完成。 (3) 在对患者进行术后缝合的过程中, 相关医护人员要细心缝合, 保证筋膜层彻底缝合无间断[7,8,9]。

综上所述, 应用新式剖宫产术术后恢复效果较好, 同时由于手术方法有效降低了创伤程度和出血量, 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 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Zhi-yu G, Dong-xin W, Xin-min WU.Minimum effective local anesthetic dose of intrathecal hyperbaric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 for cesarean section[J].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 2011, 124 (4) :509-513.

[2]戴振芬.新式剖宫产对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0) :202-203.

[3]金彩芹.重复性剖宫产术中观察新式剖宫产与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产妇的影响[J].医学综述, 2011, 17 (17) :2711-2712.

[4]Li-ze X, Qiang W, Mu-yun L, et al.Shenfu injection attenuates neurotox-icity of bupivacaine in cultured mouse spinal cord neurons[J].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 2007, 120 (22) :1958-1962.

[5]杨林, 龚宇, 杨艳明.新式剖宫产与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比较[J].临床医学, 2010, 30 (5) :72-73.

[6]靳银龙.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与新式剖宫产术式腹腔粘连的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34) :1115-1116.

[7]Li-zhong W, Xiang-yang C, Xia L, et al.Comparison of bupivacaine, 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 with sufentanil for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 labor: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 2010, 123 (2) :178-183.

[8]梁培芳, 焦安怀, 刘树妍.改良新式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比较[J].山东医药, 2008, 48 (21) :93.

恢复影响论文 第10篇

1 地震对山区公路的影响

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 产生地面裂缝, 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 雪崩等。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 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 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 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 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

2 地震对公路的危害分析

根据四川省交通厅《“5.12”汶川地震灾后公路调查、检测报告》, 以及对各种文献分析总结, 得出地震对公路交通造成的灾害很多, 主要的危害分析如下:

2.1 路基沉陷、扭曲变形

这是较为普遍的震区危害, 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因地震造成的断裂错动或地下岩层受挤压、扭曲、拉伸作用发生变形而表现出路基路面变形, 二是破坏平原区桥头路基沉陷变形破坏。路基沉陷、开裂或滑移破坏。由于填方与挖方路基的基底软硬不一致, 密实度不一致, 易沿填挖交界面出现裂缝并与岩土分界面或填土与原状土界面地震时形成贯通性软弱面造成滑移破坏。

2.2 滑移破坏、路基开裂

由于填方与挖方路基的密实度不一致, 基底软硬不一致, 多表现在斜坡半填半挖路基, 地震时易沿填挖交界面出现裂缝并与岩土分界面或填土与原状土界面形成贯通性软弱面造成滑移破坏, 地震时, 路基边部出现松散滑落。

2.3 路基路面挤压破坏、隆起

受地震面波的影响, 路基路面相互挤压、隆起变形, 形成波浪状、拱翘状、错台开裂, 地表波浪起伏, 使路基随之起伏变形, 在鼓起地段, 产生众多横向张裂缝, 严重者将路面面层结构挤走。

2.4 防护工程破坏、路基支挡

地震时地基承载力降低、土压力增大、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材质、施工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震区路基挡墙出现坍塌、外倾、侧移、墙面鼓胀、基础脱空等现象较多。

2.5 滑坡

在强大的地震力作用下引发的山体滑坡是由于大量土石方顺岩层的结构面滑动, 导致公路被推移或掩埋。一般常见的是余震发生时山体断裂面上各种规格的土石被震落, 在滑坡体后缘顺坡面滚落不断地堆积。

2.6 泥石流

在雨水作用下, 地震产生的大量松散堆积物加上陡峭的地形条件将会出现规模不一的泥石流。泥浆顺坡四处流淌, 导致公路通行中断。在破碎体、堆积物充分的地段。

2.7 崩塌、落石

在地震力作用下, 风化严重的陡峭山体上、裂隙发育的、或岩体松散破碎的高路堑边坡路段, 各种重量规格不一的岩石会突然崩裂, 并伴随山坡堆积物的坍塌, 再一起向山下滚落, 最后几十吨或数百吨的巨石将公路、桥梁、隧道洞口砸毁, 而规格小的岩石和松散的坍塌体则将公路或隧道洞口掩埋。在风吹、草动、降雨、余震的影响下, 往往会突然下落, 直接危及到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危, 令人防不胜防。

3 地震灾害公路的恢复重建

3.1 公路路基的养护和预防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抢”、“防治结合”的思想, 把隐患消除在日常养护中, 因此, 公路养护部门要把防治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1) 时刻关注地质信息, 做好监测工作。调查和动态监测所辖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桥涵等设施。同当地气象部门联系, 随时掌握气象动态, 做好局部地震、山洪、泥石流的监控和防范工作。

(2) 制定救灾预案, 常备救灾物资。备好足够的水毁抢修物质和材料, 资金有限时可采取与沿线料厂或物质供应商签定汛期即时供货保证协议的方式储备物质。

(3) 全面抓好预防, 落实好日常性养护。根据不同公路、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制定预防}生养护措施。每年震期前应对所辖公路进行拉网式隐患调查, 查出的隐患应在震期之前处治完毕, 尽可能把公路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 加大保护公路的宣传力度, 提高沿线居民护路爱路意识。调动沿线居民积极陛, 参与到维护路产路权的行动中, 保持公路及公路防护构造物的完整性。增加植被, 改善自然环境, 达到减少水土流失, 稳固边坡的作用。

3.2 山岭地区公路路基的防震原则

(1) 沿河路线应尽量避开地震时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的地段。

(2) 尽量减少对山体自然平衡条件的破坏和自然植被的破坏, 严格控制挖方边坡高度, 并根据地震烈度适当放缓边坡坡度。

(3) 在山坡上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半填半挖路基, 如不可能, 则应采取适当加固措施。

(4) 在>Ⅵ度的烈度区内, 挡土墙应根据设计烈度进行抗震强度和稳定性的验算。干砌挡土墙应根据地震烈度限制墙的高度。浆砌挡土墙的砂浆标号, 较一般地区适当提高。

3.3 地震灾害公路的防灾减灾预案

当灾难发生后, 交通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生存线。时间就是生命, 必须按时间要求来制定公路交通防灾减灾预案。

(1) 第一时间段的公路抢通预案

地震发生后的1周内, 特别是72h黄金时间内为第一时间段的公路交通抢通的关键期。这一时间段救灾工作主要以生命救援为主, 第一时间段的公路抢通工作主要就是保障救援, 不惜一切代价抢通公路, 不间断昼夜抢通公路。

(2) 第二时间段的公路抢通预案

抢通公路就是抢救生命, 保障通行则是延续生命。地震发生一周后至一月内为第二时间段的公路交通保通阶段。在生命搜救继续进行的同时, 危及广大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险情主要有堰塞湖和疫病, 既要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 也要及时开展堰塞湖的排险工作。

(3) 第三时间段的公路抢通预案

地震发生一月后至三年内为第三时间段的公路交通重建阶段。第三时间段主要是恢复重建, 为地震灾区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这一时段的公路重建的指导思想是与全面恢复路网功能相结合, 为重建家园创造条件。

结语

目前国内外对于预测地震何时发生的技术还尚不够成熟, 因此抗震救灾也己经转入灾后重建阶段。但是, 如何从每次地震灾害中汲取教训, 如何提高我国公路抗震能力, 是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的重大问题。我们系统分析了地震对公路的影响及破坏程度, 以期认识了解地震对公路交通影响, 探讨防灾减灾预案。

摘要:公路交通系统是重要的生命线系统。通过了解桥梁、路面、涵洞和边坡等的抗震能力和震后破坏情况, 以确定公路交通系统的直接经济损失, 而且需要了解公路系统受损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除了山岭路基的防震原则, 给出地震对公路危害度的测评, 其次提出地震灾害公路防灾减灾预案, 试图对公路的抗震建设, 提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建设方案。

关键词:地震,山岭路基,防震原则,防震减灾

参考文献

[1]ZHANG D Q, CHEN S C.Learning the kernel parameters in kernel minimum distance classifier[J], Pattern recognition, 2006:133-135.

[2]NIJIMA S, KUHARA S.Gene subset selectioninkernel-inducedfeaturespace[J].Pattern recognitionletters, 2008, 27:1884-1892.

[3]丁博涵.张弦梁结构的静力、抗震和抗风性能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5.

恢复影响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无缝护理;留观患者;身心恢复;SAS;SDS

无缝护理模式是临床上极富人性化的一类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具有全面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可在极大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院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1]。在此次调查中,我科以无缝护理模式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护理,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例急诊留观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35~69岁,平均年龄为(50.1±3.5)岁;对照组患者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为37~65岁,平均年龄为(49.2±2.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以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情况如下:①无缝隙小组成立。我科设立专业的无缝隙护理小组。在对患者进行急救过程中,由小组带领人对组内各成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划分,每位成员按规定要求完成自身所安排到的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我科对无缝隙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急救知识、专业急救技巧、日常临床护理、护患沟通技巧等,使得护理小组具有专业性及规模性。②全天候值班模式。对于部分严重急症患者,需安排医护人员进行全天候的观察服务。我科对无缝隙小组的排班模式进行调整,包括白班9:30~18:00、晚班18:00~2:00、夜班2:00~9:30。被安排到的值班人员,需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遵守正常的工作制度,对于较忙的阶段,我科适当增加辅助人手,给予值班人员一定的帮助。同时,我科还对无缝隙护理小组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考核,保障以最佳护理状态对患者进行护理。③护理要求无缝隙化。对于不同疾病的患者,应以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我科将无缝隙护理人员进行分类,安排专业人员到每个科室进行护理,使得护理模式具有针对性[2]。每位护理人员安排相关的培训,使得在护理工程中的培训具有专业性。

1.3 诊断标准 以SAS、SDS评分作为患者的诊断标准,具体划分情况如下:①显效:SAS、SDS评分均小于50分;②有效:SAS、SDS评分均小于60分;③无效:SAS、SDS评分均在60分以上。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比较 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后,两组患者身体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留观时间为(2.5±0.5)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留观时间为(5.0±1.3)d;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理状态比较 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无缝护理模式是临床上以全面性、合理性为一体的优质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在院生活、疾病治疗、治疗后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涉及,可有效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使得患者的满意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无缝隙护理模式还可使得患者的恢复进程加快,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压力,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增高[3-4]。本研究证实,无缝护理模式可促进急诊留观患者的恢复,对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总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徐琼英.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14-15.

[2]裴华.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90-91.

[3]王辉,吴爵.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19-1921.

恢复影响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邓小平,恢复高考,政策,影响

邓小平在1977年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上重新担任中央领导职务。经历了十年文革, 中国社会已是满目疮痍。刚刚恢复工作, 邓小平就主动要求分管科学和教育工作, 他号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并亲自指挥领导了科学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 尤其在恢复高考制度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邓小平在领导恢复高考中采取的政策

(一) 关于招生对象的政策

1. 扩大招生对象的范围

邓小平针对恢复高考后招生对象的范围指出, 要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就必须在全社会进行招考, 招考的规模至少达到百分之八十。1977年高考招生文件中, 就明确规定了, 无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或者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只要符合条件, 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2. 放宽招生对象的条件

十年文革, 许多知识青年因为家庭出身“不好”, 社会关系“复杂”, 断送了继续深造的机会。邓小平对教育主管部门指出:“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 第二是择优录取。”根据邓小平的要求, 招生开始全面衡量考生的德、智、体发展, 择优录取, 将本人政治思想表现作为政审重点, 一改十年文革期间招生的“苛刻”要求。

(二) 关于知识青年的特殊政策

1. 放松年龄和婚姻限制

在恢复高考的改革中, 针对知识青年的年龄问题, 招生文件特别规定了, 对有丰富实践经验或确实有专长的青年, 年龄可以放宽到30岁, 是否结婚不作限制, 还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同时, 工龄到一定年限的大龄青年可以带工资读书。这些政策为那些已经成家的知识青年提供了机会, 同时减轻了经济负担, 解除了后顾之忧。

2. 重立知识青年的报考条件

针对知识青年的报考条件, 有学者在科学教育座谈会上建议把过去招生的十六字方针改为“自愿报考, 单位同意, 统一考试, 择优录取”, 邓小平表示:“只取四分之三, 不需要领导批准。”因此, 最终确定的招生方针为“自愿报考, 统一考试, 择优录取”, 舍去了“单位同意”这一条。

3. 改变高中毕业生先劳动再上学政策

针对高中毕业生要先劳动两年才能上大学的做法。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改革中强调, 劳动两年以后, 原来学的东西忘掉了一半, 浪费了时间。采取直接招生的办法, 并不是不要劳动, 重点是进大学后结合学习对口劳动。在1977年的招生文件规定高中应届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大学, 实际上改变了高中毕业生劳动两年再上大学的政策。

二、邓小平领导恢复高考制度的影响

(一) 推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抛出的“两个估计”连同“两个凡是”成为了文革结束后教育战线广大教育工作者挥之不去的精神枷锁。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学教育座谈会, 推动了拨乱反正在全国教育战线上的全面铺开。广大的知识分子也因此恢复了名誉, 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全面影响了全国的拨乱反正, 这是我国全面拨乱反正的一个开端, 更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起点。

(二) 有效扭转社会风气

文化大革命期间, 知识分子呗谑称为“臭老九”, 他们离开工作单位被赶进“牛棚”, 遭受百般凌辱和批斗, 人格和身心遭到了巨大摧残, 苦痛与酸楚成了命运的缩影。恢复高考制度的决策, 扫除了对知识分子戏谑的不良风气, 在全国上下重新确立了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观念, 促进了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和各阶层之间的流动, 这让无数青年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 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三) 培育大批高素质人才

文化大革命期间, 依靠推荐上大学的政策, 导致我国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差, 素质低。1997年恢复高考, 在此后两年共计1000多万考生参加高考, 录取新生近百万人, 一时间参加高考上大学呈现井喷之势。通过高考进大学的学生, 不仅政治立场坚定, 有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 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中还能吃苦耐劳。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各自工作领域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中流砥柱

(四) 推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邓小平领导的教育改革中, 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了一批全国重点大学 (学院) 。与此同时, 教育部又对研究生教育, 尤其是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了重新整理。另外, 在派出留学生工作上, 教育部不断增加出国留学名额, 给更多知识青年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邓小平在领导恢复高考制度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产生的问题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邓小平领导恢复高考的过程中, 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整顿和规范了各级学校的教学秩序,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推动了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2]龙平平, 张曙.邓小平决策恢复高考[J].党的文献, 2007 (4) :16.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