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徐童保树》优秀教案设计(精选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徐童保树》优秀教案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昌、驳、宗、庭、槐、狂”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语气。
3、了解徐童用巧妙的方法,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知道要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来帮助别人改正错误。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的语气。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个姓徐的儿童,课文里称他“徐童”(板书:徐童)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出示课文第一节。(指名读、齐读)
2、学习生字:昌(下面的“日”比上面的“日”略宽、扁)、驳(马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最后一笔是捺)
3、理解“辩驳”。(说出理由和依据来否定别人的观点)
4、完整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郭林宗老先生觉得树种在院子里不吉利,要砍掉它。徐童接着老先生的字谜,也编了个字谜,帮助他认识错误,挽救了大树。板书:郭林宗徐童
3、学习生字:郭(三拼音)、宗(平舌音)。
说明:学生读课文前,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边读边思的好习惯。通过读文,让学生熟悉文本,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在概括课文内容时,学生可能会表达得比较繁琐,教室可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用简洁明了的词句表述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学习第二小节
1、徐童要保护的是怎样一棵树?自读第二节,把写树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
2、学习生字:邀、庭(后鼻音,指导笔顺)、槐(指导笔顺)、狂。
交流,出示句子:这树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就像一把巨大的伞,夏日遮掉骄阳,冬天挡住狂风。
3、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出对大槐树的喜爱)
4、师:这么好的一棵树,老先生却要除掉它。出示:这不是太可惜了吗?(指导读出问句的语气)
学习第三、四小节
过渡:大槐树能遮阳挡风,老先生为什么要砍掉它?徐童又是怎样保树的.呢?
1、学生自由读第三、第四小节,思考。
2、哪一小节写了老先生砍树的理由?出示第三节。抓住“摇头晃脑”指导朗读。板书:困不吉利
3、听了老先生的话,徐童觉得怎么样?他又是怎么说的?出示第四节。指导朗读徐童的话。板书:囚更不吉利
4、质疑:徐童觉得老先生的话可笑,为什么还要一本正经地说呢?
5、交流。(如果徐童当面嘲笑老先生,老先生一定不能接受,“一本正经”地顺着老先生的意思,反而能保住树。)
板书:
不砍树
分角色读3、4小节。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徐童保树》优秀教案设计 第2篇
1、认识本课生字11个(昌、辩、驳、郭、宗、邀、庭、槐、狂、囚、锯),积累词语10个(南昌、善于、辩驳、邀请、做客、庭院、槐树、狂风、囚禁、吉利)。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徐童针对老先生的话中纰漏迅速加以辩驳,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学习运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徐童针对老先生的话中纰漏迅速加以辩驳,帮助他人改正错误的做法。学习运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劝阻、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出示课题:36徐童保树(齐读)
2、徐童是谁?
3、出示第一节:东汉末年,南昌有个姓徐的儿童,聪明伶俐,善于辩驳,大家很喜欢他。(指名读)
4、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中,徐童正是凭着自己的聪明伶俐,善于辩驳,保住了一棵大槐树。
5、(出示投影)瞧,这座庭院里的这棵槐树长得更是茂盛。(出示句子:这树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就像一把巨大的华盖,夏日遮掉骄阳,冬天挡住狂风。)(齐读)
6、就是这样一棵树却要被除掉,你觉得可惜吗?课文中用了反问的句式,更突出了徐童的痛惜之心。(出示句子:而您却要除掉它,这不是太可惜吗?)(指名赛读)
7、这里的您是谁?
8、过渡:郭林宗老先生为什么要除掉这么好的一棵槐树?徐童又是怎样保住它的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接龙读课文(读通读准)
2、学习生字新词:南昌辩驳邀请庭院槐树囚禁华盖一本正经锯
(1)指名小老师领读。
(2)交流学法。
(3)齐读所有词语。
(4)小老师带读卡后词语。
三、重点学习三、四节。
1、郭林宗老先生为什么要除树?
2、原来,他这一举动是与看到的一个字谜有关。(出示字谜1)(指名读)
3、谜底是(板:困)出示句子:你想,木在口中,不是一个困字吗?谁愿生活在困境之中呢?(指名读,小朋友,你们发现吗,其实这两句都是反问句,谁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对了,齐读。用反问句是为了更加肯定,起到强调作用。)
4、师:郭老正是这么想的,所以他要砍树。其实,这是一种无稽之谈,根本没有科学依据,这是一种迷信做法。但在当时,徐童能不能这么说?为什么?(老先生,客人)
5、如果你在场,你会用什么方法?
6、师:是呀,徐童没有正面反驳,他有他的对策,那就是如法炮制,也用字谜来开导郭老。谜面是(指名读,出示字谜2)(板谜底:囚)
7、分组读字谜,说说:把你的方法与徐童的这方法比,谁的好?妙在何处?
8、你们和徐童一样聪明,当时徐童正是这么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向郭老辩驳的,谁能学学徐童,作一番振振有辞的发言。(指名读“你想不能住人啦”)(齐读)
9、听了徐童这番振振有辞的辩驳,郭林宗便(齐读最后一节)从看见砍树到上前劝阻,但没被接受所以只能再进行辩驳,直到最后郭老心服口服,真是曲折有趣,有没有兴趣来演一演。
10、四人小组配合演一演。
四、小结巩固。
1、师:徐童正是凭着他的聪明才智,用他人的方法字谜,帮助他人改正了错误。板:如法炮制
2、学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3、小结:我们要学习运用别人能够接受的方法劝阻帮助了别人。
教学板书:
起因:郭伯伯砍大树
经过:郭伯伯的
理由:困用同样的方法说服别人徐童反驳理由:囚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徐童保树》优秀教案设计 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学会观察图画,将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并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4.了解桂林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二、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师:关于桂林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播放录音)。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识字2》,我们一起去美丽的桂林看一看。
设计意图:利用交互白板软件的“对象层次变换”和“隐藏/显示”等功能,设计出一个竞猜的游戏环节,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交流中既知道了一些名山大川,又在优美的故事中走入了学习情境,拉近了与课文的时空距离,对词串形成了强烈的学习期待,为高效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导入,也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无处不语文的道理。而故事中的优美语言,给学生在词串的学习中规范使用语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识字2》是一篇优美的词串,打开课本,借助拼音把词语读准确,不认识的多读几遍。
2. 你能唤一唤这些词宝宝吗?
3.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将字的拼音隐藏,如学生遇到困难,用白板软件的“神奇墨水”制成的魔法棒单击就可以显示拼音。
4. 开火车。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多诵读好听的韵文,能让他们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但他们一下子接触到很多词语,不易读准,交互白板软件的“神奇墨水”功能能轻易隐藏和再现拼音,随时给记忆有困难的学生以拼音的拐棍,最终熟读韵文。
(三)创设情境,领会词语
1. 学习第一、三组:碧水秀峰倒影
师: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乘上游船,沿着美丽的漓江去看一看。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帮这几个词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吗?(用交互白板的“拖动”功能将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
2. 学习第三组词语:象鼻骆驼笔架
船慢慢向前行驶,奇形怪状的山越来越多了!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
设计意图:利用交互白板相机显示隐藏的山名,教师用改变透明度的方法来显示真实的大象、骆驼、笔架图片,帮助学生对比认识桂林山水。将词语和实际事物挂钩,引领学生进入词串所描述的情境,继而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寻找、发现大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3. 学习第二组词语
师: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听,远处传来了什么?
白板出示画面,教师介绍对歌:一问一答地对唱,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侗族这些地处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都有对歌的风俗,其中以广西三月三对歌节最为盛行。
广西,这里有一种美丽的树,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利用白板软件播放对歌视频,学生聆听榕树的自述,教师通过白板显示中国地图,并让学生与白板交互,用“放大镜”放大广西壮族自治区)。
如果你来到美丽的壮乡,爬上秀丽的山峰,站在美丽的榕树下对歌,你的心情如何?请把你的心情读进词语里。
4. 学习第四组词语
我们回到游船上,继续向前行驶,你看到江面上迎面而来的那是什么?(白板软件显示动画:人们撑着竹筏带着鸬鹚捕鱼)
漓江快游完了,你最喜欢这里的什么呢?
古今中外很多人来到桂林,都留下了自己的体会(媒体显示):
你今天也游过了桂林,你想说什么?
桂林可真美,怪不得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啊!你知道“甲”的意思了吧?
5. 朗读背诵词串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教育教学的呼唤。介绍清代书法家王元仁、开国元帅陈毅、美国总统尼克松、作家陈淼等人为桂林写下的石刻、感言、评价、诗句,既是开头故事对桂林山水赞美的延续,又用他人的感受来丰富了孩子们的体验。
(四)借助动画,巧学生字
1.《识字2》里我们一共要学会8个生字,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2个。
2. 自己读读这2个字,等会再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你学会了哪个字。
3. 交流
碧:书写碧的时候要注意“王”和“白”靠得紧一些。
鼻:观看“鼻”的笔顺,最下面的撇和竖不能出头。
设计意图:“碧”笔画多,但识记并不困难,教师引入一个情境,提示学生“白”和“王”两个部件要写得紧凑些。“鼻”最下面的撇和竖容易出头,在观看动画演示笔顺的基础上,教师邀请学生在白板上突出显示笔画,引起学生注意,增强记忆效果。
4. 写字
学生书写,教师用智能手机拍摄并通过USB接口传输到白板软件中的“资源浏览器”,再拖动到白板课件的活动挂图中进行即时点评。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练习或检测的结果实拍下来,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再利用交互白板的资源管理功能进行展评,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成果的共享与评价更加方便,有利于激发学生体验成功。
摘要:《识字2》是一篇优美的风景词串韵文,12个词语围绕“桂林山水”这一主题展开,整体背景是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再现了特有的壮乡风情。针对学生对南国风光体验不足的问题,借助电子白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其灵活隐藏、动态演示、交互快捷等特点,引领学生进入优美意境,诵读品味、读中想象,受到美的熏陶,丰富知识,学习语言运用。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4篇
t€#3o y€鄋 q€"n fu j€?l€? f€?j€靚 n€鄆 x€"nn
( ) ( ) ( ) ( ) ( )
j€"n xi€鄌 sh€#7u zh€"?d€鄆 t€? chu€醤 r€#3n tu€醤 yu€醤
( ) ( ) ( ) ( )
二、请把下面的汉字分成两类。(8分)
糟 桩 翅 此 算 勺 铲 灶
平舌音:
翘舌音:
三、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11分)
幅 好 评
洋 糟 动
四、加一个偏旁,使它和周围的字都能组合成一个新字。(3分)
五、请把词语补写完整。(8分)
( )( )协力 ( )新( )异
孤掌( )( ) 博采( )( )
舍( )逐( ) ( )题( )做
人外有人,天外( )( )
读书百遍,其义( )( )
六、照样子,写词语。(8分)
甜甜蜜蜜 暖烘烘
又大又丑 厚厚的冰
七、找规律,再连线。(4分)
模糊 温暖 幸福 哭泣
寒冷 上升 欢笑 悲惨
下降 增加 相信 怀疑
减少 黑暗 短 吐
光明 清楚 吞 长
八、划去下列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面包 蛋糕 奶油 冰淇淋 卷心菜
2.火车 汽车 拖拉机 电车 自行车
3.爸爸 护士 医生 售票员 老师
4.太阳 月亮 地球 火星 飞船
九、选词填空。(6分)
果然 突然 往常 常常 发现 发明
1.天气预报今天下雨,( )下起了小雨。
2.星期天,我( )去图书馆看书。
3.( )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4.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 )了邮票打孔机。
5.我在绿叶丛中( )了一只可爱的小螳螂。
6.我们正聊得起劲,(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我俩的谈话
十、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把下面的字词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
丑小鸭 了 非常 就 感到 钻出 孤单 篱笆 家 离开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鸡是蛋孵的,蛋孵的动物还有鸟、鹅、蛇、龟。
①燕子会飞,会飞的还有
②电视机要用电,要用电的还有
3.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房间里光线这么暗,怎么能看书呢?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3+4分)
1.《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揠苗”的原因是( ),“助长”的办法是( ),这样做的结果是( )。
2.丑小鸭变成了一只( )的白天鹅,( )的羽毛,( )的脖子,( )极了!
十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2分)
森林里住着各种鸟兽。美丽的小鹿在林子里跑着。长着一条蓬松大尾巴的狐狸从树洞里钻出来。笨重的小黑熊在密林里慢慢地走着。活泼的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灵巧的小黄鹂站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可爱的啄木鸟不停地敲着树干,认真地寻找着小虫……
1.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请你从这段话中画出一句话来回答。
2.这段话中写了这些野兽:
3.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十三、看图写话。欣赏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再写一段话。(1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3o y€鄋 q€"n fu j€?l€? f€?j€靚 n€鄆 x€"nn
( ) ( ) ( ) ( ) ( )
j€"n xi€鄌 sh€#7u zh€"?d€鄆 t€? chu€醤 r€#3n tu€醤 yu€醤
( ) ( ) ( ) ( )
二、请把下面的汉字分成两类。(8分)
糟 桩 翅 此 算 勺 铲 灶
平舌音:
翘舌音:
三、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11分)
幅 好 评
洋 糟 动
四、加一个偏旁,使它和周围的字都能组合成一个新字。(3分)
五、请把词语补写完整。(8分)
( )( )协力 ( )新( )异
孤掌( )( ) 博采( )( )
舍( )逐( ) ( )题( )做
人外有人,天外( )( )
读书百遍,其义( )( )
六、照样子,写词语。(8分)
甜甜蜜蜜 暖烘烘
又大又丑 厚厚的冰
七、找规律,再连线。(4分)
模糊 温暖 幸福 哭泣
寒冷 上升 欢笑 悲惨
下降 增加 相信 怀疑
减少 黑暗 短 吐
光明 清楚 吞 长
八、划去下列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面包 蛋糕 奶油 冰淇淋 卷心菜
2.火车 汽车 拖拉机 电车 自行车
3.爸爸 护士 医生 售票员 老师
4.太阳 月亮 地球 火星 飞船
九、选词填空。(6分)
果然 突然 往常 常常 发现 发明
1.天气预报今天下雨,( )下起了小雨。
2.星期天,我( )去图书馆看书。
3.( )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4.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 )了邮票打孔机。
5.我在绿叶丛中( )了一只可爱的小螳螂。
6.我们正聊得起劲,(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我俩的谈话
十、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把下面的字词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
丑小鸭 了 非常 就 感到 钻出 孤单 篱笆 家 离开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鸡是蛋孵的,蛋孵的动物还有鸟、鹅、蛇、龟。
①燕子会飞,会飞的还有
②电视机要用电,要用电的还有
3.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房间里光线这么暗,怎么能看书呢?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3+4分)
1.《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揠苗”的原因是( ),“助长”的办法是( ),这样做的结果是( )。
2.丑小鸭变成了一只( )的白天鹅,( )的羽毛,( )的脖子,( )极了!
十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2分)
森林里住着各种鸟兽。美丽的小鹿在林子里跑着。长着一条蓬松大尾巴的狐狸从树洞里钻出来。笨重的小黑熊在密林里慢慢地走着。活泼的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灵巧的小黄鹂站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可爱的啄木鸟不停地敲着树干,认真地寻找着小虫……
1.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请你从这段话中画出一句话来回答。
2.这段话中写了这些野兽:
3.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十三、看图写话。欣赏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再写一段话。(1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3o y€鄋 q€"n fu j€?l€? f€?j€靚 n€鄆 x€"nn
( ) ( ) ( ) ( ) ( )
j€"n xi€鄌 sh€#7u zh€"?d€鄆 t€? chu€醤 r€#3n tu€醤 yu€醤
( ) ( ) ( ) ( )
二、请把下面的汉字分成两类。(8分)
糟 桩 翅 此 算 勺 铲 灶
平舌音:
翘舌音:
三、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11分)
幅 好 评
洋 糟 动
四、加一个偏旁,使它和周围的字都能组合成一个新字。(3分)
五、请把词语补写完整。(8分)
( )( )协力 ( )新( )异
孤掌( )( ) 博采( )( )
舍( )逐( ) ( )题( )做
人外有人,天外( )( )
读书百遍,其义( )( )
六、照样子,写词语。(8分)
甜甜蜜蜜 暖烘烘
又大又丑 厚厚的冰
七、找规律,再连线。(4分)
模糊 温暖 幸福 哭泣
寒冷 上升 欢笑 悲惨
下降 增加 相信 怀疑
减少 黑暗 短 吐
光明 清楚 吞 长
八、划去下列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面包 蛋糕 奶油 冰淇淋 卷心菜
2.火车 汽车 拖拉机 电车 自行车
3.爸爸 护士 医生 售票员 老师
4.太阳 月亮 地球 火星 飞船
九、选词填空。(6分)
果然 突然 往常 常常 发现 发明
1.天气预报今天下雨,( )下起了小雨。
2.星期天,我( )去图书馆看书。
3.( )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4.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 )了邮票打孔机。
5.我在绿叶丛中( )了一只可爱的小螳螂。
6.我们正聊得起劲,(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我俩的谈话
十、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把下面的字词整理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
丑小鸭 了 非常 就 感到 钻出 孤单 篱笆 家 离开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鸡是蛋孵的,蛋孵的动物还有鸟、鹅、蛇、龟。
①燕子会飞,会飞的还有
②电视机要用电,要用电的还有
3.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房间里光线这么暗,怎么能看书呢?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3+4分)
1.《揠苗助长》中的那个人“揠苗”的原因是( ),“助长”的办法是( ),这样做的结果是( )。
2.丑小鸭变成了一只( )的白天鹅,( )的羽毛,( )的脖子,( )极了!
十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2分)
森林里住着各种鸟兽。美丽的小鹿在林子里跑着。长着一条蓬松大尾巴的狐狸从树洞里钻出来。笨重的小黑熊在密林里慢慢地走着。活泼的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灵巧的小黄鹂站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可爱的啄木鸟不停地敲着树干,认真地寻找着小虫……
1.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请你从这段话中画出一句话来回答。
2.这段话中写了这些野兽:
3.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徐童保树》优秀教案设计 第5篇
教学重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 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课前准备:1.歌曲《为了谁》的磁带、解放军官兵抢险的录像。2.影片《大江保卫战》片段。
教学过程:
(一) 情感铺垫, 歌曲导入。
媒体播放歌曲《为了谁》, 声音渐低。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首歌是为谁写的吗?那么为什么要歌颂他们?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 借助音乐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 渲染课堂氛围,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震撼, 让他们迅速走进文本中, 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调。]
(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多读几遍, 边读边思考, 课文围绕大江保卫战主要写了哪几件事。⒉检查初读效果。分组出示词语朗读。指名读、齐读。请你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三) 精读感悟, 深入理解。
画面一:危急险情。播放影片《大江保卫战》片段。谁能说说你看到的情景?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能读懂些什么?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洪水的大、猛、灾情严重?你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呢?出示第1自然段, 学生交流。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 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 朝着大江挺进。理解“日夜兼程”。指导朗读。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 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画面二:抢险护堤。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看看文中的子弟兵是怎样保住大堤的。用“”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再读一读。学生默读, 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用好课后练习题, 让学生静静地读、默默地想, 拿着笔批注式的阅读, 是阅读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保障。这就加深了阅读理解的程度, 学生思维也更加深刻。]
全班学生交流:
预设板块一:了解子弟兵救援神速。出示: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出现了。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读句子思考后交流。练读、指名读。
预设板块二:体会官兵们奋不顾身。出示: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 保住大堤!”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这段鲜活的文字, 你又能从中体会出些什么?学生思考后交流。[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抓住关键词语, 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 大堤终于保住了, 此时官兵们怎么样?联系上下文理解“鏖战”。出示战士受伤情况的一组数据。此时, 你想对这些解放军官兵说些什么?播放抢险录像。你们面对可敬可亲的子弟兵, 又想说些什么?出示: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预设板块三:感悟战士的乐观情怀。此时, 子弟兵已全然不顾,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 保住大堤!”听, 狂风更加呼啸;看, 暴雨更加猛烈;望, 巨浪更加翻腾。这时的战士们怎么样?让我们一起高喊出示: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谁能简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指名读, 学生评价。子弟兵面临的困难是狂风、暴雨、巨浪, 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多么乐观的子弟兵呀!让我们一起高喊 (齐读)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 大堤保住了, 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学到这儿, 我想大家都能读懂这句话。出示:风声雨声涛声, 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 水水相融。请联系上下文读读这句话, 与同桌交流一下。指名回答。战士们用勇敢、乐观谱写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抗洪之歌。让我们再来一起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重视朗读的训练, 以读为本, 以读代讲, 引导学生深情朗读, 读出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四) 回顾歌曲, 升华情感。
《为了谁》背景音乐起。同学们, 英勇的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行动体现了人民军队为人民, 用自己顽强的意志, 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现在, 你知道子弟兵到底是为了谁吗?[设计意图:课始, 学生在音乐中走进文本, 为学习本课铺垫情感。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后, 在音乐中情感得到升华, 更深入地理解了子弟兵全然不顾护住大堤到底为了谁?]
(五) 指导写字, 反馈评价。
出示生字:“兼、赛、崩、扛”。⒈分析字形。⒉教师范写。⒊学生调整写字姿势。⒋学生描红, 教师巡视指导。⒌写字展示, 及时反馈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识记字形, 掌握汉字的结构, 体会汉字的优美, 进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六) 课后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