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国庆节节目有感范文第1篇
“出来了,出来了”,不知是谁高喊一声,人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从长安街上走来的国旗班战士们的身上。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我们走来。尽管看升国旗的人有很多,但大家都十分安静,安静得可以简直听见解放军战士们的脚步声。战士们走上了升旗台,人们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那庄严时刻的到来。从他们中间又走出两个升旗手,来到了旗杆的下方。只见他们把鲜艳的五星红旗向空中使劲一抛,升旗开始了!与此同时,振奋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了广场上空。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五星红旗,恍然中,我仿佛看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仿佛看到了江姐在狱中绣红旗的情景;又仿佛看到了刘胡英勇就义的情景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不知不觉中,五星红旗已经停在了那片属于她的天际,向人们挥手致意。那鲜艳的红色不仅染红了祖国的天空,也染红了人们的心。
我爱我的祖国,她正像一座大楼拔地而起!
我爱我的祖国,她正像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观国庆节节目有感范文第2篇
101040916
赵丹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上网查了一些和此电影相关的一些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消息.话说影片《田禹治》是根据古典英雄小说《田禹治传》改编而成的,而《田禹治传》在韩国的影响力仅次于《洪吉东传》。小说《田禹治传》中的田禹治是专门帮助穷苦百姓,惩罚贪官污吏的英雄。而于洪吉童不同的是,田禹治不仅仅是默默的帮助百姓,而且还会想尽办法惩罚恶人,他用的办法就是道术。与一般意义上的英雄不同,他有一种骨子里的叛逆。导演崔东勋说,田禹治虽然是英雄,但他的标签页可以打上是反社会的,因此他的个性是很有魅力的。崔东勋导演把这样一个特殊的英雄,从500年前的朝鲜时代穿越到了2009年的现代社会,把韩国古典小说中的英雄人物在21世纪的背景下重新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富有魅力的英雄形象。之前很多影视作品中大家看了很多关于洪吉童、一枝梅等的作品,今天大家可以看一次从未看过的田禹治的英雄形象。
比起韩国这部影片,难免会让我们想到一些相似的电影,比如说国外的<哈利波特>,<蜘蛛侠>等等,都是一些英雄挽救人民的故事,不管是在以前还是现在,都很符合大众的心理,也就是大家都很喜欢看这种类似的影片,而<田禹治>与其它不同的是,这部片子运用了一种道术,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拿我们国家的文化来看这部电影,不由让我想到在古代社会,百姓都很崇尚迷信,也有道观之说.但是此影片不只是很简单的道术,而是将功夫和道术运用在了一起,又吸引了那些喜欢看武打片的观众.对我来说,其实我觉得这部影片我也比较喜欢期中穿插的一小段的爱情故事,很多的人相信人有轮回这一说发,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电影看多了,难免会把自己有点分不清现实和虚幻了,再说我们毕竟是佛教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就算是国家现在再怎么的说要相信科学之类的,难免也会有点小小的迷信.最近我也看了一部韩国的电视剧,叫做<屋塔房王世子>里面讲的也是一部经历穿越的爱情故事,收视率比较的高,我想韩国人是不是也比较喜欢这一类的剧情呢?
当人们看多了古代片,也看多了现代片,穿越的电影和电视剧也就是从这几年开始流行的吧,大众喜欢的就是最好了.接着我就具体讲讲影片吧. 田禹治则有“道术”,以治心为基础的道术可以说装载着东洋固有的哲学,这是一个很神奇的题材,也很符合韩国人的情节,就像是在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把刀变成花、采云飞翔、遁甲术的运用等,在韩国,大家至少会知道个一二。影片《田禹治》中的道士们表演的就是土生土长的道术。他们灵活地运用遁甲术或复制术、穿越时空的移动术、自由隐藏的隐身术、可以看千里之外的千里眼、可以知道对方心事的读心术等,这些各种神奇的道术中还融入了东方武术等。这样的一个独特素材,很是吸引观众的.
但是这部影片在特效上和好莱坞的大片是不能比较的,毕竟没有好莱坞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但如果可以将故事很好的好和特效相结合,,不让特效面喧宾夺主也是很好的,我没有看过这部片子的原著,但是像这种穿越的剧情却是很让我喜欢的.
《田禹治》在剧情上峰回路转,特效场面的配合又是井井有条,只要剧情能够过硬,特效的有些疲软也是可以原谅的。中国导演应该要学习这一类影片,别国导演的长处和优点也是值得借鉴的,好莱坞并非完全是一家独大,只要本国导演能够拍出精彩纷呈的电影,相信本国观众更乐意去影院捧场自己国人拍的电影.
最后,如果由这部电影我反过来思考一下我们国家的电影事业,其实我们国家也是比较喜欢观看这类英雄拯救世界的这类电影,但是我国出的几乎就是没有,要么就是古代英雄那种很长很长的电视剧,看久了难免让人乏味,要么出的那些电影就是感情片,我们国家从古到今有那么多的英雄,比如说什么黄飞鸿啊,李小龙之类的,其实我们自己国家可以好好运用这些人物,然后写一部好的剧本,拍一部好的电影,让世人大吃一惊,改变那种,我们去电影院都不愿意看中国拍摄的电影这种现状.
就想韩国这部电影一样,我们或许没有多的资金,也没有好的技术,我们却可以有一个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好的想法去弥补那些没有的.对于民众来说,一个好剧本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我们可以放开思想,把大家关心的,喜欢的,全部都融入进去,最好是有那种能体现国家特色的,更能吸引到本民族和国外的喜爱.
观国庆节节目有感范文第3篇
电影由孔子51岁时仕官于鲁国开始,把孔子在鲁国的坎坷仕途、周游列国时种种的不幸遭遇,以及他晚年返乡祖国,直至与世长辞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这部电影就像一阕悠远的古筝曲,把孔子跌宕起伏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你被迫离开鲁国时,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躯时,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怨恨吗?你似乎知道这是大司徒的阴谋,可又似乎不知道。看着手中的决玉‟,你是否心酸不已?大雨中的大笑声,是你的心声么?努力,不让眼泪流下,你的心,也变的沉沦了么?是否后悔当初说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间。”
望着茫茫无尽的沙漠,你额前的几缕发丝轻轻的在飞舞。此时的你,在想什么呢?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么?是在诅咒那姓季的么?还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颜回来了,你却不愿他跟随与你,你望着无垠的沙漠,说:“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没有荣华富贵,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颜回的的话,却让你改变了主意,“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吧。”这,曾是你对颜回说过的话
你弹琴数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弹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这荒凉的山谷里。指尖抚琴,一个个音符飞舞出来,这是否是你想说的话,你那紧锁的眉头,是在思考吗?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在伤心自己的遭遇,还是在就像南子说的:“人们都只是领悟了孔丘那痛苦,却未真正体会他那痛苦的境界”
抱着颜回那冰凉的身体,听着子路战死的消息,你,落泪了。你曾经面对齐国几百乘战车,没落泪;在武子台上面对血流成河,你没落泪;自己被迫离开鲁国,你没落泪可如今,你却落泪了.......
透过电影,我们看到的是孔子身上那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他渴望鲁国强大,怀有一腔报国热血;他机智勇敢,在夹谷会盟中不战而胜;他关怀弟子,有一颗善良之心、、、、、、而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尽管孔子的人生处处不如意,但他那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的。
观国庆节节目有感范文第4篇
《后天》和《2012》都是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描述地球剧变的灾难性影片。赖以生存的家园顷刻间毁灭,自然的巨大力量深深震撼了人类弱小的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应当如何自处?未知的未来,人类又应当怎样面对?
《后天》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霍尔教授根据观察和研究史前气候的规律,提出严重的温室效应将造成气温剧降,地球将再次进入冰河时期的假设。结果,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 为唤起世界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及其 理论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纪威胁的重视,影片针对全球著名地点和地标进行了一系列的“冰冻”,并用特效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和心灵冲击,以显示气候对人类的威胁的急迫性与全面性。
洛杉矶龙卷风、曼哈顿海啸、从外太空观察到的飓风、从动物园里逃出的饿狼、“好莱坞”的招牌被龙卷风拧碎,日本街头被炮弹般的冰雹砸烂,整个纽约被连天的海啸吞没,帝国大厦迅速冰冻,摩天大楼只剩钢筋残骸,包括自由女神、艾非尔铁塔、伦敦大本钟都将被冻成冰柱,文明的巅峰瞬间变成昏黄的废墟。
片中有一段对话:
---“灾难会在什么时候来到?”
---“也许是半年,也许过了明天就会发生”
这段对话也正是影片名字的由来。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灾难的到来,或许真的有一天全球变暖,两极冰雪融化,冷水会阻断墨西哥湾的暖流,暖流被寒流逐渐代替,或许地球表面真的会被冰雪覆盖,会进入冰河时期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ere will you be?”这是《后天》海报上的一句话,发人深省。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冰河世纪,让恐龙全面灭绝,如果新冰河世纪来临,人类会在哪里?
影片《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我们的主人公如何挣扎求生。故事发生在2012年12月的美国。以写科幻小说谋生的杰克逊在带孩子们到黄石公园渡周末时,发现湖泊已经干涸,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之后遇到了神经兮兮的查理,查理告诉他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伴随着火山爆发,强烈地震以及海啸,杰克逊带领自己的家人驾驶一架临时租来的飞机冲出被死神阴霾瞬间笼罩的城市上空,开始寻找查理口中各国政府正在联合秘密制造的方舟。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千千万万个生灵通过各种方法来到方舟制造基地之时,方舟有限的容纳数量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最终,仅存的人们用互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渡过了难关
玛雅历法说:“时间的终结是2012年12月22日。 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
“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预言中道出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却暗喻着人类的尊贵,并非人类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等
生物,而是只有人类能在地球这个净化场所,完成灵魂的净化与升华,成为宇宙中真正的高级生命。
同时玛雅人预言了这次人类会随历史演进;预言了现代人类,在变异科学带动下发展出现代科技,恣意妄为地滥用地球资源,以为自己是地球的拥有者,主宰这儿的一切。当世界物欲横流时,即象征着第五太阳纪末期的到来。即2012年12月22日的世界末日。
“洪水、地震、大陆板块移动、火山喷发、以及最终的两极变换,将会在2013年之前发生。”
人类在自然的力量下显得出奇的渺小,再高端的科技也显得苍白无力,然而人性的光辉却因此得到彰显。
《后天》中霍尔得知他的儿子山姆不顾危险居然一个人前往天灾侵袭中的纽约营救女友,他也奋不顾身地前往冰雪覆盖下的北方地区进行救援,在救援与被救的过程中,电影细腻地交织了父子之间的动人情感和大灾难下人们所表达出来的真挚感情。
而《2012》中,寻找和前往方舟基地的过程中,杰克逊一家经历了生死考验。最终他们终于到达方舟基地。然而已经制造完成的方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从世界各地闻讯涌来的受灾人群。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终于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
艾默里奇用他轻车熟路的灾难片制作模式带领我们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我们或恐惧或期待的世界终结又重生的那一天。当全人类共同面对天灾时,虽不能说《2012》和《后天》为我们指引了方向,为我们找
到了出路,但是电影真正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用形象化的演绎给了我们一个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我们去做我们需要的准备。
这些灾难是否会来,又何时来临?我们无从得知。但对于这些遥远而模糊的未来,我们是否只能坐以待毙?答案是否定的。
光之灵欧林说得好:“当你与这些正在到临的光能合一,你的生活将会变得更为美好、更为喜悦。你现在可以立即对人类做出的贡献之一,就是放下任何对未来的恐惧,而专注于人类未来正面的愿景。因为即使在种种挑战之中,也会拥有充满许多快乐的好时光,在其中你能获得更多有关爱、自信与勇气的新体验。”
面对环境对人类的种种报复,在看完这两部电影以后,人类将面临一种觉醒,人与自然,人类永远是弱者。玛雅的预言已经说得很明了,“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对于人类所破坏的平衡,地球可以将之覆灭,而后重生一个平衡,人类呢?会在那个覆灭的平衡里幸存吗?
道家之中有一个思想:以柔克刚。就如牙齿与舌头,人老了以后,牙齿一定会掉光,而舌头却能伴随你一生。原因就是牙齿坚硬,舌头柔软。牙齿以硬碰硬,难免碰坏了,而舌头只会顺势而曲,所以不损。人若与自然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但若是可以柔如水,顺石势而走,那么石头再坚硬也无法断水。
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即为和谐。处在自然这样一个大环境里,我们只有顺应自然之理而行,并保护好周围的环境,方能互惠互利,最终长久地生存下去。以下即为几个抑制温室效应,保护环境的大方向: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估计到了2050年,可使温室效应降低5%左右。
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5、对化石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于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从自身的角度来讲,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1、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
2、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
3、节约用纸:纸张循环再利用。
4、减少废气排放: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
5、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
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
6、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观国庆节节目有感范文第5篇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子,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一)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母亲在那个险恶的年代,在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远方的儿子和孙子,她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把坚强、安详、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送给漂泊异国他乡的亲人。一件为孙儿一针又一针织出来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却为“礼薄”而不安,为了让儿子在异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丝不苟地写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个细节。她子夫子子,一生为这个家奉献,然而,她同样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将生命融合,迈向永恒,或许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个结束。然而这个结束却从没让人把他们夫妇俩分开过。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二)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子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著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子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子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子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这种关子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父子而来。这位严肃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就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很早发现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正如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对待幼小的孩子一样,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儿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为人间的这一遭父子情惊叹,对,是朋友,是同志。
观国庆节节目有感范文第6篇
---观电影《活着》有感
很多年前就看过这部意味深长的电影《活着》,本次民主生活会再一次回味了这部影片,感觉上了大学的自己,回过头来品味这部影片,感受更加深刻了,现在的自己深深的体会到活着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证明,是一种对未来成长的历练。
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生活,时光在推移,不变的是坚持活下去的理念。片名为《活着》,但是我感觉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是福贵身边的亲人的死去,在影片的最初他因为好赌而输了家里的祖宅而气死了自己的父亲,在内战中他被迫远走他乡以致母亲逝去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最让我痛心的是在“大跃进”中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最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唯一的女儿。这一次次的死亡,无不牵动观众的心,但在眼泪流下来的时候我明白福贵这一生所经历的也许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而且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在那个时代这样的发展大概是一种必然。有人说: 电影《活着》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我觉得这确实名副其实。因为在福贵生活的那个动荡、抑制的时代里,更多的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电影虽然很平静,但我还是大哭了一场。
这部电影是根据书改编来了,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书中的情节比电影演的更让人心痛,不过在看完书和电影后,我们活着的人更应该珍惜身边的美好,在那样艰苦的时代里,福贵都坚强的活下来,积极面对生活,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的。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不管田地是怎样的贫瘠,我们能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勤劳双手不放弃播种,努力耕作并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收获。生活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福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因为活着比什么都好。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有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困难,打击,活着是需要莫大的胆量和勇气。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如果我们在遇到困难,挫折和失去一些珍贵的人和事时都拥有福贵那样坚强活下去的精神的话,我想再也没有什么能击垮我们,那样的话,我们的未来将更加光明灿烂的。
电影的细节我不想再过多的去复述,因为我们都真的用心去看了。在此,我只
想说这部影片带给了我许多的感受,给了我很多对于未来的启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好好的学习电影主人公的精神,学习福贵他那种历经了很多人难都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仍然能做到忍受,忍受生活的各种重压,学习他那种为了活着而去不断的努力,不放弃的精神。福贵,比今天新时代的我们过的日子都要艰苦,悲惨,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想着坚强的活下来,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珍惜如今的好生活,好好的活下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我相信,如果自己拥有电影主人公的那种精神,并在未来的道路上努力去开阔自己的一片天地,终有一天会收获成功和欣慰。我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活着比什么都好。因为,唯有活着,才能创造未来;唯有活着,才能获得成功。
好电影值得观看,好书值得品读,好精神值得学习。我看了《活着》,读了《活着》,我明白自己应该好好的活着,为未来不懈的打拼,活着比什么都好,唯有活着未来才有希望,因为活着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证明,是一种对未来成长的历练。
学号:41106824
姓名:周帮桃
辅导员: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