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gps数据处理总结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2
1

gps数据处理总结(精选14篇)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1篇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课程总结报告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课程总结报告

课程名称: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姓 名: 项学泳 班 级: 测绘10 学 号: 2012210392 授课老师: 邓岳川 授课时间: 2013年2月-2013年7月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制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课程总结报告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2012210392 项学泳

一、学习目标

(正文,宋体,小四)

二、学习内容

(正文,宋体,小四)

三、学习成果

(正文,宋体,小四)

四、学习心得与建议

(正文,宋体,小四)

课程总结报告总篇幅不超过10页,排版正确规范,请打印后提交到我办公室,务必9月5日前完成。

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课程总结报告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2篇

GPS测量数据的粗加工包括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流两部分内容。

大多数GPS接收机采集的数据记录在接收机内存模块上。在数据通过专用电缆线从接收机传输至计算机的同时完成数据的分流,以将各类数据按照类别特性归入不同的数据文件中,数据传输和分流未作任何实质性的加工处理,只是存储介质的交换。

不同接收机的数据记录格式各不相同,难被同一处理程序所用,因而传输至计算机的数据还需解译,提取出有用信息,分别建立不同的数据文件,其中最分主要的是生成四个数据文件;载波相位和伪距观测值文件、星历参数文件、电离层参数和UTC参数文件、测站信息文件。

(1)观测值文件,这是容量最大的文件,内含观测历元,C/A码伪距、教波相位以(L1/L2)积分多普勒计数、信噪比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伪距和毅波相位观测值。

(2)星历参数文件。包括所有被测卫星的轨道位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任一时刻的卫星轨道上的位置。

(3)电离层参数和UTC参敬文件,电离层参数可用于改正观测值的电离层影响,UTC参数则用于将GPS时间修正成UTC时间。

(4)测站信息文件。其中包括测站的基本信息和本测站上的观测情况。例如:测站名、测站号、测站的概略坐标、接收机号、天线号、天线高观测的起止时间、记录的数框量、初步定位结果等。

8.1.2 GPS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GPS测量数据的预处理的目的在于:对数据进行平滑滤波检验,剔除粗差,删除无效无用数据;统一数据文件格式,将各类接收机的数据文件加工成彼此兼容的标准化文件;GPS卫星轨道方程的标准化,一般用一多项式拟合观测时短内的星历数据;探测并修复整周跳变,使观洲值复原;对观测值进行各种模型改正,如大气折射模型改正。

预处理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最终成果的质量,因而是提高GPS测量作业效率和精度的重要环节。

8.1.3基线向量解算和网平差计算

经过预处理后,观测值作了必要的修正。成为“净化”的数据并提供了卫星轨道时时钟参数的标准表达式,估算了整周模糊度初值,就可以对这些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各种线性组合,以其双差值作为观测值列出误差方程,组成法方程,进行墓线的平差解算。平差解算中一般以点间的坐标差作为平差未知数,故称为GPS幕线解算一般由接收机的随机软件完成。

浅谈GPS高程异常数据处理 第3篇

1 高程异常概念

地面点的正常高Hr一般是通过水准测量来确定的。找出GPS点的大地高H84与正常高Hr的关系之后, 并用一定的方法将H84转换为Hr。

假如各GPS点的高程异常ζ值是已知的, 那么由各GPS点的大地高H84求解出各GPS点的正常高Hr值是很容易的。如果同时知道了各GPS点的大地高H84和正常高Hr, 则可以求得各点的高程异常ζ。

2 研究高程异常的意义

高程异常是似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面之间的高差, 每一个地点都不一样, 主要受重力不均影响。

由此可知, 研究GPS高程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个是精确求定GPS点的正常高, 另一个是求定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

事实上, 获取高精度的高程异常ζ值是很不容易的, 而且GPS单点定位误差又比较大, 一般测区内又缺少高精度的GPS基准点, 在GPS网平差之后, 就难以得到高精度的大地高H84。因此很难运用公式ζ=H84-Hr准确地求解出各GPS点的正常高。

3 高程拟合方法

当测量数据序列是准确的时候, 可以构造出一个用来逼近客观存在函数的插值函数, 其结构原理是“插值函数, 通过这些数据点”, 也就是说, 插值函数在数据点处的函数值与原始数据点处的函数值是相等的。

数学模型拟合法的主导思想是将一部分GPS控制点布设于已知水准的高程点上, 或者利用水准测量求得部分GPS点的正常高, 让这些点同时具有大地高H和正常高Hr, 一般将这些点称为重合点或已知点。在一定的范围内, 假如存在足够多的重合点, 那么已知点的高程异常值就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然后, 在模拟这个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时, 采用数学函数模型的方式。最后, 此范围内任意一个点的高程异常ζ值就可以运用这一函数模型通过内插的方法来求得。如果该范围内的点已经运用GPS测量得到了高精度的大地高H84, 那么就能直接运用已经得到的数学拟合模型来求解点的高程异常ζ值了, 最后再得到该点的正常高。

当前, 国内外采用的主要是纯几何曲面拟合法。根据构造曲面不同可分为, 多面函数拟合法、样条函数法、平面拟合法、曲面拟合法、非参数回归曲面拟合法、有限元拟合法、移动曲面法等等。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MATLAB软件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MATLAB软件使得计算与可视化能够集成到一个灵活的计算机环境之中, 而且该软件包含许多内置函数, 进而给用户处理相关的工程问题时提供便利。

选取新疆哈密三塘湖地区GPS控制网的19个点, 通过GPS静态观测并进行网平差获取这些点的坐标和大地高H84, 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将这些点进行水准联测得到同精度的正常高Hr。将这些点的坐标和大地高H84、正常高Hr和高程异常ζ。

把这19个数据点分成两组, 取前面的11个点 (CPI) 为实验数据来进行拟合, 分别按照X坐标、Y坐标、高程异常ζ的顺序在MAT-LAB中将它们排列存放在矩阵A中, 将后面8个点 (CPII) 作为检核数据点, 按照同样的方法存放在另一个矩阵A1中。

因为X、Y坐标值太大, 所以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将这些数据进行中心化处理, 也就是分别用Xi、Yi减去其平均值。将数据预处理后再组成一个新的矩阵, 然后在MATLAB软件中依据流程图分别用多项式曲线拟合法、多项式曲面拟合法、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法编程实现。

在用多项式曲线拟合法和多项式曲面拟合法求出拟合系数后, 从而确定了高程异常值和坐标值的函数关系, 那么就能够运用所得到的表达式在MATLAB软件中通过点的坐标值来求出高程异常值, 然后就能运用拟合系数来反算出实验数据点的拟合高程异常值。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高程异常值, 从而求得残差值, 来进行内精度评估分析。同理, 也可以利用检核点的拟合高程异常值求出相应的残差来进行检核作外精度评估分析, 对模型的拟合效果整体加以分析, 最后结合比较选择最优拟合模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MATLAB软件分别采用几种不同的拟合模型对该地区测得的数据进行高程拟合分析, 对比不同模型的精度, 可得多项式曲线拟合法更加适合本测区的实际地形情况, 点位精度也极好的符合规范要求。但是并不能据此说明多项式曲线拟合法是最好的高程拟合方法, 不同测区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比较各种不同拟合模型的精度来选择最优的拟合模型。此外还可得出以下结论:

1) 由实验数据点和检核数据点的残差值计算得到点的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 在选取拟合模型时应综合考虑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

2) 当GPS点位按线状布设时, 采用多项式曲线拟合法的效果会更好。但并不是拟合的次数越高越好, 应根据实际精度来选取最佳的拟合次数。

3) 采用的等精度已知水准点越多就会使得拟合的精度越高。

4) 根据拟合残差也可以判断拟合模型的精度高低。拟合精度高说明拟合模型符合拟合区域内高程异常的变化规律。

摘要:通过采用直接运用已经得到的数学拟合模型来求解点的高程异常ζ值了, 最后再得到该点的正常高。

关键词:高程异常,拟合高程,MATLAB软件

参考文献

[1]徐绍铨, 张华海, 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2]卢辉, 刘长星.MATLAB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 2009.

[3]何美琳, 文鸿雁, 潘元进, 李超.GPS高程拟合的方法比较[J].测绘科学, 2013.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4篇

关键词:测绘工程;变形监测;设计方案;数据处理;回归分析

一、变形监测数据理论概述

变形监测就是利用专用的仪器和方法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持续观测、对变形体变形性态进行分析和变形体变形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等的各项工作。其任务是确定在各种荷载和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二、变形监测技术及其发展分析

1.变形信息获取方法的选择决定因素,变形体的特征、变形监测的目的、变形大小和变形速度等因素。

2.地表变形监测方法,常规地面测量方法(测量机器人)、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光机电的组合(光纤传感器测量系统),GNSS。

3.GPS周期性变形监测和连续性变形监测,GPS用于变形监测的作业方式可划分为周期性和连续性两种模式。周期性变形监测与传统的变形监测网没多大区别,以静态相对定位为主,一般采用事后处理模式。连续性变形监测指的是采用固定监测仪器进行长时间的数据采集,获得变形数据序列。可采用静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

三、变形监测数据的研究现状

1.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变形监测。根据其监测对象的特点,有3种不同的作业和监测模式:周期性重复测量、固定联系GPS测站阵列、实时动态监测。第一种是最常用的,每一个周期测量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计算两个观测周围强之间相对位移的变化来测定变形,其数据处理方式是静态相对定位;第二种方式是在一些重点和关键地区或敏感工程上布设永久GPS观测站,在这些测站上连续观测;第三种是实时监测物的动态变形。GPS之所以能广泛应用于变形观测中,在于GPS测量的相对精度够高,GPS测量收外界观测条件的限制小,容易实现实时监测等。在目前,GPS应用于变形监测的研究有以下方面:GPS用于大坝变形监测,主要研究其应用的可能性及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GPS变形监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利用卡尔曼滤波对GPS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等等。

2.变形监测网的灵敏度和可区分度研究

在这个方法的研究包括:整体灵敏度和局部灵敏度的适用范围研究;变形模型可区分度作为变形监测网的设计准则的必要性研究;单个模型的可发现行理论扩展到多个变形模型下的可区分理论研究,这一理论不仅为变形监测网的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更可靠、更直接的质量控制指标,而且能对变形分析中所推断的某一模型提供其可发现性数值与其它变形模型的可区分能力大小和可区分性数值;观测值的灵敏度影响系数;改善变形模型的可测定性和可区分性的方法;对于分级布设的变形监测网灵敏度的分析与改善等等。

3.变形监测点的稳定性判断

这方面的研究包括:用拟稳平差与带参考点的秩亏网平差的方法计算统计量,判断点稳定性;将模糊数学应用到拟稳平差中拟稳点的选择;工程中变形监测网多点位移的发现;工程中变形监测网点稳定性的定性定量分析;两期监测网图形不一致的位移量计算;多期水准网稳定点的检验。

4.变形监测网的质量标准

变形监测网除了具有控制网的质量标准、精度指标、可靠性指标、费用指标以外,还具有灵敏度指标。在当前对它的研究有以下:以工程结构安全度为约束条件出发,探讨变形体的允许变形值、必要测量精度等指标;直接论述监测网的精度、可靠性、灵敏度等三个质量标准。

5.变形监测网中粗差与误差的研究

在控制网中起算数据含有粗差时,其处理方法可以用常规粗差探测方法探测,也可以给起算数据一个较大权;对于含有粗差的另一种处理方法是用稳健法剔除粗差;在顾及模型误差的情况下,将变形监测网单个备选假设下的灵敏度,扩展成变形与粗差的可区分理论;对于多个粗差定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观测值对残差矢量的作用和残差协因数阵列向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误差位置;变形分析中变形与粗差的相关系数问题的研究等等。

四、变形分析与建模的方法分析

1.回归模型

逐步回归计算过程:(1)选第一个因子。由分析结果,对每一影响因子x与因变量y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由显著性检验来接纳因子进入回归方程。(2)选第二个因子。对一元回归方程中已选入的因子,加入另外一个因子,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检验。(3)选第三个因子。根据已选入的二个因子,依次与未选入每一因子,用多元回归模型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检验来接纳因子。在选入第三个因子后,应对原先已选入回归方程的因子重新进行显著性检验。(4)继续选因子。

2.时间序列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的特点:逐次的观测值通常是不独立的,且分析必须考虑到观测资料的时间顺序,当逐次观测值相关时,未来数值可以有过去观测资料来预测,可以利用观测数据之间的自相关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客观现象的动态特征。

时间序列的基本思想:对于平稳、正态、零均值的时间序列{Xt},若Xt的取值不仅与前n步的各个取值X(t—1),X(t—2),···,X(t—n)有关,而且还与前m步的各个干扰a(t—1),a(t—2),···,a(t—m)有关(n、m=1,2,···)则按多元线性回归的思想,可得最一般的ARMA模型

3.灰色系统分析模型

灰色系统: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系统。灰数:信息不完全的数,即只知大概范围而不知道确切值的的数,灰数是一个数集。灰元:指信息不完全的元素。 灰关系:指信息不完全的关系。灰色系统的生成函数:累加生成:对原始数据序列中各时刻的数据依次累加, 从而形成新的序列。累减生成:为累加生成的逆运算, 即对序列中前后两数据进行差值运算。灰色建模的基本思路:对离散的带有随机性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 达到弱化随机性、增强规律性的作用;然后由微分方程建立数学模型;建模后经过“逆生成”还原后得到结果数据。

4.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1)以分布式方式存储知识。知识不是存储在特定的存储单元中,而是分布在整个系统中;(2)以并行方式进行处理,即神经网络的计算功能分布在多个处理单元中。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和运算的速度;(3)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它可以从不完善的数据和图形中学习做出判断;(4)可以用来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系统。(5)有良好的自学习、自适应、联想等智能。能适应形同复杂多变的动态特性。

5.频谱分析及其应用

频谱分析是动态观测时间序列研究的一个途径。该方法是将时域内的观测数据序列通过傅立叶级数转换到频域内进行分析,它有助于确定时间序列的准确周期并判别隐蔽性和复杂性的周期数据。

总结:变形监测是对变形体上的监测点进行测量,其任务是确定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体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变化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变形预测是建立在一定的数学模型基础之上。对于变形体的安全来说,监测是基础,分析是手段,预报是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声享,尹晖.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高淑照.灰色系统理论及在混凝土桥梁施工挠度变形监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2.

[3] 张正禄,李广云,潘国荣等.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75~176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5篇

为了使大家能充分了解和掌握利用GPS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书将围绕着利用GPS定位技术布设控制网的全过程,介绍在布网过程中所设及到的大量理论与技术问题,内容将包括从技术设计、外业观测、基线解算、直到网平差和提交成果进行验收等各个环节,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

1.GPS定位原理概述。在这一部分里,将简要介绍GPS系统和GPS定位的基本原理。如果读者已对此

有较全面的了解,可以跳过此部分。

2.坐标系、基准和坐标系统。介绍在采用GPS布设控制网时常用的坐标系统及各坐标系统间的转换关系。

3.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的应用。介绍GPS静态定位在测量中的主要应用方式及作业步骤。

4.技术设计。介绍在布设GPS网时,进行技术设计的作用、原则和内容。

5.布网方法。介绍GPS网的类型和布网方法。

6.GPS基线解算。介绍基线解算的原理、步骤、精化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7.GPS基线向量网平差。介绍GPS网平差的类型、原理、步骤和质量控制方法。

8.GPS高程。介绍采用GPS进行测定高程的方法。

9.技术总结。介绍布设GPS网时,技术总结的作用和内容。

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第6篇

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随着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广泛应用,数据处理的方法也日趋多样化,笔者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静态数据处理方法,单历元解算方法、动态卡尔曼滤波方法,谱分析方法,小波变换方法五种数据处理方法,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笔者的经验,相信对从事相关研究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薹意义.

作 者:李雷生 作者单位: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28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9)分类号:P2关键词:GPS 变形监测 数据处理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7篇

1.传输数据――灵锐助手传输——USB口连电脑,打开助手工具,点击导入采集文件—— 选择存放的目标目录(注意修改传输路径,点名,时段,天线高)

2.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点击仪器设置

静态数据处理: H66关键状态,用灵锐助手传输;S82,S86分别用H82,H86助 手传输(操作同灵锐助手)

1.传输数据――灵锐助手传输——USB口连电脑,打开助手工具,点击导入采集文件—— 选择存放的目标目录(注意修改传输路径,点名,时段,天线高)

2.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点击仪器设置

3.打开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平差处理:

1)点击“文件”――新建――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称,坐标系统。

静态数据处理: H66关键状态,用灵锐助手传输;S82,S86分别用H82,H86助 手传输(操作同灵锐助手)

1.传输数据――灵锐助手传输——USB口连电脑,打开助手工具,点击导入采集文件—— 选择存放的目标目录(注意修改传输路径,点名,时段,天线高)

2.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点击仪器设置

3.打开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平差处理:

1)点击“文件”――新建――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称,坐标系统。

2)点击 “数据录入” ――增加观测数据文件――然后点坐标数据录入(增加已知点坐标)

3)点击坐标菜单栏“观测数据文件”――进行数据编辑――选种数据点鼠标右键键―― 剔除断断续续数据。如下图

4)基线解算――全部解算――处理不合格的基线为灰色,合格的红色,在网图上双击不 合格的基线,弹出下面窗口,调高或调低高度截止角和历元间隔,再解算,直到方差比 大于3。

5)成果输出:

平差报告(文本文档);可选择输出需要的内容

静态GPS测量及数据处理研究 第8篇

1 静态GPS测量技术概说

GPS相对定位原理, 是以若干台的GPS接收机来跟踪GPS卫星信号, 就所观测的载波相位观测的数值, 使用求差的方法, 从而得出各个观测站之间的基线向量也就是坐标差。再以已经知道的基线向量和坐标来对其他各个观测点的坐标进行计算。使用这种GPS相对静态的定位方法不仅可以消除误差, 还能大幅削弱误差, 比如对流程延迟、电离层延迟和卫星种差等这些误差, 所以获得的相对位置是相对精度很高的。可以将GPS相对定位分为动态相对定位和静态相对定位两种, 在实际的控制测量工作中, 静态相对定位获得了广泛应用。

如前文所说, 静态GPS测量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点, 现将它所具有的这些作简要分析和说明。

1.1 静态GPS测量站之间不需要通视

很多测量站间是需要通视的, 相较而言, GPS测站间就不需要通视, 这是GPS定位的一个显著的优点。这是因为, 要保持很好的通视条件, 要保障好测量控制网的图形良好, 这都是以往传统的测量技术棘手的问题, 是比较突出的矛盾。但是GPS测量由于不要求测量站之间相互需要通视, 因此, 在点位的选择方面自由度很高, 方便灵活操作, 这样就使得控制网的图形有了良好的保障。

1.2 静态GPS定位的精准度高

在短距离测量中, 静态GPS定位的精度可以以毫米级来计算, 是在15 km之内的短距离。而中长距离, 一般是几十千米甚至是几百千米的范围内, 测量的相对精确度可以达到10-7~10-8。这是比以往的测量技术高出了很多的精确准度, 由此可见, 使用静态GPS定位的精准度是很高的, 具有突出的优点。

1.3 能够进行全天候的作业

由于GPS卫星的定位数目很多, 并且分布很均匀, 因此这样可以保证早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都能进行连续的观测。这样就可以保障很好的三位定位, 而且一般也不会受到天气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1.4 GPS测量技术容易操作

GPS接收机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设备, 一般在外业观测中仅需要对整平、中、量取天线高, 开机后需要设置参数, 至于其他的只需要工作仪器自己完成, 这是一台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的设备和机器, 体现了自动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GPS测量还能提供精确度很高的测定的测站点三维坐标。

1.5 所需要观测的时间短

伴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静态的GPS相对测量只需要30 min左右的时间, 动态的GPS定位技术则更短, 只需要几分钟甚至数秒钟的时间即可以实现高达厘米级, 甚至是毫米级的精确度, 具有极高的效率。

2 静态GPS测量技术分析

传统的测量技术已经日益无法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比如在较大的范围内测量要利用传统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测量会有很多转点, 有误差, 还会造成时间和人力的浪费, 使资源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因此, 在现在的静态GPS测量中, 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尤其注意。

2.1 选点

为了使卫星信号有所保证, 在监测站的选择上要选择那些视野比较开阔, 最好是高度角有十五度以上的, 不要有成片的遮挡物和障碍物的区域, 比如高层建筑。在监测站的大面积选择上最好是远离平静的水面, 一些大功率的无线电信号的发射源、山坡和高压输断线等一些信号反射物, 这样可以来消除和削弱多路径的误差。另外, 为了方便观测, 还需要考虑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好和交通便利的因素, 这些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这次选择某高校作为实验对象, 选择了六个监测站, 都是在交通便利和视野开阔的地方, 远离了信号反射物。这符合静态GPS测量所要求的。

2.2 布网

静态GPS基线, 是向量网的等级来依据相应的国家规范和测量标准, 按照各个行业的测量任务和规范来决定等级的。这次试验所采用的是城市测量规范中的一种, 称之为四等网。实验采用的多边形网, 以此来作为静态GPS网的基本图形。采用这种多形边网具有很大的优点, 比如工作量会相应减少很多, 节约了时间和人力, 只需要对多边形的边数加以控制就可以, 而且多边形网具有一定的几何强度。这种观测作业的方式, 就是在观测时对相邻的同步的图形之间进行单边连接, 这样一来, 当有仪器共同作业时, 就会观测到一定时段的一个数据, 有很好的作业效率和图形强度。

2.3 外业观测

在已经选好的观测点上安装好一定的GPS接收机, 这样采取的观测是分为两个时段的, 观测一小时后到第一时段告一段落, 再检查对中、整平的再次测量, 去天线高和开机前所取得天线高作一比较, 两次比较的高度误差不能大于3 mm。

3 结语

GPS静态测量的工作主要是用外业静态观测的方法来采集所需要的数据, 内业的基线解算、成果输出和平差等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工作。由于它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显示了在测绘方面很大的优越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明, 鲁贵文.基于工程实践的静态GPS网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18) :33-34.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9篇

但是对于GPS静态数据的处理还是会有问题出现。本文将简单介绍GPS 静态观测数据处理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GPS;静态数据;处理分析

GPS即是全球定位能够的简称,它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发明了,在1958年的美国军方为了更好地发展军事实力而研制的一个项目,并且在1964年就开始投入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导航系统已经是以全球二十四颗人造卫星作为基础,向世界各地发送消息的无限导航定位系统。而对于GPS静态观测数据的处理方面,我国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 GPS的简单介绍

1.1 GPS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功能

GPS其实主要是用来进行信息的传递的一种手段。它的基本原理就是测量出人们发射的人造卫星和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之后,再综合其他的23颗卫星测量的数据经过计算就可以知道用户的接收机的准确位置。而数据的记录主要依靠的就是通过卫星信号传播的时间,之后在乘以光速进而得到用户的接收机到卫星的距离,但是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而后再根据导航电文,记录卫星时间之后再与将其与自己的时钟作对比便可得知卫星与用户的距离,再利用导航电文中的卫星星历数据推算出卫星发射电文时所处位置。GPS主要是定位系统,那么在许多的领域都会涉及到这种技术。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导航。现在的汽车或者其他运输工具里一般都会安装有GPS导航系统,比如汽车中人们促成的“电子狗”。人们在行车到自己不认识的地方或者迷路的时候,只要通过“电子狗”进行设置,就可以通过GPS定位然后通过人工智能指挥驾驶人员到达目的地。其次,GPS可以进行测量。在进行一些特殊工程的时候,由于工程难度大,比如需要开凿隧道,因此需要测量山的长度,但是又不能通过人工进行测量,这样就可以通过GPS进行测量,这样更加方便可靠。最后就是授时。授时主要就是利用无线电波发播标准时间信号,然后用户就可以根据GPS来精确自己的时间,现在的智能手机、电脑等都具备这项功能。

1.2 GPS静态观测技术的简介及其特点

GPS静态观测技术相对较为复杂。在进行该项技术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观测的对象所在的区域的情况,了解该观测区域的主要道路交通状况,水域的分布状况,主要的植被的种植分布状况。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相关地区的民族习俗、人土风情,这对于观测的工作也是有益处的。要尽可能的收集观测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地图,从而为观测数据提供参考依据。而干茶地区的自然环境问题也有可能影响观测数据,因此,要掌握该地区的气象天气等外界环境。之后,综合以上参数来选择观测地点,也就是选点。除了考虑准备工作中调查的数据之外,工作人员还要考虑到后期的施工问题,要选择适合安装接收机的地点进行安装,将选点周围的遮挡物进行清除,防止阻碍或者吸收GPS发射的信号,接着对所选的点位进行埋标,然后点位设定好后就要开始具体的观测工作,最后进行外业观测主要的工作。GPS观测既有动态观测同时也包括静态观测。接下来简单介绍GPS的静态观测的特点。首先,GPS静态观测数据的精确度高。人造卫星对于静物的捕捉能力明显要比动态的物体的捕捉能力强,因此,对于GPS所测量的数据更加精确;其次,GPS的观测自动化的程度非常之高,因此,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更为容易操作;因为物体是静态的,因此测量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更短,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GPS静态观测数据处理常见的问题

虽然GPS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对于GPS静态观测数据的处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在GPS测量时存在误差。卫星钟的钟差会使得伪码测距和载波相位测距产生误差。卫星钟偏差总量可达到l ms,产生的等效距离误差可达到300km。还有卫星本身的位置与广播星历提供的位置存在误差同样岛主数据处理有问题。其次,就是在测量的时候接收机的数据粘连。任何物品都是有保质期的,GPS接收机也不例外,一旦GPS接收机使用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就会出现问题,而接收机数据粘连就是最为普遍的问题。这样就很难读出基线,甚至没有办法解出位点。还有就是静态测量的时候记录灯与卫星指示灯不双闪而导致的数据错误。如果记录灯与卫星指示灯不双闪就不会记录上任何数据,原始数据即为空白。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地形的起伏对于投影的变形问题。GPS测量得到的是空间三维直角坐标,需经过坐标变换、高斯投影后才能得到所需的参考椭球面上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但是如果地形起伏不定的话,对于投影或有一定的影响,会使得投影变大或者缩小,不是原来的形状和大小。

2. 对GPS静态观测数据处理方法的思考

2.1对GPS观测数据的误差处理

虽然在GPS静态观测数据处理的时候会有误差存在,但是我们应该尽量减小误差,使得数据更加精确。首先是将野值剔除。所谓野值,就是测量的数据中不正常的数据。一般每一个GPS接收机本身都有其自身的测量精度,而且接收机观测到的数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测量误差的,因此,在对GPS静态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之前要除去误差较大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就是要将零值同样除去。零值就是接收器所记录的数据全都为零的情况,这样的数据不具有任何意义,因此要剔除掉。此外,测量出的重复值也需要剔除掉。只有把这些数据全部剔除,才能保证观测数据的精确度。

2.2对GPS静态观测数据处理方法的思考

对于GPS静态粘连的处理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对软件进行修改,将dat 文件转换成 O 文件(即观测文件)和N文件(即星历文件),之后,要把这两个文件中的不是本次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删除清理,之后再将本次记录的数据导入到 TGO 软件之中。選择出粘连的数据之后,调出本时段中正常接收机的这两个文件,参照其时段,根据实际情况估计问题接收机的时段,把时段外的观测数据删除。 对于静态测量时记录灯与卫星指示灯不双闪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解决思路,而已把将静态测量改为快速静态测量,之后再利用配套的接收机手簿记录观测数据。可以采用尺度强制约束法,合理控制已知点间的尺度,从而消除形变的问题。

2.3加强GPS静态测量相关仪器的护养

GPS接收机是测量精密的仪器,因此,要正确地使用接收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GOS接收机也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注意GPS接收机的养护问题。不能随便地拆卸零件,除非要修理仪器的时候,否则会使GPS接收机的仪器内部有大量灰尘,而且会损坏部分零件。倘若碰到仪器出现问题,不应该擅自修理,要找熟悉仪器结构的人来修理或者送到修理部去修理。

3.结束语

GPS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目前我国在GPS静态观测数据处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静态观测数据处理一定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磊,盛峥,王迎强,成银春,利用广播星历计算GPS卫星位置及误差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6)。

[2] 黄成军,郁惟康,基于小波分解的自适应滤波算法在抑制局部放电窄带周期干扰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21(1):107 - 111

[3] 罗全华.消除GPS网边长投影变形的新方法[J]. 《电力勘测设计》,2013(10).

静态GPS数据后处理的一些技巧 第10篇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静态GPS接收机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集成度也很高,外业操作十分简单易学,但是相对而言,静态GPS数据的内业处理要求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通过几年的GPS产品开发,长时间的仪器测试使用,和多次与用户面对面的交流,将在静态GPS数据后处理中最常见的一些问题的解算技巧做了一些总结,下面将以我公司的后处理软件为例讲解说明。

在进行GPS静态数据后处理之前要先导入数据文件,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数据格式主要有

CMC(*.CMC)、Rinex(*.??0)、JAVAD(*.JPS)、Novate(*.OBS)几种,其中Rinex是通用的标准数据格式,一般的后处理软件都可以将自己公司专用的数据格式转换为标准格式,有时如果用源文件解算结果不理想,可试着先将源文件转换为标准数据格式后再重新进行解算,比对解算结果,查找问题所在。另外,如果解算中发现有的基线解算结果较差,可以将该条基线的两个测点的Rinex数据文件打开查看一下原始记录数据是否存在误差,Rinex数据文件格式如下图所示:

上图所示的数据采样间隔为5秒,从左到右,分别是:4 2881419.***4***

年 月日 小时分秒间隔符卫星编号ID

注:日期时间是美国时区。

各个GPS接收机厂家所采用的采样间隔不相同,但两条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一致,否则说明原始记录数据有误。采样间隔一般不会大于60秒,如果发现数据采样间隔过大,一是用户在设置参数时有误,二则是原始数据记录出错。

导入数据后开始基线解算,也就是数据预处理。

(1)一般情况下会有少数几条基线解算不成功。基线信息如下图所示:检验或是查看基线解算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有两个:RATIO和RMS,如果RATIO>2 ,RMS<0.02 我们认为基线解算成功; RATIO<2且RMS>0.02 我们认为基线解算失败,注:基线解算是否成功依靠上面的标准不一定可靠,还要通过闭合差检核来确定基线解算是否成功。无论成功状态还是失败状态的基线都参加网平差计算。对于基线解算失败的基线可以重新进行基线解算;解算不好的基线可以考虑把它删除,否则将影响定位精度

(2)对于解算不成功的基线可以修改解算时的一些系统参数,重新解算,如下图所示:

在外业测量时,测站点距离一般较大,测量人员在实施测量时会约定好每个测点的测量时间,但在实

际操作的搬站中,每个时段的起始时间总会有些误差,有时积累到后来时间误差已经相当大,这样的话,同一时段的数据匹配度就较差,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起始历元和结束历元来提高数据匹配度,在如上图所示的数据历元为0~85,可以将起始历元调高或是结束历元调低后重新解算基线,查看结果。基线解算时屏幕右边同时显示出卫星残差周跳图及基线向量名(*.RES)、RATIO、RMS、距离等。其中横坐标代表历元数;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不同的卫星。代表某一颗卫星的线条越平稳表明数据越可靠,如果发现在起始或是结束的某段历元卫星数据普遍跳跃较大,可以通过调整起始历元和结束历元的值剔除某段时段的数据,不再参与解算以提高解算精度。

采样率如果取值为1,表示每个历元都作为有效数据参加解算;如果取值为2,表示每隔一个历元的数据为有效数据。取值数越大,读入有效数据数目越少,解算速度越快。缺省值为3,可以改变解算时的数据采样率,上图中的解算数据间隔为3,可以调高为5或是调低为1后,重新解算基线,有时同一时段的卫星数据在不用的采样率下匹配程度不一,则会导致解算结果不同,提高或降低精度。

截止角缺省值一般为15度,低于卫星高度截止角的数据不参加解算。如果基线解算达不到要求,可以适当调高截止角的值,但截止角并非越高越好,建议不要超过25度,截止角过高会引起电离层折射误差的加大。

上面说过在屏幕右边同时显示出卫星残差周跳图及基线向量名(*.RES)、RATIO、RMS、距离等。其中横坐标代表历元数;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不同的卫星。代表某一颗卫星的线条越平稳表明卫星数据越可靠。明显可以看出,品红颜色线条代表的12号卫星有两次较大的跳跃,如果此时基线解算精度不够,可以考虑通过卫星删除功能剔除12号卫星数据,不再参与解算。取值为 3,表示 3 号卫星所有数据被删除。最多只能删除2颗卫星。尽量不要删除卫星数据。

基线解算有几种不同的解算方式:可进行L1单频解、L2单频解、Widelane双频宽项解、Narrowlane双频窄项解及Ion-free双频去电离层解等。缺省的解算方式是L1单频解,这个功能项在数据预处理中用的不多。

注:采取一些解算技巧并不能对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的野外观测数据进行绝对的弥补,在对解算不成功的基线数据进行了充分的检核和分析后,仍不能满足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应进行野外返工观测。

数据预处理只是对观测数据质量的一种检测,如果要作为可用的坐标成果输出,在基线解算成功和闭合差合格后,还要进行网平差。

(1)GPS数据文件是WGS-84坐标系下的观测结果,可以先进行自由网平差,以检核GPS网的内部符合精度,也就是相对精度,相对精度用户可以根据GPS控制网设计的精度要求自行确定。

(2)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得各GPS点在国家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此还要进行坐标转换,将GPS点的坐标值转换为国家坐标系坐标值。也可以将GPS网与地面网进行联合平差,包括固定地面网点已知坐标、边长、方位角、高程等的约束平差,坐标转换,或将GPS基线网与地面网的观测数据一并联合平差。

平面坐标有两选项:平移、平移+旋转+尺度。只求平移参数时一个已知点即可,而后一选项则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固定点坐标;高程拟合有五选项:平移、平面拟合、XY二次曲面拟合、XX+YY二次曲面拟合、XX+YY+XY二次曲面拟合。平移只需要一个已知的海拔高,平面拟合需要三个已知的海拔高,而曲面拟合需要四个以上已知的海拔高。

还应注意,在进行约束网平差时,对于使用三个以上固定点的GPS网,应分别输入固定点进行平差计算,以检核约束条件的精度及可靠性,然后选择与GPS网相兼容的固定点进行最终平差计算。约束网平差后的坐标结果可作为最终结果输出。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11篇

在GPS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中,通常采用基于非差观测值的.处理方法.然而精密单点定位也可通过观测值不同差分组合以减少某些未知参数,且在理论上与非差模型等价.文中介绍基于非差和差分模型的精密单点定位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模型进行比较.

作 者:郝明 丁希杰 HAO Ming DING Xi-jie 作者单位:郝明,HAO Ming(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

丁希杰,DING Xi-jie(西安科技大学测量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54)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12篇

天津市GPS连续站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简要介绍了天津市12个GPS连续运行站的建设状况和在各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最新的精密处理策略对一年多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精确的ITRF坐标时间序列,并分析了ITRF框架下天津市地面水平和垂直坐标变化规律,为GPS技术的进一步运用打下基础.

作 者:王淼 徐冬 霍磊 易长荣 WANG Miao XU Dong HUO Lei YI Chang-rong 作者单位: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办公室,天津,300061刊 名:全球定位系统英文刊名:GNSS WORLD OF CHINA年,卷(期):34(1)分类号:P228关键词:GPS连续运行站 数据处理 时间序列 重复性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13篇

GPS数据处理是GPS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GPS数据处理软件有三种类型:商用型、精密型和接收机自带的软件。尽管不同软件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各有其特点,但它们的总体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由数据准备、轨道计算、模型改正、数据编辑和参数估计5部分组成。

本文选取商用型Bernese软件,精密型GAMIT/GLOBK软件和接收机自带的,国内比较常用的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用这三种软件,分别对同一组GP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比较分析它们处理的结果,我们得出这些软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实际的应用中,根据工程的目的和要求,选取合适的处理软件提供了参考。

1 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类型

1.1 精密型:GAMIT/GLOBK软件

GAMIT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Scripps海洋研究所(SIO)研制的综合分析软件包,可以估计卫星轨道和地面测站的三维相对位置。

该软件由多个功能不同并可独立运行的程序模块组成,具有处理结果准确、运算速度快、版本更新周期短以及精度允许范围内自动化处理程度高的特点,利用GAMIT可以确定地面站的三维坐标和对空中飞行物的定轨,在有精密星历和高精度起算点的情况下,基线的相对精度可以达到10-9左右,短基线的精度可以达到1 mm~3 mm。GAMIT/GLOBK软件采用双差模型,不能用于精密单点定位(PPP)。GLOBK是一个卡尔曼滤波器,可以联合解算空间大地测量和地面观测数据,处理的数据是原始观测值获得的测站坐标、地球自转参数、轨道参数和目标位置等信息的估值及其协方差矩阵。作为科研软件,GAMIT供研究和教育部门无偿使用,只需通过正式途径注册得到使用许可证就可使用。GAMIT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广泛,我国的A,B级GPS网的基线解算就是用这种软件完成的。

1.2 商用型:Bernese软件

瑞士BERNE大学研制的Bernese软件包由数十个独立的程序组成,各个程序通过文件被有机的结合起来。该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定位、定轨、估计地球自转参数,对各种有效改善定位/定轨精度的方法广泛吸纳。Bernese为非自由软件,它的每一次升级都是功能方面的一次大的提高或完善,自1988年推出以来,陆续不断升级,功能也日益完善,尤其是1999年11月的4.2版本增加了处理GLONASS数据,到2004年已经升级到了5.0版,目前的最新版本是5.5(本文中的算例是用5.0版本进行处理的)。

Bernese既能处理GPS双差数据,进行整体网平差;也能处理GPS非差数据,进行精密单点定位。用户可以在其官网下载申请表格,填写后经软件研发组审核,交纳一定费用即可获得,具有商业的性质。

1.3 通用型:HDS2003软件

HDS2003是由国内GPS生产商开发的,用来处理静态GPS数据的软件,也是我们平常处理小范围GPS控制网最常用的软件之一。中海达GPS数据处理软件由卫星预报、野外动静态采集、数据传输、项目管理、静态基线处理、动态路线处理、闭合差搜索、网平差、成果输出、坐标系管理及坐标转换等模块组成。可以处理的点、线数仅受制于所使用计算机的内存。

2 对同一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

GAMIT只能处理双差观测值,HDS2003只能处理静态的数据,所以我们选取静态双频接收机连续24 h的观测数据作为实验值。基线结果随机选取一条(HDAO-HSYA)来查看(其他基线:HDAO→QYLU,HDAO→XIAO,HSYA→QYLU,HSYA→XIAO,QYLU→XIAO 因篇幅有限省略),点位坐标选取HDAO和HSYA两点列出比较,见表1~表6。

nrms:0.208 22,周跳的修复比较好(0.2附近是最佳值)。

Max(rms_X)=0.01 cm;Max(rms_Y)=0.01 cm;Max(rms_Z)=

摘要:为了弄清楚不同类型GPS数据处理软件各自的特点,选取精密型软件GAMIT,商业型软件Bernese和随接收机的通用型软件HDS2003三种类型的GPS处理软件,处理同一组GPS观测数据,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商用软件、精密软件和接收机自带软件处理结果的差异,总结出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为人们以后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软件解算数据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GPS,数据处理,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Hugentobler U,Dach R,Fridez P,et al.Bernese GPS SoftwareVersion 5.0 DRAFT[M].Astronomical Institute/University ofBern,2006.

[2]李征航,张小红.卫星导航定位新技术及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24,146-176.

[3]鄂栋臣,詹必伟,姜卫平,等.应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高精度GPS数据处理[J].极地研究,2005,17(3):173-182.

[4]张耀文,贾小林,杨志强.IGS超快速星历预推GPS卫星轨道精度分析[J].测绘工程,2006,15(6):24-26.

gps数据处理总结 第14篇

关键词:GPS,水深测量,延迟差,水深点错位,校正系数

1 前言

长江航道部门在航道整治工程、码头修建以及城市沿江规划等工程上,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通常采取大比例尺的水深测量,比如1:500;1:1000的水下地形测量。实践中发现,在水上测量软件中GPS距离定位模式采集数据会产生延迟差,往往会对河岸、航道边坡水深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水深点错位、等深线不平滑,严重时河岸、航道边坡等深线呈波浪形或“S”形,信标机测量不太明显,RTK测量则比较明显,而且是测图比例尺越大越明显。工程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GPS距离定位延迟所产生的测量成果有误的问题,应用“processlag”工具软件可在GPS定位数据后处理时进行定位延迟改正,使水深测绘成果符合系统测量要求和水深测量规范要求,以满足测量单位在大比例尺水深测量方面获得理想的测绘成果。

2 “processlag”工具软件进行延迟改正

“processlag”软件的功能是通过进行延时修正,来帮助我们解决时间延迟所造成的水深点错位问题。

该工具软件无须安装,只须拷贝到桌面即可使用,使用时双击该工具软件图标 ,打开工具软件界面,如下图窗口所示,“滞后校正系数”是指需要改正的延迟差,而延迟差是通过测量时的平均航速求算出来的,也可以通过该工具软件的平均速度获得,“滞后处理”是指要修正定位延迟的原始数据文件打开路径和文件名即“打开文件”,“保存文件”是指对处理后的文件进行保存的路径和文件夹,该功能为单一数据文件处理,也就是说每次只能处理一个数据文件,而批量处理则是可以同时选定多个数据文件进行批量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将被保存在默认的“processlag”文件夹内,在批量改正时,每次所选定的原始数据文件不能超过15个,在做批量修改是应注意批量选定的顺序与编号来避免漏改,修改完后应检查“processlag”文件夹内的经修改后的数据文件是否与要修改的文件数一致,不一致时则说明有出现漏改的现象,只要仔细查对线号就能知道没修改到的文件,这时只需要补上即可。

滞后校正系数,我们可以理解为滞后校正时间,它是根据软件求解一条测线的平均速度或者结合工程中的经验值来确定的。我们这里以延迟0.8秒值来举例说明:首先在“滞后校正系数”栏内输入0.8,之后选择要进行延迟改正的原始数据文件和确定要保存文件的路径,进行滞后处理,打开的原始文件和修改后的文件格式均为*.org格式文件。

保存文件:修改后所要保存文件的路径与文件夹名可由自己确定,而保存的文件类型仍然是*.org文件。

3 “processlag”软件可进行数据的批量处理

批量处理方法同上,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1)选择打开的文件不能过多(<15,根据单个文件数据量的大小可能存在上浮或下调),过多会出现文件打不开的情况。

2)批量处理的保存路径不能进行设置,软件会在原始数据文件夹下自动生成名为 的文件夹,修正后的数据也将自动保存在这个文件夹内,保存类型也为*.org文件。

3)批量处理时,可能存在不同线之间速度差别很大的情况,在选择时应该注意,最好是取平均速度。

4)批量处理时,原始数据格式不正确的情况下,软件是无法进行修改的,但在处理后也会生成一个空的新文件。

4 GPS定位数据延迟改正前后效果对比

(图一)是宜昌航道白洋码头没有经过延迟改正的水下测量地形图。测量仪器:GPS定位仪器为南方灵锐S82T,测深仪型号为无锡HY1601。测量参数:测图比例为1:500,定位点距4米,中央子午线111,北京-54椭球,投影方式为高斯投影。测量导航软件是南方自由行软件,测量数据经过数据后处理后所得出的DAT数据文件在南方CASS7.1成图系统下进行成图。从下图中可以发现:等深线不平滑,严重到航道等深线呈波浪形或“S”形,存在水深点错位迹象。该地形图既不美观,测图定位精度和成图质量也不高。

(图一)

(图二)是宜昌航道白洋码头GPS定位数据经过延迟改正后的1:500水下测量地形图:从图上可以看出,等深线光滑流畅,图形美观,成图质量良好,消除了水深点错位迹象。所以大比例测图时,必须经过数据延迟改正后才能进行成图。

(图二)

5 结束语

目前广大的测量用户测量平面定位均普及为GPS RTK定位,在水上RTK测量时受测量软件数据传输速度及自身缺陷制约存在距离定位延迟差。因此,建议测量单位在工程大比例尺水深测量时尽可能采用时间间隔来采集,这样就能大大减少软件推算的距离差,产生明显的错位而导致成图质量的降低。总之,在工程测量时,增强工作责任心,保持均匀的测量航速,在“processlag”软件里严格进行数据延迟改正,将大大提高定位精度和成图质量。

相关文章
化学助理员求职信

化学助理员求职信

化学助理员求职信(精选7篇)化学助理员求职信 第1篇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很是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能够阅读我的求职信,我从报纸上看...

1
2025-09-22
汉语比较句练习

汉语比较句练习

汉语比较句练习(精选8篇)汉语比较句练习 第1篇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对外汉语课堂练习:学习比较句我:汉语教师安娅:中德混血小美女 南宫俊...

1
2025-09-22
化学课评语范文

化学课评语范文

化学课评语范文(精选8篇)化学课评语 第1篇对化学优质课的评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评语都不陌生吧,评语能激励被评价对象向更高...

1
2025-09-22
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

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

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精选16篇)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 第1篇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我和妈妈一起去看参观南宁人民公...

1
2025-09-22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精选6篇)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第1篇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控制度构建有这样一则案例.上海某超市的经营者从2005年3月...

1
2025-09-22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精选6篇)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 第1篇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第一节 卫生监督协管职能定位卫生监...

1
2025-09-22
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

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

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精选6篇)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 第1篇让我们节约用电用水——让我们行动起来电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在生活...

1
2025-09-22
淮南案例分享范文

淮南案例分享范文

淮南案例分享范文(精选8篇)淮南案例分享 第1篇经典销售案例时间: 2014.2.19 地点:中国银行淮南体育场支行人物:华夏人寿淮南银保营...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