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高原植物范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2
1

高原植物范文(精选6篇)

高原植物 第1篇

1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区系

1.1 植物区系的属种组成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包括甘肃甘南州和四川阿坝、甘孜州的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藏药植物种类繁多, 组成复杂, 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共有2属9种。其中种数最多的属是柳属, 共有白柳、旱柳、垂柳、小叶柳、山生柳、皂柳和乌柳7种, 占总种数的77.78%;而杨属只有银白杨和山杨2种, 占总种数的22.22%。

1.2 属的分布型分析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属可归为2个分布型 [2]。其中杨属为北温带分布, 而柳属为北温带分布的北温带和南温带 (全温带) 间断变型。杨属中的一些种常为森林天然更新的先锋树种, 其中山杨常形成小面积纯林或与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而柳属藏药植物多是河岸带灌丛的重要组分, 是沙地植被的先锋种, 是高山灌丛和垫状植被的建群种 (如山生柳和皂柳) 。可见, 从属的分布区类型来看,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但均为温带分布类型, 说明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区系具有温带性质。

1.3 生活型分析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由乔木和灌木2种生活型组成 [1], 其中乔木最多, 共有银白杨、山杨、白柳、旱柳和垂柳5种, 占总种数的55.56%;灌木次之, 共有小叶柳、山生柳、皂柳和乌柳等4种, 占总种数的44.44%。可见,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的生活型以乔木占相对优势, 这进一步体现出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

1.4 生境分析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多生长于海拔5 200 m以下的山坡、山谷、山脊、沟边、河岸、水边及灌丛中, 其中杨属藏药植物 (如山杨) 多生于山谷林内或溪边, 耐寒冷、干旱, 喜生长于湿润的冲积土上, 适应性强, 生长迅速。柳属藏药植物 (如旱柳) 多生于山地、沟谷、水边, 性喜潮湿, 较杨属适应性更强, 在杨柳科中分布范围最广。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生境统计见表1。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的药用价值较高, 杨属藏药植物的药用部位以茎皮、嫩枝、叶为主, 性味以苦、寒为主, 功能以清热解毒、祛风湿、利肺、舒脉止痛为主, 主治脉病、肺病、肺脓肿、瘟病时疫、天花、痘疹、荨麻疹、风湿痹痛、跌打瘀痛等病症;柳属藏药植物的药用部位以根、叶、树皮为主, 性味以苦、寒为主, 功能以消肿、止痛、清热、祛风为主, 主治肺脓疡、脉管肿胀、寒热水肿、斑疹、麻疹不透、风寒湿痹疼痛、皮肤瘙痒、风寒感冒、湿疹等病症。杨属藏药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酚甙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和其他酚性成分;柳属藏药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酚糖甙类化合物及脂肪酸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杨属藏药植物多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病毒、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及细胞毒等多方面药理活性;柳属藏药植物多具有类凝血激酶活性、抗诱变、中枢抑制、降血压、抗炎、止痛、利尿、抗病毒、镇静强心、清热解毒等作用[4,5,6]。总之,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药用价值 (见表2)

3 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杨柳科是一个分布很广的植物类群, 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分布地区。青藏高原东缘杨柳科藏药植物有2属9种, 由于长期生存于高海拔、强辐射、大温差、无染污、高寒缺氧的高原地理环境中, 导致其抗寒、抗旱性强, 光合作用有效物质积累多, 细胞中抵御恶劣气候条件的植物代谢产物含量高, 内含药物的活性成分也高, 因而具有独特的疗效, 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10]。杨柳科植物根系发达, 适应性强, 生长迅速, 用途广泛、繁殖容易, 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并进行了广泛的栽培。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对杨柳科藏药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资源进行系统研究, 并对植物体不同部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利用和产品的深加工来提高其利用效率, 从而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20 (2)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2]吴征镒, 路安民, 汤彦承, 等.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3]罗达尚.中华藏本草[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7.

[4]赵红娟, 韩立芹, 姜盼, 等.柳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 29 (3) :10-14.

[5]王欣, 王强, 徐国钧, 等.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9, 11 (1) :65-74.

[6]刘墨祥, 刘海英, 郑毅男, 等.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新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9 (2) :115-122.

[7]白杨, 宋迎迎, 关文彬, 等.柳属的地理分布及特点[J].中国科技财富, 2009, 12 (4) :200-201.

[8]张智勇.银白杨扦插育苗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 32 (2) :41-43.

[9]阿依加马力.吾守尔, 玛依拉.瓦依提, 西仁古丽.艾山.旱柳在库尔勒地区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 2007 (7) :79.

我国四大高原是哪四个高原 第2篇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4500米,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青藏高原的面积为25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高原。

2、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1500米,面积约为7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是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

3、黄土高原海拔为1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其面积约为50万平方千米。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 第3篇

关键词: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濒危原因

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占整个生物圈有机体的95%[1],是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历史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地球上的植物多样性正在减少,大量的植物物种已经处在濒于灭绝的危险之中。如果一个物种生存受威胁,与它有关的物种同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因此,每灭绝一个物种,将会引起更多的物种陷入危机之中[2]。

青藏高原所特有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特有的植物资源。这些种群主要分布于高山草甸、灌丛、高山流石滩等植被类型中[3]。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多为植株矮小,呈垫状、莲座状、匍匐状,常被厚的绵毛、绒毛或腊质,根系发达、平展。其植株耐冷冻,干物质有效积累高,活性成分亦高[4]。青藏高原的植物资源生长于青藏高原,由于长期进化适应的结果,生长期短,生长缓慢,一般为多年生植物,生长环境特殊,生长周期长,种群更新和增殖慢,植物资源极易破坏。其生长的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5]。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方面的研究。

1.濒危植物的概念

濒危植物是人类依据植物受危程度对保护植物进行的分类,这一分类可使人们对植物的受危程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进而有针对性地对保护植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国际上一般将那些由于任何外界因素所造成的使其生存繁衍受到威胁的物种称为受危种。按受危程度可分成灭绝种、濒危种、易危种、未定种、非详实种[6]。我国保护植物类型的标准是依据国际上通用标准,再结合我國保护植物受危程度的具体情况而划分的,共4个类型:灭绝种、濒危种、渐危种、稀有种。

2.青藏高原的物种多样性

根据中国生物学工作者在青藏高原进行数十次生物考察的结果,已知整个高原(包括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侧坡)有维管植物1500属,12000种以上,种数占中国维管植物总数的40%。若仅计海拔平均4000m以上的高寒地区,那么维管植物有955种,分别占青藏高原总数的8%和全国总数的3.2%。初步统计,整个青藏高原有60余个特有维管植物屑。至于有多少特有种,尚无精确统计。

3.濒危原因

3.1生物学特性和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南侧潮湿多雨、森林繁茂,海拔一般为3000~5000m。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下降,东南部为500~1000mm,西北部为200mm。由于高原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从而导致植被差异较大,物种分布悬殊。一般而言,东部和东南部植物资源丰富,依次向西北部递减,西北部植物物种资源少而单调。

3.2过度采挖、盗猎造成很多植物资源濒危

随着人口的倍增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自然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人类从自然资源索取的手段也越来越贪婪和高效,使资源的再生的能力受到严重的损害。在高原北部高寒草原及其毗邻的高寒荒漠生态系统中——如可可西里山地区,自80年代后期起,每年有成千上万淘金农民涌进该区掘地淘金,造成被翻挖的泥坑在沟谷两旁星罗棋布,数以万计。不仅破坏了原野地的自然景观,原始植被也被新土掩埋。另一方面,在淘金者所到之处,生活垃圾废品到处堆积污染环境,并留下一道道数十或上百公里长的车道,车道上植被荡然无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破坏。例如在西藏康西瓦谷地和斑公湖畔,原有的大片秀丽水柏技(Myricaria elegans Royle)已被砍伐殆尽,所剩无几。在许多地区,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Benth)Benth.Ex Baker)和驼绒藜被大片连根挖掉,供作薪柴。

3.3 盲目发展牲畜头数,使草场超载过牧,引起草场退化

青藏高原共有牧场150多万km2,近40多年来,家畜总头数增加将近2倍,造成严重超载,使大片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例如,高原东部的苦尔盖牧场已出现沙化,面积由70年代的1100hm2扩展到80年代的2900多hm2以上。此外,牧民不断迁入高原北部无人区,带去大量家畜,对天然植被也造成一定破坏。在各种破坏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已知有些物种数量趋于减少,走向濒危。据初步统计(包括边缘山区),植物方面已知受威胁或濒危的有35种,如雨蕨(Gymnogrammitis dareiformis(Hook).Ching apud Tard.-Blot et C.Chr.)、巨柏(Cupressus gigantean Cheng et L.K.Fu)、全绿冬青(Ilex integra Thunb)、西藏八角莲(Dysosma tsayuensis Ying)、西藏梨头尖(Typhonium austrotibeticum H.Li)、宽果丛菔(Solms-Laubachia eurycarpa(Maxim.)Botsch)、藏瓜(Indofevillea khasiana Chatterjee)、藏豆(Indofevillea khasiana Chatterjee)和青海茄参(Mandragora chinghaiensis Kuang et A.M.Lu)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导致青藏高原植物资源灭绝、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或者使其处于受威胁地地位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内部因素,即植物在长期进化适应中逐渐形成的不利于自身发展繁衍的因素,包括遗传力、生殖力、生产力、适应力的衰竭。由这一因素导致植物灭绝一般在有外力干扰条件下,可与植物新种的产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二是外界因素,即外界条件给植物生长发育造成的压力胁迫,形成不利于植物发展和繁殖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如天文、气象、地质、生物等造成的毁灭性的灾害)和人为灾害(如过度采伐、采收、刈割、放牧、开垦,以及人为火灾等灾害与人类活动所诱发的多种自然灾害或环境灾害)。这些灾害往往能使植物生态受到威胁或大量灭绝,在致危因素中起主导作用。

nlc202309012145

4.青藏高原濒危植物保护现状

青藏高原的濒危植物多样性保护起步较晚,因此缺乏必要的科学研究和资料积累,资源不清,变化难以掌握,使得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存在盲目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尚未形成全面的保护网络;虽然加入了一些国际组织,但参加的活动很少,合作项目不多,主动性不够,使得现有的重点植物资源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更的不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5.保护对策

5.1加强立法,强化西藏植物资源保护意识

当前西藏资源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比较薄弱,野生植物资源乱采滥伐的状况比较严重,造成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强植物资源保护的立法,提高植物资源保护意识,使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是解决植物资源保护的根本途径。除了贯彻执行《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等法规外,还应根据藏药资源实际,制定《藏药资源保护条例》、采取多种形式,如电视台、电台、宣传车、报刊、板报、领导电视讲话等,进行宣传,提高植物资源保护意识,全面推进青藏高原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5.2保护与开发并重

青藏高原的生物十分独特,高原上许多部分仍保持着当今地球上难得的原野地(Wilderness),不仅从科学和旅游的价值看应该好好加以保护,从经济价值看也有它的特殊意义,例如,天麻(Gastrodia elata)、贝母(Fritillaria spp.)、红景天(Rhodiola spp.)、多种雪莲(Saussurea spp.)等药用植物。高原上有数百种可作蜜源的野生植物,其中特别是菊科的风毛菊属(Saussurea),其养蜂价值极大,仅在西藏就有80余种,广布于海拔4000m以上的高寒草原。风毛菊泌蜜丰富,能生产大量优质商品蜜,是高原上价值很高的资源。

5.3加强濒危植物物种的调查与研究

针对濒危植物资源底数不清和最新发展变化,系统调查濒危植物资源现状、濒危原因与发展趋势,编制濒危植物资源目录,为制定保护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调查的重点应为处于濒危境地的植物物种,调查内容包括资源现状(种类、分布范围、数量、质量、濒危原因、发展趋势、采取措施)和应用现状。

5.4建立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区(片)

通过建立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区,可使野生植物材资源休养生息,繁育更新,永续利用。根据某些植物资源生物学特性、分布特点和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在资源相对集中、有保护价值的地域,建立一些保护区。对一些生境特殊、价值高的濒危品种,可建立个别品种的保护地,使濒危植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5.5建立濒危植物物种种质资源库

通过建立低温、低湿的人工种质资源库,可对植物种子、果实、花粉、无性繁殖体等进行保存。美国在50年代就投巨资建种质资源库,抢救了大量珍稀种质,为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七五期间,我国在浙江建立了第一个药用植物种质库,在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方面迈出了第一步[8]。青藏高原很多植物资源的保护可利用和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

实践证明,无论对濒危物种的保育或持续利用,都需要开展研究,没有研究,一切将束手无策,对青藏高原的植物资源来说,更值得考虑这一点。大量的保护区建立后,摆在人们面前的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濒危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正是基于这一点来制订其实施的办法。保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持续利用,而要做到真正的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保育和研究。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研究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保育和挽救濒危物种,意味着要采取得力措施保护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通过保护生境,例如建立保护区,防关键的生态系统退化,同时也应在植物园、繁殖场、基因库来保存和有效管理、研究濒危物种。要弄清它们受威胁的程度,通过了解其遗传多样性,种群组成和生态,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确定险入濒危的原因,以制定挽救措施。持续利用濒危物种要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合理利用和人工栽培以及其它的方法进行开发,从而促进青藏高原植物资源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祖元刚,张文辉等.濒危植物裂叶沙参保护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15

[2]陈灵芝.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6

[3]罗达尚.论藏药资源研究及开发战略.山东中医学院学报[J].1996,20(6):417

[4]罗达尚.论藏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拉萨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集[G].2000,767

[5]李隆云,次仁巴珠,占堆.藏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2):808

[6]解焱,汪松.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标准[J].生物多样性,1995,3(4):234~239

[7]刘务林.西藏自然保护区[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3

[8]李隆云.药用植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J].中国中藥杂志,1991,16(7)

作者简介:金增涛(1980—),男,汉族,山东临清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方面的工作。

高原植物 第4篇

1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形成过程和意义

2007年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申请水利行政事业项目南方坡耕地水土保持植物推广与开发, 通过5年研究与开发, 逐渐形成了对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的认识。2009年开始编制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规划, 2012年水土保持司正式提出了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的概念, 并在全国重点工程中推广高效水土保持植物。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在水土保持措施中, 种植的植物既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开发, 不仅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也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种植这种植物的积极性,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2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开发利用情况

2014年6月份, 我们与陕西、甘肃、青海3省水土保持部门相关人员一起, 深入陕西吴起县、勉县、略阳县、洋县, 青海省大通县、刚察县、互助县、平安县,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秦州区, 两当县、陇南市武都区的各个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区、林场、植物园等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座谈, 并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该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情况, 为推进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中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1 陕西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开发与利用

陕西从南到北,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种类很多, 目前开发利用植物种类有:仁用杏、桑树、沙棘、长柄扁桃、杜仲、油桐、茶树等。我们调研中以下树种开发利用较多。

仁用杏:陕西北部仁用杏种植面积约为百万亩, 主要分布在陕北和渭北地区, 种植沟坡或梯田的仁用杏, 不仅保持水土, 美化荒山, 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还具有很高经济价值[2]。仁用杏是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也是口味独特的鲜食果品。一般6kg鲜料可制1kg杏干, 3kg杏可出1kg杏仁。杏仁深加工产品多, 除炒食, 盐食外, 还可制杏仁露, 杏仁茶, 杏仁奶粉等多种食品和饮料, 杏仁露就是我国销量最大的日常饮料之一。杏仁收购价格高, 2013年苦杏仁价格为7.4元, 甜杏仁为30元, 是一项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可靠经济来源。

桑树:陕西桑树种植面积大约100多万亩, 目前, 利用途径主要是采摘桑叶饲养家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发展生态桑、饲料桑、食药多用桑多元产业发展的思路。一是发展生态桑, 治理水土流失。在陕西绥德县满山遍野与人齐高的桑树, 让黄土高原“光秃秃山”, 穿上漂亮的“绿衣裳”。发展生态桑园, 既可以保水固土、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空气质量, 又可以通过种桑养蚕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二是发展食药两用桑, 桑叶桑葚价值高。桑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粗纤维量适中, 桑叶还可疏散风热、清肺、明目。市场上有人将桑叶直接制作菜肴, 或利用桑叶汁、桑叶粉加工成食品等, 其中人们最熟悉的要数广东生产的夏桑菊。桑葚 (桑果) 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 营养是苹果的5~6倍、葡萄的4倍。由于桑果不耐贮运, 因此除少量作为时令水果外, 大多用于加工桑葚汁、桑果酒、桑果醋等系列产品。果桑苗按每亩种植100~120株, 亩产桑果1500~2500kg, 亩产值4500~7500元, 为当地农民开拓了一条新的致富路。三是发展饲料桑, 鸡鸭牛羊都可食。拓宽桑叶的饲料用途, 促进桑叶增值, 主要用于采叶-养蚕-结茧-缫丝-织绸等蚕丝生产传统产业链中。除了饲养家蚕这种传统用途外, 桑叶还可作为畜牧业饲料。桑叶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5%左右, 相当于一种品质较好的牧草。

长柄扁桃:陕西榆林榆阳区长柄扁桃主要集中分布在距市区西北46km处的小纪汗乡大海则村的“马尔讨圪崂沙”。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9°08′32″~109°15′58″, 北纬38°23′26″~38°29′07″之间。东与可可盖乡大海则村为邻, 南与巴拉素镇蒿莱村相连, 西与补浪河乡点石村接壤, 北于可可盖乡敖包村毗连。小壕兔乡刀兔东北沙及孟家湾乡西沙也有零星分布, 共有原始长柄扁桃天然林3万亩。

长柄扁桃极耐干旱, 但生长缓慢。不仅具有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而且又是药用、油料等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为了进一步保护好陕北沙漠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保护好这片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保护好珍贵的野生动植物, 陕西省建立省级长柄扁桃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6666.67hm2, 保护区类型为生态系统类荒漠类型。核心区面积2000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0%, 缓冲区面积2000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0%, 试验区面积2666.67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0.0%。

近年来, 榆阳区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对长柄扁桃进行保护与恢复造林。目前, 造林保护面积达到7万多亩, 昔日无人问津的边远沙区, 已是绿意盎然、郁郁葱葱的一片景象。未来以马尓讨圪崂为中心, 辐射带动栽植100万亩长柄扁桃, 形成长柄扁桃产业链, 促进当地农民的经济发展。陕西吴起2013年引入长柄扁桃, 现在种植面积250亩。

杜仲:陕西略阳作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杜仲的原生地、适生区, 发展历史悠久, 略阳国家级杜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 所产杜仲色泽鲜亮、有效成分高, 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杜仲之乡”。自1983年全国木本药材会议上国家把略阳确定为杜仲重点基地县以来, 略阳利用长防长治、丹治项目、扶贫开发、拍卖四荒地、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项目, 大力发展既能作药材又能保护环境的乔木树种。全县仅存杜仲58.6万亩1.29亿株 (人均4亩890株) , 占全国杜仲地存总量的13%。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首批命名为“杜仲之乡”。2008年就被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其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世纪80年代初杜仲皮的市场价格一度偏高, 驱使当地一些村民大量砍伐杜仲树, 然后剥皮卖钱, 造成杜仲资源的大面积破坏。现在山上野生的杜仲树越来越少, 已经很难找到野生的杜仲树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实施退耕还林 (草) 政策, 为了保护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的野生杜仲资源, 略阳县选择以大力发展人工栽植杜仲为突破口, 妥善解决了退耕还林与农民脱贫致富的矛盾。近年来, 结合国家的长治长保工程, 把杜仲作为水土保持的主要树种, 进行大面积的栽植, 一方面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发展, 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农民增加一些收入。目前, 全县有杜仲专业户近2000户, 也就是说98%的农民都在种植杜仲。

2003年至今, 略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 借助国家中药现代化, 及陕西省发展陕南绿色产业等政策, 加快了杜仲基地向规范化、专业化改造生产。充分利用网络和各种招商洽谈会、优惠政策及产品深度开发等方式, 促进杜仲产品向外销售和本地增值转化。通过整合全县中药产业, 建立略阳县中药产业发展局, 将杜仲列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七大骨干中药材品种之首, 同时成立略阳县杜仲协会, 采用政府牵头, 营销公司、种植大户参与的多头并进方式, 进一步推动了杜仲生产销售。在销售方式上, 正初步形成公司 (收购销售商) +农户+政府 (协会) 等产业化格局。利用网络平台与全国各大中药市场建立销售业务, 加快了全县杜仲产品的有效流通。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略阳县建立起了集食品、药品、保健品生产、加工、流通于一体的食品医药工业园区, 园区分三期, 一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入驻企业有杜仲茶厂、杜仲饮料公司、杜仲酒厂、杜仲双功醋、杜仲酱油厂、杜仲胶厂等加工企业, 其中略阳县嘉木杜仲产业有限公司作为县内杜仲产业发展的主要骨干和龙头企业。研发上市的产品有:杜仲籽油软胶囊、杜仲雄花茶、杜仲保健茶、杜仲酱油醋、杜仲胶、杜仲酒、杜仲饲料、杜仲润喉糖等20余个产品, 通过杜仲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 为县内98%的杜仲种植农户解决了销路问题。

该县立足杜仲这一优势资源, 按照“一县一产业”发展思路, 县上依托食品医药工业园区, 重点打造集食品、药品、工业制品为一体的杜仲产业集群, 引进5家环保企业投入生产开发, 陆续建立起以杜仲为原料生产的安山茶叶公司、嘉木杜仲公司、杜仲工业公司、力箭饮品公司等环保加工企业。生产上市了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杜仲胶、杜仲软胶囊、杜仲酱油醋、饮料、茶叶、酒、调味品、饲料等多类产品, 为略阳杜仲迎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扩大了略阳杜仲的对外宣传。加工的杜仲茶先后获得首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七五”星火计划奖、陕西省第三届新技术成果金奖等荣誉称号。已建成杜仲雪之溶软胶囊、柔脉胶囊、康乐胶囊、绿原酸提取等加工生产线5条, 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2亿元, 在有力促进资源变现和农民增收的同时, 有效地推进了全县杜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2 青海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开发与利用

青海省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种类不多, 目前开发利用植物种类有:沙棘、乌柳、油菜等。

沙棘:耐旱、抗风沙, 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 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 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 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 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 沙棘可降低胆固醇, 缓解心绞痛发作, 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一是沟道, 二是陡坡。陡坡由于土地瘠薄, 施工困难, 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个薄弱环节。而沟道不仅是泥沙的主要产区, 也是坡面泥沙的通道。沙棘的灌丛茂密, 根系发达, 形成“地上一把伞, 地面一条毯, 地下一张网”。在一些陡险坡面上, 沙棘利用其串根萌蘖的特性, 可将这些人不可及的地段绿化。特别是沙棘在沟底成林后, 抗冲刷性强, 而且它不怕沙埋, 根蘖性强, 能够阻拦洪水下泄、拦截泥沙, 提高沟道侵蚀基准面。准格尔旗德胜西乡黑毛兔沟种植沙棘7年后, 植被覆盖度达61%。黄土高原虽有千沟万壑, 沙棘却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快速的繁殖能力, 是治理沟壑的“有效武器”。实践证明, 沙棘是治理黄河泥沙的有效措施[13]。

乌柳:青海省共和县种植乌柳50多亩, 刚察县种植20多亩。乌柳是干旱半干旱区的生态治理好帮手, 一是固岸护岸, 保持水土。在刚察县流域种植乌柳地方, 河道固定, 水流改变不大, 在没有种植乌柳河道周边, 一场暴雨, 河道改变一次。二是乌柳的嫩枝叶可以作为饲料, 饲喂草食家畜。三是枝条可以作为上好的编制材料, 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利用乌柳枝条资源, 将会对本区产业结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经济状况。四是乌柳具有清热泻火、顺气等药用功效。风火牙痛:根适量煮水, 凉后漱口。急性腰扭伤:乌柳根1把, 地骨皮适量, 水煎服即可。

油菜:油菜主要为油料作物, 由于油菜籽性凉, 辛、温, 味甘, 入肝、脾、肺经, 能行滞活血, 消肿解毒。可用于治疗痈肿丹毒、劳伤吐血、热疮, 产后心、腹诸疾及恶露不下、产后泄泻;蛔虫肠梗阻、破气消肿、血痢、胃痛、神经痛、头部充血[15]。青海省在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中, 大面积种植油菜, 一方面使新修梯田不产生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由于新修梯田土壤营养结构的改变, 种植其他作物会造成减产, 而种植油菜, 不仅不减产, 而且能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每亩地农民年增收1500元左右。油菜也可以作为蔬菜, 具有降低血脂、解毒消肿、宽肠通便的作用。油菜花蜜具有清热润燥、舒张血管、行血破气、消肿散结和血补身之功效, 常用于肝胆系统病变、脾胃虚弱以及疗疮热疖的治疗。

2.3 甘肃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开发与利用

甘肃省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种类较多, 目前开发利用植物种类有:木犀榄、花椒、核桃、花牛苹果、葡萄、樱桃、沙棘等。

木犀榄:俗称油橄榄, 是木犀科木犀榄属常绿乔木。陇南市油橄榄保存面积约占全国的60%, 橄榄油产量占全国的93%, 油橄榄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 是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2013年, 武都油橄榄挂果面积达8万亩, 产油橄榄鲜果11000t, 榨油1600t, 实现综合产值5.5亿元。产区果农户均增收2605元, 人均增收761元, 占武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文县油橄榄累计栽植面积达到9.57万亩, 约310万株, 产量13t。同时, 文县千方百计,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成了田宇油橄榄加工厂, 延长了产业链, 解决了油橄榄销售问题, 增加了农民收入。

花椒: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 并可提取芳香油, 又可入药, 种子可食用, 也可加工制作肥皂。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的陇南武都区, 截至2013年, 累计发展花椒面积近100万亩, 保存株树6500万株。全区36个乡镇684个行政村中, 宜椒区有34个乡镇650个村, 其中主产乡镇16个, 现已建成马街、汉林、玉皇、郭河等万亩花椒林带6处, 建成千亩花椒基地68个。陇南市依托资源优势, 打造电子商务平台, 做大做强花椒产业, 把武都建成全国最大的花椒原产地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 实现了产销一条龙服务。

核桃:落叶乔木, 奇数羽状复叶, 小叶椭圆形, 核果球形, 外果皮平滑, 内果皮坚硬, 有皱纹, 呈大脑形。属种子植物门, 木材坚韧, 可以做器物, 果仁可以吃, 可以榨油, 也可以入药。原产于中亚地区, 又称胡桃、羌桃, 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 也可以榨油、配制糕点、糖果等, 不仅味美, 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21]。

陇南武都区作为“全国核桃重点产区之一”, 截止现在, 全区35个乡镇617个村中已发展核桃50万亩, 1000万株, 其中:盛果面积5万亩, 树龄在400年以上的大树全区有82株, 株产高者400斤, 低者200斤。挂果面积12万亩, 其中:安化镇铺底下村, 7年栽植的核桃株产13.2斤, 亩产值6000元;北峪河流域涉及4个乡镇, 1.93万户, 人口8.3万人, 现有面积7.32万亩, 白龙江沿岸涉及12个乡镇, 5.29万户, 22.83万人, 现有面积7.86万亩;西汉水流域涉及6个乡, 1.65万户, 6.8万人, 现有面积12.26万亩;洛塘片8乡镇, 2.21万户, 9.23万人, 现有面积22.56万亩。

花牛苹果:是天水市特产。系指产于天水市大部分地区的元帅系优良品种苹果, 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肉质细, 致密, 松脆, 汁液多, 风味独特, 香气浓郁, 口感好, 品质优。果型、肉质、含糖量等项指标均优于美国的王牌苹果“蛇果”, 被许多中外专家和营销商认可为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齐名的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第一个获得正式商标的苹果品种[22,23]。

甘肃天水“花牛”苹果栽培面积50万亩, 年产量近40万t。特别是麦积区南山坡耕地综合治理区内已发展优质花牛苹果12万余亩, 亩均收入1.2万元左右, 挂果后果品年产值约1.7亿元, 可使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560元提高到5680元。在果品基地示范带动下, 甘泉镇大江沟、渭南镇王旗山、中滩镇九龙山、石佛乡大阳山、元龙镇青龙山等区域又建成6个万亩花牛苹果基地, 面积15万亩。一些农民种植能手, 他们的“花牛”苹果园的一、二级优质商品果率达90%左右, 平均亩产在2500kg以上, 平均售价在3元/斤以上。在果树种植专业村, 户均果品收入上万元, 人均上千元的随处可见。通过水土流失治理, 在全区形成了水土保持治理带动产业开发, 产业开发促进群众增收, 巩固水土保持成效的良性发展格局。

葡萄:又称提子[24]。秋天, 天水市麦积区下曲村2250亩葡萄陆续成熟上市, 一派丰收景象。麦积区是甘肃省“巨峰”、“黑提”、“红提”、“美人枝”等山地鲜食葡萄的主要栽培区, 目前种植面积已达4万多亩。今年, 下曲村葡萄已获得国家“A级认证”。特别是麦积区北山坡改梯工程的万亩葡萄基地面积2万余亩, 亩葡萄收入5000元左右, 目前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不足800元上升到现在的5760元。

3 目前植物开发配置存在问题

一是资源分布不够集中, 规划设计不到位。一般实施的国家重点工程中, 对于植物措施没有统一的规划, 也不考虑其经济效益, 在项目的初设报告中, 只注重了工程措施设计, 植物措施也有, 只是根据工程情况选择一些当地树种如:油松、侧柏、杨树等进行初步设计, 一旦项目批复后, 就按初步设计报告实施, 没有针对某些区域或地区进行高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或规划, 长期以来形成了树种多而杂, 没有形成规模, 即使有经济价值, 资源又供应不足, 致使开发利用滞后。有些单一树种造成的生产力低下, 抑制了生物的多样性, 反过来又影响了自身的生长速度, 甚至导致退化趋势, 并且更进一步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

二是粗放经营, 管理不到位。在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少雨, 由于水土保持或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 大部分坡度25°以下沟壑区均种植乔木、灌木或草本, 但是大部分地区只注重种植, 不注重管理。在国家项目立项之后, 进行大量水土保持植物的种植, 待项目验收之后, 无人问津, 更不进行抚育管理。如, 辽宁朝阳、陕西吴起县等在20世纪90年代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时, 大量种植沙棘纯林, 后期也不进行抚育管理, 到90年代末, 病虫害危害严重, 造成大量沙棘林死亡。如果在沙棘盛果期之后, 树龄达到8~9年进行带状平茬或在种植初期, 进行混交或带状种植, 加强后期的抚育管理, 就不会造成大面积沙棘林死亡。

4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发展建议

(1) 领导重视, 政府统一规划。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 既能保持水土, 又能增加农民的收益, 而且是一项费省效宏的工程, 能够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各级党政领导要重视, 要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的机制, 由地方发改部门牵头, 各部门配合, 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自然条件, 做好全县发展的高效植物种类、发展面积、利用方向、加工产品等全面规划, 指导全县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

(2) 集中连片, 形成一定规模。根据全县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规划, 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 选择立地条件相似地形进行整地, 种植高效水土保持植物, 以便集中进行抚育管理, 方便采收, 方便运输。为企业进一步加工、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高原植物 第5篇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22个辐射观测站建站至的总辐射及日照百分率观测资料,确定了Angstrom-Prescott模型参数,以此模型估算了高原及毗邻地区116个站1961年1月至月份的总辐射.结合高原地区75个气象站的冻土观测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地区总辐射变化对高原土壤季节冻结深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冬季总辐射变化对季节冻深有较大影响.冷湖、玉树两个较典型的站点中总辐射与土壤冻结深度的.负相关关系显著,与典型站点相似,德令哈、格尔木两站总辐射与季节冻深亦呈负相关.研究区域内,近乎80%的调查站点,总辐射与季节冻结深度之间关系呈现负相关;另外21%的站点呈现正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纬度、海拔、总辐射及气温4个因子与季节冻结深度的相关显著.总辐射是高原土壤季节冻结深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

作 者:李韧 赵林 丁永建 沈永平杜二计 刘广岳 LI Ren ZHAO Lin DING Yong-jian SHEN Yong-ping DU LIU Guang-yue  作者单位:李韧,赵林,杜二计,刘广岳,LI Ren,ZHAO Lin,DU,LIU Guang-yue(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早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丁永建,DING Yong-jian(中国科学院,寒区早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高原植物 第6篇

1 自然概况

黄土高原地理范围位于北纬34°~40°、东经101°~113°, 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 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 (区) 46个地 (盟、州、市) , 282个县 (旗、市、区) 。平均海拔1000~1500m, 除少数石质山地外, 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 黄土厚度在50~80m之间, 最厚达150~180m。其中包含有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以及黄土覆盖的高平原。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温和雨量季节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6~14℃, 年均≥10℃积温2000~3400℃;年降水200~700mm, 主要集中于6~9月。全区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 从东南向西北降雨量逐渐减少, 温度降低, 包括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带。从东南向西北, 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土壤依次为褐土、垆土、黄绵土和灰钙土, 山地土壤和植被地带性分布也十分明显。植被类型由森林向草原和荒漠过渡, 南部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部为跨入内蒙古草原植被区, 西北进入荒漠区[2]。除了沿经纬度的水平地带性植被特征, 还包含了不同地区沿山体向上的垂直地带性。因此, 本区植物区系复杂, 植被类型多样。

全区总面积63.5万km2,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km2 (水蚀面积33.7万km2, 风蚀面积11.7万km2) , 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t,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通过多年治理, 入黄泥沙已经大大降低。

2 黄土高原主要植物种类及分布

黄土高原植物种类丰富, 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植物亚地区[6]。经过统计, 本区有种子植物3224种 (含种下等级) , 隶属于147科864属, 其中裸子植物7科13属41种, 被子植物140科851属3183种。其中, 双子叶植物120科700属2568种, 单子叶植物20科160属615种。双子叶植物无论科、属、种数均占有绝对优势, 其次是单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的比例最小。研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黄土高原在科属组成上, 大科、大属的种类最为丰富, 在整个区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含10种以上的科55个, 虽只占总科数37.3%, 却占总种数91.8%, 它们显然是当地自然条件下的适生类群, 在该区系中明显占有主导地位。

代表性的科有:禾本科 (79属286种) 、菊科 (99属415种) 、蔷薇科 (33属205种) 、豆科 (49属235种) 、十字花科 (33属89种) 、唇形科 (32属131种) 、毛茛科 (22属109种) 、忍冬科 (8属52种) 、卫矛科 (2属27种) 、杨柳科 (2属62种) 。这些科种类丰富, 在植被组成中起重要作用, 很多类群是森林群落、草地群落的优势种或建群种, 不少是重要园林绿化、果树、牧草、药材等重要经济植物, 在该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代表种有:海红子 (Malus micromalus Makino) 、仁用杏 (Amygdalus Communis Vas) 、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扁桃 (Amygdalus communis Linn.) 、欧李[Cerasus humilis (Bge.) Sok.]、柿树 (Diospyros kaki Thunb.) 、杜仲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元宝枫 (Acer truncatum Bunge) 、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rum Linn.) 、木瓜 (Rehderodendron macrocarpum Hu) 、刺梨 (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et Wils.) 、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阿月浑子 (Pistacia vera L.) 、文冠果 (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 、黄连木 (Pistacia chinesis Bunge) 、毛梾[Swida walteri (Wanger.) Sojak]、桑树 (Morus alba Linn.) 、无花果 (Ficus carica Linn.) 、香椿[Toona sinensis (A.Juss.) Roem.]、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inn.) L'Hér.ex Vent.]、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翅果油树 (Elaeagnus mollis Diels) 、榛子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ex Bess) 、五味子[Schisra chinensis (Turcz.) Baillon.]、五加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 、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et Maxim.) Harms]、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enk ex Mey) 、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膜果麻黄 (Ephedra przewalskii Stapf) 、拐枣 (Hovenia dulcis Thunb.) 、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L.) 、胡颓子 (Elaeagnus pungens Thunb.) 、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 (Hamsl.) Hara]、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等34种植物。特别是仁用杏、桑树、沙棘、柠条、山楂、杜仲、翅果油树、麻黄等分布广泛, 开发利用的比较多。这些树种在黄土高原的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河南、青海、甘肃等省 (区) 广泛分布。

3 目前黄土高原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树种单一, 规划实施不到位。在黄土高原地区, 一般实施的国家重点工程中, 对于植物措施没有统一的规划, 也不考虑其经济效益, 在项目的初设报告中, 只注重了工程措施设计, 植物措施也有, 只是根据工程情况选择一些当地树种, 如在黄土高原东南部:油松、侧柏、杨树、沙棘、紫穗槐等进行初步设计, 一旦项目批复后, 就按初步设计报告实施, 没有针对某些区域或地区进行高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或规划, 长期以来形成了树种多而杂, 没有形成规模, 即使有经济价值, 资源又供应不足, 致使开发利用滞后。有些单一树种造成的生产力低下, 抑制了生物的多样性, 反过来又影响了自身的生长速度, 甚至导致退化趋势, 并且更进一步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

二是粗放经营, 经营管理不到位。在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少雨, 由于水土保持或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 大部分25°以下沟壑区均种植乔木、灌木或草本, 但是大部分地区只注重种植, 不注重管理。在国家项目立项之后, 进行大量水土保持植物的种植, 待项目验收之后, 无人问津, 更不进行抚育管理。如, 辽宁朝阳、陕西吴起县等在80年代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时, 大量种植沙棘纯林, 后期也不进行抚育管理, 到90年代末, 病虫害危害严重, 造成大量沙棘林死亡。如果在沙棘盛果期之后, 树龄达到8~9年进行带状平茬或在种植初期, 进行混交或带状种植, 加强后期的抚育管理, 就不会造成大面积沙棘林死亡。

4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选择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必须遵从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 因害设防、除害兴利,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该地区水土保持植被选择配置还必须遵从适地适树、水量平衡、乡土植物、经济生态、密度调控和自然恢复等6项原则。

4.1 植物材料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落实适地适树, 并给各种立地类型配置适生的树种, 须要在充分认识立地特性的基础上, 深刻了解树种的特性, 包括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也就是首先要了解树种的形态、色泽、寿命、生长快慢、根系深浅、繁殖方式、根蘖能力、开花结实等生物学特性;同时, 也要了解树种同外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要求和适应能力等生态学特性, 如抗寒性、抗旱性、抗风性、耐盐性、耐荫性、耐淹性以及对土壤的要求等。主要原则有:适地适树的原则;水量平衡的原则;乡土植物的原则;经济生态的原则;密度调控的原则;自然修复的原则。

4.2 适生植物材料的配置

通过对不同景观立地因子特性的解析, 结合土壤因子, 据此可划分出立地条件类型。又据现有成片或散生的乔、灌木树种的广泛调查及树干解析资料, 掌握了树种的分布范围, 适应的生态幅度, 以及生长情况。由此可判断各树种的适生性能, 并据此确定在立地条件类型表中的恰当的位置。

同时, 比较在同一立地条件类型中, 不同乔、灌木树种的生长差别, 确定每一个主要乔、灌木树种的适生立地类型。从而选出各立地条件类型上适宜的树种、林种和草种。对每一立地类型有几个适生树种的, 依次列入某一立地类型, 以体现树种的多样化, 为保持生物多样性做好基础工作。同一树种适应几个立地类型的将其分别列入不同立地类型中, 以林种作为归属。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不同景观类型区各立地条件类型及其相应的配置和适生林种、树种 (表1、表2、表3) 。

5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 植物种的选择, 既要有注重水土保持效果, 又要结合植物的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既能绿化美化环境, 又能为当地农民增收,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各区树种选择及配置如下:

(1) 黄土高原沟壑区

沟底川滩塌积冲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毛白杨、旱柳、刺槐、泡桐、新疆杨、小叶杨、紫穗槐等树种;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或片状。高效水土保持林选用核桃、苹果、杜仲、花椒、桑树等。配置方式:选择果园式集约经营栽培。

沟底川滩冲积石砾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旱柳、新疆杨、白蜡、经济林选用红枣。配置方式:根据地形穴状混交。

塬面黄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泡桐、毛白杨、新疆杨、小叶杨、臭椿、白榆、楸树、槐树、旱柳、刺槐、紫穗槐等树种。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高效水土保持林选用苹果、核桃、杜仲、银杏、柿子、桃、梨、杏、葡萄花椒、桑树等。配置方式:选择果园式集约经营栽培。

山梁坡、沟坡中下部阴向黄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油松、华山松、河北杨、刺槐、紫穗槐等树种。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高效水土保持林选用杜仲、银杏、沙棘、桑等。配置方式:选择果园式集约经营栽培。

山梁坡、沟坡中下部阳向黄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刺槐、河北杨、火炬树等;高效水土保持林选用核桃、苹果、柿子、花椒、桑树、山楂等。配置方式:选择果园式集约经营栽培。

山梁坡、沟坡上部阴向黄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油松、华山松、云杉、华山落叶松、刺槐、沙棘、紫穗槐、叉子圆柏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山梁坡、沟坡上部阳向黄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侧柏、刺槐、油松、火炬树、辽东栎、叉子圆柏、紫藤等;高效水土保持林选用山杏、沙棘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山梁顶黄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侧柏、油松、杜梨、叉子圆柏、白刺花 (狼牙刺) 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注:※为试栽树种。

山梁坡、沟坡上部阳向姜石粗骨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侧柏、黄蔷薇;水保经济林选用杜梨、山桃、沙棘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水平阶种植。

山梁坡、沟坡中下部阳向红粘土型:水土保持林选用麻栎、辽东栎、荆条、沙棘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急、险山梁坡、沟坡冲风口, >36°:水土保持林选用杜梨、侧柏、火炬树、山桃、沙棘、白刺花。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2) 黄土丘陵沟壑

梁峁顶黄绵土型:水土保持林应选用杜梨、山杏、柠条、山桃、白刺花、沙棘、叉子圆柏 (沙地柏) 扁核木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梁峁斜坡阳向绵沙土型:高效水土保持林选用杜梨、山杏、侧柏、苹果、仁用杏、桑树等;水土保持林应选用柠条、山桃、白剌花、火炬树、文冠果、叉子圆柏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梁峁斜坡阴向绵沙土型:水土保持林应选用河北杨、小叶杨、新疆杨、榆树、刺槐、旱柳、油松、柠条、山桃、沙棘、叉子圆柏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沟坡阳向黄绵土型:水土保持林应选用杜梨、山杏、刺槐、侧柏、美国黄松、叉子圆柏、柠条、柽柳、乌柳、杞柳、山桃、沙柳、火炬树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沟坡阴向黄绵土型:水土保持林应选用河北杨、小叶杨、新疆杨、油松、榆树、沙棘、柽柳、紫穗槐、柠条、叉子圆柏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梁沟台地黄绵土型:高效水土保持林选用仁用杏、果桑、苹果、梨、葡萄;水土保持林选用紫穗槐、沙柳、枸杞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涧滩沟底绵沙土型:水土保持林应选用欧美杨、河北杨、剌槐、旱柳、垂柳、桑、山荆子、紫穗槐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涧滩沟底盐碱土型:水土保持林应选用胡杨、新疆杨、旱柳、沙枣、柽柳、沙柳、紫穗槐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3) 黄土丘陵河谷盆地区

河川滩冲积黄土型 (川水地灰钙黄土型) :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河北杨、新疆杨、北京杨、群众杨、合作杨、旱柳、槐树、叉子圆柏、白蜡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高效水保经济林选用苹果、梨、桃、杏、枣等。

沟坝地黄土型 (丘间地黄土型) :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侧柏、臭椿、旱柳、白榆、沙枣、柠条等。配置方式:根据地形采用带状种植。

梁峁坡、沟坡阴向黄土型:水土保持林选择侧柏、甘蒙柽柳、柠条、蒙古扁桃、沙木蓼等树种, 配置方式根据地形条件, 选择带状混交或片状混交。

沟阳坡黄土型:水土保持林选择沙枣、柠条、沙冬青、花棒、沙拐枣、叉子圆柏等树种, 配置方式根据地形条件, 选择带状混交或片状混交。

河滩盐碱土型:护岸林选择胡杨、新疆杨、沙枣、甘蒙柽柳等树种种植, 配置方式根据河岸条件, 选择带状混交或片状混交。

摘要:本文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植物配置存在的关键问题, 阐述了黄土高原的植物种类及水土流失治理中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种类与分布;在强调遵从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了黄土高原高效水土保持植被的选择与配置必须遵从适地适树、水量平衡、乡土植物、经济生态、密度调控和自然恢复等6项原则, 列举了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丘陵河谷盆地区等不同立地条件类型适生树种林种配置模式;做到因害设防、除害兴利,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关键词:黄土高原,高效,水土保持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张文辉, 李登武, 刘国斌, 等.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J].植物研究, 2002, 22 (3) :373-379.

[2]李登武.陕北黄土高原原微管植物区系地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届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8:1-2.

[3]刘广全.黄土高原植被构建的景观配置[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2008:44-47.

[4]岳秀贤.蒙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读博士学位论文, 2011:1-2.

[5]张希彪, 上官周平.黄土高原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J].生态学杂志, 2005, 24 (8) :872-877.

[6]王义凤, 姜恕, 孙世州, 等.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资源及其合理利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7]卢宗凡, 梁一民, 刘国彬.中国黄土高原生态农业[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8]吴钦效, 杨文治.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

[9]张振万, 张春林.黄土高原地区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的探讨[M].张振万主编.大西北生态环境论丛, 第一集,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298-302.

相关文章
化学助理员求职信

化学助理员求职信

化学助理员求职信(精选7篇)化学助理员求职信 第1篇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很是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能够阅读我的求职信,我从报纸上看...

1
2025-09-22
汉语比较句练习

汉语比较句练习

汉语比较句练习(精选8篇)汉语比较句练习 第1篇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对外汉语课堂练习:学习比较句我:汉语教师安娅:中德混血小美女 南宫俊...

1
2025-09-22
化学课评语范文

化学课评语范文

化学课评语范文(精选8篇)化学课评语 第1篇对化学优质课的评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评语都不陌生吧,评语能激励被评价对象向更高...

1
2025-09-22
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

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

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精选16篇)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 第1篇好玩的人民公园作文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我和妈妈一起去看参观南宁人民公...

1
2025-09-22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精选6篇)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 第1篇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内控制度构建有这样一则案例.上海某超市的经营者从2005年3月...

1
2025-09-22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

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精选6篇)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 第1篇湖北省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指南第一节 卫生监督协管职能定位卫生监...

1
2025-09-22
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

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

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精选6篇)环保节约绿色征文范文 第1篇让我们节约用电用水——让我们行动起来电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在生活...

1
2025-09-22
淮南案例分享范文

淮南案例分享范文

淮南案例分享范文(精选8篇)淮南案例分享 第1篇经典销售案例时间: 2014.2.19 地点:中国银行淮南体育场支行人物:华夏人寿淮南银保营...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