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2
1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精选8篇)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159例小儿疝气患者, 其中男90例, 女69例, 年龄1~15 (6±2.1) 岁, 体重15~40kg, 其中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为疝气患者。比较患者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 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观察组采用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患儿麻醉后, 取仰卧位, 在距离脐下缘5mm长度处做横切口, 设立5~7mm Hg压力气腹, 脐下缘处置入套管针以及腹腔镜作为观察孔。再将吻合线穿过硬膜外处套管针, 在内环口体表投影处的外上缘处将皮肤戳破, 并且在沿内环口处的内半周处将腹膜外潜行, 穿过患儿输精管的表面之后, 将腹膜刺破进入其腹腔, 同时缓慢将针退出, 形成线圈留置在腹腔内部[2]。按照相同原理, 将套管针从原戳口处再次进入, 与前面出针点汇合, 将针穿入线圈并收紧, 同时缓慢将针退出, 将肌腱吻合线套入线圈内, 使缝线环绕内环口完整一周, 收紧疝环并进行打结, 手术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自主活动时间少, 并发症也显著降低, 相比较对照组都具有显著优势,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下表1、2。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 俗称“疝气”。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 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引起腹股沟疝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腹部强度降低, 以及腹内压力增高。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型医院采用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方法对于小儿疝气患者进行治疗, 我院也采用了该种方法对于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进行治疗,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自主活动时间少, 并发症也显著降低, 相比较对照组都具有显著优势 (P<0.05)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儿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点, 受到了患儿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综上所述, 小儿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比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宝军, 许峰峰, 刘星伟, 等.腹腔镜和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4) :382-383.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第2篇

关键词 腹外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10

Abstract Objective:Summary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patch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39 cases of hernia patients with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patch after perioperative nursing observation.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cured, surgical incision healing stage Ⅰ,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4~7d,were followed up for 1~23 months,no recurrence.Conclusion:Totally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patch with less trauma,quicker recovery and less pain,fewer complications,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nursing workload.

Key Words Hernia;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Care

腹外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腹外疝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传统疝修补术式复发率较高(4%~10%)[1],且具有手术创伤大等缺点。而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比传统手术更具有优越性。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对39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9例,男31例,女8例,年龄18~79岁,平均52岁;其中斜疝27例,直疝9例,复发疝3例。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随访1~23个月,无复发。

护 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应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介绍微创手术的优点、适应证及同类患者的恢复情况,必要时可请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顾虑,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让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②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是从腹膜外加强腹股沟疝的后壁,用补片覆盖在疝的缺损处,并用环形钛钉固定,属于微创手术,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医师的高超技术,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合作。必要时术前晚口服抗焦虑药。术前1~2天禁食产气类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防止肠道过多产气,影响手术时手术野的暴露,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手术日晨测血压、呼吸、心率,取下假牙及首饰等贵重的物品,更换清洁衣裤,遵医嘱给予尿管留置,并肌注术前针[2]。③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入院后每天监测血压,血压140/90mmHg以上者请心内科会诊,调整用药,使术前血压稳定在150~160/80~95mmHg。术前2~3天加用镇静药,保证睡眠。合并冠心病,术前2~3天停用影响凝血机制的药物,有心肌梗死病史者术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心脏功能,如射血分数、各心室及瓣膜的运动情况等。④合并糖尿病:术前常规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使空腹血糖控制在8~10mmol/L、尿糖(+)以下,无酮症酸中毒。术后根据血糖情况使用胰岛素和降糖类药物。⑤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前须行肺功能检查,吸烟者术前禁止吸烟。指导患者作深呼吸运动,以增加肺通气量,即深吸气后缓慢呼气,6~8次/分。训练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对轻、中度阻塞性肺功能障碍者术前给予抗炎、祛痰、止咳、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术后护理:⑴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做好记录,注意保暖。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注意有否感染迹象,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阴囊给予抬高。尿管留置者会阴擦洗2次/日,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术后疼痛难忍者,遵医嘱给予强痛定50~100mg。防止腹内压增高,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大小便通畅。⑵术后特殊护理:①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尿潴留是疝修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麻醉镇静,不习惯床上排尿及老年患者前列腺增生等,导致术后排尿困难,除术前开始使用坦索罗辛外,术后应尽早鼓励并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习惯的体位排尿,必要时协助患者在床边或上洗手间排尿,排尿时注意防止术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②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术后早期为了预防全麻后喉头水肿、呼吸道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定时翻身、拍背,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③术后出血:除及时、仔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外,应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血压等变化,如发现脉搏改变、血压下降,要想到内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防止休克的发生。

出院宣教:患者一般在术后2~4天即可出院,出院后指导患者注意保护伤口,休息1周可恢复一般正常工作,但是3周内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和参加重体力劳动。

讨 论

完全腹膜外补片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配合上述正确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患者恢复良好,未有严重并发症出现,明显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临床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夏慧生.现代腹部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225-249.

2 张清贤,田培芳.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7:192-193.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80例, 男152例, 女28例;年龄18~67 (45.25±3.69) 岁;其中斜疝110例, 直疝32例, 复发疝25例, 复合疝13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各60例, 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甲组:硬膜外麻醉, 根据腹股沟患者具体病情分别给予患者Mc Vay、Bassini、Shouldice术式行疝修补术治疗。乙组:采用艾瑞补片及网塞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麻醉方式同甲组, 术中不广泛解剖腹股沟, 高位游离疝囊至腹膜外脂肪层, 直接将小疝囊回纳入腹腔, 横断大疝囊后结扎, 不行高位结扎。放置网塞入疝环后, 疝囊顶同锥形充填物尖端缝合一针固定, 回纳后同时缝合固定锥形充填物及疝囊内口周围组织, 对精索进行游离后, 将补片放置于精索后方, 分别与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联合肌腱缝合固定。丙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 (TAPP) 手术治疗, 全身麻醉后, 在脐部放置10mm套管, 将2根5mm套管分别放置于脐两侧腹直肌外缘平脐处, 疝环上3cm方剪开腹膜, 分离腹膜前间隙:上达腹壁下动脉、联合肌腱, 内达耻骨联合, 外达髂前上棘和腰大肌, 内下方达耻骨梳韧带、髂耻束, 外下方达精索腹壁化。将巴德补片剪为13cm×9cm大小, 内环上方2cm处下翻腹膜板, 对腹膜前结缔组织进行清理, 腹横肌腱弓和、耻骨梳韧带及骼耻束清洗显露后停止, 剥离小疝囊, 横断大疝囊, 在内环、股环及腹股沟疝三角区用补片覆盖, 并用钉合器对边缘进行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 建立统一随访表与数据库, 每半年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 观察其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3组患者中乙组患者手术时间最短, 其次为甲组, 再次为丙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 ;丙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甲组、乙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丙组比较, *P<0.05;与乙组比较, #P<0.05

2.2 并发症

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8.3% (5/60) , 其次为乙组11.7% (7/60) , 再次为甲组28.3% (17/60)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丙组比较, *P<0.05;与乙组比较, #P<0.05

2.3 复发率

随访3年, 甲组复发22例 (36.7%) , 乙组复发6例 (10.0%) , 丙组复发2例 (3.3%) 。复发率最高为甲组, 其次为乙组, 再次为丙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传统疝修补术无需人工假体, 可避免异物排斥的发生[2], 同时手术操作较为方便, 然而手术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在临床推广使用受到限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传统疝修补术已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取代, 2种手术切口小、对机体损伤小, 术后康复快, 因此成为临床常用疝修补术方法[3]。本文主要对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及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丙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其他2组,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其他2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然而丙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明显大于甲组、乙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 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 患者康复快等优势, 但其操作较为复杂, 手术时间较长, 同时手术治疗费用较高, 因此尚需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从而促进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兢津, 梁伟雄, 张彤.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22) :4128-4131.

[2] 张文海, 白剑, 侯湘德, 等.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21) :3911-3913.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外疝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22例, 女30例;年龄最大66岁, 最小16岁, 平均 (47.34±4.34) 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组, 每组76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疝修补术

术前排空膀胱, 麻醉后患者采用平卧式体位。在复发疝患者腹股沟韧带上方2 cm与之平行位置进行切口, 切口长约2~3 cm, 在外环切开腹外斜肌膜到达内环, 把精索游离, 稍微分离提睾肌和筋膜, 在精索的外前方找到疝囊, 进行传统疝修补技术[2]。

1.2.2 腹腔镜疝修补术

术前排空膀肤, 全身麻醉, 采取头低脚高15°~30°体位, 建立气腹, 在适当位置制两个孔, 分别置入5 mm腹腔镜和3 mm操作钳。通过腹腔镜观察, 首先找到对应患侧的内环口, 并在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再制一小孔, 大约2~3 mm, 置入带线针和针钩, 和操作钳配合缝合内环口半轴腹膜, 带线针缝合时把缝线带入腹腔, 针钩缝合时把缝线从腹腔带出, 然后把内环口荷包缝线收紧, 关闭内环口, 缝线结缚在2~3 mm戳口处皮下, 再将手术前准备好的人造膜补片剪成合适的尺寸, 直接覆盖在腹膜的内表面, 覆盖缺损部位, 用连发钉合器固定数针[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临床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均采用PEMS 3.1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传统疝修补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腹腔镜疝修补术组, 出血量高于腹腔镜疝修补术组, 疼痛持续时间长于腹腔镜疝修补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临床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传统疝修补术组76例患者中复发4例, 并发症6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组76例患者中无复发, 无并发症出现, 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2。

例 (%)

3 讨论

既往的临床研究和数据结果显示: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但是这种手术治疗方法还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4,5]。虽然随着临床应用病例的不断增加, 手术应用愈加成熟, 但是患者术后复发率水平一直较高, 同时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也相对较大, 因此, 传统疝修补术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现代医学临床需要的问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医疗器械的不断进步, 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腹股沟疝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 腹腔镜疝修补术优势比较明显:一方面, 采用腹腔镜技术降低了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创伤程度, 患者的出血量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并且疼痛情况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 采用腹腔镜技术大大缩短了患者康复的进程, 有效的降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和几率[6,7,8]。

从本文比较研究数据上分析:腹腔镜疝修补术组与传统疝修补术组相比较, 其临床优势体现在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疼痛持续时间短、临床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各个方面, 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 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优势明显, 是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可靠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胡志强, 朱广通, 黄辉, 等.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脑积水的手术治疗策略[J].中华医学杂志, 2010, 90 (47) :3318-3322.

[2]陈荣恒, 谭家驹, 甄作均, 等.日间手术中心复合局部麻醉下腰骶部筋膜脂肪疝的治疗[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4, 7 (2) :126-127.

[3]刘增亮, 李扬, 白金宝, 等.肝硬化腹水合并巨大脐疝与右腹股沟疝手术一例[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1, 5 (2) :259-261.

[4]陈革, 唐健雄.盆底疝中闭孔疝的手术治疗[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2, 6 (3) :826-827.

[5]李红岩, 张燕, 赵发, 等.慢传输型便秘合并盆底疝和直肠黏膜内脱垂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1, 26 (2) :112-115.

[6]段宣旺, 申英末, 梁红花, 等.双层补片在滑疝腹膜前修补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3, 28 (2) :152-153.

[7]姜宏志, 邢茂青, 刘强, 等.改良成雪橇状硬膜外麻醉穿刺针在腹腔镜下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0, 31 (7) :558-559.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37例, 女11例;年龄21~74岁, 中位年龄51.3岁。其中斜疝35例, 直疝13例;双侧疝5例, 单侧疝43例;原发疝36例, 复发疝12例。观察组男39例, 女9例;年龄20~72岁, 中位年龄52.1岁。其中斜疝37例, 直疝11例;双侧疝6例, 单侧疝42例;原发疝38例, 复发疝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手术前对导致腹股沟疝发生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手术结束后的12h内患者应适当食用一些流食。手术前及手术后按相关规定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 手术结束24h后可恢复正常饮食。对照组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 硬膜外麻醉下, 经严格消毒后于患者下腹作斜切, 切口长度为6cm, 同时要将各层分开, 直至疝囊, 在复位后再进行高位结扎, 后按一定的次序将切口关闭。观察组予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通过腹腔确定患者疝囊位置, 后有效分离腹股沟韧带等结构。若为直疝, 可直接对患者的疝囊及腹壁进行分离;若为斜疝可采用钝性方式对疝囊进行分离;采用补片对患者的疝口进行修补, 后将腹腔镜退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疝通常是因腹部肌肉出现开裂现象或肌肉薄弱而造成的肠或脂肪组织凸出而引起的,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2]。临床上通常利用疝囊高位结扎的方式进行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传统修补术三种。传统修补术的手术方式相对较为简单,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逐渐成为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腹股沟疝的方式。腹腔镜疝修补术相对于其他治疗方式有住院时间短、微创、并发症少、术后疼痛时间短等特点,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则有手术时间短等特点, 因此2种方式均得到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3]。结果表明, 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的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 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但2种方式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 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薛红册.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 2013, 5 ( 10) : 89-91.

[2]刘郁.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3, 7 ( 1) : 27.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普外科的11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组48例, 男44例, 女4例, 年龄24~77 (55.2±8.7) 岁;对照组67例, 男63例, 女4例, 年龄22~74 (54.7±8.9) 岁;所有患者中斜疝74例, 直疝41例, 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两组在性别、年龄、疝的部位、随访时间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腹腔镜

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于脐孔 (10mm) 套管置入腹腔镜, 双下腹腹直肌外侧5mm套管置入操作, 于内环口上方脐内侧形切开腹膜。沿腹膜翻开疝囊, 将疝囊剥离至腹膜盆壁化, 将疝囊与后方的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充分游离, 分离腹膜前间隙, 暴露耻骨结节、耻骨结节, 联合肌腱、联合肌腱、腹直肌后鞘等结构, 暴露出耻骨肌孔, 将15cm×10cm聚丙烯补片钉合或缝合在耻骨结节、cooper韧带、联合肌腱和腹直肌背侧上, 钉合腹膜, 术后留置导尿1d[1]。

1.2.2 无张力

采用硬膜外麻醉, 沿腹股沟韧带, 斜行至切开, 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外环、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联合肌腱。牵开以上结构。显露提睾肌, 逐层切开找到疝囊, 分离疝囊与周围的粘连, 打开疝囊, 将疝囊内容物回纳入至腹腔。于精索后方放置聚丙烯补片, 分别固定于腹内斜肌、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联合肌腱等组织。逐层缝合, 关闭切口, 术后砂袋加压24h[2]。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s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均全部手术成功,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共有3例复发, 对照组无病人复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的常见病之一, 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 经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形成的腹壁薄弱区或孔隙区向外突出形成的囊性包块。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治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人们普遍认为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包括: (1) 人类直立行走。腹股沟区在腹膜前方主要依靠腹横筋膜来承受腹腔内容物的压力[3]; (2) 鞘状突未闭, 男性在胚胎期, 睾丸逐渐下降, 带动腹膜、腹横筋膜、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沿腹股沟管下移, 并推动皮肤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状突, 而睾丸则紧贴在鞘状突的后壁。一旦鞘状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全, 就会形成先天性腹股沟疝[4]; (3) 腹壁薄弱或功能不全, 老年人肌肉萎缩, 腹壁薄弱, 而腹股沟区更加薄弱, 再加上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 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另外, 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腹股沟区创伤、重体力劳动等, 可致使腹压升高, 也是腹股沟疝的众多发病因素之一[5]。除新生儿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外, 其他腹外疝, 只有通过手术才能治愈。

目前传统疝修补术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代替, 而腹腔镜疝修补术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特殊方式, 两者以人工材料聚丙烯为补片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 符合人体解剖结构, 大大降低了复发率[6];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难度相对小, 易于医生掌握及便于基层医院的推广, 且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低,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适应证广, 包括了腹腔镜斜疝修补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手术的开展。但随着腔镜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成熟、补片材料的更新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疝修补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势必将成为今后疝修补术的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的开展给外科带来一场技术革命, 为腹腔镜疝修补展示了一片广阔的前景。与无张力疝修补法, 腹腔镜法有创伤小, 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 术后美容效果好等优势, 但是, 由于腹腔镜技术难掌握, 存在学习曲线, 费用昂贵是开展该手术的最大障碍。另外, 腹腔镜手术对腹腔脏器有一定程度的干扰, 可能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7]。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均全部手术成功,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6.5±15.5min、3.0±0.5d、8.5±2.5h、10.5±2.5h, 对照组为47.5±10.5min、4.5±1.5d、25.5±5.5h、6.5±2.5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复发3例, 对照组无复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相当, 腹腔镜利于患者恢复, 并发症发生少, 但远期复发率较高, 目前还是不能完全代替无张力疝修补术, 仍需掌握手术适应证, 因人因地制宜。

综上所述,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均有良好治疗效果, 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术式。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疝复发的回顾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普外科的115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组, 观察组为48例腹腔镜疝修补术, 对照组为67例无张力疝修补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两组均全部手术成功,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6.5±15.5min、3.0±0.5d、8.5±2.5h、10.5±2.5h, 对照组为47.5±10.5min、4.5±1.5d、25.5±5.5h、6.5±2.5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复发3例, 对照组无复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均有较好疗效, 但腹腔镜远期易复发, 适用于发病初期, 临床应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合的术式。

关键词:腹腔镜,无张力,腹股沟疝,复发

参考文献

[1]王荫龙, 姚伯元, 田正刚, 等.天津市成人腹股沟疝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07, 1 (1) :13-15.

[2]景恩义, 刘雅莉, 杨克虎, 等.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 10 (7) :875-881.

[3]马颂章, 李燕青, 宋华峰, 等.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60例次报告[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99, 15 (2) :160.

[4]许卓明, 计勇, 甄作均, 等.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疝复发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 2004, 10 (6) :105-105, 107.

[5]赵五煜.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及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3) :78-79.

[6]辛占良.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 2012, 18 (4) :52-53.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腹腔镜组97例患者,男7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8岁,腹股沟斜疝患者70例,其中复发疝6例,双侧疝4例,腹股沟直疝患者20例,其中复发疝5例,双侧疝0例。无张力补片组153例患者,男129例,女24例,平均年龄60岁,腹股沟斜疝患者121例,其中复发疝12例,双侧疝8例,腹股沟直疝患者32例,其中复发疝1例,双侧疝2例,平均随访时间42个月。对两组术后复发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活动恢复情况及持续性疼痛情况进行比较。

1.2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对腹腔镜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疗效。(1)术后复发率的比较: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有5例复发,而传统张力手术组只有1例复发,开放组具有较低的复发率,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1。(2)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比较: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组组与开放修补组相比,腹腔镜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3)术后活动恢复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提示,腹腔镜手术组组与开放修补组相比,前者恢复活动的时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4)持续性疼痛发生率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发生率与开放修补组相比,开放修补组发生率较高,两组间持续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3 讨论

在我们的研究中,腹腔镜组比开放组具有较高的总体复发率,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中腹腔镜组有5例复发,而传统张力手术组只有1例复发,从而提示该研究在手术操作方面可能存在技术问题,手术操作不当应是众多研究存在腹腔镜手术高复发率的主要原因。此外,临床研究表明,腹横筋膜修复是防止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腹横筋膜的薄弱和缺损是腹股沟疝发生的重要原因。尽管网塞在修补腹横筋膜缺损上有一定作用,真正能够起到加强腹股区薄弱和防止疝复发的应是术中对腹横筋膜的修复和以后腹横筋膜与人工网片融合形成的生物性纤维组织[1]。如果不强调腹横筋膜的有效修复或修复不完整,网片置入后与薄弱腹横筋膜的纤维素性粘连,在短期内难以对抗术后腹内瞬间高压而导致复发。腹腔镜手术仅将网片置于腹横筋膜内,没有对其进行修补和加强,可能由此导致术后早期较高的复发率。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实质上是微创外科在疝修补领域的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手术需经腹腔完成,增加了手术创伤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开放手术手术完全在腹膜外进行,相对创伤较小。腹腔镜手术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上没有显著优越性。尽管微创技术降低了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增加了全身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如高龄患者的心肺功能,是否能耐受全麻及气腹等情况。本研究里开放修补组术后持续性疼痛发生率较高,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发生多与网片的放置有关。腹腔镜手术在术后复发和持续性疼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与既往系统研究结果[2,3]相似。虽然部分国外研究结果显示,结合早期恢复工作和生活,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缩短住院周期等因素,腹腔镜疝修补术可能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但昂贵的治疗费用仍是目前制约腹腔镜疝修补术发展的最大问题。只有根据患者疝环和腹股沟管后壁缺损的程度进行个体化术式选择,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4]。从而进一步从整体上提高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水平。在腹腔镜疝修补开展初期,我们的手术后复发率较高,但随着技术的熟练,我们相信会有很大进步,在术式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对于复发疝,双侧疝,腹腔镜有一定的优势,对于疝囊很大,或直疝,传统手术可以在解剖上更能确切地修补腹横筋膜,修补缺损。

参考文献

[1]周建平,李铁钢,范丹凤.Prolene网片在成人腹股沟疝前路修补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8):499-500.

[2]The EU Hernia Trialists Collaboration.Repair of groin hernia withsynthetic mesh,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nn Surg,2002,235(3):322-332.

[3].Hung L,Nivritti GP,Francis CWL.System atic review and meta2a2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comparing endoscopictotally extra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oplasty with open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J].Ann.Coll Surg.HK,2003,7(1):2-10.

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5例腹股沟疝患者。男26例, 女9例;年龄28~68岁, 平均年龄 (56.5±1.0) 岁。单侧疝29例, 双侧疝6例。斜疝20例, 直疝14例, 复合疝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 (19例) 和治疗组 (16例) 。对照组男14例, 女5例;年龄28~66岁, 平均年龄 (54.6±1.0) 岁;单侧疝16例, 双侧疝3例。斜疝9例, 直疝9例, 复合疝1例, 病程1~30d, 平均 (16.5±0.5) d;治疗组男12例, 女4例;年龄30~68岁, 平均年龄 (56.8±1.0) 岁, 单侧疝13例, 双侧疝3例。斜疝11例, 直疝5例, 复合疝0例, 病程3~28d, 平均 (14.3±0.5) d。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 差异不明显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在患者脐下0.5cm处制作一个弧形切口, 并将其腹白线切开。然后进入到腹直肌和腹直肌后鞘之间的间隙中, 放置10mm套管, 并充入CO2气体。将腹腔镜置入, 在切口的下方大约3cm处的正中位置放置一个5mm的套管, 此外, 在趾骨上方大约5cm处放置第2个5mm的套管[3]。男性:将精索内筋膜打开, 并使用分离钳将患者的精索分离开。女性:直接将圆韧带离断。然后将10cm×15cm的补片剪一分叉口, 卷后从10mm的套管放入腹膜前间隙。将补片分叉口套入到圆韧带, 并将股环和斜疝内环口等覆盖好, 并将CO2气体排出。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在患者腹股沟区制作一个斜行的切口。并对腹股沟管进行解剖, 同时对精索进行游离, 之后再对疝囊高位进行结扎处理, 将补片覆盖在腹横筋膜前[4]。使得其内上缘和腹横肌以及腹内斜肌下缘缝合。外下缘要和腹股沟韧带下缘缝合。下方平片要将植骨覆盖, 并距耻骨缘约1.5cm的腱膜组织上缝合固定。使用4号丝线间断逐层缝合。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5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采用χ2或t检验,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术后使用镇痛的患者为1例, 发生切口感染患者2例, 复发1例, 复发率为6.3%;对照组术后使用镇痛的患者为3例, 发生切口感染患者6例, 复发5例, 复发率为26.3%;治疗组患者手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要明显少于对照组, 并且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和复发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 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均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外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 对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则能够治愈[5]。本文中, 对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其具有高位结扎疝囊, 而且不需要充填物, 在手术后, 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较轻微。然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则是一种微创技术, 其选择的是普通聚丙烯补片。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不需要进入到患者的腹腔内, 进而减少腹内粘连和内脏损伤的几率。经过此次的观察发现, 治疗组患者手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要明显少于对照组, 并且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和复发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此外, 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之, 对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治疗, 后者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降低并发症和复发的几率, 同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和负担。

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 探讨和分析两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35例腹股沟疝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 (19例) 和治疗组 (16) 例。对照组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要明显少于对照组, 并且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和复发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此外, 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术治疗, 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减少复发几率,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和负担。

关键词: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参考文献

[1]喻修昌, 王小伟, 王松伟, 等.局麻下Lichtenstein无张力平片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97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 16 (2) :34-36.

[2]李亮, 隋梁, 吕国庆, 等.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原因及其再手术方法选择[J].海南医学, 2011, 7 (8) :77-79.

[3]柯斌杰, 陈伟民, 方喜, 等.Lichtenstein平片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18) :86-87.

[4]杨波, 莫立显, 杨峰.Lichtenstein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50例临床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1, 24 (2) :89-90.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