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地下水资源保护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2
1

地下水资源保护(精选12篇)

地下水资源保护 第1篇

1.1 地下水资源量

(1) 地下水资源量:依据《湖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和《湖南省水资源公报》进行的地下水资源量分析计算, 湖南省国土面积211829km2, 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3914895万m3。 (2) 地下水可开采量:《湖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及《中国地下水资源 (湖南卷) 》分析计算成果, 全省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46.003亿m3/a。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31.747亿m3/a,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14.26亿m3/a。

1.2 地下水历年开发利用量

根据我省2000~2011年共12年《水资源公报》发布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历年统计资料分析, 全省年平均地下水开发利用量为20.29亿m3, 最大为2000年的22.02亿m3, 最小为2011年的17.44亿m3。但总的来说, 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量年际间变化不大, 是基本稳定的, 根据湖南省2011年水资源公报成果, 2011年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及湖南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 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力度, 对地下水开采也进行了有效管理, 同时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采取了有效措施对地下水井进行关闭, 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 使得2011年地下水开采总量减少到17.44亿m3, 相比2010年减少了3.67亿m3。其中生活用水为12.5亿m3, 工业用水为2.91亿m3, 农业用水为2.01亿m3。

2 地下水资源保护

2.1 规划保护范围

年我省地下水重点规划范围:长江流域主要为洞庭湖平原区以及长江委确定的湖南重点湘江流域范围 (湘江衡阳以下流域) ;珠江流域主要为珠江源头郴州市的宜章县。

2.2 保护工程布局规划

(1) 在洞庭湖平原区的益阳、岳阳及尾闾地区的湘潭以及山丘区的怀化、邵阳等城市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逐渐关闭封填地下水井, 对部分地下水井进行封存备用。

(2) 在长沙、益阳、娄底市等矿井采掘抽排地下水导致的地质灾害区, 由于矿区已经关闭, 地质灾害对损毁的水利设施未进行修复的, 目前无法找到赔偿主体, 故对损毁未予赔偿的项目本次规划进行修复 (包括河道、堤防、水库、山塘、水渠等) 。同时在益阳市、长沙、岳阳、湘潭、怀化、娄底市及湘西自治州等地下水水源涵养区建水源涵养林;在娄底对连邵煤矿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区进行地下水井井口清淤、清杂保护;在益阳、长沙及娄底地质灾害区对河流、渠道等水利设施损毁进行修复;对长沙宁乡县垮塌、损毁的坝体、堤岸进行修复;对长沙及益阳受地质灾害影响导致的堰塘、水库塌陷、开裂等影响蓄水功能的水利设施进行回填, 加固处理, 恢复水库及堰塘正常蓄水功能;在怀化、娄底、益阳及岳阳三市地下水源建立拦砂坝、拦污栅, 生物隔离及物理隔离及建立人工湿地进行水源保护。

(3) 对全省地下水开采区布设监测站网, 主要是监测水位、水量, 设立国家站网、省级站网、市州及县级站网, 并在重要的矿产区布设监测井, 十四个市州共设置369个监测站, 适时掌握全省地下水动态信息。及时预测地下水动态, 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3 当地地表水利用工程

在8个市州建调蓄工程7处 (益阳2处、常德1处、张家界4处) , 建输水工程14处, 输水管网长度303km, 建水厂19个, 净水能力为45.9万m3/d;建供水管网1201km, 共替代地下水35740万m3。

2.4 封填井工程

由于我省目前存在矿山开发抽排地下水导致的地质灾害, 较为严重的是娄底市、益阳市及长沙市, 地质灾害引发了地面下沉、塌陷及裂缝等地质灾害, 给当地社会经济及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不小的损失, 尤其是给水利设施带来了巨大损毁。因此, 按照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 需对地质灾害区现状企事业单位自备地下水井进行永久填埋、对城市公共水井及部分单位自备水井作为应急水源使用, 进行封存备用。实施的市州主要为湘潭、益阳、岳阳以及怀化市、邵阳市, 其中五个地市永久填埋井分别为41、67、62、9及95眼自备井, 以及100眼城镇公共供水水井。共计永久填埋274眼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及100眼公共供水水井;湘潭市及岳阳市、邵阳市作为应急水源封存备用的公共供水水井共计72眼水井;怀化市的13眼、邵阳市50眼单位自备水井作为应急水源进行封存备用。

2.5 水利设施修复工程

由于矿井采掘引发地质灾害, 导致娄底市、益阳市、长沙市等出现地面塌陷, 对水利设施中形成巨大损失, 造成堰塘漏水、渠道断裂、堤岸垮塌、河流断流、拦河坝损毁等现象, 同时对道路交通、农田生产均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保障人民群众生活需水需求, 需要对形成的灾害进行修复, 保护地下水资源避免灾害继续发展。对地面塌陷点进行回填以维持地面稳定, 对渠道断裂进行修复, 使渠道正常功能得到恢复, 对垮塌的河堤、河岸进行地基处理及护坡、护岸保持堤岸稳定, 对断流的河道进行修复, 恢复河道的过水能力。

2.6 水质保护工程措施

由于地下水超采及水源涵养区保护力度不够, 导致地下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水位下降、水质变差。为此需要对水源进行保护, 建设水源涵养林, 设立井口保护装置, 设置地下水水源警示牌, 立碑;用围栏保护井口免受地表水及地面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地下水源进行清杂、清淤;护堤;设置拦污栅、拦砂坝等保护工程, 见表1。

2.7 地下水监测工程措施

按照《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大纲》要求, 进行地下水水位观测、地下水计量观测。对全省各地级市及县城设置地下水监测站及怀化、张家界、娄底三市新设的8眼井专用观测站, 市州及县级监测站共172个观测, 加上报送水利部的83个国家站及63个省级站, 并结合国土部门规划的47个全省重点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巡查检测站及4个矿山地质环境卫星技术监测区。共规划对全省369眼地下水井进行动态监测, 安装水位及流量监测设施, 按照83个国家站投资规模, 每口井需要拓宽并加大井壁, 放置监测设备, 并装置流量仪及水位、水质监测仪, 再加上14个检测分中心及省监测中心的仪器设备投资。共需6412万元资金。

2.8 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工程措施投资

(1) 替代水源工程措施:在益阳市共建5处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工程, 建4个水厂净水能力9万t/d。替代地下水3531万m3。在常德市汉寿县进行江东水库扩容, 建2处地表水水厂、27km供水管网, 三处净水厂及700km的供水管网。替代地下水2509万m3。在岳阳市建城区地表水厂工程替代地下水, 建供水管网30km, 替代地下水2878万m3。在郴州市建莽山水库用地表水供5个乡镇及宜章县城用水, 建94.3km输水管网, 6个水厂 (总净水能力7.7万t/d) , 以此保护珠江源头地下水。在湘潭市建跃进, 赤石水库, 湘潭县建涓水水厂, 共建输水管网76.2km, 8万t/d的赤石水厂及10万t/d的韶山市竹鸡水厂, 建涓水、竹鸡水厂供水管网27km, 并进行4个水厂的水资源保护及征地补偿。替代地下水31896万m3。在娄底市冷水江市建周头、矿山、利民、铎山四个乡镇水厂。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建白虎堂、卸甲峪、清风峡及天子山水库, 4水库调蓄能力688万m3, 并建白虎堂水厂。在怀化市对5处13眼封存备用井的供水管网接驳15km, 替代地下水111万m3。以上替代水源工程计算投资共计投资228363万元。

(2) 水井封存备用;在益阳、岳阳、湘潭、怀化及邵阳市5市州的企事业单位自备的274眼、城市公共供水水源井100眼地下水井进行永久封填。对72眼公共供水井及63眼较大规模的自备井进行封存备用, 作为应急水源。全部水井封填及封存备用投资共计417万元。

(3) 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全省共建涵养林16680亩, 湿地20亩, 水源地保护围栏长度91km, 60口井清淤清杂, 43个拦砂坝, 井口围栏49.6km, 物理隔离90.1km。集中式水源地保护投资共计33424万元。

(4) 地下水站网监测:本次规划对全省15个监测中心投资中浅层地下水开采量计量监测投资73.8万元;369眼监水位、水量监测站投资2288万元;共计投资6412万元。

中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概述及可行方案 第2篇

武汉轻工大学 毕 业 设 计

设计题目中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概述及可行方案 姓 名 王晓冬 学 号 040204202 院 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 业 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 刘 霖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地下水特点 3 第三章 中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4 第四章 地下水污染源分析 10 第五章 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12 第六章 治理措施 14 第七章 结束语 16 第八章 参考文献 17 摘 要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是中国北方城市重要的供水来源更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因此地下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导致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人类生命的健康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地下水由于其自身特点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被污染在我国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沿海地区的海水人侵硝酸盐污染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和防治工作如加强污水的处理回用及防止水污染的宣传教育与切断污染源综合防治地下水污染等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污染来源污染危害预防措施污染治理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human survival It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water supply in North China city is Chinas important strategic reserve resources so the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rela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city sewage garbage and industrial waste emission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xtensive use of pesticides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which causes the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reatening human life and health but also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environment Groundwater pollution due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s easily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ways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China are mainly coastal seawater intrusion nitrate pollution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 products pollution etc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treatment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sewage reuse and prevent water pollution and cut off the sources of pollution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keyword]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sources pollution prevention pollution control 1前言 11 地下水概念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自流水三大类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埋藏在离地表不深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一般分布不广呈季节性变化雨季出现干旱季节消失其动态变化与气候水文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潜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一般埋藏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孔隙及坚硬基岩风化壳的裂隙溶洞内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流动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埋藏并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承压水受静水压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动态变化不显著承压水不具有潜水那样的自由水面所以它的运动方式不是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流动而是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以水交替的形式进行运动地下水是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从而积极地参与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所以地下水系统是自然界水循环大系统的重要亚系统 2 地下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地下水还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作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它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具有良好的调蓄功能可以平衡丰枯年水资源的利用经济价值体现在因其具有水质优良和便于开采的特点可以成为满足特定需求的独立水源也可以作为一种正规的补充水源地就水质而言地下水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最好的饮用水水源地下水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在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著名城市 如伦敦纽约莫斯科等都利用地下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 我国西安济南太原成都等61 个大中城市也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另有北京上海武汉等40 多个城市的供水水源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兼用 如北京市总供水量中2 3 取自地下水据统计我国华北27个城市总供水量约782 万m3 d 其中有686 万m3 d 取自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877 1 3 地下水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命脉

随着工农业建设的发展 对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用水生产1t 钢需用水20 40t 1t 纸需用水200 250t 1t 化肥需用水500 600t 1t 人造纤维需用水1200 1700t 1个年发电100 万kW 的发电厂日用水量约86400t故兴建任何一个较大的工厂 在进行厂址勘测的同时 必须对水源进行勘测此外许多工业对水质有特殊要求 纺织造纸要求水中不含FeMn等物质 炼钢要求低温冷却水 发电要求水中不含悬浮物质等 通常地下水都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当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 如溴碘锶钡等 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液体矿产 称作工业矿水含有铝偏硅酸和氟等人类肌体所需微量成分的矿泉水具有较好的医疗和保健作用

1.4 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地下水广泛分布于地壳中 是生态环境系统的敏感因子 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下水流动易变它是多个动平衡系统的组成部分 首先 地下水与大气水地表水共同构成水循环系统 其次 地下水与其赋存的岩土共同构成力学平衡系统 最后地下水形成一个处于动平衡状态的渗流场

15地下水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地下水资源不仅储存量大还具有水质好分布广泛便于就地开采利用等优点 据统计我国约有70% 的人口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在北方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比较高如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利用率达90% 以上在全部用水量中地下水占5 0% 以上地下水的利用和保护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但是地下水一旦由于开发和保护不当而遭受污染不但其自净能力极弱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对人类及其活动造成危害 因此加强对珍贵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乡生活和工业生产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受污染水质恶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查清地下水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污染途径对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提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使水源地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得以控制对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改善城区居民饮水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2中国地下水资源特点

第一地下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和单位耕地占有水平很低 第二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水土资源的配置不平衡从全国总 的来看地下淡水剩余量还比较多占可开采资源量的70但地下淡水剩余量的分布极不均一北方地区剩余量为74477亿立方米年南方地区余量为172469亿立方米年分别占全国地下水淡水剩余量的302和698占当地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485和868 地下水受污染的可能性比较低特征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如泥沙原生动物细菌等水中的胶体物质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包括无胶体如铁铝的化合物水中的溶解物质各种盐类化合物的离子还有气体水的硬度通常把钙镁离子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地下水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

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自流水三大类 分类情况

根据埋藏条件可把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包气带水指潜水面以上包气带中的水这里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气态水和暂时存在的重力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季节性地存在的水称上层滞水

潜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

承压水是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承受压力当上覆的隔水层被凿穿时水能从钻孔上升或喷出按含水空隙的类型地下水又被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孔隙水是存在于岩土孔隙中的地下水如松散的砂层砾石层和砂岩层中的地下水裂隙水是存在于坚硬岩石和某些粘土层裂隙中的水岩溶水又称喀斯特水指存在于可溶岩石的洞隙中的地下水

地下水是一个庞大的家庭据估算全世界的地下水总量多达15亿立方公里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十分之一比整个大西洋的水量还要多

97部分地区水质超标严重且污染还在继续加重依据2000 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大多数城市地下水预报组分或指标呈增长趋势地下水水质在向恶化趋势发展主要增长的组分有矿化度总硬度硝酸根亚硝酸根硫酸盐铁锰COD 和氨氮等尤其是北方城市污染更加严重污染元素多且超标率高主要超标项目有矿化度总硬度三氮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铬酚砷汞氰氟细菌和大肠菌群等三氮污染在全国各地区均较突出矿化度和总硬度超标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铁和锰超标主要在东北和南方地区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最为突出仅海河流域水质劣于国家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的水体面积多达7 万平方公里左右 地下水中除了无机污染物以外还存在有机污染局部地区已很严重其中有不少是 三致物质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如氯代烃苯并芘和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京津唐地区地下水中含有机物种类达133 种由于地下水被超采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漏斗更加剧了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污染向深层发展且不断加重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面积在不断扩大在我国平原地区目前要找出一块未被污染的地下水区域竟成了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其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往往也越多多年形成的地下渗漏污染连同地表水的不断恶化积累了大量有毒污染物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

地下水污染特点是由地下水存储特征决定的局限性 污染物必须通过包气带或越流途径的渗透变化才能进入含水层 隐蔽性 即使地下水遭到了较严重的污染 但它还是无色无味 从外表上难以识别 有毒有害的地下水 对人体的影响也只是慢性的长期效应难以逆转性 地下水一旦遭到污染 就很难得到恢复 仅靠含水层本身自然净化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缓慢性 地表以下地层复杂 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 污染物质进入地下含水层及在其中运移的速度都很缓慢 若不进行专门监测 往往在发现时 地下水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其不良后果很难消除

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根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T 14848293 我国63地区的地下水可直接饮用 17经适当处理后可供饮用 12不宜饮用剩余8为天然的咸水和盐水 然而在我国人口较为密集人类活动干扰大工农业生产发达的平原地区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面积超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垃圾场的淋滤和地下油罐的渗漏等原因地下水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 在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的197万km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中Ⅰ类和Ⅱ类水质的面积仅为4 98 Ⅲ类面积为35 53 ⅣⅤ类面积高达59 49 太湖辽河海河淮河等流域地下水污染最为严重其面积的91 49 84 5576 40和67 78地区的地下水超标 表1 太湖流域的浅层地下水大都为Ⅳ类和Ⅴ类 几乎全部不能直接饮用 淮河流域安徽段总面积 39994km2 中46 6埋深小于20m和35 8 埋深在20~50m的地下水受到中等或重污染

3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源分析

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开采量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有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是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越来越严重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开采漏斗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水质污染土壤盐渍化等严重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与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需求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储存濒于枯竭对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

全国有近70个城市因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沉降范围64万平方千米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量超过2m的有上海天津太原西安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天津塘沽的沉降量达到31m西安大同苏州无锡常州等市的地面沉降同时伴有地裂缝对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发生地裂缝的地区还有河北山东云南广东海南等地

图一 GDP与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虽属可再生资源但地下水更新和自净非常缓慢一旦被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长时间难以逆转

山东潍坊许多企业将污水排到1000多米的水层污染地下水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治理污染的投资跟不上据专家推算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环保的投入应当占到GDP的2以上才能够保持现状必须达到25或者3以上才能使环境有所好转而国家环保的投资从来没有达到20最高只有15~16左右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表示中国目前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地表水资源受到了严重污染特别是在中国城镇地区情况更为严重现在存在这样的态势当地经济越发达污染越严重北方的海河淮河和辽河这些地方的城市工业发达人口密度大地区污染尤为凸显在南方太湖流域巢湖滇池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们在关注GDP增长的时候实际上在付出非常昂贵的环境成本

图二 哈尔滨松花江污染非常严重

31企业排污致重金属污染

在地表水资源不足且部分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地下水曾被认为是清洁稳定水源根据《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在全国655个城市中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约占城市总数的61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在没有新水源的情况下失去了地下水也就意味着生存危机

据南方新闻网报道网友作证称山东广饶大王镇造纸厂是典型的地下排污用压力泵把造纸的恶臭毒水排到地下水系里企业污水直排地下现象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诸多网友痛陈家乡见闻家乡的水已变质亲朋和邻里多人患上癌症一些地方政府漠视企业违法排污

不法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地下的行为早有先例有媒体调查时发现除了挖渗坑渗井偷排外为了躲避查处有的企业用高压泵将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遗憾的是这一现象似乎并未引起政府和公众足够的重视地下排污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去年春节期间发生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肇因就是一家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今年年初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引发的河流污染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恶性水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地下水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马军表示饮用水源地所受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很难被传统水处理工艺消灭中国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从根本上遏制的时候了再不治理不仅是农村地区城市也将难有清洁的水源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地下水的污染《水污染防治法》是有专章规定的但是深层地下水的排污在中国没有明确的规范美国有一种针对特别难处理的污水深井灌注的技术比如对灌到哪里中间会不会造成水的污染管理得非常严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介绍类似地下水污染问题上世纪50年代日本美国也遇到过这些国家都提高了排放标准等不过污染得到缓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化完成后的产业转移很多污染源消失而中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污染源难以消除

图三 合肥一条被水藻覆盖的河流 32农村地下水污染严重

据新京报报道在多种污染源作用下中国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且污染速度快2011年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其中较差极差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与2010年相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

马军认为民众对地下水污染的焦虑折射的是地下水严重污染的现状民间环保组织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理事长赵亮表示他们在海河流域做环境调查发现已经难以找到一条干净的河流污染的河流会渗入地下水源而各地企业利用渗坑渗井排污也已近20年

这里没有污水处理厂没有环保监管有的是祖辈饮用地下水的传统赵亮对地下污染威胁农村饮水安全的状况非常担忧清澈的小河透亮的井水已经成为记忆赵亮在2012年7月对海河流域调查时发现村民大都被迫放弃了饮用井水

2月1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山东茌平县干韩村采访发现村民十多米深的自备井打上来的水发黄水面上有一层薄薄的油花村民不敢再饮地下水近年来很多平原农村地区井水变味变色的新闻屡见报端农村水井主要抽取浅层地下水而地表水可直接渗入浅层受污染侵害最为严重

2012年7月赵亮在河北霸州调查时很多村民把污染源指向当地的一些轧钢厂许多年来城镇城郊和农村的一些工业企业用渗坑渗井和缝隙排放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非常严重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用城市污水灌溉等都让土壤受到污染形成最大的面状污染源而被污染的河流湖泊会直接渗透到地下水源相对于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质量要优良这也是很多城市用水的主要来源但一些地带的隔水层很薄甚至开了天窗使已受污染的浅层水进入到深层水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但处理能力不足甚至市政管网渗漏都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所以城市也是污染的源头之一

环保部2月20日发布《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称个别地方因环境污染出现癌症村地下水污染导致癌症高发甚至牛羊绝育土地绝收的报道也在诸多地区出现在一些地区污染已危及公共用水安全辽宁海城污水排放造成地下水大面积污染附近一个村160人因水而亡由于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山东淄博日供水量51万立方米的大型水源地面临报废即使是北京浅层地下水中也普遍检测出了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这些三致有机物在中国东部其他城市和地区很可能同样存在

地下水污染隐蔽难以监测发现时往往已造成严重后果我们的情况很严峻这是一个机会希望不要再错过马军希望潍坊排污事件引发的关注能够推动整体环境制度的完善

图四 福建上杭县一座铜矿工人们正在给一个泄露的污水池排水 癌症多发地即污染最重地区

据《凤凰周刊》报道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众多城市的城郊结合部因为交通便利和劳力便宜而成为工业区或者工业园导入了化工制造等污染企业制造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长年的污染积累后伤害终于爆发2002年以来癌症村怪病村现象在中国各地频频出现尤其是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GDP增长和癌症村增加之间呈现伴生关系近两年来更增添了向内地资源省份蔓延的趋势这些癌症村集中处于工业区周边或城市下游形成对城市的一种恐怖的包围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毒理学研究证实环境污染可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也可导致慢性危害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致生殖障碍等远期效应2008年卫生部和科技部联手完成的第三次中国居民死亡调查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村居民最主要死因之一其中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人数明显上升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在未来20年内癌症死亡人数可能翻番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在2005年11月透露中国目前癌症病人超过700万人且每年还在新增加约160万至200万人但其中癌症村和农村癌症病人的具体数据却是个谜

医学界认为目前已知80的癌症发病与环境有关尤其是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密切相关水是致命中枢美国纽约史蒂文癌症中心研究员雷蒙对106名死于各种癌症的人的细胞进行研究后发现围绕在癌细胞的DNA周围的水与健康人细胞周围的水的结构是不同的

中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较低乡镇更低以砷为例目前中国判定砷超标的标准为005mgL超标人口为289万人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001mgL 中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高达1500万之多

地下水虽属可再生资源但地下水更新和自净非常缓慢一旦被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长时间难以逆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个十分有效的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技术无法承受的治理成本也使得地下水污染陷入困局有报道称上世纪80年代日本测算治理地下水污染需要800万亿美元

癌症村是美丽中国的疮疤

《规划》称有三千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中国现有生产使用记录的化学物质4万多种其中3000余种已列入当前《危险化学品名录》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数量较多化学品生产使用量较大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较为敏感的区域十二五化工行业规划重点发展的区域风险防控基础设施和监管措施尚需进一步提高的区域列为重点防控区域

重点防控具有较大环境风险和潜在危害的生产使用储存和排放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对重点防控企业通过搬迁改造实施环境管理登记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强监测监管完善应急体系等措施提高防控水平降低环境风险

经济的发展生态的保护公众的健康这三方利益如何平衡越来越考验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可事实上对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化学品环境管理基础和风险底数是不是清楚并不重要老百姓的癌恐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化工企业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为当地GDP做贡献生态环境的污染百姓的健康似乎都必须让位于经济的发展可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让公众享受更好的生活当百姓连基本的健康都没了即便经济发展了又有什么意义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拟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考核结果作为主管部门对各省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依据之一每5年为一个考核期此举标志着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

但是再严格的制度只写在纸上就等于零必须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水污染日益严重的根源在于单一追求GDP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如果再不放弃这一发展思路水污染将演变成为灾难美丽中国不是概念而是实在的行动面对污染恶行我们需要有责任的监管和有力度的追责从另一个层面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正工业文明的弊端这也警醒中国必须为GDP排毒

4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源分析

按照污染物产生的行业类型 可以将地下水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 1 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主要是指工业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工业废水如电镀废水酸洗废水轻工业废水 如纺织印染废水 冶炼工业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 若直接流入或渗入地下水体 都是导致地下水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气如SO2H2 SCOCO2氮氧化物等随降雨落到地面 通过地表径流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工业废渣如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硫铁渣电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铁渣选矿场尾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等 由于露天堆放或者地下填埋防渗防漏措施不合理 风雨淋滤后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污染地下水 2 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主要包括剩余农药化肥以及不合理的污水灌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有机氯农药年施用量为86 23 ×104 t 有机磷农药24 26 × 10 4t平均施用强度10 8 kg hm2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造成地下水大面积农药与化肥污染另外 中国有污水灌溉农田近133 ×104 hm2 农灌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 约有70 80的污水不符合农灌水质要求每年由于污水灌溉渗漏的大量污水 直接造成污染地下水 使污灌区75左右的地下水遭受污染 3 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一方面 目前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填埋的方式 随着日晒雨淋及地表径流的冲刷 其溶出物会慢慢渗入地下 污染地下水 另一方面 生活污水不能有效处置后排放 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 生活污水有的直接排入附近水体 有的通过化粪池直接渗漏 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产生影响

目前城市垃圾填埋场是地下水的严重隐患我国历年累计产生垃圾已达720 亿吨占地约54 亿平方米并在以每年占地约3000 万平方米的速度发展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重围之中据2002 年对全国47 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调查表明我国垃圾填埋场普遍发生渗漏尤其是早期建设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大多比较简陋渗漏是很难避免的目前我国的垃圾填埋往往把大量有毒物质及危险废物与生活垃圾一起混合填埋垃圾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一些难降解的毒性污染物不断积累形成危害经过对北京的几个大型垃圾填埋场的渗漏检测证实均已发生了明显的渗漏某些垃圾填埋场地下渗漏污染已造成周围十几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不能饮用统计结果显示散布在北京城郊的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填埋场共有4000 余座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密布在京郊各区县许多道路园林建筑设施及居民小区等就建在了这些垃圾堆上 4 自然污染源

在有些地区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 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 有毒有害成分超标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调查统计 中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低碘水等

45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和倒灌

海水倒灌是指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的现象造成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淡水的过量开采如果地下淡水过量开采滨海或岛屿上淡水海水界面可以处于不平衡状态这是我国最突出的区域性的人为因素引发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我国北方沿海地区进入80年代以来出现连续多年的干旱降雨量偏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但是工农业需用水量却不断增加地下淡水入不敷出海水入侵造成大批机井报废耕地丧失灌溉能力工业产品质量下降更严重的是造成人畜用水发生困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渤海沿岸其中最严重的是胶东的莱州湾地区据有关研究报告莱州湾地区现代海水入侵面积已达7334平方公里其中莱州市占2745平方公里位于黄海沿岸的青岛市也出现海水入侵引起城市供水水源地的污染

5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各种环境污染都有密切联系而且地下水污染具有污染途径隐蔽污染机理复杂和污染防治难度大地下水流速慢等特点 因此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工作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地下水问题不是孤立的要结合可利用水资源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开发合理调配和综合利用要利用国家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进行干预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来确立近期中期及远期目标要从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出发建立起人人负责人人参与的节水型社会逐步改善和解决水资源危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预防措施

51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兴建地下水库 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新技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公众媒介采用漫画动画短片等形式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自觉性依托幼教机构学校将环境保护意识从娃娃抓起开设学生和家长的互动课程在活动中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从点到面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512 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网 加强水质监测系统

积极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站网 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定点监测与大范围内水质普查相结合 特别对重点污染地区进行重点监测 系统掌握区域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污染发展变化及动态特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质监测站网逐步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对重点污染地区 段 进行重点监测系统地掌握地下水质水量和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动态特征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地下水的监测为主线对捕捉到的污染信息 污染物种类移动方向和速度等 能进行自动跟踪建立在线检测系统一旦在线监测值出现异常及时对周围情况进行排查控制污染态势的发展

监测能力可概括为仪器分析能力和人员操作能力应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测队伍仪器的运作依赖于人员对设备的操作水平及维护能力因此应该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513 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

目前对于工业企业国家实行流域限批政策对于化工类项目实行环境风险评价这些都是前瞻性行为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已经将工作重心转到预防污染其中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即进行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并编制评价图册借鉴他们的经验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可为规划部门和审批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514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对于重大的生产项目 一定要做前期水资源的论证评估 特别是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 应当把用水需求当成制约项目的重要因素农业是全球耗水的 龙头老大 消耗掉全世界水需求的约80 农业又是浪费大户它所消费的水中 有约60 会流失蒸发而全球有至少1 3 的灌溉采用地下水 这些地下水往往是优质的淡水可在田间地头设置蓄水池 农户根据耕地面积和作物需水情况确定蓄水量蓄水少了不行 少了不够用 多了也不行 多了排不出去同时提倡一水多用 以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代替优质地下水用于农业用水方法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应充分考虑地下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515合理确定地下水资源价格

地下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再生性的资源 尤其是深层地下水 具有与石油矿石等资源一样的不可再生性 地下水价格必须能够充分体现这一资源的稀缺性只通过行政管理手段严格限制地下水超采 不仅监管成本高 管理的绩效也难以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来弥补行政管理的不足 提高水环境管理的绩效应改革原有的地下水资源的定价理念与方法建立地下水包括开采输送净化分配使用与污水处理等过程的全成本定价方法价格中应包括体现地下水资源环境价值的地下水资源费以此来激励人们提高用水效率 促进地下水的节约利用 从根本上遏止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516地方性相关部门工厂以及每个公民应做的预防措施

地下水的保护不仅需要国家的相关法律支持和基本资料的收集而且更重要的措施便是地方性相关部门和工厂把国家对地下水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并不断增强每一个公民对水的保护意识所以地方政府工厂以及每一个公民要做到一下几点 1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为决策管理人员和规划设计人员提供有关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条件指导工程的选址选线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合理调整产业布局进行环境功能分区划分重点水源保护区 2改进工业生产工艺采取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在重点水源保护区严禁新上排放污水的项目对已有的工业能搬迁的要搬迁不能搬迁的要求严格限制排放加强治理做到达标排放 3严禁采用渗井渗坑排放污水在水源保护地不得兴建永久性的固体废物堆放场临时堆放场也要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水 4合理适当使用氮肥使所使用的氮肥既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又不要过量提高作物对氮的利用率实施节水灌溉减少氮的流失 5严禁垃圾乱堆乱放建设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有毒有害的工业废物要在人烟稀少地层不漏水的地区进行封闭堆存处理废水废渣的场所放在城市和水源地下游的不易渗透的区域并要远离地下水

517国家相关部门应做的预防工作 保护地下水的安全不仅仅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与责任而作为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及相关部门更应当承担起保护地下水安全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个人认为国家的相关权力机构应当从法律和具体措施两方面做到以下五点 1完善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面对地下水污染的严峻形势以及地下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与政策支持 2加强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国家应加大对地下水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备的地下水监测网络统一地下水监测的有关技术规范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测体系对现有多部门建设的监测网络进行有效集成建成国家地下水监测数据公用平台 3进行系统的全国地下水污染情况调查我国还从未系统的开展过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水质总体状况污染来源不清难以划分地下水质量区域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与防治规划因此急需开展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并建立地下水污染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4建立全国地下水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实现大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污染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对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及时预报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地下水污染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的蔓延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信息媒体及培训班等不同宣传手段提高全社会对地下水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2 治理措施

要切实贯彻执行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为了避免地下水遭受污染 首先要控制污染源 力求污染物质经处理后再行排放要建立污水处理厂 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达标后再排放到自然界中 这样能把对地下水资源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其次 再根据岩性以及地下水流动系统分析污染条件 尽量将可能发生污染的工矿企业安置在不易污染地下水的部位

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 根据其污染的主要原因污染途径等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采用 被动收集法 就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 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 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收集起来 或将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另行处理 把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注回蓄水层通过土壤和沙层净化过滤的水 接近淡水的质量 可以用来灌溉农作物

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 物理处理法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原位处理法

521 物理法

物理法是用物理的手段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治理的一种方法 概括起来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屏蔽法该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 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 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常用的灰浆帷幕法是用压力向地下灌注灰浆 在受污染水体周围形成一道帷幕 从而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其他的物理屏障法还有泥浆阻水墙振动桩阻水墙板桩阻水墙块状置换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圈闭法等 原理都与灰浆帷幕法相似总的来说 物理屏蔽法只有在处理小范围的剧毒难降解污染物时才可考虑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封闭方法 多数情况下 它适合在地下水污染治理初期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法

被动收集法该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 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 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质如油类污染物等收集起来 或将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的一种方法被动收集法一般在处理轻质污染物 如油类等 时比较有效 它在美国治理地下水油污染时得到过广泛的应用

522 水动力控制法

水动力控制法是利用井群系统 通过抽水或向含水层注水 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从而将受污染水体与清洁水体分隔开来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式的不同 水力控制法又可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上游分水岭法是在受污染水体的上游布置一排注水井 通过注水井向含水层注入清水 使得在该注水井处形成一地下分水岭 从而阻止上游清洁水体向下补给已被污染水体 同时在下游布置一排抽水井 将受污染水体抽出处理而下游分水岭法则是在受污染水体下游布置一排注水井注水 在下游形成一分水岭 以阻止污染羽流向下游扩散 同时在上游布置一排抽水井 抽出清洁水并送到下游注入

图五 抽出处理工艺示意图

抽出处理法是最早使用应用最广的经典方法受污染地下水抽出后的处理方法与地表水的处理相同 需要指出的是 在受污染地下水的抽出处理中 井群系统的建立是关键 井群系统要能控制整个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处理后地下水的去向有2 个 一是直接使用 另一个则是用于回灌后者为主要去向 用于回灌多一些的原因是回灌一方面可稀释受污染水体 冲洗含水层 另一方面还可加速地下水的循环流动 从而缩短地下水的修复时间此方法应用初期取得了良好成效 后来随着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的增多 这种方法的弱点日益显现出来其运行示意图见图1 523原位处理法

原位处理法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的热点 不但处理费用相对节省 而且还可减少地表处理设施 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暴露 减少对环境的扰动 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原位处理技术又包括物理化学处理法及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包含了加药法渗透性处理床土壤改性法冲洗法射频放电加热法原位生物修复的原理实际上是自然生物降解过程的人工强化它是通过采取人为措施 包括添加氧和营养物等 刺激原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强化污染物的自然生物降解过程

原位物化法在运用时需要注意的是堵塞问题 尤其是当地下水中存在重金属时 物化反应易生成沉淀 从而堵塞含水层 影响处理过程的进行

524 反应性渗透墙技术

这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原位修复地下水新技术该技术是在污染区域内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建一道渗透墙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 渗透墙内部可以结合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处理方面的各种技术 例如吹脱抽提好氧降解吸附化学氧化金属还原 例如铁屑还原和沉淀 等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尤以水污染的形势最为严峻 在我国的水体污染治理中随着点源污染治理的进一步完善面源污染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人类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惟有和谐发展才能可持续人类与自然不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朋友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保护修复和改善地下水循环条件及其环境逐步实现水质与水量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综合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在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节水管理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好的发挥作用从制度上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地下水资源加强保护与管理工作是我们保持地球生态平衡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根据这次的毕业设计我总结了关于治理和预防地下水污染的几点措施如下 加强宣传让广大人民深刻的了解到中国地下水的现状和日趋严重的污染只有每个人都动起来相信每个人只要做一点点13亿人加起来无论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2.只要政府加大治理的力度 各级部门高度重视起来 人人都行动起来 以预防为主进行保护 尽量减少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机会和数量就能很好的控制好地下水的污染 更合理充分的利用我们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国家加大法制力度加强对污水排放标准的管理加大对不符合标准的排放的处罚力度并使之得到有效实施

4加大对地下水处理的科学投入使已经污染的地下水得到更快更好的治理 5节约用水中国水资源纯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南方地区水量充足西北地区严重缺水所以南水北调措施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马瑀坚 [2] 从公地悲剧看地下水过度开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11 保护地下水防治水污染

地下水资源保护 第3篇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一、引言

水和空气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须要素,向来是保证人们安稳生活,国家和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所在。中国属于水资源严重贫乏国,用水量与淡水资源的占比在世界排名十分靠后,而人口占比更是位居100名之后,甚至被列入全球12个最贫水国家的黑名单当中。我国水资源来源主要是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而地表径流的供水具较强的季节特性且分布不均,其在我国水资源耗用量中占比不高。一直以来,地下水资源是我国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

二、当前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所谓地下水资源,就是指存在于地表面以下的土壤含水层中,或存在于岩石孔隙中,能供应人们生活生产使用,且能随一定的时间得以自行恢复的地下淡水,是淡水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时可被利用的淡水资源量极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而且分布比例极不均衡,北方存水量只有四分之一,而南方则占比四分之三。据相关数据显示,现时我国有7亿多人口的饮用水源来自地下水,国内半数以上城市、乡镇的工农产业用水及人们生活用水亦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

三、有关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地表水的严重缺乏,地下水资源在国内大部分省市地区的人们正常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等方面的总用水量中占重要比例,可以说,地下水资源是我国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但在长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人们保护意识的淡薄,我国地下水资源一直处于“超前透支”的利用状态。地下水资源长期存在过量过度开采、在生产过程中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相关法规不够完善等主要问题。

(一)地下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

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和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与否会影响用水方式和用水量。由于我国工农业仍处于发展阶段,工农业生产技术落后与节水设施的配备不完善等各种因素,造成工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偏低,有限的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被白白浪费。例如,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方面的水资源耗费更大,在中国,生产一吨钢的耗水量为二十三至五十六立方米,而在美国、德国等一些工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其平均耗水量不到六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根源在于制作工艺的落后和对废水的再利用不够充分,在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系统而环保的循环节水系统,而工农业废水的不妥善处理也对地下水资源造成长期的严重污染。

(二)人为过渡开采致使资源系统的衰竭

随着生活生产用水的需求加大,黄河断流,地表水资源污染情况的加剧,各种问题使得我国用水更加依赖于地下水。近年来,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一直超出正常可开采量,我们知道,地下水资源的恢复和回流存积需要时间。对地下水源的过度开采,会致使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形成漏斗区,引发地面的大面积沉降,严重者还会造成地裂缝和地面坍塌。地下水的长期透支也会直接影响整个水生态系统的运作,过量的开采会致使地表水出现断流和枯竭现象,更会使海水倒灌入侵地下水源带,造成地下水质的恶化。提前透支只会造成对资源系统的破坏和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系统的衰竭。

(三)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相关法规的缺失

虽然我国对水资源保护的法规众多,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为主框架的水资源法律保障基本形成,而各地方政府亦订立众多有关水资源保护的法规。但实际情形上,我国对水资源的违法追究力度不够,相关部门从意识上不够重视,在执法过程中,很多时候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特别是面对企业用水违规或者废水污染等等方面的问题,执法部分更多的时候采取的手段是行政处罚或者罚款了事,但却没有从根源上改变该企业违规用水行为。执法部门未能从根本上出发去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缺乏真正的保护意识,造成法律法规和执行手段的滞后,也造成水资源管理的混乱和“水法律”的无法真正落实执行。

四、相关保护对策

地下水资源开采和利用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的种种问题让人担忧,如何因应这些问题作出改变,提出相关的保护对策,是改变现时地下水资源衰竭险境的前提和要点所在。只有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对策,才能以实际行动去改善严峻的现状。

(一)合理开采,确保资源系统良性运作

“节流”是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和按量使用也是使整个资源系统得到良性循环的要点所在。在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中,合理开采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在地下水资源系统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上破坏的今天,严峻的环境和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意识到“按量开采”的重要性,摒弃过往“按需开采”的方式。社会的发展对用水需求不断增多,但面对用水需求的增多必须理智,不能只看眼前的发展而罔顾后果。我们必须清楚,用水需求只会不断增多,但地下水资源的存量却不会随着需求的增长而增多。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国家必须有严谨而科学的调控,合理开采,以确保整个地下水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运作。

(二)可借鉴先进国家的法规订立和用水管理

针对我国现时混乱的监管和法规制定上的问题和漏洞,我们大可以向美国、德国等在水资源管理上较为先进的国家借鉴和学习。美国和德国都是较早以现代手法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管理的国家,他们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来自较为相同的方法,就是依靠科学有效的数据监测和相关法规的执行两者相结合。这一点十分值得我国借鉴,现时我国就是处于管理欠缺数据,执法缺乏力度的现状。在管理上欠缺对地下水资源进行长久而有效的数据监测,使得很多问题的发现不够及时,执法理据不足。为此,多借鉴他国在这一方面的先进经验,首先会使我们更好的起点和高度,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制定真正适合于自身的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百利而无一害。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 周承雪. 保护饮用水资源[N]. 北海日报,2012-12-13002.

[2]刘克敏. 保护水资源 防止水污染[J]. 环境教育,2012,11:80.

[3]武喜军. 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J]. 民营科技,2012,11:65.

[4]张人权. 地下水资源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06:1-5.

地下水资源的区域保护 第4篇

1 水资源非点状污染调查评价和研究

美国环保局的调查一致表明, 农业活动造成的非点状污染是美国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这种污染具有弥散运移, 分布广泛, 污染种类繁多等特性, 污染质在时空分布上变化很大, 给非点状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美国早在1987年清洁水法的1987年就确定了非点状污染是主要的水体污染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联邦和州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例如, 清洁水法319章非点状污染管理计划、唯一源含水层计划、州全面地下水保护计划、杀虫剂计划、湿地保护计划、水源评价和保护计划、海岸带非点状污染最好管理计划、总统水质动议法、国家水质评价计划、井源保护计划等, 但到目前, 控制非点状污染行动还是有限的。

2 地下水脆弱性调查评价与编图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对含水层进行保护的主要手段。为此, 世界许多国家广泛开展了地下水层脆弱性评价研究与编图。地下水的脆弱性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目前最普遍、最难于控制和治理的地下水非点状污染问题。通过对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研究, 可以了解土地利用活动和地下水污染之间的关系, 识别地下水易于污染的高风险区, 从而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地下水保护的管理战略和方针, 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直接投入到地下水污染的高风险区或脆弱性大的地区。因此, 地下水的脆弱性评价为规划者、决策者和管理者了解地下水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地下水污染、风险和保护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直观的工具。其研究成果 (图件形式) 可直接用于土地规划。

国际水文学家协会 (LAH) 地下水保护委员会于1987年启动了关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编图的项目。另外, 在国际水文计划 (IHP) 的第四阶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启动了关于地下水资源与其脆弱性编图方法指南的项目。为了避免成果的重复和平行工作UNESCO建议将IHP和LAH的项目合并。于1993年出版了这次合作的成果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编图指南。另外, 在1990年2月美国水科学和技术理事会 (WSTB) 成立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委员会。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编图"的报告便是该委员会的成果总结。

3 井源保护计划

政府和规划机构在进行区域地下水水质保护战略规划时, 必须考虑入口风险问题。这就涉及到公共供水井的保护问题。这些井的保护可以通过圈定井的保护带来进行。在保护带中, 控制引起潜在污染的土地利用活动。地下水污染的高风险区圈定可以通过将含水层脆弱性图与潜在污染编目图相叠加确定出来。1:10万的地下水风险区划图不仅可以显示极易污染的地区, 还能标示重要的补给区、市政井的位置、地下水排泄、输水管道和溢出场所的位置。因此, 当地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此图, 进行地下水保护的规划。西德、荷兰、英国和美国等不少国家广泛开展了圈定井源保护区的工作。

美国大约一半的人口的饮用水供应是靠地下水。地下水一旦被污染, 其治理的费用是惊人的。RCRA和超基金法中每个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治理费用为590~730万美元。另外再加上提供新的水源需要打新井, 铺设新的输水管道的费用更加昂贵。因此, 井源保护是保证水的持续供给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井源保护还为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提供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可靠的依据。从长远利益来看, 井源保护计划为水用户大大节省了开支。通过井源保护计划, 可以为土地规划者、经济开发商, 合理规划开发场地, 避免地下水污染和资金的浪费提供科学依据。因此, 美国在1986年开展了全国性的井源保护计划 (WHP) 。该计划是根据安全饮用水法的1428章制定的。该计划到目前还未完成。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地方、区域和联邦各级政府和机构的通力合作, 还需要广大的公民在大规模范围内的参与。

应该强调的是脆弱性评价和井源保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是二者又是地下水保护互为补充的工具。联合使用它们可以:

(1) 增加管理和规划人员以及公众的地下水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

(2) 将可靠的详细信息输入到土地利用管理规划之中;

(3) 帮助立法机构和水用户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最高风险地区, 从而, 对地下水资源最大可能地加以保护。

4 水流域综合保护计划

今天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是解决与非点状污染有关的水质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退化问题, 保证安全饮用水的持续供给, 保护水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这需要通过水流域保护方法, 在统一的水文单元内共同解决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以自然水流域为基础管理水资源是最科学的。管理者能够从整个水流域内全局考虑影响水资源的各种作用的影响。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 美国环保局自1991年开始倡导使用水流域保护方法作为环境管理的协调框架, 将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力量集中起来, 共同解决水流域范围内 (同时考虑地表水和地下水) 的最优先要解决的问题。EPA水办公室在这种行动框架下, 采取了一系列步骤, 重新安排和协调各种水计划。通过多组织、多目标、多学科的交叉合作, 将工作转向综合的水流域管理战略上来。水流域方法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有效保护和恢复水生生态环境以及保护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战略。其目标是防治水资源的污染, 改善环境质量, 并实现水流域内其他重要的环境目标。

摘要:合理解决未来不断出现的含水层污染问题的有效办法是治理和预防相结合。含水层的保护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区域,保护

参考文献

[1]汪领伟.水文地质勘查[J].中国数学地质, 2008 (2) .

地下水资源保护 第5篇

天水市地下水资源现状与开发保护对策

在分析天水市地下水资源主要特点及地下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具体措施,为天水市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作 者:谢三成 作者单位:天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甘肃天水,741000刊 名:农业科技与信息英文刊名: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分类号:P64关键词:地下水资源 保护 对策 天水市

南流江地下水资源变化规律研究 第6篇

摘要: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加剧,相对于目前较低的生产技术条件,水资源利用率己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高强度的水资源模式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位普遍降低;河流下游水质下降;下游天然植被衰退或枯死,土地沙化面积增大,耕地退化。本文主要针对南流江地下水资源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关键词:南流江;地下水资源;变化规律

1.研究背景

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是生态环境维持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同人体的血液,水资源承载着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等活动提供资源和能量的重要使命,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安全、可靠的水资源,就没有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正因如此,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主要表现在人们用水量的大幅增加和对水质要求的逐渐严格上。地下水资源是天然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供水水源之一。它通过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等途径不断地进行补充、更新。由于地下水不直接暴露于大气中,因此在早期盲目地、粗犷式地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地下水并没有像地表水一样,因受到严重的浪费、污染而大幅萎缩、恶化。在仅仅依靠地表水资源己经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水要求时,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地下水,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2.研究区概况

南流江历史悠久,发源于广西北流市,古时候被称为合浦水,是玉林人的母亲河,向南流经玉林、玉州、博白、合浦、浦北等县,是广西沿海诸河流之一,在合浦县党江注入北部湾,全长287公里,流域面积9704平方公里,多年年平均流量166立方米秒,是广西南部独自流入大海诸河中,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的河流。

南流江流域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冬短夏长,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四季适宜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21.5 ~ 22.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2.1℃,年平均日照1.800 ~ 1,630小时。冬季偶有轻霜,无霜期长达 320 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400 ~ 1,760毫米,4-9月为雨季,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0%左右。主要自然灾害为台风、洪水、干旱、倒春寒、寒露风等。土壤分山地土壤和耕地土壤,海拔较高的山地为黄壤,土层较薄。海拔较低的低山、丘陵地多为山地红壤,土层深厚。岗地土壤多属石灰土、赤红壤、紫色土,肥力中等。平原地区为冲积土、水稻土,多分布于平原的垌田,土质肥沃。

3.南流江地下水资源变化

3.1研究方法和数据

3.1.1研究方法

研究南流江地下水资源变化,首先需要知道研究其变化的方法,而水循环演化的趋势性就是研究其变化的重要工具。水循环演化的趋势性是指某一水循环要素或某一水循环过程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变化,目前常用的趋势分析方法有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累积距平、二次平滑、三次样条函数等。对于趋势十分明显的情况,采用滑动平均、累积距平、多项式等方法,可以根据径流变化曲线图直观判断,但有时这种直观判断较为困难或者不够可靠,这时可以借助统计检验的方法。本文主要借助于线性倾向估计法、累积距平法进行判别。(1)累积距平法。累积距平是一种常用的判断变化趋势的方法,同时通过对累积距平曲线的观察,也可以划分变化的阶段性。对于时间序列x,在某一时刻的累积距平表示为:。(2)线性倾向估计法。用表示样本量为n的某一变量,用表示所对应的时间,建立与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式中:a为回归常数;b为回归系数,a和b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回归系数b的符号表示变量x的趋势倾向;相关系数:表示变量x与时间t之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对于判断变化趋势的程度是否显著,必须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确定显著性水平a。若,表明x随时间t的变化趋势是显著的,否则表明变化趋势不明显。在进行统计检验时,多应用t检验法。

3.1.2数据

1980— 2004年南流江流域玉林、玉州、博白、合浦、浦北等五县地下水埋深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3.2地下水变化

以不同形式在地表以下岩石下、土层下的空隙存在的水的统称被称为地下水。它的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气中,回归大气,从而参与了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所以地下水系统是自然界水循环大系统的重要亚系统。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个确定的水文地质单元内,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水化学特征,可利用的年补给量。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主要包括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型,不同的地貌类型中地下水的成因條件不同。

3.2.1山区分区地下水

将上述两项计算结果合并统计,得到南流江流域与山区地下水资源为12.382亿m3,其中东部水系为6.806亿m3,中部水系1.472亿m3,西部水系为4.104亿m3,分别占总量的54.97%,11.89%,33.14%。(数据来源:《黑河流域水一生态一经济系统综合管理研究》)

3.2.2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

地下水埋深是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地下水埋深变化表示浅层地下水变化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下水量的分布。选取南流江流域玉林、玉州、博白、合浦、浦北等五县典型井1980-2004年间地下水埋深数据(表1,做线性倾向分析得到,除高台县罗城,其余井均通过显著性a=0.05的显著性检验,地下水埋深有加深趋势说明地下水水位有下降的趋势。

表1南流江流域地下水年平均埋深线性倾向分析

多年平均(m)线性倾向估计相关系数分析结论

玉林4.39y=0.262x+1.3920.96有增大趋势

玉州2.65y=0.055x+2.1460.83有增大趋势

博白1.81y=0.011x+1.6760.41无明显变化趋势

合浦2.76y=0.099x+1.6720.79有增大趋势

浦北2.65y=0.044x+2.5300.69有增大趋势

对以上观测地下水埋深做累积距平分析得到:博白无明显趋势变化,只在1996年有一个波动;玉林在1992年埋深持续减小后自2000年开始表现为持续增大;玉州在2000年前表现为持续减小,之后在2002年转为持续增大;合浦变化幅度较大,1984年到1992年表现为持续减小,之后到2003年一直增大;浦北由于数据缺失较多,没有参与分析。

4结束语

事实证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下垫面条件、气象条件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变化。弄清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对于全面认识地下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有效解决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戴声佩,张勃.利用Landsat影像构建河西绿洲土地利用信息图谱——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遥感信息.2012(05)

[2]方秀琴,任立良,李琼芳.近40年老哈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2(02)

[3]朱占永,郭伟志,张海力.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4)

[4]侯碧屿,曹孟磊,刑哲,冯仲科.北京市永定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图谱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1(06)

浅议我国地下水资源法律保护 第7篇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法律保护,节水意识

一、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概念、特点以及保护地下水资源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概念

地下水资源是指在一定期限内, 能提供给人类使用的, 且能逐年得到恢复的地下淡水量。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通常以地面入渗补给量 (包括天然补给量和开采补给量) 计算其数量。因此, 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一般不应超过补给量, 否则会给环境带来危害, 使生态条件恶化。

(二)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特点

1. 首先, 我国地下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匀, 地下水资源水位呈现差异性。由于我国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南北地区不同类型的地下水, 使中国地下水在区域分布上不仅南北有明显的不同, 在东西方向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地下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 而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缺乏最严重的干旱地区, 是我国重点划定的生态功能脆弱区。如以西北地区的新疆为例, 2010年新疆水资源总量为1113.1亿m,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51.2亿m, 地下水资源量624.3亿m, 地表水与地下水二者不重复计算量为61.9亿m。全疆总供水量为535.1亿m, 其中来自于地下水的供水量为95.2亿m, 占总供水量的17.8 0%。 (1) 但是同时,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企业的增多, 却成为我国地下水开资源采量最大地区, 超采地下水的现状尤为普遍。

2. 其次, 我国地下水资源污染严重, 不合理规划使用现象普遍。我国地下水资源的遭到污染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一是地下淡水的过量开采导致南方沿海地区海水入侵; (2) 二是在农耕方面, 因为农民不合理的施肥以及滥用农药的原因造成地下水资源污染量大面广;三是对于企业排污的惩处的力度明显不足,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 惩治企业排污的成本明显小于企业因排污经营带来的利润, 造成企业排污有恃无恐局面的存在。

3. 再次, 我国人口压力过大, 加大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危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口数量的增多,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我国未来水资源的需求关系将呈现结构化紧缺状态。过度开采使用地下水也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使河水断流, 水源枯竭, 植被退化, 土地沙化, 且造成土地防洪以及调节的功能丧失等环境问题。

(三) 我国保护地下水资源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 现行地下水资源立法不足

一方面我国虽然有管制地下水资源的法律如《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但是, 立法具有不整合性, 不能够在现实中发挥作用, 对于实践中依法操作性起到了阻碍。另外一方面对于具体的管制措施以及实施细节并没有涉及到, 从而造成各地管理混乱。

2. 地下水资源法律保护制度不完善

首先虽然我国新的《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但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主体范围过窄, 导致很多问题出现, 不利于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其次对于水资源的监管不到位, 一方面确实是由于监管技术、设施不到位, 另一方面更是地方执行措施不到位、对地下水资源污染的惩处力度不足原因导致。

二、国外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经验以及带给我国完善地下水资源的启示

(一) 美国地下水资源保护

美国, 虽然最广适宜使用的水源就是地下水资源, 但是情况不容乐观。因为人们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率仅为其中的一小部分, 加上美国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的使用, 形势较为严峻。笔者经过研究发现, 针对这种状况, 美国主要有几下几点经验:

1. 美国确定了地下水权流转交易制度

例如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储水以及转让程序。通过市场流转, 使水的利用价值从循环使用, 有力的控制了水源供给。目前美国的水权转让, 一般要经过申请、公示、转让和变更登记程序, 其中流转程序必须经过州的水机构或者法院允许, 有一个合理的期限。 (3)

2. 美国注重培养和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美国国家地下水协会将每年的3月13日到19日确立为国家地下水意识周, 以至于从思想上树立并引导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 同时美国每年都会以不同的主题增进人们的节约用水的意识, 开展提高公民保护地下水意识的宣传教育和活动, 缩短了人们与地下水资源保护的距离。

(二) 澳大利亚地下水资源保护

澳大利亚的地下水资源的形势虽然不那么严重, 但是由于部分地区存在地下水的超采、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地下水利用的数据收集、统计和分析工作缺失等原因, 仍存在地下水资源危机。澳大利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一是澳大利亚政府重视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主要是在1995年, 澳大利亚政府颁布《水分配与水权———实施水权的国家框架》。1996年颁布《地下水的分配与使用———澳大利亚地下水管理国家框架》, 将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作为整体共同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范畴, 以至于促进全国水资源分配的建立, 合理协调用水关系, 在充分考虑参与水资源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者和用户利益的同时, 保证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澳大利亚建立了用水许可制度, 有效的控制地下水资源总量。澳大利亚政府首先将地下水资源以许可的方式有序的分配给各地方水利批发商和农户, 用户则可以从批发商和农户那里花钱而取得地下水的供应。如此一来, 缓解了地下水资源和经济发展区域分布的不协调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两个国家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的经验来看, 一方面两个国家对于水资源的保护都通过市场的平台进行调配, 真正用市场来解决不同地区地下水资源不均的状况;另一方面都通过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制度解决, 如澳大利亚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等。

三、完善我国地下水资源法律建议

(一) 建立市场化的水权流转交易机制法律

所谓水权流转, 是指鉴于一定缘由, 水资源使用权由原权利人转移到受让人的行为, 是建立水资源的价格体制。

1. 通过完善法律统一水价格。

建立水资源市场价格机制旨在利用市场资源调配的作用规划水资源, 改变以往无偿使用、低价使用甚至无偿调拨的不合理用水制度, 建立“按价付费”取水制度。

2. 确定水资源市场的经济补偿制度。

对于这方面的考虑关键是解决我国南北方用水的不均衡问题, 经济补偿所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区水资源的人均占有率、可以利用水资源的百分比等, 这样可以做到实质意义上的公平。

(二) 进一步加大对于企业违法排污的处罚力度

笔者在前面提及到, 企业之所以肆无忌惮的排放污水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经营生产的成本远远大于排污所要支付的罚款。虽然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按日处罚的制度比以前处罚力度加大, 但是相对于国外相比还是处罚较轻, 这种规定对于企业排污行为来说仍然是无关紧要的。

(三) 加强和完善取用地下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规定由水行政部门主管协调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制度, 限定取水井年度计划可采总量、井点总体布局和取水层位制度。

(四) 加强和完善地下水规划管理制度

严格规定地下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建设节水设施等制度。实行地下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规范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

(五) 建立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制度

将地下水超采区, 开采地下水可能造成地面沉降、水体污染、水源枯竭等地区划分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建立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六)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四项制度”:一是用水总量控制;二是用水效率控制制度;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四是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七) 确立水利市场经济补偿与转让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的水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征收水费、建立水价杠杆和节水受益返补等机制。

四、结语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从我国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外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经验来提出对水资源进行法律体制的保护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 我在研究过程中有诸多缺陷和滞后性, 比如对我国地下水资源法律问题的具体案例没有详细列举说明, 对地下水资源的各种具体问题没有足够的细致分析等, 希望助力于法学实践与法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焰新主编.地下水污染与防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

[2]张哲.水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与制度创新[J].新疆农垦经济, 2004.

[3]方芳.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称保护[N].中国环境报, 2007-11

[4]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5]汪恕诚.水权与水市场[J].中国水利, 2000.11.

论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 第8篇

关于地下水资源的概念, 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要界定它的概念, 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 从资源的角度, 其必须具有可利用性;第二, 其存在范围, 地下水资源应是指赋存在地表之下岩土空隙中的水资源;第三, 来源形式方面, 地下水资源主要指来源于大气降水、地面流水、冰雪融水以及海水等水源, 经过土壤渗入地下而形成。因此, 我认为地下水资源应当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岩 (土) 层空隙中的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顾名思义, 农村地下水资源指的是农村区域内的存在于地表以下岩 (土) 层空隙中的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水资源。

二、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对农村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没有专门的立法, 主要是散见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政府相关政策文件中。《水法》主要规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在地下水超采地区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排污许可制度, 对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中的农药、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田灌溉等问题作了规定, 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也做出了规定。在行政法规规章方面, 主要有:《关于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专章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防护;《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对《水污染防治法》中防止地下水污染的一系列规定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

(二) 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

1. 立法缺乏操作性。

例如我国《水法》第36条仅在原则上规定“在地下水超采地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 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在多大的范围内行使该项职权以及应该按照什么样的程序行使职权等更具操作性的问题缺乏相应的具体性规定。这种状况, 不仅不利于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依法保护, 反而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制造了障碍。

2. 地下水资源监测制度不健全。

全国地下水资源地环境监管力度普遍比较薄弱, 不但缺乏地下水资源巡查队伍, 而且监测仪器设备不足, 尚未建立起全国性地下水资源保护自动监测网络。如在黄河流域, 存在环保部门与水利部门的两套监测体系, 发布的水质报告也不尽相同, 既浪费了资源, 也不利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3. 管理机制不科学。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对地下水资源有管理权限的部门除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之外, 还有地矿部门、交通部门、建设部门和卫生部门等协助管理部门。多部门的管理机制十分不利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各部门间职权分工不明确, 缺乏必要的协调性。

三、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建议

针对上面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提出以下建议:

(一) 要完善立法, 增强立法的可操作性。

在现有的法律中完善有关地下水资源和农村地下水资源的规定, 增强法律条文的实际操作性, 将条文规定具体化。同时可以制定专门的《农村地下水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加强对农村地下水资源的立法保护。

(二)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成立国家水资源统一管理委员会, 设立农村地下水资源管理局来专门对农村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三) 要加强对农村地下水资源的监测。

可以将国家级的监测点交由现有监测机构中的某个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也可以单独成立一个机构来统一管理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工作, 要尽快建成现代化的国家级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 实现对地下水的实时监控。

(四) 通过立法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

从农药、化肥的生产、销售、运输、使用等各环节来进行全面的规制, 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证申报程序和登记制度。并且要对农民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宣传, 促进农民合理科学地使用化肥和农药, 采取鼓励补贴措施, 对积极配合的农民进行补贴, 提高积极性。

(五) 要提高农业灌溉技术, 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地下水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 第9篇

1、自然地理概况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128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6°30′44″~47°34′26″,东经133°07′26″~134°20′16″。南部与完达山脉相环抱,北部与三江平原相依托,县域总面积6765平方公里。

2、地下水的分布

饶河县位于完达山东北部,是三江平原的一部分,山丘区占全县面积的67%,地质构造决定了本县水文地质特点。本县含水岩层分为三类,地下水分为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第三系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依据赋存条件可分为基岩风化裂隙水和基岩构造裂隙水,赋含在低山丘陵区,分布广泛,富水性极不均一。地下水类型为裂隙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砂岩、砂砾岩,含水层厚度为50~60米,承压水头高度为56.4米,单井涌水量500~1000立方米/日。另外,河流入渗、洪水淹没、农田灌溉的渠系渗入和田间渗入都在一定的时段内,在特定的局部地区对地下水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平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13523.43万立方米,其中大气降水渗入量为10097万立方米,占补给量的74.7%,山前侧向径流量为222.83万立方米,占补给量的1.6%,地表水体渗入量为3203.6万立方米,占补给量的23.7%。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15951.37万立方米,其中河川基流量15728.54万立方米,占补给量的98.6%。

3、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开发利用现状

浅层地下水具有一定的多年调节性能,为合理计算其地下水可采量,主要考虑含水层岩性、含水层厚度、浅层淡水底板埋深、单井出水量、矿化度等特征进行浅层地下水开采条件分区。根据各区的实际开采量、总补给量和地下水动态的年内年际变化,确定各分区的可开采量。经计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可开采量47.07亿,占总补给量的88%。

深层承压水控制可开采量;分布于平原的深层承压水,上部有连续的隔水层分布,不能直接接受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主要靠越流补给,地下水的循环交替非常缓慢,开采后必然造成水位下降。在本区水资源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之前,仍将其作为供水水源的一部分,经地矿部门估算的深层承压水控制可开采量为4.34亿。

4、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建议

调整机井布局,利用水丰平水年的弃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源,控制深层水的开采。严重开采深层水会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长期饮用深层水危害人类的健康。应抓紧进行供水系统的配套工程,饮用深层水源,应尽早安排地表水补充饮用水水源。滦河下游区,地下水埋藏浅,应加以开采利用,夺取潜水蒸发。北京东部个别水位较高的地区,可酌情布井,使地下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谈地下水水质的保护措施 第10篇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保护,措施

由于地下水污染后很难在短期内恢复水质, 所以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避免地下水污染的发生或控制其发展。对地下水水质的保护必须采取“防治结合, 以防为主”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地下水的环境质量不断向着良性循环发展, 以提高水质的可用性。

1 预防地下水水质污染的措施

1.1 加强城市发展和水源地建设的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

在制订城市发展规划, 特别是制订城市工业布局时, 必须考虑尽量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和保护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那些容易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工厂, 应尽可能布置在水源地下游较远的地方, 或者采用管道排污。同样, 新建水源地时, 也必须考虑地下水污染的环境条件。总之, 为保护地下水源, 必须在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必须要有防治污染、维持生态的指标;要把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的发展。

1.2 严格控制水源地的开采量和开采降深, 防止劣质水入侵

当取水层位上下接近劣质水层或水体时, 要严格控制水源地的开采量和开采降深;在水井设计中必须采用分层取水, 同时保证水井施工中的止水、回填质量;对于年久失修的水井要及时更换井管, 对报废井要保证回填质量。滨海地区地下水往往与海水有水力联系, 若对地下淡水开采利用不合理, 会造成海水入侵。海水入侵是世界上有海岸线的国家所面临的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方式之一, 如何防止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淡水, 也是我国沿海城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对开采地下水的管理, 是防止海水入侵的根本措施。

1.3 实行“总量控制”和“有害物质”排放标准, 预防“三废”对地下水的污染

1.3.1 预防固体废物对地下水污染。

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 这些废物虽然通过回收和焚化可减少其排放量, 但极大部分仍然堆放在地面上, 在降水和融雪水的淋滤作用下, 可把含有大量无机污染物的溶滤液带入地下水中。为此, 一些国家要求把固体废物置于具有工程设施的排放系统中去。在这种坑中, 固体废物要经过压实并分层盖土。固体废物在水的溶滤作用下, 除了产生溶滤液之外, 还产生有机物分解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氢和氮等气体, 因此需要在坑中设通气孔, 以防止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壤带中累积甲烷。

1.3.2 预防城市污水排放对地下水污染, 实现污水资源化。

从城市下水道排出的污水, 对地下水污染危害最大。在工业化国家中, 城市污水大部分经过一级和二级污水处理厂加工后排放, 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污水处理厂加工产生的固体剩余物污泥, 可作为肥料使用, 但它的潜在性副作用可能对地下水产生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 某些企业可以将其作为冷却水或其他水资源统统加以利用。污水经过处理加以利用, 将会有效地缓解缺水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国内外经验表明, 对废污水进行处理回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1.3.3 预防工业废水、污水的漏失和排放对地下水的污染。

对生产过程中漏失废液和污水较多的工厂, 应建立各种防渗幕, 防止污水渗入地下水中, 并在地下建立排水设施。利用深井排放工业有毒污水, 在发达的工业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国外污水注入井都在200~4000m深度范围内, 大部分深度为300~2000m, 注入地层一般为砂岩、石灰岩和玄武岩, 也有注入到咸水含水层的。注入井的注入压力小于7106Pa, 注入流量在50~1400L/min范围内。污水注入后所形成流场为一个圆丘, 并向水流方向呈非对称延伸。随着注入继续, 圆丘扩展范围不断扩大。因此, 污水向深井排放, 必须选择合适的水文地质条件, 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

1.3.4 预防放射性堆放对地下水污染。

放射性废物包括采矿、选矿中的废渣, 铀提纯过程中的固体或半固体的低放射性废物和反应堆废物。具有放射性元素的废物, 要分解衰变到很低的放射性水平, 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反应堆废物中含有各种放射性物质, 其半衰期的范围从几秒到几十年或更长。

在国外, 掩埋放射性废物有几种类型。盛装放射性废料的容器, 一般是用水泥和钢材等制作的。在美国有4种地层正在考虑作为储存放射性废物予以开放, 它们是深硅酸盐层、深结晶火成岩、深页岩层、干砂区内厚的非饱和带。

1.3.5 预防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

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肥料和杀虫剂, 以及在土地上圈养家禽或储存家畜排放的粪便;二是污水灌溉。防治的方法是:除了对牲畜圈、厕所等设置防渗层外, 最好是进行发酵处理, 使有机氮的分解产物保持在NH3-N状态, 以防止进一步氧化。经过消化处理的大粪, 可提供无害的和稳定的污泥, 而它的肥料价值没有降低, 同时还产生沼气可用作燃烧或照明。大粪在消化处理过程中可消减病原微生物。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也是重要污染源, 防治方法主要是减少土壤中的NO3-N含量。只要抑制硝化作用, 把氮素固定在土壤中, 就能防止氮素下降。由于硝酸氨化肥易于淋失, 故应尽量使用其他化肥来代替硝酸氨化肥。使用氮肥增效剂, 对硝化作用的抑制也是有效的。

2 水质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发现地下水污染后, 首先应当切断污染源, 然后立即采取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的补救措施。治理措施包括以下三种:

2.1 补排措施

这种措施就是对已被污染的地下水采用人工补给或强烈抽水方法, 使受污染地下水得到稀释或净化, 或改变地下水径流条件, 加速水的交替循环, 以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2.2 堵截措施

当地下水被污染之后, 如果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 不能采取补排措施加以治理, 就可以考虑将污染体堵截于一定范围之内, 以防止进一步扩散。采用防渗墙或防渗帷幕进行堵截, 通常应穿过整个含水层直达隔水层。

2.3 水处理

对污染地下水, 也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处理。不同类型污染质及其相应的单元操作或处理方法。除了把地下水抽出来用构筑物分离污染质外, 也可以在污染水体内打净化井, 投入粒状活性炭进行吸附或利用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处理。但由于污染水体面积大、水量较多, 利用一般理化处理也难以见效, 而且成本较高, 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地下水资源保护 第11篇

【关键词】地下水;地下水超采; 环境地质;防治措施

1.我国目前对地下水开采情况概况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开发利用。尤其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区和城市,地下水成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水源 。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近50年来,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目前全社会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很尖锐。

目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是以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为主,其中以孔隙水的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开发利用的最多,岩溶水在分布,数量开发均居其次,而裂隙水则最小。依据相关数据显示,从目前的供水情况看,全国地下水的利用量占全国水资源利用总量的16%,其中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其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52%。预计在今后,我国淡水资源供水需矛盾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西北、辽中南地区及部分沿海城市。

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迅速增加。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地下水年均开采量为572亿立方米;80年代,增加到748亿立方米;到上世纪末的1999年已达1058亿立方米;近年来,这个数字一直在每年1000亿立方米以上。相对于逐年增长的地下水开采量,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有限。

2.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在许多地区和城市,虽然总体上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并未超过允许开采量,但由于地区间开采程度不平衡造成,导致局部开采强度分布不均,特别是城区及局部地段过量集中开采,开采强度过大,导致过量开采,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例如,在北方地区虽然有37个地市处于严重超采。从而引起局部地区的地面沉降及水质污染问题。

就河北石家庄而言,由于人口和工业企业的增多, 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由于长年过量开采地下水使降落漏斗逐年扩大,漏斗中心水位埋深89年为36.06m,99年已发展到为39.98m,并形成区域性水位下降。西峰市的十里湾水源地超采极为严重,其允许开采量为24.7′104m3/a,而实际开采量达到206′104m3/a,是可采资源量的7倍,其开采是不断清耗静储量的疏干式开采,如不控制,含水层面临疏干的危险。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2.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由于超量集中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含水介质压密所至,在我国地面沉降比较严重的有北方的天津、沧州、西安、太原、南方有上海、阜阳市以及苏锡常地区。大同城市地质勘察研究表明,大同市地面沉降始于70年代,进入80年,地面沉降面积逐年增大,形变加剧。市区平原区约400km2范围内出现了区域性地形变,形变速率为7~10mm/a。目前,平原区出现两个地面沉降中心区,位置分布在时庄—西韩岭和陈庄—梓家村一带。1988~2000年年累计形变分析表明,由形变区边缘至中心的形变程度增加,形变扩散范围增大。尤其是南郊区,以西韩岭为中心约160km2范围内,表现出垂直形变显著,形变量加速发展的趋势。地面沉降区,最大累积沉积量124mm,平均沉降速率为24.8mm/a;一般累积沉降量为40~50mm,平均年沉降速率为8~10mm/a,远大于大同盆地区域性自然沉降速率3mm/a。

2.2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岩溶水分布地区,特别是城市地下水集中开采局部地段较为多见。地面塌陷问题在我国分布较广,但受岩溶水分布的控制,南方的发生率高于北方,在南方地面塌陷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有水城、遵义、咸宁、黄石、湘潭等地,北方有临沂、泰安、枣庄等。

2.3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主要发生在我国沿海城市地区,主要是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后,引起海入回灌,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辽宁的大连市、河北的秦始岛市,山东的青岛市、福建的厦门市以及广西的北海等。

此外,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还有地裂缝、矿区地质灾害等。

3.防治措施

3.1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在行政措施方面,应建立一整套严密、科学、统一、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审批手续,保证地下水合理开采。在经济制约的措施方面,可参照国外经验制定合理水费价格,并对利用余水回灌地下的用水户实行优惠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确保各用水户节约用水,建立合理的用水结构。

在技术措施方面,依据大同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调整开采结构,合理布设井群、提高地表水利用率,积极开发新水源,将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规划开采量范围内。

3.2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各用水户对其排放的废水首先要进行内部处理。对城市生活污水等要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这些处理过的水进行二次利用,对难以处理或处理后仍无法利用的污水要有专用排水渠道,不准随时随地排放,以减少对河道主要供水段的污染。

3.3加强地形变及水位、水质动态监测工作

结合大同市水资委于1988年委托山西省地矿局工程勘察院在全市约400km2范围内,已建立了地形变Ⅰ等水准监测网,布设网点80个。这项工作为“大同市平原区地形变初步研究”及“大同城市地质勘察研究”报告的完成提供了详实的基础监测资料。地形变监测工作应坚持开展下去,并且放到重要工作位置上。另外,继续加强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动态监测工作,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我国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影响面大,危害程度深,且难以短期内治理的灾害已越来越显著,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控制和减弱其自身扩展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章至洁,韩宝平,张月华.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2]房佩贤等.专门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7.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 第12篇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

1地下水流系统

在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 汇集于某一排泄区的全部地下水流, 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系统, 称为地下水流系统。处于同一水流系统的地下水, 往往具有相同的补给来源, 相互之间水力联系密切, 形成统一的整体, 而不同的含水系统中的地下水, 则没有或只有极弱的水力联系。与地表水流系统相比较, 地下水的运动深入地下很大深度, 所以其水流系统具有空间上的立体形态。同时, 地下水流系统是由众多的流线组合而成的, 不像地表水系那样可明确区分为干流、支流, 且地下水流的流动方向在补给区表现为下降, 但在排泄区则表现为上升。埋藏在均质松散沉积物中的地下水, 在渗流过程中存在众多流线, 都从补给区经过不同的深度指向排泄区。在各种地下水流系统中, 岩溶水的系统性表现得较为典型, 排泄一般以大泉或泉群的形式出现。如由泉口顺水流溯源而上, 可以发现不同级别的地下通道, 并如地表水系那样脉络相通。但岩溶水系的发育还是不同于地表水系的沿平面发育, 而是表现为水平方向上与垂直方向上的交替发育。有时地下通道和地表河流连接, 成为地上河段;自然地表水流成为断头河潜入地下, 河流流域成为地下水域的一部分。

2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和含水层空隙的性质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裂隙水和岩溶水;按其存在的形式可分为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管水、重力水和固态水;按含水层的埋藏特点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个基本类型, 每一类型按含水层的空隙特点, 又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包气带中常有局部隔水层存在, 下渗的重力水可以在局部隔水层上积聚起来, 形成上层滞水, 它是包气带内部的局部饱水带。

上层滞水分布范围有限, 距地表较近, 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一般水量不大, 动态变化量显著, 只能作为小型或暂时性供水水源, 开采时应注意防范水质污染。

潜水:有时水量较小的溪流甚至可全部潜入地下。 降雨补给地下水的指标常用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表示, 即降雨的下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与同期降雨量之比。 它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大气水相互转换的水文参数。

承压水:主要特性是处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 具有压力水头, 一般不受当地气象水文因素影响, 具有动态变化较稳定的特点。承压水的水质不易遭受污染, 水量较稳定, 在城市、工矿供水中占有重要地位。

承压水含水层按水文地质特征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 即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含水层出露于地表较高的部分为其补给区, 直接承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的补给, 实际上该区内的地下水实为潜水, 并主要受下渗补给;另一部分含水层在高程较低的位置出露地表, 则是它的排泄区, 以潜水、地表水或泉水的形式排出; 在这两层之间的含水层即为承压区。该区是指含水层补上覆盖隔水层所覆盖地段, 其主要特征是承受静水压力, 具有压力水头 (补给区高程与回水点或河水水位之差) 。承压水来自补给区, 其水量大小与补给区的大小及补给量的多少有关。

3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与管理

3.1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规划

规划的原则:应在区域或地区统一综合利用各种水利资源规划的前提下进行, 上下游同时考虑, 并注意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规划时, 要对规划区内各种有关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作全面的了解。对区内的备用水情况及它们对水质水量的要求调查清楚。再依据客观条件, 针对主要规划任务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 制定出方案并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 使规划在技术上先进、切实、可行, 经济上合理, 以节省费用。由于利用地下水灌溉时, 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水井开采地下水, 故一般习惯称井灌规划, 是农田水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原则:第一, 因地制宜, 即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 结合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第二, 规划中要坚持天上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统管, 综合统一利用当地各种水利资源。第三, 保护与涵养地下水资源, 以防水量衰减与水质恶化。第四, 集中开采与分散开采相结合。第五, 新、旧井相结合。

基本资料收集:要做好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井灌规划, 必须有足够和准确的基本资料。所需资料, 除一部分与地表水灌溉规划基本相同外, 还需大量有关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主要有:1自然地理概况;2水文和气象概况;3水文地质条件;4农业生产情况和水利现状;5社会经济情况;6经济技术条件。

水量平衡计算:目的是为了分析和解决规划区内农业生产和其他部门对水的需要量与水源可能供给量之间的矛盾。包括平衡计算的基本任务、需水量确定、 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和供需水量平衡计算。

3.2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

目的是为了经济、合理、高效地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 以便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第一, 要因地制宜,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防止局部地区过量开采。第二, 注意回升地下水位引起的致涝和致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地面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关系。单纯地大量引用地面水灌溉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 发生大面积土壤盐渍化。一般防涝的地下水埋深不小于1.5 m, 防碱的地下水埋深不小于1.8~2.3 m。第三, 利用地下水人工补给, 解决地下水资源的不足。当地下水开采量较大, 而天然补给量又不足时, 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水位下降、水量不足, 甚至出现含水层枯竭, 在平原地区还会出现咸水入侵及地面沉降等不良后果。为此, 采用人工补给办法可以增加地下水资源, 从而消除或减轻因过量开采所引起的各种恶果, 也是防止地面沉降的有效措施。第四, 保护水源, 防止污染和盐化。工业“三废”中的废水、废渣和城市污水及垃圾, 都会污染水源。有些具有毒害的污染物, 如砷、汞、高价铬、镉、苯酚和氯化物等, 一旦污染地下水源, 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为此, 应设置必要的监测设施, 采取相应的防治污染和净化污水措施。

参考文献

[1]左其亭, 窦明, 吴泽宁.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1.

相关文章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

婚礼安排表范文(精选7篇)婚礼安排表 第1篇婚礼准备及婚礼日程安排表■婚礼筹备计划1.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2.确定婚礼预算...

1
2025-09-22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

昙花静静开随笔(精选3篇)昙花静静开随笔 第1篇小学生作文:昙花开了正文:国庆节的晚上,我照例去看昙花是否开了.这次惊奇地发现昙花开...

1
2025-09-22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精选10篇)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7周 第1篇第7周周练1、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横线上:迫不...

1
2025-09-22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精选14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 第1篇患者写给医院的一封感谢信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是一名来重庆...

1
2025-09-22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欢度新年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第1篇晚会主题:待定( 备选:old if not wild we are young fear...

1
2025-09-22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精选14篇)河北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第1篇河北立法: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经河北省十...

1
2025-09-22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精选14篇)合并同类项参考例题 第1篇合并同类项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1)3x23x2x2...

1
2025-09-22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话题作文指导专题(精选8篇)话题作文指导专题 第1篇无愧我心 人可以欺骗一切,但唯独无法欺骗自己的心灵,心灵是比雪山天池还要澄明清澈...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