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初一教学总结反思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2
1

初一教学总结反思(精选9篇)

初一教学总结反思 第1篇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一,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

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现今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二,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

三,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钱梦龙语 )。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

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

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尤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

初一教学总结反思 第2篇

2、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当学生没有方法、思维没有打开时,教师帮助引导;当学生迷路时,教师引导、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引导鼓励增强信心;当学生不理解时,教师可以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去感受。

3、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教学内容和背景鲜活起来。教师将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的实际,运用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利用获取的知识,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初一教学总结反思 第3篇

一、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从学生素质角度来看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中职学校的学生与高中相比,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层次性,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较低,并且两极分化严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应用分层次教学法,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会导致部分学生“吃不消”,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第二,从中职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都直接走向社会,参与就业,一些学生也会继续深造,进入高等教育,所以,中职学生的教育目标是双向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而且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不同专业对语文知识的需求也不同,就业和升学也不同,所以分层次教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

二、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中职语文教学目标的分层。从目前中职教育的发展情形来看,教育目标是否恰当能够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法,首先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中职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质进行检测,然后为不同学生定制不同的学习目标。在中职教育中,大部分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也较为一般,这为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不少困扰,教师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也比较困难。而语文学科作为其它课程的基础,如果教学目标比较简单,则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学目标过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较为吃力,无法充分学习语文知识,长期以往,会逐步丧失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基础,制定符合他们学习层次的教学目标。

2.中职语文教学过程的分层。中职语文教师在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时,教学过程也需分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进行讨论和分享,然后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进行进行表达,在互动中一起学习, 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3.在课后练习方面进行分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课后练习十分关键,是对学生语文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的考察与检测,所以,在分层次语文教学中,在课后练习方面,教师也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与特点,给其布置符合他们学习能力的课后练习题,不能让学生认为课后练习是一种负担,也不能特别简单,无法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要通过学生对课后练习题的分析和解决,有效练习课堂所学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例如,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为其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课后练习,让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提升解决难题的能力;对于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的降低练习题的难度,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和树立学习自信。

4.在课后辅导方面进行分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于课后辅导也应该进行分层, 这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来说十分重要。在语文课后辅导方面,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境,采用个体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学习和巩固语文知识。对于语文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教材可以采用集体辅导,整体辐射,辅导任务较轻,帮助其复习和巩固语文知识;对于学习成绩较差或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该他们进行个体辅导,并且辅导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根据其具体劣势进行优势补充,尽快巩固基础的语文知识,帮助其提升语文成绩,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进步,并且体会到教师的重视,最终使整体学生的语文成绩都得以提升。

三、总结

初一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反思 第4篇

一、重视培养学生“会学”

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容易教会学生“学会”,但较难教会学生“会学”,因此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仔细观察仁爱英语教材的编排不难发现,每一个话题的SectionA通过对话呈现语法知识,SectionB语法知识在对话中的运用并进一步呈现新语言点,SectionC呈现的是一篇阅读文章,因此,教师教学时应让学生把A和B中学的知识运用到文章中去,培养阅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仁爱英语七下Unit5Topic2:SectionA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人物对话呈现用现在进行时描述正在进行的活动的表达法。SectionB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在图书馆借用图书的对话呈现进行礼貌询问的有关句型。SectionC是一篇阅读文章,三个段落分别描述校园内三个地方正在进行的活动,我在教学时,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运用现在进行时反复训练,其目的是巩固本话题的重要语法,让学生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发现每个话题SectionC的教学内容都是一篇阅读文章,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学会”了这篇文章,但真正“会学”这篇文章的学生不多。为了让学生学会“捕鱼”的真本领,我还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每天坚持训练阅读一篇立足于教材并与每个单元主题相关的小文章,通过阅读理解、完形填空、选词填空等多样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巩固本话题所学的基本语法、句法知识,增加词汇量;巩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最终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会学”。

二、重视课堂“潜力”训练

本着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我高度重视阅读课,利用阅读课资源开发阅读潜力,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接下来以教学仁爱英语七下Unit5Topic2 SectionC为例,简述在课堂教学中我是如何开发阅读课的“潜力”的。

1.设置听力任务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并练习听力。例:让学生听第一段文章并回答问题Where are they?再让学生听第二段文章并回答问题Where are they?最后让学生听第三段文章并回答问题Where are they?

2.快速阅读课文

听完课文两遍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了解没听懂的地方。快速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充裕的时间一句一句地分析,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例: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underline the structure be +.ving

3.精读课文

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仔细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用英语思考的能力。例:让学生精读课文并且match the activities with the students:

Some students play ping-pong

A few students swim

Helen and Ann run

Three students clean the blackboard

Kangkang read English newspapers

Sally have a soccer game

4.语法讲解

对于语法的讲解,不是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而是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效快速地结合起来。例:呈现三个教学场所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用现在进行时造句子说句子,大量的训练并感知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5.检验阅读效果

通过让学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问题和利用图片、句子复述课文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例:利用图片和连线题让学生复述课文。

三、重视加强同伴互助

初一教学总结反思 第5篇

许丽娟

一、学生学习英语存在的问题

1、小学阶段基础相当薄弱

2、对英语学科,有接近50%的学生不会自己拼读单词;不会查阅字典。这将导致在本学科的学习上永远处于被动的一方。同时不会拼读单词将严重影响英语的学习。比如说:不会拼读单词将直接影响单词的记忆效率。

3、怕羞、不敢读说

有些学生小学时英语没学好,到初中时也不好意思读, 不敢开口读,怕同学笑话。久而久之根本就没兴趣去学了。

4、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上课之前对将要上的知识一问三不知,课后把书本一关就完事,第二天也是一问三不知。久而久之,知识日积月累,学生学习的难度也就无形中加大,直至最后对英语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今后我应正视学生的学习心理,探讨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他们学习英语。

今后的改进措施和努力的方向: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提出过“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教师的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种作用最好超前发挥,超前教给学习,在学习之前先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方法,步骤,更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让学生潜能和创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能力,智力,情感全面发展的地方。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把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

(二)组织兴趣活动。

语言习惯的形成仅是课内的学习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经常不断地重复及在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它、使用它。才能学好。如果一味的增加课时,加班加点,布置大量作业等方法来扩大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感到学习枯燥厌烦。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将教学任务全部放到课堂上完成,课外强化和巩固则通过自愿参加兴趣活动完成。我计划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组织一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对话表演,单词接龙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鼓励重视英语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一点我在本学期做的不是很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及客观条件限制,学生基本只学课本,课外阅读少之又少。这对部分程度好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增加适当的符合初中生水平的课外阅读,既能使前面程度较好的学生扩大知识量,也能使英语程度不是很好的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体说来,要: 重视词汇的积累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的积累是基本功,并且在阅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平时教材中的基础词汇的识记与收集,是学生学习词汇的基本途径。此外,课外读物中的词语鲜活、实用、现代气息浓厚,如能将这些词语也纳入自己的“字典”,定能在英语阅读中更上一层楼。因此,我打算下学期给学生订阅一些课外读物,在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时,可以让学生将一些重要的词汇,优美的英语句子摘抄下来并尽可能记下来。例如:Maria taught the children to sing lively songs and perform short, funny plays to cheer them up.The father was almost mad at first, but the smiling faces of his children pleased him and made him happy again.此段中有许多重点常用词汇:lively, perform, funny, cheer up, at first, pleased, happy等。学生经过长期的积累,持之以恒就会增加词汇量,这样有利于减少阅读障碍,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此外,词汇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基础载体,学生的词汇知识多数来自于大量的阅读,新学的词汇如果没有派上用场,便会削弱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注重选取含有最新词汇的文章,紧跟时代步伐,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最新词汇,极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学习词汇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成功感。

初一历史反思总结 第6篇

初一历史反思篇一

“教然后而知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激发教师终身学习。以下是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故事及点滴反思与体会。

片段(一)

一节历史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七年级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道题: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同时提醒学生可以看教材,看课外书籍,查字典。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很多学生踊跃欲试。

学生甲:我看过《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书中记载:春秋时期,刚做国君的楚庄王胸无大志,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让他猜个谜,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批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学生掌声一片。

学生乙:春秋时期,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在晋国内乱逃亡在外时,曾受到赵王的殷勤接待。重耳当时许诺若能回到晋国为君,一旦晋赵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以示报答。

……

我很满意学生的表现,同时也注意到一向不爱作声的学生乙犯了一个小错误:应该是重耳受到楚王的殷勤接待,而不是赵王。但我不忍心泼冷水,也就鼓励性地说了声“你真不错”,并未纠正他的错误。

反思: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总想着那样处理不对劲儿。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特别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充满着“你真不错”、“你能行”、“你真棒”等表扬的话语。虽然这些表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鼓励,但过度的、甚至不切实际的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就完全是好处吗?我的上述处理方式,让学生接受了错误的知识。作为教师,这是一个不小的错!

其实,学生听多了赞赏的话,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所以当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一定要立即指出他的不足。只有发现了不足,改正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提醒,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所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请大胆地说“你错了。”

片段(二)

我在教九年级历史第1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设计了一道题:由于金字塔的工程巨大而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由“天外来客”所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立即饶有兴趣地讨论。过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大胆地说:“我认为它们不是天外来客所建,而是埃及人民建造的。因为书中写到,建金字塔用了20年,由几十万人来完成,而且我不相信有外星人。”刚说完,很多同学都点头表示赞同。但我发现一个同学却摇了摇头。我立即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很得意、也很理直气壮的说:“我认为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为书中的记载只是根据传闻,并没有得到证实;其次,金字塔的工程巨大而困难,在当时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埃及人民是无法完成的;第三,很早就有关于外星人的传说,到底有没有,至今未得到证实。”顿时,全班同学鸦雀无声地望着我。

反思:

学生鸦雀无声地望着我,就说明他们的思维在接受碰撞。尤其当这种挑战来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小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我细心观察并发现了摇头的同学,使得这一环节更有意义,激活了学生思维。

反思一下,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不自觉地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总是考虑能否按课前准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需要、情感没有真正地被重视。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多观察、多思考,学生都在干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更多地把关注点真正地放到学生身上。

我相信,对学生多一份关注,他会还你一个惊喜。

片段(三)

在县研训中心组织的“历史新教材培训”活动中,我上了一节研讨课。教学内容是八年级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其间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了降低难度,我放了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学生仍启而不发,教室里静悄悄的。我想:坏了,冷场了。

反思:

下课后,我冷静反思,学生启而不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题目难度大,空洞,让学生不知所措,束手无策。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学生成绩不理想,有时候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有时候学生与你抬杠……此时,老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合理,是否真正地了解学生,而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作为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平等待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时做到:多怪自己少怪生。

片段(四)

一节历史课,我给同学们介绍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讲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突然有学生插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很恼火他打断了我的话题,于是没好气地问:“你怎么知道的?”他高兴地指着墙壁说:“在那儿贴着呢,还有孔子的画像。”我一时语塞,多好的教学资源,我怎么就没注意呢。

反思:

我应该感谢“插嘴”的同学,是他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是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资源无处不在。

学生插嘴是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它带给我们的或许是担心,或许是困惑,但更多的应该是欣喜与思考。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宽松、融洽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插嘴”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它不是“乱”,而是“活”,是新课程改革中一朵绚丽的浪花。当学生的“插嘴”具有挑战性时,教师应如何应对,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如何让学生的“插嘴”变成一种学习资源,才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面对学生的“插嘴”,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为其喝彩!

反思后则奋进。我们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多多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初一历史反思篇二

初一的历史课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再加上初一学生算是真正意义上接触历史,所以相比较而言学生还是更容易对历史课产生兴趣。但是怎样才可以让历史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历史,怎样才可以让历史课堂变成学生喜欢的课堂,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值得不断尝试的事情。

在讲述中国古代史的时候,我才发现初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少得可怜,而且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十分狭小,比如我在讲述尧、舜、禹的时候,80%的学生是不知道这几个人的,连这些字都不认识,更别说他们的故事;只有极少部分阅读面比较广的学生听说过他们的传说故事。所以在上历史课的时候,想要学生进行故事的讲述和比赛,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情。

除了讲故事之外,其实历史课堂的形式还有多种形式的:表演、话剧、知识竞赛等。尽管这些形式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历史课堂中还是可以尝试的,尤其是对于初一的孩子,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讲述到“远古人类的一天生活”时,有几个班的小组尝试了表演,在短短的时间里,学生能准备出一些简单的台词和相关的动作,确实是很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在表演的时候,他们能很认真、很投入的表演,着实让我欣慰。

历史课定期准备一些知识小竞赛,也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尤其是在杜郎口模式下小组学习的形式,小组竞赛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在前三课上完之后,我准备了一次小的知识竞赛,时间就是20分钟左右。在第一个班进行知识竞赛时,我准备了必答题和抢答题,由于抢答题不能确定谁先抢到问题,所以课堂的控制有很大难度,所以其后的几个班,我就取消了抢答的环节,虽然这样竞赛的气氛稍微弱了一些,但是课堂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不管是历史表演还是知识竞赛,再或者故事讲述,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增强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至于让学生讨厌历史、厌烦历史,也许这就是历史老师最大的心愿。

历史课堂形式的多样性本身就是历史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也是历史知识的一个活用,不至于让历史真正成为历史。当然,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还是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好好准备的,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形式不仅仅再是形式。

初一历史反思篇三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自己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为历史老师我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怎样教给他们?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告诉我,要让孩子们学好你所教的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在育才这块教学沃土上,语、数、外几乎站领了孩子大部分时间,他们会对历史感兴趣吗?我该怎么做?一边教学、一边尝试、一边反思,使我逐渐领悟到,只有爱学生,并懂得怎样去爱,当他们愿意与你交流,喜欢听你讲课时,说明他们已经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可以产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较为稳定的学习情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也的确碰到了许多的问题,现在针对具体的教学以及教学后的效果谈谈反思;

一、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具体形象地展示出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它对提高学生兴趣起到促进作用。如七年级历史《伐无道,诛暴秦》主要介绍秦始皇的过失,引起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以及建立西汉,我考虑到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讲较久远,通过分析课文,能知道,但记忆困难,为了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准备了北京长城的图片,伴着优美的音乐,学生对世界名胜古迹有了兴趣。接下来放映《孟江女哭长城》学生们看到劳动人民,用小推车、肩膀扛、绳子拉,一步一步向上拉。有的累昏、有的死。再接下来放映陈胜、吴广起义。这样学生进行对比,然后分组总结秦始皇的功、过,学生的兴趣从不知不觉中调动起来。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学生乘机扰乱课堂,哗众取宠的现象。也有部分学生不能达到言之有物,这是我在以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对学生的能力的重视:把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讨论,做练习册,并教给小组长一些方法,引导他们尽可能的发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作用,让成员学会如何给别人分析、讲解问题。小组出现不会的问题,向教师提出,再由教师给小组讲解。自习课上也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先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背题,然后小组长同时抽三个组员,这样即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记忆的质量。同时在课堂和自习上,我也在尝试给学生一种没有压力的学习氛围,只规定背题的范围,不规定必须背下来,或是抽背、默写,人为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和紧张,如果学生经常在这种压力和紧张的状态下学习,不但不会提高学习效率,相反还会降低学习效率。而是想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真正地参与学习,自觉自愿地去完成课堂任务。我觉得这个方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

除此之外我认为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还应该注意

1、平时抓好培优转差,对学困生应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多鼓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点,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多学习、多钻研。取他人之长,多听课,包括其它学科的,学习他们的长处,好的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

3、在自己平时读书过程中,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积累命题素材。

4、积极接受学生意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例如有学生提出多总结,多讲解题的思路。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

初一期末反思总结 第7篇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其次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二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反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对于我们新分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可测,不足够具有全面性、开放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点拨,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难点出现了不合拍;是教师期盼过高,还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只会适得其反,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二、对教学计划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还存在以下几个缺乏:

(1)缺乏对教材内容转译;

(2)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

(3)缺乏对旧知识分析应用的螺旋上升的应用设计;

(4)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5)缺乏对自我上课的经验总结。

三、对听课的反思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

四、征求学生意见

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若在课堂上设计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很高.

五、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

初一教学总结反思 第8篇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 曾经发生这样的事例, 足以说明责任扩散效应的危害:在一次英语口语课上, 笔者要求学生自行编英语短剧, 并进行表演, 在8个小组中, 有7个小组圆满地完成了课堂任务, 但B小组未完成。课堂教学完成后, 笔者询问该小组成员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 几乎每个人都说是因为他人不配合, 将失败的责任推卸给他人, 这就是责任扩散效应的典型危害。

对于如何避免“责任扩散”效应的教学对策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笔者的建议是初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中应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情况, 如果发现有责任扩散的现象, 应当及时纠正。在平常的课堂教育中, 加强对初中生的个人责任感的教育也是必要的。

另外, 在具体操作上, 可以采取切块拼接法, 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作业中都负责承担独特的责任, 在作出汇报时, 采取措施使每个学生都有汇报和回答其他同学的机会, 在奖励标准选择上, 适当地加入个人表现因素, 如果小组成员都学会了教学内容, 可以适当地加分等。制止责任扩散的办法很多, 但不论采取何种解决办法, 都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特点, 还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 围绕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来设计和处理。

二、注意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控制

1. 要关注学生合作之前的准备状态

初中英语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准备状态:一是要关注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师要传输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保证学生对合作学习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二是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准备状态。平时教学中,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在学习任务确定后, 帮助学生掌握与合作学习的论题密切相关的基本句型和具体用法;三是要关注学生社会技能的准备状态。要教会学生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教会学生在遇到不同观点时如何处理, 提供给学生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建议。

2. 注意合作时间的有效性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 初中英语教师可能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如“时间太紧了, 根本就完不成作业了”之类, 要解决这种问题, 老师在选取学习任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 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完成的可能性, 在解释学习任务时, 应明确告知学生任务要求, 在这个前提下, 随时监控小组活动, 如果发现小组活动有明显的拖延时间的迹象应及时给予提醒, 小组活动不适当有可能导致合作时间不能有效利用的, 初中英语教师可视情况给予提示或指导, 但是小组活动的不适当不影响任务完成的, 一般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师应避免干预, 否则就又回到了以初中英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三、注意合作学习模式的局限性和与其他教学模式的结合

1. 合作学习并不是能适用于任何场合

现行的英语教材中,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 如果强行使用合作学习, 教学效果反而不明显, 比如说听力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方式的效果明显不如传统授课方式。而且, 语言教学的过程是复杂的, 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都具有多样性,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 这就说明了语言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也是多样的, 不存在一种适合于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万能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也同样不是万能的。

2. 目前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还不成熟

国外关于合作学习理论基础的研究尚且没有统一的定论, 在合作学习刚刚起步的中国, 关于它的理论研究水平就可想而知, 这种研究水平的不成熟不仅表现在关于合作学习的基础理论的不成熟, 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应用效果方面的研究的不成熟, 检验事情的最后标准就是实践。在我国要实行合作学习模式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只有当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逐渐地成熟, 有大量的实践可以证明合作学习适合中国的教育特点, 并且为大多数教育研究者和学生真正接受的时候, 合作学习才是真正适合中国的教学模式。

摘要:合作学习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起来, 将班级授课统一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结合起来。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总结和反思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 .

[2]范琳, 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4) .

[3]王鲁.异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初始阶段的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1.

初一英语复习课教学案例及反思 第9篇

关键词:初一英语;复习课;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一、案例描述

T: Boys and girls, I’m sorry it’s so hot today. I know you don’t like to have an English class, right?(我满有把握且十分同情地说)

Ss: Yes. (学生一起大声说,也不知老师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T: OK! Boys and girls, today I won’t give you a lesson. We will have a competition to see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Ss: Oh, yeah!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开始有点兴奋)

T: Boys and girls, do you want to be actors/actresses if it is possible?

Ss: Of course! It’s great to be an actor.(学生来劲了)

T: OK!Today I will give each of you a chance to be an actor/actress.But you must try your best to be a good actor or actress. I’m sure you can make it . (老师期许的目光无疑为学生增添了动力,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信心百倍。)

Ss: No problem! We want to have a try.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并表现出万分欣喜。他们可能真的以为老师不上课只演戏了。)

T:(为使人人听懂我用汉语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好演员,必须要有十分的敬业精神。今天咱们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演一场顽强战斗在高温下师生们的戏。

Ss:It’s too easy.

Ss:As easy as ABC. (大部分学生已经热情高涨,迫不及待)

接下来我开始分配任务:我给每组(我班六人一个学习小组)布置分配了所谓的台词(内容:讲解两大项练习题)。要求他们先进行彩排,以免出现错误。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倘若答案还不肯定的话可以向老师请教。

竞赛原则:

1.讲解不能只说答案,必须尽可能分析原由;

2.错一题,将被扣一分;

3. 一个小组表演时,其他小组当好群众演员给与配合;

4. 必须人人参与才能得满分(六分);

5.第一个表演的小组可额外加五分。(目的为了提高彩排效率,节省时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果然五分钟后第二小组(基础相对较好)登场了。他们每人轮流讲两道题(5人),有答案也有解题原由分析,另一人则在黑板上写答案,并不停地提示单词不会写的同学请看黑板,俨然一副严师样子,让我万分窃喜。

(第二小组出色完成任务)

T:第二小组怎么样?给个评分吧。

Ss:Wonderful!Six points!( 大部分同学观点一致)

S1:Five points!(后排一个男生认真严肃地说)

T:Why?(我也满腹狐疑)

S1:Because Miss Tang spoke in a low voice and we couldn’t hear clearly in the back row.(他振振有词,有理有据。)

T:Oh, yes! You’re a very careful boy. Next time we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is. Do you agree?(我小心翼翼地和他商量)

S1:Well, that’s OK.(他还表现挺有一点大度风范)

接下来的表演可谓精彩纷呈,发言声音比平时高了,字写得更加端正了,就连平时从不举手的Miss Li也勇敢地站起来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我毫不吝啬地大肆表扬了她(尽管我知道同伴帮了她很多)。从来都三心二意的Mr Gan竟然也能安心修改答案,认真听讲,生怕给自己的小组丢分。英语最薄弱的钱同学居然也上台发言了!虽然有些读音错误,还有点急急巴巴,但是我带头为其鼓掌,全班同学也跟着使劲鼓掌,向他表示祝贺。他也很激动,害羞地却又很流利地说一句“Thank you.”看着满头大汗的学生早已忘记难耐的酷暑,如此投入到表演和学习中,我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动。不知不觉下課铃声响了,最后一小组还没登台,十分沮丧。我连忙承诺下节课一定让他们表演,他们这才让我宣布下课。课后,我和一些同学交流,发现这样一节课让学生体验多多:“当演员也不容易,我就几句台词一紧张差点忘了。”这是一个薄弱学生为了解释答题原由在努力不已呀!“为了表演,我都忘了炎热了”。这是一个学习投入者的肺腑之言。“只要我努力,我也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一个经常作业拖拉者顿悟的心声呀!

二、教学反思

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对于学生一开始的抵触情绪,我没有责骂而是表示同情,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重新唤起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为本节课顺利完成打好了前提。

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布鲁纳,1989)。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兴趣也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本节课学生由反感排斥---欣然接受---乐此不疲,就充分表明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3.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好奇、好胜、好玩是孩子的天性” (皮亚杰,1997)。对于学生而言,快乐与学习相比,前者更为重要。我想本节课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对在课堂上演戏既感到好奇又万分欣喜,所以才会兴趣大增,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快乐,而远不止学习。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