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精选8篇)
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1篇
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目的
根据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生产车间对生产进行准备、实施并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以保证生产作业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确保产品按期交付。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车间生产计划准备、实施全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3 定义 无 4 职责
4.1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交期,形成内部生产派工计划。4.2生产部文员负责每日生产报表的填写以及生产进度情况的反馈。
4.3 各车间主任/班长负责每班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及进度控制。4.4各操作者负责完成每班生产任务。5 工作程序
5.1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
5.1.1生产部按公司月生产计划作好前期的生产准备工作(包括人力、设备、工装、技术等),及时将信息反馈至相关部门;
5.1.2各生产班组长按每周/日生产计划及时调整人员和设备以满足要求。5.1.3各操作者应按每周/日生产计划安排及时准备工量器具。
5.1.4仓库按每周/日生产计划组织好物料(包括铁皮、半成品、成品等),以满足生产所需,并及时组织成品的交付,保证物流顺畅。5.2生产计划的具体实施
5.2.1车间主任应积极协调生产计划执行中与客户有关的问题,并对周/日生产计划的进度进行检查、监督或调整。
5.2.2各生产班组长应认真组织本班的生产,安排每日的白班和晚班,并分解计划落实到人,督促每天生产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处理好工序之间的衔接。
5.2.3操作者按车间日生产计划看板上相关信息组织生产物料,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艺卡进行生产,确保高质高效,安全生产。
5.2.4对于交付进度的临时变更,车间主任应在第一时间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通知班长,有特别时段交付需求的应加以说明。
5.2.5班组长在组织生产时,如遇有特别时段交付需求的,应及时调整,并做好员工工作以保证产品按时交付,并有权更改看板;当班组长发现因其它原因导致有可能无法按期完成计划时,应及时通知车间主任,由车间主任与各部门之间协调并解决。5.3生产进度的统计、分析与考核
5.3.1生产部文员和各班组长每日应将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填写至《车间生产计划看板》和《每日生产进度统计表》上,每日对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并提出生产中需解决的问题,连同《车间生产计划看板》交付生产经理和PMC部门进行分析,并将所有记录存档保存; 5.3.2每天召开生产会议,各班组长及相关人员参加,检查当日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生产计划实施细则,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将结果报至最高领导层。
5.3.3各生产班组在生产运行过程当中,车间主任对生产计划的生产进度情况进行检查跟踪,遇到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必要时作出指令性的要求。
5.3.4车间主任应每月根据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考核到班组或个人,并将考核结果予以公示。
5.3.5 考核办法:依据《生产车间管理制度》之规定执行。6 支持性文件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7 记录
《车间生产计划看板》
《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车间生产进度统计表》
编写: 审核: 批准:
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2篇
生产车间管理提升整体目标是在生产部建立一套基本管理体系,从而使用生产各项活动
得到基本有效控制。
总体规划三阶段:
1、准备阶段
2、重点实施阶段
3、总结巩固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8月底到10月中)
阶段目标:
1、通过部分管理措施实施和人员培训,在生产部创造一个提高管理的积极工作氛围,重
点解决生产部思想认识问题。
2、车间基础管理。
主要措施:
1、岗位职责
2、人事管理制度
3、卫生管理制度
4、会议管理制度
5、培训管理制度
6、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7、奖惩制度
8、工器具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重点实施阶段(10月中到12月底)
阶段目标:
1、建立有效生产运行体系
2、建立产品标准和生产作业规范。
3、建立简单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条件下)
主要措施:
1、生产计划
2、生产统计、报表
3、生产记录与报表(生产追溯体系)
4、主要工作流程和工作接口
5、生产作业规范
6、产品标准
7、质量问责制
8、从来料、操作、设备、环境、检验建立一套质量监管规范(质量控制与追溯体系)
第三阶段:总结巩固阶段(1月初到1月中)
阶段目标:前期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贯彻。
主要措施:
1、开展检讨、检查、评比活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以某一阶段完成一项管理为目标,而对所有目标进行必要分解,分
车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3篇
关键词:批量,作业车间调度,集成优化,交替迭代方法,遗传算法
0 引言
生产计划与调度问题一直是生产运作与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通常生产计划层和调度层是紧密联系的,处在不同层次的生产计划和调度都必须进行有效地沟通。生产计划与调度集成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类:
1)采用递阶方法分层求解,即将生产计划递阶分解为一系列不同的层次,然后采用一种自顶向下的方法由高层到低层依次作出决策[1]。这种递阶生产计划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曾被认为是求解大型复杂计划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忽略了实际调度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的能力约束而使得递阶分解的结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变得不可行。
2)采用集成模型优化的方法,同时考虑不同层次的约束条件,建立整体优化模型。在进行问题的求解时,有两种主要的求解方法:一种是整体法[2,3,4],对不同层次的所有决策同时进行处理。另一种是集成法[5,6],同样针对整体的优化模型,先对不同层次的生产计划分层求解,然后对不同层次的优化结果进行协调和传递。
上述研究在求解集成优化问题的时候,往往很难较快地得到满意解,模型往往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详细的工序约束关系或者考虑的集成优化目标过少,因此难以应用于实际,鉴于此,本文针对有准备时间的多周期成批jobshop车间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给出了批量连续生产的工序约束关系,为了解决求解时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交替迭代遗传算法来求解改模型。
1 成批jobshop车间生产计划和调度的集成优化模型
本文研究的成批job-shop车间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可描述如下:在车间中有M台设备,需要生产N种零件,每种零件i包含ni道工序,每道工序必须在特定的一台机器上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互不相同,该车间所生产的产品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采用成批生产,零件批量生产过程是连续不间断的。生产过程中更换生产品种时需要不可忽略的准备时间。
综合考虑零部件生产费用、零部件库存费用和欠产惩罚费用、设备上加工任务的提前费用、加班费用以及零部件加工准备工作费用。集成优化目标函数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生产平衡约束考虑产品库存量、产品需求量和计划生产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同时有非负约束:
由于零件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才能开始加工,有
要保证批量为连续生产,应该满足下述工序约束:
1)当pi,j+1>pi,j时
2)当pi,j+1
同时有工件加工顺序约束:
利用调度约束来细化设备负荷约束有:
2 模型算法及算例
为了有效地求解上述集成优化模型,本文研究了一种交替式迭代遗传算法(AIHGA)。该算法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采用混合遗传算法求解粗计划模型得到初始生产计划。
步骤2:以初始生产计划作为约束,采用另一混合遗传算法寻找集成优化模型的一个可行调度排序,作为初始调度。
步骤3:以上一步得到的调度顺序作为约束,采用生产计划层混合遗传算法来优化生产计划。
步骤4:以上一步得到的生产计划作为约束,采用调度层遗传算法来优化调度顺序。
步骤5:如果满足算法终止条件,则停止,输出结果;否则,转步骤3。
上述混合交替迭代遗传算法已经用Matlab7.0实现,为了说明该算法的计算效果,这里给出一种计划调度同时优化遗传算法(MOHGA)做比较,其基本思想是将计划解和调度解编码到同一染色体上,采用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同时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表1是不同算例情况下本文提出的AIHGA算法和MOHGA算法的性能比较,所有算例都由软件采用随机的方式自动生成。为方便比较,2种算法中所用遗传算法的交叉率均取为0.9,变异率均取为0.1。以设定的最大运行时间为终止条件。
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相同运行时间下,从ITERGA获得的目标函数值平均比CONTGA的要小15.4%,同时也说明本文提出的集成优化方法能够较快地收敛到一个满意解。
3 结论
本文研究了一类零件加工有准备时间且为批量生产的job shop车间多周期生产计划和调度的集成优化问题,建立了该类问题的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给出了一个交替式迭代集成优化方法。由于该模型的复杂性并考虑到遗传算法在求解大规模复杂组合优化问题时表现出的优越性,文中提出了一种混合交替迭代遗传算法(ITERGA)用以求解该类问题。这相当于在在生产计划和调度求解两个过程之间加一个循环迭代过程,将递阶算法构成一个闭环系统,提高了求解速度,文中给出的大量算例的数值实验中,ITERGA方法所获得的平均目标值比CONTGA的要小15.4%,具有较快的求解速度和精度。
参考文献
[1]Bowers M R,Jarvis J P.A hierarchical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model[J].Decision Sciences,1992,23(1):144-159.
[2]Karimi B,Fatemi G.The capacitated lot sizing problem:a review of model algorithm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3,31:365-378.
[3]张晓东,严洪森.一类Job-Shop车间生产计划与调度的集成优化[J].控制与决策,2003,18(5):581-584.
[4]何霆,刘文煌,梁力平.MES的计划、调度集成问题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3,25(3):24-26.
[5]Lasserre J B.An integrated model for job-shop planning and scheduling[J].Management Science,1992,38(8):1201-1211.
加强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 第4篇
1.思想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场管理的实践中经常发生以下一些现象:有的职工操作水平很高,各种设备也很精良,结果却发生了事故。有的汽车司机在复杂的道路上未出事,却在平坦的道路上翻了车,这是因为思想麻痹造成的;有的职工明知道这样做出现危险,可他却偏要这么做而发生事故,这是因为侥幸心理造成的;有的单位连续多年未出现事故,可是突然间却接二连三的出现事故,这是因为企业放松了现场管理思想、职工责任意识淡薄所致。上述事实说明,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即使在具备完成安全作业的能力和客观条件下,如果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缺乏正确的安全态度,安全生产就无法保障。因此,车间生产现场管理,首先要建立员工思想控制体系,具体要求是:
要在车间内形成强大的安全思想攻势及安全文化氛围,以舆论宣传征服人心,以强化安全意识推动安全工作,并针对不同时期员工队伍中产生的松动情绪和麻痹思想,及时敲警钟、“紧螺丝”,防止思想下滑、事故冒头。
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组织职工与伤、残职工交谈,分析事故案例,以算“三笔账”(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账,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账,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账)的方式,激发干部职工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运用多种形式,经常不断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如出黑板报、进行安全培训、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等激发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人的安全技术水平。
2.技术水平是工作关键
有的职工平常干事非常小心,工作也很认真,但工作质量不高,安全性差,主要是职工工艺操作技能不熟,操作方法不当,因此,车间必须建立基本的技术支持,坚持做到:
加强对员工操作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娴熟高超的技能能化险为夷。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操作技能竞赛”等活动,是提高岗位技能的有效方法,应当积极提倡。
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时,操作者一定要先认真学习,不耻下问,熟练后才能正式操作。
完善各种设施装置,并使之有效。
3.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管理
设备设施是员工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依靠,如管理不善,它不仅影响生产进度,所造成的质量事故、安全危害比手工操作更严重,抓好设备设施管理是预防事故的主要渠道。车间领导要紧紧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设备设施一进现场,就要让有关人员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等,对危险部位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尽快设置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装置。
车间要协助机电维修部门搞好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使其达到规定的安全状态。
要求操作工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前,必须对设备设施的传动、电器部位的安全防护装置、辅助材料的安全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后才能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中严禁“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使用。若设备设施的传动、电器部位发生故障,自己不能排除时,应立即请维修工来修理。辅助材料不符合操作规程要求的,要及时更换。一旦发生设备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及时向安全、设备部门报告,并协同有关部门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操作后要认真擦拭、注油,保持设备设施有良好的润滑、清洁状态。设备设施运转到一定时间后,要主动进行保养。
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如手动、电动、气动工具等)。手工工具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往往被操作者忽视其安全要求,而造成事故。车间应教育职工正确使用手工工具,严格按章操作,并加强对手工具的维护和保管。要正确选用各类小型、轻型工具,认真检查工具的安全可靠性,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
4.从作业环境上控制现场的有序管理
在作业现场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工具以及各种废料等,如放置不当、杂乱无章,就成了事故隐患。故创造有条不紊、整整齐齐的作业环境,不仅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要求,而且能给操作者心理带来良好的影响,不仅提高了生产率,更能促使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要注意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对现场的物品要划分为“使用频率高”、“使用频率一般”和“较低频率使用”三大类。对常用的东西要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既安全又方便使用;不常用的东西,可设置一些方便的货架存放;对不需要的东西,要坚决清理出现场。在安全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立体空间,以保证平面空间的宽畅、整洁。
建立合理的特殊物件放置区。对在生产现场的化学危险物品(如各类油料、有害气体、油漆、稀释剂等)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不能迁就工作方便,过量领存,随意乱放。
为使生产现场各部位清晰明了,车间地面应用白漆、白瓷砖或其它材料划上线,以明确表示出通道、半成品、原材料和废料等的位置,使现场井然有序。
5.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生产秩序正常
车间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如动员职工与其亲属在一起签订安全生产的“家庭公约”、“夫妻公约”,开展父母劝子女、夫妻互劝、子女劝父母的“三劝”活动和“一给三提五不要”的安全嘱言活动。即亲人下班后给予其愉快和温暖;提醒亲人上下班路上骑车行走注意安全;提醒亲人在作业时不要蛮干;提醒亲人工作时要做好自我保护;不要催亲人早下班;不要让亲人过度疲劳;不要让亲人过晚休息;不要让亲人增添烦心事;不要在上班前刺激亲人。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车间的领导借鉴和学习。
工厂车间主任生产管理工作计划 第5篇
工作计划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转眼间20xx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在分公司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生产工作,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方法和效率,克服不足。现将20xx年工作完成汇报如下:
一、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升工作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是学习,提升工作能力的源泉还是学习。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在过年的一年中,由于工作经验的欠缺,我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有了这些不可或缺的经验,现在的我工作起来明显会感觉较之以往更加的顺手,其实所谓事倍功半,所谓厚积薄发,就是每天都要尽可能地累积进步,哪怕只是几处“微不足道”的细节,天长日久下来也是一笔可以极大助力工作的财富。
我坚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质不断提高,更好地适应工作任务需要。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高觉悟,时刻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思想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学习集团与分公司各项工作会议精神,以一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工作任务和思想与党总支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记“知识就是生产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吸取高质量的管理模式、高效率的工作思想,并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之中。在开拓了眼界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认真学习集团和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公司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在管理中总结经验,在工作中不断进步。牢固树立以党为核心,服从组织管理的正确思想意识。
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提升工作质量
继续发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努力熟
悉车间的各项工作。经常组织并参加车间的各项培训。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车间员工的整体技能,便于更好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完善加强车间的日常管理制度,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我始终坚持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工作宗旨,认真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做到不辜负领导信任,不愧对同志们的支持尊重。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车间生产时,我经常在车间、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设备出现故障时,我与修理工一起加班加点抢修,接收三级油时,我与员工一起到栈桥上使用手摇泵抽油,督促员工将油罐车内清理干净,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放假期间,我带领值班人员认真做好工厂交给的各项工作,无论是清理现场卫生还是在烈日下整理草坪、铁路护坡,无论是唱歌、军训还是拉土、扫雪,我都身先士卒,积极参加,与员工们同甘共苦,充分发挥了车间带头人的作用。
三、强化管理,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思想素质
群众是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而员工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完成情况。车间每月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教育大家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把个人的命运和工厂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把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奖惩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奖勤罚懒,让大家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进步才能与企业共同发展,从而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了车间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做好车间员工的思想工作,我们把员工的困难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在工作和生活上不断关心他们。
当员工的家庭出现困难时,我总是带领大家,齐心合力,伸出援助之手,给困难的家庭带去集体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这种做法大大的增强了员工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9月21日上班以后,由于今年秋季的大豆收购量继续大幅度降低,成品车间按照工厂部署,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项学习、军训活动。并向员工说明了工厂当前的形式,及工厂为了保证员工收入而做出的努力,让大家在安心工作的同时对我们的企业充满了信心。
四、班组建设,发挥班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
车间班组长的工作直接影响车间的工作质量。因此,车间每月召开班组长会议,将发现的问题及情况作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使员工熟练地掌握正确的生产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又针对发生事故或发生异常情况时,所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进行指导,努力提高班组长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对事故发生的应变处理能力。第三、要求班组长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
业务素质,要求班组长不但能做好车间的生产工作,还能熟使用车间机器设备,并掌握设备原理,掌握一定的修理技能,真正做到“四懂三会”,使他们真正发挥车间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
五、警钟长鸣,抓好安全工作
强调班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树立班组团队为核心,以强化班组管理为重点,以打造安全为主线,以实现创优胜班组为目标,并提出一些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要求:
1、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把安全工作真正放在了首位,放在了心里,把过去嘴上讲安全变成了现在心中想安全。形成了安全工作天天讲,人人抓的良好局面。
2、切实做好班中巡回检查工作,对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对生产设备各系统进行巡回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排除故障,防止事故的发生。
3、严格执行交*制度,要求交*人员必须面对面将生产、安全等情况交接清楚,做到不清楚就不*,不*,防止因交*不清楚而危机生产安全。
4、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润滑油补加。
5、严格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保护自身的安全健康。通过我们的努力,成品车间20xx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安全生产。
六、节能降耗,做好增收节支工作
浪费的都是成本,节约的都是效益,要想增加生产效益,就一定要抓好节本降耗的工作。一是要抓好用电,车间生产在来料少的情况下,能用一条线生产的,决不用两条生产线;从库里住外倒粕时,能用一台登高输送机装车的,决不使用平台输送机。二是要降低包装袋的损耗,针对包装袋皮的管理我提出了两点要求。(一)、袋皮的损耗率一定要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车间的损耗不得超过千分之一,谁超标谁受罚。(二)、任何人在不履行出库手续的前提下不得从车间向外拿袋皮,否则一律视为盗窃行为。通过这些方法,大大降低了袋皮的损耗。(三)、提高物资的使用率,能维修的坚决不允许扔掉,能更换局部的决不更换全体。最大限度的提高设备零部件的使用效率,杜绝了浪费现象。(四)、严格执行物资领取审批手续,有车间主任签字审批,班组长签字领取,用在哪、干什么作了都要标明,备注检修项目的应当交旧领新。(五)、在雪季到来之前就组织员工利用废木板、胶合板、木棍等物品把扫帚安上把手,钉好雪推子等清扫积雪的工具,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旧物的利用率,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六)、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全体员工养成冬季不得开窗户、随手关灯、下班前关闭电脑、不准随便撕毁票据等一系列良好的习惯,杜绝浪费,从自身做起。
七、强化内业管理
为达到iso质量认证的工作标准,切实有效地完善各项工作记录,及票据、台帐、文件的管理工作,对各班组进行工作
制定,并进行质量考核,对各班组的各项记录、票据、台帐进行不定时检查,要求各项工作记录准确无误,笔体工整、清晰、干净整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各记录本进行妥善保管和存档,各种票据有专人保管,统一领取,使得内业管理逐步走向完善。
八、不足之处
(一)、应该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以提高自己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企业管理能力,以便于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为公司改革发展尽心尽责
(二)、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够到位,导致出现了偷窃公司财物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一方面也说明了自身管理不到位。
(三)是工作力度还不够大,个别细小环节还没有妥善处理好,今后要把工作做细做到位。
(四)是工作中缺少创新意识,有待于提高。
九、明年的工作方向
(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分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努力完成好厂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积极为员工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狠抓“6s”与“iso”认证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三)、重点做好员工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工作,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思想过硬的高素质队伍。
(四)、抓好员工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安全操作规程工作。
(五)、抓好节能降耗、成本核算和设备检查保养工作。
(六)、加强与领导沟通和请示汇报工作。
总之,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大学习和工作热情,以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认真真的学习、踏踏实实的工作,完成好工厂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构建和谐车间、和谐企业、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xx年,电仪车间在党委和厂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民生为先,服务为本”市政公用发展理念,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确立了“团结、发展、服务”的热电工作方针,按照xx年确定的“强化管理,科学发展,全面提升供热服务水平”的工作思路,大家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保持了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了服务责任、经济责任、安全责任、公共责任四项责任预期目标,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
xx年,公司进行了一轮的机构改革,“新起点、新希望”,在新领导团队的领导下,在“务实创新、团结奉献”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在各生产车间和有关科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电仪车间紧紧围绕“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优质、高效、规范、创新”的工作方针,通过车间各专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各专业的各项工作,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克服不足,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设备管理
1。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加强现场电气、热工设备巡检,及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设备良好运行。加强了对设备的维护和润滑管理,消除设备意外事故隐患。为实现设备、电气、热工的长期良好运行,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加强设备、电气、热工技术档案管理,完善技术资料。各类设备技术档案是对设备检修过程的记录。通过对各类设备技术档案的检查,可对比设备的运行状况,对损坏程度以及损坏的原因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能及时调整对设备的运行条件和设备的改进,有利于对设备的管理。
3.提高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严把各类设备检修质量关,设备检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行的稳定,影响到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节能降耗
1。降低成本是公司效益的保障。积极实施设备配件国产化工作,降低备件成本和消耗。因为生产车间的设备多数是国外设备,备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这对设备维修和降低成本非常不利,因此,在经过充分论证后,对部分设备进行国产化,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改进外,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备件的采购周期。
2。为保证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缩短开停车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部分设备已经升级换代,有些设备只能在拆解之后,对其零部件进行测绘,画好图纸后委托厂家加工,并把数据图纸当作资料保存。对于有修复价值的旧备件,积极进行修复利废、技改技措、降低成本消耗。对于采购入库的备品备件要经过各专业副主任和生产车间双重验收,努力做到把不合格的各类备件拒之门外。
三、安全管理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安全方针,在公司“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精神下,加强检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强化车间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严格落实各项安全规程、规章制度。以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技术规范、安全防范规则等为重点,开展各季节专业性防护和季节性安全检查,做好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设施和措施,使生产设备能够处于安全正常运行状态。
3。加强车间员工安全消防知识培训,坚持每周假日前的检查,及时消除整改安全隐患。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时时牢记安全注意事项,大的故障和危险性高的检修,车间各专业副主任都亲临现场指挥。
4。特种作业证培训取证情况如下:
1)电工进网作业证审核
5。在冬夏季节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期间,加强设备的巡检力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对重点设备隐患排除和故障的处理,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进行。
四、主要完成的设备检修任务如下:
电仪车间上半年完成检修任务1953项,检修总费用为:1196761。91元,其中节能技改费用417112元。
五、电仪车间存在的问题
1、培训工作有待加强,各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电仪人员素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应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培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学以致用,各专业管理学习设备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基础理论和方法,各专业维护人员要学习机械设备的原理和基本技术,培训方式要多渠道、多层次,也可以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总之,要切实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2、工作经验有待提高
对相关知识情况了解的还不够详细和充实,掌握的技术手段还不够多,需要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对于这些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学习,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努力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不断培养和提高充实自己的工作能力,把自己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希望公司领导和同事对我多提要求,多提建议,使我更快更好的完善自己,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在以后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为全面、慎重,对待问题更加严谨。
六、xx年下半年车间及个人的工作思路
1、在新的一年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督促各专业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设备的日常检修和大修,使各专业在生产车间的设备工作有序的进行。
2、利用设备台账统计分析重要设备运行特点,配件的库存情况,提前进行配件计划或自制加工,及时提出了有序的检修计划。
在新的一年,我车间要在去年所有工作已经达到较好效果的基础上,与工厂管理实践相结合,通过深入开展“比学赶帮”活动,重点精力放在生产管理和队伍建设上,不断深化对标建标追标,努力降低装置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建设安全稳定向上的新包装。实现车间生产管理和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xxx厂的环保经济运行水平,为公司“安全,效率,发展,和谐”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现制定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1,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我们将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的基础上,把安全生产作为公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安全生产无事故。
——1)是坚持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将安全用电,各工种及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应急抢救知识作为培训重点,不断强化意识安全。
——2)是突出安全重点,抓好安全薄弱环节的有效监控。加强中夜班现场管理,坚持车间管理人员跟班作业;重点抓好预处理酸洗,镀铜酸洗碱洗,行车吊运等要害部位的管理工作。
——3)是坚持安全常规管理,对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健全车间安全生产会议,巡回检查,设备检修,交*等记录,将整个生产过程记录在案,便于分析查找问题。
2,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节能降耗是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工作,节能降耗就意味着增效,只有增效我们的企业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20xx年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以期进一步降低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为企业节省没一分钱。一是合理安排人员,对现有的岗位人员进行梳理,以产定员,尽量减少公司的劳动力成本;二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连续生产,避免能源浪费,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大用电量的设备尽量在晚上开启,并在生产间隙关闭水电气,节约每一度能源;三是对原辅材料进行精细管理,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将原辅材料的消耗控制在3%之内;四是将消耗与员工的收益挂钩,有奖有罚。
3,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提高成品一次合格率
应对20xx实芯焊丝在质量管理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将在20xx年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成品一次合格率。一是加强生产操作人员质量培训,强化员工质量意识。我们将与质检部门合作,对操作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员工了解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并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初步的认识,且在平时生产现场中对员工的质量意识不断强化,使其熟知本工位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和避免方法。二是加强检验员的质量巡检工作,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并要求其对当班质量情况记录在案,使我们有迹可循,便于质量管理与研究。三是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在考核机制中加入质量考核,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奖优罚劣。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全年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8%。
4,加强设备管理
在经济运行部的领导下,针对车间设备管理现状,制定办法加强设备保养及管理,不断提高设备保养技能,有力的保证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稳定:一是制订设备保养及管理办法:对设备的日保,周保,月保制度化,定期检查,实施各种激励手段,引导员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设备保养。二要加强设备保养技能交流,培训,定期召开设备管理会议:主要是纠正不良设备使用和保养行为,交流工作技能。上述措施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转,为按时保质交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保证工艺贯彻率
在20xx年,我们将加强员工的生产工艺培训,增加员工对本工位的工艺熟知度,加强员工的技能水平,保证工艺的贯彻率达到98%。
6,加强现场管理,推进5s管理制度
在20xx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对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人员,设备,物料调配等不断优化,保持生产现场的整洁有序,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5s管理制度,力争在20xx年生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走上新台阶。
织造车间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计划 第6篇
(一)目标
1、完成安全生产办公室下达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和计划;
2、完成年度生产任务和计划;
3、完成每个员工的安全生产常识教育和培训
4、实现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5、全面推行先培训后上岗工作制度;
6、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7、提高员工技术素质,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二)计划1、2月下旬组织进行新进员工安全生产教育;
2、5月份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全厂员工安全生产培训; 3、7月份进行规模性消防演习;
4、10月份进行安全生产检查验收。
(三)措施
1、针对织造过程中易产生事故采取保护措施;
2.、对存在危险因素的电源、开关、线路进行申报改造和加强管理;
3、及时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签订安全责任书;
4、做到上班前有要求,上班中有检查,下班前有讲评;
5、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并上报,奖惩分明。
车间安全生产计划 第7篇
机装车间为贯彻落实厂安委会、厂安技部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健康、持续改进”的工作方针,结合机装车间实际情况,特指定本计划:
一、建立健全安全劳动管理职责、为了安全生产,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从车间班组长以上
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年底兑现奖罚。2、组建安全管理网络,做到内外场的综合管理。
组长: 裴文忠
副组长: 王伟王立新方波罗彦军
组员: 张勇杨宏王顺喜及各行政班组长
外场: 杨爱国翟鸿弟袁伟马启平主要负责各自单船及外场
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内场: 程江顺邓汉超肖鸿兴桂玉堂黄丽萍负责内场及各
班组的安全管理。
二、管理责任、宣传贯彻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厂安委会、安技部下发的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坚持安全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制定
整改措施。、重点防火部位,定员定岗,保持消防器材良好适用。、配电柜、闸刀、磁力电钻、打磨机、砂轮机等电器设备必须安
装漏电保护器、防护网,坚持手持式电动工具月度绝缘测试,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吊装设备前检查吊、索、夹具,高空作业安全带的佩戴,临水
作业救生衣穿戴,做到随时检查。、强化劳保用品穿戴。、行车、铲车定人订车,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修理。8、加强内场定置管理,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三、安全、消防指标、工亡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为零。、重大机损事故为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重伤指标为零。、轻伤内控指标1人次。、不发生新的职业病例。、员工三级教育率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100%。
四、安全教育及培训、加强全员OHSMS18000体系文件培训学习,全体职工应做到应
知应会。对新进场的农民合同工、派遣工、实习生做好上岗前三级教育培训和集中培训,举办50人左右的培训班,分两次进行。、对异地施工人员做好离厂前安全注意事项专题会。、组织收看录像和安全部门专业人员指导授课。、利用宣传报导,安全警示牌,责任牌张贴,黑板报和安全专刊
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组织参加应急预案演练,提高自救能力。
五、重点工程做到专人监护、水线工程安装,艉管环氧浇注。、主机、辅机、齿轮箱、轴带电机进舱、克令吊塔身及吊臂安装。、主机、齿轮箱环氧浇注。、船舶临水作业,如主机进舱、水线安装、抛艇交验等。6、冷冻及红套安装。、艉管及舵系镗孔。
分别由车间分管主任、副主任、安全员、单船主管为安全监护人,必须到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现场监控。
六、月份计划、元月总结上一安全生产工作。抓好元旦、春节安全值班、检查落实、防火防爆、防冻防滑工作。、二三月抓好教育培训工作。组织班组长车间职能人员学习国家
法律法规,督促各班组人员学习本岗安全操作规程,危险源控制措施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四五月加强对本单位自管特种设备、行车、机动车辆进行检查,起重组加强吊、索、夹具的检查,并记录、标志。、六月积极开展“安全月”各项活动。通过板报等形式大力宣扬
安全生产。、7.8.9月为夏季高温季节,通过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职工防、预、控能力。车间组织专班重点检查每条生产船舶用电设备“双人制”作业、通风、劳保用品穿戴及现场环境。、10月,国庆期间安全检查与值班。、11月积极参与“119消防日”活动。重点检查车间自管部位器
材、消防通道、氧.乙皮管、学习房安全用电。、12月制定下一安全生产计划及总结全年安全生产。
机装车间
茶叶厂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 第8篇
1 茶叶厂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方式及方法
现场管理是按照科学的方法, 对生产现场的一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监督与调整, 促成人员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结合, 实现优质、低耗、高产、安全的目标[1]。
1.1 现场管理方式
1.1.1 建立每日晨会制度[2]
每天早晨上班时, 车间主任应召集车间全体人员, 总结昨天生产、质量、设备状况和其他重要工作, 分析产生不良状态的原因, 并制定对策, 布置当天的生产计划、注意要点, 分配人员及任务等。
1.1.2 建立相关报告、联系、相商制度
报告, 即按要求、按规定向上级报告的制度, 强调逐级报告, 即工人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车间主任应将当天的生产完成情况、质量状况、设备状况, 以及发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等, 通过非常简明的形式向厂长进行报告。
联系, 即指有问题需要他人解决时, 必须及时与横向有关人员取得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命令式的, 而是一种建立在友情基础上的相互帮助, 同时也是一种感情交流。
相商, 即指有了问题, 各方人员一起商谈, 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制定对策。
通过建立相关报告、联系和相商制度, 增强了车间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使得团队内部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 在团队内部培养起一种细心专研、主动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氛围。
1.1.3 建立相应的统计分析制度
通过每日统计, 掌握毛坯的投入量和成品产出量, 以及废品数量。
为了最终防止重复故障的发生, 从而不断减少设备故障, 需进行设备故障统计。对重点故障进行解剖分析, 可以为现场决策提供有用数据, 找出重点问题, 制定整改计划, 进行PDCA循环, 即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 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科学程序。
利用下列公式, 查找浪费原因, 总结教训, 彻底消除浪费, 提高作业效率[3]。
式中:作业工时数指 (人) (作业时间/人) , h;
非作业工时数浪费的作业时间, h。
1.2 现场管理方法
1.2.1 看板管理
看板是传送关于产品生产和流通等生产信息的工具。看板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作业程序、降低库存[3]。根据 (日) 佃律志的观点, 在做到看板管理前, 必须实现: (1) 生产的均衡化。福兴茶业加工厂是中粮集团下属企业, 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产品需求, 保证了该厂产品生产的稳定性。 (2) 缩短更换作业程序时间。福兴茶业加工厂共有6个车间, 主要是进行茶叶精制, 每个车间生产单一产品 (比如乌龙茶车间专门生产乌龙茶) , 车间内唯一需要的人工作业只有拣剔和搬运工序, 所以并不需要更换作业程序。 (3) 后道工序领取方式。福兴茶叶加工厂的生产计划严格按照客户需求制定, 降低了库存。 (4) 不合格产品率无限接近零。 (5) 机器设备故障率无限接近零。这就需要车间维修人员平时对车间设备结构和性能了如指掌, 及时做好设备维保工作。 (6) 全面实施整理、整顿。 (7) 全面推行人员意识教育, 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培训。 (8) 坚持贯彻现场主义。 (9) 作改善工作的活用看板。通过看“看板”, 许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从而使目视管理成为可能。福兴茶叶加工厂根据生产实际, 制作有生产管理板、标准作业指示图表、生产线停止指示灯或指示板、安全标志及宣传标志等。职工一进厂区, 就可以看到中粮集团制作的标语, 这增进了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进入车间, 可以看到墙壁上悬挂的各式看板, 包括操作规范、每日生产情况黑板、生产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危险源辨识评估、清理位置示意图、紧急疏散线路图、防虫防鼠设备位置图、各种应急处置方法, 以及杂物辨识看板等, 这些都保证了车间生产的顺利进行, 使现场管理简单、轻松。
1.2.2 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是指迅速把握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能够轻易地改进管理[3]。在日常活动中, 福兴茶叶加工厂职工通过“五感” (视觉、嗅觉、听觉、触摸、味觉) 来感知事物。其中, 最常用的是“视觉”。据统计, 人行动的60%是从“视觉”的感知开始的。因此, 在企业管理中, 强调各种管理状态、管理方法清楚明了, 达到一目了然, 从而容易明白、易于遵守, 让员工自主性地完全理解、接受、执行各项工作, 这将会给管理带来极大的好处[4]。目视化管理对于分析、改善生产过程, 提高效率, 减少时间和人员浪费, 提升管理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 要求管理人员坚持按照“三现主义” (现场、现物、现实) 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驻扎生产现场, 现场观察、讲解出现的问题, 仔细检查、认真评判、及时解决问题产品。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 迅速上报。
1.2.3 作业标准化
标准化是将企业里各种各样的规范 (如规程、规定、规则、标准、要领等) 形成文字化的东西, 统称为标准 (或称标准书) 。制定标准而后依标准付诸行动则称之为标准化[4]。
作业标准化的目的是: (1) 确定作业方法。 (2) 尽量使新人和工作不熟练的人在短时间内也能做相同的作业, 使教育训练变得简单和有效率。 (3) 为了有效促进作业, 使命令、指导、指示、监督都简单化。 (4) 通过重新改善现在的作业, 制定明确的作业标准, 可以实现作业的效率化。 (5) 明确作业分工, 尽量确保各作业者之间 (各部门之间) 的作业确实被实施。 (6) 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 (7) 通过标准化来提高作业的通用性和兼容性。 (8) 整理经验中的技术和数据, 使其变为任何人都能够使用的技术[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福兴茶叶加工厂在标准化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成果, 确定工作方法、责任和权限等, 按照所确定的方法作业, 工作中若遇到有不合适的地方, 及时改进。同时, 编写各种规章、规程、标准, 以及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等, 积极参与各项质量体系评审, 先后通过ISO22000, HACCP, ISO14000等体系认证。
1.2.4 实施5S
5S代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整理是将不必要的东西清除掉的技术;整顿是确保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立即使用的技术;清扫是把必要的东西和场所都清扫干净, 尽量不要留下垃圾和脏物的技术;清洁是维持整理、整顿、清扫成果的技术;素养是使每位成员养成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技术。全厂持续实施5S, 收到良好效果, 提升了产品品质和企业形象, 经常接待国内外客户的参观, 多次承担政府部门指派的外宾接待任务。
2 现场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实践中不断创新管理方式
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加以研究利用, 使之更适合生产实际情况。值得注意的是, 切不可简单盲目照搬国内外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方式, 而是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管理方法和生产方式不断进行研究和实践, 使之更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2.2 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素质
福州茶叶加工厂员工素质有待提高, 文化水平低的员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生产方式及新管理经验的推广。因此, 必须针对企业员工不同文化程度和个人素质, 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来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5]。
2.3 强化质量教育
应改变那些已不适合新的管理模式要求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定额标准和有关规章制度, 站在用户的角度挑剔产品质量, 进行全员质量管理, 提高各工序、各环节的质量水平[6]。
2.4 加强员工危机意识的教育
全员危机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员工明白“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员工的命运是与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只有企业兴旺, 员工的待遇和收入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同品, 李志远, 王云龙.肉制品企业现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肉类工业, 2009 (10) :8-10.
[2]付忠璋.以车间主任为中心的现场管理体制与方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3 (3) :70-73.
[3] (日) 佃律志.图解丰田生产方式:图例解说生产实务[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6.
[4]肖智军.现场管理的三大工具——标准化·目视管理·管理看板[J].企业管理, 2003 (11) :64-70.
[5]武淑萍.精益生产在中国的应用现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3 (6) :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