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22
1

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精选8篇)

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 第1篇

生物课本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秘诀”,那么如何利用课本提高生物成绩呢?关于生物课本,方法君想为大家分享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课本的重要性;第二,怎样利用好课本目录;第三,怎样精读课本,下面就来一一阐述。

如何利用课本提高生物成绩

每天30分钟读课本

之所以规定时间,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总觉得基础太简单,而一味的做题来“寻求难度”。实际上初中生物难度并不高,考查范围也基本上都在课本里,只是把题型换一换、思路变一变而已。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落到实处,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教辅资料,对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

学生要养成每天(大约30分钟)阅读生物课本的习惯,来加强基础知识记忆。如果能够高效利用好这30分钟,基本上初中生物就能突破重重阻力,取得很好的成绩。从近几年初中生物考试来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初中生物课本内容同学们往往忽视有意识地查看插图,比如:细胞的结构,只有通过插图才能更好的了解记忆,因此,阅读课本不可放过插图。

妙用课本目录

课本目录?不少学生看到觉得可笑,现在谁还用这个老掉牙的法子?其实,课本目录就是课本的骨架,通过这些骨架才形成了初中生物知识体系,下面就具体说说如何利用目录来读课本:

第一,回忆。就是翻开目录,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根据目录,依序记忆各个章节里面的内容。

例如数学就要回忆起其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在忆的过程中,可以边忆边把知识的要点记在草稿纸上,以加深印象。忆不起来时,再打开书,翻看有关的内容。课程中的思维导图就能够很好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步。

第二、阐述。就是在独立回顾、记忆一番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互述各个章节的基本知识、重点内容以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等。讲的人增加印象的同时,听的人等于又重温了一次。

第三、默写。默写目录内容,看看自己是否记住了教材的主要内容,根据目录知识写下来。注意:写时不一定机械的默写目录上的几个标题,可以加上自己的归纳和创造,基本内容不错不漏即可。

第四、扩写。所谓的扩写就是要自编一个补充目录。因为教材的目录仅列出每课的名称,是一个比较粗略的目录。不妨将每课的小标题抄下来,编成一个补充目录。

怎样阅读初中生物课本?

大家一定要相信一个道理,就是考试题再难,也不会出现课本以外的知识。因此,在阅读初中生物课本时,同学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详略得当、粗中有细

有的同学只图快,走马观花一遍,结果一点印象都留不下,有的同学图细,结果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阅读课本要详略得当、粗中有细,对于重点知识要“细”,对于需要了解的知识要“快”,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率,又能保证学习效果。

第二、查漏补缺、形成体系

很多学生觉得这个有可能考就读,不考的就不读。要知道学习生物的目的并非完全为了考试,学生物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因此,但凡是知识,我们就要了解,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成的生物知识体系,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第三、归纳总结、寻找规律

生物知识本身就比较难以记忆,其中一些名称、术词更是难懂,所以,就要善于总结,从中发现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级高级、水生陆生的进化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找准这些规律,生物就简单了许多。

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 第2篇

一、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生物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直观、贴近生产生活的特点而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领略生物就在自己身边的新奇感。生物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生物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当学生领到崭新的课本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怀着好奇心,把课本从头到尾翻个遍,并被其中一幅幅新鲜、形象、直观的插图所深深吸引。因此,教师在第一堂生物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时机,结合《致同学们》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你知道自己在母亲的肚子里是长什么模样吗?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七嘴八舌时,教师引导:大家可以观察绪言中胎儿的图片。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根据《致同学们》中的三幅图(图1、2、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的一生。接着,教师追问:你知道试管婴儿吗?听说过克隆哺乳动物和转基因食品吗?引导学生看彩图4、5、6、7,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生物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图的同时,还要注意创设能让学生“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此外,各章节的各种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实验探究步骤图、生物生长过程图、生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直观性,教师可通过导学引领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稳定兴趣,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加强实验教学

伽利略曾说过:“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语言、文字的叙述过于抽象,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加强实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本P36-39的插图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学生代表的讲述中不断提出质疑,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各个结构的作用,加深对显微镜结构、作用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教师的质疑(显微镜操作中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对显微镜规范性操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方法步骤图,能够直观、明确地表明该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操作方法、实验顺序。因此,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课本插图,对于确保生物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对培养学生设计生物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又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4~6人为一小组认真阅读P91课本插图,然后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内交流的同时不断提出质疑。通过教师的导学引领和课本插图的利用,变教师的独讲为学生的自主学,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促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夸美纽斯曾说过:“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概念教学是许多生物教师觉得较难处理的部分。新教材中形象、直观的插图为概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本插图,说出每一个演示实验图设计的意图,接着指出教材P130中“光合作用示意图”中的箭号、绿色的叶片、阳光分别表示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给光合作用下定义,再与课本中的“光合作用的实质”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又如,在“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八年级(上)P10“家蚕和蝗虫生殖发育过程图”,对比图形中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结构特点,这样学生对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变得简单、深刻多了。

四、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爱因斯坦曾说过:“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历史不具有可重复性,图片资料比文字资料更能触动人的心灵。新教材配合生物科学发展史,刊印了露西少女、东非人化石、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的照片及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图片、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肉汤腐败实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图片及内容,鼓励、引导学生谈谈从这些科学家身上学到了哪些可歌可泣的精神,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科学原理的建立都要经过对大量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以及对相关资料、数据的归纳整理,经过科学推断提出假设,再经过证实后继续深入研究和具体运用而得到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及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推论,而且还要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通过利用大量的事实插图引领导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五、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人人必须有“环境为我,我为环境”的意识,这就要求从小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初中生环境意识的最直接、最有力的主阵地。初中生物课本中许多插图材料为环境教育提供了直观、明了的素材。教师通过引领学生阅读一幅幅鲜活的、震撼人心的图片,不断冲击学生的心灵,再激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感想,让学生明白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的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很多,我们生物教师应立足学生学情和教学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也仍需广大生物一线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发挥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功效。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课本插图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富有趣味性、指导性的课本插图,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加强实验教学;利用形象、直观的课本插图,可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进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 第3篇

一、多媒体的充分利用,吸引学生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我基本上每节课都要做课件,同时有需要时使用实物投影,特别要体现探究中的内容,将它作为重点。

在讲到血液是“生命之源”一节时 ,课件的内容是动画形式的。

1. 血液的组成,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老师提醒学生注意,逐渐地血液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时候,因为是动画,学生注意力很集中,观察很仔细。教师又重复了一次,学生说现象,教师讲述上层是血浆,下层是血细胞,直观的印象,相信学生一下就记住了,由此向下进行。

2. 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实物投影赵先生的一次化验单,实物的演示,可以给学生真实感,可信,值得分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推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动画演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血小板的止血能力并重复一次。演示动画的效果,形象逼真,既能反映问题,又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课件的使用,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每一个幻灯片应该有它的价值,不能为新鲜和热闹而做,同时内容最好贴近学生生活与实际,与现实越近越好,实事性要强。另外,实物投影要经常使用,尤其是学生为课堂提供的资料、实物等,一定要利用多媒体这一平台,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和空间,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达到了教师制作课件的目的。

二、探究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间增加竞争感

课堂中的探究活动分小组完成,如何分组也是需要教师煞费苦心的。目前,我的其中一个班级分成了八个组,每组七名同学。分组时,男女同学搭配,同时将兴趣浓、积极性高、能力强的学生均分到各个小组,这时候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班级成员的具体情况,尽量避免出现弱势小组。每组成员确定之后,认真选举小组长,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即对组内成员进行任务分工,组织小组讨论等。你可别小瞧小组长的作用,一个态度端正、兴趣浓厚、积极努力、认真负责的小组长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是老师的好帮手。

以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分工合作以及互相帮助,但同时也会出现积极的参与者和消极被动的偷懒者。教师这时要正确的引导,对待积极地参与者,多多给予表扬,多多给予掌声,这样势必对被动的偷懒者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学生在小组探究时,应多关注特殊的学生,尽量给每位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某些学生长期体验不到成功,得不到大家的赞扬,会大大挫伤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使探究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要及时提醒和暗示他们遵守纪律。

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知识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让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学生看图,教师出题等方式。

例如,讲肾脏的结构,关于这部分知识的探究,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包括肾脏的外形;肾脏的解剖图片;肾小体的图片;肾小球的图片等內容,同时我利用黑板图解肾脏的结构。学生观察前,我设计出一系列相应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图分析,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接下来,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利用多媒体讲解,展现组内的结果,肾脏的结构是什么,教师对学生讲解不完善之处或错误的知识一定给予及时的补充或更正。以前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学生能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引导

教学中,我奉行“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评价激励”的教学原则,其中核心是主体参与。有效的主体参与能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质量,充分发挥其自学能力,从而发展创造力。

教学中将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自己或组内、组间的探究中得出问题的答案,总结出一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启发学生:种子为什么会萌发?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细胞怎样分裂?等等,从中都可引出丰富的猜想。初中学生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正是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它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疑问去思考,萌发了创造性思维。为此,我常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在授课当中,我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课上,有的放矢地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有时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让他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通过他们亲自触摸、观察实验,使感、观协同作用,手脑并用,学生的思维活动程度会大大增强。切忌教师用讲解代替学生活动,否则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限制学生的主动发展。课本的探究中出现的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时,首先要组织讨论,有时讨论会陷入困境,但学生经历了一番研究和思考后,思维得到了发展,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有时学生可能产生争论,但可以使思维得到从发散到集中的训练。实践证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人人参与,增加了他们动口、动脑的机会,参与面广,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同时,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多向思维,淡化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逐步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

初中生物课本中的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一种综合实践性学习,它注重生物课程的基本特点,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保护学生的个性和求知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素养的目标。

探寻激发美感的高中生物课本资源 第4篇

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本

从必修一到必修三,涉及了生命系统多个结构层次的内容。

1.1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比如第二章第五节《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中,为了说明不同生物种类的含水量有差别,介绍了水母体内含水量高达97﹪,并配以晶莹剔透的水母的插图;为了说明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展示了幼儿与老人的图片,幼儿水嫩的、饱满的脸蛋与老人爬满皱纹、干瘪的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些图片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惊叹:水对生物体具有多么美妙的作用啊!失去水,生物体就失去生机;而一旦生物体充盈着水,就变得那么美丽!

从第三章到最后一章,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就像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在细胞膜包裹的世界里, 有形态各异的细胞器,如网状的内质网、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还有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细胞结构之精巧恐怕是鬼斧神工也无法复制,难怪迄今为止人类也没有制造出一个细胞。细胞里,在高效催化剂——酶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作用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着。细胞膜、细胞器以及细胞核各司所职,整个细胞犹如一个奇妙的工厂,在有条不紊地生产着各种产品。小小的细胞王国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令学生不得不感叹它巧夺天工的美丽。

1.2必修二《遗传与变异》

目录后面的“科学家访谈”栏目中的文章《我赞叹生命的美丽———与杨焕明教授一席谈》,展示了科学家眼中的生命之美,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感受美、领悟美、延伸美。

在必修二第一章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蝶形花科植物——豌豆的花。课本图片展示的是豌豆花的特写,它就像美丽的蝴蝶在展翅飞翔。它是两性花,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揭示遗传的两个规律(也就是后人所归纳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原因之一恰恰是因为选择了豌豆做实验材料。

DNA分子美丽的双螺旋结构,让人惊叹不已。DNA分子双链之间碱基遵循着配对原则,每条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了基本骨架,两条链反向平行且呈现双螺旋结构,让人感受到抽象的DNA分子具有神奇的几何美。难怪在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问题探讨”中插了一张北京中关村的DNA分子立体结构雕塑图片。这张DNA分子雕塑的图片非常直观,教师巧用它,让学生评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这些还只是DNA分子的外在美。由于生物学中存在的“结构决定功能”的规律,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加上半保留复制方式,保证了DNA分子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完全一样的亲子代DNA,让人赞叹DNA分子复制的精彩。

1.3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中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J”型曲线和“S”型曲线,让学生感到大自然也那么爱“曲线美”,就连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都不忘了遵循“美”的路线。这一章中的“群落的垂直分层”图片散发出一种层次美。图中, 森林里不同种群的植物因为对阳光需求的不同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低矮的草本层、较高的灌木层、高大的乔木层等等;根据对食性和栖息空间的不同要求,森林里的画眉、杜鹃等鸟儿们的位置也呈现出垂直分层的现象。

第五章所讲的生态系统对学生而言具有非常直观、形象的美。地球上,我们每一个人以及周围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共同生活在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中,也都属于生物圈。放眼周围的环境,无论是江河湖海,还是高山、草原、农田,都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个生态系统。它们有的奔流涌动,有的静谧无声,给学生美的遐想,或壮丽,或清新。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书本联系到生活中看到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之美。

2.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课本

相对于必修课本,选修课本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直观。

2.1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插图:一杯红葡萄酒,周围是多种颜色诱人的葡萄。很多学生看了会联想到一句唐诗“:葡萄美酒夜光杯”。那是多么美的意境啊!如果能自己制作葡萄酒,和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该多美啊!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的课题一《果酒果醋的制作》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愿望。该专题不仅教学生制作方法,还教学生原理,以及如何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比如注意先洗葡萄后去枝梗,而且不要洗破皮,避免污染,从而做出口感更好的葡萄酒、葡萄醋。在鉴定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时, 美丽的颜色变化也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这也让学生联想到警察鉴定酒驾的原理。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第一张插图中的鲜苹果汁、橙汁等果汁以及带着水珠的西瓜、梨、菠萝等多种水果让人赏心悦目。生活中,很多学生家长会用果汁机榨果汁,但是往往出汁率低,颜色浑浊。学生学了该专题中的课题一《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后,会惊喜地发现:使用果胶酶后,用同样多的水果榨取果汁,不仅榨出的果汁的量大多了,而且混浊的果汁变清澈了,色泽也更美了。课题二《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中学生制备的美丽的凝胶珠会让他们记忆犹新。凝胶珠球形,颜色偏黄,富有弹性,因为固定了酵母细胞在里面,所以可以反复使用。用于发酵葡萄糖溶液时,许多凝胶珠会从发酵液底部慢慢浮起来。

2.2选修三《现代生物技术专题》

现代生物技术专题让学生领略了当今最前沿的生物技术带来的美:基因工程专题中的转基因矮牵牛呈现出原本没有的花色变异;细胞工程中的人工种子———透明的人工薄膜里包裹着生机勃勃的胚状体、不定芽等材料;克隆羊多莉与为其提供细胞核的母羊长得非常相似,体现了遗传之美;生态工程让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了大好河山的美丽 ……现代生物技术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 第5篇

[关键词]课本插图导学引领生物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07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教学的永恒追求,就像人类追求幸福一样。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而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它会因教材、学生的素质(认知水平)、上课时的状态(心情、学习的态度)、课程安排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两年制,共四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编入了数十页彩图和100多幅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变微观为宏观,这对教师充分利用生物教材插图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笔者谈谈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生物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直观、贴近生产生活的特点而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领略生物就在自己身边的新奇感。生物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生物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当学生领到崭新的课本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怀着好奇心,把课本从头到尾翻个遍,并被其中一幅幅新鲜、形象、直观的插图所深深吸引。因此,教师在第一堂生物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时机,结合《致同学们》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你知道自己在母亲的肚子里是长什么模样吗?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七嘴八舌时,教师引导:大家可以观察绪言中胎儿的图片。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根据《致同学们》中的三幅图(图1、2、3)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的一生。接着,教师追问:你知道试管婴儿吗?听说过克隆哺乳动物和转基因食品吗?引导学生看彩图4、5、6、7,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生物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在引导

学生读图的同时,还要注意创设能让学生“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此外,各章节的各种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实验探究步骤图、生物生长过程图、生物的生理活动示意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直观性,教师可通过导学引领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稳定兴趣,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加强实验教学

伽利略曾说过:“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语言、文字的叙述过于抽象,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加强实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本P36-39的插图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知识的学习,教师在学生代表的讲述中不断提出质疑,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各个结构的作用,加深对显微镜结构、作用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教师的质疑(显微镜操作中注意的事项),使学生对显微镜规范性操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方法步骤图,能够直观、明确地表明该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操作方法、实验顺序。因此,教师通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课本插图,对于确保生物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对培养学生设计生物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又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教学中, 教师引领学生4~6人为一小组认真阅读P91课本插图,然后设计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内交流的同时不断提出质疑。通过教师的导学引领和课本插图的利用,变教师的独讲为学生的自主学,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促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夸美纽斯曾说过:“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概念教学是许多生物教师觉得较难处理的部分。新教材中形象、直观的插图为概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本插图,说出每一个演示实验图设计的意图,接着指出教材P130中“光合作用示意图”中的箭号、绿色的叶片、阳光分别表示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给光合作用下定义, 再与课本中的“光合作用的实质”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又如,在“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八年级(上)P10“家蚕和蝗虫生殖发育过程图”,对比图形中的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结构特点,这样学生对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变得简单、深刻多了。

四、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爱因斯坦曾说过:“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历史不具有可重复性,图片资料比文字资料更能触动人的心灵。新教材配合生物科学发展史,刊印了露西少女、东非人化石、珍妮古多尔和黑猩猩交朋友的照片及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图片、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肉汤腐败实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图片及内容,鼓励、引导学生谈谈从这些科学家身上学到了哪些可歌可泣的精神,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科学原理的建立都要经过对大量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以及对相关资料、数据的归纳整理,经过科学推断提出假设,再经过证实后继续深入研究和具体运用而得到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及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推论,而且还要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通过利用大量的事实插图引领导学,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五、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为了保护地球环境,人人必须有“环境为我,我为环境”的意识,这就要求从小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初中生环境意识的最直接、最有力的主阵地。初中生物课本中许多插图材料为环境教育提供了直观、明了的素材。教师通过引领学生阅读一幅幅鲜活的、震撼人心的图片,不断冲击学生的心灵,再激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感想,让学生明白人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的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总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很多,我们生物教师应立足学生学情和教学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利用课本插图导学引领,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也仍需广大生物一线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发挥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功效。

高中生物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应用 第6篇

一、插图的重要作用

1.方便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

生物知识点难, 主要难在它很抽象, 要理解好它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感性思维进行想象, 这一点单凭课本上的语言文字是无法帮助学生理解的。 很多生物学变化完全靠文字内容进行解释, 学生听后依旧云里雾里。 因此, 教材编制人员深知这一点, 在重难点的地方一般都配有比较细致的插图, 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很容易理解, 这样就能深刻掌握好重难点的有关知识。

2.加深学生的记忆

很多学生学习生物觉得很抽象, 很多知识点单凭死记硬背始终无法理解, 学生一旦不能很好地理解, 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对生物学的兴趣。 实际上, 教师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点, 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而且又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知识点变得简单形象化, 学生不再因为抽象而失去兴趣,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

插图、图形不仅出现在课本上, 经常出现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 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图形的能力, 进而通过图形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事实上, 高中生物对分析图形的能力要求也不是很高, 只要掌握一定的分析规律, 善于和教材插图对比, 归纳总结, 就可以得到提高, 因此老师要发挥好引导人的作用, 提高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材插图应用的策略与建议

1.善于通过插图引导学生思考

前面提到, 插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深知这一点, 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插图及时向学生提问, 学生由于对插图比较感兴趣, 一般都会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深入思考, 当然了, 提问范围可以适当放宽, 如可以问与当前插图相似的插图的相关知识点, 让学生能够在对比中进行学习, 长此以往, 可以培养学生结合插图善于思考、及时归纳总结的习惯, 相信经过一番努力, 是可以做到知识点系统化的。

2.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材不仅有很多插图, 而且每幅插图画得都比较细致清楚, 通常伴有文字标注方便读者理解, 一般来说, 每张插图的名称、形状、图中关键部位的文字标注都很清楚, 一看就能明白插图要表达的含义, 很多高中生打开生物课本后主要看到的就是插图, 而且看得很细致。 老师如果注意到这一点, 就可以利用好这一点, 让学生自己看插图, 自己思考, 然后老师适度引导解释, 就可以理解插图表达的具体含义。 如学习“植物呼吸作用” 时, 教材中插图对整个呼吸作用图解得很清楚, 从葡萄糖在酶和少量能量的作用下水解, 到丙酮酸的水解, 再到吸入氧气经过酶和大量能量及[H]的作用下产生水分, 这些作用过程很逼真详细, 通过仔细观察插图, 很容易让学生理解。 所以说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是可以培养观察能力的。

3.利用插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生物知识点有时并不是很明显地通过插图就能展示出来的, 很多都是很隐含的, 就是这些隐含的问题, 导致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不能理解。 因此, 老师应利用好插图, 结合插图讲解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 想象生物变化的某个过程, 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 比如, 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中, 老师可以结合插图, 引导学生思考插图中没有明确说明的问题, 如分裂期和分裂间期长短的问题。

4.利用插图深化学生知识探究能力

新时期生物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重视学生参与生物知识探究, 重视合作讨论。 因此, 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插图教学的时候有意引导,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意在培养其探究能力。 如在光合作用实验一节, 有普里斯特利实验, 老师可以针对这个细节提出问题, 给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一个绝佳机会, 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不断深化, 提高知识探究能力。

5.掌握好利用教材插图的度

尽管生物教材中插图有很多, 但是确实存在某些没有插图的部分, 这就需要老师自己结合图形讲解, 有的知识点并不是教材上写到的, 需要老师通过给出的插图引出, 这就要求老师合理利用教材插图, 并且要掌握好利用插图的度, 不能因为一个简单的插图引出一大堆相关知识点, 这样很可能事倍功半。

综上所述, 高中生物教材插图具有很多作用, 并且能够方便教师进行高中生物教学, 一线生物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教材上丰富的插图资源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进一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家萍.高中生物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 2015 (20) :83-84.

[2]陈丽华.谈高中生物插图在教材的认识和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 2015, 5:40-41.

浅谈生物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插图创设情景高中生物教材培养学生能力

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放置了很多插图,而且在每一章前新设了易于理解下文的彩图。如“绪论”前,是“鸟岛自然保护区景观”“第一章生命活动基础”前,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示意图”。教材中的插图大多采用了彩色图片,使教材显得更丰富多彩。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插图,体现它们的价值,本人就此谈一些体会。

一、巧用教科书插图创设问题情境

(一)“说图”问题情境。

语言描述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低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弱点,而好胜心强、表现欲强是他们的优点。当教学内容的文字描述很多、知识点细小繁多,学生觉得乏味,不愿仔细阅读或阅读不得要领时,依据教学内容挑选合适的插图来发问:“你们能当一回老师,把插图说给同学们听吗?”怎样才能说好插图,这一问题情境迅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对图形的分析以及对相应文字的阅读中。例如,在“细胞增殖”一节的教学中,我将与插图相应的挂图展示在黑板上,先提出第一个要求:“请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片,然后上讲台看图说话,说每个时期的特点”。首次说图,学生多数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①将课本内容整体背出,没有提取重点;②语言不规范,甚至有科学性错误;③对姐妹染色单体的行为描述不清。紧接着,我会对学生说图时的错误加以纠正,对染色单体等难点加以解释,紧随其后提高问题情境的难度,提出第二个要求:“请在第一位同学的基础上,以精炼的语言简洁描述各个时期特点。”当学生从说图的问题困境中走出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已经深深印在了脑海中,不需要死记硬背,而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及归纳能力。

(二)“画图”问题情境。

利用插图创设问题情境时,也需要经常变换方式,避免单调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图变文”,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反之,也可根据书中的文字叙述或书中复杂的插图,让学生用简图加以描绘,锻炼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生物绘图能力。例如,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教学中,教科书的插图展示的是各种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和结构模式图,虽然图像逼真,立体感强,但是与学生在习题中遇到的平面示意图有些差异,而且学生对细胞器结构的认知是否正确也很难检测。为此,以“画图”为要求创设了另一种问题情境,即:“你能画出这些细胞器的平面示意图吗?请上黑板试一试!”每到这时,课堂气氛一下子便活跃起来了,包括本来觉得这些知识已经掌握了的同学都发现了许多障碍。比如说:“哪些细胞器要画出膜结构作为边界,如需要应画几层?”又如:“线粒体的嵴怎样绘出才准确?”“叶绿体的基粒是指哪部分?”学生的疑惑在哪全都突显出来了。在积极探讨的过程中不仅重温了重点知识,而且成功突破了难点。

(三)“问图”问题情境。

我经常鼓励学生针对插图“再生一问”,这一情境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既开拓了学习视野,又激发了课里课外探究的热情。例如,“神经调节”一节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完成了对“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图”的说图、画图环节,我提问到:“大家对图解有疑问吗?”当时曾有一位同学问道:“‘外正内负’如何形成?是否指‘外面正电荷,内部负电荷’?”又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节中,对蓝藻模式图观察后,不少同学询问,图中“环形结构”和“黄色颗粒”是什么功能,名称是什么。经长期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常常会提出一些较有价值的问题,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

(一)利用插图,培养观察力。

插图中常隐含有某些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其观察力。如:细胞质结构和功能一节中各种细胞器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异同,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观察。

(二)利用插图,训练想像力。

物插图多是单角度一维的,缺乏空间感和实物感,使学生很难理解插图中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生物插图在描述生物体的结构时又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实物、模型、标本等进行直观培训,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空间概念。如引导学生想象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正面插图想像反面和侧面,利用插图逆向想像实物等学习方法。

(三)利用插图,培养动手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要求学生将书中插图用简练的文字加以生动的描述,这样的以图变文,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反之,教師也可根据书中的文字叙述或书中复杂的插图,让学生用简图加以描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生物绘图能力。

(四)利用插图,形象记忆。

插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经常训练学生读图、析图、默图、拼图,可培养学生对插图的直观感受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这节,学生只要把图读懂了,并记住它就可以掌握本节的知识点。

总之,生物插图的教学是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学生对插图的理解与感受,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让我们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生物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

[2]李铮,张履祥,心理学教程[J].1998:171-191

[3]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M].

[4]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J].2006:114-139

[5]胡中锋,教育测量与评价[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 第8篇

课堂上, 当说到要讲果酒果醋这节内容时, 学生们就已经开始议论起来了,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好奇, 每个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肯定有不少学生恨不得学完这节内容以后自己也去做一做才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老师们往往只是简单的说一说, 课后学生会不会去实践, 是不是真的做了, 有没有成功, 老师们往往不会过问。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觉得, 面对高考这些都是无用功。可是如果我们站在教学的最终目标的角度去思考, 你会觉得利用好这样的素材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可能牺牲的是自己的课外时间, 牺牲的是自己的一些思考的时间, 但殊不知这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因此, 在碰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可以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素材时, 作为教师应该不厌其繁的选择实施。

我在这节课讲完以后就对学生提出了实践的要求, 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指导, 如对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阶段进行了指导:

第一阶段, 以3-4人为单位, 学生课后自由分组, 并把分组后的名单报给课代表, 要求当天完成。

第二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 自己设计实践方案, 并将设计好的方案报课代表, 两天内完成。

第三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 以设计的方案为蓝图, 购买材料, 设计实验装置并进行实践。全过程都要做好活动记录工作, 以便活动结束时进行分析和反馈。该阶段时间在1个月左右完成。

第四阶段, 在班级开展成果汇报课, 让每组同学自主设计汇报内容, 形式不限。如本实践活动, 可以以制好的果酒和果醋 (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实践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文字资料、总结和反思材料等等作为素材。

二、良好的人文环境是科技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决定实践活动能否正常开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家庭、学校的影响, 如果家长看到学生在家里做果酒、果醋时, 可能会有一部分认为搞这些完全是与学习无关的, 甚至是会影响学习的, 更有甚者会制止学生进一步开展活动。学校层面的阻力只要来自于领导层的教学理念, 一个充分民主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是类似活动能够开展的重要条件。现如今, 种种社会阻力影响到我们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这些都是由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决定的。

(1) 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越性。授受式教学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一直使用着, 他可以在短期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 这确实给我们以往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在以高考成绩决定学生未来的当代社会, 它还会是很多教育人士或团体首选的方法。而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目标的未知性、生成性则限制了它的发展和使用。因此, 学生学力考核机制的改革能否成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 地方教育管理层对教育目的的宏观认识不到位。他们更多的是关注高考的成绩, 关注升学率。作为管理层尚且如此, 更何况那些战斗在一线的接受领导的普通教师呢?所以, 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理念的深化应当与他们的考核机制结合起来, 还要让社会专业团体对管理部门的不作为和错误的作为有充分的有效的监督权利。

(3) 教师自身没有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有些教师根本不懂如何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自身再没有学习的动力, 外界又没有专业的课程培训和评价体制, 又怎么能让这部分教师成长?这是我们未来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4) 家长的功利心无形中影响到学生。如今我们的家长都期待子女成才, 但他们更多的只是看孩子的分数, 其他的基本上不论。殊不知, 除了智, 孩子的能力还会体现在:德、体、美、劳等诸多方面。而家长们对这些又关注了多少呢?社会上的这种风气如果不改变, 恐怕教育还是要步入死胡同, 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更无从谈起了。因此, 我们的国家应该从精神层面上多一些关注和建设了。如果社会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人们都乐衷于物质享受, 一切都向钱看, 那么对我们的教育事业又怎能期望它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呢!

三、教师的合理、系统的引导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整个活动中, 教师尽量避免要学生干什么, 也不要过早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更不能职责和批评。如在本实践活动中, 早期可以对活动安排进行一下宏观的指导, 剩下来的事情可以放手让学生完成, 在后期成果反馈时, 可以提示每组的活动报告中加入自我评价的内容, 小组之间还可以开展组内互评活动。但是放手不等于放任, 不失时机的提示和引导还是必要的。

四、活动的过程关注与结果反馈同样重要

中学开展科技实践活动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为目标, 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结果不应该作为评价的唯一内容, 过程的评价也至关重要。如本活动中, 我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

(1) 制定的方案是否合理、详尽。

(2) 是否有活动记录, 记录是否有代表性。

(3) 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

(4) 活动过程中是否有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资料的过程。

(5) 活动中是否有创新等等。

再由特别小组成员对以上指标进行细化, 然后再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评价。如此才能把过程评价落到实处, 才能引导学生更注重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和培养自身的能力。

五、结语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