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孟子认为,那些在政坛上地位显赫的人物,并不是大丈夫。大丈夫之“大”,不是指外在形貌,也不是指权力大、地位高、财富多,甚至也不是指学问高、能力强,而是体现在做人的修养、理想抱负、人格操守。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就是要坚守做人的准则,立身行事,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这便是伟大的大丈夫精神!大丈夫的精神核心是“大公无私”,认识到正义在己,从而坚贞不渝,不因境遇的变化而变化,不为外力的阻碍而放弃,甚至可以为正义而献出生命。
2、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浩然之气”?
所谓“浩然之气”,它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不是一般所谓的“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这种气,阳刚、强劲,气壮山河,气贯长虹。这种浩然之气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物的引诱而坚持正义,服从真理,刚直不阿,坚忍不拔。
3、怎样理解孟子所提出的“舍生取义”?
孟子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生命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应该珍视的。但是,如果生命与正义不可两全,二者必须作出抉择的话,我们就不能苟且偷生,而只能舍生取义。因为正义的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舍身取义”是大丈夫遵循的最高人生准则。
4、简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此处的“罢黜”和“独尊”,不是指禁止其他学派的存在,而是在官学中只以儒家为尊。(40%)此处的“儒术”,已经是根据汉帝国长治久安的需要,兼容了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合理成分的新儒学(40%)这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政治文明一次成功的转型(20%)。
5、董仲舒学说和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以革除“秦敝”,重振王道,追求国家长治久安为目标。(40%)
第二、在阐述其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时,充分尊重孔子思想的原意,并从历史(纵向)和现实(横向)两个层面的对比分析中揭示汉朝健康发展所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40%)
第三、其学术、思想在理论和运用两个层面都深刻而系统。但理想主义气息过重,所以使他曲高和寡。(20%)
6、朱熹是如何论述“民富”与“君富”的关系的。
(1)“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有若(孔子弟子)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 民富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60%)
(2)“富其君者,夺民之财耳,而夫子尤恶之。”批判鞭挞那些为了满足君主私欲而恣意搜刮百姓的官员。 (40%)
7简述古代文学作品中“道”的主要内容。
1、道,万物之宗
2、“道”生物有一个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过程
3、“道”具有形而上的优越性和不可言说性
4、“道”的辩证性质
5、“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
8、你如何理解理解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的?
答:人们顺从了自然大道,就会无灾无害,甚至会永恒不朽;违背了自然大道,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走向自已意愿的反面。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去改变它反而只能带来恶果,
要遵循自然,反对人为束缚。
9.简述古代文学作品中“道”的主要内容
1、关注民生疾苦
2、达则兼济天下
3、舍生取义
10、简述佛教对中国的伦理道德文化所造成的影响。(自己总结)
11、试述现代新儒学的基本思想。
1、复兴儒学
2、返本开新3儒家资本主义
12、儒学的发生、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六个)时期?
儒学大发生、发展大致经历了6个时期:
先秦为儒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两汉为儒学经学化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为儒学的玄学化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时期;
宋明为儒学理学化的时期;
清代为儒学的综汇期。
五四以后为儒学的重构时期,亦即现代转型时期。
二、论述题
1、举例分析孔子思想学说的主要内容(自己总结)
2、简要论述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孔子首创仁学,孟子继承并发展成为仁政学说,这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具体表现在:
在政治上,仁政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反对兼并战争。孟子认为,王道是重视道德教化非强权的政治观,王道就是“以德服人”,依靠仁德的感召力使天下来服,使百姓心悦诚服。霸道是凭借实力的强权政治观,霸道就是“以力服人”,依靠武力、刑罚压服百姓,通过兼并战争统一天下,因而就会失去民心。孟子认为,兼并战争是造成人民困苦和各种祸乱的根源,因此必须制止兼并战争。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但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对于商汤、文武领导的推翻暴虐王朝的正义战争,孟子是支持和赞扬的。
在经济上,仁政主张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孟子反对统治者对人民巧取豪夺,认为取之于民应有一个限度。主张“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主张关卡与市场只稽查不征税,开放水域、山林,以利人民。什么是制民之产呢?就是国家分配给每家农户百亩之田,五亩之宅,让他们吃穿自给自足,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育妻儿。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人民有了土地,有了固定的产业,才会安居乐业,才不会去触犯刑律。如果农民没有土地,没有“恒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轻则违法,重则造反。
在思想文化方面,仁政主张兴办学校,加强教育。兴办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引导人民向善,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建立一个人民安居乐业,道德情操高尚,和谐安定的社会,这就是孟子理想中的“王道”社会。
3、简要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答:孟子认为,人向善的本性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不是从客观外部世界所取得的、不是后天形成的,只是人们不曾领悟罢了。《孟子 告子上》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意思是说人人具有先天的“四心”,人人都有成为尧舜的可能。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孟子举例说,当人们突然发现一个小孩将要掉到井里,都会产生一种惊骇怜惜的心理而想去救他。
这种心理的产生,并不是他要同这个小孩的父母结交,不是为了在邻居和朋友中博取名誉,也不是厌恶这个小孩的哭声才这样做。而是因为人的本性中存在着一种共同的“善心”,亦即“不忍人之心”。当人们看到小孩将要落水的瞬间,这种心理就会发生作用,促使他赶快去救人。如果没有这种不忍之心,就不是人。
孟子认为,在人性问题上,上自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当然,先天的“四心”是成为尧舜的必要条件,能不能成为尧舜还要看后天人们对“四心”的扩充和发扬,包括人们主观的努力、道德的教化、环境的影响等各个方面。
人作为生物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孟子的论题;孟子论述的是人的道德属性,而道德属性是社会的产物。当然,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善恶标准。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四端”,其内容是两千年前的封建道德原则。
孟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哲人。当然,在我们今天来看,所谓人性,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
4、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代表人物普遍具有民本主义情怀,请论述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1)宋朝官无世守,民无常贱的社会格局。(25%)
(2)顶尖士大夫“得君行道”、“致君泽民”的需要。(25%)
(3)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朱熹生活的南宋时期统治阶级除了少数特别有良知、抱负的士大夫之外,从总体上来看恰恰特别蔑视底层人民的利益和疾苦。 在以天下兴衰为己任的朱熹看来,这是宋朝的心腹之患。(25%)
(4)朱熹本人的出身和经历的影响(25%)
5、民本主义思想在朱熹的政治生涯和学术思想中有何鲜明体现
1、朱熹的“天理”所欲去的“人欲”首先是针对以皇帝为代表的上层统治阶级而不是广大民众的
2、朱熹为官始终注重民生疾苦,注重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司法活动的公正合理。
3、朱熹最痛恨和一有可能便予以制裁、约束、引导的都是那些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观念上对普通民众巧取豪夺、滥施淫威的社会阶层(贪官污吏和豪强、奸商)。
4、朱熹的教育活动全面体现孔子的“有教无类”原则。
5、朱熹的教育思想中的富人教育观十分珍贵。这是实现他的民本主义愿望的一种内在要求
6、宋朝皇帝普遍滥用大赦,朱熹对此表示反对。但其出发点主要是体恤贫弱民众的疾苦。
7、朱熹为官的风格是“亲民”和“爱民”。当然民众也敬爱他
6、试论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现代管理意义?
答:老子认为最高明的统治者“治大国若烹小鲜。”他希望统治阶级治理国家务必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不要经常地翻动它。
老子提倡“以正治国”,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统治阶级的“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则是治理天下的四大中心价值。
其现代意义表现在:我们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在各级组织建设中,作为各级领导应当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种“道”的德性,置于自己的心灵深处,排除杂念邪恶、功名利禄,不经常折腾、滋事扰民,不搞窝里斗,尔虞我诈。
7、举例分析巴蜀神话与远古传说中主要蕴含了哪些哲学、史学内容?(自己总结)
8、试述汉代巴蜀文化的辉煌成就?
巴蜀文化的首次辉煌于汉代(10%)
1. 大汉声威与巴蜀。(50%)
(1)汉代时代精神的文化言说代表。
(2)巴蜀物质文化的发展盛况。
(3)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诞生的产床与摇篮。
(4) 道家哲学的中继与整理。
(5) “西道圣人”扬雄。
2. 蜀籍作家的辉煌崛起和对中国文化美学新开拓。(20%)
(1)司马相如的成就(2)扬雄(3)王褒
3. 魏晋时期文学状况(5%)
4. 史学在蜀。(10%)
5. 国家视野下的巴蜀。(5%)
9结合当今中国的现实,分析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趋势。
大学之道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曾经在QQ空间里发表过这么一条说说,“我为什么而活?罗素说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怜悯。’那我呢?”欧望学长回答到:“亦如此”。
题记
大学,读了这么久,不过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却还在门槛上徘徊。再次问自己,何为大学之道? 《四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认为大学的宗旨在于使人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不得不承认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在这个讲究“丛林法则”的时代,这样的回答或许只会让我们茫然和不知所措。
在去年的一节课堂上,陈久教授说:“大学学习的是思想,培养的是创新能力。”是的!作为一个成年人,特别是一个大学生,我们更多的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而非人云亦云。然而我们总是喜欢享受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获取。不敢独立在陌生的道路上行走。其实好好想想,经过十多年的知识积累,我们并非没有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而是缺乏打破常规的胆量和气魄。我们常常无法或者不敢挣脱别人的想法或者经验的束缚,于是随波逐流!
在这个昔日天之骄子已转变为今日弱势群体的社会,我们的竞争核心力是什么?它有多强?我们不得不时刻提问自己。在这个缺乏安全感的社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必须让自己更强大。我一直认为,知识是最强大的武器。拥有了知识,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因为有人说我们已经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有学者也提出了“第四产业论”,即知识产业。而那些“知识无用论”的鼓吹者和传播者,从某个意义上说,他们绝对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拥有知识的人。是的,有很多人知识渊博,却在为生计奔波,甚至穷困潦倒。然而无穷个偶然的总和,仍是偶然,而非必然。
我个人认为:其实不是知识无用,而是有人缺乏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能学于致用。因此我们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还
第1页 岳阳县三中2011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要学习这种能力!这或许就是当今的大学之道吧!
大学之道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曾经在QQ空间里发表过这么一条说说,“我为什么而活?罗素说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怜悯。’那我呢?”欧望学长回答到:“亦如此”。
题记
大学,读了这么久,不过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却还在门槛上徘徊。再次问自己,何为大学之道? 《四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认为大学的宗旨在于使人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弃旧图新,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不得不承认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在这个讲究“丛林法则”的时代,这样的回答或许只会让我们茫然和不知所措。
在去年的一节课堂上,陈久教授说:“大学学习的是思想,培养的是创新能力。”是的!作为一个成年人,特别是一个大学生,我们更多的应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而非人云亦云。然而我们总是喜欢享受被动的接受,而非主动的获取。不敢独立在陌生的道路上行走。其实好好想想,经过十多年的知识积累,我们并非没有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而是缺乏打破常规的胆量和气魄。我们常常无法或者不敢挣脱别人的想法或者经验的束缚,于是随波逐流!
在这个昔日天之骄子已转变为今日弱势群体的社会,我们的竞争核心力是什么?它有多强?我们不得不时刻提问自己。在这个缺乏安全感的社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必须让自己更强大。我一直认为,知识是最强大的武器。拥有了知识,才能更好的把握人生。因为有人说我们已经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有学者也提出了“第四产业论”,即知识产业。而那些“知识无用论”的鼓吹者和传播者,从某个意义上说,他们绝对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拥有知识的人。是的,有很多人知识渊博,却在为生计奔波,甚至穷困潦倒。然而无穷个偶然的总和,仍是偶然,而非必然。
我个人认为:其实不是知识无用,而是有人缺乏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能学于致用。因此我们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还
第1页 岳阳县三中2011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要学习这种能力!这或许就是当今的大学之道吧!
大学之道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不画可以吗?不。不画,她就活不下去。生命如此短促,生活如此凡庸,终于找到突围之路,就要紧紧抓住。疾病已经不可能逆转,生命的终点遥遥在望,谁人的苦痛都不能分身为亿,让全世界都感同身受。躺在床上,却有时间流走的声音如此惊心。画画,是唯一的。
那是唯一的自救之道。就好像凡•;高一定要画,临死前的一年,一天一张作品;肺结核肆虐时期的音乐家一定要写,越是死亡逼近越要加速燃烧,三五年的作品总量超过后世音乐家半生所为;就好像,伊迪斯•;皮亚芙一定要唱,她说“不唱,我就活不下去了”,还一定要在知道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后,抓紧时间开始巡回演唱;就好像,路遥一定要吐着黑血写作,不写,他就更加活不下去了;就好像,我的表叔,一定要在癌症的终末期,挣扎着站上讲台讲课他有个曾经震动华夏的名字,他叫蒋焦影。若非身临其境,你一定当那是种不可理喻的刻苦姿态。但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让剩下的时间尽量丰盛起来,让生命的密度尽量瓷实一些,是唯一的自救之道,是对抗人生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的唯一方法,是抵消茫茫宇宙自身如此渺小感觉的唯一路径。
就好像席慕蓉写过,她向别人请教如何能让植物的花开得更加茂盛,得到的回答是:“在根部砍上几刀,再在伤口撒上几把盐。”她这么做了,那个夏天,花开得近乎疯狂。任何物种,在遭遇危机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繁衍,竭力开花结果。要对抗冰雪,就用花朵;对抗刀斧熔浆,就用花朵;对抗时间,就用花朵。此时此刻,唯一能做的,唯有开花结果。尽管他们告诉我,宇宙生灭轮回,不留痕迹,一切华美都是浪费。
真要仰天长谢,所幸所幸,我们还有这样一条自救之道。就像尤瑟纳尔在《东方故事集》里写下的那个故事《王佛保命之道》,画家王佛,在即将被皇帝砍头的时候,开始描绘大海,并乘着一叶扁舟从画出的碧海中从容离去。
大学之道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拿到《回归信念》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很快开始打开阅读,而是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去思索"信念"是什么。"当初为什么选择做社工?"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我,我也问过很多人,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例如说有双休日、假期多、工作时间稳定、工作氛围好当然,如果只是这些理由的话,很多工作都有这些条件,所以也延伸出了下一个反思"是什么让你坚持还在做社工?"我相信,每个社工入行的理由各不相同,但能坚持下来一直做社工,内心一定都有某种相同的信念。
《回归信念》一书是由香港城市大学甘炳光老师编著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坚守信念,面对挑战,是成为社工的必备条件。然而工作在前线的社工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应如何践行社工信念却又成为另一个课题。
该书以不同的社工信念为题,让20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工,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细说他们在不同工作岗位和服务范畴中遇到的挑战和挫折,以及他们自身对社会工作的反思,分享他们在现时香港的工作环境中坚守信念的方法,表达他们对作为社工的真诚,对坚守并向全社会推广社工信念的执着。
坦白来说,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看满满黑白文字,全本除了封面一点颜色、插图都没有,特别还是专业类的书,但因为需要写读书报告,不得不以壮士断腕的悲壮心情,打开了这本书,然后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回归信念》不是枯燥的专业书,也不是一味猛灌鸡汤的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对话,投身社会工作事业并为之奋斗的20位前行者通过这本书与读者的"对话",分享他们在实践社会工作观念过程中的挣扎、失落、欣慰、顿悟等等。
甘炳光老师在书中写到"社工的信念,较诸社工价值观更重要".看完《回归信念》这本书后,我回忆了自己当初选择做社工的原因。时至今日依然清楚记得2014年11月,当我停驻在人生分叉的路口,徘徊犹豫看不清前行方向,我姐对我说:"既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你要不要试试看做社工?我觉得你的个性挺适合做社工的。"’但当时我选择做社工,却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被姐姐说起社工时眼里闪现的光吸引。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姐姐眼里的光是什么,只是觉得莫名被吸引,现在想想,那种光应该就是甘炳光老师一直在书中强调的信念了吧。姐姐说:"社工并不是单纯向钱看的工作,而是深入社会的基层,了解并收集基层群众的需求,去推动社会相应政策的实施或者修订,从制度上去改变社会的不公现象。"
在《回归信念》这本书中,甘炳光老师对于"信念"这个词作出的解释是"信念是指我们真正相信的事,跨越了认知的层面,以致个人投入的信心层面,成为个人所信靠的东西。我其实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信念的第二个重点是念’这个字,除了相信’之外,信念更要求我们要时刻思念’这些我们是好的及有价值的东西,既要念念不忘’这些信念。"对于书中提及的[拾海星]这则有关信念的故事,我是通过看书后,在网上搜索了故事的内容,也让我想起了我的第一任也是拉拔、陪伴着我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社工的陈绍勤老督导,给我们讲过的那些关于社工信念的小故事。除了专业知识,他传递给我们的更多是社工的信念。时至今日,对于学过的专业知识有的已经遗忘或者模糊了,但那些关于信念的故事依然记忆清晰,也成为我最喜欢和别的同行或者实习生分享的内容。
大学之道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宋浩成绩优异,获得保送名额可谓是实至名归,但副市长父子横插一脚,只能被迫将名额“拱手相让”,随后的庆功宴上副市长更是用建委办公室主任之职化解尴尬、拉拢宋建飞为其做事,官商勾结,谋取利益。剧中用宋浩保送名额被抢之事一刀剖开高考保送黑幕,以宋父升职为“交易筹码”化解名额被抢的不满,官商勾结充当保护伞等将权力滥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案为鉴,可以守底线”,党员干部要将《风平浪静》中权力滥用的故事当做醒脑良药,珍惜党和人民的培养机会,深刻认识到“权不为民,必定恶权”的道理,珍惜自己的政治生涯,做到知敬畏、守底线。要树立正确权力观,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清如水、正如竹、明如镜
李唐从商充当父亲权力变现的白手套,以宋建飞升任建委办公室主任利诱其“心甘情愿”为他们做事,沆瀣一气。党员干部要牢记“凡事三思而后行,切莫草率行事”的教诲,敢于担当作为,做错事不能敷衍了事、掩耳盗铃,要敢于直面问题,承担责任,主动认错。要抵挡住商人对党员干部的“围剿”,管得住私
欲贪念的侵袭,经得住“糖衣炮弹”的诱惑,提升自我修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水平,保持政治上的定力,牢记使命、守住初心,清白做人、踏实做事、正直为官。
沉下心、弯下腰、抬起头
李唐本可凭借显赫的家世、渊博的学识作出一番大成就,却从商充当父亲以权谋私的帮手,官商勾结、搞虚假经济、为拆房走捷径害人,从最初心怀愧疚变成一个利益熏心、不择手段之人。党员干部做事切忌好高骛远、走捷径,面对困难挫折,要让心态“静一静”、让热情“降一降”,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以一颗乐观进取之心融入工作,积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在一旁怨天尤人。要弯下腰多看实际问题,直面问题本质,领会“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精神,投身具体工作,在工作中经风雨、磨意志、见世面、增才干,不断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将“软实力”进阶为“硬功夫”,成为一个坐下去会写、站起来会说、走出去会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