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作文指导范文第1篇
---初中英语 “听说课”有效教学探究
一、 研究课基本情况
1、 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科研“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精神,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围绕“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主题,进一步落实好新课程改革,努力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研究主题: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
3、课题与课型:《 Good manners, bad manners》;听说课型
4、研究点:英语听说课的有效教学研究
5、研究成果的预设
1)形成英语“听说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2)形成对英语听说课的评价标准
3)加强教研组建设,营造教研氛围,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6、主讲老师:蔡明
二、 “六步骤”贯彻实施情况
一)选题。针对“解决问题” 进行. 学情:学生两极分化较大,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说是很多学生的弱项, 他们会写单词了,会读课文了,但却不能用英语来交流,成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 教情:现初中课本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对话教材,目前在英语“听说课 ”的教学当中,对学生口语技能训练还不够。 .老师们在共同的反思中, 产生了对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的深度思考,大家想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等的有效选择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和探讨。
二) 备课
1、个人备课:作课老师个人钻研教材、拿出初步思路;其他老师也备课。
2、集体备课:相互交流,老师们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主讲老师的教学思路,提出建设性意见;全组老师集体研究修改完善,形成正式教案。第一次备课解决的问题: 三)上课
1、11月 23日第 6节在初二(1)进行了组内第一次试讲
2、12月 5日第 6节在初二(5)进行了学部范围内的研究课
3、 12月14日 第6节在初二(2)进行了全校范围内的研究课 四)评课
第一次评课:11月 23日第
7、8节全组在B321进行了第一次试讲后的评课
程序:教师个人自评教师互评教研组长点评 共同探讨了以下问题:
1、突出“听说课”的功能目标 听说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听力教学包括:语音训练;听力技巧;听力理解。它的功能是: 为其他活动做铺垫;训练听力 ;听力检测;获取信息 ;技能训练 。听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为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促进听力理解和技能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标。
说的教学包括:发音; 语法 ;交际功能; 释疑技巧;文化知识。 它的功能是:通过说培养语言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等;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使学生掌握应有的会话技巧;使学生掌握非语言交际技巧; 使学生了解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流畅的会话者。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解决以下问题: 1)理解和掌握听说课中的语言知识; 2)熟练掌握语言交际功能用语。
3)在相同或相似的交际场合,灵活运用所学的句型、交际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2、尝试以下模式: (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呈现操练输出)
Presentation阶段: 1)教师通过引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听说课内容的
背景等;
2)呈现听说课的内容,听或视听,教师以各种方法帮助
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Practice阶段: 1)机械性操作: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套用句型等;
2)意义性操作:能力拓展练习等;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达到“感性接触”;练习由易到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老师适度归纳讲解语言知识;启发学生自我归纳
Production阶段:教授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 这其实是 解决问题的过程:语言输出。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机械操练、意义操练的基础上,跳出课本,积极主动地、创造性运用语言进行语言交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流程如下:
1)引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听说课内容的背景等;
2)呈现听说课的内容,听或视听,帮助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3)机械性操作,示范、模仿、套用句型等; 4)意义性操作,创设情境,交际训练
5)启发引导,自我归纳 ,认识规律 6)语言交际,拓展创造。
3、课堂上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听说活动。
第二次评课:12月 5日第
7、8节全组在B321进行了第二次的评课 ,学校李校长、学部秦主任参加了评课,给予了重要指导,大家一致认为:听说课基本模式比较清晰,课堂活动也比较多样化,但目标的达成度有须进一步研究。 所以本次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活动的形式及设计的有效性。
1、 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要明确,要有可操作性;
2、 活动的形式要与活动内容相匹配
3、 活动的内容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4、 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协作精神
第三次评课: 12月14日周四第
7、8节全组在B306进行了第三次的评课 ,学校李校长、学部秦主任参加了评课,海珠区教研室的陈主任、初中英语教研员张老师应邀来校,与全体英语教师一起观摩了蔡明老师的研究课《Good Manners, Bad Manners》,课后参与了教研组的评课活动。
陈主任说,本节课符合听说课的模式结构,特征明显;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流畅,目标达成较高;话题鲜明,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区分好坏习惯,规范了他们的行为,达到了教育作用;老师很注意语言过程:老师做示范--- 展开练习---分段检查, 比较好地解决了分层教学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区教研员张老师说,课型把握准确,“呈现-操练输出”教学方法清晰;自己刚从英国回来,觉得这种模式很先进;结合新课程标准,挖掘课本深层次内容;教学环节条理清晰,师生关系和谐;活动形式多样,小组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的差距。
五)研究课活动的主要收获与经验成果
1、基本形成英语“听说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3P 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呈现操练输出)
2、 老师们对英语听说课的评价标准已有更深的了解 听说课教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应体现其功能目标: 1) 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2) 课堂上师生的活动 3) 学生所参与的活动量 4) 学生口头的灵活运用 5)口语练习的方式
3、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在前后三轮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全组老师齐心协力,围绕预设成果积极探讨,老师们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包括:有效的教学目标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 有效的教学活动确设计与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等。从课型模式到有效教活动的设计,思路一次比一次更清晰,评课一次比一次更深入,课堂也一次比一次更精彩。
5、 通过教研员的指导,我们坚定了信心:在教研员指导前,我们真的有点不踏实,主要是担心研究的模式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当这种模式得到教研员的充分肯定,并给我们提供前沿的信息时,我们更坚定了信心。
六)反思
1、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是否有利于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方式)
是否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展开思维的方式?
是否有利于兼顾全体学生、减少学习分化的方式?(如何分类要求,如何为困难学生进行教学铺垫)是否受学生欢迎的方式?
2、充分发挥教师的资源作用,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使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效 。
3、如何进一步探索模式、走出模式?
初中英语作文指导范文第2篇
5) regard as 把看作为.6)be _________ of sth.害怕
7) make_________ 下决定,下决心8)pay attention ____ sth.对注意,留心 9) ____ one’s surprise令某人惊讶的是10)take pride______ sth.以而自豪 11) get into ________with遇到麻烦12) _______(doing) sth.放弃(做)某事13)__________ up熬夜14) get _____________of碍事,妨碍 15) pretend to do sth.假装做某事16)________ along with sb.与相处 17) let sb._____让某人失望18)______ with sth. 提出 想出
19) come_______出版,出来20) ______ to属于
21)_________ up形成;组成;构成22)___________up用完;用光;耗尽23) _________ off关掉
24)_________display展览;陈列
25)_________ suit sb. (fine)(很)合某人的意;合适
26)_________ to be老实说;说实在的27) be bad _________对有害28) stay away from与保持距离29) be in _________意见一致30)take it_________从容;轻松;不紧张31) as soon as尽快地
32)be ___________ to 乐意(做某事)33)quite ______ 相当多;不少
34)__________ on to继续;坚持;保持35)clean up(把)打扫干净/收拾整齐36)cheer使振奋;使高兴起来37)give out /out分发;发放38)_________off推迟;拖延39)_________set up建立;创立;开办40)take_________与想像41) _________up张贴;搭建
42) _________ for要;要求;请求43)work out产生结果;发展;成功 44)help sb.帮助(某人)解决困难
45)be_________for用来做46) _________ by accident错误地
47) according to根据;按照;据所说;视而定 48) _________ into落入;陷入 49)knock into与相撞50) go off发出响声
51)run off跑掉;迅速离开
52)break_________停止运转;出现故障 53)_________up出席;露面54)set off激起;引起
55)sell _________卖完;售光56)get_________结婚 57)dress up穿上盛装;装扮58) _________in交上;递交
59)go past越过;绕过
60)be_________to do应该;被期望 61)drop by顺便(或偶然)拜访
62)_________毕竟;终究;究竟 63) make a _________发出令人不愉快的声音 64) go out of one’s way to do sth.特地(不怕麻烦地)做某事 65) make sb. feel at home使某人感到宾至如归66) learn by oneself自学 67) aim at 瞄准;针对68) for _________ 例如;比如 69) at times有时;偶尔70) to _________ with首先 71) clean out清除;把打扫干净72)get back to sb.过一会再与某人通话 73)be off离开;走开74) _________so到目前为止 75)thanks _________幸亏;由于;因为76)look _________to盼望;期待 77)_________for关心;关怀;照顾 78)_________away拿走79)_________a living谋生 80) all _________the world 全世界81)all the time 一直82)let in允许某人进入 83) have a difficult timesth.做某事有困难
初中英语作文指导范文第3篇
翻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一样。但是我的梦想不是律师,不是医生,不是演员,甚至不是一种行业!我的梦想也许大人们会觉得可笑,但是,这是我一直追寻的!我的梦想是想要自己有一个七彩的人生!我要它成为一幅美丽的画,它不但要有鲜明的颜色,也要有暗淡的颜色,我不排除这幅画有一部分的黑色,我反而会很珍惜这些暗淡的颜色!不是吗,试问一下,一幅色彩鲜艳的画,如果不加一点暗淡的颜色,又怎能更突出它的美呢?人生就象画一样,画中鲜艳的颜色就代表着人生美丽快乐的时光。画中暗淡的颜色就代表着人生遭遇困难,不愉快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拥有一条平坦美丽的路不是很好吗,但我并不觉得。一个人如果一生平坦那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我要他走到最后时,每一个回忆都事充实的!
亲你看看这篇行不行?你说要长点儿的话,好像我这篇又有点儿短。亲你要是看着还顺眼的话,就凑活着用吧~~~~~(*^__^*) 嘻嘻
初中英语作文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策略
著名语言学家Harmer把掌握外语的四种技能听、说、读、写能力又合并为两大类:一是接受技能,主要指听、读;二是生产技能,主要指说、写。接受技能又称为语言输入,生产技能又称为语言输出。Harmer认为两者 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学生仅仅是语言输入,他们的大脑只是孤立地存储许多语言知识,而当在某一特定场景需要运用某一语言时,却拿不出来。只有当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时,才会使学生对他们学到的语言重新估计,从而产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欲望。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的技能迫在眉睫。
一、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意义
1.掌握一门语言的需要。英语技能一般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而写的能力是学习语言中的最高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个理念:强调应用性,学以致用,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使语境生活化,更加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并将对这两项基本技能贯穿在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不仅是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需要。
2.应试教育的需要。纵观多年的中考试卷,不难发现写作技能一直是必须的考查点。写作技能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出现在最后一块考查内容中,这部分的分值一般是15分左右,虽然是15分的分值,占整张试卷的比例并不是太高,但是既然是考点之一,作为教师和学生就要重视起来,一来它能提高学生学生英语的能力,二来也是学生在应试中脱颖而出的一项重要得分点。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1.抓好平时的单词与单句练习。要想把书面表达的技能提上去,单词的记忆和练习是分不开的,单词是构成文章的最小的元素,只有单词记得牢固,单词运用恰当,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在教学生记忆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卡片记忆法、构词法、谐音法等等。
只记住单词并不一定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只有把单词连成句子才能算是迈出了一小步。单句练习是学生在课本和练习册中见得最多的也是最基本的写作练习。它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某一新的语言知识和旧的语言知识结合起来。为了训练学生运用单句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填空、句式记忆、句型转换等方式使学生达到熟记、巩固、使用的境界。
2.教给学生写作常用的句型。虽然说:学无定法。但是,在英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一些常用的写作句型,让学生平时加以记忆和运用,这样学生的水平必定会有所提高。在这里列举一些常用的写作句型,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益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比较级句型:It is the second + 最高级 + n.
例:It is the second most expensive hat.
is one of the + 最高级 + n (pl) 最之一
例:It is one of the highest buildings in the world.
The + 比较级, the + 比较级
例:The harder he works,the happier he feels.
比较级 and 比较级
例:It seems to us that he knew everything.
It sounds + adj./ It looks + adj.听起来/看起来
例:It sounds great! It looks nice!
It’s bad / good for 对不好/有好处
英语中的句式和句型很多,在这里就列举这两处。如果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用上这些句型,会给文章增色不少。只要学生把这些强加练习和记忆就能做到熟能生巧,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再提高一个档次。
3.培养学生批改的能力。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批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判,一是学生互判。教师判就是直接用红色笔在有错误的单词、句式等有错误的地方做批注和标记。这样做教师不仅很辛苦,对学生帮助却不大。但是让学生互批,有的学生素质比较低,所以,他们又很难发现错误,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其实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教师学生共判。操作过程是学生作业交上来后,我用不同类型的符号标出不同类型的错误。比如:问号是表示单词有错误的,需要再修改的;画横线的是主谓不一致的地方;画双横线的句子是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等。这种纠错方法起初操作起来较困难,但学生兴趣很高。教师似乎也很费周折,但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他们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会越来越少,这时教师的工作就相对省劲了。
4.用“串珠”的方式再巩固。方法再多,如果只是零散了一地,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很难提高,所以,当方法和练习都做到之后,教师就要用“串珠”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再巩固。下面列举一个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语言知识尤其是写作练习要采用以功能话题为主线,以:单词――短语――句子――对话――作文”进行练习,这种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的训练方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想才.英语写作教学之不足与可行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07).
初中英语作文指导范文第5篇
本学期来,我们初二备课组严格按照学校各项要求,扎实备课,抓好课堂落实,一直坚持进行当堂检测。每堂的当堂检测都是我们在集体备课的时候从各种学习资料上精挑细选或者自己设计的经典题目。
对于当堂检测我们坚持以下做法:
1. 题目设置紧扣学习目标
每次的当堂检测都是围绕本课的知识目标选题。一般是集体备课时先明确这堂课的知识目标,要求掌握的单词,短语和语法点。然后根据这些知识点挑选合适的题型出成当堂检测。
2. 题型考点联系中考
当堂检测的题型都紧紧围绕中考题型或本年级期中期末测试题型来出。检测知识点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解题技巧,让检测更有效。因为当堂检测主要针对当堂知识点,所以我们较多采用首字母填空,完成句子,选词填空,单项选择的形式。
3. 题目难易适中,题量适中,体现分层
当堂检测的目的是检测本节课新授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所以题目一般设置难易适中,难题则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检测中得到关于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反馈,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从检测结果中获得成就感和培养自信。符合学校“让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的英语学习理念。题量控制在5分钟左右可以完成。再者,当堂检测要体现分层。《张店区第六中学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分层教学是现阶段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通过分层,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使课堂教学尽量适合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实现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其中当堂检测的设置也可以做到分层。一开始,我们会把所有题目印制在检测学案中,检测时明确要求AB层同学各自做哪部分题目。但这样会导致改错讲解浪费时间,B层空着的题目浪费纸张等问题。因此我们又采取另一种办法,统一检测时做一样的题目,但是提前完成检测的同学可以再向教师领取能力拓展类型的题目。这部分学生在完成这部分题目后可自行订正答案,看不懂的再单独询问老师。这样就避免了之前出现的问题,提高了A层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4. 及时反馈,改错
当堂检测我采取过以下方式反馈。一是全部收起批阅,全批全改。再是检测后还
有部分剩余时间,课上直接订正答案,讲解,学生红笔改错,教师再检查一遍学生的改错,一般讲解改错后仍会有20人左右出错,教师批阅后再次发回改错。以周或单元为单位汇总易错题,课上再次重复。当堂检测最好当天反馈,改错完毕,做到天天清。如果学生不能在课间改完的话,一般只能在放学后加班辅导。
对于平时遇到的问题,我采取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反馈改错时怎样做到一对一辅导和及时有效。
批阅检测后,我尽力做到让学生当面改错,说出答题依据。但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并不充分,加之办公室距离教室较远,往往只利用课间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利用自习坐班时间,上课时间和中午放学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但是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及时改错的重要性,反而在老师辅导其它学生的时候溜走,时间一长,难点增多,成绩势必受到影响。对此,小组考核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 差异生的帮辅工作
初中英语作文指导范文第6篇
一、网络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靠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情境里,学生之间或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协作、积极思考、积极表达、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主张:学生认知决定学习效果。学生认知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这种过程是学生感知、记忆、控制反应的互动联结过程。新型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发展整体素质;教学关系是民主、合作、互助;教学过程是主动、生动、活泼;教学方法是启发、内化、转化;教学环境是和谐、愉快、共振。
这种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景-提出课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课题小结-网上测试-课题延仲”七个环节。这种全新的网络教学设计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特点是:真正实现了个别化教学;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网络教学案例
下面以初中英语Where do you come from?为例,对此模式作一介绍。
(1)教学设计思想。体现英语教学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web平台和多媒体网络工具,以上述七个环节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教学过程设计。①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创设与国家名称有关的学习情境(课件以有关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为背景来制作);②提出课题:由学生通过网络提出课堂上最想解决的问题,教师适时通过投影仪或网络提出本节课题的中心;问题:Where do Chinese/Americans come from?What language do Chinese/Americans speak?③自主探索:先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网络资源库上的课件进行程序式学习。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随机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即“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建筑”课件库)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把要学习的知识隐藏在教学情境中,由学生独自猜想,寻找语言规律。
进人虚拟语音室,借助文本、视频、音频、动画、图片进行英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和知识建构能力。
利用各国国旗及画面上单复数人物的变化,谈论其国籍及语言。进行交际后,由学生归纳语言规律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引导和指导。
(3)网上协作:学生在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比如学生与学生的协作、学生与老师的协作等),还可以通过网络将各自编写的对话进行交流。
(4)课题小结:学完知识点后由学生完成本课小结,教师作适当补充,并与课件上的小结进行比较。
(5)网上测试:课题小结后,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测试网页--智能学习题库。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题,独立在网上完成测试,测试结果由计算机网络反馈给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