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阅读素材(精选17篇)
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阅读素材 第1篇
有人说世界上母爱最伟大,它如明灯指引我们前行;有人说世界上友谊最伟大,它如一缕阳光是寒冷的我们变得温暖;而我说孩子的孝心一样伟大,它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家人。
洛宁一个身形孱弱,沉默寡言的孩子,只有十一岁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他的爸爸在他六岁时就患病离世,而妈妈又因车祸瘫痪了。小小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苦不能对妈妈讲,泪不能对妈妈流,他要撑起这个家,他明白:妈妈是因为他才坚强的活下去,所以他要让妈妈开心,妈妈就是他的一切。
洛宁的家在山里,每天都要走二十多公里山路去上学,但是洛宁每天还背着一个大口袋,这让身体瘦弱的洛宁看起来更加弱不禁风,他那反常的举动让所有的人产生了疑问,而他的老师更是百思不得其解,问洛宁他又不说,只好到他家询问他的妈妈。原来洛宁的妈妈有次口渴去拿床头的暖水瓶,可是却被烫伤了,洛宁见后大惊失色,于是他便想每天背妈妈上学,可十一岁的洛宁哪能背起重八十六斤的妈妈呢?于是,他想了一个方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在不断添加石头,只到他能够背起八十六斤的母亲为止。
“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为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这是文章结尾的一段话。是啊!讲得多么令人深思,多么令人感动啊!洛宁用他小小的身躯扛起了妈妈,也扛起了那个家。从小小的洛宁身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份常人没有的“爱”。俗语说,百善孝为先,洛宁的那颗真挚的孝心让我感动。他用他的“孝”、用他的“爱“,融化了石头的冰冷,同时也融化了没一个人的心。
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阅读素材 第2篇
在暑假中,我的生活很丰富,不仅认真地写了作业,还阅读了许多的书籍。每一本书、每一个故事都对我有所启发:读《草原上的小木屋》让我知道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心中一定要有爱,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坚持到底的决心,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你就一定会成功;当我捧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融入到里面时,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转为我拥有的身体,保尔虽然残废,但他那种不向命运低头,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让我佩服。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希望……
暑假有了好书相伴,我学会了平静自己的心态,学习的疲劳也被一扫而空,我享受这书带给我的快乐。每当阅读书籍时,我都会沉浸在书中,和书里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我却要说,读书可以提高人的自身价值,可以陶治情操,可以增添人战胜困难的决心。它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还让我的作文有了进步,这让我倍加感觉到了书的重要性。此时,我已经把书当做了与我密不可分、不可缺少的好朋友。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地读书,爬上更高的阶梯。
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阅读素材 第3篇
一、夯实基础, 架桥铺路
中年级的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被定位为小学习作教学的起点, 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要在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实施。如果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强化说话、写话训练, 就会为习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把握教材特点, 挖掘语言训练的结合点, 引导学生从说到写, 从能够说出一个通顺、完整的句子到将句子说得具体, 再到用上准确的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生动, 为三年级文句表达打下基础。有位教师执教《小竹排在画中游》时, 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文本内容, 带给孩子如临其境的感受, 还通过指导学生看图, 借助课件或录影片, 让他们理解“竹排”、“顺水流”、“密”等词语。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孩子们轻松学习, 不仅记诵了文本, 而且品味、感悟了文本的遣词用字, 学习了绘景的方法。课堂学习结束了, 但似乎还留有遗憾, 若是能够将文本的学习延伸拓展, 用上几幅孩子们熟悉的校园美景、家乡风景等图画, 让他们随性讲讲自己熟悉的风景, 教师边听边点评和指导, 孩子的习作能力就在说话、写话指导中得到提升。教师也可凭借文本在用词造句上加以点拨, 引导学生仿写课文, 注意衔接与过渡, 于模仿中说写, 一篇篇美文便脱口而出。可见, 有了低年级课堂说写的延伸, 加之对句式的反复练习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平, 中年级孩子的习作自然不在话下。
其次, 可以让丰富多彩的插图、生活的每一瞬间成为说写的话题,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热情。武凤霞老师执教《逃家小兔》的绘本童话时, 对孩子的语言训练方式很值得借鉴、学习。她以绘本童话《逃家小兔》为材料, 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爱, 从图画中品味爱, 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故事书的阅读采用读、想、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训练句式的表达方法使教学一直走在一种不确定中, 让孩子大胆想象, 自由表达。孩子们编写“续句”时精彩连连, 武老师认真地倾听着孩子的发言, 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注意孩子想象的合理性和人文性, 在老师的引导下, 孩子们挥动想象的翅膀, 将一句又一句美妙的诗句从口中吐出, 溢满了儿童的天真与可爱。说写训练是习作的基础训练, 有了它, 中年级的习作练习就不会举步维艰了, 也验证了“骐骥千里始于足下”的说法。
二、立足生活, 积累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水丰盈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立足生活, 捕捉话题, 让多姿多彩的生活成为孩子习作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不管是校园生活还是校外活动, 不管是孩子自觉的行为还是教师们精心组织的活动, 只要善于捕捉, 就会缀起习作的五彩花环。就拿与孩子生活最贴近的课间活动来说, 跑跑抓、你说我猜、绕口令大比拼、爬杆、跳绳十分钟的课间活动丰富多彩、乐趣无穷。善于捕捉孩子生活精彩瞬间的老师都由衷地感叹, 在课间十分钟里, 操场上中年级孩子玩的游戏花样最多, 也最富情趣。十分钟的课间对他们来说太短了, 往往上课铃声已响, 孩子们还意犹未尽;时常是教师站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 还见三五个同学跑来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只要略作调整, 课前五分钟便会成为孩子习作的竞技场。
1. 口头作文在线延伸课间精彩活动。
以精彩的课间十分钟、十分钟的合作、游戏在线等为题进行说话训练, 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口若悬河, 神采飞扬。
2. 面对面交流传授习作技巧。
口头作文, 素材丰富, 但说起来难免有不少问题, 过程说不清, 精彩环节只能以“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等词带过, 教师在点评中对说的顺序、概述与具体结合的方法、细节刻画等进行具体引导, 并让同学们加以补充, 完善。这样, 习作的方法于具体语言实践中不露痕迹地教给孩子。
3. 说不完, 道不尽说话延伸为日记。
口头习作受时间限制, 无法一一展示, 为此, 教师可引导孩子们记日记, 让他们从耳熟能详的课间活动开始, 记下精彩瞬间。写是口头再现, 教师教给的方法、技巧都会呈现在习作中。通过日积月累, 不光好玩的孩子对游戏了如指掌, 即便平日里不玩游戏的女生也能一口气说上几个精彩游戏。日记更让人如临其境, 感同身受, 一说二练三延伸, 孩子们积累了不少的习作素材, 习作门槛自然就降低了许多。
从课间十分钟到上下学路上、从课堂的学习讨论到家里的学习感受、从生活起居到品味父母的爱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孩子拾起的一枚枚彩贝, 为习作编织出一个个五彩花环。慢慢地, 孩子们不惧怕习作, 明白习作就是“用我手写我口”, 因而乐于将生活中发生的点滴记录下来, 与人分享。
三、激发兴趣, 降低门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让学生乐意去写, 自由表达, 像小鸟奋飞一样, 想怎么飞就怎么飞。作为语文教师, 首先要摸清学生习作的心理状态, 破解孩子的畏难情绪。“习作难”这一说法也许早就被深深地植入孩子的脑中, 教师有责任消除孩子心中的疑虑, 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 让他们轻松写作。课程标准将小学生习作定位为“练笔”, 也就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在教学中, 教师应反复向孩子们传递相关信息, 降低习作门槛, 消除孩子习作的畏惧心理, 让他们明白“习作是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需要, 和说话一样简单, 人人都会写, 人人都可以写好。写得好的同学可以得满分。”这样提笔就轻松。其次, 要广开渠道、巧搭平台, 激发习作兴趣。可从丰富的感知材料入手, 让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第一手材料, 解决没有内容可写的问题, 排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难。巧妙的导入、精彩的活动都能给学生一个思维的广阔空间, 记得三年级开学不久, 我们年级组织了巧手赛“我动手我快乐”的活动。活动目的是让孩子放松放松, 参与活动, 积累素材, 激发兴趣。经过教师们精心的策划、组织, 孩子们踊跃参与, 效果异常好, 活动结束后, 孩子们意犹未尽, 结合活动而写的习作喜人, 单看作文题就惹眼, 《瞧!我真棒》、《大比拼, 我来了》、《加油, 田子》、《谁最牛》、《刮目相看》、《晕, 你咋这样》, 篇篇短文都充满了情趣, 个性飞扬。正如文论家刘勰所说,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看来, 只要充分调动起孩子的主体积极性, 激发习作兴趣,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让作文成为孩子生活的需要, 习作之难便会迎刃而解。
四、巧凭阅读, 叩开大门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教师要凭借教材, 寻求读写结合点, 延伸阅读与写作的空间, 让孩子扬起阅读风帆, 叩开习作大门。首先, 教师应在阅读课上强化读写结合, 进行以读促写的训练, 重在教给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由词到句、由句到篇, 由无法无序到有法有序地自由表达。其次, 用好教材范本,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的相关训练, 或是好词佳句的积累与运用, 或是谋篇布局的方法, 或是文章开头的方式方法, 或是段与段的衔接与过渡训练, 或是怎么写具体的训练。总之,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尽可能渗透写的技巧, 避免学生在具体写的过程中手足无措。再次, 应做好阅读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从课内到课外, 从学法到写法, 从模仿到创新, 有效依托同步的阅读, 让孩子在广博的阅读中汲取智巧, 经常开展读书交流会、名著推介、读书有感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三四年级的孩子最爱读杨红樱、伍美珍、曹文轩等创作的儿童小说, 因作品贴近生活, 易引起共鸣, 不少孩子读后都在QQ空间开始进行校园小说创作。可见开卷有益, 习作得法于阅读实践, 读写有机结合, 充分证实孩子得法于课堂, 用法于课外, 阅读与习作水平的提升相辅相成。
五、多元评价, 增强实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阅读试题 第4篇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这篇短文是按_____顺序写的。
2.用“∥”把本文分作三段,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3.用“~~”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
4.读了《小水珠和大浪》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写作素材 第5篇
最后,他们发现一块上部凸出、下部凹人约一米的巨岩,大家一齐挤进去。六个人背靠背,蜷缩着,用彼此的身体取暖。
这时,一个队员猛然发现,他们栖身处的岩缝里竟萦绕着许多干枯的灌木枝。大家激动不已,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全队唯一的烟民老队长。老队长心领神会,从怀里掏出一盒火柴。遗憾的是,火柴盒里的火柴仅剩区区几根了。
这里海拔有数千米,氧气很稀薄,肆虐的寒风无孔不入。大家用身体挡着风,一根、两根、三根,火柴“哧”地一亮便熄灭了,腾起一缕青烟。仅剩下一根火柴时,老队长不敢再划了。他清醒地知道,如果这根火柴再不能把柴火点燃的话,他们将魂断高原。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老队长拿着火柴的手开始颤抖。狂风裹挟着雪粒打在脸上,六个生命,一根火柴,上演着与死神对峙的悲壮一幕!
深思熟虑了许久,老队长命今大家把臃肿的外衣脱下,拥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体围成一个圈,将老队长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在火柴擦向磷纸的刹那,每个人都竭力屏住了呼吸。“哧”地一声,火柴绽开一朵绚丽的火花,将浓重的夜幕撕开一角。老队长忙将自己的帽子点燃,放在树枝下。一堆篝火疯狂地燃烧起来!那一夜何等漫长。生死之间,大家看到了自身的渺小,同时也对那根救命的火柴产生了近乎崇拜的敬意。天亮了,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人们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谁也不会想到,创造奇迹的,竟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火柴。
小学生暑假五年级作文素材 第6篇
第二天,我朋友早早地就把我从朦胧的睡梦中叫醒,在楼下喊着:“汪逸航!下来玩!”我一到这个声音,连忙起来,把衣服穿好,刷牙洗脸,扒了两口饭,就下去了,他说:“今天我们去玩滑板吧!”我说:“好呀,正好我也闲着没事干,那我们就去吧!”我们拿着滑板到空地上滑了起来,我们还特意摆了几个空罐子,来躲避它们,我朋友玩儿得还挺溜,滑得像条眼镜蛇一样,扭来扭去,我心里想:“我才不比他差咧!我一定要证明给他看!”这不,我滑着滑着还挺顺的,我很轻松就过了管。
第三天,我朋友上午11点多的时候就来我家敲门了,说是来和我一起写作业,我们写呀写,我不懂的他教我,他不懂的我教他,我们互相“合作”得很融洽,很快,我们的作业也写得差不多了,也该吃午饭了。只听到一声:“吃饭啦~”我妈妈叫我过去吃饭,我朋友也跟了过来,妈妈温柔地对他说,今天你就在我们家吃吧,我特意烧了很多饭菜。桌上的菜很多,有茄子、苦瓜、西红柿鸡蛋汤、炒粉干、炒面,还有新鲜的米饭呢。我们吧唧吧唧地吃了很多,时候不早了,他也该回家了。
小学五年级暑假400字作文素材 第7篇
周瑜妒忌诸葛亮挺有才干。
有次,周瑜趁商议军事,以造箭为由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知道这是诡计,但还是答应,还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诸葛亮走后,周瑜拍鲁肃去盯着诸葛亮。诸葛亮想鲁肃借了二十条船,船上有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住,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并叫鲁肃不要把他的计划告诉周瑜,鲁肃答应了。
第三天的四更时,诸葛亮吧鲁肃叫来一起取箭,诸葛亮叫人把船连接在一起,朝北岸开去。这时大雾漫天,江上什么也看不清楚,船靠近了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变擂鼓边呐喊,曹操听见了,不敢轻举妄动,就叫弓弩手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射在了船上。诸葛亮有下令把船头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水寨受箭。
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阅读素材 第8篇
一、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 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 想开拓自己的视野, 想独立, 喜欢阅读人间求生存、征服开发大自然的紧张惊险故事或传记故事。但现在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文学优秀作品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即使有一点时间来阅读, 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 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最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像《蜡笔小新》、《老夫子》等, 学生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被这些书占满了, 很可惜。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完全消除, 家长给子女购买了大量的课本练习、答案、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 请家教帮助子女提高考试成绩。家长们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子女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 提高考试成绩上。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外只有一点时间进行阅读, 也自觉不自觉地阅读优秀作文选, 没有时间阅读文学经典作品。
教师一边抱怨学生作文差, 没有阅读习惯, 不愿意读有益的图书, 要求学生多读书, 希望学生的作文能写好, 一边却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 缺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在教师或家长影响下, 学生自然而然地选择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作文书, 而且缺乏正确的指导。电脑的普及, 互联网迅猛的发展, 上网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 越来越小龄化。网上信息量大, 金子与泥沙俱有。中高年级学生好新奇, 缺乏辨别能力, 受网上不良读物影响的人数迅速增加, 加强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不仅节约时间与金钱,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一生发展大有裨益。
二、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1. 运用迁移规律, 课内指导课外读, 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 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 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课文教学中, 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理解词句, 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段多读, 中年级可以朗读, 高年级进行默读, 培养学生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 (大纲语) 。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 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 又是文字优美, 在语文活动课或适合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 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 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报刊书籍的积极性, 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式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获得较大的提高, 而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 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 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 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 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思想得到升华。
2. 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选择读物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 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 求快, 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 不切实际的读厚书, 缺乏辨别能力, 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 甚至容易受到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 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方法, 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 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 教材有选文的原著, 课文作者或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 如读了《火烧赤壁》, 指导了《三国演义》。第二是经典作品, 名家短片佳作、童话寓言、科普读物是当看之书, 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第三是属于字典、辞典的书, 这是读书工具, 要让学生熟悉他们, 并善于应用。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 要确立阅读的内容和题材应广泛多样、活泼有趣的指导思想。学生阅读的面宜广, 不但阅读的内容要广, 阅读的题材、风格也要广。正如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里说得那样, 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样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 枯燥了。”
3. 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 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深圳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 效率就是金钱。”竞争离不开高效益,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 阅读能力渐渐有所提高后, 接着引导他们把略读和精读结合起来。略读———翻阅报刊可采用版面、读标题、读导语、读摘要的方法, 迅速了解作品的大意, 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精读———对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文章和书刊, 则采用仔细地研究, 及时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逐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本领, 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 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 以适应21世纪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需要。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训练手段, 把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到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上。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使学生读的更多, 更快已势在必行。要使课外阅读既有效益, 又有深度,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佳作、名著前, 先阅读序言, 了解作品梗概。阅读后, 多查有关的书评, 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把握作品, 深化认识。
4. 强化自主阅读意识,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习之母,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 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具体做法如下: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 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 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 定期利用语文课。
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阅读素材 第9篇
摘 要:俗话说:兴趣是学习一切新知识最棒的老师。兴趣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非智力条件因素,是人们进行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内心深处的倾向,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阅读时,应该遵守兴趣优先的原则。为学生在课堂中营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学生更多关于阅读的新知识。就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
小学生在四、五年级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来说都比较贪玩,不会主动去学习、去阅读。因此,教师应该在教育中做好学生的阅读工作,那么教师要怎样做、要做些什么才能激发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学习兴趣呢?
一、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阅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谁也远离不了谁。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热情和激情,让学生用独具特色的学习生活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在学习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时候,让学生带着丰富的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到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到什么是无私的、伟岸如山的父爱,要教导学生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当然,除了感恩教育之外,老师还可以借助课文,适当地普及一些有关地震的安全防范知识,通过提问的方式“地震的时候,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呢?”引发讨论,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最后老师总结各位学生的看法,归纳总结:“地震的时候,一定不能慌张,及时往外跑,或者可以躲在课桌底下、墙角,互帮互助,等待救援”。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教师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想要在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得做到以下几点:(1)告诫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学会心平气和,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2)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文章中不断提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疑问,以达到学生能够明白文章中的用意;(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动手的能力——遇到文章中优美的段落、字词时,先用笔勾画出来。文章阅读完毕后,用一个小笔记本把勾画出来的字词、段落进行摘抄、理解。通过这样日积月累地学习,难道还怕学生厌烦阅读,不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吗?
三、教师应在阅读教育中适当增添“游戏”
把阅读转变成一种游戏,何尝不是一种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好办法。教师要怎样做呢?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学生家长在教学工作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家长支持、配合自己的教育工作。例如,举办亲子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在校园中进行阅读开放日。让学生和家长在阅读中互动,并对其进行班級测评,在班级中评选出书香家庭,给予学生在阅读中更多的鼓励。
想要让学生喜欢阅读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也不是说立竿见影。所以,教师要循序渐进,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阅读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无忧无虑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宋丽华.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尝试[J].辽宁教育,2011(10).
[2]刘丽欣.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1(08).
[3]顾春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02).
小学五年级暑假400字作文素材 第10篇
今年暑假,天气炎热,我只好回老家“度假”。
一天,我在家里看书,突然,鸡窝中传出“咯咯哒”的叫声。我心里一阵惊喜,心想:是母鸡下蛋了吧!我急忙放下书,猛地一转身,奔向鸡窝。果然,我看见,一只母鸡蹲在窝里,一边“咯咯哒”的叫着,一边忙着把蛋往窝里挪。
就这样,一场“人鸡大战”就在鸡窝中上演了。我蹑手蹑脚的走到鸡的身边,鸡像受到刺激似得,猛地转回来,然后“咯咯”的转着圈围着我,我一看情况不妙,转身就跑。可母鸡就像一块胶带粘着我,还带着一只公鸡围着我。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进母鸡窝,嘴里喊着:“快让开,快让开。”可是毕竟鸡听不懂人话,刹那间,鸡窝像一个蜂窝一样。鸡到处乱跑,后面还有两只“鸡敌人”。突然,我眼睛一亮,原来是那只母鸡的鸡窝,我迅速跑了过去。母鸡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疯了一般的冲向我。
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鸡蛋就往衣服里塞。鸡蛋热乎乎的,有白的有黄的,个个圆溜溜的,活像几个可爱的娃娃。我抱着鸡蛋往家跑,迅速锁上门,只听见背后一串“咯咯”的叫声,好像在说:“把蛋还给我,你这个强盗。”我欣喜若狂的往家里走。
小学生五年级暑假作文素材积累 第11篇
是她,带我走进了这个神奇的世界;是她,让我领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凄美;是她,让我感受到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丽景色;是她,带我走进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古战场;是她,让我在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中,感受鲁迅的无私与伟大。
在我失败而垂头丧气的时候,是她,用一句“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把我的信心呼唤回来;在我因做一件很麻烦的事而放弃时,是她告诉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道理。
我们曾在一起快乐玩耍,她让我的知识储备更多了,她还让我领略了三峡风光、世外桃源、诸葛亮的雄心壮志和毛泽东的豪情。
我爱她,我更爱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泉水叮咚;爱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树苍翠;爱她“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秋风萧萧;爱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白雪皑皑。
清晨,我漫步在林间,抬头仰望,高高的树木,遮住了天空,挡住了太阳,这不由得想起她的美丽,“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景色就展现在我的眼前。
夜晚,我坐在山坡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上,美丽的月光洒落在我的身上,柔柔的。低头沉思,我的脑袋里浮现出家乡的美好景物和人们,这时,她用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出我的情感。
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阅读素材 第12篇
刚一下车,这里泌人心脾的新鲜空气就让我全身舒畅。紧接着映入眼帘的就是山,高大耸立的山,它们就站在城市中,这里一座,那里一座,仿佛是一个个卫士,保卫着桂林。果真是“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城景交融。”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象山公园,来观赏桂林的城徽象鼻山。走过一条小路,我们一眼就看到了那在饮水的“大象”,这就是著名的象鼻山。瞧它庞大的身躯,看它喝水的样子,好像要把江里的水全部都喝光呢!游览完了象鼻山公园,我们又要去游览桂林市的主峰独秀峰了。人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这句话又是出自哪里呢?到了独秀峰我发现,原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被刻在了独秀峰上了。不愧是桂林的主峰,不愧是桂林中心的山,不愧是被两山两江围绕的山。
休息了一晚上,我们出发去了桂林最大最长的一条江漓江。漓江是祖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它全长170公里,是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新版人民币20元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哦!我们坐船行于丽江之上,连绵不断的山在漓江两旁。看,那一座山不就是“童子拜观音吗?”瞧!那观音
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阅读素材 第13篇
快速阅读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读者应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阅读材料中主要信息的阅读能力。快速阅读在当今信息“爆炸”社会里, 对于人们高速高效获取知识信息具有重要意义。闫国利发现, 不同学者由于训练方法不同, 对象各异, 测评手段缺乏较一致的标准, 研究结果间差异较大。关于认知灵活性 (cognitive flexibility) 或者灵活性认知 (flexible cognition) 的研究是发展心理学近年来的一个新热点之一。认知灵活性是人们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线索和任务需要而转变推论或策略的能力, 以及将反应定势转换到适应变化的或者不可预测的情景中去的能力, 是人类智力的一个重要的特征。Kelly B.Cartwright认为, 认知灵活性有助于阅读技巧的提高, 可以教给人们特殊的阅读认知灵活性从而能改进他们的灵活性和阅读理解能力。Baddeley等人采用发音抑制等范式研究了语音回路和阅读理解的关系问题, 发现语音回路在阅读理解中发挥了作用。王丽燕等人发现抑制发音条件下被试的阅读速度比正常阅读条件快、正确率没有差异。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
选取河南某市小学五年级的两班学生, 两班学生阅读和期末语文成绩前测无显著差异。每班学生44人, 共88人, 被试平均年龄为11.02±1.61岁。
2. 实验设计。
采用2×2被试间设计, 实验班采用抑制发音方法训练, 对照班不采用抑制发音方法, 其他训练方法相同;两班依威斯康星测试结果取上下各27%作为认知灵活性高低组。实验班采用快速阅读训练和抑制发音方法对其进行训练。对照班只进行快速阅读训练, 老师由有快速阅读经的研究生担任, 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
3. 实验材料。
选择40篇文章, 文体为记叙文, 让不参与实验的其他同年级学生和老师进行难度判断, 留下中等难度文章20篇;文章用A4纸, 边距为2.5cm, 字体为4号。本研究采用刘哲宁2004年再次修订版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 信度与效度都达到了标准, 并编成了计算机程序。
4. 实验程序。
在安静教室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认知灵活性测试。对两班学生各取上下27%作为认知灵活性高低组。然后, 以班级为单位, 进行快速阅读训练。训练前后对学生进行前后测, 记录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成绩。本研究使用SPSS16.0进行数据管理与处理。
三、实验结果
两班学生采用相同的训练材料, 两班训练方法不同, 经过12课时的训练后, 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测试实验班和对照班不同认知灵活性学生的阅读理解各项成绩, 认知灵活性高低组前测成绩在阅读速度、阅读成绩和有效读速上t检验无显著差异。随机对其中一个班级采用非抑制发音快速阅读教学, 另一个班级采用抑制发音法快速阅读教学, 训练后, 以前测成绩为协变量, 以后测成绩为因变量, 对不同认知灵活性、不同班级的阅读速度进行协方差分析, 结果如表1:
(*p<.05, **p<.01, ***p<.001, 下同)
由上表可知, 班级变量的主效应显著, F (1, 43) =7.352, p=.010, 两者在0.05水平差异显著。认知灵活性变量主效应显著, F (1, 43) =8.710, p=.005, 两者在0.01水平差异显著。班级和认知灵活性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以学生的阅读理解成绩为协变量, 对阅读理解后测成绩进行协变量分析, 结果发现, 班级和认知灵活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F (1, 43) =1.061, p=.309, 差异不显著;班级的主效应边缘显著, F (1, 43) =3.861, p=.056;认知灵活性变量差异不显著, F (1, 44) =0.186, p=.669。有效读速是衡量阅读效果的一个有效指标, 有效读速=阅读速度×阅读理解成绩率, 阅读理解率=阅读成绩÷总分 (100) 。以有效读速前测成绩为协变量, 以后测成绩为因变量, 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班级变量差异显著, F (1, 43) =4.187, p<.05。认知灵活性变量差异显著, F (1, 43) =9.873, p<0.01。班级和认知灵活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F (1, 43) =1.068, p=.307。
四、讨论
1. 快速阅读实验对提高阅读速度的影响。
阅读理解成绩不受速度提高影响, 这与刘妮娜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有效读速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 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经过快速阅读训练, 抑制发音班阅读平均速度为训练前的3倍, 非抑制发音班为训练前的2倍;阅读理解率并未下降,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快速阅读训练有效。排除前测成绩影响后, 抑制发音组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有效读速显著优于非抑制发音组, 表明阅读时的发音对阅读速度有较大影响, 抑制发音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但阅读理解成绩不受影响, 难度较大的材料是否能得到一致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快速阅读是一项技能训练, 小学生因受平时朗读习惯的影响, 更多的采用逐字阅读的方法, 这势必影响阅读速度。经过快速阅读训练, 提高了学生视点快速转移的能力、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扩大了学生的视知觉空间, 学生养成了一目半行、一行或更多行的阅读习惯,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速度。
2. 不同认知灵活性学生快速阅读的特征分析。
不同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在快速阅读实验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而言, 快速阅读训练后认知灵活性高分组在阅读速度和阅读有效读速上比低分组有显著进步, 但阅读理解成绩不受阅读速度提高的影响。快速阅读实验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一些阅读习惯, 采用一些高效的方法去提高阅读效率, 这需要学生对各种认知过程进行协调, 以保证认知系统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实行对特定目标的一般性控制机制, 认知灵活性高分组学生在阅读技能训练过程中, 能以灵活的方式较快地适应新的阅读方法, 从而保证了阅读效率的显著提高。和高分组相比, 认知灵活性低分组学生对阅读方法转换不能较好的适应, 从而表现出较慢的进步。
五、结论
1.通过快速阅读训练, 抑制发音班阅读速度和有效读速显著高于非抑制发音班 (p<0.001) ;阅读理解成绩两班无显著差异。
2.快速阅读训练后, 两班学生认知灵活性高组的阅读速度显著优于认知灵活性低组 (p<0.01) 。认知灵活性高组的有效读速显著高于认知灵活性低组 (p<0.01) 。认知灵活性高低组间阅读理解成绩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1]闫国利.阅读发展心理学[M].福建;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丽燕, 丁锦红.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与阅读理解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11 (3) .
暑假五年级下册作文素材 第14篇
在盛夏的时候,我有幸参观并乘坐了永乐桥上的摩天轮天津之眼,一睹天津海河两岸的风采。
听完导游普及的知识,我的心情越发越感到激动,赶紧进入了舱内。座舱缓缓的上升,我的心也跟着座舱的高度提高着,绷紧着,当座舱到达整体摩天轮的一半时,摩天轮底下的人、车,所有的事物都变得特别小,像玩具一样了。但到达摩天轮顶端的时候,说真的,我没有什么很特殊的感觉要不是旁边的父亲提醒我,我还不知道是真的到顶了呢。28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地面,我有一种很棒的感觉,我觉得天津之眼的功劳还得归功于我们的工程师,因为不是工程师的辛苦付出,哪有今天的天津之眼呢? 天津之眼的优点令我道不尽,说不完,我爱天津之眼,它给我太多的惊喜,我更爱这美丽而精彩的城市天津!
五年级快乐暑假作文素材 第15篇
在暑假中我和爸爸妈妈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去了四川,快乐的暑假作文。回到四川我们先去看望外公,外婆,还给外公做了七十岁的生日,外公生活这天来了很多客人,我还给外公唱了生日歌,这天真是高兴极了。
外公家里养得有可爱的小狗,小猫,大公鸡,还有好多好多的鸽子,这些小动物可爱的很。特别是我和外公的孙子我同梁梁弟弟玩得非常开心。看到他白白胖胖的身子,每天活蹦乱跳的,真是惹人喜爱。同时,我和爸爸妈妈还去看望了我八十岁的祖祖和舅爷爷和舅婆婆。在暑假里我玩的很开心很快乐。
五年级暑假作文300字素材 第16篇
偶尔我和姐姐懒惰的时候,出去买东西吃或者干脆吃方便面。我们也会烧蛋炒饭或下面条,平常都是姐姐烧,看的次数多了,心里就有了想学习烧的想法。
然后我就向姐姐请教烧蛋炒饭的方法,姐姐教完我后,我就开始尝试了。姐姐告诉我先把油倒进锅里烧好,把冷饭倒进去炒热。因为我力气比较小,,所以还是姐姐帮我炒好的。接着,我又把打好的加了盐和酒的鸡蛋倒进去,然后放入了盐和葱等调料,在多炒几下,香喷喷蛋炒饭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姐姐尝了尝,味道还不错呢!然后我们就开始享受我们的午饭了。
小学五年级暑假作文阅读素材 第17篇
由于小学英语PEP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没有专门安排写作教学的课时, 写作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绝大多数英语课的课时都被用于讲授语言点、语法等内容, 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在实际教学中, 多数教师常常是在每节课结束之前用几分钟时间匆忙讲授写作练习, 并将作文布置为课后作业, 且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形式单一, 导致学生对英文作文不感兴趣。同时, 外语教学法研究也没能给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课堂上难以见到写作教学指导的踪影, 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 (贺艳丽2003) 。
此外,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生及教师对英语写作存在畏难心理。一方面, 小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用中文来写作都存在困难, 用英语写作更是难上加难, 并且写出的习作总是存在许多拼写、语法和文法上的错误, 因此对自己的英文书面表达能力信心不足;另一方面, 传统的“学生写, 教师改”的写作教学模式费时费力。通常小学英语教师所教授班级较多, 批改学生作文的工作较繁重, 每次拿到教师批改的习作后, 由于缺少互动, 多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并不认真阅读, 所以很难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让写作教学融入到日常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去,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成为一线英语教师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基于此, 本文结合笔者所在校英语读写课题的开展, 就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重组阅读教学内容, 有效开展写作教学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和表达, 四项基本技能中的听、读为理解技能, 说、写是表达技能。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综合的、整体的发展, 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是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 每一项能力发展的过分滞后, 都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龚亚夫2003) 对小学生应掌握的写作技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生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根据所给的信息写五句以上的连贯话语;能结合提示, 发挥想象, 自编一组对话或短文等。可见, 能够运用书面表达方式传递信息、进行语言交际是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然而, 由于小学英语PEP教材没有专门安排写作教学的课时, 写作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 课堂上难以见到写作教学策略指导的踪影, 从而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 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及范文, 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离不开阅读教学, 因此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融入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去。马瑞龙 (2012) 指出, 阅读是写作主要的语言输入, 常与写作教学相结合。虽然教材没有专门安排写作课时, 但正如郭松梅 (2011) 所指出的,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挖掘教材、重组教学内容, 做英语教学的有心人, 这不仅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而且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重组英语教学内容的手段包括整合、拓展、选择、补充等, 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重组英语阅读教学内容,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使读、写训练相结合, 从而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以下笔者以PEP教材英语五年级下册1Unit 2的教学实践为例, 从读前 (pre-reading) 、读中 (while-reading) 、读后 (post-reading) 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探讨如何灵活运用教材、重组阅读教学内容, 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 读前阶段 (pre-reading)
从阅读教学的过程来看, 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激发常发生在阅读前的导入阶段。语言学研究表明, 英语学习必须以大量可以理解的英语语言信息输入“听”和“读”为前提。教师可用提问、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引入话题, 提问是最简便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是设置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 通过问答以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鲁子问、康淑敏2008)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激活学生对课文相关话题知识的了解, 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和认知需求, 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并为后面的阅读、写作做好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准备。
讲授PEP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B Read and write (图1) 的内容时, 在读前阶段, 教师可以用“读与猜” (read and guess) 的形式导入, 设置如下问题:
问题1:The weather is warm.It is green everywhere.You can see many beautiful flowers.I can plant trees.Which season is it? (Key:Spring.)
问题2:The weather is windy and cool.The sky is blue.The leaves are colourful.I can go hiking and climbing mountains.Which season is it? (Key:Fall.)
问题3:It’s very hot.I can wear mybeautiful skirt.I can swim in the sea.I can pick lychees.I can eat icecreams and watermelons.Which season is it? (Key:Summer.)
问题4:It is cold.In the north of China, it often snows.People can skate and make a snowman.But in Dong Guan, you can also see many green trees.Which season is it? (Key:Winter.)
“读与猜”的问题导入形式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温习、巩固自身已有的知识, 为学生的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还可以为后面的口头表述以及口头作文打下基础。
(二) 读中阶段 (while-reading)
1. 第一遍阅读
教师用手指向Mike的头像, 向学生提问:
问题5:Is Mike from China?
A.Yes, he is.
B.No, he is from Canada.
(Key:B.)
问题6:What are Mike, Zhang Peng andAmy talking about?
A.Their favourite seasons.
B.Their favourite food.
(Key:A.)
通过设计以上两个问题, 引导学生快速浏览、阅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第二遍阅读
让学生再次阅读短文内容, 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练习 (见图2) 。
首先, 教师通过设计阅读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连线的练习, 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里的关键词句并在相应的句子后面标上对应的题号, 由浅入深地检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逐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接下来, 教师可以给出如下范例, 引导学生根据图2的内容复述课文内容。
范例:...likes...best.It’s... (天气) .She/He can....
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 大部分学生通过教师阅读策略的指导, 基本上能根据连线练习这一部分的提示, 熟练使用范例, 流利地复述出课文的大意。上述练习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并为后面英语写作做好铺垫。
3. 第三遍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并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补充小短文的练习。这不但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能为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提供写作的范文, 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 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Mike is from.He likes best, because the sky is____.The leaves colourful.And the Halloween and Thanksgiving are in____.Zhang Peng likes____best, because he can play with____.Amy doesn’t like____.It’s too____.She likes____best, because she can____in the sea. (Keys:Canada, fall, blue, are, fall, winter, snow, winter, cold, summer, swim)
此外,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如下问答练习:
问题7:Which season does Amy likebest?
(Key:Summer.)
问题8:Why does Amy like summerbest?
(Key:Because she can swim in the sea.)
问题9:Which season does Zhang Penglike best?
(Key:Winter.)
问题10:Why does he like winter?
(Key:Because he can play in the snow.)
问题11:What is Mike’s favourite season?
Why?
(Key:Fall.Because of Halloween and Thanksgiving.)
在学生正确回答所有问题之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答句的提示, 复述出课文大意。通过设计这样的练习,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篇英语小作文。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用英语写作的信心与决心, 消除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畏难情绪。
(三) 读后阶段 (post-reading)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 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大家猜测教师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并给出原因。
问题12:Now, we know Mike likes_____ best, because_____.Amy likes_____ best, because_____.Zhang Peng likes_____ best, because_____.Then, what is Mr.Kuang’s favourite season?Why?
(Keys:fall, the sky is blue, and the leaves are colorful, summer, she can swim in the sea, winter, he can play in the snow.)
通过设计以上两个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并锻炼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述能力。
随后, 教师以PPT的形式呈现一幅有关秋天的图, 并通过下面补充小短文练习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教师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I like____best.The leaves are____, and the weather is____.I can wear my____.I can____and____with my friends.And my birthday is in fall.Fall is fun for me. (Keys:fall, yellow and red, cool, favourite clothes, eat fruits, play)
教师介绍完自己喜欢的季节后, 可以让两名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模仿教师的范文, 口头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为了让其他学生能认真聆听别人的口头作文, 教师在每位学生口头作文结束后, 会针对该文提出相关问题 (见问题13) , 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 并从中学会如何描述自己所喜欢的季节。
问题13:Which season does he/she likebest?Why does he/she like it best?
接下来,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关于季节的作文开头、主要内容以及结尾的常用句型并写在黑板上:
句型1 (作文开头) :I like...best./My favourite season is../..is my favourite season.
句型2 (主要内容) :The weather is....Ican wear my....I can fly kites/swim....The sky is....The leaves are....
句型3 (作文结尾) :...is beautiful./...is a good season./...is fun for me.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 在小组内以My favourite season为题口头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由于有了板书的提示, 而且所给的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并不感到陌生, 他们在小组讨论活动中都感到有话可说, 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不但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 又为学生的写作做了有效的铺垫。分组讨论后教师可以请多个学生向全班口头展示自己的作文。在学生口头上能流利口述作文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作文本上把自己所喜欢的季节写下来, 将说转化为写, 并把全体学生写好的作文收集起来, 制作成班级作文册, 供大家传阅。教师还将其中较为优秀的文章推荐到东莞教研网小学英语学生作品栏目中发表, 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展示自己的舞台, 以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
此外,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表1和表2, 供学生自由选择, 让每位同学根据表格内容去调查同桌或朋友最喜欢什么季节及原因,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 完成xxx’s favourite season的习作, 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最后让同伴对该习作进行评价。这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还可以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重组阅读教学内容、开展写作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阅读教学要为写作教学做好铺垫
阅读是信息输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 为写作提供了语言材料。学生通过阅读, 体察到语言的特征, 从中获得语言信息, 而课文是练习写作的基础, 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教师可在前期讨论和语料输入的基础上, 结合教材内容, 设计相关的任务, 让学生阅读范文, 并从文体结构上帮助学生分析范文的写作特点、写作风格及格式等, 为后面的写作作好准备。在阅读后, 教师可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或活动, 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观点和体会的机会, 围绕课文内容可进行多种多样的言语交际活动, 如:就话题内容进行讨论;情景角色扮演;转换文中角色, 改变人称叙述;改写、缩写、拓写课文或其中某个段落。学生通过模仿课文片段或范文写小练笔, 再结合课文进行比较, 在阅读和写作上都能取得实质性的提升 (邓伟强2010) 。从教学效果上看, 只要找准读和写的结合点, 让学生模仿习作, 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
(二) 合理安排阅读与写作的时间
由于PEP教材没有专门安排写作课时, 英语课时相对较少 (一周4个课时) , 从而导致教师很难找出时间专门开展小学英语的写作教学。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融入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之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只有打好了阅读方面的基础, 写作才能水到渠成。
以本课为例, 为了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以节约阅读教学的时间, 在课堂上通过设计读前阶段 (pre-reading) 、读中阶段 (while-reading) 、读后阶段 (post-reading) 三个教学环节解决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从时间分配上来看, 阅读教学大概占整个课时的三分之二, 写作教学约占三分之一。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奠定了基础, 写作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只有阅读教学这一环节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写作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 发挥评价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作文的批改和讲评是写作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按传统的教学观念, 批改作文只是教师的事, 与学生无关。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费时费力, 很多学习者的作文经过老师批阅后都被红色墨水“淹没”, 作文发下来, 学生也不会主动去阅读, 到头来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学习者的写作水平也没有提高。那么,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吃力不讨好”的现状呢?可以发挥评价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评价对教学具有反拨作用 (俞红珍2011) 。评价者不仅仅是教师, 还可以是同伴、家长。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查, 即学生互评 (peer reading) , 学生互评实质上就是一种同伴反馈 (peer feedback) , 即同学互相批改作文。学生写完作文后, 教师让学生同桌交换作文, 相互批改, 检查拼写、语法等方面的错误, 并提出修改建议, 这种知己知彼、共同进步的方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在学生互评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 教师可适时进行点拨。修改完成后, 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篇作文, 选出优秀的作文在课堂上朗读。最后再由教师针对每个环节给出具体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 可以让评价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写作、阅读状态。在同伴反馈的过程中, 学生一方面通过作文向大家展示自己, 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评价别人的作文获得相互学习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互评给予学生实践语言技能的机会, 让学生既做学生又当老师。学生间互相合作、互教互学, 能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学习、共同提高的英语写作学习氛围,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此外, 教师还应与时俱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本课为例, 笔者把学生的优秀作文上传到东莞教研网, 推荐在东莞教研小学英语学生作品这一栏目里发表, 让学生及其家长在网上可以看到相关作品, 这样一来不但能给更多学生欣赏优秀习作的机会, 而且极大地激起学生的自信心与写作欲望。
四、结语
书面表达是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交际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它需要有词、短语、句子、语法等坚实的基础。语言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完成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 教师必须在抓好阅读教学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书面表达方式传递信息、进行语言交际, 写作教学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师应有计划地将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融入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去, 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邓伟强.2010.小练笔,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J].广东教育:综合版 (5) :38-39.
龚亚夫.200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郭松梅.2011.重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益[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2) :61-64.
贺艳丽.2003.过程教学法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增刊) :46-48.
鲁子问, 康淑敏.2008.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瑞龙.2012.基于话题的写作能力培养[J].英语教师 (1)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