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医疗安全百日行动自查、整改总结(精选4篇)
肾内科医疗安全百日行动自查、整改总结 第1篇
肾内科医疗安全百日行动自查、整改总结
肾内科医疗安全百日行动领导小组对科室进行自查后发现如下问题:某些科室成员不能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未执行核心医疗制度如:发药时未严格查对;病例书写不规范;技术操作不规范;死亡病例讨论不及时;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不健全;急危重病人报告不及时;有些科室成员服
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端正,服务目的不明确,医疗风险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医患沟通技巧不够,专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为此,科室主任对全科人员进行了医德医风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要求科室成员对患者要有责任心、仁爱之心;科室人员应该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并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对于有创操作应该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错误的操作方式应纠正;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服好务,同时应加强人文知识和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增强自身的沟通技巧,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肾内科医疗安全百日行动自查、整改总结 第2篇
“医疗安全百日行动”自查阶段总结
为进一步增强医疗安全意识,消除医疗安全隐患,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范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按照《凉山州卫生局关于开展医疗安全百日行动的通知》精神,我院从2008年10月24日起在全院各科室开展了以医疗安全为重点的“医疗安全百日行动”的活动,制定了《会理县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百日行动方案》,将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分为发动、学习、自查、整改、检查、深化整改和总结六个阶段进行,目前已完成自查阶段的工作,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对工作进行梳理,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隐患,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进行自行整改或报院部协调,协助进行整改,通过自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存在制度执行不严,监督管理不够的缺陷,如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查房制度、岗位责任执行不够规范,医技科室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二、依法执业:1.急诊内科医师负责儿科急诊工作,属超范围执业。2.无单设的急诊观察室,普通门诊与急诊混合,导致门诊管理秩序混乱,不便管理。
3.执业助理医师或轮转试用人员值班时,二线医生有脱岗现象。
三、医疗服务:由于工作繁忙、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对病人就诊程序交待不够仔细,导致病人来回奔波,产生怨气引起投诉和纠纷。
四、医患沟通和知情告知:1.医患沟通存在沟通不良的现象,医护人员缺乏沟通技巧。2.对某些问题发生的矛盾缺乏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导致病人投诉。
3.对病人的知情告知和签字法律意识不强,少数医生未核对签字人员的法律效力。
肾内科医疗安全百日行动自查、整改总结 第3篇
行动整改落实的汇报材料
师安监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安监局、兵团办公厅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和七师安监局煤矿安全生产百日专项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于4月下旬至7月底为安全生产百日自查专项行动日期,对全矿地面、井下全面排查,将一般事故隐患责任到人,限期整改,定期复查,对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落实现场督办人,现将安全生产百日专项行动自查整改落实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成立安全生产百日自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书记)
副组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
(总工)(副书记)
成员:(安全科长)(生产科长)
(队长)(救护队长)
(调度主任)
二、安全生产百日专项行动自查整改落实情况:
(一)基础管理
1、严格制定规范从业人员作业时间,按规定时间组织职工班前会学习,对违者进行经济处罚。
2、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与工人同上同下,及时发现并
排除作业环境中安全隐患。
3、规范了每周“两会”即:每周一召开生产会议,每周三为全矿安全检查日,下午16:00时准时召开“两会”,由主管安全生产领导主持会议,总结上周安全生产情况,安排下周工作。
4、建立了工程质量验收小组,矿成立了调度室,每天收集安全生产各类指标,及时发现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派专人督办。
5、制定了粉尘检测制度,购置了一台测尘仪,近期派一名测尘员培训学习,完善测尘工作。
6、制定了探放水制度,购置了一台探水钻,按规定进行探放水工作。
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已于5月3日10:00时进行实战演练,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由本矿救护队携带4小时呼吸器对主要运输大巷2050米处原空压机峒室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进行封闭,通过4小时实战,顺利完成了救灾演练。
8、严格执行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办法和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建立了每月安全经费使用台帐。
(二)通风管理
1、对临时停工地点的独头巷道和废巷设置了栅栏,并悬挂了“严禁进入”的警示牌。
2、组织电工、掘进工人学习,安装局部通风机时,必须安装在进风侧距回风一侧不得小于10米,风筒末端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大于5米,严禁存在循环风。
3、掘进工作面局扇与风筒连接都使用了喇叭口,增强了工作面的有效风量,每台局扇都悬挂了“局扇管理牌版”。
4、对采煤工作面溜煤上山、煤仓设置了风门,防止风流短路或风流紊乱现象。
5、风井备用柴油机损坏,不能正常启动主扇,已对柴油机部分零件进行更换,保证了停电后能正常启动主扇。
(三)瓦斯管理
1、召集监控员学习,严格按《规程》规定布置瓦斯传感器安装数量位置,对传感器每周标校一次,对不显示数据的瓦斯传感器及时更换。
2、加强对瓦检员管理,安全科不定时抽查“三对口”记录,督促瓦斯巡检日报表按时上交安全科,每天由矿长或总工亲自审阅签字,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带班跟班干部现场督促瓦检员检测,每班次把所检测记录表交安全科登记存档。
4、瓦检员对井下所有采掘班每班次至少检测两次,并对盲巷、废巷、易集聚瓦斯地点如实检测,对假检、漏检的瓦检员给予重罚。
(四)顶板管理
1、对B5行人上山片帮严重,采用锚网支护。设置了台梯和点柱,现已支护完毕。
2、B6采区回风巷受压过大,造成行人通道不畅通,组织维护班对架栅处断裂的木头进行更换,并把行人通道清理畅通,对堵塞严重
地段,重新掘出回风巷,加强支护。
3、B6采煤工作面实行铺网支护,顶网接口连接牢固,顶梁铰接率达95%以上,并设置了防倒绳装置。实现了正规循环作业。
4、加强了B6采面上下端头支护,对超前20米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铰接顶梁支护。
5、新掘的采区刮板输送机顺槽采用锚网支护,加强顶板的稳定性。
6、主要运输大巷遇地质变化,垮落较高,先用架栅临时支护后再用料石砌碹,顺利完成该冒落段砌碹工作。
(五)防尘管理
1、组织维修工每月两次对主要运输和总回风巷进行清扫粉尘,各班组每天对机电设备粉尘进行清扫。
2、对损害的防尘管路进行了更换,确保喷雾洒水正常使用。
(六)机电管理
1、各采掘面机电设备已上架摆放整齐,对机电设备螺帽松动,无档板等失爆现象进行全面处理。
2、高压电缆线(接线盒)的接地线经常丢失,分管片区电工对丢失的接地线进行补充。
3、对失爆的机电设备或井下不用的设备已全部清出井外交库房存放。
4、对采掘班的煤电钻电缆线出现明接头,全部进行更换或加接线盒。
(七)监控管理
1、加强对监控室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监控数据记录表每天由矿长、总工、安全副矿长、安全科长审阅签字。
2、井下监控员每周已对传感器进行标校,对不显示数据的传感器及时更换或修复好。
3、部分监控线同电缆线捆绑在一起,井下两名监控员对所有捆绑在一起的监控线进行分开悬挂。
4、火工品材料总库监控系统已安装完毕,正常投入使用。
(八)其他方面
1、制定了火工品领退制度、编号制度和丢失处理办法,制定了井下火工品管理日报表,在日报表上有带班干部、放炮工、瓦检员签字,由带班干部每天交保卫科存档,并把领取数量、实际消耗、剩余数量、回收数量填写在日报表中,由保卫科负责与火工品发放员核实,数量必须相符。
2、制定了“三防”应急预案,按方案逐项整改落实。
3、在百日安全活动中悬挂了安全横幅。
4、对全矿从业人员进行了安全讲座,通过事故案例教育职工全面提高职工安全意识。(6月10日—6月14日)
5、召集全矿干部职工观看安全录像专片(5月13日—5月15日)。
红山煤矿
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工作总结 第4篇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
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工作总结
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按照市卫生局及县卫生局关于《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医疗安全百日行动的通知》要求和安全百日行动方案,我院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召开科主任、护士长会议布置工作,确定工作重点,并专门召集质控组人员会议,质控人员定期下科检查核心制度的落实,运行病历书写、管理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科主任、护士长交换意见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科室写出整改措施,上交医务科,医务科以简报的形式将其下发各科室,科室组织学习。对门急诊节假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病房输血病人及手术病人进行了重点检查。业务院长每周业务查房一次,针对问题及时与科室沟通、整改。业务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到急诊科、五官科、口腔科、血库、儿科、外一科、外三科、妇产科、手术室进行了夜查房,暗访人员岗位职责履职情况。对于医疗争议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情况,并进行解释疏导,及时处理了2件医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