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弘扬传统”团课计划书(精选5篇)
“缅怀先烈,弘扬传统”团课计划书 第1篇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
“缅怀先烈,弘扬传统”团课计划书
一、团课主题:缅怀先烈,弘扬传统
二、团课目的:以“缅怀先烈 弘扬传统”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达到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传统,传承民族精神的教育目的。
三、团课策划人:孙增帅
四、活动时间:2014年4月1日 14:00-15:45
五、活动地点:A2-207
六、活动人员:13港工四班全体同学
七、前期准备: 1.人员分工:
板报组:孙艺展,徐全林,赵桂浩,王泰堃 桌型组:卫生委员:迟钰璘,团支书:孙增帅
策划组:各宿舍舍长(115卫宇、117迟钰璘、118孟奇、119臧文阳、120赵理想、121侯成鸣、122李常勇)2.物资准备:
各宿舍的朗诵稿
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
抗日知识手稿
笔记本及音响
铅笔、直角板、塑料尺、透明胶 3.班级整体布置: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
板报:以白蓝过渡色为主要背景,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代表着我们缅怀先烈的心是单纯的。蓝色的天空,象征着自由,代表着在当今社会这个大背景之下传统文化已经必不可少的加入了“自由”这一元素。同时又代表着我们衷心的希望远在天堂的先烈们能够“活”的自由自在。
桌型:平凡简单的“人”字形,但是却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也反映了没有先烈们的热血拼搏,就没有我们这美好的今天,我们应该铭记先烈们的付出,努力学习并贯彻到我们的生活中。
八、计划流程: 第一环节:缅怀先烈
1、支持人介绍团课主题
2、抗日知多少(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比赛,比赛形式为主持人提问所有 同学与抗日有关的知识,全班同学举手抢答,抢答回答问题成功即给自己所在宿舍加一分,每个宿舍基础分为五分,如果有同学在主持人问题没有提出之前就抢先举手,则为所在宿舍扣两分,答错扣一分。)
3、诗歌朗诵:每宿舍准备一首诗歌,集体朗诵。
4、德丰故事会:
由赵桂浩同学讲述先烈“董存瑞”的光荣事迹。由赵烨同学讲述先 烈“黄继光”的光荣事迹。由迟玉磷讲述先烈“邱少云”的光荣事迹。由赵理想讲述先烈“刘胡兰”的光荣事迹。由侯成鸣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光荣事迹。
5、结合上面五位同学讲述的先烈们的光荣事迹,由同学们自由发言,假如换成自己,如何面对这些事情? 第二环节:弘扬传统。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
底线大挑战:随机选取几位同学给妈妈用免提打电话说我女朋友怀孕了,听听老一辈人对未婚先孕的第一反应。
2、游戏:可怜的小猫
规则: 1).全体围坐成圈,一人当小猫坐在中间。
2).小猫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学猫叫。面对者要用手抚 摸小猫的头,并说「哦!可怜的小猫。」但是绝不能笑,一笑就算输,要换当小猫。
3).抚摸者不笑,则小猫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 不笑,就得离开找别人。
4).当小猫者可以装模做样,以逗对方笑。
3、传统礼仪大比拼,大家一起找缺点。播放《屌丝男士》片段,由同学们找出其中的缺点。
4、游戏:《你要我就给》
人字形的两端为末尾,两个末尾面前都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都摆放着铅笔,三角板,直角板,本子,透明胶。由主持人说:我要XX,末尾的同学就拿起桌子上的XX,向“人”的顶端传递,顶端的两位同学,分别是两队的队长,两名队长必须在接到XX后方可离座,冲向主持人,第一个交到主持人手中的队获胜。
九、预期目标:希望在这些环节中同学们能够体会到我们美好的
今天离不开革命先烈的付出,以及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系部:港口工程系
团支部:13港工四班
二〇一四年4月1日
“缅怀先烈,弘扬传统”团课计划书 第2篇
一、提升对民族精神的思想认识
今年我校开展了以年级为单位的“民族精神”大讨论活动,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相互交流,进一步懂得了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自觉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来。通过讨论,同学们深深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神理念是一种文化的深层性内容,相应的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容。作为一种既存的文化因子,它能熏染、浸润,溶解人民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甚至在必要时刻把民族的千千万万民众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动员起来,从而捍卫民族集体的尊严与利益,从而使一个民族历以艰难曲折但却能自我岿然屹立。
二、营造氛围,积极响应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是心血来潮,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传承与开展,在第二周星期一升旗仪式上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月”的启动仪
式,利用宣传厨窗、广播站、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民族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在学校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各班积极响应此项工作;认真制定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月》的活动计划、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调动了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高潮。
三、用丰富的活动激励人
为了抓好此项工作,学校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涵,拓展德育教育的空间;从而确保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有序开展,具体开展了以下活动:
1、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次升旗,学校全体领导和老师认真参与,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肃穆与自豪。每次升旗时国旗下热情洋溢的讲话都给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当国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全校师生嘹亮的国歌声也随之响起。嘹亮的歌声、肃穆的表情、真挚的情意是我校长期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是将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体现,是全体师生缅怀先烈、珍惜生活的完美表现的一个缩影。
2、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二十三个教师节,学校政教处、团委在学生中开展了“感念师恩,立志成材”的主题教育。首先以学校名义向各位老师发了一封祝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各班举行了“感念师恩,立志成材”的师生联欢主题班会,主题活动中,学生用歌舞、相声、小品、朗诵、竞猜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班会丰富多彩并富有教育意义。
3、为了纪念“九·一八”,学校以班为单位开展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演讲,通过此次活动教育学生了解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勿忘国耻,自强不息,为民族的振兴而发奋学习。
4、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政教处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整顿方案,重点突出语言文明,行为端庄,环境清洁,要求人人自觉,相互监督。自从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学生的言行举止变得更文明,学校的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5、我校组织了贴近生活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传承中华美德”的主题教育中,我们以亲情教育为载体,开展了学生“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梳一次头、给父母拿一次拖鞋”的“三个一”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亲情,积累亲情,懂得回报,知道感恩,从而达到传承中华美德的教育效果,达到了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初衷。”
四、用先烈的形象感召人
针对学生实际,学校对广大青少年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国情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组织全校师生缅怀革命先烈,感受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甘洒热血、勇于献身的民族气魄;二是激励广大青年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采取一周一评比的办法,评选校园学先烈优秀学生。通过身边可感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从而使青少年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五、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要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常抓不懈。为此,学校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号召广大青少年多方面学习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同时要了解世界,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创造和提升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六、“弘扬民族精神”成效显著
1、学校动员和发挥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主动承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应尽职责,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内容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们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融于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与教育内涵。教师根据学科特点上一节课,让民族精神教育进入课堂。
2、组织学生参加由区团委组织的“红色之旅”征文、摄影,部分学生获奖。
3、鼓励有能力的同学扫墓,弘扬红军精神,传承先烈遗志。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优良传统 第3篇
——2014年清明节期间在升旗仪式上的演讲
老师们、同学们:
清明节即将到来,按照往年惯例,我们学校要组织全体师生到县政府后山坡烈士陵园去扫墓。由于县政府正在进行陵园改造——修建崇德山公园,人们不能亲临烈士墓前献花纪念。但是,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优良传统”的美德不能丢。为此,我代表学校党支部、行政、共青团、工会、妇联,希望老师们、同学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中,积极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我们不应忘记——无数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屠刀,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我们不能忘记——共产党人在枪林弹雨中的英勇战斗!我们更不能忘记——革命义士用满腔热血谱写的英雄赞歌!
尽管岁月的风尘已把那段沧桑的历史隐去,但革命先烈的精神依然在我们心中长存!
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就是要学习他们坚定理想、捍卫真理的精神,学习他们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精神,学习他们迎难而上、追求胜利的精神,学习他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使他们的精神成为推动我们学习的强大动力。
清明缅怀先烈,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更是一种精神洗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家庭,一个个人,都要有一种不因小利而忘大义的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精神源泉在哪里呢?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上,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上,而革命先烈的业绩,就是这些历史中最为绚烂的篇章。
缅怀先烈 弘扬传统文化 第4篇
——缅怀先烈
告别了漫天飞舞的冬雪,送走了凛冽刺骨的寒风。当无限春光洒进校园,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无论是谁都感到无比的自豪,无比的幸福。
只是,这幸福来的是多么不易。
多少英雄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浇灌了土地,洒满了天穹。才换来了现在我们所拥有的的幸福安乐。
哪怕他们都还只是少年。
王二小,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离开人世时才不过十几岁啊,那么年轻的生命,就在敌人的刀下默默离去了……我们为他感到惋惜,但是他定不悔。
那一年,那一天。他和平常一样在山坡上边放牛。只是,那天,鬼子又来到村里扫荡,并且,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躲藏的乡亲们,他义无返顾的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其实他完全可以多为自己的生命想一想,帮敌人带正确的路,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但是他没有。
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着想一分一毫。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斩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
王二小走了,静静地走了,没有一丝怨言的走了。
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而他却永久的睡在冰冷的山间,他的脸上还含着笑。
再如刘胡兰,一个能被毛主席称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人。
刘胡兰从小便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后来,在党的领导下,一些贫苦农民相继入党,并成立了党支部。刘胡兰也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
1946年6月,她终于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阎锡山军和地主武装“复仇自卫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将群众赶到场地上,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
敌人说:“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你就不怕死?”
刘胡兰斩钉截铁地回答:“怕死不当共产党!”
残忍的敌人为了使她屈服,在她面前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用铡刀杀害。但刘胡兰毫无惧色,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其实她完全可以向敌人服软求饶,以此换来自己的一条生路,但是她没有,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便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虽然我从未这样透彻的去领略一次民族的洗礼,从未这样真实的去接触一段光荣的圣地。
但我知道,若不是有他们的没有,也不会有今天繁荣富强的祖国;若不是有他们的没有,也不会有今天欢乐幸福的生活;若不是有他们的没有,也不会有今天,明媚灿烂的春光;若不是有他们的没有,也不会有今天朝气蓬勃的我们。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传统文化 第5篇
弘扬传统文化
——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
缕缕春风、绵绵细雨,诉不尽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之际,我校少先队大队部按林业局宣传部和局团委的安排,以“绿色祭奠•文明缅怀”为主题,组织系列活动。在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感恩教育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一、升旗仪式
以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对学生介绍了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有关先烈的事迹介绍等,号召大家向先烈们学习。通过讲话学生知道了革命先烈们的感人事迹,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奋发学习,立志成才,爱国爱乡,学好本领。
二、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手抄报展评活动
我校全体学生每人出一期清明节手抄报,手抄报内容丰富,以清明节缅怀先人,烈士为主题,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三、一次主题班队活动
低年级开展了“听老师讲过去的故事”活动,老师给孩子们讲的革命先烈的精彩故事,在故事中孩子们了解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位位伟大的感人事迹。学生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先烈亲手做了一朵小白花。中高年级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由学生自己讲述了革命先烈的优秀事迹、故事,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动人事迹,学生们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他们真正明白了没有无数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而不断激励自己珍惜今天,把握明天。
四、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
全校4-6年级共有80余人次参加了此次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登陆道中国文明网,在搭建的“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上纷纷发表了祭奠感言,表达了对先烈、先人、先贤、英雄的感恩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