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汇报(精选4篇)
和田市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汇报 第1篇
和田市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汇报
和田市区划界定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23278亩,占公益林面积52.731%,2004年我市首次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重点公益林面积6000亩,2005年开始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工作,经过一年实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和田市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工作及实施。
1、加强重点公益林的管护工作
(1)领导重视,是顺利开展重点公益林的管护工作的保证。为了加强我市重点公益林的资源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明确各管护部门在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中的责任,和田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主管林业副市长为副组长,成员由财政局、林业局、审计局、计划委员会、阿克恰勒管理区主要负责人担任。市政府与林业局签定管护合同,市林业局代表政府与胡杨管理站签定管护合同;胡杨管理站与管护人员签定管护合同。
(2)招聘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共招聘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2名,通过张贴广告的形式面向全市公开招聘,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聘,招收人员于5月到位上岗,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和管护责任合同,持证上岗,并进行了上岗培训,从而保证了招收人员素质。
(3)和田市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点公益林
面积6000亩,主要分布在距和田市120公里的阿克恰勒管理区,共有一个1个林班,14个小班。我市重点公益林林班界桩、小班界桩制作工程实行招投标,及时的完成制作。
(4)及时完成重点公益林林权证发放工作,发放林权证1个,管护面积6000亩。
(5)建立健全了重点公益林管护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工作的有关制度,在管护区制定了管护责任制度、考勤制度、重点公益林用火制度、学习制度等15个。
(6)落实管护责任。和田市对列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范围的重点公益林严格实行管护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制定和落实管护责任,将管护责任区落实到人头、地块,与管护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和管护合同。
(7)、采用多种管护方式,①坚持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任务量、管护质量与个人利益挂钩的方式进行管护。②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防火工作方针,建立防火责任制,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加强对项目区及周围农牧民的防火意识教育,减少人为隐患。在火险期重点巡视、监控。若发现火情,及时与上级护林防火部门取得联系,做好火情监控。③派驻管护人员到重点公益林区按有关管护措施加强对管护区的巡视,严格保护重点公益林区的幼苗、幼树的生长,防止人畜进入管护区进行破坏活动。④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建立病虫鼠害防治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调查、检测、预防及防治等工作。
(8)对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公益林管护质量检查验收办法》,和田市林
业局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并在实际工作贯彻落实。
(9)在资源变化、资源动态监测上由于受技术力量的限制主要采取人工传统的调查方式。
和田市林业局二○○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和田市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汇报 第2篇
被聘用方(乙方):_________(重点公益林专职管护人员)
为切实加强重点公益林管护,甲乙双方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和_________,以及国家和省重点公益林管理的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就重点公益林管护事宜签订此合同。
一、管护区域与面积
甲方将位于_________县_________乡村,地名为_________的_________亩重点公益林委托(承包)给乙方进行管护。管护责任区四至界线为:东至:_________;南至:_________;西至:_________;北至:_________。
管护责任区包括:_________村(_________林班小班),分别是:
_________村(_________林班小班),面积_________亩,生态区位为_________;
_________村(_________林班小班),面积_________亩,生态区位为_________;
_________村(_________林班小班),面积_________亩,生态区位为_________。
二、甲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1、负责领导、协调、指导乙方的工作和培训乙方;为乙方提供工作所需法律、法规、条例等相关依据。
2、对乙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对不称职的专职管护人员有权解聘。
3、向乙方指明管护区域、面积、四至界线、生态区位及地类,明确管护责任和要求。
4、对乙方逐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预支当月全额管护劳务费的70%。年终考核结束,对符合合同要求,完成管护任务的人员,全额兑现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续签合同。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未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管护义务的,不予支付其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终止合同。
5、对重点公益林管护责任履行较好,成绩显著的管护人员进行奖励。
三、乙方责任、权利和义务
1、对管护责任区内的重点公益林进行巡查,负责管护责任区内的森林资源保护,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一切行为,并为甲方处理相关事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认真学习重点公益林管护的相关政策、条例、办法等。
3、广泛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4、对管护责任区内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乱砍滥伐、偷砍盗伐林木、非法侵占林地、开山炸石、开矿采沙、乱捕滥猎、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行为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组织扑救和制止并向甲方报告情况。
5、准确掌握管护责任区的四至界线,了解民情、林情和山情,做好每日巡山记录,按月考核和季度、总结。
6、对发生在相邻责任区内有破坏重点公益林的行为,有义务进行制止并及时报告甲方。
7、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8、根据甲方月考核结果经乙方本人签名或签章预支当月全额管护劳务费的70%。年终考核结束,对符合合同要求,完成管护任务的,有获得全额劳务费或补偿费并续签合同的权利。
四、其他
1、本合同有效期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2、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3、甲乙双方不能无故提前终止合同。若确需终止的,须提前一个月告知对方,并经对方同意。
4、本合同未尽事宜,以及在履行合同时发生的争议问题,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签章):_________乙方(签章):_________
和田市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汇报 第3篇
1 重点生态公益林划定的基本情况
全县共区划界定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为18859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8793 hm2, 占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的99.7%;灌木林地面积66 hm2, 占重点生态公益林的0.3%, 林种全部是水源涵养林。
2 国有重点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特点
2.1 区位特点。巴彦县地处小兴安岭南坡余脉, 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 小兴安岭余脉自东半部由北向南穿过, 构成了我县低山丘陵地貌。重点生态公益林主要分布于我县的东部山区4 处国有林场, 即松花江一级支流两岸及其一级支流少陵河、呼兰河的江河源头汇水区内。
2.2 分布特点。分布于河流两侧地势比较平缓的重点生态公益林, 区域内交通便利, 农林交错, 形成了一种与农田镶嵌的结构。靠近村屯及公路较近的地段, 由于人为早期破坏严重, 多形成灌木林。山的干旱陡坡及山脊立地条件差, 森林均被柞矮林代替。在一、二级支流的源头有部分沼泽地, 沼泽自然恢复排出积水, 形成季节性积水或不积水的沼泽地, 如黑山林场的杨立平重点防护林区域内的部分小班, 由于白桦母树下种, 使之小白桦迅速侵生, 形成小片白桦林或白桦疏林。同时还有部分皆伐迹地, 人工更新落叶松后有部分白桦侵入, 形成了落叶松、白桦人天混交林, 并镶嵌部分于天然林次生林中。
2.3 林分结构。重点生态公益林中有一小部分为人工林, 多为樟子松纯林。大部为天然次生林、结构比较单一、从起源上看, 以实生为主;从林龄看以幼龄林为主;从林分密度看, 最高的密度为5500 株/ 公顷左右, 有的只有几百株/ 公顷, 且分布不均。
2.4 群落特征。大部分林分经过以往的定向培育, 开始进行演替、逐步向针阔混交林过渡, 少部分仍处于人为或自然的破坏之中, 仍进行着逆行演替, 向灌丛、疏林地、沼泽地发展。
3 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林分类型及主要特点
3.1 樟子松林。大部分是在原来的荒山荒地上人工营造的樟子松林, 主要分布在山的中、上腹, 林分内土壤脊薄, 肥力差, 林木生长量低。
3.2 柞矮林。分布在山脊或陡坡, 林地条件恶劣, 土层和腐殖质层薄, 为萌生或多代萌生, 是原生植物群落经过反复破坏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林分。
3.3 硬阔叶林。大部分为原天然次生林经实施择育, 并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 所形成的以柞、水、胡等树种为主的硬阔叶林, 多为实生、郁闭度为0.5-0.6。
3.4 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原部分皆伐迹地人工营造针叶林, 成林后又被部分天然阔叶树侵入所形成的以落叶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另一种是部分为天然次生林经择伐后, 林下更新云杉、红松后所形成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林。龙泉林场兴胜和黑山林场的杨立平重点防护林区部分林分属该种林分类型。
3.5 沼泽地白桦林及落叶松白桦人天混交林。沼泽地白桦林一般处在季节性积水或不积水的沼泽地, 该地土壤湿润、肥沃、土层深厚、草根盘结度大, 是白桦、落叶松生长的理想所在, 同时由于其周围山脚土壤肥沃, 生长大量优质母树, 白桦就在其中, 这为天然更新创造良好的母树条件, 同时由于白桦种子小, 成熟易被风传播, 且落地发芽生长能力强, 故在适宜的沼泽地内迅速侵生成林, 同时由于人为活动包括人工造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更有利于白桦林和落叶松白桦人天混交林的形成。
4 国有重点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
4.1 森林抚育。巴彦县的重点生态公益林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这就决定了对其抚育只能以透光抚育为主, 通过抚育改善林分卫生状况, 解决乔灌木种间竞争, 清除压抑目的树种生长的林木和影响幼树生长的灌木, 为林木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对其抚育主要是割除灌木、杂草, 伐除枯立、风折、风倒木和病腐木, 并在开窗处进行植生组补植, 以保持林分的稳定性。 (1) 陡坡阔叶林。一般生长缓慢, 在林龄10 年左右, 且密度在3000 株/ 公顷以上的应进行一次透光抚育。在林龄30 年左右可进行一次抚育间伐, 主要伐除风折、风倒、站杆和病腐木, 对于密度过大的可伐除劣等木, 但密度必须保持在2000~2500 株/ 公顷。 (2) 针阔混交林。在下层针叶树林龄5 年左右就应进行透光抚育, 清除压抑针叶幼树生长的灌木。同时随着针叶幼树生长可采取低强度间伐上层木, 使上层木郁闭度为0.4~0.5, 以促进下层木针叶幼树的生长。 (3) 沼泽地白桦林和落叶松白桦人天混交林。在季节性积水或不积水的沼泽地白桦侵生非常迅速, 特别是经过人工造林或人工促进更新迹地更是如此, 其密度为6000 株/ 公顷以上, 由于白桦易分枝, 一般不进行透光抚育, 但在落叶松白桦人天混交林中必须控制白桦密度, 使其不得超过1000~1500 株/ 公顷, 使树种组成比例更加合理, 促进林分生长。
4.2 林分改良。林分改良就是在符合森林进展演替规律前提下, 通过采取栽针保阔、栽针促阔、补植等一系列营林措施, 使林分质量显著提高, 森林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对于国有重点生态公益林的林分改良, 必须禁止盲目对林分进行全面改造, 避免水土流失、林地灌丛化的现象出现。 (1) 柞矮林, 一般在林分比较稀疏、郁闭度在0.5~0.6 的地段, 在林冠下栽植红松, 密度为1500~2000 株/ 公顷, 对出现的天窗应进行植生组造林, 使之形成复层异龄林。 (2) 一般土壤瘠薄, 岩石裸露, 长期造林不见林, 水土流失严重, 为此应采取植生组造林, 其办法采取见缝插针, 大穴客土每穴栽植2~4 株, 密度为1500~1600 植生组/ 公顷, 此措施主要适合于驿马山南坡重点防护林的经营。 (3) 沼泽地白桦林。在黑山林场杨立平重点防护林区内, 有些沼泽地由于条件所限, 天然更新困难, 为使森林尽快恢复到涵养水源目的, 可采取人工排水促进天然更新或人工改造进行造林。
4.3 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对国有重点生态公益林实施的有效管护措施, 它具有用工少、成本低、效益好、恢复森林快等优点。封山育林要根据实际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状况和培育森林的目的, 因地制宜, 对症下药, 采取适宜的封山育林措施。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有全封、半封、轮封或兼顾使用、交叉进行等灵活多样的措施。对重点生态公益林中, 靠近村屯较近、遭受人为破坏较重、难以恢复的地段, 应实行长期全面封山育林, 对其它林分可采取封树不封山即" 半封" 的措施, 在保持林木不受破坏前提下, 允许在一定季节和时间里, 从事适量采集林副产品活动;对于国有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封山育林重点是防止毁林, 恢复植被, 提高林分质量, 增加森林生态效益;对于重点生态公益林需要进行森林抚育或林分改良的, 可根据规划进行轮流封山育林管护, 并及时建立资源档案, 进行跟踪调查, 保持国有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内封山育林的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巴彦县重点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及经营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 9, 992.
[2]林业经济, 总第138期.
和田市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汇报 第4篇
报告
永兴镇根据上级的要求,我镇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在县林业局、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公益林建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我镇重点公益林的各项管护工作任务,现将我镇2010重点公益林管护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兴镇位于盐边县中北部地区,周边与五个乡(镇)相连,全镇幅员面积:351451亩,森林管护面积16048.5公顷,有18个村,100个合作社,5517人,20315人。但已规划为重点公益林的有4个村,面积44553亩。
二、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
永兴镇已规划为重点公益林的有4个村,有新胜村、纸房村、苍卜村、复兴村等,总面积44553亩。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落实工作责任,镇组织学习了有关重点公益林管护的相关文件资料,严格按照要求搞好这次自查工作,并在有重点公益林的村社召开了会议,广泛宣传了相关政策,使家喻户晓,明确了规划为重点公益林的重要性,很好的起到了封山、护林、宣传的作用。
三、全面发动,狠抓落实。
由于落实了管护任务,靠实了管护责任,采取保护管理、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相结合的措施,重点公益林管护区达到了“六无” 即无乱砍滥伐、无森林火灾、无毁林开荒、无乱占林地、无森林病虫害、无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林区秩序稳定,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扩 1
张,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四、验收的结果
1、抓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特别是集体林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是落实管护制度的基础,因此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放在首位,一年来,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书写标语、制作护林公约等方式大力宣传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使重点公益林的相关政策规定真正深入人心,取得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理解与支持。
2、抓督促检查,确保管护成效。一年来,我镇的重点公益林,经过自查均合格,群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重点公益林管护的全面落实。
五、存在的问题
1、由于被纳入补偿的重点公益林面积有限,目前我镇仍有许多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的重点公益林未能纳入重点公益林的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地段的林木和林地保护力度。
2、管护费标准太低,影响护林员的积极性。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目前护林员的管护费相对显得偏低,不利于调动护林员的积极性
3、林地分散给管护带来很大不便。我镇重点公益林全为集体林,分布零散,且交通十分不便,这给管护造成很大困难。
永兴镇林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