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潴留护理分析(精选10篇)
产后尿潴留护理分析 第1篇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收住院产妇9 350例, 发生产后尿潴留产妇102例, 发生率1.09%。年龄21岁~37 岁;其中86 例为初产妇, 均会阴切开分娩, 16 例为经产妇, 其中有23例滞产 (第 2产程延长, 超过2 h以上) , 102例均于产后8 h内出现尿潴留, 全组病人经护理, 仍有4例需导尿, 余均能自行排尿。
2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
①妊娠期膀胱紧张度降低[2], 膀胱逼尿肌收缩力不足。②产程中各种原因导致膀胱三角区长时间受压迫, 黏膜充血水肿、感染、功能失调, 排尿反射消失, 尿道口周围水肿及尿道闭塞而发生尿潴留[3]。③产前或产程中应用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 如硫酸镁等药物, 降低膀胱张力而引起尿潴留。④产后由于腹壁松弛, 膀胱容量增加而肌张力差, 腹压下降, 膀胱壁上的牵张感受器的功能受到抑制, 不能及时发出排尿冲动。⑤由于产伤或会阴侧切, 造成伤口疼痛, 使尿道外括约肌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 尿液不能及时排出, 导致尿潴留[4];或担心下床后伤口会裂开, 或惧怕伤口感染, 反射性地抑制排尿动作。⑥剖宫产常规留置导尿管, 持续引流尿液, 膀胱呈空虚状, 平滑肌松弛, 失去张力。⑦产妇体力消耗, 过度疲惫、肠管胀气, 而致产后尿潴留。⑧产妇不习惯床上排尿或不习惯在旁人面前排尿。⑨其他如产后抑郁症等。
3 综合预防及护理对策
3.1 产前护理
3.1.1 心理疏导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向产妇说明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有关因素, 说明产后尽早自解小便的重要性, 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 以指导并取得产妇的配合。
3.1.2 排尿训练
从产前3 d开始, 告诉并训练产妇如何在床上进行有效的产后排尿。
3.2 产程护理
①关心体贴病人, 赢得其信任, 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 使产妇密切配合助产者, 以缩短产程。②严密观察产程, 认真绘制和分析产程图, 及时处理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程过长, 避免产妇过度疲劳。产程中避免应用大量麻醉镇痛剂和松弛平滑肌的药物。
3.3 产后护理
3.3.1 一般护理
创造良好、温馨的住院环境, 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在排尿时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适时采取保护隐蔽措施;有条件时改为坐式排尿。并给予产妇足够的营养, 协助其进温热有营养的汤类饮食。
3.3.2 心理护理
①当产妇在产后2 h~4 h有尿意, 未能自行排尿或排尿困难时, 易发生焦虑、紧张, 应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可称赞产妇分娩时的勇敢表现, 鼓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 并嘱家属多陪伴和关爱产妇。②产后抑郁症导致尿潴留者需先治疗原发病。注意将病情如实告知家属。多给予病人关心、照顾, 督促病人按时用药, 保证产妇睡眠及营养, 均有利于病人恢复。
3.3.3 物理护理
①热敷及按摩:提倡在产妇分娩后30 min起, 早期定时按摩下腹膀胱区及宫底;或给予热敷法, 将热水袋或热毛巾置于下腹部膀胱区, 左右轻轻按摩10次~20次, 再用手掌自产妇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热滚动按摩法: 用500 mL装50 ℃~60 ℃的热水瓶套入布袋, 放在即膀胱区部位, 上下轻轻推转, 热滚动按摩法是将热效应与按摩效果统一结合的综合物理方法。②也可用温水冲洗阴部、听流水声、蒸气诱导等使其产生条件反射而排尿。
3.3.4 药物处理
①产后早期予50%硫酸镁湿敷外阴, 使会阴部肿胀减轻, 尿液顺利排出。主要是利用其外敷有消炎去肿的功效[5]。②开塞露纳肛法和温肥皂水灌肠法原理相同, 大便的紧迫感可使产妇克服会阴伤口疼痛的顾虑。排便可促进排尿的神经反射使膀胱逼尿肌收缩, 对膀胱括约肌同时松弛, 引起排便而排尿[6]。③对于自述伤口疼痛害怕排尿者, 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白天给予哌替啶100 mg肌内注射, 夜间给予哌替啶和异丙嗪各1 mL肌内注射, 产妇一般都能顺利自解[7]。④新斯的明或酚妥拉明肌内注射, 新斯的明1 mg肌内注射或足三里 (三阴交) 穴位注射, 可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缩而排尿。此方法禁用于有哮喘病史、过敏体质、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癫痫、室性心动过速、心绞痛等产妇。酚妥拉明10 mg肌内注射, 可使膀胱括约肌舒张, 使膀胱逼尿肌收缩。
3.3.5 中医处理
①中药调理:产时耗气伤津, 使气血亏虚, 膀胱气化功能失常, 开阖失司而出现小便不通。故可予中药补气补血调理。②腹针疗法:产妇取平卧位, 引气归元、中腕、下腕、气海、关元、曲骨、气穴。选用30号针, 直刺、缓慢进针, 浅刺至天部或人部, 轻轻捻转不提插。腹针疗法作用快、强, 能达到迅速缓解产后尿潴留的目的[8]。③以上方法无效时, 膀胱过度膨胀者应进行导尿处理。选择16号~18 号气囊导尿管,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采用封闭式引流装置, 首次导尿不应超过1 000 mL, 避免因导尿而引发的休克反应。尿管留置后的护理按常规执行。
4 小结
经过精心的临床综合护理后, 产妇自行排尿占96.08%, 效果满意, 产后随访, 均恢复良好。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护理总结, 笔者认识到护士应熟悉易并发尿潴留的各种因素, 做到心中有数, 以高质量的护理, 尊重和重视每位产妇。对产妇的身心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估, 确立护理诊断, 制订护理计划, 确实落实护理措施, 在产前产时产后密切观察, 并采用一系列预防及护理措施, 人性化地为病人服务。因此, 加强护理职业道德修养, 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是护理质量能否得到提高和减少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87.
[2]临床产科学编委会.临床产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597.
[3]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908.
[4]李茹莉.产后早期定时下腹按摩及会阴冲洗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护理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12) :1474.
[5]杨宝峰.药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3.
[6]谢爱凤, 齐中普.开塞露在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40例[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7) :46.
[7]杨运良, 刘风华, 谢辉.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 (10) :2973.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第2篇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产生原因;护理进展
妇女产后常见一种并发症为尿潴留,据统计发病率可达2.3%[1]。产后尿潴留应早发现早处理,以免影响产妇的子宫正常收缩,引起出血,严重者可能诱发肾盂、肾炎、膀胱炎、膀胱局部坏死等,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家庭和谐。产后尿潴留主要表现为产后6-8小时排尿困难,患者尿液呈点滴或闭塞不通,同时小腹胀疼,或者患者产后膀胱内尿液残余量超过100ml,尿液多日无法排尽[2]。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预防产后尿潴留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本文对产后尿潴留的产生原因及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整理,希望能够为妇产科学提供借鉴和依据。
1 产后尿潴留的产生原因
1.1 生理因素 产后产妇腹壁明显松弛,腹压下降,造成即使膀胱充盈也可能仍未感觉到尿意。刘顺忠等[3]的研究指出,后倾子宫产妇其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较高,由于尿道受阻而造成的排尿困难是主要原因之一。会阴部伤口疼痛也是引发产后尿潴留的重要因素[4],患者分娩时及分娩刚结束因麻醉作用无明显感觉,但麻醉药性过后,产妇会出现明显的会阴伤口疼痛,为避免运动所造成的疼痛,多数产妇选择不下床,但床上留置尿盆患者又不习惯,易造成长期憋尿,膀胱内尿潴留增多,诱发产后尿潴留。
1.2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中占有很大比重。陈霞等[5]研究认为,产妇由于分娩知识不足或对胎儿健康的担忧、对自己母亲身份的转换等影响,易出现恐惧、紧张、烦恼、忧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使其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降低,甚至对护理人员的临床宣教不上心,导致不能很好的从自身角度减少诱发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卢绪玉等[6]对产生尿潴留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产后陪护的人员及家属较多,造成产妇不好意思下床小便或使用床上留置尿盆也是一种易于引发尿潴留的心理因素。这样做一方面会造成憋尿,另一方面也因长期卧床和心理上对小便的抵抗,膀胱敏感性下降,尿感降低,合尿液潴留。
1.3 临床因素 临床分娩过程也是造成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7]。现代产妇广泛采用腰麻进行无痛分娩,尤其是初产妇很难较好的做到配合宫缩进行屏气用力,造成分娩时第二产程的延长,此时胎儿的胎头长期压迫膀胱;另一方面,根据沈淑等[8]的相关研究,若胎儿体重较大,尤其是在3.5kg以上的胎儿,也可能造成产妇分娩第二产程的延长。由于产程的延长,产妇的膀胱、尿道等受压迫时间增长,造成会阴部水肿、充血、扩张力下降,进而引发尿潴留。阴道助产是分娩时的一种重要助产手段,但该方法直接使产妇的膀胱位置下垂,祝玲英等[9]、邓新征等认为膀胱的下垂有可能对子宫骶骨韧带以及周围的交感神经产生损伤,由此而影响逼尿肌以及膀胱内的括约肌正常功能,造成潴留。
1.4 药物因素 由于产前和产程中都可能应用解痉镇静类药物来促进分娩,易造成妇女膀胱张力短期内下降,从而引发术后尿潴留[11]。
2 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
2.1 加强临床宣教 于产妇入院时起,详细了解产妇基本情况、家庭状况、人际交往、性格特征等,充分与产妇沟通以知悉其临床感受和不良心理状态,以便于对症护理[12-13]。首先向产妇详细讲解整个分娩的过程,我院通过电视讲座的方式,使产妇更直观的了解相关情况,同时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2]。给产妇提供舒适和亲切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接人待物亲切体贴,以便于消除产妇不良心理状态。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第二产程时,加强对产妇用力和呼吸配合的指导,以便于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减少膀胱压迫;同时为每一名产妇指派一对一的对应产程护理人员,随时稳定产妇的心理状态[15],同时使产妇感觉安心。产后回到病房,嘱咐产妇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洗膀胱,从而减少细菌在尿道的存留及细菌进入尿道。产后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宣教。鼓励产妇勤排尿,并对其详细讲解尿道的生理结构,提示蹲位小便不会触动阴道伤口的疼痛,改善产妇不良的心理状态[16]。同时对产妇的家属进行临床宣教,指导其鼓励和配合产妇的产后休养,尤其在态度上要亲切呵护、关怀备至,减少产妇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
2.2 诱导排尿 为提高产妇产后的排尿效果,应密切观察产妇宫底高度,了解膀胱充盈情况以及阴道出血情况,并督促和指导产妇下床排尿。对排尿可能出现困难的产妇,可采用多种诱导排尿方法,比如给产妇听流水的声音[17],刺激其排尿的欲望;便器内倒入热水以便于蒸气刺激产妇尿道促进排尿;也可使用阴炎净温洗液对外阴进行冲洗,促进条件反射。另外,临床采用中药包热敷下腹部位,起到消肿抗炎、活血化淤的效果,也具有一定作用。
2.3 导尿管的停用 一般剖宫产术结束后,要给产妇留置导尿管,并于第1天中午左右的时间拔除导尿管。术后第1天产妇多进行静脉输液,导尿管最佳的拔除时机为输液液体剩余到500ml左右时。拔管时产妇取半坐卧位,应严格按照无菌处理,并使用碘伏液擦洗外阴。此时拔管,当液体输注完毕后,产妇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利于护士指导产妇下床排尿,也利于术后的首次排尿,减少发生尿潴留的可能性,提高排尿成功率。
2.4 维持良好的护理环境,保持护理态度 随时为产妇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室内常通风换气,床单被单勤换洗,非单间产妇于每一床旁安置床帘,给产妇提供私密空间。护理人员保持好护理态度,微笑服务,充分理解和了解产妇,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另外,注意对陪护和来访人员的护理,并对各床位的陪护人员数量进行控制,以免人员流动性太大影响产妇休养或带来感染危险因素。严格控制探病时间,超出时间范围的一律不准探视,保证好院内产妇的充分休息。
3 结语
实际上,造成产妇产后尿潴留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12],无论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或是临床因素、药物因素等,都非独立存在,一般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多发且具有综合性。因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也应该把握综合手段,不要单一的去分析和研究患者发病的诱因和对应处理,而应该积极的从多角度、多方法上加强护理手段、培养工作积极性、强化责任感、提高技能和有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产后尿潴留重在预防,对产妇进行有效的生理和心理引导,将产后尿潴留扼杀在可能性中,才能真正为广大产妇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0-221.
[2]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70.
[3] 刘顺忠,瘳念权. 93例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实用预防医学,2009,16(4):1164-1166.
[4] 李明.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7):996-997.
[5] 陈霞,侯潔.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主护理进展[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48-4049.
[6] 卢绪玉,刘朝霞. 浅谈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J].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2):948-949.
[7] Yip SK,Hin LY. Effects of duration labor on postpartum postvoid residual bladder volume [J]. Gynecol obstet invest,2008,45(3):177-180.
[8] 沈淑和,刘秋香. 开塞露加膀胱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杂志,2007,22(14):49-50.
[9] 祝玲英,杨迪琼,王玉秀. 抬臀弓背位在促进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29-30.
[10] 邓新征,林兰芳. 酚妥拉明肌肉注射加葱白热敷治疗产后尿潴留64例[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21.
[11] 陈延玲. 电针治疗产后尿潴留40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33-34.
[12] 周俊花,于爱霞,陈华娟. 产后尿潴留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5):2155-2156.
[13] 雷娴. 产后尿潴留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11,22(22):203-204.
[14] 康谦益.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和防治措施[J]. 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16):331-332.
[15] 张玉珍. 中医护理学[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241-244.
[16] 魏华平.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观察[J]. 健康必读,2011,7(7):78-79.
[17] 戚琳.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应用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1):122-123.
[18] 刘红.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 吉林医学,2011,32(19):4004-4005.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第3篇
1 临床资料
20例为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5例行剖宫产术,15例行会阴左侧后—侧切开术阴道助产。
2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
(1)分娩过程中第二产程延长,胎先露对膀胱颈部长时间压迫,引起组织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1]。(2)会阴部手术,局部伤口疼痛产生反射性的盆底肌肉痉挛,引起排尿困难。(3)由于麻醉或手术剌激,使膀胱暂时性收缩功能丧失而引起尿潴留。(4)产妇对安置尿管产生依赖性,不愿自主排尿。(5)留置尿管拔管前未进行膀胱功能收缩、舒张功能锻炼及选择正确的拔管时机。(6)产后不习惯床上排便和对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排尿的重要性没有正确认识,担心下床活动会引起会阴伤口缝线裂开。
3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
(1)产后4 h即让产妇排尿,若排尿困难,应鼓励产妇坐起排尿,指导床上排尿或协助下床排尿,并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害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2)用热水熏洗外阴,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或下腹正中放置热水袋,按摩膀胱,剌激膀胱收缩,以利排尿。(3)开塞露纳肛方法:取开塞露1~2支,将其全部挤入肛门内,嘱产妇忍耐30 min左右,产生便意急迫,排便时一并用力,小便可随之排出。开塞露是一种通便剂,促使神经反射,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导致排尿。此方法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2]。(4)针剌疗法:取穴关元、三阴交、阴陵泉等做针刺治疗。(5)遵医嘱给药:肌肉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0.5 mg或加兰他敏2.5 mg,兴奋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6)导尿:若使用以上方法均无效时可行导尿术。同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采用一次性乳胶双腔球囊导尿管(规格16~18F 30 ml)导尿,第1次放尿不要太快,量不要超过1000 ml,以防腹腔压力突然降低,引起患者虚脱,膀胱突然减压可引起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3]。保持尿管通畅,每日用碘伏擦洗尿道口及会阴切口两次,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鼓励产妇多饮水。尿管拔除后易发生再次尿潴留,拔管前应锻炼膀胱功能,定时开放尿管,即在产妇自觉有尿意并确定膀胱再次充盈。医嘱拔管,夹闭导尿管至膀胱高度充盈,备好便器,用无菌注射器排出气囊内液体,将导尿管缓慢拔出,并协助其立即排尿,以防尿潴留再次发生[4]。
参考文献
[1]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4.
[2]李卫东.分娩后尿潴留的护理要点.实用医技杂志,2006,13 (14):2535.
[3]郑修霞.护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208.
产后尿潴留临床护理体会 第4篇
【关键词】 产后潴留尿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18-01
产后尿潴留为产后的常见病症,主要指产妇在分娩8小时后不可以自觉排尿,该种病症会对患者子宫的正常收缩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减少乳汁分泌,如不能给予较好的治疗,会造成泌尿系统出现感染情况,而且还会延长阴道的出血时间,增加血流量,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存在較大的压力[1、2]。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11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11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实验组有59例,年龄范围23-37岁,平均年龄为28.15岁,38例为初产妇,21例为经产妇,26例为自然分娩,33例为剖宫产分娩。对照组有53例,年龄范围21-36岁,平均年龄为28.07岁,35例为初产妇,18例为经产妇,23例为自然分娩,30例为剖宫产分娩.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导尿治疗;实验组患者首先给予各方面的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当患者出现尿潴留后,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压力,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相应的沟通,讲解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注意事项,要求患者多饮水,使其多进行排尿等行为,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下床活动。有些患者还会有无力排尿以及不适应在床上小便,对其护理人员要给予其充分的解释和指导,在排尿时可以拉上床帘,使患者的身体得到放松。播放一些轻音乐,使心情保持放松[3]。
1.2.2 按摩护理 要求患者采用平卧位的姿势,使其腹部保持放松,对膀胱区域进行按摩,并对膀胱区域进行相应的按压,每次坚持20分钟,1小时按摩一次。还可以对利尿穴进行推拿,推拿过程中要求患者选择平卧姿势,操作者在患者右侧,以逆时针的方向给予按摩,推压中要保持先轻后重的原则,每次坚持5-15分钟[4]。
1.2.3 药物护理 若患者的膀胱充盈比较明显,则需要对患者使用药物方面的治疗,对新斯的明进行肌肉注射,剂量为0.5g,还可以使用氨甲酰氮素钠,剂量为0.25mg,使患者成功排尿,也可以为患者使用开塞露,使其在排便过程中排尿。
1.2.4 诱导护理 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诱导患者排尿,弄一些流水声给患者听,并对下腹部使用热毛巾给予热敷,并对其轻轻按摩,促进排尿。还可以对患者尿道口的周围和外阴部位使用温开水进行冲洗,使外周神经的感受器得到刺激,从而达到排尿的效果[5、6]。也可以对患者的会阴部使用热气熏蒸,刺激神经,同时热气熏蒸还会使会阴部的血管出现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使会阴部位的水肿较好消退,减轻疼痛,可以有利于顺利排尿。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有59例患者,38例护理满意,18例护理一般,3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4.9%;对照组有53例患者,21例护理满意,22例护理一般,10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1.1%。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上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若不能及时给予治疗,会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实验组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有心理护理,按摩护理,药物护理,诱导护理[7、8]。使患者保持较为轻松的心情,了解关于较好排尿的知识,通过对患者的按摩和诱导,促进患者的成功排尿,若患者的膀胱充盈较为明显,则给予药物的使用,通过相应的护理后,患者的尿潴留情况得到有效缓解,而且患者的心情也得到良好的恢复,满意度为94.9%,对照组直接给予导尿治疗,满意度仅为81.1%。由此说明,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为良好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于洪波,张翠英.60例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4(01):125-126.
[2] 邓宝平,邱彩凤,张秋霞.新斯的明联合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6(21);162-163.
[3] 孙宗霞,徐爱丽.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肛门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42例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1,15(02):172-173.
[4]王蓉. 76例产后尿潴留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6:174.
[5]王琰. 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386-4387.
[6]彭玉霞.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647-648.
[7]郑永革. 预防产后尿潴留临床指导分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80-81.
产后尿潴留护理分析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39岁, 平均 (25.6±1.5) 岁, 20例为初产妇, 9例为经产妇;试验组患者年龄22~40岁, 平均 (26.1±1.3) 岁, 22例为初产妇, 7例为经产妇。其中, 47例正常分娩, 11例助产分娩, 全部患者均是在生产6~8 h后不能自主排尿, 且经检查, 膀胱充盈。两组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
58例产后尿潴留的患者, 47例自然分娩中25例患者是因为生产过程有所延长, 胎先露压迫尿道、膀胱肌过久, 导致尿道黏膜、膀胱肌充血水肿, 进而影响产妇对膀肌胀满的感觉, 以及膀胱肌张力下降而造成的;16例患者是因为会阴切口造成的疼痛, 肛提肌产生过度刺激而抑制逼尿肌的收缩, 导致膀胱括约肌痉挛, 抑制盆底肌肉有效的松弛, 导致排尿困难[3];3例患者是因为在妊娠时期由于膨大的子宫长期扩张导致腹壁松弛, 使得腹压降低而无力排尿;2例患者是因为在生产前大量的使用了硫酸镁等镇静药物, 使得膀胱肌张力降低而造成的;另外, 还有患者是因为对在床上使用便盆排尿不习惯而导致的。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常规护理主要是在治疗的过程中, 对患者的血压、体温、脉搏、尿液颜色以及患者对使用药物的反应等进行严密仔细的观察,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需即刻对患者进行诊治, 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给予一定量的镇静止痛药。
试验组的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 产前宣教预防及心理护理:孕妇入院之初, 医护人员要善于运用自身丰富的护理知识与心理学知识耐心认真的向孕妇以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相关信息并细心回答各种疑问, 让产妇及其家人对分娩过程有所了解, 最大限度地缓解产妇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并且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产后尿潴留的成因、时间、预防手段、治疗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其中还需要特殊说明讲解排空膀胱的重要性, 以及未排空膀胱的危害, 尽可能降低因会阴切口疼痛造成的产后尿潴留, 让产妇在产前积极配合相应的护理治疗。嘱咐产妇大量饮水, 尽量在2 h内进行排尿。 (2) 饮食及环境护理:孕妇饮食和居住环境均需要多方面注意, 不可食用辛辣、生冷的食物, 应该食用低脂肪、清淡、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并且鼓励孕妇多喝水。护理人员要对孕妇的病房要定期进行通风与消毒, 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而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1℃~25℃, 湿度不宜太湿润, 要定时更换孕妇的床上用品与病服, 尽量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3) 产时护理:孕妇分娩时, 对已发生尿潴留的患者进行导尿, 操作要轻柔。在分娩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孕妇的各种生理指标, 尽量避免产程过长。 (4) 产后护理:产后2 h后, 医护人员应及时检查产妇膀胱充盈情况, 并鼓励产妇自行排尿, 让产妇认识到排尿不仅能够促进子宫收缩, 也可减少产后出血量;产后1~2 h后, 给予产妇膀胱区以热按摩。将盛有60℃~65℃热水的500 ml盐水瓶装入布袋中或者用热宝、热毛巾等, 产妇取平卧位, 下肢伸直, 将热水瓶 (热宝、热毛巾) 放于产妇的膀胱区, 约推转0.5~1.0 h, 热力可以促进腹肌壁肌肉发生收缩, 因而增加了一定的腹压, 产妇便能自行排尿。如果产妇仍不能自行排尿, 可以使用一些其他诱导排尿的措施, 如: (1) 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原理让产妇听到流水声的音乐, 使得产妇产生排尿意识, 从而产妇促进排尿。 (2) 热气熏蒸法:产妇取蹲位, 利用水蒸汽刺激产妇尿道周围的神经感受器, 从而促使其排尿。 (3) 按摩法:产妇平躺后, 护理人员的手置于产妇腹部的膀胱部位, 由左向右轻轻按摩10~20次, 然后用手掌慢慢向下推进、按压, 以便减少膀胱内的余尿, 如果产妇能采用坐式按摩法, 期治疗效果会更好。 (4) 药物治疗:新斯的明具有兴奋平滑肌的作用, 对患有产后尿潴留的产妇注射0.5~1.0 mg的新斯的明, 增加膀胱平滑肌收缩, 促进排尿。 (5) 穴位法:主要有葱泥贴敷穴位法和手指穴位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优:1 d后患者可以自主排尿;良:2 d后患者可以自主排尿;有效:3 d内患者可以自主排尿;无效:3 d后患者可以自主排尿。总有效率= (优例数+良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中的患者在3 d内全部可以自行排尿 (100%) , 其中19例患者在1 d后可以自主排尿, 8例患者在2 d后可以自主排尿, 2例患者在3 d内可以自主排尿。对照组中, 在3 d内仅有62.0%的患者可以自行排尿, 其中9例患者在1 d后可以自主排尿, 6例患者在2 d后可以自主排尿, 3例患者在3 d内可以自主排尿, 另外11例患者于3 d后才可以自主排尿。试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例 (%)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自然分娩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4%, 而手术助产尿潴留的发生率为26%~38%, 远高于自然分娩的发生率[4]。产后尿潴留常常影响子宫的收缩, 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 给产妇增加痛苦并影响产妇的恢复, 同时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5]。
产后尽量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干净的居住环境, 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后需卧床休24 h,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体力消耗大, 可以给予高热量的食物。在产后早期, 应鼓励产妇多饮水, 以增加尿量, 达到稀释尿液, 冲洗膀胱的作用, 进而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几率。同时, 应密切观察膀胱充盈程度、阴道出血以及子宫收缩的情况。通常在产后2~3 h应督促产妇排尿, 如果顺利度过产后前几次的排尿, 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尿潴留发生的概率[4]。如果发现尿潴留时, 护理人员必须沉着冷静的面对、不要急躁, 给予产妇耐心细致的讲解, 并指导产妇采用半蹲体位排尿, 借助腹压压迫膀胱壁, 进而增强了逼尿肌的敏感性, 不但可以减轻会阴部肌肉的张力, 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产妇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多种, 例如在分娩的过程中膀胱、尿道等解剖位置的改变或者其他组织及神经纤维的损伤所引起、个人身体因素、生产过程延长、顺产侧切疼痛、宣传指导比较少等[5,6]。其中有一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产前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可根据患者具体产生尿潴留的原因进行一定的干预护理, 以改善患者病情, 如产前的健康宣教、产后心理护理、热敷、按摩等[4,7,8]。在产前做好产妇的心理指导 (包括产前、产时的心理护理) , 给予产妇最有效的心理支持, 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分娩的全过程, 而且必须让产妇充分了解分娩过程以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疼痛。例如, 有些孕妇在产前思想紧张而怕伤口疼痛或伤口裂开, 同时也担心胎儿健康等, 对于此类孕妇医护人员应进行耐心地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的顾虑, 增强信心。要耐心向产妇解释排尿的必要性和尿潴留的危险性, 做好产妇产前健康宣教工作。
产妇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也是多方便的, 所以需要针对发生的原因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的患者可帮扶坐起或鼓励下床, 排尿后陪护人员应及时检查产妇的膀胱是否排空排净, 以防止膀胱膨胀而影响子宫收缩引起的产后出血。对于思想紧张而怕伤口疼痛或伤口裂开的产妇, 在产后可采用诱导排尿的方式诱导产妇自行排尿;对于因会阴切开伤口疼痛引起的排尿动作抑制, 采用通便排尿法, 当患者有便意时, 能促进排尿的神经反射, 使膀胱逼尿肌收缩而促进排尿[9]。
综上所述, 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对产妇的健康极为不利, 因此, 要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法, 才能有效地防止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尿潴留患者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将5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 (产前宣教预防及心理护理、产时护理、产后护理) , 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中的患者在3 d内全部可以自行排尿 (100%) , 其中19例患者在1 d后可以自主排尿;对照组中, 在3 d内仅有62.0%的患者可以自行排尿, 另外11例患者于3 d后才可以自主排尿。试验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综合护理 (产前宣教预防及心理护理、产时护理、产后护理) 对有效减少产后尿潴留, 有着明显的护理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临床预防,综合护理
参考文献
[1]金茶花.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 (2) :54.
[2]黄泽琴, 景艳, 陈晓敏, 等.产后尿潴留病因分析与防治[J].当代医学, 2011, 17 (26) :54-55.
[3]王春艳, 董礼枫, 蓝海霞.产后尿潴留10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 2009, 49 (19) :22.
[4]宋翠花, 贾茹, 肖兰英.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11) :297.
[5]胡普红, 赵洪超, 胡金红.产后尿潴留中西医护理体会[J].四川中医, 2004, 22 (1) :64.
[6]高玉民, 张新艳.产后尿潴留的病因、诊治及预防[J].人民军医, 2001, 44 (11) :662-663.
[7]陈红英.80例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5 (6) :78.
[8]刘源美, 周晓鹏, 彭立茜, 等.热按摩腹部膀胱区预防产后尿潴留[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4) :216-218.
产后尿潴留护理分析 第6篇
关键词:产科,产后尿潴留,原因,护理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 指产后6 h不能排尿或排尿甚少, 残余尿>100m L, 常见于初产妇发生于正常分娩后, 手术后也多见, 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 如不及时处理可增加病人的痛苦, 留下终生的遗憾。笔者对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52例, 其中初产妇45例, 经产妇7例;年龄22~43岁, 平均26.5岁;其中阴道顺产49例, 产钳助产3例。产后均发生了产后尿潴留, 未能按时排尿。产妇自述下腹不适, 排尿困难, 或虽有尿排出但量少, 次数多, 淋漓不尽。触其下腹部膀胱充盈, 有时可达脐部水平, 腹部呈膨隆状, 产妇烦躁不安, 焦虑紧张。
2 结果
所有病例经及时处置后均恢复正常, 无并发症、后遗症。
3 讨论
3.1 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
(1) 动力性梗阻
由于排尿功能障碍引起, 而膀胱、尿道并无气质性梗阻病变, 如外伤、疾病或使用麻醉剂所致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活动障碍或抑制, 不能形成排尿反射。同时产后腹压骤降, 腹壁松弛, 造成腹肌无力, 致排尿无力膀胱内尿潴留, 越使膀胱的敏感性减低,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尿液不能排出易引起细菌感染, 形成膀胱炎, 致使尿潴留更难痊愈。
(2) 产程延长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产程延长的产妇 (本组有14例此类患者) , 分娩过程中胎头对膀胱压迫的时间过长、过重, 使膀胱产生牵拉和挫伤, 导致膀胱粘膜尤其是膀胱三角区和尿道出口处的粘膜出血、水肿, 甚至形成瘀斑, 使膀胱排尿困难或尿液受阻而发生尿潴留。由产程延长引起的产后尿潴留经产后一般护理无效时, 需留置导尿, 待粘膜出血、水肿消退后方可自行排尿。
(3) 心理因素
由于部分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差, 疼痛使其情绪紧张、焦虑, 产后对排尿失去信心。另外排尿姿势的改变, 如卧床排尿而不习惯也可引起排尿困难, 导致尿潴留。同时部分产妇因缺乏分娩知识, 对宫缩痛及分娩过分焦虑恐惧, 寝食不安, 担忧惧怕排尿污染会阴伤口裂开, 不敢排尿, 延长排尿时间引起尿潴留。
(4) 环境因素
生产过程中产妇体力消耗大, 暂时不能下床, 不习惯卧床排尿。同时陌生的病房环境, 成群结队的家属。同病室的病友、陪护人员较多, 使产妇产生焦虑、窘迫心理, 无法安心排尿。
3.2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分析
(1) 产后及时督促排尿
产后2h必须在产房内观察, 护理人员应巡视产房, 按压宫底, 观察膀胱充盈程度、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鼓励产妇多饮水, 及时下床活动, 争取2h~3h下床到厕所排尿。对产程延长、产妇过度疲劳、阴道助产者在督促的同时采取按摩子宫, 下腹热敷、蒸熏诱导排尿或让其听流水声使其产生条件反射而排尿。如上述方法无效时, 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安置导尿管, 第1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定时开放导尿管, 间隔为2~4h, 导尿管一般留置24h以上, 利用定时开放导尿管锻炼膀胱扩约肌的收缩功能, 以利拔掉尿管后顺利排尿, 导尿或保留尿管时适当给予抗生素, 以防感染。
(2) 调整体位和姿势
酌情协助卧床患者取适当体位, 如扶卧床患者略抬高上身或坐起, 尽可能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需绝对卧床休息或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 应事先有计划的训练床上排尿, 以免因不适应排尿姿势的改变而导致尿潴留。
(3) 解除患者疼痛
患者疼痛致排尿困难很常见, 所以解除伤口疼痛是治疗的关键。会阴每日2次用碘伏棉球擦拭以防感染。对会阴部水肿者, 给予饱和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及95%酒精湿敷, 以减轻局部水肿。同时建议采用按摩法, 将手置于病人下腹部膀胱膨隆处, 向左右轻轻按摩10次~20次, 再用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 以减少膀胱余尿。
(4) 强化健康教育
产前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 讲清产后及时排尿的重要性, 消除产后对排尿的恐惧心理和思想顾虑, 使其了解尿潴留对产后康复的影响, 对产后及时排尿引起足够重视, 以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发生产后尿潴留的患者由于对其原因和治疗方法不甚了解, 多数产生焦虑、急躁和怀疑心理, 护士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讲解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使患者对产后尿潴留的相关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 对治疗措施充满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以便取得较好地疗效。对于采取某项治疗措施无效的患者, 要讲解无效的原因, 解除患者的怀疑心理, 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 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关键是找准原因, 合理治疗, 减轻痛苦, 有利恢复。
参考文献
[1]姚霄安, 胡跃, 刘迎春, 等.留置导尿管拔除前注入开塞露预防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10) :598.
[2]柯国琼, 张成金.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J].中华护理杂志, 1996, 3 (6) :318.
[3]胡汉玲.正常分娩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4, 18 (3) :357.
[4]王艳.产后尿潴留的护理进展[J].泰山卫生, 2004, 25 (1) :8 ̄9.
[5]沈国风.热敷骶尾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5:5.
[6]蔡新娜.输液式保留灌肠的应用和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 1995.1 (5) :14.
[7]张桂英, 刘翠罗, 秦英.76例产后尿潴留临床分析及护理[J].中华实用医学, 2003, 5 (11) :110.
[8]刘瑞贞, 肖功莲.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评价[J].中华实用医疗杂志, 2003, 3 (10) .
产后尿潴留护理分析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产妇1 205例,发生尿潴留89例,将其中60例应用新斯的明治疗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例,平均年龄25.42±3.12岁;平均孕周39.21±1.23周;初产妇24例,经产妇6例;会阴I度裂伤8例,Ⅱ度裂伤2例,会阴侧切15例,会阴完整5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 100.3 g±421.6 g。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25.12±3.31岁;平均孕周39.40±1.10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会阴Ⅰ度裂伤10例, Ⅱ度裂伤1例, 侧切输液13例, 会阴完整6例;新生儿平均体重3 040 g±432.5 g。两组年龄、胎次、孕周、分娩方式、会阴裂伤和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两组产妇经热敷,听流水声诱导排尿无效后,给予新斯的明1 mg肌肉注射,注射前后均说明用药目的及用药后的注意事项。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实施干预措施:⑴建立干预基础。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产妇,耐心倾听产妇陈述,从言行上,感情上亲近产妇,取得信任。⑵认知干预。对产后尿潴留进行解释,使产妇对尿潴留的病因、后果以及缓解尿潴留的方法有所了解,并告知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建立正确认知。⑶心理干预。以身心医学的观点,讲解情绪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引导产妇认识到由于惧怕会阴伤口疼痛和裂开不敢用力排尿或担心尿液污染伤口而长时间憋尿,致使膀胱充盈而失去应有的收缩力,反射性抑制使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而及早排尿不仅不会影响伤口愈合,而且能促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机会。同时排尿时注意适当隐蔽,防止外界干扰,解除其思想顾虑,减轻乃至消除其负性情绪,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5~20 min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给予暗示,如产妇能自行排尿等。⑷行为干预。在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给予腹带束紧固定下腹部,以增加腹部压力,促进排尿。
1.2.2 评价标准:
新斯的明肌注20 min内自行排尿为显效,1 h内排尿为有效,大于1 h不能排尿为无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产程中由于先露部的压迫使膀胱黏膜水肿,肌张力降低,感受功能失调,排尿反射不能进行,产后由于腹部松弛,腹压下降,逼尿肌收缩乏力,敏感性下降,无力排尿,会阴切口疼痛,抑制了排尿动作,造成了产后尿潴留。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兴奋作用较强,促进平滑肌收缩而排尿[3]。
注:χ2=6.40, P=0.011。
护理干预在促进产后尿潴留患者顺利排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正常排尿受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任何听觉、视觉或其他身体感觉的刺激均可诱发排尿。通过对产妇进行尿潴留相关医学知识的教育,并与其亲切交流,使其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因紧张焦虑可抑制副交感神经,使排尿反射弧受到影响,膀胱逼尿肌松弛无力,尿道括约肌张力增高[4],而导致排尿困难。暗示疗法是不断通过暗示来影响中枢神经,从而影响整个神经系统,达到减轻疾病或治愈疾病的目的。给患者一个安全可信的心理暗示[5],以调整其心态使之配合治疗。有研究指出,无痛暗示可提高产妇分娩时的合作意识和痛阈。本文亦进一步证实了心理暗示在本护理干预中的作用。在注射新斯的明后告诉产妇15~20 min后一定会排尿,这种暗示在干预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产后腹壁松驰,腹压下降,盆腔空间增大,膀胱的容量也增大,膀胱张力敏感性降低,导致尿潴留。用腹带束紧固定下腹部,能够增加腹腔内压力,促进排尿。随着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经验的积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日益受到重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证实本护理干预对治疗产后尿潴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说明排尿受药物作用的影响,也受心理因素影响。在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同时,施以护理干预,不仅能帮助产妇以正性情绪去克服或替代负性情绪,且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新斯的明的治疗作用,而且减少导尿这一侵入性操作,从而降低尿路感染几率。
关键词:分娩,尿潴留,新斯的明,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沈曲, 李峥.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3) :223.
[2]金茶花.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 (2) :48.
[3]杨瑞坤, 陈学英, 钟燕冬.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7) :22-23.
[4]葛忠文, 葛妙云, 谢煜敏.心理疏导加新斯的明肌注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2) :268-269.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 来我院分娩的2615例产妇中, 有100例并发产后尿潴留, 占产妇总数的3.82%。年龄21~37周岁, 平均年龄 (26.2±2.1) 岁;均为经阴道自然分娩;其中有78例初产妇, 22例经产妇;其中40例实施侧切;会阴部Ⅰ度裂伤者12例, 会阴部Ⅱ度裂伤者28例;孕龄37~40周, 平均孕龄 (38.1±1.3) 周;产程7~22h, 平均产程 (14.3±1.6) h。
1.2 分组与治疗
按随机原则将全部尿潴留患者分为A、B、C、D四组各25例, 各组患者在年龄、孕龄、分娩方式及产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护理方法[2]
对于产后6~8h有尿意感却不能自解小便的产妇, 检查结果显示膀胱充盈, 因此诊断为产后尿潴留。A组患者采用指压穴位排尿法, 具体方法是使患者取仰卧位, 将便盆置于臀部下方, 护理人员处于产妇的右侧, 右手拇指垂直按压患者脐耻连线中点的利尿穴, 渐进用力, 并叮嘱患者全身放松, 20s后即可排尿。B组患者采用开塞露注肛诱导排尿法, 具体方法是使患者取侧卧位, 护理人员取20mL开塞露塞入患者肛门后, 捏紧开塞露壳使其形成负压后拔出, 保留12~15min后, 叮嘱患者下床蹲坐在盛放温水的便盆上, 保持5min, 即可排尿。C组患者采用药泥敷脐治疗排尿法, 具体方法是称取5g茯苓, 及适量新鲜葱白捣成泥状后, 使患者取仰卧位, 将神阙穴 (肚脐) 消毒后, 将药泥敷上, 用纱布覆盖后再用胶布粘牢, 然后用热水袋热敷, 保持30min, 取下纱布后清洁穴位, 叮嘱患者排尿;D组患者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排尿法, 具体方法是在患者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药液, 剂量为0.5mg。
观察各组患者尿潴留的改善情况。
1.3.2 疗效评价方法
尿潴留症状改善情况分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规定显效的标准是:治疗10min后, 患者可自行排尿, 且尿量多, 通畅, 无症状体征, 且检查结果显示下腹部不能触及膀胱;有效的标准是:治疗10min后, 患者可自行排尿, 且尿量较治疗前增多, 通畅, 症状体征尚存, 但较治疗前减轻, 检查结果显示下腹部不能触及膀胱;无效的标准是:治疗30min后, 患者仍不能自行排尿, 或仅有少量尿液排出后又不能排出尿液, 症状体征几乎无改善, 检查结果显示下腹部能触及膀胱[3]。
1.3.3 数据处理方法
各组数据采用SAS 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组间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尿潴留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各组患者尿潴留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 A组与B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0.8 1, P<0.0 5) ;A组与C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D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37, P<0.05) ;而B、C、D三组的总有效率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32, P>0.05) 。以上结果说明指压穴位排尿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不如开塞露注肛诱导排尿法、药泥敷脐治疗排尿法及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排尿法, 由于后三者的治疗方法中均引入了药物治疗, 因此可以说明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治疗离不开药物的介入。
2.2 随访1个月的恢复情况
各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的随访情况显示, A组患者产后出血症状有所减轻, 哺乳有些困难, 患者由于疼痛导致活动较少, 精神状态欠佳;其余各组患者由于起初的治疗效果较好, 因此在随访期间也表现的和正常产妇没有异同, 几乎无出血症状, 可自行哺乳, 疼痛感几乎消失, 在家人的陪同下经常下床活动, 精神状态良好。
3 讨论
产后尿潴留是妇科常见的产后并发症, 发生率约达10%[4]。主要不良反应是由于膀胱充盈而影响子宫正常收缩, 从而导致阴道出血。若护理治疗方法不当, 不但不能起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还会增加产妇的痛苦, 进而影响产妇哺乳[5]。产后尿潴留也是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引起熟知产后尿潴留的病因对于预防和患后治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引起产后尿潴留的因素包括:产妇由于不习惯在床上排尿而自行憋尿, 或是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分娩过程较长导致产妇未能及时排尿, 尿道及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引起张力变低, 影响了膀胱压力感受器的冲动传导, 而发生尿潴留;分娩过程中腹壁扩张时间较长, 引起腹部肌肉松弛, 膀胱容量增大, 肌肉收缩能力降低, 产妇对尿胀的敏感度降低;产后外阴创伤性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大剂量的解痉镇静药物的应用, 如硫酸镁等药物, 可引起膀胱张力降低而导致尿潴留[6]。
提早预防产后尿潴留与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对于减轻产妇痛苦意义重大。在临床实践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工作要耐心细致, 尽早督促产妇在产后4 h内排尿, 还要不时的触摸产妇下腹部, 密切注意膀胱是否充盈, 子宫收缩是否正常, 当发现产妇膀胱充盈时要叮嘱并鼓励其坐起排尿, 以提高排尿的敏感度, 每隔3 h左右就要叮嘱并帮助产妇做1次排尿动作, 以利于腹肌收缩力和膀胱括约肌的锻炼, 还要给产妇提供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 使其全身处于放松状态, 并做心理疏导以增强自信心。
在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我们发现, 产妇的精神状态严重影响了产后的康复效果。因此我们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之前首先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 叮嘱患者要放松心情, 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听从护理人员的指挥, 鼓励产妇多饮水。还需要置产妇于舒适的体位, 对于不习惯或是无法在床上排尿的产妇, 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协助其下床排尿。对于伤口疼痛惧怕排尿的患者, 要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止痛药。
治疗产后尿潴留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常用的如听流水声、热敷、按摩、穴位针灸等, 但前三种方法的效果往往不佳, 常需留置导尿管。穴位针灸法, 虽有一定的效果, 但疗程较长且不方便, 对医护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 因此常用的是药物介入穴位疗法。
本研究中各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方法不同, 但选取的四种方法均是产科临床常用于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指压穴位排尿法的机制是:由于利尿穴是任脉之强壮、保健之穴, 因此按压利尿穴可以通尿闭。开塞露诱导排尿法的机制是:用开塞露注肛后, 其内含有的甘油通过刺激直肠壁来促进肠道蠕动, 引起排便, 排便的同时可反射性地兴奋盆腔神经, 从而使膀胱括约肌松弛、膀胱逼尿肌收缩, 又由于排便时膈肌与腹直肌收缩, 致使膀胱内压、腹内压升高, 最终可使尿液排出。药泥敷脐治疗排尿法的作用机制是:利用中药茯苓利水渗湿及葱白通阳之功效的协同作用使利尿作用增强。中医理论认为, 神阙穴属任脉, 为五脏六腑之体, 元气归藏之根, 与督脉相表里, 共司人体诸经百脉, 利尿药物中的成分可通过神阙穴到达全身各经络并直接影响到五脏六腑, 从而调整五脏六腑的气血功能[7]。现代医学理论认为, 脐是人体腹壁闭合末端, 其表面角质层最薄, 因此药物成分极易透过被吸收, 用热水袋热敷脐部, 可刺激穴位进而促进药物成分的吸收[8]。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排尿法机制为:中医理论认为足三里为阳明胃经, 在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 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从而使膀胱的气化功能得到恢复[9]。
本组的100例尿潴留患者经过治疗后, 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 88%, 92%, 84%, A组与其余三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指压穴位排尿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不如开塞露注肛诱导排尿法、药泥敷脐治疗排尿法及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排尿法, 提示药物介入治疗对于产后尿潴留的早期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纪萍.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 2008, 6 (12C) :3350.
[2]张立华.产后尿潴留3种护理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护理研究, 2010, 24 (6B) :1568.
[3]端明秋.8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 2010, 16 (30) :127.
[4]冀艳新, 张丽.产后尿潴留39例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 17 (11) :77.
[5]常会敏.产后尿潴留60例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 2011, 24 (6) :3987.
[6]刘卷, 周明亮, 穆娅.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2) :244.
[7]刘军节.产后尿潴留的预防与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44 (1) :110.
[8]孙林爱.产后尿潴留两种护理方法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 2011, 15 (11) :1049.
产后尿潴留护理分析 第9篇
【关鍵词】肾穿刺;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69-01
产后尿潴留(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PUR)是产科的比较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产后8小时不能够自排膀胱内大量的存留尿液[1]。PUR一方面影响子宫收缩,致使产妇阴道出血量增多,另一方面由于要进行插入性导尿操作,往往会导致产后泌尿系统的感染。因此对初产妇产后出现PUR的预防,开展护理干预非常必要[2],而且对于初产妇身体的康复有很大的好处和帮助,护理服务随着医学模式越来越向人性化发展,也逐渐从病人的需求出发,尊重病人,真诚为患者服务。本文通过研究对初产妇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作用,来预防产妇出现PUR,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2年12年期间的10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初产妇的年龄在21~40之间,平均年龄30.5岁,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无内科疾病,年龄、分娩方式以及孕周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的50例初产妇进行常规的产后护理来预防PUR的发生;B组则是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针对不同的患者,专门制定好一套完善的流程,具体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干预:产妇在生产前,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况,消除产妇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如果产后发生PUR,患者往往会出现恐慌,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尽量的稳定病人和家属,并配合医生尽快的采取措施消除PUR;(2)排尿环境:医院专门为产后患者提供一个合适的安心的排尿环境,使得患者没有心理压力以及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顺利的排出尿液;(3)排尿护理:采取按摩膀胱区法、下腹部热敷发、以及听流水声等方法,以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强膀胱逼尿肌功能,与此同时协助产妇取适当体位,病情允许应尽量以习惯姿势排尿,如扶助病人坐起或抬高上身,尽量使得病人自行排尿,与此同时要教会患者养成2次排尿的习惯,减少残余尿液;(4)健康护理:医护人员教会病人明确并注意引发PUR的病因,并且积极治疗引起PUR的原发病,在生活习惯方面也要注意比如患者不能久坐不能过度劳累,与此同时要叮嘱患者注意饮水的计划性以及教会患者诱导排尿的方法。
1.3 评价标准
主要针对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PUR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包括焦虑得分(采取10分制)、治疗配合程度)。采用主要通过查询医院诊疗记录、护理评估卡以及护理人员的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组间数据的比较则采用t检验方法,检验水准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的排尿时间,数据表明:B组的50例产妇首次排尿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A组有2例产妇出现PUR症状,A组有16例产妇出现PUR症状。
3讨论
PUR是妇产科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尿液潴留在充盈的膀胱内而不能自行排出,分为完全性尿潴留和部分性尿潴留[3]。引发PUR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有:①机械性:其是最为常见的引发PUR的因素,外界各种因素引起的尿道阻塞都可能导致尿道机械性梗塞,使得尿液无法正常顺利的排出;②神经源性:由于患者在生产后体质比较虚弱,会出现晕厥现象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的精神紧张,致使患者不能够顺利的排除尿液;③药物性:患者在产前或者是产后应用的剂量比较大的解痉镇痛剂会降低膀胱的张力致使PUR的发生[4]。因为以上原因,患者出现PUR,而且往往是在排尿困难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而来,极易并发尿路感染,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出现双侧输尿管及肾积水,最终可会导致肾功能受损,患者往往会感到辗转不安,非常痛苦。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对于预防PUR十分的重要,不仅能够降低PUR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对于预防PUR的护理干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产前以及产后的心理护理,作为医护人员,在产前要消除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产后鼓励产妇不畏惧疼痛敢于用力排尿,不要习惯与在床上排尿;其次是为产妇提供一个能够安心排尿的环境;排尿护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护理人员经常采取按摩膀胱区法、下腹部热敷发、以及听流水声等方法,以缓解尿道括约肌痉挛,增强膀胱逼尿肌功能;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其他疾病的引发,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如教会患者明确并注意避免PUR的诱因,在生活上比如饮食上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5]。我院在研究护理干预对于预防PUR的有效性方面,主要采取以上几个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产后PUR的发生率仅为4%,而且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较常规的护理方式明显缩短,与此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显示了我院采取的护理干预方式预防PUR中的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产妇采取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的预防PUR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配合度,不仅使得护理工作更加优质,而且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亚莉. 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8(5): 620-621.
[2] Humburg J, Troeger C, Holzgreve W, Hoesli I. Risk factors in prolonged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an analysis of six cases. Arch Gynecol Obstet, 2011, 28(3): 232-502.
[3] 王惠琴.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分析[J], 吉林医学,2012,(07): 39.
[4] 陈梅,产后尿潴留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08):50.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对策 第10篇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中, 初产妇10例, 经产妇9例, 年龄22~42岁, 其中经阴道自然分娩15例, 剖宫产术后4例, 均发生产后尿潴留。经治疗、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1.2 临床表现
产后产妇卧床休息, 正常情况下, 产妇产后4 h 内开始被鼓励排尿, 4~6 h应排第一次小便, 但本组 均未按时排尿, 检查子宫底下方甚至脐上扪及囊性包块, 表明有尿潴留, 其中12例经心理疏导, 鼓励坐起或适当下床排尿, 经诱导排尿法, 听流水声、按摩及新斯的明肌注法等处理后能顺利自解小便, 7例经留置尿管1~2 d, q2 h开放后排尿功能完全恢复, 均能自解小便。
2原因分析
2.1 第二产程延长
本组初产妇10例中发生第二产程延长7例, 有5例产后尿潴留, 占71%, 经产妇9例中发生产程延长3例, 有1例发生产后尿潴留, 占30%, 由于第二产程延长, 使原先受胎头先露压迫的膀胱三角区黏膜进一步充盈、水肿, 并发展到膀胱底部, 尿道括约肌水肿, 充血及会阴肿胀, 增加了产后尿潴留的机会。 就说明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明显比经产妇易发生产后尿潴留。
2.2 分娩次数
本组初产妇10例中发生产后尿潴留5例, 占50%, 经产妇9例发生产后尿潴留1例, 占11%, 这说明初产妇中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经产妇。
2.3 会阴伤口局部疼痛刺激
本组产妇中会阴侧切9例, 有3例发生产后尿潴留, 占33.3%。说明由于切口疼痛, 致使产妇担心小便会影响到伤口或担心受小便刺激后 加重疼痛或伤口感染与伤口裂开等心理因素而引起尿道痉挛, 导致排尿困难。
2.4 无痛分娩仪的使用
本组产妇中, 有7例使用了硬膜外麻醉, 其中有2例发生产后尿潴留, 占28.6%, 说明用无痛分娩仪后, 产程中产妇膀胱敏感度降低, 导致小便不能自解, 特别在第二产程中, 产妇不能很好地配合宫缩屏气用力, 使产程延长, 致使胎头压迫膀胱时间过长, 也是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之一。
2.5 精神因素
产后不习惯床上排尿, 因产后身体虚弱, 起床后易发生眩晕现象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精神特别紧张, 导致小便不能自解。
2.6 机体因素
因产妇腹壁由于妊娠时扩张松弛, 产后腹压下降, 逼尿肌收缩乏力, 致无力排尿, 产妇膀胱底受胎头压迫时间太长形成水肿, 阻塞尿道。
3护理
做好产前心理护理, 宣教分娩有关知识, 向产妇讲解三 产程经历的时间、宫缩规律及分娩经过, 使产妇分娩过程中积极与医护配合, 产生有效宫缩, 鼓励产妇产前进食高热量食物, 例如巧克力、鸡蛋、牛奶等, 督促合理休息, 保持体力, 促进产程进展, 避免长时间压迫膀胱。平产后, 督促产妇多饮水, 早排尿, 剖宫产术后夹闭尿管, 每2 h开放1次, 拔管前, 鼓励产妇喝水500~1000 ml, 拔管后督促2~3 h内排尿, 不能自解者, 将手置于下腹部, 轻轻向左右推膨隆的膀胱10~20次, 使腹肌松弛, 然后用一手掌自患者膀胱底向前推移按压, 另一手全掌面按压关元、中极两穴位, 不仅利于排尿, 还利于子宫收缩。置产妇于舒适卧位, 不习惯床上排尿者,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可协助患者坐起或下地排尿, 心理紧张者, 给予心理疏导, 置患者手于温水中, 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 使用温热便盆, 促进膀胱肌收缩利于排尿, 或利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 让产妇听流水声或用消毒温水冲洗会阴及尿道口, 诱导排尿。对于自述伤口疼痛害怕排尿者, 即刻给予止痛剂, 白天给予杜冷丁100 mg肌注, 夜间给予杜非合剂2 ml肌注, 该药止痛作用可维持4 h左右, 产妇一般都能顺利自解。应用开塞露2支40 ml塞肛, 刺激直肠黏膜使肠蠕动加快, 反射性刺激膀胱肌壁, 使膀胱逼尿肌收缩, 并指导产妇正确地利用腹压, 使尿液顺利排出[1]。经上述护理措施无效, 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施行导尿术, 如留置导尿管, 应在患者有尿意时及早拔除, 以防止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4小结
本文19例产后尿潴留产妇, 经临床治疗护理, 全部治愈。通过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的总结, 产时产后检查膀胱充盈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为防止尿潴留, 采取一系列预防对策的重要性及加强产前产后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是缺一不可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