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精选9篇)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第1篇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只有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点。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生活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学的大势所趋。英语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的程度就越高。与生活密切相关,每天重复出现的生活内容,会使低年段学生感到亲切,从而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自然而然地加以运用。反之,学生容易遗忘,甚至会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把教材内容融入日常生活。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容易对所学知识产生共鸣。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提供了可能。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小学生接受。
1、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
负担。”我想,学生应该很快乐地接受了这份礼物。
4.教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或将来有实实在在的意义。在教26个字母的时候,我带了几件不同尺码的衣服展示给学生看,告诉他们L(大码)、M(中码)和S(小码)的涵义,还让学生们互相看对方衣服上面的尺码。还找了一些现代社会常用的英文缩写让学生猜猜其意思:USA(美国), UK(英
国),UN(联合国),H5N1(禽流感)等等。教师应该时刻想着怎样把教材内容化为实际生活,同时又能将实际生活引入教学过程中。
二、课堂创设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以及理解起来较容易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情境。
1.鼓励用英语问候,营造学习英语氛围。
开学见面的 4
为现实了。
2.在教学中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五官单词时,我让学生画画自己的脸,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用英语介绍:Look!This is my nose.They are my ears,还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教师需要大胆而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转换为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情趣交融的氛围中快快乐乐地学习英语。
旋律欢快,节奏感强的英文儿童歌曲深受低年段学生的喜爱。简单的诗歌,如琅琅上口的歌谣、韵律诗等,学生也很乐于学习。在唱一唱,读一读中,配上有趣的动作,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learning by doing.三、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1、转换角色,当小老师
三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指令,比如,Stand up, please.Sit down, please.Clap your hands.Show me your book.Touch your face/ears/nose.自我介绍,比如I’m dongdong, I am a pupil.问职业,what’s your father? 在学校让学生互相转换角色,当小老师,小老师发指令,其他的同学做动作。我还让学生回家当小老师,指令爸爸妈妈做动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体会到生活中英语处处可用。
2、学以致用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第2篇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步研究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以此为基本原则,提出教师应注重英语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不但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更重要的是能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语言交际能力.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如何与生活相结合的些许方法策略做了初步的研究.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应“回归生活”.“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英语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因此,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所谓英语教学生活化,即是将学生的生活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英语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英语课堂,使英语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英语的作用与意义,增强英语作用意识,提高兴趣,增强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为生活而用英语.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关心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语言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会了英语语言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的脱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下面就“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这一课题所做的研究做一下具体阐述.充分利用可用资源,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学校资源
生活化的校园外部环境
语言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实践,因此给我们的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校园环境方面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教室,办公室及各专用教室等标牌双语化.如: Art Room, Computer Room, Music Room, Teacher’s office等等.校园标语双语化.如:“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 “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 , “Save water” 等,有的还可配上富有童趣的图画.(3)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布置具有国外风俗习惯的图片,在学校橱窗里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在校园内创设英语墙报等等.生活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除环境外,还可以在校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1)结合同学的生日,举办班级的生日Party.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同学们用“Have some cake, please.”开来招待客人,用
“Here is a card for you.”来送祝福,同学们唱着生日歌,吃着蛋糕,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受到了教育.(2)学校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小型的英语比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唱歌比赛,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此外,还可组织排练英语文艺节目,如排演小话剧,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并获得成就感.社会资源
生活化的环境资源
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而家庭成员则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如何利用家人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呢 我认为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要指导学生平时有意识地收集,摘抄生活中的英语,如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 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商品的说明书上的Made in China…电脑英语:Windows, My files, E-mail…公共设施英
语:toliet, garden, bus stop, airport, station…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可以一段时间内组织一次小组交流,帮助学生拓展使用英语的环境,让学生真正走近社会,走向生活.2.生活化的人文资源
结合节日,开展英语主题活动.节日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特色的反映,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愚人节,母亲节,万圣节,圣诞节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下,指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孩子们装扮教室,制作礼物,用英语来庆祝节日,更好的体现了语言的交流作用,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风俗文化,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生活化.社会的资源是无穷尽的,把英语课堂生活化必定使英语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创设生活化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使课前准备生活化
教与学的知识源于生活,学到的知识更需要回归到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在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4 Halloween以前,可以布置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查阅有关西方“万圣节”的资料,了解该节日的背景及相关的庆祝活动,为理解课文作铺垫,并培养其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又如,在学《牛津小学英语 3B》 Unit 7 Where 之前,可以安排学生先画一张自己家各个房间的简单结构示意图,此举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操练本课的单词及句型做好了铺垫.如,教师首先请一位同学介绍自己家的各个房间,This is my bedroom/study…,接着请该生利用所学句型让其他同学做个猜猜看的小游戏,猜猜物品在哪个房间,S1:Guess, where is my computer S2:It’s in your study.S3:It’s in your sitting room.…学生边玩边学,结合了学生生活实际,并有交流的意义,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紧扣教材,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应该富有生命.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可以解放他们的眼,耳,口,手,脚等器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了自己思维与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课堂由过去“死”的课堂转变成为“活”的课堂,由过去“静”的课堂转变成为“动”的课堂,由过去“教”的课堂转变成为“学”的课堂.小学英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词汇和用语,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创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情景,让学生在近似于生活的情中进行语言实践,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教学案例一
教《牛津小学英语 3B》 Unit 9 shopping这一语言功能时,首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布置几个商店,如文具店,服装店,水果店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好,所需,用所学的句型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 it 进行有目的,有意向的有关购物操练.在操练时,可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或自己的想象,设计台词和动作,安排道具,然后富有表情地进行表演.这样他们在操练活动中能表达自己的愿望,展现自己的生活,他们更容易进入角色,成为情景操练的主角,教学的主体.活化了教材,教学也富有了生命力.这样生活化的处理教材,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并驱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英语.教学案例二
如教《牛津小学英语 4B》 Unit3 What’s your job 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人,亲朋好友的职业,如“This is my father.He is a policeman” , “This is my mother.She is a teacher” ,“ This is me.I’m a student
.” 等.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这些实际情况进行大量的操练,What’s your job I’m… What’s your father’s job He is …形成必要的技能.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就生活中熟悉或崇拜的人物的职业进行交流,如可以这样引出话题:Do you know … Who is he(she)What is his(her)job Do you like the job No Then what would you want to be 等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扩展.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情境操练中更好地展现生活,使语言操练活动成为一种生活,使学生的口语语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景操练中逐步形成,并在实际运用中得以逐步优化.教学是艺术,艺术的生命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去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生动而又贴近实际生活的情景,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无穷兴趣.教学案例三
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 5A》 Unit 6 Doing housework时,可以先在复习数字的基础上,请学生说出自己或熟人的电话号码,然后在呈现有关打电话的基本框架Hello, is that … This is …speaking.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操练活动.虽然框架是基本稳定的,但由于操练的内容源于学生周围的人和事,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乐意在真实的情景操练中展现生活,在展现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只要我们能潜心研究教材,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无论教什么内容,都可以找到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结合点,并由此切入,与学生在谈谈,说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主题,为创设一个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做好铺垫.拓展教材,使课后作业生活化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是创造.而传统教育是以“书”为中心,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轻视“做”,轻视行动,结果是“平日不肯行,不敢行,终了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如果有所知,也不过是知人之所知,不是我之所谓知”.所以拓展教材目的在于“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活的知识,用活的知识.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机械的操练.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如:
1.创作性的作业.学了《牛津小学英语 3B》 A good idea一课中 Do you like… What do you like 这个句型后,让学生制作一张调查表,调查周围的同学朋友,了解他们都喜欢什么,一方面巩固复习了句型,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小记者去采访别人,符合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想去了解别人的兴趣爱好,学以致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2.交际性作业.在学了《牛津小学英语 5A》 Unit 9 Shapes中What shape is it 这个句型后,可让学生在课后拿起手边的物品,做做小老师,考考周围的同学,利用英语进行问答,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3.实践性作业.指导学生学会收集英文的小谚语,小歌谣,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视野,了解西方的文化风俗,提高自身的修养.如,a.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b.Art is long, but life is short.人生有限,学问无涯,c.Tea
Little bee, little bee,Please come and join me,Green tea and black tea ,You can taste and you can see.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英语教学要遵循交际性原则,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学习,使用语言,为他们将来更好地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最好体现,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而且使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的同时,学会了做人,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总之,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为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第3篇
一、创设情景, 使课堂生活化
在我国, 学生学英语最缺少的就是一个语言氛围和语言环境, 很多学生想表达可是因为环境不同, 周围的条件不允许, 所以有一种话到嘴边, 羞于开口的情况。而英语课堂正是进行语言传授和语言交际的主阵地, 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了解语言文化的主要途径。一个成功的英语课堂, 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体验到语言的魅力, 有想要说英语的欲望并能给学生提供说的条件和机会, 从而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因此, 作为一个教者, 在课堂上, 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 巧设情境, 使学生感受真实, 贴近了学生的生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多媒体作为一种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媒体能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结构, 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趣味盎然, 引人入胜。它强大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是通过形、声、色、光的传递, 声画并茂、动态呈现,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 诱发了学生的情感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使学生置身于全英语的环境中, 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习。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式, 构筑生活课堂
小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特点, 一般都很好动, 好奇心很强, 善于模仿。我们要利用这一特点, 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方法, 不能仅仅死记硬背, 我们必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我们在教到动物类单词的时候不妨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我们的小朋友大多去动物园玩过, 他们应该知道动物是怎么叫的。根据声音来猜猜是什么动物,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他们会更加聚精会神地听, 有时候他们的意见不一致, 老师可以让他们多听几遍, 这样对记住单词更有效。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 让其他学生猜, 这样他们的眼前好像就有了很多动物, 仿佛置身于动物园中了。
小学生很善于表演, 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的语言知识自编对话进行表演。如教到了Can I help you?I would like…这个内容时, 我们可以结合以前学生学过的内容, 编成一段六七句的对话, 来进行买卖东西的活动, 有文具的买卖, 有衣服的买卖, 有食物的买卖, 营业员和顾客角色鲜明, 叫卖声此起彼伏, 精彩的表演, 使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表演结束后, 参与表演的学生很有成就感, 而没有参与表演的学生则纷纷表示下次要演。这样, 生活情景的创设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返回生活, 在生活中巩固新知, 应用新知
我们不仅要让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应用学到的新知识。
1.让英语走进学生生活。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 养成开口说英语的好习惯, 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说的机会, 在每节课上课后, 我都会用5 分钟的时间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简单的对话,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自由对话,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说英语的氛围, 学生对这样的交流活动非常感兴趣, 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想一展自己的英语会话水平, 这样坚持下去,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仅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自信心和培养了学习兴趣。课后, 我还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跟同学或是老师、家长进行对话交流, 学生每进行一次英语会话, 我都会给予适当奖励, 这样既满足了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还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和奖励, 学生对这样的会话活动都乐此不疲。
2.让学生的课外作业生活化。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最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所以, 在布置英语作业的时候, 除了要巩固学生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外, 还要让英语走进学生的生活。如在学习5BUnit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时, 就让学生设计自己去北京旅游的线路, 不少于五句。有的学生就说开了I go to Wu Xi by car.等等。在教学学习用品时, 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用品上贴上英文标签;学了家具名词后, 要求学生回家在家具用品上也贴上英文标签。这样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就建立起联系, 从而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可布置活动性和操作性强的作业, 使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归宿, 人如果脱离了生活, 就学不会语言。所以, 教师要把课堂变成社会的一个缩影,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要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就必须让学生把英语的学习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本文从创设情景, 使课堂生活化;利用多种教学方式, 构筑生活课堂;返回生活, 在生活中巩固新知, 应用新知三方面入手, 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析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生活化 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够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全面提升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开展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化”英语教学,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对于引导学生感受英语,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极大的帮助。小学英语生活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英语,体味英语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教材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用英语来表达。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插图、故事内容等,都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景物联系起来,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生动的插图以及有趣的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景观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英语。例如,在学习On the road内容时,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汽车、树木、花草的图片,然后,在教室的墙面上粘贴这些图片,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真实情境的作用下,将教学内容与图片中的景观紧密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英语的抵触心理。
2.为了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效果,教师还可以运用实物性教具,促进学生更好的接受新英语知识。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于形象的、色彩鲜艳的东西感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课用教具,通过形象的画面,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认知。例如,在学习what color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课上教具。为了更好的呈现It is green,教师可运用彩色的硬纸板做一棵小树,通过形象的事物,学生就算是不理解单词意思,也可以通过硬纸板做的小树,判断出单词意思。生活化的、形象的课上教具,对学生学习英语,记忆理解英语单词都有极大的帮助。更有利于学生真实的体验,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水平。
二、英语课外活动的“生活化”
小学英语教学,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首先,为了有效帮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观看英语电视节目。许多小学生都喜欢动画片,动画片中的内容和角色深深的吸引着他们,现在有很多的进口动画片,下面都配有英语字幕,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多关注一下下面的英文字幕。可以将动画片中的英文字幕,作为小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这样,小学生不仅欣赏到了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也通过观看字幕,提升了自己的英语知识,加深了对英语的印象,寓教于乐,一举两得。其次,教师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为学生多购买一些英语书籍,以提升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课外学习英语,英文的动画片和卡通书对于学习英语都非常有帮助,只要学生喜欢这些动画片和卡通书,就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另外,英语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英语卡通书,例如:约定时间,让学生们在这段时间里阅读英语卡通书,读完后,还要让学生们用简单的英语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这样,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会大大提升。还有,在小学阶段,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生动有趣的英语活动。例如:可以开展生活化的英语编排,让学生们利用英语进行表演,锻炼学生英语语言组织能力,真正让英语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小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在娱乐中感受英语,吸收更丰富的英语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学生感受英语,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英语课外活动的“生活化”,锻炼学生英语语言组织能力,进而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杨秀宁.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9).
[2]袁建琼.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7).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第5篇
在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上课开始至课程结束,教师占用着课堂全部时间,对英语字母、单词等进行讲解,由于小学生孩子天性的驱使,课堂上很难长时间的精神集中,对于教师的讲解也是处于懵懂状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打破这种填鸭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育事业的热点话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将生活引入学习,教师可以巧妙的将英语教材内容与生活进行融合,使其相互作用,让师生共同感受生活、感受英语的乐趣;将学习带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英语更贴近生活、让学习围绕生活,陶冶情操,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2新课改下如何实施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
2.1采用生活化教材:教材,是教学不可缺失的主要教学依据,虽然教材内容都是固定死板的,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多样可变的。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要从生活中寻求教学内容,结合教材知识,从生活点滴着手,使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课堂气氛。
2.2借用现代化设备:多媒体的运用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在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声、图、影、表于一体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学。
2.3引用生活中场景: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密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4选用生活化评价:新课改背景下,不但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而且评价系统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传统形式化、单一化的教师评价系统正在退出教学舞台,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和对生活化英语教学的接受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尝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小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英语的能力。对于小学教师而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但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将英语更好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学习,体会到英语所带来的更多乐趣,这不仅顺应了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教学的新要求,而且也是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必然结果。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第6篇
小学英语的教学总是会伴随很多生活对话的引入,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对话进行初步分析,让学生在引言中体会到英语的趣味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让学生在自己能够理解的范围内产生学习的兴趣,避免相反的事情发生。授课教师可根据教材知识的内容,将知识在教案中转化成其他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融入一种与知识相关问题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观察思考,试着寻找适合的不同方法,积累对所学知识点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并不是问题琐碎,而是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问题,突出重点,启发思考。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运用,不仅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促进课堂的有序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二、实现生活化课堂,上好长短对话分析课
教师在授课之前,做好几种教学方式混合使用的教案,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多元化引入环节。有的学生对现象引入感兴趣,提出问题学生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获得知识,对实验与理论混用的方式更加容易接受知识,教师需按照需求进行有序的讲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并应用这些小学英语知识。课外教学并不是课后也要上课,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使其课后也能像课堂上一样高效地学习,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这样就能发挥课后对课堂的延续作用,不单单是课堂,而是课内外大课堂。教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针对课堂或者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设问,但不作答复,当作是探索性的问题,既可以总结当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启发学生产生学习下一节的兴趣,为上好下一节课创造条件。
三、开展合作式教学,上好自主探究课
教学模式是多样性的,寻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提问的同时,学生通过课堂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一定会显示不同的效果。对于小学英语的理解,我们都能想到它的生活实用性。将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将课堂当作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讲解,开展玩伴式学习,与自己的朋友在玩耍中学习。从实际问题和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地引入英语知识,是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并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提高教学趣味性,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对此有实际的认识以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讨论中。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兴趣的桥梁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第7篇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新课标对于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工作,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灵活、轻松、活泼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教学方式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因为老师的教学而爱上老师、爱上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与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学生们觉得英语并不是陌生的课程,也并不是只有在遥远的国度才可以说的语言,它就在我们的周围。通过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学生也会更加喜欢老师,喜欢英语课。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爱生活更爱英语
英语的教学,最重要的是内容的英语化,将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学生更懂得如何运用英语,掌握英语语言的技巧,扩大英语知识面和词汇量,熟练英语的句型,这才是学习英语的实质,学生只有将自己所学的英语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懂得英语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英语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以及生活中创造使用英语的条件和环境,只有将英语的语言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学生才能更加喜欢英语,才能更加流利地说出英语。
三、教学素材与生活相联系――爱课堂更爱英语
让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 第8篇
一、以生活为源泉, 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学生学习英语年龄越小, 我们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从生活经验中选取教学内容, 使学生们感到亲切、自然、易学, 能使他们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事实上, 课本的内容也体现了生活化, 它涉及到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 这也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将教学和生活联系才更有效呢?
1.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
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胖瘦、爱好、性格等许多方面。老师可结合教材内容, 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 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如My name is Chen Jie, I’m from China, I likesinging等。
2. 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
家是学生最熟悉、最温馨的地方。因此家庭成员、职业、家具等都是学生急于了解的教学内容。每一项内容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如, 让学生带着家人的照片来学习家庭成员, 他们很愿意主动学习与表达, 并互相进行交流。如:This is myfather.He is a doctor, Thisis my mother.She is a teacher, This is me等。
3. 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
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 在这个大家庭里, 他们可以学习、生活、运动, 可以结识很多好朋友, 认识许多老师。校园的许多设施:playground, computer room, library, music room等, 都是学生很想学到的语言。
二、以课堂为阵地,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 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 让生活走进课堂。
1. 凭借生活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
例如, 在教学festival这一有关内容时, 教师可在元旦那天进行教学, 精心布置好教室, 张灯结彩, 并渗透有关元旦的语言及文化, 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Happy New Year, 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 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
2. 利用角色扮演, 模拟生活情境。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如在学习有关职业单词时, 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 学baseball player做棒球运动员动作, 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 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 并让学生进行问答:Ishe/she a driver/farmer/doctor/?
3. 利用媒体技术, 创造动感情境。
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 多媒体也走进了英语课堂。它能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成一幅视听立体英语画面, 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 模拟各种各样比较真实的情景。比如, 小学英语5A教材中Unit 8 A camping trip一课篇幅较长, 单靠教师一张嘴和几幅挂图很难把课文讲透, 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也不能样样俱全, 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不起来。如果利用多媒体组合, 就能使课堂容量加大, 课堂局面生动活泼, 课堂教学效果丰硕。例如, 在呈现时, 让学生合上书, 边看投影画面, 边听课文磁带, 理解课文。投影片是根据故事情节制作的, 二者同步, 培养了学生的听力、观察力、理解力。
三、以作业为桥梁, 实现生活化的拓展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 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做到有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 还要兼顾形式上要丰富多样, 操作上要简单易行,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 交流性。
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 有时可以让家长一起表演, 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另外, 每节课前, 笔者让学生轮流表演他们精心准备的节目。
2. 习得性。
让有条件的学生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 听儿童英语广播, 把自己模拟最得意之处录制下来, 和同学一起欣赏或进行评比, 选出“英语小博士”。并鼓励、培养学生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 看英语VCD, 欣赏儿童英语歌曲。
3. 操作性。
如让学生给家庭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 学生为了达到美观这一目的, 他们书写标签、设计标签时就会非常用心, 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也能提高书写水平。还可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 收集、摘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标牌。
4. 创造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小组或教师帮助学生配对, 让学生创造性地改编对话或排演短剧,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 顶一个诸葛亮”, 只要教师有心点拨, 同学们互相合作, 学生会表演出一个比一个精彩的剧本。
以上这些方法简单易行, 关键就在于坚持, 使其成为常规。每次作业后, 笔者都及时给予他们评价, 哪怕是口头表扬或奖励“☆”, 提高认知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探析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生活化 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够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全面提升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开展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化”英语教学,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对于引导学生感受英语,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极大的帮助。小学英语生活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英语,体味英语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教材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用英语来表达。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插图、故事内容等,都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景物联系起来,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生动的插图以及有趣的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景观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英语。例如,在学习On the road内容时,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汽车、树木、花草的图片,然后,在教室的墙面上粘贴这些图片,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真实情境的作用下,将教学内容与图片中的景观紧密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英语的抵触心理。其次,为了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效果,教师还可以运用实物性教具,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新英语知识。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于形象的、色彩鲜艳的东西感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课用教具,通过形象的画面,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认知。例如,在学习what color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课上教具。为了更好呈现It is green,教师可运用彩色的硬纸板做一棵小树,通过形象的事物,学生就算是不理解单词意思,也可以通过硬纸板做的小树,判断出单词意思。生活化的、形象的课上教具,对学生学习英语,记忆理解英语单词都有极大的帮助。更有利于学生真实的体验,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水平。
二、英语课外活动的“生活化”
小学英语教学,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首先,为了有效帮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观看英语电视节目。许多小学生都喜欢动画片,动画片中的内容和角色深深吸引着他们,现在有很多的进口动画片,下面都配有英语字幕,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多关注一下下面的英文字幕。可以将动画片中的英文字幕,作为小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这样,小学生不仅欣赏到了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也通过观看字幕,提升了自己的英语知识,加深了对英语的印象,寓教于乐,一举两得。其次,教师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为学生多购买一些英语书籍,以提升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课外学习英语,英文的动画片和卡通书对于学习英语都非常有帮助,只要学生喜欢这些动画片和卡通书,就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另外,英语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英语卡通书,例如:约定时间,让学生们在这段时间里阅读英语卡通书,读完后,还要让学生们用简单的英语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这样,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会大大提升。还有,在小学阶段,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生动有趣的英语活动。例如:可以开展生活化的英语编排,让学生们利用英语进行表演,锻炼学生英语语言组织能力,真正让英语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小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在娱乐中感受英语,吸收更丰富的英语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学生感受英语,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英语课外活动的“生活化” ,锻炼学生英语语言组织能力,进而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杨秀宁.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9):103-104.
[2]袁建琼.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