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影响范文(精选12篇)
生存影响 第1篇
我国幅员辽阔, 地跨寒、温、热三个气候带, 自然条件优越, 有着丰富的鸟类资源。全世界现有9021种鸟类, 我国现有1185种, 占世界总数的13.7%以上。而且还有不少特产和珍惜总类。如我国的画眉就占世界总数的74%;全世界现有15种鹤类, 我国就有9种。如此丰富的鸟类资源是自然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共同的宝贝财富。
1 环境影响着鸟类的兴衰存亡
鸟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有限的, 因为它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生存。温度、空气、水、食物等条件的变化, 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鸟类的栖息、繁衍, 促使鸟类的转移和迁徙, 甚至造成死亡。如江苏省东部海岸上的云台山, 是一座风景秀丽的“花果山”, 20世纪50年代末尚有60种鸟类, 到80年代初仅有20多种。偌大的一座山, 每年春天几乎一片寂寞。
1.1 森林是鸟类生存的摇篮
所有的鸟类的生命活动, 都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制约, 如森林、草原、江河、湖海中的水生物等。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鸟类生存的环境受到一定的威胁, 树林被砍伐, 就是鸟类危害最大的一种。目前世界上的树林面积正以每分钟近30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栖息在树林中鸟类, 因为生存环境被破坏而转移或死亡, 毁林使鸟类的分布区也逐年减少。如巴西圣灵洲内哈内陆河以北近800平方公里的面积, 原是一片热带树林, 在20年间由于乱砍滥伐, 使一片苍翠肥沃的绿洲变成沙漠, 整个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至少有200多中鸟类和450中植物在这片土地上消失或绝迹。鸟类的聚减, 使害虫失去控制而大量繁殖, 人们被迫求助于农药来消灭害虫, 这样造成恶性循环, 鸟类因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为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 植树造林, 增加林地面积是个好办法。这一点北京郊区是个例证。近来北京郊区注意营造林带, 使过去一度恶化的环境得以恢复和改善, 鸟类逐年增多愿已濒临灭绝的刁鸡, 现已成为常见鸟在林中跳跃。
1.2 大气污染影响鸟类生存
鸟类对污染反应要比人类敏感, 它的死亡与繁盛是反映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上空黑烟笼罩、空气污浊, 加上刺耳的噪声, 鸟类被迫迁往他乡谋生。有资料说, 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 使世界上近百中鸟类已经灭绝, 还有近200种鸟类濒临灭绝的危险。可以说, 严重的空气污染可造成鸟类毁灭兴的灾难。如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 不仅造成了4000多人的死亡, 鸟类也近于绝迹。我国的苏州虎丘山上的鸟类兴衰史, 就是一例证。
1.3 水是鸟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
水域生态系统不仅是人类和鸟类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而且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方面, 也起着重要作用。1970年, 英国东海面漂浮着几万只死鸟尸体, 荷兰和英国海岸每年都有几十万只海鸟因海水被石油污染而死亡。由此可见, 土壤、水体污染给鸟类带来惨重的灾难。许多有害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及微的, 但是经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
1.4 农药污染对鸟类的威胁
欧洲大陆目前有400多种鸟类种, 因农药污染而灭绝的约有60种。农药污染对水鸟的危害的典型代表是百幕大海燕, 由于DDT在百幕大海燕的鸟卵中富集, 繁殖率仅为3.25%。农药污染对陆栖鸟类的影响要比水鸟的危害更大, 一些鸟吃了拌有农药的种子而大量死亡。
当然也有好多的环境条件, 直接或间接对鸟类产生影响, 如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猎捕活动等, 均与鸟类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
2 鸟类对环境的影响
鸟类是仅次于哺乳类的高级动物, 是引人注目的一类。鸟类的贡献主要是在它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特别是在保护农业生产上的作用更为突出。
2.1 鸟类是农业害虫的天敌, 人类的朋友
鸟类约有90%以上是以昆虫为食的, 抑制害虫的繁衍、保护农业生产、保护生态平衡,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58年全国打麻雀, 结果第二年害虫猖獗。资料表明, 世界上有100多万种昆虫, 并有惊人的繁殖能力, 同时也受种种因素的制约, 鸟类就是重要因素之一。鸟类中的大多数是捕食害虫的能手。一窝海燕在一个夏季能吃掉7万只蝗虫;一只灰喜鹊一年能吃掉15000条松毛虫。
2.2 鸟类是消灭小型害兽的一只生力军
鹰、鹞、雕等鸟类以捕食田鼠、野兔为食, 对保护农田、促进生态平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可捕食1000只田鼠, 而一只田鼠一个夏季要吃掉1公斤粮食。也就是说, 一只猫头鹰一年可从鼠口中夺回1T粮食。
2.3 鸟类为人类提供丰富鲜美的食品及经济价值
鸟类繁殖很快, 数量又大, 有的还是危害农业的害鸟, 如野鸭等。合理的捕杀;它们, 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鲜美的食物还可以减轻对农业的危害。
鸟类的羽毛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质地轻、弹性好, 有及好的保暖性能。羽毛还可作成工艺品和装饰品。鸟类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
除此之外, 鸟类在科学研究上, 如生物的进化、种子的传播、仿生学等方面, 都具有及高的研究价值。
3 改善资源环境, 保护鸟类资源
鸟类是易于受伤的动物。由于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人类对鸟类的乱捕乱猎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鸟类资源已遭到无法挽回的损失。如美洲旅鸽, 上个世纪数量好多, 但到了1914年便遭到全部灭绝的命运。1980年在大丰县有人用土炮一次就打死21只丹顶鹤。因此, 保护环境, 保护自然平衡, 保护鸟类资源, 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
3.1 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要从宣传教育入手, 使每个人都了解爱鸟护鸟的重要意义, 并把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作为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之一, 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保护鸟类, 人人有责”的思想, 同时要加强管理, 建立必要的法规和制度, 严禁乱捕乱杀, 是保护鸟类的重要保证, 并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增加林地面积, 不断的改善环境条件, 是处进鸟类繁盛的必要条件。
3.2 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
对有重要价值的鸟类资源和繁殖地, 要因地制宜地建立起多种形式, 多种类型的鸟类自然保护区, 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濒危鸟类繁殖基地, 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资源的各项规定和条例, 不断加强法制建设, 使全民族逐渐地形成爱鸟护鸟的美德。
参考文献
[1]崔鹏, 邓文洪.鸟类群落研究进展.动物学杂志, 2007 (4) .
[2]石春芳, 杨贵生.城市中不同生境下鸟类群落特征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7 (2) .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能力的影响 第2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开放程度日益加深,所以现代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需要长久的生命力。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企业长寿至关重要,道德观,责任感等中华民族自古有之的美德也会成为企业持续创造财富的保证。
关键词:企业文化;长寿企业;诚信;社会责任
一,企业拥有的文化力量
统计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创造历史达200年以上的企业,日本多达三千多家,德国有八百家,荷兰有近二百家,而中国仅有寥寥数家。以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例,笔者认为,日本企业饱经风霜仍能长盛不衰,是“日本式管理”的成功,而优良的企业文化更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其文化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注本业,赢得社会信赖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本业,大多家族企业都在戒律中要求后代固守本行,使日本的家族企业很少跨界经营。这样不仅可以使原有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得到彰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成绩,例如拥有悠久创业历史的一家日本寺庙建筑公司“金刚组”,是日本最长寿的企业之一,但曾在创业第1400年因负债累累而经营困难。该企业认识到濒临破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未能固守本行之后,立即充实本行,发挥了他人无法简单模仿的技术和经验优势,才得以渡过难关,重获新生。而且这种不追求眼前利益,立足长远的经营理念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这种用百年时间专注于某个领域的行为也使得企业赢得了社会信赖,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这种信赖更是企业能够立足的保障,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这些企业专注于自己的行业,因专而精,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于是依靠着老本行出成绩。
(二),诚信为本,提高企业价值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企业无信不长,诚信是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日本的长寿企业无一例外的在企业文化修养时在诚信建设上高标准严要求。首先,在对顾客诚信的方面,为了赢得顾客的信赖,他们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了解顾客的需求,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做到投其所好,信奉顾客就是上帝,相对的,这样的企业也会得到顾客的认可和尊重。一个企业能够得到顾客的忠诚对于企业的长期存在至关重要,同时,职员的忠诚也需要诚信来保证,让职员体会到自己所在企业的良好文化氛围,企业对职员的承诺全部履行,也能使得职员之间形成良好的风气,对企业更加热爱,更加有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讲,诚信也是企业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三),修齐治平,承担社会责任
日本的企业早在江户时代就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每笔交易要实现买方,卖方和世间的“三方满意”。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最不能走的是“个人化”道路,企业不是个人,不能置身于整个社会之中,不可能独善其身。发展到现代,日本企业的做法也与国际普遍认同的理念不谋而合,即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企业的社会责任使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方面,体现了该企业的道德,体现了它对待生命、对待公众的态度。在消费者心中,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一定也会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就决定企业的生命是否能够得以长久延续。
二,中国企业长期生存需要改善的问题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真者,精诚之至也,这些古训很值得我们的企业思考,笔者立足于中国的大小企业,发现了一些企业文化以及企业运营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把企业引向了一个步履维艰的方向,使企业的治理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效率和正常运作,于是企业出现了潜伏危机,甚至难以为继的情形。
(一),急功近利,忽视长远发展
中国很多企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在很有声誉,占有了大部分市场之后又很快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导致这种让人遗憾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企业的目标和定位不准确。没有长远的眼光,有了资金,并不在自己的本业上加大投入,做专做精,而是投入在了一些暂时产生了非理性繁荣的行业,或者是盲目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超出实际的控制能力,比如波导企业,当波导手机红极一时之时,把盈利投入在了汽车行业,期待有更高回报,结果本末倒置,使得自己被高科技浪潮拍到了沙滩上,随后宁波的地方企业奥尔康也去模仿波导的做法,同样以失败告终,只是奥尔康最后回归生产水电表的本业,才得以继续生存发展。这也启发了我们,在设计企业的发展方向时,切记急功近利,而应脚踏实地,目光长远。可持续发展观的运用也许并不局限在资源环保方面,也可以成为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二),利润至上,无视公众利益
如果钱本位、企业本位思想太浓,一味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就会成为企业文化中的一颗毒瘤,就很难真正接受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价值观,很容易做出不择手段谋利的决策和行为。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只讲经济责任,不讲社会责任的倾向,惟利是图,只追求自身利益,忽视甚至牺牲公众和社会利益的行为。从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来看,“黑心”粽子,“陈年”月饼,“回炉”瓜子,三鹿毒奶粉等等,都明确了一点,就是当这些企业将企业利益而不是民众安全责任利益置于首位时,已经注定了这样的企业行之不远,如此对消费者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企业生命的终结。也许从某些方面看,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确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但是,它绝不是一个企业的唯一追求。我们的企业应该切记,一个企业的健全和生存是以一个社会的繁荣为依托的。
三,培育我国企业长寿基因的对策——更新文化基因
我国企业需要的就是去除内部文化的毒瘤,注入新鲜的优良的文化,应当博取众长,为我所用。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也是企业长寿基因之本。2008年9月27日,温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讲到企业家责任时指出:企业家要有道德,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每个企业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合法经营与道德结合的企业,才是社会需要的企业。这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启发者中国的企业家们在自己苦心经营的企业中,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放眼世界,以松下幸之助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一直倡导企业家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道德给人智慧和力量。松下的经营理念、经营智慧是以道德观为支持的[2],这是松下电器成长和成熟的基石,也应该给我国的企业学习的重要经验。
其次,以我们自己身边的优秀企业为榜样,综观中国商业历史,凡成功的百年老店,没有一个不是以“诚信”赢得成功的。诚实守信,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企业长寿之本。欲建立企业,先建立信誉;欲做大企业,先做好信誉;欲做强企业,先做牢信誉。能做大做强、久盛不衰的企业,都是恪守信誉的企业。像同仁堂,历经300多年风雨却历久弥新,靠的正是“诚实守信”的核心价值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最后,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市场环境下,创立和发展企业的品牌,用文化基因来推动品牌的长期战略,已成为企业取胜之道。责任是一种善与爱的力量,当它积淀为企业文化时,其展现的文化魔力将无孔不入。著名实战营销专家鄢帅成在把安利与可口可乐、宝洁比较后得出,安利正是从实际出发,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爱、责任、诚信”等基因,以爱心和责任去构筑一种让经销商与消费者认同的文化,在人类的精神层面与公众产生共鸣,用文化来推动企业战略。
参考文献
生存影响 第3篇
前言
流行文化指当今在人们生活中普遍流行的,被大众所熟知、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流行的娱乐方式、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消费意识、环保意识等。年轻一代喜爱流行文化,不仅仅喜爱它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流行文化带有反对传统、反对权威的因素 。反传统、反常规是流行文化的主要特点。它削减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民间美术的影响是很大的。流行文化的出现有它的必然,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点,在一些领域,流行文化的注入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对于民间美术来说,如何吸收流行文化中的合理元素,并将之融入到传统文化中,是当下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流行文化元素对民间美术观念的冲击
流行文化元素对民间美术有着较大的冲击力。传统的生活方式较为单一,没有更多的娱乐方式,人们长期生活在手工生产和手工制作的生活状态中,使得民间美术得以保存和延续下来,其延续的方式是以手手相传和代代相传为主。随着流行文化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出现,使得很多年轻人将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新生事物上,就会忽视或减弱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包括一些民间艺人也是如此,这样就使得民间美术的生存空间大大地缩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也有了一些变化,这样就将民间美术从原来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分离出来,使之失去了原有的神韵。
流行文化在电视、广播和广告等大众媒体的推动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并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流行文化成为时下最主要的文化表达方式,不但取得了广泛大众的认可,而且取得了合法地位,同时也逐渐成为文化的主流,使民间美术的生存空间再一次受到了挑战。
流行文化中的消费意识、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堪称巨大,现代许多年轻人由于受新的消费观念的影响,过多追求物质上的因素,其择业观念也与以前不同。由于传统手工业的行业特点,许多民间美术作品往往制作慢、工期长、利润低,其市场不被很多人看好,其结果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民间艺术,甚至包括一些获有一定成就的民间艺人,一方面由于生计的考虑,另一方面也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往往放弃原有的行业,改行于其他行业,致使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流行文化元素对民间美术传承的制约
民间美术的传承基本上有两种方式,即民间美术传承人的传承和地方职能部门的传承,而传承人的传承是长期以来民间美术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这两种传承方式均受流行文化的影响,第一类传承组织者往往是民间美术的传承人来担任这一职责,在流行文化的冲击下,他们的生活及思想意识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使得这种传承是自发的、松散性的,该类传承方式绝大部分都没有具体可行的计划、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经费保障,这种传承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第二类传承方式比起第一类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发起者和组织者多为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其中也不乏有流行文化的发起人,而这些流行文化往往是与传统文化的艺术主张有区别的。另外,官方部门的传承组织也很少有民间美术传承人的加入,究其原因是大部分民间美术的传承人,因为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和各种各样主观及客观因素,他们不愿加入带有较强官方性质的美术组织。这样就造成了民间美术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以至于民间美术传承效果甚微。另外,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是制约民间美术团体传承力量不足的又一主要因素。
结语
一切艺术都需要发展,民间美术也不例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作为艺术种类之一的民间美术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流行文化中的一些观念和形式可能会在某一方面与民间美术有些不同,甚至冲突,然而,作为当下受大众欢迎的流行文化,正以强劲的姿态占据着文化的主流,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面对这种冲击,民间美术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摆在每个民间艺人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民间美术团体组织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改进,使之以一种更强劲的势头得以传承和发展,显然,选择后者是明智的。
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三大要素 第4篇
一、企业决策作用的发挥
管理上的失误, 可能只是影响局部, 尚有补救的余地, 决策上的失误, 则会影响全局, 因此, 决策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决策层面上, 需要注重四条原则:
1. 集思广益, 科学判断
每一项决策, 都由公司班子和专家组集体商讨议定, 以确保对市场及各种因素的准确判断。
2. 突出主业, 多元发展
许多国内外大企业发展证明, 过度多元化投资, 容易分散资源配置, 降低投资效率, 将注意力专注于一件事情, 更容易将其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 已经转变成明显的买方市场。企业要做好准备, 以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为主, 做到重点突出业主, 并且要具有多元性, 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 滚动发展, 循序渐进
企业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 培育实力;第二阶段提升核心竞争力, 形成比较优势;第三阶段壮大规模, 迅速扩张。循序渐进更容易控制风险, 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先进企业发展现状而言, 基础的夯实容易被忽略, 要求企业对其进行整改。
4. 注重合作, 实现共赢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环境下, 只有树立“双赢”“共赢”的理念, 才能够更快地提升合作各方的市场竞争力。将眼光放眼到国际, 以进步的眼光与先进的制度来约束企业发展, 为其他企业提供机遇和利润, 来获得自身发展的利润。
二、企业管理的具体手段
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管理要从实际出发, 构建完整的制度, 并通过管理人员作用的发挥, 来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
1. 建制
企业如同一台机器, 管理者首要的任务是制定机器的运行程序, 而不是亲自参与运转。企业的各层管理者, 首先应成为本单位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的表率。全公司自上而下建立起严密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形成依法治企、制度管人的“法治化”管理模式, 会有效地带动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2. 搭台
以动态的调整发现人, 以优厚的待遇吸引人, 以良好的创业环境留住人, 以不断的学习培训造就人, 通过各种形式, 为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广阔的舞台, 形成人才辈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 激发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3. 分工
使职工、基层干部、中层管理者、高管人员各个层面都能准确定位。广大职工专心做事, 爱岗敬业, 争创一流;基层干部做事兼带队, 精通业务, 恪尽职守;中层管理者带队兼做事, 严抓管理, 科学考核;高管人员集中精力抓战略、抓决策、抓宏观。职责明确, 权责对等, 才能激发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调动
企业每天都可能要面临新问题、新矛盾和一些突如其来的困难, 如果每个人都回避问题, 上交矛盾, 必然造成问题积压, 降低工作效率, 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要让大家都能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出现问题, 第一理清矛盾所在, 第二找出原因, 第三主动拿出解决的最优办法, 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成为自主解决问题的单元, 将问题处理在最低层。
5. 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降低管理障碍成本最低、效率最好的办法, 应着力形成畅所欲言, 广泛交流的良好环境, 使管理工作始终在透明的环境下运行, 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三、企业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基础。纵观国内外著名的百年企业, 都有一个特质, 那就是强大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 好的企业, 这种特质能够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体现出来, 这得益于企业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的价值观, 企业没有价值观, 就如同人没有理想, 很难获得大的发展。企业文化不能一成不变, 必须与时俱进, 固化的企业文化容易导致惰性, 阻碍企业的进步。企业文化必须在不断的破立中, 形成动态平衡, 适应时代特点。实现这一目标, 建议企业可以从“目标、空间、创新和培训”四个方面入手。
1. 从目标上
在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的基础上, 每年都制定出体现快速发展的目标, 以发展凝聚人心。只有指定合理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才能明确管理人员责任, 才能确保企业的发展。
2. 从空间上
以考核为基础, 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动态调整, 在调整中不断为职工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寻找最适合人发挥潜力的岗位, 打破“利益群体”的形成。
3. 从企业创新上
以实践的创新带动思想的创新, 使员工的思路不断拓宽, 创造力不断得到激发。
4. 从培训上
每年进行广泛的培训和讲座, 使员工充分了解自己所在的企业, 认识全球化竞争的形势, 掌握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以此推动思想观念的统一和不断解放。
四、总结
从企业自身发展角度讲, 管理是其效率提高的关键。企业管理包括整体管理、项目管理和现场管理等多个方面。目前, 我国多数企业已经形成了合理的管理体制, 但在具体的管理中存在一定的漏洞。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提出了对企业管理的几点看法, 其中主要强调了决策、管理和文化三个方面, 以促进企业的快速和稳定发展。
摘要:文章探讨了关于企业管理的几点体会, 在工作实践中, 我们体会到, 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要获得生存和快速发展, 决策、管理和文化三者缺一不可。其中研究是决策的基础, 管理是决策的实施方案, 而企业文化是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现代企业要以市场发展相适应才能确保其稳定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风险决策
参考文献
[1]黄津孚, 解进强.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0, (3) :86-93.
生存影响 第5篇
但对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因此毫不奇怪,这种致命的盲目性从老一代转到了年轻一代并牵涉到了当今整整一代人。
我们犹太祖先,即先知者,和中国古代贤哲们了解到并表明:铸就我们人类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目标的产生与确立。这个目标就是要通过内心不断的努力摆脱反社会的、具有破坏性的天性,使人类变成一个自由幸福的群体。在这种努力过程中,理智会是最为得力的助手。理智努力的成果加上奋斗本身,同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结合起来,就给生活提供了内容与意义。
生存影响 第6篇
【关键词】高血压;系统管理;生存质量;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的疾病,近几年来,国内外大量循证医学结果表明,高血压的发病和死亡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高血压病仅靠医院门诊治疗是远远不够,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提出疾病系统管理的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50例,排除沟通障碍、认知障碍以及合并其他严重急慢性疾病,采取随机设计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龄25—76岁,平均53.4岁。对照组75例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27—78岁,平均52.6岁。两一般资料比较经检验统计学(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循证诊疗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必须的相关病因检查,明确高血压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根据血压值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随临床疾患及治疗情况进行临床诊断,对诊断有困难的患者,请专科医生会诊,协助确定其治疗方案及管理计划。
1.2.2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血压高低确定随访时间,血压≥140—159/90 —99㎜Hg为一级高血压,每季度随访一次,血压值≥160—179/100—109㎜Hg为二级高血压,每二月随访一次,血压≥180/110㎜Hg为三级高血压,每月随访一次;根据危险分层确定级别管理,一级管理:血压水平一级,无任何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二級管理:血压水平一级,合并1-2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三级管理:血压水平二级以上合并3个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其他相关疾病。不同级别,进行不同强度的随访和监测管理。随访的主要指标是血压,基本目标是血压达标。根据随访记录,患者的血压及危险因素每年重新确定管理级别,并按照新的管理级别及要求进行管理,对于出现病情变化发生高血压相关疾病时,应及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重新确定管理级别,并按照新的管理级别要求随访管理。
1.2.3 自我管理 通过医院、社区、家庭以及个人之间的联动,改善医患关系,搭建医患交流平台,普及高血压知识,改变生活方式,培养持续用药和定期随访的自觉性,适应来自体力劳动、饮食习惯、工作节奏和精神压力等的变化,不断加强患者疾病自我管控能力。
1.2.4 健康教育 通过设置宣传栏、播放影像、发放印刷资料、举办讲座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高血压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规律服药的重要性,在社区居民中建立正确的高血压防控理念。对于个别患者在用药期间我行我素,不遵医嘱,血压长期不达标,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耐心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定期上门,督导患者规律服药,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心态平衡。提高其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
2 结果
观察组血压达标时间在4-12周的35例,占46.7%,14-18周的26例,占34.7%,未达标的14例,占18.6%,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对照组血压达标时间在4-12周的22例,占29.3%,14-18周的13例,占17.4%,未达标的40例,占53.3%,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例,占4%。两组数据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通过疾病系统管理,血压达标率明显提高;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减少致残率,降低医疗成本,节约社会资源;能够较好的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内科学.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生存影响 第7篇
1 临床资料
所有观察病例均86例均为2003年2月至2008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妇科和肿瘤科的住院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病例均经过经宫颈组织活检确诊,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95年临床分期标准分期,术后病理证实。86例患者中出现临床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间>3个月的15例,3个月以内就诊者71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7.1±3.5)岁。根据国际(FIGO)临床分期标准,Ⅰa期8例,Ⅰb期16例,Ⅱa期43例,Ⅱb期15例,Ⅲa期4例。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80例(高分化21例、中分化29例、低分化36例),腺癌4例(中分化2例、低分化2例),混合癌2例。肿瘤直径4cm以下64例,>4cm 24例。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治疗
86例患者中,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68例,次广泛子宫切除7例,全子宫切除11例术后放疗指征标准参考《中华妇产科学》[1]拟定。包括淋巴结转移27例(仅1个淋巴结转移的病例6例,多个淋巴结转移的病例11例);手术范围不够16例;宫旁浸润11例;脉管瘤栓9例;腺鳞癌、小细胞癌或透明细胞癌3例;癌细胞分化不良15例以及阴道切缘有癌或切缘接近癌灶(<0.5cm)12例。
2.2 放射治疗
单纯腔内25例,应用60Co后装治疗机阴道盆治疗,宫旁1 cm,剂量为10~30Gy;单纯体外照射46例,应用60Co远距离体外照射治疗机,其中全盆野照射39例,全盆野照射加腹主动脉延伸野照射7例;体外腔内联合放疗15例。
2.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对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类型以及不同肿瘤大小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统计比较。(2)用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量表(quality of life of uterus cervical cancer,QOL-UCC)进行测量评估[2]。本量表系根据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特征、《我国试行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国际上对QOL范围的界定而编制。量表共25个问题,采用单句型最佳选择题形式,题干为叙述性主体,有5个表示不同程度(QOL值依次递增)的备选答案。在入院当日治疗前完成QOL-UCC评估;已结束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6例,复诊时完成QOL-UCC评估。复诊时间平均3.1年。
3 治疗结果
3.1 不同分期、病理类型与肿瘤大小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较
从表1可见,FIGO分期中Ⅰ期患者的5年的生存率显著高于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4cm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肿瘤>4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患者治疗前后QOL-UCC得分情况比较
从表2可见,治疗后患者在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乐趣的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社会职能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5
4 讨论
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重要的首选治疗手段,也是某些晚期宫颈癌不可缺少的综合治疗手段。为了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目前主要涉及以下问题:即保留生育功能、保留卵巢功能、妊娠妇女宫颈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以及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但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即使Ⅰ至ⅡA期的早期宫颈癌病例根治术后的5年存活率亦仅为80%~90%左右[3]。通过对这些行根治性手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随访中,发现有一些不良的预后危险因素影响着这部分患者的预后。这些因素包括淋巴结转移、肿瘤巨大、隐匿性宫旁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较深、脉管受侵、腺鳞癌等不良病理类型、癌细胞分化不良以及手术切缘有癌。对于这些病例需要于术后进行一些有效的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
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术后详细的临床病理情况合理选择。研究显示:阴道受侵、临床分期、有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4],临床Ⅱ期以上患者,术后放疗十分重要。Kodama等[5]报道84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联合化疗,5年生存率75.4%,无病生存率67.2%。但也有学者[6]认为,术后放疗并不能提高淋巴结阳性者的生存率。笔者长期的临床的研究认为,放疗在宫颈的治疗中有很长的历史,其作用不可替代。晚期宫颈癌必须要接受放射治疗。但单纯放疗的疗效较差,有报道盆腔放疗的失败率为36%~51%,5年生存率仅为32.5%~48.7%[7],因此,我们还应该结合手术、化疗、患者个体耐受情况等综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此外,鳞癌和腺癌生存率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周桂霞等[8]报道鳞癌总5年生存率为68.2%,而腺癌仅为14.3%。本次研究较其略有提高。
随着宫颈癌患者的逐渐年轻化及生存率的提高,其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生存质量已经被作为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生存质量是对由个人或群众所感受到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个综合测量,是一种多维结构[9]。QOL-UCC调查项目的设计中突出了宫颈癌的特殊症状,并增加了关于性生活的调查项目,治疗后复诊宫颈癌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在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乐趣等方面是有明显改善的,但复诊患者较突出的项目是社会职能得分很低,明显低于治疗前,这是由于人们长期的潜在意识认为一旦患上癌症,便再无劳动和工作能力,只宜休息,这实际上并不利于患者康复,很大程度上使癌症患者养成了依赖心理。进一步提高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促使患者社会职能的恢复是治疗的关键
本次研究显示,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在手术结合放射治疗后显著提高,且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较相关报道略有提高,患者的5年的生存率FIGO分期中Ⅰ期显著高于Ⅱ期,鳞癌患者高于腺癌患者,肿瘤小的患者高于肿瘤大的患者。这均提示本病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31-2049.
[2]邱红,于世英.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表设计及质量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9):564-567.
[3]William J,Carlos P,Robert CY,et al.Princip les and practice of gyn-ecologic oncology[M].4th ed.Philadephia:Liipp 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4:784-789.
[4]Kukura V,Ciglar S,Markulin-Gygic L,et al.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in stageⅠB squamous cell cervical cancer[J].Eur J Gynaecol Oncol,2007,28(3):211-213.
[5]Kodama J,Seki N,Nakamura K,et al.Prognostic factors in parame-trium positive patientswith stageⅠB-ⅡB cervical cancer treated by radical surgery and adjuvant therapy[J].Gynecol Oncol,2007,105(3):757-761.
[6]邵淑丽,孙立新,孙立公,等.宫颈癌ⅠB1,ⅠB2期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1999,21(1):66-68.
[7]Stein K,Sugar C,Velikova G,et al.Theimpact of treatment for gyn-ecological cancer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Asy-stematic review[J].Am J Obstet Gynecol,2006,194(1):26-42.
[8]周桂霞,杨艳,徐寿平,等.术后放射治疗宫颈癌疗效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29(6):469-471.
对影响汽车企业生存力因素的研究 第8篇
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在2009年北京时间6月1日晚8点正式进入破产保护程序。通用汽车公司 (GM) 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因此, 通用汽车的破产, 将影响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和发展方向。
二、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对影响汽车业的各因素作全面的调查分析, 建立起了合理的层次结构模型 (见图1) 。
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专家评分
根据确定的评价指标, 参照AHP评价指标标度, 请汽车业方面的专家学者们作出评分, 然后得出判断矩阵。
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1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各元素数值的估计, 直接影响到各层次因素的权重计算。而衡量判断矩阵优劣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一致性, 通常用如下的两个指标:
一致性指标:CI
单层次排序:
多层次排序:
式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CI) 1--为ai对应的单层次排序指标。一般要CI0.1求
随机一致性比值:CR
单层次排序:CR=CI/RI
多层次排序:
式中: (RI) 1--为ai为对应的单层次排序指标。
随机一致性指标的数值 (见表1) :
一般也CR0.1要求, 对于一阶、二阶矩阵, 我们总是认为判断矩阵是完全一致的, 不必计算指标。
3.2建立一级判断矩阵, 进行一致性检
从目前汽车的实际情况来看, 汽车企业生存力重点是汽车企业竞争能力B2, 其次是汽车商品竞争能力B1, 汽车企业外协能力B3, 根据专家打分构造出两两比较的一级判断矩阵。
用MATLAB编写程序求得该一级判断矩阵: (最大特征值) , CI=0, ω= (0.3123 0.9370 0.1562) (最大特征相量) , 将
结果归一化为:ω= (0.2222 0.6667 0.1111) 。
RI=0.58 (查表1) , CR=CI/RI=0﹤0.1, 此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3.3计算层C对于目标层A的组合权重
计算公式:ωij*ω (其中i=1, 2, 3 j=1, 212)
通过一致性检验可知CR=0.0257﹤0.1, 表明C层对于目标层A的层次总排序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可用于汽车企业的生存力综合评价。
4. 结果初步分析
结果分析:从权重值的排列顺序来看, 汽车企业生存力中企业竞争能力最显著, 说明汽车企业竞争能力是评价汽车企业生存力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依次是汽车商品竞争能力和汽车企业外协能力, 在汽车企业竞争能力中融资能力最重要,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背景下, 融资能力更为重要;然后是研发能力, 说明在融资能力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企业研发能力才能发挥最大的市场价值;同时, 在制造能力有保障的情况下, 原料供货商能力和原料价格也显得相当重要;最后, 产品市场化能力和销售价格也不容忽视;从权重值的排列顺序来看, 行业的合作能力得分较少, 在企业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起来;与业内同行最大程度的达到共赢
三、模型的评价
1.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主观性稍强, 但只要通过一致性检验, 结果还是能令人信服的。
2. 本文的思路明确, 根据实际问题, 建立起数学的模型, 能够与
能够与实的联系, 结合当前具体国情, 对问题进行求解, 使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推广性和通用性;能够与
参考文献
[1]王能超, 数值分析简明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论劳工标准对企业生存能力的影响 第9篇
一、国内外劳工标准与企业生存能力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 劳工标准问题研究
目前国内外有关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工标准介绍、劳工标准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劳工标准与FDI的关系和劳工标准对企业微观层面的影响方面。Rodrik、Lantos、Pun、Sum、Siltaoja等学者认为, 实施劳工标准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有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的孙雅玲、丁桂兰、刘德光、王群等学者经研究认为, 实行劳工标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
(二) 企业生存能力研究
国外关于企业生存能力的研究主要有内生论和外生论两大类观点。外生论强调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对其生存能力的影响, 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教授。内生论强调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知识等因素对其生存能力的影响, 如以钱德勒为代表的组织能力学派、以史蒂芬李普曼为代表的资源学派等。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学者开始研究这一问题, 任剑新、张彦开、任佩瑜、张思平、王伯安、王国顺、唐健雄、朱述英、朱义令、赵永乐等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企业生存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测评。
二、理论与研究假设
(一) 劳工标准的构成要素
劳工标准是指有关劳工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则, 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福利及其他公民权利所作的规范与要求, 包括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书和建议书, 以及其他达成国际协议的具有完备系统的关于处理劳动关系和与之相关联的一些关系的原则、规则。1998年, 国际劳工组织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赋予其中的七项公约以“基本劳工权利公约”的地位, 经合组织称之为“核心劳工标准”。内容包括: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权、免于强迫劳动和歧视权、禁止童工。
(二) 企业生存能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生存能力的研究, 本文以当期盈利能力、当期销售能力和产品质量三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生存能力。当期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
(三) 两者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实施劳工标准后, 企业在员工生活环境、应急设备、工资等多方面的成本支出可能会比以前增加, 还要支出大笔认证费用 (譬如SA8000的认证费大概在7万8万元左右) , 致使管理成本和产品成本大幅增加, 产品价格上升, 价格优势降低甚至消失, 导致市场需求的下降, 影响销售收入的增加;如果产品单位利润不变的话, 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将会下降。不过与此同时, 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加、劳动积极性提高, 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接近和融入国际化企业运作流程, 产品质量将得到提高。所以, 本文构建以下劳工标准对企业生存能力影响的研究模型, 如图1所示。并提出假设:
H1:实施劳工标准对产品质量有正向影响;
H2:实施劳工标准对当期销售能力有负向影响;
H3:实施劳工标准对当期盈利能力有负向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调查所用问卷包括两个核心内容:劳工标准和企业生存能力。问卷对劳工标准的测量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集体谈判权、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和惩戒性措施这六个因素为主。通过5级Likert量表衡量员工对企业盈利能力、销售收入、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等指标的评价以反映企业的生存能力。
由于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劳工标准影响较大, 本次调查抽样在广东、湖北、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省份进行。样本单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通员工。实际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80份, 回收率93.33%, 其中合格问卷259份, 合格率92.5%。样本中男女比例为62.7%和37.3%;18岁以下的占3%, 1825岁的占49.3%, 2635岁的占32.8%, 3645岁的占10.4%, 4655岁的占4.5%;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员工所占比例分别为:3%、28.4%、31.3%、37.3%;收入水平<=1 200、1 2011 500、1 5012 000、2 0013 000和3 001以上各层次的比例分别为:3%、1.5%、20.9%、37.3%和37.3%。根据样本的人文统计资料, 所选样本基本可以代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
(二)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信度指对同一或相近的测量对象进行反复测量时,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 是测量工具能够稳定地测量所测变量的程度。进行信度检验, 问卷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884, 表明问卷很可信。问卷的效度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进行效度检验, KMO值为0.767, Bartllet′s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三) 调查结果分析
使用AMOS7.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统计结果显示, 卡方值为98.921, 卡方自由度比NC=1.164, 介于13之间, p=0.143>0.05, 说明假设模型与样本数据可以契合。TLI=0.961>0.95, CFI=0.958>0.9, IFI=0.961>0.9, RMSEA=0.05<0.06, 假设模型的ECVI值和AIC值均小于独立模型和饱和模型的值, 上述指标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 表示模型可以被接受。结构模型得到较好的验证, 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检验结果显示, 实施劳工标准会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假设H1成立。说明实施劳工标准的企业其生产质量也会较高, 拟合系数为0.727。劳工标准对当期销售能力影响的路径系数为正, 对当期盈利能力影响的路径系数也是正值, 这两条路径均未通过检验, 假设H2和H3均未得到支持。可是这两条路径的路径系数都非常高。这可能是因为在我国, 职工更倾向于将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员来看待, 个人对本企业的绩效多为正面评价;实施劳工标准后, 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 劳动效率提高, 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依赖程度增强, 即使认为所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销售能力不佳, 在这些问题上还是偏向给出中立或正面的评价。
四、研究结论
从结果来看, 企业执行劳工标准不仅有利于解决劳工荒的问题, 还有利于职工学习和模仿先进技术, 提高劳工素质, 有利于职工更好地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企业的生产活动, 提高劳动生产率, 最终促进企业生产质量的提高。但是较高的劳工标准将导致企业在职工工资、安全与卫生设施、管理费用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 致使产品生产成本上升, 产品价格被动提高, 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致使企业当期的销售能力和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可见, 如果企业实施了高水平的劳工标准, 短期内将削弱其劳动力优势, 降低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短期生存能力。但是有调查表明, 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养成一定倾向的消费定势, 更愿意购买符合劳工标准的产品, 所以企业只有实施国际劳工标准, 才能在发达国家市场上打开销路。
参考文献
[1]李世军.国际劳工标准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 2010, (10) :78-79.
[2]http://tech.sina.com.cn FLA公布调查富士康报告:严重违反劳工权利, 2012-03-30.
[3]沈占波, 张新国.浅析核心劳工标准对我国三大产业发展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 2012, (2) .
[4]张新国, 等.劳工标准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浅谈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第10篇
人类资源是否丰富以及生活环境的适宜程度主要取决于地质环境的质量, 其次取决于地质环境相对于生物生存和生活的适宜程度。所以, 地质环境的好坏应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a.地质环境适宜于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程度。b.地质环境中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利用适宜性目前地质环境受破坏或污染的程度。c.地质环境在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脆弱性等。
1 地质体和地质作用对人类的利与害
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 它是指由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质体和地质作用构成的环境条件系统。
1.1 地质体:
指地壳中的岩土体、液体及气体等它们以其物质成分或外部地形地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有益或不利的影响, 有益的是资源, 不利的可成为障碍或危害。
1.2 地质作用:
是由地球内外动力造成的地壳物质运动及地球物理场内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 例如:地震、海啸等;外力地质作用是岩石圈和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活动相互结合的产物, 例如:斜体滑坡, 风力侵蚀堆积作用, 生物活动, 特别是人类建设工程引起的地面、地下体变形及水气运移的成份变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明显影响的地球物理场有地温场地磁场及地应力场等地质作用对人类的影响也有利和不利之分。
1.3 地质环境与自然环境一样具有二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即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地质环境的自然现象是地质环境所具有的一种天然的特点, 主要是指地质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组成地质环境的空间与要素密切相关连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地质环境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 离开了空间也就谈不上地质环境, 这些空间有大气、陆地、海洋、水域等, 有时也指其地域性, 例如某地区地质环境包含有许多自然因素与条件, (地层、岩石、矿物、构造、地形、地貌、地下水、地球化学元素、地球物理参数和各种地质灾害体) 等等这种与要素的有机结合称为地质环境, 只有空间或只有要素都不能成为地质环境, 所以它们二者缺一不可。
1.4 地质环境是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 它包括岩石圈上部的地面土壤、地下水、岩石、构造、矿产等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 其次还包括人工地质体和人为地质作用。总之, 地质环境是一切影响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地质因素总和。
2 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2.1 自身因素:地质环境的好坏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本身地质条件有关。
2.2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地理条件是否有利于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形坡度和相对高的差异, 地形坡度越大, 越容易产生地表侵蚀、滑坡、崩塌等地质现象相对高差越大, 说明高处岩土体的势能就越大, 在外力的作用下, 岩土体向下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2.3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的形状, 不仅影响地表岩土体的破碎程度, 更重要的是构造运动改变了本来的地形地貌形态。现在地表的地形地貌主要是受早期的构造运动和长期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来改变的。而地质构造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面状构造密度和构造运动的强烈程度等因素地质构造对城地区地质环境影响极大, 在活动强烈的构造带, 不仅易诱发滑坡, 泥石流, 水库塌岸等地质灾害, 而且还影响这些地质灾害的分布。
3 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
地质环境质量还与影响地质环境改变的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条件, 人为原因产生的地质灾害以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负面影响等。
3.1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 总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形成, 并与地质环境之间进行长期的相互作用, 地质环境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同时, 地质灾害可以改变地质环境, 导致地质环境质量的恶化。
3.2 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属于自然条件, 但是我们将地质环境质量作为研究主题时, 气象条件就变为对地质环境质量有很大影响的外界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灾害性的气象因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比如强降雨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长时间的降雨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上升, 影响地表岩土体的承载能力。
3.3 人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
近年来,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人类活动显著增加, 主要表现在: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水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 由于大量开发地下水, 使地下水严重超采, 水位持续下降, 降落漏斗逐年扩大, 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且随着降落漏斗的扩大, 地基承载力下降, 使地表处于不稳定状态, 增加了发生塌方的危险, 危及地表建筑物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关单位及个人, 从经济利益出发, 经常从山坡坡脚处取土, 开采石料, 破坏边坡的稳定状态, 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 过度开荒, 在山前倾斜洪积扇平原上形成大面积的耕地, 疏松的土层在大雨期间常被冲蚀, 成为地质灾害的固体物质来源;浅层地下水成为人类的主要的淡水资源, 由于人类对地下水的不断抽取, 地下水位埋深连年下降, 局部地域的地下水埋深也会速度下降; (例如怀安县207国道左卫镇左卫村的郑王庄村段的潜在崩塌就是因为修路时人工开挖坡体造成的;另一方面, 随意堆放弃渣不仅造成了不稳定斜坡, 而且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源, 如怀安县西南部的部分花岗岩开采区废弃的矿渣和部分选矿厂的尾砂堆积、阻塞河道, 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 实例表明了人类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4 解决人为影响地质环境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镇化的建设必会牵引出两个影响地质环境问题:一是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影响地质环境问题;二是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影响地质环境问题。
4.1 工业废水无论是它的排放量、性质和污染程度总是千变万化的。
因此, 对这类废水的控制、治理以及适当的处置常常看起来非常困难, 需要解决许多问题。使废水恰当的控制、治理和处置作为工业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后序部分, 在高级管理层必须作出保证。这就是废物最少化的一部分, 它能导致节约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4.2 垃圾的处理:
为了较经济地实现垃圾的全面无害化和最大限度地达到减量化和资想化的目的。提倡分类收集、定向运输、定点分类处置的方法。这三步需要科学地协调和组织, 才能顺利完成。
4.2.1 定点收集:
按垃圾性质不同分类收集。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性质的垃圾它们所产生的废弃物成分差异很大。但除居民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外, 其他发生源的垃圾成分一般较为单一。因此, 可以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对垃圾成分的要求, 按垃圾发生源类别进行收集。
4.2.2 定点分类:
建立各类垃圾回收站、收集箱、加工厂, 或堆肥、焚烧、填埋点, 便于垃圾归类处置, 为充分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供条件。
4.2.3 定向运输:
把收集的各类垃圾定向运输到所属处理点, 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有了合理的处理途径, 还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才能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结束语
人类的生存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关系十分密切。遗憾的是, 人们对于怎样保护地质环境和怎样合理的利用岩石圈问题都注意不够, 然而这些问题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借鉴历史上宝贵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 应该重视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参考文献
[1]朱玫.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情况分析[J].给水排水.
生存影响 第11篇
【关键词】生存质量调查;影响因素;肺结核
1 前言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和医疗模式的改变,医学的目的与健康的概念不再单单是生命的延长和保存,而是在同时需要提高生存的质量,那就是促进与保持个体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的完好状态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潜伏期通常为4~8周,主要是经呼吸道传播。其中80%是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可能感染。患者康复时间比较长,生存质量普遍下降。国内部分学者对结核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越来越多了。
2 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
患者患病后会有躯体症状,躯体症状是病人对疾病或者治疗的自身感受。在结核病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结核病人的症状不同,70%的患者表现为发热,胸片异常的涂阳兵力常见症状为咳嗽,同时中年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症状,药物治疗2~3WK后 症状开始有改善。典型的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夜汗、呼吸困难、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在除肺部意外的的结核还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例如结核性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将会受到限制,严重的甚至导致长期性的残疾。结核患者除了躯体健康差之外,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都比较差,其心理障碍的特点为广度比较大、症状轻、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方式为主。
2.2治疗方法
介导注药:介导注药疗法就是将患者依分为肺穿刺组、纤支镜和常规组。三组均进行全身的常规抗痨。同时,肺穿刺组在CT的模拟下定位经皮肺穿刺同时将左氧氟沙星、异烟肼、丁胺卡那霉素准确的植入空洞内;纤支镜组在电视透视的效果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空洞处同时注入同样的抗痨药物。口服治疗:口服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利福喷汀、对氨基水杨酸对结核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对叶酸合成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抑制结核菌的生长繁殖。丙硫异烟胺对结核菌的总用取决于感染部位的药物的浓度,浓度高时仅仅具备抑菌作用,浓度高是具备杀菌作用。阿米卡星、卷曲霉素对干扰蛋白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而利福喷汀则是一种高效、长效的抗结核药物。
2.3鉴别诊断
由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与许多肺部疾病相似,因此在诊断时必须做好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创伤性检查。肺结核主要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由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所以与许多肺部疾病特备相似,因此在做出诊断的同时必须做好详细的病例调查、体格检验、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创伤性检查。肺结核易与一下集中疾病进行鉴别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肺癌、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
3 结果
肺结核病不仅仅是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还给患者甚至是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给家庭带来了精神和经济负担。经济负担放在一边不说,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的药物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很多的副作用,是患者的整体的体质有所下降。通过医院患者的情况表明,80%以上的患者在得知有肺结核之后都会有精神上的重大打击,还有60%以上的患者会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为医疗费用发愁。因此,研究肺结核的生存质量以及有关的影响因素有着非常重大的积极作用,以此来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讨论
通过在医院住院的肺结核患者的情况可以得知,研究肺结核的生存质量以及有关的影响的因素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化学药物对患者的实施部是长久之计,因为长时间的用药物治疗会给患者的体内形成一种抵抗作用,甚至还会使肺结核患者的体质有所下降。通過对一些患者的观察和表明,在质量当中对患者采取一些精神上的鼓励会使患者重新找回信心,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会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肺结核患者的生存质量的降低也很严重地提醒了我们:不仅在患者的心理还是精神上都会受到影响,还因为患者的角色功能低下的程度最明显,因此表明了疾病的影响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功能非常明显的降低了患者的工作甚至是日常的活动能力。而且根据有关数据的显示表明大部分得肺结核的人都是生活在农村,收入不仅仅低下,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另一方面上来说,医院可以全面的评价生命活动的特征还有医疗卫生的服务效果来从根本上控制和提供客观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林,全东明,郭红革,等.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 [J]. 临床肺科杂志,2003, 8 (5):413~415.
[2] 张百合.陈思彤 肺结核治疗的临床体会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158
[3] 汤盛饮,焦虑.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158
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尘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新发尘肺病例数最多、粉尘暴露人群最庞大的国家[2]。该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仅需要给予合理治疗,还应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拟通过对广州市某区某职业体检机构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的46例尘肺病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了解其生存质量现状,并通过与健康对照比较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2014年期间因咳嗽、咳痰或胸痛到广州市某区某职业体检机构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粉尘超过1 a的人员,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按照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诊断尘肺46例,做为病例组。排除标准: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史;非自愿参加本研究。按照性别、年龄不超过3岁进行1∶2配对,选取同期到该职业体检机构体检的健康人群92例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户籍、婚姻情况、收入来源、接触粉尘年数、患病期别及Covinsky同病[4]情况等。Covinsky同病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脑卒中、癌症、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哮喘、关节炎、帕金森病12种疾病,如未患此病计0分,患此病轻度或中度计1分,患此病重度计2分,累计得总分,分数越高,同病程度越严重[5]。生存质量调查: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和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WHOQOL-BREF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4个维度,共26个问题,采用1~5级评定。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该量表已证实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6]。SGRQ分为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3个维度,共50个问题,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低[7]。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得分比较
病例组WHOQOL-BREF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SGRQ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除SGRQ的活动受限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病例组为尘肺病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人群。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简表;SGRQ—St George's呼吸问卷。
2.2 尘肺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46例尘肺病患者平均年龄(50.76±6.63)岁,接触粉尘年数(25.30±7.25)a,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接触粉尘年数、Covinsky同病得分和尘肺病分期。年龄越大、接触粉尘年数越多、Covinsky同病得分越高、尘肺病分期级别越高者,其生存质量得分越低。见表2。
注: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简表;SGRQ—St Geroge's呼吸问卷。
3 讨论
尘肺病患者由于劳动力丧失,他们的生活及后续的治疗、康复、护理以及医保等都存在较大问题,普遍有较高的焦虑、抑郁情绪[8]。本研究结果发现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低于非尘肺病患者,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9,10]。WHOQOL和SGRQ各个维度得分反映出:一方面,身体机能降低,呼吸症状存在,躯体健康低下;另一方面,活动受限,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导致社会交往功能减弱。该疾病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本研究提示,年龄越大、接触粉尘年数越长、Covinsky同病得分越高、尘肺病分期级别越高者,其生存质量得分越低。有报道称,对于尘肺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粉尘时间的延长,尘肺分期的增高,发生COPD等各类Covinsky同病的概率增加。患者因为呼吸困难而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经常治疗,严重者需要家人照顾生活起居,患者社会交往减少,食欲低下,睡眠状况差,而进一步导致内心脆弱、焦虑[11]。因此,对于尘肺病患者,需要从保健康复、疾病危害和治疗、心理指导、预防知识、发病病因等方面开展健康宣教。促进其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最大限度地改善生命质量。特别需要关注那些病程长、反复住院、文化程度低、健康行为差、无配偶的患者[12,13]。应积极提供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鼓励社会交往,增强兴趣爱好,培训职业能力,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模式,改善生存质量[14]。另外,应加大家庭和社会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社会生活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尘肺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配以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年龄越大、接触粉尘年数越多、Covinsky同病得分越高、尘肺病分期级别越高者,其生存质量得分越低。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影响尘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相关危险因素,继续加强尘肺病的防控工作,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作者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