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3
1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精选8篇)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1篇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建筑工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当前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各种不安全因素增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特别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出现重要转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对外贸易增长强劲,国内市场活跃,金融运行平稳,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整个经济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前进,但随之而来,企业安全、公共安全的任务将十分繁重。经济全球化给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大批建设项目陆续上马,给安全管理和监督带来新的压力;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发展,给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带来新的影响;知识经济、假日经济较快发展,带来安全生产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上问题,极有可能交织、汇聚在一起,导致不安全的事端发生。

2、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加大。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强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量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而不少个私企业,由于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强,对上级的要求、国家的规定重视不够,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未得到认真落实,致使安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全监督保证体系不健全,职工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安全防范体系不到位,往往成为事故的多发“产地”,劳务工、农民工成为伤亡的主体。

3、职业安全卫生呈现新变化。一方面,我国整个经济运行及调节机制的转变,客观上会动摇职业安全卫生体系建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现有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有些会逐步失效,有些会发生“变异”。政府将面临两个“让位”:以政府调控为主,让位给市场调节为主;以政府投资为主,让位给民间投资为主。因此,政府机构将会作较大的改革,政府职能将重新调整,人员将大幅度精减。由此而来,现行安全管理体系将有可能动摇、削弱和打破,对整个职业安全卫生事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状况将在一段时间内导致劳动力素质(安全素质)降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劳动力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在质量上求大于供的状况难以改变。用人单位在选择劳动力时,会出现忽视安全教育的倾向,职工的安全素质将会降低,“三违”现象将会增多,事故数量将会上升。

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面临新挑战。一方面,管理方式亟待创新。随着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措施,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工作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适应的地方,必须切实加以解决。另一方面,队伍素质亟待增强。围绕建设一个廉洁、勤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政、高效的政府的总目标,对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有了全新的要求,但从目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队伍的整体状况来看,不适应现实要求的方面还较多,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强化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入手,健全安全事故的危机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一)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健全事前防范机制凡事预则立。安全生产,重在预防。

1、创新思想观念。要强化前瞻意识,以前瞻性的思维,认真研究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善于抓苗头、抓倾向、抓规律,超前思维,未雨绸缪。

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抓安全生产,必须狠抓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做到一环不放,一步不让,一抓到底。安全生产是企业行为,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重点抓好企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的落实。督促指导企业逐步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激励机制,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放在安全生产活动的开展,安全制度的落实,防范措施的采取,存在问题的整改上,使安全生产成为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自觉行动。

3、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提高广大职工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安全生产月”、“夏季百日安全竞赛”、“119消防日”等大型安全活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大力普及安全技术知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

4、加强安全基础工作。要全面建立危险源监控体系,对火灾、操作危险大、职业危害重、不安全因素多的企业进行全面普查,确定重大危险源,并进行评估、分级,明确监控责任,落实监控措施,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要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危险源治理步伐,从源头上加以根治,提高本质安全度。要严格执行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和“三同时”审查制度,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实现本质安全。

5、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加强检查监督,是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手段。要采取“综合抓、条线抓、块块抓、企业抓”四管齐下,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分区域、分行业、分季节地开展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经常性的深入细致的安全检查。综合抓,重点发挥市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的作用,对重点单位实施检查监督。条线抓,重点发挥建筑、消防、交通、技监、卫生等部门的条线管理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监督活动。块块抓,重点发挥镇(场)的安全管理职能,开展全镇性检查监督活动。企业抓,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自查制度,定期开展检查活动,并建立自查台帐,此外,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督促各镇、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6、健全执法机制。要强化法制意识,确立证据、程序意识,在执法理念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执法水平。

(二)坚持“快捷高效”原则,健全事中救援机制

实事求是地讲,只要有生产经营活动,就存在安全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但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是否迅速、及时、高效,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和财产损失,因此必须坚持“快捷高效”的原则,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力争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要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对此,市委、市政府一直予以高度重视。2002年,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张家港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企业生产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火灾、危险化学品、水上交通安全、锅容管特等11类重大事故的救援组织、救援程序和救援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下阶段,要重点督促指导镇(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全市上下建立起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2、要建立专业救援队伍。事故救援是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救援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救援的效果。因此,各部门要抽调专业技术业务骨干组成救援队伍,参与事故救援活动。要加强对救援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救援的业务素质,救援人员要相对稳定,以保持救援队伍的整体水平、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要完善应急救援设施。完善的设施是实施救援的前提。要指导各事故应急救援单位根据本部门所承担的应急救援任务,结合各类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配备充足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和器材,并确保完好有效,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可靠的物资保证。

4、要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在事故救援中,必须牢固确立效率意识,能否迅即展开救援工作并实施有效救援,是救援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对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要经常认真组织救援人员进行学习,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务必熟练掌握救援程序、救援知识,正确使用救援器材装备。

(三)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健全事后处理机制

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事后处理不仅事关企业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更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训,以防再犯。健全的事后处理机制,是一套完善的事故危机管理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生的每一起事故,都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严肃进行处理,以深刻吸取教训,杜绝事故的重复发生。

1、要妥善处理事故善后。每起安全事故,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明确有关部门立即组成善后处理工作小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做好伤亡者亲属的工作,及时落实有关待遇,确保社会安定。

2、要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规定,严肃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及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做到事故原因一查到底,事故责任追究到人,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特别是对于因严重官僚主义、失职渎职,或者是发生事故后隐瞒不报的,要按照有关规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定,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从严从重进行处理。

3、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印发事故通报、召开事故分析会等形式,向全社会通报事故情况,教育大家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强化预防,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安全生产,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责任重于泰山。只要我们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事前预防、事中救援、事后处理三个环节,健全安全事故危机管理体制,就一定能够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 重庆壁山2018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http://s.yingle.com/l/jz/701897.html

 怎么举报铁路工程质量的法律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jz/701896.html

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第五章重点解析(5)http://s.yingle.com/l/jz/701895.html

 什么是建设工程合同

http://s.yingle.com/l/jz/701894.html

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第二章重点解析(5)http://s.yingle.com/l/jz/70189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2018年监理工程师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管理第七章重点(2)http://s.yingle.com/l/jz/701892.html

  违约责任 http://s.yingle.com/l/jz/701891.html 我国装

合同

http://s.yingle.com/l/jz/701890.html

 安全事故赔偿协议书(2018http://s.yingle.com/l/jz/701889.html

最新)

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概念

http://s.yingle.com/l/jz/701888.html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重组改制过程中转让股权不征收营业税问题 http://s.yingle.com/l/jz/701887.html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http://s.yingle.com/l/jz/701886.html

 中国建筑工程机械行业调研

http://s.yingle.com/l/jz/701885.html

 单位工程质量合格要求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jz/701884.html

 避免工程造价纠纷的对策

http://s.yingle.com/l/jz/701883.html

 装修工程发包合同范本是什么样的 http://s.yingle.com/l/jz/70188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工地伤亡事件频发建筑工程意外险请勿忽略 http://s.yingle.com/l/jz/701881.html

 2018年监理工程师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管理第九章重点(1)http://s.yingle.com/l/jz/701880.html

 民事诉讼证据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的主要表现形式 http://s.yingle.com/l/jz/701879.html

 工程项目资料承包合同书写格式http://s.yingle.com/l/jz/701878.html

2018  工程承包违约法律如何进行救济

http://s.yingle.com/l/jz/701877.html

 2018年福建省监理工程师考核认定部分申报材料退回重审通知 http://s.yingle.com/l/jz/701876.html

 关于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和换证工作有关问题的说明 http://s.yingle.com/l/jz/701875.html

 监理工程师(投资控制)第三章重点解析(2)http://s.yingle.com/l/jz/701874.html

  建设工程定额 http://s.yingle.com/l/jz/701873.html 萧山工

http://s.yingle.com/l/jz/701872.html

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第二章重点解析(10)http://s.yingle.com/l/jz/70187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我国工程承包合同模板安全

http://s.yingle.com/l/jz/701870.html

 建设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jz/701869.html

 门窗工程承包合同的范本

http://s.yingle.com/l/jz/701868.html

 2018年监理工程师案例分析教材考点精选(8)http://s.yingle.com/l/jz/701867.html

  建设工程目标系统 http://s.yingle.com/l/jz/701866.html 监理工程师(投资控制)第四章重点解析(2)http://s.yingle.com/l/jz/701865.html

 工程质量险的意义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jz/701864.html

 工程承包欠款适用条件

http://s.yingle.com/l/jz/701863.html

 工程造价争议的解决

http://s.yingle.com/l/jz/701862.html

 工地倒塌的责任如何认定

http://s.yingle.com/l/jz/701861.html

 建筑工程不招标的审批

http://s.yingle.com/l/jz/70186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固定建筑工程总价合同的法律特征和经营风险及防范 http://s.yingle.com/l/jz/701859.html

 2018监理工程师考试报考条件汇总表

http://s.yingle.com/l/jz/701858.html

 建设工程中固定总价合同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jz/701857.html

 单一来源采购操作规程

http://s.yingle.com/l/jz/701856.html

 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2018)的内容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jz/701855.html

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jz/701854.html

 关于印发(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动态考核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http://s.yingle.com/l/jz/701853.html

 公路工程质保金多少天退还

http://s.yingle.com/l/jz/701852.html

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管理办法内容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jz/701851.html

 2018年监理工程师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管理第三章重点(2)http://s.yingle.com/l/jz/701850.html

 2018年监理工程师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管理第四章重点(1)http://s.yingle.com/l/jz/701849.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机电安装工程质保期是多长时间

http://s.yingle.com/l/jz/701848.html

 2018年监理工程师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管理第三章重点(1)http://s.yingle.com/l/jz/701847.html

 如何确保工程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http://s.yingle.com/l/jz/701846.html

 如何签署装修工程质保协议

http://s.yingle.com/l/jz/701845.html

 某建筑工程公司诉某纺织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http://s.yingle.com/l/jz/701844.html

 监理工程师(进度控制)第二章重点解析(3)http://s.yingle.com/l/jz/701843.html

 青岛市城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验收暂行规定 http://s.yingle.com/l/jz/701842.html

 石家庄2018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http://s.yingle.com/l/jz/701841.html

 国际工程承包合何争端的潜在因素 http://s.yingle.com/l/jz/701840.html

 建筑工程举报工程质量怎么做

http://s.yingle.com/l/jz/701839.html

 监理工程师变更注册程序

http://s.yingle.com/l/jz/70183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建造师用虚假材料注册有什么后果 http://s.yingle.com/l/jz/701837.html

 建设工程结算纠纷成因及法律对策 http://s.yingle.com/l/jz/701836.html

 工程款要不下怎么办

http://s.yingle.com/l/jz/701835.html

 关于采矿权出让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s.yingle.com/l/jz/701834.html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办理程序

http://s.yingle.com/l/jz/701833.html

 河北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书 http://s.yingle.com/l/jz/701832.html

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第三章重点解析(1)http://s.yingle.com/l/jz/701831.html

 2018年监理工程师(案例分析)冲刺(4)http://s.yingle.com/l/jz/701830.html

 工程质量管理概念是什么,有哪些管理措施 http://s.yingle.com/l/jz/701829.html

 市政工程质保期时间多长

http://s.yingle.com/l/jz/701828.html

 监理工程师(进度控制)第二章重点解析(5)http://s.yingle.com/l/jz/70182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报名条件

http://s.yingle.com/l/jz/701826.html

 2018年监理工程师(法规)重要知识点(10)http://s.yingle.com/l/jz/701825.html

 水电工程土建合同变更索赔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http://s.yingle.com/l/jz/701824.html

 关于印发(浙江省监理工程师职业能力管理办法)的通知 http://s.yingle.com/l/jz/701823.html

 装修工程承包合同书该书写格式http://s.yingle.com/l/jz/701822.html

2018  汕头2018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报名条件

http://s.yingle.com/l/jz/701821.html

 某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租赁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纠纷 http://s.yingle.com/l/jz/701820.html

 公司无故扣工程款并签了字怎么办 http://s.yingle.com/l/jz/701819.html

 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第二章重点解析(7)http://s.yingle.com/l/jz/701818.html

 装饰公司工程部应该签什么样的用工合同 http://s.yingle.com/l/jz/701817.html

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技术规范

http://s.yingle.com/l/jz/70181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河南2018年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http://s.yingle.com/l/jz/701815.html

 监理工程师考试重点知识点与难点(15)http://s.yingle.com/l/jz/701814.html

 装饰装修工程承包范围什么,资质标准(2018年)如何划分 http://s.yingle.com/l/jz/701813.html

 2018年监理工程师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管理第六章重点(1)http://s.yingle.com/l/jz/701812.html

 关于印发(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通知 http://s.yingle.com/l/jz/701811.html

 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http://s.yingle.com/l/jz/701810.html

 钢筋工程承包合同的范本是什么

http://s.yingle.com/l/jz/701809.html

 2018年湖北省监理工程师考试报名条件

http://s.yingle.com/l/jz/701808.html

  仲裁 http://s.yingle.com/l/jz/701807.html

2018年监理工程师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管理第二章重点(11)http://s.yingle.com/l/jz/701806.html

 南阳2018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报名条件

http://s.yingle.com/l/jz/70180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制度

http://s.yingle.com/l/jz/701804.html

 FIDIC合同中履约保函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http://s.yingle.com/l/jz/701803.html

 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具体规定(2018)http://s.yingle.com/l/jz/701802.html

 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报考条件查询 http://s.yingle.com/l/jz/701801.html

 水利工程质量评定多少为合格

http://s.yingle.com/l/jz/701800.html

 外包工程承包单位的责任有哪些

http://s.yingle.com/l/jz/701799.html

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核准手续

http://s.yingle.com/l/jz/70179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2篇

信息技术是伴随信息时代来临发展起来的,还处于发展阶段,在高中教育过程中,更是刚刚起步,因此信息技术学科不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课程实践方面都不甚成熟,缺乏较为健全的体系依据。我国高中教学课程深入改革。因此,信息技术的学科教育在高中教学中难以良好契合,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信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准确客观地了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大纲

虽然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提高高中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忽略学生与人沟通能力。因此,教师们应该客观准确地了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标准,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们通过信息技术学科的相关技能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只有这两者相得益彰,才能真正践行课改的意义。

2.对教材中的内容缺乏深入研究理解

对教材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是教学的第一步,这样做可以对新加入高中教学课程的信息技术学科有一个全面了解,大体把握教学要点,从而做好备课工作。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较以前有很大改变,由过去的缺乏趣味性的教材陈述,逐渐演变为提高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实践性课程。

3.未能全面了解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

不同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地域,可以造就学生们不同程度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即使是在相同的地方进行方式相同的课程教学,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消化程度也会因为其自身的生长经历有所不同。不论是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是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的学生们虽然懂得进行基本的网页、图片、文字处理,但难以在实际要求下从容处理。

4.教学评价体系缺乏合理性

教学评价机制的合理、稳定决定着教师教学成果是否达到了高中课改要求。教师们要客观、正确地理解其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各项教学评估,不论是对自身教学效果还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接受程度的评估,都要脚踏实地,切不可忽略每一项评估,尤其是教学过程评估,否则,极易使信息技术学科成为一门单纯的信息技能掌握课程,难以践行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因此,教师们要努力践行新课改中对学生进行自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自己、他人的学习效果有客观的了解。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和解决的办法

1.改变教学理念,认真贯彻新课标

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要有推翻陈旧观念的意识,要理解现在新课标中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内容,还要尽快适应新课标要求中的教学模式,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以老师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

3.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要学会对课本内容的再丰富和再创造。每门学科在传播知识的时候,都是以课本为题材,需要每个老师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但是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老师在教授信息技术的时候,不能依赖课本知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和调整,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要进行重点讲解,要给学生讲解一些新情况。

4.设计灵活、个性化、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要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要善于从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式、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入手。信息技术老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根据老师的实际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在过去的信息教学评价体系中要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采用新的课程标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突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不断改革,给信息技术老师带来一定的挑战。要善于运用全新的理念面对新课程改革,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会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华章,2013(32)

[2]张成红.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10(6)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3篇

食品质量安全面临的问题

环境破坏的不利影响

近年来,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环境破坏十分严重,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导致土壤、水源的质量急剧下降, 食品质量安全受到十分不利的影响。现阶段, 我国的环境问题已不单纯是经济问题, 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竞争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 都是导致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出的主要原因。

食品源头污染的不利影响

农作物是食品的源头, 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对食品质量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我国是农业大国, 为方便农民劳作, 农药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 导致农作物受到多种农药的污染, 直接威胁食品的质量。当前我国农药问题尤其突出, 农药从研发到使用缺乏明确的环保规范, 而且很多地区对于农药产生的废水废气缺乏科学的处理措施, 严重缺乏监管机制, 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食品质量, 对农药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危害。

食品生产者的不利影响

现阶段, 食品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在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很多食品生产者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大肆使用不合理的原料, 尤其是很多非法成立的小作坊生产原料不合格、生产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等都严重影响着食品的质量安全。还有很多销售者非法占用他人的商标, 出售假冒伪劣的产品, 更有甚者在食品中添加有毒的物质, 如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苏丹红鸭蛋、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和酸奶中的工业明胶等, 这些害人的毒品案件, 已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

质量执法的不利影响

现阶段, 我国在食品质量控制上已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 但执法部门仍存在着执法不严的事实, 很多企业尤其是小作坊, 面对国家的法律规范, 只做“面子工程”, 如果执法部门的检查不严格, 将无法发现他们添加有害物质、偷工减料的事实, 法律规范对这些黑心厂商无法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

解决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措施

呼吁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管理

食品质量安全是关乎全社会的问题, 想要切实的解决这个问题, 应呼吁全民参与, 全民关注, 社会全体居民与政府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通力合作, 一起监管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首先, 政府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 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立即解决, 严格排查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其次, 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 将安全管理贯彻到每个人的身上, 把工作落实到实处;最后, 对于食品的生产单位, 政府既要严格监管, 又要给予资金支持和帮助引导, 双管齐下, 尽可能杜绝食品安全的隐患。

严格控制食品污染

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食品污染的主要方式有源头污染和微污染。源头污染的处理主要是控制农药用量, 规范农药的使用方法, 科学处理农药产生的废弃废水。微污染的处理要从食品的生产者入手:第一, 提高食品生产人员的职业素养、卫生素养和控制食品污染的技能;第二, 对食品原材料要采取隔离保护的方式, 有效避免原材料间的交叉污染;第三, 严格规范食品加工机器的消毒清洁;第四, 组织生产人员定期体检, 防止人员身体原因对食品产生不利影响。

加强食品生产商的管理

食品生产商的监管, 是食品质量监管的重中之重, 对正规的大厂商要按照法律规定定期抽查, 严格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对于生产小作坊要加大监管力度,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管理:第一, 对生产条件不合理的作坊关门改造, 达标后才能生产;第二, 在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前, 不能使用产品预包装, 防止其以假乱真;第三, 公开向社会承诺, 生产的产品不进入大型超市和商场, 不含添加剂, 正规原料, 正规生产等。

加大质量执法的力度

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实施专项整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整治抓重点, 严格管控居民必需品和婴幼儿产品的质量;第二, 加大薄弱区域的整治, 如社区、村镇、城乡结合部等;第三, 整治重点企业, 如黑户企业、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企业、小作坊、非法经营企业等;第四, 将生产环节与市场准入结合起来;第五, 对出现的严重食品事件, 高调处理, 以作警示。

结语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4篇

【关键词】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账户管理;监测识别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人们为了从事金融活动需求开设的可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的存款账户,能够满足人们的投资、消费及结算需求,主要载体为银行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个人网上銀行迅猛发展,为银行的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

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面临的问题

1.个人结算账户开设条件轻松

国家法律对于开设个人结算账户没有限制,人们只需向银行提供必要资料就可以开设多个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不仅可以在同一银行开设多个账户,还能在不同银行开设多个账户。个人结算账户开设条件轻松,管理条例不明朗,账户拥有者可以通过ATM、柜台、网上银行等多种方式实现账户结转。这样的开设条件虽然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为银行机构的账户管理以及账户资金监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账户拥有者实现债务废逃提供了可趁之机。

2.客户身份识别手段限制了客户身份审查

目前,我国银行机构对客户的身份认证一般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核查,主要针对企业法人、公民信息等,有效地阻止了假身份证件的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的联网审查系统只能核查居民身份证的真伪,对于港澳台通行证、军人证、护照等证件的查询还不完善,核查的有效性不高,极易为假名匿名账户的开设提供便利。

3.网上银行交易加大了银行机构资金检测难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支付平台以及支付手段被应用。首先,利用网上银行,个人可以通过交易平台实现跨交易,无需进入银行,可以避开银行的现场监控,银行也无法对交易双方的真实信息进行核查,难以分辨出可疑交易。第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设的网上银行在交易的过程中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账户内资金可以实现全国范围甚至跨国范围的转移,提高了银行识别的难度,加大了银行风险。第三,网上银行交易过程中不提供纸质凭证,在交易当时无法提供交易证件、真实名称、账号等报告要素,对银行的身份识别造成了困难。

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强化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设的监测

首先,在进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设之前,银行需要对开设人的公民信息进行严格审查,要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第二,可以恢复过去单位结算账户向个人账户支付额度超过5万元需要提供证明才能转入的规定,或对其作出变更之后恢复执行。

2.完善身份证件管理及识别手段

首先,国家信息管理机构应该尽快扩大公民信息联网核查系统的核查范围,尽可能将国家认证的身份证明证件纳入核查体系中,重点实现军人身份证、港澳台通行证、护照的全国联网核查,改变定期更新数据的方式,实现银行信息与公安信息的实时共享,或者缩小更新周期,也可以在联网核查结果出现问题时,向公安机关反馈。第二,要加快银行内部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组织机构代码等法人组织信息的证明,实现联网核查,与公安机关和工商部门时间信息共享。

3.清理非实名制账户

由于历史遗留或者特殊因素,银行机构中会存在一些非实名制账户,这些账户的存在会加大银行机构的管理难度。因此,银行机构应该对非实名账户进行清理。首先,可以建立非实名制账户清理的奖惩机制,对银行非实名制账户清理进行激励,刺激银行机构加大清理力度。第二,银行可以对原有留存的非实名制账户进行业务方面的限制,在非实名制账户进行交易时通过各种方式督促账户使用者录入个人信息。第三,针对少量遗存的非实名制账户,银行可以开展定期清查,在清查期间举办宣传活动,通过电视、报纸、活动竞赛等形式,实现非实名制账户清理的多方位宣传,让客户感受到账户实名制的重要性,取得客户的支持和理解,促使客户积极主动地对非实名制账户采取措施。

4.建立健全网上银行的内控监测机制

网上银行的使用为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为银行机构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在强化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健全网上银行的监测控制制度。首先,银行机构应该针对网上银行的业务特点,将网上银行监测工作机制切实建立起来,要设立规范的规章制度,实现全面的网上银行业务监测覆盖。第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反洗钱的政策及方针,按照央行的最新政策要求及时建立网上银行反洗钱内控监测制度。第三,要强化网上银行交易的监督,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网上银行、支付平台、交易平台进行系统监测,将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有层次、分重点地对网上银行交易结算进行监督。第四,要对网上银行每日交易限额进行限制,对每日交易次数进行规定,加大网上洗钱的难度及成本,防止违法金融活动。第五,要将网上银行及支付平台交易的身份识别系统建设完善,制定相应的制度操作流程,建立数据库,保存网上平台交易凭证,保留必要的交易信息。第六,做好系统安全及维护。

三、结语

个人银行计算账户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为银行机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强化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过程中,国家政府、央行、银行机构应当形成合力,强化监控与管理,切实维护国家金融系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建新. 加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08:84-85.

[2]陈崇跃,黄平.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粗放式管理下潜在的洗钱风险及对策[J]. 上海金融,2012,06:97-100+119.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5篇

摘 要:林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科技水平低、病虫害严重、执法体系不完善等重大问题,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笔者通过对林业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分析,对解决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关键词:林业 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

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口、资源、环境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今,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口号,要想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句简单的口号是完全不够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等,要想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针对我国森林资源存在的匮乏和经济危困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构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为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套有力的理论支撑,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来,这一理论刚一提出就被我国运用到林业建设当中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经济条件,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均收入、资金的使用效率、资源的储量等经济条件,其次是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公共意识、社会公平等,最后生态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源的承载力、自我调节力也有着重要作用。

2、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态恶化的现象逐渐严重,因此,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重建上又面临着新的问题。虽然林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但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现实性的问题,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在减少,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居世界第122位。二是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27%,中部地区为27.12%,西部地区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三是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平方米蓄积量只有84.73m3,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居世界第84位;林分平均胸径只有13.8cm2,林木龄组结果不尽合理;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现象还比较严重。四是林地流失依然严峻,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业用地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近5年来全国有林地转变为非林地面积达369.69万hm2,年均达73.94万hm2。五是林木过量采伐仍相当严重,一方面可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超限额采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达7554.21m3。

3、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紧紧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环境的再发展能力,而环境的再生力靠的就是科技的进步。因此,在林业发展的道路上,加大对科技研发人员的投入力度,实施科技兴林,把可以的研发成果运用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来,不断提高林业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来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科技创新体制要以企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科技生产力来创新林业的发展模式,目前的数字林业就是通过利用科技手段来加强林业的经营和管理,使管理逐渐步入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加快实现林业现代化的步伐。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林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用科研成果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同时要注重科技投入,加强科技人员管理,通过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来鼓励更多的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将目前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技术,促进林业科技的发展。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首先就要建立生态系统的监测机制,对森里工作中的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在林木种植时要选好幼苗调整好种植的结构,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育出优良的品种,拓宽林业的发展道路,通过科技技术对林业产品进行加工再创造,提升对林木加工的技术水平,增加林业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其发展的经济效益。

3.2 全面启动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工程治理项目

病虫害是威胁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要做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加强对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防范,并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案,把病虫害和森林火灾控制在萌芽当中,要借鉴粮食生产的经验,把其经验运用到林业建设中来,认真地做好定期检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3.3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是其物质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的不单单是砍伐木材,而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向,加大森林旅游业的开发,和以森林为原材料的副产品加工,调整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业,发展深加工经济,延伸产业链,加大技术开发,提高市场竞争力。

3.4 建立、健全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改变管理耗费较多人力物力、生产单位被动、生态林和商品林界线模糊的现状,努力探索适合当前森林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对可持续的经营技术严格把关,保证林地的生产质量,用颁发证书的方式提高生产经营单位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创造出一个高质量、高产出的森林生产经营模式。

3.5 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法制体系

加强全社会对林业发展的关注,就要通过政策的引导,法律的规范和相关的道德宣传,打击各种对可持续发展有破坏性的因素,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经济、法律等行政手段来进行干预,调整利益结构,保证林业的长期发展。

目前,相关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把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价格压制的过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渐升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得发展必然重视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而不是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上,因此就到导致了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现象,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不足,导致大量失业的现象。

4、结束语

实现经济发展的优先领域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向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上来,可以通过税收的杠杆来进行调节,通过征收生态税来削减劳动所得税实现税收的转移,这样可以促使生产经营者更加注意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另外,还要对政策体系、法律体系等相关制度进行逐步完善,实现依法治林,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保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2006中国林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6篇

我们保定市天择汽车销售有限服务公司是一家上海大众4S店,本公司有大量的销售人员、维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目前全国有六至七千家4S店,北京有405左右,并且每年以1.5%的数量递增,而保定市现在已有70余家汽车销售公司,其中上海大众销售公司有两家,可见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伴随激烈的竞争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留住人才是人力资源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目前本公司招聘的人员有一大部分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公司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一个新员工,但公司内部经过几年培养出的销售精英,可能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挖角,甚至一些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了解整个汽车销售操作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并清楚汽车销售的利润区间后,往往选择辞职后成为二级经销商,这样公司不仅没有留住人才,反而又多了一些竞争对手。另外,2008年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劳动者更多的权利,这就增加了劳动者的流动,而公司也不能再通过合同约束劳动者,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留住人才也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公司的期望过高,这就导致他们在企业任职时间不长就会离开,这都对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二、用工风险大且成本也增高

2008年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减少了员工辞职的限制,这就使员工突然离职的可能性增加,而本公司有很多销售与汽修人员,这两种人员的流动率更高,人员流动的现象在本企业更明显。而与“新劳动合同法”配套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加重了公司的举证义务,公司用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违规现象,并面临劳动仲裁败诉的风险。“新劳动合同法”在赋予了劳动者更多权利的同时也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企业在违反了相关规定时,要面临更大的惩罚,同时人员的频繁流动也会导致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大增加。

三、对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有更高的要求

在许多企业,绩效考评体系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只是一个形式,绩效考评并没有发挥其本应发挥的作用,绩效考评只能流于形式,本公司也不例外。同时,公司若将与绩效很差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再像“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前那样简单,“新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都做出来严格的规定,用人单位若要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由来解除或变更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负责举证,所以企业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举证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胜任工作”, 负有三次举证义务。这同样要求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价系统有充足的证据说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 且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 “仍不能胜任工作”。于是,对企业绩效考评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那些绩效不佳的员工。

解决方案

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工作分析的工作来说。企业应该把现有的职务描述书重新审查一遍,在考虑解决绩效、招聘和薪酬这三个问题的前提下,对那些企业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岗位或不再符合企业现实情况的岗位的职务描述书做一下处理并编写新的职务描述书,并在投入试用证实可行之后再正式使用,确保新的职务描述书科学合理,新的职务描述书应该处于动态维护的状态,企业应该随时根据企业发展重点修改

职务描述书。

二、从招聘上来说,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要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要严格依据职务描述书来招聘员工,确保应聘进企业的员工是有能力并且能胜任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在招聘时要关注应聘者的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因素,来判断其是否会长期留住企业,减少员工离职的隐患。

三、从绩效管理来解决。为解决以上问题,企业应建立新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体系的设计要依据职务描述书,设计合理的可量化的指标,并且要明确指标所占权重,使员工的绩效得到真实具体的反映,并成为员工行为是否符合绩效标准的有利佐证,这样在劳动争议中企业才能提出更可靠的证据。至于考核方式,利用许多表现性评价技术如行为锚定法和行为观察量表法通过直接为考评者提供具体的行为等级和考评标准的量表,为考评者建立一个统一的考评标准, 它们不仅有利于管理者有效的对员工做出客观价, 还有利于引导和开发员工的行为,一套科学合理的表现性评价技术体系更容易获得法律的支持和认可。并且要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应对考评者进行绩效考核培训,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应当建立一种允许员工对他们认为的不公正的评价结果做出申诉的系统,企业应该对员工本人的评价予以采纳参考。当然,企业应该对绩效较差的人员做出绩效反馈,对他们进行绩效面谈,帮助员工提高绩效,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企业和员工关系恶化。

四、从薪酬方面解决。应当绩效引导薪酬,以增加员工的公平感。但又应该拉开薪酬差距。对管理层实施年薪制、股权激励、特定福利待遇等待遇来留住高层管理人员,同时薪酬分配向关键、重要岗位和高素质、高技能、高贡献人员倾斜、要以岗位评价、能力评估、创新力评估等为基础, 合理拉开薪酬差距,把物质奖励与非物质奖励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激励方式。并强调工作的内在报酬,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信任感、责任感等。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就会减少员工的流动率,留住人才。同时还要常做薪酬调查,了解同行的薪酬,给予员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五、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给员工合适的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为每个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让员工明白在企业内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员工便会在岗位上更积极努力的工作,并留在企业。

六、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与完善。企业应该根据“新劳动合同法”建立与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合理的用工制度,企业的一切工作流程要有章可循,这样更便于管理。管理层还要积极推进企业的每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与此同时,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和人才保持沟通的机制,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在企业内部广开言路,管理人员应对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做出回应,让员工有归属感。企业还应该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给人需求等,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企业的决策也要有企业员工代表参与,这样可以增加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7篇

摘 要:太阳能是目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就光伏发电产业进行了分析,全面地分析了光伏发电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了我国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能源;问题;措施

The Major Problems of the Promotion of Photovoltaic and

Solutions

WU Juan(Things Engineering Jiangnan University 6131920002)Abstract:Solar energy is now a very important renewable green energy,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energy.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photovoltaic industries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s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industry.It highlights on analysis of China PV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blems.And on this basis measur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solar;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energy;problems;measures 1.简介

太阳能是指太阳以电磁能的形式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1]

源来说,更是受到能源枯竭的巨大影响。因此,太阳能的利用以及分布式发电是解决未来能源短缺的必经之路。开展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具有永不枯竭,适用范围广,电站修建成本低于其他清洁能源,电站运营不污染环境等优势。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太阳能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等多种形式。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光热利用和光电利用。太阳能光热应用是指太阳能热发电,它是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加以利用,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太阳能光电应用,就是利用太阳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因为这种转换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因此太阳能发电又称为光伏发电,其应用主要包括独立发电系统、并网发电系统和混合系统等。光伏产业则指的是以硅材料的生产应用为核心所形成的产业。

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电能的产生多为火力发电以及水力发电,其中,火电发电所需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而水力发电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比较大,因此,从目前发展局势来看,世界能源正处于一种逐步枯竭的状态,对于电能这种需要二次转化的能

2.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自2002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逐渐成为增长最快的能源领域,2002-2007年,全球光伏产业年均增长49.5%,2007年比2006年更是增长了 56.2%。另外,政府的支持下,相关技术得以提高、规模迅猛扩大,使得其成本也不断降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09年6月份的报告中称,专利合作条约组织接收到的与太阳能有关的专利申请数量从2004年的460件增加

[2]

到2008年的1411件,增加了2倍。2007年太阳能

电池年产量达到3733MW, 2007年太阳能电池产量排名:日本920MW,居第一位,中国821MW,居第二位,德国810MW居第三位;2007年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厂产量的前3名:德国Q-CELL为389.2MW,居第一位,日本夏普为363MW,居第二位,中国无锡尚德为327MW,居第3位[3]。2.1 国外光伏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欧美国家主要加大对电池制造工艺、技术和成套设备生产方面的研发力度,以保证设备的先进性,确保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数据,2008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721MWp,西班牙以2.5GWP几乎占2008年新增安装量的一半,德国以1.5Gwp排第二,美国以342Mwp排第三,韩国以274MWp排第四,意大利以260MWp排第五,2000年至2008年间,累计装机容量增长了将近10倍,据统计,2008年全球太阳能产业的产值高达371亿美元[4]。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全球性产业,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这一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全球光伏发电发展迅速,装机规模和容量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球太阳能新装机容量高达2826MWp,目前,德国、西班牙、日木和美国是这一技术利用最广的四个国家,他们的占比分别为47%、23%、8%和8%。

美国是最早研究光伏发电和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之一。为了鼓励该产业的发展,已先后出台了多项光伏发展计划和相关激励政策, 在相关企业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也从政府层面出发,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支持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并减免企业税收和创造其它优惠政策,比如美国对于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发电技术的政府所属或非盈利的电力公司给予十年的减税。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极大地鼓励相关企业加大对太阳能产业的投资,加快了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新能源在美国能费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日本政府也高度重视对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在税收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2011年日本政府还颁布法令,对光伏实现强制上网电价,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另外,德国和欧洲其它国家主要是采用电价调控的办法,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进行支持。2.2 国内光伏发电发展状况

中国光伏发电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稳步发展于90年代中期。2008年,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达到200万千瓦,占全球产量15%[5]。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在全球市场居于主

导地位,而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光伏发电规模较小,占世界总装机的比重明显偏低,呈现出“大装备小装机”的格局!我国光伏发电装备制造能力居世界主导地位,产品主要依赖出口!自 2003 年起,我国光伏发电装备制造业以超常速度发展,产能不断增长,年增长率达到100%~300%,2009年,我国生产的硅料“单晶硅电池”单晶硅组件和薄膜电池组件分别占全球市场的18%、47%、54%、16%,但是95%以上的光伏电池和98%以上的光伏组件出口海外,欧盟、日本和美国是其主要市场。

多晶硅产量增长迅速,但生产技术落后,高纯度多晶硅仍需大量进口。我国多晶硅工业起步于上世纪 50 年代,经过 20 年的发展,到 70 年代我国已经有近20 家从业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但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之后,由于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多晶硅市场发展不景气,企业数量也开始减少,产值也逐渐下降。到 21 世纪初,我国多晶硅企业数量已经很少,只剩下洛阳中硅与峨眉半导体厂等少数几家多晶硅生产商。近年来,随着全球对低碳经济及新能源的关注,太阳能光伏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对多晶硅的市场需求也日趋扩大。因此,在国内外光伏市场的共同拉动下,我国多晶硅产业迅速发展,产量迅速扩张。

虽然我国多晶硅产量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也相对较差,每年仍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高纯度多晶硅。我国硅矿,特别是优质石英硅矿储量非常丰富,为多晶硅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但是从石英石中制备高纯度多晶硅,不仅技术要求高,还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所以存在很强的技术壁垒及较高的资金门槛。

3.推广光伏发电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光伏发电的主要问题[6]

光伏发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大问题:(1)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低

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最基本的核心部件,主要有:单晶鞋电池、多晶石圭电池、非晶硅电池和薄膜光伏电池等。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指的是光伏电池接收的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所占的比例。一般来说,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0%~15%左右,非晶硅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5%~8%左右,薄膜光伏电池目前的光电转换效率仅为2%~4%左右。由于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均非常低,所以很难建成高功率的光伏发电系统,成为了光伏发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巨大障碍。近年来,光伏科学家们正基于独立运行模式的光伏发电系统致力于研究光伏电池,希望能大幅度提高光伏发电转换效率。所做的研究主要有:在硅电池里面加入其他可以提高价能位置的元素,形成更宽的PN空间电荷区,获取更大的输出电压;增大光伏电池表面的折射度,使太阳能光线能够达到多次折射,以便使更多的光能转换为电能;研究其他光感材料,以期代替硅获得更大的光伏发电转换效率。

(2)光伏电池生产成本高

目前常用的光伏电池为晶体硅电池和非晶硅电池,所含成分主要是硅。硅含量在地球上仅次于氧,但其主要存在形式是二氧化硅。将二氧化硅变成晶体硅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在这些过程中,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因此光伏电池的制造成本相当高。由于制造非晶硅电池的能量消耗要少很多,所以科学家正想方设法提高非晶硅电池的稳定性、工作寿命以及转换效率。

(3)光伏发电系统造价高

由于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低,要得到足够的电能就需要多块光伏电池组成光伏阵列。2003年,硅光伏电池的成本约为36~40元/Wp,从而使得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约为60~80元/Wp,是水利发电生产成本的6~20倍。因此,光伏发电系统造价高严重制约了光伏发电产业的高速发展。

(4)气候环境因素影响光伏发电系统运行 光伏发电的能源来源于太阳光,而天气状况直接影响着太阳光直射地面的数量,阴雨天气时,光伏发电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此外,当地的环境状况也影响着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如空气中的颗粒物落在光伏电池板上,就会阻碍太阳光的照射,减少入射量,影响光伏发电转换效率。3.2 独立系统和并网系统

太阳能光伏系统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光伏电池,能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一套基本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是由光伏电池组件、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构成[7]。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按运行模式可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3.1.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特点及关键问题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之为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用于偏远或者是无电供应的地区,由于其供电质量受天气状况、环境等影响,因此需要配套储能装置和能量管理环节以达到稳定供电的目的。当光伏电池发出的电能不能满足负载的需求时,由蓄电池储能装置进行补充供电;当光伏电池输出的电能超出负载需求时,将光伏系统产生的多余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8]。

图3-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示意图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关键问题主要有蓄电池的管理、备用电源、MPPT控制等。

3.1.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特点及关键问题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光伏发电系统和公共电网并联。当光伏电池阵列发出的电能不能满足负载需求时,通过电网进行补充供电;而当输出的电能超出负载需求时,将光伏系统产生的多余电能输送到公共电网中。

图3-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示意图

光伏系统并入电网后可带来许多好处:不用考虑供电质量和稳定性的问题;光伏系统可一直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产生的多余电能可全部送到电网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有两种结构,区别仅仅是是否有蓄电池进行储能。不含蓄电池的不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省去了对蓄电池使用,减少了光伏系统的费用;含蓄电池的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可切换工作模式,起到调节器的作用,但同时存在费用增加、占地面积增大等缺点[9]。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有很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如孤岛效应、锁相环技术、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以及MPPT控制等。

4.我国光伏发电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4.1 我国光伏发电面临的问题 4.1.1 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主要问题是“两头在外”,95%的高纯多晶硅需要进口,9 5 %以上的太阳电池出口。

虽然我国多晶硅产量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也相对较差,每年仍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高纯度多晶硅。生产多晶硅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的七大厂商手中,国内除少数大型企业突破技术限制、掌握核心技术外,大部分厂商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并非最先进的技术。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了我国大部分厂商生产的多晶硅产品质量相对较差,生产成本也普遍高于国外厂商。此外,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还造成我国对硅材料的利用率很低,与国外相比,在使用相等的硅材料的条件下,国外同行生产的多晶硅产

量是我国生产多晶硅产量的两到三倍。因此,多晶硅生产中核心技术的缺失,不仅造成我国多晶硅产品质量差,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高纯度多晶硅,而且还浪费了大量原材料,不利于我国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我国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之首,而与我国巨大的太阳能电池产量相比,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却很小。2010 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约为 10GW,而国内装机量只有 500WM,仅相当于国内产量的 5%,超过 90%的太阳能电池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光伏应用国家,产业的发展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大。我国光伏电池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10]。4.1.2 欧洲市场正在增设壁垒减少进口

2006 年欧洲出台了一些对进口太阳电池的质量限制政策,增设了壁垒,一些中国厂商出口到欧洲(德国)的太阳电池组件遭到退货;另一方面,随着欧洲太阳电池生产能力的提高,日本太阳电池出口量的增大,太阳电池的市场价格开始下降。中国太阳电池的生产企业由于采用昂贵的进口硅材料,成本比国外厂家高, 很多企业采购低档次的硅材料, 转换效率达不到欧洲新的质量标准,将面临出口困难和无利可图的双重压力。4.1.3 国内光伏产业仍在盲目膨胀

现在,还有投资者不断涌入光伏行业,原来的一些企业也在不断扩大生产能力.预期我国的市场 2010 年以前每年为 50 MW,2010~2020年每年为 140 MW,现有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预测。4.1.4 边远地区独立光伏电站的后期维护管理没有保障

2002 年,我国启动了举世瞩目的“送电到乡”工程,在西部 7 省建立了 720 多座无电乡政府供电的独立离网光伏电站,加上 2002 年以前实施的“无电县建设”和“光明工程”等计划,全国已经建成的离网光伏电站大约有 1000 多座。所有这些电站普遍存在业主不明确,保修期已经结束但仍然由电站的安装公司无偿提供维护服务等问题。独立离网光伏电站由于存在蓄电池每 5 ~7 年必须更换的问题,使得运行维护费用非常高,根据测算,每 kW 每年大约需要4000 元的维护维修费用(其中5 0 % 是按照每 5 年更新一次蓄电池的年平均费用),这部分费用至今没有落实(“送电到乡”工程总计安装 1.8 M W 太阳电池,每年全国共需要 7200 万元运行维修和蓄电池更新费用)。如何落实离网光伏电站的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使这些电站长期可靠地运行下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也会影响即将实施的“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中光伏电站的推广。4.1.5 体制的不完善

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光伏规划,仅有一些部委或地区规划恐怕是不够的。鉴于光伏发电的特别重要性,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光伏计划,就没法全面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光伏科学的基础研究、材料研究、发展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市场开发研究;

(2)光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原材料供应;(3)光伏市场的培育及建设;(4)促进光伏超速发展的鼓励政策等。4.2 建议措施[5][10]

(一)大力培育国内光伏市场,促进产业与市场协调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的间歇性、波动性以及高成本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光伏市场的扩大。为此,要努力建立健全基础设施,逐步解决光伏市场开拓的问题并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消化光伏产业过剩的产能。首先要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合理的上网电价,协调电网和光伏电站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以保证电网的建设速度与规模适应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大对示范工程的扶持力度,支持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鼓励发展户用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启动民用市场;由于光伏产业目前仍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产业,因此,要先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启动光伏市场,再通过市场驱动光伏产业发展。为此要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光伏产品价格制度,并明确减息贴息、减免

税收等优惠措施,保证光伏企业能够拥有合理回报,积极扩大对光伏产品的需求,消化过剩的产能。

(二)重视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技术的掌握,既是我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又是解决当前光伏领域落后产能过剩的关键。因此,国家应该重视自主创新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提升技术水平。为此,应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提供税收优惠,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意愿的企业、科研机构等给予财政和税收方面的扶持和支持政策;要积极推进产业整合,形成以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主体,整合技术、人才资源,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努力掌握光伏产业中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机构的规范有序发展,为光伏产业自主创新提供重要支撑;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和企业主体三结合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

(三)科学制定规划并严格落实

为了防止无序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应严把规划关,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光伏发电发展规划!以中长期规划指导年度规划,以年度规划指导项目核准。规范项目核准程序,避免“一哄而上”!参考文献[Reference]

[1] 汪涛.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分析[J].投资研究,2010(6):26-26.Wang Tao.Influencing Factors of Overcapacity in our

Country [J].Investment Research, 2010(6):26-26..[2] K.G and D.Kline,Discovering New Value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0(1-2): 2-12.[3] 王长贵,王斯成.太阳能发电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9:1-12.Wang Chang-gui, Wang Si-cheng.Practical Solar Power Technology [M].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9:1-12.[4] Y.T.Tan and D.S.Kristen.“Impact on the power system

of a large penetration of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in Proc.IEEE Power Eng.Soc.(PES)Gen.Meeting ,Tampa, FL, 2007:1-7.[5] 王大中.21世纪中国能源科技发展展望[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8:45-56.Wang Da-zhong.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ergy Tech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8:45-56.[6] 孟苹苹.基于独立运行模式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四川,西南石油大学,2012:5-6.Meng Ping-ping.Study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ndependent Operating Mode [D].Sichuan,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2012:5-6.[7] G.Capizzi,F.Bonanno, G.M.Tina.Experiences on the Design of Stand Alone Photovoltaic System by Deterministic and Probabilistic Methods [J].IEEE.2011:328-335.[8] 张玉平.太阳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Yu-ping.Study of Independent Sola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D].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2008.[9] 陈文军.三相光伏逆变器的数字化控制[D].华东理工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2-27.Chen Wen-jun.Digital Control of Three-phase PV Inverter [D].East China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2010:22-27.[10]朱利.光伏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

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8篇

1 建筑监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1.1 监理单位资质管理问题

当前, 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平衡, 过度的竞争使得市场出现了恶性的竞争, 造成了市场混乱的局面, 对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和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管理不足。监理单位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之间甚至形成利益共同体, 对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和技术缺陷视而不见, 严重扰乱了建筑工程监理的市场秩序, 损害了建筑施工单位的信誉, 造成建筑质量和建筑成本的增加。

1.2 监理工作定位问题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 注重设计和施工, 轻视监理的现象仍然非常的严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于监理的职责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导致监理工作不能够正常的开展, 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例如, 在某些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中, 业主要求监理单位在签订监理合同中附加一条:若业主被上级领导批评一次, 监理单位罚款一万元。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业主对于合同文件不够了解, 这种现象假如不扭转, 将会对于规范建筑市场的工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3 建筑监理收费较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建筑监理还只是单纯的停留在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方面, 质量监督工作的工作量较小、强度大、工作简单, 技术含量在此环节上显得较为简单, 所以收费较低。一般来讲, 建筑监理收费都要比设计、测绘等行业低,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理公司相比, 相差的更远。监理收费如此低, 造成了监理行业缺乏资金作为有效的运行支柱, 导致监理工作开展的艰难。

1.4 监理工作结构较差

目前, 我国建筑监理的工作结构有着工作人员少、职位设置不合理、监理工作者水平较差等问题。监理负责人为了能够更加节省成本, 一般只是设置一个不完善的监理工作结构。此外, 不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行业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 工作质量也就不能够跟上去, 最终导致整个建筑工程监理行业工作的混乱和工期的延后及其质量的降低。

1.5 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市场规律, 工程监理行业也不例外, 但是市场规律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开放性, 市场开放导致了市场竞争。目前, 我国的区域性和行业性保护使得监理市场受到了制约, 不能更好的表现它的开放性。有些地方管理部门利用一些相关政策, 有意保护当地监理企业, 这给监理市场的完善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 强化建筑监理工作的措施分析

2.1 加强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资质管理是宏观调控监理队伍规模的重要方法, 将违法违规行为列入到企业资质审查和年检, 是制约企业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对于存在违规的企业, 一定要严厉查处;情节较为严重的, 需要吊销其证书, 将其清除市场。从而有效规范监理单位的市场行为, 促进监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2 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目前形势来看, 由于我国建筑监理事业起步较晚, 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监理人才培养系统和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 我国建筑监理行业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还是普遍偏低的。同时, 我国建筑监理行业收费较低, 监理人员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肯定, 造成监理人员工作的消极。要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 通过一些体制的改变, 逐渐增加监理的费用, 提高监理行业的地位, 从而保证我国监理行业的顺利运行。

2.3 监理工作定位

作为当今工程建设市场的主体之一, 监理单位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 针对重设计、重施工、轻监理的观念的广泛存在和业主、施工单位对于监理单位职责认识不清的问题, 要明确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建筑监理工程师是公正的第三方, 而不是承包商的质检员, 要依照相关合同进行监理。对建筑工程中的各项验收工作, 施工方要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2.4 提高监理费用

建筑监理单位属于技术密集型单位, 具体的监理工作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在人才的聘用过程中, 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报酬, 完善监理人员的福利制度可以有效增加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 监理工程师的培养,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为了保障监理人才培养的逐层发展, 弥补高素质监理人才的缺口, 就需要提高监理费用。

2.5 提高领导管理

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着信息管理较为落后、水平较低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定要建立健全工程领导责任制, 强化领导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领导在建筑监理的过程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他们的决策直接影响着监理工作的好坏。要强化质量终身制, 即不因为领导职位变动而不去追究相应责任。在监督的过程当中, 假如发现违法违规的行为, 一定要依法进行处理, 切实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此外, 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知识信息时代, 监理行业应创造与之对称的信息环境, 实现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公平享有, 以及市场监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中的作用, 提高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 将企业资质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的轨道, 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 受理并审查各类企业资质和人员资质, 记录并公示企业的信誉及个人的不良行为。

3 结语

随着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越来越广泛的开展, 当前的监理工作在控制建筑工程质量, 减少建筑工程违规行为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其市场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针对当前我国建筑监理面临的问题, 从监理定位、监理管理、监理人员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解决, 可以有效改善我国当前建筑监理工作, 提高监理质量, 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监理制度的完善, 并推动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石新平.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28) :191-192.

[2]黄向群.建筑监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学, 2014, 5 (3) :245.

[3]俞吉华, 颜伟四.现代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城市建筑, 2013, (10) :186.

相关文章
部编部掌声范文

部编部掌声范文

部编部掌声范文(精选9篇)部编部掌声 第1篇部编三年级《掌声》练习答案一、读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
2025-09-17
毕业生就业实习自我

毕业生就业实习自我

毕业生就业实习自我(精选12篇)毕业生就业实习自我 第1篇本人本次实习到达了实习目的,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实习的各项任务,使学生初步了...

2
2025-09-17
班级扣分管理制度

班级扣分管理制度

班级扣分管理制度(精选5篇)班级扣分管理制度 第1篇班级评分细则(暂定)一、课堂纪律:(班长与纪律委员负责)1、上课或晚自修迟到扣2分...

1
2025-09-17
办公室楼顶维修合同

办公室楼顶维修合同

办公室楼顶维修合同(精选12篇)办公室楼顶维修合同 第1篇甲方:(简称甲方)乙方:(简称甲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

1
2025-09-17
部编二年级上册笔顺

部编二年级上册笔顺

部编二年级上册笔顺(精选6篇)部编二年级上册笔顺 第1篇【教学设想】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

1
2025-09-17
薄壁不锈钢的连接技术

薄壁不锈钢的连接技术

薄壁不锈钢的连接技术(精选5篇)薄壁不锈钢的连接技术 第1篇1 工程概况长治市某工程地下1层, 地上19层, 工程主要功能为酒店客房、餐厅...

1
2025-09-17
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则

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则

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则(精选7篇)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则 第1篇北京市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评定实施细...

1
2025-09-17
变结构点论文范文

变结构点论文范文

变结构点论文范文(精选6篇)变结构点论文 第1篇通过对多年来数个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变电所、高低压配电室及联合装置区域变配电所的比较, ...

1
2025-09-17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