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描写雨天的唯美诗句阅读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描写雨天的唯美诗句阅读(精选6篇)

描写雨天的唯美诗句阅读 第1篇

一、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二、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三、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五、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薛逢《长安夜雨》

六、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七、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八、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九、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十、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描写雨天的唯美诗句阅读 第2篇

一、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三、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四、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五、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纳兰性德《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六、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七、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纳兰性德《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八、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九、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郑谷《莲叶》

十、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十一、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十二、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十三、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十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十五、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薛逢《长安夜雨》

十六、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十七、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十八、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十九、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纳兰性德《卜算子新柳》

二十、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二十一、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二十二、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二十三、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

二十四、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晏几道《生查子坠雨已辞云》

二十五、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二十六、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二十七、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二十八、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二十九、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三十、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三十一、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三十二、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三十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三十四、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三十五、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三十六、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三十七、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三十八、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三十九、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四十、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四十一、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八栖云室》

四十二、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四十三、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四十四、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四十五、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四十六、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张嵲《墨梅》

四十七、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四十八、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四十九、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五十、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五十一、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五十二、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五十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五十四、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五十五、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五十六、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十七、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五十八、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五十九、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纳兰性德《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六十、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六十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六十二、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六十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六十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六十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六十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六十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六十八、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六十九、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七十、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伶仃洋》

七十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七十二、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七十三、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描写雨天的唯美诗句阅读 第3篇

目前, 初中记叙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做法, 如要求学生背几篇不同类型的范文, 教给学生写作记叙文常用的几个套路等。教法简单僵化, 教学模式陈旧。而学生更是习惯于学校的常规教学, 因袭传统做法, 简单套用, 照抄照搬, 不懂从阅读中将细节描写的方法迁移到实际写作过程中来。久而久之, 导致初中生写作记叙文虽有一两招花拳绣腿, 而终究没有练就扎实的功夫。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细节描写的教学研究, 也大都集中在阅读方面。因此, 我们应该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细节描写进行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 培养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

一、细节描写能力的迁移

知识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细节描写能力的迁移, 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与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细节描写的经验, 并且使经验概括化、系统化, 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 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细节描写经验应用于写作中, 转化各种不同指向的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文字。这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交互迁移。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 仅仅培养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是不够的, 还要培养学生运用一定的手段, 通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细节描写便是中学记叙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记叙文阅读教学的“五大任务”都涉及到细节描写的教学。富有个性特征的肖像描写, 典型的动作描写, 透视着人物心理的神态描写, 渲染氛围的环境描写,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等是记叙文成功的技巧。但是, 良好的写作认知结构是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基础。通过写作积累来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时必须做到:注意概括, 强化通过文本阅读所学到的知识;强化文本阅读, 实现读写结合;创设情境, 激活写作认知素材。

二、研究的策略

1.从迁移理论看细节描写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有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课文阅读理解思想内容, 二是掌握作者是怎么通过语言文字来达到说文表意的目的。其实, 第二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挖掘课文中细节描写的典范, 迁移运用。按照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技能学习分两个阶段:首先, 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编入学习者原有命题知识的网络;然后, 经过一系列练习, 规则转化成以产生式的形式表征。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条件和行动的规则。两项学习之所以可以迁移, 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共同的产生式规则。在迁移理论的指导下, 在文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 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 教师要读透教材, 寻找适合作为细节描写范例的材料, 寻找产生正迁移的基点。细节描写包括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景物描写。教师在研读教材的时候, 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来甄选教材中所呈现的细节描写范例, 从而进一步充实、丰富和扩展学生的陈述性知识。

其次,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时设计和细节描写有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加强学生关注细节描写的敏锐性, 并且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概括总结, 积极促进迁移的产生。通过教师研读文本、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 学生会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细节描写的经验,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文中的细节描写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随着教学的继续, 学生接触细节描写范例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他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可以理解并丰富这些不断填充的知识, 同时反映在他们的写作中。这也就达成了细节描写从文本阅读这个信息获取过程转到写作这一信息输出过程的迁移。

第三, 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特点, 充分认识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心理定势和认知水平, 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是现代中学生具有的共同特点, 他们善于幻想, 喜欢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和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迁移教学为满足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了有利条件, 符合青少年的心理追求和认知规律。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在课堂上积累的经验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利用迁移规律, 挖掘“主体”潜能, 可以开拓学生的作文视野, 运用细节描写去作文, 更能引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2.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1) 单元整合细节描写能力整体提升。目前, 不少教师在教学上尝试单元教学。所谓单元教学, 是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共同构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单位,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从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 把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听说训练和语文知识等几个方面结合起来, 对本单元教学进行总体设计, 通过一两篇课文的导读, 带动其他课文的自读, 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以便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材是按照迁移规律设计编写的, 符合迁移教学的原则。只有因“材”施教, 把握单元教学的迁移特性, 充分体现教材编者“为迁移而教”的设计思路, 教学才能事半功倍。那么, 在细节描写的读写迁移中, 施教者是否也应该考虑到单元的整合?我们应以整个单元为试教点, 找出本单元的细节描写迁移点。

(2) 精读和理解训练。读写迁移是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而进行的写作创造, 是精读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写作技巧、形成知识的迁移。训练阶段获得的陈述性知识结构有助于迁移阶段产生式的获取, 这就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迁移。任何技能的学习总是从陈述性阶段开始的, 然后进入程序阶段, 这种类型的迁移是最普遍的。语文教材在编写上有整体性特点, 习题设计具有基础性、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等特征。细节描写的练习多属于综合性练习。文本中使用的语言包含许多“不确定”与“空白”。如能对这“空白”给予补充, 则有助于把握文章中心、人物品质、作者感情, 提高学生的阅读及表达能力。补白是文学作品艺术化处理的一种策略, 属于读写迁移中的内容型迁移。补白处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 教师如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悟性抓住补白之处进行读写迁移, 不仅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3) 炼字比较阅读。通过评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体会文章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和技巧。进行有意识的定向辐射思维, 形成阅读与写作一一对应的思维目标。先从字词赏析开始, 选定角度尝试评析。这样, 学生就会固化注重细节描写的心理结构, 当学生在文本教学中能主动探寻文章细节, 关心其中的遣词造句, 作文时也就会选用典型细节, 精心锤炼词语了。在教学中, 先要求学生找出细节描写运用的动词, 再讲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和文章主题的感悟, 然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 不仅了解了细节描写的作用, 更是把握了文章的主题。

(4) 仿写提升细节描写能力。在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细节加以赏析的同时, 模仿细节描写的范例也是提高学生细节描写能力的有效措施。初中生的思维发展, 正处于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学生思维中的形象或表象通过积累将逐步让位于概念, 并由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转化。这一发展转化往往要借助别人用过的一些方法或创作的一些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 这样必然会出现模仿。通过阅读、理解、消化示范的细节描写, 学生建立起关于细节描写的心理映像, 通过模仿再加工的过程, 把细节描写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 实现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变。在仿写过程中, 学生不断在内心以回忆的方式呈现这种暂时心理映像, 并模仿这一心理映像的模式进行写作, 通过仿写反复呈现相关的心理映像并最终建立起稳定的心理结构。在仿写练习的实施中也要注意到, 细节描写这样的片段学习, 从阅读到写作, 从一种认知结构到另一种认知结构的迁移, 模仿只是中介, 通过阅读模仿写作, 其实是在建立一种稳定的心理结构。

(5) 整体感知细节描写的渲染力。对文本中细节描写的赏析, 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细节的捕捉能力, 而且优秀文章的细节往往包含深刻的内涵, 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往往体会到其中多层次的内涵, 把文章读进心灵深处。

本文强调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细节描写知识的定向积累、拓展延伸和对课外文本的比较阅读、写作, 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 加深学生对课内外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和领悟, 提高记叙文写作的技巧。在此基础上, 便于进一步拓展知识, 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在课程教学中, 教师以教材为细节描写的范例, 通过赏析、点评、模仿、感受, 使学生吸收、内化名家名篇中所内涵的知识技巧, 转变为能力。

细节描写内容的读写迁移研究, 虽然只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方面的学习迁移研究, 但它有助于我们指导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写作等多项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读写迁移教学研究很重要, 任务也很艰巨。这篇论文是我以前工作的总结, 也是我以后继续深入研究此问题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2].李维《学习心理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上海文艺出版社。

[4].潘菽《意识——心理学的研究》, 商务印书馆。

[5].左人《细节描写技巧》, 四川文艺出版社。

[6].王光祖、杨荫浒《写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路德庆《写作教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8].张世富《心理学教学指导》, 人民教育出版社。

[9].﹝美国﹞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 江苏教育出版社。

例说小说阅读中的细节描写 第4篇

【关键词】细节描写;制造气氛;人物性格;揭示命运;深化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十九世纪俄国油画家勃留洛夫说:“艺术就是从‘稍微’两个字开始的。”如果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小说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一、第一种,制造气氛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幅衰败荒凉的农村艺术画面,正是帝国主义势力、封建势力践踏下旧中国农村的缩影,渲染了“我”悲凉的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情感基调。又如《药》开头描写:“秋天里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不着。”这静静的一切,正是制造出一种阴森的气氛。这种制造气氛的细节,一般是通过景色描写来完成的。

二、第二种,表现人物性格,展示精神世界

(一)肖像细节

比如《孔乙己》中,孔乙己那一件“唯一”的长衫,又脏又破,脸上一部“乱蓬蓬的胡子”,时常夹着“伤痕”。这样的细节肖像,反映了孔乙己没落的过程,展现了他好吃懒做的性格,同时揭示出孔乙己穷困潦倒的可悲性格和命运。

(二)语言细节

在《红楼梦》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语言这个“心声”,把王熙凤的酸味甜言、辣味心肝活灵灵地展现了出来。如当林黛玉刚来到贾府之时,大老远的传来了纵声笑语——“我来迟了!”人未出场声先到!一开口,未见面就赔礼道歉了,是那样诚恳,有礼!这一声虚张声势的热乎喊叫,叫破了贾母的悲切,叫破了满场的屏声敛气。可见这个即将出场者,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在此时此景之下,谁敢这般咋咋呼呼,不拘礼节的放纵笑语?只有她——真正的“当家人”:凤辣子!“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儿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可怜我这妹妹命苦,怎么我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这一段道白,与其说是对林黛玉致“欢迎词”,不如说是向贾母诵“马屁经”。明的是说妹妹讨人喜爱,实际是颂扬“老祖宗”的恩德;明的是叹息妹妹的“命苦”,实际是表扬贾母的慈怀。难怪王熙凤对眼前这位远道的林妹妹,如此热络、亲昵!一声声心疼妹妹都是虚,一句句颂扬老祖宗才是实,然而,嘴里却不停地宣称:“我一见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竟忘了老祖宗。”王熙凤这几句本来平常又普通的话,却无形中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深刻地反映了她的性格。

(三)动作细节

小说《最后一课》结尾处:“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待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呆”“靠着”写出韩麦尔先生陷入了极大的悲愤、痛苦之中,不能自已,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但这些动作却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表现韩麦尔先生深情、真挚的爱国之情。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小说还可以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的描述来揭示其性格特征。小说中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往往需要作者借助多种方法来表现,如《孔乙己》:“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段细节,虽然寥寥几笔,但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把孔乙己这个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穷困落魄却又虚荣心十足的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第三种,揭示人物命运,深化小说主题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酒店里挂着一块粉板,这是块每个酒店都有的普通的记事牌。然而,在这篇小说中,这块记事的粉板就不普通了,它是主人公命运的见证物。

小说中这块粉板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虽然间然没有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句中“间然”二字,说明孔乙己没有钱的时间不多,不是常事。句中“定然”二字显示了孔乙己是老实的,他欠了债一定还,而且,“不出一月”,还得较及时,从不拖账,更不会赖账。由此,我们从这块粉板上第一次看到孔乙己这个畸形性格中“闪光”的一面,但正是这“闪光”,更加重了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第二次出现在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以后:“大约是中秋前的两天,掌柜正在慢慢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差十九个钱呢!’”…….“忽然”二字表明了是掌柜从粉板上发现了“异常”,从前面说的:“不出一月,一定还清”看来,孔乙己是起码一个月未来酒店了,所以掌柜的说了“长久没有来了”,这里暗示了孔乙己已遭到了不幸,同时还暗示了他那病态心中保留的‘闪光’,已随同悲惨的肉体一道暗淡,以至消失了。第三次,在年关头时,掌柜的取下了粉板说:“孔乙己还差十几个钱呢!”这一次粉板的出现是在孔乙己绝迹于酒店之后,言下之意是他已离开了苦难的人世。本来,孔乙己的存在与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脑海里都是无足轻重的,可是,此时他之所以被念叨,倒是因为他还欠十九个钱。看来,他的这笔微乎其微的未了之债足以说明他穷困潦倒的悲惨,更重要的是,被社会剥削得穷苦一生的孔乙己,他的生命的全部价值,也都被显现在这块粉板上了。一块粉板照见了孔乙己畸形灵魂,映出了一个病态社会,揭示了生活规律。

又比如,《故乡》中的杨二婶,人称“豆腐西施”,年轻时是个姿色漂亮的妇女。然而,20年后,“我”见到她时,她已变成了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式的形容枯槁的丑婆娘了。她来“我”家玩时,顺手将“我”母亲的一双手套塞在裤腰里。不仅外貌变了,心灵也变态了。如此的变化,正说明在残酷的旧制度压榨下,不只像闰土那样的农民无法生活下去,已使如杨二婶这样小康有钱财的人也难以维持生计。可见,当时社会何等黑暗!这正是作品主题深度之所在。不难看出,一个次要人物,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引起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的确,细节是小说最富活力的地方,是作家理解生活的途径;细节,更是读者打开鉴赏小说的一把金钥匙。

作者简介:梁敏,女,1971年生,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语文教师。

描写雨天的诗句 第5篇

2、一重帘外即天涯。——许棐《喜迁莺·鸠雨细》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毛文锡《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6、那堪疏雨滴黄昏。——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7、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8、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9、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李商隐《潭州》

10、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11、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戴叔伦《宿灵岩寺》

12、少年听雨歌楼上。——蒋捷《虞美人·听雨》

13、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15、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16、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17、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杜甫《雨不绝》

18、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19、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

20、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21、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2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23、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24、朱丝弦断知音少。——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2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6、珠帘四卷月当楼。——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27、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28、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李存勖《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29、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30、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31、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枚《秋思》

33、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叶茵《耕钓境》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5、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36、雨后轻寒犹未放。——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3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8、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陆游《大风雨中作》

3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40、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1、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薛逢《长安夜雨》

42、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4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44、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45、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4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8、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4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5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52、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53、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54、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孙光宪《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55、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56、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贯休《春送僧》

57、清润风光雨后天。——晁端礼《浣溪沙·清润风光雨后天》

5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5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志南和尚《绝句》

60、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韦庄《归国遥·春欲晚》

6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6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3、雨残稍觉江天暮。——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64、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描写雨天的诗句 第6篇

2、一重帘外即天涯。许棐《喜迁莺鸠雨细》

3、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4、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毛文锡《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6、那堪疏雨滴黄昏。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7、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8、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9、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李商隐《潭州》

10、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11、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戴叔伦《宿灵岩寺》

12、少年听雨歌楼上。蒋捷《虞美人听雨》

13、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4、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15、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16、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17、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杜甫《雨不绝》

18、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19、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

20、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21、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2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23、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24、朱丝弦断知音少。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25、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6、珠帘四卷月当楼。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27、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28、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李存勖《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29、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30、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31、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枚《秋思》

33、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叶茵《耕钓境》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5、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36、雨后轻寒犹未放。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3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8、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陆游《大风雨中作》

3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40、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1、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薛逢《长安夜雨》

42、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4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44、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45、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46、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7、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8、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4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5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52、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53、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54、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孙光宪《浣溪沙风递残香出绣帘》

55、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56、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贯休《春送僧》

57、清润风光雨后天。晁端礼《浣溪沙清润风光雨后天》

5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5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志南和尚《绝句》

60、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韦庄《归国遥春欲晚》

6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6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3、雨残稍觉江天暮。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64、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