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官兵抗洪抢险事迹范文第1篇
连日来,西、北江上游强降暴雨,西、北江干流流量猛增,水位骤涨,形成了“05624”特大洪水。洪水来势猛、涨势急、流量大,西江出现超1XX年一遇洪峰流量,北江出现超50年一遇流量,下游各水文站基本超1XX年一遇水位,容奇水文站超历史最高水位。
汛情就是战斗令。在某地委、某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全某地党政军民7万多人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在抗洪抢险战斗中,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高度负责,科学指挥,保障有力;各区、各堤段的防汛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履行职责,靠前指挥,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驻部队、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全某地人民群众关注汛情,全力支持和参与抗洪抢险。在全某地军、警、民团结一致、顽强拼搏下,我某地取得了抗击“05624”特大洪水的初步胜利,实现了某地委、某地政府提出“全某地动员、严防死守、科学组织、确保两江大堤安全”的目标。
在此,中共某地委、某地人民政府、某地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亲切的慰问!你们在抗洪抢险中始终承担着最艰巨的任务,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充分展示出人民利益重于一切的高度政治觉悟,指挥果断、反应迅速、战无不胜的过硬素质,英勇顽强、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优良作风。在惊涛骇浪面前,你们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党和人民感谢你们!眼下,洪水水位已降至警戒水位以下,但主汛期仍未结束,对汛情千万不可低估。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保持高度警惕,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夺取抗洪抢险全面胜利。
消防官兵抗洪抢险事迹范文第2篇
7 月 16 日以来,**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河水猛涨。
面对严峻的雨情、汛情,**镇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精诚团结抗洪魔,携手同心保家园,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超前部署,启动预案 **镇182.1 平方公里,山大沟深,悬崖峭壁,形成“九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状况,环境条件恶劣,抵御自然地能力极差,平均年降雨量均超过1200mm,暴雨、洪涝灾害每年都要发生几次。“7.23”的洪灾又造成了公路、通讯中断、农户房屋倒塌,河堤损毁。
历经多次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 镇党委总是未雨绸缪,超前动作。在汛期到来之前,镇党委就作了精心安排部署,完善了地质灾害点防治预案,落实了监测责任人,明确了撤离信号、撤离路线和临时安置点,做到活动有记录,抢险有器材,包干有标志,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镇党委书记张翔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全镇防汛工作上来,并对各村落实防汛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连续多天的抗洪抢险防汛中,镇党委成员没睡过一次安稳觉,没吃过一顿可心饭。眼熬红了,脚磨破了,嗓子喊哑了,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在防汛中、在险情处,他们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身先士卒,争先恐后。每天他们都要分头步行 12 公里到灾情最严重的三道河片
进行反复巡查。
哪里有灾情,我们的工作就做到哪里 7 月22 日,**镇境内暴雨不停,河水不断上涨。镇党委按照县上的安排,立即召开全体镇干部紧急会议,立即启动防洪应急预案,党委书记张翔在会上强调:“哪里有灾情,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实行党委成员包抓责任制。
每个党委成员和联系村干部都要立即到自己所驻村上去,现场指挥,把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细、做实、做到家家户户,要尽可能把困难想严重些,把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镇办公室坚持24 小时值班制度,成立5 个抗洪抢险工作组,同时组织党员、群众代表义务服务队 10 支小分队奔赴灾情最严重的村组,参加义务服务的党员、群众代表共70 人。 深入一线,身先士卒 当灾情发生后,镇党委立即成立了一支抗洪抢险工作小分队,哪里有被困群众,哪里有险情,哪里需要援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7 月23 日下午7:00 时“何万”公路k+35 公里处,路基突然坍塌,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掉进河里,镇党委立即派出抢险队,一方面疏导过往车辆,一方面设置警示装置,他们不怕困难,面对悬崖峭壁下喘急的河水和路基不断变形、裂口、下沉等危险,在此处悬挂警示标志,做好车辆的安全输通,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镇党委书记张翔就带领派出所教导员在此查看险情,并决定立即封住该路段,命令客车司机停止运营,让乘客步行通过,随后在危险路段两头设置了路障和警示牌。 7 月23 日
晚7 时,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我镇范围仍将持续强降雨,镇党委根据实际情况,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要求镇党委成员每人率领一支突击队,连夜到各村组,亲临现场组织群众转移,当天晚上共转移群众135 户201 人。
灾情无情,党有情 在抗洪防汛战斗中,哪里有任务,哪里最艰苦,哪里群众需要,哪里就有党的关怀,哪里就有党员先锋突击队的身影,他们战斗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村党支部,听到蔡克仲两人房屋倒塌后,立即赶到现场,发现其房屋的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村支部立即帮助协调该组一老干部房屋2 间,让这对无人照顾的老人立即搬进了安全的房屋居住,并且村支部还积极动员村民伸出援助之手,捐款 1500 元,帮助老人渡过难关,蔡克仲两位老人感激地说:“在群众最危难,最需要的时候,党才是人民的主心骨。”
白家坝村党支部书记蒲含华,由于家中有已年过七十高龄的母亲,行动不便,妻子又在外打工,家中无人照顾,但他却一直坚守在村防汛工作中,不论刮风下雨,不论白天黑夜,他总是率先示范,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充当排头兵,他从没有因家中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母亲而影响该村防汛工作,很多群众都劝他回去看看自己的老母亲,而他却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笑着说,我身为村支部书记不能因为家中的私事,而影响到全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安危。
年轻党员陈益林,他虽然没深入到一线参加抗洪抢险,但他坚持 24 小时值班,及时上传下达各种信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做出
了不平凡的贡献,汛期以来,他不知独自在案头熬过了多少个黑夜,牺牲多少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7 月17 日早7 时,镇办公室接到群众报告,水井垭村元坝子的三户农户房屋被洪水冲垮,家具、被褥都冲走了,圈舍、猪、鸡都被洪水卷走;三合村卫生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受灾严重,“毛三”公路多处塌方,河堤 5 处决口,部分农田冲毁,玉米、水稻不同程度受损,灾情十分严重。镇党委立即行动,并带领镇村干部步行15 公里实地查看灾情,安抚群众,一面向上级汇报,一面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调动铲车两台、挖掘机一台对“毛三”公路进行抢修,党委副书记陈益品在受灾最严重的三道河片区组织抗洪抢险一去就是十多天没有回镇上来。
洪灾发生后的这几天,镇党委书记已三次到距镇 10 多公里的重灾区组织救灾,水井垭村的老党员唐选奇招呼说:“你咋又走上来了”就是一句最好的证明。第二天,镇党委书记又带领镇干部为罗明直、罗万全两户群众送去了 1500 元慰问金和粮食、棉被等急需用品,妥善安排了他们目前生产生活。
消防官兵抗洪抢险事迹范文第3篇
7月末以来,我市面临着xx流域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和xx流域超100年最大洪水的双重考验。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xx带领xx国税人挺身而出,转移安置群众,捐资捐物,积极奋战在抗洪救灾风口浪尖上,用实际行动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信任,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张合格的答卷。
一、不言放弃,xx村转移村民
8月10日洪水来势凶猛,八岔乡决堤。位于下游的xx镇,我局包扶的xx村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况。得知这一情况,xx局长马上与xx镇党委取得联系,在获知了具体情况后,迅速召开班子会议,拟定群众转移安置方案,抽调10名国税干部组成群众转移安置小组,深入到村屯帮助村民转移。每天早7点开始,他就率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登记,进村入户排查。不少群众故土难离,大宗农业物资转移困难,他鼓舞大家面对困难不要退缩,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积极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耐心细致动员,详细地解释政府的转移安置办法,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组织疏散转移,确保不缺一户,不少一人。得知国税干部与东渐屯一名张大爷在转移过程中发生口角,他火速赶到现场,安抚张大爷情绪,在被张大爷诬骂后,丝毫没有生气,反而虚心致歉,耐心解释,力求获得谅解,最终他的真诚和耐心感动了张大爷,顺利地实现了安全转移。后来,张大爷送来自家圈养的小母鸡,千恩万谢:要不是你们国税干部,我这把老骨头就搭在那疙瘩了,xx,你真是个好领导。这小母鸡,也是你们帮我转移出来的,您拿去补补身子。xx说什么也不肯收,只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将每个村民视如亲人,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失降到最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深刻内涵。
二、身先士卒,城区里固堤防险
8月20日,xx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xx市开始建设17.8公里的城区防洪堤坝,确保城区安全。汛情就是命令,与洪峰赛跑,固堤防险。xx局长带领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用行动凝聚力量,靠前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与我局党员干部一起装沙袋,平土方,垒堤坝。虽已年过半百,但他和年轻人一样,在劳动中奋勇当先,装、背沙袋,垒堤坝,渴了喝一点矿泉水,饿了就吃点方便面,啃几口面包。他脸晒得黑红,手掌起茧子,十个手指尖磨出了血泡,肩膀上勒出血痕,却还不忘大声呐喊鼓舞士气。过度劳累,使得他血压升高,几度快要昏迷倒地,但他一直咬牙坚持着。同志们有的人劝他歇歇,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他却说水火无情,我们是xx人,守卫自己的故土,保护自己的亲人,我这点事不算什么。在他的带领下,原本计划5个小时完成的堤坝,提前1个小时竣工了。xx局长带领国税干部们用满腔的热情和与洪水抢时间的精神,赢得了三万城区人民的安全,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三、严防死守,河堤上勇排险情
四、运筹帷幄,税务抗洪两不误
消防官兵抗洪抢险事迹范文第4篇
入夏以来,xx县多次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出现了50年未遇的洪灾,多个村庄和人员被困的险情。xx消防大队临危受命,出色地完成了6.
19、7.13等抗洪抢险任务,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吴xx同志在每次抗洪抢险行动中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精神,连续三次参加抢险救援,每次都勇挑急、难、险、重任务,为xx6.197.13抗洪抢险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7年6月19日,xx县突降大雨,洪水猛涨,导致xx至xx路段三处桥梁被洪水淹没,时置中考,xx县教育局中考试卷、监考老师及全校学校学生吃的蔬菜无法及时送达xx镇,一但延误,后果不堪设想,县政府刘国芳副县长紧急向消防大队求助,大队长杨斌同志派战士吴xx同志驾驶大功率消防车前往运送试卷。此时xx路段的多处路桥都被洪水淹没,水深处达1米,且水流甚急,中小型车辆根本不能通过,吴xx同志凭借自己过硬的驾驶技术,来回六次安全地把老师、试卷、蔬菜安然无恙的送达了学校,确保了xx镇07年中考工作顺利进行,受到刘国芳副县长高度赞扬。
7月13日10时15分,县公安局110调度指挥中心再次指令:xx镇xx桥居民点有群众被洪水围困。吴xx在副中队长陈锐带领下,驾驶1辆消防车迅速赶赴现场。xx桥桥下洪水水流十分湍急,不断冲击着两边的居民房屋和树木,不时有树木被洪水卷走,同时伴随着水位不断上涨,洪水漫过xx桥墩淹没了桥两旁居民房屋的一楼,此时水位已经深约为1.6米。经了解得知:由于居民点沿xx桥旁河沟呈川字排开,水下到处存在陡坡和大量的石头,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吴xx建议利用携带的安全绳,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通过安全绳在洪水中摸索行进,挨家挨户搜寻被困人员。由于水下地形十分险恶,吴xx和战友们的腿大都被水下的石头和家具撞伤,搜救行动开展的十分缓慢。在一家居民楼,吴xx发现二楼有一男一女由于极度紧张和害怕试图跳水逃生,吴xx一边安抚劝说,一边努力寻找救人办法,二人情绪迅速得到稳定,经过对地形和水势的进一步探测后,危险仍然极大,但没有其他办法,为了尽快解救被困人员,吴xx在安全绳的保护下, 强行涉过横流湍急的洪水,采取背、扶的方法将他们转移上岸。在另外一家居民楼内,由于一楼通往二楼的房门被锁住且房主没有钥匙,房主在二楼大声喊叫,情绪十分激动。吴xx和战友们在通过喊话安抚房主的同时一边寻找破拆房门的工具,由于现场多为漂浮的家具和木棒,吴xx等救援人员试图用椅子和棍棒敲打门锁,但多次未果的情况下,吴xx等救援人员轮流用身体进行撞门,经过多次努力,最终将房门打开,并成功将被困群众背出房屋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后经过55分钟的连续搜救,共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5人,其中老人1名。
10时40分,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再次指令:xx镇xx桥居民点有群众被洪水围困。吴xx等三名战士在大队张继强参谋带领下,在搜索中发现居民张宏义一家6人被困二楼,但是4米左右的水沟和一堵围墙阻挡了道路。在尝试利用绳索无效的情况下,吴xx同志急中生智,提出利用6米拉梯和挂钩梯联用,在围墙和水沟之间把挂钩梯和拉梯架设成一个V字形救援通道,并通过梯子进入被困人员所在地点,扶上扶下,背上背下在围墙和水沟之间往返六个来回,几次失足,险些被洪水冲走,凭着他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张宏义全家(其中2名儿童)才得以脱险。
12时05分,八里途经济开发区温泉路xx县慧楷炉料加工厂发生爆炸,有大量人员被困,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指挥中心的命令,已是疲惫不堪的吴xx在中队指导员的带领下驾驶消防车赶赴现场。温泉路正在扩建,路边停放的一长排轿车使道路十分狭窄。吴xx安排战友下车调整轿车规范停放,他以过硬的技术驾驶消防车,给紧随消防车运送冲锋舟(县政法委书记现场决定从惠亭水库调运的一艘快艇)的货车开辟通道,为快速施救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吴xx同志还协助其他人员把冲锋舟抬下水,积极帮助操作人员安装发动机,并被分配作为地面接应和后备人员。第一批6名被困人员送往岸边时,由于冲锋舟无法靠近岸边,在离岸边10米左右停下来,这时吴xx同志忘记了水里还有血吸虫,冲过去和其他救人员一起,把6名被困人员一一背下船,送到安全地带,就这样冲锋舟6次靠近岸边,吴xx同志就6次利用背、抱、扶等方式把被困人员一一转移到安全地带,共安全转移受困群众34人。吴xx同志冒雨背送老人的镜头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湖北电视台新闻频道不断播出,中国消防在线、百度、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的点击率不断攀高。
消防官兵抗洪抢险事迹范文第5篇
消防铁军英勇无畏献忠诚
县公安消防大队抗洪抢险救援事迹材料
县公安消防大队成立于1997年,现有官兵 人,14年来,大队全体消防官兵扎根边远山区,任劳任怨,用一颗赤诚之心始终践行着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自建队以来,大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4次,1人被省政府授予“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5人荣立个人二等功,42人次荣立三等功,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评为全省“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英勇善战、英雄辈出、功勋卓著的集体。
2011年 日凌晨1时许,由于受高空切变和冷空气影响,
县境内 等8个乡镇遭遇强降雨, 降雨量315毫米, 达到310毫米,造成全县多处山体滑坡、河水暴涨、公路沿线塌方、多栋房屋倒塌、数千名群众被洪水围困,数万名群众急需紧急转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全县因洪灾造成37人死亡,1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20.65亿元。危难时刻, 县消防大队全体官兵迅速投入到灾区的抗洪抢险战斗中,舍生忘死,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出色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恢复灾后重建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洪救灾期间,大队共出动官兵1758人次,出动各类抢险救援车辆(舟艇)354台次;营救遇险人员258人,疏散被困群众4537人,搜寻出1名遇难者遗体;排查危险房屋296栋,排涝14230余吨, 1 清淤10037立方,重复冲洗街道15条35公里左右,抢救财产价值1600多万元,保护财产1.1亿元。
提前研判预警,部署准备在前
科学谋划,蓄势待发。6月5日18时左右,在接到省气象台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和 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抗洪抢险准备工作的通知》后,曾在 县工作过的 教导员深知,
是一个山洪多发的地区,必须提前做好一切准备。19时,他及时组织大中队干部和全体官兵召开抗洪抢险准备会,传达和学习了州消防支队《关于做好抗洪抢险准备工作的通知》和 县委、县政府有关做好抗洪抢险救援准备相关工作的文件精神,确定“五条措施”做好抗洪抢险救援准备工作:一是大队全体官兵一律停止探亲休假,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请假外出;二是中队全面做好抗洪抢险战备工作,做好战前动员;三是认真检查车辆器材装备,特别是抗洪救灾器材,保证车辆油、水、电、气充足;四是全体官兵坚守岗位,接到政府或上级通知,第一时间迅速出动;五是在救援过程中要确保官兵安全,切勿盲目行动。会后,中队迅速将现有2艘橡皮艇、60套救生衣、安全绳、照明灯等抗洪抢险装备器材全部上车,保证随时出动救援需要。
山洪突然而至,官兵遇险不惊
6月6日凌晨1时许, 县消防中队不断接到群众紧急报警:打尖乡受洪水突然袭击,有40多户近百名村民被洪水围困,死伤不明,请求救援!
突遇洪峰,就地救援。1时22分中队 指导员迅速带领第一分队(1辆抢险救援车、1辆消防指挥车和11名官兵) 2 前往打尖乡救援,1时30分,当救援车辆行至距县城约10公里的岩脚村时,驾驶员李元绍发现岩脚村前方洪水已上涨至路面,立即向 指导员请示:“洪水已经淹至路面,前方道路可能已被洪水淹没,请求停止前进。” 同志心头一紧,有着多次抗洪抢险经验的他,当即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立即停车,随时准备救援。” 同志果断的下令,为了确保战友们的安全,他独自一人提着强光手电跳下车,冒着生命危险,用木棍摸索着徒步前行仔细观察路面的情况。这时洪水犹如下山猛虎般呼啸着在河道里翻滚,激浪嘶叫着拍打河道边的路面。考虑到去打尖乡还有1个多小时路程,前方一些低洼路段肯定已被洪水淹没,公路随时都有被冲塌的可能,冒然前进队员们的生命必将受到严重威胁, 立即向大队 报告现场情况。此时,从村寨内传出的狗叫声使他意识到,村内的群众丝毫仍没有察觉危险的降临,全都还在睡梦之中,他立即命令队员一方面挨家挨户叫醒村民,一方面利用消防车喊话器提醒村民迅速转移。
1时45分,官兵在途经平绕村水泥厂时,发现洪水已漫过路面,山洪来势凶猛,水位不断上升,指挥员 命令消防车驾驶员李元绍、罗祖亮立即停车,全体官兵迅速撤离。官兵们刚下车,洪水就涨至大腿部。就在这时,队员李松波发现公路中央有4个人被大水冲来,刚好被消防车卡住,卷缩在洪流中,一名男子(黄大祥,46岁)用背紧紧靠在车箱后门,一只手抓着老大娘(黄妈伦,70岁),一只手拉着小女孩(黄智云,16岁)和小孩(韦妙,5岁),并大声呼救,情况十分危急! 立 3 即命令战士们利用安全绳相互保护并手挽手涉水前进开展救人。这时河水越来越湍急,一个浪头打过来,中年男子体力不支,抓住老大娘的手突然松开,眼看老人就要被激流冲走,这时,正好快要赶到老大娘身旁的 猛的扑了上去,一把抓住老人的右手使劲拽住,紧挨身后的罗祖亮同志也急忙用力拽住
上衣,使尽全力确保 保持平衡,黄大祥一家及小孩此时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努力配合营救队员经过紧张救援,成功将黄大祥等4名遇险群众营救到路边一3层高的民房。此刻,11名官兵没有停息,紧急利用有限的抢救时间,快速将附近20余名群众撤离到路旁一幢三层小楼顶避险,当官兵和被救人员刚到楼顶时,中队指挥车即被洪水冲走,抢险救援车被洪水淹没。
警笛长鸣,紧急疏散。1时30分, 县望江新城、天河花园、 第一中学等多处数千群众被洪水围困,大队教导员
立即带领大队5名官兵和2辆消防车分成2个突击队:由自己和唐中山组成第二分队,沿天马大道、环城路的河道两岸开展救援;由 副中队长、徐松、陈真三名同志组成第三分队,往高车村方向开展救援。两个分队一路开启警灯警笛、打开扩音器喊话,提醒沿河两岸群众紧急撤离,引导疏散3000余名群众至沿河两岸的安全地带避险。
1时36分, 县一小告急, 同志带领队战士唐中山迅速赶到地处 河下游的一小。此时,洪水猛涨,群众师生被困,雷鸣声、洪流声在漆黑的夜空回荡,雨声、呼救声连成一片,只见学校附近约100余人被洪水围困,不容多想,俩人立即组织先期逃出来的青壮年一起搭建和固定救生绳,在齐腰深的洪 4 流与淤泥中引导疏散被困群众,背、抱、拉、扶,能用上的救人方式都全部用上,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中,终于将100余名群众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当正准备歇息片刻时,从附近一幢四层楼内传一阵狂臊的呼救声,顺着声音方面,发现洪水已淹至楼房一楼窗户,救援通道又被铁门挡住,屋内人员在二楼不敢下来,
同志立即命令战士唐中山游至铁门处用腰斧对铁门进行破拆,一斧、二斧、三斧,洪水不断上涨,一秒、二秒、三秒,铁门终于被砸开,战士唐中山把安全绳的一头系在铁门上,另一头拉到安全地带,俩人迅速涉水冲上楼,组织被困在楼内16名人员的沿着安全绳一个一个地向安全地点撤离。 同志肩扛一名6岁多的小女孩走在最后一个,他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由于水面上的漂浮物及水下情况异常复杂,距离岸边还有10多米时,他的双脚深陷淤泥中怎么也拔不出来,此时大雨滂沱、洪水急涨,小女孩被吓得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喊:“快点!快点!我怕”岸上的群众也焦急地喊着:“快点过来,怎么站着不走了?”已上岸的唐中山急忙返回帮助,他才得以从淤泥中拔出来,刚上岸,洪水就淹没了一楼。
多处报警,多点救援。由 副中队长带领的第三分队到达高车村高车桥后,由于洪水涨势较快,他立即让徐松将车子停在距高车桥50米的路边上,同时向周围的群众询问附近人员被困情况。此时,突然发现有2名正试图涉水的老人站在水已漫过桥面的高车桥上,正焦急的呼喊着20米外民房旁的一名妇女:“你快过来,水涨了你就走不了了。”此时水已经淹过了妇女的小腿,而河道内的水正在持续上涨, 同志果断的阻止了两名老人的喊 5 话,同时对着那名妇女喊到:“水太急,别过来,你快回房里往楼上跑。”看到该妇女转身往回跑时,两名老人突然互相搀扶转身试图向20米外的房子跑,这时水已经淹过了膝盖, 同志与徐松同志不约而同的跑过去将两名老人强行往回拉,就在此时洪水夹着高达40公分的淤泥和浮木从他们的脚边冲了过去,老人得救了,回去的路却被迅猛的洪水冲断了。
3时20分左右,接到 教导员赶赴一中救援高考学生的命令, 同志迅速带领徐松和陈真两名同志从高车村方向绕道一中后门,刚进学校后门就发现在一幢停止使用的教学楼前周围站满了70余名的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很多学生因找不到躲雨的地方,一直站在大雨之中。同时还发现有20余名高三学生被困在主席台的台阶上,此时位于主席台后仅有一墙之隔的停用教学楼成为了学生们唯一的避难所,由于雨大、围墙高,墙内的学生不易攀爬,他立即决定用随身携带的消防腰斧对围墙进行破拆,经过近20分钟的努力,三人终于将一中主席台和教学楼间的围墙破拆了一处缺口,20余名学生成功的转移到了墙后的教学楼处。这时很多学生过来说:“教学楼的大门是用铁门锁着的,我们想进去休息,明天还要参加高考。”他听到这个情况后立即跟着学生来到铁门处,发现铁门是从里面用拇指粗的插销插上并用挂锁锁上的,而管理钥匙的人也联系不上,学生高考在即,刻不容缓,在没有携带液压破拆工具的情况下,他们再次使用腰斧把锁砸掉让学生们进去避雨休息,由于挂锁在铁门里面,他只能一只手拿着腰斧伸进门缝里面靠着感觉砸,锁终于被砸掉,高考学子顺利进入教室休息。
6 从6月6日凌晨1时20分起至晚上21时, 县消防大队三个抗洪抢险小分队在抗洪抢险一线连续作战21个小时,辗转县一中、县一小、县二小等多个地方开展紧急救援,在体力耗尽、身心疲惫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一线。
心存真情希望,克难搜救搜寻
6月9日下午,接到省消防抗洪抢险救援指挥部的命令,要求配合县公安局搜寻失踪的三位民警。 、高伟、李松波、林伟平等4名同志当即领命,在县公安局周宏生副局长的带领下,携带安全带、安全钩等随身装备以及救援背包赶赴搜救点复兴镇乐朗村。他们顶着烈日、背着30余斤重的装备从乐郎出发,分两个小组在河道两岸沿河道进行搜索,途中很多地方从河道边上通不过,只能走山路绕道再回河道,晚上下起了大雨,他们只能借宿在村民家里,第二天一早又继续出发往下游方向寻找。由于灾后的泥土变得极为松软,极易把脚陷住,行进速度变得慢了许多,途中多处塌方,行进极其危险,常有石头滚落到他们脚边或周围的路上,当走到纳艾桥的时候,桥头的路已经被塌下来的泥土和石头完全堵住了,为了前进,他们只能从边上泥土和石头较少的地方刨了一条刚够脚踩的路出来,而身旁就是滔滔的河水。他们途经平贯村、达法村、纳艾桥、纳艾村,来回共计20余公里,脚被磨破了、腿被划伤了,身上被泥水浸泡长出的红疹子奇痒难忍,他们毫无怨言。虽然没有找到失踪的民警,但消防部队“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扬了。
连续坚守作战,彻排积水淤泥
7 洪灾突袭后,望江新城小区80%以上的商铺被洪水淹没,地下室及停车场全部被淹,部分地方淤泥积水深达3米,200余户居民无法正常出入,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6月6日下午,大队组织11名官兵对望江新城小区进行抽水排涝清淤。官兵们顶着烈日、迎着熏天臭气,挥着锄头、握着铁铲、推着手推车和自制的手推人拉式排水(淤)板,全力投入排涝清淤工作。参战官兵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一边用消防水炮冲击路面上残留的淤泥,一边用水枪清洗着路面,经过3昼夜的奋战,新城小区的居民恢复了生产生活。
县城第
一、二小学也在此次特大洪灾中被淹,两所小学被迫停课。为让学校尽快恢复上课,6月11日,支队王通翔政委、毛宁参谋长、龙金华副参谋长带领 大队16名官兵对两所小学校园内堆积的淤泥和石头、树干等杂物进行全面清除。经过消防官兵连续2天的奋斗, 县第
一、二小学内的积水和淤泥被全部清除,13日两所学校2519名师生顺利恢复上课。
过硬纪律作风,彰显铁军风采
在 “6〃06”抗洪救灾中, 县消防大队全体官兵不畏艰险、攻艰克难、英勇善战、顽强拼搏、连续作战,充分展现消防铁军的风采,树立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
准备充分。洪灾到来之前,大队党委即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指示,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充分的思想动员和战前准备为夺取500年不遇洪灾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动迅速。6日当晚,三个抢险小分队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 8 间救援、第一时间引导疏散被困群众,使广大群众得以在洪峰到来之前转移至安全地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指挥得当。第一分队在遇到险情时没有冒然前行,准确判断了灾情,不仅避免了官兵与洪峰相遇造成的不可而知的后果,关键是就地疏散救援工作,挽救了几百名群众的生命安全。第
二、三分队及时拉响警笛,利用扩音器喊话,为县城大部分百姓的安全转移赢取了时间。
救援有力。 县消防大队是全县第一支投入到抗洪抢险中的作战力量,当时在队仅有官兵20人,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官兵不顾自身安危,辗转作战城里城外,以“小投入”赢得了最大利益。
作风过硬。6月6日当日为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官兵连续作战21个小时,之后又持续奋战12天,全力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官兵们在极度危险、困难重重、身心疲惫的状态下,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始终冲锋战斗在最前沿。
消防官兵抗洪抢险事迹范文第6篇
5月20日下午,一声雷响,山区片电网几条馈线瞬间跳闸,我处外度水电站、后溪水电站、建丰水电站均遭雷击跳闸,三座水电站短时间内失去电源,并接到电业局指令,外度水电站暂停并网发电,期间外度渠道短时间降雨达33毫米,外度水电站上游渠道水位迅即上升,节制闸水位最高达到3.4米,高于汛限水位约50公分,现场值班人员立即采取手动启闭排洪闸,但因水压力增大,闸门开启速度缓慢,现场人员紧急呼叫附近群众,同时报告管理处予以支援。处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当即组织电力股、安办赶赴外度下渠道站现场坐镇指挥抢险。在施工抢险现场,个个奋勇争先,电力股股长陈金瑞、司机吴文勇等人爬上排洪闸协助开闸,经值班人员和赶赴现场的处机关干部职工以及当地群众的近一小时紧张有序奋力抢险,外度渠道险情得到控制。在外度水电站接到指令可以恢复并网发电后,抢险队一行又赶赴电站车间现场指挥恢复发电生产。
郑一锋副主任强调,水利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方针,要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加强值班,恪尽职守,渠道值班人员要24小时在岗在位,水电站要认真执行值班制度,按轮流加强值班,发现险情立即按应急预案实施。
方东阳副主任要求,各部门要吸取教训,落实好值班制度,科学调度,强调外度水电站要与外度渠道站密切配合,发电期间当电网突然失电,外度水电站应按预案立即启动机组单机运行恢复厂用电向节制闸、外度渠道站供电,节制闸、外度渠道站要密切配合,做好排洪工作,确保渠道安全和供电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