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精选9篇)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治疗的78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 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对照组39例,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39例, 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 加上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确诊, 排除不良影响因素 (过敏等禁忌症) ,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2例, 女性27例, 年龄6~24个月, 平均 (13.2±4.7) 个月, 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 女性18例, 年龄6~25个月, 平均 (13.4±4.5) 个月。

1.2 临床症状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气喘、气息短促、阵发性咳嗽和心率加快为主要表现。

1.3 方法

两组患均实施抗感染治疗, 祛痰以及呼吸支持相应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 剂量4 mg, 1次/d。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 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如下:治愈:体温正常, 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 外周血计数正常, 进行胸部CT发现患儿肺部炎症大部分已经基本吸收。有效:体温下降或者正常, 体征和症状好转, 外周血计数与治疗前相比有所降低, 胸部CT显示肺部的炎症有所吸收, 但是不明显。无效:体温变化不明显, 体征或者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出现恶化, 外周血计数高于或者低于正常的标准, 胸部CT显示肺部的来炎症没有吸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方法

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经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均优于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见表1。两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据调查研究发现, 目前, 婴幼儿容易喘息性肺炎, 大部分的小儿在咳嗽的时候伴有气喘, 在临床上通过应用抗生素以及化痰药物的治疗一般都可以治愈, 但是有的小儿的肺炎比较严重[2], 在常规的治疗下, 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 就成为了难治性肺炎。通常情况下, 在常规治疗后15 d还没有得到好转的就视为难治性肺炎。根据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的特点, 婴幼儿在得到肺部的一些疾病时, 容易引起支气管粘膜肿胀以及粘液分泌物阻碍呼吸从而造成的肺不张, 再加上婴幼儿的免疫力比较差, 抵抗力也比较的弱, 所以肺病的症状得不到好转, 越来越严重, 形成难治性肺炎。常规性的药物往往对难治性肺炎难以奏效, 这时纤维支气管镜在难治性肺炎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

其中孟鲁司特钠属于是一种具有一定选择性的白三烯受体拮抗药, 其对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具有特异性的拮抗作用。临床研究显示, 人体内的很多活性物质 (如白三烯等) 对炎症、过敏反应和哮喘的病因学有一定作用。其中在全球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中孟鲁司特钠的使用最广泛的一个, 同时也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药物中唯一一个不但适合于成人使用, 同时也适用于低龄儿童的使用的口服剂[4]。目前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中, 虽然有些患者在接受了传统治疗, 但是患者的症状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控制, 因此也就导致这些患者依然不能够和正常的孩子一起参加日常活动。孟鲁司特钠则不但可以对白三烯的致炎作用进行阻断, 从而减轻黏膜水肿症状, 同时对其气道分泌物进行有效的降低, 以对起到平滑肌痉挛进行缓解, 以对炎性细胞在气道壁的浸润进行减少, 从而有效的对患儿气道的高反应性进行降低, 同时还能够对石酸细胞聚集的活化效应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 降低起到炎症指标水平, 从而产生有效的抗炎作用, 降低起到炎症指标水平, 从而产生有效的抗炎作用。以对患者的哮喘进行有效的控制, 从而帮助患儿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 另外孟鲁司特钠还可以提供出和安慰剂比较相似的优越耐受性。同时因为孟鲁司特钠并不属于是糖皮质激素, 因而对吸入激素相关的副作用进行了有效的避免[5]。从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 孟鲁司特钠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有效的缓解作用, 从而对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

综上所述, 采用孟鲁司特钠防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肺功能, 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冯金燕.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2, 19 (2) :358-359.

[2]吴天桂.儿童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及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效果研究[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9) :157-158.

[3]范晖.孟鲁司特钠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 2012, 18 (8) :684-685.

[4]魏洪平, 王巧伟, 吴敏.孟鲁司特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J].医药前沿, 2012, 1 (20) :571-572.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 第2篇

【关键词】 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期发作;小青龙汤;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6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07-01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是指发生于患者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量增加,出现咳痰,咳嗽及反复发作的喘息症状。该病急性发作期呼吸气流障碍,病情凶险,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引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笔者采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JP3]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108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有反复咳嗽,伴喘息症状,患者自述此症状已连续2年以上,每年发作持续时间>3个月,因近期症状加重,尤以喘息症状明显,患者经胸部X线片检查,依据《现代呼吸病学》之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进行确诊,排除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其他肺部原发性病变导致的咳痰、慢性咳嗽。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7.2±4.8)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8.8±1.)年;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小青龙汤加减联合西药组)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组),每组各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JP]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23021604)4g,以0.9%氯化钠20ml稀释后,静脉滴注,2次/d,地塞米松(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333)3mg/次,口服,3次/d,氨溴索(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30360),30mg/次,口服,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组方:炙麻黄、桂枝、芍药、桔梗、干姜各10g,半夏、五味子、炙甘草各g,细辛3g;辨证加减:痰多者酌量加川贝、款冬花,咳甚者酌量加苦杏仁、百部;气喘甚者酌量加蛤蚧),水煎服,1剂/d,早晚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3周,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评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拟定。显效:喘息、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肺部体征消失;有效:喘息、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肺部体征转好;无效:喘息、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肺部体征无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见表1。

[6][JZ(]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JZ)][JY][例(%)]

[SS][BG(][BDFGmm,WK,WK6。3,WKW]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26(48.1)23(42.9)(9.26)49(90.74)*

对照组1(27.78)26(33.33)1(27.78)39(72.22)

[BG)F]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K*2]

3 讨论

喘息型支气管炎属中医学“咳嗽、“喘证、“哮证等范畴,轻者发为咳嗽,重者发为喘症,主要病因在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久病体虚等诸多方面,病机多责之于邪气壅滞于肺、肺宣降失司,精气亏虚、肾纳气失责。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以虚实错杂为主,肺肾气虚是本,痰热内郁为标[4]。

小青龙汤原方出自《伤寒论》,原为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所设,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由麻黄、桂枝、芍药、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炙甘草组成。方中君药两味: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发汗散寒以解表邪。臣药两味: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防止辛温发散之药耗伤肺气、损伤津液,佐以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他药辛散酸收之药性,全方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温丽雅,余红,张淑娟,等.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0):1934-1937.

[2]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4]杜敏华.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7):111.

郅琳,胡久略.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及IL-4,IFN-γ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1):26-267.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孟鲁司特咀嚼片,支气管肺炎, 喘息性,小儿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也叫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 常发生于呼吸道感染后, 患儿多伴有过敏体质[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刺激性干咳、发热, 严重者会发生低氧血症、CO2潴留和呼吸困难, 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目前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主要与病毒或细菌感染侵犯支气管壁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 管壁痉挛, 管腔狭窄有关。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适用于2~14岁小儿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 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 减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且对运动诱发及阿斯匹林敏感型哮喘患儿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我院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 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124例, 其中男68例, 女56例, 年龄1~13 (6.1±3.4) 岁, 病程3个月~4年, 平均病程 (1.8±1.3) 年。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人。按小儿患者防治协会制定的分级标准, 将其分为轻、中、重3度。其中观察组轻度31例, 中度22例, 重度9例;对照组轻度33例, 中度21例, 重度8例。患儿临床病史, 体检及胸部X线片检查符合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主要包括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抗感染、雾化吸入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四川大冢制药生产, 批号20081221) 。1~6岁患儿4mg/d, 7~13岁患儿5mg/d, 2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变情况, 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 临床控制:患儿活动不受限, 白天无喘息症状, 夜间睡眠良好无憋醒, 停药后病情未反复或加重; (2) 显效:病情较稳定, 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憋喘、咳嗽等症状明显缓解, 夜间偶有发作, 仍需要药物持续控制; (3) 好转:急性发作次数减少, 憋喘、咳嗽等症状有所缓解, 白天偶有发作, 夜间睡眠质量较差; (4) 无效:急性发作次数未见减少, 憋喘、咳嗽等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 (临床控制+显效+好转) 例数/总例数×100%。

1.3.2 肺功能的改变情况:

采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 (FEV1/FVC) 及呼气峰值流速 (PEF) 实测值/预测值做为评估肺功能的指标。

1.3.3 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现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8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肺功能

治疗后2组FEV1/FVC及PEF实测值/预测值均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 (3.2%) , 其中发热1例, 皮肤出现红疹1例;对照组出现发热1例 (1.6%)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发热患儿停药后经过物理降温体温很快恢复正常, 皮肤红疹患儿停药一段时间后红疹自动消失, 均未影响正常治疗。

3 讨论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通常是由于在外界因素、体内细菌或病毒的影响下, 经炎性因子介导引起支气管的广泛狭窄, 气道呈现高反应性。反复发作肺功能易受损[3]。发病因素一般认为与感染、遗传、免疫及精神因素等有关。

目前治疗的主要原则为抗感染治疗, 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 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需要特殊的气雾装置及吸入技术, 长期使用对于小儿难度较大, 患儿依从性较差。有研究显示, 经过规范化的治疗, 仍有5%~8%的患者症状无法缓解[4], 且长期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较明显。因此急需寻找一种对小儿有效, 服用更方便的药物。

国外有研究显示, 孟鲁司特咀嚼片和氟替卡松在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 二者均有改善患儿呼吸功能的作用, 加入孟鲁司特咀嚼片后可以减少雾化吸入激素的用量, 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激素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 同时还可缩短病程, 加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康复[5,6]。有研究显示, 患儿痰液中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的数量与咳嗽的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7]。因此早期消除炎性因子, 减轻炎性反应可以有效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缓解患者咳嗽等症状。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但是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0.05)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高选择性的半胱氨酰白三烯 (cys LTs) 受体拮抗剂, 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 减少腺体黏液的分泌,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减少肺组织损害及纤维化, 抑制气道重塑。其主要的作用机制是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可以与白三烯竞争性的结合受体, 阻断白三烯与受体的结合, 从而有效抑制由白三烯引发的一系列炎性反应, 改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肺功能[8]。有研究显示, 孟鲁司特咀嚼片不仅能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I (cys LTl) 与白三烯受体结合, 使其不能发挥生物学特性, 而且能抑制肽素生长因子对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的促成熟作用, 减少气道及周围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 减轻气道炎性反应[9,10]。此外, 孟鲁司特咀嚼片对由冷空气、运动及花粉、毛屑、二氧化硫等诱发的速发型和迟发型炎性反应均有抑制作用。且孟鲁司特纳咀嚼片还具有口感好、服用方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刘鹏珍, 刘艳芹, 宋春钰.孟鲁司特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6) :1145.

[2] 郑静, 闫军.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11) :829-830.

[3] 任伟.小儿喘息性肺炎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过敏的关系研究[J].当代医学, 2015, 21 (3) :56-57.

[4] 王秀琴, 刁志英, 陆茹, 等.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 2012;32 (3) :32-33.

[5] 丁蓉, 边逊, 朱群.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近远期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白介素-4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32) :93-95.

[6] 袁丽君.孟鲁司特钠防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 2013, 32 (21) :109-110.

[7] 徐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信必可都保联合治疗哮喘[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4) :615.

[8] 申玉, 韩雄信, 李若飞.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68例[J].中国药业, 2015, 24 (5) :60-62.

[9] 龙秀兰.盂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l瞄床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 2012, 38 (1) :22.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 第4篇

【关键词】 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45-01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喘息症状又被称作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息型慢支。该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常有喘息、咯痰、咳嗽等症状,其急性发作期症状较重,极易发生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等并发症,该病较易复发且病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缓解喘息、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的症状,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笔者对35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喘息型慢支的老年患者,所有患者X线胸片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征,排除患有其他疾病,均符合喘息型慢支的临床诊断标准[1],均有不同程度喘息型慢支的临床特征[2]。平均病程(203±101)年,平均年龄(705 ±73)岁,平均加重时间(176± 94)d。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中女性15例,男性20例;实验组中女性17例,男性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纠酸等西医方法对症治疗,喘息型加用平喘药和氧疗,控制感染常用复方阿莫西林片治疗,每次2片,3~4次/d ,祛痰常用的药物有溴己新(沐痰舒,盐酸溴环已胺醇)30mg,3次/d ,喘息型发作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应给予平喘药;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方法联合治疗,拟以定喘汤,组方:沙参、当归各10g,炙麻黄、白果各9g,黄芩、苏子各12g,瓜蒌皮、桑白皮各10g,炙甘草6g,杏仁10g。对于咳黄色浓痰的患者加蒲公英、鱼腥草,对于喘息较重者加沉香,气虚者加人参,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加减剂量,每日1剂,每剂煎煮3次,每次口服100ml。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及症状进行观察。无效:患者实验室检查和肺部体征和治疗前比较无改善,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减;显效:患者肺部检查干、湿啰音明显减少,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减轻;治愈:患者实验室检查正常,肺部体征消失,患者症状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喘息型慢支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以及常见病,该病容易反复发作且治疗时间较长,其主要症状有喘息、咯痰、咳嗽等,在急性发病期,很容易并发一些疾病例如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3]。西医对喘息型慢支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以及吸氧等措施。而患者所表现的症状属中医学“咳嗽”、“哮症”、“喘症”的病症范畴,多是由外邪侵袭所致机体抵抗力减退等,在治疗上以祛邪扶正为目的。定喘汤中白果定喘敛肺,祛痰止咳,麻黄解表散邪,辛温宣肺平喘,桑白皮、黄芩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半夏、杏仁、冬花、苏子皆能化痰止咳,降气平喘,诸药合用能够纳气平喘,能补肺肾之气,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4]。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67-1168.

[2]刘云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56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89.

[3]蒋红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22(6):56.

[4]赵为军,冯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68例[J].江西中医药,2005,36(3):41-41.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老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方法联合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45-01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喘息症状又被称作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息型慢支。该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常有喘息、咯痰、咳嗽等症状,其急性发作期症状较重,极易发生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等并发症,该病较易复发且病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缓解喘息、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的症状,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笔者对35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喘息型慢支的老年患者,所有患者X线胸片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征,排除患有其他疾病,均符合喘息型慢支的临床诊断标准[1],均有不同程度喘息型慢支的临床特征[2]。平均病程(203±101)年,平均年龄(705 ±73)岁,平均加重时间(176± 94)d。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中女性15例,男性20例;实验组中女性17例,男性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纠酸等西医方法对症治疗,喘息型加用平喘药和氧疗,控制感染常用复方阿莫西林片治疗,每次2片,3~4次/d ,祛痰常用的药物有溴己新(沐痰舒,盐酸溴环已胺醇)30mg,3次/d ,喘息型发作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应给予平喘药;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方法联合治疗,拟以定喘汤,组方:沙参、当归各10g,炙麻黄、白果各9g,黄芩、苏子各12g,瓜蒌皮、桑白皮各10g,炙甘草6g,杏仁10g。对于咳黄色浓痰的患者加蒲公英、鱼腥草,对于喘息较重者加沉香,气虚者加人参,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加减剂量,每日1剂,每剂煎煮3次,每次口服100ml。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及症状进行观察。无效:患者实验室检查和肺部体征和治疗前比较无改善,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减;显效:患者肺部检查干、湿啰音明显减少,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减轻;治愈:患者实验室检查正常,肺部体征消失,患者症状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喘息型慢支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以及常见病,该病容易反复发作且治疗时间较长,其主要症状有喘息、咯痰、咳嗽等,在急性发病期,很容易并发一些疾病例如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3]。西医对喘息型慢支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以及吸氧等措施。而患者所表现的症状属中医学“咳嗽”、“哮症”、“喘症”的病症范畴,多是由外邪侵袭所致机体抵抗力减退等,在治疗上以祛邪扶正为目的。定喘汤中白果定喘敛肺,祛痰止咳,麻黄解表散邪,辛温宣肺平喘,桑白皮、黄芩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半夏、杏仁、冬花、苏子皆能化痰止咳,降气平喘,诸药合用能够纳气平喘,能补肺肾之气,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4]。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67-1168.

[2]刘云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56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89.

[3]蒋红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22(6):56.

[4]赵为军,冯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68例[J].江西中医药,2005,36(3):41-41.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老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方法联合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45-01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喘息症状又被称作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息型慢支。该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常有喘息、咯痰、咳嗽等症状,其急性发作期症状较重,极易发生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等并发症,该病较易复发且病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缓解喘息、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的症状,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笔者对35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老年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喘息型慢支的老年患者,所有患者X线胸片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征,排除患有其他疾病,均符合喘息型慢支的临床诊断标准[1],均有不同程度喘息型慢支的临床特征[2]。平均病程(203±101)年,平均年龄(705 ±73)岁,平均加重时间(176± 94)d。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中女性15例,男性20例;实验组中女性17例,男性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纠酸等西医方法对症治疗,喘息型加用平喘药和氧疗,控制感染常用复方阿莫西林片治疗,每次2片,3~4次/d ,祛痰常用的药物有溴己新(沐痰舒,盐酸溴环已胺醇)30mg,3次/d ,喘息型发作在控制感染的同时应给予平喘药;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方法联合治疗,拟以定喘汤,组方:沙参、当归各10g,炙麻黄、白果各9g,黄芩、苏子各12g,瓜蒌皮、桑白皮各10g,炙甘草6g,杏仁10g。对于咳黄色浓痰的患者加蒲公英、鱼腥草,对于喘息较重者加沉香,气虚者加人参,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加减剂量,每日1剂,每剂煎煮3次,每次口服100ml。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及症状进行观察。无效:患者实验室检查和肺部体征和治疗前比较无改善,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减;显效:患者肺部检查干、湿啰音明显减少,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减轻;治愈:患者实验室检查正常,肺部体征消失,患者症状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喘息型慢支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以及常见病,该病容易反复发作且治疗时间较长,其主要症状有喘息、咯痰、咳嗽等,在急性发病期,很容易并发一些疾病例如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3]。西医对喘息型慢支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以及吸氧等措施。而患者所表现的症状属中医学“咳嗽”、“哮症”、“喘症”的病症范畴,多是由外邪侵袭所致机体抵抗力减退等,在治疗上以祛邪扶正为目的。定喘汤中白果定喘敛肺,祛痰止咳,麻黄解表散邪,辛温宣肺平喘,桑白皮、黄芩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半夏、杏仁、冬花、苏子皆能化痰止咳,降气平喘,诸药合用能够纳气平喘,能补肺肾之气,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4]。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67-1168.

[2]刘云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56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89.

[3]蒋红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04,22(6):56.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 第5篇

1.1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为1993年11月-2003年8月发病1~4天后入院的86例患者, 其中男49例, 女37例;年龄小于6个月的12例, 6个月至3岁的35例, 3岁以上的39例;年龄最小的70天, 最大的8岁;病程最短10h, 最长1个月。首次发病的46例。

本文辨证属风寒袭肺和风热狂肺及痰热阻肺的患儿, 且符合以下诊断标准:除部分轻症或素体虚胖患儿不发热外, 其余均有发热、喘气、咳嗽、烦躁、不思食、小便短少等症状;体征为口唇及指端苍白甚至发绀, 呼吸次数增加, 重者伴点头样呼吸, 鼻扇, 呼气时胸廓呈三凹型, 肺部叩诊鼓音, 两肺以哮鸣音为主, 多数患儿下肺可闻及较固定的湿罗音;查血白细胞多有增高;X线检查两肺纹理增强, 肺门阴影密度增高, 下肺野有散在不规则斑片状增密影。

1.2 方法

两组病例均予以抗炎、解痉平喘常规治疗外, 治疗组同时用虫类中药液, 对照组则用西药 (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等) 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雾化液配制:取地龙9g、蜈蚣2条、僵蚕6g、虫蜕6g、露蜂房4g、五倍子4g、热甚加麻黄6g、杏仁10g、石膏20g, 痰多加川贝10g、桔梗10g。用量为2次/d, 煎汁过滤每次15~30mL。雾化方法:超声雾化器选用雾化粒约5μm为宜, 雾化药液量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取15~30mL, 2次/d。

2 结果

两组病例中住院时间最短3天, 最长15天, 平均住院时间为6.5天, 除对照组中1例并发肺叶不张经更换抗生素而治愈外, 其余病例均体温恢复正常, 咳嗽消失, 呼吸平稳, 全身症状和体征消失, X线复查肺部炎性病灶吸收。治疗组平均治疗5天, 对照组平均治疗7.5天, 发热、喘气、咳嗽、肺部罗音消失, 平均时间治疗组分别为2天、2.5天、4.5天、4.9天, 对照组分别为3.4天、4.5天、7.2天、7天。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病案举例

患儿李, 男, 3岁。其家人代述于2天前开始咳嗽, 口服“蛇胆川贝液”未见好转, 并见发热、喘气、咳嗽加重而入院。查体:体温39.2℃, 心率150次/min, 呼吸45次/min, 神志清楚, 精神较差, 面色苍白, 口唇、指端轻度紫绀, 咽充血, 吸气时可见典型三凹征, 叩诊鼓音, 两肺满布哮鸣音, 双下肺可闻及较固定的细湿罗音。查血白细胞计数11.2109/L, 中性粒细胞79%, 淋巴细胞21%, 胸部X光片提示:两肺纹理增粗, 两下肺可见小斑片状增密影。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 (哌拉西林2g、炎琥宁160mg) 、解热 (柴胡注射液1mL) 及对症治疗, 同时用地龙9g、虫蜕6g、蜈蚣2条、僵蚕9g、五倍子4g、麻黄6g、石膏5g、杏仁10g煎汁, 每次20mL, 每天2次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治疗3天体温正常, 咳嗽减轻, 呼吸平稳, 精神转佳, 继续雾化2天, 停用其它药物, 拍片显示:两肺阴影消失, 炎性病灶吸收, 痊愈出院。

4 体会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肺部炎性变, 好发于3岁以下体虚幼儿, 以冬春季节多见, 且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其病因病机复杂, 祖国医学认为外因是诱发本病的先决条件 (如感冒着凉、气候突变) , 另一方面小儿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抗病能力低下, 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风寒、风热和痰浊之邪犯肺, 致肺失宣降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机体免疫状态和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因此, 治疗上多采取抗炎、抗病毒、解痉平喘等, 疗效不理想。用丹参注射液静滴改善肺微循环以提高疗效的作法近年来多有报道[1]。笔者分析本病的特点, 经过反复筛选, 认为以虫类药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本病疗效独特。体会: (1) 疏风解热:小儿为纯阳之体, 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 一旦发热热势难以控制, 有的甚至发生惊厥。方中虫蜕、白僵蚕具有解热疏风、开宣肺气之功, 使热邪从皮肤和呼气中散解, 有利于体温恢复正常; (2) 止痉平喘:喘息是因支气管痉挛, 呼吸气道不利所致, 重者血氧浓度降低, 出现紫绀和呼吸困难。地龙、蜈蚣能疏风止痉平喘, 缓解支气管痉挛, 使肺速开, 哮喘缓解; (3) 活血通络:祖国医学认为暗、紫为瘀血所致, 即气血瘀滞、脉络受阻。蜈蚣能通络止痛, 地龙能凉血、活血、通络, 改善肺部微循环; (4) 解毒脱敏:喘息的发生, 多因小儿免疫功能低下, 对感染过敏所致,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有脱敏作用, 是防治哮喘的一条新途径。地龙、蜈蚣具有活血脱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露蜂房、蜈蚣尚能解毒杀虫抵御细菌、病毒的侵袭和扩散; (5) 化痰散结:由于发热和喘息呼吸, 使体内水分丢失, 痰液稠浊, 粘附于支气管壁, 阻塞气道, 使喘憋加重。五倍子能降火化痰, 蜈蚣、白僵蚕能化痰散结, 加上超声雾化产生的微粒小, 易于直接深入病变局部, 使局部药液浓度提高, 从而提高疗效。同时, 因雾化液促使痰液溶解或稀释, 便于排出, 改善了肺支气管的通气功能, 使哮喘迅速缓解。

参考文献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54例, 女26例, 年龄3~56岁平均年龄 (35±10) 岁。病程3~15年。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均无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5mg布地奈德+0.25mL0.5%沙丁胺醇+3.75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15min/次, 2次/d, 疗程为3~5d。

1.3 护理

1.3.1 雾化吸入前的护理

1.3.1. 1 一般护理

应细心观察病情, 消除不适诱因;调控病房环境, 营造舒适氛围:相对湿度60%~70%, 室温控制在20~22℃。病室保持整洁、空气新鲜等。吸入前对痰多的患者, 可采取先吸痰后雾化的方法, 减少痰液堵塞气道, 使药物的利用度提高。在室内, 杜绝放置易引起过敏的物品, 如花卉。清洁消毒雾化吸入器, 尽量做到专人使用雾化吸入器。雾化前还应将吸痰器备好, 防止痰液阻塞气道, 从而发生窒息。

1.3.1. 2 心理护理

雾化前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有关知识, 从而解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向患者讲解有关雾化器的原理及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 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1.3.2 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护理

1.3.2. 1 选择适合的体位

一般选取坐位或半卧位, 对呼吸无力、意识模糊的危重患者采取侧卧位, 床头抬高30°, 避免采取仰卧位, 从而利于膈肌的下移, 使气体交换增加, 提高呼吸深度, 使吸入的药液沉积到肺泡及终末细支气管。

1.3.2. 2 安排好吸入时间及剂量

为利于吸入后排痰, 应午睡后、饭前进行常规雾化吸入, 避免导致恶心及呕吐。吸入剂量2mg/次, 吸入时间为15min/次, 2次/d, 1个疗程为5~7d。雾化吸入时间一般控制在5~l0min, 不宜过长且用药前要先摇匀药物。

1.3.2.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1) 密切观察雾化吸入器的情况, 如注意喷嘴有无堵塞等。 (2)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如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 进行吸痰、吸氧, 待症状缓解后雾化吸入。 (3) 由于驱动气流速与药雾微颗粒的大小有关, 因此, 应将氧气的流速设为6~8L/min, 这样可增加药物微颗粒和雾化量的比例, 从而使雾化时间缩短, 保证呼吸道通畅。

1.3.3 雾化吸入后的护理

雾化吸入后应及时清洁口鼻处及洗脸等, 采用生理盐水漱口, 对不能漱口患者, 应进行口腔护理, 每天2次, 并整理用物从而使咽部不适感及面部皮肤的刺激减少。在雾化吸入后及时拍背并鼓励患者咳嗽, 5~10min/次, 2次/d。

1.4 疗效判断标准

(1) 显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消失, 两肺听诊无哮鸣音; (2) 有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明显好转, 听诊两肺呼吸粗或干湿啰音减少; (3) 无效:咳嗽、咳痰、喘息症状、体症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所有数据用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 统计学分析得, χ2=10.4, P<0.05, 有统计学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雾化前后的血气情况

具体结果见表2。对照组与治疗组雾化后比较, t=3.21, P<0.05, 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雾化吸入前后比较, t=3.52, P<0.05, 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雾化吸入前后比较, t=2.98, P<0.05, 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管腔狭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从而导致气流受限。导致疾病的病原多为病毒、细菌。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多由呼吸道入侵, 以肺组织炎性浸润、水肿、充血为主, 表现为渗出物充满肺泡内, 经肺泡壁蔓延向周围肺组织, 并呈点片状炎性反应灶[2]。临床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痰、咳嗽, 在临床上, 只采用抗感染治疗, 不能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布地奈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及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 可提高疗效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沙丁胺醇为选择性刺激β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它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内源性致痉物的释放被抑制, 从而减轻水肿。布地奈德为非卤代糖皮质激素, 脂溶性较高, 极易粘附于面部, 影响疗效。因布地奈德用药剂量较小, 且不易溶于其它溶媒, 所以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准确抽取所需药量, 然后直接加到雾化吸入器中。吸入过程中每隔2min, 轻轻摇晃雾化吸入器, 利于药物有效均匀喷出。作用机制包括收缩微小血管, 使炎性反应的渗出减轻。增强气道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反应性, 阻止释放过敏介质, 降低过敏介质活性, 从而使气道炎性反应有效清除和支气管痉挛收缩的症状显著降低[3]。扩张毛细血管, 抑制炎性反应细胞移向炎性反应部位。

对于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患者, 目前认为疗效最佳的治疗是雾化吸入, 它可进一步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4], 气道吸入治疗早期给药疗效更佳, 可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的发生和疾病的恶化。

在整个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始终贯穿操作指导, 正确掌握雾化吸入前、雾化吸入过程中及雾化吸入后的综合护理措施, 避免浪费药液。护理人员应将整体护理观作为指导, 吸入时多鼓励、多安慰、多关心患者, 重视护患合作,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保证有效吸入, 顺利完成治疗。

因此, 对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 采取布地奈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结合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 具有疗效好, 症状改善快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对照组40例, 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 治疗组40例,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布地奈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及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 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 两组有统计差异 (P<0.05) 。对照组与治疗组雾化后血气情况比较 (P<0.05) , 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雾化吸入前后血气情况比较,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对照组雾化吸入前后血气情况比较,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对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 采取布地奈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结合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 具有疗效好, 症状改善快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布地奈德悬液,沙丁胺醇,喘息型支气管,雾化吸入,护理

参考文献

[1]戴自英,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10:13961397.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70-71.

[3]杨丽莉.布地奈德液吸人对呼气流速改善的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1, 21 (3) :166.

喘息型支气管炎治疗研究进展 第7篇

1 西医治疗

1.1 西医雾化治疗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呼吸道上皮组织会受到损害,从而导致气道壁的激惹受体或胆碱能受体露出,这时M2受体会被抑制而丧失功能,造成气道平滑肌收缩,而气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两种受体会与相应的激动剂结合,从而发挥舒缩效应[1]。雾化治疗可以让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而使药物功效很好地发挥,而且还能避免由于全身用药引起的副作用。吴剑云[2]等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小儿支气管炎总有效率为95.52%。说明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能够促使病情快速好转。同时,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两种药物采用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气道痉挛,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减少腺体分泌,修复气道上皮炎性损伤,控制喘息症状[3,4,5],缩短病程,在临床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而且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不良反应比较少。

1.2 口服西医治疗

喘息性支气管炎多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所诱发,是儿童呼吸道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反复发作的喘息,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史,哮喘症状在数日内渐加重。随年龄增长,起病渐呈急性过程,常常在吸人尘螨、屋尘、花粉、羽毛、霉菌等变应原导致喘息发作,或者当运动和物理因素刺激(如冷水、冷空气)下发病,3岁以内、体形肥胖者的婴幼儿多发,该病起病急、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大部分患儿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给患儿带来较大痛苦,给患儿及家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常用激素进行治疗,而静脉使用激素副作用大,长期以来,许多儿科医学专家一直在寻找一种依从性好、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着的药品代替激素疗法。张艳丽[6]等采用口服顺尔宁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效果显着,对肺功能无影响,达到治疗目的。

1.3 西医静脉治疗可用西药静脉点滴,如可用头孢呋辛钠、氨茶碱和地塞米松联合静脉注射,对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可抗感染、去痰、解痉平喘等功效。

2 中医药治疗

2.1 中医辩证施治理论依据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机体内、外多种因素互相作用而引起的。罗凤萍[7]认为其病机多为肺气虚,痰饮伏肺,肺络瘀滞,复感痰湿、风热、风寒之邪,致肺失宣肃,水湿不化,湿聚生痰,壅阻气道,痰气搏结,肺气上逆,咳喘之证作矣。反之,气虚无力化痰,痰湿的存在又是加重咳痰喘的重要因素。多属肺肾气虚。所以,应采取中医辩证施治。

2.2 中医辩证施治

中医是祖国宝贵的传统医学,积累几千年人类治病的经验,中医辩证施治是总结和发扬前人的研究成果,提高对疾病的诊治水平。杨继民[8]认为,豁痰利气乃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治疗之要法。杨洁文等[9]认为,该病治疗在于祛痰、降逆、纳气,用药宜宣降并用而重在降气,祛痰与纳气并举而重在祛痰。亦获得很好的疗效。

2.3 中医内治法

现代中医学家对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内治法的研究,经验颇丰。伍世葵[10]采用定喘汤(组成为麻黄10g,白果10g,杏仁10g,款冬花10g,苏子10g,桑白皮15g,半夏10g,黄芩10g,甘草5g。根据不同症状辨证施治可加减:喘息不得卧者加地龙和全蝎;痰热较盛者加浙贝和胆南星;发热加羚羊角粉冲服,加荆芥和柴胡同煎)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总有效率为92.9%。喘息型支气管炎当属中医学“痰饮”“喘证”范畴。大多数患者有痰热,肺失宣降,肺气壅闭,复感风寒,故喘息性支气管炎以痰多气急,咳嗽为主。治廖适宜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定喘汤中麻黄辛温,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白果甘涩,祛痰止咳,敛肺定喘,两药合用,一散一收,既能增强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黄辛散太过耗伤肺气,共为君药;杏仁、款冬花、苏子和半夏皆能降气平喘,化痰止咳,协助君药寒之黄芩,咸寒之地龙,止喘平喘,清泄肺热,为佐药;臣佐相配,以解内蕴之痰热。甘草和中而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达宣降肺气,止喘平喘,清热化痰之功。使痰热清,外寒解,肺气降,则咳嗽痰喘诸证自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中所含的麻黄碱、伪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具有明显的平喘功效[11];白果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地龙对支气管有显着扩张作用[12],以上均为定喘汤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2.4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有很久的历史,近几年来,很多祖国民族传统医学专家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对中医外治法进行深入研究,采用药罐、针灸、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等疗法,对喘息型支气管炎进行中医外治疗法,取得满意的效果。常用药方子有:细辛、甘遂、麻黄、白芥子、川乌、茯苓、麝香、当归、瓜蒌等共研末,以麻油姜汁熬成糊状制成膏药,贴敷于大椎穴、肺俞穴、定喘穴等位置,每日更换,1天两贴,1个疗程为7d,坚持对患者使用2~3个疗程,或以针灸刺肺俞穴,一天2次,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评价患者总体疗效,若配合平喘扶正汤,效果更理想,常用平喘扶正汤基本方子有百部蝉蜕、僵蚕、黄芪、姜半夏、黄芩、防风、地龙、黄精、麻黄,水煎口服,2周为1个疗程,效果良好。或以中成药黄芪注射液2m L对准肺俞穴位注射,一天3次,1周为1个疗程,坚持1~2个疗程。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 第8篇

关键词:婴幼儿喘息型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效

婴幼儿喘息型肺炎属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之一,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多见于1~3岁婴幼儿,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早期预后好,但有部分患儿发展为哮喘。其病因尚不明确,但常与病毒感染、过敏体质等有关,且这类患儿对激素、支气管解痉剂吸入疗效不明显。哮喘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预防喘息型肺炎反复发作至关重要。近年来,笔者所在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息型肺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2月,笔者所在科收治喘息型肺炎72例,均符合《褚福堂实用儿科学》喘息型肺炎的诊断标准[1]。7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和西医治疗组36例,年龄3个月~3岁。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个月~2岁22例,2~3岁14例,伴发热18例,占50%,血常规白细胞升高20例,占55.56%。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个月~2岁19例,2~3岁17例,伴发热19例,占52.78%,血常规白细胞升高21例,占58.33%。两组患儿入院时患病天数均为1~3 d。两组性别、年龄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西医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泵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小儿五炙汤(笔者所在医院协定方)治疗。方剂组成:炙麻黄2 g,炙紫菀6 g,炙桑白皮6 g,炙款冬花6 g,炙甘草3 g。加减:腹泻者加藿香、煨葛根;痰多者加冬瓜仁,菜菔子;烦躁者加五味子。上药先浸泡25 min,水煎30 min,分煎2次,混匀,取汁50 ml左右,分2次喂服。1剂/d,1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用药1周内,喘憋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肺部喘鸣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有效:用药1周后,喘憋明显减轻,肺部喘鸣音减少;无效:用药1周后,上述症状改善或无效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喘憋缓解时间,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d

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4.4%,西医对照组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例(%)

3 讨论

喘息型肺炎是一组以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出现喘憋,肺部听诊以哮鸣音为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引起喘息型肺炎,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较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可通过许多机制介导哮鸣音的发生,导致患儿反复发生喘息,反复发作3次以上,肺部闻及喘鸣音,即可诊断为婴幼儿哮喘[2,3]。喘息型肺炎,属中医“咳嗽”“喘症”的范畴。因婴幼儿脏腑娇嫩,肺脾常不足,且小儿冷暖不知自调,常意为风寒或风热所侵。外邪由表入里,阻遏肺气,肺失清肃,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交阻,气道不利,上逆则为喘咳。此症发作时以邪实为主要特点,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治疗重在降气平喘,止咳化痰。五炙汤以麻黄平喘止咳为君;紫菀、款冬花、桑白皮清泻肺热为臣;甘草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止咳平喘化痰之功。现代药理研究麻黄、细辛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黏膜肿胀,解热、抗过敏;麻黄、菜菔子同时有抗呼吸道病毒的作用[4,5]。

本组临床资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且五炙汤为蜂蜜所炮制,味甘,婴幼儿易于接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防止其产生毒副作用及耐药性,且不会导致二重感染,比单纯使用西药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褚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2.

[2]沈华浩,徐峰.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04,3(2):144-146.

[3]庞学智,张金泉,郑红霞“.止喘合剂”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型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9):121,147.

[4]刘华华,甘彬彬,张雪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8):19-20.

喘息型支气管肺炎论文 第9篇

资料与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84例, 都满足喘息型支气管炎的定性[1], 同时, 将先天心脏病、合并气管异物、先天肺发育不良等病例排除。预防组40例, 男19例, 女21例, 年龄5~19个月, 平均 (9.4±3.5) 个月;对照组44例, 男20例, 女24例, 年龄4~17个月, 平均 (7.9±3.3) 个月。两组样本中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情轻重、与住院时间上都非常相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比性较高。

方法:在两组患者住院后都采用相同平喘、抗感染、祛痰等治疗。预防组在痊愈出院后按2次/周的频率 (周一、周四各1次) 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1 m L肌注, 持续注射3个月。对照组在出院后不进行任何防治。

判断准则:卡介菌多糖核酸临床疗效的判断准则为患者喘支复发次数、复发率和喘支出现的持续长度, 所有患者都做2年跟踪调查。

统计学方法:喘支复发率用 (%) 计, 喘支复发次数、持续长度以 (±s) 体现, 两组样本对比用t来查验。同时用α=0.05做标准验证, 若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来说, 预防组2年中患者喘支复发的频率显著降低, 其发作持续长度也大大缩短,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喘息型支气管炎是小儿内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2], 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 是一种ht1/ht2型细胞因子比例失衡密切相关的免疫炎性疾病, 3岁以下婴幼儿人群多发。然而这几年, 年长患儿数量也呈上升态势, 究其原因是婴幼儿外周细支气管直径小, 弹性组织少, 致其细支气管内阻力增加, 此外还有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原刺激, 导致支气管炎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内膜纤毛细胞受损, 清除能力减退, 形成气道阻塞从而发生喘鸣和咳嗽, 此类患儿多有特异体质或哮喘遗传史。这几年有证据表明, 合胞病毒引起的喘支婴幼儿患者中发现特异性Ig E抗体, 患者鼻咽分泌物所含组胺浓度比感染但无喘息发作的患者有明显较高的数值。并且该患者家族史很大可能有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变应性疾病, 这其中大概30%患者曾患湿疹, 血清化验结果SIg E含量常见增高。从近几年的研究数据来看, 大概有72.6%的喘支患者在学龄前期病证好转, 其余大概20%喘支患者可能演变成哮喘, 概率相对较低。

注:发作频率:每季度发作次数, 1分/次;持续时间:每次持续12~24 h为1分, 24~48 h为2分, 48~72 h为3分, >72 h为4分。

卡介菌多糖核酸 (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frac-tion of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 BCG-PSN) 是用运用热酚法将蛋白质分离而成的新一代卡介菌提取物, 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在以往的大量临床试验研究中, 应用BCG-PSN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湿疹、慢性荨麻疹等变应性疾病, 疗效显著[3], 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 可以特异性增强机体的ht1型细胞免疫反应, 抑制ht2型细胞免疫反应进而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4]。因此其在防治哮喘气道炎症方面越来越受重视。卡介菌多核酸注射液可通过调节机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 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以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从而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 减少哮喘的反复发作。其次, 降低Ig E水平, 同时增加Ig G水平, 亦可以使已和组织肥大细胞结合的Ig E不能与抗原结合, 起到脱敏作用。而抑制炎性细胞向气道趋化, 稳定肥大细胞膜, 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释放介质, 也是减轻气道炎症, 抑制喘息发作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本组临床应用干预后40例, 复发8例, 2年内喘息发作频率20%, 发作频率平均 (1.88±0.227) 次, 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平均 (2.04±0.216) h;对照组44例未干预, 26例复发率59%, 2年内喘息发作频率平均 (2.46±0.194) 次, 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平均 (2.80±0.214) h;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预防组, 复发频率也高于预防组 (P<0.045) , 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也高于预防组 (P<0.041) 。结果表明,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预防患儿病情复发、降低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长度上效果显著, 能有效减轻患者病痛, 临床上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 (简称喘支) 患儿喘息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84例, 住院治愈后随机分成两组:预防组40例, 出院后进行卡介菌多糖核酸1m L肌注;对照组44例, 出院后不进行任何防治, 均跟踪随访2年,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喘息复发情况及喘息时持续时间。结果:预防组2年内喘息复发率20%, 发作频率平均 (1.88±0.227) 次, 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平均 (2.46±0.194) h;对照组2年内喘息复发率59%, 发作频率平均 (2.04±0.216) 次, 发作喘息时持续时间平均 (2.80±0.21) h;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具有预防喘支患儿复发的作用, 且有缩短发作频率及发作时持续时间。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喘息型支气管炎,预防与治疗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07-308.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72.

[3]马跃民.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大理医学报, 2000, 9 (1) :31-32.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