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精选8篇)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 第1篇
1.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形态被称作什么?(信息化教育)2.什么是学习过程、什么是学习资源?
3.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这个领域称作什么? 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提出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什么?
5.教育技术这一术语是在20世纪20~50年代从哪个国家的视听教育运动中演变而来的? 6.给出几种常用的教学媒体,哪种媒体最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
7.什么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什么是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什么? 8.概念:信息素养
9.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中提出该领域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0.教育技术的设计领域包括哪些?
11.在E-mail、Chat Room、Netmeeting、e-Works中,哪些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商学习?
12.仔细研读案例《马老师巧用DVD》及点评
1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规定的教育技术能力维度有哪些? 14.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有哪些? 15.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16.采用MPEG-4编码技术的视频格式有哪些? 17.下载顺序流式传输的流媒体方法有哪些? 18.录制数字视频的方法有哪些?
19.用屏幕录像专家录制生成的视频格式有哪些? 20.数码摄像机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21.被摄主体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叫作什么? 22.把硬盘摄像机中的视频导入到会声会影软件中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23.我国视频的制式是哪种?
24.DVD光盘上的VOB文件采用什么编码? 25.音频文件的格式有哪些?
26. 请问录制网页上正在播放的背景音乐或录制光驱中一张CD上正在播放的音乐应该设置什么录音通道?
27.提升音频的音量本质上是提升该音频文件波形的什么?(振幅)
28.在CoolEdit多轨编辑环境中制作音频作品,输出作品时应使用什么命令? 29.在CoolEdit多轨编辑环境中如何操作可以移动音轨上的一个音频文件 30.什么音频格式适合用做课件中较长时间的背景音乐? 31.PowerPoint软件支持以下哪些音频格式 32.在CoolEdit中调整音调使用什么命令?
33.现有背景音乐和解说两个音频文件,哪些命令可以实现在播放背景音乐的同时播放解说?(CoolEidt中的多轨合成录音机中的编辑—与文件混音)
34.“学习者学习方面的当前状况与被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距离”被称作什么? 35.对学习者学习准备的分析一般包括哪些?
36.按照威特金对学习风格的分类研究,如果学习者“喜欢与别人一起学习,对他人的感情和意见敏感”,那么该学习者属于哪一种学习风格?
37.按照威特金对学习风格的分类研究,如果学习者“注意课程材料的细节”,那么该学习者属于哪一种学习风格?
38.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哪几种?
39.下面是用ABCD法编写的教学目标:“给出两个不同分母的分数,其中一个分母能被另一个分母整除,学生能通分并求出两个分数的和,15个题中12题正确为及格”,其中B是指什么?
40. 下面是一位英语教师编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呈现单词卡片教学生认识bear/ squirrel/ pig/ mouse 等单词”,你认为这个目标编写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作为教学目标)
41.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几种?(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内外结合法)
42.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有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目标参照系不同)
43.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习者“开始进行心理运算,但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学习者处于什么阶段? 44.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习者“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会喜欢”,说明学习者处于什么阶段?
45.对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内容包括哪些? 46.什么是教学重点?什么是教学难点?
47.什么是教学内容? 48.在设计较大的单元,或者是整个课程时,适合采用何种教学内容编排方法? 49.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50.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分别是什么? 51.对于技能的教学,一般适宜采用何种教学策略? 52.选择教学媒体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53.教学评价依据功能不同分为哪几种? 54.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55.哪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类型适于在授导型教学中使用?(课堂演示型 资源工具型)
模拟实验型5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的三条定律是什么? 57.什么是授导型教学? 58.什么是教学目标?
59.什么是教学目标的 “ABCD”编写方法?
60.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新内容的各种不同的机会,例如听讲、记笔记、解释、分析、讨论、评论等,该教师运用了何种教学策略?(精加工教学策略)
61.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的教学媒体是什么?(多媒体教学软件)62.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谁?
63.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称为什么?(探究型学习活动)
64.探究型学习所注重的学习目标有哪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65.探究型学习的特点有哪些?(学习是主动,且有很多亲身实践的训练;所学习的内容可以超越课本的限制;刺激强烈、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
66.探究型学习有什么优势?(鼓励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强调高级思维技巧;学习者通过亲身活动发现答案)
67.探究型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68.探究型学习包含几个基本步骤?
69.探究型学习过程设计中涉及的关键要素有哪些? 70.探究型学习设计中,什么“五何”问题设计方法?
71.“若何”问题设计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要素来考虑问题设计,除从“人物”、“时间”、“地点”角度考虑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考虑?
72.完成下列任务:采访资料、拍摄照片、整理并写出报导,涉及到的角色有哪些?(记者、编辑、摄影师)
73.探究型学习任务设计,要求任务具有哪些特征?
74.探究型学习评价涉及情感方面、学习过程、参与情况外,还涉及什么?(学习环境)75.比较常用的过程评价的工具有哪些?(电子学档、概念地图、学习契约、评评估表以及量规)
76.WebQuest学习活动具有:有明确的主题或问题;此类问题可通过寻求信息而得到解决的特点外,还具有什么特点?(问题的解答没有唯一性)77.WebQuest一般由几个模块组成?
78.WebQuest除简介、任务、过程、资源模块外,还有什么模块?(评价、结论)79.WebQuest网站设计开发过程包括:确定主题、设计WebQuest学案、网站结构设计、网站文件夹设计外,还有什么?(网站链接设计 布)
80.WebQuest网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页模式,另一种是什么?(多页模式)81.探究型学习任务设计中,任务的实施往往涉及到什么?(角色扮演)82.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最常用的制作工具软件是什么? 83.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84.一般的专题学习网站由哪四大部分构成?
85.幻灯片模板包括哪几种?(幻灯片母版、标题母版)
86.通常可以用在主题学习网站中的图像格式有哪些?(PNG、GIF、JPEP/JPG)87.JPEG/JPG格式图像文件的优点是什么?
88.Windows系统中可以用来捕捉屏幕图像的命令是什么?(PrintScreen、Alt+PrintScreen)89.设置数码照相机“自动拍摄模式”可以使用哪个功能键?(模式转盘)90.数码照相机“自动模式”下如何进行对焦操作?(“快门按钮”按下一半对焦)91.使用扫描仪之前需要安装哪些软件? 92.Photoshop软件中“图层”是指什么?
93.图像处理时,经常需要对图像进行颜色调整。图像颜色的属性包括哪些?(色相、饱和
网站界面设计
网站制作
网站发度和明度)
94.Snagit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截图软件,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提供四种捕捉模式,即图像捕捉、文字捕捉、视频捕捉和网络捕捉;捕获的图像可保存为BMP、PCX、TIF、GIF、JPEG格式,还可保存成系列动画;自带绘图工具,可以对捕捉的图像添加箭头、高光、插图、文字、光标、标注等修饰。)
95.在使用PhotoShop软件开发一幅数字图像时,如果想在图像中获得几个相同的图形,可以使用哪个命令?(复制图层)
96.哪种接口可以声画同步地输出影碟机的信号?(AV接口)97.多媒体投影机与计算机连接的接口是什么?(VGA接口)
98. 一台多媒体投影机同时连接了计算机和视频展示台,如果它正在输出的是计算机的信号,那么要想输出视频展示台的信号应该如何操作?(按下它的信号输入源选择键,使输入信号选择为视频(AV)信号)
99.笔记本电脑与投影机连接后,笔记本电脑液晶屏有信号显示,而投影屏幕上显示“无信号”,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连接的信号线有问题;投影机选择的输入信号不是VGA信号;笔记本电脑的视频输出模式不对)
100.设备是什么?(VGA分配器)
如图所示,连接台式机、多媒体投影机和显示器的101.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影碟机、计算机显示器、多媒体投影机与视频展示台连接,通过视频展示台选择切换各输入信号,正确连接的方法是什么?
102.
一个多媒体教学系统连接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系统的操作面板如图2所示,现在想要播放视频展示台的信号,应如何操作?(先按下集中控制系统控制面板上的“展台”,再按下多媒体投影机面板或遥控器上的“Source”键,使多媒体投影机的输入源信号为“视频”。)103.同上图,一个多媒体教学系统连接图1所示,其中控制系统的操作面板如图3所示,现在想要播放计算机中的课件,应如何操作?(先按下集中控制系统控制面板上的“台式电脑”,再按下多媒体投影机面板或遥控器上的“Source”键,使多媒体投影机的输入源信号为“计算机”。)
104.DVD影碟机输出的图像信号是什么类型?(模拟信号)
105.既能实现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系统功能,又能实现教学中师生交互的系统是什么?(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
106.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包括下列哪些设备? 107.交互式电子白板“校验设备”操作的作用是? 108.交互电子白板“校验设备”操作的作用是什么?
109.使用“开始”→“保存”命令可以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所有的批注保存为哪种格式的文件?
110.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行之后的默认模式是?
111.什么音频文件在教学只能用于纯音乐,不能用来表示带人声的歌曲、解说或效果声?(Midi格式)
112.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使用数字视频资源的方法有哪些?(使用“插入”菜单下“影片和声音”命令;使用“视图”菜单下的“控制工具箱”,选择“windows Media Player”控件)113.可以动态展示教学资源的媒体设备有哪些?(影碟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等)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 第2篇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国民教育。
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重视早期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简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一、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精神状态与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其次,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活化并创造新的教育资源。再次,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建构能力相匹配。
二、教育的自身状况。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效果的大小,与教育自身的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些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的素质、管理水平以及相关的精神条件等。
三、家庭环境因素。影响教育的家庭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文化水平以及家庭的人际氛围等。
四、社会发展状况。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不存在离开社会的教育,也不存在离开教育的社会。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所提供的条件和背景中进行的,无不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打上社会时代背景的印记。影响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社会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进步程度、整体的社会环境、民族心态、文化传统等。
简述当代学生观。
随着教育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学生的认识也理解也随之改变,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育的理念;重视学生发展性的教育理念;依法施教的理念;自我教育的理念。
简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促进教师专业化得发展;影响教师常规教学方式;使教师重新审视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课程改革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 第3篇
进入高三,新课结束后就进入全面的复习阶段。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复习不感兴趣,认为复习只是对原有知识的浓缩,所以,复习的效果不佳。对于如何提高政治复习的效率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学习,形成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在高三的政治课复习中,最重要是的让学习掌握非常扎实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直以来,高三老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多媒体课堂是花俏的东西,与高考背道而驰,不利于高考复习。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我们高三政治复习的知识容量特别大,它包括四个部分,即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涵盖了高中三年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要将所有的知识复习梳理一遍,时间非常紧张,导致每一节课的知识密度特别大,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困难,学习的效率相对低下。这个时候,老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三政治课的复习中就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动态知识结构,完善教材知识
高三政治课中的政治常识、经济常识主要阐述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哲学常识也主要是用来分析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而政策是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而调整变化的,教材受出版因素制约,难以及时反映这种变化,使内容相对滞后,作为教师就应根据政策调整内容及时将教材完善,使教学与时代同步。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迅捷性能使教师迅捷获知调整内容,能减少因信息滞后而错过时机、贻误教学的遗憾。特别是针对每年高考新变化的考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有效并有针对性进行复习。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和学生去共同构建动态的知识网络。高考说明中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教材中是将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分成一块一块的。在复习的时候,我们要让学生完整的掌握知识,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学生对知识的内在联系的掌握是一个逐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时候,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非常容易的将考试大纲、考试手册要求考核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内容,按照知识点本来的内在联系,将众多的知识点连成一条知识的线索,之后将这些知识线索构建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网络,逐步、清晰地展示给学生。例如,复习哲学常识时,根据四个部分内容按世界观原理──方法论──具体应用的线索展示给学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整掌握考试大纲的知识要求,又可以加深学生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从而提高了复习效率。在指导学生复习经济常识时,通过网络信息能及时查找并获知新的信息,如“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准确把握其内涵并引入到复习中去。这样既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又有利于学生了解新的方针政策;既使教材得以完善,使原观点与新内容沟通而得以发展,又使学生准确理解考点调整的原因和意义,从而使得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新意,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最新信息容量,更好地复习时事政治
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时事政治是高三复习中的一大部分。现在的高考对时事政治的考核趋向于隐性化,趋向用时事的材料考核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时事信息资料,另一方面需要能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对这些时事材料进行分析。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捕捉新的社会热点并与教材知识结合,使学生既能用教材知识解释新的时事材料,又能依托时事背景理解教材中抽象的原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往教师获得资料的渠道狭窄、手段落后,引用的材料往往相对滞后,这不利于对时事热点复习的时效性。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提供鲜活的材料,而且其资源丰富,有利于教师筛选并链接相关背景,把专题的时事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之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讨论,让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发现各自的不足,在相互借鉴中来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复习“建立两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专题时,将我国北方沙漠化、北京地区的风尘暴、中国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有6000亿元的数据,十七大会议、中国经济发展论坛等新闻中录下来的镜头整合成背景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方面了解了我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形势,另一方面对环境问题展开了理论思考和讨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运用自己所学生的知识去分析时事材料,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可以及时、直观、全面复习了时事,又可以复习教材基础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训练,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政治科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而考查学科能力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二是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习复习时,一方面要向细致、全面将所有知识复习梳理一遍,另一方面要安排学生做一定量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授,满堂灌输理论的条条框框,教学生背条条框框,同时布置一定量的练习是难以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这个时候,老师如果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处理,加以整合。同时,精选一些题目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归纳解题方法,这将给学生以新鲜感以及清晰的知识网络和解题方法,提高复习的效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练习题特别是主观题的训练中能加快学生的进步,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在高三政治复习中,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训练一定量的习题,因为一方面是学生是要面临考试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对学生的训练,主要是依靠纸张试卷去测验、考试,之后教师进行批改,在一段时间之后向学生反馈,这种训练方法的好处是符合高考的要求,有较强的针对性,缺点是不能及时反馈以及讲评方式单一、不够直观和明了。如果我们精选一些习题,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之后教师立即在现场进行讲解,这样学生能及时发生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特别是在主观题的训练中能加快学生的进步。例如,将很好的一道主观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限定学生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自己的答案,之后学生相互宣读自己的答案并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最后教师再去分析该题,提供相对标准的答案,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收获相对于教师单纯的讲评要更大,更有针对性,他们提高得也更快。
5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5.1 多媒体展示与板书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不去板书,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认为课件展示不能代替板书,因为板书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抄笔记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板书的内容将在学生的“眼前”存在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加深对所学习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结束之前还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缺少板书,单纯的课件展示使学生失去了交流的过程,变成了学生与电脑之间的“人机对话”,将使得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产生了异化的效应。
5.2 自己制作与拿来主义的关系
有人抱怨制作课件太浪费时间,技术要求太高。确实中学教师的工作量一般都比较大,要求每一个多媒体的课件都要自己制作,是不现实的而且教师并不都是制作课件的专家。但是资源是可以共享的,现在网络上有许多可以直接借鉴的课件,我认为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只是不符合本意的要进行修改,此外要注意知识产权的问题,最好在使用的时候要署上作者的姓名。
5.3 用与不用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出现有的老师每一节课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我觉得大可不必,是使用还是不用,完全要根据课程的内容需要而定。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虽然非常有很多优点,能解决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但是它也是为人服务的,为教学服务的,为学生服务的,切忌为使用而使用。
6 结束语
思想政治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考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政治教师应该适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抛弃信息技术与多媒体不适用于高三教学的思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于课堂教学、高考复习中,提高教学、复习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佳绩,为高校培养出更多的顺应时代发展的优秀学生。
摘要:如何搞好高三阶段政治学科的复习,提高复习的效果,是每一个应考教师都会面临并解决的问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构建知识结构,加大最新信息容量,提高习题训练的质量,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同时还要正确处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常规复习方法之间的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 第4篇
一、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中考复习的意义
这是由中考复习教学的特点和现代教学手段的特点决定的:
1、有利于实现全面知识扩容。中考语文复习除了全部语文教材外,还要进行语言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写作等专题复习,再加上模拟训练,其内容非常繁多。在复习中不可能像平时上课那样详细讲解,而多媒体网络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容纳知识要点,而且更加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
2、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效率。每年进入综合复习往往都在四月份,而中考一般都在六月下旬,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要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完全消化掉实在不容易。现代教学手段则可以大大提高单位时间的复习效率,而且用得好,还可以解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差异问题。
3、有利于调节学生学习状态。中考复习方式以讲解和强化练习为主,学习生活较为枯燥,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烦情绪。现代教学手段将视听音像素材与文本知识相结合,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可以调节学生学习状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现代教学手段需做的准备
1、收集整合复习素材。教师要提前把收集到的复习资料分类分专题整理,建立不同的文件夹存放,以便教学时快捷查找。例如复习语言的积累运用时可以分为字词、句子、修辞、诗词、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若干小类,再按知识内容回顾、中考金题回放、答题技巧点拨和中考新题预测等板块设计成系列复习方案,教学时一目了然,循序渐进。
2、查找或建立专题网站。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先要制作或查找与中考、高考信息、名著阅读,作文教学等有关的专题网站,如语文天地网、中学语文大观园、中学生名著阅读网、创新作文网等,在复习时,根据教学进度指导学生网上自主学习。
3、学生掌握初步的信息技术。要顺利实现网络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健康上网习惯,让他们掌握文字编辑、网上查询等基本操作方法,提高网上学习的效率。
要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实践。阅读的基础是语感,阅读的本质是理解,阅读的核心是领悟,阅读的价值是创造。现在中考阅读更注重对考试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关注考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开放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思考、探索和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将阅读吸收和阅读表达紧密结合,写读书笔记、佳作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在读写中提高能力。
三、灵活开展不同模式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1、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课型。在复习中,一般都要对只是进行系统归纳,或以条文式、框架式呈现,或以图文式、表格式呈现等等。我们在复习某一章节内容时,可将知识要点回顾、经典中考例题和答题技巧指导等制作成PPT或Flash课件,教学时边讲解边演示。比如在复习图表类题时,将其常见题型、热点话题、经典例题、解题方法和新题训练进行整合编辑,制作成课件,教学中教师省心省力,学生一目了然。
2、“班班通”环境下的教学。这种多媒体设备加黑板的模式,比较适宜于讲练结合类和知识讲座类复习。教学时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将“天网”接收的或互联网查找的资料精选整理,在教学中适时播放展示,增强视听效果。同时,对于重点知识或需要巩固训练知识,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学生边听边看边记,从而加深印象。例如在进行话题作文立意训练时,可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将思路写在黑板上,在配以专家讲座视频,让学生领悟要旨,再进行话题作文立意训练,这样讲练结合,师生互动,学生掌握较快。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这是最能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它比较适合专题复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专题网站或存储好的教学资源自主点击学习,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巡回指导,排疑解难,最后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复习名著知识时,指导学生进入“中学生名著阅读网”,让学生了解必读书目,参看专家评论,回顾典型考题,完成自主检测。学生还可以欣赏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名著版本。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需求自由调配时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收效良好。再如,学生可以进入“中学语文大观园”、“创新作文”、“无忧无虑语文网”等网站自主学习,并对知识进行摘记,这样不与教师单纯的讲授相比,学生吸收得要多。诗词赏析专题,用相匹配的音乐伴奏,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也为文章意境提供创造了中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愉快情绪。避免产生厌烦情绪和疲劳现象,语文复习有了这对被网络资源激活的翅膀,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小抄 第5篇
普通视图:采用三框式画面显示大纲、幻灯片和备注,以方便浏览与编辑;
幻灯片视图:含有大纲窗格和幻灯片窗格,每个窗格的功用与普通视图相同。在幻灯片窗格中只显示一张当前的幻灯片,主要用来对演示文稿中的每一张幻灯片进行详细的设计和编辑。在此视图下,可以直接看到幻灯片的静态设计效果; 备注视图:备注窗格使得用户可以添加与观众共享的演说者备注或信息; 大纲视图:含有大纲窗格、幻灯片缩图窗格和幻灯片备注页窗格。在大纲窗格中显示演示文稿的文本内容和组织结构,不显示图形、图像、图表等对象; 幻灯片浏览视图:按幻灯片序号顺序显示演示文稿中全部幻灯片的缩图,可以复制、删除幻灯片,调整幻灯片的顺序但不能对个别幻灯片的内容进行编辑、修改; 放映视图:主要功能是播放幻灯片,此时不能对幻灯片进行编辑。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 填空题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发展 1.概念:(1)广义:“教育中的技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才去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物形态和智能形态两大类。(2)狭义: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电化教育开端—教育技术(视觉技术阶段,计算机辅助教育阶段,网络教育阶段)美国:视觉—视听—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认知领域学习目标的分类:布卢姆: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学习,态度学习。计算机图形的类别:位图图像、矢量图像。
1.学习目标编写的方法:(1)三要素法:行为、条件、标准(马杰 1962)(2)四要素法ABCD法: A-对象、B-行为、C-条件、D-标准(3)五要素法:情境、能力(性能)动词、对象、行为动词、限制性条件
2.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及选择 :(1)集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2)选择:A 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谈话,讨论,练习,实验,实习作业法)B.动作技能类(示范—模仿法,练习—反馈法)C.情感态度类(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角色扮演法)
3.教学评价 :(1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与价值判断的过程。(2)分类----3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3)3种一般评价方法: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4)6种功能:导向功能、鉴别和选择功能、反馈功能、咨询决策功能、强化功能、竞争功能(5)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教学作用
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特征: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 系统科学是对控制论、信息论和信息论 三论的总称。
名词解释:(1)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关心的是如何分析、如何制定、如何评价。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有效学习、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2)教学媒体:是只直接出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以传递教学信息为目的的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活动中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教学与学习的资源环境。
(3)系统:是由有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一定结构)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构成系统的三个基本条件:1)两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最终使系统具有一定的整体功能
(4)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教学活动的形式、方法、媒体和程序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教学策略方案就是对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方式的概括化。
(5)帧:是动画中的最小单位,也就是单幅画面,Flash影片就是由这一幅幅的画面构成的,一帧就是一个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形成动画。
(6)学习风格: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的刺激,并对不同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以心理特征。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7)HTML:即超文本标记语言,它是用来制作网页的标记语言。HTML文件是文本文件,扩展名为html或htm,HTML文件不需要编译,直接由浏览器执行。
(8)微格教学:是对在校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每次教学时间为5-10分钟,集中训练1-2项教学技能,因此常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
简答题:1.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1)学习者分析:A学习者一般特征的分析(学习有关学科产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B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与测量C学习者初始能力的评定(2)学习需要分析:A学习状况,期望分析B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C 分析问题的原因D确定问题的性质E 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分析。(3)学习内容分析:内容的详细分析,教学分析,任务分析。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归纳分析法,图解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
(4)学习目标阐明:目标的详细说明,陈述目标,确定目标,编写行为目标(5)教学策略制定: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五段~,九段~,假设-推理~,示范-模仿~,情境-陶冶~(6)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实验原型,分析结果,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行为评价,反馈分析
2.经验之塔理论:内容: 戴尔把学习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1)做的经验包括3个层次: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2)观察的经验。5个层次:观摩示范,见习旅行,参观展览,电视和电影,广播、录音、照片和幻灯。
(3)抽象的经验。包括2个层次:视觉符号,言语符号。
理论的要点(观点)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3.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6.如果教学太过具体化,那就不能使学生更普遍地充分了解,但现在这种危险只是理论的,因为人们还没有做到教学应有的具体程度。
3.建构主义学习观: 核心观点: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获得的。优点:重点研究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怎样利用学习情境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提倡在意义建构时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进行。缺点:难以解决个人差异建构问题,容易缺失换位思考。
4.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1)教学设计必须以帮助每个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2)教学设计必须运用系统方法(3)通过系统设计的教学将有利于学习者自身的发展(4)系统设计的教学必须把“人类是如何学习”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5)教学设计的主要外在活动形式是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
5.传播理论的模式::1.拉斯韦尔的五W线性模式,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2.香农-韦弗的传播理论模式是通过对传播符号的变化过程来进行分类的,由信源、编码,信宿、译码、信道五要素增加干扰与反馈来控制和调节传播,从而达到优化效果 3.贝罗传播理论,S-M-C-R 模式相当于教师-课业-教学手段-学生。
6.教学媒体选择的原则:
1、目标径制原则:教学目标是贯穿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它不仅规定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指导学生对知识内容的选择和吸收,而且控制着教学媒体类型和内容的选择。
2、内容符合原则:不同的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对教学媒体的要求不同,教学媒体的选用和设计应该以符合教学内容为原则。
3、对象适应原则:教学媒体选择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其认知特点,绝不能套用某种固定的、僵化的模式。
7.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的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地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作用:诊断作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激励作用(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调节作用(评价发出的信息可以是师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工作已达到所规定的目标),教学作用(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治理和品德也有进展。)。分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一般评价方法(绝对评价方法,相对评价方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功能:导向功能,鉴别和选择功能,反馈功能,咨询决策功能,强化功能,竞争功能。
8.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图片、动画、视音频的扩展名。音频: MP3WAVCDA RA 视频:AVIMPEGDATMP4FLVRMVBWMV图片:PNGGIFBMPDIBJPEGPNGTFIF AI GIF 动画:SWF GIF 文本:rtf doc caj txt kdh
设计题:
教学对象分析: 一般特征: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能接受新的知识。
起始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有一般现在时态的铺垫,且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能被学生所接受。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动词过去式的构成,掌握一般过去时句式的应用,根据情境正确使用一般过去时谈论过去的事件。2)能力目标:用归纳法得出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律和一般过去时的句式特点,发展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乐于助人,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教学内容分析:一般过去时在学生初中阶段学习不是很难理解的时态,但是却是学生容易出错的时态,因为单单从理解时态概念的角度是不难的,但是涉及到动词时态,动词过去式就大大加大了出错的几率。如何正确运用过去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一般过去时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每个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正确、自然、准确运用一般过去式
4.教学事件:(1)多媒体展示游玩照片,以提问形式导入一般过去式(2)设计对话,加深一般过去式和一般现在时的对比(3)总结一般过去式基本结构(4)练习巩固(5)作业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照片 教学活动:全班上课,小组合作教学,个别教学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重点 第6篇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定义
2.信息及其度量:信息量及平均信息量的定义,给定信源,会计算信源的平均信息量及总的信息量。
3.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各自的性能指标及其度量方法。会计算码元速率,信息速率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会计算误码率和误信率。
第2章
1.狭义平稳和广义平稳的定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平稳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理解独立的概念。
3.窄带随机过程的同相分量,正交分量,包络及相位的统计特性。
第3章
1.理想恒参信道特性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理解幅度-频率失真和相位频率失真的概念。
2.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
3.理解信道的数学模型中乘性干扰与加性干扰的概念。
4.香农公式的定义以及由香农公式得到的重要结论
第4章
1.掌握线性调制系统(AM,DSB,SSB,VSB)的调制与解调原理,理解制度增益的概念,会计算输入信噪比和输出信噪比。
2.理解角度调制(非线性调制)的原理,会计算FM信号的带宽和调制指数。
3.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选择题)
第5章
1.给定信源,能编出AMI和HDB3码,并画出波形。
2.无码间串扰的时域和频域条件,奈奎斯特速率,奈奎斯特带宽的定义。
3.掌握无码间串扰基带系统抗噪声性能分析方法(包括单极性信号和双极性信号分析)
第6章
1.模拟信号数字化(PCM)的过程:抽样,量化和编码。重点掌握低通抽样定理。
2.掌握13折线A律编码方法
第7章
1.掌握二进制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2ASK,2FSK,2PSK,2DPSK)2ASK又称作OOK.,给定信源会画出几种信号的波形图。理解相对码的概念,给出绝对码能求出相对码。理解2PSK的相位模糊问题。
现代铁路信息技术期末复习总资料 第7篇
铁路:铁路线路是为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铁路线路:是为进行铁路运输所修建的固定路线,是铁路固定基础设施的主体。铁路运输:铁路运输作为一种陆地运输方式,用以载运旅客和货物,以机车或动车牵引车辆,组成列车,借助通信和信号的联络,沿着铺有轨道的线路运行,用以载运旅客和货物,实现人或物的位移。
闭塞区间:自动闭塞区段上通过信号机之间的段落。铁路智能运输信息系统(RITS):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为基础的,通过高效利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所有移动、固定、空间、时间和人力资源的,以较低成本达到保障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管理,提高服务品质的新一代运输管理系统。客票:是铁路为旅客提供服务的契约合同和旅客乘车的有效凭证,是一种重要的有价证劵。传感器:能够感受规定的非电量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电量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时变的、非易失性的数据集合,这个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中间件:是一种“连接”了两个或多个软件系统的软件,通常分布在分布式系统中。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个新的模型,可以通过便利、按需访问大量可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机资源,而这个资源访问过程可以快速提供和释放,而不需要更多的管理努力和与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填空:
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是铁路信息化的三大应用领域。
铁路运输基本设备包括: 线路设备、车站设备、机车设备、车辆设备、通信和信号设备。动车组检修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由三个体系和三个层次构成。三个体系包括:标准规范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三个层次包括:见算计网络平台层、数据资源层和应用层。
ODBC是一种常见的中间件,它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数据库。他能以统一的方式处理所有的数据库,所有的数据库操作都有对应的DBMS的ODBC驱动程序完成。
铁路信息化过程中,原始信息的采集应遵循数出一门、分工协作,归口管理的基本原则。云计算的五个基本特质是按需自助服务、多类型网络访问、透明资源池使用、快速而动态的扩展性、高效而可控的服务提供。三个服务模型是云软件作为服务、云平台作为服务、云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四个部署模型是私有云、区域云、公有云、混合云。动车组检修管理系统中 运转调度台实现的功能是:根据上级调度部门下达的动车组、乘务组运用计划和有关调度命令,以及所内存车情况,制定生产任务,并下发到生产计划台,同时还根据生产计划控制所内调车作业。
生产计划台实现的功能是:根据生产任务、车载信息、相关分析报告和记录,以及所内设备使用情况,决定动车组修程,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经运转调度台核准后,下发到生产调度台。
生产调度台实现的功能是:根据人员、设备和材料信息,编制作业工单,在经计划台核准后,下发到各作业现场,并监督和指挥生产过程。
所技术室实现的功能是:根据车载数据、检测数据和各种报告、记录,对动车组工作状态、维修设备状态以及生产过程中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建议,供生产指挥人员参考。
铁路信息化的特点:
(1)信息量与处理量巨大(2)信息采集与交换要求及时和完整(3)以现代通信网络为依托(4)管控一体化(5)应用系统多,信息共享需求迫切(6)正在实现以运输为中心向以客货服务为中心的变革
铁路信息化应用的10个方面是什么?
在运输组织领域应用:1.运输调度指挥2.运输生产组织3.列车运行控制4.列车安全控制。在客货营销领域:1.客运营销2.货运营销。在经营管理领域:1.运力资源管理2.经营资源管理3.办公经营管理4.决策支持。
中间件的主要目的是(跨平台运行、夸开发商开发)
我国铁路划分为四个等级 Ⅰ级铁路、Ⅱ级铁路、Ⅲ级铁路、Ⅳ级铁。按最高速度划分为普通铁路、快速铁路、高速铁路、超高速铁路。
旅客列车分为四个等级: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席别分为 硬座、硬卧、软座、软卧。规定全路向北京,支线向干线或指定方向为上行方向(车次为单数),反向离京,干线向支线为下行方向。
色灯信号灯灯光颜色含义为:红(H)表示禁止运行;黄(U)表示注意或减速运行;绿(L)表示按规定速度运行;月白(B)表示允许调车或引导信号;蓝色(A)表示禁止调车或允许信号。
问答题:
编组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
(1)列车到达前,信息处理系统收到前一出站确报,预先编制该列车的解体作业钩计划;(2)列车到达时,接收咽喉信号机发来的车号自动识别信息,由过程控制系统自动排列列车到达进路;(3)列车到达后,核对、修改信息处理系统的确报信息,预先编制的解体作业钩计划,并将解体作业钩计划送入过程控制系统;(4)过程控制系统按钩计划控制驼峰进行解体作业,并将解体作业完成信息反馈给信息处理系统;(5)信息处理系统编制编组作业钩计划,并将该计划送入过程控制系统;(6)过程控制系统按计划排列编组作业进路,完成列车编组工作并将信息反馈给信息系统;(7)信息处理系统编制编组列车出发顺序表;(8)过程控制系统按发车计划安排发车进路,新编列车按运行图规定时刻出发;(9)向信息系统输入列车出发时刻,自动向前方编组站发出确报信息;(10)系统根据编组站作业实绩编制车站货车统计报表。
TMIS的应用情况,功能和作用。
答:
应用情况:
1确报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关闭了所有铁路确保所,实现了电报确报向计算机确报的根本转变;
2货运营销与技术计划系统在铁道部、铁路局全面应用,在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和提高运输效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3运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为运输日常组织和调度指挥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4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覆盖了上百个车站,极大的提高了运输生产率,降低了一线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5基于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大节点货车追踪管理系统在铁道部、铁路局全面部署和应用。TMIS的功能:(1)TMIS负责实时手机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以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对列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进行节点式追踪管理;(2)实现货票、确报、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货运营销及调度系统的计算机管理,为全国铁路各级运输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信息和辅助决策方案;(3)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改
善客服质量;
TMIS的作用:TMIS能够实时的反映全路列车、机车、货车呵呵集装箱运用状态和所处位置的变化,改变运输管理方式的落后面貌,增强运输组织工作的预见性,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OMIS包含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1)个人事务平台;(2)信息发布与组织文化平台;(3)政务办公平台;(4)知识管理平台;(5)协同办公平台;(6)门户平台;(7)应用整合平台;(8)通信平台;(9)秘钥管理系统。
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的规模与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规模与目标:根据我国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十一五”期间将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7000km。到2020年,建设客运专线12000km以上,客运速度目标达到200km/h及以上。
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的功能、指标和特点是什么?
功能: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指挥的中枢,具有综合管理与实时控制的运营调度系统,能够帮助铁路运营部门追求最大的运营效益。它不仅要控制IEC和运行,还要管理运输计划、设备维修、牵引供电、机车车辆和乘务人员等,甚至管理数据统计等大量办公业务,改变长期以来铁路行车调度工作完全依靠人的决策的传统,实现系统自主决策、自主控制,课大幅度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支出。同时,可提高发生事故是采取对策的安全管理能力,从而显著提高整个运输系统的安全水平。
指标: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必须满足时速300~350km高速列车按3min追踪间隔运行时地调度指挥的需要。
特点:新一代运营调度系统,实现铁路运输组织的科学化、现代化。铁道部客运专线调度指挥中心与个客运专线调度所使用同一技术平台构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在界面、功能、数据、系统软件和系统硬件等各个层次上高度同一协调。硬件平台采用通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软件为统一的、通用的平台,确保铁道部中心与调度所在管理、数据修改和信息显示灯方面的高度一致性,个汇总数据实施一元化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
传感器的定义表达的四层含义是什么?(1)传感器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2)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3)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4)输入输出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
举例说明查询应答器采集技术在铁路上的应用? 查询应答器采集技术在铁路上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进行行车车辆的测速和定位时,在地面道床上设置应答器,列车上安装查询器,列车经过应答器时通过向地面无源应答器发射能源,通过短程无线电波,使查询器立即从应答器反馈获得数据,包括里程标数据。从此列车可以连续定点地获得自身精确定位数据。假如在轨道床上按给定距离铺设多个应答器,则列车从他们可连续定点的获得信息,在这些信息中有相应定位信息。此外,获得两个信息的间隙时间长短经过处理后,也可以进一步判断求得本列车实际运行的速度。也有专门一种测速应答器,他有一定结构长度,列车从此测速应答器可以获得列车本身的更精确的运行速度。
8.按安装位置来分,查询应答器可分为哪几类?
1)应答器安装在铁路两轨中心部位,而查询应器安装在机车底下的中间位置,与应答器相对应耦合。
2)查询器安装机车的侧面,相应的,应答器也安装在一根钢轨的侧面,与通过机车的查询器相对应耦合。
3)查询器安装在列车上,应答器安装在路旁立杆上,与通过机车的查询器相对应耦合。
数据仓库的特征有哪些?
1)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 2)数据仓库是集成的 3)数据仓库是时变的 4)是非易失的
安全隔离网闸的基本功能,关键技术和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基本功能:1)网络隔离 2)信息摆渡 3)应用层的细粒度检查
关键技术:1)物理层断开技术 2)链路层断开技术:包括TCP/IP连接断开技术和应用连接的断开技术。
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有两点:一点是硬件架构为“2+1”结构,即由两个拥有独立操作系统的主机系统和一个专有的隔离交换模块组成;另一点是对流经的数据处理方式,对数据包全部在应用层进行重组、深度内容检测之后在网间进行信息“摆渡”。
TDCS(调度指挥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答:TDCS以现代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为基本技术手段。功能:(1)实现对列车在车站和区间运行的实时监视、动态调整、自从生产列车运行三小时阶段计划;(2)实现列车调度命令的自动下达河实际运行图的自动描绘;(3)实现分解口交接列车数、列车运行正点率、行车密度、早晚点原因、重点列车跟踪等实时宏观统计分析并形成相关统计报表;(4)为各级调度人员提供列车的动态运行情况,便于机车合理调度,提高运输能力和安全程度;(5)显示铁路路网、沿线线路、车站、重要列车和救援列车分布等主要信息,为铁路事故救援、灾害抢险、防洪等提供决策参考。
TDCS的系统网络结构是什么?
TDCS系统分为三层网络体系结构,其中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处于最高层,是核心部分,是现代化铁路运输调度的心脏。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处于第二层,在各铁路局所在地建有局域网。最底层是TDCS基层网,主要包括车站行车调度指挥和调度集中系统等。
GSM-R的系统构成,网络结构和业务应用是什么?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GSM-R网络机构)一般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移动交换中心、第二层为基站控制中心、第三层为沿线基站收发台。GSM-R的业务应用有:话音业务应用、数据业务应用。
12.铁路计算机网络的三层结构,每一级的构成、功能、和主要特点。该网络反映了计算机网络的哪些内容?如何保证网络安全?
答:铁路计算机网络是以核心网、骨干网、基层网构成的三层网络结构。
(1)核心网的结构:北京、武汉、西安三大核心节点之间高速互联,双通道,双网络设备,构成核心网的双三角形结构核心网结构。核心节点之间采用两台高性能路由器,两台高速独立通道互联(采用双通道、双网络设备高速互联)。两组高速通道分属于不同的电信运营商,以达到不同物理网链路的冗余互备和物理设备的冗余互备。
核心网的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网单点失效问题,实现整网的高等级冗余。提高网络可靠性。在大区间进行高速信息转发,并为本大区内的信息交换提供高速转发服务。
核心网的特点:高可靠性,高等级冗余,高速路由,快速路由收敛,快速重路由;(2)骨干网的结构:路局设置两组路由器,分属与路局上联节点和路局下联节点,路局上联节点和路局下联节点之间通过交换机之间进行分隔。路局上连接点构成骨干网,各路局上联节点设置两台路由器,4条高速通道。其中两台高速通道直连北京核心节点;两外两条高速
通道根据地理信息位置按就近原则接入武汉节点或西安节点。两组高速通道采用不同电信运营商的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并采用两组高速通道负载均衡技术。
骨干网的功能:连接核心网和基层网,所有业务集中在一个网络平台运行,便于网络管理和数据备份的实施。
特点:为各个应用提供统一的网络运行平台和VPN专用接入,实现网络通道本地化和网络安全隔离,保证了网络安全。
(3)基层网的结构:路局下联节点连接路局所属范围内各个路局级局域网和站段级局域网,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基层站段接入,从而构成基层网。
路局级局域网:路局级局域网设置内部服务网、安全生产网、外部服务网等逻辑安全区域,并设置公网出口以及与之相关的网络安全平台,路局级局域网采用双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双上联、服务器双上联双网结构。
站段级局域网:站段级局域网设置内部服务网和安全生产网,但不再设置公网出口和网络安全平台,站段级局域网采用双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双上联、服务器双上联双网结构。
功能:使用VPN技术保证各种业务的安全隔离,相互之间互不干扰。
特点:保障各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和安全性,方便各子系统的接入和扩展。
中间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优点是什么?ODBC配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配置过程?
中间件的主要目的是使软件系统或部件通过其连接交换数据,完成软件系统或部件的整合,使软件系统或部件可以运行在完全不同的平台和不同的厂商开发。
优点:目前中间件的发展趋势是结合使用xml和web服务来确保,方便的信息交流、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1)从应用程序来说,中间件的优点在于:利用中间件,应用程序可以透明地同其他应用程序交互;中间件可以解决不同网络协议之间的转换,应用程序可以不关心下层网络协议可能出现的差异;中间件可以提供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应用通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中间件还提供相应的技术来增强系统的容错性,保障应用的可用性;同时,使应用程序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2)从应用企业来说,中间件的优点在于:利用中间件,企业缩短了应用开发周期,减少了项目开发风险,提高了应用系统的质量和可维护性,增加了产品吸引力。
利用下面步骤数据源为例配置ODBC数据源:(1)在Windows的设置对话框中运行ODBC数据源管理程序,从驱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选择Add按钮,打开Data Source对话框。(2)从Installed ODBC Drivers列表框中选择新建立数据源所使用的数据库驱动程序(如SQL Server),选择OK按钮。这时,系统弹出数据源配置对话框。(3)在Data Source Name文本框中输入新建立的数据源名称,如SQL Server Source。(4)在Server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源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名称,如果数据库运行在本地主机上,则选择Local。(5)Description(数据源描述信息)、Network Address(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Network Library(与数据源连接所使用的网络库)等均为选项,用户可使用缺省设置,或根据实际情况输入。(6)最后选择OK按钮,关闭配置对话框。这样便建立一个新的数据源。在动车组检修信息系统中应用工作流程技术的优势有哪些? 答:(1)通过配置各岗位的员工权限,是员工之间信息流转、员工各自的工作任务及其责任变得清晰明确;(2)可有效地把完成以下业务所涉及的所有人员有序的组织在一起,协同工作,提高效率,并避免了传统人工干预导致的人为错误;(3)可以利用工作流提供的监督管理功能对运行中或已结束的流程进行监督查询,查勘员工工作情况,为岗位的工作考核提供依据,并可通过流程各节点流量的分析和统计,为进一步重组业务、优化流程、精简人员、提高生产效率打下基础。另外通过流程自动化与数据库集成以及各类表单统计查询功能有效提高决策能力。(4)充分发挥现有计算机网络资源的作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改善企业资源利用、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工作效率,提高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更好的业务工程控制,提高软件服务质量以及业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更好的业务过程控制。提高软件服务质量以及业务流程的灵活性。
“四纵四横”具体指的是那几条客运专线,其作用是什么? 答:“四纵”客运专线:
(1)北京-上海(京沪高铁):,全长约1318公里。纵观京津沪和冀鲁皖苏四者;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2)北京-武汉-广州-深圳(京港高铁):全长2260km,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3)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京哈客运专线):全长约1700公里,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促进东北地区资源开发。
(4)杭州-宁波-福州-深圳(杭福深客运专线):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四横”客运专线:
(1)徐州-郑州-兰州(徐兰客运专线):全长约1400公里,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加强西北与 华东、华中地区的人员交流。
(2)杭州-南昌-长沙—昆明(沪昆客运专线):全长2264公里,连接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促进长三角和西南省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员交流。(3)青岛-石家庄-太原(青太客运专线):全长770km。连接华东华北,缓解晋煤外运压力。
(4)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沪汉蓉客运专线):全长约2078公里,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
铁道部改革一分为三,各个部分的职能?
答:方案将铁道部按职能分为交通部、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三部分。交通部负责制定铁路发展计划和政策法规。国家铁路局负责拟订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运输安全、运输服务质量、铁路工程质量。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企业职能,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经营客货运营业务,负责铁路建设;承担铁路专运和铁路特运任务;承担铁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铁路安全运营。
ATIS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构成:ATIS采用的是查询应答器技术结构。该系统主要由安装在机车或车辆底部的垫子标签装置、设置在车站进/出站信号机附近的信息自动接收地面设备和信息处理与传输设备三大部分构成。
工作原理:基本技术原理是靠应答器与查询器两者之间通过短距离无线电波传递信息来完成功能的。当列车通过AEI时,车载电子标签装置将自动接收AEI的能源发码并谐振发射标签记载信息,同时AEI将通过信息接收天线线圈自动接收谐振发射的标签信息,并存储于装置主机,然后通过CPS实现信息的处理与传输。如何配置ODBC,配置步骤是什么?
答:(1)在Windows的设置对话框中运行ODBC数据源管理程序,从驱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选择Add按钮,打开Data Source对话框。(2)从Installed ODBC Drivers列表框中选择新建立数据源所使用的数据库驱动程序(如SQL Server),选择OK按钮。这时,系统弹出数据源配置对话框。(3)在Data Source Name文本框中输入新建立的数据源名称,如SQL Server Source。(4)在Server文本框中输入数据源对应的数据库服务器名称,如果数据库运行在本地主机上,则选择Local。(5)Description(数据源描述信息)、Network Address(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Network Library(与数据源连接所使用的网络库)等均为选项,用户可使用缺省设置,或根据实际情况输入。(6)最后选择OK按钮,关闭配置对话框。这样便建立一个新的数据源。
Map/Reduce框架的主要内容是?
答:Map/Reduce是一个使用建议的软件框架,基于他写出来的应用程序能够运行在由上千个商用机器组成的大型集群上,并以一种可靠容错的方式并行处理上T级别的数据集。Map/Reduce框架由一个单独的master JobTracker和每个集群节点一个slave TaskTracker共同组成。Master负责调度构成一个作业的所有任务,这些任务分布在不同的slave上,master监控它们的执行,重新执行已经失败的任务。而slave仅负责执行由master指派的任务。
计划与管理层完成那些层次的管理计划? 答:(1)运转调度台:更具上机调度部门下达的动车组、乘务组运用计划和有关调度命令,以及所内存车情况,指定生产任务,并下发到生产计划台,同时还根据生产计划控制所内调车作业;
(2)生产计划台:根据生产任务、车载信息、相关分析报告和记录,以及所内设备使用情况,决定动车组修程,指定相应的生产计划,经运转调度台核准后,下发到生产调度台;
(3)生产调度台:根据人员、设备和材料信息,编制作业工单,在经计划台核准后,下发到各作业现场,并监督和指挥生产过程。
TRS(客票中心系统)的功能构成:
从行政分为三级,铁道部,地区中心和车站。系统功能按照系同级别有所不同。铁道部客票中心系统主要管理全国铁路售票的宏观售票业务,具有数据维护、综合查询、营销分析、数据传输、复制基础数据、系统监控等模块。地区客票中心系统主要管理本地区铁路客票的售票业务,具有席位管理、数据维护、综合查询、营销分析、交易连接管理、数据传输、复制基础数据、系统监控等模块。车站主要从事直接面向旅客的售票业务,具有售票、订票、退票余票揭示、席位管理、票卷管理、经由管理、数据维护、综合查询、财务结账、软件分发、交易连接管理、数据传输、系统接口、系统监控等模块。
说明云计算在铁路货票系统中是如何应用的?
语文期末复习 第8篇
1.《沁园春 雪》选自《 》。沁园春, 。
2.北国:
3.惟余莽莽:
4.须:
5.折腰:
6.输、逊:都是 意思。
7.文采、风骚:这里用来概括
8.俱往矣:
9.风流人物:
10.《雨说》:选自《 》。郑愁予,
11.《敬业与乐业》选自《 》。梁启超, 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 。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 代表人物, 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12.敬业乐群:
13.不二法门:
14.理至一易明:
15.主一无适:
16.一点不旁骛:
17.亵渎:
18.骈进: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20.强聒不舍:
21.《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 》。
22.阴晦:
23.萧索:
24.素:
25.愕然:
26.鄙夷:
27.嗤笑:
28.瑟索:
29.惘然:
30.隔膜:
31.恣睢:
32.《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莫泊桑:法国著名
33.拮据:
34.《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 》。作者罗迦费因格, 美国实业家。
35.模式:
36.根深蒂固:
37.孜孜不倦:
38.汲取:
39.不言而喻:
40.《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杂文集《 》。
41.《智取生辰纲》选自《 》。《水浒》, 又称《水浒传》, 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 元末明初人。取:
42.趱行:
43.做大:
44.怨怅:
45.省得:
46.怄:
47.喏喏连声:
48.影:
49.理会:
50.左右:
51.面面相觑:
52.计较:
53.《范进中举》节选自《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 , 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的知识分子活动和精神面貌。吴敬梓, 字敏轩, 安徽全椒人, 清代小说家。
54.桑梓:
55.相与:
56.《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 , 字子长, 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通史, 全书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节选的这一部分记叙了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军的浩大声势。
57.苟富贵:
58.若为佣耕:
59.会天大雨:
6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61.等死:
62.死国可乎:
63.楚人怜之:
64.为天下唱:
65.乃丹书帛曰:
66.间令:
67.旦日:
68.指目:
69.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0.比至陈:
7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共三十三篇, 分十二策。
72.不辱使命:
73.以大易小:
74.故不错意也:
75.请广于君:
76.休祲:
77.秦王色挠:
78.长跪而谢之曰:
79.寡人谕矣:
二、给加点字注音
1.妖娆 ( ) 2.单于 ( ) 3.襁褓 ( ) 4.佝偻 ( )
5.承蜩 ( ) 6.亵渎 ( ) 7.骈进 ( ) 8.强聒 ( )
9.扶掖 ( ) 10.枘凿 ( ) 11.阴晦 ( ) 12.五行 ( ) 缺土
13.潮汛 ( ) 14.髀 ( ) 骨 15.愕 ( ) 然 16.嗤 ( ) 笑
17.瑟 ( ) 索 18.青黛 ( ) 19.恣睢 ( ) 20.拮据 ( )
21.牡蛎 ( ) 22.根深蒂 ( ) 固 23.孜孜 ( ) 不倦 24.汲 ( ) 取
25.趱 ( ) 行 26.嗔 ( ) 怒 27.朴 ( ) 刀 28.恁 ( ) 地
29.省 ( ) 得 30.兀的 ( ) 31.怄 ( ) 气 32.面面相觑 ( ) 33.聒 ( ) 噪 34.相 ( ) 公 35.行 ( ) 事 36.长 ( ) 亲
37.腆 ( ) 着 38.解 ( ) 元 39.绾 ( ) 发 40.锭 ( ) 子 41.阳夏 ( ) 42.鸿鹄 ( ) 43.皆次当行 ( ) 44.数 ( ) 谏 45.将 ( ) 兵 46.间 ( ) 令 47.罾 ( ) 网 48.忿恚 ( ) 49.笞 ( ) 打 50.宁 ( ) 有种 51.社稷 ( ) 52.拂 ( ) 然 53.徒跣 ( ) 54.抢 ( ) 地 55.韩傀 ( ) 56.休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