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范文第1篇
冬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测试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共17题,每题3分,共51分)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 A、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B、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D、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 D、蚊虫传播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是:
A、脑膜炎双球菌 B、肺炎双球菌C、流感嗜血杆菌 D、结核杆菌
4、流行性腮腺炎表现为:
A、显非化脓性炎症、腮管口红肿。B、腮腺管口红肿可挤出脓液。
C、颌下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D、耳后肿大,有压痛,局部皮肤发红。
5、哪一项不是急性菌痢的传染源?
A、菌痢患者 B、痢疾杆菌带菌者 C、苍蝇 D、慢性隐匿型菌痢患者
6、乙肝“大三阳”是指下列哪三种抗原、抗体阳性:(多选) A、表面抗原(HbsAg) B、表面抗体(抗HBs)C、e抗原(HbeAg)D、e抗体(抗Hbe) E、核心抗原(HbcAg) F、核心抗体(抗HBc)
7、被犬咬伤右小腿,伤口深,咬伤面积大,在当地行伤口缝合,此时对伤口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伤口已缝合,不必再处理B、对伤口表面用碘酒、酒精消毒C、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后在缝合D、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
E、切开伤口,用肥皂水冲洗,碘酒酒精消毒,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8、甲类传染病有:( )
A、霍乱、鼠疫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血吸虫病
9、传染病流行是指:( )
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
10、疫区是指:( ) 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
C、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 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
11、病源携带者是指:( ) A、接触病原体的人
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2、传染病爆发是指:( )
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 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D、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
13、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 )种: A、35 B、39 C、37 D、40
14、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A)制度: 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D、消毒、隔离
15、对下列哪个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 A、艾滋病B、脊髓灰质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 D、伤寒和副伤寒
1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 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病人应统一集中治疗
C、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D、拒绝隔离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7、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
A、急救中心(110)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
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
3、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
4、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在资金短缺时可以适当降低对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 )
5、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
6、乡镇卫生院可以不报告传染病疑似病例。( )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专业技术机构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 )
8、乙类传染病中的某种传染病可以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
9、医务人员可以公开传染病患者的全部资料。( )
10、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
三、填空题:(2题4分,其余每题2.5分共19分)
1.法定传染病分 类,其中甲类传染病 种,乙类传染病 种,丙类 种。
2008年5月2日卫生部要求将 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2009年4月30日我国又将 甲型H1N1 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2. 甲类传染病为 ,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 内完成网络直报;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以最快方式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其执行职务的 人员和乡村医生、 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4. 同一个儿童同时发生两种传染病时,该分别填写 张卡片。 5. 2006年5月卫生部颁布的一个有关传染病报告的文件是( )A.《传染病防治法》B.《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D.《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6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 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几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 )A. 2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7、 、 、 构成了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三、简答题:(10分)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范文第2篇
一、培训内容:
1、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2、重点传染病,即人感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病非典型肺炎、鼠疫、不明原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3、常见传染病,如麻疹、手足口病、流感、肺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治基本知识。
4、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要求;消毒、隔离、防护技术等。
二、培训方式:采取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和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根据我院工作实际,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考试,授课医师为主治以上医师担任。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登记。
三、培训人员:
1、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2、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3、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
xx市中医医院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范文第3篇
1、每年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至少两次以上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规范、传染病诊断标准以及近年来上级要求学习的相关文件和我旗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和近几年未发现的传染病又重新出现时的培训。
2、每季度对乡村医生进行一次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规范、传染病诊断标准以及近年来上级下发要求学习的相关文件和我旗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和近几年未发现的传染病又重新出现时的培训。
3、对本院医务人员和村医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疫情报告培训后,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试,并及时打分,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4、保存培训通知、签到册、课件或讲义、培训效果等记录。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范文第4篇
2014年在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教师及疫情报告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教师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
一、培训目标
使本校教师和各科疫情报告人员要重点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狂犬病、出血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二、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及学生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和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等。
1、《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规范》等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及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对传染病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等。
2、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及结核病的归口管理、霍乱、鼠疫、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
3、传染病防治知识及相关病例知识;
4、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1、教师采取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学、参加专题讲座、培训会议,发资料、做试卷等。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内容,把培训作为重点内容。
2、学生利用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广播、健康教育宣传栏、手抄报等方式进行传染病方面知识教育、健康知识教育。
职教中心
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计划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所以我校为了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与观念,积极做好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标准的建设,加强学校公共卫生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始终有一支卫生防病健康安全领导小组队伍。由校长(总负责)担任组长。总务处(分管和具体落实),组员是各班级的班主任。(负责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完善学校疫情报告工作制度,卫生室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三是每天对学生进行健康巡查;四是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与活动;五是组织学校疫情报告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六是切实改进学校卫生管理,消除存在的卫生隐患;六是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检查,确保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
一、健康巡查的落实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与上级有关传染病防治要求,我校实行以预防为主,完善传染病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卫生老师定期查看学生的晨检情况,各班级班主任每天早上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查巡。登记好缺课学生的名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问清学生的身体状况。若患有传染病的应及时报告卫生老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身体不舒服,及时与卫生老师联系,有卫生老师根据学生的病情再作决定。如有班级发现感冒人数略有增加时,报告总务处对该班级进行空气消毒。各班级老师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二、健康教育常规化
每年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为主的宣传工作,学校设有健康教育宣传窗,并定期更换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平时利用校广播、学校黑板报、各班级黑板报、小报、班级主题会等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如爱眼日、无烟日、爱牙日、学生营养卫生、传染病的预防等等,教育学生勤洗手、勤讲个人卫生,多吃一些预防感冒的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
1、增强学生卫生防病知识和防病能力。每年进行一次学生健康体检,将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家长、班主任。开展好一年一次的健康教育周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丰富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能起带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常规教育,利用学校的广播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健康卫生知识秋冬季疾病专题教育,受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利用专栏、班级利用板报定期开辟专栏,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使学生的卫生健康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增强了健康意识。
(一)增强传染病防病意识与观念。
学校利用校广播、宣传画廊等宣传阵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向教师、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法》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宣传。
1.每班在健康教育课上宣传有关传染病的预防及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利用宣传画廊向学生宣传传染病的有关知识。 3.卫生老师利用广播进行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主要内容有: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甲流的发病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4.每班利用健康教育课时间上一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课,秋冬季疾病等。
(二)积极开展活动,提高健康意识。
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切实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 1.积极、主动地预防感冒。在大范围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首先在学校范围内开展预防活动,在教室里熏醋杀菌,开窗通风。
2.加强体育锻炼,隔离重号病人等。其次要求学生督促家长在家庭里开展一定的预防措施。 要求学生积极参加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和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疾病流行期,不宜到人口密集地和空气不流通处滞留;
3.开展家长学校的活动,向学生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的知识、及季节性的传染病,并发告家长书,通过告家长书让家长对孩子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范文第5篇
2.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 )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内完成网络报告或数据交换。
3. 乙肝病原携带者,包括( )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不需要报告。以往曾在本院或其他医院诊断并明确报告过的乙肝病例,不需再次报告,应在门诊日志等登记册中记录为( )。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 )、( )和时限报告。 答案:
1.
39、鼠疫、霍乱、
2、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范文第6篇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50分)
1、霍乱的病原体形状为:( )
A、杆菌 B、弧菌 C、球菌 D、螺旋体
2、按传染病防治法霍乱为:( )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
3、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 A、野鼠 B、鼠蚤 C、蚊子 D、家鼠
4、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体为:( ) A、轮状病毒 B、冠状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5、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 )
A、夏秋季 B、秋冬季 C、冬春季 D、春夏季
二、是非题
二、是非题(每题5分,共50分)
1、霍乱的病原体为革兰氏阴性菌。( )
2、霍乱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
3、人群对鼠疫杆菌普遍易感。( )
4、肺鼠疫患者胸部X线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
5、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
6、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 )
7、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8、 流行性感冒的易感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 )
9、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10、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
) 答案:一:
1、B
2、A
3、B
4、B
5、C 二:
1、√
2、√
3、√
4、
10、
x
5、 x
6、√
7、√
8、x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