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从小做起作文(精选8篇)
爱国从小做起作文 第1篇
爱国爱校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19世纪到20世纪初,由于备受外国侵略者的瓜分,中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人民革命战争中,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壮烈牺牲。因此,同学们,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爱国,爱党,爱人民。
“爱国”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应立足于我们身边的具体行为。对我们每位学生来说,就是从身边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爱学习,爱劳动,把爱国化为具体的行动。
爱国,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爱家庭,试想一个连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又如何去爱他的老师,去爱周围的人;一个不爱家的人,又怎会去爱自己的班集体,爱自己的学校?
其次,我们要爱学校、爱班级,一个不爱集体,不爱学校,不爱周围环境的人又怎么可能去爱自己的祖国呢?我们要尊敬师长、关爱身边的同学朋友,团结友爱,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学好每一门功课,认真遵守班规班纪,这些是我们爱校爱班、尊师重教的有力见证。
我们还要热爱劳动、爱护周围的环境。比如,擦亮一块玻璃,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对公共财务爱惜有加,看见水管滴水主动上前关闭,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学校的成绩就是你们的成绩,学校的荣誉就是你们的荣誉。前辈们用劳动的双手创造了新中国,我们要用我们劳动的双手建设我们的祖国,做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好孩子。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将来才能做好大事。少年强,则中国强。同学们,我们是中华少年,我们有责任使祖国强大,我们会刻苦学习,让祖国强大起来。亲爱的祖国,放心吧!中华少年正向您走来。
爱国从小做起作文 第2篇
细节从小做起作文
作者/李峥
细节,就是某些事情细微的渺小的结构。
当然,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一些生活;一些人或事也是讲细节的。如:做数学题,一定要把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已知的条件和未知的条件想清楚、写清楚、弄清楚……再例如:一个人做某件事情,那么这个人注定就要对这件事情负责到底。做一件事,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仔细地做好这件事情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还有,比如:在我们身边和周围常常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就导致这件事或者这个项目彻底失败,再也没有挽救的机会了!还有更亲近我们身边的事:至今还有许多同学因为一道题的一个细节的疏忽,最终导致差一分就考进了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这也是每一个老师天天和我们念叨的话,说:“你们一定要认真,从现在开始,养成好习惯。考试之前要好好复习,答完卷之后要认真检查、仔细检查。就当再做了一遍试卷。每道题都要认真做,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少。你们一定要从小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其实老师每天说的.话、每天和我们唠叨的话也是对的。老师也是希望我们将来能有一个好工作,好前途。
品行,就是一个人、一个好学生的品德、素质。换句话也就是说看一个人的品德和素质也就能看出这个人修养和气质的好坏。
品行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一个人的品德和素质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修养和道德。人们也常常说:一定不可以以貌取人,看人也不能看这个人的外表,不能被这个人的外表所迷惑!所以说,看一个人应该用心去看,一个人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表,还要有善良、纯洁的心。一个人如果他〔她〕真的很美,这种美不一定是由里往外、由内到外的体现出来。
所以,“重细节,塑品行”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循这个道理!
语言规范, 从小做起 第3篇
一、介入课堂, 规范从一点一滴做起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 尤其是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 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
1. 规范读音, 细化落实。
(1) 规范学习多音字。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 尤其是多音字, 一字多音。平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抓准每篇课文中的多音字, 还要将整册语文书中的多音字梳理归整。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在课上将这个字的多种读音写在黑板上, 然后让学生进行组词, 老师和学生再共同进行纠错。在后面的教学中, 再遇到这个字, 可以再进行一次补充, 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个字的掌握。
(2) 正确对待家乡方言。我们长兴地区的孩子说话吴侬软语, 方言非常柔和。但是仔细听来, 你会发现方言中竟然没有翘舌音。孩子们在校外基本都使用方言, 而方言中平舌音的使用使学生在学习翘舌音时有些困难, 发音不是非常到位。这时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耐心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 使每个音节都到位为止。尤其是初学的时候, 更要规范每个字的读音, 绝不草率敷衍。必要的时候甚至要面对面的一一过关。尤其是下课, 需要提醒学生在学校一律说普通话, 而家乡方言作为地方语言特色, 可以私下与父母伙伴交流时使用。
(3) 合理区辨生字新词。讲授新课时, 读通顺课文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 还要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大都会看清声母、韵母和声调进行自主认读生字。尤其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都要一一引导学生进行分辨区别, 决不能闹出就半个部首认读字的笑话。遇到不认识的字, 或者是没有把握的字要问老师、问字典。学生接触语言文字有很多渠道, 而课堂是检验他们掌握情况的最关键的一站。所以, 我们每个老师都应重视课堂, 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 有效规范语言文字。
2. 规范语言, 严谨务实。
规范的语言文字不仅是每个字的正确发音, 更应该是每个词语的合理搭配、每个句子的正确表达。
(1) 纠正方言式普通话。我们可能会发现, 很多学生在课后甚至课上的交流中常常出现方言式普通话, 就是普通话中夹杂明显的地方方言。作为老师, 在课堂上要及时制止这样的表达现象,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合理表达, 科学规范地进行沟通交流。
(2) 把握搭配式训练点。小学中年级开始常常有修改病句的练习, 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训练机会。可以通过小练习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我们可以进行病句修改, 可以口答比赛, 也可以设计几个句子让学生选词填空, 还可以用连线的方式让学生区别和掌握。总之, 采用不同的形式, 多渠道、多方位地进行训练, 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如何正确规范使用每个词语。
(3) 规范网络式新词汇。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些时尚的新式词汇特别多, 很多网络词汇也应运而生。各类词语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接受这些新词语的时候, 我们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
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在书写规范、标点运用、行款格式准确等各方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教育和强调, 以强化规范语言文字。
二、开辟课外, 规范从方方面面做起
1. 营造氛围, 增强意识。
校园是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好天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浓郁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进行着无声的教育, 使普通话成为回荡校园最美的旋律。
(1) 校园, 无处不在的语言规范。学校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地方, 教师的一举一动, 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因此, 我们有必要在环境上进行整改, 在语言上进行规范, 让孩子们看到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标语都是符合语言文字标准的。
(2) 家校, 随处可见的语言互动。学校与校大队部联合, 要求各中队出一期以推广普通话为专题的黑板报, 并由校长带领部分学科教师亲自督查, 以确保黑板报内容形式上语言文字的规范。同时也动员各中队成员在教室里“大家来找茬”, 找找教室布置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地方, 并及时纠正。这项工作得了大家的认可, 学生都积极参加。学校里一时之间掀起了一阵找茬风暴。很多学生表示, 原来只知道要说普通话, 通过查找资料, 和同学进行资源共享才知道原来正确使用语言文字也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 许多家长纷纷表示, 自己的孩子现在意识到正确书写的重要性, 遇到不会的字都会主动查字典了。
更可喜的是, 很多家长都表示, 自己离开校园太久, 普通话日渐退化, 工作中需要的文字材料等也无从下手, 电脑的普及使自己的错别字居然也多了起来。为了提高家长的普通话水平, 学校每天印发适合家长学习的普通话文字资料, 分为简单词语单、中级段落单和高级短文单, 由每个孩子拿回家检测家长的普通话。这项活动不但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普通话水平, 还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 可谓一举两得。
通过学校组织孩子开展的这些活动, 家长也都意识到了使用普通话, 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都表示将和孩子一起重新学习。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单位, 继而带动更多的家庭……如此循环, 那么整个社会的意识都会增强, 语言文字的规范就一定能开展得更有实效。
2. 开展活动, 规范文字。
(1) 校内活动, 处处有规范的影子。活动是语言规范的平台, 学生只有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才能体验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 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关注, 并影响自己的生活。每学期, 学校开展的各年级、各学科竞赛中, 我们都比较注重把学生的文字规范化列入其中。为此, 我们开展了“普通话演讲比赛”和“讲故事大赛”。孩子们在比赛前都经过语文老师的示范指导, 要求朗读时普通话标准, 语言规范, 尤其是平翘舌音的处理和前后鼻音的区分。在比赛中孩子们经过不断地磨练, 普通话有了明显的进步。之后我们还开展了学校经典诵读活动, 《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优秀诗文作品也成了孩子口中的口头禅。在课余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围聚在一起吟诵诗文, 那摇头晃脑的认真劲儿让很多老师赞叹。在一遍遍的吟诵中孩子享受了诵读的快乐, 也借此弘扬了民族文化, 促进学生记忆、学习使用普通话, 一举多得。
除此之外, 我们还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铅笔字、钢笔字比赛”, 呼吁大家写规范字, 字迹端正, 纸面整洁。在比赛中孩子们认真书写, 涌现了很多小小书法家。
(2) 校外活动, 时时有辨析的过程。为避免5+2=0, 规避校外环境对孩子语言规范的影响, 我们要提倡在孩子的校外生活中时时用眼睛观察, 用语言描述, 用行动改正语言不规范的地方。我们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上街“找茬”。我们的灵感来自于“大家来找茬”这款经典游戏。与之不同的是我们将比较不同之处转变为找出不规范和错误之处, 小手牵大手, 由孩子带领家长走上街头寻找各商店招牌、广告牌、指示牌等出现的错误, 并将错误处一一拍摄下来, 及时提醒有关人员做好纠错工作。这样既让这些单位改正了错别字, 提升了文化品味, 也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了学生用字的规范化水平。再者, 我们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合作制作一份消灭错别字的宣传标语, 并进行评选, 将优秀标语张贴在教室显眼处。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 发现了语言文字不规范带来的种种弊端,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方便, 深刻地意识到了规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补钙应从小做起 第4篇
衰老是人体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到中年机体便开始出现衰老的迹象。体内的组织器官对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和贮存出现不足,在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中,以钙的缺乏最为显著。
人到中年后,对钙的吸收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少中年人出现腰酸背痛、失眠脱发、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大等症状,正是由于此时的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贮存能力较差,又未注意及时补充,长此以往导致钙的流失大于摄入,形成“钙饥饿”,最终出现骨质疏松症。因此中老年人的补钙已引起了广泛重视。
然而中老年人的“钙饥饿”始于儿少时期。我国曾于1959年、1962年、1992年进行过三次全国性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均表明我国各年龄阶段的人群从膳食营养中摄取钙严重不足,尤其是少年儿童,将影响其一生的骨钙库存量。
婴儿期出现枕秃、鸡胸、烦躁不安、夜惊、多汗、出牙迟等,是孕妇缺钙导致胎儿期钙不足的现象。如果出生后又未及时补充钙剂,便会出现一系列缺钙的症状。佝偻病的发生将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建议年轻的父母在给孩子添加辅食的同时,切莫忽视补充钙。
骨骼是躯体的支架,儿童的生长发育很大一部分体现在骨骼的发育。在骨骼的发育过程中,其基础是以钙为主的骨盐框架结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发育的黄金时期,此阶段机体代谢旺盛,生长迅速,脑力和体力活动的增加会加倍消耗热量和矿物质的需求量,因此随年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不仅需加倍摄取热能物质,同时需要大量补充钙,而且此时骨骼、牙齿和其他组织中贮备的钙将受益终生。
缺钙的孩子还会注意力不集中、体力差、骨骼变形,甚至诱发心理障碍,因此,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除了增加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钙的补充也很重要。
如前所述,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补钙,除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外,还能对今后步入中老年时期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注意钙补充的同时,加以适量的运动,能有效提高骨骼中钙的含量,使骨更加“坚固”。到了中老年期,即使钙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骨质疏松和并发骨折等的发生。
文明从小做起作文 第5篇
这时,又过来一对母女,小女孩看上去只有五六岁,扎着两个小辫子,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连小辫子也跟着跳动着,可爱极了。她们也要过马路,虽然还是红灯,但是小女孩的妈妈还是拉着她直往前走。“妈妈,妈妈,不能走,现在是红灯!”小姑娘忽然喊道,并且拽着妈妈往后退。“没关系,现在没有车子过来,快走吧,我们还要去吃汉堡呢!”小女孩的妈妈毫不在乎的回答。“不行,还是不行!我们老师说了,每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小女孩一点也不妥协,又使劲把妈妈拽回了路边。
我和妈妈看到这样的一幕,不禁对这个小女孩产生了敬佩之情。妈妈说:“你看,这个小孩这么小,就知道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简单啊!”我也说:“是呀,不过你们大人有时候还不如我们小孩呢。”“好像是的,大人们反而经常麻痹大意。”妈妈似乎有些无奈的说。
文明从小做起作文 第6篇
有一次妈妈让我把垃圾提到家属区的垃圾屋里,以前我家住在六楼,那时候也小答应一声便提着垃圾下楼了,邻居叔叔阿姨碰到夸我是能干的好孩子。一袋垃圾刚开始还不累,走到楼下小手指被勒得很疼,到了楼下还有好远才是放垃圾的小屋子,路边上都是坐着玩的叔叔阿姨们,还不好意思休息,我就坚持跑着奔向垃圾屋子。拐了几个弯快到屋子了,我看看周围没人就把垃圾扔过去了,没扔进屋子里掉在外边了,我跑累了手也疼不想过去捡了,转身就想回家。这时候我看到一个老爷爷从垃圾屋子里走出来,站在门口看着我好像在说这孩子真不懂事,然后弯腰捡起我扔的垃圾放进了屋子里,那个老爷爷经常在这里捡垃圾,小区里的人都很尊重他,他每次捡完有用的都会把剩下的垃圾放进屋子里。我感到不好意思了,回家跟妈妈说了,妈妈批评了我,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乱扔垃圾了,向老爷爷学习做个文明的人。
现在我们搬了新家,在这边环境很好,家属区里垃圾箱很多,每个楼洞门口都有一个环保的垃圾箱,可我还会看到有垃圾被扔到箱子外边,只要看到我就会自觉地去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去。
文明从小做起作文 第7篇
校园里可美啦!鲜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碧绿的小草,就像绿茵茵的地毯;茂盛的树木,就像一个个抬头挺胸的战士,守卫着我们的校园,陪伴着我们茁壮成长。
可是,同学们又是怎样爱护我们的学校,尊敬我们的老师的呢?
早上,我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只见头一天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校门口,现在又穿上了灰不溜秋的脏衣服。你看,一个大哥哥正在校门口吃着早点。吃完了以后,就随手把快餐盒扔到了地上。接着,往裤兜里掏出一张洁白的纸,右手拿着白纸,向他那油乎乎的嘴巴上擦去。随后,又把纸丢到了地上。大哥哥,你的嘴巴倒是擦干净了,可是,却让我们的校门变成了大花脸,难道你不觉得脸红吗?
走进了教学楼,那以前洁白的墙壁,现如今已失去它原本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随处可见的污迹。
教室的课桌上,怎么会出现一些痕迹呢?那是因为个别同学把课桌当成了作业本,乱涂乱画造成的。
厕所里,刚打扫好了卫生,有的同学又把垃圾丢了进去……
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讲小话,影响老师讲课;回家后,不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这段时间以来,沾益县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而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热爱祖国从小做起 第8篇
说到爱国, 我们应当付诸行动, 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坐而论道, 不如起而躬行!
课余, 我认真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 深深地被里面一个个的小故事、一个个不平凡的人物所折服。里面有篇《少年爱国者》,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贫穷的意大利少年, 从小被卖到戏班子, 吃了很多苦头, 还处处受虐待。在意大利领事馆的帮助下, 他登上了开往意大利的船只, 与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达官贵人坐在二等舱中。船上的乘客了解了他的遭遇后都很同情他, 纷纷给了他一点钱。正在他庆幸有了这些钱可以大快朵颐一顿时, 他听到那些给他钱的乘客们在侮辱他的祖国意大利, 于是那个小男孩愤怒地把那些钱还给了他们并高吼道:“我不要说我们国家坏话的人的东西!”读到这里, 我不禁为这个小男孩宁可挨饿, 也要维护祖国尊严的行为点赞!
爱国, 从我做起。哪怕是多读一点书, 少丢一张纸屑, 你都是为你的祖国的宏章上写下坚实的一笔。 (指导老师:高江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