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0篇)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1篇

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将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为了让以后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很有必要对一学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详细的总结。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立足备课钱的说课、议课,重视备课过程中的研课、磨课环节,使得备写的教案紧扣教材重难点,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规律,真正做到了不打无准备之仗,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目标要求。

二、根据学生刚接触及学科特点,一学期的教学紧紧围绕物理实验这根主线,能分组开展的实验就一定要学生走进实验室,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演示,课外实验尽量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感知物理源于生活的真谛。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大多数学生真正走进物理,对物理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

三、为保证课堂质量,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力度,注重对学生课前2分钟复习,课堂笔记记写、作业完成及收交等一些细节问题的督促和管理,从而由点到面的实现管理的延续性和实效性。真正让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的得以凸显出来。

四、为提高学科成绩,利用物理自习和课外活动时间对学习后进的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辅导与转化,指导他们听讲的方式,做课堂笔记的技巧,通过各种途径激发这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脱离思想的包袱,不要把学习当成一件痛苦的事情,对他们低要求,慢起步,至少没有让他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起点上掉队。

五、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地向老师们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补己之短。一学期以来,总共听取老师们的示范、公开课16节,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经验,同时坚持在每节课完成后写教学反思,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及改进意见,并在随后的教学中优化实施。

当然,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中,也从在着诸多的不足和漏洞,如:怎样才能更及时地评价学生的学情及应对策略,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和物理的学科互补,学生作业完成中的抄袭问题,课堂上关注学生过少等,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优化,从而更进一步提升教学成绩。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2篇

八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语文教师:赵学海

2016年12月26日星期一

新学期伊始,我带2个班级的语文,同时兼任一班的班主任。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遴选适合的教辅资料。在《鼎尖教案》的基础上,以《中学教材全解》为抓手,以《基础训练册》和《名校考题》为演练场。精心组织备课,合理使用教参资料。

其次,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好多媒体,加大课堂知识含量,拓宽师生学习视野,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将每一课的教学设计,在百度文库里全部下载,录入班级多媒体电脑。利用语文网,完全实现了课文内容有声在线朗读,教学过程用PPT演示。

第三,为了迎接国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消了月考和午间辅导。只组织了一次期中考试,完全使用外地优质试卷,实行联考。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与大英辅导区五所学校联考,两率一均的成绩,有一科第一,两科第二,其他四科位居第三。与第一学期比,成绩呈现下滑趋势。

第四,加大了学生课余书面训练的强度。除必要的课堂作业外,跟教材同步的《基础训练册》,由学生自己完成,每一单元结束后,分发答案,自行订正。《同步单元测试卷》,随堂测验。统一订购的《课标新检测》,每周当做双休日家庭作业。自行翻印《名校考题综合试卷》,随堂测验,及时批阅,仔细讲解。一学期下来,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我们总计举行数次测评。做到逢考必批阅,批阅后必评讲。旨在有的放矢,补缺补差。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我们还下载翻印了《课外名著导读》讲义。为了巩固课本知识,将每一课的重点内容,要求能够熟练背诵默写。

增加了课文的背诵内容。古诗词和文言文,必须会全文背诵,默写无误;抽取现代文里一些经典段落,人人背诵,记录在册,加大语感的训练和积累。加大写作的的频次,提升写作的水平质量。要求坚持每周写周记。每次测验后,我都会抽取一些写作水平比较好的学生习作,认真修改,加注眉批和总评,制作成文档,打印张贴,当作范文。一则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珍爱和认可;二则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三则上传网络空间,可以进行资源共享。作为语文教师,我也会带学生下水——和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这样一来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减轻学生写作文的为难情绪;二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榜样的力量和学习的兴趣,是无穷的。躬亲示范,可以事半功倍,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兼任班主任,这也是我的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学期下来,我们搜集整理出近百篇学生习作,不定期在班级里张贴展示,不断更新,累积成了一册“班级优秀习作”文选。有时,我们也从网络下载一些同题优秀文章,打印张贴,同样起到上述效果。为了提高应试考场作文的分数,我们不断完善了七年级时制作的《语文考场作文技巧》的PPT。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影视剧。制作录制一些课文音频,作为演讲素材和课堂课件。

今年的远程培训和继续教育,在学校的协助下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即孙犁的《芦花荡》和郦道元的《三峡》课堂实录,上传到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完成网上晒课任务。在2016年滁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网站,顺利学满各门学科学时,完成规定作业,达到90分,圆满通过继续教育在线学习。不断摸索学会使用电子白板教学。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3篇

知识点一: 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它只有“高低之分”,没有“有无之分”物体较热,我们说它温度高; 物体较冷,我们就说它的温度低。

知识点二: 温度计:

我们生活中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通常是“跟着感觉走”。每个人对环境温度的感受在主观上有个体差异,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情况都需要准确的判断温度,例如生病时的温度变化,依靠手触摸额头的老办法已经不能客观判断了,我们需要更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1原理: 热胀冷缩

2 1℃的含义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 ) 。为摄氏温标的单位,那么1℃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呢?

首先,我们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又规定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在这两个温度时,液面将处于不同的两个位置,它们之间会有一段液柱的长度差,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长度差其实就是相差了100摄氏度; 把这个距离平均的分为100个等份,那么每一份所代表的就是1摄氏度( ℃ ) 。

知识点三: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重点把握)

一会选:

使用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与分度值,如待测物温度超过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则温度计可能会损坏,; 若待测物温度过低则无法测出其温度,所以应选择适当的量程; 选定量程后,分度值越小,所测结果越准确。

二会放:

A、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图1) ;

B、温度计玻璃泡不能触碰烧杯边缘( 图2) ;

C、温度计玻璃泡需完全浸入被测液体( 图3) 。

三会看:

读数时要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且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待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四会读:

温度计的读数分为数据和单位两部分组成,且读数时遵循“就近原则”,不需要读估计值,即只精确到其分度值。

知识点三: 特别的体温计

体温计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温度计,大家都知道在使用时要甩一甩,那别的温度计也能跟它一样,用前甩一甩么? 当然不是,之所以体温计需要甩,是因为它有一个特别的部分———缩口。

在玻璃泡和直管玻璃之间有一很细的细管,当玻璃泡接触人体时,水银受热膨胀挤过细管到达直管中,待离开人体时,水银遇冷收缩在细管处断开,直管中的水银柱不能流回,所以体温计成为唯一能够离开待测物体读数的温度计,得益于“缩口”。

知识点四: 晶体与非晶体( 重点)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固体叫做晶体( 吸热而不升温) ,例如: 海波、冰、各种金属等;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的固体叫做非晶体,例如: 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放热而不降温) 。同一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知识点五: 常见物态变化( 难点)

“白气”: 如: 烧开的水壶壶嘴冒出的,寒冷的冬天人嘴里吐出的,夏天时冰棍的周围人们看见的现象。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可见的“白气”都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作为水的气态存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就有水蒸气,大家却不曾看到过它们。所以,这些“白气”的真实身份,是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的小水珠。就如同“白气”出现的时机,都伴随了温差,如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喷出壶嘴遇到了冷空气; 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遇到了寒冷的周围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温度低的冰棍。综上所述,“白气”实际为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同理我们可以判断,雾这种类似“白气”的物质,也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来,区别在于,雾是有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包裹住了其中的粉尘,所以当污染严重,粉尘超标时,容易出现大雾,如十九世纪60年代之前被称为“雾都”的伦敦。

知识点六: 物态变化的区分( 难点)

如何区别各种自然现象的实质是哪个物态变化,我们习惯于关注这种物质的状态是什么( 末状态) ,比如清晨的露珠,它此时的状态是液态,但根据我们所学知识,末状态为液态的物态变化有两个: 1、熔化;2、液化。要想准确判断物态变化的种类,仅仅关注它此时的状态已经不足以说明它的“前身”。那么问题的突破口就是露珠形成之前的状态,即初始状态。如初态为固态,末态为液态,则为熔化; 若初态为气态,末态为液态,则为液化; 由此可知明确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物态变化判断的关键。

水有三态: 固态: 冰、雪、霜等; 液态: 雨、雾、露; 气态: 水蒸汽.

雨: 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冰晶熔化成的小水滴落到地面成为雨

雪: 水蒸气凝华成的冰晶落到地面上

云: 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

雾: 水蒸汽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

露: 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霜: 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雹: 随着云中的水气的聚集,就会能够形成降雨,如果降雨过程中遇到强冷空气的话就会形成冰雹

知识点七: 蒸发与沸腾( 重点)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蒸发与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液体在达到沸点后持续的吸热,而温度不升高。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巩固练习:

1、如图所示温度计,它们的示数分别是:

甲是______℃ ; 乙是______℃。

2、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示数是7. 6℃

B. 分度值是1℃

C.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4、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______min; 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

5、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液化,后汽化B. 先汽化,后液化

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

6、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 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

B. 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

C. 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D. 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

7、黄山景色优美,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冬天,冰封谷底B. 春天,雨笼山峦

C. 夏天,雾绕群峰D. 秋天,霜打枝头

8、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 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 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

9、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____,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 选填“快”或“慢”)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 2) 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__。

( 3) 由图象乙可知萘熔化用____min,在这段时间试管中的萘处于_____。( 填“液态”或“固态”或“固液共存”)

( 4) 分析图象乙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 填一条即可) 。

10、如图所示,是郭明和李华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1)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

( 2) 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图___( 选填“a”或“b”)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 3) 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

( 4) 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 5) 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写一种原因)

( 6) 郭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_____。

拓展题: 一只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 ,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 ,现把该温度计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它的示数为32℃ ,则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

A. 32℃ B. 30℃ C. 27℃ D. 37℃

第三章《物态变化》答案及解析

1答案: ﹣22℃ ; 58℃

解析: 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

解: 由图知: 两只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 ,即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 ;

在甲温度计上,液柱上面的示数是20℃ ,下面是30℃ ,因此温度在0℃以下,读数﹣22℃ ;

在乙温度计上,液柱上面的示数是60℃ ,下面是50℃ ,因此温度在0℃以上,读数58℃。

故答案为: ﹣22℃ ; 58℃。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温度计中的液柱是在零摄氏度的上方还是下方。

2答案: D

解析: 本题要从体温计的读数、分度值、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物体以及温度计原理来解答。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 1℃ ,根据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值,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 1℃ ,根据图中液面位置可知温度为37.5℃ ,故A错误;

B、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 1℃ ,这就是分度值,故B错误;

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 有缩口) ,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

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 C

解析: 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 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

4、答案: 10固液共存态。

解析: ( 1) 图中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结束,这段时间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

( 2) 晶体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

解: 由图知,冰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过程经历了15min﹣5min = 10min,加热至第10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故答案为: 10; 固液共存

5、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 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 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解: 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又蒸发变为水蒸气,所以又变得清晰起来。

故选: A。

6、答案: C

解析: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生活中的液化现象大多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解: 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是熔化现象,不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结果,是汽化现象,不属于液化,故B错误;

C、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是凝固现象,不属于液化,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 D

解析: 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三态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其逆过程是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其逆过程是液化;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其逆过程是凝华,由题意知本题正确选项是D。

8、答案: A

解析: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现成的,不是凝固产生的,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选项A正确。

9、答案( 1) 均匀受热; 慢; ( 2) 秒表; ( 3) 6; 固液共存; ( 4) 萘为晶体

解析: ( 1) 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 2) 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从记录的数据找实验测量的工具;

( 3) 从物质的熔化图象中,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若晶体还可判断其熔点; 从图象中能判断物质在熔化时的特点; 若是晶体还能判断出各个时间段的状态。

解: ( 1)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 2) 从图象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

( 3) ( 4) 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为80℃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从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9min完全熔化完,可知萘熔化用了6min; 在3min前为固态; 3min到9min之间是固液共存态; 9min后是液态等。

故答案为: ( 1) 均匀受热; 慢; ( 2) 秒表; ( 3) 6; 固液共存; ( 4) 萘为晶体。

10、答案: ( 1) 秒表 ( 2 ) a不变 ( 3 ) 99( 4) 答案如右图 ( 5) 烧杯中的水太多 ( 6)靠近壶口处温度高,水蒸气不容易放热液化

解析: 探究水沸腾实验是要对比水沸腾前后的现象,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在实验中要研究实验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用秒表测时间。

水沸腾前气泡上升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逐渐变大。沸腾前温度上升,沸腾时温度不变。沸腾时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沸腾时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在实验中要最好采用热水进行实验,可以使实验时间缩短,实验中可以减少水的量也可以缩短实验时间。液化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液化需要放热,无法放热,则无法液化,在烧水时,壶口附近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放热液化。

考点: 探究水沸腾实验

拓展题:

解析: 考点: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析:

( 1)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 ; 而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5℃ ,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5℃ ,中间是90个小格,求出一个 小格表示 的温度;

( 2) 现把该温度计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它的示数为32℃ ,距离5℃有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5℃时的实际温度0℃ ,就是水的实际温度。具体方法是: 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 现把该温度计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它的示数为32℃ ,则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4篇

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与图形是分不开的,轴对称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之后要学习的等腰三角形和各种其他基本图形。在学习轴对称之前,学生已经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有简单的了解,学过这节课程之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辨别之前学过的图形。同时,轴对称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学好轴对称这一课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对图形更敏感。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轴对称,重点教授的概念是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如何辨别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的对称性。

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讲解对称轴和对称点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同时分辨出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的不同和关联之处。

2.能力目标。

通过在课堂上现场演示折叠和剪纸的教学方式,帮助同学建立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动手演示提高空间想象力,能在以后迅速判断出轴对称现象;通过讲解帮助同学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不同辨别方法。

3.情感目标。

在学习轴对称这一课的过程当中,给学生介绍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了解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概念。

难点:帮助同学准确区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和关联。

五、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概念。

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会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现实生活中能看到的事物外形、图标、大型建筑物等,让同学仔细观察课件上的每个图形,说出这些图形在数学课堂上分别叫什么名字,以此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之后我会继续播放课前制作的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动图。看过课件后让同学们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进而引出图形的对称轴和图形成轴对称两个概念。

2.动手实践,讲解概念。

第一步:引导学生动脑思考。

提出轴对称这一概念之后,我会让同学们继续说说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比较规则的图片,和课件中的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说出这些图片的共性。

[教学说明:通过思考,得出这些规则图形对折后能重合的事实]

第二步:要求学生动手实践。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分别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白纸,从正方形的中间对折,之后把对折好的纸张撕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撕好之后把纸张展开,让学生观察思考折痕两边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教学说明:通过动手操作,得出撕好的形状折痕两侧是相同的]

第三步:引出数学概念。

由之前的思考和实践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同时对比分析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四步:对概念进行针对性练习。

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方式对学习概念进行练习,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比如:图中的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是哪几条?(课件演示)请同学们思考学过的图形都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几条?

3.做游戏,巩固概念。

刚刚学习过新知识之后,学生有可能掌握得不够牢固,容易记不清楚概念,所以讲解完本节课两个重要概念之后,要同学们一起做两个小游戏,巩固这节课新学习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具体小游戏设置过程如下:

(1)我会随机说出英文字母表中的任意字母,让同学们抢答,迅速说出我说的字母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说明:通过判断英文字母的游戏帮助学生掌握快速判断轴对称图形的能力]

(2)我会在课前准备一下轴对称的汉字,做游戏时把这些汉字的一半写在黑板上,找同学把剩下的一半汉字补齐。

[教学说明:通过补齐汉字的游戏帮助同学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规律]

4.教学效果反馈。

我会在课程要结束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安排详细教学效果反馈过程,具体如下:

第一步:答疑阶段。

我会问同学在这节课学习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对我讲解的概念有什么地方不理解,有没有同学不会判断轴对称图形等。对同学的疑问进行简单解答,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解答,问题大的同学课后继续单独讲解。

第二步:当堂测试。

我会问同学们一些关于对称轴和轴对称的问题。比如:下面几个图形有哪几个是轴对称图形,请选择?(课件显示)下面几个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课件显示)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第三步:布置课后作业。

让同学在课后把书上的练习题认真完成。

六、教学反思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5篇

八年级组工作总结

年级组长:赵学海

2016年12月26日星期一

春的播种,夏的耕耘,为的是秋的收获,冬的贮藏。本学期每班各为36人和33人,整个八年级共计69人。

首先,根据学校行事历和整体工作计划,制定年级组教学工作计划,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按部就班,开展各方面工作。

其次,每天做好年级组办公室环境卫生。为了迎接县、市、省和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检查,安排学生及时打扫,有时亲自动手清扫。友情提醒各位老师,随时整理好办公物品,做到井然有序,一尘不染。每天为同事提供茶水。烧水茶壶损坏,及时告知学校更换。

再次,制作整合全年级总课程表,便于任课教师因公务出差或随堂测验,及时调整课程。统计外出人员代课时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将学校和教体局下发到年级组内的文件通知及时张贴告知。督促同事每天上下班,按时刷脸考勤,履行完备请假手续。

第四,做好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安排。编配考场,书写座位号,制作成绩量化分析的电子表格,及时阅卷评析,分析数据,第一时间将成绩分析情况打印出来,分发到相关任课教师手里。开学伊始,学校召开开学典礼,协助教导处,整理会议发言材料。在年级组内,提醒各位老师完成在线继续教育学习,录制教学视频,上传网络平台。

第五,协助校团委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和“法制讲座进校园”报告会活动,写好听(观)后感。期中考试后,筹备召开第二十一届校运会。

第六,摸排年级内比较贫困的学生,接受社会的资助。冯兆静同学,荣获浙江滴水慈善基金会的捐助,本学期继续荣获500元资助。刘婷婷、雷欣雨;林仁巧、刘汉杰等,获得政府资助,每人获得800元。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6篇

注意: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大拇指的长15cm 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 D.小明同学跑100m的成绩是6s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3.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则()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4.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

B、3:10

C、8:15

D、15:8 5.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中的错误操作造成的

B.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择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

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7.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 8.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音调 B.改变响度 C.改变音色 D.改变频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 小题,第10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9、单位换算:72km/h= m/s m/s= km/h

10.正在行驶的汽车速度是2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______。

11.“可邑小镇”是弥勒著名景点之一.“国庆”期间,小明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可邑小镇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 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与。

12.人坐在橡皮筏上随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对河岸是 的,相对 是静止的。13.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 5.12cm、5.14cm、5.15cm、5.15cm、5.53cm,其中错误的是,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1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1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的叫声音调较高,的叫声响度大。

16.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7.小明在书房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_________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笛声通过____ __传到妈妈的耳朵里,厨房里的妈妈靠 分辨出是笛子的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31分)

18、(9分)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速度计读数为 ; 停表示数为。

19、(3分)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2)。

(3)。

20、(5分)如本题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

(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3)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21、(6分)在探究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1)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你(选填“能”或“不能”)听到电铃声了。

(2)用真空泵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逐渐抽去时,电铃声会(减弱,变得更响亮)。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你(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路(3)声音传播的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其中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

22、(8分)小明在利用下图进行“测平均速度”实验时:(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 和 ;

(2)实验原理是 ;

(3)此实验中需要使斜面保持(选填“很小”或“很大”)的坡度的目的

是 和使小车不要运动太快。

(4)在实验中,他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低端所用的时间为6s。如下图所

示,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4.8s,请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

(5)假设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那么V1 ﹑V2 ﹑V3之间的大小顺序应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25分)

23.(7分)小刚参加学校运动会男子1000m比赛,前700m用时140s,后300m用时50s,小刚前700m,后3000m及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4.(8)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25.(10分)小辉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高速公路某交通标志牌时,小辉注意到了牌上的 标示如图所示。小辉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350 km指 ;100指。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7篇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便要还家()(3)欣然规往()...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述了渔人进出桃花源的经过,末段以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刘子骥的规往未果,印证了当时关于桃花源的传闻是真实可信的。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好客的特点。

C.“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不仅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的珍惜,也为下文人们找不到桃花源埋下伏笔,看似闲笔却匠心独运。

D.《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荀巨伯探病(9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是一项()(3分)....A.远看友人疾 / 香远益清 B.而敢独止 / 此独以跛之故 ....C.遂班军而还 / 遂迷,不复得路 D.贼既至 / 既出 ....10.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3分)

友 人 有 疾 不 忍 委 之 宁 以 我 身 代 友 人 命。11.根据选文,概括胡贼退兵的原因(3分)

(三)《芦花荡》(节选)(10分)

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2.下列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放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⑰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⑱“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15.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8篇

授课时间:2016年10月22日

指导专家:丁薇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研训部英语教研员

吴晓威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研训部英语教研员

一、教学分析与整体设计思路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堂课的课型为阅读课, 教学内容为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Resolutions一文, 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文章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情感教育内容, 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通过阅读本篇文章, 学生能够明确如何有效地制订计划, 并下定决心互相监督完成计划, 从中感悟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并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目标。

(二) 学情分析

笔者所面对的教对象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初中英语学习后, 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 也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理解篇幅较长的文章对他们来说仍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文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很感兴趣。学生处于学习语言的阶段, 比较渴望得到阅读策略与阅读技巧方面的指导, 希望能够掌握更好的方法帮助自己对语篇进行分析与理解。由于文本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需要做好预习, 以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全部内容。

(三) 设计思路

阅读教学目标:一是学习阅读 (learn to read) , 二是阅读学习 (read to learn) 。所以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阅读文本处理、技巧渗透、思维品质培养三个方面着手, 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积累并掌握词汇, 掌握有效的阅读技能, 并能够对阅读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 最终形成自己的语言积累。在了解文本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意识到、感悟到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并与同伴互相督促, 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目标。

具体思路如下:

1. 引领学生在读前预习中思考、预测将要学习的内容, 理解并学会predicting。

2. 引领学生通读文本, 了解大意, 然后进行细读环节, 通过特殊疑问词 (What, When, Why, How) 对文章第一段进行整合;通过微视频的导入引出文中的第二部分, 即不同种类的决心计划;并通过讨论的方式, 引领学生基于Smart原则制订合理的计划。学生从中学习并掌握skimming, scanning等阅读技能。

3. 通过思维导图引领学生进行读后思考, 领悟文章的启示意义, 完成思想的提升, 鼓励学生制订自己的目标并努力达成。

二、教学目标

在本课结束后, 学生能够达到:

知识目标:能够听懂、会读、理解本课词汇、句子以及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阅读技能。

情感目标:在了解文本的过程中, 感悟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并制订相应的计划, 树立健康的、积极的生活目标。

三、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Sing a song (Be what you wanna be)

【设计意图】用与本文话题相关的励志歌曲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到放松。学生唱完歌曲后, 笔者提出两个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学生回答完毕后, 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自然导入本课话题———resolutions。

Step 2:Before reading

Learn new words and try to predict what we are going to learn according to the new words.

【设计意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自主完成词汇的学习, 并且预测所要学习的内容。预测是重要的阅读技能之一, 学生通过预测会形成对语篇的初步感知。

Step 3:While reading

1.Put the sentences in the right places.

2.Match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设计意图】第一步, 让学生通读全文, 并把句子放到文中相应的位置, 以使文章完整。第二步, 让学生在完成Matching后再一次通读全文, 找到文中关键句的位置, 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skimming这一阅读技能。

3.Read in details to find out five questions about resolutions.

【设计意图】让学生细读文章, 并围绕What is a resolution?这一话题进行学习, 运用scanning阅读技能解决任务。

4.Watch a video to know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

5.Put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 into the right places.

6.Work in groups to know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出不同种类的resolutions, 并通过分类及小组活动促使学生熟练地区分不同种类的resolutions。

7.Read Part 3 to know what these resolutions have in common and the reasons why people can’t keep them.

8.Help the student to solv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Can you make a resolution?

How to make good resolutions?

How do you keep them?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Smart原则, 理解、明确如何制订合理的计划并学会如何达成。

Step 4:After reading

Work in groups of 5 to design a mind-map about resolutions and share with us.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运用mind-map, 先在头脑中设计构建resolutions, 进而制订resolutions.

Step 5:Peer Checklist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运用mind-map设计本组的resolutions, 并通过小组评价, 做到自评互评, 共同学习、共同改进。

Step 6:Summary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堂课的收获进行总结和归纳, 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 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板书设计:

Homework:

1.Go online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resolutions.

2.Try to finish the mind-map of the resolutions.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运用本堂课所学知识完成自己的mind-map, 目的是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多媒体的引入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了解西方文化。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resolutions, 学生可以在认知过程中感受如何制订resolutions。Smart原则的引入, 使学生明确了如何有效地制订计划, 并下定决心互相监督, 进而完成计划。学生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感悟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并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目标。读后, 学生小组合作并运用mind-map设计构建resolutions, 进而制订resolutions并分享。

具体来说, 本堂课有如下五个优点:

第一, 课堂设计环环相扣, 选材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参与度高, 有话说, 有事做。

第二, 从开始的标题和生词的预测, 到文章段落的重新整合, 从明确的小组成员任务的设置, 到梯度性的课程渐进, 整堂课体现了高度的科学性。

第三, 严格把握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所需时间, 整课堂非常严谨。

第四, 思维导图的应用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合作中得到了发展。

第五, 扎实有效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内化学生人格,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9篇

1 教材依据

英语课本 人教版 八年级上 Unit 9 When was he born?

2 设计思想

2.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学习名人的生平和主要事迹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教学任务:(1)从语言知识的角度,进一步全面地学习了一般过去时态;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描述他人的履历。(2)从情感的角度,通过学习名人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激励自己,建立面对困难不退缩的信心。

2.2 学情分析

(1)学生对一般过去时态已进行了两个单元的系统学习,绝大部分学生对其与一般现在时态的区别有明确的认识,但不能熟练掌握、运用。(2)学生在使用一般过去时态的时候,对动词过去式的规则与不规则变化不能做出快速、明确的辨别。(3)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同学仅对动画片和电脑游戏感兴趣。利用本单元内容进行情感教育、立志教育是绝好的机会。

2.3 指导思想:

(1)落实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所学知识的范围内,用一般过去时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2)通过查资料、学习自己崇拜的人的事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脚踏实地、积极进取。(3)学会用英语表达对人的评价。

2.4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参照哈贝•马斯的“双主体”理论,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思维和积极参与,教师从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过渡到引领学生活动、知识掌握的主体地位。

3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掌握Unit 9的单词,并够能用所学词汇解释其中的一部分单词。(2)通过游戏,以介绍自己崇拜的人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熟练使用一般过去时态。(3)学生能够流畅、准确地写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个人信息,并阐述自己崇拜其的理由。(4)通过课堂潜移默化地进行有关立志方面的情感教育。

4 教学重点

明确一般现在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不同特点,并能熟练区分、使用以上两个时态。

5 教学难点

动词在不同时态中的变化。

6 教学准备

(1)学生分为六个组,在预习Unit 9的时候,按老师、父母,有影响力的中国人物,科学家,运动员,艺术家和文艺明星六个方向,各自查找自己组别所属范围的自己所崇拜的人的英文资料,并查字典,标出生词的音标和释义。

①在教学过程使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

②两张图片分别来自本班学生的物理教师和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的获奖照片。

③短文填空采用的文章改编自Unit 9有关Midori的听力稿。该短文既可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对学生接下来的书面表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7 教学主要过程

Step 1. Teacher says the English meaning of some words which are from Unit 9, get the students to guess and spell the words:

1. not usual, uncommon (unusual);2. having ability to create (creative); 3. the person who plays the piano very well (pianist);4. to act (perform);5. active, be good at sports (athletic)

Then teacher asks the students to say in another way:1. golfer2. kind3. violinist4. player

Step 2.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Li Yundi(Activity 3a of Section B), and write down the key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1. Do you remember the young man who plays the piano very well? What’s his name?2. When was he born?3. Where was he born? 4. What does he do? 5. What’s he famous for?

Step 3. 1) Get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key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and describe a person at the same time. Ask the students to guess who he is.

T: He was born in Jiangsu in August. He is a teacher. Everyone knows that he is kind to students. He taught you physics from this September. Who is he?Then show the photo of their physics teacher to them.

2) Ask the students to take out the pictures which they prepared before the class and put them on the desks. Get every group to choose a picture.

3) Play the guessing game with other groups.

Step 4. 1) Describe another person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guess who he is .

He is a young man. He swims very well. He was born in America. He won 8 gold medals in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 Who is he?

Check the answer and show the students the photo of Michael Phelps.

2) Get each group to choose another picture, and ask the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in English. Tell them that EACH STUDENT CAN ONLY SAY ONE SENTENCE AND EVERYONE HA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ERSON.

3) Ask the students to prepare for about 4 minutes.Get all the six groups to describe the persons one group after another.

Step 5. Ask the whole students to put their pictures on the desks.

Step 6. 1) Show the following article to the students and get them to fill in the blanks:

I like ___(play) the violin, so I ___(admire) Midori very much.She is a well-known ___(violin).She____(be born) in Japan in 1971. When she was eight, she was already a ___(talent) violinist. At the age of fourteen, she___(tour) the United States. She___(work) very hard when she was young. I __(see) her play when I___(be) eight. I___(have) some of her CDs and I___(play) them all the time. I think she is an outstanding___(music).That’s why I admire her.

2)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article together.

3) Tell the students how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a person.

Homework:

1.Each student writes an article about a person who he admires.

2.Finish the exercises of Unit 9.

1 教后反思

通过各组集体完成任务的方式,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高。学生提前准备资料,达到主动参与的目的。作业中每个人的书面表达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又都主题明确、线索清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然比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更有实效性。教师确实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合理平衡师生之间的位置,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尝试。

2023-2024八年级上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第10篇

李艳辉

本学期,我按照学校安排,任八年级两个班的历史课。在教学中,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本学期大力贯彻新课改精神。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历史课的趣味化。历史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二、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研组组活动,上好大轮课,并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

三、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月考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测试,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优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