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法治梦青春梦(精选6篇)
中国梦法治梦青春梦 第1篇
傅嵘法制演讲稿
中国梦、法治梦、青春梦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这次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法治梦、青春梦。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当今的中国,政通人和、百业俱旺。科学发展观像一具高悬的灯塔,照耀着我们青年一代去谋求和开创兴旺发达之路。置身于这样的时代,注定我们要肩负起与时俱进、创新图强、不断赶超、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和时代重任!建天下者,舍青年其谁;兴中国者,非青年莫属。青年是推进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学生,在我的理解中,中国梦是一个法治梦,也是一个青春梦。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曾说“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我们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长征路上的突击手。那我们当如何立足于本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又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呢?作为一名学生,我认为我们要坚守法治信仰,把守法的信仰付诸于实践!
当法治中国梦照进现实,真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的成长注定是艰辛的,正象中国法治化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样,会有种种障碍,但我们应该响亮地宣布:我们已做好了各种准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只要我们把个人的青年梦、法治梦、成功梦与伟大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我们的人生就必定会有更加出彩。我坚信,待到中国法治梦想成真时,我们一定会为自己所作的贡献而感到无比骄傲。
我们的青春终将逝去,我们的年华终将衰老,但是只要我们用智慧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公平正义,只要我们用热血给这个国家带来了青春活力,只要我们用汗水一起筑起了共和国的法治大厦,在青春渐老、两鬓霜白之际,我们依然能够问心无悔地说,我们无愧于曾经的梦想——那个永远的中国梦——法治梦——青春梦!
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中,我们正在以自己饱满的生命热情,燃烧着青春的激情,与勤劳智慧的皖西人民一道,共同续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璀璨篇章,共同迎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让我们共勉并为之奋斗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老师聆听!
中国梦法治梦青春梦 第2篇
中国的山有梦,撑起浩瀚的苍穹;中国的水有梦,孕育出大地郁郁葱葱;中国的蓝天有梦,云飞霞涌月白风清;中国的大地有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2013年春天的全国“两会”,因为梦想飞扬而无比热烈,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一个人、一代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怀揣梦想,努力奋斗,终会一步步地让美好的梦想变为动人的现实。
司法正义与公正审判是法官永远的职业梦想和价值追求,是法治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第一堂法理学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作为法律人,应当有自己的法律信仰,现在,我的法律信仰就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了解群众需求,懂得群众信号,用群众语言说话,用群众听得懂、信得过、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去执法。其次关注群众期待,关心群众疾苦,群众利益无小事,无论案件大小,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尽力使当事人同样感受到公正和温暖,让群众的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再次,公正的审判还必须以丰富的法律知识为后盾,对法律的学习是法官永远的功课。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法官们通过千百万个案件的公正审判,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用“青春梦”助力“中国梦” 第3篇
中国梦是传递正能量的梦
打开这个叫特依依的网站, 清新的图片加上巧妙的网页排版让人很容易沉浸其中。这网站没有烦人的广告, 没有只为赚取点击量的“雷人”标题, 有的则是许多让人感受生命美好的小文章、小故事。网站的文章多是浅显易懂的小故事, 这些故事多以至深的情感述说五彩人生, 让人受鼓舞、受启发, 即使是遇到心情沉闷之时来到这里也会让你将一切的负面情绪抛在身后, 重新感受人生的多彩。
创建此网站的人叫方惠恋, 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当时我刚来到福州的时候, 家人不在身边, 陌生的环境加之学习的压力, 常常心里有心事却不知该向谁诉说。许多心事都在心里积压着就觉得十分郁结。后来身边多了一位常常交心的朋友, 我们常常互相开导对方, 这样让我们觉得生活更有热情。”正是如此, 小方觉得如果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位可以交心的朋方惠恋、方智明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友, 想必那些因为负面情绪无法及时排解而失去生活热情的人也不会走上自杀这条路。于是方惠恋就有了创建心灵启迪网站的想法。
小方的这个想法获得了许多朋友的认同, 但是由于创建网站需要专业的技术, 由于缺少这方面的资源, 创建网站的想法只能搁浅。直到后来, 以计算机技术见长的弟弟方明智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农林大学, 创建网站的事情才有了眉目。对于姐姐创建心灵启迪网站的想法方智明则是十分的支持。因为自己学的正是计算机专业, 对于网站的构建和维护倒是挺上手的。后来在方智明学长的帮助下, 网站总算建立起来了。
方惠恋说:“那感觉就像是自己开店当了老板一样, 一有时间我就会更新网站上的内容, 而且我们的网站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纯公益性的。我们的网站主要集中了各种开导心灵给人以启迪的文章故事, 希望能够通过此方法传递积极向上的内容, 给人以向上的力量。也通过这种方法传递着正能量。”特依依网站开通快两年, 每天的点击量也有几百个。但是近段时间不知何缘故, 小方的网站已无法在百度中直接搜索到, 这让她很苦恼, 因为这样就没法让更多的人看到她的网站。她希望能够越来越多的同学朋友加入到她的团队当中, 这样不仅能够在技术层面上得到支持, 而且也能在自己毕业之后将这份事业传承下去。
对于自己的梦想小方则说道:“我的梦想是和几位同学一起创办一个会计事务所, 当我们自己梦圆之后, 就帮助那些为梦想积极奋斗的人, 不管是经济上的支持, 还是提供平台。我觉得中国梦想秀这个节目很好, 它给了许多有梦人圆梦的机会。而我的梦想也大致如此, 有能力的话我也希望能够为需要的人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顺利圆梦。而受到我帮助的人, 我也希望他能够再次帮助别人, 有了这样一种圆梦梦圆的传递, 就让更多的人拥有机会了。”
中国梦是传递专业知识的梦
杨战明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 目前是福州市气象局的节目主持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则是时时刻刻相伴他左右。“虽然现在我没能够有机会完成自己的梦想, 但我正努力着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践行自己的梦想, 那就是传递专业的知识。我想当一名老师, 是因为我希望通过我的个人努力, 能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每一位学生。”杨战明说。
虽然杨战明现在的工作是一名主持人, 但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却是某培训班的授课老师, 教的就是自己的所长, 播音与主持。据杨战明说兼职做培训机构的老师没有增加多少收入, 而他真正愿意做授课老师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就有的一份“为人师表, 传课、授业、解惑的理想与信念”这才是他沉浸在作为一名老师而带给他的满足感的原因。
采访中杨战明对于梦想的理解令人印象深刻, 也让人由衷的钦佩。他这样说道:“梦不仅仅只是梦, 不仅仅只是想法, 而是要付诸实践去努力和实现, 不然就只是做梦的梦’而已。一个有梦想并愿意践行梦想的人必定是热爱生活, 心存感恩的。我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也必定爱自己, 由己及人, 也会关照他人, 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减少。对于个人, 我自己是渺小的, 虽然我的梦想是做一位人民教师, 这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职业, 但我依然热爱它。我目前是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这是我的专业, 我热爱我的专业, 从专业院校毕业后我走上一线, 接受最直接的挑战, 在工作实践中我将大学所学付诸实践, 收获颇丰并且我不断调整自己的主持状态、不断积累当下最主流的主持方式、更加规范自己的播音基本功以及主持技巧, 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教书育人, 就像当年我老师教我的那样, 这是一种专业精神的薪火相传, 我在我老师身上看到的那份专业精神, 现在我正在实践的同时, 也带给我的学生们。代代相传的不仅仅只是播音技巧更重要的是对待专业的态度和心灵的觉醒, 即知道自己真正热爱什么, 想要什么, 并且知道要怎么去做。所以在传播播音主持这个专业上的知识外我觉得更是一辈辈专业精神的传递、梦想的传递。因此我认为只有每个人心中有梦, 坚持自己的梦想, 并且付诸行动和努力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中国梦·法治梦》教学课例反思 第4篇
九年级思品的第一轮复习,通过五册思品课本知识点梳理,绝大多数学生已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能力要求,但此时的知识还比较凌乱,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形成系统。接下来的第二轮专题复习,应该以专题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说”及建构主义理论都强调了建构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治对中国梦的实现的重要意义;自觉提升法治素养,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维护法律,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
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提高自己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构建法律知识体系;学会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3.知识目标:明确五本思想品德教材的法律知识点及对应的能力要求。
【教学重、难点】
1.构建法律知识体系,学会用法律知识解决分析社会热点
问题。
2.自觉提升法律素养,能以自己的实行行动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看短片阿普说法系列——《法治路 中国梦》
【设计意图】把时尚元素(动漫)引入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法治动漫,了解法治梦和中国梦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顺利导入法律的复习。
(二)构建知识体系
1.复习五册思品教材法律的相关知识
出示任务单(一)
内容:请各小组找出五册课本与法律相关的知识并说出能力要求。
规则:首先举手的小组先发言,选好小组代表,其他组员可以做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构建法律知识体系。各小组发言、展示,教师点拨并明确各册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并把法律知识分为国家和公民两个层面。
2.复习国家层面的法律知识
(1)出示任务单(二)
内容:复习有关依法治国的知识点。
规则:抢答,每个小组听到老师的“开始”指令后站起来,无需举手。但是未听到指令就抢答无效。
【设计意图】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竞争意识较强,抢答活动的实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优化学习效果。
(2)热点引领教学
通过热播电视剧《芈月传》复习依法治国的意义。
通过2016年两会热点——两高报告的“硬话”《慈善法》的通过,复习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昭示着中国正如展翅高飞的雄鹰,两个翅膀正是德治和法治。
(3)中考试题演练
【设计意图】思想品德课要直面社会热点,与时俱进,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热播电视剧和两会热点的引入,为课堂注入了时代气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最后环节引入2015年中考题,边讲边练。
3.复习公民层面的法律知识
(1)出示活动单(三)
内容:按照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逻辑体系,将相关的法律知识分类。
规则:各小组做好分工,分别承担知法、守法、用法的任务。将自己的分类画在白纸上,并选出代表(与活动单二不重合)展示并讲解。
【设计意图】各小组通过在白纸上构建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知识体系,既实现了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活动的效率,节约课堂时间。
(2)热点引领教学
通过社会热点复习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相关知识。在复习过程中,引入2015年部分江苏省13市中考题,边讲边练,并适时指导解题方法。
【设计意图】热点的引入与中考题的结合,力争使课堂既充满时代气息又直指中考,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
(三)课堂回顾,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优化学习效果。
(四)教师寄语
奉法者强则国强。中国梦首先应该是法治梦。法治健全、执法必严、人人守法,人民才能生活得安定,中国也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同学们,你们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和中华复兴的主力军,老师希望法治能在你的神经中枢里至高地闪耀,学习法律、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维护法律,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国梦,法治梦,会因为有你,有你们而实现!
【设计意图】升华学生情感,激发学生走出“小我”,放大格局,以实际行动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国梦的信念教育,力争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后反思】
中国梦 法治梦 第5篇
——梦在路上 时刻准备着
山西众晨律师事务所 史旭丽
“我的律师梦正出发”
梦想是什么?小时候,梦想也许是走出老家那座大山;长大后,梦想可能是嫁一个如意郎君,过相夫教子的理想生活;但现在,准确的说是从宣誓加入律师队伍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要成为一名律师,我真正懂得了律师的含义,真正明白了作为一名律师肩上所负的责任,更加清楚的明白我要成为一名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律师。每个人的梦不一样,每个律师的梦也不一样。但要实现梦想,都需要我们付出实践和努力。我作为一名新执业律师,首先得用知识武装我自己,当当事人出现在我面前,我可以灵活运用自身所学去为其答疑解惑,引导并辅助当事人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位前辈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律师的每一次出场都是一场精彩的演出”,我要为我的每一场演出时刻准备着。
“律师兴则法治兴”
很多人开玩笑说,“律师”为什么不叫“法师”?每当这时候,我也常思考:为什么“法官”不叫“律官”?当我真正成为律师的时候,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显然,“法”和“律”本身是有区别的。“法”强调公平、正义、明辨是非,这正是法官的职责所在;而“律”更注重律条、约束,这就要求律师要依法、守法、运用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春江水暖鸭先知”,正因为律师作为法律的实践者,活动在法治的第一线,所以,法治的冷暖律师是最先感知的。我们的前辈经历了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依法治国”方针的出台,这条道路艰难曲折,但他们最终迎来了春天。21世纪的今天,依法治国已然成为治国基本方略,作为青年律师的我们,更应该为实现法治梦而努力奋斗,依法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去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法治的不断进步时刻准备着。
“法治兴则国家兴”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实现这个梦必须要依法治国。因此,我们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标志着中国的法治实践迈入了新的征程。法治中国已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三个共同推进和三个一体建设,共同指向的目标就是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制度保障。
国家走向富强,人民享有幸福,必须依靠健全的民主与法制。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才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以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社会,人民才能真正的拥有尊严和幸福。
中国梦,法治梦演讲稿 第6篇
天地之间,时间绽放。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人的梦想又一次被点亮。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就叫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靠什么?靠法治。习近平同志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
今天,我们不仅梦想物质丰盛,更希望人人活得精彩;我们不仅梦想国力强盛,更希望国民有自尊。兑现法治,坚
守权利,人人才能心如日月流光溢彩,鳏寡孤独才能感受冬日暖意,“城管”与小贩才能谈笑风生,房屋才能成为自己与家人的城堡。
这就是法治梦。
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没有法治的梦必定是噩梦。
共和国的历史里就有过噩梦。文革让法治失去了舞台,就连国家主席都丧失了基本人权。即使到了今天,正如温家宝同志指出的那样,“文革”错误的遗毒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并没有完全被清除,如果不实现改革,“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现。这并不危言耸听,看看重庆曾经发生的事情,就知道法治的道路还很长。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深知律师是法治进程的直接参与者,是推动法治进程的主力军。江平教授说:“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 这句话道出了律师、法治、国家三者的攸关,也道出了法治梦、中国梦这一“大我”的
实现必须从“小我”做起,必须从自己的岗位做起。
在“小我”的实践中,我也深知法治理想与法治现状之间还有差距!法律实践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律师的执业道路充满了荆棘,但我们一直在努力。一份诉状就是一份期盼,一份判决就是一份抚慰,一次调解则意味着一方的安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在这一次次的诉与求之间,法律变现为守护,公平回归到人间,法治正与我们一同前行。
坚守良知,坚守法律,为权利而斗争,是我们的使命。为此使命,就要常怀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
在今天的东莞,我们看到了希望。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东莞市委率先提出了建设“六个东莞”的美好愿景,其中“法治东莞”就摆在了重要位置,这一愿景必将使东莞这片创造过经济奇迹的热土再一次高水平崛起。
万物速朽,但梦想永在。万物诞生,因梦想不灭。梦想就是生生之几,就是当你失败了一百次,那第一百零一次充实你内心的不死之希望。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因为今天的我们已处于能够兑现梦想的时代。我们梦想权利一一落地,公义自在流淌;我们梦想国家的强大成为人民福祉的保障,让每一个人都从国家的发展中收获自己应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