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期胎儿畸形(精选8篇)
早孕期胎儿畸形 第1篇
关键词:早孕期,胎儿畸形,超声诊断,研究
运用超声对早孕期胎儿进行诊断是提高优生优育的关键措施。早在21世纪初期, 超声检查就开始被应用于对早孕期胎儿的诊断, Timor Tritsch (2004) 认为专业化和高分辨率的超声设备可以检测到早孕期胎儿的大多数结构畸形[1];Ebrashy (2005) 等的研究显示, 腹部超声筛查可以完成早孕期筛查内容的60%以上[2];聂红莲和那丽娟 (2007) 应用超声筛查了孕早期胎儿畸形。临床实践表明, 应用超声检查能够发现80%以上的胎儿畸形[3]。随着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山区医疗条件的改善, 通过对早孕期胎儿的超声筛查, 不仅医生能够对这一时期的胎儿进行较长时间的医疗观察, 孕妇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伤害也得到明显降低。本文对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情况进行分析, 探讨提升胎儿畸形超声检测率的方法。
1 病例资料
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功能科进行早孕期超声检查的孕妇1 256例, 夫妻均为农村居民, 单胎妊娠, 设计开放式调查问卷, 包括夫妻双方基本资料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 及病史 (包括传染病史;有无创伤、手术及输血史;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等) 、住院记录 (包括妊娠特殊情况、体温、脉搏、血压等一般检查情况) 、生育史 (婚育史、月经史等) 。
2 研究方法
2.1 检测仪器
使用Philips IE33、GE LOGIQ E9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经腹部凸阵探头, 频率为7~10 MHz。NT是指10周~13孕周围绕在胎儿颈项后部流动性的半透明蛋白膜, 其厚度与胎儿唐氏综合征缺陷成正相关, 在孕10周~22周中具有诊断意义, 但以孕10周~14周诊断价值最高。并可以通过超声成像测量。本研究在2013年1月1日-12月底对早孕胎儿进行胎儿颈部半透明膜 (NT) 的测量, 11周~14周进行, 共112例, <2.5 mm为筛查正常。妊娠期间, 羊水量超过2 000 m L者称羊水过多, 约1/3羊水过多的病因不明, 但多数重度羊水过多可能与胎儿畸形及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有关。
2.2 检查方法
对孕妇的检查严格按照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标准, 由经资格认证的医师进行。孕妇于检查前排空膀胱, 取仰卧位, 对每一胎儿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 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 对胎儿解剖结构评估内容包括胎儿头颅、脊柱、心脏、腹部和四肢等。
2.3 胎儿畸形
胎儿畸形分类借鉴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系统。
3 结果
我院功能科3年来在1 256例早孕期胎儿超声检查中确诊56例初生缺陷胎儿, 产前超声检查出53例, 检出率94.6%。
3.1 胎儿畸形类型
56例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病例中, 唇裂等单发畸形占5.7%。其中神经管缺陷占26.4%, 心血管畸形占18.9%, 水肿综合征占15.1%,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占13.2%, 消化系统畸形占13.2%, 颜面部畸形病例占7.1%, 四肢畸形占5.7%, 枕颈结合部畸形占1.9%, 见表1。
与产后诊断相比较, 唇裂、听力异常、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及骨关节或软组织畸形等较易漏诊。脉管畸形漏诊2例, 其中1例产前超声发现胸腹腔积液, 引产后确诊为右房扩大、右室肥大;另1例产前未进行系统筛查, 产后确诊为大血管错位。
3.2 胎儿的NT值
112例中NT异常4例, 占3.6%, 胎儿NT增厚病例4例, 其发生率占3.58%。NT胎儿发育异常3例, 占2.7%。
3.3 与羊水量的关系
在本研究中, 缺陷胎儿中羊水量异常者21例, 占20.5%;其中羊水过多者比例占67.1%。早孕胎儿羊水过少主要出现在泌尿系统畸形, 羊水过多主要出现在消化系统畸形及多发畸形。
4 讨论
4.1 利用超声对早孕期胎儿进行筛查, 能够确诊80%以上的胎儿畸形。我院功能科产前超声畸形检出率达95%, 特别是对神经管畸形、心血管系统畸形、胎儿水肿综合征、泌尿道扩张及唇腭裂或四肢畸形的超声检出率很高。漏诊的疾病主要是胎儿浅表器官畸形。胎儿NT是指10周~14周胎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颈背部液体积聚征象, 本文胎儿NT厚度异常值比例较高, 当胎儿NT厚度超过2.5 mm时, 应高度关注胎儿的各个器官发育状态, 特别是心脏功能和淋巴管发育不良等方面的异常疾病。
4.2 发生在胎儿早期的胎儿水肿综合征也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胎儿异常现象, 患水肿综合征的胎儿软组织水肿, 伴有胸腔或腹腔积液, 心肝脾增大, 孕妇胎盘巨大, 特别容易导致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甚至产后大出血。本研究中的胎儿水肿综合征在出生缺陷中所占比例较大, 应用超声进行早期、及时的筛查至关重要。
4.3 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本研究中超声检出率也较高, 究其原因是超声诊断为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 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4.4 要不断提高心脏畸形检出率的方法。随着三维超声的快速发展, RT-3DE成像法及STIC应用于胎儿产前筛选的临床应用, RT-3DE图像分辨率高, 能够精确实时地观察胎儿心脏室腔大小、形态及比例是否正常, STIC成像能掌握心脏与各大血管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孕妇的优生筛查宣传, 采用多指标方法动态检测, 是提高早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Timor Tritsch, Platt LD.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 experience in obstetrics[J].Curr Opin Obstet Gynecol, 2002, 14 (6) :566-575.
[2]Ebrashy A, Azmy O, Ibrahim M, et al.Middle cerebral/umbilical artery resistance index ratio as sensitive parameter for fetal well-being and neonatal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reeclampsia:case-control study[J].Croat Med, 2005, 46 (5) :821-825.
早孕期胎儿畸形 第2篇
关键词:B超;孕期;胎儿畸形;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3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9-0003-01
胎儿畸形在临床产科中较为常见,同时胎儿畸形还是造成围产儿出现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B超诊断具有无创伤、费用低、安全性好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是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临床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B超诊断可以对胎儿各个器官及部位发育的实际状况作出有效的诊断,在孕期胎儿畸形的检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对B超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价值进行了探讨,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200例研究对象均选择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进行B超检查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孕妇,年龄在20岁-35岁之间,平均年龄(27.5±4.5)岁。1200例产妇中经产妇498例,初产妇711例。所有产妇中孕周在12周-18周之间的产妇325例,周在19周-27周之间的产妇367例,孕周在28周-35周之间的产妇301例,孕周在36周-40周之间的产妇207例。对所有孕妇均进行孕期B超检查诊断,产后进行随访以进一步确诊胎儿畸形情况,以便进行B超诊断结果的分析记录。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所有孕妇均采用B超完成产前的一系列常规检查,对12周到27周的孕妇给予重点检查。进行B超诊断的时候,全部孕妇均采用仰卧位,检查先从头颅开始,再对颜面、胎心进行检查,其后检查胎儿的脐血流以及羊水,最后完成胎盘的检查,以实现对胎儿系统、有效、全面的诊断。对可能会发生畸形的器官以及部位实施反复性的检测以及探查,并通过多切面检查的方法对胎儿的异常发育部位实行系统诊断,以便更好的进行确诊[2]。此外,进行B超诊断的时间最好选在12周、18周、27周、36周以及产前一周,以免B超诊断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1.2.2 研究方法
分别在12周-18周,19周-27周,28周-35周以及36周-40周对1200例孕妇实施B超诊断,以筛查胎儿是否出现畸形情况。等到产妇分娩以后,再将B超诊断结果和新生儿畸形情况进行比较,以观察B超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准确度以及诊断价值。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处理,( x±s)表示一般资料,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完成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诊断结果显示,1200例孕妇中共诊断出胎儿畸形35例,检出率是2.92%。其中孕周在12周-18周之间诊断出胎儿畸形4例,检出率为0.33%;孕周在19周-27周之间诊断出胎儿畸形11例,检出率为0.92%;孕周在28周-35周之间诊断出胎儿畸形15例,检出率为1.25%;孕周在36周-40周之间诊断出胎儿畸形5例,检出率为0.42%,详见表1。
经观察发现,B超诊断出畸形的35例畸形儿中,肛门锁闭畸形儿10例,无脑畸形儿4例,足内翻畸形儿4例,心脏缺损畸形儿4例,唇裂畸形儿8例,多囊肾畸形儿3例,肾积水畸形儿2例。在产妇分娩之后,仍旧有1例畸形儿出现,漏诊率是2.77%。B超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结果和产妇分娩畸形儿的结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3 讨论
胎儿畸形极大的影响着我国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优生优育原则日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减少畸形胎儿出生概率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采取有效方法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的几率成为了当前产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3]。由于人们对下一代的高度重视,产前检查成为了许多孕妇家庭尤为关注的重点环节。传统的孕期胎儿畸形诊断手段必可避免的会对孕妇及胎儿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尽管随着医疗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孕期胎儿畸形的筛查方法也越来越多,这些检查方式对于孕期胎儿畸形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大部分的筛查方法仍然会对孕妇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孕妇难以接受,也不作为孕前检查的常规手段[4]。而B超技术在临床产科中应用范围的扩大,医生通常借助B超对胎儿各个器官、组织以及部位等实施系统、有效的诊断,以较好的观察胎儿的发育状况是否良好,发育过程中是否发生畸形情况,并且对孕妇、胎儿不会产生相应的副作用,所以深受医生以及孕妇的欢迎,在诊断孕期胎儿畸形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所以医生可以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采用B超对孕期胎儿畸形实施有效诊断。
在本次研究中,B超诊断孕胎儿畸形结果和产妇分娩出畸形儿结果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B超在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时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应用在孕期胎儿畸形检查中有极大的诊断价值。因此,相关医务人员在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时候应对B超进行合理、全面的使用,以实现B超的诊断价值。胎儿发育12周以前并不适合做B超检查,因为这一时期胎儿的个体发育还比较小,器官的发育还不成熟,有的结构还不容易区分,因而会影响到筛查的结果[5]。在孕妇怀孕12周的时候就可以对胎儿头部是否出现畸形进行检查,当孕妇怀孕18周到24周的时候可对胎动情况、羊水情况、胎儿短肢、唇裂以及脑积水情况等实施全面的诊断,因为这时胎儿的活动较为频繁,所以可以进行全面诊断。在怀孕28周以后,可以使用B超对心脏情况进行诊断,但某些疾病在怀孕中期的B超影像中不会明显的显示出来,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漏诊、误诊,因而在怀孕后期再次进行B超诊断以进一步确诊就十分重要。应用B超进行孕期胎儿畸形诊断,能够较早的发现畸形胎儿,从而利于引产手术的进行,尽可能的避免胎儿畸形给孕妇造成的巨大伤害。
综上所述,在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中,对B超给予科学有效的使用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断效果,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的几率,值得在孕期畸形胎儿的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祝燕.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79-180.
[2] 罗绍顺.B超检查在诊断孕期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512-513.
[3] 刘丹.B超检查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447-448.
[4] 杨延江,朱小韵,彭绍林,李燕萍. B超检查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90-91.
早孕期胎儿畸形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孕早期 (11~13+6周) 超声检查的10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 单胎妊娠979例, 双胎妊娠20例, 3胎妊娠1例, 胎儿1022个。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筛查胎儿有无先天性肢体畸形。产前超声检查出2例胎儿四肢畸形 (0.2%, 2/1000) 。孕妇年龄22~40岁, 平均 (28.24±2.58) 岁。
1.2 仪器和方法
1.2.1 检查仪器
应用德国西门子Sequoia512型及飞利浦IU、CE-E8彩色超声诊断仪, 凸阵探头, 频率4.6~6.0 MHz。
1.2.2 胎儿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方法
以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 (fetal medicine foundation, FMF) 产前超声检查方法为依据, 所有操作均由NT筛查资格医师予以执行。告知孕妇于检查前排空膀胱, 检查时, 取仰卧位, 而后扫查。常规检查并测量颈项部透明层 (nuchal translucency, NT) 厚度与头臀长度 (crown rump length, CRL) 、静脉导管频谱, 对胎儿的解剖结构进行系统筛查还包括胎儿面部、颅脑横断面、心脏、膀胱、胃泡、双脐动脉切面及对羊水池深度的测量等。
1.2.3 胎儿产前肢体及手足超声检查方法
(1) 尽量完整显示胎儿双上肢的肱骨、尺骨、桡骨、手及双下肢的股骨、胫骨、腓骨、足。对于头臀长度明显大于70 mm的胎儿测量其股骨及肱骨的长度。 (2) 沿着胎儿肢体长轴近端至肢体末端进行连续顺序追踪扫查, 目测比较各肢体的长短, 观察形态。针对不可于同一平面获得双肢信息的, 则依循中孕期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扫查法检查胎儿肢体的每个节段。 (3) 多切面扫查胎儿手掌、手指、足掌、足趾, 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 (4) 若是检查过程中胎儿体位关系显示不清, 则可先行让患者静坐休息半小时左右, 后行检查, 若是多次反复仍是无法观察胎儿的体位关系则视为本次检查失败。
1.3 病例追踪随访
对超声检查发现四肢畸形的胎儿进行追踪随访, 给予患儿父母说明畸形胎儿的结局, 由其选择是进行引产还是继续妊娠。对于引产胎儿进行尸检, 比较产前和产后的检查结果。总结四肢畸形胎儿早孕期超声图像特征及漏诊胎儿的超声图像特征。
2 结果
2.1 严重肢体畸形胎儿产前超声表现及引产后的检查结果分析
2.1.1案例1
孕妇25岁, 孕周13+2对胎儿的解剖结构进行系统筛查, 结果显示CRL 70 mm, NT厚度1.4 mm, 面部可见鼻骨, 羊水池最大深度49 mm。因其CRL超过70 mm, 还进行了股骨及肱骨的测量计算, 肱骨长度10.8 mm, 但两侧股骨未显示。尺骨9.6 mm, 桡骨8.4 mm, 胫骨7.8 mm, 腓骨7.1 mm, 大腿直径10.0 mm, 小腿直径3.9 mm。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可判定该胎儿双下肢发育异常。接而安排孕妇接受胎儿染色体检查, 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 XY。孕妇最终选择引产, 引产胎儿为男婴, 严重畸形, 大腿直径与小腿直径差距过大, 双股骨缺如。
2.1.2 案例2
孕妇28岁, 孕周13+6, 对胎儿的解剖结构进行系统筛查, 结果显示CRL 63 mm, NT厚度1.1 mm, 面部可见鼻骨, 羊水池最大深度19 mm。胎儿颈部见长宽高分别为17.0 mm、31.0 mm、12.0 mm的囊性包块, 超声成像清晰, 病灶区与周边色差较大, 囊壁较厚, 囊腔内透声佳, 有线样分隔。可见两个低回声区, 一为头部皮下2.7 mm深低回声区, 一为胸腹腔内2.1 mm深低回声区。影像显示心脏发育不全, 单心房, 单心室。左上肢掌骨排列次序紊乱, 指骨显示不全, 初步诊断为胎儿左手发育异常、心脏畸形、胎儿颈淋巴水囊瘤合并皮下水肿。安排孕妇接受胎儿染色体检查, 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 XX。孕妇选择终止妊娠, 引产胎儿为女婴, 严重畸形, 机体水肿情况明显, 皮肤呈暗红色, 后颈部见长宽高分别为22.0 mm、38.0 mm、19.0 mm的囊性包块, 左手手指发育不全, 中指及食指见残端。
2.2 引产后的检查结果分析
对比终止妊娠后引产出的2例畸形胎儿其产前产后检查结果, 胎儿尸检结果显示, 其与产前超声诊断结果基本相符。
3 讨论
骨骼肢体畸形是妇产科检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先天畸形, 国外文献[3]报道显示先天畸形于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1/500, 本次研究中其发生率为2/1000, 与报道相符。现阶段, 随着早孕期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研究的深入, 对于孕周11~13+6的孕妇应用超声诊断方法予以检查, 不仅可以筛查出染色体是否异常, 还可以诊断出胎儿四肢是否发育畸形。虽然目前临床医学对于胎儿解剖结构筛查的最佳时间方面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过毋庸置疑, 测量颈项部透明层的同时进行胎儿解剖结构的超声诊断仍是可行举措[4]。临床研究证明, 超声结构筛查能够检出60%~88%的胎儿身体畸形[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1例胎儿为双下肢畸形, 双股骨缺如, 1例为皮下水肿伴颈淋巴水囊瘤、心房及心室缺失、中指及食指发育异常;2例胎儿终止妊娠前诊断结果和终止妊娠后其检查结果基本相符。由此可见, 孕早期超声规范化结构筛查可早期发现胎儿早发性的结构畸形, 以便于及时采取终止妊娠或规范化治疗。孕妇心理学认为, 孕妇应当早期进行进行超声结构筛查, 如果检查结果正常, 则可降低患者心理压力, 改善其孕期焦虑状况;若是诊断结果显示胎儿发育异常, 则可于孕妇与胎儿建立深厚母子情谊前引产, 减少对孕妇身体及心理上所带来的刺激性伤害[6]。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及多年临床经验, 笔者将部分心得总结如下, 以供临床交流之用, (1) 虽然超声诊断检查早期胎儿严重畸形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 但是超声图像却易受胎儿体位、孕妇孕龄及子宫羊水量等因素影响, 且胎儿早期发育过程中, 手掌多呈半握拳状, 由此临床诊断过程中手部畸形较易漏诊。本次研究遵循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制定的标准, 沿着胎儿肢体长轴近端至肢体末端进行连续顺序追踪扫查, 目测比较各肢体的长短, 观察形态。1例手部畸形胎儿产前超声表现与尸检结果相符。可见连续顺序观察胎儿四肢每一阶段, 有助于提升四肢畸形超声检出率。 (2) 胎儿肢体畸形常合并其他部位畸形。既往研究资料对此已经多有研究, 也曾有报道显示肢畸形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的发生率为89.5%[7]。本次研究结果中2例肢体畸形患者均伴有其他畸形症状, 1例严重畸形, 伴双股骨缺如, 另1例皮下水肿伴颈淋巴水囊瘤且心房及心室缺失, 与一般研究结果存在微小差异, 可能与本次研究对象过少所致。 (3) 虽然卫生部规定检查胎儿畸形的时间为18~24周, 但是既往临床研究表明, 孕12周后超声检查分辨率便较高, 可见胎儿指 (趾) 。故而, 一些有肢体畸形家族史的孕妇应当于孕早期即18~24周前往医院接受检查, 以便及早发现畸形, 做好挽救措施[8]。
综上所述, 早孕期产前超声诊断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方法, 可为产前诊断及产科处理提供重要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严重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孕早期 (1113+6周) 超声检查的10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 所有孕妇均接受早孕期胎儿严重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检查, 对于终止妊娠后引产出的畸形胎儿进行尸检, 比较畸形胎儿产前与产后检查结果。结果:1000例行孕早期 (1113+6周) 超声检查的1022个胎儿中, 有2例被筛查出有先天性肢体畸形, 所占比例为0.2%。其中1例为双下肢畸形, 双股骨缺如, 1例为机体水肿伴有颈淋巴水囊瘤, 心脏发育畸形且中指、食指发育异常。2例胎儿终止妊娠前诊断结果和终止妊娠后其检查结果基本相符。结论:早孕期胎儿严重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有助于临床及早发现肢体畸形胎儿, 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早孕期胎儿,严重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
参考文献
[1]王莉.11~13+6周应用标准化切面超声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及不同类型染色体核型胎儿NT增厚程度的研究[D].北京:首都医科大学, 2013.
[2]王银.11-13+6周胎儿严重心脏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2.
[3]顾莉莉.早孕期胎儿颜面部结构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新技术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2.
[4]廖伊梅.早孕期胎儿严重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新技术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3.
[5]李敏, 唐凤珍, 余庆红, 等.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方法与评估[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 (4) :453-455.
[6]徐学翠, 茹彤, 杨岚, 等.早孕期超声规范化结构筛查在胎儿四肢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 2014, 24 (4) :38-42.
[7]王黎, 候淑新, 贠景华, 等.二维结合实时动态四维彩色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 22 (3) :186-188.
孕期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第4篇
关键词:彩超,胎儿畸形,孕检
胎儿畸形不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如何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已成为当今医学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1]。系统超声检查采用三维容积探头连续采集图像, 获取的图像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宝宝的实时动态, 使得胎儿畸形, 尤其是颜面部和体表畸形的检出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被广泛推广于孕妇产前的检查中[2]。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进行产检的120例产妇, 分别进行系统超声、常规超声检查, 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7月进行产检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60例产妇中, 年龄23~37岁, 平均 (27.0±2.5) 岁, 孕期14~38周, 平均孕期 (27.0±0.5) 周, 最佳筛查时间在17~25周。其中初次怀孕54例, 2次或2次以上怀孕者6例。对照组60例产妇中, 年龄22~35岁, 平均 (25.0±2.2) 岁, 孕期15~39周, 平均 (28.0±0.8) 周, 最佳筛查时间在16~24周。其中初次怀孕40例, 2次或2次以上怀孕者20例。所有孕妇均常规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ABO溶血检查、胸部透视、妇科内分泌全套、白带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 排除异常分娩史、感冒发热史、X线接触史等高危因素, 以及爱接近猫狗的产妇、爱浓妆艳抹的产妇、孕期精神紧张的产妇、饮酒的产妇、吃了霉菌素食物的产妇、曾生过无脑儿、脊柱裂或其他畸形胎儿的产妇、有习惯性流产、多次胎死宫内的产妇[3]。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期、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所有产妇在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和常规彩超检查前均应保持膀胱半充盈状态, 采取仰卧位, 充分暴露孕妇的腹部, 之后在腹部涂上耦合剂, 检查时需要取左侧或右侧卧位。
检查所使用的仪器为GE VOLUSON 730Prov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凸阵容积探头, 频率4~7 MHz, 采用同一探头先对对照组胎儿进行常规彩色超声检查, 顺序依次为:胎儿头颅、脊柱、四肢、胸部、腹部、胎盘, 检查者必须对所检部位一一仔细核对测量各项常规数值, 无误后方可出结果, 根据影像评估胎儿是否存在畸形, 并注意胎盘和羊水情况。头颅:检查时以胎儿双顶径切面为标准, 分别进行头部颅骨、面部结构, 颅内结, 可得到胎儿面部横切面, 显示眼眶、双眼、上下唇及腭等, 测量眶间距, 同时测量一些必要的参数, 重点检查的是胎儿脑中线机构, 脑室的系统是否正常[4]。对于胎儿的脊柱进行多切面扫查柱检查, 扫描四肢时采用先上后下的顺序检查, 测量肢体参数。进行胸部检查时按照胸廓、肺部、纵隔的顺序检查, 检查心脏时可根据胎儿四腔心切面加胎儿左右室流出道切面进行探查。腹部检查:检查者可根据一定顺序, 如:应自上而下, 注意测量腹围。在胎盘检查方面:检查者应重点观察胎盘的部位、厚度;羊水检查:针对孕周不同的产妇有不同的检查方法, 中孕测量羊水最大暗区, 晚孕测量羊水指数。脐带方面, 仔细观察胎儿的脐带长度, 是否存在绕颈等宫内情况。胎盘检查:检查者应认真观察胎盘在宫内的位置及胎盘厚度。
在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 再对观察组的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检查, 对胎儿特定结构如面部、手、足、脊柱、胸腹等部位, 更加细心, 跟踪扫查, 对可疑部位多次进行切面观察[5], 将高度怀疑存在畸形的部位请资深专家进行共同研究, 并将动态图像贮存于硬盘内。一般部位检查需要进行2~4次扫查, 采用表面成像法观察颜面及肢体结构, 对于高度怀疑的胎儿畸形产妇进行跟踪随访, 统计产妇的分娩结果, 并将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统计准确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60例中, 孕期胎儿畸形10例:内脏外翻1例、唇裂1例, 眼距过近1例、脊柱侧弯变形1例、脊柱裂1例、足多趾1例、喙鼻伴无眼畸形0例、脑膜脑膨出0例, 脑积水的共0例、小耳畸形1例, 手多指1例、下颌畸形1例、鼻缺如0例,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例。检出率为100%;对照组产妇60例中, 孕期胎儿畸形12例:内脏外翻0例、唇裂1例, 眼距过近1例、脊柱侧弯变形0例、脊柱裂0例、足多趾2例、喙鼻伴无眼畸形2例、脑膜脑膨出1例, 脑积水的共1例、小耳畸形2例, 手多指0例、下颌畸形1例、鼻缺如1例,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0例。检出8例, 漏诊4例, 检出率为66.7%。主要原因为胎儿异常部位较深。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方面进行对比, 观察组的胎儿畸形检出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胎儿畸形又称为胎儿出生缺陷, 是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的结构或染色体受到外界大环境严重改变, 导致胎儿器官、身体的某部位出现形态学改变, 胚胎发育发生紊乱, 导致出现行为、结构、功能、形态、精神、代谢等方面的差异性。胎儿畸形的类型很多, 包括无脑儿、脑积水、颜面部畸形、开放性脊柱裂、神经系统畸形、脑脊膜膨出、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腹裂及脑膨出。该疾病是常见的先天畸形, 可以发生在胎儿的各个部位, 严重危害婴儿的身心健康, 症状较轻者, 可致胎儿残疾, 病情较重者则严重影响胎儿的生存率[6]。
近些年来, 随着近些年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自然环境的变迁, 我国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明显呈上升的趋势, 如何提高我国人口的质量, 降低畸形的发生是需要尽快攻克的重要难题。据相关数据统计, 目前我国的发生率占所有新生儿的4%~6%[7], 对存在缺陷的胎儿, 在出生后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 因此, 产前检查在我国成为重中之重, 筛选出高质量的胎儿是目前医学界的目标。随着系统超声的逐步浮出, 使得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备受人们青睐。数据显示, 对我国妊娠18~24周的产妇进行系统的超声筛查, 能大大提高常见胎儿畸形的检出率[8], 准确的诊断不仅能够减少孕妇的心理创伤, 而且有利于胎儿未来的成长。产前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绒毛、取胎儿脐血、羊水脱落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等众多方法。但上述检查对胎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伤害, 现临床产检中一般实用不多。系统超声显像技术与其他检查相比可以实时观察胎儿各器官、各部位的情况, 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并且具有无痛苦、无损伤等优点, 目前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胎儿产前畸形筛查。
系统超声在临床诊断中的优势在于能清晰观察从早孕开始直至各孕周的胎儿发育情况, 包括头面部畸形、脊柱结构异常、四肢、胸部、腹部、胎盘等各种畸形, 从整体到局部, 从妊娠囊、胎芽直到胎儿生长发育成熟的各个阶段, 都可以通过四维超声技术观察早期胚胎或胎儿形态学及运动的细节变化。产妇在怀孕7~8周时, 检查者可以根据系统彩超查看胎儿躯干运动是否良好, 怀孕10周以后可以观察到胎儿肢体运动。清晰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声像图, 针对常规彩超不能或不容易得到的冠状面信息, 系统图像相对占据更大的优势, 所存在的信息储备量更大, 尤其是在头面部、脊柱、四肢、胸腹壁等方面, 更具突出优势, 但在临床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一种影像诊断方法, 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使得诊断的准确率有所下降。这些不良因素主要包含:仪器、操作者技术以及母体、胎儿自身, 同时, 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成像的因素, 因此, 彩超检查人员应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熟练的超声检查操技术, 检查时全面、细致地观察胎儿发育异常,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 系统彩超诊断是排查胎儿畸形的最佳手段, 具有极高的检出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巧霞, 王云, 孙京倩, 等.二维联合四维超声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4) :45-47.
[2]卜秋强, 林淑莲, 李育婵, 等.四维彩超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 2011, 17 (3) :79-80.
[3]曾茂平.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12) :1972, 1974.
[4]张晓红, 陈文惠, 陈建芳, 等.三维动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9) :76-78.
[5]王海玉.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 (1) :38-40, 45.
[6]姬冰, 袁建军, 王睿丽, 等.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畸形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 (21) :45-46.
[7]潘敏.妊娠早期超声软指标在产前筛查胎儿畸形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 49 (12) :942-943.
早孕期胎儿畸形 第5篇
随着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改善, 通过母子系统保健措施和方法, 可大大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产前胎儿超声筛查具有重要作用, 以往由于缺乏系统的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畸形检出率相对较低, 经常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现象, 明显畸形或致命畸形胎儿出生之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1]。本研究根据《产前超声检查指南》对860例中晚孕胎儿进行检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受检孕妇:怀孕18~24周, 年龄20~34岁, 初孕妇687例, 第二次怀孕159例, 第三次怀孕14例, 一对夫妇为近亲结婚, 5名孕妇有早孕期间感冒发热病史, 1例有家族性高血压病史, 其余孕妇既往体健。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选择美国GE730彩色超声诊断仪, 8BL四维容积探头, 频率4~8 MHz。
检查方法:依据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制定的《产前超声检查指南》中系统产前超声检查 (Ⅲ级产前超声检查) 规定进行。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胎儿数目、胎儿方位、胎心率。
(2) 胎儿生物学测量:双顶径、头围、小脑横径、股骨长度、腹围。
(3) 胎儿检查部位:头颅、面部、颈部、胸部、心脏、腹部、脊柱、四肢。
(4) 胎儿附属物检查: (1) 胎盘及脐带:观察胎盘位置、测量厚度、评估胎盘成熟度、统计脐带血管数目; (2) 羊水量:用羊水最大深度或羊水指数评估羊水量。
(5) 孕妇子宫:主要观察宫颈内口, 如孕妇提供子宫肌瘤病史, 在条件许可情况下, 评估子宫肌瘤位置及大小。
2 结果
2.1 检出结果
共检出胎儿异常55例, 其中半叶全前脑1例, 脊柱裂伴骶尾部脊膜脊髓膨出1例, 室间隔缺损3例, 法洛四联症1例, 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1例, 主动脉瓣狭窄1例, 左室内强回声斑11例, 右室内强回声斑2例, 左右室内强回声斑1例, 肾集合系统扩张20例 (左侧6例, 右侧5例, 双侧9例) , 肾多囊性发育不良3例, 后尿道瓣膜1例, 下腹部囊性肿物 (卵巢囊肿) 1例, 胎盘增厚1例, 胎盘前置状态1例, 胎盘低置状态6例, 漏诊1例小室缺和1例唇裂。部分异常胎儿的超声图表现, 见图1~7。
注:脑前部为单一脑室腔, 后部分开为两个脑室, 丘脑融合、枕后叶部分形成。
注:脊柱位于后方的强回声线连续中断形成裂口, 裂口处可见一囊性包块, 其内可见部分神经及脊髓组织回声。
注:室间隔上部回声失落。
注:左侧分离0.8 cm, 右侧分离0.9 cm。
注:膀胱明显扩张, 后尿道明显扩张, 表现为后尿道似“钥匙征”样与膀胱相通。
注:囊肿直径约4.5 cm, 表现为圆形无回声区, 边界清楚, 有包膜, 其内可见分隔。
注:胎盘明显增厚, 最厚处6.14 cm, 胎盘成熟度为I级, 内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
2.2 漏诊结果
本研究漏诊了1例小室缺和1例Ⅱ度唇裂, 均在足月产前复查时发现。前者回声中断约0.2 cm, 于孕25周时检查;后者宽度约0.23 cm, 于孕23周时检查。总结其漏诊的原因可能是初次检查时病变较小, 不易诊断, 容易漏诊。漏诊的1例唇裂在检查时做4维面部图像, 未见明显唇裂现象, 但到产前却出现了, 可能当时为Ⅰ度唇裂 (表面为浅沟状) , 不易观察出来, 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唇裂发展为Ⅱ度唇裂。
3 讨论
胎儿产前检查对技术要求较高, 需要丰富的诊断经验, 对广大超声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难点[2]。欧美国家及国际妇产科协会相继出台了产前超声指南[3], 以便指导产前超声检查工作。我国是生育大国, 基层医院的产科超声检查几乎占据每日工作的40%, 在《产前超声检查指南》[4]和其他相应规范[5]出台之前, 由于基层医院超声诊断医师基础不同,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大多数医师产科检查的技能不佳, 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 给孕妇及家属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也给医院和医生增添了不少医患纠纷。
2012年由中国医师学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的《产前超声检查指南》可为超声工作者提供指导, 依据指南顺序进行检查, 可避免检查部位的遗漏或重大差错的发生。本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检查的860例中晚孕胎儿, 产前胎儿异常检出率为6.4%, 漏诊2例, 说明《产前超声检查指南》能够在制度和规范上保障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的质量, 为超声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分析2例漏诊病例, 本研究认为, 产前超声检查受一些潜在因素的影响: (1) 超声工作者的检查技术水平; (2) 孕妇方面的问题。如孕妇腹壁脂肪厚可导致声衰减, 图像质量差[6];胎儿某些体位可影响一些部位的观察 (如正枕前位难以显示胎儿颜面部、心脏观察困难, 胎儿面贴近宫壁难以显示颜面部等) [7];羊水过多时胎儿活动频繁, 难以获取标准切面;羊水过少时缺乏良好的羊水衬托, 胎儿结构显示难度加大等[8]。因此, 若一次超声检查难以完成所有要求检查的内容, 应告知孕妇并在检查报告上提示, 建议复查或转诊。
参考文献
[1]Benacerraf BR, Finberg HJ, Lee W, et al.AIUM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performance of obstetric ultrasound examinations[J].J Ultrasound Med, 2013, 32 (6) :1083-1101.
[2]Salomon LJ, Alfirevic Z, Berghella V, et 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erformance of the routine mid-trimester fetal ultrasound scan[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1, 37 (1) :116-126.
[3]Grandjean H, Larroque D, Levi S.The performance of routine ultrasonographic screening of pregnancies in the Eurofetus Study[J].Am J Obstet Gynecol, 1999, 181 (2) :446-454.
[4]李胜利.对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 (2012) 》的深入解读[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 2014, (4) :1-9.
[5]李胜利, 谢红宁.妇产科超声检查指南及报告书写示范 (续) [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7, 23 (4) :313-319.
[6]吴瑛, 陶枫, 王慧芳, 等.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的重要性及操作技巧[J].中国医师杂志, 2004, (z1) :99-101.
[7]宋义.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运用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2) :176-177.
早孕期胎儿畸形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行B超检查的219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 在妊娠12~38周行B超检查。其中996例为初产妇, 年龄为 (27.9±4.8) 岁;1199例为经产妇, 年龄 (31.6±5.3) 岁。各孕妇在年龄、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程度、职业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所用仪器为Medison SA-8000彩色三维B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S-VAW4-7 (4.5MHz/60 R) 。
1.2.2 具体操作方法
在妊娠16、18、20、26、32周时分别行B超检查, 并在产前1周和分娩时再各进行一次检查。考虑胎儿的安全问题, 12周之前不宜对孕妇行B超检查。孕妇取适宜体位, 用探头仔细、全面地扫描胎儿身体各个部位的器官、组织, 常规测量胎儿头面部器官及生殖器官有无异常、胸腔腹部内脏器官发育是否正常、脊柱、四肢等方面的生长发育情况, 仔细扫描头颅内结构、心腔结构、肺脏、肝脏、脾脏、肾脏。准确测量胎儿头围、腹围、胎臀、双顶径、胎心率, 并探测胎盘及脐带的方位, 测量其厚度及成熟度、羊水容量等指标。探测时, 注意从多层次、多方位进行排查[2], 对可疑异常的部位进行进一步的仔细筛查, 减少漏诊和误诊。
2 结果
行B超检查的2195例孕妇中共检出128例畸形儿, 胎儿畸形检出率5.83%, 筛查出27例孕早期畸形儿, 65例孕中期畸形儿, 36例孕晚期畸形儿, 孕妇产后均确诊为畸形。行B超检查检出的128例畸形儿中, 94例为单发性结构畸形, 34例为多发性结构畸形。单发畸形中, 无脑儿11例, 脊柱裂4例, 唇腭裂12例, 腹疝3例, 心脏畸形10例, 室间隔缺损12例, 多囊肾8例, 肾积水7例, 足内翻13例, 四肢短小畸形6例, 肛门闭锁8例。复合畸形中, 无脑儿合并腹腔内脏畸形8例, 唇腭裂合并双侧脉络丛囊肿6例, 脑积水合并足内翻13例, 四肢短小合并心脏畸形7例。
3 讨论
孕妇在妊娠过程中, 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出现胎儿畸形, 包括结构、形态及生理方面的发育异常。不仅对胎儿的生命、生存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且会成为家庭甚至社会的难题, 影响社会的人口素质。除了孕妇本身的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科技发展, 各种污染难降解物质如农药、垃圾, 各种辐射等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另外, 孕妇对产前体检缺乏必要的认识, 延误产前检查, 会增加畸形胎儿的人群数量。为最大力度地减少畸形儿的出生率, 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畸形儿产前筛查率, 对孕妇行产前B超检查十分必要。
3.1 对孕妇行产前B超检查能够有效诊断胎儿畸形
在临床上, 检查胎儿畸形的手段很多, 如通过检查绒毛进行遗传学方面的检查。但由于其不良反应多, 可能会对母婴产生不利影响, 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受到局限。对孕妇行B超检查, 价格低廉、对母婴健康影响小、检查方便、创伤小、检查准确率高等优点, 应用很广泛。近年来, 超声诊断仪不断得到改进, 分辨率提高, 能对胎儿的各器官和组织进行详尽全面的扫描[3], 可以对胎儿头围、腹围、胎臀、双顶径、胎心率等进行准确的测量, 还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头面部、心血管系统、胸腹部、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准确探测, 尤其对心脏功能、心腔结构改变、血流动力异常、脐带血管异常、四肢短小畸形有较为确切的诊断。对产前孕妇行B超检查也有一定的适应证, 为避免对胎儿及孕妇造成损伤, 临床上一般在12周前不宜行B超检查。之后, 可进行定期有规划的检查, 提高依从性能够对各个胎龄可能出现的畸形进行及时的诊断。行B超检查后可对严重畸形或者家属不能接受的胎儿生理畸形, 及时地终止妊娠, 这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指导。
3.2 漏诊分析
任何一种产前检查方法都是辅助检查方法, 由于仪器方面、技术人员方面、孕妇方面等因素的影响, 会导致少部分的胎儿畸形没有得到及时的筛查。孕早期的胎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全会造成未及时早期筛查出畸形;由于个体的差异, 部分畸形儿的生理缺陷的解剖改变较小以至于仪器难以辨别;另外, 在行B超检查时, 由于孕妇体位或者胎儿姿势的影响, 会导致某些畸形被隐藏。还有一个因素, 就是孕妇只行过一次B超检查, 就不再进行追踪检查, 因不同胎龄畸形的图像不同[4], 导致后期出现的畸形未能诊断。医护人员的检查方面, 也是漏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要增强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5], 具备强烈的责任感, 对仪器熟练操作并掌握准确分析图像的能力, 尽最大可能的减少漏诊。
摘要:目的 研究在临床上B超检查在孕期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系统性分析于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行B超检查的219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 统计分析胎儿畸形的检出率。结果 行B超检查的2195例孕妇中共检出128例畸形儿, 胎儿畸形检出率5.83%, 筛查出27例孕早期畸形儿, 65例孕中期畸形儿, 36例孕晚期畸形儿, 孕妇产后均确诊为畸形。在回顾性分析过程中有8例漏诊, 占3.6%。结论 对孕期妇女行产前B超检查, 能够提高产前畸形儿检出率, 减少有生理缺陷胎儿的出生率, 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保证优生优育。
关键词:胎儿畸形,孕期,超声
参考文献
[1]范含萍, 洪云, 叶彩宏.超声检查在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附5428例胎儿形态学超声筛查结果分析) [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1, 30 (2) :79-81.
[2]付小红.50例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26) :2.
[3]吴鸣.彩色超声检查对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 2011, 30 (32) :2.
[4]黄春玲.蒋健穗.彩超筛查早中孕期胎儿畸形的临床价价值[J].柳州医学, 2011, 3 (1) :20-21.
早孕期胎儿畸形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86例孕期妇女进行了B超检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6.5±2.3)岁,35岁以上的大龄产妇84例,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检测、产后随访确诊。
1.2 方法
使用B超对孕妇进行产前常规性检查,对12~28周的孕妇进行着重检测。检查过程中孕妇取仰卧位[2],检查顺序按照从头颅、颜面一直到胎心、脐血流、羊水、胎盘的顺序进行逐步检查[3],对胎儿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对于可能出现畸形的部位和器官进行反复探查和测量。使用多切面的观察方式对胎儿发育异常的部位进行多次检测[4]。为避免B超检测影响胚胎发育,B超检在12~14、18~24、28、37周和产前1周进行。
2 结果
通过在不同孕期进行B超检查发现,有42例胎儿畸形病例,其中在12周进行检查发现7例,在20周检测发现16例,在28周检测发现15例,在37周及产前1周检测发现4例。术后发现漏诊病例3例。见表1。
3 讨论
3.1 合理使用B超对孕妇进行检测
B超检查需要根据胎儿各时期的发育特点进行检测,对应不同的孕期应该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这样有利于及早发现胎儿畸形的病例。在胎儿12周之前不适宜进行B超作胎儿畸形筛查,因为胎儿个体发育较小,各器官发育不成熟,部分结构不易区分,所以在这个时段不易对胎儿是否出现畸形进行筛查。在孕12周后可以开始对胎儿的头颅骨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出现畸形。在孕18~24周时就可对胎儿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检查羊水是否充足[5],胎动活跃,在检查过程中应对胎儿进行全面的检测,因为胎儿活动频繁,所以可以观察胎儿四肢是否出现畸形,在该阶段检查胎儿是否出现唇裂、脑积水、胎儿短肢等[6]。在孕28周后胎儿的胎位就比较稳固了,随着胎儿体积的不断增大,可以对胎儿内脏特别是先天性心脏病等症状进行检查,但是一些疾病在中期的B超图像上不会明显的显现,所以难免会出现误诊和漏诊,所以需要在后期进行再次检验以确诊。在孕37周进行B超检测可以确定前3次B超检测是否出现误诊或漏诊。胎儿畸形在早期发现有利于做引产手术,避免为孕妇造成更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所以在孕中期胎儿畸形的诊出率是最高的。
3.2 B超对胎儿畸形筛查的优势
胎儿先天畸形是一个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病症,我国推出优生政策的同时就提出了要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诊断方式可以对产前畸形胎儿进行筛查,例如羊膜腔穿刺或者胎儿血管穿刺取样检测等,虽然这些方式对于胎儿畸形的诊断准确率高,但对孕妇造成较大的创伤,不易被孕妇接受,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而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应用,超声仪器新技术应用,B超可以对胎儿的各器官、各部位进行充分的检查,对检测胎儿的发育状况以及发现是否出现畸形都有独到之处,可以对孕妇整个孕周进行全程筛查,且不对胎儿和孕妇产生副作用,被孕妇和产科医生认可和接受。
综上所述,采用B超对孕妇胎儿进行检查不仅可以发现和诊断胎儿畸形或其他类型的先天疾病,而且符合国家的优生优育计划政策,也可以避免在畸形胎儿生产后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另外,通过B超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为医生及时提供不能进行引产的胎儿畸形状况,为患儿的后续治疗打下基础,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究孕期B超检测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1586例孕期妇女,均行B超检测,总结B超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在生产后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不同孕期的胎儿进行B超检查发现,共计42例胎儿畸形病例,其中12~14周后检查发现7例,18~24周后检测发现16例,28周后检测发现15例,37周后及产前1周检测发现4例。术后发现漏诊病例3例。结论:采用B超检查孕期妇女体内的胎儿是否健康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B超检查,孕期妇女,胎儿畸形,检出率
参考文献
[1]陈桃英,车国卿.按顺序排查法超声诊断胎儿畸形[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7,7(8):607-609.
[2]薛秀荣,王树群.胎儿完全性唇腭裂并胃泡狭小的超声表现1例[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8,6(1):521-522.
[3]王蕊,王歆丽,金丽萍,等.无痛人工流产术与传统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4(5):325-327.
[4]王纯辉,吴蓉蓉,李磊,等.异丙酚、芬太尼用于初孕和再孕妇女无痛人流的观察[J].安徽医药,2007,5(2):422-424.
[5]王海波,周艾琳,张爱群,等.B超诊断羊水偏少孕妇阴道试产120例临床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9,9(3):165-168.
早孕期胎儿畸形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确诊的9890例中孕期孕妇。年龄18~42 (25.3±2.2) 岁。孕周18~28 (23±2.7) w。
1.2 方法[2]
采用GE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美国公司提供) 及DC ̄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深圳迈瑞有限公司提供) 。频率3.5~5.5MHZ。指导孕妇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母体内胎儿系统及器官进行全面检查。按照头颅丘脑水平方向进行横切面筛查, 对胎儿双顶径及头围大小进行测量, 并仔细观察胎儿脑中线、透明隔腔、丘脑、第三脑室、脑实质以及大脑外侧裂;沿胎儿小脑横切面方向进行横径的测量, 仔细观察胎儿小脑、蚓部, 第四脑室及窝池形态;沿胎儿侧脑室水平横切面方向, 仔细观察胎儿侧脑室前后角及体部并测量宽值。颜面:需仔细观察胎儿面部双侧眼眶, 眼球、玻璃体, 晶状体, 眼距, 冠状及矢状切面。仔细观察胎儿面部鼻的方位, 形态, 鼻孔, 鼻骨, 人中, 上下唇, 色泽, 上下牙槽突, 硬腭及下颌等。脊柱:沿胎儿矢状切面方向进行脊柱的连续性、表皮覆盖状况的观察。颈项:测量胎儿皮肤厚度。胸部:观察胎儿胸部状况、大小, 是否出现积液, 肺部组织是否出现不正常回声现象等。心脏:观察胎儿心跳并测量心率、心律, 观察心房室与心脏大血管的连接状况, 是否呈十字交叉状, 房、室间隔是否出现异常, 详细辨别左右房室腔, 二、三尖瓣开放及关闭程度等。腹腔:测量胎儿腰腹围, 观察并辨别膈肌, 胃泡, 肝脏, 胆囊, 肾脏, 肾上腺, 膀胱及脐根部状况等。四肢:观察并目测骨骼骨化程度。测量胎儿股骨长度, 观察胫腓骨及远端与双足连接状况。羊水:观察胎儿羊水清晰度, 是否出现浑浊, 测量最大深径。脐带:观察胎儿脐带血管数, 走行有无出现异常, 脐带是否出现绕颈, 绕腹, 扭转等情况, 是否出现肿瘤胎盘:观察附着位置, 形态, 厚度, 成熟度有无出现肿瘤等。
2 结果
130例畸形胎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出108例, 诊断率为82.1%, 共漏诊19例, 漏诊率为16.9%, 误诊3例, 误诊率为2.3%。详见附表。
3 讨论
使用彩超检查畸形胎儿中, 最为常见的是神经系统畸形, 主要为无脑儿及脑积水。神经系统畸形较易筛查, 正常情况下胎儿于孕10w形成颅骨化中心, 使用超声能得到完整强回声环, 因此, 最早可于孕l2w确诊[3]。本次调查神经系统畸形共24.6%, 无脑儿及脑积水均无漏诊。无脑儿为颅盖骨及大脑半球缺失;孕20w前不易筛查出脑积水, 因为胎儿于孕18w后脑积水才出现异常图像, 且于孕20w前侧脑室可出现暂时性失调。本次调查共出现1例脑膜脑膨出误诊, 因此需鉴别后枕部脑膜膨出或脑膨出需胎儿头颈部的囊性淋巴管瘤。脊柱裂主要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两种, 主要为腰骶椎裂。开放性脊柱裂具有显著特征明显, 隐性脊柱裂则不显著, 因此较易出现漏诊。颜面畸形主要常见症状为唇腭裂, 胎儿唇裂、并可出现上唇连续性中断, 中断处呈无回声暗带, 两段端出现回声增强, 可至鼻孔, 导致鼻孔出现变形。观察胎儿颜面部时易受周围羊水及胎手影响, 为提高胎儿颜面部筛查率, 可指导孕妇活动约20min后再行筛查。胎儿心脏约于胚胎第2w开始形成, 约第8w可发育至四腔心脏。于l6w后使用超声即能探查心脏切面, 于20~24w能显示较为清晰结构图, 妊娠晚期阶段, 心脏探查结果受到胎儿肋骨声影影响。本次调查共检出2例心脏畸形, 漏诊5例。
综上所述,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率, 提高胎儿存活率及生命质量, 对畸形胎儿的筛查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摘要: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确诊收治的9890例中孕期孕妇, 对其实施彩超筛查。结果查出畸形胎儿130例。中孕期彩超筛查对畸形胎儿的诊断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可有效减少胎儿出生缺陷率, 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彩超,中孕期,畸形胎儿
参考文献
[1]黄春玲, 蒋健穗.彩超筛查早中孕期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J].柳州医学, 2011, 24 (1) :17-18.
[2]刘瑞明, 宋杰东, 王文荣, 等.中孕期彩超筛查对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 (8) :1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