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庄乡教育工作情况(精选5篇)
张大庄乡教育工作情况 第1篇
张大庄乡教育干部听课制度
为进一步深化全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全乡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关注课堂、关注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彰显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加快构建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宁津县教育局的会议精神,制定张大庄乡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听课评课制度如下:
一、听课人员
乡教办领导班子成员、校区校长及其领导班子成员。
二、听课次数
乡教办主任、校区校长、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校区其他成员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
三、听课要求
(一)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各校区自由安排,乡公开课由教办统一协调安排。
(二)听课方式以推门听课为主,学科的选择以随堂课为主,也可重点关注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思品、安全等学科。
(三)听课人要提前进入教室,认真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教师、学习内容、问题和建议等)。
(四)听课后要坚持一课一议,发现并研究解决不符合道德课堂要求的现象,将共性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课题,组织教师共同研究、集中突破。
四、检查与考核
(一)乡教办领导班子将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总结、交流听课情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决策行为。
(二)乡教办、各校区校长、教导主任要将听课作为了解学校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作为联系学校、服务基层的主要措施,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听课制度。
(三)各校区校长要率先垂范,带头做好听课工作,并督促其他班子成员认真执行听课制度。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听课制度,并组织实施。
(四)乡教办对各校区领导班子的听课情况进行检查,并予以通报。
五、本制度自本学期开始执行。
张大庄乡教育工作情况 第2篇
2011.10.10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活跃校园文化,让广大青少年儿童在诵读中华经典文化中启迪心志,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根据县选拔赛活动方案,我乡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校区积极宣传、积极动员、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乡开展“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活动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安排得当
按照宁津县大赛组委会的活动方案,我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成立了以杨永钊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9月28日,召开了以校区校长参加的专题会,提出了活动要求:一是突出主题。要围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活动主题,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力求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实效明显、影响深远”; 二是注重实效。要在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寓教于乐,注重实效;三要善于总结。及时总结“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中的先进经验,保证此项工作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组长:杨永钊
副组长:张春生徐玉信
成员:崔金强(负责双碓学区)赵金池(负责张户头学区)刘秀国(负责中心小学)柴桂花(负责王庄学区)
二、认真组织诵读比赛,力求活动有声有色
1、各校区开展了“三个一”活动:
(1)在校园、班级内挂一幅“中华诵•经典诵读”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2)举办一次“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
(3)办一期“中华诵•经典诵读”宣传板报。
2、乡教办组织活动。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10月9日下午我乡成功举办了“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重点诵读庆祝建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以及毛泽东等伟人的经典诗词,培养学生的诵读、演讲与运用能力,体会经典诗文中的文化内涵,培养爱国、爱党的高尚情操。组织评委现场打分,现场评奖。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学生组共有15组选手参赛,他们分别来自于各校区,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铿锵有力的领读,气势恢弘的齐颂,让活动达到了高潮,大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了获奖证书。教师组每单位推荐一组,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道德风尚奖,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
三、活动收获
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着力引导学生发掘、领会经典中所蕴涵的健康向上的思想内涵和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学习爱国忧民、笃学明志、崇尚自然的美德,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引经据典,提升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增强学生谈吐中的文明儒雅之气,摒弃那种表达粗俗、举止浮躁的陋习,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通过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全体师生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孩子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规矩,可爱,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孩子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提高我乡的经典诵读水平。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张大庄乡教育工作情况 第3篇
2013年12月3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召开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工作研讨会,教师工作司葛振江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培训处王炳明副处长主持会议,辽宁、浙江、重庆、湖南四个省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工作处室负责同志、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工作指导专家、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共20人参加会议。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张大伟处长,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项目部黄佑生主任,湘潭市教育局曾艳玲副局长参加了研讨会。会上,各省就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和交流,并研讨全国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起草工作。张大伟处长向与会领导汇报了湖南省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的主要做法、成绩和问题,并表达了湖南省对全国制订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的意见和建议。
张大庄乡教育工作情况 第4篇
为搞好乡内健康教育工作,乡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爱卫会的各项工作安排,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以乡长王忠为组长、主管副职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以来,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改水改厕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做了一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
今年以来,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市、区爱卫办关于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层层建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意见,全年出动宣传车5次,深入各村广泛宣传防治禽流感等知识,发放健康教育手册500本,宣传单100余份儿,平时还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知识。同时,我们积极举办乡卫生院开展送医下乡活动,为广大育龄妇女检查妇女病,为广大群众讲解健康知识、保健咨询,今年以来,已组织两次,累计30余天。
二、重点谋划,做好“两改”
村民改水改厕一直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王辇庄乡西片多数村由于开滦采煤塌陷造成地下水资源缺乏靠饮用地表水生活。为保证广大群众的饮用水安全达标,自03年开始,我乡利用省国债资金打井4眼,建水站1座,西片16个村改水完成,已供水。同时,按照文明生态村建设标准,各村认真开展改厕工作,村庄卫生户厕率有了新的提高。
三、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治理
我乡涉及城乡结合部4个,即西赵、无水庄、南场、前水峪,今年以来,我们狠抓城乡结合部卫生环境治理,共出动200余人次,翻斗车、铲车、拖车80余辆次,清运主次街道两旁垃圾废墟500余吨,路边乱堆乱放30余处,4个村对爱国卫生工作高度重视,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建立了卫生制度,定期定时清扫卫生,前水峪也设立了垃圾倾到点,定期集中清除垃圾,4个村基本上消除了五乱现象。
四、认真搞好除“四害”工作
在除“四害”工作中,我们按照区爱卫办的要求,认真落实春季、秋冬季灭鼠、消杀等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多方筹集资金,确保工作到位。
总之,在区爱卫办、环境办的指导下,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各单位之间比较还不够平衡,有的卫生死角死面虽然一时得到治理,有时还出现反弹现象等,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扎实工作,争取把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张大庄乡教育工作情况 第5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方案计划
由于人员变动, 淮阴区人民政府及时调整了区发展散装水泥与商品混凝土领导小组成员。刘老庄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散装水泥创建工作, 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丁卫珍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根据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细化分解, 把创建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和环节。
二、加强政策引导, 深入宣传发动
一是利用黑板报、墙体、过街横幅、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流动车、印刷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宣传;二是利用各类专题会议和全国发散、节能宣传周的政策宣传, 扩大全社会认知面, 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散办工作人员深入单位、建筑工地现场宣传, 谈政策意义, 提建议措施, 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发展散装水泥的重要性。
三、采取有力措施, 推进“发散”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