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两只小象》(精选8篇)
一年级《两只小象》 第1篇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参赛教案
《两只小象》教案
教学背景:
本节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节课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景,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回音效果,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体验、感受、创造、表现音乐的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真正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教学课题:小学音乐一年级第二册第四课《两只小象》 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第二册第四课《两只小象》,教育对象是一年级小学生,该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很强。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歌曲,歌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象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玩耍的场面,教育学生要像小动物们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认识各种动物,并说出其名称。
(2)学会唱《两只小象》,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2、能力目标:能模仿动物(如叫声、走路等)
3、情感目标:
(1)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 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1、掌握歌曲的节奏,并会按节奏念词。
2、引导学生用真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教学难点:聆听、感受、表现歌曲的节奏及其歌曲的意境。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猜谜激趣法、创设情境法、听赏法、听唱法、体态律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谜语激趣
1、师生问好: 同学们好!老师好!
2、导入(教师出“谜语”)
教师:现在老师说一个 “谜语”,看哪个小朋友猜得又快又对:“鼻 子象钩子,耳朵象扇子,尾巴象绳子,大腿象柱子”猜猜是什么? 学生:大象
教师:那么我们把大象的宝宝叫什么? 学生:(学生思考回答)小象
教师: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真了不起!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张请帖,大森林里要开一场动物演唱会,老师邀请大家一起去听演唱会、顺便 看看小象。
二、发声训练 练习节奏
教师:大家想想,第一个节目先请谁来为大家演唱好呢?(学生看到课 件里画面上的小动物回答),它又是怎样叫的呢?我们一起来为它们 打拍子
3/4 ×× × × | ×× × 0 | ×× × × | ×× × 0 ‖
小猫 喵 喵,喵喵 喵,小狗 汪 汪,汪汪 汪。
教师:让我们来配上小曲子,一起和小动物唱一遍。(邀请学生个人
表演,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3/4 5 5 5 5 | 5 5 5 0 | 6 1 1 1 | 1 1 1 0 ‖
小猫 喵 喵,喵喵 喵,小狗 汪 汪,汪汪 汪
小鸭 嘠 嘎 , 嘠嘎 嘠 , 青蛙 呱 呱 , 呱呱 呱
三、视听结合 学唱歌曲
1、歌曲范唱
教师:大家听是谁走过来为我们演唱?(放歌曲)
http://zhangmenshiting2.baidu.com/data2/music/10493839/10493839.mp3?xcode=3a80
3c904b2db830281020bd31344904&mid=0.651***
2、学唱歌曲。
教师:原来是两只小象(板书)一起散步到了小河边,看见清清的河 水,它们高兴极了,便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同学们还记得刚才小猫它 们打的拍子吗?我们把小象的歌词给套上去,跟老师一起念。
3/4 ×× × × | ×× × 0 | ×× × × | ×× × 0 ‖
两只 小 象 哟啰 啰,河边 走 呀 哟啰 啰。
扬起 鼻 子 哟啰 啰,勾一 勾 呀 哟啰 啰。
教师:让我们也一起跟随旋律和他们歌唱(播放《两只小象》的歌曲)http://zhangmenshiting2.baidu.com/data2/music/10493839/10493839.mp3?xcode=3a80
3c904b2db830281020bd31344904&mid=0.651***
教师演示课件图片提问:有谁告诉老师大象是怎么相互问好的? 学生:(学生思考答)“扬起鼻子”、“勾一勾”
教师:下面老师示范歌曲,大家听听它们是怎样表现感情好的?(用两种方法唱一唱,请学生听辩哪一种更能表现小象们的好感情。师在第二种唱法时,稍强调第一拍,唱出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学生:(1)听辩,分析。(2)跟老师一起有强弱、有感情地演唱《两只小象》。
四、团结协作 表现歌曲。
教师:同学们学得真快,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想想怎样 为歌曲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刚才我们看见两只大象的鼻子勾在一起玩耍,老师也想学他们一样,可是鼻子没有那么长,应该怎样做好呢? 有哪个同学教教我?(学生示范)哦,用手把手勾起来代替鼻子,这个 同学真聪明,我们一起来学两只小象勾一勾鼻子。(同桌的两位同学 互相勾“鼻子”)下面我们邀请几对好朋友上台表演,我们看哪对表 演的好。(连续播放《两只小象》的音乐,请全班同学一起和小象们 唱一遍歌曲)http://zhangmenshiting2.baidu.com/data2/music/10493839/10493839.mp3?xcode=3a803c904b2db830281020bd31344904&mid=0.651***
五、激发兴趣 编创歌词。
1、教师:来参加这次演唱会的动物有很多,你们想想还会有谁呢? 学生:小猪、小狗„„
教师:请你想想他们又会怎么唱呢?在你们想的过程中我们邀请老师 的好朋友小兔也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变换歌词 :小象—小兔)
2、教师:听完了两只小象和老师唱的有只小兔,你们发现有什么区别吗?请同学们为你们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们写首歌。六.拓展延伸 启发领悟
教师:好了,这次的森林演唱会就要结束了。你们听了不少小动物的演唱,他们都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友好,连小朋友们喜欢的樱桃小丸子也告诉我们要爱护动物、珍惜动物,珍惜同学们之间的纯真友谊,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演唱会到此结束,我一起和动物们说再见吧!曲结束:师生再见。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再通过体态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四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节奏型。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由于一年级的孩子识字能力差,所以我采用有节奏的教读歌词,并注重每个字的发音。在学习歌曲时,让孩子跟琴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学生创造力让学生自编小舞蹈和模仿小动物进行歌曲的表演,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这节课上完后我觉察到学生兴趣很浓,并在下课后可以编出很多种不同的小舞蹈。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七、教师简介
姓名:谈娜 性别:女 级别:小学一级教师
学历:大学本科
通信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平度长乐镇家小学
邮编:266714 邮箱:lemon19851021@163.com
一年级《两只小象》 第2篇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传统教学中被定位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无条件的服从,而新课程则把教学定为师生交流,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授本课第二环节时,歌表演“两只小象”启发学生自己用肢体语言表现“小象”可爱,走路,握手等动态,我自己也让学生们创编动作,一起与学生分享创编的快乐,达到了师生交流,积极互动的目的,在最后的环节中复习“布谷”时运用有效地辅助教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都得到了美的升华,使学生明白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使小动物也能安全幸福的生活着。启发学生扩展他们的想象,为小鸟设计一个家,最后把学生的创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身边音乐的美,从而喜欢音乐,更喜欢上音乐课。
一年级《两只小象》 第3篇
一、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要重视“泛听”与“精听”的结合。
“听”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个别老师却在教学时总是想当然的认为:低年级学生听不懂英语, 所以也没有讲英语的必要。从我个人工作经验看来, 低年级的同学刚开始讲英语, 一遍两遍他们没反应, 听不懂, 但是一个礼拜、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一年下来, 他们积累的英语单词或是短语还是可观的。他们能听懂老师一些基本的日常教学用语, 有些同学甚至还会跟着老师一起说。比如一句最简单的“Open yourbooks.”学生不仅听得懂而且还能自己说出来, 这就是现在英语教学一直提倡“全英文上课”的一个原因。这能给学生创造英语学习“泛听”的环境。某些家长和老师在英语学习及教学上, 总是认为“英语学习缺乏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其实, 就现在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视听设备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英语学习再提“缺乏一个语言环境”的说法有些牵强。至于“精听”, 我认为教师在新授课时, 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高度重视课堂纪律的调控, 为学生“精听”创造一个客观条件。
结合从教经验, 有时低年级的课堂纪律, 还真不是一个老师说句“Be quite!”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安静下来的。但是不管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 安静的课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 是一个必备条件。对于课本内容的掌握, 也是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方面。
2. 教师示范发音, 应抓住时机。
听课中我发现, 个别教师在新授单词的教学时, 示范发音不到位, 没有抓住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这个点上示范发音, 这样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要领。比如, 因为示范发音不到位, 在“开小火车”操练单词发音时, 少数学生的发音根本不对,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 可能授课老师还没有听出来, 那其他同学可能就在心里犯迷糊了:到底这个单词怎么读呀?有这样的情况, 就不难预测后面老师不停地“炒冷饭”, 强调了又强调, 学生还是很难纠正过来。语音的错误一旦造成, 后果是很严重的。他们会因此害怕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英语, 时间长了, 自然而然地淡化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播放录音, 为学生正音。
小学英语教材配套的录音都是录自国外教育专家。语音语调标准、自然。英语老师应多播放录音, 多组织学生跟听。特别是低年级的英语教学, 跟听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不仅能纠正学生的发音, 还能慢慢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
二、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在“说”上面下功夫。
英语这门语言的运用, 主要靠英语老师的示范和引领,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具备一定的英文素养。如早上来到学校, 见到学生时能愉快地说一声“Hello!”或“Goodmorning!”, 放学时说一声“Goodbye!”或“See you!”。课堂上简单的英语口语交际以及很多好听的英文歌或一些简单的英文说唱, 都会增加英语这门学科的魅力, 学生不仅更加崇拜你、喜欢你, 还会对英语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1. 寻找新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中进行自主性学习的探索, 就应充分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充当“指挥”或“导演”, 让学生作为主要角色, 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努力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操练的机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发挥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例如, “This is...”这个句型对学生来说不陌生, 但怎样让他们练起来就得想个好法子。班级里的同学、书本和文具等就成了我操练的法宝。学生不仅很好地练习了“This is...”, 还顺利地引出新句型“This...is for you.”
2. 采用新的评价方式。
“语言的运用还需回归真实的生活。”学习的目的是会用, 特别是语言的教学, 就更应注重这一方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用一张“标准化”的试卷外, 还可以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检测。如学生学习了“What’s this?”这个句型后, 当老师拿出一本书问“Is this apencil?”学生除了会回答“No.”之外, 应再多追问一句“What’s this?”以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从“读写”抓起。
孤独小象需要一颗蘑菇 第4篇
六月底的阳光真是嚣张至极,许青鹤埋首怎么也解不出的题被蝉鸣搅得更加恼人。感觉到旁边的桌子动了一动,趴在桌上睡觉的沈天泽露出了一个半梦半醒的微笑。
不知是梦到了什么,才能笑得纯真无邪得像个孩子。
一帮一小组,似乎是重点高中的惯用手法,将优等生和末等生捆绑在一起,借以拉动整体成绩。事实上,成效甚微。就比如她身边这个第一名,他的脑袋瓜里的公式,根本不适用她。甚至不用打草稿就能心算出她看都看不懂的方程式的结果,X和Y的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她又怎么跟得上他的高智商教学。
沈天泽是第一名,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食物链顶端,而她,却稳稳地赖在后十名不挪动,食物链里,险些被淘汰,却总是幸免的最底端。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偏偏分到做他的同桌,让她惊喜之余,意识到要被他看穿自己藏都藏不住的愚笨,又觉得心碎。
同桌三天,他骂了她三十二句笨蛋。尽管期末考试之后,老师甚至过分到将一帮一的对手的进退步幅度都会算到优等生的考核里,她却知道,沈天泽不会担心。
这种连坐制,连她都替优等生觉得无辜。班里万年老二的女生活生生被她顽劣的同桌气哭,忧心忡忡地祈祷考试时老天能开个眼,不要让她滚出前三。可是沈天泽,压根不在乎。他的成绩拉出第二名一大截,即便是摊上她这样的拖油瓶,也依旧是稳坐泰山之巅。
所以,他只是象征性地没有放弃她,事实上,他们根本不熟络。
此时是高一期末,A中提前分了文理班,她固执地,选了理科。会是错误的选择吧。但似乎老天给了她面子,一来到理1班,就让她和梦寐以求的人坐了同桌。但又似乎明明是一个下马威,她还没站稳脚跟,就直接乱了阵脚。
会后悔吧。
不。不会的。侧头看向沈天泽熟睡的脸,她坚定地下了结论。
起码,可以每天,微微一侧头,就看到他的脸。
2
沈天泽并不惧生,何况许青鹤是他父亲下属的女儿。尽管也不过是在饭局上见过一次罢了。
偶尔在学校碰到,想打招呼,这个女孩却总是低着头。可不知为何,虽然她低着头,他却仍能感觉她低着的下巴上高昂的骄傲,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还记得分班前夕,她的爸爸甚至跟他父亲讨意见,得出的结论当然是她不该学理科。沈天泽记得,她的文科成绩还不错,考个重点没问题,理科,倒是险了。所以,在分班后看到她时,他惊讶极了。
“笨蛋。”
“真是笨死了。”
沈天泽很享受这种时候她脸上吃瘪的表情,似乎无法反驳他的“侮辱批判”,却又一股脑儿地很想证明什么。他也想帮她,可是她真的一点理科细胞都没有啊。
醒来的时候,他发现她竟然还堵在他睡前给她布置的习题,忍不住嗤地一笑。
“我是放弃了,我出去转转,你继续。”
外头阳光暴晒,探头便可看到篮球场上的男生挥洒汗水,拼劲全力地释放荷尔蒙。沈天泽叹了口气。那是不属于他的地方,尽管,他很渴望。
沈天泽走出教室的时候,迎面抱球进来的男生跟他撞了个满怀,继而指着他的脸大笑起来:“蜡……笔小新!”
沈天泽就近拿起旁边桌子上女生自恋的小方镜,镜子里的自己,被用粗号的水彩笔画浓了眉毛,他不禁怒气冲冲地回头瞪向许青鹤。
“许……”
她却一个激灵跳起来,表情激动地说。
“我解出来了!”
3
似乎也不是无药可救嘛。沈天泽找的题目带点捉弄,是高二下学期的知识点。没想到许青鹤兜兜转转,用高一的知识点虽然很费劲很绕路,但还是解了出来。可事实证明,许青鹤不过是好运气。期末考试,她又掉了名次,除了语文和英语,其他都差得令人瞠目结舌。
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到把原本考第一沈天泽扯到综合成绩第三的地步。当然,沈天泽这次本来的分数也没多高,不过,好歹本身还是第一。
该死的。尽管沈天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似乎对老师强加给他身上的标签不以为意。可是许青鹤的自尊心,却折磨得她非常难受。
收拾好书包,侧过脸看到沈天泽大睡了一场期末收尾班训课醒来,神秘兮兮地问。
“你没有对我动手动脚吧?”蜡笔小新之事是一朝被蛇咬了。
“没有。”
她没有这个心情。
绵长的暑假开始,照惯例,她会被妈妈派到爷爷家的小餐馆帮忙,这一次却是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决心,开学初还会有一场考试,以提醒他们暑假不可忘记学习,这一次,她一定不拖他后腿了。
美其名曰是勤工俭学,其实也没多少事。爷爷的小餐馆生意不错,但也没忙到需要招两个帮佣的地步。
沈天泽被她爸爸带到小餐馆的时候,摆着一副不乐意的臭脸。
“我爸要我跟着你感受生活。”
得知是儿子上司的公子,爷爷倒不像个老板了,反而像请了尊佛到店里,倒是沈天泽,什么都抢着做,虽然,什么都做不好。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小孩,态度是不骄矜,后果却是要命。要的是许青鹤的命。
“算了。你别动。我来。”一把推开少年,特别女王的仗势,干的却是女仆的事。
沈天泽发现她只是看起来骄傲又任性罢了,事实上的许青鹤,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笨,甚至是八面玲珑地讨客人喜欢。替爷爷搞出减免的优惠券,满多少减多少,以激励下次光顾。更是吸纳意见,哪道菜做得好,哪道菜价格高,她都及时反应给爷爷。记性更是如斯得好,因为不是大店,所以常常是老客光顾,对于脸盲症严重的沈天泽来说,她居然能记得每桌客人的口味,偏甜喜淡重口味,这简直近乎特异功能。最奇葩的是,高峰期的时候,她竟然能帮着下厨炒几个小菜,一本正经的样子,简直是大厨上身。
下班时间是晚上八点,许青鹤打点完最后的一切,关掉灯出门,在路灯下,站着的少年让她心里一暖,佯作不在意地问。
nlc202309041246
“不是早走了吗?怎么还在……”
“教我做菜。”
“恩?”她皱了皱眉头。
“那个……我教你数学,你教我做菜做交换。”
原来是为了这个在等她啊,心里有点失望呢,撇撇嘴说:“可是辅导我功课不是你的责任么?”
沈天泽双手交叉在胸前,成竹在胸:“作为我在你爷爷饭店的前辈,教我做菜,不也是你的任务么?”
以为沈天泽的父亲也不过一时性起,逼迫他几日,他交了“感受生活”的任务就会作罢,然后一整个剩下的暑假,她都没有理由再见他。却见他忽然提起了兴趣,她怎能不高兴。可天生傲娇性子,她只能做出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却见沈天泽满心期待地看着她。
“我们这就开始吧?厨房这会儿空着呢!”
其实做菜也没啥诀窍,听起来永远简单,手起油落,噼里啪啦丢一堆佐料,手再起锅铲横扫,十几分钟过后,一道辣子鸡丁炒出了锅。
可是看起来容易,步骤比方程式简单,但操作起来,却不知为什么会那么难。相比许青鹤在油锅前的淡定,他沈天泽活像一只上蹿下跳的猫。
“盐少一点,诶……再少一点。吃太咸不好。”
“别放太多酱油,蹿味儿。”
“翻炒的时候要注意力度,不能这样,看我给你演示一遍。”
不就是一道菜吗?他却怎么都做不好。
“算了。要不先来个简单的,做个炒蛋吧?”
这一次,轮到他觉得没面子了。可明明可以借机骂他笨蛋的许青鹤,却十分有耐心地一遍遍地教。
“干嘛盯着我看?”许青鹤稳住心跳,油锅够热,火呛呛的厨房可以遮掩她红了的脸,语气镇定地问。
“我只是觉得你特别……”他支支吾吾。
她的手一哆嗦,鸡蛋坠地,蛋黄和蛋清晕在一块儿,在厨房昏黄的灯光下,迎来他的下半句话。
“特别贤惠。”
不知怎么的,这个年纪被夸贤惠,总觉得古怪,俯下身去收拾残局,和同样动作的他脑袋碰到了一起。
猛地一下,看到他龇牙咧嘴的样子,她忽然笑了。
“为什么想学做菜?”
怎么说呢。父亲是领导,忙得不得了。母亲也是女强人。两个大人时常应酬,家里几个月不见炊烟,多少寂寞。他亦懒,外卖吃到吐,就吃泡面,一个人和一杯面面面相觑,竟有种落泪的冲动。
孤独得,身边只有康师傅陪着。
他总算做出了一份卖相可以的番茄炒蛋,许老师也还算严格,跟他说,自己吃不打紧,如果是饭店,再好吃不能看的菜,都不能上桌。只有色香味俱全,才有资格标上价格。说这些话的时候她一副老成样子,像个精明严肃的商人,他不禁笑她。
“你倒比你爷爷,更像老板。”
“可别小看我,我初中的时候,自己做寿司卷拿到学校卖,生意可好了。”
“你念哪个初中?”就连她爸爸,也不过做他父亲下属一年而已,在此之前,他们之间,完全陌路。
“X中。”她的回答里,带些不情愿。
“我去过。”
他去过那所学校,是代表之前的C中优等生去做演讲。事实上毫无用处,X中鱼龙混杂,没几个真正在念书的。而她竟考到了A中,实属难得。
晚饭其实用过,但是不知不觉肚子就饿了,他们围着一张小桌子吃着简单的教学成果。她做的菜,真的不错。
眼前的女生,也不过和自己一般的年纪,可比起她来,自己倒像个笨手笨脚的孩子。
其实勤工俭学也是他跟父亲提的建议,沈天泽天生地不用人担心,无论是学业,还是人品,虽然性子也不算坏,父母唯一担心的就是他的身体,一切娱乐活动但凡稍刺激,总是完全杜绝,莫说现在高中生流行的打球骑车,就连夜场KTV也不让。整日整日地宅在家,一整个暑假,他非得找点理由出门不可。
一个月下来,两人渐渐熟络了,闲暇时便抓紧时间给她辅导功课,这个时候,女王一样的许青鹤会像犯错的小孩一样皱着眉头,坏脾气地在解不出题时乱涂乱画,而沈天泽却一改之前的不耐烦,一遍遍地教。
再回到空荡荡的房子里,竟也不觉得寂寥。一整夜的烟火,足够他温暖一个晚上。
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很像一对尘世烟火里的小夫妻。
其实沈天泽并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雄心壮志。但他也知道,自己被安排的命运,考个好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然后出国,再选一所不错的大学,再念,再作为一个有成的海龟回来,找一间很好的公司,或者继承父亲的衣钵……
其实,她的父亲,说白了不过是他父亲公司的坐班司机,因为是父亲的初中同学而走的后门。此前,拿着一份很微薄的工资,她母亲病逝时欠了大笔的债务,家里,几乎就靠着爷爷这家饭店为生。这一切,与她身上仿佛是骨刻着的骄傲相互违和,那小小却坚韧的自尊,竟令他着迷。
4
从对一个人有好感,到深深喜欢一个人要多久?沈天泽只是觉得,那一个多月的细水长流,就像是他所期待的一生。
开学之后的许青鹤,却深深地感动挫败。
“对不起。”卷子上的分数令她内心刺痛,一个月过去了,她的学徒已经能将一道番茄炒蛋娴熟运用,并且掌握了辣子鸡丁的准确做法。聪明的人,学什么都快。而她却如斯蠢笨,尽管他将一整个暑假花费在她身上,她的分数,却给了她再一个下马威。
“没什么啦。错题我给你整理一下?”沈天泽感觉到她的沮丧,安慰道。
“算了。我看着就头疼。”数学还好说,物理和化学简直差到爆,“你去打球吧。”
夏天过去了,她趴在座位上,闻到早秋之桂的香气,侧头撇向门口的太阳,想起了很久以前,她第一次见到沈天泽的场景。
她看到C中的沈天泽站在高高的演讲台上,顶着干净的板寸头,简直像个漫画一样的少年。旁边的女孩用手肘撞了她一下,八卦说,帅不帅?
nlc202309041246
她撇撇嘴,看不清。
事实上,怎么可能看不清。阳光下的少年,唇红齿白,带着最得体的笑容,尽管态度礼貌谦和,可那与生俱来的自信和骄傲,又怎么可能被隐藏。锋芒毕露的青春时代,一眼就能看出人群中佼佼者的时代,还不懂得将自己藏起来的时代,那种优秀,是一种人海茫茫中显现的突出标杆,就这样,全都在沈天泽的身上。她记得了他的名字。记得提前考进A中的他说。
“我在A中等你。”
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她像是被点了穴一样,再次睁开眼,笃定地跟身边的人说。
“我们努力努力,也能考上A中吧?”
身边的女孩白了她一眼。
“做什么梦呢。每年咱们X中的升学率都险,还想进A中?”
她偏要考上,哪怕临近中考的最后半个月,拼了命,加上运气好,她终于收到了A中的录取通知书。
而长达三年时间无业的父亲,终于在老同学的帮助下找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
双喜临门,都与沈天泽有关。
5
体育课,沈天泽总是避开剧烈运动,也因为成绩优异,直接免了体育考试。众人皆知他的身体并不是特别好,但知道内情的人,并不多。父亲很久以前无意说起,运动性哮喘,所以自小必须避免剧烈运动。阴影下站着的许青鹤,看着微微眯着眼坐在篮球场旁边的沈天泽,心里有说不清的惆怅,慢慢踱步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来。
“你来了?”沈天泽露出笑容,收拾起脸上的遗憾。
“喜欢篮球哦?”
“不喜欢。”口是心非地说。
“那喜欢什么运动。”
沈天泽伸了个懒腰:“我一点都不喜欢运动啊……”
“那喜欢念书?”
“喜欢做菜。”这句却是实话,少年人谁不喜欢运动?一群人欢笑嬉闹,心脏跳动极快的感觉,气喘吁吁地勾肩搭背,一定很刺激吧?可是他知道不可以。但做菜没有危险性,那么,做菜就是他最喜欢的运动。
“对了,下个月初,我会去参加省里的物理比赛。”
“好棒。”
要是进了这次的物理竞赛,高考可以加整整十分。十分对于高考学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自己拥有了多一把的钥匙,多一扇的门。
她真心为他感到高兴,因为提到他擅长并且可以放心去做的事的时候,沈天泽的眼睛,会发光。
她知道,他是孤单的,不仅仅因为他的格外出众,明明是讨人喜欢的性子,但因为无法加入同龄人最常用来联络感情的运动,而落了单。
球场上他们班的一个男生负了伤,队员缺人,对方的球员指着旁边的沈天泽说。
“你们不是还有沈天泽么?”
他方队长这时候许是因为心急,显得有些不耐烦:“他不会打球啦!”
沈天泽有些尴尬,许青鹤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儿吧?”
“除了念书,我似乎……一无是处呢。”带点自嘲地说,然后神秘兮兮地告诉许青鹤,“其实我篮球打得不错,只是后来有一回打着打着……送医院了。”
她腾地站起来:“走,我们去做你喜欢的运动呗。”
“嗯?”
并不是饭点,所以爷爷将厨房腾给了他们。
做菜时候的许青鹤,像个运筹帷幄的大将军,尽管差遣的不过是自己的“三头六臂”,武器是油盐酱醋,战果是一桌子家常风味。满屋子的香气,让虽不至饥肠辘辘的沈天泽扒了整整两碗饭,尽管,里头的菜,只有一道酸辣土豆丝是自己做的。
“我太羡慕你了。想吃什么,就动手自己做就可以了。”
“我倒是羡慕你,我看都看不懂的题目,一瞬间就解出来了。”她还在为物理成绩心酸,“你说,我是不是选错了。”
“什么?文理科么?”他停下筷子,“其实……努力了,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吧,你看,我最初连盐和味精都分不清楚,现在还不是能做酸辣土豆丝了吗?总有一天,多复杂的菜都会臣服于我的!哎呀,好酸……”
她见沈天泽酸得皱眉的样子,噗嗤一声笑出来,是啊,我努努力,也许,可以吧。
“能问你个问题吗?”
“嗯?”
“上个学期末,我们也不是特别熟的时候,你为什么给我的眉毛画成……”
“因为你看起来没有烦恼的样子,我嫉妒。”我想给你画点烦恼上去。她笑着想。但事实上,她后来也明白,没有一个人是真的没有烦恼的。
“可是现在,我不希望你有烦恼了。”她为他碗里夹了一块肉,不再避讳自己的特别关心。
沈天泽,你是笨蛋也该知道我喜欢你吧。
“所以,物理比赛加油。”
“有什么奖励吗?”
她歪着脑袋想了一下:“我给你说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只小象,在一个雨天,遇到了一只蘑菇。
雨水一滴滴地打在小象的身上,小象无处可躲,就蹲在蘑菇身边
蘑菇真的好小,小到小象一脚就可以把它给踩扁了。从此雨天,小象总是能见到蘑菇,直到有一天,它惊奇地发现,蘑菇长大了。它努力地跳到小象的脑袋上,试图遮住它头顶的雨。可是,还是有大半个身子会打湿。小象感到很感动,它下决心要跟蘑菇做个朋友,可是……”
“可是什么?”
“你考试成功,我就告诉你为什么。”
6
不过是一个童话故事而已,可是沈天泽却迫切地想知道结局。
约定好的故事,却戛然而止了。
“我打算转到文科班。”
沈天泽正把整理好的物理经典题集拿出来的时候,突然听到她说。
“期中考试明明成绩有进步啊。为什么?”
她忽然回过头来,目光如炬地盯着他:“我……”
“放弃了。”
是的,放弃了。因为爷爷突然病重,急需手术费,爸爸利用职务,挪用了沈家公司的公款,丑闻爆出,直指领导人动用私权裙带关系者滥用公款,脏水便朝着沈天泽的父亲泼过来。
nlc202309041246
父亲自然是呆不下去了,只恨自己连累了友人。但沈叔叔并没有追究,只默默地填补了漏洞,跟老朋友说,那笔钱,救人要紧,但是……你当初就应该先跟我开口啊……
但是,为时已晚了。
沈天泽是不知道内情的吧?可她的自尊心却令她如坐针毡,他跟她不是一个阶层,是无法理解她的吧。无法理解她费劲心机地努力着,不过是想要跟他站在同样的位置。
可即便她也来到了A中,她却是羁绊他的末等生。
即便父亲被放了一马,却永远背负了这个没有公开的债。
即便她那么努力,成绩的进步却那么微小。
“爷爷病了,所以,以后不要去饭店了。卖掉了。”她低下头,“我打算休学一段时间。转到文科班,可能不必留级,如果是理科……恐怕够呛。”
许青鹤就此消失在他的视线里,沈天泽忽然发现,除了那间饭店,他竟没有她的任何联络方式,从父亲闪烁其词的透露里,他得知了许青鹤父亲辞职背后的原因,想起,许青鹤那个刺痛他的眼神。
物理竞赛结束的那个晚上,他终于打听到了她爷爷的医院。病房门口,少年看到许青鹤娴熟地替爷爷擦背,然后端起白色的脸盆,和他撞了个满怀。溅到身上的水,他没有躲避,她不好意思地伸手去擦,被他抓住了手腕。
“虽然还不知道成绩,但我觉得,考得还不错,所以,我是来要我的奖励的。”
其实那个故事,是她瞎编的,结局,她当时还没有资格安上,看到沈天泽的瞬间,她有些羞赧不安。
这样子的生活,这样子的境况,她无法坦然地站在他面前,跟他说喜欢两个字。
喜欢是奢侈品,她要不起。
尤其,是在经历了父亲的丑闻之后。
医院走廊里,清汤挂面有些憔悴的女孩,草草地给了个故事的结局。
“后来,蘑菇就消失了。”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啊。”她撇撇嘴,不忍看他。
眼前的男生是镶着金边的人,是她喜欢的人,却是她无法匹配的人。
“其实你可以把理科学好的。只要你愿意,你照顾爷爷的这段时间,我过来给你补习就是了。像……暑假一样。”沈天泽诚恳地说。
尽管他是天才,耽搁他那么多时间,她也知道会给他造成影响。
她不怕输,只怕连累了他也输。
“算了。放心吧,我还是会继续念下去的。相对自己的情况,转到文科,会轻松一点。我去倒水了,再见。”转身要走。
“可是那样,努力不就白费了吗?”沈天泽朝着她的背影喊。
她的身影一滞,觉得有些战力。
如不是情非得已,她怎么可能愿意自己悲伤暴露,只紧紧攥着自己的自尊。
“能不能告诉我。那颗蘑菇为什么消失?”
她回头朝他笑了笑。
“故事压根是我编的,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7
文科班的生活并没有沈天泽,但是从八卦小喇叭那里得知,沈天泽在物理竞赛中再次崭露头角,她由衷地替他高兴。偌大一个校园,文理科恰好分在了两幢教学楼,他们俩,几乎难得碰到。
许青鹤最近太累了,文科班落下的学业倒不算太繁重,但爷爷的病得时刻照顾着。父亲被免职后,到处寻找工作,但因为工作性质,总是碰壁。
钱方面是最愁的。小店盘掉剩下的钱并不多,她迫切地想要给爷爷弄点好吃的补补身体。老人家刚动了手术,身子骨虚着。她记得家里还不算很困难的时候,她感冒了,爷爷炖人参鸡给她吃。然而,人参并非寻常人家惯常吃的,要食疗,对她而言,是一大笔钱。于是,她决定重操旧业,在家里做好寿司卷,偷偷地到学校兜售。放一点点的香肠,切碎了菌菇,味道竟也是很好的。
几天便有了销量,从自己班里名气出去,下课的时候,竟有理科班的男生跑来买上几盒。
本就不多,一下子售罄了,三天便有了人参鸡的作料收入。
文火慢炖,这时候忽然想起了沈天泽,想起锅炉边的二人,也不过是暑假的事儿,竟久远得像上个世纪。
其实那个故事有结局,答案是,因为蘑菇知道,它不是小象,它只是一颗蘑菇,它长得再大也不能给小象遮雨,而且,在它拼命地成长的过程中,小象也长成了大象,它长得,永远比它快。
蘑菇也有它的自尊心,与其帮不上任何忙,它宁可离开小象,尽管它很喜欢它。
也许小象的世界,从来不会下雨,是她想多了吧。莫说她变不成一把大伞,他连大伞都不需要。
偶尔会看到沈天泽,跟一群人勾肩搭背而过,身边的女生会碰碰她的肩膀,花痴地说。
你看,沈天泽。
小象走都哪里都是小象。而她只是一只不会动的蘑菇。
周一的时候,门口忽然站着的沈天泽,让她的笔顿了一下。同桌的女生拍拍她的肩膀。
“寿司老板,理科班的学霸慕名而来了。”
她红着脸出去,瓮声瓮气。
“卖完了。”
“明明还有一盒啊!”沈天泽努努嘴,盯着她手里的那盒。
“这盒,送给你了。”她往他怀里一塞,头也不回地回到座位上,喘着气。
果然,即便是打定主意离开他的视线,却终究还是因为他的闯入而感到心跳加速,加速地难过。
8
篮球赛的时候,她本来急急忙忙地要回去给爷爷炖鸡,却难得看到沈天泽穿上篮球服上场,当时觉得心中惴惴不安,忍不住留了下来。
他的身体,怎么允许这样的剧烈运动呢?
令所有人讶异的是,沈天泽的球技相当之好,只是耐力不足,跑个几步便撑着膝盖喘着粗气,可偏偏队员看他头球率准,一接到球便往他手上传。
沈天泽的每一下喘气都令她揪心,当脸色惨白到大气不能出时,篮球正朝着他的位置飞过来,许青鹤几乎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出去,沈天泽倒地时,篮球不偏不倚地砸中了她的脑袋。只觉得嗡地一声,却顾不上脑袋的疼痛,一下子扑到那倒地的少年身上,大喊着。
“快打120!”
沈天泽躺在病房里,几个同学跟他寒暄了几句,班主任接了电话说,你妈妈正在赶回来的路上。不过可能还要一会儿。大家伙先回去吧。
他们走完了。沈天泽对着门框边躲着的她喊道。
“出来吧。”
许青鹤不好意思地现身,低着头。
“你怎么知道我在。”
“好歹你该把自己的影子也藏起来啊。”
呵,人有时候是想躲开,但影子,却暴露了自己的内心。
“沈天泽,你不该这么做的。”
“你看,我并不是强大的小象。”
“唔?”她惊异地抬起头。
“你看我那么孤独,我其实没有几个真心朋友。我要是不用这场球赛挽回他们将我试作弱不经风的自尊,我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他看过那个故事了,她看出来了,当下尴尬,只摆着手说,我去看我爷爷……
他笑着说,“你看,连蘑菇都不愿意陪着我吗?”
“你根本不需要我啊!”她忍不住说。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孤独的小象要的也许不是一把蘑菇形大伞,它只是需要一颗蘑菇的陪伴。所以,蘑菇还会回来吗?”沈天泽望着她的背影,直到她如他期待的那样回过身来,一脸的眼泪。
“所以……你脸上这个笑容,看得我真慌。我得给爷爷去做饭了。”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沈天泽挣扎着想要起来,许青鹤只好摁住他:“别乱动了。”
“是人参炖鸡么?”
“你怎么知道?”她露出了诧异的眼神。
“南菜场,你总是喜欢跟那个耳聋的老爷爷买鸡。你们俩比手画脚的样子,特别温馨。”
他跟踪她,许青鹤红着脸,不知该说什么,只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
“你要不要吃啊,人参炖鸡特别补……”
“当然要啊。寿司卷我吃得一粒米都没剩呢。”沈天泽目光如炬地看着她,“你真厉害,连那么高超的东西都会做。一定要教我啊。蘑菇大人。”
一年级《两只小象》 第5篇
在听范唱学歌曲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带着问题想象,从听、视唱、讨论、评价中用自然、柔美、亲切的歌声去演唱歌曲,使孩子们懂得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孩子。
一年级孩子是好动、坐不住的,因此在学会歌曲后,为了使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有感情演唱歌曲,我设计了歌表演。问问学生“两只小象怎样问好?怎样表现象鼻子?大象的动作是轻松的还是比较迟缓的?一拍走一步还是一小节走一步好哪?”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想象中展开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为了使乐曲更丰富些,在打击乐器伴奏中,请学生在打打、敲敲、听听、想想中,动脑筋用强弱弱的三拍子强弱规律为歌曲伴奏。
为了奖励同学们,检验歌曲学唱和节奏掌握情况,特别设计了“找朋友”游戏,除了两只小象是好朋友,还有谁可以成为好朋友?这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各种小动物的头饰,给同学们讲规则:“一会儿要听音乐找到和你一样的伙伴,音乐结束时两个好朋友要戴好头饰,坐在一起。”同学们会兴高采烈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最后进入到歌曲创编。同学们已经很有感情地通过各种形式对歌曲进行了演唱,并已熟练的掌握了歌曲节奏,该到他们发挥自己创造才能的时候了,由于刚才同学们每个人都戴了不同的头饰,因此创编起来有了一定的提示不是很难。老师从头饰中引导学生可以创编成这么多不同的小动物来演唱,但是太多了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学生,于是老师给统一一下,从家庭养狗谈起,让学生说出养小狗是最多的,从而进行“两只小狗”的创编活动。在师生、生生的热烈讨论、评价中进行完歌曲创编。最后老师把一首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学们听。“上课精神要集中,下课游戏放轻松,爱学习呀爱劳动,我们都是好儿童。”让学生懂得这首歌曲不仅能创编成小动物,还可以在学习、劳动、纪律等许多方面创编,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创编,最后在学生自己创编的歌声中结束了音乐课。
一年级《两只小象》 第6篇
在教学中利用模仿动物声音的环节让学生掌握声音的长短,当出现动物图片时,孩子们不由自主的在底下小声模仿着动物的叫声。学生对于这一环节的设计非常喜欢,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在接下来的节奏训练中我用动作将空拍演示出来,这样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也更易他们拍打节奏。虽然孩子们能够准确的打出节奏,空出节奏练习中的空拍,但是在演唱中学生并不能将空拍唱的很准确,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听一听范唱从中体会空拍的位置,为学生演唱做好示范。在教唱教学中我穿插了舞蹈创编环节,这一环节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合作学习能力,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加浓厚了,在欢快的边跳边唱中孩子们学会了这首歌曲。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最值得我反思的是唱歌部分。在教唱时我先让学生听了一遍原唱,再听了一遍我的范唱。此时学生对本首歌曲已经有了明显的演唱欲望,于是我就抓紧时间进行了教唱。但是为了完成后面的创编动作环节,我只让孩子唱了两遍。虽然在后面的舞蹈中学生跟着音乐也在唱,但是我自己心里很清楚他们唱的真不怎么样。只是把歌词唱出来了,而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一点儿也没有在孩子的歌声中听出来。记得有位专家说过:“要想唱好就先要唱会。”的确我的学生是唱会了,但是在此基础上我为“唱好”做的功课太少。
在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更快的让学生把歌唱会,常常是反复地教唱。这样的教唱中缺少了许多的感情,就像《两只小象》孩子们唱会了但是歌曲中要表达的互助互爱以及准确把握空拍的位置等等要求并没有做到。在教学中为了让自己的课堂看似很丰富就加入了很多的节奏训练和乐理知识教学,这样留给孩子们唱的时间就很少了,更谈不上唱好。音乐是听觉艺术,也就是说听得多了自然就会唱了,而且在听的过程中音乐要表达的情感也在一点点的渗透,所以为了“唱好”要先“唱会”,要想“唱会”就要多听。
一年级《两只小象》 第7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课堂常规训练 2.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3.学会用三角铁和铃鼓为歌曲《两只小象》伴奏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两只小象》,体会歌曲三拍子的韵律并表演。2.学会用三角铁和铃鼓为《两只小象》伴奏。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品质。
教学重点:用真诚的情感、自然的歌声、舒展的动作表现歌曲。教学难点:体验三拍子的韵律及表演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聆听法、律动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风琴、三角铁、铃鼓 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常规训练 1.师生音乐问好。
2.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洋娃娃之梦、三角铁和铃鼓)。复习三角铁和铃鼓的使用方法。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生答:喜欢!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跟动物有关的歌曲。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呢?(播放PPT 第2页)生答:大象!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看,其中有两只小象在干什么呢?(生答:两只小象勾着对方的鼻子开心地在河边走。)师:他们为什么勾着鼻子呢?(生答:这是小象们之间的打招呼方式,就像我们见到好朋友时,要握握手一样哦~)
(二)讲授
师:接下来,跟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歌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歌词中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生答:有好多的“哟啰啰”!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哟啰啰”有什么作用?(表达了小象团结友爱、愉快玩耍的心情。)那我们在唱的时候也要有愉快的心情。
二、歌曲教学 1.学唱歌曲
(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遍《两只小象》这首歌曲吧~会唱的小朋友可以在心里唱~(这首歌曲是三拍子的,教学生三拍子的挥拍动作:用手指画三角形)。
(2)老师先示范一遍(手挥拍),学生模仿(3)跟老师分句学唱歌曲。
(4)再次聆听歌曲,随音乐在心里默唱。(5)老师口风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2.学用小乐器伴奏
(1)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请学生担任 三角铁 伴奏部分)(2)用铃鼓为歌曲伴奏。(请学生担任 铃鼓 伴奏部分)(3)请用三角铁、铃鼓为歌曲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并用三角铁、铃鼓为歌曲伴奏。3.编创动作表演
(1)师:同学们,你们能表演出小象边走边唱的样子吗?
(2)师:请分组编创动作(统一动作),表演歌曲《两只小象》。每组请多个同学负责表演部分。4.分组完整表演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表演歌曲,现在分为三组:表演组和伴奏组(刚才请的同学代表起立)、演唱组(其余同学)。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你们高兴吗?通过学习歌表演《两只小象》,我们懂得了小动物都讲文明,懂礼貌,珍惜友谊,我们也要向它们学习。
一年级《两只小象》 第8篇
时下, 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关注课堂上学生语文意识的培养, 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着强烈的指导和相助意识, 课堂上总是尽量给予学生热情洋溢的评价, 敏锐地纠正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错误。也正因为如此, 教师常常主观霸道地以救世主的身份拦截本属于学生的说话机会, 自认为将课堂即时评价发挥到极致, 实现了他应有的价值。可事实上这种评价虽然是发挥了其一定的激励作用, 却也丧失了其它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教师无意识地垄断了本属于学生的语文训练, 以致出现了我们的学生不会自我反思, 不会自我完善, 只等老师评价的令人担忧的态势。
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调控、激励、促进、反思、完善, 光有激励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将其他功能穿插其中, 使得评价也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训练机会,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那么, 如何发挥评价的多维功能, 使评价也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服务, 使其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呢?现以《两只小狮子》的教学为例, 试着阐述。
案例描述
镜头一:话要说得正确
师:今天我们看到的动物是狮子, 谁给大家介绍介绍狮子?
生:狮子的头那里有一圈毛。 (这个孩子说了好几次, 但都表达不准确, 都没有成功)
【一年级小学生他们由于本身的经验和语言特点, 使得他们的表达有些接近地方方言, 而且极容易受地方方言和本身已有经验的影响使得语言表达不准确或不规范。而抓住这些现象, 使其成为一种现成的教学资源, 评价则首当其任。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环节。】
师:谁能把他的意思说清楚?
生:狮子的头上有一圈毛。
生:狮子的头上有一群毛。
生:狮子的头上有一堆毛。
【在老师的“谁能把他的意思说清楚”这种特意延迟评价的引导下, 学生的地方方言不见了, 但是表达上仍欠准确。于是老师又萌生了下面一问。】
师:你们的意思是说狮子的头上都是毛。谁照着老师的话说?
生:狮子的头上都是毛。
生:狮子的头上长满了毛。
【两个孩子体面地坐下了, 就此语言训练在这里得到了落实, 孩子们的表达清晰了, 语言规范了。】
师:还可以介绍狮子的什么呀?
生:狮子的爪子很长。
生:狮子是林中大王。
生:狮子的尾巴像辫子。
【这看似与文章没什么关系的语言训练点, 老师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谁听懂他的意思了”等评价语来引导学生去训练, 从而将话说正确。于是, 学生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想学生在以后的表达中不仅仅是有了要将话说正确的语言意识, 更使他们对认真、严谨有了模糊的认识。】
镜头二:话要说得完整
师:平常读课文的时候, 老师都要求你们注意什么呀? (因借班上课, 老师有此一问, 意在了解学生平时读书的习惯)
生:读准。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生:他的意思是说把字读准。
师:特别是要把生字读准。
生:陈老师要求我们要读得有表情。
【当老师让学生说说平时学习习惯时, 结果一学生讲不清楚讲不完整, 那何不借其他学生之口来将其讲完整呢!“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这一不置可否的评价, 让学生明白该如何把话说得完整, 如何说得让人听明白。】
镜头三:话要说得清晰
老师指导学生去课文中发现“懒洋洋”和“慢吞吞”的构词特点。
师:老师把懒洋洋和慢吞吞放在一块儿, 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都是三个字。
师:你从字数上有发现。
生:它们都是前面是一个字, 后面是一个字。
师:谁听清他的意思了?把它的意思说得更清楚一些。
生:它们都是前面一个字, 后面两个一样的字组成的词语。
生:它们都是ABB式的词语。
师:你们能发现, 又能把自己的发现讲清楚, 真了不起。
【在小学低年级课堂, 孩子们有一套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如何让他们表达得准确、规范呢?让学生评价, 让他们自己来更正。老师一句“谁听清他的意思了, 把它的意思说得更清楚一些, ”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兴趣, 使他们开始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表达。】
反思
案例中, 老师在课堂上的三次“谁听懂他的意思了”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对以甄别优劣和区分对错为功能的传统评价方式一次彻底的颠覆。它完全摆脱了目前课堂中那种用激励评价调动学生兴趣的单向评价, 而是采用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引导学生来自我反思, 自我完善, 从而亲自参与到语文实践中来。
“谁听懂他的意思了”?其实是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正确理解和处理。我们教师虽然对学生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着强烈的指导和相助意识, 可总无意识地忘记语言其实很多时候得靠学生自学, 得靠学生自己去亲身实践。学生在表达上模糊如话说得不正确、不完整、不清楚时, 老师急了, 好意为学生解围, 其实这种做法虽然能解一时的尴尬, 但是从长期目标来看, 却不是好事。学生口头表达其实也是训练语言, 既然是训练语言表达, 就必须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 学生在内容上“说不清楚”, 怎么能说是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了呢?要想内容上表达得清楚深刻, 就得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而老师好意地横插一杠, 却无疑是好心办坏事, 消蚀了学生训练语言的机会。不仅如此, 对于其他认真听的学生来说, 也少了一个去辨析语言、表达语言的机会。
案例中, 老师在学生表达不清的时候, 不像其他老师一样一味地将话语权留给自己, 而总是说“谁听懂他的意思了?”如此巧妙的评价将说话的机会“踢”给了学生, 让学生学会去认真倾听, 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 训练了学生极其敏锐的语文意识, 也使课堂上避免出现那种师生一对一交流的低效率的对话, 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有了展现, 也避免了今后相似的学习问题的出现。在他人评价过程中, 学生既得到了群体的认可和表扬, 又承受了群体的批评和指正, 既激发了他们思考、探究的兴趣, 又锻炼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谁听清楚他的意思了”, 让我们看到了评价方式中另一片广袤的天空:语文课堂理应是学生的课堂, 理应是自由的课堂, 理应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阵地, 而评价也理应成为学生语言训练的契机。课堂上应该以评价为契机来开展更多的语文实践, 创造越来越多的语言训练平台,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把握角色定位, 做课堂上的启发者、协助者
教师评价是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过程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能够帮助学生很快领悟问题的实质, 抓住问题的关键。教师真诚的评价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活力。但是, 评价不能作为教师的“专利”, 否则学生就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 只等待教师指点、评说, 很少自主调控,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自然就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听说的训练了。新的教育理念下的评价, 应十分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地“让权”给学生。变教师评价为师生、生生评价, 让学生参与评价, 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互评互析的评价伙伴关系。
我们说语言很多时候靠的是学生自学, 靠的是亲身实践。因此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去进行语文实践, 这当然不能忽略课堂评价这一功效。当学生表达不正确、不完整、不清晰的时候, 教师不要急于越俎代疱, 尽量让学生去评价;当学生不能评价时, 教师才充当启发者的角色, 协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做一个真正的启发者、协助者。
2.拥有从容心态, 让评价因延迟而美丽
在教学中, 不少老师都习惯于在学生发言后对学生的答案及时进行评价, 这样的评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 还能把学习中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能让学生在教师评价后及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能量。但一堂课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 有时过早的评价, 反而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尤其是当学生答错后, 教师立即判错, 学生可能会有挫折感, 会失去继续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对”或“不对”的结论时多一份从容心态。“延迟评价”的方式, 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 在和谐自由的气氛中驰骋想象,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正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极大尊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长一点儿, 学得更扎实了;兴趣多一点儿了, 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因为这种延迟的评价, 从容地纠正自己语言上的缺失, 做到认真的倾听, 正确的表达, 使得他们在宽松、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享受了一次又一次语言历练的机会。
3.强化训练意识, 种好语言实践“责任田”
学生无论是口头说还是书面写, 都是在接受语言表达训练。既然是语言表达训练, 就必须有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表达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 学生对内容“说不清楚”, 就不能说是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要想内容上表达得清楚深刻, 就得在语言表达上下工夫。语言中寄寓、栖息着思想。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 语言流畅了, 思想也舒展了。
课堂上的师生、生生评价事实上就是一次次的口头语言训练契机, 当学生的表达和交流有用词不当、表达不清的时候, 作为语文教师始终要有清醒而明晰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观念, 也就是说, 要有语文表达训练意识, 时时处处引导学生实践语文。而不置可否的“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就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训练的关注, 不放过一次不规范的表达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