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一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一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精选14篇)

一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第1篇

每个单元都会有一份配套的试卷,那你知道答案吗?来看看这分份试卷吧,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二单元语文试卷,欢迎参考借鉴。

一、拼一拼,写一写,我的字最漂亮。(10分)

zhōnɡ yú jiāo shuǐ hū huàn mián yī tǎng xiàà

sǔn yá yě cài wēi xiào shū diàn shāo huǒ ng

二、拼一拼,读一读,连一连。(5分)

méi ɡuī xī shēnɡ lāo dɑo zī rùn nèn lǜ

唠叨 玫瑰 牺牲 嫩绿 滋润三、三、照样子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才——()()古——()()

余——()()采——()()

四、给双胞胎介绍朋友,小心别认错了。(8分)

探()彩()芽()射()

深()菜()呀()谢()

烧()静()换()呼()

浇()净()唤()乎()

五、瞧,我搭配多恰当。(9分)

()的春光()的天空()的小溪

()的田野()的枝条()的笋芽

弹奏()扭动()脱掉()

六、我会写。(10分)

1、遮掩---遮遮掩掩 躲 藏----躲躲藏藏

仔细---丁 冬---

漂 亮---认真---

2、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静静地。

3、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像。

4、天渐渐亮了。

渐渐。

一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第2篇

jì zhù ān quán láo dnɡ shǒu xiān zhuànɡ dà

二、读一读,连一连。小心!别连错啊!(8分)

膊 蒲 染 粱 苍 著 啪 盘

pú bó rǎn liánɡ zhù cānɡ pā pán

三、我会照样子组字组词。(10分)

风(枫)(枫树)云()()皮()()

只()()分()()平()()

四、我会把词语填完整。(12分)

()林()染()谷()登 秋()()爽

闻名()()()()闪闪 四海()()

五、我会选择正确的词填在括号里。(6分)

丰 风

1、今年又是一个()收年。

2、一阵秋()吹来,真是舒服极了。

以 已

1、我()经上二年级了。

2、我()前来过这里。

快 块

1、请你吃()西瓜吧!

2、小平,()起床,要迟到了!

六、我会组词。(8分)

于()娃()如()金()

干()洼()好()全()

七、除了这些,我还会写。(至少写两个)(8分)

菊蒲__________________ 海清__________________

红绿__________________ 医匹__________________

八、好朋友,手拉手。(8分)

勤劳的 枫叶 一座 雄鸡

凉爽的 景色 一块 棉花

壮丽的 人民 一只 山峰

火红的 秋天 一朵 岩石

九、我会背,我会填。(9分)

1、梨树挂起()()的灯笼,()()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高梁举起燃烧的()()。

2、植物妈妈的()()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的()(),粗心的小朋友却()不()它。

十、读短文,回答问题。(6分)

秋天到

八月秋天到,天转凉,风爽爽,蟋蟀把歌唱。

九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

十月寒霜降,枫叶红,菊花黄,大雁排成行。

1、秋天是指()月、()月和()月。

2、儿歌中写了()()()三种颜色

十一、秋天到了,小朋友们去郊游。一路上,他们可以欣赏到哪些风光呢?请在恰当的词语下面画“——”。(5分)

春光明媚 秋风送爽 冰天雪地 天高云淡

骄阳似火 春色满园 雁过留声 春暖花开

寒气逼人 秋色宜人 烈日炎炎 瓜果飘香

你还知道哪些是描写秋天的词语,把它们写下来吧!(每写一个老师就送你一颗小星星哦!)

一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第3篇

一、我能端正地写出反义词。 (6分)

二、我会拼, 也会写。 (12分)

三、我能根据读音, 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字。 (5分)

四、我会圈出正确的读音或字。

将 (jiānɡjiànɡ) 来朝 (zhāo cháo) 霞

长 (zhǎnɡchánɡ) 跑柳梢 (shāo qiāo)

眨 (zǎzhǎ) 眼活泼 (pōbō) (已己) 经

(晴睛) 空 (因应) 该 (炒秒) 菜

五、我会连一连。 (4分)

六、我会照样子写。 (4分)

七、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 (4分)

1. (1) 什么 (2) 多么 (3) 怎么 (4) 那么

(1) 爸爸_______关掉精彩的球赛看舞蹈节目了呢?

(2) 蜻蜓展开小小的翅膀, _______漂亮啊!

(3) 乌鸦用_______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

(4) 军舰上有_______多海鸥。

2. (1) 吗 (2) 吧 (3) 呢 (4) 呀

(1) 棉花姑娘问蚜虫:“你们是谁_______?”

(2) 你赶紧睡觉_______, 明天还要上学_______。

(3) 小壁虎借到尾巴了_______?

阅读·积累 (20分)

八、我能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九、我会读短文, 回答问题。 (10分)

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 花朵是蝴蝶的眠床。歌唱的鸟儿, 有一个舒适的 () 。辛勤的蚂蚁和蜜蜂, 都住在漂亮的大宿舍 (shè) 里。小螃 (pánɡ) 蟹 (xiè) 和小鱼的 () , 在蓝色的小河里。蚂 (mà) 蚱 (zh) 和蜻蜓的家园, 在绿色的田野上。可怜的风没有家, 东跑西跑也找不到一个地方休息, 天一阴就急得不住地流眼泪。我们最幸福, 生下来就有爸爸妈妈给准备好了家, 在家里安安稳 (wěn) 稳地长大。

1. 选一选, 在文章的括号里填上词语。请填序号。 (2分)

(1) 乐园 (2) 小窝

2. 下面和短文中的“幸福”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 。 (1分)

A.幸好B.幸运

3. 我能按照短文内容把它们送回家。 (4分)

4. 我能正确地判断下面的说法。 (对的打“√”, 错的打“×”) (3分)

(1) 蚂蚁住在漂亮的摇篮里。 ()

(2) “云急得不住地流眼泪”是指天下雨了。 ()

(3)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云很可怜。 ()

【命题意图】

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由口头、书面两部分组成。口头测试占40分, 包括课内生字认读、课外生字认读、课文朗读、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本测试卷为书面测试部分, 占60分。

期末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本测试卷依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紧扣教材, 以基础知识为主, 遵循“注重基础、注重方法、注重能力、渗透情感”的原则, 以考察大部分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为主, 也兼顾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 力求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本测试卷题量适中, 难度系数在0.92左右, 知识点覆盖面广, 仅“识字·写字”部分前四题就涉及教材内容35课, 占全册教学内容的70%。

“识字·写字”部分安排了七道题目, 采用一年级学生熟悉的写一写、圈一圈、连一连、选一选等形式,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前三题, 针对本册教材的重点, 考察学生正确拼读、端正书写的能力, 以反义词、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辨析三种形式出现, 考察学生掌握字形、理解意思及准确运用的能力, 题型比较灵活。第四题考察了多音字、易错字, 重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第五至第七题, 选取了量词、偏正词组、语气词等本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考察。在测试卷中选取了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词组形式, 稍加变式和拓展, 意在检查学生搭配、运用的能力, 更进一步地让学生通过测试积累语言, 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语文:“学”二年级数学? 第4篇

说着李老师让面前的七八个孩子读背“方位”儿歌,并轻轻地对我说:“一年级的孩子读读背背儿歌还行,可是要他们根据提供的相关的图填方位。还真难为了他们。这不,今天上午才给他们讲过,下午他们又不清楚了,即使今天过关,明天可能又有一些学生弄不清了。”李老师讲的话,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因为就是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认识方位”,也有一些学生有困难。听我一说,李老师轻声问我:“那。我是讲还是不讲呢?”“这……”我也被李老师问住了,只好含糊其辞:“少数学生有困难可以暂时放一放。对于方位问题,既然教材上有,就尽量耐心地给学生‘磨一磨’吧。”

离开一(2)班教室,我直接回到办公室,打开苏教版国标教材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第97页,(图1)同时打开苏教版国标教材二年级数学课本(上)第58页(图2)。经比较,发现语文和数学中的“方位”问题十分相近,而且,感觉二年级数学中的学习要求,比一年级语文课上的要求还要简单一些。“方位问题”让孩子在一年级学习好,还是在二年级学好呢?我为难了。

第二天,我召集任教一年级的5位语文老师、4位数学老师和任教二年级的6位老师。开了一次小型“实话实说”座谈会,就“认识方位”的教学问题,听听大家的意见。结果老师们的一致意见是:把它安排在二年级数学中学习要好一些(当然二年级学生学习方位也不容易)。原因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这样的内容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一年级语文中可保持“方位”儿歌的学习,把“方向的练习”取消。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第5篇

ɡ----ǔ q----ǜ

x----ǚ j----ì

j----ǖ n----ǚ

二、读一读下面的音节,再把整体认读音节圈出来。(8分)

zé zú zǐ cā sī zu sǎ wū

zhī cù cì chǐ sè zì yǐ cè

三、读一读,填一填。(7分)

shē()---ē dí()---í

chū()---ū zhā()---ā

zh---()zhè rú()---()

四、读一读,并用“——”画出三拼音节。(7分)

ɡē kuā ɡuà hé ɡǔ ku kě

kù hù ɡuó kè huǒ ɡuā huá

五、按ü的拼写规则,写出下列音节。(10分)

j()n()

q---ü--()ü

x()l()

六、读一读,连一连。(8分)

弟 弟 骑 车。ɡē ɡe zài huà huà。

哥 哥 在 画 画。mā mɑ zu fàn。

爸 爸 读 书。dì di qí chē。

妈 妈 做 饭。bà bɑ dú shū。

七、读一读,连一连。(20分)

wū ɡuī fēi jī bái cài hóu zi

shí líu huā māo zhī zhū qì chē

dú shū qí ché yī fu huà huà rì chū

衣服 画画 日出 读书 骑车

zu ɡu lè le ɡē ɡè huà

小学生一二年级语文试卷 第6篇

la()mo()fong()落lao()磨坊luo()mo()fang()shan()men()ji()扇闷几

壮()

刮()状()绕()式()

免()难()锯()斧()兔()准()剧()爷()乱()阶()荒()昂()敌()慌()

shan()men()jin()kan()尽看jin()kan()liu()zuo()溜作ĠĠzuo()cheng(liu(Ġ)ĠĠzuo()can()HĠIčĠĠĠĠshen()she()chu()()处称chu()chen()tiao()()调给diao()ji()

二、形近字

辩()予()锋(辫()瓣()

辨()矛()峰(乱()妆()饶(ji(han(汗

han(sheng(佘-liu(Ġ)cheng(iang(Ġ

liang(sa(撒 sa(san()坊()访()武())))))))))))

刮()价(陡()粗(徒()组()纪()记(待()朴(持()仆(迎()察(仰()查(娇()披(骄()菠(三、近义词

闻名—()大概—(研究—()忽然—(下沉—()漂亮—(节省—()芬芳—(展示—()辨认—(欣赏—()精心—(四、句子

1、扩句

苹果树上挂着苹果。)谎())拟()似())以())侧()测())则())坦())))))亿())脑())恼())研究—()坚固—()雄伟—()留心—()证实—()高兴—(印(孔(扎(境(镜(竟(鱼(渔(摇(遥(怒(努()迎候—()美观—()宝贵—()舒展—()细微—()常常—())))))))))))))))))))

小鸟在枝头歌唱。

2、缩句

绿油油的草地上盛开着各种野花。他用生命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

3、病句

小明把院子打扫的整整齐齐。

我们每个人都应和积极维持公共场所的清洁。

4、被字句 我作完了作业。

洪水把小地淹没了。

5、把字句

这块大石头是被冰川带到这的。

大片树林被大火吞灭了。

6、反问句

听说了丛飞的事迹,我们深受感动。

这件事是李明做的。

四、反义词

傲慢—()懦弱—()丑陋—()愚蠢—()懒惰—()索取—()暴躁—()邪恶—()贫穷—()左—()远—()黑—()轻 —()少—()异—()里—()前 —()进步—()拜访—()等候—()黑暗—()上升—()减轻—()热闹—()吻合—()干燥—()陌生—()伟大—()精心—()缓慢—()辽阔—()绽开—()仔细—()朋友—()陡峭—()黎明—()

五、填空

花张开时,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 黄黄的叶子像炎热。红红的枫叶像秋天的凉爽。例: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睡莲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昙花

六、默写十二生肖

七、我会填

匆匆地()快活地()悄悄地()拼命地()轻轻地()好奇地()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第7篇

()()()()()()

二、把音节补充完整。10分

()èng()ài()ái()ěi()ǎo

正 在 来 北 脑

sh()y()q()g()()ì

升 鱼 前 国 试

三、读拼音,写笔画。12分

shù zhé zhé gōu()héng gōu()

shù wān gōu()héng zhé wān gōu()

xié gōu()héng zhé xié gōu()

四、读拼音,写词语。12分

dà shǒu rén cái wǒ mén lì zhèng

()()()()

zhèng zài xiǎo yú gōng rén lái qù

()()()()

jiāng shuǐ fēi niǎo shàng shēng shí yuè

()()()()

五、比一比,再组词。12分

马()小()西()大()

鸟()水()四()太()

六、按要求填空。8分的 人 山 四 们 叶 个 早 水

先里头后封口()从左到右()

先中间后两边()从上到下()

七、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6分

火()晚()来()

上()降()东()

八、用线把偏旁连成字写下来。6分

亻 白 氵 口

勺 尔 十 工

(的)()()()

九、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8分

我:()可:()

正:()在:()

十、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4分

1、()有两个宝,双()和()脑。

2、()南()可采莲,莲()何田田。

3、()星红旗,()()()国旗。

4、()船弟弟说:“()叫‘神舟号’,从()国(),科学家派()()做()行试验。”

5、升国旗时,我们小学生应该()

6、我的小手会(),会(),会()

十一、照样子,先组词,再写话。6分

马(木 马)(我最喜欢到公园里去骑木马。)

我()()

一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第8篇

师:同学们, 你们说, 一分钟的时间是长还是短?

生: (各抒己见) 长!短!

师:对这一分钟时间的长短, 你们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也注意到同一个同学也说了不一样的答案。A同学,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 觉得一分钟过得很快。做自己讨厌的事情时, 感觉一分钟就变得特别漫长了。

师:举个例子说说呢?

生:我学习的时候, 觉得即使是一分钟的时间都很难熬, 但是玩游戏的时候, 别说是一分钟了, 一小时都过得可快了。

师:说得对!在快乐时, 我们都会认为时间过得快, 而在痛苦时, 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了。今天, 我们就来和一个叫元元的同学共同感受一下一分钟的长与短。 (板书:一分钟)

联系生活感悟时间

师: (朗读后) 这篇课文很短, 也很精彩。请同学们再读一下第一段里的这句话:“再睡一分钟吧, 就一分钟, 不会迟到的”, 如果我把“就一分钟”这句话去掉, 和原来的意思一样吗?这句话表明了元元对一分钟的什么态度?

生:有这句话, 更能看得出元元瞧不起这一分钟。

师: (板书:轻视) 不错, 元元轻视这一分钟, 大家想一想, 元元在床上的一分钟对他来说, 是短暂的, 还是漫长的?

生: (纷纷回答) 短!特别短!

师:元元希望这一分钟可以用慢镜头播放, 最好是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分钟停止, 正向学校走的老师也立在路上一动不动。

生:我早上起来上学时, 也有过这个想法。

师:不想起床, 不情愿上学, 所以我们都希望赖在床上, 这个时候的一分钟, 当然是过得很快。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段, 元元在马路上等红灯时的情景。他刚要走过十字路口, 红灯就亮了起来。他只好苦苦地等。你们仔细读一读这句话:“他等了好一会儿, 才走过十字路口”, 此时, 元元觉得时间短暂还是漫长呀?

生:漫长!

师: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才”!

师:对。除了这个“才”字, 还有一个字能表现出时间的漫长, 谁能找出来?

生:是“好”。

师:很好, 就是这个字。这一个“好”字, 其实就相当于“好久”、“好长”。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把这两个字换成什么字可以表现出时间过得快。

生: (思考) 他等了不一会儿, 就走过十字路口。

师:非常正确!瞧见了吧, 只是两个字, 就改变了整句话的意思, 写文章是件很有趣儿的事吧?你们知道元元在路口大概等了多久才走过马路吗?一个红灯要等多长时间?

生:三分钟。

生:我觉得是一分钟, 繁华街道上的红灯旁都有倒计时牌, 是一分钟的。

师:要真是三分钟的话, 就造成交通堵塞了。C同学说得很对, 确实是一分钟左右。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里, 每一个细微之处, 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你们能不能想象得到, 元元等红灯的这段时间里, 他有什么表现。

生:特别着急, 又皱眉又跺脚。

生:元元后悔晚起来一分钟。

生:希望红灯立刻变成绿灯。

师:大家说的都对。这红灯就像李老师生气时的眼睛。元元想, 他如果迟到了, 李老师肯定会严厉地批评他。这个时候, 他一定特别后悔, 后悔自己在床上浪费了一分钟。下面, 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 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元元着急的心情。

生:“他等啊等, 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

师:这句话表现出了元元非常焦急。从哪个词能看出来呢?

生:“等啊等”!

师:等啊等, 好像头发都要愁白了, 这是多么漫长的感觉呀!元元怎么等也望不到汽车的影子。你们说一说, 万分着急的元元会有什么心理活动, 什么动作?

生:都急出汗了。

师:恨不得变成孙悟空, 一个跟头翻

生:翻出十万八千里。

师:呀, 那就翻远了, 恐怕他还得再翻回来, 应该是翻到

生:翻到学校!

师:就在上学路上的几分钟时间里, 元元把一句话感叹了两次, 这句话是

生: (纷纷回答)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再睡一分钟,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元元对“一分钟”的感慨在课文里出现了三次, 现在请同学们在这三个“一分钟”里任选其一, 扩写一个小片段, 把元元当时的心情、动作都细致地刻画出来。

生: (十分钟后, 朗读) 丁零零, 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 翻了个身, 心想:再睡一分钟吧, 就一分钟, 不会迟到的。哎, 要是一分钟能再延长一点该多好呀!延长到六十分钟、二百四十分钟、三百八十分钟这样就不用去上课了, 不用考试了, 多么好啊。过了一会儿, 元元无奈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了起来, 指针匆匆地移动, 两秒、一秒

师:写得不错, 强调了一分钟的短暂, 在床上的这一分钟对元元来说实在太短了, 所以他希望这一分钟可以无限延长。还有同学写其它的内容吗?

生:元元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 眼看就要跑到车站了, 车子开了。元元等了一会儿, 急得直跺脚, 汗都流下来了。他向远处眺望着, 恨不得长出翅膀来, 一下子飞到学校。元元越想越着急, 心里像着了火一样。师:我想, 此时的元元一定认识到了一分钟的重要性, 以后他一定会珍惜每一分钟的。

丰富联想走进心灵

师:大家再来看一下课文中李老师说的话, 元元竟然迟到了二十分钟。 (板书:一分钟=二十分钟) 你们说说, 在什么情况下一分钟等于二十分钟呀。

生:像元元这样, 因为耽误了一分钟, 错过了公共汽车。

师:我说, 在算错的情况下, 一分钟等于二十分钟 (学生笑) 。你们看呀, 元元认为晚起床一分钟不会迟到, 可是结果呢, 他遇到了红灯, 错过了公交车, 这不就是算错了时间吗?这篇课文讲到这里, 大家对这一分钟与二十分钟有什么更深刻的理解吗?如果一分钟是生活中的小事, 二十分钟是生活中的大事, 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一件小事的发生, 也可能导致一件大事的发生。

师:一分钟与二十分钟有联系, 小事与大事之间, 同样有这联系。你们能讲讲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这样的吗?谁来说说自己的经历?

生:妈妈规定我每天只能看半个小时的电视节目, 有一天我看完这半个小时的节目, 妈妈还没有回家, 我就想多看一会儿, 结果不一会儿妈妈就回来了, 我才多看了五分钟。后来, 妈妈剥夺了我一个星期看电视的权利。

师:因为五分钟, 结果失去了一个星期看电视的权利, 的确是因小失大呀!跳开时间这个话题, 你们还能想到别的事情吗?

生:有一次期末考试, 我在草纸上算题, 好不容易算出来结果, 却忘记把答案抄到卷纸上了, 结果扣了两分。就是因为扣了两分, 我在年级的名次下降了十多名呢!

师:这个教训很深刻, 虽然只是两分, 却影响了名次。以后你参加中考、高考就会明白, 一分的差距, 就可能有几百人, 甚至是几千人的名次之差呢!生活中, 这样的事情很多, 比如为了一时方便, 图省事, 结果造成更大的不便。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里的最后一句话:“元元非常后悔”。此时, 元元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都想到了什么, 他的情绪又是怎样的。下面请大家续写这句话, 把元元这一刻的心情表现出来。

(学生思考、写作, 老师下去指导、巡视, 十五分钟后, 请学生朗读)

生:元元非常后悔, 他惭愧地低着头。元元想起老师批评他时, 同学们的目光都像一把把锋利的箭, 直射在自己的心里。元元的泪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 他想:为什么非要在床上多躺一分钟呢?如果没有浪费这一分钟的时间, 就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了。想到这里, 元元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时候, 下课铃声响了起来, 元元趴在桌子上呜呜地哭了

师:写得不错, 联系了前面的内容, 无论是等红灯还是错过公交车, 都与他晚起床一分钟有关系, 所以他在后悔时, 应该会想到与此有关的内容。要是你能把元元迟到这二十分钟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说说, 就更好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他只晚起了一分钟, 却迟到了二十分钟。元元想起明天就是期末考试了, 这二十分钟一定讲了很重要的内容, 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听到。他的成绩一直都很好, 要是真的因为自己没听到老师讲的内容而不会做题, 那是多么丢人的事情啊。元元想到这儿, 眼泪一滴一滴地掉了下来, 他发誓再不会瞧不起这小小的一分钟了。元元擦擦眼泪, 决定下课后去向李老师承认错误, 请李老师给自己补课。

师:虽然只是一分钟, 却导致元元错过了期末考试的复习, 好在元元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今天就是期末考试, 他在考试的当天迟到了二十分钟, 那后果就更严重了, 元元能不重视吗?谁还来读一读自己的文章。

生:元元非常后悔, 当全班几十双眼睛都在看着他时, 他窘极了。元元低着头, 此刻他多想把头藏在领口里, 或者立刻在这个教室里消失, 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他想:我迟到的二十分钟老师都讲了什么, 要是期末考试考了怎么办, 我如果没听到, 不会做题想到自己晚起的一分钟, 却让他失去了二十分钟, 元元难过极了。他赶紧用手捂住嘴, 尽量不让自己哭出声。元元知道这一切只因为自己差了一分钟, 他暗暗发誓, 以后一定珍惜生活里的每一分每一秒。

师:你写得太好了, 还用了一个比喻句, 把元元后悔的神态刻画得这么细致。“把头藏在领口里”、“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用手捂住嘴, 不让自己哭出声”, 这些句子都能生动地反映出元元此刻的后悔。小片段里还提到了二十分钟的迟到给元元造成的不安, 而这一切都是“一分钟”惹的祸, 元元明白了不能轻视每分每秒。

师:同学们, 虽然《一分钟》这篇课文很短小, 但是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 却读出了丰富的内容。希望大家养成这种一边阅读一边联系生活实际的好习惯。

备课笔记

文本是一条活泼的小鱼

好文章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曹雪芹描绘大观园、吴敬梓刻画范进中举, 都不是凭空想象的。那里的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触动着他们的心灵。即使是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美人鱼化作泡沫, 那也是跟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的。

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条活泼的小鱼, 他们来自生活的海洋。

我们熟悉环境保护法、动物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我觉得, 也应该有一部“课文保护法”。这部法规中应该有这样几句话:“教师须怀善良仁慈之心, 把来自生活的课文放归生活的海洋。”“严禁教师将课文当作标本, 在课堂上残忍解剖, 违者严惩。”“称职的教师是成功的媒人, 需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爱上课文, 爱上语文。”可惜, 这样的法规也许永远都不会诞生, 它只不过是我的一个白日梦。我把“课文保护法”制定在我的梦中。

《一分钟》是一篇不难理解的文章, 如果局限于教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那么, 这堂语文课就变成思想品德课了。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 语文味儿来自对语言的品味, 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 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泳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 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的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正像宋代陆九渊说的“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细细品读、丰富联想中反复涵泳体味, 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 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意外之境。其次, 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 多角度、多层面, 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 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 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 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构思《一分钟》这堂课的时候, 我始终抓住一分钟躺在床上的一分钟, 等红灯的一分钟, 等公交车的一分钟, 非常后悔的一分钟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味主人公心情的变化。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第9篇

关键词:阅读;造句;诗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45-01

识字是低年级小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起步阶段,它与低年级学生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在学前期,儿童口头语言已有很大进展,但由于心理发展水平所限,他们对言语活动的内涵,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入学后,低年级学生识字既要掌握字形本身的结构关系,又要建立与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这一过程充满着复杂的思维活动,识字教学必然引起低年级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与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持并发展他们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然而,现实教学中广泛存在“授人以鱼”的现象,无法做到“授人以渔”。新教材的整个编排体系应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识字能力。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索形声字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自学生字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到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在阅读中识字

由于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生字较多,我们不可能对每个字的偏旁、结构、笔画、笔顺都作细致分析,所以我们应寻求更高效的识字方法,识字是为了阅读,在教学中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通过阅读来达到识字的目的呢?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高效的。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特别重视朗读教学,通过朗读、练读、自读等形式,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样生字自然也就成了熟字。课文读熟以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识记生字。这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赋予每个生字以形象的意义,如“着”——羊的眼睛,“合”——每人一口等等。这些联想不必十分考究,有些牵强也没有关系,只要能使学生把生字记牢、记准即可。

二、在造句中识字

新入学的学生往往对课本爱不释手,他们会津津有味地翻看一页页精美的图文,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他们希望自己能认字,能读书,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最佳的求知期,识读同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开始阶段,要摒弃独立识字的做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识。先识读词语,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后,再识读句子。一节课新授之前,教师可拿出一分钟时间教学认读一到两个词,词以卡片的形式出现,这些词语要贴近学生生活,在他们潜意识里有模糊记忆,属于再现巩固。领读三到四遍后,教师再将写有词的卡片贴入“识字天地”栏。一周后,便可用这些词语连成句子,如“我是小学生”“我爱老师”等,并指导学生读句子。

三、在诗文背诵中识字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而古诗词又极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每学期我们可以精选20首左右的古诗,由易到难,指导学生背诵。每周一诗,持之以恒。朗读课上,我们可以经常接力背诗,背诵表演,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词语积累扎实。此外,部分学生课外可自选诗歌自觉背诵。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语言,还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在活动中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在大量识字时,为及时巩固,防止遗忘,新学期开学时教师可让每位学生准备一辆“识字快车”,即一个铅笔盒大小的小纸盒,外壳稍作装饰,画上车窗、车轮,车顶打上二十个小方格。每天要识记的词语先让家长写在纸片上,然后由学生自己慢慢学写,写好后认读几遍,投入快车。学生可随时随地打开车厢复习。教师每周检查一次识记情况,最少十五张,多多益善。教师在小方格中记录识词数量,表扬激励,比一比谁的车载得多,跑得快。有了识字快车,不但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容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

五、在练字中识字

新学期,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精美的日记本,我们可命名为 “自由读写本”。这个本子可以用于听记。每周教师可指导学生完成一次,按词、句、段分层次指导。指导可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指导格式。每次写前让学生按日记格式在第一行写明日期、星期、天气情况,另起一行写“摘抄”或“听记”一词,表明写的类型,再起一行具体写内容。第二,精选内容。学生摘抄听记的内容大多来自读课本和课外。自由读写课上,教师利用自读课本,先教学生识字,粗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精选美词佳句,用铅笔在书上将其画出,最后摘抄在自由读写本上。第三,明确要求。听记、摘抄时要求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听记时难写的字教师可在黑板上提示。班级可定期举办优秀“自由读写本”展评,鼓励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勤学巧练,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巩固学习兴趣

学期初,在教室墙壁上张贴一张设计精美的“书海竞帆”评比表。评比表的底部写上全班学生的名字,名字上一只金色的大船正扬帆待发。船上依次画着二十个小船。教师告诉学生们,读一本好书,小船向上行驶一格,大家可随时将自己读过的好书交给教师抽查,然后由教师在小方格中登记书名,记录字数。期末各组累计阅读量,选评小书迷。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量,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第10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

jiǎozixiànɡbísǎomùluòtuobàinián

huàlánɡyánɡliǔduānwǔyuèbingwēnnuǎn

二,比一比,再组词语。20分

蓝饺()清()团()暖()

篮()校()睛()圆()爱()

描()秧()波()筷()柏()

瞄()秋()菠()块()伯()

三、把下列词语用线连起来。8分

清明节吃月饼碧绿的春天

中秋节赛龙舟高大的冬天

端午节扫墓温暖的松柏

春节拜年寒冷的湖水

四、按要求填空。9分

1.“晒”的部首是(),共()画,第9画是()。

2.“腔”的部首是(),共()画,第7画是()。

3.“柳”的部首是(),共()画,第8画是()。

五、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9分

土:()、()、()木:()、()、()

禾:()、()、()鸟:()、()、()

竹:()、()、()艹:()、()、()

六、选词填空:4分

发现出现

1.天空中()了一道彩虹。

2.我()燕子的尾巴很漂亮。

喜欢高兴

1.妈妈()听我唱歌。

2.作业做完了,我心里真()。

七、按句子的意思填空。9分

1.()到了,家家户户吃(),还互相去()。

2.()到了,人们包(),赛()。

3.()到了,人们纷纷回家(),吃()赏月。

八、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把序号填在()号里。10分

()今天妈妈买了许多梨子回家。

()明明摇摇手说:“不,大的应该给奶奶吃。”

()明明拿着一个最大的送给了奶奶。

()爸爸妈妈满意的笑了。

()奶奶说:“还是留给你吃吧!”

九、阅读下面短文,会答下面的问题。

明朝有个叫陈继的`人,从小没有父亲,靠母亲纺纱织布挣钱读书。陈继深知上学读书是很不容易,所以平日里学习极其用功,不敢有一点里马虎。他常常在上学时带上一块饼,中午放学后,啃几口凉饼就继续读书。由于它学习勤奋,后来考中了翰林博士。因他对“四书五经”很有研究,被人们成为“五经博士”。

1.这篇章讲的是谁的?他是哪个朝代的人?(4分)

答: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容易()常常()马虎()(4分)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 第11篇

一、基础知识。(80%)

1.读下面每组拼音,相信你一定能写出词语来。(16分)

fāng xiàng tīng huà chànggē jiā xiāng

( ) ( )( ) ( )

péng yǒu mǎyǐ kuàilè rè qíng

( )( )( ) ( )

2.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16分)

进( )坐( )跟( )早( )

近( )座( )很( )草( )

做( )同( )亮( )为( )

作( )童( )高( )办( )

3. 请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字词。(9分)

一( )山 一( )小鸟 几( )鱼

两( )花 一( )尺子 一( )面包

一( )书 一( )红旗 一 ( ) 叶子

4. 写出反义词。你还能写两对这样的反义词吗? (10分)

是----( ) 闲----( )短----( )热情----( )

丑----( ) 暗----( )前----( )伤心----( )

( )------( ) ( )------( )

5、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8分)

字 音节 音序 部首 共( )画 组词

会 huì

法 fǎ

6、你能给下列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吗?(4分)

到处 处处

(1) 乌鸦口渴了,( )找水喝。

(2) 他( )为别人着想。

常常 非常

(3) 我( )看童话故事书。

(4) 公园里的.花很多,开得( )美丽。

7. 我会连。(8分)

百鸟 千红 可爱的 花朵

万紫 争鸣 雪白的 羽毛

春回 草地 美丽的 太阳

绿绿的 大地 火红的 孩子

8. 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所 见 小 池

牧 骑 , 泉 眼 声 惜 细 流,

歌 振 樾 。 树 阴 照 爱 晴 柔。

意 欲 捕 鸣 蝉 , 荷 露 尖 尖 角,

忽 然 。 有 蜻 蜓 。

二. 认真读短文,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10%)

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 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

1.从文中你看到了 和 去收菜。(2分)

2.它们到了哪些地方?(3分)

答:① ,② ,③ 。

3.填空。(3分)

西红柿的 吃。萝卜的 好吃。白菜的 好吃。

4.你平时喜欢劳动吗?为什么?(2分)

一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第12篇

本次参考47人(1人请病假),其中100分两人,99.5和99分一共5人,98.5—95分15人,94.5—90分15人。90分以下12人。在前面进行的三次单元检测中,孩子们的成绩起伏较大,主要是因为那三次的试卷题型较新,而且阅读和写话题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一次一、二单元的综合检测,采用的是孩子们较熟悉的试卷,虽然距离学习一二单元的内容已经有一段时间,事先也没有提醒复习,但从检测情况来看,知识掌握较好。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在某些知识点或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今后能根据孩子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去进行辅导,现结合本次检测的试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看拼音写词语。

有少数人写错,错误集中在“野”、“追”、“瓦”等几个字上。如把追字头上的一撇写成一点,瓦字的第二笔竖提写成竖或者撇等。

问题分析:平常写字马马虎虎,对老师强调的内容没有牢记,错误体现了个别差异。解决措施:加强听写,尤其是听写中曾出现过的错误,要反复听写。以听写来训练孩子的记忆。随着孩子学习的生字越来越多,回生率(指遗忘学过的知识)会提高,所以每课学完要及时听写。如果家长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在家里再定期进行听写,如一个单元结束后对整个单元的词语听写一次,考试前复习时听写一次。课堂上的听写和家庭听写相结合,这样反复几次孩子就能牢固掌握生字了。低段学习听写尤为重要,要警惕现在听写不过关,会产生连锁反应,最明显的是孩子作文错别字会越来越多,甚至会有因为很多字不会写导致写不出作文的情况。

二、读下面的读音,对的画勾,错的画叉。

这个题型一直是孩子们的弱项,这一次有29人有错误,大多数是错了一个,有两人错了三道,三人错了两道。

问题分析:拼音掌握不牢固,这次错误多在三拼音节上。解决措施:多读,多练习给生字写拼音。

三、照样子加部首组字。完成得较好,错误较少。

四、选择下面多音字的正确注音画勾。

错误基本都在“黑白相间”和“一片空地”这两个字上,两字在这里均应读四声。

五、按课文原句填空。

本题出错点主要在“尽”字个别人不会写,“冒”字把上面的日写得太窄。

问题分析:这是基础知识,考察孩子能否准确背诵课文和古诗。解决措施:背诵的篇目一定要背正确,千万不要背个大概,要严谨。不仅要正确背诵,而且文中会写的字要能默写。

六、照样子写词语。

错误主要在“()出雨衣”,很多孩子写成(脱)出或(穿)出,忽略了后面的“出”字,搭配起来不协调。

七、照样子填空组词。

错误主要出在“渐渐地()”和“静静地()”。前一个很多孩子填“渐渐地抽”,可能是受课文中“渐渐地抽出枝条”影响,但在这里没有了后面部分,就读不通。后一个很多孩子写“静静地说”,说话必然有声音,怎么会是静静地呢? 八、九题均为连线,第十题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错误较少,出现错误的原因还是对课文内容不熟悉。

十一、想一想,你曾经帮助过谁,是怎么帮助的?然后写几句通顺的话。

现在孩子们写话应该说都有很大的进步,除了句子不通顺、错别字、标点符号运用不准确等情况大大减少外,还有很多孩子知道了如何分段,如何突出中心,如何把事情写得具体而生动。这里还是说一些问题:

1、偏题。这是写话时最最让人痛心的错误。这次又有三个孩子没认真读题目,写的是别人帮助自己,或者别人帮助其他人的事。

2、没有重点写怎么帮助,而是把其他内容写得太详细,没有抓住中心。

3、有的孩子写话没有一点想象,内容太单调。

解决措施:认真审题,在平时多说、多写,并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才能在写作中言之有物。

一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第13篇

第一,教师参与“考试”。

在试卷评讲前,绝大多数教师把答案抄到试卷上就去上课了。这种懒于思考的做法,使教师对于试题缺少深思熟虑,在评讲时遇到稍难或较深的题目,就可能讲不清或讲不透。教师对于答案模棱两可,学生就可想而知了。

在学生考试时,我也经常跟着考试做题。在做题过程中,能感受到试题的难易度和试卷的价值度,能想到学生做题中可能遇到的困惑所在,能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考情,从而客观的评价本次考试,由于教师考试的目的与学生不同,在做题过程中,我更侧重于解题方法的思考,解题思路的总结以及难易度的区分、记录等。这样就能较准确地把握整张试卷,并且将自己的思考也融入其中,从而使试卷评讲得心应手。

第二,准确及时统计相关数据。

对学生答题的状况及时准确地统计并深入的分析,得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高低分以及学生进退情况等能够反映班级整体情况的数据,这是上好试卷评讲课的重要前提。当然,还要进一步统计各小题的得失情况,这样的试卷评讲针对性更强,教师也能及时发现、校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第三,给试卷作旁批。

除了对上述表格仔细分析外,还需要教师仔细阅读每位学生的答案并做好情况记录分析。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我都要花上两个多小时仔细阅读试卷。逐题看,看在这一题中谁做得好,谁失分多。并在自己的试卷中相应的空白处写上学生的名字和得分,对于有个性化的答案,则在学生的试卷中相应的空白处写上“好”、“有见解”、“新颖”、“好极了”等字样,给予鼓励;对于忘答、偏答、错答的,则在试卷上画上横线,打上问号或写上“请注意审题”等字样,以示提醒。

通过表格及具体试卷的分析,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真正做到“胸中有丘壑”

第四,抓住关键,有的放矢。

九年级的模考,主要是对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知识的考察,也是检验教师复习的效果是查漏补缺的关键。因此,试卷评讲不是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而是要抓住关键,做到有的放矢。

一般来说,试卷评讲课要选择几个点来讲:1.得分率低的题目。分析失分的原因:有的是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答题的“点”没有踩准;有的是教师没讲到(进度快或教师疏忽)、学生未复习到;还有的是试题太难,超出了新课标的要求和考纲的范围;有的是学生审题失误、粗心大意造成的等等。不管是哪种原因,教师都要分析清楚。2.试卷中考查的重难点,评讲时必须突出,使学生明白重点难点之所在。3.学生的共性、典型性错误。要结合学生的答题步骤,诊断症结,究查根源。4.考场作文是学生在一小时内完成的习作,问题可能较多。评讲时不必面面俱到,可抓住一个层面,如重点抓选材、组材或层次结构等,其他可避开不谈。

第五,总结归纳,授以方法和规律。

一节好的试卷评讲课,教师要跳出试题桎梏,纵横比较,适时补充,总结归纳同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思路和规律,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试题中的题目仅仅是个例子,而题海无边,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用这把钥匙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例如,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说明文阅读的第三小题:请指出文中划线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在讲解这一题时,我先让学生说这是考查说明文的哪个知识点,让再让学生回忆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并指出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出答这类题的规律:这一句(一段)用了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科学准确 ( ) 地说明了 (说明对象) 的特点, 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或让人容易明白) 。这样评讲, 以点到面, 既能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又能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第六,形式多样,方法灵活。

语文试卷评讲课要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的原则,避免教师越俎代庖的“一言堂”,而要形成多元交流的“群言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又能让试评课上得生动活泼,我根据不同的题目采用不同的讲评方法,主要有:讨论法,辩论法,学生答题思路分析法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相互得到启迪,在整个讲评过程中,情绪紧张又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和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增强。

在情感方面,要以多鼓励少批评为主。特别是学困生,哪怕总分很少,但某一题答的很好,都要极力表扬他,让他说说他是如何答好这一题的,以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更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

总之,试卷评讲,特别是九年级的模考试卷的评析,不仅是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上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评讲课,教师不仅需要精心准备,仔细分析研究,完全掌握学生考情,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

摘要:试卷评讲课是语文测试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不但要指导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 还要帮助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避免重犯。如何提高九年级语文模考试卷讲评的效果, 笔者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做了尝试: (1) 教师参与“考试”; (2) 准确及时统计相关数据; (3) 给试卷作旁批; (4) 抓住关键, 有的放矢; (5) 总结归纳, 授以方法和规律; (6) 形式多样, 方法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语文模拟试卷二 第14篇

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咀嚼/咬文嚼字

对称/称心如意

矿藏/东躲西藏

B. 蒙骗/蒙头盖脑

结实/结党营私

中意/中流砥柱

C. 氯气/绿肥红瘦

盥洗/沸反盈天

谬误/未雨绸缪

D. 内疚/寻根究底

妩媚/抚今追昔

孝悌/感激涕零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出口退税增量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担后,是否会引发新的欠退税以及跨地区收购出口受限等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

B.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

C. 青灰色的方形地砖,原木色的一组藤椅依稀有些斑驳,客厅右侧那面墙边放置着的同样刻画着岁月痕迹的书橱,古气中渲染出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质。

D. 人类最好的东西以前多以文字载体为主,电影问世以来,成为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富有综合营养的精神食粮之一。

3. 数据显示,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已达26亿,异地高考被认为是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一大举措。目前,已有15个省市要在年内出台相关的异地高考政策。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5分)

漫画内容(2分):

漫画寓意(3分):

4. 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

反映全年焦点。年度汉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浓缩性”。2010年年度汉字为“涨”字,2011年年度汉字为“控”字。2012年年度汉字是“争”字,请阐述理由(不超过50字)。(4分)

理由: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第2页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中书侍郎尧俞从孙也。年十八,登进士第。蔡京在相位,闻其名,遣子鯈往见,将妻以女,拒弗答。调青州司法参军,历永平、淄川丞,入为太常博士,迁兵部、吏部员外郎。

宣和七年十月,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察至燕,闻金人入寇,或劝毋遽行。察曰:“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遂至韩城镇。使人不来,居数日,金数十骑驰入馆,强之上马,行次境上,察觉有变,不肯进,曰:“迓使人,故例止此。”金人辄易其驭者,拥之东北去,行百里许,遇所谓二太子斡离不者领兵至驿道,使拜。察曰:“吾若奉使大国,见国主当致敬,今来迎客而胁我至此!又止令见太子,太子虽贵人,臣也,当以宾礼见,何拜为?”斡离不怒曰:“吾兴师南向,何使之称?凡汝国得失,为吾道之,否则死。”察曰:“主上仁圣,与大国讲好,信使往来,项背相望,未有失德。太子干盟而动,意欲何为?还朝当具奏。”斡离不曰:“尔尚欲还朝邪!”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顾,反覆论辨。斡离不曰:“尔今不拜,后日虽欲拜,可得邪!”麾令去。察知不免,谓官属侯彦等曰:“吾死必矣,吾父母素爱我,闻之必大戚。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吾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众皆泣。是夕隔绝,不复见。

金兵至燕,彦等密访存亡,曰:“使臣不拜太子,昨郭药师战胜有喜色,太子虑其劫取,且衔往忿,杀之矣。”将官武汉英识其尸,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立至涿州,金人得而系诸土室,凡两月。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察自幼嗜学,同辈或邀与娱嬉,不肯就。为文温丽有典裁。平居恂恂然,无喜愠色,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崒然不可犯。恬于势利,在京师,故人鼎贵,罕至其门,间一见,寒温谈笑而已。及仓卒徇义,荦荦如此,闻者哀而壮之,时年三十七。乾道中,赐谥曰忠肃。

(选自《宋史》,略有删节)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或劝毋遽行遽:仓促

B. 迓使人,故例止此迓:迎接

C. 太子干盟而动干:联结

D. 且衔往忿衔:怀有

6. 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而朝廷未之知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B. 今来迎客而胁我至此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C. 当以宾礼见,何拜为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方为

D. 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傅察是中书侍郎尧俞的堂孙,十八岁时考中进士。蔡京在相位时,听说他的大名,派儿子蔡鯈去见他,打算把女儿嫁给他为妻,傅察拒绝没有答应。

B. 宣和七年十月,傅察奉命接待、陪伴金国前来祝贺新年的使者。这时金国将领违背盟约,但是朝廷不知道这种情况。众人劝阻他不要去了,但傅察决定继续完成使命,依然前往。

C. 金国太子斡离不的随从想强迫傅察拜见他们的太子,有人就拽着傅察想强迫他伏在地上拜见。傅察的衣服都拽翻过来了,但他昂首挺立,没有屈服,反反复复与他们论辨。

D. 斡离不担心傅察被劫走,再加上心怀以前的愤怒,就把他杀掉了。将官武汉英命令虎翼士卒沙立焚烧了傅察的尸体,背着他的骨灰回去。

nlc202309020223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

(2) 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吾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

(3) 恬于势利,在京师,故人鼎贵,罕至其门,间一见,寒温谈笑而已。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第3页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阙下裴舍人①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②,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③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①舍人:本意为宫内之人,唐代为皇帝亲近之官,实际权力范围很大。②上林:上林苑;紫禁:皇宫。③长乐:唐宫殿名。

(1)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分)

(2)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修辞手法?(4分)

(3)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从今若许闲乘月,。(陆游《游山西村》)

(2) 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3)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4)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韩愈《师说》)

(6) ,靡有朝矣。(《诗经·氓》)

(7) ,来着犹可追。(《论语》)

(8) 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则徐)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第4页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数数在记忆里生根的旧居

郭韶明

①有的时候,你想传递一种体会,结果发现对方根本无从插话。也有的时候,你觉得那种体会只是自己的,说出来却发现,它是大家的。旧居这个话题,属于后一种。

②所有的旧居,都是相对于当前的住所而言的。你小时候住过的已经不存在的老房子,你刚刚搬离的那个新小区,从现实意义上讲,都是你的旧居,属于已经翻过去的那一页。

③数数那些在记忆里生根的旧居。

④你记得的童年片段,多数时候与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当你描述旧事的时候,总是会带出一些旧居的气息,屋里什么布局,书桌怎么摆放,那个记录你身高的标尺画在哪个门上……你甚至下意识地,在以后的家里复制了相似的格局,你觉得家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等你以后有机会参观各种风格的家,会发现那些你想象的理所当然的家的模样,并不真的存在,不过是老房子里的一些记忆,给了你强烈的暗示。

⑤这个旧居通常不是你独立的家,可能是大学里的宿舍、你和朋友合住的房间、你借宿过的某个地方,总之,在任何人看来,那不过是一场萍水相逢,可在你这儿它是一个重要节点。你和老朋友坐在一起,一说就是许多年前住着两家人的那套房子。你毕业十年的时候带着小朋友在宿舍前合影,郑重宣布:“这是妈妈曾经住过的宿舍。”你还指着一栋旧楼,认真地告诉十几岁的女儿,“你就出生在这儿”,你没留意,女儿戴着耳机根本没听到。

⑥尽管现在看来有些潦草,但那是你在一座城市最初的停靠点,所以,它的角色是里程碑式的。我就无数次地听老妈说起我们的第一个家,那种描述,比任何一个后来住过的房子都要细致饱满。 “什么时候能有这么个地方,让我自由发挥。”许多年后新一轮的换房活动,大家只在网上互相通报消息,再也没有当年暖房,那么多人坐在一张地毯上的拥挤与热闹。

⑦对能够说出来的旧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这个态度很微妙,身在其中的时候,你很难看到自己对一所房子的真实感情,你甚至觉得它毛病很多。只有当离开成为预期或者已成既定事实的时候,你才有心情去体会。

⑧不久前因为顺路,和一摄影师同车。

⑨一个大男孩,一顿饭吃得匆匆忙忙,要赶着回家“给媳妇做饭”。你不回家她还不吃了?我好奇。男孩一席话说得我顿时哑了口,“我媳妇的老爸是铁路系统的,经常要去这个城市那个城市,她从小就没有家。她说,住过的那些地方,是房子不是家。”所以,他想给她家的感觉。而这个家,是每天回去做饭给她吃的,实实在在的家。

⑩这个貌似不靠谱儿的80后男青年,坐在晚上8点钟的出租车上,心里想着的,是媳妇还没吃上的晚饭。他们现在租住的是郊区的一套一居室,即使是这样的地方,他依然坚持让它有家的模样。我不知道有一天当他们搬离的时候,媳妇会不会对这个旧居产生“家”的概念,我只知道,有人会在半个小时后放下摄影包,系上围裙。

(选自2012年11月06日第12 版《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1. 文章开头谈到“传递一种体会”时的两种情形,请问旧居这个话题属于哪一种?为什么?(4分)

12. 依据文意,概括“那些在记忆里生根的‘旧居’”有哪几类。(6分)

13.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4. 说说文末写摄影师回家为媳妇做饭的用意。据此探究“家”的深刻内涵。(6分)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第5页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nlc202309020223

文化,从阅读开始

王国华

今年深圳读书月的主题是“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文化城市,为什么不是从唱歌开始,不是从画画开始,也不是从广告创意开始,而是从阅读开始?不是其他门类不重要,而是阅读具有基础意义:无论你学书法,学音乐,还是学设计,哪一样不需要阅读?即使实体书店和纸质书完全消失,你总还得从网上买书、看电子书,流通渠道和载体的变化改变不了阅读的启蒙性质。

文化从阅读开始合情合理,我尤其看重阅读所代表的沉静。生活越喧嚣,人们就越渴望一份宁静,阅读正是走向宁静的重要途径。“读书月”这类活动,在不打搅读书人的宁静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了阅读上的方便,它不是长期的鼓噪,而是一个小小的定期到来的高潮,读书人像水一样汇聚起来,又像水一样散去回到各自的角落,并且提示那些长期不阅读的人: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文化从阅读开始,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有人感慨,二三十年前,人们读的多是形而上的文史哲类书籍,近年来的阅读则越来越低幼化、浅薄化,没有精神追求。畅销书多是那些拿来就可以用的“理财”、“养生”、“职场”之类的实用书籍。有人忧心忡忡,有人大声疾呼,但谁能给出一计良策?我不信有什么法子可以让读者在三两年内改变读书习惯。读书不是孤立的事,它是社会大文化的一部分,社会价值推崇什么,读者自然追着读什么。全民信奉金钱,他就要去读理财的书;大家都想当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的辅导书肯定好卖。当人们在普遍谈论股票、关注股票时,你逼着人们每人买一套如何种地瓜的书,可能吗?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潜意识里对阅读有着强烈的索取感,即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只是这一点在今天表现得更为突出,更加功利。这恰恰是关于阅读的最大问题——一定要为了什么才读书吗?生活中有些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没用”的,比如你和朋友久别重逢,你在大自然中望着美景发呆,你给朋友手绘一张卡片——你说它“有用”吗?阅读同理,阅读只是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如果赋予阅读太多的东西,为了这个,为了那个,这样的阅读就会像猫扯毛线一样,越来越扯不清。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到德国旅游,在小镇上参加了一个朗诵会。几个作家分别上台朗诵自己的诗歌和小说。几个小时下来,作者昏昏欲睡,而其他几十个当地听众却听得津津有味。在我们看来,这种朗诵会简直是抱残守缺,为什么不把诗歌或者小说印出来直接发给读者去读?或者为什么不干脆发到自己的博客和QQ空间里?再说,那些听众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为何独独选择坐在会议室的椅子上听到半夜?要我说,这就是一种选择。他们知道捷径、拥有捷径,却不选择捷径,他们只享受这种慵懒的沉静。在功利心越来越重的今天,如果我们的各种读书月能真正消弭掉读书人的功利之心,使读书变成一种沉潜而宁静的人生美事,也许功莫大焉。

15. 文化城市,为什么要从阅读开始?(6分)

16. 近年来,阅读“越来越低幼化、浅薄化,没有精神追求”的原因是什么?(6分)

17.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6分)

七、 作文(70分)

18. “补课”指补学或补教所学的课程;比喻事情做得不完善而补做。其实,如果我们进行理性思考,不难发现无论是个人、单位还是社会在许多方面都需要认真补课。

请联系实际,以“补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Ⅱ(附加题)

一、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6分)(限6处)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粗 浅 之 甚 不 足 为 稼 轩 奴 隶 岂 创 者 易 工 而 因 者 难 巧 欤 抑 人 各 有 能 有 不 能 也 读 者 观 欧 秦 之 诗 远 不 如 词 足 透 此 中 消 息。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0. 白仁甫、稼轩分别是哪两位作家?请分别写出其姓名。(2分)

白仁甫:稼轩:

21. 请简要概括选文中“此中消息”的意思。(2分)

二、 名著阅读题(15分)

22.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鲁迅在《呐喊》中塑造众多人物,《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白光》里的“方玄绰”,《端午节》里的“陈士成”,都是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

B. 《老人与海》中,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失败。但从另外意义上讲,他却捍卫了“人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C. 郭沫若在《女神·炉中煤》中自喻为正燃烧的煤,用“火一样的心肠”唱出了: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表达了作者愿意为祖国赴汤蹈火、不惧牺牲的浓烈情感。

D. 巴金在《家》中成功塑造了三位女性,鸣凤是贫贱丫鬟,瑞珏是长房长孙媳,梅是贵族小姐,她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命运:没有人尊重她们作为一个人的自由意志。

E. 《三国演义》中,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采用鲁肃之计,设鸿门宴,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席间关羽借与孙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孙权不放手。埋伏的刀斧手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脱身。

23. 简答题(10分)

(1)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简述“晴雯撕扇”的故事情节。(5分)

(2) 《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谋杀老国王之后,还写了四重误杀,请概括四重误杀的内容及其意义。(5分)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城市之痛

任剑锋

因为生计,我们离开脚下贫瘠的土地,来到城市,打捞生活。

故乡在我们为生计而奔波的日子中慢慢模糊。故乡的老屋、青苔、爬藤,那只能是梦中的迹象。

心灵在旅行,如同曾经漂泊城市的轨迹。这座城市有没有你,也一样运行!可我们却必须选择守望。只有守望,一切才有可能。守望不是目标。却是过程。守望的尽头,心灵也许会成熟。

这座钢筋与水泥构筑而成的城市,只有刚性,没有温情。总有闪烁不停的灯光,熙熙攘攘的车流,擦肩而过的陌生面孔。要融入这座冰冷的城市,需多流出热汗来融化。

因为城市离乡村非常遥远,所以梦想距离现实如同时光河流迢遥。

因为陌生,需要时间,需要公关。

因为城市之大,我们必须奔波,川流不息。

我们能忍受浸满汗水的艰辛,却不能忍受他人投来的鄙视眼光。我们在他人傲慢的眼光中学会了坚强,我们从悬殊中选择不息的奋斗。

24. 如何理解第一段中的“打捞”这个词语?文中运用此词的目的是什么?(4分)

25. “我们”是什么身份的人?“我们”有怎样的特点?(5分)

26. 文章写的是“我们”,为什么要以“城市之痛”为题?(6分)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作者:陈宗强,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