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用途范文(精选6篇)
园林用途 第1篇
1 基于园林用途的园林树木分类
1.1 原有基于园林用途的园林树木的分类
国内公认的教材是陈有民主编的《园林树木学》,教材中基于园林用途的园林树木分为10类,分别是独赏树、庭荫树、行道树、片林和群丛、观花树、藤木、植篱及绿雕塑、地被植物、地栽及盆栽的桩景树、室内绿化及切花[4]。
随着园林行业的发展,在实践中对树木的分类更加详细,如行道树,按原来的分类体系,包括道路、公园、校园中道路两旁的起到遮荫的乔木,均被认定为行道树;而实际上在公园和校园中道路两边种植的乔木应归纳为园路树,其要求低于行道树的选择要求,种类也较多,如乐昌含笑在长江中下游可作为园路树,但用作行道树则生长较差。其它园林用途的树木也存在这些问题。
1.2 基于园林用途的新的园林树木分类新体系
根据园林树木的实际用途,将园林树木分为行道树、园路树、庭荫树、园景树、风景林、树林、防护林、水边绿化树木、绿篱及绿雕、地被植物、基础种植树木、垂直绿化树木、专类园树木、特殊环境绿化树木、盆栽及盆景观赏树木15个类型。
1.2.1 行道树
应用于城市道路、国道、省道及县乡级公路两侧,提供遮荫,美化道路的乔木。
1.2.2 园路树
应用于城市中公园、附属绿地,如校园、机关、医院等范围内的道路两边种植的高大乔木,也是以遮荫、美化为目的。
1.2.3 庭荫树
栽植于各类型园林绿地,主要在于形成绿荫以降低气温、提供良好的休息和娱乐环境的各类树木。除了遮荫,还可形成美丽的景观。
1.2.4 园景树
个体形态较优美,单株或三、五株种植形成景观的树木,包括乔木和灌木。
1.2.5 风景林
大片种植,在早春或秋天具有明显的群体季相景观变化的林分,以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狩猎场、城市公园、乡村公园及游览场所内的林分。
1.2.6树林
指在城市局部环境中,小范围内大量种植一种或几种树木,主要起到提供荫蔽处、改善局部微气候、形成景观的作用的树木应用方式。
1.2.7防护林树木
主要起着防风、防火、滞尘、隔离等防护作用的树木。
1.2.8 水边绿化树木
指植物具有能耐短期水淹、耐水湿或具有特殊的形态或观赏效果,种植在水边能形成特殊的植物景观的树木。
1.2.9 绿篱及绿雕树木
绿篱是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种植形式的树木应用方式。绿雕则是多年生小灌木(实际应用中也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应用于特殊形态或图案的钢架结构上以形成特定景观以达到供人观赏的一类植物应用形式。
1.2.1 0 地被植物
指低矮、株叶密集植株,较大密度种植时覆盖地表,能防止水土流失,具有观赏和生态效益的植物。植物往往低矮,部分种类的茎为匍匐型或为藤本植物。
1.2.1 1 基础种植树木
在紧靠建筑立面与地面的交接处种植树木的应用方式,高度低于窗台。
1.2.12垂直绿化树木
在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立面、屋顶、墙面、地下和上部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和美化的树木应用方式。
1.2.1 3 专类园树木
在一定范围内种植同一类观赏植物供游赏、科学研究或科学普及的应用方式。
1.2.1 4 特殊环境绿化树木
包括陵园、墓地绿化,石灰岩山地绿化,矿山恢复绿化;园艺治疗的绿化等。
1.2.1 5 盆栽及盆景观赏树木
许多观赏性强的种类往往用各种种植盆种植,应用于室内外各种环境中,以达到观赏的目的。盆景是以山石、花草、土、水等为素材,经造型处理、布局和养护,以较少空间体现园林艺术美和山川形貌的艺术作品。
2 不同用途园林树木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1 行道树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1.1 选择要求
树形高大、冠幅开展、枝叶茂密、分枝点高;发芽早、落叶迟、生长快,寿命长,耐修剪,根系发达;不易倒伏,抗逆性强,病虫害少,无污染物,抗风,大苗栽植易成活[5]。
2.1.2 常见种类
有二球悬铃木、香樟、复羽叶栾树、合欢、国槐、毛白杨、银桦、椴树、栾树、白蜡树、榕树、蓝花楹、红花羊蹄甲、银杏等。
2.2 园路树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2.1 选择要求
树形高、冠幅大、枝叶茂密、分枝点高;发芽早、落叶迟、生长快,寿命长,耐修剪,根系发达;不易倒伏,抗逆性强,病虫害少,无不良污染物,抗风,易移植;观赏性较强。
2.2.2 常见种类
银杏、复羽叶栾树、杂交马褂木、乐昌含笑、洋玉兰、合欢、红花羊蹄甲、木棉、二球悬铃木、香樟、重阳木、女贞、枫香、国槐、毛白杨、银桦、椴树、栾树、白蜡树、榕树、椴树、七叶树、梧桐、槐、水杉等。随着人为引种驯化力度的加大,园路树的种类在不断地增加。
2.3 庭荫树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3.1 选择要求
树冠高大,枝叶密茂荫浓,遮荫效果好,冠幅大;无不良气味,无毒;病虫害少;根蘖较少;根部耐践踏或耐地面铺装所引起的通气不良条件;生长较快,适应性强,管理简易,寿命较长;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不宜选用易于污染衣物的树木类。
2.3.2 常见种类
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多选常绿树种,寒冷地区以选用落叶树为主。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有毛白杨、加拿大杨、青杨、白蜡树、紫花泡桐、榆、槐、刺槐、白皮松、合欢等;华中地区有香樟、梧桐、银杏、喜树、榉、榔榆、无患子、桂花、合欢等;华南、西南和台湾地区有香树、榕树、橄榄、桉树、金合欢、蓝花楹、凤凰木、木棉、蒲葵、马褂木等。
2.4 园景树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4.1 选择要求
树形姿态优美,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花果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耐修剪、易成形,部分园景树通过修剪后,能形成一些特殊的图案或形态,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包括乔木和灌木。
2.4.2常见种类
(1)树形姿态优美树木有雪松、金钱松、南洋杉、白皮松、桂花、银杏、榕树、木棉、水杉等乔木,紫玉兰等灌木;(2)季相变化明显的树木有鸡爪槭、元宝枫、黄栌、重阳木、银杏、金钱松、水杉等;(3)花果观赏性较强的树木,有玉兰、樱花、桃花、紫薇、石榴、锦带花、桂花、梅、火棘、南天竹、柿树、石榴等;(4)修剪成形的树木,有罗汉松、桧柏、小蜡、红檵木等。
2.5 风景林树木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风景林类型多,树种的选择要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或季相特征,且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观赏性。不同类型树木的要求不同[6]。
2.5.1 常绿针叶树风景林
树种组成以常绿针叶树为主,如安徽的黄山松林,在海拔700~2 000m处,形成大面积纯林。
2.5.2 落叶针叶树风景林
主要由落叶针叶树组成,如东北的落叶松林,江南的金钱松林以及水杉、池杉、落羽杉林的广泛分布,形成了山岳、平川的自然美景。
2.5.3 落叶阔叶树风景林
主要由落叶阔叶树种构成,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景观类型多样,色彩变化丰富。常见种类有:枫香、乌桕、槭树、白桦、银杏、槐树等。
2.5.4 常绿阔叶树风景林
主要由常绿阔叶树组成,特点是四季常青,郁密而浓绿,花果期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多分布于南方,种类有毛竹、楠木、青冈栎、木荷、花榈木等。
2.5.5 花灌木风景林
在山林植被景观中,不同季节的花灌木点缀林地,景色迷人,常见种类有:映山红、腊梅、梅、桃、山茶、杏等。
2.6 树林的种类要求及常见种类
2.6.1 乔木的选择
上层树木:选择树体高大、喜光且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的种类;常见的有落叶松属、松属、水杉、桦木属、栎属、臭椿、乌桕等。中层乔木:选择耐荫、种子在荫蔽环境下能发芽、壮年期能忍受较强的光照的种类,如粗榧、榉树、冷杉、日本扁柏、三尖杉、深山含笑等。下层乔木:选择喜半荫、在半遮荫的环境下能较好生长且叶色浓绿的种类,如竹柏、红翅槭等。
2.6.2 灌木和地被植物的选择
疏林下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应选择一些耐荫的种类,同时考虑观赏性,园林中观赏灌木都可以,如木槿、木芙蓉、月季、火棘等。密林下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应选择喜荫的种类(包括草本),同时考虑有观赏性,如绣球花、杜鹃花、牡丹、常春藤等。
2.7 防护林树木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防护林主要起着防风、防火、滞尘、隔离等防护作用的林分,防护林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等。
2.7.1 水源涵养林树木
种类以乡土树种为主,要求深根性且根系发达。
2.7.2 水土保持林树木
选择抗性强和适应性强的灌木树种﹐应适当的混交和密植。
2.7.3 防风固沙林树木
树种应适生沙地环境,耐风蚀沙埋;抗干旱、耐贫瘠,生长稳定,寿命长;根系发达,易繁殖,早期生长快,萌生能力强;有足够的高度,树冠稠密,阻沙力强。常见种类有:旱柳、胡杨、加杨、银白杨、沙棘、沙枣、梭梭、榆、紫穗槐等。
2.7.4 农田牧场防护林树木
树木应当生长迅速、高大、抗性强、材质较硬、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或合适的引种树种,常块状、带状和行状混交种植。
2.7.5 护路林树木
乔木树种主要选择树冠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强、遮荫效果好的树种,有杨、榆树、柞、椴树、丁香、樟子松等。灌木主要选择抗风能力强,吸附能力强的树种,常用种类有榆树、沙棘等。草本主要选择固土能力强,生存能力强,抗风能力强的种类。花色鲜艳、能抗疲劳。
2.7.6 护岸林树木植物要求
(1)根系发达,能抗水流冲击,如柳树、水团花等;(2)冠大荫浓,一方面为鸟类提供特殊的生态位,另一方面为水中的生物提供遮荫的环境,如二球悬铃木、重阳木、香樟等;(3)耐水湿,水湿环境利于植物生长,如乌桕、重阳木、枫杨;(4)部分植物要耐水淹,植物涨水时会被水淹,因而特殊地段的植株应能耐短时间的水淹,如垂柳、旱柳、榔榆、桑、豆梨、杜梨、落羽杉。(5)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如落羽杉、乌桕、银杏等。
2.8 水边绿化树木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8.1 选择要求
易繁殖、生长快、根系发达,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特殊地段考虑选耐旱、耐瘠薄的树种。同时注重生物的群落关系,考虑水体的自净和生态平衡,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2.8.2 常见树木种类
(1)水生树木种类:包括沉水、浮水和挺水植物,其中大部分为草本。只有少量为木本植物有少量能耐较长时间水淹,如池杉、垂柳、乌桕、枫杨等。(2)滨水(湿生)树木种类:有水杉、旱柳、垂柳、蒲桃、桑、榕树、乌柏、重阳木、紫花羊蹄甲、棣棠、蔷薇、海棠、蒲葵、椰子、南迎春、无患子、柿等。(3)陆地植物种类:与其它园林植物种类差异不大,因地制宜选择种类。
2.9 绿篱及绿雕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应选用枝叶浓密、耐修剪、生长偏慢的木本种类。
2.9.1 普通绿篱树木
园林中常用的种类较多,有大叶黄杨、雀舌黄杨、黄杨、海桐、锦熟黄杨、珊瑚树、小蜡、六月雪、九里香、福建茶、罗汉松等。
2.9.2刺篱树木
刺篱要求枝、叶具有较尖硬的刺,如火棘、枳、黄刺玫、柞木、胡颓子、枸桔等。
2.9.3 花篱树木
采用花艳量多的种类,如棣棠、木槿、扶桑、栀子、五色梅、月季、龙船花等。
2.9.4 果篱树木
采用果量多、颜色艳丽的种类,如紫珠、紫叶小檗、火棘、胡颓子等。
2.9.5 彩篱树木
采用终年斑叶或彩色叶种类,如红背桂、洒金榕、金边桑、洒金东瀛珊瑚、紫叶小檗、金边卵叶女贞、彩叶大叶黄杨、金边白马骨、矮紫小檗、假连翘、变叶木、黄金榕等。
2.9.6 落叶篱树木
采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如柽柳、紫穗槐、丝绵木、榆树、雪柳等。
2.9.7 蔓篱树木
由攀缘植物组成,如三叶木通、凌霄、常春藤、叶子花等。
2.9.8 编篱树木
用枝条柔软的树木编成特定的形状或网状以观赏,如红檵木、杞柳、木槿等。
2.1 0 地被植物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1 0. 1 选择要求
(1)繁殖容易,生长迅速,覆盖力强,耐修剪;(2)具有匍匐性或良好的可塑性;(3)植株相对较为低矮,生长缓慢或耐修剪,修剪后萌芽、分枝力强,枝叶稠密;(4)具有发达的根系;(5)维护的低成本,包括更新、病虫害的防治成本都比较低;(6)良好的观赏和景观效果,如花或果美丽,花期越长;具有独特的株形、叶形、叶色和叶色的季相变化,给人绚丽多彩的感觉;群体效果好;(7)安全,植株无毒、无异味;种群容易控制。
2.10.2常见种类
(1)灌木类地被植物,种类较多,如雀舌栀子、六月雪、红檵木、杜鹃等;(2)藤本及攀缘地被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金银花等;(3)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如箬竹、菲白竹等。
2.1 1 基础种植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基础种植由不同用途的乔、灌、草组成,具体要求见各部分。
2.1 2 垂直绿化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1 2.1 墙面及墙体绿化
墙面垂直高度大的墙体只能采用爬山虎等具吸盘的种类进行绿化。较低矮的墙体选择一些观赏性强且养护成本较低的种类,如络石、凌霄、常春藤、爬山虎、紫藤等。
2.1 2. 2 阳台绿化
植物选择注意:(1)要选择抗旱性强、管理粗放、水平根系发达的浅根性植物。以及一些中小型草木本攀缘植物或花木。(2)要根据建筑墙面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来布置阳台,应选择居住者爱好的种类。(3)适于阳台栽植的植物材料有:地锦、十姐妹、金银花等种类。
2.1 2. 3 棚架绿化
(1)棚架从功能上可分为经济型和观赏型。经济型选择要用的植物类,如葫芦、茑萝等;或生产类,如葡萄、丝瓜等;而观赏型的棚架则选用观果、观花、观叶的种类。(2)棚架树木种类应根据棚架的材质、结构等进行选择。混凝土、砖石等粗犷的棚架,应选择凌霄、紫藤等枝粗、大型的种类。材质细腻的棚架,可选择葡萄、木通等枝条较细小的种类。
2.1 2. 4 篱笆绿化
篱笆绿化是栅栏或篱笆通过植物的生长用分隔或划分空间区的绿化形式,主要作用有保护建筑物和花木不受破坏、分隔庭院与道路、创造幽静的环境等。常用蔷薇、木香、金银花、藤本月季等种类。
2.1 2. 5 坡面绿化
坡面绿化应注意两点:(1)河、湖护坡有一面临水、空间开阔的特点,应选择耐湿、抗风的,有气生根且叶片较大的攀援类植物,能覆盖边坡,也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如爬山虎、常春藤等。(2)道路、桥梁两侧坡地绿化应选择吸尘、防噪、抗污染的植物,且要求姿态优美、不得影响行人及车辆安全,如扶芳藤、三角梅等。
2.1 2. 6 屋顶绿化
植物种类宜选择姿态优美、矮小、浅根、抗风力强的花灌木、小乔木、球根花卉和多年生花卉。土层厚度在100cm以上可植小乔木;土层厚度70cm左右可植耐旱的灌木;土层厚度50cm可以栽种低矮的小灌木;土层厚度30cm左右只能种植草本植物。通过植物的选择,可以营造四季景观,如春天的桃花、夏天的石榴、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蜡梅等。
2.1 2. 7 室内绿化
植物种类的选择应注意:(1)应根据室内空间环境的大小及采光条件选择植物,要多选用喜阴的室内观叶植物。(2)要按室内的不同色彩来选择植物。叶片及花的大小、不同颜色和形状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应该按各房间使用功能上对绿化的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植物,以做到合理配置。(3)室内植物设计形式应根据建筑空间分隔的形式而灵活多样。(4)室内植物配置要合理。(5)在大空间里布置植物,多要与山石、亭台、小桥、流水相互结合,以在大空间中创造出相对独立的小空间。
2.1 2. 8 常用种类
(1)室内光弱于10μmol·mol-1,选择耐荫性最强的种类,例如:龙血树、万年青、南洋杉、棕竹、榕树等;(2)室内光强于30μmol·mol-1除上述种类,还可选择印度橡皮树、散尾葵、鱼尾葵、变叶木、洒金珊瑚、红背桂、丝兰、黄杨、常春藤、六月雪、八角金盘等。(3)室内光强于60μmol·mol-1除上述种类,还可选择:八仙花属、扶桑、夹竹桃属、三角梅、红千层、桅子、金合欢等。
2.1 3 植物专类园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植物专类园应根据规划选择合适的种类,注意满足树木对环境和土壤的要求。
2.1 4 特殊环境绿化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1 4. 1 陵园、墓地的绿化
(1)常绿树种的选择,一般的墓园多松柏类植物为主,但种类过于单调,游览休息的功能不能体现。可供选择的种类较多,有龙柏、北美香柏、侧柏、黑松、雪松、日本五针松、大叶黄杨、黄杨、火棘、凤尾兰、南天竹、栀子、桂花、珊瑚树、枇杷、樟树、广玉兰、棕榈、夹竹桃等。(2)树木形态的选择,树木形态直接影响环境效果,严肃端庄的效果的环境;往往种植尖塔状及圆锥形对木,如日本冷杉、圆柏、水杉、南洋杉、金钱松、雪松等;要形成高耸静谧的效果往往种植柱状较狭窄树冠树木,如塔柏、池杉、龙柏等;表示哀悼和悲痛的效果往往种植拱形及垂枝类型树木,如刺柏、柏木、线柏、柳杉、垂枝雪松等。
2.1 4. 2 石灰岩山地绿化树木
(1)树木选择要求:能适应石灰岩山地的环境条件,特别是适应高钙、干旱的环境特点;优先考虑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更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种类对石灰岩山地的绿化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而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植物种类更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种植数量,也会较多;提倡乔灌草物种的合理搭配。(2)常见种类。乔木有:侧柏、刺槐、火炬树、元宝槭、红叶黄栌、山槐、臭椿、楸树、核桃、柿树、旱柳、黑松、鹅耳枥、黄连木、君迁子、栾树、榆、山桃、黄檀、等。灌木有:黄荆、酸枣、紫穗槐、锦鸡儿、胡枝子、扁担杆、胡枝子、郁李等。藤本有:金银花、爬山虎等。
2.1 4. 3 矿山废弃地恢复绿化
(1)树木的选择要求: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适应性好,根系发达;播种栽植容易;优先选择固氮植物;当地优良的乡土品种优于外来速生品种;先锋植物应落叶丰硕,易于分解,以使较快形成松软的枯枝落叶层,进步泥土的保水保肥能力;树种选择应凸起生态功能,弱化经济价值。(2)常见种类。长江中下游一带常见的种类有:白鹃梅、冬青、枫香、黄连木、檵木、荚蒾、苦槠、胡枝子、忍冬、山苍子、山合欢、山橿、石斑木、甜槠、盐肤木、野蔷薇、映山红等。
2.1 4. 4 园艺疗法的绿化树木
由于园艺疗法的范围广,因而对植物的种类没有严格要求,只要能达到疗养效果就行。但最好能同时兼顾观赏、食用和经济效益。
2.1 4. 5 高速公路及边坡绿化树木
(1)中央分隔带的树木:中央分隔带主要是分隔和防眩,园林以枝叶密集、生长缓慢、耐修剪的种类为好,如侧柏、龙柏、丰花月季、女贞等。苗木高度一般为1.6~1.8m;色块长度大于2km。(2)路肩、边坡树木:边坡在道路可绿化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最适宜创造一个具有地带性特点的植物群落。应用植被恢复的理论体系建立公路边坡绿化植被恢复体系,力图建立一个利用当地物种资源,撒播与管理,逐步恢复的公路边坡植被。其中有两种特殊的边坡绿化:1岩石边坡绿化树木。岩石边坡是高速公路绿化过程最难的部分,因为上面往往一般属高陡边坡,无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对于十分稳定且不对行车构成危胁的边坡,应考虑垂直绿化方法,通过上面和下面种植多年生木质藤本,对边坡进行绿化。边坡坡度不超过60且岩石不断发育的边坡,可以采用客土喷播方法进行绿化效果较好,植物以当地乡土灌木为好,常见的如马棘、木蓝、胡枝子、檵木等都是不错的种类。2高硬度土质边坡绿化树木。可以采客土喷播或客土改良土壤后人工种植或喷播等方法进行绿化,植物种类同样以乡土灌木为主。(3)互通立交匝道区树木:不受视线限制的范围,适宜于构建观赏性较强的植物群落,种类选择不需要后期养护、观赏性较强、景观漂亮的种类,如檫木、枫香、蓝果树、壳斗的种类苦槠、甜槠、小叶栎等;也可以构建观赏且生产的群落,合适的种类有石榴、核桃、李、枣、葡萄、柿树、杏、桃等。对视线有要求的互通立交区,应选择低矮的灌木树木为主,如丰花月季、龟甲冬青、紫叶小蘖、金叶女贞、龙柏球、瓜子黄杨等,通过构图或修剪,形成观赏性强的植物图案。(4)隔离栅两侧与边沟外缘土台树木:内侧要求树木有较强的观赏性,同时能阻止行人的攀越,生长速度较快等特点,典型的种类有:连翘、野蔷薇、金樱子等。隔离栅外侧一般种植绿带,为了形成景观效果一般要求10 m以上,树木种类选择速生乔木,常见种类有:臭椿、香椿、泡桐、二球悬铃木、柳树、杨树、夹竹桃等,同时不同种类间断,以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为害。
2.1 5 盆栽及盆景观赏的选择要求及常见种类
2.1 5. 1 盆栽树木
(1)种类选择要求:植物的适应性强,如果是室内盆栽植物应当喜荫,室内选择阳性种类。植物的耐性广,生长相对较慢;有较强的观赏性。耐修剪、病虫害较少。(2)常见种类。常绿阔叶类:榕树、象牙红、罗汉松、月橘。针叶植物类:黑松、云杉、龙柏、苏铁。花木类:梅花、杜鹃、花石榴、紫藤、山茶、合欢、紫薇。果实类:梨、石榴、佛手柑、桑、樱桃。观叶类:槭类、黄栌、黄连木、榉、榆、朴、银杏、垂柳。竹类:方竹、凤尾竹、棕竹。
2.1 5. 2 盆景树木
树桩盆景类植物一般只要植株矮,易生根,适应性强,生长慢,叶子小,根干奇,耐修剪,易造型,就能成为盆景材料。可分为5类:(1)观根类树木。要求根蟠曲隆屈于地面,或似鹰爪龙掌,给人以坚实之感。如六月雪、榕树等。(2)观枝干类树木。要求枝干古怪奇异,姿态优美,易扎成形,如干皮布满鳞片的黑松。另外,半枯朽的树干与欣欣向荣的枝叶形成对比,给人以“枯木逢春”之感,如罗汉松、榔榆等。(3)观叶类树木。要求叶片色彩富有变化,叶形奇特有趣,如苏铁、银杏、枫、松柏类等。(4)观果类树木。要求果实丰满,果色悦目,果与叶、干之间比例恰当。留宿枝头时间要长,最好赏、食均可。如果石榴、金桔、枸杞、火棘、佛手等。(5)观花类树木。要求花时繁茂、花色鲜艳、花期长久,具芳香。如杜鹃、石榴、梅花、腊梅、茶花、桃花、桂花、紫藤等。
随着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园林树木的用途不断拓展,对于以上的分类也会不断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摘要:随着风景园林与国际上“Landscape”的接轨,大林学的范畴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基于园林用途的园林树木分类体系必须要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指导园林树木的应用,通过总结基于园林应用的园林树木原有的十大应用形式;提出了15大应用形式,包括行道树、园路树、庭荫树、园景树、风景林、树林、防护林、水边绿化树木、绿篱及绿雕、地被植物、基础种植树木、垂直绿化树木、专类园树木、特殊环境绿化树木、盆栽及盆景观赏树木。阐述了各分类用途的概念、作用、选择要求、常见种类和养护管理。
关键词:园林用途,园林树木分类,选择要求,常见种类
参考文献
[1]徐亮,司马永康,郝佳波.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及观赏特性评价[J].西部林业科学,2007(1):123-126.
[2]何术.基于J2EE的在线树木分类系统的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4.
[3]赵耘,胡文英.泸沽湖自然保护区园林树木资源功能分类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3):32-33,36-37.
[4]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5]卓丽环,陈龙清.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园林用途 第2篇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植物,属地中海型的亚热带树种。橄榄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很高的热量。在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其他工业方面都有很多用途,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油橄榄是亚热带常绿树种,性喜夏季炎热、干旱少雨,秋冬温暖而雨量较多、光照充足的气候。土质疏松,pH值在6.5~7.5之间的沙质土壤,尤其是退耕还林的坡地、梯地,最适宜油橄榄树的发展。
油橄榄属常绿乔木,生长快,枝繁叶茂,主干直径年生长2~4厘米,枝条年生长60~80厘米,一般小苗种植后4~5年开花结果。叶面革质光亮,颜色多变,新叶灰白色,老叶深绿色。一年发三次新梢,分枝多,耐修剪。可做乔木栽培,也可修剪成圆球形或塔形。用做道路和庭院绿化,是最理想的观叶、观花、观果(果实由绿变黄,再由红变为紫色)的较长远的绿化树种,既有绿化效果,又有经济价值。采取扦插或播种繁殖,适应性较强,5~44℃都能正常生长,几乎无病虫害。(四川省广元市中区雪峰开发区泡石村艳宇展示园 赵国成 邮编:628000 电话:0839-3371196 13308122757)
栗豆树
栗豆树为常绿乔木,高可达10~12米。叶为披针状椭圆形。其种球自基部萌发,如鸡蛋般大小,革质、肥厚、翠绿、饱满圆润,富有光泽,宿存盆土表面;种球成熟后开裂,并萌发仔叶,酷似一对经过雕琢而成的翡翠绿元宝,是栗豆树主要的观赏部位。种球可单独栽植,亦可数株群植,用来装饰客厅、办公室、居室的桌几及商店的柜台,可增加绿色情趣特别受人欢迎。
在栽培管理上应注意:
1.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掺以沤过的木屑,盆底铺2厘米左右的小碎石,以利排水。
2.喜温暖,生长适温为22~30℃,越冬温度要保持在12℃以上,盛夏35℃以上时需注意遮阳及通风。
3.要求中等强度的散射光线,能耐阴,忌烈日强光照射。
4.生长期可每日浇一次水,同时应经常向种球喷水,以保持洁净,使之光泽亮丽;浇水时应注意勿使泥水沾污,并忌积水。
5.喜肥,但必须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每月施沤熟的厩肥一次,要求氮、磷、钾含量适宜。
蜡梅盆栽技术及园林用途 第3篇
蜡梅于秋冬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可移栽植株。种植地须选高燥避风场所, 切忌积水和碱土。每年秋、冬季根据树冠形状修剪, 力求通风透光。花后施肥1次, 冬季翻土1次。盆栽蜡梅通过修剪整枝, 控制植株高度, 每年春季花后及时换盆。
蜡梅多以地栽方法布置花坛、花境, 点缀建筑物、道路, 美化环境;也常以盆栽方式装饰厅堂、布置会场、点缀房间, 给人们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工作、生产、生活和休息的环境。基于庭院绿化、香化、美化及室内布景、展览、切花、商品供应等需要, 蜡梅盆花盆景得以发展。
1 蜡梅盆栽技术
1.1 选盆
花盆的种类很多, 大致有瓦盆、石盆、塑料盆、陶盆和瓷彩盆等。蜡梅盆栽多用石盆和瓦盆。使用前用水浸透或栽后浇透水, 盆的大小可根据植株大小及桩景进行选择。花盆大小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5种。
1.2 盆土
盆土多用营养土。营养土的配制办法很多, 但要营养丰富, 通气排水良好, 干时不板结, 湿时不成糊状。配制一般用沃园土50%~55%,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0%~45%, 同时加入过磷酸钙2%, 硫酸钾1%, 尿素1%及少量的锰、硼、铜、钼等微量元素。混匀过筛, 用农药消毒后使用。也可用园土、泥炭、河沙按7:3:2比例混合, 再以每立方米混合加入蹄角粉1.2kg, 过磷酸钙1.2kg, 硫酸钾0.6kg, 碳酸钙0.6kg混制而成。如用无土栽培, 用风化的母岩作基质, 用营养液浇灌。营养液配制比例是2%过磷酸钙, 1%氯化钾, 0.3%尿素及少量的锰、硼、铜、钼等微量元素。
1.3 装盆 (上盆) 时间
装盆 (上盆) 时间在落叶后至发芽前。地栽蜡梅起挖时应带土球, 保持根系完整, 上盆前剪去多余根系, 短截或疏除部分枝条。上盆时先用碎片或瓦片将盆底的排水孔盖上, 也可用塑料纱窗遮盖排水孔;再填入粗粒炉渣, 接着装入适量的培养土, 即将已准备好的蜡梅放入盆中央, 四周再加培养土, 并用手自盆边向中央压实。蜡梅桩景上盆时, 古桩部分要高出盆沿, 使其外露。植株不宜栽得过深, 盆土也不宜过满, 一般离盆口1.5cm左右。上盆后即行浇水, 水要浇足, 然后置于日光下或温室、塑料棚内。盆栽蜡梅春秋两季应光照充足。
1.4 浇水和施肥
盆花盆景浇水应在清晨进行, 并注意生长期、开花期和休眠期的浇水。一般情况下, 应本着“不干不浇, 浇则浇透”的原则进行。灌水后要及时松土, 冬季寒冷时应注意浇水, 不能使盆土过于干燥。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 施颗粒肥时, 可将肥粒埋入盆边土中, 待其逐渐分解。最好用大缸将有机肥料 (如饼肥等) 加水充分沤熟, 加入少量磷钾肥, 兑水稀释后浇灌。
2 主要园林用途
蜡梅在我国的分布和栽培范围很广, 横跨热带、亚热带及北温带3个气候带。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
蜡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 斗寒傲霜, 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强暴面前永不屈服的性格, 给人以精神的启迪, 美的享受。可于庭院栽植, 又适作古桩盆景和插花与造型艺术, 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 更广泛地应用于城乡园林建设。河南农业大学赵天榜教授曾调查总结了蜡梅园林配置的几种形式:
2.1 片状栽植
该种栽植具有面积大、品种多、花期长等特点, 是人们游玩散心、健身之地, 如鄢陵蜡梅园, 四川重庆市的片状蜡梅林等。
2.2 主景配置
主景配置指建筑正面门口、两侧以及中心花坛处的园林绿化配置。以蜡梅作主景, 配以南天竹或其他常绿花卉, 构成黄花红果相映成趣、风韵别致的景观。
2.3 混栽配置
通常采用蜡梅、鸡爪枫、黄杨、月季、牡丹或金钟花、红叶李等树种混栽, 构成不同层次, 不同树种的灌、乔混合配置。采用自然式的高低相配、错落有致, 造成姿态、花色等综合配置的花坛, 具有多物种、多层次、花期长等特色。
2.4 漏窗透景
漏窗透景是江南园林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在窗下配置常绿或落叶乔木, 蜡梅配以火棘、翠竹、南天竹等, 通过漏窗半掩半露之景, 分外可爱。
2.5 岩石、假山配置
蜡梅与岩石、假山相配置, 也有可取之处。如河南郑州市紫荆山公园在假山上采用蜡梅不同品种为主景, 桂花、地柏、翠竹相配衬, 造景优美, 极为可爱。
蜡梅花期长达3个月,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冬季花木, 常以自然式栽植于庭院内, 也可作切花和盆栽、盆景材料。蜡梅花期正值冬季和早春缺花时节, 是切花插瓶的优良花木。据记载, 蜡梅根、茎、叶、花、果均能入药。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根主治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疮疖、疝气、肺脓疡诸症。叶外用治疮疖, 花蕾及花有解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 治麻疹、百日咳等病。花浸入菜油中制成的蜡梅花油, 可治烧伤、烫伤和中耳炎。果实有健脾止泻功效。另外蜡梅花中含有挥发油, 是植物香料中的上品。
腊梅枝繁叶茂, 每年寒冬腊月, 数九寒天, 百花凋谢, 唯有腊梅迎霜破雪, 冲寒吐秀, 是中国园林独具特色的动机典型树木。可以孤植, 丛植, 列植于花池或草池中。腊梅还是动机插花的优良品种, 花期长达数10天之久。腊梅寿命长, 生长缓慢, 又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园林用途 第4篇
摘要: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在园林中的一些小品设施,基体量小巧、造型精美,在园林中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匠心独运才能使园林景观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与美感,恰到好处的园林建筑小品离不开精心的设计。
关键词:园林建筑小品园林景观画龙点睛巧于立意
园林建筑小品是属于园林中小型艺术装饰品,包括园灯、园椅、展览栏、园墙、雕塑、台阶、花格、电话亭、果皮箱等小型点缀物及带有装饰性的园林细部处理。
一、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在园林中的一些小品设施,基体量小巧、造型精美,在园林中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园林建筑小品不论是依附于景物或建筑中还是相对独立,其造型取意都需要精心琢磨并经过一番艺术加工,才能与园林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在园林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位置、尺度、形式和适宜的园林建筑小品,不仅需要满足其特定的功能要求还要从建园的角度出发,巧妙地用于组景增添园林意境,使画面更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小品不仅有建筑技术的要求,还有空间组合造型艺术上的美感要求。
(一)使用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都有具体的使用功能。例如:园灯用于照明,园椅园凳用于休息,展览栏及标牌用于提供游园信息。园林栏杆用于安全防护,分隔空间等等。为了表达景观效果,园林建筑小品往往要进行艺术处理,并且符合其使用功能以及在技术上、尺度上和造型上的特殊要求
(二)装饰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以点缀装饰园林景观为主。一道曲折的围墙可以使人顿生曲径通幽之感,一座构思精妙的雕塑会是一个绝妙美景,布景合理、美观实用的休息桌椅更是园林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亭榭舫等园林主体建筑相比园林建筑小品在空间上不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若裁剪得体,配置适宜,则不仅能满足功能要求还能为园林增添景致。
在建园艺术中,园林建筑小品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必须结合整个园林的风格和景观要求,统一构思才能体现出风格统一的园林环境。
园林建筑小品内容极其丰富,无论是实用的园桌园椅还是用以观赏的雕塑、喷泉、或是轻巧美观的装饰构件-花
格甚至是图案、材质颇具特色的铺装地面,这些都可以归类于园林建筑小品。园林建筑小品体量小巧,若匠心独运能使园林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与美感。
恰到好处的园林小品离不开精心的设计,建筑小品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巧于立意
优秀的园林建筑小品,不仅要有精美的外观形式而且要有深刻的内涵,要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和情趣,才能成为耐人寻味的作品。这样就要求巧于构思情景交融富有美感和艺术感染力,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一体。物境是指景物所营造的视觉景观形态;情境是指由于景观而引起心理上的感受,即所谓触景生情、心旷神怡等;意境则包括更深刻的内容,它将人们欣赏园林风景的行为活动上升为心理活动,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创造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同样的园林建筑小品除了追求装饰性和艺术性外,在更高的层次上还应具有深刻的含义,也就是说必须为园林建筑小品赋予精神和文化的内容,具体文化和精神内涵是园林建筑小品的最高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一方面园林建筑小品在形式上要讲究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在立意上要强调精神文化的内容,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
(二)独具特色切忌雷同
目前随着工业化发展,许多园林建筑小品(如园灯、园椅等)都是采用成品。但是,一个良好的园林环境必须尽量避免这种因为工业化带来的生搬硬套和千篇一律。园林建筑小品应该是艺术品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商品。
每个园林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园林建筑小品也一样应该切实结合园林环境和当地人文环境,创造个性鲜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的园林建筑小品。
(三)人工与自然的融合我国园林崇尚自然,因此建筑小品可采用自然形式以符合自然的情趣。材料可运用竹、木材、天然石材等。但竹和木材不耐用,天然石材价格昂贵,所以可运用钢筋混凝土来仿造,以营造自然气氛,即将人工融于自然。在现代园林中新材料和新技术广泛运用,金属、合金、高分子材料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需要强调材料、质感的对比以及工艺的现代感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处理得当,便能得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四)体量适宜 点缀园景
建筑小品是园林中的点缀,所以不能喧宾夺主。根据园林空间的不同,园林建筑小品应有相应的体量要求和比例关系。比如在大型集散广场中应设置大型灯具,这样才能满足照明的要求,在小游园、游散渠道等宜设置小型园灯并力求巧妙精致。即使在同一园林中,体量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一个大型公园内,入口处为喷水池、中心广场则是规模宏大的旱地喷泉,而在私密空间中则宜采用滴水和涌泉。对于园林环境来说,建筑小品应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画蛇添足。所以,园林建筑小品的尺度造型
要与环境相协调,切不可过分夸张破坏景观效果。
(五)满足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时除了要构思外观造型外还必须符合功能和技术要求。有些建筑小品的尺度是由人类的生理构造特点决定的,如台阶和园林坐凳的高度应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太高或太低都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一品红的栽培技术及园林绿化用途 第5篇
关键词:一品红,栽培技术,园林绿化
一品红, 别名象牙红、圣诞树、猩猩木、老来娇。属大戟科直立灌木, 原产墨西哥和中美。园林绿化中常用于布置花坛、会场, 或装饰会议室、接待室等。
1 特征特性
一品红, 属大戟科直立灌木。茎光滑, 含乳汁, 株高可达6~7m。花期12月~次年2月, 顶生杯状花序 (大戟花序) , 聚伞状排列, 总苞淡绿色, 有黄色腺体, 雄花具柄, 丛生, 雌花单生总苞中央, 子房具长梗, 受精后伸出总苞外。叶互生, 卵状椭圆形乃至披针形, 长10~20cm, 纯锯齿缘乃至浅裂或全缘, 背面有软毛。茎顶部花序下的叶较狭, 苞片状, 通常全缘, 开花时呈朱红色。
2 繁殖方法
以扦插为主, 如在温室内扦插, 以5~6月最好, 可在3月下旬 (春分) 进行。室外扦插, 从4月下旬 (谷雨) 开始, 一直可延续到9月。愈晚插则植株愈矮小, 花叶也渐小, 老化早。选择1年生枝条, 剪成长10cm的插穗, 带叶的插穗, 要将叶剪去一半, 以减少蒸腾, 切口流出的白色胶质乳液用水浸去, 因这流出的白色胶质乳液, 呈胶膜状, 会使导管吸水不良, 影响成活。将切口上涂以粘土或草木灰, 也可用火烧一下后扦插, 插床用细沙土或蛭石。为促进插穗生根, 可用高锰酸钾28.3g溶于22.7L水中, 即浓度为0.124%的溶液。将插穗浸于溶液中, 可以提高成活率, 扦插深度4~5cm。温度保持在20℃, 遮荫, 保持床土和空气湿润, 经常灌水和喷水, 不使叶萎焉, 这样大约20天生根。2~3月后, 新枝长至10~12cm时, 即可分栽上盆。当年春天开花, 同时, 腋芽也可扦插, 但不如枝扦插成活率高, 所以, 我们在日常生产中常采用嫩枝及休眠枝扦插, 以提高成活率。
3 栽培管理
3.1 及时上盆
在扦插成活以后, 应及时上盆, 上盆时, 常采用10cm盆, 盆土用腐熟的马粪土或腐叶土3份、饼肥1份、沙质壤土6份配制而成。先往盆中装入处理好的基质, 装至8分满即可, 填土时应边填、边摇动花盆并用手轻轻压实, 使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 最后用手整平土面并轻轻压紧, 上面留出2cm的沿口, 以便浇水与施肥。注意填土时不能将根部压的过紧, 使土壤之间没有空隙, 造成通气排水不良, 就会影响根系呼吸, 导致花苗生长衰弱, 甚至死亡。然后将花盆紧密摆放整齐, 再根据基质本身的干湿情况进行适当洒水, 可开启喷灌系统洒水。刚开始种植时, 最好采用0.13m大小的塑料盆, 不宜一下子采用过大的花盆。如果使用的花盆过大, 则装的栽培基质较多, 但此时花苗尚小, 蒸发量也小, 一旦浇水就会使盆土一直处于湿的状态, 将严重影响根系吸收能力, 极易造成根系腐烂、叶片黄化。
3.2 水肥管理
夏季炎热多雨, 应注意养护管理, 暴雨大风时将盆侧放。一品红不耐干燥, 因其叶片质薄而宽大, 若环境过干或遇烈日, 叶片会枯焦而卷曲。生长期间必须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度的水分, 光照不足, 容易徒长。一品红又不耐水湿, 水多会引起根部腐烂, 所以, 浇水要根据天气, 植株生长情况, 盆土干湿情况, 植株生长发育时期等因素而灵活掌握。清明前后将休眠老株换盆, 剪除老根及枯、病、弱枝, 开始适量浇水, 给予充足光照, 促其萌发新枝 (萌出新枝可做嫩枝扦插使用) 。一品红栽培中要适当控制水分, 以免水分多引起徒长, 破坏株形和适度的水分, 光照不足, 容易徒长。清明前后将休眠老株换盆, 剪除老根及枯、病、弱枝, 开始适量浇水, 给予充足光照, 促其萌发新枝 (萌出新枝可做嫩枝扦插使用) 。5~6月进行松土并追施1次浓肥。夏季炎热多雨, 应注意养护管理, 暴雨大风时将盆侧放。
3.3 适时摘心、整枝作弯
一品红生长期间常进行1~2次摘心, 促生侧枝。利用侧枝整形, 编扎作弯的方法, 使其植株低矮, 枝条分布均匀, 形成优美的盆花。为了使植株变矮, 花、叶分布均匀, 株态优美, 常采用整枝作弯的措施。具体方法是:在植株生长期, 随着枝条的生长, 及时作弯。新梢每长至15~20cm长度, 作弯1次, 枝条不可强弯, 以防折断造成“死弯”, 通常在午后枝条水分较少时进行。先捏扭一下枝条, 使之稍稍变软后再弯。作弯时要注意枝条分布均匀, 保持同样的高度, 作弯的方向要一致, 把壮枝放在周围;弱枝置于中间;壮枝弯曲的程度要较弱枝大一些, 以使其生长均衡, 作弯时用马蔺或塑料绳绑扎。最后1次作弯应在开花前20天, 使枝条在开花前能长出15cm为宜。若作弯过早, 枝条生长过长, 容易摇摆, 株态不美;而过晚, 枝条抽生太短, 观赏价值不高。
3.4 科学定干
扦插苗定干, 留高10cm, 可抽生2~3个枝条。若是老株, 每个侧枝基部留1~2个芽, 并将上部枝条剪去, 使养分集中, 抽生的新枝生长茁壮。除留的芽外, 再发新芽应随时去掉。每芽长成1个枝条, 每条枝顶端形成1个大花序, 留多少芽, 即开得少个花序。一般20cm盆 (“菊花缸”) , 留3个芽;23cm盆 (“二缸子”) , 留4~5个芽;30cm盆 (“坯子盆”) , 留5~6个芽;40cm盆, 留7~9个芽。
4 病虫害及防治
4.1 浸染性病害
浸染性病害是由致病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放线菌 (甜瓜根肿癌症是受一种放线菌引起的细胞增生) 等浸染而引起的, 病体间可相互传染或传染至健株, 多数植物病害属于此类病害。一品红常发生的病害有叶斑病、灰霉病和茎腐病, 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浸染性病害都有病原物侵入植物, 在植物体内扩展蔓延, 并使植物发病的浸染历程。多数浸染性病害在生长季中有多次再浸染, 而且此类病害的病原物冬季都需以一定的方式休眠越冬, 而非浸染性病害则没有以上特点。
4.2 非浸染性病害
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或叫生理病害。有病状而无病症, 发生范围比较大, 均匀发病, 病情可由轻到重, 但无发病中心, 不传染。感病植株基本上都是全株发病, 如缺素症和雨涝引起的发病, 若是高温引起的 (如果实上的日灼病) 或药害、肥害引起, 仅局部表现病状。土壤中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水分不足或过多、温度过高或过低、有害物质 (如有毒气体) 、农药和肥料施用过量等都会引起发病。一品红在生长期间, 温度低常引起落叶。据调查研究, 落叶主要是地温低所致, 地温低则某些土壤细菌浸害一品红的细根, 使吸水能力下降, 从而引起落叶。可采用乌斯普隆等500~1000倍液稀释液灌注盆土, 有防止落叶的效果。另外, 在栽培中, 将花盆放在泡沫塑料板上, 可以减少盆土温度的下降, 从而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5 园林绿化用途
一品红其顶端红苞片可由11月~翌年3月, 红绿相映, 特别悦目, 适于厅堂内摆放, 也可布置会场, 同时可用来插花。在南方可栽植于花坛绿地中, 亦可植于庭前窗下, 也是冬春重要的盆花和切花材料。常见品种有:一品白, 苞片乳白色;一品粉, 苞片粉红色;一品黄, 苞片淡黄色;深红一品红, 苞片深红色。
园林绿化中常用它来布置花坛、会场, 又可用其来制作花篮、花圈等。采用催延花期的方法可在“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开花, 满足节日布置的需要。在严冬花事寂廖之际, 一品红的红色苞片却娇如火艳胜霞, 造就极为醒目动人的风景。用它作盆栽或吊盆装饰公共场所, 或点缀窗台、阳台或书房, 娇红嫩翠、满堂生辉、春光无限。由于花期长, 苞片红艳夺目, 且易控制花期, 故深受国内外群众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王孝龙.一品红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园林用途 第6篇
关键词:休宁,藤本植物,种质资源,园林应用
藤本植物 (Vine) 是一类不能单独直立, 通过主茎缠绕或攀援器官借助其他植物或支撑物攀援升高的生活型特殊植物类群。藤本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重要的外貌和结构特征, 常把森林冠层融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层片结构[1]。藤本植物因抗烟、耐尘、适应性强等特性而作为当今城市垂直绿化的主要种类[2]。藤本植物有其独特的风韵和特有的生态习性, 在城市绿化中可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量和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藤本植物具有粗放性管理、经济效益强、见缝插绿、掩盖和遮挡不雅观的建筑物等优点, 在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方面具有强大优势[3]。调查研究藤本植物资源, 既可丰富、发展研究区域荒山绿化、城市垂直绿化的种质材料, 又可较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整体水平, 为城市垂直绿化乡土木本藤本植物材料的选育和应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意义。
1 自然状况
休宁县地处皖南最南部, 位于117°39′118°26′E、29°24′30°02′N, 属亚热带季风气侯, 年平均气温16.2℃, 无霜期231d, 大于10℃年有效积温5113.3℃, 年降雨量1613.7mm。地貌类型有河谷平原、丘陵、低山、中山, 以中低山为主, 海拔1301629.8m, 山体中下部陡峭, 上部平缓。北部为黄山山脉余脉, 东、南、西三面分别由天目山脉、白际山脉和障公山脉环抱, 海拔1000m以上山峰有40余座, 山间夹杂盆地, 以休宁盆地最大, 横江、率水两大水系自西向东纵贯全境。土壤基岩主要为千枚岩、花岗岩、砂岩等, 土壤类型有黄红壤、黄壤、黄棕壤等, pH值4.56.5, 有机质含量为0.38%9.30%, 腐质层厚度1030cm。森林植被类型主要为次生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及人工林等;常绿阔叶林为休宁县主要植被类型, 占森林总面积的13.37%、土地总面积的6.2%。
2 休宁县野生木本藤本植物种质资源
2.1 木质藤本植物资源特点
根据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6], 休宁县野生木质藤本共有25科48属132种 (含种以下等级, 表1) 。在这25科中, 5种以下 (含5种) 的小科占56.0%;单种科7个, 占28. 0%;含10种以上的科2个, 占8.0%;反映出休宁县木质藤本植物种类分化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以少数科为主。常绿和半常绿的藤本植物有52种, 占总数的37.1%;落叶的藤本植物有80种, 占62.9%, 说明休宁县的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优势明显。
攀援习性属于吸附类的有异叶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heterophylla) 、扶芳藤 (Euonymus fortunei) 、中华常春藤 (Hedera nepalensisvar.sinensis) 、络石 (Trchelosperm jasminoides) 等;缠绕类有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木防已 (Cocculus orbiculatus) 、清风藤 (Sabia japonica) 、二色五味子 (Schisandra bicolor) 等;卷曲类的有山葡萄 (Vits amurensis) 、刺葡萄 (Vits davidii) 、广东蛇葡萄 (Ampelopsis cantoniensis) 、光叶菝葜 (Smilax glabra) 等;搭靠类的有蔓胡颓子 (Elaeagnus glabra) 、野蔷薇 (Rosa multiflora) 、金樱子 (Rosa. Laevigatu) 等。如此丰富和完备的攀援方式为各种立面的垂直绿化材料的科学选择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2.2 木质藤本植物资源观赏特点
在132种 (含种以下等级, 表1) 木本、藤本植物中, 有许多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是优良的垂直绿化植物。观叶的藤本植物主要有大血藤 (Sargentodoxa cuneata) 、广东蛇葡萄 (Ampelopsis cantoniensis) 、木防已属 (Cocculus) 、铁线莲属 (Clematis) 等植物, 其中广东蛇葡萄秋叶变红, 是著名的色叶植物;观花的藤本植物主要有凌霄花 (Campsis grandiflora) 、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紫花络石 (Trachelospermum axillare)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香花崖豆藤 (Millettia dielsiana) 、葛藤 (Pueraria lobata) 、鸡血藤 (Millettia reticuiata) 、铁线莲属 (Clematis) 、蔷薇属 (Rosa) 等植物;观果的藤本植物主要有薜荔 (Ficus pumila) 、葡萄属 (Vitis) 、猕猴桃属 (Actinidia) 、蛇葡萄属 (Ampelopsis) 、南蛇藤属 (Celastrus) 、千金藤属 (Stephania) 等植物;花果兼具观赏价值的的藤本植物主要有木通属 (Akebia) 、牛姆瓜属 (Holboellia) 、五味子属 (Schisandra) 、蔷薇属、常春油麻藤 (Musuna semperivirens) 等植物。
3 木质藤本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3.1 绿化应用的主要原则
利用藤本植物进行美化环境时, 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美学原则, 合理搭配各类植物, 使人工景观尽量向自然景观方向发展。
生态性原则:模拟自然界生态植物群落配植方式, 将藤本植物穿插、攀缘在乔木、灌木、草本其间, 把几个层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加强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联系, 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提升生态和环境水平, 再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选择生态效应显著的垂直绿化植物, 能有效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 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4]。目前垂直绿化建设普遍存在植物品种单调问题, 而要建立真正的生态园林, 不仅要有足够的绿地, 还需要丰富的绿化植物品种, 在选择垂直绿化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树种, 选择与当地的自然条件, 尤其是气候、土壤、水分等生态因子相协调的藤本植物。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热、耐瘠薄、抗污染、耐粗放管理等特点, 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但能较快地产生生态效益, 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7]。由于藤本植物具有降温增湿、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监测空气的生态功能, 因此在绿化中要合理利用藤本植物的不同生态功能[5,10,11]。如以降低室温为目的的绿化, 应在建筑物外墙栽种叶片大、生长密集、抗日晒、隔热性好的藤本植物, 如爬山虎、常春藤、薜荔、珍珠莲 (Ficus sarmentosa) 等;以增加绿化面积、降尘、保持水土为目的的绿化, 则宜选择根系发达、枝叶茂盛的匍匐型藤本植物, 如葛藤、扶芳藤、络石等;如绿化的目的是为了观赏和创造阴凉的环境, 则应选用紫藤、常春油麻藤等大型的缠绕类藤本植物进行棚架绿化。
自然美学性原则:藤本植物在园林中应用时应遵循美学原理, 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 根据美学要求, 进行融合创造, 充分利用植物在形态、色彩、物候、质感上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地搭配, 根据不同的绿化形式正确选择植物。为了丰富景观, 还要注意品种间的搭配, 如常绿与落叶、观花与观叶或观果, 以及与其他绿化物、背景材料、整体环境之间的色彩、风格相协调, 使它们能够和谐统一。如藤本植物与大的乔木混栽, 可形成树藤缠绕的美学景观。
3.2 绿化应用的主要形式
藤本植物以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较快、能充分利用空间等特点, 近年来受到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者的重视, 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绿化形式[1]。
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泛指用攀援植物或其他植物装饰建筑垂直面或各种围墙的一种垂直绿化形式, 以达到美化和维护生态的目的。藤本植物不但具有生长迅速、根基用地少、可塑性强等优点, 而且具有隔热增湿、除尘杀菌等生态功能, 因而在城市垂直绿化中得到了广泛运用[5]。藤本植物用作垂直绿化的形式主要有墙面式、棚架式、篱垣式。现代城市的建筑外观主要是硬质景观, 若配以软质景观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既富有生机又可遮挡烈日, 降低建筑物的温度。如在建筑物墙面、假山和立柱等空间的绿化时, 栽上一些具有吸附、攀缘性质的植物就能起到遮荫、覆盖墙面、改善环境的作用, 并形成天然的绿色屏幕。用藤本植物进行屋顶、阳台、桥体绿化时, 不仅可起到吸尘、降噪的作用, 还可美化环境, 丰富生活[8,9]。适合的藤本植物有扶芳藤、中华常春藤、爬山虎、络石、凌霄、异叶爬山虎、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爬藤榕 (Ficus sarmentosa var.impressa) 、白背爬藤榕 (Ficus sarmentosavar.nipponica) 、薜荔、猕猴桃 (Actinidia deliciosa) 、常春油麻藤, 等等。
地被植物:地被植物是园林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我国地被植物种质资源丰富, 其前景十分广阔, 但是引用到园林中的并不多。藤本植物中一些匍匐类、攀援类植物, 如络石、爬行卫矛 (Euonymus fortunei var.radicans) 、香花崖豆藤 (Millettia dielsiana) 、葛藤、鸡血藤等种植在裸地、林下、屋顶或边坡上, 使其蔓延生长形成地被, 不但能增加绿化覆盖面积, 而且还能防止水土流失, 起到防尘降温的作用。由于水资源匮缺, 需水量少、抗性强的地被植物必将是未来选育的重点。上述藤本植物通常生长在荒坡或路旁较干旱的地方, 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瘠薄土壤、萌艹檗生长密集、易栽培管理, 是一类具有开发价值的优良地被植物, 可植于草地边缘、林缘、稀疏林下或成片种植作为路边、花坛、花境等镶边材料, 也可点缀岩石缝间组成岩生园景, 还可以与其他观赏植物配合种植形成丰富多彩的轮廓线和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而一些耐荫较强的藤本植物如三花悬钩子 (Rubus trianthus) 、寒莓 (Rubus buergeri) 、华中五味子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南蛇藤 (Celastrus orbiculatus) 等适合种植在建筑的北面、林下或半荫的地方。
盆栽和切花:盆栽植物主要指以观赏为目的可用容器养护的植物, 可分为盆花和盆栽观叶植物等, 主要用于城市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景观绿化。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盆栽植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适合盆栽的藤本植物如金银花 (Lonicera japonica) 、常春藤、单叶铁线莲 (Clematis henryi) 、大花威灵仙 (Clematis courtoisii) 、三叶木通 (Akeia trifoliate) 、木通 (Akeia quinata) 、扶芳藤、紫藤等。插花是我国人民的传统文化之一, 藤本植物中一些常绿种类由于枝条蔓生, 叶表光亮适合用作插花中的叶材, 特别是在自然式的插花中可以反映山野景观和自然风情。适合用作叶材的藤本植物有蛇葡萄 (Ampelopsis sinica) 、常春藤、扶芳藤、薜荔、爬藤榕等。
4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高楼林立, 人口拥挤, 有限的绿地越来越不能满足人居环境的需要, 而藤本植物作为垂直绿化的优良材料, 其占地少、生长迅速、管理粗放, 能充分利用立体空间, 达到绿化与美化环境的目的。
休宁县野生木质藤本植物资源丰富,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其中很多种类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因此应对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生存重点区域进行保护, 严禁破坏和乱砍滥伐;加速挖掘、驯化野生藤本植物资源, 丰富植物品种, 将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且具有地区特色的植物应用到园林绿化中去, 以丰富和突出地方特色。
参考文献
[1]王发国, 陈红锋, 刘东明, 等.广东省野生藤本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3) ∶157-161.
[2]张玉武, 杨红萍.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的研究——附梵净山藤本植物名录[J].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 19 (4) ∶269-298.
[3]马进, 王小德.天目山乡土木本藤本植物资源特征及园林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33 (4) ∶78-80.
[4]黎国健, 丁少江, 周旭平.华南12种垂直绿化植物的生态效应[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9 (2) ∶11-15.
[5]陈庆, 蔡永立.藤本植物在城市垂直绿化中的选择与配置[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 19 (5) ∶26-29.
[6]《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 (第一至四卷) [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 1991.
[7]顾建中, 史小玲, 向国红, 等.湘北地区野生观赏藤本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12 (1) ∶101-102.
[8]杨学军, 孙振元, 韩蕾, 等.五叶地锦在立体绿化中的降温增湿作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7, 20 (6) ∶1-4.
[9]张艳.藤本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18 (5) ∶48-49.
[10]蔡永立, 宋永昌.中国亚热带东部膝本植物的多样性[J].武汉植物学报, 2008, 18 (5) ∶39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