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缺勤登记制度(精选13篇)
因病缺勤登记制度 第1篇
因病缺勤登记制度
校园内的学生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个与之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学校的学生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事实证明,学校是全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而造成的。因此,学校每天执行学生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对于确保校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因此,遵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特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患病的缺课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的医生和校长。信息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要及时了解学生患病缺课的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二、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对因病缺课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与因病缺课学生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缺课情况报告学校医务室教师,并做进一步的家庭联系。
三、告知学生因病缺课时要向班主任请假,说明病因。
四、班主任对一边治疗一边要求上学的同学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在校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报告班主任。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给班主任,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五、学校建立学生体温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的同学要自测体温,并将结果告诉班主任。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医务室信息报告人。信息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长葛七中 2017年8月
因病缺勤登记制度 第2篇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确保因病请假的学生、教职工、食堂从业人员数据清,情况明,防止缺勤人员因感染传染病而造成疫病在学校传播,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1.如果学生在家生病,不能到校上课者,要通过电话告知班主任。
如果学生在校生病,需要请假就医者,应由班主任开具出校证明,持出校证明方可离校就医。
2.班主任得到患病学生请假后,要及时向学校值周组、德育处教导处报告。
3.因病缺勤的学生,值周教师要登记在《校务日志》上,班级要登记在《教学日志》上,如果是住校生,查夜教师还应登记在《住校生就寝簿》上。
4.学生在医院就医期间,班主任要主动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及时追踪了解学生的病因病情,并将追踪结果报告总务处。学校根据患病学生的病因做后续处理,如果确诊为传染病,学校则立即进行疫情排查,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疫病在校园传播。
因病缺勤登记制度 第3篇
【关键词】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预告登记;比较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59-01
1 我国的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简介
商品房预售是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产物,它与现房买卖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交易市场中两种主要的房屋销售形式。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将建设中的商品房预先出售给买受人,并由买受人支付定金或者房屋价款的行为。
为规范、引导房屋交易的合法有序进行,规范、治理房屋交易市场的有序竞争,防止同一房屋被数次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均对房屋交易程序与交易过程作出严格规定,其中,与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相关的规定有: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第二款规定:“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预售人应当在签订之日起30日内持商品房预售合同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国家之所以要对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售要求进行房屋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其原因主要为:第一,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对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管理;第二,我国对不动产物权的变更采登记要件主义,即须经登记不动产物权变动方发生法律效力。正在建设中的商品房,由于其还不具备办理房屋产权转让的条件,购买人即使缴纳了购房全款,其对所购房屋也仅享有债权上的请求权。
2 我国的预告登记制度简介
2007年3月6日颁布、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其第20条规定了动产的预告登记制度,“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预告登记制度最早起源于普鲁士法所设定的异议登记,后该项制度被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在其民法中继受,并成为民法物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预告登记是与本登记相对应的一项特殊的不动产登记,是为保全一项以将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为目的的请求权的不动产登记。目的在于保障将来不动产物权变动顺利实现。
预告登记制度的本质是保障登记权利人实现其期待的物权目的,而实现这种保障的方式则是限制登记义务人对其不动产物权在预告登记期间的处分。现今,我国房价上涨速度迅猛,出卖人在“一物二卖”中所赚取的利润空间常常大大高于违约金,因此,为谋取更大利益,出卖方常不惜冒着违约的风险。对于买方,即使通过违约责任使销售者承担了责任,但因对方违约而遭受的其他间接损失却往往被忽略。《物权法》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保护自然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们基本的生存之权,然而现实中比比皆是的“一物二卖”甚至“一物数卖”却正是因为理论与实践中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意义的分离使得众多的债权人利益无法得到真正的保护。这样的结果,既是对民法诚实信用原则与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践踏,也给在交易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带来极大的交易风险。
3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究竟是否为预告登记制度的思考
通过上述对两种登记制度的简介知,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是政府对商品房交易市场进行规制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为保障购买者如期顺利买得房屋的保障措施。而预告登记制度是为保障权利人对未来物权的顺利取得。可见,两种制度确实有目的利益的相似之处,也正因此,不少人就此认为即使《物权法》还未颁布,在我国的不动产相关立法中也依旧有预告登记制度的身影,这个身影就是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笔者对此并不赞成并对此问题有如下思考。
第一,“登记”是否须强制而为在两种制度中截然不同。预告登记制度中,登记是双方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若没有进行预告登记的约定,则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承受者一方无权要求出让者一方与自己为预告登记。对此,《房屋登记办法》中已有明确规定。
第二,两种登记中的登记对象截然不同。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是商品房预售人将商品房预售合同进行登记备案,即登记的是预售合同,进一步言,即是对预售房屋的交易的初始凭证进行登记;而预告登记制度中所登记的是登记权利人对未来物权变动的请求权。
第三,两种登记中所涉及的登记范围截然不同。预告登记制度所涉及的登记范围远比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的范围广。依《物權法》的规定,预告登记制度不仅适用于房屋买卖,还适用于其他的不动产物权变动中。另依《房屋登记办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不仅现房以及现房抵押适用预告登记制度,期房与期房抵押同样适用预告登记;相比之下,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所涉范围就十分有限,其只适用于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售,别无其他。
第四,对两种制度中登记义务违反的责任结果不同。由于预告登记制度是因当事人约定而发生,因此,如果有进行预告登记的约定而一方拒不履行登记,其行为是对合同义务的违反,承担的是合同违约责任,适用有关的民事责任理论;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是在我国还没有不动产登记法并且有关不动产管理秩序相对较乱的时期出台的一项制度,因此,该项制度不可避免的带有较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例如,我国《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开发企业在预售商品房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房地产管理部门处以罚款。…”可见,合同备案与否导致的更多的是行政责任,并且交易实践中对于此类问题也多通过行政程序解决。
4 总结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中十分复杂的问题,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制度和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又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组成部分,两种制度在表面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就其本质,依然是俩各种不同类型与不同性质的制度。深入探讨二者的区别对完善我国的登记制度有重要意义。
げ慰嘉南:
[1] [德]曼弗雷德•沃而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
[2] 王锦村:《土地法实用》,台湾:五南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3] 常鹏翱:《比较法视野中的预告登记》,载于《金陵法律评论》2005年春季卷
[4] 房少坤、吕杰:《创设预告登记制度的几个问题》,载于《法学家》2003年第四季
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第4篇
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为了我校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校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2、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
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4、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5、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6、各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学生凭医疗机构痊愈证明方可返校。
7、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统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8、学校突然出现大量学生不明原因缺课时,要及时上报卫生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
9、学校疫情报告人:谢慧
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乡学校
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第5篇
为了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校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值周教师和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2、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
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4、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5、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6、各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学生凭医疗机构痊愈证明方可返校。
7、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统计,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幼儿因病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 第6篇
各班老师如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进行登记与追踪,并报告给幼儿园领导。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一、各班对于因病缺课的幼儿,应当了解学生患病的可能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及时了解幼儿患病缺勤的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二、各班老师每天要对因病缺课人数的登记,并做好与因病缺课幼儿的联系工作,进一步与家长联系。
三、告知幼儿家长因病缺课时要向班上老师请假,说明病因,不要隐瞒。
四、班上对边治疗边要求入园的幼儿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幼儿园。对患有传染病幼儿恢复后,需有医院的证明,方可来园。
五、幼儿园建立幼儿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幼儿园老师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幼儿园领导。幼儿园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因病缺勤登记制度 第7篇
为防止传染病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校长为学校疫情总责任人,各班主任老师为疫情第一排查人,学校确定信息员为疫情报告人。
**:**小学疫情总责任人
**:**小学一年级一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一年级二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一年级三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一年级四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二年级一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二年级二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二年级三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二年级四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三年级一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三年级二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三年级三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三年级四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四年级一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四年级二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四年级三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四年级四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五年级一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五年级二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五年级三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五年级四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五年级五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五年级六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六年级一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六年级二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六年级三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六年级四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六年级五班第一排查人
**:**小学疫情报告人
2.严格按照晨检制度规定认真做好晨检工作,班主任早晨对到校的每个学生应仔细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3.班主任在晨检时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在学生请假时认真登记,并将存在以上可疑症状的学生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
4.班主任应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如学生没有按时到校,班主任
应向家长询问缘由,如是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病情,补办请假手续。
5.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6.疫情报告人如发现在班中有疫情感染相似症状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疫情报告人应告知校长,并在第一时间向疾控中心和上级部门报告相关信息。经确诊为传染病例后,按规定做好校的消毒工作。
7.患传染病的学生重新上课时,班主任应配合学校检查其病历,确认治愈且无传染性后方可入校。
五、有传染病患者的班级应按照传染病法相关规定,对传染病接触者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并做好检疫期相关记录。
**市**小学
学生因病缺勤登记与追踪制度 第8篇
校园内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学校的每日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学校每天执行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对于确保校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我校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如下:
一、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二、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学生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情况报告学校,并作进一步的家庭联系。
三、告知学生因病缺课时要事先向班主任汇报请假,说明病因。
学生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第9篇
学生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幼儿园内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幼儿园的每日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事实证明,幼儿园是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因此,幼儿园每天执行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对于确保入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如下:
1、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2、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儿童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情况报告幼儿园信息员,并作进一步的家庭联系。
3、告知儿童因病缺课时要事先向班主任汇报请假,说明病因。
4、班主任对边治疗边要求入园的儿童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在园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幼儿园,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幼儿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第10篇
一、各班主任要加强对本班幼儿的观察询问,如发现幼儿有发热、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症状及因病缺勤等情况,应在幼儿请假时认真登记,并将存在以上可疑症状的幼儿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人(保健老师)。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幼儿因病缺勤情况登记日志上。传染病流行时,做到因病缺勤人数每天上报。
二、加强晨检制度,由保健老师负责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做到一看二摸三查四问,了解幼儿健康状况。对因迟到漏检的幼儿,各班主任应及时带到保健室补晨检。
三、对因病请假的幼儿,各班主任要每天与家长联系,追查病情情况,并反馈给保健老师。
四、如果幼儿在治疗后返回幼儿园,班主任应主动询问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如经正规医疗机构确诊为患传染病的幼儿台,须查验治愈证明,并报保健老师进行备案,确定无传染病后方可入园。
因病缺勤登记制度 第11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特制定《南华学校学生因病缺勤登记报告制度》
一、各班主任要加强对本班学生的观察询问,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在学生请假时认真登记,并将存在以上可疑症状的学生及时报告给学校负责安全的领导。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二、加强晨检制度,班主任应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于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缺勤原因并进行详细登记。如因病请假须了解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填写“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和“晨检记录”表,并报告给学校负责安全的领导。
三、对因病请假的学生,如果在治疗后返校,班主任应主动询问患病情况和治疗情况,如经正规医疗机构确诊为患传染病的学生,须查验治愈证明,并报学校安全主任进行备案,确定无传染性后方可进教室上课。
四、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一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五、各班主任在晨检结束后,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及时报给学校安全主任,安全主任进行相应的统计工作。
幼儿园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第12篇
幼儿园是群体聚集的场所,而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源于群体中的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因此,幼儿园必须每天执行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加强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园内的发生与流行,确保师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疾控部门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幼儿因病不能来园者,由家长向班主任通过口头请假或电话请假,各班 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幼儿,应当及时了解其缺课的情况和病因并做好追踪调查,如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保健医生。保健医生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登记 并上报园长及上级相关部门。如因当班老师漏报、瞒报引起的相关传染病流行,其责任由漏报、瞒报者负责。
二、教师要随时对班级幼儿出勤情况进行清查,对未出勤的幼儿及时登记,对一天不来园的幼儿要联系家长,并按要求填写“因病缺勤随访登记表”。对生病的幼儿要了解疾病的症状、诊断的结果、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日期、就诊医院。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保健医生,保健医生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防。
三、教师要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密切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幼儿身体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报告保健医生。如:当班教师在晨检时发现幼儿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等情况时,应将可疑症状幼儿的情况及时报告给保健医生。保健医生要进行进一步排查。发现疑似患儿应立即将幼儿隔离,通知家长将幼儿带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保健医生如发现在同一班级,一天内有 3 例或者连续 3 天内有多名幼儿(5 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保健医生应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密切观察,应按规定做好班级的消毒工作,填写好《病因排查登记表》。经确诊为传染病例后,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区(县)妇幼保健所、区(县)教育局。
五、班上对要求边治疗边入园的幼儿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阻工作,建议其在家中治疗休息,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幼儿园。患有传染病的幼儿病愈 后,需按幼儿园的复课证明查验制度要求开具相关证明,即持有县级以上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来园。
幼儿园
因病缺勤登记制度 第13篇
校园内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学校的每日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事实证明,学校是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因此,学校每天执行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对于确保校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如下:
一、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二、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学生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情况报告学校信息员,并作进一步的家庭联系。
三、告知学生因病缺课时要事先向班主任汇报请假,说明病因。
四、班主任对边治疗边要求上学的同学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在校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学校,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