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我懂得了范文第1篇
现在,我明白了时间的重要性,因为这源于一个周末
这天爸爸妈妈都去外婆家吃饭,回来很晚,只有我和爷爷奶奶在家。我便窝在爷爷房间里一起看电视,对作业避而不谈,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在看电视中消耗了。
第二天,我和妈妈到她公司写作业。妈妈一走我便扑到她同事的电脑前,听起了周华健的歌,作业却一字未动。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我一看时间,已显示16:00了。我“嗖”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象做了贼一样按下了屏幕电源键,开始奋笔疾书。我用了半小时间,“填”满了数学练习册和语文补充习题上,并编完了作文。回到家里,妈妈把我的作业一检查,铅笔圈圈了一个又一个,错误很多,妈妈很严肃地对我说:“这就你的作业?作业既不能只讲速度、不讲质量,又不能只讲质量不讲速度,需要的两者兼得,即提高效率。”我不得不重新花时间去订正。我一边订正,一边懊悔不已。从小家长和老师都教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但我们有没有真正把时间视为金钱去珍惜呢。
半命题作文我懂得了范文第2篇
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和事、景和情,会让你体悟到“永远”的含义,请你把“永远的______”这一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引擎】
这是一道典型的半命题作文题。
先说补题,方法有三:一是补入一个实物名称,以这一实物为线索行文,如“家乡水”“泪光”等;二是补入一种情感,将这种情感作为行文线索,贯串全文,如“母爱”“思念”等;三是将前两种方法综合,既显示物,又体现情,例如补入“邻里情”“竹林情思”等。
再说构思,同学们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理解文题提示语中“生活”一词的限制性必须写你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是写真实的社会生活,不能虚构,如写小说或改写历史故事;二是要领会文题提示语中的“人和事、景和情”所暗示的要求,即所写文章要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贯串全文。如果要写的不止一件事,更要注意事散中的神聚;三是明确题目中“永远”这个词所体现的要求,即你所写的事情对你产生的影响必须深远,情弦的拨动必须强烈,引发的感悟必须深刻,切忌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体现“永远”的事物或场面不需大,同学们写作时宜从小处切入,逐层推进,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佳作展示一】
永远的糯米香
□葛 灵
午后,我坐在老家门口的木板凳上,遥望蔚蓝的天际,陷入沉思。忽然,屋内叮叮当当的响声惊我回神。回望屋内,外婆正端着一盆装满绿油油叶子的瓷盆,手脚麻利地从中挑选出干净完整的叶子,放入左手边的瓷盆。只见她右手迅速浸入水中摸出一把绿叶,细心地将被水粘在一起的叶子分开,再把卷曲的叶尖抚平,然后移入另一个盆中。
外婆的左右手交替进行,翠绿的叶片飞似的沾着晶莹的水珠跳跃,再落下。不一会儿,所有叶子已被筛选完毕,一部分堆在盆中央,另外一些散乱地垂头于盆颈处,颇有种闭目养神的悠闲神韵。外婆又进里屋提出一篮已经洗净的米。那米粒粒分明,仿佛闪着光华的珠玉,精致而诱人。外婆站在桌边,用双手将又长又细的叶片打成旋儿,制成漏斗状,左手紧紧攥住交接处,右手抄起勺子往叶斗中倾入两勺米,再将叶片上半部分翻折、盖口,用绳子捆扎起来。这样,一个工艺品般的粽子便跃入眼帘。我惬意地欣赏着,啧啧惊叹着。
“外婆,今天怎么想起来包粽子了呀?”我一脸疑惑。外婆笑眯眯地说道:“今天是端午节啊,要纪念屈原嘛;还有啊,外婆知道有些小孩子最喜欢吃粽子了,是不是呀?”我立刻摆正姿势,严肃地点了点头:“嗯,是呀,屈原要纪念,但不是我提出要吃粽子的。”外婆一脸笑意,却煞有介事地说:“呀,没人吃,这可怎么办呢?干脆不包了。”说着就往屋里走。“别,别呀!”我立刻跑到外婆跟前央求,却见外婆已经将粽子放入锅中开始煮了,原来外婆是在骗我呢。
等待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尤其是等待吃粽子的过程。然而外婆却一脸安详,不急不躁地等着,一丝抱怨也没有,或许就像等待我回老家看她一样,虽然急切却也无奈,只能永抱平和之心期待她的外孙儿回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空气里隐隐约约飘来一股清新的糯米香。“该熟了,快来吃啊。”外婆一边说一边从锅里往外捞粽子。一眨眼的工夫,冒着热气的粽子已被外婆细心地剥去外衣,露出纯白无瑕的糯米。咬一口,热气直往口中钻,乡村里自然的风味溢满心怀,顿时口齿生香。“外婆,以后每年我都要回来吃您包的粽子!”外婆笑了,笑得那样舒心。
然而,外婆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了,以后每到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只能到超市买现成的粽子,当然这粽子吃不出当年那纯真地道的糯米香
老家的青苔石阶在静静等待,老家的雀鸣已在空中消逝,只留下一缕缕清醇诱人的糯米香,永远地沁入我的心脾
模拟评分:48分。
得分理由:首先,文章以“糯米香”为线索,按照“包粽子”“说粽子”“吃粽子”“思粽子”的顺序分别展开记叙,体现出切入口小、线索清晰的特点;其次,文章既见物又见情,突出外婆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亲情,虚与实巧妙结合;再次,作者注重细节描写,让纯真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于是,那一缕缕清新诱人的糯米香也永远地沁入读者的心脾
失分理由:本文的叙述时空有些模糊,前面外婆给我包粽子吃的故事应将时间交代得更具体些。
【佳作展示二】
永远的青泥石板
□杨 阳
泛黄的相片,在记忆一隅投下些许斑驳。古老的青泥石板,在思绪里铺展,继而延伸,到达我从不曾去过的地方。
那是我永远的青泥石板,我从来没有探寻它的历史。至少在我出生之时,那条石板路就已经饱经风霜了。路面崎岖不平,尤其在一块块石板的拼接处。路边有绿绿的青苔,还有翻卷的烂泥。置身其间,仿佛漫步于历史长廊,穿梭在岁月变迁之中,渐生几分感慨。
奶奶说:它叫青泥石板。我点点头,从未被如此安详的呼唤悸动,风儿诗意地吹,心湖荡起阵阵涟漪。
犹记小时候捧回红领巾的那一天,我走的就是这条路。我不停地奔跑,快乐地旋转。青苔的绿意直逼眼帘,石板也仿佛同样充满了快乐。它们默默地注视着我,期盼我天天这般快乐。
青泥石板给了我快乐的路途,让我踏上旅程,无拘无束。记忆里也有灰色的往事,有那些孤独无助、寂寥难堪的日子。每每此时,我总是来到它身边,蹲下,向它诉说心中的苦闷。说着说着,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淌下脸颊。我相信它能听懂我的故事,因为在它的身上,承载着我的欢笑和泪水。我的心路历程,由我和它一起走过。
五六年过去了,青泥石板渐渐尘封在记忆里,不再被提及。也许,我冷落它了。
所以,我重回故乡,回到那片我曾经慢慢长大的土地上。我知道,它需要慰藉,那是一个失落的长者对儿女关怀的渴求,对亲情的呼唤。
可我再也寻不到它了。村庄还是原来的村庄,连日暮的炊烟也依旧袅袅升起。周边的乡邻告诉我:筑新路了,原来破的石板路早没了。
茫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可我终究没有落下泪来,那些掉泪的日子已经随着青泥石板的离开而永远封入记忆。我明白,心里的青泥石板会依旧铺展,永远不会离开。
脑海里慢慢映入几行斑驳的字
穿过人群/拥挤的黄昏/你就在我身旁/刻在梦想的路上/夕阳斜斜拉长倩影/此刻/你抬头仰望/也许太阳/并非是天空的唯一/但只有你/是我永远的陪伴。
模拟评分:47分。
得分理由:文章以“青泥石板”为线索,抒写的是“我”对家乡浓浓的真情。“青泥石板”接纳过“我”的欢笑和泪水,见证了“我”成长的快乐和苦恼,记录着“我”的心路历程。这种相依相伴的情意是永远的。物质的青泥石板会消失,“心里的青泥石板会依旧铺展”。至此,题目中“永远”的含义已经得到诗意的演绎。
失分理由:应将部分概述文字换成一个较为具体的场面描写,以加强“真情”的感染力。 【佳作展示3】
永远的单车
在中国的每个城市,每天早晨,你都会看见大街小巷乘着单车上学的孩子。最常见的单车是28型,又高又大。骑这种车子的,大多是些父亲。(落笔即把读者带入一种亲切而温馨的回忆之中。)单车上的孩子们,男孩喜欢坐在车前的横梁上,仿佛暗示着他们将来要直面这个世界,而父亲是他们的依靠。女孩却喜欢坐在车后,似乎说明她们的生活会比男孩平静得多,需要更多的呵护,而父亲则是她们最可靠的遮挡。(揣摩男孩、女孩各不相同的心理,表现出作者观察生活的细心。)
记忆中,不时会出现那永远的一幕。(自然地照应上文的叙述,引出本文的故事。)父亲骑着单车,车子就是那种极普通的28型,又高又大;车前捎着一个男孩,那单车总是慢悠悠的,任其他两轮或四轮的车子从身边匆匆而过,有种异乎寻常的安详、悠然。早晨,父亲捎着儿子去上学。儿子坐在车前,睡眼朦胧地打量着街道,父子二人一路无话。当夕阳西下时,父亲又慢悠悠地捎着儿子回家。儿子一路上兴高采烈,叙说着学校里发生的一切。父亲偶尔也会问问儿子上课是否专心听讲,老师是否表扬但大多时候,父亲总是静静地听着儿子说话,自己慢悠悠地骑着车子别样的安详,悠然。(描绘早晨、傍晚时分父亲骑单车捎自己上学、回家的画面,融情于事。)
渐渐地,儿子长大了。上学放学不怎么爱坐单车了,因为他常常要弯下身子,坐在窄窄的横梁上,实在有点难受。而父亲的话却一天天地多了起来,但还是“上课要专心,放学别乱跑”一类的关心和叮嘱。(有道是“信言不美”,朴素的叮嘱中满含着亲情与爱意。)
终于有一天,父亲发福了,儿子长高了。儿子自然有了属于自己的单车,一辆漂亮的山地车。上学放学,总是一路狂飙。父亲的单车,陈旧得早已落伍,默默地停靠在了车棚的角落。以前总被父亲擦得发亮的车把、横梁、车圈,早已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而瘪着的车胎,显得那样的疲倦和无力父亲的单车已经老了!它到了赋闲的时候。(似乎象征着单车主人的境遇。)
偶尔郊游的时候,父亲还会把那辆陈旧的单车推出车棚,擦去尘土,充气,上润滑油,调整好刹车,接着就上路了。那情景是如此的熟悉和亲切。(陈旧的单车偶尔还会派上用场,勾起作者无尽的怀想。)
哦,我思念父亲的单车。那永远的单车!它承载过无言的亲情,承载过永远的幸福。(直抒胸臆,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
[点评]单车是中国百姓最普通的代步工具,不论在乡村小道,还是在城市街头,我们都可以寻觅到它的身影。不少同学小时候都有过本文作者笔下类似的经历,有的同学或许还有更加动人的单车故事,但不少同学就是想不起将动人的单车故事形诸笔端,带给大家阅读的感动。本文作者好像并无意讲述令读者热泪盈眶的故事,只是很平淡地再现了小时候父亲用单车接送儿子上学、放学的一幕,但因为那永远的一幕凝聚着朴素而动人的爱,所以文章读起来自然就有了一种打动人的东西。
【素材链接】
坚强的小白花
小小白花,静静地承受风吹雨打。不知那是什么花,然而在淅淅沥沥落个不停的雨中,竟发出闪亮的光彩,雨珠一滴滴从绿叶的尖梢悄然滚落,那娇弱得引人怜爱的花姿,突然给人一种心情舒畅的感受。
雨要下就下吧,风要吹就吹吧,浸润在雨中的花瓣摇颤着,它的根虽细小,却稳固地纠结于土地中。
雨要下就下吧,风要吹就吹吧,风风雨雨总有停时,当风雨停时,小白花仍骄傲地抬着头。经过风雨的磨炼和洗礼,小白花的花瓣愈加洁白,绿叶更加鲜翠,它仍然坚毅地绽放。
运用分析: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论证“生命纵然弱小,也能无比坚强”的观点。小小的白花,娇弱得惹人怜爱,但它却坚强地任雨打、任风吹,这无疑彰显了小白花的坚毅品质。生活中,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人类是弱小的;但只要坚强起来,勇敢地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胜利者。此外,同学们还可以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角度来论证经受磨砺的重要性。
阳光的脚步
当黎明的布谷鸟有了清脆欢快的叫闹声时,阳光的脚步不会停止;当晨曦的露珠有了滴落叶间的迸裂声时,阳光的脚步不会停止;当清晨的花瓣有了呼吸空气的幽雅姿势时,阳光的脚步不会停止。它依旧匆匆上路,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无论一路的风景是如何的美丽,如何的宜人。
走在熟悉的大街上,阳光从不感到厌倦。它那执著中的永恒、不懈中的坚强便是它走近理想、亲吻理想的每一级阶梯。它轻巧的步伐,它的永恒,它的执著,甚至它的奋进,都是它冲破乌云、冲破夜幕、冲破寂寞的呐喊和力量。迎接它的,也都是大地的每一片温馨,每一次律动和每一阵芬芳。
把阳光融入生活,请把困苦踩在脚下,把挫折抛在脑后,把失意丢在路边,迎接你的,必将是前进中的每一个跨步,每一次飞跃和每一片掌声。
运用分析: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论证“要想取得光辉的成就,必须执著地努力”的观点。阳光作为哺育万物生长的源泉,它始终如一地努力着,从不间断,从不停歇。正因为如此,它赢得了万事万物的喜爱,成为人类心中光明的永恒化身。一个人也能够如此,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应该不懈地努力,把自己能够发挥出的能量全部发挥出来,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此外,同学们还可以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有回报”等角度来论述。
智慧的树
在长白山茫茫林海中穿行,常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稀疏生长或独自生长的树木,树身都不会太高,而且它们的枝干也弯曲不直;但成片的树木则每一棵都高大挺拔,从不旁逸斜出。阳光、水分是树木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按这个生存法则,占有阳光、空间多的树木应该会比那些只顶着头上巴掌大一块天的树木要长得好。但为什么生存在优裕环境中的树木反而没有生存在恶劣环境中的树木高大挺拔呢?其实,树也如同人一样,稀疏的树木因为没有竞争存在,就懒散着随意生长,这往往使它们生长得奇形怪状,最终不会成材;而长在一起的树木,每个个体想要生存,就必须让自己长得高大强壮,这样才能争得有限的阳光、水分等生存资源,从而存活下来,最终它们长成了令人敬佩的栋梁之材。
半命题作文我懂得了范文第3篇
⒈《______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______,我永远的天空》
⒊《都是______惹的祸》
⒋《笑傲______》
⒌《生活需要______》
⒍《何以解忧,惟有______》
⒎《假如我是______》
⒏《告诉你,我很______》
⒐《我眼中的______》
⒑《生活需要______》
⒒《______在我的身边》
⒓《______也是一种美》
⒔《______是最美的行囊》
⒕《与______同行》
⒖《______伴我成长》
⒗《______三步曲》
⒘《______和我有个约会》
⒙《我发现______》
⒚《真想做个______》
⒛《世上只有______》
21.《我______故我在》
22.《永远的______》
23.《______,我恨你》
24.《______,做我自己》
25.《______的风波》
26.《我和______的距离》
27.《______着并快乐着》
28.《给自己找个________》
29.《永远说________》
30.《那一次,我________》
31.《________不同情眼泪》
32.《带上________上路》
33.《我与________面对面》
34.《________是一盏明灯》
35.《那段________的日子》
36.《一个________的心灵独白》
37.《________,让我欢喜让我忧》 38.《爱上________》 39.《欣赏________》 40.《我眼里的________》 41.《那那那》
42.《想起________》 43.《________的遐想》 44.《第一次________》 45.《给心情涂上________》 46. 《人生路上________多》 47.《________,我的最爱》 48.《________的故事》
49. 《________是一种养分》 50.《那年,我________》 51.《和________赛跑》
52.《我________,我________》 53.《有________才有远方》 54.《________在,梦就在》
55.《还有多少________可以重来》 56.《明天,我________》 57.《我的________我做主》 58.《________,是这样炼成的》 59.《不想________》
60. 《将________进行到底》 61.《人生没有________》 62.《________是一瞬间的事》 63.《有一种________叫成功》 64.《________伴我少年行》 65.《带上________上路》 66.《________是一首歌》
67.《________是一种美丽的痛》 68.《________的回忆》
69.《有________陪伴的日子》 70.《________,没有什么不可以》 71.《与________一起走过》
72.《________,让我欢喜让我忧》 73.《拒绝________》
74.《让________为________着色》 75.《我________故我在》 76.《________,妙不可言》 77.《读懂________》 78.《我总是________》
79.《________一族的幸福生活》 80.《________拍卖会》
81.《________永不下岗》
82.《那次,我与________擦肩而过》 83.《________在我胸》 84.《________是一种牵挂》 85.《________带给我的快乐》 86.《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 87.《________让我如此美丽》
88.《________,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89.《最近比较________》 90.《将________进行到底》 91.《________,我的最爱》 92.《下辈子我做________》 93.《谁都可以________》 94.《________是金》
95.《拿什么拯救你,我的________》 96.《怎一个“____”字了得》 97.《________拍卖会》 98.《留些______给自己取暖》 99.《敬畏________》
半命题作文我懂得了范文第4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句话告诉我,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这也是我在经历了那件事后,深切感悟到的。从前,我是一个调皮、捣蛋的“专家”,一点都不懂得珍惜时间。从来都是以玩耍为主的“坏孩子”,作业不是忘了写就是写少了。现在,我为以前浪费光阴,虚度年华的我感到非常的悲哀!
那是一个周末,老师照样布置了双休的任务。放了学,我走在回家的大道上。忽然,我看见远处有几个低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地上玩儿。我走近一看,啊!他们是在“打卡”。我好奇地蹲下身看他们,在我“观战”的同时,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着。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不知怎么地,我竟然也参与了这场“激情四溅”“其乐融融”的“战斗” 。打完了卡,我昂首挺胸地走在了凯旋的大道上。回了家,自然没去关心老师布置的那“成堆”的任务啦!吃完了饭,我倒在了床上,呼呼呼!
第二天,我一觉睡到了到大中午才起床。吃完了午饭,我就直冲向了电脑桌,玩起了我深爱的游戏“英雄联盟”。没想到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眨眼,一小时、一个半小时、两小时宝贵的时间就在我所谓的“快乐”中溜走了!
太阳渐渐西沉了,我也从“英雄联盟”中凯旋而归。我
从饮水机中倒了一杯凉凉的冰水,细细地品尝着这一杯冰水,品入口中,心中有一丝说不出的凉意。不久,我隐约听到了楼下的母子在吵架!我从他们的对话中,猛然想起了自己那还未完成的的任务。正在这时,门嘎的一声,爸爸回来了。他大声喊着:“儿子,把你的作业拿来我看看。”我支支吾吾地说:“还没”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别认为今天的事明天再做也不迟,今天说明天做,明天说后天做,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呢?”
我冲进了卧室,奋笔疾书地写起了双休的任务。从那以后,我从未犯这样的错误了,也一直把‘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句明日歌一直铭刻在心!
半命题作文我懂得了范文第5篇
1、题目:抹不去的记忆
2、题目:让我为自己鼓一次掌
3、题目:掌声送给
4、题目:让人高兴的变化
5、题目:奇怪的手机
6、题目:朋友,对不起!
7、题目:我的乐与忧
8、题目:假如我有钱了
二、半命题作文:
1.《__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__,我永远的天空》3.《都是___惹的祸》4.《笑傲____》5.《生活需要幸福》6.《何以解忧,惟有___》7.《假如我是___》8.《告诉你,我很___》9.《我眼中的母亲》10.《生活需要____》11.《幸福在我的身边》12.《母爱也是一种美》13.《___是最美的行囊》14.《与竞争同行》15.《竞争伴我成长》16.《___三步曲》17.《春天和我有个约会》18.《我发现____》19.《真想做个___》22.《永远的____》25.《____的风波》28.《给自己找个___》29.31.《___不同情眼泪》34.《___是一盏明灯》37.《__,让我欢喜让我忧》40.《我眼里的___》43.《___的遐想》46. 《人生路上__多》49. 《___是一种养分》52.《我___,我___》55.《还有多少__可以重来》58.《___,是这样炼成的》61.《人生没有___》64.《___伴我少年行》67.《___是一种美丽的痛》70.《___,没有什么不可以》73.《拒绝___》76.《___,妙不可言》79.《___一族的幸福生活》82.《那次,我与___擦肩而过85.《___带给我的快乐》88.《__,其实你不懂我的心》91.《___,我的最爱》94.《___是金》97.《___拍卖会》100.幸福原来这么简单20.《世上只有____》23.《____,我恨你》26.《我和____的距离》27.《永远说___》30. 32.《带上___上路》35.《那段____的日子》38.《爱上____》39.41.《那那那》42.44.《第一次____》47.《___,我的最爱》50.《那年,我___》53.《有___才有远方》54.56.《明天,我___》57.59.《不想___》60.62.《___是一瞬间的事》65.《带上___上路》68.《___的回忆》71.《与___一起走过》74.《让__为__着色》77.《读懂___》80.《___拍卖会》83.《___在我胸》86.《___也是一种享受》89.《最近比较___》92.《下辈子我做___》95.《拿什么拯救你,我的__》98.《留些__给自己取暖》101.珍惜那份感动
《我___故我在》 24.《____,做我自己》 《____着并快乐着》 《那一次,我____》33.《我与___面对面》 36.《一个__的心灵独白》 《欣赏____》 想起____》
45.《给心情涂上____》48.《___的故事》51.《和___赛跑》 《___在,梦就在》 《我的___我做主》《将___进行到底》63.《有一种___叫成功》 66.《___是一首歌》69.《有___陪伴的日子》72.《__,让我欢喜让我忧》75.《我___故我在》78.《我总是____》81.《___永不下岗》84.《___是一种牵挂》87.《___让我如此美丽》 90.《将___进行到底》93.《谁都可以___》96.《怎一个“__”字了得》99.《敬畏___》 1
半命题作文我懂得了范文第6篇
1.了解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拟题要求。
2.初步掌握半命题作文题目的拟题技巧。
教学重点:目标l、2
教学难点:目标
1、
2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题型把脉
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由于它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所以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对于考生来说,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灵活度要大得多,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考生。如"假如我是"这一题目,可以补语文老师、班主任、校长、市长、联合国秘书长、解放军、环保专家,也可以补山川、小草、风、雨、雷、电等,还可以补时间、真理等。
正由于半命题作文比全命题作文给考生提供的自由度大,考生可写的内容更多,切入的角度也更多。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即便在话题作文、选题作文备受推崇的今天,半命题作文也未被人们冷落。根据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我们估计半命题作文形式还将在未来的中考作文中受到青睐。像2006年山东滨州市的考题为"_____________我的最爱",广东深圳市的考题为"让___________走进心灵",湖北荆州市的考题为"_______是_______",浙江金华市考题为"生活因_________而精彩",上海市的考题为"我们的名字叫_________",浙江嘉兴市的考题为"___________也美丽",山东莱西市的考题为"____________启示了我"等。
纵观前两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我们发现半命题作文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以下儿种:
1.留前半题:如"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江苏徐州中考作文题),"__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2006年重庆中考作文题)。
2.留后半题:如"走近__________(2005年湖北黄冈中考作文题),"我们的名字叫________(2006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
3.留中间部分:如"生活因_________而精彩(2006年浙江金华中考作文题),"我从________(生活、母亲、书本)那里学到的"(2006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
4.留首尾部分:如"______是__________"(2006年湖北荆州中考作文题)。
另外,还有留正标题的,如"________我的特长";留副标题的,如"乐在其中一一记一堂_________课"。
二、写作指津
从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半命题的数量,我们完全可以相信 1
半命题作文在以后的中考中会出现自由度更大,普遍性更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更紧密的趋势。
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完整、恰当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那么怎样才能拟好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具体事物拟题法。
这种方式可以以小见大,使选材新颖具体。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_________",我们可以填上"一条红丝带",叙写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动人一幕。又如"当我面对_________的时候",可填上"那片绿叶",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愿做绿叶、无私奉献的情操;也可填上"那座荒山",呼吁绿化荒山,爱护家园,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抽象事物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化具体为抽象,便于抒写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如"当我面对____________的时候",可以填上"虚荣",敞开心扉抒写自己对心灵的拷问;又如"寻找心灵的伊甸园""寻找人生的方程""我好想有一片蓝天"等,用的也是此种拟题法。
第三、特定情境拟题法。
这种拟题方式新颖别致,"(2005年湖北黄冈能创设一种特定氛围,给人一个遐想的空间,极易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2006年上海市人们丰富的联想。如"我好想再看你一眼""我好想当一天老师的好学生,""当我面对心灵的抉择的时候""当我面对凛冽寒风的时候""我梦见范进参加中""我梦见妈妈下岗"等标题采用的便是此种拟题法。前面提到的"当我面对__________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若一定要选"成功"或"失败"的作文材料,采用特定情境拟题法,将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掌声响起的时候""当我面对鲜红的58分的时候"等,便会获得一种奇妙的效果。第四,特殊符号拟题法。
此法是借用数学、物理或化学等学科特殊符号或公式来拟题。这类标题的作文在行文中必须恰当地体现公式符号与社会现象、某种道理的契合点,使形式和内容统一。如以"当我面对___________的时候"为题,来表达自己对社会上种种时弊的质疑;以"当我面对A、B、C的时候"为题,抒写自己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此外,如"我好想得到一个A+""感悟8-1>8""明天,我飞向ß行星"等,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第五,条块分割拟题法。
这种拟题法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为避免半命题作文拟题或内容上的严重"撞车",不妨依据所选的体裁,将内容"裁"成几个小"条块"。如某考生的半命题作文《寻找失落的昨日》,将"昨日"一分为三,用小标题"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逐一"回放"给读者。另一考生的《感悟生活中的美》,则是先设一"题记",下拟三组小标题:"母爱之美""劳动之美""运动之美",截取生活的三个画面,表现对美的热爱和感悟。
总之,题贵新颖,半命题作文的拟题追求的同样准确、生动而有魅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文化知识,正确理解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提示、"另一半"导引的内涵,并且掌握一定的拟题技巧,就能拟出让读者击节叫好的标题。
但是,我们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不少考生在拟题时出现了不少问题,这里列出一些,以便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首先是拟题雷同,千人一面。
由于半命题作文有"限"的一面,考生中最常见的毛病便是拟题雷同。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极易雷同的拟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假期生活"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只有"一天"、只有"假期生活"是"难忘的";写《当我______面对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出现,仿佛考生要"面对"的不是"挫折"就是"成功"。
其次是拟题宽泛,难以下笔。
以《感悟___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感悟大自然""感悟青春"这类既无新意、涵盖范围又过大的拟题很常见。显然,拟出这样的题日,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
再次是补题随意,缺乏考虑。
半命题作文的拟题之所以会出现上面提到的"一窝蜂"的拟题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考生看到半命题作文时,不能根据所选材料确定一个最佳的词语或短语来将题目补充完整,也就是不能很好地将"选材"与"补词"同时加以考虑,而是匆匆提笔,信手"补词"。
总之,考生在拟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具有的"自我命一半题"这一有利条件,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是否"写得好",是否"能出新"。这种"先天不足",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一军",不是所拟题目限制了自己的手脚,思路打不开,就是拟题涵盖宽泛,想写的内容太多,不知从何入手。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作文题型,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三、布置写作:
以"走进_________"或"走出________"为题。
要求:①任选一题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不限,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