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功教学范文(精选12篇)
英语成功教学 第1篇
关键词:词汇,英语教学,兴趣,方法
对于英语学习, 一直以来, 在学生中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是背单词, 最最痛苦的事情是背了单词很容易忘记, 最最最痛苦的事情是终于记住了, 但是不会用”。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 但却暴露了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面对词汇学习的苦恼。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于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 研究探索如何解决新课标下词汇教学的问题, 刻不容缓。接下来, 笔者将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对于词汇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1.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
如果说英语学习是建一座大楼, 那么词汇教学就是砖块。没有砖块, 怎么可以建大楼?同理, 没有词汇, 怎么可能学好英语呢?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也是这个道理, 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学生英语学习的成败, 言语技能的提高。所以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敲门砖”, 没有了词汇, 语言就失去了意义。要能够做到很好地表达和理解就必须重视词汇。很多学生一提起英语就头疼, 都在抱怨英语难学, 其中很多学生都说他们明明投入很多时间学习英语, 可是效果却不佳。长此以往将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 导致恶性循环, 最终英语学习将一塌糊涂。其实, 根本原因在于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没有过关。学生想要跳过词汇学习, 把英语学好是不可能的。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词汇方面5级目标 (即初中) 须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所以学生只有扎扎实实地过了词汇关, 才可以把英语学好。
2.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
英语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 其中词汇教学是形成英语学习的最基本的东西, 是提高学生各个能力的前提条件, 是英语教学的关键, 英语教学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词汇的教学。就如英国语言学专家DAWilkin曾经在《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说过:“没有语音和语法, 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 没有词汇, 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可见, 学生能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 大大制约了他的表达与阅读理解能力, 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学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学习英语, 必须首当其冲地过好词汇关, 它是英语学习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二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教师对于词汇教学不够重视。在英语教学中, 很多英语老师只注重传统的语音、语法、句型、阅读的教学, 而忽视了词汇的教学和引导, 认为词汇根本不需要教学, 所以很多教师的做法都是敷衍了事, 带读一下单词, 讲解一下意思, 然后就放手让学生独自去背单词, 接着听写一下就完事了。老师的敷衍和不重视, 也导致了学生的不重视, 对于词汇学习漫不经心, 不愿意花太多的工夫去理解复习记忆单词。词汇积累不到位, 考试前临时抱下佛脚, 带着侥幸的心理。结果到真的要用时, 才发现总是想不起来, 或者是拼写错误。在各种场合, 也不会应用, 最终失去了信心, 失去了兴趣。
第二, 教师词汇教学方法不当。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很多教师经常没有联系句子和文章的内容, 而是孤立地去讲解单词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 生搬硬套。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 不仅让学生很难真正地去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含义与用法, 而且也让英语学习变得无聊枯燥, 阻碍了学生学习, 最后没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第三, 教学监督词汇学习方法不当。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词汇知识学得不好, 就是因为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在词汇上, 所以只要学生写得多, 背得多, 词汇就可以背下来。所以他们每天布置大量的抄写单词的作业, 然后每天进行小测, 然后再进行罚抄, 对于错误的单词抄写10遍, 甚至20遍、50遍。这样的结果, 实际上事倍功半, 学生虽然看似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单词上, 但是效果不佳, 甚至这种做法导致了很多学生一听到英语单词就怕, 对教师也心怀不满, 渐渐地对英语产生厌恶与反感。
2. 学生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不会读音就在背单词。很多学生, 即使是初三的学生, 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不会读音标。而那些英语学不好的学生不会读音标所占的比例更大。我就曾经见过一些学生用铅笔在单词旁边注着中文版的读音, 如“Good morning”, 他们就标注“古摸令”, “hospital”他们就标注“厚死批头”, “smoke”他们就标注“死默科”等等。这种情况很普遍, 只要去翻阅一下那些不会读音标的同学的书, 就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这种旁注的做法后果很严重, 它导致了学生没法准确的发音, 按音标拼读单词, 在记忆单词时, 没有通过字母的发音规律来记忆单词, 大大影响了词汇的记忆与应用, 学生的听、说、读、学的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第二, 词汇量较大, 学生易遗忘。英语的词汇量是很大的。根据新课程标准, 将三年制的词汇量定为1000个左右, 其中把握词汇600个, 理解词汇400个。要求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与运用600个左右的单词。当然有些地方是把单词量定为要求掌握的是1600个左右, 无论是哪一种, 都对单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且词汇的变化也是很灵活的。所以要记住这些单词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而更糟糕的是许多学生的记忆方法不当, 没有去了解英语单词的拼写特征、构词方法, 根据单词的音、形、义、性结合起来记忆, 而是完全隔离开来。虽然每天花了很多的时间记忆单词, 但是隔了几天就都忘记了, 导致他们陷入了“反正背了还是会忘, 不如不背”的错误境地。
第三, 词汇应用能力较差, 缺少文化背景。英语是一门言语的学习, 它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性质,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会使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可是, 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 经常会出现拼写错误、词汇乱用、混淆词义等多种情况。特别是在写作文时, 现象更为严重。在口语交际中, 也是一塌糊涂。大多数学生对于单词的文化背景了解得很少, 在很多情况下, 也会出现很多尴尬的场面。如, 一个外国人来你家做客, 他要回家时, 你应该说的是“See you”, 或者是“Goodbye”等, 而学生通常第一反应是“Go slowly”。
三词汇教学的策略
1. 从音标处入手, 了解拼读规律
每个教师在开学初, 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前, 要先让学生过好音标关, 指导学生能够熟练地拼读国际音标, 掌握英语音标的拼读规律, 要结合英语单词的读音、拼写形式、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进行有效的记忆。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学起词汇来得心应手, 事半功倍。英语跟中文的拼音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英语的读音也是有一定的拼读规律的。所以, 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可以先让学生听英语单词, 然后辨别出读音之后, 再按照读音规律进行拼写。这样既锻炼了听力, 又加强了记忆。当然, 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几个词汇, 让学生再根据他们已经掌握的拼读知识试着去读出那些词汇, 再一次加强记忆。
2. 改变观念, 提升学生对词汇的兴趣
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词汇的兴趣呢?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改变教师与学生对词汇的传统观念。教师要重视英语词汇教学, 对词汇教学的理论进行好好的研究, 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多采用各类趣味的活动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比如, 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应用单词法, 就是模拟一些生活的情景, 比如在路上问路、打电话、去超市买东西等等情境,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活动中, 学习单词。也可以利用谜语猜单词的方法, 比如, 在学超市这个词时, 老师用英语描述It is a place, You can buy something in this place.然后让学生猜出单词:supermarket。再进行拼写, 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词汇兴趣的一种方式。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 有些学生对于单词记忆会感到恐惧, 害怕无法记住单词, 这时, 教师帮助他们进行心理引导是必要的。教师可以进行各种单词接龙、小组比赛、绕口令、看图片比单词等方式进行词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更加关注学习, 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当然, 教师也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强化词汇教学, 这样会使教学更为有效。比如, 在教单词drive时, 教师可以模仿开车的动作, 让学生很快地理解。
3. 利用多媒体资源, 扩大词汇教学途径
在以往的英语词汇教学中, 教师一般是让学生跟读教师或者是录音机, 这种方式显得较为单调, 无法全面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 调动学生的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如果充分利用各种图片、简笔画、幻灯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动感十足的动画等这些形象化的东西让抽象的词汇变得具体又生动, 又有了一定的情境和语境, 那么, 一定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 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4. 引进多种词汇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引进多种词汇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词汇。英语的词汇学习方法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利用构词法进行记忆。英语中的很多词都是通过构词法转换来的,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构词规律, 如词根、前缀、后缀、合成、转化等规律。要了解单词加上“un-”“dis-”等前缀, 就成了反义词, 加上“en”就成了副词;加上“tion”就成了名词;加上“ly”就成了副词等等。
第二, 利用小本记忆法。教师可以教给学生, 可以把平时比较容易忘记、记不牢的单词, 抄到一本可以随身携带的本子上, 利用一切闲暇的时间进行巩固记忆, 记下单词。
第三, 利用联想记忆法。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记忆。如在背“tomato”与“potato”时总是容易混淆, 分不清谁是土豆, 谁是西红柿。这时可以联想到谐音, “tomato”有个“to”想到“土个头”说明不土就是西红柿。在背“push”与“pull”中, 分不清哪个是推, 哪个是拉, 这时, 可以教学生通过发音, 嘴唇向外“push”的就是推, “pull”舌头向内的就是拉, 这样就很容易把单词记住了。同时学生在记忆一个单词时应该尽量联想到其他形式相近或者读音相似的单词或者是短语。比如在学习到达“arrive at”时, 学生就要联想到“reach”“get to”, 并及时地进行区别记忆。
第四, 及时复习巩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认为:“遗忘进程并不是均衡的, 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 后来逐渐缓慢, 到一定的时间, 几乎不再遗忘。”所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这一规律, 及时复习巩固, 分阶段在快遗忘时快速加强记忆。
第五, 用英语解释词汇, 在句子中掌握词汇。教师在讲解词汇时, 最好应用英语进行讲解,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提高。并且在意境中学习, 更能增强记忆。比如在学到月份“October”时, 教师可以解释成“It is the tenth mouth of the year”, 学到月份“hospital”时, 教师可以解释成“when you are ill, the place you should go”, 这样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六, 通过歌曲学词汇法。学生对于音乐似乎有独特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 进行词汇教学。每周教授一首英文歌曲, 学生学会猜测单词, 再查字典进行巩固, 在音乐中学会单词。
第七, 大声读写记忆法。实践证明, 学生要边读边写更容易记住单词。所以如果大声地读出单词, 就可以做到耳到、口到、手到, 更加有利于单词的记忆。
英语成功教学 第2篇
成功语言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教案(撰写模版)
成功语言教学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教案(撰写模版) LESSON PLAN SUBJECT: NAME: TOPIC: DATE: B-SLIM Approx. Time(secs) Teacher says Teacher does Student says Student does Why Theories Integrated 1.Preparation/input 2.Getting It/Intake 3.Using It/Intake 4.Output/Proving it 5.Assessment 6.Evaluation 注明: 1、本教案设计模版的特点是简明,重点突出,在备课充分的情况下撰写时间约30分钟,可适用于各学科教案撰写使用。 2、在这五部教学法(课前准备与输入-理解-运用-输出-评价-考核),输入分为两部分:理解与运用(Getting It-Using It);评价步骤也在2、3、4的.步骤中隐含运用;考核部分可设计为每天、每周、每月的时间段或不定期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多样化、规律化; 3、第二、三步骤的理解吸收与迁移运用方面重在帮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认知与内化的活动,视时间关系可设2至3个巩固活动(即任务型活动); 4、本教案设计模版明确了课堂几个要素:时间分配、教师所说、教师所做、学生所说、学生所做、理论依据,体现出高效课堂的效果、效率、效益的预测功能。 5、对于课堂生成部分,主要难点在于“老师所说、教师所做”来调控“学生所说、学生所做”。 6、本模式(B-SLIM)的使用,可以改善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但又被非智力因素所限制。 中 文 版 教 案(撰写模版) 科目 : 姓名: 课题: 日期: 教学模式 大约 时间(秒) 教师 所说 教师 所做 学生 所说 学生 所做 理论 依据 1.课前准备 与输入 2.理解 3.运用 4.输出 5.评价 6.考核
英语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第3篇
1、复习导入法
英语教学法中把讲授新课之前的复习检查称为“为新课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因此,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和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是相当重要的。复习导入新课,可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效果。在复习阶段,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设置疑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传授新知识的契机。比如讲到过去进行时,就用现在进行时导入。把现在进行时的时间状语一改,时态也就跟着出来了:讲到八年级Unit 8 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时,用Unit 2中的You should…句型导入,因为都是提建议。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导入要有较强的相关性,方可以旧换新,温故而知新。
2、情境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是英语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一般来讲,初中英语教材的课文和对话多出现在一定的直观情景中。因此,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借助动作、手势和表情等肢体语言,或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教材中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感知、理解新的语言材料的意思、用法,理解具体情景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如Go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到KFC或Mc Donald's中买东西的情景,让学生和老师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引出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这两个新句型,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句型的操练变得生动、形象。
3、直观导入法
直观教具包括实物、教学挂图、简笔画、卡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录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直观导入法是在新课讲解之前把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用图片、图像、投影和CAI课件呈现给学生,师生按照直观教具所提供的情景,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理,进行一系列的问答、讨论。“看图”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迅速地切入新课主题。如JEFC Book I Lesson 73介绍食物和饮料,可以用实物(如:可乐、茶等)或者自制的卡片直接呈现,并进行归类,从而引出新句型:Have some…please!What's your favorite food/drink?并进行操练。
4、谈话导入法
谈话导入法指的是在新材料呈现之前,师生围绕一个和多个话题,使用英语“自由”交谈,用英语交流思想。谈话是师生间的真实交际,师生间用英语交谈既能复习巩固旧知识、增加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又能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作为新知识技能发展的基础。例如:JEFC Book I Lesson 80中,在处理阅读材料之前,可以给学生一个话题:谈论他们最喜欢的明星,包括体育、影视明星、歌星以及他们最喜欢的食物。
5、时事导入法
利用近期发生在身边的事或国内外大事来导入课文。时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真实的语境,便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具体形象,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效果显著。教材的安排是固定的,但是每天发生的事件都是无法预知的,因此这一方法完全要看教师是否能灵活联系生活,如能应用恰当,应是很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导入方式。比如在学习有关体育的课程时,可以联想到在我国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求学生讲讲自己对奥运会的看法,然后我再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既感兴趣,又对教学非常有利,还对学生做交际英语的习题有帮助。比如:在西方国家,通常不随便问别人的年龄、婚否或薪金多少等个人隐私。成年妇女最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当别人问及她们的年龄时,她们常会回答“这是个秘密”。教师在介绍上述文化背景之后教生词“secret”和句子“It's a secret”就赋予该词句以文化内涵,使学生印象深刻。再如在学习比尔·盖茨这一课,我们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一些有关比尔·盖茨成功的资料图片,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7、游戏导入法
保持学生兴趣 促使英语教学成功 第4篇
一、运用谜语呈现新单词
谜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谜语呈现新单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例如, 在呈现“tiger”一词时, 我出谜语“I look like a cat, but I’m bigger and fiercer (凶猛的) 。Who am I?”让学生猜, 同时利用体态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根据我的提示, 学生能猜出是“老虎”, 但不会用英语说出, 此时借着学生高涨的热情, 我说出谜底并板书, 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单词轻而易举地就记住了。
二、运用Chant教学新单词
学说一段Chant要比说几句英语容易。因为Chant短小精悍, 富有奏感, 朗朗上口, 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动作与之相配, 让学生边表演边吟唱, 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 使学生学有兴趣。例如, 在教学颜色时, 我使用了Chant:Yellow yellow是黄色, 黄色的小鸭水中游:Black black是黑色, 黑色的蚂蚁在搬家:Green green是绿色, 绿色的小草在发芽;White white是白色, 白色的雪花满天飞;Red red是红色, 红色的国旗在我心;Blue blue是蓝色, 蓝色的天空飘白云;Brown brown是棕色, 棕色的巧克力我爱吃;Orange orange是橙色, 橙色的橘子挂满枝。
三、设计有趣、多样的游戏活动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灵活多变地设计游戏, 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习得语言。例如, 学习人体部位单词时, 可用Simon says:“Touch your”这个游戏, 来指令全班学生或部分学生参与活动, 并把做得最好的学生叫到黑板前给同学们表演。这样, 每个学生都沉浸在这个游戏中, 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当然, 每节课的游戏不能千篇一律, 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 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率了。
再如, 复习身体各部位名称时, 还可以运用:Joining Game也就是让学生一对一站立。当教师说出身体的两个部位时, 两个伙伴必须以最快地速度连接这两个部位, 当把两个部位连接起来变得困难时, 就会出现有意思的局面, 看看谁能首先完成这些动作而又不手忙脚乱。这样, 学生在娱乐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四、创设真实情境, 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抓住学生兴趣的切入点, 尽量设计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教学活动。例如, 模拟购物的情境, 练习使用Can I help you?I want to buy_________.创设在餐馆用餐的情境, 教学Are you ready to order?What would you like?I would like__________.使学生挑选各自喜爱的食物等。这些情境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有关, 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还可以组织采访、调查等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让学生享受在“用中学”和在“学中用”愉悦, 从而有效地保持了学习兴趣。
此外, 教师还可以运用故事、歌曲等活动形式, 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陶冶学生情操, 使学生愉快学习。
非英语专业英语成功之路 第5篇
毕业之后工作两年,辞职孤单一人来到北京准备考研。
当初准备的是北外的高翻学院,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同传专业。但是那时候除了看的是同传的高薪之外,还有自己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我一开始,英语程度也就是6级,但是经常锻炼口语,所以交流很流畅。这是我惟一的优势,其他的,没有工作,计算机专业,看来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可是我有着很多人没有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坚定的毅力。这是我后来能够成功被录取的最重要的一点。
从那年1月开始,我认真准备。但是当时对于高翻没有清晰的概念,所以很幼稚地觉得,把一套新东方推荐的60篇文章背诵下来,然后背诵GRE词汇就可以 解决问题了。结果,大概一个月之后,发现语言运用能力的确有所提高,但是要参加考试远远不够,因为那时候开始接触<经济学家>,发现根本看不 懂。于是在网络上疯狂地搜索和高翻相关的内容,论坛,网站,blog等等,也开始获得了大量的信息。
如果你还没有认真的看过《经济学家》,那考高翻就太困难了。《经济学家》是一定要看的,而且最好每天都看几篇。
为了能够清晰明了地说明我自己的努力过程,我把自己针对每一个考试所必需掌握的技能和进行的练习列出来:
英语基础------中英互译新概念3,4册,新东方精选60篇文章,张培基散文50篇,实用口译教程全部,现代汉英口译教程,现代汉英口译教程练习册,然后熟练背诵,这一共7本书!其实还有很多其它 的我背诵了只有2-3遍的,就不想提了。这些书要背诵至少3-4遍,我自己背诵了大概有10遍左右,之后总结当中重要的,自己不熟练的句型,词组等等,要 针对自己。
听力------这个是我自己感到最重要的。为了锻炼听力,我找到了普特论坛,并且严格地每天跟着一起训练,方法大家都可以在论坛上找到。每天听写 BBC,因为VOA太简单,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完全听懂。所以我一直坚持精听BBC,直到那年9月份。我找到了一个软件,可以把音频变速,叫做NV player,大家搜索,可以找到并且免费下载。其他的软件我也尝试了,但是基本上都还是声音会失真,但是这个软件只会加快速度,声音不会失真。之后我开 始把BBC变速听,变到1.1,1.2,最后到了2倍速,你听起来这个变速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当你真正的用这个软件开始听的时候,才发 现,就算是从1.1跳到1.2
你都会有很多东西突然间就听不懂了;与此同时,我还每天下载联合国网站的会议现场和白宫的会议现场,不断地变速听,而且普特 论坛上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共我选择,我也在不断地精听,精练。倒了10月,我开始精听BBC2倍速,同时开始了我正式的同传练习。是的,我已经可以进行同传 了,不过都是同传UN的现场,还有白宫的现场,每天都是一个小时左右,大概过了一个月,我开始同传VOA新闻。新闻的同传,在同传界是一个忌讳,也就是说 没有人去做新闻同传,因为信息集中,密度大,速度太快,挑战太大。但是,我很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并且开始坚持每天同传新闻,因为我发现UN会议和美国白宫 的会议太简单了,我每天都会把UN 和美国白宫的会议现场变成2倍速来做泛听,基本上一次就可以听懂了。
后来,我曾经尝试一次在安南进行的联合国的演讲录像,直接进行同传,基本上对我来说就是放慢镜头!每次听2倍速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因为最后我发现基 本上90%的安南演讲内容我都同传出来了。在此期间,我不但坚持锻炼同传新闻VOA,并且开始尝试加速同传,也就是把新闻变速到1.3倍速同传。这个的确 非常有难度,但是我还是克服了,这需要很多的勇气和毅力。很多人会问我,你怎么有这样的动力?我说,这都源自我的梦想,一个心中的梦想,希望能够成为一个 语言运用自如的人,运用自己的天分非常自如的人。于是,渐渐地,到了12月份,我已经可以同传VOA新闻的1.5倍速了。这个是非常难的,因为速度很快,而你又必须要同时传译。但是,这些都造就了我非凡的反应速度,还有我稳定的心理素质。现在我听人们说话,就真的好像在放慢镜头一般。而且,12月份的时 候,我也开始同传CNN,也是1.5倍速,以及NPR,但是BBC我还从来没有尝试过,因为BBC我一直都留给自己做每天的精听。
再后来,VOA的同传我就变速倒了1.7倍速了,但是这已经是今年的事情了。并且,开始进行新闻的记忆,也就是新闻播放并且同传结束后,尽力地记会议 全部的大概内容。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新闻简单,容易记忆,练习短期记忆还是应该用会议记录;但是,我不这么认为,5分钟的新闻可能很短,但是你知道么,这 里面往往包括7-8(有的时候10)个主要事情,而且相互没有联系。如果你能把每件没有联系的事情都记住,那么你记住会议内容会更加简单容易。看到这里,有的朋友会发现,我这个人有些变态,听力听2倍速,记忆非要用新闻练习......pervert!
是的,朋友们,如果你看了很多书,很多自传,你会发现,这个社会里面有所成就的人,基本上从一个角度来说,都是变态,或曾经做过一些变态的事情。但 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不是变态,这是执著,这是热爱,这是激情。我有一个同传的朋友,在外交部做同传很久,一次跟我聊天听说我听2倍速,立刻就蹦出来 一个pervert!我笑了笑,没说话。因为我很少对人说这是我的梦想,我什么都可以付出。
到了现在,我听任何材料,只要没有陌生词汇,就一定不会有任何障碍。甚至在面对5个欧盟口译司的考官的时候,我有些紧张,但是他们说的英文,即使我紧 张的时候,也是
让我如缕平川。你还记得很多人平时练习得很好,可是到了现场,发言人说话结束,她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平时的练习要超量,倒了现场才能抵消 紧张带来的负效应。
目前我看了一些有关快速听力的书籍,发现其实2倍速并不是速度的极限,2.5倍速才是,因为2.5倍速是人的听力速度反弹极限;也就是说,经常练习2.5倍速,再听1倍速,你的听力就不会回到1倍速。可以继续保持。所以,我目前一直在练习2.5倍速的BBC听力。我也希望,如果你真的想从事同传行 业,请多投入一些,短期记忆比较容易的是叙事类的,也就是上外和北外复试会考的内容;但是,会议内容是不好记忆的,因为有很多数字,很多分类,都需要笔 记。而全国三个大型的同传专业考试当中,只有欧盟口译司的这个考试全部都是会议内容,而且数字,年代,月份都非常清楚,当时我摊上的就是一个核问题,所以平时多练习新闻的记忆显得尤其重要。这里就说到笔记的问题,我练习笔记,只用了一本书《实战口译》,林超伦的,全书练习了大概5遍左右,每次一个小时练习一片文章,倒了最后能够基本上进行1.7倍速的播放,同时自己记笔记。但是这里我有一个缺陷,就是局限于书本的模式,每次都是记笔记一分钟长短,这是很要 命的,因为欧盟口译司的考官实际上要考察你的真实能力,不会拘泥于书本。我这次考试就吃亏在这里。可是,夺亏我平时练习2倍速听力精听和泛听很多,所以给 了我很大的自信心。而且,毕竟我练习笔记都是用的1.7倍速,所以她用常速朗读的时候,时间虽然长了一些,我最后还是表现不错。大家平时还是要多练习其他 一些长的内容。具体技巧就是书里面所提高的一些方法,严格地按照步骤来,练习就会有效果。这些就是有关听力的大概情况,实在太多,无法一一想起,只能叙述 这些。
新闻和杂志--------新闻的理解,记忆很重要,我背诵了大概有100-200篇VOA和BBC新闻,非常熟练的,《经济学家》大概也背诵了有 100篇左右,这些对我理解新闻和杂志很有帮助。背诵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新闻的框架基本类似,杂志基本上文章都大同小异。你可以翻译,但是这会花去大量的 时间,不过这个翻译很好,我曾经坚持了大概3个月左右,每天都翻译1篇文章。后来,开始转入直接视译,这个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而且我自己理解更有 效,也懂得怎样把复杂的语言转化为简单的语言让自己理解更容易。所以我现在视译的能力非常好。在阅读《经济学家》的同时,我建议大家要注意积累每一个你不 熟练和不知道的词汇,这些都是靠日积月累的,想要依靠GRE或者其他的解决问题很难。我每天都积累很多词汇,最后会复习,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
词汇---------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为了增加词汇,我背诵了很多词典,GRE词汇我背诵了自己都不知道多少遍,反正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复习一遍。背诵词典是很枯燥的,这是对你的毅力的考验。我第一次背诵GRE,用了1个星期就背完了,之后每周都复习一次,现在基本上6个小时就可以全部背诵 一次,不是看,而是背诵。说明我已经非常熟练了,为什么要这样?我听写新闻第一次飞跃就是因为GRE词汇,所以有很多词汇都猜出来了。还有一个是新闻分类 词汇,大家可以在北外的书店里面找到,12块钱,大概有2000-3000词汇,这个简单,但是只要背熟练,基本上听新闻不会有障碍,但是全部让你写出来 可能
还是有问题。另一个词典是口译词典,这个词典对中英翻译很重要,英美报刊词汇,大概有10000词汇,全都是新词汇,这个也要背诵熟练,托福词组,这 个是很有用的,尤其是词组的扩充。美国口语词典,对于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家》和口语能力的提升,理解英文文化大有帮助。
上面的都是很好的词典,每一个我都熟练背过,中英,英中,交替背过,而且经常复习。背诵词典是很枯燥的过程,你常常会遇到很辛苦的时候想要放弃,这个 时候我要告诉你,之所以很多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跟你一样到了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软弱下来。究竟是否坚持,关键在你。等你到了下一次软弱的时候,你要告诉你 自己,实际上会有另外几个人跟你一样优秀,克服了第一层阻力,但是也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很难坚持。是否坚持下去,决定在你自己,如此一次次鼓励自己,这 不亚于背诵文章,关键在于你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如果只是看到了高薪,我想你是在浪费时间,有一天你会后悔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且到最 后因为你不喜欢,你很难做好!
这一年,我基本上没有休息过,所有的节假日,我都用来突击单词或者词典。周末都是背诵GRE单词或者其他的词汇。
每天基本上都是1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早上6点起床跑步锻炼,打太极拳,这些很重要,保持身心健康。
晚上12点准是睡觉,吃饭等等都是准时准点的。
所以这一年我没有生病过。
我简单地叙述了我做的考试准备,接下来就是需要接受检验了。其实北外的考试证明了我做的准备有充分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北外的考试里面,我的总分 过线了,英文分数也很高,但是,我的政治差了2分,结果可想而知,我根本没机会进入复试。但是却被欧盟口译司看上,并且录取了我。
其实真正的内幕却是到了今天早上我给了老师电话才告诉我。
初试当中,有两部分,一个是笔试,一个是口试,口试包括中英和英中交传。当时由于我不知道口试会直接考交传3分钟录音,很紧张,竟然把英中交传做成了复述!我很快做完之后,拿掉了耳机,听到周围的人说中文,立刻就傻了!!
完了,脑子里面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没戏了,彻底没戏了,但是仍然强制自己镇定下来。结果中英交传还好,但是毕竟受到了影响,接下来的笔试之后,我就 很快第一个就交卷,找到了老师,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但是他说,不可能让你单独再来一次了,等通知吧。没想到等到了几天之后,竟然真的接到了复试的通知。当 时的喜悦如同这次知道复试通过,特别兴奋。我还特意问老师:老师,您还记得问我么,就是那个考试第一个结束后就找您的那个学生。他说,呵呵怎么不记得,你 是所有考生里面唯一一个把传译做成了复述的人,不管你是谁我都记住了。我听了也心中一紧,感到万分庆幸,我想,还是由于自己笔试的成绩不错,而且语音不 错,才给了我这个机会进入复试。
复试的时候的情况,和我后来告诉大家的有些差异。
复试一共4轮:自我介绍,即兴演讲,英中现场交传,中英现场交传。每一轮结束后,都需要学生出去,所有的考官一起评价,决定分数,这个就很人性化。
后来我打电话才知道,我在前三轮的表现非常好,语音标准,流利,反应迅速,对国际时政了解透彻,给考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甚至到了第四轮考试的时候,轮到了我,那个给我出题的中国考官还小声问旁边的人,还有必要么?看来的确有些低估自己的实力了,不过我并不骄傲,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这些仅仅是 一个简单的开始。
其实,认真想想,人的一生真的很奇怪的,如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呢?
如果初试我就因为把传译做成了复述而把我排除,就像我因为政治少了两分把我踢出局,我还有机会进入复试么?
如果进不了复试,我还可能成为幸运者之一么?
那么我下一年又会经历什么呢?我还会和现在一样精力充沛么?
英语成功教学 第6篇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究,并且调查了很多成绩滞后的同学,发现了症结之在:词汇量贫乏。目前,很多高中毕业生只能掌握必备词汇量的三分之二,这就直接导致错误及不理解文章的内涵,以致得分率不高。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智商与他所掌握的词汇量成正比。美国《时代》周刊对各界成功人士做过调查,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词汇量丰富,丰富的词汇量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基石。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有丰富的词汇量?我们尝试着用了很多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及最关键的是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根据读音规则拼写单词
要想让学生养成根据读音规则拼写单词的能力就要教会学生拼读音标。英语不同于汉语,英语中有些复杂的词汇是由很多字母构成的,如果不掌握读音规则,是很难记忆的。例如:appropriate,enthusiastic,identification,congratulation,independence。
二、根据构词法记忆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任务型阅读,这种题型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太高,有些填空题就是根据原文中的单词写出其相应的前缀和后缀。英文中的前缀和后缀是英文中的一大特色,便于记忆。例如:由“dis”构成否定前缀(例如:dislike,disability, disagreement),“en”构成动词前缀(例如:endanger,enrich,enlarge, enable),“tion”和“ness”构成名词后缀(例如:invention,satisfaction, hesitation,kindness,sickness,sadness,happiness),“al”构成形容词后缀(例如:international,natural,agricultural,industrial),“mate”表伙伴关系(例如:workmate,roommate,classmate,deskmate)。
三、结合句子理解词的不同的搭配用法
英文中有很多词,不同的搭配有不同的意义,这就可以借助句子来记忆词组的用法。例如:control:
The fire is in the control of the firefighters.(由……控制)
The firefighters are in control of the fire.(控制住)
The fire is in control.(处在控制中)
The firefighters have taken control of the fire.(控制住)
The firefighter have / brought / got the fire under control.(使……处于控制中)
The firefighters have lost control of the fire.(失去控制)
The fire is out of control / beyond control.(无法控制)
四、根据词的根本意义,挖掘引申一词多义的能力
例如:success最基本的意义是不可数名词成功,但说明某人或某事的可指一个成功的人或事。
H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music.(不可数名词成功)
Yesterday’s concert was a great success.(一件成功的事)
Bill Gates is a great success.(一个成功的人)
五、根据语义的完整性,理解和运用英语习语的能力
英语中有很多习语,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就增加了解题的难度。这样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再从习语根本的意思着手选择正确答案。例如:
a.-How do you he will come?
-A little bird told me.(本意是小鸟告诉我的,这儿习语的意思是我知道但不告诉你。)
b.-What are you doing?
-I’m preparing for the job interview.
-Wish you good luck.After all,early birds catch the worm.
六、形似词、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英语中这类词很多,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例如:
形似词:例:He has the ______ for the job?
A.certification B.identification
C.desertification D.qualification
近义词:例:On no ______ will we give up the plan.
A.state B.situation
C.condition D.occasion
七、用英语近义词或词组释义的能力
用英语近义词或词组释义既有助于新单词的记忆,又复习了以前的单词和短语。例如:opportunity means chance or occasion, possess means own or belong to,devote to doing means apply oneself to sth. / be buried in doing / focus one’s attention on / fix one’s attention on / be absorbed in。
八、掌握一些常用动词make,remain,keep,leave的用法
例如:make him monitor,make him very angry, make him lose temper;remain seated,remain standing,remain to besolved,remain unanswered,remain a farmer,remain in the classroom,remain silent。
九、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阅读能力也不可忽视,这是我们教学的宗旨。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寻找一些有趣的,有情节的英国文学作品、语言材料提供给学生阅读,学生在体验趣味性、知识性的同时,也丰富了词汇量,与此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培养了猜测生词词组和句义的能力,这也正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注重以上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就可以改变过去教师孤立地教单词和繁琐的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单词的现象,真正地实现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的转化,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英语文章比较幽默风趣,往往很小的一个事情体现了一个很深的生活哲理。提倡在英语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英语,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轻松学习,愉快学习,符合当前新课改的需要,符合当前创新人才的需求。
英语成功教学 第7篇
一、课前预习应分步实施
无论是预习案, 还是导学案、讲学稿, 都有一节新授课的预设和设计, 不但包括重难点, 而且有每一篇文章的理解等详尽的内容。在编制这些材料时, 需要我们做到由易到难, 由一般到复杂, 从一个简单的导入开始, 向左右前后四面八方分散展开, 让学生逐步厘清文章的纹理和脉络。在题型设计上, 要体现步骤性、台阶性, 可以先设一些True or False, 继之以一些相互匹配的连线题, 让学生既能“望文生义”似懂非懂地理解含义, 又能带着疑惑和兴趣去文中寻找具体答案, 从而顺藤摸瓜, 各个击破, 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个台阶, 让学生产生满足感, 从而催生进一步学下去的愿望。最后, 再遇到一些发散思维的题目或者是文章整体理解的题目, 因为他们有前面的铺垫和认知, 这样便能怀着一种信心去思考, 怀着一定的知识背景去探究, 这比按部就班的“做题”效果要好得多;而对于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题, 因为要有一定的综合推理能力, 也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 若教师分步实施, 分层推进, 并提前布置, 做到相关指导和提示, 让有挑战欲望的学生带着信心去完成, 则既能让基础较好的同学示之以范, 增强自信心, 也能激励其他同学。因而, 在预设环节, 可以灵活要求, 既要鼓励完成, 又不作硬性要求, 这样既能关照个性, 又能激发整体;既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吃得饱”, 又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吃得好”, 从而为课堂的整体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应分层要求
英语是学得的, 而不是习得的, 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毫无疑问, 课堂是主阵地。传统课堂, 往往强调整体联体, 上下一盘棋, 一节课为了赶进度或强调某一重难点, 往往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 忽视了个体的不同理解、不同感受、不同体验, 学生往往在沉默中接受着教师一枝独秀的既成事实, 这样, 学生即便有疑问, 也没时间问, 没机会问, 造成很多学生在听课时的“思维短路”。其实, 如果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预计教学问题的难易度、教学思路的延展度、学生个体的接受水平等,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 分步达成, 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 也有利于学生的学。同样, 在提问学生的环节, 也可根据学生的大体水平和平时的表现,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创设“回答正确”的机会,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与进步。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崭新教学理念。须知, 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 既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 更是一种自信心的构筑, 学生在课堂上的点滴进步会成倍地投射到课后的学习中。著名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只有分层教学, 才能既顾及到班级的面, 也能顾及到学生的点,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 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
三、课后作业应分类布置
分层教学, 最显著的是课后作业, 一般情况下, 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学生学习成绩的成果, 往往会通过作业媒介反映出来:成绩较好、态度端正的学生往往作业较认真, 正确率也较高;其他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在作业上可窥斑见豹。因此, 教师要真正凸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 就必须在作业这一环节上实施分类布置, 从而了解学生的真实学情、水平和动态, 否则, 既不能真实地反映教学效果, 又不能了解学生的实情, 这样作业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而作业的本义, 应是如实地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反光镜。因此, 教师在编制讲义、作业时, 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不同的接受水平、不同的起点和个性, 从而制作有个性、有差别、有侧重的讲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 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挑战自己想征服的作业, 明确标出自己暂且不会的作业, 从而在课堂中能做到知彼知己, 心中有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不同、个体差异, 摸清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具体的教学情况, 有选择、有条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准备“作业大餐”。如可设置选做题和必做题、设置一般题和易错题、设置识记题和能力题等, 让学生既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 也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从而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学习,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最终的共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习习惯应分类指导
成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8篇
一、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和2015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明确提出, 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正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中央把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和广大人民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愿望的集中概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过程中, 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过去那种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质量的教育观, 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 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这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
在英语教学中, 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坚持从学生的个体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同性格特点, 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训练内容, 采用不同的手段, 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 首先, 教师要从思想上看得起他们, 使他们坚信, 人先天智力的差异是不大的, 决定性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实践。我常常对学生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天才”, 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其次, 当他们学习受挫、成绩不佳时, 切忌进行不当的批评, 多用关心的姿态、和蔼的语气, 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排除心里障碍。同时让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介绍成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要求“后进生”找出自己学习方法的缺陷, 提出改正措施, 使其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要为他们创设多种语言环境, 扩大语言实践的范围,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对中等的学生则应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特别是初中七年级的入门阶段。这一阶段如果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他们以后学习英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领路人, 肩负着很重要的责任。
为了制定和实施以培养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教学方式, 教师就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点, 从而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在英语教学中, 积极创设情境, 借助图片、实物、音像进行立体化教学, 使抽象英文变得具体形象, 从而增强理解和记忆。又结合学生好动、善于模仿, 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 运用交际法、演示法、情境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轻快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使其养成敢说、爱说的良好习惯。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兴趣就可能上升为志趣和志向, 学习就会有更强烈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因此, 我们应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牵引点,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自觉地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 以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促使其主动发展
英语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还在于学生主动地发展, 所以要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加强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学习英语与学习其他知识一样, 是不能强迫的。教师的一切努力只有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基础上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学生只有具备了主观愿望, 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个性, 使知识能力、个性和目标统一起来, 实现个体素质的提高。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我们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 才能使教学立于不败之地。我在具体制定教学目标时, 采取分步骤、分阶段提出适当的要求, 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能够达到, 但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状况。制定这样的目标, 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和培养。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两者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卓有成效地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上。教师要善于当“指挥”或“导演”, 让学生当主要角色, 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要努力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感受到主动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实践证明,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邓小平教育理论, 必须学习邓小平同志抓教育的务实精神。因为再好的理论和思想, 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 不能落实到实处, 都将无济于事。只有脚踏实地, 扎实工作, 锲而不舍地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实际问题, 才能使教育健康发展。
英语成功教学 第9篇
社会建构主义 (social constructivism) 认为:⑴个体与社会是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的;⑵意识来源于社会的建构;⑶学习与发展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⑷文化和社会情境在儿童的认识和发展中起巨大作用 (王文静2001.p15) 。它包括人本主义、认知学说、建构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人本主义主张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 (whole-person education)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个体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之中, 而教师是学习者最重要的互动对象。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 与教师、同学一起利用各种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协作与交流, 而相互建构的一种新的“社会产品”。因此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学习理论认为, 有用知识必须镶嵌在相关的或真实的情境之中。因此,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迅速有效地将学生导入课堂教学情境之中, 以激发学生热爱学习、认真思考、积极参与, 并建构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新的知识。协作是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讨论与交流、以及遵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建构新的知识的活动过程。对话是学习小组成员之间, 学生与教材中间, 甚至师生之间必须通过对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并通过辨证否定而建构新的知识。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及通过联想和重组, 从而整合思想, 再产生更新的知识, 它是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和意识, 通过“协作”去建构 (含重组、整合以及创造) 的新的意义。因此,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建构相关联的完整的知识的师生互动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巧妙而新颖地设计课堂导入, 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 艺术地转换学生的语言思维, 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积极地去接受感性的材料, 从而沟通彼此的心灵, 将学生自然引入特定的英语学习情景和任务中, 让学生找到情感的共鸣, 自觉地完成对新知的感知和建构。所以, 我们教师要充分了解我们的学生, 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和目的等, 特别要充分挖掘学习文本的趣味性, 拓宽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 整合严谨的态度和热情的教学方式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激励学生, 使学生的兴趣变得浓厚, 情感得以陶冶, 才智得以增长, 师生在美与情建构的过程中尽情地享受学习的魅力。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包括新课和新知识传授各个步骤的过渡。下面我以SBII A Unit 7 Reading“Born Dying”为案例, 让我们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导入的成功和喜悦。
一、课题导入借教具, 吊情绪
不同的导入方法适合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上课伊始, 我给学生展示一幅两个爱滋病婴儿的照片, 问学生:
T:What happens to them?
S:Perhaps they suffered from AIDS.
T:As we all know, AIDS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s in the world.If we know much more about it, it will do us good.Do you think so?
S:Yes, of course.
T:So let’s learn“Born Dying”today.
照片及简短的对话自然、真切地导入了课题。既迅速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 又激活了学生思维, 沟通了彼此的心灵, 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到了特定的英语学习情景和任务中,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 我是借助实物、教学录像或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采用问答、讨论等教学手段直接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这种教学法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
二、教学过度借逻辑, 助领悟
导入课题后, 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attitude to AIDS patients。”因此, 我以feeling为设计主线, 又直接给学生看三个可怕的爱滋病人的照片“to test their feeling”,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学生思维激活了, 我们彼此的心灵沟通了, 学生纯真地流露出“terrible、frightened、pitiful、helpless”的感情。接着, 我趁热打铁, 问:
T:--Would you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
S:---No, never.They look so terrible.
T:---If you know more about them, you willchange your minds.Now let’s come to task 2, you’d better try to predict the title.这里, 我巧用学生逻辑上的思维差They look so terrible, so I would no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激发了学生猜测文本知识的欲望。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知识, 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 进行了合理的、大胆的预测, 既活跃了我们的课堂, 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还切入了课题, 收效显著。
三、提问导入---作比较, 强理解
学生细读文本后, 对文本有所了解,
T:Do you understand the text?
S:Yes, we do.
T:Now let me test your comprehension and compare your prediction, OK?
学生本来已经不自觉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对文本学习也有了较充分的准备。还有, 在task 2预测的问题中, 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 我在这里给他们予以一一解决, 并根据课文文本比较了学生原来的猜测。这样, 我们真正实现了“学生教材教师”的互动, 真实地进行了任务教学,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加强了学生迅速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还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四、承上启下导入借任务, 利连贯
有时候, 为了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或拓宽学生思维, 教师要有意地设计一些有弹性的学习任务, 从而使课堂教学有很强的整体感和连贯性。如本课要突出学生对艾滋病人的情感不断变化发展, 于是我在阅读理解的最后设计了一个任务:
T:What else do AIDS patients suffer from?
S:Fear.
T:Anything else?
S:Worry, frightened, being looked down
T:Now Would you like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
S:No.
T: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Now, let’s listen to their voices.
马上又切入到别人对艾滋病人及艾滋病人自己的一些评价与观点, 话题由艾滋病人的痛苦自然过渡到评价与观点, 教学过程连贯, 符合教师和学生的思维逻辑, 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很强。
五、活动导入法借表演, 显能动
本课的一条教学主线就是让学生对艾滋病人不断了解, 然后自己不断改变对他们的态度, 我在设计“Let’s listen to their voice”的同时, 让学生自己感受艾滋病人复杂的心情, 我用了一段小结的话:
What we did to the AIDS patients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m, to us all and even to the whole society.Now let’s try to work in groups and act out.
(Suppose you are a government official)
使学生的角色迅速从一个听众向角色转变, 同时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 情感上开始了倾斜, 教育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诚然, 在学生的活动中, 学生会站在某一个角度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要适时地予以适当的评价, 并正确地引导我们的学生:
You will be a good government official!You can be an excellent doctor!
让学生尽情地享受成功, 感受活动的快乐。
接着, 我又展示一些名人明星关爱艾滋病人的漂亮图片。
T:Many of us have been doing much to them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What should we do to them?Dec 1st is approaching, let’s design a theme for the World AIDs Day for this year.学生因为情感和角色的变换, 思维活了, 互动层次拓展了, 很多经典的themes产生了:
1.We love, so we live!
2.Open our arms to embrace great love!Let happiness around us.
3.World full of love, life is equal.
4.One world, one dream, let’s share life together.
5.Save the world, save the children!
六、音乐导入借音乐, 调激情
结合本课所学的内容及学生活动时, 教师说:
At the first sight of AIDS patients, you feel frightened, terrible and so on.But now, you would like to do something for them.Perfect!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we should treat them properly.Because the world is full of love!
同时, 播放《爱的奉献》。学生的情感一直在发生变化, 此时此刻, 心灵受到了音乐的洗礼, 学生感动着, 师生享受着, 有的学生甚至感动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艺术的导入, 成功的教育, 愉快的享受, 整合为一完美体。
英语成功教学 第10篇
一、中小学英语衔接面临的主要矛盾
1、小学英语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之间的矛盾。
《英语课程标准》设定了九个级别, 并对二级目标 (小学) 与三级目标 (七年级) 以“学生能够做事”具体描述各级别在语音、词汇、句子、对话、故事短文、语法等方面的要求, 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循序发展的课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但是实际上很少学生能达到二级水平。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中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 英语教育结果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比如关于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一项, 在访谈过程中, 部分小学英语教师说:“音标教来难度大, 反正学生上中学也要学”。以新目标英语教材为例, 七年级英语教材内容是按照学生以达到二级水平的前提假设而设计, 针对各地各校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差异, 编排了3个单元的预备课程, 即是衔接课程,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层次差别明显, 往往七年级前三周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
2、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差异性与两个阶段教师缺乏交流之间的矛盾。
相比小学课堂的游戏、讨论、表演等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而言, 由于升学压力, 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对英语知识点的落实比较到位, 要求正确掌握知识的难点、重点, 对于一些句型的操练不仅要口头上进行, 还要落实到笔头上, 课堂难度加大。中学与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反差, 学生极易产生反感与畏难情绪。
3、小学英语评价的多样性与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数都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而且有的教师在英语成绩的最后评定中采用等级制或只写评语而不计分数的方法。这是小学英语评价中做的比较好的一面, 值得其他英语教学阶段的教师借鉴。但是, 进入初中, 英语占中考学科的150分, 英语课也由小学的“副课”变成了“主课”, 对英语学习提出了高要求, 评价方式重结果, 以分数论英雄的事实在我国中学教育中短时间内难以改观的现实情况下, 以笔试分数进行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学生极为不适应。终结性评价中以试卷为唯一载体, 题型多样化, 学生以前从未见过, 这也就是有老师抱怨学生只会填ABCD, 其他题不知如何做, 这也就不足为怪。
二、运用策略, 把好衔接关
1、把握好衔接关的着眼点:
学生心理认知的衔接。初一英语教师把握好衔接关的首要的任务就是全面的学情调查与分析, 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 成绩如何等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否则就会出现个别初一老师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才感叹, 学生的基础差, 层次不齐, 补救起来困难重重。对学情的调查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渠道:一是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二是通过问卷、访谈调查;三是通过课堂观察与课后反思;四是加强学习, 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
2、把握好衔接的关键点: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衔接。英语教学的准绳是《英语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能力。教师通过听和直观感受积累, 让学生学习一些常见的词汇, 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到了初中, 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到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 英语输入量陡然增加, 课堂容量扩大, 难度也随之增大, 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 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小英语课程标准在各阶段的要求, 研究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 了解各阶段教的教学重点, 保证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顺利衔接。同时, 加强小学与初中英语教法的研究和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各区英语教研室要有计划, 定期组织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课, 相互借鉴, 形成交流机制, 通过交流教法, 了解双方教育现状, 达成共识, 积极摸清各阶段衔接存在的问题, 共同探究、互相促进, 为搞好教学方法衔接出谋划策。
3、运用好衔接的助推器:
学习策略的衔接。《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习策略的形成过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攻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初一新生的“器”就是学习策略。学生常常出现困惑, 一上初中就不知怎样学习英语了, 这从中就暴露出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不到位。个别老师依然存在这样的观点:教学进度第一。殊不知, 进度上去了, 学生成绩下去了。教学进度应该服从质量与效果。《英语课程标准》根据我国实际和中学生的特点指出, 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1]。具体而言, 主要涉及听课策略、记笔记策略、单词记忆策略、课堂活动参与策略, 资源利用策略等。这一系列策略, 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提炼, 教师教育教学的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策略指导方案, 不能说那种方案是最好的, 只有适应学生的策略才是最好的策略。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前三节课基本上不考虑教学进度, 就是以教材文本为载体, 对学习策略逐一指导, 强化, 同时也是确立英语习惯的过程。在开始阶段教学进度落后于其他教师, 但是学生的学习策略逐渐形成后, 很快就赶上了进度, 并且学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学习策略, 对后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运用好衔接的黏合剂:
学习习惯的衔接。习惯决定成败, 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由于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课程目标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从而就形成了差异性的英语学习习惯。中学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习惯了如指掌, 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进行取舍, 纠正、整合。教师第一堂课就要形成课堂活动规范, 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每一个指令, 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手势, 学生就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这要花时间不断强化, 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学习习惯中注重书写习惯、听说优先的习惯、大声朗读习惯、预习复习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的习惯等。同时,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教师耐心地不断强化。
摘要: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已经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中小学英语衔接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要求教师针对这些问题, 在充分认知学情的基础上, 加强教学方式、学习策略、学习习惯、评价方式等的衔接, 把握好衔接关,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七年级英语,衔接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1-43.
英语成功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成功欲;英语教学;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很强,爱说爱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核心问题是:培养正确心态,树立学习信心;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的“成功欲”,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用结合。
游戏在英语课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游戏中学习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好的游戏能让一堂平凡的英语课亮起来。让学生从思想上尽快进入英语课堂,游戏导入是个相当快捷、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安排listen and do,listen and point,look and say, flash and say等操作简单又具有检查性质的游戏。学生在玩游戏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传授,一举两得。在复习巩固阶段,游戏能使复习变得生动。我们学了一系列水果以后,我们安排游戏Who’s missing?Who is fast?Magic eyes等,学生的积极性就立刻调动起来。
当学生的脸上闪过“无聊、困惑”的痕迹时,游戏可解“燃眉之急”。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背单词、记单词的难题,在这个阶段,单词接龙、吊死鬼等游戏,不仅让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而且能提高学生记单词的兴趣。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前,必须指定相应的规则,有规则才能“活而有序”地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如,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读会、演讲比赛、默写比赛等,可以活跃英语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英语教学课内外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成功欲”。
教学是双边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做学生可敬的师长,更要做他们可亲近的朋友。事实证明,如果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就对这位老师的课十分重视,肯下功夫学好这门功课。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他们也就不愿意学好这门功课。因此,教师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的正常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興趣、爱好和情绪的变化,时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并非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听之任之。教师应该明白: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批评和表扬的目的都出于爱护。因而采取批评的方式是恩威并重,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多管齐下。既要让他们不伤自尊,人格不受侮辱,更要让他们知错就改,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是对他们由衷的爱护和帮助。
总之,英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教英语,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基础学习潜能。事实证明:英语教学只有生动活泼,富于情趣,不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才能使英语教学展现勃勃生机。
英语成功教学 第12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积极情感,学习效率
当学生的积极情感被调动, 处于愉快、轻松的状态时, 对信息的接收能力、思维扩散能力、记忆能力就会越强。在实践教学中,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也就成了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当下英语教育现状
在面对各种升学的压力下, 学生的心情也随着考试脚步的临近渐渐沉重起来, 不仅是学生, 教师也肩负着家长和学校的期望, 这使得分数成了学习中的关注点, 从而忽略了教学的趣味性和情感性。
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 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在学习兴趣方面做一位激发者, 在学习方法上做一名指导者, 以培养学生个人的学习素养、能力和个性。英语的教学一直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 学生通常因为脑海中没有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这一概念, 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其次, 教师将“学习英语靠死记硬背”这一旧观点传输给了学生, 让大多数学生一下子对英语望而却步。笔者认为英语是一门极有意思的学科, 尤其是在许多的英语习语谚语中:green hand直译为绿手, 有趣之处就在于它真实的意思为新手, 一旦将“hand”换为“fingers” (手指) 它的翻译一下子就变成了擅长, 诸如此类的有趣例子还有许多, 作为一名英语教学者应该和学生一起探寻英语这门学科的趣味之处, 让学生把对英语错误的观念抹去。
二、培养独立性, 提升自信心
首先, 在课堂上师生的共同商讨、各抒己见, 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提高。但教学的内容通常受考试影响而变得针对性很强,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十分有限, 当他们通过独立的思考得出答案时, 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强烈的自信心, 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不会在课堂中被抹杀。这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不盲从于他人的答案, 自己进行独立思考的一种有效方式。
其次, 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同学们, 假如你们现在的身份是一名专业素养很高的翻译, 你认为在翻译英文时如何做到更适合中国人理解?”“你能想出更精美的词进行翻译吗?”“这个单词你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记忆方法吗?”
例如:在翻译“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n.”时, 先让学生扫清单词障碍后, 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解释把整句话进行翻译, 当时有位男生喊道:“早起的鸟有虫吃!”不可否认这个回答是最好的直译, 许多学生也投来赞同的目光, 但课堂中设置的问题答案越多越好, 其中也要分为一般答案和最优答案, 这样对全体学生思维的拓展十分有利, 于是我鼓励学生跳出思维圈, 将思维发散开。在翻译环节我并不提议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需要的是独立思考, 否则一受旁人的影响, 反馈给老师的回答基本就会一致, 教师就很难发现学生真正存在的问题。在经过一番思考后, 一位女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笨鸟先飞”, 这就是学生在仔细思考后得出的最优答案, 所以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对学生不吝啬掌声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 因为合作学习的前提必然是先能够进行独立的个体学习。
三、记单词三大法宝, 增强教学趣味性
教师在教学中也不难发现英语这门学科似乎较青睐于女生, 原因不仅在于女生适合语言类的学习, 还因为女生的性格较男生来说稳重些, 她们能够静心去背诵单词、课文, 而男生更偏理科, 单词的记忆对他们来说有些困难。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让他们在课余时能有更多自己可支配的时间, 我通常利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记单词大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单词, 下面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比较受欢迎的几个方法:
1. 联想记忆法。
英语中的很多单词都有自己的特色, 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让学生联想着记忆, 既省时省力又记得牢。例如:chill (寒冷) 单词的前部分“chi”是汉字中“吃”的发音, 而后半部分“ll”形状类似于两根大家爱吃的冰棍, 在炎炎夏日里吃了一根冰棍觉得好舒爽, 但当第二根吃完后就会发觉牙齿变得冰冷, 所以由此便想到了“chill”这一单词。
2. 科学记忆法。
记忆一般分成瞬时、短时、长时三类, 教师需要先在时间方面界定, 并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瞬时记忆更有可操作性, 另外, 在科学记忆法中教师还可以添加竞争机制, 让学生进行一场单词大比拼。瞬时的记忆存储时间虽然短, 但在课堂上瞬间记忆的基础上, 再通过回忆和巩固, 利用人们的遗忘曲线对单词进行科学的复习, 就能转化为长期记忆。
3. 歌词记忆法。
这里的方法不是将单词编成一首歌让学生唱, 既费时又耗力, 而是利用已有的资源, 美国创作型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大多流畅、动听, 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 歌词中的单词简明易懂, 如果能让学生在旋律的感染下进行单词记忆的话, 这将会是学习英语激情重新点燃的新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