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医疗机构安全预案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医疗机构安全预案(精选8篇)

医疗机构安全预案 第1篇

一、编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避免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导致人身伤害和社会危害,定制本预案。

二、应急小组

组长:程范江

副组长:蔡阳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对泄露现场进行评估,清理泄露现场的消毒处理以及善后工作。

三、处理措施

(1)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件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防止事态扩大,以防扩大污染。

(2)保安队长协助对污染区进行封锁,控制无关人员出入污染区,避免造成污染扩散和周围人员伤害。

(3)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对污染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4)同时根据污染情况,采取安全有效的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消毒。待彻底清洁和消毒后,再对清扫工具进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

(5)相关人员现场调查,确认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程度,包括,类别、数量、影响范围、发生时间等。并作好记录。对于可能造成传染病发生、爆发和流行的危机事件及时向上级报告预警,详细说明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

(6)根据事态情况上报市卫生局及市环保局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

医疗机构安全预案 第2篇

为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科室设立医疗安全管理小组,并制定了医疗安全防范措施及事故处理预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成立医疗安全防范管理小组 组

长:高尚轸

副组长:庞立波

丁立钧

薛华妮

成员:马良志、宋言壮、钟坚娥、王友刚、杨

昱、安丽丽、王海梅

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负责组织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制定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监督实行情况。对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进行分析、论证,制定整改意见并落实实施,修订和完善有关医疗安全各项制度。

三、医疗事故防范措施

(一)、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科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地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医院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二)、建立和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关健,尤其是首诊负责制、值班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死亡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

(三)、落实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开展安全质量活动,每月总结一次医疗缺陷、差错、事故或存在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四、医疗事故处理预案

(一)、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值班医护人员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人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医务科汇报。

(二)、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方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的,院方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三)、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安全管理小组人

员要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告之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务必积极配合。在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不准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

石油企业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3篇

关键词:石油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石油又称原油, 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 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的原料。对石油的寻找到利用, 大致可以总结成为四个阶段, 即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石油炼制。

1 石油开采概况

1.1 石油开采的手段

(1) 向油藏注入沸水热流体, 使油层就地发生燃烧形成移动热流, 从而增加原油流动力; (2) 向油田注入一定量的高温蒸汽, 关井等待蒸汽的热能向油层均匀扩散, 在开井的开采重油; (3) 向油层注入空气或是氧气, 用电学或者化学等方法使油层达到其燃点, 并保证油层持续燃烧。通过燃烧部部分地裂解重质油分, 采出轻质油分。 (4) 把合适的菌种及营养物注入油藏, 使菌株在油藏中繁殖, 然后代谢石油,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提高石油采收率; (5) 向油藏注入二氧化碳或轻汽油来降低石油稠度; (6) 注入有机物的水溶液或压入可以改善油与水之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将油从岩石中分解出来。

1.2 石油开采的特点

(1) 油藏的情况在被开采的过程中不断的变化, 因此整个开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了不断改进的过程; (2) 开采者通常情况下不会与矿体直接接触, 一般都是通过专门的测井来进行; (3) 油藏的某些特点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才被慢慢被了解、认识。

1.3 石油开采技术

(1) 测井工程, 把钻过的岩层和油气藏中的原始状况和变化情况的信息, 通过对地球物理方法的在经痛中应用, 用电缆传到地面, 据以综合判断, 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 (2) 钻进工程, 在油气田的开采过程中, 通常要打几百甚至几千口井, 对于不同目的性的钻井工作, 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但都应以污染少、质量高、持续利用率高为前提进行合理钻井; (3) 采油工程, 是一种将油从井底升至井口的工艺技术。各种有效的采油措施, 都能够很好的保证油田的正常生产, 尽可能的排除结蜡、出水、出砂等故障; (4) 油气集输工程, 是一种对油气进行收集、分离、处理、计量、储存、运输全程完善合理的工艺技术。

2 石油企业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石油企业开采的工程项目特点, 其整个石油开采队伍中的工作人员、所需的机械设备、所开采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因此必须进行提前做出一套合理的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的适应范围为石油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2.1 组成应急机构

石油企业开采项目的项目经理应该是应急救援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担任组长职务, 能够在突发紧急情况下, 做出正确的决断, 进行有条不紊的指挥工作。小组其他成员的设定应有组织内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担任, 能够配合组长工作, 在紧急情况下对具体实施和组织工作进行处理。

2.2 应急小组各部门的职责

2.2.1 抢险小组:

设定并实施抢险行动方案, 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抢险行动, 及时向总部报告抢险进展。

2.2.2 安全疏散、警戒组:

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 无关人员的撤离疏散, 保证现场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及参加抢险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2.3 后勤保障部:

负责抢险器材和设备的调集, 合理的布置抢险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2.2.4 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工作, 确定受伤人员需要治疗和救护的医院, 事故现场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的调配以及相关病害的预防工作。

2.2.5 事后处理组:

负责好遇难家属的安抚工作, 协调有关部门对遇难家属的抚恤金及因伤入院人员的经费问题, 做好一切的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2.2.6 事故调查组:

负责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 提出应对措施。

2.3 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响应

相关部门在接到石油开采事故的情报后, 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 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石油开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迅速部署应急救援工作, 调查了解事故情况、以及对社会工作产生的影响, 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

石油开采事故部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迅速组成现场指挥部, 对现场的救援工作进行指导, 个职能部门应当服从指挥、履行各自职责。

如现场指挥部应当向指挥中心及时汇报最新抢险情况, 保持信息通畅, 接受指挥中心的指令。事故责任单位应当无条件的配合现场指挥部的工作, 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应急指挥中心在组成现场指挥部后, 应组织石油开采应急救护队伍和公安消防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竭力抢救伤员, 指导组织人民群众安全有序的撤离危险区域;维护好现场救援秩序, 并迅速的组织相关部门转移或保护危险区域内的重要物资和设备。还要依托已有资源, 合理布局并及时补给应急救援力量, 统一清理、登记可供应急响应单位使用的应急装备类型、物资数量、使用性能以及适当的存放位置, 建立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

2.4 现场紧急处置

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变化, 现场救援队应充分考虑实地情况、结合专家指导, 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针对石油开采中出现的井喷失控、油气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特点, 应做好以下工作的落实:

2.4.1 迅速组织危险区域内的人民群众按群有序的撤离, 保证群众人身安全, 稳定社会安定、维护好社会治安, 并对撤离群众的生活做好安置工作。

2.4.2 对事故现场危险区域进行封锁, 设置警示标志, 保护相邻装置、设备, 严禁一切火源、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转移危险区域的易燃易爆物品, 防止事态扩大引发其他事故。

2.4.3 如事故现场有人员伤亡, 应及时调集相关医疗专家、医疗设备进行救治, 并适时转移治疗。

2.4.4 设置警戒区域、划定安全范围, 对事故现场和周边地区进行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分析, 时刻监测和预报大气环境、天气状况。

2.4.5 适时启动应急预案, 做好实施工作。

2.4.6 做好现场救护人员的安全防护, 避免对护人员的伤害。

2.4.7 对重要设施和目标做好保护。

2.5 应急结束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合理处置、环境恢复国家有关标准、消除次生、衍生事故隐患, 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确认和批准,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处置工作合理, 应急救援队伍要有组织有纪律的从现场进行撤离。石油开采事故灾难善后处置工作完成后, 现场应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部要对本次救援行动进行总结报告, 报送省 (区、市) 人民政府, 省 (区、市) 人民政府或相关部门宣布应急处置结束。

3 结束语

企业的安全化生产是其自身在新形势下可以经受考验的客观发展需求。通过不断的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和应急预案的设定, 将安全生产渗透到个人的潜意识中, 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石油企业开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合理制定, 可以在工作中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时, 做出迅速有效的处置, 并且最大限度的减轻损失, 确保职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德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唐金贵.浅析石油开采企业安全培训问题[J].安全, 2009, 07.

校实验室安全预案初探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安全预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Abstract: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the essential place of universities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University laboratory equipment, pharmaceuticals types of increasing university laboratory accidents are endless. The spirit of “safety first, prevention first” laboratory management polic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plan of laboratory safet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topic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plan; safety first,prevention firs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家对高校实验室的投入越来越大,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实验室所用仪器、药品种类也来越多,涉及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同时,高校实验室也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药品中毒、触电等,造成了高校人员伤亡及财物的巨大损失。为此,实验室安全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而实验室安全预案是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实验室安全预案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证,并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仪器分析实验室为例,对实验室安全预案的内容进行了讨论。

一、 实验室安全预案的重要性

1.常见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成因

高校实验室常见的事故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化学污染事故、机电伤人事故、压力气瓶类事故、药品中毒事故等。这些事故的成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实验室设计本身的安全隐患;二是人为因素,这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人为因素的种类也有很多,如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加错药品、阀门开关方向搞反等;三是小失误变成大事故,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异常现象时不知如何处理,结果酿成了较大的事故。

2.实验室安全预案的重要性

上述的这些实验室事故是完全可以通过实验室安全预案避免的。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许多高校安全工作还仅限于规章制度、实验室层面上的管理,或者是运动式管理,往往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被动的事故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吸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或者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实验室安全大检查。这种安全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验室安全预案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首先,实验室安全预案要求制定者要全面分析了解某一个或者某一类实验室,对这个实验室的设施、储存的仪器药品、实验室中所做实验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找出安全隐患,制定相应措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实验室安全预案要求制定者要对找到的安全事故隐患一一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能够通过这个预案做到:大事故尽可能减少损失,小事故尽可能消灭在萌芽中。

由于对化学实验安全有预案、有对策,从而减少事故造成损失的例子有很多。2007年10月,北京某大学由于学生做实验时不慎拧断容器阀门,造成实验室发生氢气和硅烷泄漏事件,在场学生立即打开窗户通风,近百名师生及时疏散,未有人员伤亡。试想,如果发生泄漏后没有及时开窗和疏散,这百名师生的人身安全将不堪设想。因此,全面了解实验室设施和实验过程是实验室安全的保证,而实验室安全预案则是全面了解实验室设施和实验过程的最好方法。

二、实验室安全预案的内容

以高校化学类实验室为例,其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响应程序:包括应急事件响应程序和应急事件终止程序。

2.突发事件处置:包括现场处理和人员疏散方案。

3.某实验室基本情况

(1)实验室人员状况

(2)实验室内危险化学品的性质、防护和应急措施。

三、北京联合大学仪器分析实验室安全预案

1.应急响应程序

(1)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程序

(2) 应急终止程序。

步骤处 置负责人

应急

终止校级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老师确认终止条件,向院系领导报告,院系领导下达应急终止指令。院系领导

应急处置的终止条件:

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损失控制在最小;社会影响减到最小;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院系领导

注意1.严格判断应急终止条件。2.必须先向院系领导报告,后下达终止指令。

2. 突发事件及处置

(1) 火灾应急处理。

步骤处 置负责人

报警向老师报告。发现火情第一人

向119/110报警。老师或老师指派人员

向院系领导报告。老师

应急程序启动通知其他岗位人员增援。老师

停止相关作业切断电源、热源、气源。老师及上课同学

人员疏散组织现场与抢险无关的人员(含施工人员)撤离。老师及上课同学

消防设施保障启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老师或老师指派人员

灭火、冷却1.扑救火险时,应迅速将着火部位和其他部位隔离,如切断电源,转移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着火点等。中心应急人员

2.对于测定易燃易爆液体、气体发生火灾时,应迅速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

3.加热操作或实验过程中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热源和气源,然后进行灭火。

4.电器、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电源未切断之前,不能用水和导电的工具灭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警戒携可燃气检测仪测试,划定警戒范围。实验室安全员

接应救援打开消防通道,接应消防、气防、环境监测等车辆及外部应急增援。实验室安全员

应急终止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终止。院系领导

注意1.人员疏散应根据紧急疏散示意图指示,撤离至上风口的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

2.施工人员疏散时,应检查关闭现场火源,切断临时用电电源。

3.报警时,须讲明着火地点、部位、起火物料名称、着火程度,同时报清自己的姓名、单位,同时向119报警,并通知院系领导。

(2) 个案:实验室易燃易爆液体、气体着火应急处理。

步骤处 置负责人

现场发现发现实验室起火。发现火情第一人

报警向老师报告:现场有没有人员受伤。发现火情第一人

向119/110报警:如高压氢气着火,没有人员受伤,报警人×××。老师或老师指派人员

向院系领导报告:如高压氢气着火,现场没有人员受伤。 老师、安全员

应急程序启动通知其他岗位人员增援:如保卫处,安全员指挥开展应急抢险,请无关人员及上课同学立即沿紧急疏散示意图指示、到紧急集合点集中(重复数遍)。老师、安全员

人员疏散组织现场与抢险无关人员(含上课同学)撤离。老师、安全员

停止相关作业切断电源、热源、气源。 老师

消防系统保障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老师

灭火操作1.扑救火险时,应迅速将着火部位和其他部位隔离,如切断电源,转移其他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着火点等。安全员

2.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安全员

警戒携可燃气检测仪测试,划定警戒范围。安全员

接应救援打开消防通道,接应消防、气防、环境监测等车辆及外部应急增援。安全员

注意1.施工人员疏散时,应检查关闭现场火源,切断临时用电电源。2.报警时,须讲明着火地点、部位、起火物料名称、着火程度,同时报清自己的姓名、单位。

(3) 人员疏散应急程序。

步骤处置负责人

发现异常1. 发生地震、洪汛、恐怖袭击、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时。院系领导

2. 相邻单位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时。院系领导

应急程序启动通知其他人员应急响应。安全员

人员疏散组织现场与抢险无关的人员疏散。安全员

人员抢救事件现场遇险、被困人员的搜救。学院领导

警戒携可燃气检测仪测试,划定警戒范围。安全员

接应救援接应消防、救护等应急力量。保卫处

注意1.进入染毒区域须戴空气呼吸器、穿防护服。2.人员疏散应根据风向标指示,撤离至上风口的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3.人员疏散时,应检查切断用电电源。4.公共卫生事件的警戒圈,严禁非医学防护人员进入。

3.仪器分析实验室基本情况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仪器分析实验室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西里三区18号教学楼412室。室内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检测工作中要使用的多种先进的精密仪器,和为气相色谱仪提供流动相的气体发生器。在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酸碱物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常用的液体流动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并且易燃,所使用气体流动相具有可燃性和爆燃性。因此,在分析仪器和操作过程中存在发生火灾和药品中毒及化学灼伤的可能性。在平时的取样和检测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的危害和影响降至最低。

4.危险源

该实验室上课过程中常用到可燃气体氢气,有毒、有挥发性并可燃溶剂甲醇,腐蚀性液体浓硫酸等。

5. 危险化学品性质、防护及应急措施

(1) 氢气。

标识中文名称:氢气

英文名称:Hydrogen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6

理化

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

沸点:-252.77℃(20.38K)

熔点:-259.2℃

密度:0.09 kg/m³;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空气中的燃烧界限:5%~75%(体积)

易燃性级别:4

毒性级别:0

易爆性级别:1

危险

处置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可能的话将喷水冷却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2)甲醇。

标识中文名称:甲醇

英文名称:methyl alcohol

分子式:CH3OH

分子量:32.04

理化

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

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相对密度(水=1):0.79

折光率:1.3301

沸点:64.8℃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爆炸上限(V/V):44.0%

引燃温度:385℃

爆炸下限(V/V):5.5%

危险

处置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与

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高校实验室应急预案的制定,不仅要进行长期、细致地工作,更要进行科学性地安全评价,辨识危险源,分析了解实验室和实验环节中的潜在危险和薄弱环节之所在,对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可能的严重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使实验室应急预案真正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31.

[2]董金刚,杜成刚. 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27):173.

[3]何晋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

[4]陈高产.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理论与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8):70.

[5]安全文化网. 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EB/OL].[2010-8-18].http://www.anquan.com.cn/Wencui/guanli/huagonglw/201008/158138.html.

[6]东方化工厂检测计量中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07.

[7]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12(3):93.

[8]王斓,冀学时,李颖,等.实验室化学药品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J].实验室科学,2011,6(14):195.

[9]张铁垣.化验工作实用手册[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医疗机构安全预案 第5篇

单位:南部县嘉伦医院

医疗安全事件报告、预警 及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为了保证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医疗医疗差错、事故案件的发生,减少医院的负面影响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维护患者的正当权益,特制定本制度和预案。一 医疗安质量安全事件报告与预警机制。1.门、急诊医师未书写门诊或急诊病历。

2.为在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例中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医疗文书

3.者未记录输血史。

4.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及其他记录。

5.凡决定转出的病人,经治医师未书写转科、转院记录。6.意外死亡病历当天未及时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7.手术未进行术前讨论。

8.未及时鉴定医院规定的各种医患协议类文书。9.造成病历等资料损失或丢失。

(一)纪律 1.工作人员擅自离岗

2.对于疑难危重病人,会诊意识和辅助检查科室医(技)师在接到急诊会诊邀请后,未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

3.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发药过程中聊天、打手机等。4.门、急诊护士未及时将门急诊危重病人转送至急诊或急诊科。

5.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未通过,未通过医院专家委员会讨论并经医务科批准而擅自实施。6.违反相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7.将院内讨论的有关病人的情况等擅自不负责任地向病人或家属透露。

8.不负责任地解释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者或家属误解。

9.违反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10.出现医德医风问题。

(二)诊疗规范

1.门、急诊医师对于经三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

2.危重病人到达急诊科后,未在三分钟内开始抢救。3.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请上级医师复诊。4.门、急诊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人未实施首诊负责制。5.门、急诊医师未见病人即开具住院证或病房医师不看病人即开医嘱。6.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签字不及时。

7.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

8.对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全院、院外会诊。9.需马上执行的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10.对病危病人未作床旁交接班或未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处理事项计入交班记录。

11.临床医师迟报、漏报传染病,或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未就地隔离、按规定消毒或转入传染科、隔离病房。

12.择期手术未在术前上报医务科。

13.麻醉师术前及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返回病房24小时内未诊查病人。

14.手术医师在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15.错发、漏发药物。

16.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择期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进行。

17.供应过期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18.护士未正确执行医嘱。

19.采取体液标本,采错标本、贴错标签、错加抗凝剂、非因患者原因导致采集量不够而需重新采取。20.处方中出现用法错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或用量超过极量而未注明,但尚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21.于右眼中工伤、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等等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伤员时,未及时上报。

22.术后病人观察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出血、异常渗血。

23.因治疗需要且病情允许需要转科、转出科室未及时联系转入可是无正当理由拖延转入。(四)医疗保障

1.抢救药品、材料未及时补充、更换,出现账物不符或过期药品、材料。

2.设备、器材出自按故障,未定期监测或维修不及时而影响使用。

3.医技科室对于仪器、设备疏于监测维护,导致结果失真。

4.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或项目、部位。5.血、尿、粪等检查遗失标本。

6.特殊检查标本、病理标本的保留(存)事件短于规定时间。

7.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未与临床科室及时联系并提议重新检查;发现检查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未主动报告。

8.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药物用法不当、用药禁忌、配伍禁忌、用量超过极限量等。

9.调剂人员对中药方剂中需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用法的药物未单包注明。

10.调配中草药不是用计量器具而估计取药。11.营养餐有异物。

12.造成患者投诉的医疗收费错误。

13.计算机网络因疏于管理和维护,导致运行障碍。

一、医疗安全预警程序

(一)立案

1.自查立案: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门办及其大部门均有权利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医疗安全预警项目内容,并交相关部门处理。

2.接受投诉立案:院办、党办、纪检、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接到患者投诉,经核实确有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之一的,于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立案。

二、处罚

1.根据警示等级,参考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额度。

2.区别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在复合原因造成的后果中应承担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3.对于受到医疗安全警示的个人、科室和部门,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设法补救者,由院奖惩委员会讨论后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 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特制订本预案: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2、在医疗活动中,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初步诊断、进一步检查、诊疗措施、预后及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增进医患沟通,协调医患关系。

3、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改善医务人员队伍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医务人员应及时书写并妥善保管好病历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抢夺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完整,并加以注明。

5、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业务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主管医疗的院领导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6、发生或者发现重大过失行为,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7、发生或者发现重大过失行为,科室负责人及医务人员于12小时内向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逐级上报。

8、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院保管;需要进行检验时,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疑似输液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输血科室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

9、发生医患争议后,若患方不冷静对待,有意扩大事态,扰乱医疗秩序,科室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医院法制保卫科或当地公安机构进行酌情处理。

10、认真分析、总结所发生的重大过失行为及医疗事故,整理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下发各临床、医技科室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医疗纠纷、事故活动记录

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者:

本次活动内容:

应用分析结果:

改进措施:

医疗纠纷、事故报告(指报告去向):

医疗纠纷、事故活动记录

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者:

本次活动内容:

应用分析结果:

改进措施: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防范预案 第6篇

按照卫医管发(2011)4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为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法规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及时有效处理医疗纠纷,特制定本预案。

一、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防范措施

1.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地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2.建立和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关键,尤其是核心制度和医疗安全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植入物的管理。3.落实各科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科室制定相应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召开临床科室科务会,进行科室自查,交流经验,规避潜在医疗风险,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理程序

1.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诊疗过错、医疗产品缺陷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

2.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为三级: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一)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二)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3.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安全质量事件是,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内向医务科或行政值班汇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向主要负责人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照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报告时限如下: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日起15日内,上报有关信息。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疗机构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上报有关信息。5.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安全事件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6.发生医疗争议时,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换房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7.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字的,院方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8.凡发生医疗纠纷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科室谈论,分析愿意,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交医务科,并提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9.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事故处理人员要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和所在科室负责人务必积极配合,在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不准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必要时当事人暂停执业行为。10.发生较大医疗纠纷时,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安全保卫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如遇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立即报警。11.医疗安全事件处理程序

(1)医务科接待投诉工作,有工作规范与记录文件,对投诉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科室部门通报,对重大事件投诉的信息迅速报告院领导。

(2)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建立适宜的投诉处理流程。(3)通常一般问题应在一周内予以答复,若因问题复杂须增加时间进一步调查时,应事先向投诉者告知。

(4)对投诉问题的处理及整改意见,及时向科室反馈与落实情况。

(5)医院应对投诉事件进行定期分析,要从医院管理的机制、制度、程序上提出整改措施,防治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6)建立完善医患沟通体制,曾强医患交流,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交流时用语通俗易懂,增强沟通效果。

12.医疗安全事件处理程序

(1)医疗投诉由医务科负责接待工作。

(2)接待者将患者或家属投诉的事由、意见、建议记录在登记表上,并告知答复时间。

(3)将登记表交给当事人写出书面陈述后,交科室讨论,交由科主任写出定性结果于2日内交回医务科。

(4)医院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院领导或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讨论,提出定性结论和整改意见。

(5)由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在1周内将处理意见告诉患者或家属,如有不同意见,同时告知其他解决途径。

(6)将整改和处理结果反馈科室和当事人。

生产安全管理机构与应急预案 第7篇

义务消防队构架图

工业园义务消防队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消防监督条例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好防火、灭火等消防工作。

2、掌握园区主要生产过程的火灾特点,经常深入厂区监督检查火源、火险及灭火设施的管理,督促落实火险隐患的整改,确保消防设施完备、消防道路能通畅。

3、组织建立、健全工业园义务消防队并对其进行业务技术指导训练,负责全体职工的防火、灭火知识教育。

4、负责防火防爆区内固定动火点的管理。参加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5、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及技措工程有关防火措施、消防设计的“三同时”审查和验收。

6、负责编制工业园专业用消防器材的配置和采购计划,负责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和修理。

7、负责全工业园防火档案,对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部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消防灭火“三案”,每年至少演练2次。

8、对消防隐患提出治理方案和计划。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和规范我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最低限度

地降低可能发生的火灾造成的危害,切实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 工作方针,全面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经园区研究决定,成立安 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并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由安全主会任和副主任组成,其职责如下:

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工厂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园区的消防安全情况; 为园区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检查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危机及消防安全的各种问题; 根据消防法律的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

组织制定符合园区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二.执行安全主任 技术安全主任 注册安全主任

拟定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其落实; 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5.组织实施对园区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安全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的安全出口畅通;

6.组织及管理义务消防队;

发生火灾时协助总指挥召集所属救灾人员从事救灾工作迅速顺利进行; 在员工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和培训,组织火灾应急疏散预案 的实施和演练;

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负责指挥全盘消防救灾事宜及规划防火管理; 工厂安全生产负责人委托的其他防火管理。

各部门负责人为安全副主任,对本部门的消防安全负责,工厂必须与其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其消防安全职责。此外,仓库的仓管、消防员及搬运组长也应与工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必须到人事部备案并到分管消防安全的副主管处办理审批手续,由消防员在现场监护,在确认无火灾、无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措施。

各部门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应当进行本部门的消防安全情况检查,检查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消防重点安全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应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消防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物品及场所的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消防设施的运行、记录情况; 防火巡查情况;

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及是否完好、有效情况;

防火检查员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工厂消防员必须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护检查,对于灭火器应当建立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检查维修单位(人员)更换药剂的时间等有关情况。工厂必须对每名员工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园区、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报警、扑救初期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工厂必须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人; 消防安全管理人;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工厂必须制定灭火和应急预备方案,且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工厂必须建立建全的消防档案,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其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包括:

工厂的基本概括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建筑物消防验收及消防安全检查文件、资料; 消防管理组织机构的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消防安全制度;

消防设施、灭火器情况;

义务消防队的人员及其装备情况; 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灭火和应急处理预备方案。

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 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录及维修保养记录; 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灭火和应急处理预备方案的演练记录。安全管理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依靠职工群众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形式,利用这种形式可以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将安全工作的防线向前提,以便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一防止事故的发生.一、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园区各生产期,适时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二、检查分为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常规检查由班组、部门负责,检查本班组、本部门的生产设备、场所是否安全,做到每天上、下班检查,每月开展全厂安全大检查;突击检查是根据上级临时性和阶段性的任务和自身生产任务适时开展突击检查.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工作部署,配合专项检查或整治.四、重点检查,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设备、场所(点)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确保安全.五、年初和年终必须组绢一次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六、对上述各种检查必须登记存档、备查.七、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查思想: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是否正确;安全生产的责任心是否强;对忽视安全生产思想和行为是否敢于斗争.2、查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情况,是否有违章作业情况;查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情况;查生产过程中原始记录情况.3、查纪律:岗位劳动纪律的执行情况;有无擅离岗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有无洒后上岗和无证上岗的情况.4、查领导:领导是否把安全生产摆到第一位的议事日程;领导对上级的正确决议是否履行;对安全生产有功者是否及时表扬和奖励;对忽视安全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是否及是表扬和奖励;对忽视安全造成的责任者是否按章进行处理;发生事故是否按时汇报;各种报表、材料是否及时报送并保证质量.5、查隐患:是否做到文明、安全生产;设备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标准;设备的运行参数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等.6、职业性检查:根据情况,随时组织实施,对本园区的职业性问题进行自查.如:对特种工技术状况的检查;对违章作业情况的检查;对电器设施的安全检查;对危险作业环境、劳保用品的佩戴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重点防火部位的消防器材、火灾隐患进行检查等.7、日常盘查:由专职安全员每天进行一次,对本园区所辖范围的所有地点各项安全生产及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八、各项检查都要有检查的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地点、项目、检查人、查出问题或无问题的记录、被查部门或人员的签字等.对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必须有反馈情况单.由被查部门填写,交付检查人员进行监督.九、各部门对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要做到”三落实”(措施落实、限期落实、人员落实),对忽视整改造成事故的部门和人员要追究责任,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隐患整改制度

目的:做好事帮预防,避免事故的发生 范围:园区内的所有单位适用 实施办法:

1、由安全主任及各部门主管共同建立安全委员会,对园区中存在的事故急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首先对全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安全警惕性,深入基层、对员全员参与、强化全员识、增长安全知识。

3、生产现场可能的三点(危险点、危害点和事故高发点)进行重点控制,做到适时、动态、重点、有效的管理,通过对前一年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将各部门存在隐患程度的严重性依次分类,进行有计划的达标整顿,使工业园的生产安全等级提高。

4、对于发现的事故隐患,以车间或岗位为单位,进行有目标、责任和程序明确的分级控制和分级管理,把人员、机械、环境、管理四大要素进行分批、分期的改造、整顿。

5、由安全主任对所采取的整改措施进行结果验证。应急领导小组架构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单位名称

怡景工业园

地址

田寮社区怡景业区

辖区安全监督办

公明街道安监办

联系电话

安全生产责任人

联系电话

应急救援

队长

成员

组成人员

组织结构

现场救援组

组成人员:

医疗救援组

组成人员:园区公明社康中心

机电救援组

组成人员:怡景管理处水电班

通讯联络组

组成人员:

保安应急组

组成人员:

事故处理组

组成人员:

报警方式

内线电话及手机:29625999

61164125

接警提式

内线电话呼叫保安室、由通讯组员速联络安全领导小组,简扼说明事发部门位置、伤害性质

救援设备:车辆、木板、急救箱、拆切工具

引导程序:保安应急报警后,由先行人员第一赶赴现场,指引方向。疏散人员和

通道流通,派留保安通讯组留守岗位接应。

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1:机器操作不当引起的人身伤害:机器故障引起的人身伤害.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2:漏电引起的伤亡:操作过程出再见的触电事故.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3:工作过程出现的物件坍塌、铰切、挤压、摔跌伤害.当发生事故是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出事现场营救受害人员,细心周密,快速控制事故漫延恶化的局势,对现场进行维护和擎戒,协助伤害者转移脱离事故现场,送往安全地方救助.事故发生初始状态的应急措施和程序: 措施一:简易止血法:血管、动脉受损破裂出血,用绷带加压、指压、止血法进行

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用敷料盖住伤口,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用力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指压用动脉出血时,临时用手掌或手指压迫伤口近处的动肪,使血管被压住,中断血液的流通,达到临时止血法.措施二:骨折固定法:为了使骨断伤情不再加重,须对骨折正确及时地急救,”捆绑”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损坏血管、神经和主要器官,预防休克和感染,减轻痛苦和防止至残.措施三:伤员搬运法:对于大而积创伤、大出血、骨折以及特殊伤员,应首先进行急救处理,在未处理之前(紧急情况除外)千万不能随意拨动,否则会发生休克.搬

动时动作快而轻,尽量减少震动,同时注意伤情变化,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搬运工具和方法.措施四:人员呼吸法:受触电、中毒、窒息的伤员常发生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稍久就会发生死亡.因此,当伤员发生呼吸骤然停止时,必须采取人工呼吸法进行救护.程序一: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场合的混乱状态 程序二:检查伤害者的伤害原因,控制事态骤变.程序三:查清受害者的性质 程序四:进行急救处理 程序五:转移医疗部门救助

程序六:保护现场,因抢救过程中无法维持原状时,以拍照、标识、记录为依据, 程序七:事故报告

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助程序和措施:

1、报警:内线电话、手机等通讯联络工具

2、报告有关单位:本园区安管会、安全小组、医疗组、处理组、安监办、社保

3、方法:所有通讯工具

内容:A、事故发生地方、位置、部门

B、事故发生原因

C、事故性质

D、事故态势

E、需用携带救援的用品

F

4、安全防护和事故处理:

A、现场救援:迅速引导组织现场课长,根据事态情况,运用急救法控制伤害者向恶化状态发展,随时准备转移现场伤员

B、医疗救援组:人工呼吸由厂医和机电部熟知救助原理的人员进行.另外,人员组织、车辆搬运,作好转移医院抢救工作.C、机电组:遇特殊事故,机电组随时配带工具拆卸机器,或拆切翻压物、切断电源,抢救受伤害人员离开物体.D、保安应急组:协助引导人员安全脱离现场,维持秩序、保护现场.E、事故处理组:重大事故立即上报安监办,不瞒报、不延报、严格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搞清事故原因,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火警电话:110或119

匪警电话:110 救护电话:120

交通事故:122 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1、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使消防抢救火灾工作能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将火灾危害减少至最低限度,以免延误抢救的时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园区研究决定,制定本“消防应急处理预案." 1.1工厂消防事故应包处理委员会分为:总指挥员、副总指挥员、警戒组、消防组、拆卸组、抢救组。

1.2总指挥(胡维强):负责指挥宏观消防救火事宜。1.3副总指挥(彭选文):协助指挥召集所属救灾人员,从事救灾人员,从事救灾工作迅速顺利进行。

1.4火警通报顺序及方法:

发现火警时,应迅速打公明火警电话:27166119,或区火警电话:119,同时应立即按警铃并通知道批挥,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各组义务消防抢救人员救火。报警人员必须立即打火警电话:119,同时注意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件、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1.5警戒组职能: 组长:彭选文 副组长:雷明华

成员:郑东阳、胡金龙、唐运伍、谭志林、郑其川 1.5.1引导消防车和消防人员; 1.5.2迅速打开各通道及疏散口;1.5.3 维护秩序,严防趁火打劫者.1.6 疏散组职能: 组长:曹兵 副组长:沈海生

成员:何佩洋、唐军、韩金林、罗保明、何光明、雷友光 紧急通知全厂员工疏散,启动应急措施:安全帽、防毒面具、疏散闲杂人员、厂外围观人员。疏散逃生主要方法:

1.6.1负责疏散人员不得惊慌,须保持冷静指挥人员疏散。

1.6.2提醒人员用湿毛巾后住鼻孔防睛烟雾中毒,躬背迅速离开火灾危险区.1.6.3选择安全、简捷的通道和疏散设施。1.6.4自制简易救生绳子,切勿跳楼。

1.6.5被火围困,无法脱离,应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楼顶或大声呼救等待救援.7消防组职能: 组长:杜巍 副组长:唐三强

成员:徐爱平、彭树意、王栋梁、李亚宁

1.7.1掌握灭火器及消防栓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后备人员.1.7.2各种消防设施用器材的定期检查维护及使时期.1.7.3扑火厂区内发生的初级火灾用协肋消防人员救火。

1.7.4抢救厂内贵重物资、电脑,仪器、易燃易爆品等危险物资到安全地方。1.8 拆卸组职能: 组长:廖建中 副组长:高瑞昌 成员:肖俊飞

1.8.1负责电源的切断。

1.8.2火源的疏导和抢救时拆除所有障碍物。1.8.3防火墙的设立。

1.9救护组职能 接受特定紧急训练:抢救受伤员工,保证能及时就医。1.10全体消防人员应注意事项:

1.10.1消防委员会成员每年均得参加消防演习。

1.10.2当某部门现场发生火灾时,全体人要保持镇定、按警铃、报警器,并迅速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旁观,等待消防人员前来抢救而不至延误时机。1.10.3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

1.10.4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余人员应迅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正常进行。

1.10.5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火警电话;110/119 匪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 交通电话:122 突发性事故的处理具体指引 突发性事故的发生,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饮食中毒等方面,既有可预知的,亦有不可预知的,有可以预防防和控制的,亦有非我们能预防和控制制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各项安全工作,做到防患未燃,预防一切事故的发生。但当万一发生突发性事故时,我们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地处理问题,做到将灾害造成的损害和度控制到最小。根剧我们园区的具体情况,现做出如下指引:

一、如何处理可预知的自然灾害事故。

自然灾害事故主要发生在如下几个方面:水灾,风灾,地震、水库开闸泻洪等。

1、水灾:可预知的水灾一般由暴雨形成的,事先一般都可从电台,电视台获得消息时,因此当政府三防指挥部或电台、电视台根据气象部门发布有关消息时,应做如下处理,如天气预报有红色或黑色暴雨及水浸信号时,安全生产负责人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安排一名副组长以上干部及一员一组人员当值,直至危险警告讯号解除为止.2、风灾:风灾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当三防指挥部、电台、电视台根据气象部门发生的消息,悬挂8号或以上风球以及龙卷风讯时,安全生产责任人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安排一名副组长以上的干部、一员第一组人员当值,直至危险警告讯号解除为止。

3、地震:当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根据地震台发布有关消息时,安全生产负责人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经征得园区领导同意后,可先将园区的重要财产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派专人留意地震台发布的最新消息并随时向总指挥报告最新消息,总指挥可根据具体情况抽调讯人员随时待命并将消息通知所有职工做好准确备,如有险情发生时,应尽快安排所有职工到安全地方暂避,并根据情况安排提供食水及食物。

二、如何处理不可预知的灾害。

不可预知的灾害主要包括工业意外、饮食中毒、突发性急性传染急病等,大部份的不可预知的灾害、工业意外、食物中毒与传染病等一般可通过搞好预防措施及加强管理而控制的,要求我们在平时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及加强对职员工的教育,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要发现一处消除一处,切不可麻痹大意,或抱有侥幸心理,以免让成大祸。

1、工业意外:工业意外一般指因在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不正确、械器故障或其它意外事故而造成的,工业意外的发生也安全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而避免发生的,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要求他们按正常的程序进行操作,注重机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对存在危险因素的地方加好防护设施,则绝大多数的工业意外是可避免的。具体情况参照《硕泰园区各类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2、饮食中毒及急性传染暴发:为了防止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我们平时要注意个人饮食及卫生习惯,搞好环境卫生,对厨房内的各种炊具、餐具等要清洗干净并经常消毒,对各种蔬菜水果要彻底清洗干净,不要进食不新鲜及变质的食物,要消除四害,搞好厕所用楼梯、走廊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当不幸发生中毒事件时,应尽快联系医院,将病人送院抢救,对于传染病者,除了将其送院治疗外,还应及早将病人及其用品隔离及进行消毒,以免传达室病的扩大漫延。

无论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我们首先要考虑到人身的安全,在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再保护财产安全,在意外发生时,我们要互想团结及保持冷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变,尽量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害。配电房安全管理规定

1、配电房是工业园电力、动力供用的重点部位,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电源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2、配电房必须指定专人管理和操作,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专业证件,忠于职守,严守岗位,确保配电房的绝对安全.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电房.3、管理员应每天检查设施、设备动作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遇到紧急事故,应快速准确地断电,防止事故扩大.4、设置明显的标志:”配电房重地,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内部必须保持清洁,不准存放可燃物品或其它物件.5、储存油罐必须埋设于地下或存放于钢筋水泥、砖头建成的房内,通风设备要良好,不准露天存放或放置于地面.6、做好各种登记手续、安全状况、发电、动作情况等,以备查考.7、按要求配备消防、避雷设施和灭火器材,确保万无一失.8、做好配电房用电设备的防火、防潮、防水、防鼠和清洁卫生等工作.如遇雨天,要电房设备安全

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是工业园员工就餐场所,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以保证食堂卫生的安全。

1、食堂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查、审定合格后,发给《卫生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2、食堂必须制定有关卫生的管理规定,定期检查,餐具要定期消毒,防止传染病传播。

3、生、熟食物必须分开存放,严禁购买腐烂变味食品、携带农药、杀虫剂进入食堂,防止中毒。

4、米、菜要清洗干净,食物要煮熟,变质的食物不得出售或分派。

5、饭、菜煮熟后要加罩盖好,要定期消除蟑螂、苍蝇和灭鼠工作,防止疫病发生。

6、工作人员必须是健康、无任何疾病的人员担任,工作时须穿工作服和带口罩,讲究卫生,并定期检查身体。

7、食堂必须做到“三清”:桌板清、地面清、餐具清;“三洁”:个人卫生整洁、灶在整洁、各种餐具清洁。每天用完的橱具要洗干净,要专人负责,橱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

8、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便进入灶间和食品加工间。

9、保证煤气使用安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煤气管道、阀门、灶头,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用完煤气后要关闭相应煤气管道阀门,下班时一定要关掉气源总阀门。

10、保证用电安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电线、电路、开关、插座,发现损坏和隐患,及时更换和排除;各种电器在使用完毕后都要及时关闭并切断电源;临时加用的电器设备必须由工程部电工检验批准。

11、保护好食堂各有关部位的灭火器,不得随意更换位置、撤掉、损坏,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及时予以妥善处理。食堂工作人员都必须会熟练使用灭火器。

12、食堂下班后关闭所有电器设备开关,切断电源;要巡查食堂各个部位,检查安全和消防隐患,并及时报告处理。

13、每天小搞卫生,每周大搞卫生一次,饭堂内不许到处乱堆杂物,饭堂的潲水和垃圾要当天清理。

14、做好各项防火和其它安全管理工作。宿舍安全管理规定

宿舍是劳动者工作后休息的场所,应该是清洁、安全、舒适,所以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确保安全。

1、员工宿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从每栋楼到每层、每间宿舍都要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地做好宿舍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报告。

2、集体宿舍必须保持有2个以上同方向的疏散通道,保持上通天面,下直达室外。

3、通道不准加装铁闸门或封堵、上锁,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

4、每间房居住人员最多不得超过12人,每人的居住面积不得少于3平方米。

5、宿舍的窗户不准加装防盗网,不得影响逃生可改装“活动式”,但不准封死。

6、宿舍按每10人配备一个4公斤ABC型干粉灭火器,摆放在明显的位置。

7、严禁乱拉乱接电线、改装电路和擅自拆装电器设施;严禁使用电炉、电热棒、电热丝以及火水炉等,确保安全。

8、禁止在宿舍内吸烟、点蜡烛、生火做饭,以免引起火灾。

9、严禁使用可燃物作分隔或遮挡,必须分隔时,应使用砖头,而且要封闭到顶,上方不准留有空隙。

10、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险品进入宿舍。

11、严禁挪用、乱用、破坏配备在宿舍的消防器材、设备、设施。

医疗机构安全预案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隐患,防治

1 安全隐患处理规定

1.1 项目经理部区别“通病”、“顽症”、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 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

1.2 项目经理部应对检查出的隐患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受检单位应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 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应经检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1.3 安全检查人员对检查出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向责任人当场指出, 限期纠正。

1.4 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进行跟踪检查, 保存验证记录。

2 项目经理部进行安全事故处理规定

2.1 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 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

2.2 安全事故应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2.2.1 报告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发生后, 受伤者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用最快的传递手段, 将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情况, 上报至企业安全主管部门。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视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2.2.2 事故处理:

抢救伤员、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做好标识, 保护好现场。

2.2.3 事故调查:

项目经理应指定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人员, 会同企业工会代表组成调查组, 开展调查。

2.2.4 调查报告:

调查组应把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性质。损失责任、处理意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撰写成调查报告, 并经调查组全体人员签字确认后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

3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1 总体布置

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向组长汇报, 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小组开始运作, 并采取应急措施, 防止事态扩大。若事故的发生对整个公司有重大影响, 事故发生单位要及时将事态发展情况及现场抢救情况报告公司应急小组, 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发生易燃易爆、有害、有毒、腐蚀性、放射性、油品及化学危险品事故时, 必须向专业救援组织求助, 防止更大的危害发生, 现场操作过程可执行《化学危险品控制程序》。事故、事件发生时, 若有人员伤亡的, 要首先抢救人员;事态无法控制或将进一步恶化的, 要及时进行人员疏散。事故后果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 要迅速向当地有关部门求助, 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事态蔓延或扩大, 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向当地部门求助时, 必须说明事故地点、事故大小、联系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 并派人到路口接警。遭受自然灾害时, 受到影响的部门应紧急通知有关部门对人员及财产采取保护措施, 尽可能减少损失。现场负责人应保护好现场, 为调查提供条件。

3.2 具体应急措施

地震:a.接上级或政府地震通知;b.以最短时间做好重大财产转移;c.以最短时间做好人员转移、疏散;d.地震过后, 组织自救, 包括人员、财产等。e.尽快恢复生产。

人员伤亡:a.若发生触电, 应立即切断电源;b.现场组织自救;c.立即打120急救电话, 向救护单位简单扼要的介绍人员受伤原因、情况, 告知地址、通讯方式, 并到路口接车;d.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e.保护好事故现场, 必要时通知公安、安全监察部门到现场调查取证;f.通知伤亡人员家属, 并做好家属接待工作;g.妥善解决受伤人员的护理、赔偿工作;h.调查分析, 编写调查报告。i.与保险公司交涉, 做好理赔工作。j.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怀疑感染“传染性疾病”:a.发现人员疑似“传染性疾病”时, 立即进行就地隔离;b.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汇报, 由相关部门派专车救护;c.组织全员检查、隔离, 做好人员思想工作;d.做好施工现场的隔离、消毒;e.确诊后, 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相关法定工作。f.调查分析, 编写调查报告。

火灾、爆炸:a.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火灾、爆炸的灭火工作;b.现场进行人员、财产的自救;c.立即拨打119、110、120进行消防灭火、人员抢救、财产抢救及现场治安秩序维持;d.向上级应急小组汇报, 取得支持;e.制定补救措施, 组织灾后补救工作, 尽快恢复生产;f.调查分析, 编写调查报告。g.与保险公司交涉, 做好理赔工作。h.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精选6篇)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第1篇201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

3
2025-09-19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2篇)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第1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举有中...

1
2025-09-19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精选11篇)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第1篇2014年大方县“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安全知识竞...

2
2025-09-19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精选15篇)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第1篇2010年丰都中心小学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防控工 作 总 结传染病防治...

1
2025-09-19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精选5篇)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第1篇2016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军人简历自我评价(一)】入伍十八...

1
2025-09-19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精选4篇)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第1篇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2020年总结(一)保安队长职责一、实行...

2
2025-09-19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精选10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第1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11、怀揣崭新希望,穿过泥泞沟坎,义无反顾奔向...

1
2025-09-19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精选12篇)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第1篇2022-2023学第二学期小学教师个人课...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