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八年级下知识点归纳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7
1

八年级下知识点归纳范文第1篇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背影》

差使[chāi shǐ]:指官职或职务。 ..交卸[xi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情况。这里指失业。

.奔丧[sāng]:料理长辈或亲属的丧事。 .狼藉[jí]:为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diǎn zhì]:(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 ..赋闲[fù xián]:指没有职业在家闲着;失业在家。

..游逛[guàng]:指游览;为消遣而闲走。 .妥帖[tuǒ tiē]:恰当,十分合适。 ..踌躇[chóu chú]: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迂腐[yū fǔ]:指言谈和行为拘泥于陈旧的,不知变通,不合时宜。 ..马褂[guà]:服饰名,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短褂。 .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拭干[shì]:擦干净,抹干净。

.搀扶[chān]:指用手轻轻架着对方的胳膊或手

.颓唐[tuí]:指衰颓败落 .琐屑[suǒ xiè]:指细小、琐碎的事情。 ..惦记[diàn]: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

.举箸[zhù]:拿起筷子。

.祸不单行[huò]: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触目伤怀:看到眼前的景象心里感到悲伤。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情郁于中[yù]: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

第十四课《白杨礼赞》

开垦[kěn]:荒地开辟

.锤炼[chuí liàn]: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 ..主宰[zǎi]:对事情的变化有决定权力。

.倦怠[juàn dài]:疲乏,懈怠

..傲然[ào]:形容坚强不屈的样子。 .倔强[jué jiàng]:刚强不屈,不轻易屈服 ..婆娑[pó suō]: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的样子。

..虬枝[qiú]:盘曲的树枝。

.伟岸:高大挺拔

宛然[wǎn]:仿佛;很象。 .秀颀[qí]:美而高。

.鄙视[bǐ]:表示轻蔑、看不起的意思;

.妙手偶得[ǒu]: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 .坦荡如砥[tǎn dàng rú dǐ]: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 ....潜滋暗长[qián zī àn zhǎng]: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恹恹欲睡[yān]:形容 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 .旁逸斜出[yì]: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不折不挠[náo]: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纵横决荡[zòng héng jué dàng]: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第十五课《散文二篇》

兴味:指趣味;兴趣;兴致。

洗涤[dí]:冲荡;清洗。

.卑微[bēi wēi]:地位低下,没有权势。 ..牛犊[dú]:小牛。

.炫耀[xuàn yào]:指夸耀。 ..茸毛[róng]:柔软纤细的毛。 .疲倦[pí juàn]:指十分劳累,困倦。 ..消逝[shì]: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消失。 .繁殖[fán zhí]:指生物的滋生增殖。

..

凋谢[diāo xiè]: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指老年人去世。

..遏制[è zhì]:指阻止,禁绝;制止。

..肆意[sì]:纵情任意,不受拘束。 .濒临[bīn lín]:紧靠,临近 ..俯瞰[fǔ kàn]: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深渊[yuān]:很深的水潭。比喻危险或困苦的境地 .星辰[chén]:宇宙中星星的总称。 .

第十六课《昆明的雨》

辟邪[bì xié]:指驱除邪恶; ..鲜腴[xiān yú]:新鲜肥美。 .

篱笆[lí bɑ]: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可作为障隔的栅栏。

..格调[gé diào]:指风度;仪态, ..乍[zhà]:刚,起初

.吆喝[yāo he]:大声喊叫或叫卖。

..暮年[mù]:晚年;老年。

.情味:情趣、情谊的意思。

苔痕[tái hén]:苔藓滋生之迹。 ..密匝匝[zā]:非常浓密的样子 .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张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釉[yòu]: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

八年级下知识点归纳范文第2篇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目的:筹备建国任务 P2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内容:

(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4)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P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内) (3)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国际)P4

4、西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 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P4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

2、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

(1)司令员:彭德怀 (2)目的:保家卫国 (3)出兵原因:

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 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4)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P10) (5)性质: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3、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

4、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学习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9 第3课 土地改革

1、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1950年 内容:P12

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意义:①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③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起步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基本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

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重工业成就: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 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4、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底

(1)三大改造的内容:对手工业、农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解决生产工具、资金和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效果:促进了农业产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年年增高

3、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

(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

(2)时间:1956年

内容: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探索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失误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缺乏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左”倾的错误】 (2)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3)造成严重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吸取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 大跃进运动

目标:追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 口号:“以纲为钢,全面跃进”

坏处:①对环境极大的破坏 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坏处: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探索时期建设伟大成就:P29 从有到无的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突出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 石油工业王进喜铁人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人民的好战士雷锋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6年,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性质:一场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害:使国家政权遭到削弱,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践踏;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阻碍了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致使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党的历史上最大一起冤案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中央开除出党,并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3、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二月逆流

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4、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①毛泽东、周恩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发动的武装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度尔汗机毁人亡。 ②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

1976年的清明节爆发了“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 同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5、(教训和启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国内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我们必须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1)“文化大革命”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3)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

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渊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980年,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1)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践踏,广大人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成就: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

(3)意义: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我国正在向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道路迈进。P40 第9课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1、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开始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2)影响:使农业生产的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3)乡镇企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P42

2、城市(1)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开展,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2)主要内容: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组、联合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了步伐。 (3)效果: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P45 对外开放:

(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使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2)后来,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3)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 (4)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发展。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P43 开放原因:为了引进和吸收外资、侨资;引进新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近代的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放的不同:

本质不同→①前者严重地践踏了我国的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原则;

②前者“开放”中国是被动的,后者“开放”中国是主动的; ③前者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④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则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结果不同→前者开放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者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P48

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②改革开放后,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③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1987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⑤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P49

2、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背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了姓“社”还是姓“资”问题的困扰。内容: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⑵特区姓社不姓资;⑶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尝试。⑷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邓小平理论领导地位的确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997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1、(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汉族为主题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P56 (2)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意义:有利于促进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1)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飞出了封建农奴制度。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事业发展迅速,居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3、西部大开发。 人物:孔繁森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P60-62

1、“一国两制”含义: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以祖国统一为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 影响: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2、香港回归:1984年,中英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3、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香港和澳门成功回归的原因: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权利;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P65 -68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史实:三国时,吴国派卫温赴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设巡检司,管理台湾事务;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管辖。)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政策: A. 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B. 20世纪50 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C. 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D、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海峡海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2、海峡两岸的交往:

①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②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1992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年,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必然性)

①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从法律角度看,《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⑤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或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应作的努力:(我国政府)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台湾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放弃“台独”主张;(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

(台湾回归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关系一家亲。) 第14课 钢铁长城P72-75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目前,我国海军部队有: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新旧中国海军保卫国防能力的不同:旧中国国力较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进攻(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新中国有坚强的国力作为后盾,海军力量不断壮大,有力保护祖国的海防。]

2、空军的发展: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3、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1964年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核反击,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4、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原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科研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76-78

1、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于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

和反战,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倡导:1954年,中、缅、印。

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③意义: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亚非万隆会议: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这是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的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也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求同存异:“同”指亚非国家都有反对殖民主义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点;“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周恩来的外交贡献:

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联系;

2.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3.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P80-84

1、中美关系的发展:由对抗到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事件:①“乒乓外交”②基辛格秘密访华③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④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长期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

2、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重返联合国意义:(1)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有利于同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有利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出现各国与我国建交热潮,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4、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即APEC会议)。P83

5、我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国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外交家的努力和智慧。 第17-18课 科学技术成就 P90 我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有:

1、国防成就:

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②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飞行试验成功。 ③1966年,核导弹试验成功。

2、航天成就:

①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我国的空间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②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③2003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④2005年“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3、农业成就:

1973年,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 杰出科学人物: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邓稼先两弹元勋 钱学森导弹之父

学习杰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创新、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 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我国提出了“863计划”,在《863计划纲要》,选择发展的高科技领域有: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1996年增加)共八个领域。

(计算机网络的影响(或如何看待上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力于增强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如查阅资料,发电子邮件,网上购物、上课、看病等。但网络的不健康现象,如网上浏览不良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缺乏自护意识上当受骗等,给网民带来伤害。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增加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基础教育的发展:①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到2000年,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科教兴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具体措施:①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③要求实施素质教育。④制订和实施863计划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文学艺术发展方针:1956年,提出了“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体育成就:①从乒乓球队开始,中国的运动员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的瞻目;②从射击运动起,中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不断夺得金牌,连连刷新世界纪录。③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④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P104-105

3、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①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②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展开;③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强;④体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表述)P112-114 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有何感悟: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2、如何解决城镇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使用清洁燃料;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

3、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综合性题目汇总

1、 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目标是什么?他在经济建设、祖国统

一、教育事业、新时期外交政策等方面有哪些“准确的思路”? 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思路:(1)经济建设: 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

(2)教育事业: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科教兴国, (3)民族外交:提出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不结盟政策等

2、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党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请你结合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三大的相关史实,指出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了哪些努力?(1)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2)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党召开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要求深化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②、党和政府实行对内改革,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在城市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③、实行对外开放,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以发展我国民族经济;④、实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共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作为立国之本;⑤、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纲领和奋斗目标。⑥、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⑦、西部大开发;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历史大事年表

1949.9 第一届中国政治协商会议 1949.10.1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 西藏和平解放

1950.10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1953.7 抗美援朝胜利

1950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9 西藏民主改革 1952 土地改革完成

1953~1957 “一五计划”时期

1954.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1956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1956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6~1966 探索的十年

1971.9.13 “ 9.13”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6.4.5 “四五运动”

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十年 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改革开放政策实行 1980 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2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 1985 城市改革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1992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 邓小平南方视察

1992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79 海峡两岸实行“大三通”

1987 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1993 “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71 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 1974 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1956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66 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953年底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1972.2 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

1972 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9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1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1972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八年级下知识点归纳范文第3篇

一、珍爱生命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⑴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

⑵生命需要相互关爱:①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采,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③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⑴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⑵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①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②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⑶发挥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3、珍爱我们的生命

⑴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⑵肯定生命,尊重生命: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②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在肯定、尊重、悦纳、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同样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④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⑶延伸生命的价值: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许多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他们的生命价值得以延伸。②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二、学会拒绝

1、身边的诱惑

⑴领奖台的诱惑:在成长的历程中,我们渴望成功与荣誉,期望有鲜花和掌声。这是我们积极要求进步的重要表现,我们应通过正当的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

⑵金钱的诱惑: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来获得。决不能沾染不良行为习惯,更不能触犯刑法。

⑶游戏机的诱惑:电子游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对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的能力有一定的好处。但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青少年可能通过玩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并不能沉迷于此。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⑷黄赌毒的诱惑:毒品包括许多种类,对人的危害性极大。吸毒违法、贩毒有罪。赌博是一种不正当的娱乐,是一种恶习,上瘾就很难回头,可能会发展到骗、偷,抢的违法犯罪。不健康读物和信息也侵蚀着人的肌体、毒害着人的精神。邪教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稳定的毒瘤。总之,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很多的诱惑。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它们的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⑴不良诱惑能战胜:勇敢的人取悦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

⑵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方法(如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等),摆脱不良诱惑,避免对自己的危害。

三、保护自我

1、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⑴种种侵害: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很不成熟。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⑵青少年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必须加强自我保护。面对突发的事故和侵害,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如果这些保护不能及时到位,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⑴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对于女学生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

⑵用智慧保护自己:面对不法侵害,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遭到意外险情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求助办法。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更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⑶用法律保护自己: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感受法律的尊严

(1)、走近法律

1. 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2.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3我们身边的规矩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4.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6.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7. 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

(2)法不可违

1.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2. 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 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 行为)

4.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5. 刑法,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6.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7.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8.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9.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

(3)防患于未然

1. 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3.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4.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6.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五、 法律护我成长

(1)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2)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 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 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9.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10. 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0敢打官司。

1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巩固练习:

1、2012年3月26日,湖北襄阳一中高三学生张文驰放弃高考复习,专程赴京捐献骨髓。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救人比高考更重要,救人的事没什么好犹豫的!”。 网民们称他为“90后最美中学生”。张文驰同学的做法表明(

)

A.学会选择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

B.挽救他人生命比自己生命更重要 C.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自己的生命

D.他对生命的无比尊重珍爱和高度

2、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精彩。真正精彩、有价值的人生在于对(

)

A.金钱的占有

B.权力的追逐

C.社会的贡献

D.名利的争夺

3、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在青州市勇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2年5月17日,上万人自发走向街头,洒泪为英雄送别。学习沈星的事迹后,你最想说的是(

)

①他以瞬间义举,诠释了生命价值的真谛

②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可以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③青年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④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多做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实事、好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味朝阳与落日的从容。这说明(

)

A.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B.绚丽和平凡的人生都是脆弱的 C.人生价值只在于是否绚丽

D.人生价值只在于是否平凡

5、人类是地球上的最高生命形式,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突出表现在(

) A.人类能够征服和改造自然

B.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 C.人的个性品质最具有多样性

D.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6、为了让学生过一个安全的暑假,某校开展了防溺水教育。下列教育不可取的是(

)

A.了解水情,加强防护

B.结伴而行,以防万一 C.外出游泳,大人陪同

D.奋不顾身,救人为先

7、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下列情形中,你认为错误的做法是(

)

A.夜里家中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电灯,然后去关闭煤气阀门 B.被困在失火房间,用湿布捂住口鼻,防止烟呛窒息[来源:Z+xx+k.Com] C.被坏人劫持时,冷静沉着,记住坏人特征,不做无谓抵抗

D.一人在家时,面对陌生人叫门不随意开门,注意保护自己

8、7.2013年3月25日,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等12部门在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共同举办了以“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的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在下列行为中,对你的安全构成威胁的有(

)

①在雷雨天气时拨打手机,告诉父母自己所在的位置

②带陌生人回家玩 ③独自一人下水游泳

④面对歹徒的行凶,机智灵活,寻找时机报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9.九年级学生小强上完晚自习,在回家的途中被2名不法青年持刀抢劫,这时小强正确的做法有(

) ①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勇于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②留意观察犯罪分子特征 ③机智灵活,寻找机会脱险

④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设法抓住歹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2013年3月25日是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

)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B.能完全避免未成年人受到意外伤害 C.能确保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

D.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1、(多选)2012年4月5日,我国正式施行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政府及有关部门、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者负有保障校车安全的义务和责任,校车享有通行的优先权。这说明( ) A.校车安全管理从此就会执法必严

B.我国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C.我国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D.孩子的生命安全超过一切最有价值的财富

12、2011年11月16日上午,甘肃省庆阳正宁县发生一起货车与幼儿园校车相撞事件,造成19名幼儿死亡;12月12日,江苏徐州丰县一接送小学生的校车发生侧翻,造成13名学生死亡频发的校车安全事故警示我们(

) ①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②应彻底取缔校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③要加强对校车的监管,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C.①②③

D.②③④ ④要增强责任意识,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七年级学生小刘,由于好奇而迷恋上网打游戏、抽烟,积习难改,导致经常迟到旷课抄袭作业,父母和老师多次劝告无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的教训是(

)

①要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遵守校纪校规 ②要自觉履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 ③要培养高雅的情趣爱好,拒绝不良诱惑 ④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简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根据未成年人视觉特点和上网习惯,采用游戏、卡通、剪纸等形式进行设计,同时开设了校园吧、微博、论坛等互动社区,全部免费提供给未成年人使用。采用上述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②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 ③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④丰富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中学生小刘(化名)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刑满后,经本人申请,法院对他做出了“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档案”的决定,这令一直担心将来会受人歧视的小刘放下了心理包袱。据此回答1516题:

15、小刘获刑是由于其行为 (

)

①是行政违法行为

②对社会危害不大

③是刑事违法行为

④对社会危害很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法院对小刘做出“封存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档案”的决定 (

)

A.说明法律对未成年人无约束力 B.背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D.妨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7、2012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各级政府保障学生校车安全。因为(

)

①未成年人都需要校车接送

②社会要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③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④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国家的工作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面对毒品这一不良诱惑,正确的认识是 (

) A、毒品是各种犯罪的根源 B、毒品是危害最大的诱惑 C、远离毒品就能避免侵害 D、应坚决抵制毒品的诱惑

19、近段时间,我国严厉查处食品安全问题,对严重危害社会的制售假劣牛肉、酱油及问题乳粉等行为处以刑罚处罚。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属于(

) A.犯罪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20、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它是( )

A.违反民法的行为 B.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C.违反刑法的行为

八年级下知识点归纳范文第4篇

一、单项选择题(2x15=30分)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 1.如果你在网上或者生活中与尚不理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的人交流,你会挑选下列哪一最为恰当的表述向他说明呢(D) A.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B.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C.台湾乘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D.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2.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D )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D.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3.“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A )。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C)。 A.新中国成立初期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C )。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C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7.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祖国统一就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全国人

民从没忘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向台湾人民表达思念之情。时代不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把下列几种方式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

①在网上发帖,发E-mail ②通过无线电广播 ③发表电视讲话 ④通过卫星传播信号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

8.新中国诞生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发展壮大,其标志是( B )。

A.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B.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

C.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D.发射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9.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

10.房价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工程,它体现了我国( D)。

A.城市化建设的要求B.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

C.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11.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他所讲的一些话,后来统称为“南巡讲话”。这次南巡讲话主要是解决了( A )

A.特区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冲突问题

C.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南方的落实问题

D.如何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的使用问题

12.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的会议是( D )

A.七届二中全会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13.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经常推出一些经典老歌和民歌,很受观众的喜爱。下列属于我国蒙古族经典民歌是哪一首( B)

A.《阿诗玛》B.《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C.《阿拉木罕》D.《道拉基》

14.万隆会议主要讨论的共同关心的问题有(C )

①保卫和平 ②争取民族独立 ③发展民族经济 ④发展社会主义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发展教育方面的重大举措有(A )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②发展高等教育 ③开始恢复高考 ④增强教育难度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二、填空题(10+3+3=16分)

16.(10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现在对外开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7.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汉语名称(3分)

(1)UN- 联合国(2)APEC- 亚太经合组织(3)WTO-世界贸易组织

18.写出下列人物名子(3分)

(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

(2)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3)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其他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焦裕禄)

三.问答题:(4+16+4+10+10=44分)

1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4分)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0.列举“863计划”的相关领域名称,并各举出一个应用实例,(16分)

生物技术,如克隆羊航天技术 神舟系列飞船

信息技术曙光2000计算机激光技术 激光临床治疗

自动化技术 水下智能机器人能源技术 核能发电

新材料技术高性能金属材料海洋高技术 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

21.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我国政府对核武器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4分)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安宁的生活。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22.我当导游:(10分)

假若2014年夏天,你陪一个外国考察团到安徽省凤阳县农村考察,外国友人请你介绍1953~1956年、1958~1964年、1966~1976年和1978年以来该地发生巨大的主要变化。

1953~1956年,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分)1958~1964年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各地纷纷建立起“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2分)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农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出现了农民逃荒要饭的现象;(2分)1978年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农村经济走向繁荣;(2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一度负担过重,中央在安徽省农村取消农业税试点后向全国推广,不久,又对农业进行补贴,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2分)

三.阅读下列材料:(10分)

24.材料一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二“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材料三

请完成:

(1)材料一中令辽宁宽甸县农民“梦想实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5分) 土地改革的完成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来。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法律文件的内容?是在哪一年颁布实施的?(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

八年级下知识点归纳范文第5篇

指导思想

一、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究音乐教材,分析每个单元重难点,为安排教学进度打下基础。分析每个班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音乐知识、音乐技能基础。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 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课堂教学

二、

(一) 唱歌部分唱歌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歌曲有关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风格和情绪,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和风格,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对歌曲艺术处理

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对于唱歌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紧抠教学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1 、教唱曲谱,培养学生视听能力。

2、每学一首歌,要巩固、练习、复习、检查,让每个学生都3 能够表演唱。 、尝试合唱教学,让学生体会多声部音乐魅力。

4 欣赏部分

(二)、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音乐各种表现要素,如旋律、1节奏、速度、力度、音程、和声、曲式等等。能够引导学生从音高、速度、力度等感性的认识阶段,逐步进入和声、曲式、音乐体裁方面的理性认识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鉴赏水平。使学生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唤起并陶冶情感,、2

足。 )学科教学进度 音乐 八)年级( ( 容 内 学 教 月日 周次 至 日29 月2 1 我和你 日6 月3 欣赏:《我们是冠军》《奥林匹克号角》 日13 月3 至 日 7 月3 2 至 日14 月3 3 欣赏:《生命之杯》 日20 月3 摇篮曲 日27 月3 21 月3 4 至 日 至 日28 月3 5 大调弦乐小夜曲》《鳟鱼》G欣赏:《 日3 月4 打只山歌过横排 日10 月4 至 日 4 月4 6 7 至 日11 月4 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日17 月4 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巴蜀山歌》 日24 月4 至 日18 月4 8 25 月4 9 至 日 期中考试 日1 月5 五一日8 月5 至 日 2 月5 10 至 日 9 月5 11 欣赏:《花儿与少年》 日15 月5 樱花 日22 月5 5 12 至 日16 月 至 日23 月5 13 欣赏:《深情》《小河的呼唤》 日29 月5 欣赏:《鹦鹉》《像花儿一样》 日5 月6 日30 月5 14 至 至 日 6 月6 15 这一封书信来的巧 日12 月6 唱脸谱 日19 月6 至 日13 月6 16 6 17 至 日20 月 大漠之夜26 日 月6 随心唱响 日3 月7 至 日27 月6 18 日 4 月7 19 至7 月 日10 期末考试

生《 时课一第》杯之命 一授课

授课教八 年级 音乐 学科 综合 课型 李艳秋 课时 时间 师育教用不同的审美视觉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代表性作品,

念 理感受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探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国家、音乐与民族文 化的联系,进而理解和尊重世界音乐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29《我和你》是第 学 教 析 分世纪人类21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整堂课通过学唱和音乐欣赏活动,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设 预、能够对教材中体育盛会音乐作品感兴趣,积极参加欣赏、演唱和交1 标 目 流等活动。、欣赏和演唱《我和你》、《我们是冠军》两首歌曲,感受和体验歌2 曲的音乐风格与特点,了解歌曲的类别与作用。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 学 教 点 重教 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 学 点 难 多媒体课件、钢琴、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学 教 具 用准备 预设时间分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配 组织教学 教 、师生问好!1声发做生学

分钟2 、发声练习:2 过

新课教学

练习

一、《我和你》 导入课题1. 师生交流,了解奥运知识。a. 师生交流感导入新课, 分钟5播放课件,回顾b.届奥运29 观看视频 受意境 场景。 .初听歌曲2 播放视频,欣赏《我和你》a.为加深印象, 表演,体会情感。

简介歌曲创作背景及演唱b.做曲歌好学 分钟6 者 准备 轻声哼lu用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c 唱 教师范唱3. 感受拍子 分钟3乐音随生学 能谱识高提 简单律动 弹奏旋律,视唱歌谱4.

相出找辨听

加深印象力,旋似相和同 学唱歌曲5. 分钟3 歌唱视并律气息流咬字吐字清晰、要求: 谱 畅。 分钟5 歌唱求要按 难点突破重、 词、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6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歌唱演整完 多种形式曲, 表现歌曲。 演唱歌曲, 、英文演唱7 分钟5 教师纠错指导。a. 演文英试尝 教师带唱第二段英文歌词b. 唱

二、《我们是冠军》 分钟3 、简介歌曲背景,聆听歌曲1 聆听演唱 视频,感受情绪。 、跟琴演唱旋律。把握好歌2 分钟8 曲节奏。 、集体演唱。3 拓展延伸 完成“实践与创作”第一题 课堂小结 我和你,无论无论肤色, 我们拥有同样的希望和种族, 不单单是竞技“奥运”梦想。 体育,更凸显了“友谊第一, 分钟2就让我们的境界,比赛第二”一起强健体一起从现在做起,

魄,传递奥运精神吧 板 书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时课 二 第》 杯之命生 《

一授课 授课教 李艳秋 八 年级 音乐 学科 欣赏 课型 课时 时间 师育教用不同的审美视觉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代表性作品,感

念 理受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探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国家、音乐与民族文化的联 系,进而理解和尊重世界音乐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届奥运会而创作23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第1984《奥林匹克号角》是为 学 教 析 分的。作者是约翰。威廉姆斯,乐曲分为三段,情绪高亢激昂,向全世界传递着年以后,几乎在每1984友谊和激情,鼓舞着运动健儿积极进取,奋力拼搏,自

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或为运动员颁奖仪式上都能听到这首乐曲。 设 预、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有更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不怕困难1 标 目 刻苦学习的精神。 、熟悉音乐中比较突出的演奏乐器,并能聆听乐器的音色。2

、能够分辨不同乐段中表现的不同情绪。3 学 教聆听音乐中的演奏乐器 点 重 学 教 分辨音乐中不同的段落 点 难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多媒体课件 学 教 具 用准备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预设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演唱《我和你》。曲歌对深加 复习演唱 教 分钟3 新课教学 学

一、导入的《我和你》 过 我们再次走进奥林匹今天, 印象 程 《奥感受那震撼人心的音乐克, 林匹克号角》。

二、初听音乐 、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1 情绪。情品作受感学生感受音乐

分钟

10、复听音乐,思考乐曲在2 情绪上可以分为几部分? 绪情绪并思考问 、教师简介作品背景 3 题

三、分段聆听 学生聆听

(一)聆听第一乐段。 你感受到了听第一段,、1

分钟20 什么? 小结:乐曲以雄壮、嘹亮熟悉主奏乐学生听辨第一 的号角音调开始,催人奋进, 仿佛宣告,奥林扑克运动会来感受器音色,乐段的主奏乐 开了大幕。 音乐情绪 器及情绪 你听出这一段的主奏乐、2 小号 器是什么? 完整欣赏第一乐段。、3

(二)聆听第二乐段 、1你感受欣赏第二乐段, 到了什么情绪? 你听再次聆听此乐段,、2 出情绪跟第一乐段有什么区 学生听辨第二 别? 乐段的主奏乐 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3 什么?(弦乐) 器及情绪,并 小结:这段音乐主要是弦 与第一乐段作 深情婉转,节奏舒展,乐主奏, 音乐还能听见铜管乐器的号角 比较 音调,两个主题相互呼应,好 似在回忆奥林匹克运动走过的 曲折历史。

(三)聆听第三乐段 情绪上有听这一乐段,、1 什么变化了? 你听到了再仔细聆听,、2 学生听辨并回 什么乐器在演奏(低音鼓)

这一主题出现了几次仿、3 答问题 佛看到了什么(反复出现,好 像期待这奥运英雄的诞生)

、完整欣赏第三乐段4

(四)欣赏第四乐段 、聆听这一乐段,你听到1 了什么主题?(第一和第二主 题) 、这两段主题交替出现的2 (比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时候, 学生在教师引 单一主题的时候增强) 导下听辨并回 、再听,你听到了什么乐3 器节奏鲜明地出现了?(小军 答问题 鼓)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结:情绪逐渐高涨,仿佛人 们对奥运英雄地盼望之情日益 高涨。

乐曲在哪个主再听音乐,、4

题上结束?(第一主题)

五、完整欣赏全曲 完整聆听

《奥林匹克颂》

一、奥运会会歌简介。

二、结合“实践与创作”聆听 作品。

三、讨论演唱形式、风格、声 聆听、讨论 音特点,探讨蕴含的情感和文 化。 分钟7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时课 三 第》 杯之命生 《

一授课教授课 综合 课型 李艳秋 八 年级 音乐 学科 师 课时 时间育教用不同的审美视觉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代表性作品,感

理 念受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探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国家、音乐与民族文化的联 系,进而理解和尊重世界音乐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并获得全球(Vuelve)年专辑《让爱继续》1998该歌曲选自瑞奇马汀 学 教析 分年法国世界杯的另一首主题曲。“生命1998个国家单曲排行的冠军,也是30 成为很多足球节目用来烘托气氛的第一选用在世界杯之后也传播甚广, 之杯” 曲目。歌曲中的鼓乐节奏和号角奏鸣都颇为煽情。 体验作品特有的音乐风格、 设 预 探讨内含于歌曲的情感和音乐文化。音乐特点,

标 目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和表现形式,体会乐器与力度、乐器色彩与力度等的 学 教 点 重 关系。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和表现形式,体会乐器与力度、乐器色彩与力度等的 学 教 关系。 点 难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学 教 具 用 备 准 预设时间分配 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教学 复习演唱《我和你》、《我们 教 分钟6 是冠军》。 学 新课教学 过

年世界杯比赛录1998欣赏

一、学生随音乐哼 程 像,简介世界杯主题歌。 分钟6 段旋律B唱

二、复听歌曲并思考 、力度变化?1 的曲歌受感 、歌曲的表现形式。2 和绪情乐音 分钟12(主奏乐器与伴奏乐器、演唱 形式等) 体表现形式, 力与器乐会学生聆听并讨 、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找出3 前奏、间奏、尾奏。论乐器色彩度、 的等度力与

三、按节奏读词,体会弱拍起 关系。学生按节奏读 唱和正拍起唱的区别。

分钟5 歌词 体加深印象,

四、试唱歌曲

教师伴奏式形唱齐会 的等度力与 分钟5 关系。

拓展延伸

八年级下知识点归纳范文第6篇

假如你是Tom的好朋友Li Hua,你听说Tom 近来因为考试而忙碌,并且得了重感冒,头痛得厉害,请你给他写一份信,建议他去看医生,并告诉他要注意身体。词数在70词左右。

Dear Tom,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 have a headache. I think you should go to a doctor and take some medicine. I know you are very busy with studying for the exam, but you should look after your health.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be healthy. If you want to study better, you must keep in good health. I hope you’ll feel better soon.

Yours,Li Hua

Unit2作文范文

假设你是魏红,参加了学校上周六的“环保俱乐部”组织的活动。内容包括:张贴海报,分发广告,打扫街道,打扫公园等。请给你的笔友Judy写一封邮件,介绍这次活动的情况,并谈谈你对志愿者工作的看法。

Dear Judy,

I am a volunteer in Saving the Environment Club of my school. Last Saturday, I did some volunteer work with other classmates.

On Saturday morning, some of us put up posters and handed out ad.s in the street. Others swept the streets. Then we also helped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When we finished all the work, we were very tired but felt very happy at the same time.

I think it’s fun to be a volunteer. What do you think of volunteering? Please write back soon!

Yours,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4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2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3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