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幼儿腹泻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幼儿腹泻范文(精选10篇)

幼儿腹泻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0例, 其中男47例, 女13例, 年龄最小6个月, 最大3岁。

1.2 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11例, 占18.4%;人工喂养36例, 占60%;混合喂养13例, 占2 1.6%。

1.3 临床表现

(1) 腹泻:水样大便一周左右者56例, 粘液便4例, 腹泻每天在10次以上者39例, 占65%;11~20次者18例, 占30%;21~30次者3例, 占5%;

(2) 发热:体温在37~39℃者39例, 占65%;39~40℃者19例, 占31.7%;

(3) 脱水:轻度脱水者44例, 占73.3%;中度脱水者15例, 占25%;重度脱水者1例, 占1.67%;

(4)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

(5) 病初有感染其它症状 (流涕、打喷嚏、咳嗽) 者38例, 占63.3%, 有合并症或并发症者57例, 占95%, 其中轻度贫血45例, 营养不良7例, 支气管炎32例, 支气管肺炎13例。

1.4 实验室检查。

(1) 大便常规:有30例大便中有脓细胞, 有15例大便中有红细胞; (2) 血细胞:白细胞总数5109/L者15例, 占25%, 5109/L~10109/L者27例, 占45%, 10109/L者18例, 占30%。

(3) 菌株分离:多以轮状病毒为主。

1.5 治疗

(1) 中药:以白苡芍药汤为主, 其基本方:苡仁10克, 滑石5克, 合香5克, 白芍8克, 黄芩5克, 板蓝根10克, 神曲5克, 大枣10克, 随症加减, 每日一剂, 文火煎取汁30m L, 每次10m L, 口服。

(2) 西药:按脱水程度给予补液, 补充电解质, 纠正酸碱平衡及少量抗生素。

2 结果

60例全部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6d, 治愈率100%。

2.1 腹泻

经治疗1~3d内腹泻停止者42例, 占70%。

2.2 发热

经治疗1~3d内恢复正常者56例, 占93.3%。

2.3 脱水

经治疗1~3d内恢复者45例, 占75%。

3 讨论

秋季婴幼儿腹泻是目前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 (1) 病发在秋季; (2) 大多数患儿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的症状 (流涕、打喷嚏、咳嗽) ; (3) 均由病毒 (轮状病毒性肠炎) 经呼吸道可传播; (4) 新生儿及小婴儿因受母乳传递抗体保护, 因很少或不得轮状病毒性肠炎, 这主要是因为母乳中存在有轮状病毒抗体Ig A, 从而认为要提倡母乳喂养。

另婴幼儿除消化功能发育不健全外, 这主要与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有关, 特别是体液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 婴幼儿血液中的Ig G最低, 生后三个月血清Ig G降至最低点, 8~10岁才达成人水平, Ig A发育更慢, 1~3岁时才相当于成人水平的22%, 2岁内婴幼儿肠粘膜内SIg A系统的发育缓慢, 产生Ig A的浆细胞缺乏, 因此肠道内SIg A也不足, 因而抵抗细菌、病毒及中和其病毒的作用均差。细胞免疫功能虽发育较早, 但婴幼儿期仍相对偏低, 因此对异物的免疫排斥作用较差, 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 易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

小儿病毒性腹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虽然干扰素、思密达疗效可观, 但药价比较高, 尽管病毒唑是近年来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 但缺乏针对性[1]。

但对于儿童保健工作者来说, 治疗不是目的, 最关键的应是预防腹泻。预防腹泻应从婴幼儿的合理喂养、个人卫生、食品清洁、安全清洁饮水、粪便处理和预防注射六个反方面着手。针对这六个方面, WHO提了七点行之有效的措施: (1) 母乳喂养; (2) 改进辅食添加的方法; (3) 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和足够的水, 保证个人卫生; (4)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清水给小儿洗手 (母亲做饭前的喂养前要洗手) ; (5) 建立清洁卫生的厕所; (6) 及时处理小儿粪便, 保证卫生安全; (7) 完成小儿计划免疫。

要完成这七项工作不仅要教育母亲和家庭成员, 更需要动员政府。对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教育, 从根本上改变一些落后的、不讲卫生的行为习惯。儿童保健工作者, 除了像上面提到的人际交流技巧外, 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 确保每个儿童保健工作者接受适当的培训:因为有关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洗手、处理粪便等知识, 需要卫生工作者向小儿父母传授, 因此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需要不断更新; (2) 制作预防腹泻的宣传画和挂图, 可以对母亲进行形象地讲解; (3) 儿童保健工作者本身是执行以上七点的模范:如果保健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坚持4~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 有干净的厕所, 工作人员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等, 卫生人员的行动对群众有很强的影响力; (4) 参加社区的活动, 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5) 在政府各部门间起协调作用, 动员全社会来预防腹泻。如寻求清洁饮用水, 需动员水利部门找水、打井等[2]。

摘要:秋季婴幼儿腹泻60例, 其中男47例, 女13例, 年龄最小6个月, 最大3岁, 母乳喂养者11例, 占18.4%;人工喂养者36例, 占60%;混合喂养者13例, 占21.6%, 60例均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 临床全部治愈, 治愈率100%。但治疗不是目的, 最关键的方面还是要预防。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防治

参考文献

[1]王斌, 郑亚安.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药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1998, 13 (6) :122.

如何防止婴幼儿秋季腹泻? 第2篇

在此期间最好以母乳喂养,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所以可以增加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我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母乳喂养的得秋季腹泻的都非常少,有得病的也不是特别严重,而且可以很快痊愈。

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保持餐具、玩具的清洁,婴幼儿最容易将东西塞入口中,接触到的东西不卫生是很有可能造成肠道不适的,而且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洁新鲜。

合理增加辅食,不可将几种辅食一起添加。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改善胃肠功能。

不要让宝宝接触患病儿,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交叉感染。

还有就是提高宝宝免疫力。同时适度给宝宝增添营养品。这样就可以使宝宝避免因腹泻导致后遗症。

中药治幼儿腹泻有奇效 第3篇

在我出差11天回来后,女儿腹泻还没停止,还有加重的迹象。这时正值南方秋季,气候变化很大,我想有一点腹泻也是常亊。又一次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女儿每天要上三四次厕所,医院开的药天天吃,却一点用也没有。医院开的药有氯霉素、酵母片、维生素c、矽碳银、黄连素等。我觉得药开得不错呀,这几样西药曾经治好我的多次腹泻。我让妻子放心,每天给女儿按时服药,病会好的。

又半个月出差回家后,我看见女儿坐在小凳子上,一点精神也没有。我问女儿,病好了吗?女儿稚声稚气地说:“还没有好”。我说:“站起来,我抱抱你。”女儿说:“我站不起来,脚好痛。”妻子含着泪告诉我:她的病治不好了,现在是吃什么拉什么,刚吃一点东西,过一会儿就要上厕所拉掉。我说怎么不去医院呢。妻子说天天都带去看,主治医生说,我们的女儿保不住了,并举了好几个病例,都是因幼儿腹泻而死的。听了妻子的话,我的心猛地一沉。女儿也在一旁哭叫着:“我不死,我不死嘛!”哭声像一把钢刀,刺在我心上。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母亲带着女儿来到县人民医院。我们挂的是西医号,一位年近40的女医师简单问了一下病情,又检查了一下女儿的病体。当她看到女儿瘦骨嶙嶙的双腿时,便立即开了个处方。我问:“医生,我女儿的病情怎么样?”对方冷冷地说:“太晚了,我也没办法。”出了诊疗室,到药房拿出药来一看,与我们职工医院开的药完全相同。我想:完了,女儿没救了。心里特别伤痛,母亲也满脸愁云。

我不甘心就这么失去女儿,我和母亲商量,女儿已经懂亊了,今天来看病,她不哭不闹,多乖的女儿,我们要尽全力治好她的病。母亲问我怎么办?我说:“死马当活马医,我们带女儿去看中医,也许有希望。”母亲完全同意。

我们立即又挂了个中医号,一位年纪在60岁左右、留有一尺多长胡子的中医师接待了我们。母亲告诉医师:“我孙女拉肚子,吃什么拉什么,拉得都站不起来了。”医师说:“我给你们开个方,拣几包回去熬给她吃就会好。”我听了这位面善的老中医的话,心里的石头立刻落了地,我问:“是不是给女儿把把脉?”医师说:“不用,你放心好了,我开的药先拣3包,如服用有效,再来拣同样的几包服用,你女儿的病就能全好。如拣的几包无效,你们再来,我把药方修改一下,一定能治好你女儿的病。”

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 第4篇

护理人员首先要及时、准确收集新入院患儿一手资料,评估喂养方式,喂何种乳品,哺喂浓度、次数及量。添加何种辅食及添加时间,是否有肠道外感染病史。了解家长有无不洁喂哺习惯。另外,评估生命体征,脱水程度和性质,大便次数、颜色、气味、量和性状,检查肛周有无发红、糜烂和破损。评估家长文化教育程度;对疾病认识程度;对正确喂养及护理小儿知识了解程度等。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详细做出护理计划,列出近期护理目标和远期护理目标,以便有的放矢,逐项实施护理措施。

2 饮食的护理

饮食护理是治疗腹泻患儿的关键。我们提倡早期合理进食。过去提倡让患儿根据不同情况禁食8~12h,以使消化道适当休息。但我们近年来在临床观察到禁食患儿经常哭闹,难以安静,可能是由于饥饿所致腹痛不适,而疗效也不明显。

在我科观察病例中,除对严重呕吐患儿暂禁食4~6h(不禁水)外,其它患儿均不需要禁食,母乳喂养的患儿可限制哺喂次数,缩短每次哺喂时间,暂停止添加辅食;人工喂养的患儿可喂大米汤糊加少许盐,脱脂奶等,待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粥、面条等流食和半流食。但一定要做到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并随时观察记录进食后患儿的反应,有无增加大便次数,以评估对喂养的耐受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

3 体液不足的护理

小儿体液的重量和分布与年龄成反比,而且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不显性失水是成人的2倍,因此,对缺水的耐受力差,加之大量出汗、呕吐,腹泻时则容易出现脱水,因此,补充液体是腹泻护理和治疗的重点。补液时我们主张能口服时尽量口服,不定时给患儿饮用ORS液,和水。脱水严重时静脉补液,除掌握众所周知的“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见惊补钙”的原则,还应临时调整,因人而异,视病情变化而异。如小婴儿病情变化快,脱水和酸中毒表现常不明显,有可能出现补液不足,另一方面,小婴儿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不成熟,补液过快过多有可能出现水中毒、肺水肿和心力衰竭,因此小婴儿在补液过程中应注意精神、吐泻、尿量、四肢末稍循环情况,有无气喘和水肿等。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合并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或重症营养不良的患儿,补液量应减少1/4~1/3,含钠量也应适当减少。并按医嘱要求全面安排24h液体总量,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准确计算每分钟输液滴数,最好使用输液泵,以更精确地控制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特别要注意准确记录液体排出量,婴幼儿大小便不易收集,可用“称尿布法”计算液体排出量,调整补液的速度和总量。

4 大便的观察

观察大便的性状、气味、颜色、次数、量和水分的多少,有无脓血,并做详细的记录。大便多泡沫,表示发酵;有腐败臭味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粪便上有油光表示脂肪消化不良;大便粘液较多呈蛋花样或水样,有腥臭味为大肠杆菌肠炎,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轮状病毒肠炎,多发于秋季和冬初,大便为白色或淡黄色米汤样或清水样,粘液少无臭味,次数多,量多;脓血便多为沙门氏菌肠炎或菌痢;真菌性肠炎大便次数多,黄色稀便,泡沫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常并发鹅口疮。腹泻并发肠套叠或用止泻剂量过大,可能大便突然减少。因此对腹泻突然停止的患儿应严密观察,注意有无呕吐、腹胀、精神不好的表现,并及时报告医生。

5 一般护理

5.1 注意臀部的清洁干燥

由于排便次数多,肛门周围皮肤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每次便后用细软的卫生纸或软布擦干,然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再涂些红霉素眼药膏等油膏,以防红臀,一旦发生红臀应积极治疗。及时更换清洁干燥的尿布,避免粪便浸渍的尿布与皮肤发生磨擦而发生破溃,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家长每次换尿布前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5.2 眼部护理

脱水三度以上时,特别是有意识障碍的患儿双眼干燥闭不严,常易并发角膜炎,对这类患儿,我们采用眼部滴眼,用无菌生理盐水覆盖眼部防止眼睛干燥。口腔的护理:由于婴幼儿口腔粘膜娇嫩,细菌易在此繁殖,应多喂含碳酸氢钠的温开水,还可用消毒棉签蘸5%苏打水擦洗口腔,预防口疮的发生。

6 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及换尿布后应清洗双手。注意防止交叉感染,不同类型腹泻的患儿应进行隔离,如沙门氏感染,病程长,病情重,传染性强,常可造成院内暴发流行,一旦发生,要及时与其它肠炎患儿隔离,并消毒房间和用具。

7 做好卫生宣教

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措施 第5篇

关键词:腹泻,婴儿,护理

婴幼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 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 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 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1982年全国小儿腹泻协作组讨论通过了分类法, 将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感染性腹泻除已有固定名称如杆菌痢疾、聝米巴痢疾、霍乱、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等外, 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 病毒如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以及真菌等所致感染及一些原因不明的感染, 都诊断为小儿肠炎。原因主要是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热, 消化酶的活性较低, 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营养不良、佝偻病、异常体质也是引起腹泻的因素。喂食过多、过早添加大量脂肪类、淀粉类食物以及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或未经辅助食品过渡而骤然断奶, 均可引起腹泻。气候突变、过冷、过热都易诱发腹泻。腹泻根据病情发展程度又可分为: (1) 轻型腹泻, 大便每天5~6次, 稀薄, 含有少量黏液和白色奶块, 或呈蛋花汤样, 有时伴有呕吐。 (2) 重型腹泻, 大便每天10次以上, 黏薄水分多, 伴有呕吐、纳差、精神萎靡、嗜睡, 常可引起脱水, 表现为口干唇燥、眼眶和前囟凹陷、哭时无泪、尿少。严重脱水时, 常伴有酸中毒, 表现为精神萎靡、口唇樱红、呼吸既深且快, 甚至可出现皮肤花纹、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少尿等休克症状[1]。治疗腹泻一般以调整饮食、控制感染、消除病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原则。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严格消毒隔离

防止感染传播, 按肠道传染病隔离, 做好床边隔离, 护理患儿前后及更换尿布后要认真洗手, 防止交叉感染。

2 饮食护理

首先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者缩短每次哺乳时间, 并在喂奶前喂适量的开水;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或稀释牛奶, 由少到多, 由稀渐浓。吐泻严重者暂时禁食8~12h, 以利肠道休息。腹泻次数减少后,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 少量多餐, 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 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双糖酶缺乏者, 不宜用蔗糖, 并暂停乳类。

3 根据病情, 补充液体

3.1 口服补液

用于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 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盐。吐泻频繁者多有口渴、唇干、明显烦躁, 在不宜口服时可用棉签蘸温开水湿润口唇。

3.2 静脉补液

吐泻严重者必须按量、按时、正确输入, 及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1) 建立静脉通路, 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 特别是重度脱水者, 必须尽快 (30min) 补充血容量。 (2) 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 补钾浓度应小于0.3%, 每日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h, 严禁直接静脉推注。输液量需精确计算后输入。 (3) 加强巡回:密切观察临床症状, 鉴别脱水程度及类型, 输液量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 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 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 以估计疗效。

3.3 正确记录24h出入量。

4 严密观察病情

4.1 监测体温变化

体温过高应给予患儿多喝水、擦干汗液、减少衣被、头枕冰袋等物理措施, 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4.2 监测代谢性酸中毒表现

当患儿出现呼吸深快、精神萎靡、口唇樱红, 查血pH及CO2CP下降时, 应及时报告医师并使用碱性药物纠正。

4.3 观察低血钾表现

低血钾常发生于输液后脱水纠正时。当发现患儿全身乏力, 不哭或哭声低下, 吃奶无力, 肌张力低下, 反应迟钝, 恶心、呕吐, 腹胀, 听诊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 心电图显示T波平坦或倒置、U波明显、S-T段下移和 (或) 心律失常表现, 提示有低血钾存在, 应及时补充钾盐。

4.4 判断脱水程度

通过观察患儿的神志, 精神, 皮肤弹性, 前囟、眼眶有无凹陷, 体温及尿量等临床表现, 估计患儿脱水的程度。同时要动态观察经过补充液体后脱水症状是否得到改善。

4.5 注意大便的变化

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 做好动态比较, 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大便多泡沫表示发酵;有腐败臭味表示蛋白质消化不良;粪便上有油表示脂肪消化不良;致病性大肠杆菌腹泻, 大便呈水样、量多、粪便少, 可带有少量黏液, 镜检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多在10个以下, 伴有微量红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腹泻者大便开始呈黄绿色, 3~4天后转为带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 水电解质紊乱明显;霉菌感染腹泻大便往往呈豆腐渣样, 色灰白。若发现大便性状改变, 如黏冻、腥臭、脓样或含血丝时, 应送常规检查或做致病菌培养。

5 对症护理

腹痛给予热敷;腹胀给予肛管排气;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退热剂;烦躁时给予镇静剂;注意保暖及大量维生素的补充。

6 臀部护理

预防臀红, 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选用柔软布类尿布, 勤更换, 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 局部皮肤发红处涂以5%鞣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使用不透气塑料布或橡皮布, 防止尿布皮炎发生。

7 其他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 多喂开水, 防止发生鹅口疮和中耳炎。脱水明显有“露睛”现象者, 用生理盐水浸润角膜, 并点滴氯霉素眼药水或金霉素眼膏保护眼睛。

8 健康教育

8.1 指导合理喂养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 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添加辅食, 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防止过食、偏食及饮食结构突然变动。调整好婴幼儿的饮食, 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宜进食易消化的食物, 如米汤、糖盐开水, 甚至暂停进食, 使胃肠功能迅速恢复, 加快疾病的痊愈。

8.2 注意饮食卫生,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 避免肠道内感染。注意哺乳卫生, 哺乳的母亲应保持乳房的清洁, 勤换内衣, 尽量减少感染的机会。并注意玩具的清洁。

8.3 增强体质

发现营养不良、佝偻病时应及早治疗。每日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适当做户外活动。

8.4 注意气候变化

防止受凉或过热, 冬天注意保暖, 夏天多喝水。同时, 要注意婴幼儿的腹部保暖。

8.5 勿滥用抗生素

口服广谱抗生素少用, 避免肠道菌群紊乱以致霉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大量繁殖而导致腹泻。

参考文献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第6篇

1 如何预防婴幼儿秋季腹泻

首先, 要注意提高婴幼儿免疫功能。休息是关键, 要有好的睡眠, 不受凉;正常的饮食, 保持充分的营养;要避免不良刺激、防止过度疲劳,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其次, 婴幼儿居住的环境务必要清洁、通风, 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保持适当的户外运动。再次, 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 引导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净的食物;父母处理完患儿大便后要彻底清洗手部、被粪污染过的物品, 以免造成粪口传播;不给宝宝吃隔夜的或不新鲜的食物;宝宝的奶瓶、汤勺等, 在每次用前和使用完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 最好每天煮沸消毒1次;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哺乳期母亲应注意乳房的清洁、勤换内衣, 减少宝宝感染病毒的机会;使宝宝远离有急性腹泻的患者, 避免交叉感染。

2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

2.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收治腹泻患儿68例, 男49例, 女19例, 最小5个月, 最大年龄3岁。主要临床症状:频繁腹泻, 稀水便, 混有黏液, 饮食不振, 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2.2 治疗方法

目前, 对婴幼儿秋季腹泻尚无一套完整、成熟、特别有效的治疗方式, 现通过介绍对婴幼儿秋季腹泻一些用药方法, 与大家共同探讨, 以寻找一种安全有效、服用方便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2.2.1 同欣 (Ribavirin Granules) 利巴韦林颗粒剂广谱抗病毒

药,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对次黄苷脱氢酶的抑制, 阻断次黄苷-磷酸向黄嘌呤核苷-磷酸的转化等作用;抑制核酸合成, 阻止病毒复制。该药口服后吸收快, 60~90min内血药浓度达高峰。进入体内经磷酸化后生成活性代谢物-利巴韦林单磷酸。清除半衰期约23h。该药能滞留于红细胞中, 主要由肾脏排泄, 仅有少量从粪便中排泄。

2.2.2 思密达 (Smectite Powder) 蒙脱石散剂具有层纹状结

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 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 并通过与粘膜糖蛋白相互结合, 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不经过血液循环系统, 并连同所固定的攻击因子随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不影响X光检查, 不改变大便颜色, 不改变正常的肠蠕动。

2.2.3 培菲康 (Bifid.

triple Capsules)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主要成分为双岐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异乳糖、淀粉。双歧杆菌通过其生物屏障、有机酸等作用明显抑制多种肠道病原生长繁殖, 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轮状病毒及白色念球菌等。

3 结果

对68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者联合用药治疗, 针对性强、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6 8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者均治愈。

4 讨论

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起病急骤, 体温较高, 胃肠道症状较重。由于频繁腹泻与呕吐, 食欲又低下, 患儿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 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 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主肌炎而危及生命。所以, 家长应对此病有足够的重视[2]。对婴幼儿秋季腹泻联合用药治疗是一种针对婴幼儿肠道的生理特点及婴幼儿秋季腹泻病因的治疗方法, 不仅效果明显, 且服用方便, 副作用小, 目前一些儿童专科医院已经采用, 且临床收效良好。除了药物治疗外, 饮食治疗也很重要。腹泻患儿如能耐受口服补液, 原则上仍然是少量喂以ORS液, 以后加米汤, 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呕吐明显的中型和重型患儿常需禁食6~12h, 能量和液体均从静脉补充。如为母乳喂养的孩子, 禁食后先给予少量稀米汤或焦米汤, 逐渐减少米汤量增加母乳量, 最后恢复全部人乳。如患儿平时已添加辅助食品应暂时停止, 待秋季腹泻症状完全消失后再逐一添加, 对易于发酵的糖类食物不宜多食。人工喂养的孩子, 禁食后也是先给予少量稀米汤或焦米汤, 以后将米汤与脱脂乳间隔地喂给, 逐渐减少米汤而增加脱脂乳。待消化机能恢复时, 脱脂乳中部分可逐渐用全脂牛乳来代替, 直到正常需要量为止;也可加酸牛奶。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秋季腹泻预防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婴幼儿秋季腹泻的预防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用药治疗针对性强、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能显著提高疗效。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预防与治疗

参考文献

[1]潘瑞芳, 常汝虚, 万根平, 等.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轮状病毒病原及临床表现[J].中华儿科杂志, 1997, 35:145.

湖北松滋地区婴幼儿腹泻病现状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2 183例腹泻病患儿,年龄10 d~3岁,其中,1岁及1岁以下1 127例,1岁以上1 056例;男1 189例,女994例。

1.2 方法

所有大便标本均为稀便或水样便或黏胨样便,送检的标本直接盛于干净容器内,新鲜大便。标本先以盐水涂片镜检,然后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检测,必要时嘱另留新鲜大便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RV检测试剂为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公司生产的胶体金法A群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在有效期内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所有标本的检测过程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

根据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1)消化不良或生理性腹泻组(A组):镜检有脂肪滴或少量黏液,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2)细菌性或真菌性肠炎组(B组):镜检有白细胞及少量黏液,或白细胞及偶见红细胞及吞噬细胞或真菌孢子及菌丝;(3)细菌性痢疾组(C组):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吞噬细胞,且经细菌培养证实;(4)轮状病毒肠炎组(D组):镜检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且RV检测阳性。

本地春季:2~4月;夏季:5~7月;秋季:8~10月;冬季:11~1月。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 12.0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病例中,感染性腹泻1 299例,占59.5%;其他腹泻884例,占40.5%。感染性腹泻主要有三种类型:细菌性或真菌性肠炎(59.4%)、轮状病毒肠炎(39.0%)、细菌性痢疾(1.6%)。

2.1 各组患儿不同性别发病情况比较

男女患儿C、D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患儿A组与B、C、D组及B、C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儿A、B组与C、D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组患儿不同季节发病情况比较

B组春夏季、秋冬季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与秋季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夏季与冬季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与其他季节、春冬季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组春季与夏、秋季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与其他季节、夏秋季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季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各组患儿不同年龄发病情况比较

1岁及1岁以下患儿C组与B、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D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1岁以上患儿C、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D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D组不同年龄患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多发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腹泻多与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有关,非感染性腹泻多由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引起[2]。

消化不良通常是由肠道外感染、喂养不良、气候环境影响所引起的腹泻。注意合理喂养,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等可减少腹泻的发生。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一般无其他症状。生理性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新生儿胃肠道未发育成熟,乳糖酶分泌不足[3]。所以生理性腹泻的婴儿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保证按时添加辅食。本地发生消化不良或生理性腹泻的患儿较多,且没有性别、年龄、季节差异。因此,广泛地进行针对性的专项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且非常必要。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法定传染病,虽不包括在婴幼儿腹泻病之内,但在本地时有发生,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因之一,其起病急,全身症状重,一旦出现中毒性症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为使本地婴幼儿发生腹泻的状况得到全面了解,将其单独分组列出。

细菌性肠炎有两种类型:肠毒素性肠炎是由各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引起的分泌性腹泻。细菌在肠腔释放肠毒素,致使小肠液总量增多,超过结肠的吸收限度而发生腹泻,排出大量水样便,导致患儿水和电解质紊乱。侵袭性肠炎是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渗出性腹泻。病原体直接侵袭小肠或结肠肠壁,使黏膜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引起渗出和溃疡等病变。患儿排出含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菌痢样粪便。结肠由于炎症病变而不能充分吸收来自小肠的液体,并且某些致病菌还会产生肠毒素,也可发生水样腹泻[2]。通过调查,本地真菌性肠炎病例较少,不足10例,发生的患儿均伴鹅口疮。细菌性肠炎的发生率较高,超过腹泻病例的1/3,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与有关文献报道相近[4]。大于1岁的患儿较多,可能与1岁以上的患儿已基本断奶,通过饮食和活动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增加了被感染的机会有关。

病毒性肠炎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人类A群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常见于4个月~2岁的婴幼儿,主要在秋冬季流行,通过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RV侵入肠道后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使微绒毛肿胀,受累的黏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裸露病变,致使肠黏膜回收电解质和水分的能力下降,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而引起水样腹泻[5]。婴幼儿腹泻的症状一般是先吐后泻,大便呈米汤或蛋花汤样,有少量黏液,并伴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同时,RV感染可引起患儿RV血症的发生,进而对其多系统造成功能损害。腹泻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患儿机体的免疫力有关[6]。一般抗菌药物对RV感染引起的腹泻治疗无效,且用抗生素治疗将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不利于患儿肠道菌群恢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本研究显示,本地腹泻患儿RV感染率达23.2%,低于有关文献报道[7,8],可能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有关。RV全年均可感染,但发生在秋冬季的患儿占所有RV感染的70.4%,RV感染患儿年龄多在1岁以下。对于RV引起的感染,除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消毒患儿所用物品,保持患儿身体清洁、干爽,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继发其他感染外,接种疫苗可能是理想的预防方法。据报道,服用疫苗后可降低总体发病率,患病时间明显缩短,严重病例明显减少,在预防婴幼儿秋季腹泻中起到积极作用,可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9]。

由于腹泻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且婴幼儿腹泻的预后取决于病因、营养状况、治疗的迟早。因此,只有查明引起腹泻的病原体,合理地针对性用药,杜绝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同时调整好患儿的饮食,加强护理,才能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治愈率。

总之,只有对腹泻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腹泻才能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本地婴幼儿腹泻的现状进行调查,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婴幼儿腹泻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目的:了解松滋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种类及现状,为该地区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08年5月~2010年4月我院2 183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大便并进行分析。结果:2 183例患儿中,消化不良或生理性腹泻884例,占40.5%,无发病年龄、性别和季节差异;细菌或真菌性肠炎772例,占35.4%,与年龄和季节有关;轮状病毒肠炎506例,占23.2%,秋冬季发生的病例占轮状病毒肠炎的70.4%,多为1岁以下患儿;细菌性痢疾21例,占0.9%,无发病年龄、性别差异。结论:感染是引起松滋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腹泻的发生与季节有关。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肠炎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02-304,636-637.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301.

[3]黄永坤,杨娟.乳糖不耐受症及其治疗[J].实用儿科学杂志,2010,25(7):463-465.

[4]姜凯,姜锋.腹泻患儿粪便检测结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16-17.

[5]陆惠强,李晓萍,姜妍妍,等.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10-212.

[6]周瑞,陈兰举,陈名武.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肠道内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32(6):38-40.

[7]赵彩林,牛彩红,赵冬梅,等.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测的重要性[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82-1683.

[8]丁华,刘和录,陈伟光,等.1760例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检出率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2):244-245.

中医治疗婴幼儿腹泻102例疗效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 在儿科住院的婴幼儿腹泻病例10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1例。患儿因为发热、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呈黄稀水样便或蛋花样汤, 无黏液或脓血, 小便量减少等症状住院。观察组患儿男23例、女28例;年龄1月至1岁20例, >1岁且≤2岁18例, >2且≤3岁13例;病程15 d~3月, 平均病程22.3 d;31例黄色稀便, 12例黄色稀便并可见脂肪球, 8例黄色水样便。对照组患儿男26例、女25例;年龄1月至1岁14例, >1岁且≤2岁22例, >2且≤3岁15例;病程13 d~3月, 平均病程24.5 d;27例黄色稀便, 13例黄色稀便并可见脂肪球, 11例黄色水样便。两组病例大便常规均未见白细胞、红细胞, 均无严重脱水症状。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儿以推拿加中药外敷穴位治疗为主要方法。运用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揉外劳宫、揉龟尾、揉脐、捏脊、点按足三里穴等推拿法治疗, 30 min/ (次·d) 。推拿结束后, 使用中药敷贴神阙穴。药物主要采用肉桂、车前子、丁香、苍术和吴茱萸按1∶2∶2∶3∶3的比例研成粉末, 以蜂蜜调成糊状入瓶备用。用胶布固定并贴敷12 h, 1次/d。对照组患儿根据病情采用液体疗法为基础, 配合止泻、抗病毒、助消化等对症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中医病证疗效标准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的腹泻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治疗72 h后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 全身症状消失, 大便镜检无异常。有效:治疗72 h后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无效:治疗72 h后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腹泻及呕吐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是仅次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常见病, 5岁及以下儿童每年有3~4亿人次腹泻, 其中以6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目前西医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尚无理想的药物, 临床上多给予对症治疗, 虽然能暂时缓解病情但不能缩短病程, 临床上治疗腹泻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小儿肠道菌群失调, 使腹泻病情加重, 最后可导致婴幼儿并发营养不良和佝偻病等, 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中医认为泄泻病是由于外感时邪、内伤乳食、先天禀赋不足, 加以用药不当和急性腹泻迁延不愈等所致;中医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由于以往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以内服中药为主, 中药辛苦的气味和口感往往不能让婴幼儿乐于口服, 造成患儿依从性差, 很大程度上影响疗效[3]。

小儿推拿疗法是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发病部位及性质不同, 采用不同的穴位和手法, 疏经通络、通利气血、调整脾胃而达止泻的目的。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揉外劳宫、揉龟尾、揉脐、捏脊、点按足三里穴等推拿法可使脾胃强健、补气生血, 温中涩肠, 补益元气, 健脾和胃, 改善胃肠功能, 调节阴阳, 和畅脾胃提升止泻之妙[4]。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 人之生命也, 十二经之根本也[5]。以温中健脾益气之药贴敷, 易于药力穿透并直达病所, 结合推拿能达到治疗泄泻病、健脾补肾、和胃理肠止泻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患儿经中医治疗,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同时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腹泻及呕吐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因此, 小儿推拿加中药外敷穴位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较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还应注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 在调制中药时可根据证候和婴幼儿具体情况的不同, 采用醋、姜汁、蜂蜜调和中药, 冬天对调好的中药适当加热处理。

参考文献

[1]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381-384.

[2]陈竹.中医外治法治疗婴幼儿脾虚泻20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 2010, 6 (6) :37-39.

[3]刘奔, 韩新民.婴幼儿腹泻的中医治疗[J].江西中医药, 2009, 40 (1) :70-72.

[4]徐永红, 李学麟, 戴秋芳.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J].福建中医药, 2014, 45 (4) :7-8.

婴幼儿腹泻与饮食护理探讨 第9篇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饮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04-02

婴幼儿中,一般六个月以上、两岁以下的幼儿腹泻的发病率相对会较高,在炎炎夏日,婴幼儿腹泻属于多发时期,因此,婴幼儿腹泻是属于一种很常见的小儿疾病,对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疾病。一般来说,婴幼儿腹泻病因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病毒方面以轮状病毒为主,而细菌则以大肠感菌为主。在临床表现上,婴幼儿腹泻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发生紊乱、排稀便等等,并且在这些症状出现的同时,还伴有发热、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为此,婴幼儿腹泻除了是合并细菌感染之外,一般不提倡使用抗生素。在对婴幼儿腹泻进行治疗时,主要是控制感染,并且消除病因,调整饮食。

1饮食护理

1.1可以继续喂母乳。对于腹泻、呕吐者,原则上可以禁食6至8小时,如此,可以使肠道进行休息,有效减少腹泻及呕吐的次数,在呕吐很严重的情况下,要禁止喝水。采取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呕吐不频繁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给予母乳喂养,不要因为平常喂养母乳时大便会较稀,在婴幼儿腹泻的时候就停止母乳喂养,事实上,由于母乳喂养能得到有效吸收,再加上母乳里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因此,在宝宝腹泻的时候,母乳仍然是最好的食物。不过,要求母乳的含脂量可以进行降低,而且在喂奶时,只喂含脂肪较少的母乳,并且使喂乳的间隔时间延长一些。对于采取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在进行喂养时可以先喂以面汤或者米汤,除此之外,可以先停止辅食的喂养。对于饮食的质量,可以从少到多,从稀薄到浓稠的这样一个过程,然后再逐渐增多,对水分进行充足的补充。由于婴幼儿在腹泻过程中,水溶性维生素相对会有较大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维生素制剂来进行补充。

1.2三个禁止,合理饮食。由于脂肪不容易被吸收,并且脂肪会起到润肠的效果,会促使腹泻病情加重,因此,禁止高脂膳食的摄入;由于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会对消化道粘膜进行刺激,使腹泻加重,因此,禁止食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由于高纤维的食物会使消化道的蠕动加快,大便次数增多,所以,禁止食用高纤维的食物。不仅如此,对于过甜、过油腻的食物,要尽量减少摄入,要多食用一些少油、少渣、稀软的食物、讲究少量并且多餐,对于固体食物的选择,可以选馒头、白土司及苏打饼干等。在对食物进行烹调时,禁止油炸食品,而采取蒸、煮、氽、烩的方式对食物进行烹调。

实践证明,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合理饮食显得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在发生腹泻的时候,仍然有一半以上的食物会被人体吸收,如果禁食的时间过长,会导致人体内的热量、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缺乏,从而使得患儿的免疫功能降低,延误病程的恢复时间。

1.3口服补液。对于轻度或者中度脱水的患儿,可以进行口服补液盐的喂养。配方如下:KCl 1.5克,Na2S3.5克,葡萄糖20克,NaHCO32.5克,然后加水至1000毫升,每次喂服一小勺大约5毫升左右,每隔1至2分钟喂一小勺。如果发生呕吐,可以停10分钟左右,再进行每隔2至3分钟喂服一小勺。对于无脱水状况的婴幼儿,可以在每次腹泻之后口服补液盐10至100毫升左右,一天之内可以服用500毫升左右。对于轻度脱水的患儿,在刚开始的4小时的服用量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小于四个月的患儿(新生儿除外),可以喂服200至400毫升,四个月以上一岁以下的患儿,可以喂服400至600毫升,如果发现患儿口渴较为明显,可以酌情进行多喂服,在四小时之后,跟根据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以及喂服的用量。而对于六个月以内的患儿,如果不属于母乳喂养,在这期间要额外喂服白开水100至200毫升,如果此时患儿眼睑出现水肿情况,则要把口服补液盐停止服用,改用母乳或者白开水进行喂服,等水肿消除后才继续服用口服补液盐。

2食疗验方

当患儿的病情得到缓解,呕吐症状得到控制之后,可以进行以下食疗。

2.1莲子饭焦粥。先取50克莲子,把蓮子去芯,取白糖适量、饭焦适量。具体做法如下:把饭焦、莲子加入适量水,放锅里同煮成稀粥样,然后加入适量白糖。在空腹的时候可以进行食用,食用10至15天为一个疗程。此食疗可以起到补脾止泻的功效。由于莲子含有蛋白质、淀粉、钙、磷、铁、脂肪,因此具有“除寒湿,止脾泻久痢”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而饭焦又叫锅巴,主治面色萎黄、久痢、脾虚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具有运脾消食,止泄泻”的功用。

2.2胡萝卜泥。取胡萝卜适量,将胡萝卜洗干净,去皮、根须,然后煮熟或者蒸熟,捣烂成泥进行喂服,每次喂服50至100克,分几次进行喂服。由于胡萝卜含有胡萝卜素,脂肪、B族维生素、糖类等,并且含有大量的果胶成分,因此,具有健脾、消化等功能,可以对肠道的蠕动进行有效抑制。

2.3栗子仁糊。取栗子适量,并且磨成粉末,然后煮成稀糊状,加入些许白糖调均匀后进行喂服,可以每天空腹食用1至2次,连续服用三至五天。栗子本身味甘、性温,含有脂肪、糖类、蛋白质、脂肪酶等成分,具有止泻、补肾强腰益脾胃之功效。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婴幼儿发生腹泻时,除了对婴幼儿采取治疗措施外,合理的饮食疗法同样显得至关重要,科学饮食不仅使婴幼儿的病程缩短,增加疗效,以此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婴幼儿腹泻时,医务人员要及时对患儿的家属进行相关指导,指导其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并指导患儿家属在注意饮食卫生的同时,对患儿进行合理的喂养,使患儿能够得到及时康复。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3-345

[2]刘燕萍,陈伟,李宁.健康宝宝营养指南.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06

西咪替丁联合叶酸片治疗幼儿腹泻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10月收治的住院腹泻患儿148例, 其中男96例, 女52例, 比例为1.85:1;年龄2个月~2岁, 平均年龄11个月;均符合腹泻病的诊断标准;且无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 一天8~9次, 为稀水样或黄绿色便, 无腥臭、无脓血便, 且有伴发烧、呕吐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 对照组68例, 两组均给予静脉补液, 治疗组给予叶酸片0.5~1mg/kg·d, 每天三次, 口服, 静脉滴注西咪替丁10~20mg/kg·d, 每天一次。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 加服助消化药。

1.3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大便性状和临床表现易于做出临床诊断与治疗。必须判断和认定有无电解质紊乱、脱水 (性质和程度) 和酸碱失衡。重点寻找病因, 肠道内感染的病原学诊断较为困难, 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将小儿腹泻分为两种。

1.3.1

小儿大便没有或偶尔见到少量白细胞者, 是侵袭性以外的病因 (如非侵袭性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肠道内外感染或喂养不当) 引起的腹泻, 多为水泻, 有时会伴有脱水症状, 应当与下列疾病鉴别。

1.3.1.1 小儿生理性腹泻

经常出现在6个月以内的婴儿, 多由母乳喂养, 外观表现为虚胖, 常伴有湿疹, 出生后不久出现腹泻, 除了大便次数增多以外, 没有其它症状, 食欲良好, 不会影响发育。

1.3.1.2 小儿消化功能障碍性腹泻

由于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相关疾病如乳糖酶的缺乏, 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 失氯性腹泻, 原发性胆酸吸收不好, 或者因过敏性腹泻等[2]。

1.3.2

小儿大便出现较多白细胞, 说明结肠和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而发生病变, 常由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受到影响 (伤寒沙门菌肠炎、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单凭临床表现难以区别, 所以要及时进行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大便细菌培养, 还要求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进行鉴别。该病中毒症状较重, 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逐渐出现血便, 常伴休克, 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 肠间隙增宽, 肠壁积气等。若抗生素治疗无效, 腹泻时间较长者, 尚需与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合并感染鉴别。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我国腹泻病疗效治疗方案, 显效:用药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平水;有效:用药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症状出现明显改善;无效:用药72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见表1。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 (P<0.01)

3 讨论

腹泻是小儿时期的多发病, 常发生在6~24个月, 起病急且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症状, 临床表现为呕吐、发热、脱水、腹泻。经研究发现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引起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 轮状病毒损伤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使肠绒毛损伤, 导致水吸收减少。我院采用西咪替丁联合叶酸治疗幼儿腹泻, 总有效率达到92.5%。西咪替丁是一种组胺H2受体阻滞剂, 可抑制组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 从而减轻黏膜炎性水肿, 促进绒毛修复;同时阻止毒素引起的变态反应, 抑制胃酸分泌, 减轻H+对胃壁刺激, 从而减轻呕吐症状, 且发现西咪替丁是免疫调节、有抗病毒作用。叶酸作为抗贫血药一直用来治疗营养性运动细胞性贫血, 叶酸对细胞DNA的合成起到关键作用。其结构上两个羧基易于体内K+、Na+结合形成叶酸盐, 后者可促进被损害的带有刷状缘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提高抗病能力, 调整胃肠道生态平衡。叶酸还能影响前列腺素的代谢, 使分泌减少, 肠蠕动减慢, 水电解质的吸收增加, 使脱水纠正、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我院采用西咪替丁与叶酸联合治疗幼儿腹泻病, 使临床症状和体征迅速改善, 缩短病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西咪替丁,叶酸片,腹泻,疗效

参考文献

[1]罗建华.叶酸在儿科应用的新评价[J].中国农村医学, 1996 (11) :39-40.

相关文章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精选6篇)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第1篇201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

3
2025-09-19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2篇)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第1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举有中...

1
2025-09-19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精选11篇)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第1篇2014年大方县“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安全知识竞...

2
2025-09-19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精选15篇)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第1篇2010年丰都中心小学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防控工 作 总 结传染病防治...

1
2025-09-19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精选5篇)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第1篇2016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军人简历自我评价(一)】入伍十八...

1
2025-09-19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精选4篇)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第1篇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2020年总结(一)保安队长职责一、实行...

2
2025-09-19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精选10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第1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11、怀揣崭新希望,穿过泥泞沟坎,义无反顾奔向...

1
2025-09-19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精选12篇)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第1篇2022-2023学第二学期小学教师个人课...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